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57: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绘画市场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后经济危机下艺术品市场格局变化
伸向艺术的小魔爪无处不在
向当代画坛进击的闽军
陈师曾书画作品市场管窥
讨要还是寄存?文物保护的现实尴尬
雅致生活:艺术消费的新趋势
学会打造自己的雅致生活
毛丹阳爱瓷器,爱生活,爱品质
艺术跨界:左脚悬崖,右脚彼岸
古珠市场迎来全民消费热潮
叶浅予作品价值分析与真伪辨析
黄宾虹书法成就及其价值探微
程十发书画的投资“钱景”漫议
王来文:艺术是有生命和基因的
“对话”上海,开启艺术与金融的新未来
张皓:“艺术+金融”并不是简单相加
贺超兵:文交所已经进入了2.0时代
张志兵:文交所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滕勇:“交易双系统”给投资人更多的选择
博物馆艺术衍生品的现状与出路
张伯驹的书画已成市场香馍馍
要当下还是要未来:行为艺术的收藏之殇
中国艺术研究院导师博士师生联展
让展览走向世界需要更好地组织谋划
收藏是买自己喜欢的投资是买别人喜欢的
传永乐之家学绘文人之风骨——董良达作品赏析
瀑畔幽居映白云——黄君璧作品的市场及伪辨
孙震生作品艺术市场分析
张铁林:我不是大腕,我是艺术工作者
市场调整中的遭遇战——无底价拍卖
瓷彩天下——记首届醴陵陶瓷博览会
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有积极作用
股市动荡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
听代表委员们讲艺术的故事
当代水墨迎来“自我清理”新时期
中拍协新规细化也需深化
故宫半价票:想说爱你不容易
回首近年“两会”中的文博艺术热点
藏古纳今,民间力量撑起文玩天地
陶博吾的艺术特色及市场蠡测
礼品画遇冷带来市场转型
民国四公子之袁克文书法艺术探析
只因书味宿根深,拼把人生换苦吟——访书家吴悦石
当代工笔人物画名家学术专栏孙震生
当代艺术难获国家艺术基金青睐
《功甫帖》鉴定:越俎代庖莫要欲盖弥彰
山水尤精古韵盎然——陆恢的市场投资潜力
从热闹的晚春到喧哗的初夏,北京的艺术博览会陆续登场,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刚刚结束,艺术北京(ArtBeijing)立刻上演。苏富比春拍后,北京的两大艺术博览会也适时给萧条的当代艺术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为五月即将接连上场的拍卖巩固了士气。
从欧洲艺术古董博览会(TEFAF)到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从东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到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从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到艺术北京……全世界的艺术博览会在古典和当代、欧洲和亚洲之间穿梭。当艺术品市场在欧美按照由画廊到拍卖,自下而上,从大众向小众发展时,中国“从拍卖到画廊”的畸形鼓点依旧进行得铿锵有力。令人欣慰的是,当画廊依然坚毅地在一级市场坚守阵地时,中国的艺术博览会适时地对它们推波助澜,那个过去遥想的画廊时代、艺博时代,如今却已渐行渐近。
小艺术力争大北京
艺术北京执行总监董梦阳算得上中国艺术博览会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他做艺术博览会的年龄,要比已经九岁的中艺博和七岁的艺术北京加起来还要长。这些年让他欣慰的是,“虽然现在艺术北京谈不上成功,但是也在蒸蒸日上。”董梦阳说,“我每年都看到越来越多的参展画廊,和热爱艺术的人们走进艺术北京,这才是我们最终的期待。”
北京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从城市硬件上已经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如今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国外快马加鞭,开拓市场,从经济实力到政治影响,北京已经遥遥领先于城市的软实力。在董梦阳看来,“艺术北京作为一个品牌来说,还不能跟这个城市文明的影响力相匹配。”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中国文化产业的各个方面一齐进步,“需要这个城市的各个文化层面的平台的和谐,在文化各个方面都需要打造一个品牌,最后让‘大文化’和这个城市和谐。”
与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的艺术博览会不同,中国的艺术博览会除了交易功能,也花费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在教育上。在艺术北京三天的展览中,学术展览和教育论坛也同步进行三天。这对于董梦阳来说,就好比想要在戈壁滩上植出一块绿洲一样困难,“只有气候变了,绿地才能出来,所以我们要务实地和这里的人们一起成长。他们的文化、教育的提高,才是我们艺术北京最终提高的源泉。”
资本进拍卖,画廊巧借力
近年随着机构和资本进入二级拍卖市场,让更多的藏家在拍场上越加力不从心。这对于一级画廊市场倒是个好事,更多的藏家开始越来越青睐画廊市场。
青睐画廊的投资者和收藏家,当然更加注重艺术博览会。当没有时间逛遍全中国的画廊时,只在艺术博览会这三天,就能够见到最能代表中国当代艺术水平的画廊和作品。首先,为了打响画廊品牌,各个画廊会从的艺术家中圈定最好的艺术家,在艺术家的作品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参展。其次,艺术博览会本身对画廊还有一套筛选标准,更加缩小了好画廊、好艺术家和好作品的范围。
“艺术北京”三突破
突破一:大牌赞助滚雪球
作为艺术北京一直的支持者,奔驰在本届艺术北京再次亮相;从2009年开始,爱马仕与艺术北京联姻,本次艺术北京门口的巨型爱马仕包再次于艺术中展现实力;此外,一进门右侧的“轩尼诗X.O特别展区”也足够夺人眼球,艺术北京的赞助雪球越滚越大。
突破二:淡漠浮华,更重交易
此次艺术北京与往届的另一不同在于,过往在艺术品市场较难成交的装置、多媒体等有所减少,画廊更注重交易性强的架上绘画,艺术博览会的“交易功能”较以往突出。
突破三:参观人数、参展画廊、成交量增多
根据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微博数据显示:“艺术北京2012”展出面积为19000平方米,同比增长46%,参展机构135家,同比增长35%,其中国内外比例为5:1,参观人数52000人,同比增长30%,90%以上参展商成交,成交额约3亿,同比增长57%,占国内上半年艺术博览会成交额的85%。
赵力:“艺术北京”能代表亚洲水平
赵力:“艺术北京”艺术总监、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总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小康・财智》=Q 赵力=A
Q:现在中国的艺术博览会发展到一个怎样的水平?
A:现在只是一个大的整合,从整个趋势来讲,还需要一个大的发展,博览会的发展受制于画廊的发展,画廊的发展水平高,博览会的发展才会好。但是现在中国的画廊发展还是比较初级,所以博览会虽然这几年也有发展,但是中国的博览会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Q:这次艺术北京跟以往相比有哪些突破?
A:首先,规模上有很大进步,规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第二,画廊质量还是不错的,基本上国内的重要画廊都来了,而且交易方面看,结果也不错,第三个,现在那么多人喜欢艺术了,来了那么多人来看,虽然还是一个起步状态,但是艺术的一个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古典美术近几年在拍卖市场上尤为坚挺和强劲的表现,使之成为艺术市场领域当之无愧的硬通货。
2012年12月5日,伦敦苏富比以近3亿人民币的高价拍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Raphael)的作品《使徒头像》(Head of an Apostle),该作品的成交价打破了任何纸画的拍卖纪录。而在12月7日,匡时拍卖公司在明代“吴门画派”作品专场斩获了8,100万人民币的成交总额以及100%的成交率。由此可见,古典美术近几年在拍卖市场上尤为坚挺和强劲的表现,使之成为艺术市场领域当之无愧的硬通货。
拉斐尔画作天价成交、市场表现稳健
《使徒头像》是拉斐尔为了创作保存于罗马梵蒂冈博物馆的基督教艺术作品《变容》而绘制的草稿(素描)。这幅作品采用了人像中通用的3/4侧脸画法,体现了拉斐尔一贯的秀美作画风格。从18世纪开始,这幅作品一直珍藏在德文郡公爵的查茨沃斯庄园中。本次秋拍现身伦敦苏富比“西方古典油画及英国绘画”专场,估价1,000万至15,000万英镑。
本件珍品,历经四位现场买家多轮竞价,终被一位神秘电话买家以2,970万英镑(约合4,790万美元,及2.96亿人民币)(含佣金)购得。这一价格几乎是预估价格的两倍,苏富比拍卖行兴奋的表示,这一价格打破了以往任何纸质作品的拍卖纪录。
拉斐尔的作品在市场上非常罕见,近年来的市场行情相对稳定。自2007年以来,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送拍作品仅有3件,成交率100%。2007年《洛伦佐o梅第奇肖像》(Portrait of Lorenzo de' Medici)在伦敦佳士得上拍,估价在1,000万——1,500万英镑,终以1,850万英镑成交。2009年,素描作品《缪斯头像》(Head of a muse)估价在1,200万——1,600万英镑,以2,916万英镑成交。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体艺术品市场处于回调时期,而拉斐尔的作品依旧可以拍出2,916万英镑的天价,溢价200%,足见其超强的抗跌性。
古典美术作品抗跌能力显著、中国是古典美术最大消费国
近年来,古典美术作品市场发展迅猛。虽然古典美术作品市场比起现当代美术作品的市场,更显保守,但胜在稳定。这一特性,正重新引起了广大收藏人士的兴趣,逐渐受到追棒。
《2011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中提到,“2009年市场收缩几乎席卷了整个艺术品市场,但古典美术作品的平均价格当年只下跌了不到10%,远远小于当代艺术品市场大于45%的跌幅。古典美术作品拍卖(包括各国艺术家的作品)2011年销售额达到23亿欧元,比2007年19亿欧元的峰值高出21%,自2003年以来累计增长超过140%。”从2011年美术品各板块占拍卖市场的份额来看,古典美术作品按销售额计算已经占到市场份额22.3%,按成交量计算的话则达到22.9%,有趣的是,从古典美术在各个国家占据的份额来看,中国以平均86,109欧元(和中间价8,845欧元)的销售价格,排名第一。同时,销售额在整个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是最高的,为52%;英国和美国紧随其后,销售额分别为3.7亿欧元和3.67亿欧元。欧盟市场交易量和销售额占整个市场的比重分别为56%和28%。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 (简称:CARI)是国家课题“第三方文化艺术品评估体系”的定点研究机构,是从事艺术品市场动态分析,艺术品投资风险咨询和艺术品评估(鉴定)的专业机构。
近年来,艺术品投资开始被市场广泛认可,对中国文化艺术品市场深度了解的需求在急剧增长,为满足这一市场需求,CARI开始涉足有关中国艺术家的市场分析和研究工作。为文化艺术品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专业的艺术品评估和市场咨询定制服务。
(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
3D立体墙体彩绘机是采用多轴电脑控制系统,无需使用者拥有模板及美术基础,就可以直接在墙壁上彩绘出各种不同的山水、花鸟、卡通、人物、婚纱照、生活照以及个性化广告彩绘产品的机器设备,其绘制出的图案图像逼真、棱角分明,且色彩恒久,符合居家装饰的审美要求。
项目优势
1.图像高清晰,耐剥蚀。
3D墙体彩绘机采用微智能处理器技术,全自动操作成像,能够自动锁定程序、任意位置定位程序、运行更平稳,精度更高。微智能定型技术采用适合墙面特性的专用墨水,完全与墙体融为一体,不结膜、不起皮、不容易脱落,因而经久耐用。画面精细、逼真,图像柔和且富有层次感。
2.高效率,低成本。
3D墙体彩绘机能够设置记忆程序,实现喷头任意定位功能。采用的进口工业喷头适用范围更广,耐候性更强,喷墨更顺畅。施工速度更快,无须拆卸,自动完成,有力保障了墨路畅通,大大降低喷头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带来的风险。传统绘画一般需要数日乃至几年绘就,而使用3D墙体彩绘机,尺幅达几十米甚至数百米的超大型壁画,瞬间绘就,高效、省时、省工,因此成本低廉。
市场分析
据统计,我国家居装饰材料消费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仅装饰材料一项,到2012年就将达到一万亿元的规模,由此引发的室内装饰产业也成为了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传统一个画师绘制一幅2米×5米的壁画,因费时费工,要价高昂,限制了壁画产业的普及。而3D墙体彩绘机彻底改变了这一现象,同时也为创业者带来了绝佳的商机。
经营条件
根据产品参数及功能的不同,墙体彩绘机共有十种型号,价格分布在18000元―188000元不等。经营者可根据自身经营范围选购。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思维、创意
一、课程定位
图形创意设计与制作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一体的课程。开设在大二第一学期,共60学时。本课程的前置课程有手绘广告表现技法、图像合成处理、矢量图形绘制、广告摄影、广告策划等课程,为本课程的打下手绘、摄影等图片素材的采集与制作的图形表现基础,后续课程为版式设计与制作、网络广告设计、包装装潢设计、VI设计与制作等课程,本课程迅速提高学生的图形创意和图形制作能力,为后续课的学习提供重要的能力支撑。
本课程坚持把对创意思维、图形表现技能、职业技能教育融入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之中。针对广告设计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广告创意的训练以及职业素养的提高。把课程规划成五个学习单元:一、单形元素的视觉想象二、概念的视觉想象三、广告产品的视觉想象四、多种形式的图形表现五、平面广告图形创意与制作。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图形表现能力、专业专项能力。学习单元的设计遵循了知识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够满足岗位职业能力需求。
二、课程目标
制订了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和学生生源特点的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图形创意设计到制作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图形创意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收敛思维等多种创造性思维方法,较深入细致地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展开多条设计思路,能够寻找多种图形表现方案。学生的图形创意思维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能够运用图形语言进行图形创意表现,能够熟练掌握图形的多种表现形式,准确表现创意。能够独立设计并制作出符合广告创意的广告图形。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关键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课程设计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特点。生源特点:平面广告设计专业收普通高考艺术生和职业中学对口专业招生。有一批高考艺术生不是因为爱好艺术,而是为了考大学进行考前突击训练,专业绘画功底相对较弱。职业中学对口学生,对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运用一些专业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设计,但也存在基本功差的问题。学生学习特点:学生特点动手能力较强,善于在行动中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理论学习能力弱,更适合体验式学习。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项目化的教学设计,科学设计教学单元。课程规划为 一、研究策略单二、提炼广告创意三、广告创意图形表现四、平面广告图形创意制作四个教学单元。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特点,注重实践训练,理论知识适度够用。紧密结合广告设计师职业能力需求,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关键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以广告图形创意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实行“项目化”教学。
根据任务的要求,完成训练项目。学习单元一研究策略单,包括市场分析、消费者分析二个训练项目,包含广告创意理论知识、市场分析方法、消费者分析方法重要知识技能,8课时完成。学习单元二提炼广告创意,包括头脑风暴寻找创意点,5w分析法确定创意方向二个训练项目,包含头脑风暴、5w分析法、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创意思维等重要知识技能,8课时完成。学习单元三广告创意图形表现,包含绘制草图、确定创意方案、多方法多形式的创意表现三个训练项目,包含异影图形、共生图形、同构图形、延异图形、矛盾图形、矛盾图形表现规律与方法。中国传统风格、西方艺术风格等重要知识技能,24课时完成。学习单元四平面广告图形创意制作,包括确定图形创意的表现方法、广告素材准备、图片处理、广告制作四个训练项目,包含广告创意草图的选择、广告素材整理与收集的方法、图片处理技巧、广告制作方法等重要知识技能,20课时完成。
如果信息技术倒退十年,这个世界将无法想象。自2003年至今,信息技术已经像传统工业中的钢铁和塑料一样,成为全球数字经济不可或缺的要素。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和演变,人们对IT技术,特别是计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芯片行业也由此迎来了迅猛发展的十年。
十年间,电脑从“高富帅”的奢侈品变成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也彻底颠覆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作为电脑之“芯”,芯片行业的每次技术革新都推动着IT产业的全方位发展。而在每一个行业巨变的节点上,AMD始终站在最前沿,引领着芯片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精彩。
在经历了2001、2002年的低潮期后,芯片行业在2003年迎来了复兴。半导体行业实现两位数的可持续增长,16%的公司年收入增长超过50%。同年,AMD首款兼容32位的64位处理器,计算效率大大提升,计算资源也得到了拓展。AMD带领着人们跳出狭窄的计算空间的限制,大踏步地走出原始的“石器时代”,成为了芯片行业复兴革命的重要旗手。
到了2005年,中国网民数量突破1亿大关,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5%,互联网市场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人们对于PC的计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MD适时而动,推出了世界首款双核x86处理器,把电脑计算效率提升了一倍,相当于为一个电脑装入了两个大脑。自此,AMD率领着IT行业大踏步迈进了多核时代。
随着芯片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各芯片巨头进入群雄争霸的时代。2006年形成了“两大CPU巨头+两大GPU巨头”的稳定格局。AMD斥资54亿收购ATI,“双A”组合震惊业界。这意味着AMD获得了CPU+GPU的超级优势,成为业界唯一一家具有独立制造CPU和GPU的硬件厂商,能够为用户提供硬件设备的整套解决方案。此外,这也为未来的处理器能够集成GPU功能提供了可能,并为AMD实现融合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显示,全球芯片产业遭受重创,2008、2009年芯片产业销售额连续两年下滑,刷新自1985年以来销售额下滑幅度纪录。面对着整体低迷的市场环境,AMD在图形领域寻找到不同以往的发展路径,从GPU领域寻找突破口。2009年,AMD推出了首款支持DirectX 11的显卡,把虚拟图像与现实生活用逼真的显示效果融为一体,生动、绚丽的游戏效果使游戏玩家如身临其境,增强了游戏的现场感,图形领域也自此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2011年,PC市场的繁荣带动了芯片行业的持续增长,用户的应用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图像化,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的时代,各种应用需求不断趋于融合。与此同时,笔记本电脑的CPU性能已足够使用,在体验为王的时代下,用户对高清、游戏有着更大的需求,这也促使GPU必须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此时APU应运而生。APU将CPU和GPU进行真正地融合。APU就像是人的大脑,CPU是左脑,负责统计、逻辑等理性思维,而GPU就像右脑,负责图像、音乐、绘画等感性思维。大脑APU拥有着调度权和指挥权,让CPU和GPU协同计算,将运算效率发挥到极致。APU能够使IE9上网速度快3倍,office运行速度提升2.4倍,而且强大图形性能为用户带来了极致的视觉体验,与独立显卡携手后,还可以实现双显卡的性能提升。这样的创新融合,充分发挥计算资源的互补优势,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减少能耗,一举将PC行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领域。
十年间芯片行业的快速变革,直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比过去的传统PC和现在的一体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电脑的屏幕越来越大,而机箱却越来越小。我们或许无法想象未来PC的具体形态,但在消费需求导向的时代,PC产品移动化、小型化、节能化的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定会激发行业以更新的方向和更快的速度前行——AMD将始终站在行业变革和发展的最前端,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以不断的创新引领未来“芯”趋势!
“乘物游心――1839-1937直接摄影原作展”为中国观众呈现53位国际摄影家的200余幅摄影原作。展出内容包括摄影发明人亨利・福克斯・塔尔伯特绝世原作及安塞尔・亚当斯《月亮和半圆山》、爱德华・韦斯顿《青椒30号》等摄影史经典名作。
用F64摄影小组宣言中的一句话来解释何为直接摄影最为恰当:“摄影的艺术形式应当为一种简单、不加矫饰的‘再现’”。这一思想正应和了中国古代经典庄子《人世间》中的名句“乘物以游心”。“乘物”意指遵循事物本来的样子,“游心”则理解为精神和思想的自由与解放。展览分为三大篇章:对等与再现(1839-1917);自在与灵光(1917-1977);融合与思变(1977-2014)于2014年11月14日至12月10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是摄影领域不可错过的年度重量级大展。
偶像的底片
“越是身处在迷茫而不知所趋的时代,人们越是想要一些精神的指引。”众所周知王广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如果说他以成名的《大批判》系列作品是对“”大批判文化向新消费主义文化转变的表达,那么他近些年的新作则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深刻和内敛。11月15日至12月31日,观众可以在798泉空间一览王广义近年新作的面貌。
索卡艺术中心品“人间滋味”
中国古语有云“字如其人”,谓其“书,画心也”,如此,“画”本身岂不是画心更直观的体现,也更如其人?所以,要寻别具一格的动人作品,就要去发现
活得别有滋味的艺术家。
尤其当下影视表演日趋多元、图像信息传播日趋迅捷,大众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人们的体验也越来越丰富,这些都对艺术家通过静态要素来表达自我产生了巨大的挑战。欲使作品产生感染力,艺术家不仅要有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形式,更要有独特的内在体验做精神支撑。
2014年12月12日,将于北京索卡艺术中心举办《人间滋味》艺术家群展。陈庆庆、顾黎明、武明中、杜璞、车前子、李军、林国成、耿牧、时砚亮、姜川、王莎、王立亚1 2位独具风味的艺术家,将为我们呈现独特的“人间滋味”。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月31日。
“青年100”2015召集令
“青年艺术100”组委会正式宣布2015年度“青年艺术100”全国海选在线报名通道将于2014年12月5日至2015年1月5日正式开通。58艺术网()作为“青年艺术100”唯一官方报名通道,届时将接受来自全国优秀青年艺术家的自主报名。
“青年艺术100”作为“青年艺术第一推广品牌”,是文化部文化产业重点推广项目、京津冀一体化文化产业重点推荐项目、北京市文化局重点文化推荐项目。2015年度“青年艺术100”重新界定了“青年”的年限,2015年度“青年艺术100”只接受1980年1月1日(含)之后出生的青年艺术家。“青年艺术100”是一个开放多元的展示平台,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影像、装置等各种门类的青年艺术家都可以报名参加“青年艺术100”。“青年艺术100”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欢迎各位怀揣艺术梦想的青年艺术家踊跃自荐,加入到“青年艺术100”这个大家庭中。详情请关注“青年艺术100”官网微信:artnova100和官方网站,时刻了解“青年艺术100”的最新动态。
58艺术网创办于2013年5月8日,是一家年轻的艺术品电商。经过一年多的发展,58艺术网迅速成为一线艺术品电子商务网站,清晰地形成了“58艺术模式”。 58艺术网特聘独立的第三方研究机构――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AMRC)、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等机构作为网站的顾问团队。同时,2014年58艺术网与青年艺术第一推广平台――青年艺术100达成战略合作,成为“青年艺术100”独家指定的唯一在线推广与交易平台。
“笔墨交融”王三庆
一、多元化的移民国家,热辣的巴西民族风情。
巴西是一个纯粹的移民国家,不同人种基因的融合,不同文化元素的交汇,培育了巴西人开朗、豁达、热情、奔放的性格。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自然灾害,也从没有过战乱殃及,且巴西本土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故而免除了巴西人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养成了巴西人司空见惯的懒散和乐于享受的习惯。众所周知,巴西是个足球王国。在巴西,上至总统、下至平民,没有不热爱足球运动的,且多数球星都是从贫民窟里走出来的,包括球王贝利和罗纳尔多。
桑巴舞,原为黑人的一种自娱自乐式的民间舞蹈。100多年以前,当黑暗的奴隶制度结束的时刻,当黑奴最终获得解放的时候,长期被压抑的悲愤与喜悦顿时像火山一样迸发了出来,载歌载舞地庆祝了五天五夜。从此之后,这种庆祝活动便在巴西沿袭了下来,并形成了传统,而且发展成为巴西现在每年一度、举国上下都参与的狂欢节。
多元化的移民国家,热辣的巴西民族风情,可谓之影响了巴西生活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造就了巴西亲民而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信仰的国度,具有亲民性和思考性的城市艺术风格。
在巴西这个国家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信仰天主教,教堂是巴西城市建筑不可缺少的,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标志式建筑就是耶稣巨型雕塑。在巴西利亚,位于行政区的主要地段皆建有教堂,只是教堂的设计已经艺术化了。西方的正义、平等、博爱、自由、和平、人权等伦理价值,无一不是源于天主教信仰。有信仰的巴西,其城市艺术具有亲民化和思考性特征。
1.艺术本无高雅贵贱,亲民的巴西城市介入艺术。
在巴西的城市中穿行经过某个路口时,突然发现那路面变成了一个嘴角叼着香烟的大花脸,整个城市由于这些图画而变得生机勃勃。路上的这些有趣图画时常会吸引行人停下脚步去看,这种名为“城市介入艺术”的行为艺术在巴西城市中随处可见。
在巴西城市圣保罗,有一场叫做“Call Parade”的公共涂鸦艺术行动,“Call Parade”集结了巴西的许多艺术家和涂鸦爱好者,他们在圣保罗市内的许多公用电话亭上绘制了风格各异的图案,有绘画精美的建筑、人物、城市地铁线路图等,或是干脆把电话亭改造成可爱的小丑鱼、西瓜、瓢虫等造型。这些隐藏在都市角落里的美好创意,时刻给游人带来惊喜。
艺术本无贵贱之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由Haas &Hahn打造的贫民窟改造计划因其独特的色彩表现形式和深具人文关怀的独特内涵带给穷人以感动的艺术。
2.注重自然生态问题的城市公共艺术。
巴西艺术家内莱·阿泽维多(Nele Azevedo)在2009年9月2日于柏林宪兵广场音乐厅外的台阶上,放置了1000个雕刻好的小冰人,在摄氏23度下,小冰人在半小时内慢慢融化。这个名为《融化的小冰人》的作品意在提醒人们在2100年前冰雪融化将会引起海平面上升3.3英尺多,唤起人们对于自然生态问题的关注。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负责主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Rio+20)期间,艺术家们在Botafogo 海滩上制作了由数以百计废弃塑料瓶制成的三条巨型LED发光鱼。艺术家通过雕像提醒人们随意丢弃塑料瓶会对海里的动物生存造成风险。
3.具有开拓性的城市公共艺术建筑风格。
巴西融合了世界各民族的优异文化元素,多元化交汇在一起的建筑特点就是具备创新性和开拓性。巴西现在的首都巴西利亚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却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历史文化遗产首都城市的光荣称号,其主要公共建筑均出自巴西建筑大师奥斯卡·尼迈尔之手,他的设计风格被概括为“自由形式的现代主义”,以想象大胆著称,建筑造型极富雕塑感。议会大厦和参议院、联邦众议院的形状像“一双筷子两个碗”,议会大厦由两座240米高、并排而立的大楼组成,联邦众议院像一只碗口朝上的大碗,象征“民主”,参议院则是一口倒扣的大碗,象征“集中”。著名的巴西利亚大教堂,承重柱是16根抛物线形状组成的混凝土支柱,远看就像是印第安酋长用一束羽毛编成的头冠。
巴西这个有着全民天主教信仰的国度,其独特的城市艺术不仅仅停留于形式主义,具有独特的思考性、创新性,以及独到的人文关怀,这些特征同时也影响了巴西当代艺术的形成与繁荣。
三、充满激情,勤于思考的巴西当代艺术。
巴西这个有着热辣民族之风的国度,艺术同样也饱含激情,巴西艺术家拥有与生俱来的创新精神,而在全民的指引下,巴西当代艺术在激情之外也总是给观者带来不同凡响的惊奇与思考。
1.新具体主义运动,巴西当代艺术的开端。
在20世纪60年代的巴西,前卫艺术发展迅速,部分原因是创办于1952年的圣保罗双年展使得巴西和国际艺术市场频繁接触。起初Max Bill的具体艺术引起了进步艺术家团体的反响,之后在里约热内卢,艺术批评家Mário Pedrosa和Ferreira Gullar倡导了一种更加富有诗意和直觉的具体艺术形式,这种艺术面向和空间的逐渐融合。该运动的主要代表是利吉亚·卡拉克(Lygia Clark)、何里欧·奥蒂塞卡(Hélio Oiticica)、利吉亚·佩普(Lygia Pape)、威利斯·德·卡斯特罗(Willys de Castro)。正是在“新具体主义”运动之后,巴西艺术才真正翻到当代艺术这一页。当时“新具体主义”运动的倡导者们宣称,“我们想要真正的自由,而不投降于常规的类别划分。雕塑要毁掉放置它的基座,可以用任何方式来安放它。绘画要突破画框的围困,可以在空间中移动。”关于发明、创造的想法都是在这场运动中生发的。当时的人们相信艺术就是挂在墙上的画,而对不同材料的使用毫无概念,因而“新具体主义”在当时受到全世界强烈的反对。
巴西艺术家利吉亚·佩普(Lygia Pape,1927—2004)是巴西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是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新具体主义”的创始者之一,在其创作生命最为活跃的20世纪50至70年代,她在绘画、木刻、装置、建筑模型、行为表演、电影等领域均有建树,是一位富有思辨精神,总是推倒围墙、打破界限的艺术家。佩普的代表作品如《建筑之书》在空间平面上展示了 365 块组成方阵的木质构件,这些构件以红、蓝、黄、白、黑为基础色,以圆形、方形、三角形为基本形,以交切、镶嵌为构成方式,创造了某种图形的构词法,这些词汇排列成诗篇,奔放的想象力与理性的智慧跳起了优美的双人芭蕾。“书”不再仅仅指认为实体的书,“书”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与意象的汇集,一种在记载过程中试验各种可能性的途径。
2.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当代艺术思考。
巴西艺术家Alexandre Orion利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手法来呈现街头涂鸦,他在街头创作黑白色调的有趣涂鸦作品,然后再以摄影来捕捉城市中穿梭经过他的作品的人群,将虚拟与现实连接在一起,作品带有诙谐和讽刺意味,Orion 的创作主要来源于沉默与思考、经验与记忆、快乐与悲伤,其独具风格的街头涂鸦作品时常引发路人的沉思。
巴西艺术家Guilherme Kramer热爱生活,认为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张面孔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他决定消除这种陌生感。于是历时一年时间,在巴西圣保罗的办公室里完成了名为《我们看到人群的人们》的墙绘作品。
3.发现材料并利用材料,注重环保主义的巴西当代艺术。
巴西艺术家史路尔(Eduardo Srur)是一位宣扬环保主义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时常含有变化与重生的寓意,提示人们垃圾问题是人类造成,要解决就得依靠自身行为的改变,实践环保主义和简约生活,使人与自然恢复和平共处。代表作《迷宫》是艺术家史路尔在巴西圣保罗,用200多包经过压实的宝特瓶、塑胶铝箔包和铝罐等回收物堆高成墙,共使用30吨可回收废品打造的三个300平米的迷宫,史路尔邀请观众走进这件体验式的艺术作品,与自己制造出来的垃圾面对面,观众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环境保护的实质意义。
巴西艺术家Marit Fujiwara,从伦敦艺术大学毕业之后在英国从事艺术与设计工作,29岁回到巴西之后,便诞生了手工制作的《衣物》系列作品,其对细节处的精致以及变幻莫测的颜色把控,都强烈地敲击我们的视觉神经。当衣服超越了穿着功能之后,升华为艺术品时,与穿着者无关,新颖的本体艺术形式带给人惊叹。
巴西艺术家亨里克·奥利维拉(Henrique·Oliveira)生于1973年,在2007年获得圣保罗大学的视觉诗意的研究生。奥利维拉在巴西圣保罗的街头和工地上收集了大量的废弃木头作为创作材料,将那些有着强烈韧性的可以随意弯曲,以及有所断裂或分裂的板材转换为其《废木艺术》系列作品,奥利维拉作品将材料特性与夸张的艺术表现合二为一,他的作品总是震慑着每一位观者的内心。
巴西艺术家维克·穆尼斯(Vik Muniz),1961年生于巴西圣保罗,后移居纽约。Muniz是一位专门从事垃圾创作的艺术家,其作品通常将丝线、糖浆、泥土、绿豆、辣椒等琐碎的日常材料转换为流行文化和艺术史图像,他的作品在威尼斯双年展、纽约现代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等世界展览馆都有过展出。
4.对各类艺术的融会贯通,深具感染力的巴西当代艺术。
巴西艺术家罗伯托·马加良斯(Roberto Magalh?es)出生于1940年,他对艺术、哲学、神学、佛学都有研究。他的作品色彩大胆,画笔活泼,颠覆性地运用传统艺术主题和神话符号。过去十年里,艺术家保持着多产的艺术生涯,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了许多个展与联展。代表作品有《彩色的人》、《形而上学的脸》等。
巴西艺术家切尔多·梅雷莱斯(Cildo Meireles)出生于1948年,善于运用不同材质的特性,将抽象的想法、政治性的意涵、哲学性的思考,透过迷幻如梦境般的美学角度加以呈现,从而提升作品的深度和沟通的目的。代表作品《穿越》,特意采用各种半透明、镂空或透光的材质,让观者可以用视觉进行穿越,相对于视觉的穿透性,暴露出的是肉体的局限。观者在行走的过程中必须绕开障碍物。迷宫的中央,投射灯下是一个巨大的玻璃纸球,和地上不时因参观者的脚步挤压发出爆裂声的玻璃形成呼应与对比,在灯光下发出纯净的色彩,像是沉默的冰岩。作品《巴别塔》是一座由许多收音机所形成的塔,圣经中人类怀着自大所建造,希望直达天际的巴别塔,触怒了上帝,用不同的语言将人类分隔开来。Meireles 让每个收音机都调频到不同电台,喧哗嘈杂而无法让人辨清,就像是人们被不同语言、文化、习俗所隔阂。2011年他的作品在市场上涨迅速,共成交17件作品,这个数量等同于前三年的总数。
巴西艺术家比阿特丽斯·米亚兹斯(Beatriz Milhazes)出生于1960年,绘画是米亚兹斯主要的艺术表达形式,并加入了巴西传统和现代流行的元素,如陶瓷、珠宝、蕾丝、巴洛克建筑、波萨诺瓦等元素。她的灵感来自众多国际著名抽象艺术家的作品, 同时又结合了马蒂斯的色彩和蒙德里安的结构排列,她的绘画将巴西所特有的视觉元素与欧美现代艺术进行了完美结合,这种巧妙的多元化组和使其作品吸引了众多国际藏家。就创作特色而言,米亚兹斯会同时起草几幅作品,创作了大量以圆点和条带作为起始点的《同心圆》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的最终面貌是不确定的,她以一种谨严的态度来创作,最终完成的绘画构图紧凑,色彩夸张而和谐,可谓化腐朽为神奇。她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逐年增长,直至今日,约有27件作品的成交价在10万美元以上。
巴西艺术家阿德里阿娜·瓦勒亚(Adriana Varejao)出生于1964年,是巴西当代艺术的发起人之一,也是近年来拉丁美洲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之一。她致力于借助抽象的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其纯洁的绘画、抽象的构图和对自然独特的描绘方式吸引了全球藏家的目光。阿德里阿娜关注的话题广泛,包括殖民历史、巴洛克艺术、建筑废墟、自然科学甚至歌剧多重元素等。她喜欢在作品中制造矛盾和破坏的动机,时常挑战和颠覆神话,极富传统意义的作品蕴含了强烈的巴西色彩和其他各方面的艺术冲击力,震惊了业界。她的一幅名为《Parede com Incis es a la Fontana II》的作品,展现了一面泛黄的墙壁上出现了类似皮肤伤口的裂纹,而墙壁底下的动物的肉和内脏使该幅作品有血有肉,发人深思,这件作品在2011年2月16日于伦敦佳士得拍卖会的最终成交价为150万美元,将最高估价翻了三倍之多。巴西圣保罗Inhotim当代艺术馆在2008年为她建立了常设展馆,并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全球知名的画廊以及博物馆都举办了作品展。
巴西艺术家Ernesto Neto 出生于1964年,是巴西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被公认为巴西“新具体主义运动”的继承者。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Neto就开始利用半透明弹力布来创造包裹的雕塑环境,创作了《naves》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暗示了隐秘和扩张、男性和女性的旅程、对立共生等内容。他的装置作品大多是用莱卡面料、泡沫、沙子、丁香等建造,作品柔软如皮肤的表面、圆润紧绷的轮廓和球状附属物都参考了人体状态。参观者可以进入装置内部,通过视觉、触觉、嗅觉来触发人体一切感官的感受,从而充分体会艺术的创造力。Neto的作品在世界很多国家的重要展览馆都有过展出。
巴西艺术家Tonico Lemos Auad利用一些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发生缓慢变化的材料如布、银器、木材、砖块等进行创作,这些作品的色泽变化或是磨损状态还会带给人们一种幻想的短暂感和无常感。Tonico会向巴西宗教传统与信仰致敬,同时强调我们会依赖于古老的遗物以及传统来影响我们的未来。作品《Reflected Archeology》要求观众在展览的持续过程中自己去寻找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线索”,观众需要刮掉墙面上涂抹的银色物质,然后才能显示出一系列纠缠在一起的照片,这件作品最终是在观众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5.多元化的当代艺术形式涌现。
巴西艺术家蒙斯·卢卡斯(Lucas Sim?es)一直致力于探索图像的可能性,通过切割、拼贴等方式创作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系列作品。在他最新的《quase-cinema》系列作品中,摄影图片逐帧弯曲排列,制造了一种连续不断的类似于电影般的动态效果,他将拍摄的同组多张人像作品层层叠加并采取了镂空处理,使得照片呈现出独特的破碎感,该组系列作品中最多采用了13层图片镂空,其独特的艺术创意将艺术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巴西艺术家André Feliciano是一位创意十足的装置艺术家,其创作的《相机花丛》装置摄影作品,表面看上去是漂亮的花从,但是如果观者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那些盛开在枝头的并不是鲜花,而是一台台由相机组成的鲜花。
巴西艺术家Regina Silveira善于在特定的空间中营造空间错觉感。Silveira的《深度》系列作品使得有限的平面空间经过她的3D立体绘画表现为无限的错觉空间,艺术家在光与影、平面与立体、视觉与错觉之间玩耍似的游走,使得观众产生所见并不一定为真的感受,艺术家将其丰富的想象力转换为可触摸可感观的视觉艺术作品。
巴西当代艺术拥有着独特拉美民族风情的激动,而在艺术作品中体现的独到思考性、材料的极度发挥、创新的形式感、直达内心的力量,都是巴西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市场发展成熟的主要原因。
四、巴西当代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
近十年来,巴西在艺术市场的表现就像是连接了发动机,充满了活力。巴西当代艺术因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和独到的艺术思考,吸引了全球藏家的关注,并伴随其健康而活跃的艺术市场氛围,造就了巴西当代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
1.最受世界欢迎的艺术展。
巴西的圣保罗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深受全球艺术爱好者的关注。圣保罗双年展一向注重拉美地区的文化艺术,具备引进国际现当代艺术家以及推荐巴西当代艺术家的双重功能,它促进了圣保罗与巴西的经济发展,如今参加巴西圣保罗双年展的艺术家不再局限于出生地的定位,以地域性概念为起点扩展到全球性。为期94天的第30届圣保罗双年展于2012年9月7日举办。
英国首都伦敦的《艺术新闻报》根据全世界400家博物馆举办的约1500场展览的参观人数,列出了2011年度全球最受欢迎的十大艺术展和年参观人数最多的十大博物馆。在巴西Inhotim艺术中心举办的三个展览跻身十大最受欢迎艺术展的榜单,榜单中排名第一的是名为《埃舍尔的魔术世界》的巡回展,每日参观人数高达9700人;排名第七的是日本当代艺术家森万里子的展览,每日参观人数达6991人;排名第九的是美国行为艺术家和科技作家劳瑞·安德森的展览,每日参观人数达6934人。并且这三个展览均是免费的。
2.被艺术市场看好的巴西当代艺术家。
在国际拍卖市场,巴西艺术品的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菲利普斯拍卖行于2011年在伦敦举办了“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专场拍卖。其中,10件巴西艺术家的作品成功出售了8件,成交价最高的是比阿特丽斯·米亚兹斯的一件抽象主义作品,价格为58.5万美元。而利吉亚·克拉克的铝制雕塑《Bicho》在菲利普斯拍卖行的成交价为56.54万美元,阿德里安娜·瓦勒亚的画作在佳士得拍卖的成交价为177万美元。ArtTactic表示说:“我们相信米亚兹斯和瓦勒亚最近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会为委托人和投资者增加信心,我们也相信巴西艺术将会在拍卖市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国际艺术博览会方面,巴西艺术家同样吸引了全球藏家的关注。在2011年12月1日开幕的第十届巴塞尔迈阿密巴塞尔海滩艺博会,作为瑞士巴塞尔年度盛事的分支和美国最富盛名的艺术活动之一,期间参与的艺术家过2000人,大多精选自全球顶尖的画廊。参与其中的拉丁美洲画廊有26家,其中有16家来自巴西。此次艺博会重点关注新兴画廊的“艺术阵地”版块中的16家画廊中,有四分之一来自巴西。此外,一些著名的国际画廊也展出了巴西艺术家的作品。
巴西艺术在全球艺术市场中正日益受到关注,巴西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也已经成为蓝筹股并开始得到收藏家的重视。出生于1974年的巴西女艺术家辛西娅·玛塞尔(Cinthia Marcelle)就获得了由乌克兰亿万富翁和艺术收藏家Victor Pinchuk开设的2010年第一届未来一代艺术奖。
3.金融投资机构对艺术的支持。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及圣保罗为基地的投资公司Plural Capital成立了BGA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它以艺术市场为依托,市值2400万美元。其营销策略为开始的三年主要购买巴西当代艺术作品,后两年出售收购回来的艺术品。巴西紧随伦敦的Fine Art基金与莫斯科Sobranie.Photoeffect基金之后,创立了艺术基金,鼓动私人投资者对当代艺术进行投资。据ArtTactic的一份市场分析称,即使是在市场受到财政危机不良影响的2008至2009年间,巴西的艺术市场也上涨了38%。Fine Art基金会主席Philip Hoffman说:“巴西有大批的收藏家,但在那个市场中却缺少相应的投机买卖,我们有很多投资者对巴西的艺术市场相当感兴趣。”
4.本土收藏家对于巴西当代艺术的推动。
巴西当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本土藏家的推动。2012年6月26日美国老牌艺术杂志《ARTNEWS》夏季刊公布了最新一期全球最活跃200位艺术收藏家的最新榜单,这也是该杂志第22次该榜单。其中就有巴西商人贝尔纳多拉·巴斯(Bernardo Paz),他是一位醉心于当代艺术的梦想家。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巴斯开始修建画廊以安置其越来越丰富的艺术收藏。自2006年起,由巴斯投资的Inhotim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并迅速成为南美洲最受欢迎的艺术景点之一,每年的游客数更是达20多万人次。拥有20余座艺术展馆及无数顶级艺术收藏的Inhotim艺术中心可谓是泰特现代美术馆与英国国立植物园“邱园”的完美结合,收藏了切尔多·梅雷莱斯(Cildo Meireles)、滕伽(Tunga)、海利奥·奥提西卡(Hélio Oiticica)、克里斯·伯顿(Chris Burden)、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丹·格拉海姆(Dan Graham)、多丽丝·塞尔萨多(Doris Salcedo)等世界知名艺术家的作品。Inhotim距离米纳斯吉拉斯州首府贝洛奥里藏特市60公里,被分成多个画廊区域,围绕繁茂热带园林内的湖泊分布。其中部分由Roberto Burle Marx设计。巴斯曾自豪地表示,“Inhotim对艺术的展示方式是独一无二的,不同于蓬皮杜现代艺术博物馆,不同于泰特现代美术馆,亦不同于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Inhotim带给观众的感性体验是无与伦比的。”
5.政府对于巴西本土文化艺术的推动。
自20世纪90年代起,巴西政府就给予艺术领域大量支持,当地企业对文化进行投资可获减税的待遇。除此之外,巴西政府于2007年推出的“更多文化”计划包括更多文化点、文化站、阅读点,更多图书、阅读辅导员,更多电影、公共电视、文化券等诸多项目。“更多文化”计划力推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十分重视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对巴西艺术市场繁荣的推动。
巴西艺术市场伴随着经济发展走向繁荣,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自然地受到了国际艺术市场的认可和关注,巴西当代艺术市场的形成离不开长久以来巴西对于自身民族文化的重视与开发。
五、独特的民族风,巴西当代艺术市场的形成。
艺术市场的发展与形成,终究还是要看艺术作品本身的魅力,巴西艺术的独有艺术魅力,离不开其独特民族风长久以来在艺术创作中的保持。而谈起巴西艺术中最为独特的民族风,不得不提的便是巴西由来已久的“食人俗”之风的保持。在人类原始时代,世界各民族都曾有类似的习俗,古南美印第安人以人祭来取悦神祇,感怀自然,认为被食可以被看作是牺牲者的荣誉,是某种规格的尊重,并认为食人能从肉体上与精神上强大自己,由之超越野蛮风俗而形成祭礼一般的奇特的心理需求。巴西艺术家Oswald de Andmde于1928年率先提出了“食人俗”的口号。巴西艺术中的“食人俗”文化保留了人类原始文化的神髓,是对现代文明的进步质疑和对当代文化霸权的挑战。“食人俗”口号旨在突显新巴西民族文化,在异族文化入侵时将外族文化反噬为己用,以独特的反噬行为来保证本民族对于外来文化的有效吸收,并以此来呼吁巴西当代艺术家们的民族文化崛起的团结意识。“食人俗”所象征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全球现象,这个现象联结着各民族文化,这一现象告诉全世界的艺术家们如何在不弃本源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拿来主义”来坚持民族艺术风格的独特以及保持世界性的开放思维。
在巴西除了有收藏家收藏当代艺术,普通民众也开始加入当代艺术收藏者的行业,这离不开巴西当代艺术的亲民化特征,当代艺术要存活于现有的时代,巴西当代艺术家们善于发现材料并利用材料,不受传统艺术形式的束缚,其艺术创作中不丢本源的随处拿来主义使得其艺术形式多变又具备世界化的语言特征,而最为可贵的是具备亲民性的巴西当代艺术不仅仅存在于展览馆或者博物馆中,更多地在室外公共场所与民众发生关系,培养了民众对于艺术的热爱,也培育了最为广泛的艺术市场。当代艺术要发展,必须与时生关联;当代艺术市场要发展,必须走入寻常百姓家!拥有独特民族风的巴西当代艺术在艺术语言的表现上拥有其“食人俗”的独特性,而在其亲民性方面更是在逐渐成为国际艺术市场的典范;也正因如此,巴西艺术市场正在国际艺术市场中日臻成熟!提起来巴西,人们自会想起激情的巴西足球、热辣的桑巴舞、可口的咖啡豆,这个被称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国度除了具有享誉世界的足球,艺术市场也因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国际艺术市场中蓬勃发展,是什么原因使得巴西当代艺术受到世界的瞩目,笔者试图一探究竟。
一、多元化的移民国家,热辣的巴西民族风情。
巴西是一个纯粹的移民国家,不同人种基因的融合,不同文化元素的交汇,培育了巴西人开朗、豁达、热情、奔放的性格。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自然灾害,也从没有过战乱殃及,且巴西本土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故而免除了巴西人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养成了巴西人司空见惯的懒散和乐于享受的习惯。众所周知,巴西是个足球王国。在巴西,上至总统、下至平民,没有不热爱足球运动的,且多数球星都是从贫民窟里走出来的,包括球王贝利和罗纳尔多。
桑巴舞,原为黑人的一种自娱自乐式的民间舞蹈。100多年以前,当黑暗的奴隶制度结束的时刻,当黑奴最终获得解放的时候,长期被压抑的悲愤与喜悦顿时像火山一样迸发了出来,载歌载舞地庆祝了五天五夜。从此之后,这种庆祝活动便在巴西沿袭了下来,并形成了传统,而且发展成为巴西现在每年一度、举国上下都参与的狂欢节。
多元化的移民国家,热辣的巴西民族风情,可谓之影响了巴西生活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造就了巴西亲民而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信仰的国度,具有亲民性和思考性的城市艺术风格。
在巴西这个国家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信仰天主教,教堂是巴西城市建筑不可缺少的,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标志式建筑就是耶稣巨型雕塑。在巴西利亚,位于行政区的主要地段皆建有教堂,只是教堂的设计已经艺术化了。西方的正义、平等、博爱、自由、和平、人权等伦理价值,无一不是源于天主教信仰。有信仰的巴西,其城市艺术具有亲民化和思考性特征。
1.艺术本无高雅贵贱,亲民的巴西城市介入艺术。
在巴西的城市中穿行经过某个路口时,突然发现那路面变成了一个嘴角叼着香烟的大花脸,整个城市由于这些图画而变得生机勃勃。路上的这些有趣图画时常会吸引行人停下脚步去看,这种名为“城市介入艺术”的行为艺术在巴西城市中随处可见。
在巴西城市圣保罗,有一场叫做“Call Parade”的公共涂鸦艺术行动,“Call Parade”集结了巴西的许多艺术家和涂鸦爱好者,他们在圣保罗市内的许多公用电话亭上绘制了风格各异的图案,有绘画精美的建筑、人物、城市地铁线路图等,或是干脆把电话亭改造成可爱的小丑鱼、西瓜、瓢虫等造型。这些隐藏在都市角落里的美好创意,时刻给游人带来惊喜。
艺术本无贵贱之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由Haas &Hahn打造的贫民窟改造计划因其独特的色彩表现形式和深具人文关怀的独特内涵带给穷人以感动的艺术。
2.注重自然生态问题的城市公共艺术。
巴西艺术家内莱·阿泽维多(Nele Azevedo)在2009年9月2日于柏林宪兵广场音乐厅外的台阶上,放置了1000个雕刻好的小冰人,在摄氏23度下,小冰人在半小时内慢慢融化。这个名为《融化的小冰人》的作品意在提醒人们在2100年前冰雪融化将会引起海平面上升3.3英尺多,唤起人们对于自然生态问题的关注。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负责主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Rio+20)期间,艺术家们在Botafogo 海滩上制作了由数以百计废弃塑料瓶制成的三条巨型LED发光鱼。艺术家通过雕像提醒人们随意丢弃塑料瓶会对海里的动物生存造成风险。
3.具有开拓性的城市公共艺术建筑风格。
巴西融合了世界各民族的优异文化元素,多元化交汇在一起的建筑特点就是具备创新性和开拓性。巴西现在的首都巴西利亚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却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历史文化遗产首都城市的光荣称号,其主要公共建筑均出自巴西建筑大师奥斯卡·尼迈尔之手,他的设计风格被概括为“自由形式的现代主义”,以想象大胆著称,建筑造型极富雕塑感。议会大厦和参议院、联邦众议院的形状像“一双筷子两个碗”,议会大厦由两座240米高、并排而立的大楼组成,联邦众议院像一只碗口朝上的大碗,象征“民主”,参议院则是一口倒扣的大碗,象征“集中”。著名的巴西利亚大教堂,承重柱是16根抛物线形状组成的混凝土支柱,远看就像是印第安酋长用一束羽毛编成的头冠。
巴西这个有着全民天主教信仰的国度,其独特的城市艺术不仅仅停留于形式主义,具有独特的思考性、创新性,以及独到的人文关怀,这些特征同时也影响了巴西当代艺术的形成与繁荣。
三、充满激情,勤于思考的巴西当代艺术。
巴西这个有着热辣民族之风的国度,艺术同样也饱含激情,巴西艺术家拥有与生俱来的创新精神,而在全民的指引下,巴西当代艺术在激情之外也总是给观者带来不同凡响的惊奇与思考。
1.新具体主义运动,巴西当代艺术的开端。
在20世纪60年代的巴西,前卫艺术发展迅速,部分原因是创办于1952年的圣保罗双年展使得巴西和国际艺术市场频繁接触。起初Max Bill的具体艺术引起了进步艺术家团体的反响,之后在里约热内卢,艺术批评家Mário Pedrosa和Ferreira Gullar倡导了一种更加富有诗意和直觉的具体艺术形式,这种艺术面向和空间的逐渐融合。该运动的主要代表是利吉亚·卡拉克(Lygia Clark)、何里欧·奥蒂塞卡(Hélio Oiticica)、利吉亚·佩普(Lygia Pape)、威利斯·德·卡斯特罗(Willys de Castro)。正是在“新具体主义”运动之后,巴西艺术才真正翻到当代艺术这一页。当时“新具体主义”运动的倡导者们宣称,“我们想要真正的自由,而不投降于常规的类别划分。雕塑要毁掉放置它的基座,可以用任何方式来安放它。绘画要突破画框的围困,可以在空间中移动。”关于发明、创造的想法都是在这场运动中生发的。当时的人们相信艺术就是挂在墙上的画,而对不同材料的使用毫无概念,因而“新具体主义”在当时受到全世界强烈的反对。
巴西艺术家利吉亚·佩普(Lygia Pape,1927—2004)是巴西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是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新具体主义”的创始者之一,在其创作生命最为活跃的20世纪50至70年代,她在绘画、木刻、装置、建筑模型、行为表演、电影等领域均有建树,是一位富有思辨精神,总是推倒围墙、打破界限的艺术家。佩普的代表作品如《建筑之书》在空间平面上展示了 365 块组成方阵的木质构件,这些构件以红、蓝、黄、白、黑为基础色,以圆形、方形、三角形为基本形,以交切、镶嵌为构成方式,创造了某种图形的构词法,这些词汇排列成诗篇,奔放的想象力与理性的智慧跳起了优美的双人芭蕾。“书”不再仅仅指认为实体的书,“书”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与意象的汇集,一种在记载过程中试验各种可能性的途径。
2.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当代艺术思考。
巴西艺术家Alexandre Orion利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手法来呈现街头涂鸦,他在街头创作黑白色调的有趣涂鸦作品,然后再以摄影来捕捉城市中穿梭经过他的作品的人群,将虚拟与现实连接在一起,作品带有诙谐和讽刺意味,Orion 的创作主要来源于沉默与思考、经验与记忆、快乐与悲伤,其独具风格的街头涂鸦作品时常引发路人的沉思。
巴西艺术家Guilherme Kramer热爱生活,认为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张面孔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他决定消除这种陌生感。于是历时一年时间,在巴西圣保罗的办公室里完成了名为《我们看到人群的人们》的墙绘作品。
3.发现材料并利用材料,注重环保主义的巴西当代艺术。
巴西艺术家史路尔(Eduardo Srur)是一位宣扬环保主义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时常含有变化与重生的寓意,提示人们垃圾问题是人类造成,要解决就得依靠自身行为的改变,实践环保主义和简约生活,使人与自然恢复和平共处。代表作《迷宫》是艺术家史路尔在巴西圣保罗,用200多包经过压实的宝特瓶、塑胶铝箔包和铝罐等回收物堆高成墙,共使用30吨可回收废品打造的三个300平米的迷宫,史路尔邀请观众走进这件体验式的艺术作品,与自己制造出来的垃圾面对面,观众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环境保护的实质意义。
巴西艺术家Marit Fujiwara,从伦敦艺术大学毕业之后在英国从事艺术与设计工作,29岁回到巴西之后,便诞生了手工制作的《衣物》系列作品,其对细节处的精致以及变幻莫测的颜色把控,都强烈地敲击我们的视觉神经。当衣服超越了穿着功能之后,升华为艺术品时,与穿着者无关,新颖的本体艺术形式带给人惊叹。
巴西艺术家亨里克·奥利维拉(Henrique·Oliveira)生于1973年,在2007年获得圣保罗大学的视觉诗意的研究生。奥利维拉在巴西圣保罗的街头和工地上收集了大量的废弃木头作为创作材料,将那些有着强烈韧性的可以随意弯曲,以及有所断裂或分裂的板材转换为其《废木艺术》系列作品,奥利维拉作品将材料特性与夸张的艺术表现合二为一,他的作品总是震慑着每一位观者的内心。
巴西艺术家维克·穆尼斯(Vik Muniz),1961年生于巴西圣保罗,后移居纽约。Muniz是一位专门从事垃圾创作的艺术家,其作品通常将丝线、糖浆、泥土、绿豆、辣椒等琐碎的日常材料转换为流行文化和艺术史图像,他的作品在威尼斯双年展、纽约现代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等世界展览馆都有过展出。
4.对各类艺术的融会贯通,深具感染力的巴西当代艺术。
巴西艺术家罗伯托·马加良斯(Roberto Magalh?es)出生于1940年,他对艺术、哲学、神学、佛学都有研究。他的作品色彩大胆,画笔活泼,颠覆性地运用传统艺术主题和神话符号。过去十年里,艺术家保持着多产的艺术生涯,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了许多个展与联展。代表作品有《彩色的人》、《形而上学的脸》等。
巴西艺术家切尔多·梅雷莱斯(Cildo Meireles)出生于1948年,善于运用不同材质的特性,将抽象的想法、政治性的意涵、哲学性的思考,透过迷幻如梦境般的美学角度加以呈现,从而提升作品的深度和沟通的目的。代表作品《穿越》,特意采用各种半透明、镂空或透光的材质,让观者可以用视觉进行穿越,相对于视觉的穿透性,暴露出的是肉体的局限。观者在行走的过程中必须绕开障碍物。迷宫的中央,投射灯下是一个巨大的玻璃纸球,和地上不时因参观者的脚步挤压发出爆裂声的玻璃形成呼应与对比,在灯光下发出纯净的色彩,像是沉默的冰岩。作品《巴别塔》是一座由许多收音机所形成的塔,圣经中人类怀着自大所建造,希望直达天际的巴别塔,触怒了上帝,用不同的语言将人类分隔开来。Meireles 让每个收音机都调频到不同电台,喧哗嘈杂而无法让人辨清,就像是人们被不同语言、文化、习俗所隔阂。2011年他的作品在市场上涨迅速,共成交17件作品,这个数量等同于前三年的总数。
巴西艺术家比阿特丽斯·米亚兹斯(Beatriz Milhazes)出生于1960年,绘画是米亚兹斯主要的艺术表达形式,并加入了巴西传统和现代流行的元素,如陶瓷、珠宝、蕾丝、巴洛克建筑、波萨诺瓦等元素。她的灵感来自众多国际著名抽象艺术家的作品, 同时又结合了马蒂斯的色彩和蒙德里安的结构排列,她的绘画将巴西所特有的视觉元素与欧美现代艺术进行了完美结合,这种巧妙的多元化组和使其作品吸引了众多国际藏家。就创作特色而言,米亚兹斯会同时起草几幅作品,创作了大量以圆点和条带作为起始点的《同心圆》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的最终面貌是不确定的,她以一种谨严的态度来创作,最终完成的绘画构图紧凑,色彩夸张而和谐,可谓化腐朽为神奇。她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逐年增长,直至今日,约有27件作品的成交价在10万美元以上。
巴西艺术家阿德里阿娜·瓦勒亚(Adriana Varejao)出生于1964年,是巴西当代艺术的发起人之一,也是近年来拉丁美洲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之一。她致力于借助抽象的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其纯洁的绘画、抽象的构图和对自然独特的描绘方式吸引了全球藏家的目光。阿德里阿娜关注的话题广泛,包括殖民历史、巴洛克艺术、建筑废墟、自然科学甚至歌剧多重元素等。她喜欢在作品中制造矛盾和破坏的动机,时常挑战和颠覆神话,极富传统意义的作品蕴含了强烈的巴西色彩和其他各方面的艺术冲击力,震惊了业界。她的一幅名为《Parede com Incis es a la Fontana II》的作品,展现了一面泛黄的墙壁上出现了类似皮肤伤口的裂纹,而墙壁底下的动物的肉和内脏使该幅作品有血有肉,发人深思,这件作品在2011年2月16日于伦敦佳士得拍卖会的最终成交价为150万美元,将最高估价翻了三倍之多。巴西圣保罗Inhotim当代艺术馆在2008年为她建立了常设展馆,并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全球知名的画廊以及博物馆都举办了作品展。
巴西艺术家Ernesto Neto 出生于1964年,是巴西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被公认为巴西“新具体主义运动”的继承者。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Neto就开始利用半透明弹力布来创造包裹的雕塑环境,创作了《naves》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暗示了隐秘和扩张、男性和女性的旅程、对立共生等内容。他的装置作品大多是用莱卡面料、泡沫、沙子、丁香等建造,作品柔软如皮肤的表面、圆润紧绷的轮廓和球状附属物都参考了人体状态。参观者可以进入装置内部,通过视觉、触觉、嗅觉来触发人体一切感官的感受,从而充分体会艺术的创造力。Neto的作品在世界很多国家的重要展览馆都有过展出。
巴西艺术家Tonico Lemos Auad利用一些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发生缓慢变化的材料如布、银器、木材、砖块等进行创作,这些作品的色泽变化或是磨损状态还会带给人们一种幻想的短暂感和无常感。Tonico会向巴西宗教传统与信仰致敬,同时强调我们会依赖于古老的遗物以及传统来影响我们的未来。作品《Reflected Archeology》要求观众在展览的持续过程中自己去寻找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线索”,观众需要刮掉墙面上涂抹的银色物质,然后才能显示出一系列纠缠在一起的照片,这件作品最终是在观众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5.多元化的当代艺术形式涌现。
巴西艺术家蒙斯·卢卡斯(Lucas Sim?es)一直致力于探索图像的可能性,通过切割、拼贴等方式创作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系列作品。在他最新的《quase-cinema》系列作品中,摄影图片逐帧弯曲排列,制造了一种连续不断的类似于电影般的动态效果,他将拍摄的同组多张人像作品层层叠加并采取了镂空处理,使得照片呈现出独特的破碎感,该组系列作品中最多采用了13层图片镂空,其独特的艺术创意将艺术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巴西艺术家André Feliciano是一位创意十足的装置艺术家,其创作的《相机花丛》装置摄影作品,表面看上去是漂亮的花从,但是如果观者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那些盛开在枝头的并不是鲜花,而是一台台由相机组成的鲜花。
巴西艺术家Regina Silveira善于在特定的空间中营造空间错觉感。Silveira的《深度》系列作品使得有限的平面空间经过她的3D立体绘画表现为无限的错觉空间,艺术家在光与影、平面与立体、视觉与错觉之间玩耍似的游走,使得观众产生所见并不一定为真的感受,艺术家将其丰富的想象力转换为可触摸可感观的视觉艺术作品。
巴西当代艺术拥有着独特拉美民族风情的激动,而在艺术作品中体现的独到思考性、材料的极度发挥、创新的形式感、直达内心的力量,都是巴西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市场发展成熟的主要原因。
四、巴西当代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
近十年来,巴西在艺术市场的表现就像是连接了发动机,充满了活力。巴西当代艺术因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和独到的艺术思考,吸引了全球藏家的关注,并伴随其健康而活跃的艺术市场氛围,造就了巴西当代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
1.最受世界欢迎的艺术展。
巴西的圣保罗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深受全球艺术爱好者的关注。圣保罗双年展一向注重拉美地区的文化艺术,具备引进国际现当代艺术家以及推荐巴西当代艺术家的双重功能,它促进了圣保罗与巴西的经济发展,如今参加巴西圣保罗双年展的艺术家不再局限于出生地的定位,以地域性概念为起点扩展到全球性。为期94天的第30届圣保罗双年展于2012年9月7日举办。
英国首都伦敦的《艺术新闻报》根据全世界400家博物馆举办的约1500场展览的参观人数,列出了2011年度全球最受欢迎的十大艺术展和年参观人数最多的十大博物馆。在巴西Inhotim艺术中心举办的三个展览跻身十大最受欢迎艺术展的榜单,榜单中排名第一的是名为《埃舍尔的魔术世界》的巡回展,每日参观人数高达9700人;排名第七的是日本当代艺术家森万里子的展览,每日参观人数达6991人;排名第九的是美国行为艺术家和科技作家劳瑞·安德森的展览,每日参观人数达6934人。并且这三个展览均是免费的。
2.被艺术市场看好的巴西当代艺术家。
在国际拍卖市场,巴西艺术品的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菲利普斯拍卖行于2011年在伦敦举办了“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专场拍卖。其中,10件巴西艺术家的作品成功出售了8件,成交价最高的是比阿特丽斯·米亚兹斯的一件抽象主义作品,价格为58.5万美元。而利吉亚·克拉克的铝制雕塑《Bicho》在菲利普斯拍卖行的成交价为56.54万美元,阿德里安娜·瓦勒亚的画作在佳士得拍卖的成交价为177万美元。ArtTactic表示说:“我们相信米亚兹斯和瓦勒亚最近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会为委托人和投资者增加信心,我们也相信巴西艺术将会在拍卖市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国际艺术博览会方面,巴西艺术家同样吸引了全球藏家的关注。在2011年12月1日开幕的第十届巴塞尔迈阿密巴塞尔海滩艺博会,作为瑞士巴塞尔年度盛事的分支和美国最富盛名的艺术活动之一,期间参与的艺术家过2000人,大多精选自全球顶尖的画廊。参与其中的拉丁美洲画廊有26家,其中有16家来自巴西。此次艺博会重点关注新兴画廊的“艺术阵地”版块中的16家画廊中,有四分之一来自巴西。此外,一些著名的国际画廊也展出了巴西艺术家的作品。
巴西艺术在全球艺术市场中正日益受到关注,巴西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也已经成为蓝筹股并开始得到收藏家的重视。出生于1974年的巴西女艺术家辛西娅·玛塞尔(Cinthia Marcelle)就获得了由乌克兰亿万富翁和艺术收藏家Victor Pinchuk开设的2010年第一届未来一代艺术奖。
3.金融投资机构对艺术的支持。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及圣保罗为基地的投资公司Plural Capital成立了BGA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它以艺术市场为依托,市值2400万美元。其营销策略为开始的三年主要购买巴西当代艺术作品,后两年出售收购回来的艺术品。巴西紧随伦敦的Fine Art基金与莫斯科Sobranie.Photoeffect基金之后,创立了艺术基金,鼓动私人投资者对当代艺术进行投资。据ArtTactic的一份市场分析称,即使是在市场受到财政危机不良影响的2008至2009年间,巴西的艺术市场也上涨了38%。Fine Art基金会主席Philip Hoffman说:“巴西有大批的收藏家,但在那个市场中却缺少相应的投机买卖,我们有很多投资者对巴西的艺术市场相当感兴趣。”
4.本土收藏家对于巴西当代艺术的推动。
巴西当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本土藏家的推动。2012年6月26日美国老牌艺术杂志《ARTNEWS》夏季刊公布了最新一期全球最活跃200位艺术收藏家的最新榜单,这也是该杂志第22次该榜单。其中就有巴西商人贝尔纳多拉·巴斯(Bernardo Paz),他是一位醉心于当代艺术的梦想家。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巴斯开始修建画廊以安置其越来越丰富的艺术收藏。自2006年起,由巴斯投资的Inhotim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并迅速成为南美洲最受欢迎的艺术景点之一,每年的游客数更是达20多万人次。拥有20余座艺术展馆及无数顶级艺术收藏的Inhotim艺术中心可谓是泰特现代美术馆与英国国立植物园“邱园”的完美结合,收藏了切尔多·梅雷莱斯(Cildo Meireles)、滕伽(Tunga)、海利奥·奥提西卡(Hélio Oiticica)、克里斯·伯顿(Chris Burden)、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丹·格拉海姆(Dan Graham)、多丽丝·塞尔萨多(Doris Salcedo)等世界知名艺术家的作品。Inhotim距离米纳斯吉拉斯州首府贝洛奥里藏特市60公里,被分成多个画廊区域,围绕繁茂热带园林内的湖泊分布。其中部分由Roberto Burle Marx设计。巴斯曾自豪地表示,“Inhotim对艺术的展示方式是独一无二的,不同于蓬皮杜现代艺术博物馆,不同于泰特现代美术馆,亦不同于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Inhotim带给观众的感性体验是无与伦比的。”
5.政府对于巴西本土文化艺术的推动。
自20世纪90年代起,巴西政府就给予艺术领域大量支持,当地企业对文化进行投资可获减税的待遇。除此之外,巴西政府于2007年推出的“更多文化”计划包括更多文化点、文化站、阅读点,更多图书、阅读辅导员,更多电影、公共电视、文化券等诸多项目。“更多文化”计划力推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十分重视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对巴西艺术市场繁荣的推动。
巴西艺术市场伴随着经济发展走向繁荣,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自然地受到了国际艺术市场的认可和关注,巴西当代艺术市场的形成离不开长久以来巴西对于自身民族文化的重视与开发。
五、独特的民族风,巴西当代艺术市场的形成。
[关键词] 偶像剧;叙事研究;新十年
作为叙事模式化而备受部分专家诟病的偶像剧,从21世纪初算起,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2001年首部偶像剧《流星花园》播出后创下当年最高收视率并风靡东南亚,掀开偶像剧热潮的序幕。从此,偶像剧如雨后春笋般争相而出,2002起,每年均有20部左右的偶像剧登陆荧屏,产量之丰可见一斑。且每年均有一两部偶像剧伴随着高收视率而成为两岸青少年或粉丝群讨论的热点。在论述过程中,如没有特别说明(如日本、韩国偶像剧),所出现的“偶像剧”均指台湾偶像剧。偶像剧作为海峡两岸青少年和粉丝群最受欢迎的电视剧类型之一,诞生十年尚无系统的研究总结。丰厚的台湾偶像剧创作实践和不断形成的观赏热潮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的理论研究。电视剧作为当代社会最有影响力的艺术传播形式,有着不断建构当下文化现实的突出作用。偶像剧叙事对形成当代青少年的情感价值与道德价值取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力图以叙事为切入点,遵循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十年来台湾偶像剧做一全面探索。
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电视剧叙事研究和偶像剧研究,以下就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述。
电视剧叙事研究
叙事学在发展中发生了一些变化,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虚构性的叙事作品,非虚构性的叙事作品进入叙事学的研究视域,如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除了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画面、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①电视剧也属于这一范畴。
电视剧叙事研究主要分为叙事学研究、叙事类型研究两方面。电视剧叙事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专著论文均有一定系统性。研究专著有《电视虚构叙事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围绕电视剧叙事的核心元素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影视剧作的叙事艺术》(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关注影视剧的叙事特质,从叙事视点、叙事时空、情节、冲突等方面,对影视剧创作进行了叙事学的理论总结。《电视剧叙事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在多学科比较中确立电视剧叙事的艺术特质,从而建构起电视剧叙事理论体系。《电视叙事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关注电视叙事学符号的构成,电视叙事学的声音、画面、声画关系,是对电视叙事的总括性研究。《电视剧叙事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分别从叙事模式、情节、样式、技巧、人物认同等方面,对电视剧创作及其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叙事学的技术分析和理论总结。《电视剧叙事情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主要从情节角度入手,对电视剧进行研究。《电视剧叙事话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则从叙述空间、叙述中的“时空结”造型和人物塑型等层面形式美学角度上考察电视剧叙事话语的深层规律。
电视剧叙事类型研究在国外已有一定的成果,如劳拉・斯・蒙福德的《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就具体地论述了肥皂剧的叙事特点及其性别意义。国内的研究还远没有开展起来,对于各种类型剧的批评琳琅满目,但是系统的科学的研究类型电视剧的叙事和构成的著作较少,如《新语境中的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关注1990年以来我国各类电视剧创作的特征和发展趋向。《电视剧艺术类型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围绕电视剧类型的形成原因、各种类型电视剧的发展概况及特征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分析。关注于具体类型剧的研究专著仅有《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05月)。相对而言,类型电视剧的叙事研究尚处于一个拓荒期。一方面,类型电视剧的叙事研究是与整个电视剧研究状况相适应,即总体并不令人乐观。②在国外学界,实际上是把电视节目的类型化与电视媒介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关于这一方面的重要文献,包括贾森・米特尔的《电视类型理论的文化研究》、布莱恩・罗斯的《电视类型研究》以及莫里・福曼的《电视类型出现之前的电视流行音乐的个案》③等。米特尔反复强调的是要把类型分析放置到一个更为广泛的文化语境中。
当前电视剧叙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结合叙事研究具体电视剧的论文和专著大都拘泥于内部形式分析而略显单薄;另一方面,在宏观理论层面上探讨的专著和论文,又容易缺乏微观研究,且存在概念体系上以及各种理论之间的众声喧哗、各自为政。研究类型电视剧的叙事和构成的著作很少,主要限于家庭剧和历史剧等研究,其他类型的研究尤其是偶像剧的研究呈现空白状态。
偶像剧研究
(一)中国内地研究
中国内地研究人员对台湾偶像剧的研究,目前尚无专著,只有论文。如2002年《我看〈流星花园〉――兼议青春偶像剧的价值取向》,关注偶像剧的价值取向;2003年《浅析台湾新一代偶像剧的市场化走向》,认为台湾偶像剧成功的市场化运作,值得大陆的偶像剧制作者们去关注去研究;2007年《台湾偶像剧的本土化实践》,探讨台湾偶像剧扎根本土的策略与努力;2010年《2009海峡两岸暑期偶像剧比较研究》,比较海峡两岸暑期偶像剧的异同;《台湾偶像剧中的青春镜像对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影响》,侧重偶像剧的影响研究。
中国内地研究者对各国和地区偶像剧的研究论文比较多,截至2010年底共计217篇(据中国知网统计数据),尤其对韩国、日本偶像剧的研究不少,已经出了一些硕、博论文。博士论文如《1980年后日韩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暨南大学,2006);《大众叙事与精神家园――韩国电视剧叙事文化研究》(四川大学,2007)。偶像剧研究论文偏重于概述式探讨。
中国内地对电视剧的研究已较成熟,专著不少。其中,对日韩偶像剧的研究有一定基础,表现为论文多专著少。对台湾偶像剧的研究,无专著且论文较少,呈现出研究状态的空白化,其湾偶像剧叙事方面的研究最少,而市场分析与价值影响的研究偏多。价值影响的研究倾向于极性思维,在偶像剧影响的判断上,一些选项或观念过于二元和对立。这种选项在字面上明显造成一项是可取(积极、向上、健康),另一项则暗示(消极、腐蚀、有毒)。赞成后者的论文明显较多。④2009、2010两年,对台湾偶像剧研究的论文有增多之势。现象描述和规范性研究居多,但理论分析及其深度不够,所以解释力不足,对偶像剧创作实践指导作用不强。和偶像剧日益掀起的制作播出相比,研究明显滞后。
(二)台湾研究
台湾关于日、韩剧的研究相当多,范围也相当广,对于台湾偶像剧的研究也在渐渐发展当中。如以消费、认同的角度来检视日本偶像剧对于台湾年轻人的影响;以文化认同的方向来检视韩剧对于阅听人的影响,诸如爱情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等的影响;以流行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日本偶像剧的文本等。
而关于台湾本土偶像剧研究所涵盖的面向比较局限。台湾地区对台湾偶像剧的研究只有硕士论文,尚无博士论文和专著。台湾地区的研究论文多忽视电视文本的分析,有三种取向,一是针对制作与播出生态进行政治经济分析,如徐玉青(2006)《台湾电视连续剧评估准则之研究――从编剧及制作人角度分析》,台湾铭传大学传播管理研究所硕士毕业论文;再如张正芬(2008)《话题营销在偶像剧营销之应用――以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为例》,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二是对收视观众的接收与影响进行收视影响分析,如连丽雅(2008)《国小高年级学童偶像剧收视经验之研究》世新大学公共关系与广告系硕士论文。这类研究论文均是透过接受者的书写与口语陈述,作为诠释实践的来源,研究重心在于阅听众本身,而不是偶像剧文本。⑤这一种分析取向走着类似于人类学研究的路径,细致地梳理和研究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对偶像剧的收视及其相关影响,虽然研究重心不在偶像剧文本,但对偶像剧文本的再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三是对偶像剧的形式或内容进行分析。第三类取向的论文非常少。著名的有赵庭辉教授的《电视偶像剧〈熏衣草〉:爱情神话的建构与再现》,(台湾中华传播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电视偶像剧〈吐司男之吻〉:写实主义的建构与再现》,(台湾《传播与管理研究》第五卷第一期);《偶像剧〈流星花园〉的文本分析:青少年次文化的建构与再现》,(台湾《艺术学报》,第78期)。台湾地区对电视剧研究的专著较少。对传统电视剧的研究,“绝大多数电视剧研究者的基本立场,事实上受到实证主义(positivism)与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的影响,相当强调电视剧在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功能。”⑥如果去系统查看台湾的大学图书馆馆藏和台湾各网络书店,均无法看到有偶像剧研究的专业书籍(娱乐八卦书籍不少)。台湾地区关于偶像剧的研究大多倾向于经济学与收视影响分析,缺乏电视文本分析,故而台湾地区的研究状态呈半边倒趋势。台湾地区价值影响的研究倾向于理性思维,在偶像剧影响的判断上,一些选项或观念不再二元和对立。这与内地研究形成反比。
综上,海峡两岸的偶像剧叙事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偶像剧的创作实践。其中,台湾方面倾向于对各个年龄层观众进行非常细微的梳理(如精确到某地的大、中、小学的某年级),偏重于探讨观众对偶像剧文本的接受和影响等内容。内地研究偏向于偶像剧文本的市场分析与价值影响且对价值影响的判断上倾向于否定或对立。目前国内外对偶像剧的研究尚属于起步期或空白期,因此,加强相关研究有弥补理论空白的积极意义。
注释:
① [法]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符号学美学》,张裕禾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② 曲春景、朱影编:《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页。
③ 上述三篇文献参见《世界电影》,2005年第2期。
④ 《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刊登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青春偶像剧研究的文章,大多集中于对偶像剧的表现形态及表现内容的分析及价值批判,批判其情节虚假及疏离现实的层面。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运用于广告专业教学中,为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条件。但是,在目前的广告专业实训教学中,由于实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导致教学各个环节脱节,专业特色弱化,实训教学缺乏时效性。本文针对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
计算机平面设计;广告专业;特色实训教学
为了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应变能力,将模拟综合实训的教学方法引入到中职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培养中,以真实的广告平面设计项目为背景,将工作室模式和实际项目引入到学校课程中,让学生能在学校学习中接触到社会广告设计的实际案例,熟悉设计师的工作环境和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社会能力,为培养学生奠定更好的社会实践基础。
1广告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
广告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包括绘画基础、平面设计、Photoshop、立体构成等等。学生首先接受基础知识教学,然后进入实训教学,聘请广告设计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课程进度安排上,第一学期主要学习文化知识和广告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从第二学期开始,聘请与本校合作企业的专业广告设计师参与教学,即实训模拟教学开始;第三学期,学生就进入到企业实践培训。学生的实训模拟教学在学校创建的模拟广告工作室中展开,广告工作室可以借助电商平台成立一个服务商,也可以引进公司企业的支持提供一些设备和指导人员。优秀学生的广告设计成果,企业可以启用,一方面企业可以获得设计资源,另一方面学生的作品可以接受市场的检验。
2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校企合作模式
2.1聘请专业的广告设计师到中职学校参与教学中职学校校内实训教学是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当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进入到实训教学阶段,学生就可以开始按照企业模式进入到工作室进行实训训练,接触的都是实际工作案例,企业可以聘请优秀的广告设计师到学校为学生进行课程指导,学校也可以派老师去企业学习,让老师成为经理人去指导学生实训。与传统教学有所不同,实训教学主要是引用实际案例从设计的角度对学生开展教学。对于学生运用计算机平面设计所创作的广告设计作品,则需要从工作实际出发对作品进行分析、点评,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2.2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中职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是通过创建实训工作室来实现的,即广告设计工作室。计算机平面设计被引入到广告设计专业中,学生可以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进行广告内容设计,特别是图形图像的处理。运用平面设计来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在广告设计工作室中开展教学,以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选题,该企业的广告设计师为学生的导师,按照企业的设计要求完成工作。广告设计并不局限于图像设计本身,还需要学生制作设计预案。设计师则要在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市场调查、市场分析,以分析结果作为参考进行设计。学生在这种有目标的学习环境中,就可以充分发挥设计潜力,使得广告设计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3结合广告设计的实际案例模拟实训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进行广告案例分析是比较难的。开展广告设计的实际案例模拟实训,就是要结合中职学生特点进行相关知识的引导,将实际案例运用于其中,让学生通过对案例内容的认真领会,从中悟出道理。
3.1开展实训教学前的培训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模拟教学由企业设计师参与指导,按照本单位的广告工作室设计模拟现场,布置好广告设计所需要的设备。在实训课程开展之前,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师以及企业设计师要集中备课,主要讨论模拟实训的思路、方案,将广告专业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平面设计技能通过实训实现充分融合。从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角度出发与设计师共同讨论实训案例,要求案例要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以培养学生的广告创意能力和计算机平面设计操作能力。
3.2模拟实训案例的抽取为了让学生熟悉自己未来的职业环境,在教学中提前布置好实训现场。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小组,4-8人为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训案例内容。让学生抽取案例。教师针对学生所抽取的案例,对广告工作室的模拟现场进行布置。学生自行根据案例进行任务分工,并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工作内容。
3.3模拟综合实训考核评分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意识,模拟综合实训需要采取考核评分形式对学生的设计作品以评价。学生广告平面设计作品的评分为小组评分、教师评分和设计师评分汇总,经过加权处理后得出分数。评分标准包括操作评分、创意评分和模拟解说评分三项成绩汇总。模拟实训的考核评分要记入评分表中,作为本学科成绩参考项。
4结论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应用性人才,以利于学生毕业离校后,能够适应职业环境。广告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就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专业优势。采用校企合作模式针对广告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开展实训教学,成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宋成勇.工作室在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与教学,2014,(20):58-59.
[2]杨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室教学模式工作总结[R].2011.
[3]王霞.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多段实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5,(14):74-75.
[4]黄杏.施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现校企链接[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0,(5):156-158.
“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夜场拍卖”伦敦佳士得占上风
伦敦苏富比“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夜场拍卖”上拍了35件拍品,成交了32件,以件数计算的成交率为91.4%,成交额9,696.8万英镑。本场成交价格最高的一件拍品是奥地利艺术家埃贡・席勒1914年创作的《洗衣房》(郊区II),估价2,200-3,000万英镑,成交价为2,468.12万英镑(约合4,009.96万美元),超越2006年11月在纽约佳士得以2,241.6万美元成交的《山上的房屋》,成为目前席勒作品在拍卖市场的最高价。伦敦佳士得本场拍卖上拍92件,成交80件,按件数计算的成交率为87%,总成交额1.4亿英镑,按照成交额比较看,这场拍卖是在伦敦市场中有史以来第三高的专场拍卖,也是在伦敦拍卖市场中该类拍品按照按件数计成交率最高的一场拍卖。帕布罗・毕加索的作品在这场拍卖中非常抢眼,成交价格最高的3件作品都是他的作品,其中《坐着的蓝衣少女》以1,796.12万英镑成交,成为该场最高价拍品。
“印象派和现代艺术”行情回升
6月22日,伦敦苏富比“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夜场拍卖”取得了9,696.8万英镑的总成交额,伦敦佳士得“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夜场拍卖”取得了1.4亿英镑的总成交额,两家拍卖公司总共获得2.37亿英镑。2010年夏季这两家公司该拍卖专场的成交额分别为1.12亿和1.53亿,总计2.65亿英镑;2009年这两家公司此专场的成交额分别为3,353.1万和3,723.5万英镑,总计7,076.6万英镑;2008年分别为1.02亿和1.44亿英镑,总计2.46亿英镑;2007年分别为8,039.52万和1.21亿英镑,总计2.01亿英镑。从这两家公司总成交额的变化不难看出,“印象派和现代艺术”这部分高端拍品行情在伦敦市场上继续稳步回升。
“战后和当代艺术夜场拍卖”苏富比超越佳士得
卢西安・弗洛依德 微笑的少女
474.52万英镑 伦敦佳士得
伦敦佳士得6月28日晚举行的“战后和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专场的成交额为7,881.7万英镑,按照件数计算的成交率为82%,这是此类拍品专场拍卖成交额历史第二高。弗朗西斯・培根1953年创作的《肖像研究》成交价为1,796.12万英镑,超出1,100万英镑的最高估价。这也是伦敦佳士得公司“战后和当代艺术品”有史以来售价第二高的拍品。安迪・沃霍作品《毛,1973》估价为600-800万英镑,成交价698.52万英镑。本场拍卖有19件拍品的成交额超过了100万英镑,25件拍品的价格超过了100万美元。
伦敦苏富比6月29日的“当代艺术夜场拍卖”的成交额达到1.08亿英镑,创出伦敦当代艺术夜场拍卖成交额的历史新高。成交价格最高的还是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他的作品《》以832.92万英镑成交。其中,29件拍品的成交价格超过了100万英镑,45件拍品的成交价格在100万美元之上。
博览会
艺术巴塞尔新变局
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现场
2011年艺术巴塞尔(Art Basel)于6月15-19日举行,今年共有300家画廊参展,展出了近2,500位艺术家的作品。这次博览会吸引了大约65,000名参观者。
今年的艺术巴塞尔的市场行情出人意料地好,对作品的需求明显增加了不少,不少参展商都认为此次博览会的交易状况与2007年比较相似。在VIP预展期间就已经达成了数千万美元的交易额,博览会举办期间,几乎所有的画廊都售出了作品,但具体到各类艺术家作品的交易又不尽相同。新兴艺术家的作品普遍销售都不错,主要是由于这类作品价格适中比较能够吸引藏家。而标价稍高的作品在此次博览会上的成交状况其实并不令参展商满意。例如瑞士Bischofberger画廊在博览会上标价8,000万美元的安迪・沃霍作品和马勃罗画廊展出价格为5,000万美元的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都没有交易。
今年的巴塞尔博览会交易仍由欧美藏家主导,不过仍有大量来自中国及土耳其等新兴艺术市场的藏家在伺机而动。此外,尽管印度、巴西、中国以及俄罗斯共有12家画廊参展,但今年巴塞尔博览会唱主角的还是欧美的艺术家,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艺术家仍被边缘化。欧美画廊也很少展示来自新兴经济体国家艺术家的作品,在这个更为国际化的舞台上,新兴经济体国家所掌握的市场话语权仍旧极其有限。
收藏
谁是2010年艺术世界最大的埋单者?
美国老牌艺术杂志《ARTNEWS》夏季刊最新公布了全球200位收藏家的榜单,这也是该杂志第21次该榜单。
这十大收藏家名单如下:排名第一位的是法国巴黎收藏家海莲娜・阿诺特和伯纳德・阿诺特夫妇,伯纳德拥有著名奢侈品历峰集团(LVMH),主要收藏方向是当代艺术;排名第二的是纽约的黛布拉・布莱克和莱昂・布莱克夫妇,他们是投资银行家,收藏方向比较多样,比较喜欢古代大师作品、印象派和现代派绘画、中国雕塑和当代艺术品;排名第三位的是来自美国洛杉矶收藏家艾迪斯・L・布罗德和埃里・布罗德夫妇,他们以金融服务和房地产起家,主要的收藏方向是当代艺术;排名第四的哈里特・辛里古今年首度入选该榜单,他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主业在银行业,主要收藏方向是印象派、战后和现代及当代艺术;排名第五的是来自格林威治的亚历山大・科恩和斯蒂文・A・科恩夫妇,科恩是全球著名的对冲基金巨头,他们主要的收藏方向是印象派、现代和当代艺术;排名第六的是来自于瑞士劳伦斯・格拉芙,他是著名格拉芙珠宝品牌的创始人,主要收藏方向是现当代艺术;排名第七的是来自瑞士的菲利普・S・纳仕,他经营百货业和金融业,主要收藏方向是古代大师作品、印象派、现代和当代作品;排名第八的是来自法国巴黎的奢侈品PPR集团和佳士得拍卖公司老板的弗朗西斯・皮诺,他热衷收藏当代艺术;排名第九的美国纽约的艾米丽・瑞尔斯和米歇尔・瑞尔斯夫妇是工具制造集团巨头,主要收藏方向是现当代艺术品。2010年艺术圈里最大的埋单者是卡塔尔王室成员―萨尼家族的沙特・阿勒・萨尼排名第十,在过去的两年中,他花费数亿美元购买了不少印象派绘画、毕加索和培根的作品,收藏方向是古董、古代大师作品、伊斯兰美术、当代艺术、建筑、自然历史物品和矿物品。
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再次亮剑
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两支艺术品份额“荷风千秋”和“翡翠龙璧”开始申购,于6月21日上市交易;另外两支艺术品份额“翡翠珠链”和“生命合花”于15日申购,于6月29日上市交易。这是文交所自今年3月以来又一次集中推出艺术品份额,也是执行修订交易规则后首批上市的艺术品。
根据天津文交所的公告,开户门槛由之前的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与此同时,本次重启的开户制度类似会员制,文交所将按提交申请顺序及会员发展计划审核入会,1元/份的定额申购方式、15%的价格涨跌幅等均被修改。按修订后的《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暂行规则》,第三批艺术品份额的申购方式调整为竞价申购。投资人在一定的价格区间内自由报价,按照定量申购,最后由文交所的交易系统按照价格优先原则确定中签。
根据新设定的特殊处理制度,艺术品份额在20个交易日内,累计出现6次涨停或跌停将被特殊处理,日涨跌幅由5%下调至1%。 据了解,崔如琢的画作《荷风千秋》长卷,发售总数量3,000万份,发售价格范围为1.4元/份至1.61元/份,定期份额交易时间为5年,底价为4,200万元,定额申购数量为12万份。“翡翠龙璧”挂件发售总数量2,500万份,发售价格范围为1.1元/份至1.27元/份,定期交易期限为8年,底价为2,750万元,定额申购数量为10万份。
保险
“博物馆及艺术品仓储的风险管理研讨会”举办
6月28日,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全球风险合作伙伴(GRASP)、安盛艺术品保险集团协办,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承办的“博物馆及艺术品仓储业风险管理研讨会”在北京举办。研讨会上,国际著名的法国安盛艺术品保险集团的专家、负责人以及国内艺术品市场专家,共同探讨了全球艺术品展览和仓储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关键词] 工业设计艺术理工交叉创新
工业设计是我国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型专业。根据教育部的2005年最新统计,设置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已达230所,名列设置最多的工科类专业的前8名。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部分院校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导致专业膨胀。如何在大众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才,满足国家工业设计发展的需要,是工业设计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也是设计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比较
当前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主要是艺术院校、工科院校和综合性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工作室教学、模块式教学和综合性教学。
艺术院校和综合大学的艺术系大多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是源于西方美术式教学模式,它的优势在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可以传授许多设计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它的不足就是因为教师的个体差异而影响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系统的知识,创新能力受到影响。
理工科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工业设计系大多采用模块式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是将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若干模块,以利于相近课程的融合。它的优势在于知识面比较广,基本做到面面具到,它的不足是每个模块的教学互不相干,教师也是各个相关学院的教师,部分教师都不懂或者不了解专业,课程内容没有针对性,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差,缺乏协调性。
二、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能力的要求
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1998年就工业设计的人才规格向全美的设计公司,企业的设计部门等工业设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就业市场对工业设计教育的要求。调查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用人单位就工业设计本科生应具有的专业资质和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问卷列举了26个相关的项目,要求被调查人对这些项目在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做出评价。根据调查的结果,对26个项目的重要性排序,要求多学科交流排在第六位。
1998年9月澳大利亚工业设计顾问委员会就堪培拉大学工业设计系进行的一项调查指出,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10项技能包括:绘画技能、工程应用技能、市场分析、软件应用、沟通与表达、对产品从设计制造到走向市场的全过程应有足够的了解等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对人才能力需求也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不仅是数量大,而且对能力要求更高、更全面。工业设计师需要懂得市场、设计、结构、材料、工艺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当前制造水平的产品。因此,社会需要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设计人才,当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培养社会的需求的人才,这需要我们的教学改革做出调整,进行交叉培养。
三、工业设计专业艺术与理工交叉培养模式的提出
工业设计是多学科的综合体现, 一个合格的工业设计师应该善于与各方面专家合作, 具备协作精神。要培养团队观念, 在美国一些课题通常是工业设计学生、管理学生和工程学生共同完成课题,如消费者调查、市场分析、产品定位、产品开发设计、工程分析、市场营销等过程的共同研究。这样, 促使设计学生能全面地理解设计, 加强协作能力, 让产品在商业竞争中获取最大的成功率。
1.学科发展趋势
交叉是学科发展的必然,也是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当代跨学科教育在两个方面最为活跃,一是通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材教法体现的跨学科改革,我们称之为“面”上的改革;二是通过各类研究中心,将科研与教学合为一体,由此体现的跨学科改革,我们称之为“点”上的改革。另外,随着跨学科教育改革的深入,已出现了由科研、教学的跨学科改革发展到学校的体制和结构的整体改革,出现了与传统大学鲜明不同的跨学科型大学,我们称这一新趋势为“体”上的改革。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从有特色的培养目标出发,在培养体制、教学研究、课程体系上突出交叉性;同时结合高校本身特点、地域,培养有特色的专业人才。
2.工业设计专业本身就是交叉性学科
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给工业设计的定义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我们从工业设计的定义可以看出,工业设计属交叉性学科,它要求学生掌握艺术知识与工程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既要接受艺术教育,还要接受工程知识,以及其他人文知识。这是由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3.加强文理学科交叉渗透,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兼备的设计人才
我国设计教育在初期大都在艺术院校,近十年来众多的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也都相继建立了设计专业和院系,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文理科分割现象较严重,学生的知识结构向一方倾斜,虽然在综合性大学的教学内容中列有文理的课程,但都因教学管理上的惯性作用,大多浮于表面和侧重于本专业的技能培养,导致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发展,或者是解决综合、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
传统上人为地将课程划分“文科”与“理科”两大体系,并分别进行教学,再也不能适应新时展的需求。随着工业设计活动的内容、范围以及方法理论的扩延和发展,许多重大的社会设计课题,必须从多学科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加之艺术的想像力和预见性才能得以解决。在科技以人为本已为时尚、艺术与科学相互交融成为世界性潮流的今天,优秀设计师不仅仅在技术上要精湛,更应有美好内心情怀,充满审美情感,同时还体现出天才和智慧。他们需要科学中求实、怀疑与批判的精神,还需要自主、独立品格、好奇心、想像力,以及知觉、感悟、灵感等形象思维,这是设计师创新设计所必备的素质。
设计教育中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并在设计课中贯彻多学科角度思考分析以及解决方案,实施启发、讨论式教学对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在教学管理体制上建立促进文理学科交叉、渗透机制,进一步强化工业设计的学科边缘性发展,从而在设计教学、科研活动中实现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应用。
四、艺术与理工交叉培养模式的构建
1.确定交叉培养教学目标
根据国家和地区产业特点对人才的要求,借鉴国内外教学模式、结合高校本身的特点确定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兼备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教学目标。
这个培养目标的特点是:艺术与理工的交叉性、创新性和应用性。艺术与理工的交叉性主要是指学生的交叉编班、教师的双师型、课程的交叉融合;创新性主要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艺术创新和工程创新两个方面;应用性主要指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2.课程内容与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艺术课程与理工课程的融合性、实践课程的连续性、专业课程的特色性、选修课程的灵活性、理论课程的比较性及人文课程的丰富性。
(1)艺术课程与理工课程的融合性主要指工程模块与艺术模块的联系、交叉与整合。比如材料和工艺课程可以和基础设计课程结合,根据材料和加工工艺的特点来设计和制作各种形态模型,这样就把工程课程与艺术课程进行了融合;机械设计与力学课程可以和形态设计课程结合,设计的形态不仅外观好看,而且要承受一定的力量并且加工方便;电工学可以和产品设计课程进行融合,学生对产品进行拆装,根据电路板来设计产品,或者根据产品形态提出电路板的布局方案。通过这样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2)实践课程的连续性是指四年实习不断线并且落到实处。学生的设计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大学四年中,在大一安排认识实习,主要包括设计公司、生产线的参观及设计任务的体验;大二应该安排学生进行采风实习、设计公司的实习并进行简单产品的设计;大三应该安排学生直接进入企业或者设计公司承担比较全面的设计任务,培养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大四安排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学生应该具备全面负责某个产品的开发过程,实践能力达到独立承担设计任务的能力。
(3)专业课程的特色性是指除了开设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系统设计、产品创新设计等常规专业课以外,根据地区工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比如,浙江地区可以开设小家电产品设计、文具产品设计的课程;上海地区可以开设一些汽车设计、手机设计的课程。
(4)选修课程的灵活性是指根据专业需要,跨专业选修课程并进行跨专业课题合作设计。比如可以选修商学院的课程,合作完成一些产品市场调查和研究的课题;选修材料学院的课程,合作完成新材料产品的设计课题。
(5)理论课程的比较性是指把中国和外国的设计史、艺术史、工艺史等课程进行合并,开设中西方设计史、中西方艺术史、中西方工艺史。通过比较研究,吸收西方优秀的设计,重视中国优秀的传统设计思想,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6)人文课程的丰富性是指通过人文课程的选修和讲座。学生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完善自身,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为设计创新增添活力。
3.教学队伍的培养和引进
教学队伍是教学目标得到实现的最根本保障。我们既需要教高学术水平的教师,也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了改善师资队伍,我们可以培养教师,选送教师攻读学位、进修或者做访问学者,提高学术水平;可以引进高高水平的教师充实现有队伍;当然,还可以把教师送到企业锻炼,增强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聘请国内知名学者、设计师甚至企业家进行讲座。
4.“产学研”一体化
国外的工作室制代替不了产学研,生产实习也代替不了产学研。我们通过教师、学生和企业的合作互动,提高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对教师的挑战,学生的机会,企业的机遇。如果学校通过企业的需要(甚至没有需要,创造某种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设计研究与开发,企业再进行论证,甚至提出修改意见,通过不同视野的研究,可以开发出受市场欢迎,甚至引领市场的产品。
5.教材的编写或选用
教材也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选用一些优秀的书籍作教材,甚至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需要,进行教材的编写,一方面可以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
6.探索设计学科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我们要探索设计学科规律,重视设计学科的实践性,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采用更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比如讨论式教学,小组式教学,课题式教学,甚至某些课程可以在企业上课。
总之,通过工业设计专业艺术与理工交叉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业设计专业发展战略[J].理工通讯,2005(8):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