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57: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
(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3个)
(2)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 2/ 1)
2、以2/1 为例,说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测量 、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得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产生及意义”(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5—46页的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习题,并记录疑问。习题如下:
(1)7/1、9/2、5/3 各表示什么意思
(2)填空
①小陈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是苹果总数的( )
②小青的妈妈买了一盒饼干,里面有12块,每块是这盒饼干的( )
③127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自我检测 组织学生互相检查,并交流问题?
3、引导学生寻疑质疑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并适当进行点拨,收集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然后解答?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
1、教师出示知识点对应的练习,强调独立完成。习题如下:
(1)填空 ①把15个草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草莓的(),其中3份是这些草莓的()。
②72里面有()个71、154里面有()个151。
(2)小佳计划7天看完《米老鼠学数学》这本书,平均每天要看全书的几分之几?5天能看全书的几分之几?
2、组内交流自己的结论。
3、教师抽查2—3个小组发言并评价。
4、教师归纳总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的第3、4、5、6、7题。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
一个整体 单位“1”
说教法与说学法
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了“三疑三探”教学法,安排了“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四个教学环节,从而营造一种认知、生活、情感等和谐统一的生活大课堂,即“小课堂、大数学”。
说学法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补充评价、自主编题等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走向充实而丰盈的生活,努力体现“跳出数学教数学”的教学理念。
说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环节 第一步,准备练习:①5米是8米的几分之几?( )②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多少米?( )这说明了:分数可以表示( ),又可以表示(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埋下伏笔。第二步,导课:①拿出课前搜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试着读读。设计意图:生活化、活动化的情景导入,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我要学好它”的坚定信念。②看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最有动力去深入探究。因此,笔者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于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会奖励他将问题写在写字板上;即使肤浅、离奇的问题,也予以肯定,从中捕捉智慧的闪光点。③老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梳理形成自探提示。自学课本第77页和第78页内容。读读:用铅笔划出第77页四幅图中的百分数,并试着读出这几个百分数。写写:怎样写百分数?写百分数时应注意什么?想想:在每条信息中,各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想想什么是百分数。比比: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学生提出的往往是显而易见的知识点,为了帮助学生在自探时能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就需要教师将学生提的问题进行细化、整理、补充,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一组问题。
解疑合探 第一步:逐个读每个图中的百分数。随机板书18%,64.2%。第二步:①指名写200%,再找人评价;②老师示范写百分数;③学生独立写百分数,同桌互相批改。第三步:①重点说出18%表示的意思,引导生用分数思路说;②第三幅图说98%的含义后,追问“有百分之几不合格”;③第四幅图引导生说出“≥”;④指名说百分数的意义;⑤让学生说说上课时搜集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第四步:①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意义上的区别。②即时练习:“你会换吗?哪些分数可以换成百分数?一本书看了它的。( )小明做作业用小时。( )”本环节以自探提示为主线,引导学生逐题汇报自探成果。在合探的过程中,坚持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遇到中等生也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立即组织学生对此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然后再指名汇报,若讨论后仍不能得出结论时,老师再进行点拨诱导。整个解疑合探环节的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他渴望展示,此时,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能成功完成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经验得以分享,知识得以确认;在补充中,视野得以拓展;在评价中,能力得以提高,从而创建一种开放、大气、互动的课堂文化。
质疑再探 引导学生回顾:“上课前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设计意图:为了澄清学生课始提出的问题是否全部解决,同时也起到对本节知识梳理和强化。然后,提出“关于本节课的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或又产生新的疑问,大胆提出来,共同探讨。”预设:①百分数有什么作用? ②百分数能约分吗?③生活中有十分数和千分数吗?设计意图:在学生再次主动质疑中,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因问题而精彩起来,延续下去。
自编题 每人出一道题考考同桌,题型不限。设计意图:通过编题,学生能把知识信息重组与整合,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让学生也品尝到“我能当小老师”的喜悦。择扰展示,目的是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巩固练习 练习一为“拓展林”比赛内容: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以下10个百分数。问题一:“你写了几个?谁能用百分数来汇报自己完成任务情况?”问题二:“猜猜他写了几个?”练为“智慧宫”:成语中的百分数,你能说出来吗?百发百中、百里挑一、十拿九稳、平分秋色。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再次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回忆中更清楚地认识到这节课到底学了什么,通过盘点收获,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
全文总结 最后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说板书设计
具体板书设计如下: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读法:百分之十八 百分之六十四点二
写法:200% 64.2%
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区别:百分数只表示分率,分数既可以表示分率又可以表示数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不少小学生对分数除法的实质及运用理解不透,导致数学学习困难,拉大了数学成绩的差距。如何通过教学工作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知识呢?下面,我们就以小学数学分数除法教学工作中常见的分月饼的教学为例,分析设计教学步骤和内容,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教学内容,目标和重点
分数与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较难为学生所理解的一个教学难点,这部分内容承接了之前有关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等知识,进一步要求学生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内涵,并能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如何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真正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后,能够进一步了解分数的意义。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我们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2)通过实际教学道具操作,使学生理解3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3的与1的的含义。
二、教学设计及具体难点解析
1.从简入难地引入问题
利用课件出示一块饼,提问:把这一个月饼平均分给四个人,每个人能分到多少?引导学生说出每份是四分之一块,板书出1÷4和,并让学生重点了解除法算式和分数表示的区别。继续提问:这里的是把谁看作了那个整体1?小组讨论,分析,回答问题。让大家观察板书,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明白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则是具体的数量。
2.提出进一步的问题
如果把3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月饼的四分之一,每一份是多少块?提问,板书出算式:3÷4。拿出圆形纸板,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四张,让学生亲自剪一剪,再拼到一起看一看,看看结果到底是什么?小组合作、交流,提问:几种分法,每个人能分多少?学生回答并用纸板演示过程。第一种分法:按照3个月饼,均分4份,每人一份,把每个圆形纸板各分为4等份,然后每个纸板拿其中的一份,三份拼到一起,再与完整的纸板对比,是完整纸板的。第二种分法:把三张圆形纸板叠放到一起,同时剪成4等份,拿出其中重叠的一份,拼到一起,再与完整的纸板对比,占完整纸板的。对两种方法做出比较,将两种方法下的纸板拼接好,放到一起进行对比,发现是一样大的,都是整块纸板的,也就是说,每人能分到个饼。
3.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总结两种分法的区别与联系,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要让学生明白,按照两种不同的分法,3个月饼的就是个饼,而1个月饼的也是个饼,即:3的与1的相等。使学生体会到分数的表示具体数量的含义。
4.课堂内容结束时进行总结,巩固练习,课后拓展和延伸
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分数和除法问题,带领学生进行多个具体问题的分析计算。课堂内容结束后,为学生布置适量的课后巩固练习,并鼓励大家思考一个数除以分数,如果这个数是分数而不是整数怎样计算。
三、教学心得体会
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认真进行备课及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时,要尽可能多地增加直观演示,利用各种教学道具,课件、图片等直观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演示。在进行新知识内容的讲解时,要合理地提出疑问,巧妙地进行引导,结束讲解时,要及时全面地对所有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带领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同时,还应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习不单单是对已有知识的熟练掌握,更是发现新问题并努力解决的过程,所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关键。例如,在上面的实例中,我们不但要为学生讲清楚课本知识的内涵,更要鼓励大家积极地观察身边的实际生活,并进行发散思维,思考学习内容中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曹怿玮.如何活化小学数学学习活动[J].东方青年:教师,2011(12):79-80.
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提出数学课堂要体现“四导教学法”: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类比转化――诱导学生学;学生难以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学;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互导互帮学。“四导教学法”遵循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的原则,彻底的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为了参加全国第五届“两岸同课异教”精品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我执教了一节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
一、课前思考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有关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原有的整数知识已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所不同。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课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它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读写分数。
二、磨课过程
基于这样的认识及思考,我最初按照人教版教材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第一次教学设计:
1.出示情境图,两人分一个月饼,每人得到半个月饼,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一半。
2.根据学生表示出来的“一半”,进行■含义的教学,再用圆、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折出它们的■,以巩固学生对于■含义的理解。
3.组织学生拿出圆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学习方式,感知■的含义。
4.想一想:如何折出正方形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思考:“为什么折法不同,涂色部分都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呢?”
5.拓展应用部分,让学生尝试写分数和为以后的分数比大小做好铺垫。
第一次试教后我发现:
这样的教学基本上能较好的落实我之前的预期目标: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在试讲的过程中,学生在表述分数的意义过程中,总是忘了说“平均分”,说明我的教学重、难点还是没有突破,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得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如下几个问题需要关注:
1.我们该怎样预设课堂。
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我没有很好的利用。如:对于■这个数来说,已经是很多学生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了,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在开课部分设计了“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一半,” 引导学生画图,学生能表示出一个圆的一半,还能画出一个长方形的一半,可见学生对一半的理解不难,而老师也只是停留在“动手折出一半”上了,时间过长。第二次的设计就将问题改为“你能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一半呢?”。开门见山,又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2.重点内容■含义的理解处理得不够到位。
(1)学生对■含义的语言表达不够严谨,不够完整;
(2)在涂一涂时,不能正确地表示出该图形的■。
3.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的仍然不够。
表现在学生合作学习的主题不具有挑战性,没能完成通过小组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基于这样的分析和思考,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如下调整:
第二次教学设计:
1.在开课部分,我最初只是想着让学生模仿着说二分之一的含义,忽略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没有进行相关的教学组织。
2.在平均分的教学中,仅仅注重了学生能说出平均分物体比较公平,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没有真实的体会。后来改为提问:“怎样分比较公平?(平均分)”这就突出了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前提――平均分,为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3.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在认识■之后,为了拓宽学生的认知,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创造几分之一,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以文字的方式将活动的要求与提示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的活动更加有效。教师就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创造几分之一之后,我把由原来的一个问题: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改成了三个问题,并以研究单的形式出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1)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
这个问题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到:他们的折法虽然不同,但都是被平均分成了4份,而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所以每份都是正方形的■。
(2)相同的图形,为什么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呢?
这个问题的抛出,点击到分数概念的本质,学生在分析同一种图形中得到不同的几分之一的基本原因中,经历了同中求异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几分之一。
(3)不同的图形,为什么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呢?
这一极具思维含量的问题,切中分数概念的要害,让学生在对“为什么在不同图形中得到相同的几分之一”这一异中求同的思维中,深化几分之一的认识。
带着这些问题和改进措施,我又进行了试教,这次的效果就比上次好得多,学生能很完整地表达几分之一的含义,并能正确的写出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第二次试教后需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在认识二分之一后,我组织学生分别涂出脸谱和正六边形的■,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对平均分的重要性认识的还不够,为了使学生认识到“不是平均分的图形不能用分数表示”和“不是平均分成两份的图形也不能用■表示”,所以改成了一道判断题“哪个图形的涂色部分是它的■?”。
2.在最后的创造几分之一时,我抛出的“研究单”一下子把学生打懵了,这三个问题的同时出现,让学生有些措手不及,不知该如何下手,在小组内也不知该从何说起,汇报的时候也是漫无目的。所以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
于是,我就在思考,给出的这三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达到了吗?)我想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什么?我该如何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观察、理解、深化?
在思考之后,我决定把这三个极具分量的问题分散开来,逐一突破。
于是,带着这些思考和改进措施,我最终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三、课堂实施
1.创设情境,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并揭示课题。
2.操作交流、初步认识■的意义,并进行判断练习。
3.迁移学习■的意义,并折出正方形纸的■。然后思考并小组交流: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
4.实践操作、进一步感悟分数的意义,创造几分之一。
5.应用练习、提升认识。
四、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2.提供数学交流的环境,培养合作意识。
1 关注学生行为。更要尊重学生心理
课堂教学实效如何,与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否息息相关,一个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关注的不只是学生的课堂行为,更应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教学,以设计一为例,我们能看出设计者在这方面的用心,但笔者认为依然可以做得更为充分些。
比如,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在用纸片表示1/2的环节,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材料。而不只是纸片,并让学生在表示的同时向同学进行介绍,看谁介绍得既形象又准确,学生在选材、操作、介绍的过程中能很自然地理解1/2的意义,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针对学生好玩的心理,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游戏和活动,只要涉及到分一分的地方就可能有分数的存在,除了拍手和折纸,思路还可以更为开阔,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拓展思维,能更为充分、深刻地建立分数的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首先是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只有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学习才变得有趣,才能快乐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才能更为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老师只有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才能让学生品味学习的快乐,爱上数学。
2 注重精心预设,更需预留生成空间
学习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学习活动必须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教学应促使这种学习方式更有效甚至高效,因此,教学预设应为学习的有效生成架桥铺路,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学习预留空间。
设计一中,教师对学习的过程进行了精心预设,从课前的说成语比赛到拍手游戏,再到折纸表示1/2,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几分之一,折纸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等,不论是从教学逻辑上还是学生认知建构上,都倾注了自己的想法,具有可操作性,但给学生预留的空间不够,课堂可能会有活动但不有趣,有操作但缺乏创造,那么,哪些环节上可以为学生预留空间,激发他们创新的火花,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呢?
如在比较分数的大小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和目标,学生在独立思考和操作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这样,学生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在交流中互补,深化各自的思维,产生新的想法,老师也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学生,帮助后进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教育学生,这才是教师的高明之处。
学生的创新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只有教师心中有学生,课前有预设,课堂才能出现更多鲜活的东西,才能精彩。
3 关注全体学生,更应兼顾学生差异
学生在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同一层次同一平面上的教学设计,是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的;而采用线性设计的预案同样不能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前者可能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后者可能会出现“吃不了”的现象。
两个教学设计中,教师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在知识的探究、剖析过程中,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关注到了不同的学生,但仍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摘 要: 同课异构是基于问题的研究,基于教师合作的研究。所谓“同课”是指相同的教学内容,“异构”,则指不同的教学设计。作为当前流行的校本研究方式,它具有参与者的协商、教与学的比较特征。该研究方式有助于教师对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异同进行比较,其研究方法有课堂观察、教学反思、教学课例等。
关键词 : 同课异构; 校本教研; 比较方式
正步入深水区的国家课程改革,给一线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遇。它促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发生根本转变,也催生了学校的科、研、训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模式。同课异构这一崭新的校本教研方式现身校园,很快就为广大教师认同,并且在课堂教学研究中成效初显。
一、同课异构的内涵
所谓“同课异构”,实质是一个不同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立足于各自教学经验,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在同伴的帮助之下,广泛占有各种资源,进行各种教学构想,并将构想予以优化后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使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经历一个不断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教学认知建构过程。
在同课异构中,“同课”是基础,“异构”是发展。所谓“同课”是指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进行各自的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异构”,则指不同的教学设计,是在教学资源的重组和利用上求异,是在文本解读上求异,是在教学设计与构思上求异,是在教学方法上求异,是在教学风格上求异……。教学内容的“共性”决定了同课异构的“同”,不同教师的“个性”决定了同课异构的“异”。能够反映出同课异构的魅力与内涵的,反映不同教师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恰恰是“异构”。当然,求异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使教学获得更为有效的创新才是目的。所以,这里的“异”,不可为异而异,就同一教学内容而言,不同的“异构”,应当是“和而不同”的。这就不可忽视了同课异构的比较研究功能。
1.异中求同:参与者的协商。
从形式上看,同课异构的“同”指的是教师所授课的年级、教材、进度与“课名”是相同的;从本质上讲,同课异构的“同”不是指同一教材的同一文本,而是指教师对文本的忠实度之“同”,即对文本解读的一致。从研究的内容上讲,同课异构破解的是“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既为同行展示经过处理后教材的“用法”,同时也为同行的研讨提供范例。
2.同中探异:教与学的比较。
从形式上看,同课异构是由不同的教师来上的“ 同名课”,所以更有可比性;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同课异构是依据课程标准之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差异,这样,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大家都有共同的话题,对问题的探讨就更加深入。
二、同课异构的流程
⑴发挥年段教研组团队的力量,作好备课前研讨活动。我们要求每位老师谈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交流自己对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设想和疑问,交换可利用资源。备课组主要立足于对突破重难点的设想和教材的挖掘上。我们要求教师们都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说出个性化的突破方法和构想。把过去单一封闭的个人研究模式转向多维互动的群体研究模式。
⑵教师对教材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后,根据教研组内讨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进行了筛选,开始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知识背景、情感体验,构想出了能呈现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预案。这一过程是教师个体独立备课过程。在教师们动起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灵感、更多的文本解读、更多的教学和学习的方法。
⑶交流各位老师的预案,展示教师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从中选出典型,推选两位教师先进行课堂教学。听课后请执教老师说课,请参与听课的所有的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学生活动等方面对这两位教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多侧面、深层次进行剖析,挖掘闪光点和不足,进行反思、总结、重建。
⑷修改完善教学预案。执教老师在听取了教师的建议之后,反思自己的得与失,并把成功与失败的教学片断摘录下来撰写教育后记、教育日志、案例分析。同时结合教师们的评课建议,对自己的教学预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效果。
以教学《分数的意义》为例,阐述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
第一次活动:确定主题、提出要求。
教研组商定教学《分数的意义》。教研组长要求年段每个成员都参与集体备课活动,提出每位老师谈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并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说出个性化的突破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第二次活动:各抒己见、展示设计。
例如某老师:我对教材进行的分析,认为这节课的重难点除了单位"1"的认识和分数的意义外,还有分数单位。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先在导入部分的这一环节创设了分数的怎样产生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导学部分,设想通过学生回忆说出一个分数,再让学生动手用圆片或是一条线段来表示一个分数后,出示多个物体表示分数,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第三环节想通过反馈巩固新知识;第四环节质疑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第五环节总结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第六环节通过巩固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其他教师也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突破重难点的设想和疑问,交换可利用资源。最后教研组再通过分析、比较从中选择既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两位老师上公开棵。
第三次活动:尝试教学、反思优化。
两位老师试教后,分别在教研组的活动中,说出了教后的感悟和困惑。教研组成员经过对两节课的听课、观察,坦诚相对,真诚地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两位老师再根据教研组提出的这些建设性意见,并把自己教学过程中成功的片段,或是不足的地方进行分析,对教学设计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第四次活动:完善设计、资源共享
两位老师在再次试教前,分别对修改后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再次进入课堂听课。最后我们将其教学方案发在校园网上,实现资源共享。
三、同课异构的成效
(一)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
1.教学能力强。在听课评议之后,每个参 与者在交流与分享中都有自己的收获,自己的不足之处将会得到弥补,自己的长处将会被他人学习。听课者自己的执教活动是在深入反思之后的一种二次异构,必将是较为高效的课堂教学。
2.理论素养高。执教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都有营养,大家都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上升为理论认识。在下一轮次的同课异构中,这些理论又会被用于指导实践。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伴随着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创新也越来越高。
3.研究能力强。同课异构是基于问题的研究,备课、上课、反思交流本身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解决先前提出的问题。当执教出现缺失时,大家又会再次发现问题并进行反思讨论,这将再次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
(二)构建校本教研的多维视野,推进教研组发展
1.促进文本的多元解读,丰富教材价值。每位教师或多或少对文本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每一次的教研课都能展示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呈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正因为文本价值的丰富性,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获取不同的教材价值。
2.开阔了教学研究的全新视界。同课异构教研模式比单一式的课堂研究提供了更为开阔的多维视野,不仅更有利于教师的参与研究,而且可以在比较中深化对“课标”的理解,对文本细读的感受,对教学思路设计的启迪和如何以学生为本作现场生成的把握。在比较—— 鉴 别——选择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调动着教师观察、分析、思考、识别、判断的积极心智能力。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无疑会产生全方位的推动效应。
3.提供了探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空间。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表演才艺的高下、教学流程的顺挫,都应当从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来评价。同课异构无疑可以为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客观的比较空间。
同课异构的多维研究视野,其本质在于呈现了一种开放的精神,一种研究的思绪,一种创新的探索,一种企盼精益求精的追求。这正是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 苏鹏春.小学数学“一人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__,20.
关键词:教学设计能力;能力量表;量表编制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143-02
一、引言
近年来,多数学者采用自编的几道关于教学设计目标分析、学习者分析等方面的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调研,很少有编制较量表形式来对此进行研究。自陈式“教学设计能力测验量表”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水平的现状,实施方便,有利于开展大范围调研,因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既有助于加深对相关理论问题的认识,又为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提供了工具。
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学者如秦政坤,张景焕、王玉江、齐媛、刘志平、刘美凤等人对教学设计及其结构的研究,[1,2]将教学设计能力划分为6个维度,学习目标分析、学习者分析和教学内容分析为学习活动设计的基础,这三个维度以设计学习活动为中心,共同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对于设计完成的学习活动和任务,依据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组织计划;教学评价的设计,贯穿于整个教学设计过程。
此外,本研究采用辛涛的教师教学效能量表对教学设计能力测验量表的关联效度进行了考察。[3]我国学者俞国良的研究表明,无论专家还是新手型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维度与教学行为及其各维度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4]专家和新手型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维度对教学行为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因此,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相比教学效能感较低的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往往有更好的表现。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被试分布
本研究的所有被试均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被试为大三、大四中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师范生,共分为两次测试,其中初测时回收有效问卷53份;正式测试抽取文理科共250人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242份,有效回收率96.8%,其中文科122份,理科120份;男生82份,女生160份。
2. 工具
辛涛的教学效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77,一般教育效能感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74,个人教学效能感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4。
3. 研究步骤
第一步,编制《教学设计能力量表》(初稿)。在参考齐媛编制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测验》的基础上,结合对能力维度和维度的内涵进行详细分析,对能力维度描述全面性、表述清晰性等方面进行多次讨论,形成70项测试题目。在实施测试时,增加了用于了解个人背景资料的8个项目。
第二步,对量表初稿进行小样本测试,抽取教育技术专业大三、大四免费师范生,发放60份,回收有效问卷53份。对回收的数据经过以下处理:①将量表中反向题目得分进行反转;②求出各被试者在量表上的总分;③将各被试按量表总分高低排列;④找出高低分组,以上下27%的分数作为临界分数(270);⑤依临界分数将量表得分分成两组,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进行检验。将初测独立样本T检验时sig>0.05的题目剔除掉,共删除没有显著差异的题目22项,形成正式测试量表48题。
第三步,2011年1月到3月,对正式量表进行大样本测试。在正式测试时,要求被试按照指导语完成测量题库中的所有题目,同时完成教师教学效能量表。
4.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本文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教学设计能力结构维度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LISREL8.7统计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三、研究结果
1. 测量题目确定
根椐初测结果,形成了48道测试题目的问卷。此问卷采用6点计分,选项数字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基本不符合”,3代表“一半不符合”,4代表“一半符合”,5代表“基本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
2. 量表结构
(1)教学设计能力结构探索。首先对初测删除题目后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关于数据因素分析的适用性,采用KMO检验和Barrlett球形检验进行处理。样本适当性系数KMO的指标为0.966,接近于1。说明数据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量表各个项目间的相关程度无太大差异。Barrlett球形检验sig值小于0.001,球形假设被拒绝,表明问卷项目间并非独立,取值是有效的。这两个指标的结果都说明量表测验的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接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素提取,因素分析总方差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共有6个,和设计量表时的预期相符。
表1 因素分析的总方差解释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根据上述6个能力维度题目项的具体内容,对各个维度进行命名。各因素的命名以及包括的量表项目编号见表2。
表2 因素命名及包括的量表项目编号
(2)教学设计能力结构验证。采用正式调查的数据对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教学设计能力六维度模型进行验证。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目的是:模型验证,即检验六维度模型是否能够得到另一个样本数据的支持;模型比较,即对量表项目所有可能包含的结构模型进行比较,以确定六维度模型是否为最优模型。模型生成过程中,共产生两个竞争模型,分别为一阶模型和二阶模型,拟合指数见表3。
表3 教学设计能力结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二阶模型的拟合度并没有明显比一阶模型差,但依据简效性原则,从统计上可以接受二阶模型为较佳模型。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3××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3=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块)
方法2:×3=++====(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3=和++=×3=,说一说一个分数乘整数表示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巩固、发展
(一)巩固意义
1.改写算式
+++=()×()
+++++++=()×()
2.只列式不计算:3个是多少?5个是多少?
(二)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6×21×4×8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应用题
(1)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2)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张画是边长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三)对比练习
1.一条路,每天修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4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六、课后作业
(一)的3倍是多少?的10倍是多少?
(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一种大豆每千克约含油千克,100千克大豆约含油多少千克?1吨大豆呢?
七、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块)
用乘法算:×3=++====(块)
答:3人一共吃了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学设计点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 学生主体性 分析与应用
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在新型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并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学生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使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发展,更加有利于课堂实践的有效开展,充分起到指导、基础、参考等作用,也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实践能力等的养成。
一、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受到“教师为主”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多是采取“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并围绕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进行各个教学要素、环节的组织与安排,这种教学设计完全将学生当成完成教学目标的工具,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其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也达不到最佳;另外,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对教学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确定教学重难点。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没有全面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出现“信息堆积”情况,教学设计表现出一种无序、无结构的特点,这种教学设计方案难以很好地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也是不利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措施
学生主体性,是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开发与利用是现代新型教学理念之一,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也将一改传统教学设计的弊端,全面分析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并将学生主体性充分地利用起来,以便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应该怎样有效应用学生主体性呢,笔者将作出几点探讨。
第一,调整教学设计的重点,注重对学生主体性的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全面地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等,从而确定教学设计的重点,围绕学生主体性这一主题,设计各种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积极作用,促进教学设计实用性的提高。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内容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设计重点放到“想想做做”上,重点指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正确选择信息,并熟练进行三位数乘法的笔算,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提倡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内驱力。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的年级,他们对新奇的事物接受能力较强,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情景教学法,问题导入法、小组合作法、任务驱动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驱力,从而指导学生自主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学习与练习中,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奠定坚实基础。如,在五年级“认识负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前后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谈话导入与问题情境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进而由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这节课我们要讲的是负数,大家可以说说我们以前都学习过哪些数(小数、分数、自然数)?举例说明(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那么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吗,它又表示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我们主要探讨的问题”。
第三,注重积极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教学评价是较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对教学评价的利用。有效地利用教学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多设计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促使其主动学习,这也是利用学生主体性,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的关键手段。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全面思考学生的情况,将发挥并提高学生主体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对待,从而设计出更加科学、完善、有效的教学方案,为教学实践的展开提供坚实基础与有力指导。虽然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相信,随着相关教学工作者对教学理念的研究,必将不断地改革传统教学理念,将学生主体性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从而指导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08):38-40.
[2]朱国荣.《论基于学生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11,(01):56-57.
[3]余文署,周连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例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59-61(14).
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我参加了榆林市“名师大篷车”科研送教下乡活动。记得刚接到通知的那段时间,我就一直在琢磨该上哪一课呢,该怎样体现生本教育理念和民主、公正、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反复翻阅教材,最后确定上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采用先学、后教、达标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生在自学指导下有顺序、有目的地学习,课堂上我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最终完成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备好后,我反复查阅教学参考,上网搜集相关教学设计和观看视频,从中择优选取自己需要的素材,经过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最终定稿,随后制作相应的课件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的队牌以及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记分表。一切准备就绪,等待出发。
第一站是子洲县,我听了四节课,上了两节示范课,还作了两个微型讲座。也许是前期的充分准备,一上课就紧紧地吸引了听课教师的眼球,课堂上我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课前互动到课堂教学时刻关注孩子们的习惯养成,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良好,孩子们的表现自信、大方,精力集中、认真倾听、乐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表达,在指导学生活动时,我总能用恰当的语言或眼神,让学生心领神会,获得共鸣。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和自主展示分分合合,交织推进。学生在自学、交流、合作和练习中,收获了深刻的学习体验。课堂上我时而是引领者,时而是合作者,时而是评判者。正是这样的操作,使教学进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给所有现场的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堂课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一节好课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我想好课堂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要满足其情感,要激活其潜能。尊重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满足情感,就是要在知识学习之时,陶冶情操。最让我欣慰的是“敢问路在何方――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微型讲座,从开头到结尾,我通过自身的经历、体验、联系身边的实例,结合名师成长的规律,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传播给每一位教师,教师们的专注与神往让我感动。他们静静地倾听,细细地品味,他们那雷鸣般的掌声就是对我最高的奖赏。
闫彩燕老师和段静老师所讲的同课异构“字母表示数”,别具一格的设计,富有创新的活动形式,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推向深入。极具探究韵味的问题,将课堂串联得滴水不漏。于是精彩的课堂生成便成了“水到渠成”。 孩子们在她们的课上积极动脑,主动研究,师生共同经历研究的曲折与美丽,领略数学规律的奇妙,领悟数学的理性精神,积累研究的经验,感受数学的美,将教学活动推向了。课堂结构一环扣一环,逐层递进,问题激活了课堂,问题激活了思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他们的思维完全进入了状态。这样的课堂,才体现了“教师心中有学生”的要求。两位老师用问题激活思维,用活动激发竞争,用评价激励发展,课堂是学习的场所,课堂是学生获得体验的场所,课堂是教师耕耘的田野。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讲课时的激情和爆发力,工整有力的板书,娴熟的教学语言,随机的就地取材,都彰显了名师们深厚的教学功底。
大家都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高人指点,没有个人的勤勉,就不可能有台上那分分秒秒的精彩时刻!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没有名师梦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是做不到这个程度的。这就是名师的魅力!所以作为教师,必须且行且思,在思索中行走,才能留下深深的脚印,使自己更专业、更扎实、更精彩!
关键词:新课改;物理实验;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240-01
高中物理新课改的教学中,我们尝试着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究、小组讨论、分工合作等方式正轰轰烈烈的进行中着,可是到底新在哪里还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探索。记得在讲“重心与稳定”这部分知识时,对重心位置的确定和怎样放置东西更稳定这个知识点,教学设计时我让学生演示了一个实验:把易拉罐装的可乐用底部的棱平稳的立于桌面上,当然可乐可以让学生喝而且必须喝。在三个班分别进行这个学生演示实验;
第一个班学生情境再现:一个男同学很主动的上到讲台上,面对同学大大方方的喝着可乐,而且中途没有停下来试试看,能不能立住,到一定程度时满有信心的、双手小心翼翼的把易拉罐立在桌面上,满意的走下了讲台,瞬时全班发出了欢呼声和热烈的掌声,我也毫不吝啬的称赞他操作的非常完美。过后他轻声告诉我,他做过这实验。
第二个班学生情境再现:问题刚一提出,就有一个男同学举起了手,喜悦的走上了讲台,背对着同学们喝着可乐,中间多次尝试着把易拉罐立于桌面上,边试边喝,边喝边试,直到喝完都还没能立起来。这是下面有同学又举手示意,我就问他需要帮忙吗?他同意了,于是又往罐里装了一些水,调试了几次终于稳稳的立起来了。顿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顺势举起的大拇指向他们表示说你们非常棒,孩子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颜。
第三个班学生的情境再现:我刚拿出可乐,有学生就问:“老师,可以喝吗?”
“当然可以,不过要帮我完成一个任务?你们谁愿意呢?”我回答到。随后我就告知了全班同学需要完成的任务。当时教室的情境让我感到很意外,学生在下边议论着,有一个讲座下的同学迫不及待的走了出来,马上又回去了,嘴里说到“我不爱喝这个”。大约过了一分钟,刚才那个学生又走上讲台,而且拿了一个杯子,他打开易拉罐,把里面的可乐倒进了杯子里面,试了一次,又到了一些到杯子里面,在第二次尝试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杯子,倒了一些在桌子上面,这个同学用抹布擦了一下继续尝试,第三次终于成功了,该同学马上举出胜利的手势,而且一只脚都是提起来的,非常自豪,下面的学生们同样回馈给他最热烈的掌声,每个学生的脸上都写满的笑容。
说实在,学生的表现让我很震惊,完全在我预期设想之外;这节课完了以后,我很有感受;在三个班上做同样的实验:相同之处是,每个班上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都是从期待到愉悦,脸上都挂上了笑容,很显然这节物理课让他们很高兴。不同的是,学生的反映不一样,有当面喝的、有背面喝的、有倒在杯子里面的,有毫不犹豫上去表演的、有争着强者要去的、又迟疑和犹豫的。这些远远在我的意料之外,说实话,我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有学生背着面喝可乐和不喝的。更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小实验他们会如此的兴奋,这么小的一个成功,再他们那里却如此的宝贵。就是这些,让我意识到的学生有很多想法,他们有太多不一样,平时我们给他们的表演机会太少,我们对学生的了解太少,我们的教学设计跟他们期待的会一样吗?我深思了,怎样的教学设计是学生们喜欢的有效教学呢?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该怎样跟他们交流呢?三维目标该怎样落实呢?到底是谁在为我们的教学创设情境?
通过“立易拉罐”我突然茅塞顿开,太多的固有模式禁锢了教学是思维,尤其是高考的压力,让物理课变得那么的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能够得到发挥,完全违背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高中物理课程要求学生能具有“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教学不能违背物理课程本来的初衷,教学设计更不能由高考的分数来规定。我们一直在苦苦寻觅怎样能让学生有高的分数,可是我们却忘记了怎样让学生喜欢学习物理,更没有给学生准备充分的喜欢理由。
一、优化分数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在小学分数乘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单元和课堂内容,认真分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各个例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准内容的结合点,准确地把握分数乘法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将分数乘法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体验中更好掌握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我把分数乘法的教学目标定为: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并能举一反三解决类似问题。教学重难点定为:由求一个数的几倍过渡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有了这样的教学思路,针对我校教师在分数乘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铺垫不能铺天盖地,要与新课紧密联系。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与教师的导入、铺垫有关。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新课的导入。如在分数乘法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2= 4×= ×4= 8×=
(2)说说下面各题中谁与谁比,把什么看作单位“1”。
①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②陆地面积是地球面积的。
③汽车速度相当机速度的。
④甲的相当于乙。
这样的设计,学生在复习了旧知识的同时为新课做了铺垫,在找单位“1”的题中我加入“甲的相当于乙”这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找单位“1”不能只找关键字句,而是要知道谁与谁比,是谁的几分之几,就把谁看作单位“1”。
2.新授要从旧知识自然过渡,要温故而知新。新教材的编写一大特点是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应根据这一规律,合理地利用已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教材中从学生已掌握倍数问题:“求12升的3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12×3),数量关系是“一倍量×倍数=几倍量”,类推“求12升的是多少”同样也用乘法计算(12×)。因为按新教材教学参考书上的新提法也可说成倍,但通常把不满一倍的分数叫做分率,所以“12×3”与“12×1”“12×”把数量换成分数,它们的关系是一样的,只是表述方式不同而已。实现了从“量”到“率”的有效转换,进而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结合前面铺垫题中找单位“1”的基础,“倍数”变成了“分率”,“几倍量”变成了“分率”的对应量,“一倍量”变成了单位“1”的对应量,数量关系也就是“单位‘1’的对应量×分率=分率的对应量”。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根据数学知识的编排应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他们观察,尽量把教材中的实例活动化。如在教学中,我将教材的例题转化为生活中的实例,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
为了方便比较它们的异同,这一过程的板书设计如下:
1倍量 × 倍数 = 几倍量
求12升的3倍是多少? 12 × 3 = 36(升)
求12升的倍是多少? 12 × = 6(升)
求12升的倍是多少? 12 × = 3(升)
单位“1”的对应量×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一桶水有12升,昨天喝了,昨天喝了多少升?
单位“1”的对应量×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这样设计的优点是:(1)在单元伊始就把分数乘法的意义有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进一步理清分数乘法的意义,让他们明白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二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只是在表述方式上有所区别,从而对分数乘法的意义有比较全面、完整的认识;(2)使编排逻辑更加清晰,先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如何列式”,再解决“如何计算”的问题;(3)突破了过去教材中到“问题解决”部分才去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限制,从而拓宽了本单元其他内容的素材选择范围;(4)是设计问题生活化,例题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从而实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这一知识目标。
3.巩固练习既要有针对性又要多样化。为了进一步对分数乘法加深印象,使学生对本课知识牢固掌握,教师应由浅入深地精心设计巩固练习,既要有针对性又要多样化,从而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实施多样化的分数教学,减轻学生课余负担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难以满足时代的变化和学生需求。因此,新课改下教师要不断地创新分数乘法的教学模式,在抓好小学分数乘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根据小学数学教材大纲内容,适当地补充数学信息,加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我在设计练习时将看图列式中的“求已修的是多少千米”(如下图),通过课件移动变为“求未修的是多少千米”,通过直观的图形转换,学生不仅加深了分数乘法应用题中量率“对应”的理解,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而且达到了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减轻学生课余负担的目的。
三、开展讨论交流合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