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化体系建设

现代化体系建设

时间:2023-06-02 09:23: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化体系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化体系建设

第1篇

安全是煤矿生产工作与日产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概述了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指出其对于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就如何构建安全管理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之一,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据高额比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受地形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煤矿九成以上为地下开采,开采条件艰巨,每年因瓦斯、顶板、煤尘等引发的安全事故屡屡见诸报端,2015年38起特大事故便造成了768人死亡与失踪。近年来,随着生产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安全生产意识的强化,煤炭安全事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从5.8下降到0.157,然而,相比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而言,仍然高出数倍乃至十数倍,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形,和我国煤矿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的缺乏密切相关。

1煤矿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安全是煤矿生产中的头等大事,安管管理因而也是煤矿日常管理中的核心环节。现代安全管理体系,以安全管理为目标,以体系健全为特征,突破了传统安全管理中的局限性,能够更好地发挥安全管理的效能。就目前煤矿现代安全管理体系而言,通常包含方针、计划、检查、评价、纠正等五个环节,涵盖煤矿生产中的各个阶段与各个部门,比如生产设备安全、生产作业安全、重点事故防范等。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双重意义:首先,现代安全管理体系以全面性、体系性为主要特征,能够弥补以往安全管理中的欠缺与不足,使煤矿安全管理从重点管理转向全面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其次,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强调预防为主,主张管理者事先采取完备的预防机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有助于煤矿安全管理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2建设煤矿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点

2.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管理主体的欠缺是煤矿安全事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主要因素,也是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在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中,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避免推诿扯皮的现象。就煤矿生产的一般情形而言,矿长是主要负责人,因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核心为矿长负责制,矿长对安全事故承担最终责任。与此同时,煤矿还要从管理层、执行层以及作业层三个角度出发做好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工作。首先,就管理层而言,其主要职责为根据国家安全作业的法律法规以及煤矿安监部门的具体要求做好煤矿安全管理的制度构建工作,确保安全人员有规可依,有矩可守;其次,就执行层而言,其主要职责即将企业管理层的安全生产要求与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到实处,确保每一个员工都严格恪守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确保制度不至于流于形式;最后,就作业层而言,他们需要根据企业的安全要求开展作业。

2.2强化安全事故预防制度

煤矿事故是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难点,也是导致人员死亡、财产损失的主要因素,其中瓦斯、顶板、水患等又是安全事故中的主要类型。为了更好地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的效能,矿企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中还需要做好重点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强化安全事故预防制度。例如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天敌”,煤矿企业需要针对瓦斯矿难的特征制定完备的预防制度,具体而言,便是“先抽后采、以风定产、超前防范”,也就是说煤矿在原煤开采中要完善瓦斯抽放系统建设,根据矿井通风能力决定开采规模,严厉禁止超限作业。又如水患也是煤矿开采中的主要难点,煤矿需要在明确责任主体,如矿长或其他管理人员的基础上,根据矿井水患的类型以及程度采取针对性的化解措施,如查、堵、疏、排、截等,保证水害防治的扎实有效,安全可靠。煤矿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的特征,煤矿还需构建重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

2.3建立生产安全投入制度

资金投入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效能的核心途径与必要保障,投入不足也是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对此,煤矿还需要从构建安全投入制度的角度出发,完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就安全投入制度而言,它主要包含以下两点内容:第一,生产设备、技术的更新与维护。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技术是煤矿开采中的主要依靠,精良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率,提升安全性。煤矿需要紧扣国家精神,设立专项的安全生产资金,用于开采装备的更新与检修,避免因装备、技术问题而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其次,安全生产的培训与宣传。一线作业员工以及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偏低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煤矿还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将教育费用纳入安全投入资金之中。

2.4推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

煤矿安全生产离不开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又必须辅之以相应的奖惩机制。对此,煤矿首先要做好安全生产作业的考核工作,针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规范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效能等进行精准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录在案。此外,煤矿还要将考核结果应用到煤矿管理之中,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应用到晋升机制以及奖惩机制之中。煤矿在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与任命中,要充分考察期过往的工作经历与工作结构,尤其要突出安全管理在人事考察中的作用,在其他条件相同或近似的情形下,优先选拔安全管理工作效果突出的人员;煤矿需要根据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实际表现给予针对性的奖励与惩处。针对那些安全意识强,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范,多年来保持安全无事故的个人、团队予以精神、物质奖励,而对那些不遵守安全生产规范,工作中粗心大意乃至错误不断的个人、团队给予必要的惩戒。

3结语

现代化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有之义,也是确保煤矿长远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核心内容。因而,煤矿在生产运营中,要从当前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出发,采取好相应的补救措施,尤其要做好安全责任落实、重点事故防范以及安全投入加大等方面的工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增飞,林姗姗.构建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途径探析[J].商业文化,2008,05:149.

[2]毕思存.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及实践[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0:108-110.

第2篇

关键词:现代水利体系; 建设;水利管理

一、 我国现代水利体系概述

关于水利现代化的定义,我们对现代水利体系理解为:水利现代化是指以现代的治水思想和管理体系、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工程设施及装备来研究水、管理水、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不断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有效保护水环境,严格控制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利产业可持续发展来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现代水利体系建设的主要构成包括:以现代化的供水工程体系为基础,以现代化的工程管理和信息化系统支持的供水联合调度系统为中枢,实现安全供水保障的现代供水体系建设;以工程防洪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主体,通过联合调度发挥工程体系的综合作用,完善防洪减灾体系,确保防洪安全,有效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兼顾汛期水资源利用的现代防洪保安体系建设;以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建设为重点,以建设适宜人民生活健康的园林城市和水生态环境为目标,服务于秀美山川再造的同时,积极发展水利旅游,能够创造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现代水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现代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先导,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水利职工队伍的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实现水利管理现代化为目标的现代水利管理体系建设.

二、我国水利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水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资源性的严重缺水与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不相适应,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根据1956~1979年水文系列统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2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466亿m3,只占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0.3%,耕地亩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水利工程(不含自备水源)的供水量一直徘徊在40亿m3左右,而工农业需水量却急剧增长,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缺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 防洪工程建设滞后,防洪水库病险问题严重,大部分河道堤防不达标,城市防洪体系脆弱,在防洪建设理念上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使非工程防洪体系建设步伐缓慢.

(3) 严重的水生态环境问题,造成了我国水质型缺水.高耗水、重污染为特征的产业结构,使水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量未经处理的污废水直接排入河道,使全省90%以上的河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流水体失去使用功能;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69%,严重的水土流失淤积水库,堵塞河流,造成水土生态失调,灾害频繁;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不断扩大加深,含水层疏干,水源地产水量衰减,水质恶化,泉水衰竭断流,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仍然严重;采煤漏水造成水利工程破坏和人畜饮水困难.

三、 我国现代水利体系建设构想

分析未来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减缓,但城市化进程却逐步加快,因而需水量也会逐步增加.今后的治水思路应该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在搞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更要重视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必须加快建设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水型经济、节水型社会为特征,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核心,以水供需平衡和不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适度开发为主要标志,能够满足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需要的现代水利体系.

3.1 现代水环境生态体系建设

现代水环境生态体系建设,是要以新的治水理念为指导,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力求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水利事业.

经过努力,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污水收集处理回用系统,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尽量遏制水环境恶化趋势,显著改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大力植树造林,使森林覆盖率逐渐提高;加大水土流失治理的力度,日益减少治理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力发展水利旅游事业,开发我国的旅游资源,并形成一定规模.

3.2 现代防洪保安体系建设

贯彻“以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减轻损失”的方针,转变根治洪灾的观念为人类与洪水和谐共处的观念,转变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传统观念为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防洪减灾的工程与非工程体系相结合的完整防洪体系的新观念,努力把洪涝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建成完备的防洪工程体系,使得水库、城市和河道的防洪工程体系的行洪能力均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使之能够发挥各自的防洪作用,形成蓄、泄、排协调一体的现代防洪工程系统;利用水利信息化的新技术研究一套包含水情雨情自动测报传输、洪水预报、防洪系统优化调度、防洪系统实时调度决策等子系统的防洪自动化优化系统,并通过实践不断修正完善该系统的模型和参数,以提高现代防洪保安非工程体系的精确水平;提高防洪减灾系统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防汛抢险和灾后补救的作用.

防洪工程优化运行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建成以我国防汛主管部门为中心,6个大型水库为龙头的,覆盖全省大中小水库及各个水文、雨量观测站,连接各个城市的包含水情雨情信息采集传输系统、洪水预报系统、防洪体系优化调度系统、决策实时调度系统的长治市现代防洪保安信息化系统;由降雨预报系统和径流预报系统相互结合形成防洪预报系统,采用定量计算和经验定性分析相结合完成,接收到水情、雨情和洪水预报信息后,结合防洪体系的边界条件,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防洪优化调度模型,提供最优调度策略,为防汛决策实施部门提供技术上的依据;根据防洪优化调度决策系统提供的信息服务,通过防汛各部门,各决策机构的共同协商,制定科学可行的防洪优化调度实施方案。

3.3 现代供水体系建设

建设现代供水体系的目标是开源节流并举,建立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保障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现代思维转变传统的供水观念,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工艺设施、新型的仪器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装备,把供水系统建好管好,通过贯彻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积极保护等原则和具体措施,实现稳定、经济、安全、按照不同部门供水保证率和水质的要求,有保障地向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供水.在保障用水部门用水的先后顺序上,应优先满足生活用水,统筹考虑工农业生产用水,逐步改善和增加生态用水;在多种水资源开发利用时,应地面水、地下水多种水源综合调配利用,并坚持优先开发利用地表水,注意污水利用,实现污水资源化。

第3篇

关键词:产教融合;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思路

自2010年,我国教育部门颁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及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来,明确提出“将改革创新视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倡地方院校进行大胆实践及探索”,主张高职院校以改革体制机制为核心,深化关键环节及重要领域的改革进程,搭建完整的质量改革评价及考试招生机制,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方法的作用,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1]。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减轻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有力措施,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改变社会民生现状,真正意义上做到彻底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由此可见,产教融合下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能发展职业教育及优化教学模式。鉴于此,该文针对“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思路”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1.1促进产业发展

从本质角度来看,产教融合市场化背景下建设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是有机整合现代产业体系及高职教育满足市场化接轨要求的过程。同时,建设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不仅能向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复合型人才,更是加快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及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手段,换而言之培养兼顾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能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及发展现代化产业,符合产教融合市场化的要求[2]。此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现代服务行业及发展文化产业设计行业均无法脱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团队的支持。由此可见,加快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建设进程,方可实现产教融合市场化接轨的目标,培养出更多促进新型产业发展及经济结构转型所需要的高层次新型技术技能人才[3]。同时,除熟练掌握新型理论知识外,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必须灵活运用新型技术手段及了解新型设备的基本构造,进一步加快劳动力结构转型升级,真正意义上做到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任务。有研究资料显示,我国短期内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及新阶段,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往往需要产业结构转型及复合型技术人才的支持,否则无法实现市场化融合的目标,说明产教融合下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具备重要的实践作用。

1.2创新教学理念

名言有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全球范围内国际间竞争以科技实力竞争为核心内容,而科技实力竞争的本质为人才竞争。自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个国家迎来全新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遇及挑战,大力推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的国家战略,以达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例如:大力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及健全教育体系,将其视为发展国家实体经济及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有力手段,有助于保持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不只是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更是国家实现技术技能创新积累的重要平台,尤其是产教融合市场化背景下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能优化其专业课程。

1.3深化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间结合不密切的问题,尤其是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出现不相适应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而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能彻底解决产教间不相融合的问题。同时,适当扩大应用型、技能型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例无法脱离推进高等教育分类改革进程的支持,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能转变职业教育层次及类型,持续优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培养出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及技术技能人才,真正意义上做到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各个领域及社会经济产业链条[4]。此外,目前我国就业形势相对严峻,而建设全覆盖的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能实现再就业的目标。

2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思路分析

2.1面向市场需求的实现

由于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无法脱离面向人才市场需求的支持,客观上要求相关高职院校立足于人才市场的基本情况,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使高职教育体系突出人才培养面向市场的特色,方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以某地区涉农院校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其占据全国涉农高职院校排名较前年,包含极其特殊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及系统化教育理念,把握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的建设核心,面向人才市场需求,扩大其市场发展前景,持续输送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此外,充分发挥农业实训教学科研基地的作用,大力推行方向定岗、平台教学及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

2.2注重整合师资力量

一般说来,教师不止肩负着培养高职人才的重要职责,更是激发创新创业人才的精神支持者。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相关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产教融合市场化背景大力建设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不得放松师资力量管理,着重强调合理整合师资力量,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例如: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建设现代化教育体系期间侧重于突出“整合师资力量及面向人才培养”的特色,调动教师团队及科研人才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逐一打造出动画分镜、现代汽车故障诊断、鞋类生产工艺及皮鞋结构设计等精品课程,真正意义上做到迎合时展潮流,向社会及市场输送更多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2.3加快课程改革的推行

产教融合市场化无法脱离高职教育改变课程内容的支持,而改革成败直接决定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建设可行性。由此可见,相关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化高职教育体系建设进程期间不得实行单一某一项改革,尽量实行整体化改革手段,包括面向产教融合的课程改革、面向人才培养的师资整合及面向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等。例如:以面向产教融合的课程改革为例,将教材改革与教育体系、培养对象及师资力量相结合,促使课程改革符合产教融合市场化的要求。同时,秉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进程,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形成高教性、区域性及实践性的基础发展思路。

第4篇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实际上是科技的进步,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正是新型机械与新技术的完美融合。农业的现代化要求从事农业生产工作者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更好地掌握新技术,并且将新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农业生产生活当中,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所以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也必然要培养大批量的新型农民,才能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机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建议农机部门要定期到田间地头给农民朋友们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同时也要得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配合,将农业技术与农机技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农民朋友们学有所获。因此,我们说农机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其次,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角度看,先进的农业机械代替人、畜力生产工具,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手巧不如家什妙”从生产效率的角度也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农业生产中,用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工具代替人、畜力生产工具,这是人类深刻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仅仅是先进的农业机械代替人力、畜力,先进的农业机械操作也突破了传统的人力、畜力所不能承受的农业生产规模,在农业生产规模上有了量的突破。同时在农业生产技艺上,也突破了人力、畜力所不能及的要求。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在保证农业技术专业性的同时,还可以大批量的完成农业生产任务,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形成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

从我国的实践看,农业机械化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机化解放了劳动力,将我国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代替了人力和畜力,减轻了人们的劳动负担;

二是把农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在减轻了人们劳动负担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变了单靠人力和畜力进行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效率低的局面。农业机械化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业机械化不仅为“三农”发展夯实了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因此,农业机械化对于现代农业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先进的农业机械代替人、畜力生产工具,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最后,从加快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角度看,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三农”工作的一部分,新时期各部门也是越来越重视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脚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想建立完善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就要按照完善县一级、加强乡一级、充实村一级的要求,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国家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和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扶持、引导、规范、服务”的方针,这样才有利于加快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农机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益,使之成为引领农机手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非凡,不仅仅是解决了人力、畜力所不能及的农业生产规模和农业生产技艺,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改善了农业发展结构,推动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平台。

第5篇

第一条为促进本市流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流通现代化的意见》(京政发[20**])13号),特设立**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以下简称:流通发展资金)。

第二条流通发展资金用于支持本市现代流通的发展,促进建立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策为导向的发展机制。按照公共财政和WT0的规则运作。

第三条流通发展资金由市财政在本级预算中安排。

第四条流通发展资金的使用,应符合我市经济发展规划和市政府确定的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确保流通发展资金的规范和高效使用。

第五条市财政局会同市商务局确定年度流通发展资金的支持方向和支持重点,向社会公布;对资金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组织重点项目评审,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绩效评价工作。市财政局负责安排流通发展资金年度预算,确定年度流通发展资金支出结构,下达项目资金指标,办理流通发展资金拨付。

第二章资金的使用原则

第六条公共财政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推进本市流通现代化过程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扶持社会服务功能强、社会效益好、满足群众生活和流通产业发展新需求的项目。

第七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结构和资源配置,促进流通领域技术进步,提高本市商业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支持在全市有示范引导作用的项目和企业间实施联合重组及资源整合,培育本市商业流通业大型龙头企业。

第八条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按照市政府确定的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发展重点,在全市范围内,通过多种形式选定流通发展资金支持的项目。

第九条市、区(县)两级政府资金共同支持的原则。各区(县)财政部门应建立本区(县)支持流通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区(县)组织申报的符合流通发展资金使用范围的项目,区(县)财政部门按照一定比例配套安排项目扶持资金的,市流通发展资金优先扶持。

第三章资金的使用范围

第十条加强流通经济安全及市场体系建设项目。

(一)支持市场安全和调控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市场监测体系和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二)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

(三)支持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重点支持物流基地、综合物流区、专业物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资源整合、第三方物流、专业物流发展和公共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及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社会化物流配送等项目。

第十一条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一)支持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以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为主体的居民生活必需品投放体系的建设;支持市民需要,但市场调节不到位,具有公益性的项目;鼓励发展社区商业服务业相关的项目和相配套的配送体系建设。

(二)支持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扶持搞活农产品流通,培育农村消费品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发展的项目。

第十二条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优化流通结构,提高流通效率项目。

(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行业结构调整。支持企业资源整合,培育大型流通龙头企业。

(二)支持在全市商业流通业有示范、引导作用的项目。

(三)支持连锁商业发展,重点支持发展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愿连锁;支持连锁企业信息化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改造等项目。

(四)支持传统商业升级、改造。用现代流通技术改造传统商业和老字号企业。加速流通信息化建设,鼓励建立新的经营方式和现代结算形式等项目。

第十三条其他项目。

(一)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

(二)支持特色商业街区、特色市场、商业无障碍设施改造、建设项目。

(三)加强区域经济协作,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项目。

第十四条已享受市政府其他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在同一年度内申请流通发展资金。

第四章资金的使用方式

第十五条流通发展资金的具体使用方式为:银行贷款贴息、补助拨款、奖励等。

(一)银行贷款贴息支持的项目:按照《**市商业流通发展资金项目银行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执行。

(二)补助拨款支持的项目:以自有资金为主投资的项目。

(三)奖励支持的项目:公益性、示范性强且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

第五章资金的申请、审批和拨付程序

第十六条资金的申请审批:凡符合资金使用原则和使用范围的企业,均可申请流通发展资金。

凡申报使用流通发展资金的项目单位应根据市商务局、财政局当年的项目申报指南,按照市财政《**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及《市对区(县)专项补助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上报项目申报材料,网上申报项目。

(一)市属商业企业申请流通发展资金,由市有关单位、企业集团向市商务局提交书面申请,市商务局经过审核筛选后,进入市商务局流通发展资金项目库。

(二)区(县)商业企业申请商业流通发展资金,由企业向区(县)商务局提交书面申请,区(县)商务局、区(县)财政共同研究、审核后,报送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审定。

(三)其他企业申请商业流通发展资金,由企业向市商务局提交书面申请,由市商务局审核筛选后,进入市商务局商业流通发展资金项目库。

(四)市财政局会同市商务局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筛选后确定的项目进入市财政局专项资金项目库滚动实施,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

(五)市财政局每年9月底之前,对符合资金使用原则和使用范围的项目,按照轻重缓急排序,纳入下一年度预算,经人代会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十七条拨付程序:对经批准的流通发展资金支持项目,由市财政局下达项目预算指标,并按市财政国库直接支付程序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第十八条项目实施单位收到财政资金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第六章监督与管理

第十九条市、区(县)财政局负责对流通发展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市、区(县)商务局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条对项目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截留、挪用流通发展资金。

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引言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我国当前测绘事业发展与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信息化测绘体系的不断健全,也逐渐提高了我国测绘保障的服务能力。通过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建设,能够非常有效地促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实时化、自动化、网络化与社会化,从而提高我国测绘保障服务能力,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我国测绘事业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信息化测绘体系的主要概念

(一)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加快我国现代化与工业化脚步的一个必然选择,我国应该坚持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也需要通过工业化来促进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从而能够使我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来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信息化成为了我国发展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所谓信息化,就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通过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更加有效的开发与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建设更多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不断的提高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促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二)信息化测绘的概念

信息化测绘指的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测绘当中,将测绘工作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为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前进做贡献,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信息获取实时化。在获得地理信息数据的时候,其技术手段比较先进,耗时短,并且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主要利用了卫星定位、摄影测量、遥感等测绘手段,能够准确、快速无误地获取各种地理信息数据。

第二,信息处理自动化。无论是在提供或是管理地理信息的时候,还是在更新地理信息的时候,其技术方面呈现出全自动化的智能技术,在工作方面显得十分高效。

第三,信息服务网络化。所有的地理信息数据都是在借由网络帮助进行传输,在地理信息系统上可以十分轻松地查询或者下载相关信息内容。有需求的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在规定范围内从网络上得到优质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

第四,信息应用社会化。地理信息数据实质上是公共产品,所以我们应该将其使用范围进一步放宽,让其走入居民们的生活里,这样一来才能将经济发展带上更高的层次,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到新的境界。

(三)信息化测绘技术的概念

信息化测绘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技术体系,其以现代测绘科技为本质性依托,融入了网络通讯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地理信息数据从最开始的采集到最终为人们提供服务这一整套流程更加方便快捷。

(四)信息化测绘体系的概念

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形成说明了相关的测绘手段已经进入到了较为现代化的阶段,在这样的测绘体系当中,所有的工作程序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信息化的特点。从业务流程划分来看,其包含测绘基准体系、地理信息获取体系和网络化服务体系。从主体功能来看,其包含了基准、技术、装备和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将过去的数字化测绘做了适当的优化和改进,最为重要的是快速卫星导航定位和遥感技术;装备体系是完成信息化测绘的先决条件,包含了各种物质条件。

二、信息化测绘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

根据国务院对测绘的要求与总体规划,可以把我国未来十年左右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目标大致概括为:测绘技术在科技进步方面取得突出的成效,测绘的生产力水平有显著的提高,测绘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全面提高,从而实现地理信息获取更加的实时化、自动化、网络化与社会化,提高测绘信息化的水平,满足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提高社会的保障能力与服务水平。

(一)加快对信息化测绘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测绘基础设施是我国构建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对于我国的许多地区来说,应该在现有的测绘基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做好进一步的加密与更新。完善我国各地区的大地网与高程控制网,从而能够提高各地区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精度。建设出更多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完善我国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需要,促进我国信息化测绘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也应该对信息化测绘体系的装备进行升级,从而能够逐步的形成一种既能够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也能够增强测绘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测绘体系的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

(二)建设信息网络化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在信息化社会体系当中,地理信息的社会化与网络化是从全过程、全方位贯穿于整个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按照我国现有的规划与总体部署,就应该与各个部门之间,都建立起一种互相连通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方便公众在任何地方都能够随意的、快捷的获取地理信息,同时还应该为公众提供能够进行数据检索、查询与下载使用的地理信息网络化服务平台,给用户提供更加准确的在线制图与位置服务,从而能够提高我国测绘体系基础设施的共享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的信息化服务。

(三)推动传统的测绘体系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

信息化测绘体系在测绘行业无异于一次强大的技术革命。在由传统的测绘体系向现代的先进的测绘体系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配置生产要素还是人力资源都会有极其重大的变革。我们要将已经脱离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技术和生产要素做相应的变革升级工作。所以,想要把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好就必须坚持在政府的主导下,持续并且稳定地投入资金,为传统测绘产业升级工作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国家相关文件提出,我国各级政府要全力做好信息化测绘工作,及时合理地解决工作过程中突发问题,积极了解信息化测绘的划时代意义和带动能力,坚定不移地支持测绘工作,建立专门的投入建设机制。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响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自身的责任,多一份紧迫感,鼓励测绘行业的创新工作,认真投入到传统测绘产业的变革中去,把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测绘改革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测绘体系具有很多的优点,能够不断地推动我国传统测绘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造与升级,不断地加快现代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地理信息网络化服务,从而明确我国测绘信息化的目标,为今后信息化测绘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一些更加可靠、适用与及时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志强,张博瑞.浅谈工程测量中的信息化测绘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27): 236.

[2]温久民.信息化测绘在土地利用与管理中的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2013, (7):86-88.

第7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引言

关于环境监测工作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的建设才能够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对其监测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只有保证数据的准确,才能对我们周围的环境做出合理的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环保工作,这样才能较快的改善我们的环境。因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是环境监测工作中最首要的目标,只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有效。

2关于建设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正逐步向工业化方向发展,这一形势给人们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严重的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我们生态环境的失衡。随着人民环境意识的不断提升,对于我们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当下的环境治理工作中,加强了环境的监测管理,关于环境监测工作中,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种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对环境监测工作起到规范作用,这样使得监测数据更加准确科学,从而为环保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理论依据[1]。

3关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实际环境保护工作中,对其环境监测工作极为重视,而且也制定了一些相关的质量管理条例,这些管理规定中,对各个层次的环境监测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管理范围都有具体的定义。这些管理条例的实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科学、真实,并且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领域也有着显著成效。但在其实际应用中,所建设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有明显的缺陷,它与现代社会发展格格不入,其理念也现代环境追求相背离,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现代社会环境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关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3.1质量体系建设方面的问题

相关环境建设人员不能够真正认识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价值意义所在,因此在其质量体系建设过程中没有有效结合实际情况,这样使得质量体系制度极度不健全,从而造成难以有效开展工作局面的出现。关于质量体系的建设,也没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只是一味的参照先进理念,这样使得某些制度与实际严重偏离,造成环境监测工作的盲目。在质量体系建设完成之后,也没有对具体岗位进行跟踪性的指导,使得这一质量体系制度只是作为一种书面形式存在,并没有真正的落实[2]。

3.2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的发展,环境监测技术逐渐完善起来,这一技术的完善使得所涉及的监测领域也在扩增,在这一过程中,质量管理内容、形式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国家在制度方面没有及时更新改进,传统的环境监测制度仍在现代化社会中沿用,难以满足现代化环境监测工作需要。3.3没有健全的体制机制相关环境监测单位没有充分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专门质量检测部门也落实不到位,而且也存在部门职能冲突的情况,这些状况造成部门间难以协调,由于缺乏健全体制的正确引导,使得其质量管理工作很难进行。

4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对策

4.1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要想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开展实施,需要借助法律手段。相关部门需要建立与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执行力度下,严格规范各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够实现环境监测的真实可靠。对于环境监测中的人员行为、监测标准、监测设备制定相关的法律标准,对这些基础部分做到严格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质量管理准确有效[3]。

4.2改变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在实行质量管理体系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地方性和国家两个管理体系的分离,这样可以省去逐层请示的麻烦,简化了管理模式,从而做到环境监测工作的及时有效。在国家技术中心的指导下,直接对基层提供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及时作出部署调整,从而保证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而且,在国家控制下也能够对基层检测部门技术进行定期的更新指导,保证其技术的最新。这种质量管理模式下,能够有效实现监测数据的及时处理,从而为环保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4.3创新工作制度

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就需要创新工作制度,改变传统的工作制度。环境监测工作中,不仅需要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监测过程的合理,还需要对其监测数据做好准确性检验工作。在如此繁琐的任务下,需要创新工作制度,才能做到各项工作的合理有序进行。关于工作制度的创新,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做好反馈工作。这样能够在其工作中发现任何问题都能够及时的反馈,根据反馈信息就能对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实现环境监测工作的合理开展。

5结束语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强化,是当下环境保护中最为首要的任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加强能够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极大的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羲.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科技与创新,2015(02):38-39.

[2]宗仁琴.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2):159.

[3]路岩.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48.

第8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问题表征;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9-0036-05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将改革的总目标定位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也是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各层教育体系改革的总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职业教育的高级实现形式。据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5月,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其中,普通高等职业院校1327所[1]。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构建一套符合我国高职发展特点、适应高职办学规律的治理体系,对于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作为职业教育管理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通过不断深化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形成一套制度化的治理框架。对此,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检验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是否科学、有效:一是高等职业教育治理制度是否完整、科学;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组织体系运行能否有序自如;三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四是高等职业教育治理能力和效果能否得到明显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程是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在于建立起完备的治理体系[2]。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关注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力度逐渐加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成就突出。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要求逐渐提高,面对内外部发展形势的变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已步入“深水区”,能否形成突破,关系着其发展的前途和未来。因此,应理性客观地看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化与未来走向,清醒地认识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的症结积极探索新思路、研究新方法。

二、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问题表征

(一)“泛行政化”和“单中心化”的治理缺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治理日渐兴起,引领起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潮流,教育治理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治理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所建立起的完备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相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目前处于概念化的探索时期,治理体系还很不完备。具体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行政化为制度导向的治理体系,面临着“泛行政化”和“单中心化”的缺陷。

首先,高职院校的泛行政化现象日益蔓延,行政权力主导着高职院校的一切。高职院校的组织序列由行政权力来划分,校长的产生类似于行政官员的任命,也被套上一定的行政级别。同时,在高职的办学理念、职能配置、组织建构、运转机制和决策管理等方面实行的是上令下行的行政管理模式。其次,从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主体构成来看,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中心化”治理倾向较为显著。在“单中心”的行政文化主导下,作为独立办学主体的高职院校内部难以形成科学的治理体系,以教师、普通行政职员、学生等为代表的学校内部力量被排斥在高职院校治理之外;同时,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行政化导向排斥了学校外部市场力量的参与,如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组织、高职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无法充分地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中来,制约了多元化治理主体的形成。第三,从高等职业教育治理权力边界来看,事无巨细、大包大揽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治理“泛行政化”的典型特征。在治理方式的选择上,在行政文化依托的基础上以科层制的行政控制手段为主[3],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上的权力边界不明,权力意识高于责任意识,导致治理效率低下。

第9篇

6月10日,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了5月份《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月报》,宿迁市以86.74分的信用得分,在259个地级市总体信用排名中位于第一,领先末位43.9分。

去年以来,宿迁这座苏北经济欠发达城市,在市长王天琦的策划和推动下,开始着力塑造“信用宿迁”的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社会信用体系。打造“信用宿迁”听起来很虚很空,但实际上内容很实在,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公民都被纳入到这个社会信用体系。

一年多以来,“信用宿迁”不仅塑造了良好的城市形象,还推动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改革重要一环

在王天琦看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说到底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具体化,是国家治理能力提高的一个基础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对今后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宿迁决策者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将其摆在重要位置,在《宿迁市“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纲要》和《2016年全市重点改革事项》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都是这些纲领性文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宿迁将信用建设纳入改革发展大局进行谋化与推进,纳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之中,将其作为改革的重要一环。在行政审批制度、资格资质去行政化、非行政许可事项清理“三部曲”改革中,步步相连、环环相扣,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最后一道阀门”,从而形成“放、退、接、管”无缝衔接的改革闭环。同时明晰政府角色定位,加强市场化运作,初步搭建起社会信用体系的大架构。

“一网两库一平台”是宿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打通了工商、税务、行业主管部门、社会组织等不同维度的信息归集渠道,已形成共建共用的数据归集机制,跨部门的信息归集实现常态化。

其中,两库即社会法人库与自然人库,一平台即公共信用信息数据交换中间平台。

在宿迁市信用服务大厅,每天来查询信用报告的人络绎不绝。这些人或是为了参与招投标项目,或是为了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有的是为了申办道路运输资格证。

宿迁坚持以用促建、以建促用的原则,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推进市级相关部门和单位使用信用承诺、信用核查和信用报告,有效推动了部门职能转变。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第三方信用报告在招标投标领域应用占85%以上。

信用重在使用

3月16日,宿迁市环保局了该市4家治污严重失信企业。宿迁市环保局已经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了“严重失信企业名单”和相关的材料。下一步,相关部门将依据法规对4家企业实行暂缓上市、禁止参与包括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资金补贴等“组合惩罚”措施。

2015年,宿迁市通过加强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强化应用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信用监管力度。在部门共治、联动奖惩方面,全市共计74个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核查或第三方信用报告。2015年,全市有8家失信企业被扣减50%财政奖补资金,1家企业被取消财政资金申报资格;9家失信企业被取消申报宿迁市名牌申报资格;43户失信企业被取消省、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定资格;23家信用报告分数较低企业失去失去投标资格;1户企业因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被限制贷款;1人因交通失信被公司辞退。

宿迁市环保局还与宿迁银监分局开展绿色信贷行动,将企业环保信用和金融信贷挂钩。差别化信贷措施的实施促进环保信用不良企业主动开展环保信用等级修复工作,2015年全市3家企业主动整改并修复其环保信用等级。

此外,宿迁还强力推动以第三方信用评估报告为重点的信用产品在更广领域推广应用。到2016年底,宿迁将在“资格资质”培训认证机构管理、中介组织监管、药品零售企业管理、金融信贷、学前教育机构管理、旅游管理、物业公司管理等7个领域中全面实现以第三方信用评估报告应用为重点的信用产品推广应用。

信用信息要发挥作用必须要公开,发挥失信惩戒约束力。宿迁建立了公开透明的诚信平台,对进入宿迁市公共资源交易诚信库的近6000家企业信用信息一律在外网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将失信者置于公开的、透明的立体监督之下,起到了很好的震慑效果。

宿迁模式的启示

在宿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首场新闻会上,除宿迁市经信委、财政局、人行等政府机构,大公宿迁信用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大公宿迁”)也赫然在列。大公宿迁由宿迁产业发展集团和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于2014年5月共同出资组建。其中产发集团是宿迁最大的金融类平台公司,大公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信用评级机构。按照宿迁政府的构想,宿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整合财政、住建、交通、水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人行等不同部门和行业的机构和个人信用信息,形成信用产品和评级结果,通过率先推动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中使用信用产品,引入信用奖惩机制。

尽管全国各地有不少省市都在摸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宿迁模式还是以其“管办分离,权责清晰”走在许多地市前面。具体来说,就是遵循政府监管职能和信用产品生产职能分离的原则,将信用信息的监管、归集、生产环节分开,在生产环节引入专业、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承担信用产品的研发、信用信息的评级和研究分析评级应用的任务。政府监管和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府在信用管理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问题。

大公宿迁通过政府归集、现场采集、大数据挖掘、征信获取等手段集纳数据,由专业分析师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相关评级报告能够成为政府采购、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市场准入、间接融资需求等的重要决策依据,并最终通过“守信奖励、失信惩罚”,达到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第10篇

一、充分认识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高效、特色精品、休闲养生农业为主攻方向,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今后几年,是农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攻坚时期,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推动山区经济绿色崛起,赋予了农业现代化新任务新要求;经济结构调整,松商回归创业,创造了农业现代化新机遇新动力;自然与市场风险加剧,资源与环境压力加大,投入与成本持续上升,带来了农业现代化新挑战新困难。通过开展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进一步梳理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组织专项行动,实施重点工程,有利于有效调动工作积极性,有机整合各方资源要素,有序深化各项工作举措,从而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赢得先机、形成合力、夯实基础、营造氛围。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按照“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供给、保安全、保民生”的总体要求,突出“创新转型、强农富民”主线,大力推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全面提升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层次,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逐步实现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为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作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建成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到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1700元。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切实增强,全县粮食总产量达5.5万吨;蔬菜总产量12万吨,产值1.5亿元;生猪饲养量达到25万头,家禽饲养量200万羽,畜牧业总产值达2.3亿元。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6万亩,总产量5.50万吨,总产值1.30亿元,基本保持持平;茶叶总面积12万亩,总产值6.8亿元,年均增长10%;生猪饲养量25万头,禽饲养量20万羽,总产值2.30亿元,年均增长3.60%;食用菌种植量6000万袋,产值2.15亿元,年均增长2%;水果面积稳定5.50万亩,产量4万吨,产值1.00亿元,年均增长5.92%;蔬菜面积稳定7.0万亩,其中高山蔬菜2.00万亩,蔬菜总产量12万吨,总产值1.5亿元,年均增长7.22%。农业组织化程度得到切实改善,全县新培育年产值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0家,超亿元的2家,扶持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全县培育申报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15家,县级规范化合作社50家,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0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动植物疫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农业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出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达98%以上。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切实提升,全县机械总动力达到15-16万千瓦,,茶产业机械化水平要求达到75%以上,其它主要农业产业机械化水平达到30-50%,山区机耕率达到85%以上。建成21个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和5个示范性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完善。

(三)重点任务。围绕上述目标,狠抓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着重推进以产业提升、科技提升、品质提升、主体提升、市场提升为主题的“现代农业五大专项提升行动”:

1、实施产业提升行动。坚持把“两区”建设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平台,整合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资源,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主导特色产业优化升级,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发展的现代农业。到2015年,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5万亩,着重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农田质量提升、三新技术推广、组织化服务等内容的建设。通过实施将其建设成渠沟通畅、路电成网、农田格式化、土壤养分平衡、栽培模式先进、服务功能齐全的具有现代化农业基础的生产功能区,为进一步改善我县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深入实施农业“258”工程,到2015年,完成2个省级现代农业(林业)综合区、5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1个特色农业精品园设,建成园区面积6000公顷。在此基础上,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依托,深入实施茶产业提升工程,大力提升高山蔬菜、食用菌、水果、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积极创建高山蔬菜示范基地,推进食用菌、水果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和发展特色养殖业,打响一批农产品特色养殖品牌。

在做优一产的同时,积极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着力构建集经济、生态、景观、社会文化功能和游憩保健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推进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

2、实施科技提升行动。以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三新”技术和模式创新为抓手,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提升行动。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县与省农科院的合作项目,开展技术创新和示范。深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提高优良品种的供应能力。围绕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逐步建成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和农机维修中心,逐步实现农机装备数量的合理增长和结构的优化提高。加快农业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农业行业监管、政务办公信息化和智能化农业发展。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构建政府主导力、科技支撑力、农民主体力、社会参与力等“四力合一”的农业公共服务建设机制。不断完善产业首席专家制度,深入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技专家联基地、联企业活动。到2015年,建成21个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和5个示范性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3、实施品质提升行动。坚持做大做强品种优、品质高、品牌响的特色产品,从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入手,大力推进农产品特色化、精品化,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农业执法检查力度,深化农资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保障农业投入品安全。加大农业标准化推进力度,强化技术培训和推广,深入开展生产记录档案规范化单位评比创建活动,实行农产品标识制度和质量可追溯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知名商标申报,注重培育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内涵,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品牌建设带动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到2015年,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60%以上,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4、实施主体提升行动。不断创新农业组织化形式,大力培育农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行业协会等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包括营销、技术、金融等多方面内容的经营性、服务性组织。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技术指导等工作,进一步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基础条件优、产业带动强的龙头企业,使其真正成为牵头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行业龙头。进一步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规范工作,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产品安全化、社员技能化“五化”建设活动,强化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培育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1家,年销售额1500万元以上的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家,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县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

5、实施市场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中介服务组织和各类农业协会,建立和健全农产品市场和物流体系。根据农业产业布局,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物流体系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培育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建立以浙南茶叶市场为中心、8家乡镇茶青市场为骨干、50家县外茶叶直销窗口为依托、50家茶叶网店为补充的茶叶市场网络。大力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积极开展农产品营销活动,加强农产品宣传,发挥农民信箱系统在组织农产品产销对接等方面的作用,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农博会、农展会和网上推介会等活动。对农民从事农副产品营销、技术信息服务要坚持低标准收费、高标准服务、快节奏办事。同时,继续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交易会、开展网上营销等多种形式,帮助企业和农民搞好产销衔接。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把三年行动计划作为农业工作的主抓手,围绕行动安排工作,结合行动落实项目。健全责任机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职能科室具体抓。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将任务、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加强工作督查,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发现问题将第一时间进行整改,确保取得预期效果。

(二)加大政策扶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三农”工作方针,研究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措施。吸引工商资金、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参与项目建设,壮大农业投资规模。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进一步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把加强“两区”建设、提高农业现代设施装备水平、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增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作为财政扶持的重点。

(三)强化机制创新。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农业现代化制约瓶颈、顺利推进三年行动的动力,实行面上改革创新与点上改革试验相结合,全方位加强政策、制度设计,着力构建农业现代化普适性、长效性的制度成果。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合作化、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体系。创新农村产权制度,积极推进农业市场化,引导优质资源要素流向农业,不断激发发展活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能。完善决策机制,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使三年行动涉及的政策设计、年度计划和工作措施更加科学。

第11篇

关键词:基层农机;技术推广;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34-1

1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担负着农机化管理、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推广与应用、组织引导农机化投入、农业抗灾减灾、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安全监理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职能。按照“提高县级,强化乡级,建立完善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扶持发展农机大户”的总体要求,从“十一五”开始,在进一步强化农机技术推广、培训、供应、维修和生产作业等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县农机管理服务中心重点加强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完善了“农机管理、农机技术推广、农机安全监理、农机技术培训、农机供应和农机维修”六项便民服务措施;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主抓“农机管理、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供应、农机维修和农田作业”的组织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工作,同时配合协助县中心完成本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和农机技术培训任务;引导和鼓励发展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农机大户等各类农机合作组织,完成区域各类型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全县形成农机化新技术以县为中心、乡镇为骨干、农机户为主体,多种经济组织共同参与的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主导农机新技术的传输。

2 农机技术推广成效的显现

县域农机技术推广,在农机化服务和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农机化重点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的全面开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2005年来,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优质粮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机化示范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带动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二是通过改革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广大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呈现出了划时代的新局面。尤其在“十一五”期间,农机技术推广在促进农机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实施“阳光工程”,向农民朋友传授了农机新技术,充分实现了农机“软硬件”的对接。

3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现存的问题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兴机富民”等惠农政策得到实施,给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现有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基础条件、服务功能等方面,还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问题表现在体制不活,机制不畅,队伍不稳和投入不足。目前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问题及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3.1 没有推广经费,基础条件差

调查统计,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没有推广经费,大多数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资产为零。问题的原因有三个,一是长期没有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投入和经费扶持;二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虽然有规划,但在实施过程中却被忽略;三是自身发展能力差,缺乏市场经济意识,自我生存发展的能力不足。

3.2 人员素质低,事业发展没后劲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农机化专业院校开始撤并停招,致使培养输送农机化技术人才的渠道被阻断;农机技术推广不被基层政府重视,专业工作边缘化,职工待遇没保障,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没有财政经费的支持,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根本没有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知识更新缓慢,技术落后,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断档严重。

3.3 政策落实不到位,公益职能难实现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意见》,已明确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地位,同时也强调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人员安置、财政保障、基建投入、科技项目支持等工作。但是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很难开展,公益性职能也没有得到体现。

4 完善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作环节。为此,针对当前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两点建议:

4.1 加大体系建设力度,强化公益职能

根据国务院《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意见》的精神要求,按照有利于农机化事业发展,有利于农业经济效益提高,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农机队伍的原则进行改革。县乡(镇)两级政府应侧重认知本区域农机现状,将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保证必要的推广经费,稳定队伍,关心一线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与生活,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真正体现农机公益性职能和社会效益。

第12篇

一、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明确指向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我市有如下比较优势:区域位置和地缘经济价值,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劲,较强的总体实力,较好的产业基础,大型骨干企业和拥有的科研机构、人员、课题,科技创新资源在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弘扬“唐山魂”是自主创新的精神支撑。

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应以唐山湾“四点一带”的空间布局和“四个主体功能区”的发展为依托,要充分利用京津以及世界跨国公司的科技资源,加强技术合作,依托大中型企业,围绕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以能源原材料、建材工业、化学工业的改造升级、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为重点的创新体系建设。

二、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

结合我市所处工业发展阶段及产业结构、资源秉赋、技术支撑、企业管理、中介服务等方面情况,对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四个方面的构想:

——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学科建设,培育优秀人才,发挥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发挥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优势,以技术创新当好引领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以增量投入激活存量资源,加快实验室、技术中心建设。

——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努力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构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和研发机构;重视市场导向作用,协调好研发、生产和市场的关系;利用国内、国外的社会资源,合作开发,互利共赢;建立完整知识产权体系,重视专利工作,保守核心机密;提升企业经营理念,创造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企业文化;建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公正回报。

——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创新宏观调控管理体系;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构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平台;加强“产学研结合”和“学研产结合”,形成市场化良性运行机制;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法制环境;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和人文环境。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和改进市、县两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功能;高新区和科技园区要搞好科技企业孵化;技术市场网络要健全技术市场管理机构;技术产权交易中心要建设好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科技评估中心要开展好咨询服务、科技评估;农业科研、技术机构要探索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落实好科技风险投资中心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作用。

三、加强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

(一)大力加强科技园区建设

1、以落实《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为契机,发挥高新技术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国家级高新区要围绕“二次创业”,着力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创业服务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省级高新区要加强动态管理,进一步优化并突出产业特色,逐步实现良性发展,尽快形成人才、技术、资源的聚集优势和竞争优势。

2、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要突出区位特点和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在城市郊区、山前平原、滨海平原、低平原、浅山丘陵等自然类型区,分别建立农业综合试验区,支持和发展市、县两级农业科技园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加速农业产业化为目标,逐步建成公司制运作、合同制连接农户、主体产业突出的农业科技园区,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3、加强民营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围绕区域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建立民营科技企业开发中心,负责组织民营科技园区的人才引进、对外技术经济合作和技术管理人才培训,重点培育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海洋产业等一批民营科技产业。

(二)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通过专题讲座、会员沙龙、成果展示、信息、专业培训等活动形式,促进科技成果需求方、提供方、投资方、中介方(经纪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2、开展技术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中介咨询服务,推动新型的产、学、研联合体的建立。

3、为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投融资业务和中介咨询提供服务。

4、根据科技成果需求方和提供方的要求,推动招投标等工作,促进科技交流与成果转化。

5、通过培训等方式,促进和培育科技成果交易经纪人队伍成长,使科技成果交易经纪人在唐山市新一轮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6、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存在问题、难点进行调研,并对现行有关政策进行修订或补充,向政府建言献策。

(三)搞好 农业科技创新一揽子工程

1、种子工程。主要以农作物改善品质为主,重点培育高产、优质、专用品种和抗旱节水品种;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良种供应能力。

2、节水与旱作农业工程。针对我市农业水资源短缺和浪费、污染等突出问题,组织好节水灌溉、旱作农业、蓄水补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以品种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的农业节水综合技术标准和试验区。

3、农副产品深加工工程。围绕全市畜牧、蔬菜、果品三大龙型经济的发展,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延长农产品生产链条,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以农产品技术开发和质量保证,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4、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工程。抓好农业生物技术及制品的开发、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转基因植物研究、农业高新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开发,大力加强山区技术开发,把山区的“围山转”提升到富有科技含量的新阶段。

(四)创新不同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1、大力开发已有人才资源,落实知识、技术等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调动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吸引其向研发一线聚集;用技术创新事业留住人才,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

2、加强创新人才的继续教育,重点抓好急需的专业技术骨干、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与企业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高等院校要根据唐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调整学科结构,为企业技术创新培养急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