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护理质量控制汇报

护理质量控制汇报

时间:2023-06-02 09:23: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护理质量控制汇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护理质量控制汇报

第1篇

1方法

1.1健全护理管理体系护理部成立由护士长组成的二级护理质控管理组,根据全院护士长专长、性格特点和新老搭配的方式分病房管理组、文件书写组、消毒隔离组、急救组、临床教学组5个专项质量检查小组,每组设组长1名,根据各组工作量安排2~3个成员。

1.2实施方法护理部根据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确定各组职责,对全院各护理单元进行检查、督导。病房管理组:负责检查特级护理质量,健康宣教和病人满意度调查等;护理文书组:负责检查护理文书记录,以及所有台账完善情况等;消毒隔离组:负责检查消毒隔离质量,无菌物品等;急救组:负责检查药品、急救车管理、急救药品物品管理使用情况,随机抽考应急预案等;临床教学组:负责检查三基三严、规范化培训,实习生、进修生、新护士带教和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等。并将护理质量检查的各项指标分类、定分值: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100%(合格标准分90分);特、一级护理质量合格率≥95%(合格标准分80分);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8%(合格标准分80分);急救药品、物品、器械完好率100%;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灭菌执行率100%;护理“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100%(合格标准分80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100%(合格标准分90分)。

制定相应的平分标准。平分标准检查要点、检查内容、该扣的分值等,并将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标准下发给各小组及护理单元。每月中旬各检查小组根据护理部每月的安排,一周内分别对各护理单元工作质量检查一次,将检查结果汇总上交护理部。护理部组织召开二级护理质量检查汇总反馈例会,先由各组汇报本组检查内容和结果、需要协调和解决的困难与矛盾、提出主要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上次护理缺陷整改情况。然后护理部主任提出存在和潜在的共性问题,经过全体人员讨论后,护理部主任总结对共性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潜在问题的防范措施,并按检查结果,调整下月工作安排,提出具体要求。

2结果

2.1成立二级质控检查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二级质控检查小组按照护理职能部门要求的标准进行检查,起到了层层质控的作用。在护士仪表、消毒隔离、基础护理、等级护理、危重病人掌握和抢救车管理、病区管理、健康教育、护士技能考核和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检查中,真实地反映一级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护士长能够抓住质量控制的要点和重点,对检查出的质量问题持续进行反馈追踪管理,并形成动态循环,使护理质量控制反馈追踪机制得到完善,降低护理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2.2成立二级质控检查组可以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通过检查、汇报、讨论,为护士长提供相互交流的场所和氛围,对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法,在发挥年轻护士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使高年资护士长的经验和有效的管理办法得以推广,达到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提高管理水平。

3小结

总之,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没有质量就无法实现“三个满意”。通过按照护理质量各项标准进行检查、总结、反馈,全院护士的质量意识不断增强,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三个满意”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作者:黄雪斌单位:广西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第2篇

[关键词]四个机制;妇幼保健机构;医疗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1(b)-0168-03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在当前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医患矛盾较为突出的特殊时期尤为如此[1],如何做好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成为医院管理者一直以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2]。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全覆盖政策的深入推进,妇幼保健院自身医疗业务量不断增大,快速发展的业务必须要有不断提升的医疗质量作保障。然而,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相对薄弱,如何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努力缩短与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之间的差距,切实为广大患者服好务,增强基层妇幼保健院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我院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四个机制,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取得一定的成效。

1建立约束机制,强安全意识

1.1制定质量标准

每年初制定《医疗、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方案》,确立质量与安全工作的重点目标,量化评分标准,引导医务人员不断增强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1.2编印管理手册

编印《医患沟通实施指南》《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全员岗位责任制》《科主任工作手册》《护士长工作手册》《职能科室科长手册》《质控员工作手册》等,将医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相应的流程和操作规定,从而规范医疗行为[3]。

1.3建立质控体系

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是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方式[4-5],我院建立医务、护理、质控、院感、病案五大质量监控体系,实行院部、科室负责人、科内质控员三级质量控制,设置住院总医师、实习护士长、班组长岗位,协助科室负责人参与质量管理。

1.4落实每日无差错签名制

每天科室交班会后,由科主任、护士长带头,全科职工在无差错警示本上签名,不断提升安全意识。确定每月第四周为“安全警示教育周”,科室及每名职工小结当月医疗安全质量工作情况,查找日常工作中的问题,科室负责人随时完善整改措施,健全医务人员自控和互控机制,教育引导职工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职业安全操守。

1.5坚持医疗安全例会制度

医院每季度一次安全例会,医务科、护理部通报季度全院医疗安全情况,各科室负责人汇报季度科室医疗安全工作情况,查找日常工作中的环节安全隐患,针对问题,汇报整改措施,相互借鉴管理经验,不断提升管理质量。

2 建立考核机制,强环节落实

2.1 强化检查力度

①强化医疗质量检查:医务科每天下科室,针对临床医技科室重点督查,对特殊限用药品进行清查,统一规范使用程序,制定各级医生使用权限。定期对医务人员急救水平进行普查,要求临床科室对所有新患者、疑难、危重患者一律要求床头交班,医疗、护理二线值班随叫随到;各手术科室严格执行手术分级制度;辅助检查科室所有阳性结果及时通知责任医生;二线医师每日巡查病房2次,一线医师每日查房至少3次,危重患者随时查看。②强化护理质量检查:护理部每天下科室重点查看护理人员操作规范,“三查七对”执行情况,急救药品、器材和高危药品管理,危重患者护理措施是否落实,护士站、治疗室、值班室、库房管理是否规范等,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要求二级质控组做到“走动式管理”,每周对基础特1级专科护理、科室管理、整体护理与优质服务、医院感染控制、护理病历书写等开展专项检查,每周进行案例剖析、安全讲评。要求一级质控组成员熟悉质量控制内容的细则,掌握检查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明确职责[6],对照考核标准及《患者安全目标》自查科内护理质量标准落实情况,强化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与科内护理绩效考核挂钩。通过三级质控体系,形成了时时监控,层层把关,及时落实的良性循环机制[7]。③强化院感质量检查:重点做好传染病防控,针对手足口、麻疹等传染病多况,督导应急预案演练、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留观室的启用、就诊流程、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确保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井然有序。院感办每日到科室指导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检查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情况,普查归档病历,动态分析医院感染发病率,开展生物监测,监督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督促病区开窗通风,采取综合管理措施,降低院感率。

2.2 强化环节监控

①院部强化科主任作为科室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注重关键环节质控,对“特殊”患者的管理,要求科主任主动介入,主动沟通,增加查房次数,仔细评估患者预后,不安全动态及时向院部反映,防患于未然。②门诊部严把医疗文书关、检查关、安全用药关、医患沟通关、输液巡视关、留观标准关、特殊患者签字关、层级上报关等,确保门诊工作安全。③住院部强化核心制度的掌握程度和执行力,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熟悉科室近期安全工作重点及阶段性安全隐患整改措施,熟悉消防、治安、生产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事项。

第3篇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腔镜器械;感染;消毒灭菌

随着医学技术的成熟,近年来腔镜手术以其创伤轻、康复快、疼痛小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2]。但由于腔镜器械具有复杂的结构、特殊的材质及超高的精密度,给其术后的处理以及仪器的消毒灭菌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主要研究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对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供应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比较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集的500件医疗器械与2014年1月~2015年2月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后的500件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随机选取100名医护人员(40名医生,60名护士)进行满意度的调查。

1.2质量监控方法 设立质量监控小组,下设四个小组(检测组、无菌组、清洁组、污染组)。各组组长需按《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有关规定[3],对腔镜器械的各项流程等进行检查监控。包括洗涤、包装、无菌操作等流程,并做好相应记录,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方案。每月召开质量报告会,组长对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大家探讨存在的隐患和不足(包括规范操作、健全体系、整改落实等方面),共同协商整理出具体方案。

质量监控小组的工作内容如下:①手术器械清理前应先由护士进行预处理,并且清点清楚,备注上姓名所属房间号,存放于架台,由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负责送到污染区。将腔镜器械进行拆卸清洗消毒,注意拆卸过程中应按其最小单位实施[4]。②将镜头、导线等装置至于1:200的多酶清洗液中浸泡,而后用医用酒精擦拭,吹干并组装。较难清洗的管腔可用高压水枪配合多酶液进行彻底清洗。为防止影响灭菌效禁止在器械链接处使用石蜡油。③用放大镜对器械表面进行检查,确保无污迹、血迹。在吹干流程时对腔内镜(至于纱布上)进行检查,若纱布上有污迹则需重新清洗仪器。分类包装不同器械,对精细部位添加保护套等装置。

1.3观察指标 比较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实施前后仪器的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及器械感染率。并以问卷形式对医护人员(100名)进行访问调查,记录他们对供应中心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以百分率(%)表示技术资料。P

2结果

2.1合格率检测 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合格率,包括洗涤、包装和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可见实验组各项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实施前后器械感染人数 实验组器械感染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降低,见表2。

3讨论

随着精密仪器的规模性使用,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它的发展和完善需要科学的理论更需要实践性的工作作为基础。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仪器的回收、包装灭菌的重要工作,具有相对完整的工作系统。研究表明,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手术一起清理不净[5]。由于相关规定没有对仪器清洗实施有效监控,导致医疗器械感染事件频频发生。本实验可以看出,在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后,医疗器械的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及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具有显著提高,同时医疗器械感染人数明显降低,医护人员的器械质量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说明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进行了有效的监控提高了其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由于器械消毒不彻底造成的医院感染显著减少。

参考文献:

[1]毛雅琴,李玲飞.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52-153.

[2]张彩虹.消毒供应室对手术腔镜器械的质量监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100-101.

[3]吴蕊,郭世春,胡安建,等.强化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3,13(5):446-448.

第4篇

部科站室主任按照所承担职责的履行情况,依据《工作月报》和《考核月报》内容总结全年工作.侧重本部科站室工作的主要绩效,突出的员工事迹,存在的主要问题等.12月10日前完成并报院长.在医院专题研讨会议上交流汇报.

各科室业务主任,护士长依据《月度工作小结》内容总结全年工作.侧重总结所承担职责的履行情况,工作的主要绩效,突出员工的事迹,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12月5日前完成并报所属部科站主任;科室护士长总结同时报医院护理办一份.在专题研讨会议上交流汇报.

全体员工总结个人全年工作,同时制订2006年度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总结注重工作绩效,思想认识,工作缺陷,尤其总结今年个人职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医疗科所属内科医护人员结合三级医师,护师职责履行情况加以总结.个人总结11月20日以前完成.各部科业务主任,护士长签署评价意见,11月底报部科站主任.

各部科站主任签署对所属科室业务主任和护士长在业务,管理,沟通三方面能力的评价意见,于12月10日前报院长处;主持召开员工年终工作交流会议和核心组会议,汇总本部科站人员全年工作评议并签署考评意见,12月15日前报经保部,为年终先进工作者评比做准备.

经营保障部依据《医院月度综合考核情况通报》汇总全院全年个人考评情况.按照奖励和处罚加减百分办法,以各部科员工高低分排序.12月10日前完成.为年终先进工作者评比做准备.依据全院每月工作总结,做好2005年医院工作总结,12月20日前完成.在2006年工作会议上汇报.

医疗社区部主持总结医疗业务及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病友协会,残疾人康复,计免防疫及疫苗注射全年工作和开展情况,对外出培训,进修情况加以汇总分析;质控办主持总结质量控制,风险管理,临床路径,投诉处理等工作情况;护理办主持总结规范护理,培训和继续教育,院感管理情况,对陪护管理制定并实施改进加强措施.12月10日前分别报主管院长.

经营保障部主持汇总财务,投资,员工福利,职业培训,读书活动,后勤保障等情况,侧重全年及2006年各项变动成本分析;医保办总结分析医保管理的主要难点,对全年多次违反医保规定的员工进行汇总分析;微机办总结评价各工作站运行情况,对计算机操作的员工进行能力分析评估.12月10日前报总会计师.

2006年的工作研讨和部署

召开院领导和部科站室主任专题会议.分析明年社会及改革进展,国家和上级政策变化,医疗市场竞争趋势,我院发展应对策略.重点学习我院内参资料《梁万年—建立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生收入的市场化是医疗改革当前急务》两篇文章,回顾我院几年来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做法,遵循我院追求卓越理念和保证我院的持续发展,针对2005年工作的缺陷,思考研讨确定2006年医院工作要点,综合工作目标和具体办法.年底之前结束.

各部科站主任主持,召开各部科站员工会议.集中学习我院内参资料《梁万年—建立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医疗卫生服务》文章,回顾我院几年来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做法,遵循我院追求卓越理念和保证我院的持续发展,针对本科室2005年工作的缺陷,思考研讨确定2006年科室工作加强改进的措施.12月25日前结束.

召开院领导专题会议.调整和确定《2006年组织机构设置和部科站室主任,业务主任,护士长任职》和《职能管理组织和人员名单,主要职责及考核办法》等事项.年底之前完成.

按照2005年各职能部室业务分工和职责,各职能部室分别提出医疗社区卫生工作,质量控制工作,护理工作,经营后勤保障工作,计算机管理工作,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2006年度工作安排,报主管院长,总会计师审定,12月底完成.

按照医疗社区,经营保障两大系统工作内容,主管院领导,总会计师主持,部主任参加,召开各项工作专题研讨会议.制定2006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慢病防治,残疾人康复,继续教育,院感管理,质控活动,病友协会,职业培训和读书活动,财务监查,物资采购,物价管理,治安消防等系列工作安排.2006年年初工作会议之前完成.

总会计师主持,对成本核算科室的经营情况,费用提留及核算办法评估分析,制定《2006年各部科站成本核算办法》,修订《2006年财务预算及各项费用控制办法》,确定《2006年各部科站岗位奖金标准及考核发放办法》.12月底完成.

第5篇

二、三级护理查房制度

1、在进行护理活动中,履行三级护士负责制,逐级负责。主要体现在查房、急症、危重、大手术、老年病人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及护理质量管理方面。

2、下级护士及时向上级护士汇报,并听取上级护士的指导意见,服从上级护士的安排与指导,对上级护士的指示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并落实。上级护士有责任查询下级护士的工作,做到上通下达,形成完整的护理体系。

三、各层级职责

(一)、三级(护士长或专科护士)职责

1、掌握本专科护理的发展动态,引进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应用,制订新病种、新开展手术的护理常规,是学科的带头人。

2、严格质量控制管理。

3、每周查房至少一次,指导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解决大手术、重病人的疑难护理问题,提出预见性意见。

4、护士长业务查房时,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组织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二)、二级(责任组长)职责

1、每天对手术病人、老年病人及大手术3天以内的病人进行查房,负责并指导下级护士对急危重症病人、老年病人、特殊疑难纠纷病人的护理。

2、负责重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制定/修改、实施、护理效果评价和健康教育的落实。

3、对下级护理人员进行工作质量的检查和指导,发现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上级护理人员沟通。

4、参与病房的管理工作:监督执行护理的规章制度,对规章制度的修订提出建议。

5、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参加科主任医疗查房和科内的会诊及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参与或承担科内护理科研、教学、查房工作。

6、与相关专业团队有效沟通与协调等工作。

7、高级责任护士有权行使初级责任护士的职能。

(三)、一级(责任护士)职责

1、责任护士详细掌握病人情况,进行护理评估,制订、实施护理计划,评价护理效果和健康教育的落实及出院指导,及时向上级护士汇报,服从上级护士的安排与指导,对上级护士的指示必须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将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价作记录。

2、执行并监督住院患者的医嘱落实情况,负责护理记录书写,检查其他班次的护理记录。

3、负责所管患者病室环境、陪住管理。

4、指导、协助助理护士按质量标准完成基础护理。是助理护士的培训老师。监督检查清洁员、护工的工作。

第6篇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462-01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急诊科在综合性医院的作用越发重要。作为科室重要管理组成的护理队伍将直接影响医院的急救质量。护理工作是集专业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特殊职业,既具有交叉性,又具有互补性。随着护理工作的不断丰富和协同性的不断提高,每名护士的责任更加明确化和多元化【1】。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团队合作是急诊护理工作的要点。我院急诊科年出诊量约800人次,院内急救约700人次。应用责任分工与合作,强调团队合作的管理模式,确保了各类急救任务的顺利完成。在近3年中无一例有关急救方面的投诉和医疗护理纠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

1 科室护理质量实现层级化管理 科护士长为科室质量管理的主责任人,负责护理质量的全面督导和检查。科室内部设置大质控组长2人,由主管护师担任:一人负责科室内物资急救器材的质量控制,建立运行仪器和备用仪器日常维修和质控制度,强化设备操作护士的风险意识【2】;一人负责急救过程质量监督,表格文书的检查控制。大组长之下分设若干小组长,分别负责科室内的教学、护理操作、夜间质量控制。由高年资护理师或护理骨干担任。科室按照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要求质量控制组成员每月有针对性的对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整改意见。

2 科室护理质量责任具体化 科室护理工作细化分块每日责任具体到各班次。我院为基层县级综合性医院,急救120与急诊留观未分开。急诊科不仅要负责危、急、重症患者的接诊和抢救,而且担负部分患者的医学观察及日常诊疗护理,在管理上兼顾半是门诊、半是病房的双重管理模式。科室每日主班2人:一人负责急救电话接听和出诊,强调相关物品的接班和检查;一人负责当天急诊危重留观病人的治疗护理,强调病情的观察和交班 。治疗班2人:一人为主治疗班,主要负责当天治疗室的管理 ,协助主班完成当天的各种治疗任务,并控制药物的进出和质量检查。一人为回访治疗班,主要负责当天所有急救仪器设备的检查和保养并对24小时前的急救病人处置情况下科室回访,进行质量分析和改进。根据回访发现的质量问题科室及时分析,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抢救环节中的质量监控。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需要医护人员共同参与,采取多种医疗措施,才能保证顺利完成。在质量控制上,注重将抢救中的各项操作予以标准化、程序化,把严格查对制度、按标准操作、病情观察当作质控的核心内容,随机考评,并与当月奖金挂钩,奖优罚劣,从而确保了各项急救护理质量监控措施及时到位,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晚夜间双班主要任务则是出诊和病人的处置。

3 科室工作强调分工与合作并存 科室强调团队精神,积极提倡全局思维。由于科室的病人大多数是急、危、重症患者,集体的力量特别重要,日常工作中强调分工,但更强调合作,对科室集体抢救的危重患者,着重加强护、护分工协作,默契配合,按流程规范操作。在日常的质量检查中,质控小组成员注重病人的急救过程和服务质量、安全,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围绕病人的需要展开。在分工与合作矛盾的情况下,以合作为主。在急危重病人出现或有公共卫生事件时,日常工作可靠后完成,在明确了必要的守班人员外,其余均为急救责任人。排班时根据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新老护士合理搭配,24h安排副班在值班室待命,随时处于应急状态〔3〕。在班次安排上,既要有出诊人员,又要有留守准备抢救的人员,还要有负责留科患者日常诊疗护理的人员,做到院前院后结合、院内院外一体而同步进行。在力量搭配上,注重新老组合,突出各自优势,注重优势互补。在夜间和节假日期间,一线班与二线班的设置要责任具体,主次分明,转换便捷,有利于实时调整护理力量配置,保证急诊护理及时满足急诊患者的救治需要。

4 科室质量控制强调制度的落实与完成科室总体质量情况每月总结讨论,并修订相关制度。科室质控组成员每周有总结汇报。科室每日质量情况在晨会和晚交班中进行。对科室中存在的问题人人均是质控员,发现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者,科室予表扬和奖励。对未认真完成相关职责者可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予具体的处罚。

5 小结通过近3年的工作我们发现,急诊科由于工作性质的不确定性,会有大量的突况发生,急救护理质量控制有很多不可预料因素。责任的具体分工可避免日常工作出现漏洞,而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强调则可保证各类抢救任务的完成。制度的落实和质量持续改进意识的作用亦不可忽略。在基层医院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强调责任分工与合作的管理模式,即保证了急诊急救任务的顺利完成,又能兼顾到日常门诊观察病人的常规护理任务。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层医院急诊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发展,得到了医院内部职能部门的肯定以及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张文红,武建霞,江燕,等.多部门合作护理流程演示与讨论在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679-681.

[2] 龚蕴珍.前馈控制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9,12:26-27.

[3] 唐菊莲.急诊护理服务的风险管理与防范〔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2:98-100.

第7篇

关键词:儿科; 静脉输液; 不良因素;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96-01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大多与静脉输液有关[1]。因此,深入的研究儿科静脉输液中的不良因素并归纳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儿科静脉输液中的不良因素

1.1责任心不强:患儿特别是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如果在输液过程中患儿发生意外症状,又不能通过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此时若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患儿病情的变化,必将延误病情。某些患儿对注射反应过强,自我约束力差,常常手牵拉头皮针,导致局部药液渗漏,特别是甘露醇、葡萄糖酸钙、静脉高营养等特殊药物,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输液过程中空气未排尽,滴管漏气,连接不好,连续输液接瓶不及时,尤其加压输液时,很容易导致空气栓塞。护理人员未掌握药品性质,输注降压药时未作血压监测,如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时,如不严格控制滴速,引起血压迅速下降,造成不良的后果[1]。

1.2查对不严:治疗室加药护士与病房护士之间传递药物时2人均不核对、同时拿多个患者的药液、不采用2种方式识别患者身份、核对时只查床号不查姓名或只查药名不查剂量等查对内容不全面造成用错患者、给错药、给药剂量错误等。另外,护理人员对新药的规格、制剂,用药量不熟悉,在使用时未及时核对,造成药物不够量或超量。

1.3业务素质差:低年资护理人员特别是新入科护士药品剂量换算错误、不能识别错误的医嘱是造成加药错误的主要原因。应用于临床的药物较多,每种药物有多种规格、制剂,同种药物有不同的商品名,护理人员对其认识不足,掌握不够。护理人员并未按照规定吸药和使用注射器,常常出现违反注射器混用,加药注射器尤其是吸过药的注射器放置时间越长污染越高。护士人员操作前为进行消毒处理,穿刺时皮肤消毒不严格,多次反复穿刺等均可可直接将细菌及微粒带入静脉,引起热原反应。

1.4环境嘈杂:表现为医院人员较多(家长,病人,护理人员),由于患儿一般不能通过正确的语言表达来表达自己的不适及需求,大多以哭闹表达病情,加之陪伴探视人员多,容易出现环境嘻杂。

1.5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易于导致出现感染、病情加重等意外状况的发生。

2儿科静脉输液的对策

2.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由于护理人员家庭和工作上事情较多,且相互参杂。难免工作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情绪波动的问题,从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此时护理人员应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相互配合。护理人员应将患儿的病情及时通知患儿家长,并嘱咐患儿家长密切观察患儿的身体变化,如果出现问题及时通知护理人员,配合护理人员检查用药等问题,已达到共同协作,避免出现不良事件[2]。

2.2静脉输液各环节流程再造:对工作流程的设计与执行,突出护理安全,避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流程再造强调的是细节,是对以往错误进行不断总结与改进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使护士摒弃依赖性思维和惯性思维,避免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培养护士良好的思维方式。

2.3建立静脉输液监控体系和奖惩体系:建立责任体系和静脉输液监控体系是指护理人员分管病人,一般应有2名护理人员组成,1名操作员,1名核查人员,并将2人的核查结果,交给质量控制长检查,质量控制长每周进行1次静脉输液质量检查的方式进行抽查,查出问题及时在科内组织学习,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质量控制长应将每月对静脉输液质量进行检查与总结的成效汇报给护士长。保证护理质量,降低静脉输液中错误发生率,切实发挥护理人员-质量控制长-护士长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的作用。护士长根据每个月的护理情况评选出月度之星和季度之星,并将该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当中,以此来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2.4加强业务素质教育:有计划地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统计发现,输液过程出现的问题主要由于工作年限较少和工作经验不足导致的业务不熟练[1]。因此,应加强对实习护士、进修护士、1~5年年资护士的培训。

2.5加强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首先是让护理从思想上重视风险的潜在影响[3]。管理人员应该对静脉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前瞻性的评估,并制订出相应的对策,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护理人员应将患儿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行潜在风险的预防范。并每月统计因风险管理不善导致的不良事件,护理人员主动上报的不良事件,管理人员应将上报的不良事件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找出系统中的问题及人的问题,一方面完善系统管理;另一方面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通过不断地反馈调节不断降低风险所造成的潜在风险。

3结语

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儿科静脉输液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和护理对策,可有效保证输液的顺利完成,提高护理质量及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依瑞, 王利. 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5): 107~108

第8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管理;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487-01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例。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护理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由于护理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当今社会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护理工作是各种诊察治疗的最后一个环节,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直接或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面临着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我院针对临床中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防范措施,有效规避了护理风险,减少了不良事件和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了护理投诉率。

1 强化质量意识

首先,做好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加强对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通过举办护理质量,护理风险防范学习班,组织全院护士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行医,并请医疗律师进行专题讲解和案例分析。回顾分析各类医疗事故,都是因疏忽质量管理而引起的。因此,需要每一位护理人员重视质量,关注质量,充分认识质量的重要性,质量是安全的保证。

2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和流程是管理科学的结晶。遵守规章制度的意义就在于降低护理风险,保证医疗工作正常进行。执行查对制度要求医护人员对查对意识和医疗责任结合在一起,并贯穿在整个医疗活动中,成为医护人员的基本素质,执行其它制度也是如此。

3 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新技术的开展及病人疾病的复杂多变性,护理人员需要不断的充实和更新知识,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而不应只是盲目机械的完成工作。因此,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业务学习,选送护理骨干外出参加各类业务学习班、进修班,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紧跟护理学科的时展,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增强应对护理风险的能力。

4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抵御风险的共同体

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仅靠护理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事先告知,让患者理解既然要接受医疗护理服务,就要承担可能发生的、潜在的风险。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患者及家属的沟通,维护病人知情同意权,将每项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属,取得理解,并在进行特殊治疗、护理、检查时要征得患者的同意,必要时可实行签字认可制度,使护患双方共同承担风险,建立抵御风险的共同体。

5 健全护理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监控系统,全方位、多途径、广视觉收集信息,可以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并能发现安全隐患。护理部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成立护理质量委员会,负责护理质量管理。建立护理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进行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抽查,对考核结果认真分析、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加强节假日,双休Et,午中夜班等人员薄弱时段的质量控制,及时发现情况,及时汇报,及时处理,达到防微杜渐,预防为先的目的,从而有效的规避各种差错事故的危险因素。

6 加强护理风险监控

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落实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临护理工作中把环节质量控制好,从根本上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将护理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紧密结合起来,让各级护理人员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定期检查、定期分析、及时反馈,重视事前控制,总结经验,防患于未然为护理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7 加强护士岗位培训

岗位培训是降低护理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在各级护理人员中开展岗位业务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使各级人员牢记和熟练掌握了各项法律、法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流程、质量标准以及各项护理新技术、知识、业务等才能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系数。

8 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

医疗护理文件作为诊疗护理的记录,是医疗、护理、科研医院管理的重要工具,而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医疗护理工作面临着举证倒置的新形势,医疗文件又成为了一种法律文件,而多数护理人员尚未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的缺陷在医疗纠纷中承担了不应有的本可以避免的法律责任,因此,应认真学习《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强调培养护理人员深入病房细致观察病情的严肃性,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事实求实的态度,使护理人员树立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意识,自觉的规范护理记录,同时也要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基础上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和责任。

做好风险管理,使每一位护士都清楚易发生缺陷的环节,增强风险意识,以预防为主,从小事抓起,从严字做起。认真落实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根本,风险管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根本理念。

参考文献

[1] 李晓慧,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2] 赵爱平.护理安全现状及管理研究发展趋势[J].现代护理报.2005,504(56):91

[3] 申萍,孙林,朱剑萍.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成效[J].护理学杂志.2006.21(10):58-60

第9篇

20xx年来,在院领导及上级职能科室的正确领导下,在院后勤等行政部门的帮助下,在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支持下,认真完成了20xx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自身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现将一年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汇报如下: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本人在思想上,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动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积极学习《廉政准则》等政治理论,严格按照《廉政准则》中的52个“不准”要求自己,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使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为自己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工作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为完成做好本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恪尽职守,认真作好本职工作。

1、科学合理的排班,培养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

本科室护理人员基本长期从事固定岗位工作,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如因工作人员病假、事假等原因出现岗位空缺时,很难有比较合适人员进行填充,在20xx年x月科室工作人员配备充足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在一部分工作人员中进行轮岗,熟悉其他岗位的工作,为个科室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同时,也全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服务。

积极响应“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积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落实卫生部下发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等有关文件,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由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在护理工作中创造性开展工作,始终以病人为中心,落实基础护理,为病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4、建立检查考核制度,强化质量控制。

在科室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周有针对性对护理工作开展护理质量自查,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细化了护理人员的考核细则,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并在科室排名,对于排名在前两名和后两名的人员根据管理细则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各项检查考核制度的建立,进一步的调动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相互追赶、比拼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护理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5、积极开展康复活动,落实全程康复理念。

根据科室患者的实际情况,在科室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康复工娱疗活动,主动深入患者听取患者意见,与患者一起制定康复活动计划,定期在患者中开展康复技能竞赛、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活动。20xx年x月外出学习回来后,与工作人员一起商讨学习心得,在科内顺利开展了对精神发育迟滞、老年痴呆等患者的模型、数字、字母等康复训练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变了参加工娱治疗需去康复科的现状,为病区承担工娱治疗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同时,也全面落实了患者自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康复治疗理念。

三、工作中的不足

1、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够得当,在工作计划的编排和工作的轻重缓急的把握上不够到位,导致计划中的工作有未按时落实现象。

2、工作中大多只是简单的执行任务和做好常规性工作,缺少创新精神和意识。

3、基础理论知识不足,不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精神专科知识的学习,努力掌握专业技能。

2、进一步加大科室管理力度,狠抓基础护理、护患沟通、健康宣教等工作,为争创市级重点专科、专科医院等级评审等工作做好准备。

第10篇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拟定全院护理工作计划,负责组织、协调与质量控制,定期向分管副院长汇报工作,并按期总结。实现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2.负责院内护理人员调配,向分管副院长提出护理人员升、调、奖、惩的意见。

3.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突出护理特色,拟定和组织修改全院护理常规与操作规程,检查指导各科室落实基础护理、分级护理与专科护理。定期参加护理查房。

4.深入科室,经常检查、督促各项护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及时解决各科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对急、危、重患者及护理难度大的患者的特护工作,组织相关人员或亲自进行技术指导。

5.负责拟定全院各级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做好基础理论,辨证施护能力与中、西医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做好信息交流工作,及时引进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与应用。并定期组织业务技术考核。

6.主持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分析护理工作情况,传达、布置任务。并定期组织护士长相互检查、学习、交流经验,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

7.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服务水准。掌握护理人员的工作、思想、学习情况;并与总务科等相关部门协商解决护理人员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对护理人员发生的重大差错、事故要与各科室共同分析研究处理。

8.审批上报各科室提出的大型护理设备的申请计划,并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情况。

9.定期组织检查、指导门诊、急诊、病房、手术室、供应室等工作质量,做好科学管理,使之达到制度化、常规化、标准化、规范化。

10.承担本科、大专或中专护理教学、实习任务的医院,负责贯彻落实各院、校的教学与临床实习计划,并定期检查临床教学质量。

第11篇

关键词: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对护士长的素质要求也有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护士长是每个护理单元的领导者,不仅负责对本科室护士的全面管理,还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护士长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和医院的外在形象,也反映出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因此,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护士长对注意个人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自身的综合整体素质尤为重要,下面就此谈几点体会。

1 护士长的非权力影响

1.1  人格魅力:护士长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人际关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超的护理技术即是护士长人格魅力所在。她的品格、才能、知识以及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能激发下属的忠诚、热情和献身精神,能赢得下属的爱戴、拥护,从而促使领导工作的成功[1]。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的基层管理者,要带好一班人,单靠行使上级赋予的权力是不够的,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修养,以自己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改变护理人员的行为,在护士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下属从心理上信服、敬佩、顺从和依赖,并改变她们的不良行为[2]。

1.2  平易近人:作为护士长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以领导的身份自居,而是要与每一位护理人员建立平等的关系,这样才有亲和力,在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按章办事,又要关心她们的生活、学习、家庭,特别注重思想交流,定期谈心了解她们的困难和所需,让她们能敞开心扉和你交朋友,有过不掩、有功不居、坦言功过。犯错误时,要批评,但不能一味训斥,关键还是要指出她错在哪里,耐心地告诉该如何去做。当护理人员取得成绩时,护士长要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1.3  身体力行:传统理论注重指挥过程,而现论强调影响过程。“身教胜于言教”。身体力行是当好护士长的先决条件,作为护士长要求护理人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不允许护理人员做的事自己决不能去做,要诚实守信,慎言慎行、言出必行、言出必践,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她们,感染她们。

2 角色素质

管理学者认为护士长承担着10种角色,即领导者、联系者、代表者、监督者、传达者、护患代言人、计划者、处理冲突者、资源调配者、协商谈判者[3]。护士长应有清醒、敏捷的思维,宽容、无私的胸怀,高度的同情心、责任心与上进心,公私分明,事事以大局为重,敢于管理、敢于承担责任,既保护患者的合法利益,又要维护护士的权益。

3 业务水平

“打铁还须自身硬”。护士长应有全面的、一流的业务技术水平,要有过硬的操作技术,从而才能带动全科护士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术及对患者实施连续的护理观察、评估及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并正确实施。护士长应该身先士卒,用自己掌握的护理技术给护士做示范,带出一批素质好、技术过硬的护士队伍,以适应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为护士长首先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等,应精通本专业知识,了解护理专业国际国内前沿性的新进展,成为学科带头人;练就精湛的技术,做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的模范;取得护士在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方面对护士长的佩服。定期对护士进行急救、突发事件应急培训、考核,保证突发抢救、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护理人力供应及措施到位。并带领全科护士加强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积极开展护理科学研究和适宜技术的推广。

4 情感素质

护士长要沉着冷静、干练稳重、思维敏捷、永存爱心,在感情方面要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道德涵养。护士长更要具备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处处以身作则,关心爱护每一位患者,使她们都能得到高质量满意的护理。在工作中既要感情丰富又要理智控制,善于团结同志听取他人意见,努力营造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5 管理技巧

护士长应该掌握管理艺术,充分运用决策、指挥、交谈、激励、协调等管理艺术,在护理管理中,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善于抓住护士的心理作工作;善于交往,与各种不同意见的人沟通思想;善于明察秋毫,辨明是非,从多角度、多维度对自己在管理中所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4]。同时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

5.1  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对自己的下属要以诚相待,做护士的知心人;对待每一位下属,有功就奖,有过就罚,知人善用,不能因个人好恶而埋没人才或包庇纵容。

5.2  要作风民主,宽宏待人,多用合作性的态度,重视医护人员提出的各种建议,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也使护士感受来自护理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建立护士对护理管理者的信任感,增强护士的归属感[5]。

5.3  要公正和公开,阳光作业:作为护士长一定要公正、公开,切不可戴有色眼镜,厚此薄彼,这样最容易引起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护士长之间的矛盾。

5.4  护士长具有全面、全方位协调护护、医护、护患及“邻里”关系(包括上下级、病区间、医技、行后等科室间的关系)的能力,对科室各项工作的开展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协调护护关系上,以公允为凭,是非分明,错则罚,优则奖;协调医护关系上,以“礼”字为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协调护患关系时,以“仁爱”为怀,急之所急,为之解难;在协调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上,以“尊”为重,多请教、多汇报,得到领导的支持;在协调科室间、病区间的关系时,要以大局为重,以全局为重,换位思考,团结互助,多沟通多交流,“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5.5  护士长与下属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到部门内护士的工作行为并影响部门的工作绩效 。所以在管理中要创造严宽结合的环境,工作上必须“严”字当头,去掉“怕”字,才有生机,才能造就人才,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批评也要讲究艺术,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护士的自尊心,即使有了差错,也应避免当众责备或训斥,特别不能在病房或有患者(家属)在场时指责、批评下属,避免引起医疗纠纷 。

5.6  要重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管理应以严格的质量控制为根本。抓环节质量控制,重视终末质量反馈,建立健全长效质量控制机制。

5.7  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工作计划,要有周安排、 月计划。在制订计划时,要从实际出发,群策群力,切实可行,计划中必须有明确的要求、方法、程序、注意事项,使执行者知道应该怎样去做。

参考文献:

[1] 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17.

[2] 严  利,田继书.护士长岗位培训新模式—建立基于网络的护士长学习共同体[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5):73.

[3] 黄戈冰,许  乐.运用双因素理论激活护理人力资源的思考[J].卫生软科学,2006,20(20):138.

第12篇

一、医疗质量管理主要目标

加强我院医疗质量的控制与管理,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根据《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版》等文件要求,制定全院医疗质量主要指标,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确保高质量完成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等各项医疗质量控制目标。

二、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健全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组织体系,定期召开医疗质量质控员会议,研究改进医疗质量措施,切实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工作。

(二)制定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以中医十二项指标作为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重要指标,建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确保达标。

(三)依据我院《医疗质量综合考核评分标准》,加强医疗服务质量检查力度,每月开展对全院各科室医疗质量督查考核工作,加强环节质控,推进全程医疗质量监督,根据质控检查考核情况,汇总各质控系统的检查结果,编辑医疗质量简报,定期将医疗质量信息向院领导汇报,及时反馈,督促整改,持续改进,保障医疗安全。

(四)修订完善各科室质控记录本,规范科室质控自查内容,加强临床科室科内质控工作,各科质控员切实参与本科质量管理,每月对医疗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记录,使各项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五)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培训,强化病案质量管理,充分利用电子病历管理质控系统,重点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对病历全程质量进行监控、评价、反馈,及时整改病历书写中存在问题,进一步规范我院病历书写,不断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六)配合医务科加强对医疗质量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促进临床科室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针对性开展患者安全管理、输血管理、合理用药管理等专项检查,加强对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应用水平的检查、分析、评价,不断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七)参与处方点评管理工作,着重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行点评,规范医师医嘱和处方,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

(八)加强督查临床科室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化,并在临床中落实;配合医务科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促进临床路径工作。

(九)协助科教科、医务科做好医务人员三基培训、考核,加强基础质量管理,加强急诊能力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急诊急救能力。加强质控科人员自身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参加培训班学习,提高质控管理能力。

(十)加强门急诊、医技部门的质控工作。

质控科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日

附:市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目标

一、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相关指标。

1、中医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2、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95%;

3、辨证论治优良率≥90%;

4、中成药辨证使用率≥90%;

5、病房中医治疗率≥70%;

6、急诊应用中医诊疗技术≥3项;

7、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数≥22种;

8、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30%;

9、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比例≥60%;

10、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10%。

二、其他质量管理指标

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21天;

2、病床使用率≥90%;

3、住院病人治愈好转率≥90%;

4、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5、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6、医院感染现患率≤10%;

7、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8、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60%;

9、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

10、清洁手术(手术时间≤2小时)抗菌药物使用率≤30%;

11、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45%;

12、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13、成份输血率≥85%;

14、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

15、甲级病历率≥90%;

16、处方合格率≥95%;

17、麻醉死亡率≤0.02%;

18、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19、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20、急诊留观时间≤48小时;

21、大型光机检查阳性率≥70%;

22、ct检查阳性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