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57: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搓出粗细均匀的彩泥泥条并用彩泥泥条装饰小瓶子。第一,通过教师的示范和互动来了解并掌握搓出均匀泥条以及巧饰小瓶子的方法;第二,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装饰感受用彩泥装饰物品的乐趣,发现装饰瓶罐的美,增强美化生活的意识,同时锻炼学生手指的灵巧性;第三,通过对自己对同学作品的评价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增进彼此间的友情。
教学设计:
首先为了导出课题,利用一只装饰好的瓶子将其装饰外衣剥开,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其次,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怎样搓出粗细均匀的泥条及怎样装饰瓶子,启发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带着问题看,看老师是怎样制作的,牢记制作方法和步骤。再次通过一个“一分钟”的小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看谁在一分钟内搓的泥条粗细均匀,同时又快又好;最后让学生进行自我、师生评价,达到课堂的出彩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采用团、搓、贴、压等泥工包裹技法装饰小瓶罐。
过程与方法:在收集和装饰各种造型瓶罐的过程中,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以及泥条装饰瓶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用彩泥装饰物品的乐趣,发现装饰瓶罐的美,增强美化生活的意识,同时锻炼学生手指的灵巧性。
教学重点、难点:
适当利用横、竖、漩涡纹样的泥条包裹并装饰瓶罐。能用手掌平均用力的方法搓出粗细均匀的泥条。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彩泥美术工具的使用,已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事物的形与色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彩泥泥条来大胆地、自由地装饰小瓶子。他们对美的事物很感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但动手能力稍弱。
教学准备用具:
学具:酸奶瓶等各种小瓶罐、彩泥等
教具:范作、彩泥、各种小瓶罐、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激趣
1、展示美丽的花瓶,猜测制作的方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剥开一只已经装饰好的花瓶,让学生探索发现制作材料和方法)
2、揭示课题:巧饰小瓶子
二、感受与发现
1、教师示范,了解制作过程。
(1)
用团、搓及手掌均匀用力的方法搓出均匀的泥条并盘出漩涡纹样。
(2)
演示用横、竖、漩涡纹样包裹到瓶罐上。
2、欣赏老师和同龄人的作品
3、作业要求
(1)
两人合作完成一个瓶子的装饰。
(2)
注意泥条粗细均匀。
(3)
用横、竖漩涡泥条装饰瓶子(注意色彩搭配)。
三、制作与装饰
1、学生尝试搓泥条(小比赛)并用横、竖及漩涡泥条装饰瓶子。
(1)注意泥条粗细均匀(团、搓及手掌用力均匀)。
(2)注意泥条的不同纹样装饰(板书:横、竖、漩涡纹样等)。
2、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评价
评价内容:泥条是否搓的粗细均匀。
泥条包裹、装饰是否美观(用到了横、竖、漩涡哪种装饰方法)。
评价方法:
(1)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插花评价。
(2)欣赏他人作品,学生互评,发现闪光点或者交流自己的作品,介绍与众不同之处。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制作;反思
一、小学数学微课制作意义
心理学研究证明,小学生每堂课的注意力在5~10分钟之间,微课程短小精悍的特点,刚好可以抓住学生注意力的黄金时段来进行知识传递;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学生学习的新手段,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小学教学中地位日益突出。又加之微课形式新颖,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眼球,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知识的学习,可重复利用,方便学生自主复习,微课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喜爱。
二、微课制作步骤与方法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精练、完整的教学活动。所以微课制作需要一台基本配置的多媒体电脑、一台视频录像设备,并熟悉至少一种视频制作软件,如movie maker、绘声绘影或者专业点的Sony Vegas和Premier、AE,对于操作实训类的内容讲解,一款简单易用的录屏软件,用途也比较广。
1.确定微课名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微课短小而精湛,所讲内容要包含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微课“时、分、秒”为例,教学目标和内容是让学生知道时间单位为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初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概念,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注意交通安全等思想品德教育。
2.有效的教学设计
根据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合理地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策略,教学设计尽可能地详细,方便第三步视频脚本制作。如“时、分、秒”教学设计,首先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者分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其次教学过程设计,一般分为“兴趣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等四个环节,最后是板书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以及教学反思。
3.视频脚本制作
视频脚本制作一般采用4列的表格式,表头分别是:“编号”“画面效果及切换”“画面效果图”和“旁白”。“编号”清楚标明画面的次序,方便后期剪辑排序用;“画面效果及切换”写清楚画面的技术要求,画面排列设置,要具体形象可操作;“画面效果图”可以用文字或者简单图形对整个画面进行形象化的描述。包括所涵盖知识点的标题内容等;“旁白”可以是配音也是音乐也可以是画外音;如果是主讲教师自己制作,也可以多加一列,写明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4.视频录制与剪辑
根据视频脚本有目的地进行视频录制,有些时候一个镜头要反复录制好几遍,所以在录制视频时要做好编号,方便后期剪辑。后期制作严格按照脚本进行镜头剪接,特效制作和加入字幕和配音等,如发现有连不上的地方,还要进行二次录制,另外大多数微课都不单单是由视频片段组成,还会穿插有PPT课件内容、图片示例等,这就对后期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熟练掌握不同媒体格式之间的转换。
5.搭建微课网站
微课作为信息化的新型产物,它的载体通常需要一个可以上传视频、文件的网站,这样的网站可以购买成熟的公司课程制作平台,也可以自己搭建,自己搭建就又对微课制作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网站搭建者需要熟练掌握网页制作、Web编程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网站搭建完成,也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事情,可以源源不断地上传新微课。一个完整的微课网页一般包含微课视频、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和课后练习等内容。
三、微课应用初探
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一员,同样也只能是辅助课堂教学,使老师与学生之间搭建更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并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微课以其新颖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习效果。如果课堂上没有记牢的内容,课下可以通过微课进行二次学习或者复习,另外微课短小而精良,这就要求老师对内容把握得更加透彻,选材要更加精准,讲解通俗易懂,也是对教师职业技能专业化发展一个很好的促进。
四、制作反思与展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制作精良的微课视频往往要花费半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并且课程组织要更加的系统严谨和流畅,区别于传统教学,对主讲老师的要求更高,对老师而言,也起到相当大的鞭策作用。微课的普遍推广应用,绝对会成为师生之间双赢的利器。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与微博、微信等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特别是随着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微课也必将成为新课改的弄潮儿。
教学设计糅合了教师的思路、观念和个性特点,本文针对在教学设计时如何引进有特色的教学理念进行探讨和实践。
一、互动探讨式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纽带,使学生在自觉、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是一个尊重主体、尊重差异的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教师从问题情境创设为引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例如在进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时,提出问题:同学们天天喝饮料,有哪些发现或疑问?饮料中压入了二氧化碳,为什么商标上写的是碳酸饮料而非二氧化碳饮料?接着,让学生做实验:将二氧化碳通过紫色石蕊试液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整个实验过程,然后提出问题:你知道到底是什么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呢?这样引导,学生的探究情感和欲望就被激发起来,然后,按合作小组进行合作设计,围绕问题通过分析、综合不断提出假设,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点拨,启发学生的探索思路,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设计并分组进行相应的探究实验来验证其假设,这是互动探索式学习过程中核心部分,教师把探究的问题、思维空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互动探究学习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围绕探究目标进行观察、探究、验证等一系列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获得知识的灵感。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同样在二氧化碳的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设计:先给学生一包膨化食品(里面充满某种气体),告诉学生里面的气体是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它既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其它气体,这堂课的任务就是检验袋内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要检验气体,必须知道气体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一开始就对包装袋内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表现出探究的欲望,怎样检验?需要知道什么?怎样设计方案?随着这些不可预测的难题因为学习而一个一个被解决,学生能完全“沉浸”入课堂之中,思考多,问题多,讨论多,动手多,课堂气氛活跃是必然的。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探索者,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成就动机激励着学生去积极思考,解决问题,教师由“一线”退到了“二线”,主要任务是控制心理环境,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来获得第一手经验。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的解决是终点,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反过来,以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有用的,不仅仅是为了就会考试,更是为了能探索自然的奥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重视学科知识又重视学生的发展,是当今教学设计的一种新的指向。
三、教学设计的亮点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体现教师本人的创造性,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亮点方面的理念,就要融合教师的心血,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和创造性,使教学设计具有个性化的特色,亮点设计的总体理念是新颖、合理、实效,即亮点要体现教师的人性化思想并能很好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总而言之,亮点的设计能够达到让学生获得意外的惊喜和意外的收获,便是亮点设计的最佳体现。教学过程体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突出了“新”,突出了“活”。当然,一节课不可能都是鲜活的过程,只需具有鲜活的片段,便已足够,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在教学的任一环节选择一个、两个进行亮点设计。
四、课外作业的优化设计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回归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传统的课程和教材由国家统一要求,统一内容,课程结构单一,不能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此,开发课外课程应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必将成为广大教育者的新的研究课题。合理的课外作业的开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课堂的成功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课堂内外互动的一项有效的措施。
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设置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模块,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这是从课堂内到课堂外进行拓展延伸的重要依据。也只有如此,才能将学习化单调为精彩,将学习的被动变为主动。
长期以来,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局限于课堂知识范围,远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即使有少量和生活接轨的内容,也往往凌驾于生活之上,而失去意义,成为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负担。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应是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通过作业的优化设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空间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优化设计作业的具体作法设计自命题式作业、开放性作业或体现探究过程的作业,如在学完课堂知识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的主次性自主出题,学生会非常开心,可以出题目难倒对方甚至教师,觉得自己了不起,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开放性作业就是让学生从课本中跳出来,突破学科知识范围,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例如,通过调查家庭使用物品的价格、性能、对环境的影响等,对物品的使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能力。探究性作业是一种新的作业形式,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大量动手动脑的机会。这些作业可以利用新教材中的课外拓展作业,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用品组织相应的活动,如自制净水器等生活用品,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可以使学生产生学有所用的成就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师:同学们,我们班哪位同学口算能力最强?现在,我们就通过“一分钟口算比赛”的办法来比一比。不但要比哪一个最快,还要比哪一组的集体成绩最好!
二、比一比
1.一分钟口算竞赛
学生做事先准备好的口算题,共20道,教师计时。教师报答案,同桌交换订正,小组长统计本组答题情况并在指定位置板示。教师引导大家简单了解各组统计情况,评出个人获胜者。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谁是我们班算得最快的。
2.讨论并评比集体成绩
师:刚才我们评出了个人第一,哪个小组的成绩最好呢?请你任意选两组比比看,并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生:相同人数组比――可以比每组做对题目的总数,不同人数组比――比做对题目的总数,但不合理。
师:怎么比合理?
生:加起来除以他们的人数。
生:就是看他们组平均每人做对了几道题。
3.认识平均数
师:我们用平均数来研究两组人数不同的答题情况。用条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两组人数不同的答题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先计算出每组的答题总数再除以每组的人数得出这两组的平均数,比较两组成绩的优劣,并强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计算每组平均数(除不尽的用计算器算),每组报出计算所得到的平均数,评出成绩最佳的小组。
学生感受到:尽管各组人数有的是4个,有的是5个,我们还是可以用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来代表一个组的成绩的整体水平。
三、想一想
师:下面我们继续来了解平均数,想一想下面题目的答案。(课件出示)
小明、小军、小李的年龄分别是7岁、5岁、12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几岁?
A.5
B.8
C.12
师:你会猜哪个答案?
生:是B。
师:同意吗?我想问你们为什么不选A或c?(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
生:5太小,12太大。
教师概括引导:通常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大可能是这组数据中最大的一个或最小的一个,它反映的是这组数据的居中水平。
四、解决问题
望月路一家牛奶店又该进牛奶了,下面是商店本周前4天卖出牛奶的情况,星期五进多少箱牛奶合适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拓展应用
师:同学们喜欢看足球赛吗?有个足球队想引进一名前锋,主教练收集了三个运动员的相关资料,你们来当参谋,他应该引进哪个运动员?(课件出示)最近5个赛季的进球数
运动员甲:23 17 18 24 23
运动员乙://24 20 22
运动员丙:30 10/ 26 18
(“/”表示这个赛季没参加比赛)
这个足球队该引进哪个运动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后,小组讨论。
生1:我会选乙,因为他的平均进球数是22个,其他的都是21个。
生2:我不会选乙,因为虽然他的平均进球数多一些,但他有两个赛季没参加,可能身体不好。
师:大家不妨看看甲和丙,他们的平均进球数一样。如果在他们两人中选择一个,你怎么选呢?
生3:我会选丙,因为虽然他的平均进球数少一些,但是他有时候,进球数最多。
生4:我不会选丙,因为他有时候进球数较多,但是他有时候进球数较少,不稳定。
生5:我会选甲,因为虽然他的平均进球数少一些,但是他每个赛季都参加了,而且他的平均进球数只少一个。
生6:我不会选甲,因为他的平均进球数少。
教师小结:同学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借助平均数来帮助分析,但有时候还要参考其他的因素来灵活处理。
评价
1.注重让学生经历现实的统计活动
“平均数”一课,在教学内容上属于统计一概率板块。所谓统计,就意味着要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统计内容的教学,其基本目标是要让学生对这种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数据的过程有所体验,能够初步学会正确使用这个过程中涉及的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并能够正确地看待由这些方法得到的统计结果。因而在统计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完整地经历这一过程,尽可能避免人为地肢解这一过程。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要让学生经历现实的统计活动而不仅仅是处理老师提供的数据。本课中,教师提出了一个需要经过包括收集数据在内的统计活动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班谁的口算能力最强,哪个组的集体成绩最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就必然要收集相关的数据,而一分钟口算比赛、同桌交换判断计算正误、将结果汇报组长、组长记录的全过程就是一个收集数据的过程。
2.注重对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
平均数(这里特指算术平均数,统计学上也叫样本均值)是一个重要的统计量。所谓统计量,就是对一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一些能够粗略描述这组数据特征的关键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重要的统计量,每一个统计量都能从某个角度反映一组数据的特征,这就是统计量的统计意义。什么是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我们认为,至少应注意这么几点。
首先,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其取值介于样本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本课中猜平均数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基于这样一个目的而设置的。7、5、12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从5、8、12这三个数中选择一个,你会选择哪个?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把平均数的具体数值求出来,但我们更应该从平均数的意义出发,先去做一个猜测,就这个问题而言,答案只可能是8。
其次,用平均数来反映样本数据的特征是有其局限性的。任何一个统计量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正因为这样,另外的统计量才有产生的必要。如果我们把样本数据的“总和”也当成一种统计量的话,平均数的产生就可以克服这个统计量的局限性。这一点在教学设计中也有所反映:如果两组人数相等,就可以比较他们的总成绩;如果人数不相等,比较总成绩就不公平了。这样,平均数的引入也就有了必要。同样,平均数作为统计量也是有局限性的,本课最后一个环节就揭示了这种局限性:甲和丙两人进球数的平均数相同,那要怎么选择呢?数据的离散程度需要用另外的统计量来描述,最常用的就是方差和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
第三,应适当淡化求“稍复杂的平均数”问题。以前,作为对求平均数问题的拓展,我们特别愿意把问题的情境弄得“稍复杂”。所谓“稍复杂”,就是或者“总数”复杂,或者“份数”复杂。比如已知第一个月做了多少零件,第二个月做了多少零件,问平均每天做多少零件。让学生在这种稍复杂的情境中体会对应的思想当然也未尝不可,然而这对体会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似乎帮助
不大。
3.注重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平均数作为能很好地描述样本数据整体特征的统计量,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本课设计了给牛奶店进牛奶提供参考的问题。从问题本身来说,应该说涉及到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核心问题,那就是为决策提供服务。
牛奶店前四天卖牛奶箱数已经有了,如何处理这些数据,使之为“星期五应进多少箱牛奶?”这个问题的决策服务。当然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用前四天卖出牛奶的平均数作为第五天进牛奶的数有什么依据却是本课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下面将再详细说这个问题。
从以上几点看,本课从现实的统计活动开始,让学生感受到引入平均数的必要性,继而逐步揭示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平均数的局限性,整体设计是好的。在教学中,面对从现实统计中获取数据与求平均数时极有可能无法整除的矛盾,使用计算器并不回避小数结果,处理的大胆,也是可以接受的。
从整个设计来看,也存在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统计活动应该基于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或者说为了解决某个有价值的问题才进行统计活动。本课设计的问题是看哪个同学的口算能力最强,这当然算得上是一个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但如果进一步考虑到这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期,把口算测验变成一个检验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每个学生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的问题,将会使问题变得更加有意义。事实上,《数学课程标准》中确实规定了第一学段末的学生在计算方面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否达到这样一个要求,也确实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关注的。
第二,究竟怎样理解由星期一到星期四的卖牛奶箱数来决定星期五进多少箱牛奶的问题。从本课的教学设计来看,教师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事实卜,教材卜的原题是根据前三天卖冰淇淋箱数决定第四天的进货数。教师隐约感觉到了用三天的数据来推断第四天的数据是不妥的,所以又加了一个数据。然而,这依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
关键词: 微课程 国际贸易专业 设计与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微信、微电影的盛行,我们的学习进入“微”时代。可汗学院的反转课堂和TEDed在线微课程的出现与发展,掀起了教育领域的微课潮流。目前,微课程的研究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研究热点,许多一线教师对此展开了较多研究。但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理念和前景阐述层面,对微课程的实践设计层面的研究还相对比较缺乏。本文首先对微课程的概念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然后以国际贸易专业微课程为例,从实践层面对微课程的设计开发进行了研究,最后基于微课程设计开发的思想进行反思与展望。
一、微课程的概念
对于微课程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定义。自20世纪60年代起,英美等国家已着手开发“微型课程”(Mini-Lesson或Micro-curriculum),即集中针对某一主题设计与实施的小规模短时课程。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了“微课程”理念,首创了声名远播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Microlecture),其核心理念是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在国内,胡铁生(2011)可视为提出“微课”概念的第一人: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产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①。本文研究的微课程主要是以视频为载体,教师针对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设计的时长约10分钟的小课程。
二、微课程的研究现状
“微课程”最终的起源地是在美国,之后国外诸多学者也开始进行“微课程”的研究与设计。从国外“微课程”的演变历程看,主要经历了Mini course,Micro lesson,Micro lecture,最后到MOOC四个阶段。在国外微视频资源开发和应用的研究方面,其典型案例如下图所示:
图1 国外微视频应用典型案例
随着网络在教育中的快速应用和移动学习的盛行,国内学者对微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的开发、微课程的应用、微课程的管理、微课程的评价,具体文献数量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微课程研究现状汇总
从表中看出,近两年研究微课程的文献增多,并且集中在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领域。研究者主要以佛山教育局胡铁生(2011)、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上海师范大学黎家厚教授为代表,国内的实践案例以广东佛山市微课、华南师范大学“凤凰微课”为主。无论是文献研究还是实践案例,都对微课程的概念、设计及应用模式进行了研究。
三、国际贸易专业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一)《国际贸易实务》微课程框架设计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操作国际货物买卖的实际能力。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也是以教材理论知识为主,大多数学生对传统的面授课程感到枯燥,他们希望能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便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提高动手能力。《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流程性、操作较强的课程,本文将国际货物买卖操作流程分成若干个环节,将每个环节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微课程设计,每个微课程10―15钟,有利于短时间内集中学生注意力,并结合各种新技术和媒体,在微课程设计上,突出微课程的交互性和可操作性。具体的课程框架设计如下。
表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框架设计
(二)《国际贸易实务》微课个案设计
本文从《国际贸易实务》微课程中选取了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了个案设计。国际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非常核心的一部分内容,本文选取其中一个常用的贸易术语,按照“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情境对话―总结贸易术语买卖双方义务―知识要点自测”进行微课设计。
表3 FOB贸易术语个案设计
四、反思和展望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资源,微课程已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使用,与此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微课程的定义和设计开发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系统化,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更深入地进行微课程实践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更好地促进改革。
注释:
①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参考文献:
[1]Harald Weinreich, Hartmut Obendorf,Eelco Herder,and Matthias Mayer. Not Quite the Average: An Empirical Study of Web Use[J]. ACM Transactions on the Web,2008,2(1).
[2]Gavin Bennett, Nasreen Jessani. THE KNOWLEDGE TRANSLATION TOOLKIT-Bridging the Know-Do Gap; A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M]. SageIndia: IDRC,2011.
[3]刘名卓,赵娜.网络教学设计样式的研究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3(6):79-86.
[4]赵健,裴新宁,郑太年,叶莹.适应性设计(AD)面向真实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4.
[5]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J].今传媒,2011(10):9-11.
[6]苏岩.微视频发展历史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1):33-35.
[7]沈夏林,周跃良.论开放课程视频的学习交互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2(02):84-87.
[8]胡铁生,焦建利.发达地区中小学教育建设现状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18.
[9]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10]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14.
一、微课的内涵
1. 微课是如何产生的
在国外,微课程( 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 (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 OML)。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的“微课程”(Microlecture)与现今中小学的微课契合度更高。
在国内,微课的最早的雏形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片段)。2011年,针对传统40分钟的、全程实录式的教学课例制作成本高、参与面小、评审难度大、应用率低下的现状,佛山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届全市中小学优秀微型教学视频课例征集活动,要求教师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拍摄录制课例(同时要求提供相应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课件、练习、反思等支持学习资源),参赛的作品同步在网上供广大师生家长随时点播、交流和评论。活动的效果出乎意料,广大教师对这种“内容短小、教学价值大、针对性强、数量众多、使用灵活”的微型课例好评如潮。此后,佛山市连续组织了三届微课作品大赛,并率先开展了基于微课的教学改革研究(如微课与班级教学的整合、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移动学习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引领了全国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的热潮。
2. 微课的概念是什么
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3. 微课的资源构成有哪些
微课(程)的资源基本构成可以用“非常4+1”来概括。“1”是微课的最核心资源:一段精彩的教学视频(一般为5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段视频应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多样化(不一定局限在教室或课堂上)。“4”是要提供四个与这段教学视频(知识点)相配套的、密切相关的教与学辅助资源,包括微教案(或微学案)、微课件(或微学件)、微练习(或微思考)、微反思(或微反馈)。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网页的呈现方式“营造”一个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教与学应用生态环境。
4. 微课有哪些主要特点
微课的特点,可以用“短小精悍”来概括。见表1。
二、微课的设计方法
1. 当前微课制作过程中的误区
微课不仅是一种新的“课堂”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新的课程资源类型。越来越多的微课实践和研究表明:微课的制作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开发过程,更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精细创意的教学设计方法指导下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工作,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人”(教师)。没有教师先进教学设计理念支持的微课作品,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外表华丽、中看不中用的“视频式课件”,仍然只是传统课堂的“翻版”。当前微课制作过程中的误区主要是:相当多的教师对微课的本质特征认识不够,仅学到微课的“外表”而没有掌握其“精华”。如部分老师开发的微课基本等同于“课例片段”(从传统一整节课例中截取一段)、“微型视频”(只是视频时间短但内容发散、主题不聚焦)、“微型讲座”(以教师大头像为主不考虑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的灌输式传递式讲座),或者是“浓缩课”(把一节40分钟的传统课压缩至10分钟内的微课,内容和环节一个不少,只是去掉思考、自学和互动时间)。此外,许多教师把重心放在微课制作技术上。如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视频拍摄(强调双机或多机拍摄,甚至采用昂贵的智能自动录播系统),强调视频声音和画面的精美,编辑时间和精力投入过多,甚至把师生的全程对话都打上字幕。而对微课的内容选题、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的实施等核心环节却重视不够,导致微课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不佳。
2. 微课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
良好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微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微课程的设计关键是要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者分析、内容需求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进行。这样才能符合“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己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微课设计制作理念,确保微课程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实用、易用和想用的直接需求。下面以著名童话故事《灰姑娘》为例,谈谈微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
(1)内容设计――知识点的微型化处理
第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微课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反映了微课要集中表现或传递给学习对象什么样的内容(并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微课制作)。美国当代著名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一书中曾指出:“也许全部民间故事中最著名的要算《灰姑娘》了。”然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造成中国和美国教师对该童话故事的讲解存在不同的教学风格。中国教师应该如何借鉴美国教师的教学智慧呢?
第二,教学内容的微处理。在选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而要对其进行微处理。根据微课时长短、知识粒度小的特点,在内容分割上,把课程分割为不同的教学过程。分别是:
第一步,揭题设问,激趣导入。
第二步,切入主题,逐步推进。介绍美国教师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即用五个问题引导孩子们展开讨论(见表2);继而展开微课的重点,逐个介绍五个问题以及五个引导,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向学习者提问:“这样讲故事,老师又在关注什么?”
第三步教学回顾,引起学习者反思。通过再次设问“这样讲故事,老师又在关注什么”,牵引学习者回顾五个问题与五次引导。
笔者简要设计了该微课的录制脚本,如表3所示。
(2) 媒体设计――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
媒体设计决定微课最终的表现形式,其优劣性直接决定了微课的质量。目前微课视频的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分别有摄制型微课、录屏型微课、软件合成式微课以及混合式微课。笔者认为,该微课更倾向于视听演示,择优选用了软件合成式,即“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 Studio)+PPT”的制作组合。用屏幕录制软件可以完整地录制PPT课件的内容,在做好音频调试、屏幕设置、灯光设计、环境调适等准备工作后,正确操作该软件,就可一键搞定。在此基础上,对部分细节,如间隔太长、时间太短、字幕标题等问题,可以在该软件中编辑修改,最后合成输出教学视频。
(3)可用性设计――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境感染力
可用性设计源于设计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指企业为客户提供Web及Web-based产品情绪情感体验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在国内,顾小清(2009)等人也提出了微型移动学习的可用性设计研究,他们认为,“对于微型移动学习的设计,除了考虑内容、媒体的设计之外,还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对其可用性进行设计”。
微课作为在线教学视频,也需要满足在线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情感体验。尤其是现今信息时代,数字化教育资源已颇为丰富,要提高微课的应用程度,必然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提高可用性设计的意识。一是巧妙设计情景性的教学活动,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笔者先是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提问“您一定给孩子讲过故事吧”,继而引出一个童话故事――“从前有个女孩……后来她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构建一个童话故事的情境,引人入胜,为下文讲解作铺垫。二是注重PPT的排版,提高微课的视觉效果。如注重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字体和字号搭配、颜色搭配以及字行、段距错落有致等PPT制作的原则与要求。笔者先是选用表现力较强的孩童个体和群体两种类别的图片,值得说明的是,图片的排版率在50%-90%之间,不宜过于花哨;继而,充分利用PPT的动作效果,对所添加的图片设置不同的动作,增强动态感,在字幕的文字方面主要采用微软雅黑和宋体的字体搭配;最后,重视PPT颜色的协调搭配。三是注重教师的讲解的专业性和艺术性,结合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讲解节奏,语速流利,尽量避免口头禅的出现等。
三、结语
一、重视教学前的反思,提高分析设计能力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分析和设计能力。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教学重在准备,要把足够的时间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程序上。年轻教师在这一环节上应狠下苦功,提高教学行为的意识性和自觉性,立足学习者的需要,做到有备而教。
1.反思教学主体的基本情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教学的最终受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无法成功。年轻教师在教学前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已有知识,以及认知规律进行反思,探索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活动设计易于学生学习,预测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思考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这样才能设计出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设计,才能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2.反思教学平台的模块处理
作为教学的第一平台,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设置了很多模块,其中“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这两个模块最能体现新课程提倡的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的理念。鉴于学生能力训练的不同要求,年轻教师在处理这些模块时,有时方法可以较为灵活,不一定都是先观察后思考或先活动后探究,还可以颠倒处理,应有效地创设好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惑,引起思维冲突,激起学习情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3.反思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
教学设计的好坏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年轻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处在借鉴模仿的阶段,容易被左右而缺少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学设计上往往存在这些问题:形式单一、条框较多,细节处理、重难点突破不够到位,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完善教学设计中的知识体系建构,主要还是从知识的系统性上下工夫。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前除了多方借鉴教案和课件外,还需进行大量针对性的练习,以练促教。只有通过解题训练,才能掌握系统、全面的知识,掌握细节的处理方法,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这样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才会比较完整、合理、有效。
二、强化教学中的反思,提高调控应变能力
1.反思课堂气氛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活而不乱”。一方面,年轻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感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时,应尝试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舞台。另一方面,有的课堂表面看起来气氛异常活跃,但也要注意一定程度上是否忽视了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分析,是否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是否肯定是学生内化后参与的一种真实表现。
2.反思学生反馈
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考、灵感、认知习惯参与课堂活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和错误。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年轻教师要善于聆听并顺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及时作出解答,鼓励其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弱的学生)出色的课堂答题,要善于用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加以肯定与赞赏,激励其学习热情;对于学生回答或板演的错误,年轻教师应抓住机会积极利用,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评价、反思,为课堂教学服务。
3.反思难点突破
教学难点孕育着丰富、曲折的认知探究过程,孕育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孕育着培养学生独特体验的素材。在提倡教育“以发展学生为本”的今天,教师一路铺垫化难为易的突破难点的教学方式值得推敲,学生是否真正克服了难点,能力得到了升华还是个未知之数,而且违背了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理念。年轻教师不妨试着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让不同层面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争论中丰富认知。最后由教师高屋建瓴地加以分析,排解学生存在的疑问。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让学生突破了难点,而且使年轻教师掌握了大量不同学生思维习惯、认知水平的第一手资料,对教学大有裨益。在这个过程中,年轻教师只需顺势而发,而不用考虑课堂的完整性、节奏性等问题。
三、落实教学后的反思,提高评价总结能力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年轻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年轻教师的认知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1.反思成功之处
一堂课下来,总会感觉有些地方上得很成功,引起了师生的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年轻教师应及时详细得当地把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作参考。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新课导入是如何承上启下、富有创意的?(2)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如何最大限度辅助教学的?(3)板书设计是如何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4)采取了什么方法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5)采取了什么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6)采取了什么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反思不足之处
关键词:审视;课堂教学;低效行为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任务的达成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课堂教学也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有效与否与教育的质量息息相关。因而,研究教师课堂教学的低效行为,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当前课堂教学中低效行为的审视
1.惯性导致的低效教学行为
惯性导致的低效教学行为,涉及教师对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恰当组织、对教学的理解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审视惯性,多问为什么,才能不断改进教学。
2.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导致的低效行为
(1)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定位过早,对学生鼓励的“度”把握得不好。(2)教师不断重复学生的话语。(3)不顾学生的感受。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3.虚假教学导致的低效行为
(1)学生思考的虚假。思考需要留足时间,但是,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教师在抛出问题后有两种处理:一是请同学们思考,但是当学生刚刚进入思考状态时,老师马上说,请分组交流或全班交流;二是请同学们针对问题直接分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2)学生主体的虚假。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提问回答,不管学生回答得怎样,哪怕还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就是要求学生好好思考再回答,不断地提示,直到最后让教师满意才收场,教师的预设代替了学生主体的思考,学生潜在的能力得不到发展。
二、问题的反思
1.转变教学观念,强化教学设计,追求课堂调控的最优化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使无效教学行为降到最低点,教师必须把工夫下在课前,强化教学设计,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的教学环境,优化选择和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面对几十名学生,教师如何调控课堂、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都学有所得?教师必须加强教学的调控技能,要在教学中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以确保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2.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真诚地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满怀期望,不轻易作否定的评价。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应成为个别尖子学生唱独角戏的舞台,而应使所有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方法激励、鼓舞、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予他们成功与欢乐的体验。
3.以学生为主体,探寻合适的学习活动方式
专家认为,有效的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要采用特定的方法以提高学习质量,如“活动学习”、“互动学习”、“情境学习”等。
“打电话”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的内容,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
教材的主体结构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创设情境,分析问题”。这部分并没有让学生画图,但有逐一通知和分组法的图示。教材还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是不是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越少”。第二部分“数形结合,优化方法”。教材明确要求学生动手画图,还规定了图例,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使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观化。第三部分是“总结规律,拓展延伸”。通过“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这个问题,让学生把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抽象出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
【教材解读】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看,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烙饼问题”和“统筹原理”,后面又有了“找次品”。本课既能用到前面的优化思想、模型思想的经验,又能对“找次品”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课中蕴含的主要数学思想有化归思想、模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优化的思想、对应的思想。化归思想本课体现为化难为易;模型思想体现在1、2、4、8、16……n这个等比数列中,此数列的和为2n-1,2n表示得到通知的总人数,1表示老师,2n-1表示减去老师后通知到的学生人数;数形结合思想体现在通过图示的方法表示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一个抽象到直观的过程;对应思想是指时间和人数两个变量有着重要的对应关系,比如10分钟的时候对应1024人,如果不进行对应,学生就会把等比数列的尾项与数列的和搞混掉。最后优化思想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
本课当围绕这些数学思想进行设计,教师应设计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处在最高位,数学活动是传达数学思想的手段,活动本身不是目的,形成经验才是目的,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为让学生将来能够自动自发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最后在数学活动过程中还形成一些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独立思考、对比、画图、模拟、讲解分析、小组讨论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案。
2.渗透化难为易、数形结合、优化、对应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感受几何倍增的神奇魔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设计】
(一)课前谈话,做好准备
教师发给每个同学一张纸,请学生把纸对折一下。猜一猜,为什么要对折。
其实很简单,对折后就有2个半张,可以用两次了(合理用纸)。
(设计意图:“猜一猜”使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并且没有猜对猜错之分,调动学生举手表达的积极性。另外,可以和结尾相呼应,最终学生会发现打电话和多次对折一张纸,是同一个数学模型。)
(二)创设情境,去情境化
题目:A老师有一个通知要传达给1000名学生,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1分钟通知1人。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全部通知到要1000分钟。
补上问题:怎样打电话省时间?
预设:打电话通知学生的同时,请他帮忙再打给别的学生。
(设计意图: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去情境化,去情境化才能帮助学生自觉地建构隐藏在情境后面的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本题通过老师虚假的名字、巨大的学生人数以及又去掉了“紧急”2字的题目,让学生感到这不是一个生活问题,而是一个虚拟的、数学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去情境化。如此一来,想到短信群发,请家长帮忙、一个人用10部手机等生活化想法的学生少了。同时,通过1000的人数和“怎样打电话省时”这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到解决策略上。)
(三)独立思考,初步尝试
1.化难为易。
题目:A老师有一个通知要传达给15名学生,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1分钟通知1人。请你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算清楚花了多少分钟。
把你的想法表示在纸上。(展示学生的3种方案)
2、反馈交流。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用文字、算式或者图示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取3种典型性的分组法,投影给全体学生看。在师生的互动分析中,教师边分析边把3种方法画在黑板上。
3.对比优化。
为什么方法2、3比方法1多节约了1分钟?是不是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就越少?为什么分三组和分五组都花了7分钟?帮忙的学生到底在第几分钟才开始帮老师打电话?你觉得还有缩短时间的可能性吗?你觉得怎样打才能最省时间?
4.情景模拟。
教师现场展开让学生模拟用倍增法打电话的过程。
(设计意图:从1000人到15人体现了化归思想,也为学生学习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积累了化归的经验。在反馈交流时,教师允许学生表达形式的多样化,无论是文字还是算式,教师都把它们图示化,动态地画在黑板上。让每个学生都能理清分组法打电话的过程,为下一步对比分析做好准备。另外,通过3种方法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并不是分的组越多越快,抓紧每一分钟“人人参与”才是最快的。最后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类型,再给学生创造一次理解的机会。)
(四)数形结合,再次探究
1.经过刚才的讨论,同学们头脑里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把新的打电话过程画在纸上。
2.展示学生的成品,课件动态演示画图过程。
提问:接下来要画几个圆圈,每个圆圈上再长出几个圆圈?
3.你怎么知道已经通知到15人了?
预设:数出来,1+2+4+8=15,8×2-1=15。
4.如果再给你一分钟,会出现几打几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学生对倍增法有了一定的感觉,但是想要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必须亲身实践,画图是最好的办法。之后教师再二次用课件呈现画图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再通过“你怎么知道已经通知到15人了”一问,使学生从图示过渡到算式,达到更高的层次。)
(五)运用经验,二次挑战
1.题目:如果用上述方法,7分钟最多能通知多少人?通知100人最少需要几分钟?
预设:图示法,1+2+4+8+16+32+64=127,1×2×2
×2×2×2×2×2=128,128-1=127。
2.加法中出现了几个加数,乘法中出现了多少个2,为什么都是7个?7代表什么意思?
为什么128还要减1?通知100人最少需要7分钟,还是6分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主动运用刚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同时再一次经历从图示到算式的过程,毕竟在100人的前提下,图示不再那么好画了,算式的优势以及必要性突显出来了,什么时候放弃图示转用算式,就看学生的个体差异了。)
(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1.学了这节课的内容,你知道怎样打电话最省时间了吗?
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填表。
生活中还有类似打电话的事吗?
第几分钟 1 2 3 4 5 6 7
得到通知的总人数(含老师) 2 4 8 16 32 64 128
预设:折纸、折绳子。
通知1000名学生最少需要多少时间,留到课外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总结形成表格,用纯数字的方式再次总结规律,并让学生感受对应思想。同时帮助学生把本课所得经验迁移到别的事物上,又和课前谈话呼应,最后还留给学生继续思考的空间。)
【课后反思】
(一)通过合适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合适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问题情境的设计除了要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思考的起点要低,开放程度要大,人人都能参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累完整的立体化的数学活动经验。
试教时,笔者把问题情境设置成“通知7名学生最少需要几分钟”。7是一个质数,可以分成2组,用时4分钟;也可以用倍增法,1+2+4=7,用时3分钟。本以为把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控制住,不要有太多的策略,就更容易到达数学本质。但恰恰由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少,缺少了策略之间的对比,使得学生对倍增法的优势感觉不强烈,甚至有的学生虽然用了倍增法,但只是被他碰巧这么做了,头脑里没有形成用倍增法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以至于在解决“通知50名学生最少需要几分钟”的时候,反而不用倍增法了。
后来,笔者把问题情境改成了“通知15名学生最少需要几分钟”。学生想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再通过不同策略之间的对比,揭示出快的方法之所以快的根本原因,学生终于在充分展开的过程中,积累了良好的、可以运用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不像事实性知识那样“看得见、摸得着”,而且表述是唯一的,不同的学生获得经验的时机和质量是不同的,不同的活动适合不同的学生,在前一个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不清晰、不完整,通过后一活动可能就变得清晰和完整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力求每个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都能参与到活动里,使每个学生都能积累丰富的、完整的、立体化的数学活动经验。以本课为例,所涉及的数学活动有独立思考、对比分析、情景模拟、画图、观察、填表格等。有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强,或许他在情景模拟时,突然顿悟;有的学生抽象能力不强,无法列出算式,或许他在填表格时,豁然开朗。并且这些活动也是有层次性的,就算是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能在每个活动中积累不同的数学活动经验。
并且,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对同一数学对象的认识是有差异的,即使外部条件相同,每一个学生仍然可能具有不同的理解,获得不同的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尊重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以本课为例,在独立思考时笔者允许学生通过计算、文字、图示等不同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抽象成算式时允许学生用加法算式或者乘法算式,允许他们用综合算式或者分步算式,也允许学生不形成算式一直用图示法或者数列解决问题。
【关键词】数学课堂 生动有趣
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评价数学: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缺少趣味性,让人昏昏欲睡。这种观点虽然比较偏激,但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消极状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如何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设置悬念,让课堂的引入生动有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如何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恰当的悬念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就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设置悬疑,把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教师所提供的新知背景中。
【例1】在讲“代数式运算”时,设计如下:上课铃响了我站在讲台前,拿出一幅扑克说:“今天我来变个魔术,先请朱亮同学从中任意抽出一张牌,不给我看,默记在心中。请你将点数乘以2加3后再乘以5,再减去25,算出结果后告诉我,我就可以知道你所抽的牌是几点。”朱亮算完后,说“120”。我就说:“朱亮抽的牌是老K。”同学们都点头,示意对了。想学会这个魔术吗?学好今天的新课——代数式运算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小小魔术师了。上完这一课后我对这个魔术的秘密揭开如下:
①抽一张牌记住它的点数
我的指令:
将它乘以2;再加上3;再乘以5;再减去25。
②抽到一张老“K”
朱亮的算术:
13×2=26;26+3=29;29×5=145;145-25=120。
③用x代表牌点
我的代数:
2x;2x+3;5(2x+3)=10x+15;10x+15-25=10x-10=10(x-1)。
用这样的方式引入新课,学生为了能在父母、亲朋好友中显示自己的本领一定会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兴致勃勃地上好这一堂课,为新课教学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例2】在讲“互余的角、互补的角”时,采取如下设计:首先电脑演示打台球,让学生观察。打台球是学生喜欢的运动,学生兴趣很高。如下左图所示,打台球时,选择适当的方向用白球击打红球,反弹后的红球会直接入袋。此时∠1=∠2。然后把左图简单地表示为图1,其中CDEF。提问:各个角与∠1有什么关系?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与∠1的和等于90°的角,还有与∠1的和等于180°的角。最后教师归纳: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以上教学过程是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比较自然地引出余角、补角概念,这样使学生感觉到概念的引入不突然,而且还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就能学到很多数学方面的知识,反过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二、精心组织,让教学的过程生动有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种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把枯燥的数学问题融入到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语言情境、数式情境、图形情境、实际应用情境等各种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能够投入,能尽早进入“角色”,成为情景的主人,让学生在有效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和应用的乐趣。
【例3】“实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在我讲授这一知识点时,正逢神舟六号的凯旋归来。当时,举国欢庆,每一位中国人都深深为之自豪和兴奋,当然也包括我的学生们。一时,有关神舟六号的种种信息成为学生课间谈论的焦点话题,争论的小时时在教室内掀起。于是,我抓住这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结合所授知识设计如下:
师:同学们,神舟六号的胜利回归,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又有了关键性的突破。现在最令我们感兴趣的就是神舟六号的有关信息。今天,老师有一个有关神舟六号问题,想考考同学们。(全班学生一阵兴奋)
师:中国有个神话传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神舟六号作了115.5小时的科学考察后成功返回地球,这个时间是地球上的时间。那么,我想问的是:在神舟六号内到底经过了多少时间?是否也是115.5小时?还是像神话中说的那样?
生1:几乎一样,昨天电视节目“新闻会客厅”中专家说的。
(学生快速回答,很自信)
师:那能否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呢?
(学生开始还有讨论,慢慢静下来,两分钟后,全班陷入沉默,好些学生兴奋中又有着不自信)
师:我昨天在网上查了有关资料,可能对这个问题有所帮助。大家请看:
(用多媒体展示)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地球过去1小时,宇宙飞船内经过 小时(公式内c指光速:3×105千米/秒;v指宇宙飞船速度)。以7.8千米/秒速度飞行的神舟六号,作了115.5小时的科学考察后成功返回地球,这个时间是指地面上的时间,那么在神舟六号内经过了多少时间?(结果精确到0.1小时)
(学生对这个信息如获至宝,马上埋头用计算器计算,两分钟后,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课堂上掀起了前所未有的。)
生2:计算机显示结果是115.5小时,时间是一样的。
(脸上充满了自豪和自信)
师:非常好,看来只有知识的武装,才使同学们的能力和自信倍增。
(学生笑了,笑中有着一份感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能感受到数学应用带来的乐趣,又能感动于数学的魅力和重要性,从而产生兴趣的迁移。让学生在潜意识里主动的走近数学,亲近数学。
【例4】“代数式”的教学设计
师:国庆期间,大家有没有去外面玩?
(教室有些热闹起来,学生们笑着交谈)
师:我有一位邻居,他的名字叫张宇。张宇也是一位初一的学生,平时上课老爱打瞌睡,不爱学习。这个国庆他可遇到了许多难题。
(学生听说是同龄人,有了兴致。)
师:这天,他和几个同学随旅游团出去旅游,来到一个公园,公园的门票价格是:成人票每张10元,学生票每张5元,于是导游出了一个问题来考张宇:“若我这个旅游团有成人x人,学生y人,那么我这个旅游团应付多少门票费?”张宇想了半天也答不出来,你们能帮他回答吗?
生齐答:(10x+5y)元。(学生的情绪开始高涨,)
师:很好。接着,张宇他们付了门票费进了公园,在公园里,张宇抓了一只蟋蟀在玩,导游看见了,又给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科学研究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温度之间有如下的近似关系,蟋蟀1分钟叫的次数除以7,然后再加上3,就可以近似地得到该地当时的温度(℃)。”张宇测得此时蟋蟀一分钟正好叫了119次,那么当时的温度是多少呢?如果是140次呢?
生1:蟋蟀一分钟叫119次时该地当时的温度是20℃。如果是140次是23℃。
师:回答正确。导游又问:“如果用c表示蟋蟀1分叫的次数,你能表示出该地当时的温度吗?”。张宇还是摇摇头,同学们,你们能继续帮他解决吗?
(话音刚落,许多学生的手就举起来了)
生2:(c/7+3)次。
师:我们同学比张宇聪明多了。逛完公园,他们去参观科枝大楼,科技大楼前有个五彩花圃,非常漂亮,形状如图,导游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五彩花圃的面积吗?”张宇三问三不知,终于羞愧地低下了头。你们能告诉他答案吗?
生3:2a2。把第三个正方形的阴影部分补到第一个正方形里,刚好是一个正方形,则花圃的面积等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
师:你说的很对.这个方法叫割补法,以后我们在学习中会经常用到。经过这件事,张宇决心要认真学习了,这几天他努力多了。同学们也要加油啊。
这样,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不断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始终在极浓厚的兴趣中去探索,去验证,这样的设计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振奋的精神、愉快的心情中就接受了新的知识。
三、“画龙点睛”,让课堂的结束生动有趣
好的课堂结尾,既能使学生欣赏到自己的学习成就,增强学习信心,又能引发学生继续探索,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我在讲“复习方程解应用题”时,是这样结束课的:“本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好,通过审、设、列、解答对应用题掌握得很好,老师给大家出一道开放型题,希望同学们回去探讨。”题目是:将一个50米长30米宽的矩形空地改造成为花坛,要求花坛所占的面积,恰为空地面积的一半。试给出你的设计方案(要求:美观,合理,实用,要给出详细数据)。
这是外省市的一道中考题,是应用数学的典型实例,从第二天的反馈中看出学生兴趣十足,讨论得十分激烈,不断有新的创意冒出来,有的因无法操作而被别人否定,也有不少十分不错的设想。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另外,一个好的课堂结尾还可以作为一个台阶,引领学生进入下一节课的学习旅途。如我在讲“有理数的乘方”一课结尾时,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设有0.05mm厚的薄纸,第一次在地面上铺一张纸,第二次再铺了三张纸,第三次再铺九张纸,依此类推,问铺定第18次后,地面上的纸与喜马拉雅山哪一个更高?”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发人深省的问题,此问题就是我们下节课大家要探讨的问题:“科学记数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方法多样,要多法并用,要充分挖掘学科知识的趣味性,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成功的欢乐,激发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备课是教学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高质量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在深化教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备好课更显得异常重要。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下负担,教师唯有在备课上下大力气。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要上课必先备课。授课效果不好的根源就在“临阵磨枪”,备课不充分,上课时“信口开河”。然而这个简单的道理长此以往并没有引起教师的普遍重视,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此没有高度的认识,往往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尽管他们也讲备课,也在备课,但质量不高。谈不上认真,更谈不上精心,有的在备课笔记上草草写几行算作备课,有的抄抄教材教参,有的抄抄原来的教案或现存的备课手册,有何实在意义、实用价值?根本不思改进和提高;有的对新课标、考试说明研究不深,因而教学目标不明确,对教材重、难点挖掘不到位,深度、广度把握不准;有的对规律性的东西分析不透,总结不够;有的重视了教的准备而忽视了学的研究,缺乏师生互动的有效预设,重视了知识准备而忽视了训练的精选等;更有甚者课前忙于其它事务,铃声响起,才夹起课本“途中备课”,根本谈不上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精选内容,这样课堂教学效益可想而知。所有这些都是备课偷懒的表现。备课偷懒必然造成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必将造成课堂教学的随意和教学效果的低劣。因此,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从花大功夫抓好备课人手,教师要提高认识,深入研究,精益求精地备好每一节平常课,增强备课的必要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我们要求学生寄希望于课堂,教师应首先寄希望于课堂。要用有限的40分钟(中学45分钟)尽量多地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情感熏陶,真正使学生听有所获,学有长进。
二、明确任务,全面构思
要上好每一节课,应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1)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即本节课应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训练和发展学生哪些能力。(2)通识、挖掘教材。应深入研究教学的内容,明确知识点及其联系,分析重点、难点,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研究突破的措施方法。(3)备课标及知识体系。明确本部分内容在本学科中位置和作用,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4)备教法和学法。依据教材特点及知识结构、能力要求选择恰当灵活的教学方法,应体现新课标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指导思想。(5)备学情。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准学生识记的薄弱点和难点,采取相应的措施,研究解决课前预设和课堂生存之间矛盾的方法。(6)备思想教育的切入点。依据教材实际选择情感教育内容,要坚持“全面育人”的教学指导思想,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重视情感教育的学科渗透,潜移默化。(7)备实验操作、教、学具以及课件的使用。实验学科应充分做好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确保演示操作规范熟练,现象明显,过程安全;随着信息技术教育普遍开展,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前还要认真考虑教、学具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准备和课堂上有效使用。(8)备训练。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练评结合,备课时应精心选择课上训练用题,选题要有典型性、针对性,有梯度。
三、淡化形式,体现效度
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单兵作战”,独自一人或冥思苦想、或照抄参考资料等,且强调详案,课堂上的每个环节,每句话都要记录在“案”,“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尤其是教师上优质课、公开课等“特殊”课时,总是想把课堂上的话想好、写细、记熟,然后按“台词”去“演戏”,用设计好的“圈”,“套”学生,牵着学生鼻子走。这样的备课形式与“课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发展之宗旨是相悖的,教师吃力受累不讨“好”(课堂效益不高)。新的备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灵活多样的,要因教师能力水平,课程内容的不同而异。如青年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扎实写好详案;教龄长、经验丰富、素质高的教师,提倡在书上“圈画批注,’。腾出精力和时间搞教学研究;一些信息技术高手可采取“拿来主义”,利用网络资源,借助现存的课件和教学设计,搞二、三次加工,形成自己的个案;体育课及活动类课程。主要以场所、器材、学具及活动的组织安排等准备为备课形式,科学实验课应着重花功夫做好实验的物质准备、分组安排等,这些类型的课不必拘泥于将一切都写在教案上。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节成功的好课是“磨”出来的。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平行班级同学科的教师成立集体备课组非常必要,开展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有效途径。首先每个成员根据指定内容,吃透教材,撰写个案;然后,主备人组织备课组成员对个案进行交流、讨论、争鸣、修改,集思广益,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二次备课),定案下发;最后上课老师在课前对教案再次加工整合,形成适合自己教情、班级学情的教学案(三次备课),到课堂上应用。
个案的内容包括:“三维”目标制定,重、难点分析,知识点提炼,课型及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具以及课件使用,详细的教学进程,板书设计,训练题设计及作业布置等。总之,书写教案只是备课中的一个环节,教案要体现实用性强的原则,做到结构完整、知识严谨、条理清楚、方法得当。
四、坚持反思,螺旋上升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评价;意义
教学评价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一环,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对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评价的意义
科学、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自觉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帮助教师很好地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加深对课堂教学规律的认识,有助于促进师生交流、教学相长。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也有助于推动学校整体质量意识的增强,促进规范教学管理、全面保证教学质量。通过了解教师的教学状态、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帮助教学管理部门掌握教学活动的运行方向,为教学过程的反馈调控和决策咨询提供可靠的信息。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监控体系
一个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由教学指挥系统、教学信息系统、教学评估系统三部分组成。教学指挥系统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确定质量目标和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调控整个教学工作。教学信息系统包括定期教学检查、随机听课、学生评教、学生信息员反馈等,收集教学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汇总整理。教学评估系统包括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督导将教学过程的信息、数据与目标进行分析、比较,对教学效果作出判断、评估,将结果反馈到教学指挥系统,指挥系统作出计划调整,保证目标的实现。在三个系统中,教学信息系统是基础,教学评估系统是依据,教学指挥系统是中枢。教务处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职能部门,全面参与。
在这个体系中,教学信息系统、教学评估系统所起的的评价监控作用决定教学评价工作是否科学、准确,而教学指挥系统对教学评价结果的应对是否恰当、及时又强烈影响到参与教学评价各方的积极性,是教学评价工作保持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教学评价体系的运行
以为例,教学质量实行“三三三”的监控体系,即“三级监控、三方监控、三期监控”。
学院建立了由学院、二级学院、系(部)构成的“三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学院的常设监督机构是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务处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执行部门,起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分析反馈的作用。各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组和教学督导组对本学院的教学工作进行质量监控。系(部)是从事教学管理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基层组织。三级组织根据各自的管理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
学院实行学生、同行和教学管理人员“三方”评教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一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评价手段从当初的学生手工涂卡、读卡机汇总统计方式向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网上评教转变,自行研制开发出学生网上评教系统,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5个大项11个小项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附表一涵盖了课堂教学环节的评价内容。目前,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已覆盖了全部任课教师。
二是发挥了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作用,同行之间通过交叉审核各环节教学资料,交叉课堂教学观摩,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提高。
三是发挥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督导委员会的督导作用。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每学期进行随机性听课,检查课堂教学和毕业论文(设计),并有针对性地听取申请精品课、优质课立项建设的任课教师、参加教学竞赛的青年教师和学生评教中反映效果不佳教师的有关课程。
学院实行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的“三期”教学检查制度。每学期初专门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对开学后第一周内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教学准备情况,保证教师和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教学。在每学期中,采取随机听课、领导干部听课、学生评教、学生信息员反馈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检查。重点检查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及时了解教学动态,并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指导,从而保障了教学质量。学期末,重点检查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考试准备情况。每阶段都有重点检查内容,将结果反馈给教务处。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改进。发现教师授课存在问题,则要求二级学院组织人员帮助其改进、提高。学院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教师荣誉、教师年终考核、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挂钩。对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的申报者和年终考核优秀的教师,要求其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必须排名在本单位前列。晋升高一级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时,任职期间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重要指标。
四、教学评价的方式
日常工作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各二级学院成立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教师的教学质量的保证工作。其评价结果中学生评价点40%,院与领导与专家评价占20%,同行教师评价占20%,教师自我评价占20%。
1、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一般在被评教师的课程结束前两周统一进行。学生以班为单位,对该学期所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直接与教师职称、年度考核挂钩。以笔者所在的外国语学院为例,在学生评价中制定更为详细的表格,其中以评价教师的优缺点为主,由管理人员在课间发放调查表格,统一标准,要求学生对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最后打分,并当场收卷。工作人员将意见、成绩汇总后上报主管院长,主管院长对学生反映差的后5%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教学指导,并要求其听学生评价打分前5%教师的课。
2、院系领导与专家评价
可通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教师代表座谈会,安排专家和被评价教师交流教学情况,提出建议。
同行教师评价
同行教师评价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尤其是教同一课程的教师互评,找差距,取长补短,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安排教师互相听课不得少于3节,并认真填写《听课记录》。
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自我评价是授课教师在课程结束时必须完成的自我客观、全面性评价,包括评价自己的教学设计、工作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改革和发展方向等。
五、用好评价结果,提高教学评价实效性
教学评价不仅仅是打个分数,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不但要评好,还要用好,纠正评教活动的偏差,努力提高教学评价实效性。
目前高校评教对学生评教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从学生角度来看问题,但从操作看存在两种不良倾向,大学生监督权力被异化:要么敷衍了事,要么成为“变相筹码”。
1、教学评价尴尬演变成“一分钟游戏”
大学生参评率和有效评价比例逐年下降,学生参评积极性和自觉性日益减退。其实学生并非不在乎教学质量与评教结果,只是满腔热血的批评意见往往“如石沉大海,连个响都听不见”,再打分时自然不想浪费时间。学校刚开发出的查询成绩前必须打分的系统也就变身“一分钟游戏”——不用看选项说明,一般都打A,偶尔打一两个B,免得人说,一分钟就可以搞定了。所有任课教师的平均分都接近满分,这样的评价结果自然失效。天津大学一份调查给这种现象写下注脚:2008~2009学年的第二学期,天津大学全校教师在“学生评教”中的得分绝大多数在97分以上,80分以下的只有一人。在该校“校领导接待日”里,天津大学校长龚克与学生对话说,这个结果让学校感到很“为难”,因为既要以此评价教师,“又不敢用”。
2、严师受伤:课堂要求严格的老师评教时往往得分不高
大学里的师生关系也由此发生一些微妙变化,一些老师为“邀宠”,上课内容不多,段子不少,课堂气氛嘻嘻哈哈,而要求严格的老师反而很受伤。这样的评教反而损害了教育的价值和严肃性,“老师是最先的受害者,学生则是最终的受害者”。
以上现象的存在,说明对学生评教活动要正确引导。学生评教结果要正确分析合理使用。学生评教不是衡量教师工作的唯一依据,要和教师自评、专家同行评议、领导评估等评价结合起来,全面考察。另外所有学科评价系统标准化,容易造成评价不公正的情况。评教时不同学科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和评分标准,应更重视学生对教师的综合评价。
在评价结果使用时,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教师荣誉、教师年终考核、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挂钩是必要的,但应该更多的发挥其过程性评价功能和总结性评价功能,及时向教师公布结果,帮助他们改进教学。让评价结果真正成为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活动的积极因素而非简单这么做会增加被评价教师的反感,否则会将评教工作异化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参考文献
[1]段洁利,赖元峰,谢小妍,李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山西农大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03-205.
[2]劳士健.大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J].湖州师范学报,2002,(4)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