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时间:2023-06-02 09:57: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第1篇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一名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和实践者。1856年5月6日出生在现属捷克的一个犹太商人家里,是其父亲40岁时和第二任妻子20岁所生的六个孩子中的长子。作为长子,弗洛伊德与其母亲有着一种强有力的亲情关系,一生深受其影响。

弗洛伊德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他9岁进中学,17岁时以名列第一的成绩完成中学学业,随后考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第二年与玛莎・伯莱斯订婚,1886年完婚前,弗洛伊德给未婚妻写了400多封信。他们白头偕老。1882年,他用催眠术研究癔病,感觉到身心关系的微妙,由此产生了他的第一例精神分析病例――安娜・O,即佩珀海姆案例。1885年和1886年间,他在学习和考察实践中,深信神经症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治愈的,从此对癔症和催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回维也纳创办了一家私人诊所,开始治疗精神疾病。

1897年,弗洛伊德创立了产生深远影响的自我分析方法,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性紧张积累而引起的。之后十年,弗洛伊德进行了大量的精神病临床治疗和研究,诞生了“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这个名称,并于1900出版了《梦的解析》。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正式形成,成为弗洛伊德最著名的著作。尽管现在人们对此书的评价很高,但在出版初期,却遭到了一片批评和反对之声,导致此书出版后的8年间仅售出600册。1910年,在第二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成立,这表明精神分析学派的正式建立。至30年代,他的理论影响力登峰造极,精神分析理论成为了解人类动机和人格的主要方法。1938年,他被迫离开维也纳去伦敦,并于1939年9月23日在伦敦逝世,享年83岁。

弗洛伊德的一生卷帙浩繁,论文、著作多达300多种,代表性著作有《梦的解析》(1900)、《图腾与禁忌》(1913)、《精神分析引论》(1917)、《文明与缺憾》(1930)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3)等。在1982年由美国心理学史史学家评选的1600年后世界影响最大的已故1040名心理学家中,他排名第一;在2002年由世界心理学界最负盛名的《普通心理学评论》杂志评选的20世纪最杰出的100名心理学家中,他排名第三。

一、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

精神分析这一术语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表达一组有关人类心理性质的观点;二是描述一种对心理失调予以治疗的干预技术;三是意指一种研究方法。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其个人经历和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与该理论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首先,该理论形成与发展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19世纪末的奥地利和维也纳,社会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各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作和职业竞争异常激烈,人们的精神压力很大,焦虑和恐惧情绪不断增长,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同时,维多利亚时代的伪善道德观,以及犹太人家庭性道德的压抑,导致整个社会对性的禁忌十分苛刻,人们的性本能受到严重压抑,产生了心理上的扭曲和变态。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引起的人们对战争的恐惧,也“极大地震动了精神分析学界及整个医学界”。可以说,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企图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病态现象所做的努力。

其次,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哲学思想背景。弗洛伊德对哲学有深入的研究,柏拉图的性本能、“灵魂三部说”,莱布尼茨的“微觉”,黑格尔的“无意识精神”,叔本华的“无意识”、“”和“双本能同一”思想,以及尼采的深层心理分析和赫尔巴特的“意识阈”概念等,都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思想有很深刻的影响,为精神分析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诸多启发和帮助。在上述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将无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将那些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当作前意识;将那些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当作潜意识。由此,弗洛伊德将无意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最后,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特定的科学背景。在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定律、进化论、细胞学说等科学思想以及弗洛伊德的医学背景,为精神分析的发展及其在临床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弗洛伊德受过长期的物理生理训练,这种经历使他相信,通过自由联想和释梦的方法,让心理疾病患者将内心的力量表达出来、转移出去,精神病症就能够得到治疗。再加上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促进了弗洛伊德生物决定论的观点、有机体有规律发展的观点和泛性论的思想的确立,这些观点或思想结合弗洛伊德的医学和精神病学背景,特别是当时心理病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发展,使他对精神病症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上述社会背景、思想背景和科学背景,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思想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使精神分析理论在历经一百多年的历史考验后,仍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为提高人类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视角。

二、弗洛伊德心理健康思想的要素

弗洛伊德的心理健康思想,集中反映在精神分析理论中。

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创建的治疗神经症的一种方法,也是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在精神病医疗实践中逐步建立、积累的一组心理学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潜意识(无意识)。他认为,精神分析研究的是人的潜意识:通过对潜意识的认识和了解,找到精神病症的根源,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维护人的心理健康。

潜意识和本能。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和欲望,总是会在人的前意识无法知觉的情况下出现,进入意识中,支配人的情绪和行为。可以说,意识和前意识只占人内心想法的很小一部分,占主体的是潜意识。潜意识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相关的欲望,它们不容于社会文化而被压抑到意识阈限以下,但是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分别与其人格结构中超我、自我和本我相对应。本我完全包括在潜意识之中,而自我与超我的一部分也包括在潜意识中。因此,人们不应该对潜意识进行好与坏的价值判断。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是心理和生理交界领域的未知部分,是生理刺激的心理表现,是生理对心理的要求度量”。这个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后来,他进一步把本能发展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本能的根源是身体的状态或需要,是身体对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欠缺。本能的目的是寻求满足,消除身体的欠缺状态。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本能受到道德和规范的抑制,不能够完全实现,于是就产生了心理矛盾,引发了心理失衡,从而导致精神疾病。

心理的发展。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受性本能冲动的支配。精神疾病的产生,就是由于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的结果。他进一步指出,在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这种性力就是“里比多”。个体人格的发展也是“里比多”驱力的结果,他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以口唇区域为的中心。如果这个阶段的摄入没有得到满足,往往会倾向于形成依赖、悲观、被动、猜疑和退缩等消极人格,对烟、酒、零食等能够放入嘴里的东西有超出常人的依恋。第二阶段:期(1~3岁)。以区域为的中心。在这个阶段受到过于严格训练的人,在成年后倾向于形成洁癖、固执和强迫等过度控制的人格,反之则倾向于产生邋遢、浪费、凶暴,甚至等人格特征。第三阶段:性器期(3~5岁)。以生殖器为的中心。人们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展超我,用来压抑内心对异性父母的欲望。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发展,就会陷入本我的混乱中,之后的成长会一直伴随仇恨、自卑、嫉妒等消极心理。第四阶段:潜伏期(5~12岁)。仍以生殖器为的中心。这个阶段的人由于脱离了家庭的环境进入学校,会将家庭中对父母性别的认同和回避延伸到同伴身上。第五阶段:生殖期(12岁之后)。随着个体的性发育,生殖器依旧是的中心。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满足,“里比多”的释放会引发更多的欲望,甚至产生人格的扭曲。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引发人的“里比多”的失衡,导致心理行为问题。此时,需要了解低级阶段的特征,找到根源问题,通过各种方法加以满足和调节,再次恢复心理健康。

精神分析或心理治疗的方法。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患者在婴幼儿时期性心理发展过程中未能满足的欲望,如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等,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形成症结。这种违反伦理道德观念的症结仍会要求在意识中表现,与自我构成心理冲突,经过心理防御机制的加工,最后以不带明显内容的神经症症状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自我防卫机制等都是精神分析的有效方法,也是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他曾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提到一个从表面上看似与愿望达成相反的案例。那是个年轻的女子,在对梦的自由联想报告中说,她梦见她最挚爱的姐姐的小儿子逝世了,她出现在葬礼中。她很伤心,不断的自责,认为自己在潜意识中诅咒姐姐的儿子,但事实是她非常爱她姐姐的儿子。于是,弗洛伊德对她的生活经历及日常琐事进行了了解,最后发现,这个妹妹曾经有个深爱的人因为姐姐的无理反对而分手,但分手之后,她仍旧追随他的踪迹。就在那个梦之后的几个小时,她将再次见到那个人。之所以出现葬礼情景,是因为他们之前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她姐姐的大儿子逝世的葬礼上。于是,在妹妹的潜意识中,那种希望再次见到她所爱的人的愿望和最后一次见到他的场景相重叠,构成了她的梦境。

三、弗洛伊德心理健康思想的评价

弗洛伊德虽早慧但大器晚成。在精神分析理论真正得到国际心理学界认可的时候,他已经53岁了。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这可能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首先,人们肯定弗洛伊德对心理治疗的贡献,以及心理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广泛应用。不能否认,弗洛伊德用潜意识理论,对变态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全新且系统的研究,确立了心理治疗的历史地位,促进了心理治疗职业的发展。至今,精神分析仍是心理治疗的基本范式。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等精神分析方法对现代人的影响余音绕梁。在实践中,人们会自觉应用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来发掘自我意识,现代一些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也采用弗洛伊德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帮助患者找到思想的根源。日常生活中,一些异常行为如口误、遗忘、逆反心理等,也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找到相应的解释,从而使人们对自己也有更好的认识。在理论上,人们原来对心理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医学和生物学方法和技术,认为人的心理疾病是由人的生理病变引起的,而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理论去分析和治疗心理疾病时,认为人的心理疾病是由内在的心理冲突引起,必须采用消除压抑消除抵抗等缓解心理冲突的方法来治疗心理疾病,这是一种纯粹的心理学方法,奠定了心理疾病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治疗模式,理论上功不可没。

其次,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性发展阶段理论与人格发展理论,对更好地理解与指导个体的心理健康是有帮助的。他的理论,使人们对人类的动机和行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很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士都受到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采用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移情方法等帮助患者摆脱无意识的控制,使其正确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恢复自我,有助于正确面对心理压抑和心理冲突,从而实现心理健康。他认为,有强大的自我,才有健康的人格,现实的自我要同时受到来自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压力,这三者若能保持动态平衡,个体就能保持心理健康,反之,就可能形成心理冲突,并产生心理异常,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是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但是,人格固然受到本能的影响,社会环境也会作用于人格的发展。特别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人对本能的满足只是低级的满足,在本能得到满足之后,人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出现,这是一种对“自我实现”的满足,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追求。

最后,由于精神分析源于病态人格的分析,其理论和方法都是建立在弗洛伊德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基础之上,因此,他对人的了解有可能存在较大的偏见。在他看来,心理健康的人就是没有严重异常症状的人。显然,弗洛伊德把变态与常态等同,用变态心理规律去说明常态心理发展,有形而上学之嫌。因此,精神分析理论受到人们不断的质疑。同时,由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等方法得出的解释也有失偏颇。尤其是在梦的解析中,例如,将帽子解释为男性的象征,将“被车碾过”解释为,将梯子和柱子解释为男性生殖器,将风景解释为女性生殖器。他对患者释梦作深入研究,而对梦的自我分析则避重就轻,浅尝辄止。这些问题使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在应用过程中,无法到达科学实验要求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弗洛伊德的后继者们为了避免上述缺陷,在精神分析的方法上做了一些修改。例如,不用自由联想而改为面对面的交谈,不培养移情只要求良好的合作关系,少分析梦或不分析梦等等。但治疗原理没有改变,理论支撑也没有改变。这些后继者就被研究者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学派对推动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2篇

早上利用课余时间读了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对于书中关于梦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

相信很多喜欢心理学的人都对弗洛伊德这个名字有所了解,但我也是第一次从这本书中才知道,我们所了解的“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这样的概念,居然也是他通过这本书首次提出来的。

当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应该多读书。我们平时所认为读了多少书,真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九牛一毛,当读的越多,了解越多,才越发现自己的渺小,以及知识海洋的浩瀚。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关于做梦的三个来源解释。有一种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远古时代所流传下来的,就是梦是属于神明的指示,是属于超自然的范畴,于是也就有了很多解梦的说法。另外一种是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们所说的,是人们精力过剩所产生的一种没有意义的精神活动。关于这一点,因为有些梦实在是不能单纯地用无意义去解释,所以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

而第三个解释就是书的作者弗洛伊德所说的,梦是我们潜意识中的欲望通过改头换面显现出来的精神活动,是有意义的,同时可以通过解析梦境来治疗一些心理疾病。

无疑,他的这个说法从最开始人们的不理解到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

在这本书中,我也开始了解了梦的原理,懂得了关于梦境内容背后可能潜藏的心理活动,心理意识。通过读这本书,更加地笃定了应该多读书的想法。而这还只是读了一本关于心理的著作,充其量只是在书的海洋中的一小滴,如果大量地阅读这一类型的书,才会有了把这些知识点联系成线,成面,才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3篇

一、被动的做梦主动的绘画

1 梦是被动的不可掌控的

梦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做的,无法掌控的,被动的,最普通、普遍的人类精神现象之一,然而又是一种极神秘的精神现象。我们很少能掌控梦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你无法预知即将到来的梦中会出现什么人物,情节会是怎样,是喜悦还是悲伤、是平淡还是奇幻。并且我们没办法百分之百的回忆起所做的梦,也不能清楚的描述出梦里的似是而非,脑中只能回忆起其中的片段,甚至一点记忆都没有。关于梦的记忆我们只能是缺失与模糊,在试图重现梦境的时候总会添加或删减某些东西。作为一种神经行为,主体是梦境被动的创造者、参与者和观察者。可以说梦是以人的大脑在理智失重状态下的呈现,是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种生活。

2 绘画是主动的创造行为

绘画是人类通过借助各种绘画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如果说梦是潜意识的再现,那绘画就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是主体主动进行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结合的过程,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

二、梦和画都是以视觉经验为基础

1 梦是模糊的电影

梦是人在睡眠时大脑所进行的活动,以影像、声音、思考、感觉、情节呈现,它是以我们的视觉经验为基础又突破现实客观和逻辑,生成奇特的幻觉想象。我们在梦中可以看到各种形象,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物、场景、动物;我们还会听到音乐、对白、噪音等;我们会在做梦的时候面对问题思考;我们会感受到比清醒的时候更浓烈的情绪,在大多数梦中、我们能感受到听觉、触觉及运动感觉,味觉及嗅觉也偶尔出现,痛觉很少出现,除非现实中身体某一部分正在感受到痛觉,可能会反映到梦里。

2 画是直观的视觉图像

绘画从一开始被认为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甚至在中世纪的欧洲,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当时的绘画也是模仿场景。在20世纪以前,人们认为绘画模仿得越真实其技术就越高超,但进入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绘画开始转向表现画家主观自我的方向。绘画是一个捕捉、记录及表现不同创意目的的形式。不管绘画要描摹的是自然还是表现的是自我都是一种直观的视觉艺术,试图在二维的平面上展现多维的世界。

三、梦和画的隐喻象征性

1 关于梦的解析

关于梦的研究最系统、影响最广泛的是20世纪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一书,这本书有史以来第一次以科学的方式来研究和分析梦。通过对梦的科学性的探索和解释揭开了梦的神秘面纱。虽然现在有很多学者对弗洛伊德的学说提出质疑,但无疑,他是让我们理性的认识梦的引路者。在我国也有《周公解梦》,人们深信梦与超自然的存在有着神秘而密切的关系,用自然物作为符号来对梦进行剖析,由其形式、内容加以臆测未来;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把隐藏在梦中的愿望、性、伤痕、伦理做了裸的剖析,不管梦境以怎样的情景出现,它们都肩负着某种象征和隐喻。对梦的解析就是把梦的内涵拿来加以操纵分析,重建被梦的运作破坏掉的逻辑关系。

2 绘画的象征与隐喻

绘画不同于文学、音乐、舞蹈等其他门类的艺术,绘画是在视觉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绘画语言来完成作者的某种期望,转化为文化的隐喻,并唤醒人们内在的审美动机。这种期望或者是作者的思考,或者是情绪,或者只是纯粹的视觉游戏。作品是作者灵性与天赋的呈现也是作者对于自己所选择的表方式与文化寓意的真情道白。也为我们阐释其绘画语言的生成,提供了真实的依据。

四、梦和画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梦的想象力是潜意识的,闭上眼,自然被带入一个未知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重拾现实中日益钝秃的想象力。绘画是画者主动创造的世界,我们在画布上通过想象力来造梦。

1 梦是想象力的温床

梦的逻辑是没有逻辑,正因为这样,梦很自由,而梦也可以说是想象力的温床。幻觉和妄想、颠倒与错位、羞耻与隐私在梦中自由地出入,很多的时候梦就是天马行空不受现实制约甚至毫无逻辑的被动体验过程。毫无逻辑就是梦的逻辑,让人没有掌控的能力,而这种无法掌控的无力感反而成了吸引我们不断坠入梦境的因由,就像期待未来一样期待梦境。梦里充斥着心底不被人知的愿望、记忆里被忽略的细节、心底的恐惧,甚至某种征兆,这些东西被毫无逻辑的串联起来或者隐藏起来。你可以把手机当成巧克力吃掉,同时你还在对着它说话;你也可以看到星星在你头顶五十公分的高度欢乐的旋转;不会游泳的你可以在深水区自由舒缓的仰泳。

2 绘画需要想象力

艺术需要创造力,创造需要想象力,想象力需要一颗自由的心。绘画作为艺术的一种重要的表和呈现方式,要像梦一样自由,画家有很好的想象力。绘画最根本的价值和立足点就在于在想象力的指引下不断创新。贡布里希说:“我们对艺术的起源跟对语言的产生一样不甚了了。”不管是巫术说、模仿说、表现说、游戏说、潜意识说还是实践说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和可能,但最根本的一点,绘画可以承载很多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东西,这只是一种选择,我们不能强迫绘画必须要背上这样的包袱,在画布面前给自己设定N多条件和框架,这样的绘画是功利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坐在画布前把想象的世界展现出来,不管是用写实的手法还是抽象的方式。

第4篇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觉艺术

弗洛伊德的理论在西方艺术界里引起了很多艺术家的推崇。近年来不少获奥斯卡奖的影视作品,如我们所熟知的W斯卡获奖影片《爱德华大夫》、 《沉默的羔羊》等,大都从人格的更深层次来表现人性,并从更深精神领域来刻画人物,非常明显地把弗洛伊德的理论渗透到了影视艺术作品中。

一、精神分析取向的人格理论研究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round Freud,1856-1939)在2。世纪初提出的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理论是根据其多年的研究来解释人性的系统理论。他的理论影响了无数心理学家以及艺术家。

图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结构”与“三种意识层面”的对应关系

(一)精神分析趋向的人格理论。

本我(id):本我是人格的原始系统,包含着不合理的、荒谬的心理内容,它与潜意识层面相对应。在正常人的生理活动中,本我很自然地要受到压抑、阻止,否则,任它们泛滥就会使人疯狂,不可收拾。自我(ego):自我是人格的表层结构,作为本我的对立面,是在人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的。婴儿最初只有本我,但不久他就逐步懂得用某种方式比用其他方式,能使本我更快、更有效地得到满足,这就导致了自我的产生,因此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自我一方面是满足本我的欲望,使本我通过伪装,寻找合适的时机在现实中得到部分满足;另一方面,自我又决定本我的各种要求是否合理,是否允许其满足。自我和本我的关系就如骑马人和马的关系,马供给力量,而骑马人决定方向。超我(superego):超我处于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包括社会规范和文化标准在个人内心的体验,也包括最为理想的抱负。它代表着社会道德,与人的本我处于直接的冲突中。

(二)潜意识、意识与人格。

超我对意识进行严格控制,引起意识的紧张忧虑。为了免除忧虑,自我必须有计划、有节制地采取行动:一方面,对超我表示敬意和服从,另一方面,还要部分地、间接地实现本我的要求,这就需要给“本我”加以改装。自我的调节作用,可以表现为对现实的退让,也可以表现为缓和“超我”的苛刻要求。这样,经过“自我”调节、修改的“本我”,就可以适当地表现出来。自我的职责是同时满足本我、超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要求。而自我要使本我的欲望得到满足,不仅要考虑外界条件是否允许,还要考虑超我是否认可。所以,弗洛伊德曾在《精神分析学新论》中,悲叹“人生不是容易的”。其含义就是“自找”要侍候三个严厉的主人,并尽力调解这三个主人的主张和要求。这三个暴君就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当自我受到三方面过于严厉的威胁、逼迫的时候,它就会有沉重的忧虑。因为自我源于知觉体系的经验,命中注定要代表外部世界的要求;它也愿做“本我”的奴仆,因为“本我”有着太强的冲动力;同时,它的每个动作都要受到严厉的“超我”的监视。“超我”不顾“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任何困难。个人如若不能忍受社会标准的要求,“超我”就会用紧张的情感去责备“自我”,使“自我”产生负罪感。山此可见,“自我”常为“本我”所激动,被“超我”所包围,又被外界现实所阻挠,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因此,它怎能不感叹“人生是不容易的”。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视觉艺术的影响及其贡献

(一)艺术起源的原动力与人格的层面――本我(id)。

艺术起源的原动力――里比多(Libido)说:早在20世纪初,弗洛伊德就提出艺术起源的原动力就是“里比多”。里比多也称性力,是一种原始、本能、盲目的冲动,且通常被压抑在无意识之中,它是一切行为的推动力。

1 人的一生都有性的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生命的原动力,在人类生活中异常活跃,像地下奔腾的岩浆,无时无刻不在蒸腾、冲动,寻求着爆发。”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一般而言,人们的性本能受到控制,随之就会产生无意识的爱、恨、愤怒等,“从广义的发生学角度来看,这是有道理的。我们把一切温柔的情感表示都算作属于性的本能,这种情感产生于原始的性感情,甚至那些情感在原始和目的方面已被禁止,或者已把这个目的变成了另一个不再有性的目的。”为此,弗洛伊德强调“不血该忽略或低估心理因素。我们使用的‘’一词和德语中所用的‘爱’(uchen)这个词具有同样的涵义”。弗洛伊德特别批评了不懂精神分析观点的人,认为他们“都无权干涉精神理论。他们由于只强调的躯体因素,所以他们把问题简单化了”。弗洛伊德研究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梵高、尼采、卡夫卡等艺术家。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位“癫痫”病人,当他沉浸于创作时,各种神经症症状都没有了。弗洛伊德由此认定,艺术家的创作是神经症的转机,艺术家的创作对其神经症有补偿与替代的作用,所以,神经症是艺术创作的心理基础。此即代偿说的主要内容。梵高、尼采、卡夫卡等都有类似的情况。但是,若把这个结论推而广之,则容易犯以点带面的错误。后来,弗洛伊德提出了游戏说。他指出:“每一个做游戏的儿童的行为,同一个富于想象的作家是一样的;他们创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他们按照自己中意的新方式,重新安排自己天地里的一切。”艺术家也是“像儿童做游戏一样,创造了一个幻想的世界”。他们倾注了丰富的感情,“这种想象的诗一般的世界就是艺术”。

2 艺术活动的宣泄功能。

弗洛伊德在给维也纳大学开设讲座时,明确指出:“在艺术活动中,精神分析学一再把行为看做是想要缓解不满足的愿望――这首先体现在创造性艺术家本人身上,继而体现在听众和观众身上。”也就是说,宣泄作用先是发自创作者身上,然后诱发欣赏者的共鸣。

许多艺术家在谈到自己的创作体会时,常常感到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在作品末完成的时候,总是郁结在心中,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种不畅的感觉。这种冲动如若不能从其作品中宣泄出来,就会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和生命体内其他系统的异常。当他们把自己意识活动中的内容以影视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时,他们躯体的生理方面的不通畅所造成的生理异常,就可以消除,心理也就趋于平衡了。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艺术家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使自己自由,并且靠着他的作品传达一些有着同样被压抑的愿望的人们。”这就是说创作者和欣赏者要有“同样被压抑的愿望”,艺术作品才会引发欣赏者的共鸣,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可以把郁积在心中的七情六欲随着作品情节内容具体、生动、形象、细腻地展开,或者在五彩缤纷的声、光、 色的魅力烘托下,毫不犹豫地释放出来,或者这些欣赏者会在被激荡起来的情感流动中,悟出了某些人生的真谛,找到了解决自己疑难问题的方法,心情也随之愉悦,从外向内然后又从内向外地s舒展起来,“被压抑的愿望在梦幻中达成了”。这样,被郁积的情绪得到宣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二)影视艺术与潜意识、梦的分析。

1 影视艺术与梦。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与梦都是缘于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欲望。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是双向的:其一,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的愿望,可以在种种艺术形态中得到变相的满足;其二,众多的艺术作品的内容又可以激励人们为在现实中真正地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奋斗。而梦的作用是单向的,愿望在梦中满足后,一般情况下就不再追求了。同时,弗洛伊德还明确指出:普通人向他人说梦,一般不会引起别人的兴趣,而“当一个艺术天才向别人描述他的游戏或叙述他个人的白日梦时,我们会感到极大的乐趣”。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的幻想越丰富、越强烈,就会创作出更多的斑斓多彩的“白日梦”,许多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都充满了幻想与梦幻的色彩。最为明显的影视作品如奥斯卡获奖影片《爱德华大夫》中,将梦的解析以及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始终贯穿于整个作品中,从童年创伤的潜意识症结无法解脱的病人及假扮为医生的“爱德华大夫”身上,以及为他进行释梦的医生们,影片自始至终在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着诠释。

2 影视艺术与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的所作所为与玩耍中的孩子的作为一样。他创造出一个他十分严肃地对待的幻想的世界,他对这个幻想的世界怀着极大的热情――同时又把它同现实严格地区分开来。”他指出,在想象的世界里,可以满足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他对幻想的作用赋予“动力性”意义,他认为,“未能满足的愿望,使幻想的人就有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每个幻想包含着一个愿望的实现。”因此有幻想的人就有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就会义无反顾地把幻想变成现实。影视艺术的作用是可以把人的潜意识活动的内容释放出来。弗洛伊德把它归结为愿望的达成,即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可以在艺术创作中得到满足,他指出:“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中感到不愉快”,艺术家可将自己的白日梦加以改造、化妆,组织成文学、艺术作品。在影视艺术作品中,也经常以“抽象、概括的动作、语言”一带而过。艺术的构思、修改过程,也是“理性意识”压抑的结果。同样艺术的构思、修改过程,也是在“理性意识”的管理下,舍弃了无意识中流露出来的不符合超我要求的内容。

弗洛伊德还意识到“理性”意识对影视艺术的不同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做梦时,由于大脑皮层大部分区域都处于浅压抑或深压抑的状态,大脑活动的生理水平降低了,所以,梦的状态类似催眠状态,无逻辑性、无批判性。而影视艺术作品则是在社会意识的检验下,具有逻辑性、批判性的“理性”特点。

3 欣赏者在影视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宣泄”。

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甚至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其情感需要是有差论的。所以,每个人欣赏影视艺术作品,都是为了当时的情感需要。有时他们纯粹为了欣赏艺术,有时是为了宣泄一下自己的某种情绪,有时只是为喜爱某位导演,赏罚分明。欣赏者在欣赏影视艺术作品时都是有针对性的。只有在有针对性的前提下,欣赏者才能在欣赏过程中畅快地宣泄自己的情绪,愉悦自己的心情,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身心得到最佳调适。

第5篇

关键词:鼠人象征;释梦老鼠

一、鼠人简介

1、1家庭背景

恩斯特・蓝泽博士(鼠人)自童年起即受到严重程度不一且令人痛苦的强迫症状困扰,因而於1907年求见佛洛伊德。蓝泽诞生於1878年一月二十二日。他的父母亲是一等亲表兄妹,都是犹太裔。母亲乃由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收养长大。养父母并没有好好地对待她,但她却拥有财富保障的未来。病人的父亲也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蓝泽似乎在童年早期就有高度的攻击性。当小蓝泽三岁时,他必定是处在冲突满布的伊底帕斯情绪之痛苦当中,当时他曾经咬了某个人。一些作者注意到这种婴孩期的「噬咬攻击与日後强迫症之间的关联性。申苟(Shengold)将老鼠的意象追溯为攻击性噬咬的象徵性再现。这并非蓝泽所忆及的唯一一个攻击的例子。微不足道的挫折会让他幻想相关人士的死亡。

蓝泽的双亲在生下他的时候年岁已相当大了:父亲五十三岁,母亲三十四岁。当时他有三个四岁到八岁的姊姊。在他之後父母又生下三个小孩:一年半後多一个男孩;两年後有一个女孩;八年後再添加另一个妹妹。他们似乎是一对快乐的伴侣,透过他们儿子的回忆,这个家庭的气氛给人一种活泼又诙谐的印象。然而由於孩子的年龄间隔相当短,就意味著这个男孩享受母亲全盘注意力的时光非常短暂。才十八个月以後,他就被一个男孩竞争者──他唯一的弟弟赶下王座。他必定了自己这么早就被取代感到非常挫折,并对双亲感到愤怒;对他弟弟则有同样强烈的竞争感与嫉妒。

1、2症状

在他见弗洛伊德之初,显示出来症状是与东方的一种特殊刑法有关即老鼠钻。老鼠的象征性含义在弗洛伊德鼠人的文本里已经有了详细的解释,这里不做赘述。之后慢慢的一些以往的强迫与思维被他说出。例如想要割破自己的的喉咙,突然的节食减肥,半夜复习功课幻想死去的父亲会回来看他,对着镜子看自己的等等。而这些行为在他看来也是很不能理解但是又控制不住的。不仅仅有强迫,在思想上,鼠人还存在强烈的幻想,强迫性思维也很严重。老鼠钻的想法会发生在他死去的父亲身上。如果他不把钱还给上尉,那么这个事情就会发生。他一直饱受着强迫性思维的煎熬。那么奇怪的思维也毫无逻辑可言,鼠人自己也认为有些想法是可笑的。但是仍然要承受这样思维带来的痛苦。

二、神经症与象征的关系

释梦的技术,在弗洛伊德那里,是从精神分析第一词汇自由联想技术发展而来。梦者从联想到的东西,一样串一样,牵扯出其中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而后弗洛伊德申称有一种便捷的方式可以快速的。弗洛伊德在结论部分得出:强迫症是情感和思维观念的关系被剥夺了,其核心机制是矛盾情感:爱恨交织;而癔症是象征化的形式进行对无意识的修改,以便通过症状满足无意识的欲望并同时又隐藏了它。而这样一种剥离的关系,也存在象征的关系。有关系的事物的剥离,如果是全完全的剥离,那么就不会存在症状只有这种不彻底的剥离,让原本紧密相连的事物看起来没有了关系。但是通过分析,自由联想,是可以得到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我个人认为就是存在一种象征的关系,把剥离的东西又联系在了一起。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这是这样的逻辑,把被潜意识压抑的东西又换个面貌重现出来。

释梦的手法,从技术上来看很简单,就是让梦者自由联想到什么都说出来。虽然说方法很简单,但是要真的做到自由联想非常不容易。潜意识之物要冲破意识的防线,表达出来,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在重重压力之下,就会想到以比较经济的方式曲线的绕过意识的防线。所以梦者往往不明白自己的梦境为何这么曲折离奇。之后他提到还有一种便利的方式,那就是象征的手法。利用人类精神文化遗产的神话故事,俚语等形式,找到某一种事物所代表的人类集体潜意识里的替代物。要看破象征的方式很复杂,不同的人类族群有相同的象征意境,也有完全不同的。所以在处理象征释梦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在鼠人这里,我只选择了一个他对家庭教师的行为,与某一个强迫性思维做解释。

三、行为解读

3、1给家庭女教师戴帽子

在一次偶然的出去游船途中,一阵大风刮来,于是他迫使那位女士戴上了他的帽子。因为他又收到了那种强迫性的指令:不能让任何不幸发生在她身上。驱使他做出这种动作的是一种保护冲动。在案例解析中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攻击。鼠人虽然说给她戴上帽子怕她遭受不幸。但是这样的想法是由他而出的。所以他对于这位女士是爱恨交织的,希望能够保护她,受到挫折以后又由爱生恨。

在释梦一书中,帽子代表的是女性生殖器。鼠人要把自己的帽子给女士戴上,如果不是属于强迫性的,也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当时的情况,这样的行为也是不合理的。鼠人的脑子里冒出了如果不给她戴上她就会发生不幸的事情。帽子代表女性生殖器,那给女士头上放个生殖器的含义,是一种羞辱。似乎在说,你是个把生殖器放头上的的女人。可以看出鼠人给女士戴上帽子不能说只是想保护女士,也隐含了一种羞辱在里头。

3、2老鼠钻

在一次服军役的行军中听到一个军官说到东方严酷的刑法,就是用罐子装着老鼠对着让老鼠钻进去。鼠人就产生了这样的鼠刑会发生在他心爱的爸爸和女士身上。鼠刑让鼠人本能受到了刺激,并唤醒了他的许多记忆,所以在上尉的故事以及让鼠人的告诫之间那段短暂的时间间隔里,老鼠形象迅速地在鼠人与一系列象征意义建立了关联:这种关联纠结成网,不断扩张,又把新的心理内容罗织进去。最重要的一点是,鼠刑唤醒了鼠人的-在他的童年中,曾在他心中扮演过相当重要的角色。这一段时期持续数年,并在他对蠕虫的厌憎中得到了延续。在意义网络的扩张过程中,老鼠又带上了金钱的含义。这一点是在弗洛伊德从病人的言谈中观察到的,因为他曾向弗洛伊德指出过rate和rat这两个词之间的相似性。在他那些迷狂的强迫性幻想中,鼠人已经建立起一种以老鼠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体系。“这么多弗洛林,这么多老鼠”与此同时,在鼠人眼中老鼠也还具有另外一层重要的含义:危险病菌的携带者。由此一层含义出发,老鼠又象征性的替代了对梅毒的恐惧-我们知道这种病在军队中也是十分常见的。梅毒的携带者其实正是本身,所以说老鼠也可能使的代表--尤其是小男孩的-时常被人称为小虫子,据资料说鼠人曾患隐睾症,这种病的症状进一步的把老鼠与联系在一起。捷克上尉的故事中,正是老鼠钻进了人的,就像鼠人童年时代的蛔虫一样。在《小艾芙》中的鼠妻子的角色把我们印象了确凿无疑的结论:在鼠人的诸多强迫性幻想中,老鼠形象还代表着孩子。小的时候他常常对这些可怜的老鼠感到同情。因为他本人也是一个遭人讨厌的丑陋小孩,还会在愤怒中撕咬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且他也曾因此遭到毒打。他很可能的确是把老鼠当作了:一种和他自己类似的生命。那个捷克上尉对鼠刑的描述让他对老鼠的复杂情感受到了刺激。很快的,他就以强迫性念头的形式对这种刺激做出来回应。老鼠即小孩,他中意多年的女士没有生育能力。这一点其实也正是让病人心怀犹豫的关键原因,因为他本人是非常喜欢小孩的。“助幼儿期性理论以及早已应用在释梦方法中的象征体系,我们完全可以对病人的整个病症做出合理的解释。”(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书目:

[1] 《狼人的故事》,弗洛伊德,鼠人案例中文版;

[2] 《鼠人》英文版案例分析,弗洛伊德;

第6篇

[关键词] 意识;潜意识;马斯洛需求层次;尚德

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1970― ),英国导演、编剧、摄影师及制片人。“我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像我的前辈希区柯克那样,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重要的是我还很年轻。”这是诺兰对自己的评价。他的电影情节复杂、主调偏阴暗,不少影评人也批评他的电影缺乏人情味。好莱坞一位著名制片人曾如此评价诺兰,“这是一个拍冷血电影的冷血家伙”。然而在新片《奠基》中,诺兰花大力气为故事注入温暖,讲述主人公和妻子的感情,是对“冷血”批评最好的回应。该片继承了诺兰一贯的深刻、引人思索的风格。

影片《奠基》中一次未成功的盗梦和两次植梦,分别体现了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开场的盗梦是满足生存的基本条件。盗梦者科布,或者我们更应该将他称为造梦者科布,他所实施的两次植梦则更清晰地体现出其他层次的需求。尤其第二次植梦满足了科布团队不同层次的需求。植梦的最深层梦境,即进入潜意识边缘,正是科布为了满足他最迫切的情感需求,也显现出道德感的作用。正如片中所说,“为什么不让梦做大些呢?”因此便有了诺兰超空间、时间想象的影片《奠基》。

本文以第二次植梦为基点,以其过程中的六个现实与梦境的层次为素材,描述潜意识中人对自身需求的追逐和探索。

一、潜意识与需求层次

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理论中首先提出潜意识这个术语,它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脑内革命》作者春山茂雄则称它为“祖先脑”。 潜意识,也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潜能的动力深藏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里普斯认为,潜意识必须被看成是精神生活的一般基础。潜意识是一个巨大的领域,意识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1]319弗洛伊德所谈的潜意识,是一种与理性相对立存在的本能,是人类固有的一种动力,他认为,人类又一种本能,也就是追求满足的、享受的、幸福的生活潜意识。[1]320这种潜意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人类的言语行动。在适当的条件下,这种潜意识可以升华成为人类文明的原始动力。

弗洛伊德以“梦境”出发,在对梦的分析中深化他对潜意识的认识。诺兰如是,他将潜意识中人们对自身需求的满足延伸到影片中的梦。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要。(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2)安全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3)感情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4)尊重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限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2]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以及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3]

二、《奠基》的植梦过程中体现的需求层次理论

影片《奠基》将这些需求体现的方式设定在梦境中,这与梦的实质有很大的关系。弗洛伊德在搜集大量的素材的前提下,找到了梦和清醒生活之间的关系。他将记忆中的梦作为自己的素材,分析梦的伪装、刺激和来源,梦的显著心理特征、道德感以及做梦的功能等一系列的课题,得出诸多结论。 “对梦的功能,我们没什么异议。梦是心灵的安全阀。……心灵能自由地建构梦这个观点在我们的理论中也体现了出来,即潜意识活动默认梦自由的发生。……问题不再是梦创造了想象,而是想象的潜意识活动在梦念的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307包括那些违背了道德的梦境。梦中有许多场景是违背现实、常理和常识的,甚至有些严重违背了道德。“在梦中我们很难变得更好、更讲道德。全部相反,意识在梦中好像维持了沉默,原因在于我们在梦中没有同情,还可能做最坏的事,如偷窃、暴力或谋杀,对这些我们都觉得无所谓,也没有悔恨。”[1]34学者们对梦的真实性产生了两种相反的看法。根据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这些与现实不符、甚至相悖的梦境体现出我们不需要对梦负责,才有了这些隐藏在意识下的潜意识的真实体现。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真实需求的反映,因此研究梦中体现的人的需求即是研究人真实的需求。

《奠基》的第二次植梦始机的头等舱内。现实中的准备阶段影射了雇主齐藤多层次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要,如他的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等;还包括了他对尊重的需要: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及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限度;他的需求贯穿整个植梦过程,且运用精神激励模式引导科布团体为其服务。科布植梦最大的激励因素是自身情感的需┣蟆―为了合法地回家见他的两个孩子。同时其他成员也出于不同的需求:阿丽雅德妮出于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他成员表现为最直接的对情感或金钱的需求。

现实中的这些需求为植梦做好了准备。梦本身分为五个层次,每个参与者的需求,包括“观光者”齐藤和被植梦者费舍尔的需求,都随着梦的发展而变化和深化。

第一层,雨中的城市。这层梦境的目的是伪装者从费舍尔口中套出有用信息,比如:父子关系,让他说出6位数字,作为之后几层梦境的线索(房间号,女郎留下的电话号码,最后保险箱的密码)。费舍尔是主体,这些过程体现他对安全的需求。体现其潜意识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

第二层,酒店中。科布伪装成费舍尔潜意识中的防御者,离间费舍尔和勃朗宁的关系,劝说费舍尔进入到自己的潜意识中,为下一层植入目标来做铺垫。费舍尔依然是主体,他的潜意识体现出他对安全的需求和情感的需求。

第三层,大雪中的安全屋。这层梦境是参与者多层级次需求的集中体现。这一层是费舍尔的潜意识防御,集中体现出他自身情感的需求:希望被爱。现实中父亲对他很冷漠,而植梦者营造的梦境满足了费舍尔对爱的渴望,使他丧失了抵御,从而接受被植入的想法,植梦最终得以成功。对于齐藤,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为梦想而奋斗。同样体现出他对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为了实现他自身的理想、抱负,发挥他的能力到最大限度,他甚至愿意抛弃自己的生命。可见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

之后导演和编剧大打温情牌,重笔描述科布及其妻子间的感情纠葛。突出影片的主线,情感。什么时候是开始?什么时候是结束?死亡是彻底的终结吗?那为什么梅尔跳了楼,她还是不停地出现?第四层梦境是科布的潜意识层,梅尔来自于科布的潜意识。科布对于安全、感情、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体现在这一层梦境中。尤其是情感需求,为了满足这个需求,他答应留在梦境中,而当遇到更高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时,科布毅然选择进入潜意识边缘,找到齐藤,实现他对植梦成功的追求和对他人的承诺。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

第五层,潜意识边缘。植梦的结束回归到发起者,这最深层次的梦里只剩齐藤和科布。再高层次的追求也是以较低层级需求的满足为基础的。影片从开始就强调科布最迫切的情感需求――回家见孩子们,这个需求对他最具激励性。如果不能满足该需求,再重要的多层次需求的满足都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落脚点。这个需求贯穿整个植梦过程,在不同阶段激励着科布,并最终引导他带领齐藤走出潜意识边缘。

三、结 语

植梦是比盗梦更高级的技术。《奠基》中造梦师们个个能力非凡,不仅能够用意识造出各种宏大的场面,还能带着其他人在各个梦的层次之间穿越。这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源于遵从和尚德。

每个人都要遵从自然界和社会中的规律。片中最吸引笔者眼球的场景是科布教导阿丽雅德妮如何造梦,成为造梦师。科布提出这个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前提:梦境不要违背常理和常识,如地心引力等;且梦境的场景尽量不要用现实中的场景,为了避免分不清梦与现实。违背常理和常识的事,即使发生在梦中,仍然会引起潜意识抵御。同时,社会中的人不是独立体,植梦的完成需要一个团队,因此只有科布一人是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的。在团队中每个人各司其职,遵从是前提。

尚德是指崇尚道德。影片最初便给观众设置了植梦的前提:反商业垄断。这是开场就赋予植梦的“正义的”道德意义。其次,现实中逝去的妻子,反复出现在科布的梦境中。妻子自杀是由于他植入的梦,这是对他违背道德的惩罚。最后,科布可以穿越回现实,放弃深陷潜意识边缘的齐藤,然而诺兰给他设定了一个道德意义:为了救出“观光客”齐藤,科布放弃最后一次穿越回现实的机会。

现实与虚幻的距离有多远?或许只是一个梦的距离,这个梦的时限是多久?弗洛伊德说,梦犹如烟花,绽放只是一下子,但准备的时间需要很长。他把梦解释为“愿望的满足”,包括潜意识里的愿望。即使在梦中,潜意识中的遵从和尚德依然在起作用。让我们在观看电影大师为我们营造的梦境时,努力寻找心中那个“陀螺”,找到梦境通往现实的那个出口。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周艳红,胡惠君,译.上海: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 [美]A•H•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M].林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第7篇

我拉着一头牛出去吃草,在回来的路上,它与我讲:“走这条路嘛,顺便去等周老师下课,然后一起回去。”

我嘟着嘴说:“我才不要带着你一起去看她,一来我不想让她知道我放牛,二来如果你说话会吓到她。”

牛用力地拍了一下尾巴,有点生气地讲:"你脸皮真薄,死要面子,我们牛可是你们人类的公仆,多少名人作家称赞我们,而你却不敢把我介绍给你的朋友。哼——“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并没有觉得你有损我的面子还是什么,你说人话会吓到许多人的,而你说话的能力又是怎么来的……“

下文不再有了,因为手机闹钟响了,我揉揉眼睛,才反应过来那只是一个梦,而我为什么会做这么一个梦?我带着这么一个疑问,洗漱完之后赶紧翻开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结合书的前面几章,总结出人做梦与近期经历的事情密切相关。我接着就回忆了一下这几天的种种事迹。我想了许久,终于找到了答案——前几天我看了一部国外电影《魔法教师》,里面的一个教师被外星人赋予了无所不能的一只手,只要挥一挥手愿望就能实现。电影中的那个教师为了知道他的导盲犬的吠犬的意思就让它有了说话的能力。

我合上书,”噢“了一声就去吃早餐了。

第8篇

关键词: 梦兆 预兆母题 作用

美国已故的著名总统林肯在指挥并获得南北战争胜利后,于1865年4月14日遭到暗杀,这是世人皆知的史实。而林肯死前的三天就预感到自己要死,并且在自己最亲近人的集会上讲了他的预感,这在美国也是家喻户晓的。据说马克・吐温也曾在梦中梦见过自己的兄弟的死。

不论是电视、电影还是现实生活,我们都曾听说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可以相互感应。比如一个人生了重病或者遭遇不测,他的近亲总会有不祥的感应:心里感到或者眼皮老跳等等。所有的这些巧合和应验,就更为生活增加了不少迷惑性和魅力色彩。

我想除了好奇和些许的害怕外,这些东西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因为这是一种神奇的心理学和民俗学影响下的奇异的兼社会、生活、文化为一体的很有意思的现象,将会对表达社会思想文化的文学作品产生重要的影响。

比较文学中的主题学,近年来和译介学似乎有甚嚣尘上的趋势。但对于作为主题学研究基础的母题研究中的预兆这个母题,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部分西方文学作品中,有关预兆母题的表现形式之一的梦兆进行分析,旨在部分揭示预兆母题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尽管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一再强调梦是愿望的达成,梦是可以解释的,并且在“梦的解析方法”一章中,认为“主张‘梦是预言未来的观念’者,即利用‘符号释梦法’来对梦作一番解释,由其内容、形式加以臆测未来。”[1]要想介绍如何使用“符号释梦法”,那当然是不太可能的。解释之正确与否仍只是一种主观的推测及直觉的反应,因此,释梦才被认为只是属于一些天生异禀之佼佼者所具的专利。

不过通过梦,人们可以从中知道很多未发生而即将发生的事。法国社会学家列维―布留尔曾写道:原始人首先把梦看成是一种实在的知觉,这知觉是如此确实可靠,竟与清醒时的知觉一样……他们完全相信他们在梦里见到的那一切的实在性,很多时候又能验证。所以又被人们称为一种精神上的或自发的力量来控制自我行为的一种方式,也即是说做梦之人自己折磨自己,但是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知未来的祸福凶吉。这种信仰无论是中外都曾存在过,这也是梦兆作为一种预兆形式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民俗学和心理学的基础。

有一个据说是真实的,因为做梦救了自己的命的故事:有位叫罗兹的小姐去距芝加哥三十里远的朋友家度假。晚上睡觉的时候,半夜突然听到外面吹吹打打的声音朝这边越来越近,十分热闹。她很纳闷,这么晚了怎么还有人来办事啊?起来站在窗边一看。一辆灵车,上面没有棺材却坐满了人,正朝这边开来。她正在犹豫的时候,有个声音对她说:上来吧,还能乘一个!她抬头一看,一张丑陋异常的脸!好恐怖啊!立即就吓醒了!

第二天无论朋友如何苦苦挽留,她坚持要走。但又想去芝加哥逛商场买些纪念品,不知不觉就爬上了最高层,下楼的时候,看见电梯里很多人,正在考虑要不要乘的时候,电梯小姐对她说:“上来吧!还能乘一个!”她一听,和梦中的话多么像啊!于是立即朝楼梯口走去,等她刚下了两级阶梯,只听“哄!”的一声吊电梯的绳子断了,电梯里的人无一幸免。

恩格斯在分析梦魂梦象观念时指出: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又经常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他们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中的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活动。从而又认为梦中灵魂可以同神明沟通与自己的祖先的灵魂相接触。因此他们把梦象作为神灵或祖先对梦者的启示。尤其在中国民间,哪怕是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我们都会听见很多关于托梦的说法,尤其是死去的人对他子孙或生前的故旧。做梦者如果经常梦见死去的人在梦中对自己说的话,定认为是有寓意的。比如,有个人说他前夜梦见他的已故先人托梦给他说自己住的房子漏水,这个人跑到先人的坟墓边一看,果真发现坟墓的一角有个大洞,下雨了就有水进入墓中。这种托梦就是一种梦兆。

无论哪个民族也或多或少有这种信仰。19世纪末期,有位英国的记者兼作家西德尼-霍勒有一部小说《梦恋奇案》(又译《红心胜方块》《终成眷属》)讲的就是一个勇敢的青年黑尔连续几次梦见一名陌生的漂亮女子,吸引黑尔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每次在梦中,姑娘都流露出一副寻求帮助的眼神。在一次意外中,黑尔救助了一名正好是经常出现在他梦中的女子。姑娘很感激她的救命之恩,却又一声不响地离开了他,他很奇怪,几经调查才发现那名女子正处于更深的困境。最终,他凭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救出了那名深陷魔窟的女子,两人最后终成眷属[2]。

弗洛伊德还说过:“在这能量的影响下,梦于是受到我们所谓的“再度修正”地修饰――关于其连贯与可解度。这等于说,此能量把梦和其他的知觉内容给予相同的待遇;只要梦材料允许,它亦得到同样的预期性概念。”[1]所以说梦是具有预期性的。这正好解释了为什么梦具有预兆性。他所说的这种能量是指成为知觉后的梦,借着新获得的性质而刺激着意识成为一种感觉刺激促使潜意识内一部分可资利用的能量去注意发生激动。而做梦就是动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过做梦而预测到未来的事情――梦兆。

预兆情节,使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产生一种对奇幻事物的浓烈兴趣。一定程度上使猎奇的心理获得了满足,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美学功能。由于预兆本身是一种没有办法用科学依据和理论方法论证的东西,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又带有魔幻甚至荒诞色彩。因此,预兆情节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美学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它使得文学作品的情节更加曲折离奇,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耐读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神秘力量的推崇,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和艺术性。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文学作品特殊的文化内涵。

注释:

[1]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西德尼-霍勒.梦恋奇案.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参考文献:

[1]乔双信.俄苏文学中的“预兆”情节及其功能――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国情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1992年第1期.

[2]马雷特著(Marett,R.R.).心理学与民俗学[M].山东人民出版,1998年.

[3]佛洛伊德著.赖其万,符传孝译.梦的解析[M].作家出版社,1986年8月.

第9篇

[关键词]精神分析;诠释学;弗洛伊德;荣格;霍妮;宾斯万格

正如弗恩指出的:“精神分析始终内含着一种广义的哲学观,它主要来源于西方思想中伟大的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而不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教科书”(弗恩,1988,p.1)。其中,作为探幽人的精神世界的西方哲学思潮的诠释学,在精神分析运动百年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愈来愈彰显出其价值与重要性,弗洛伊德及其之后的荣格、霍妮和宾斯万格等精神分析学家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不同时期诠释学的影响,其理论观点和治疗方法都具有明显的诠释学特征。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诠释学倾向

尽管弗洛伊德认为自己的精神分析学看似合乎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但他的许多主张都带有明显的人文科学特别是诠释学的特征,尤其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著作《梦的解析》,仅从书名上就使人很容易联想到诠释学。事实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确受到了诠释学的影响,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诠释学特征,无论是在理论探讨上,还是案例治疗上,弗洛伊德都践行着诠释学方法,这既是因为他受到了当时所处文化氛围的影响,也是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一种必然需求,正如他所宣称的:“你们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到我们的心理学的目的何在,我们并不单纯去描述现象,而是要把它们作为某些力量在精神内发挥作用的信号,作为某些正在力求达到一种目的的倾向,某些共同合作或相互对抗倾向的表现来理解”(杨清,1986,p.346)。

斯蒂尔(Robert Steele)曾明确指出,“精神分析无可非议地是诠释学的一种形式”,尤其是“弗洛伊德的方法,还有他对理解的概念化,理解是在两个人之间以语言确立的,将解释定位在精神分析的核心。它作为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身份是有疑问的,而弗洛伊德的观点与现代诠释学家们的观点在自我反思、意义和有效性上的一致,使得我们把精神分析看做是如下学科的范式:通过对潜在的、潜意识的或不易理解的东西的解释,关注不断增长的自我理解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的学科”(Steele,1979,p.409);阿根廷精神分析学埃切戈延(R.HoracioEtchegoyen)也认为:“弗洛伊德工作有许多方面必须被置于诠释学的领域中……贯穿于弗洛伊德的著作,许许多多段落中,精神分析都是与人文科学相联系的,而且,在这些段落中,这位创立者含蓄地采取了一种诠释学立场。”(Etehe-goyen,1993,p.1111)

弗洛伊德所表达的“梦的成分的性质不是原本存在的东西,而是做梦者尚不知道的某种东西的替代物”、“梦因为有了愿望而引起,并且梦的内容就是愿望的迂回曲折地实现”、“梦的象征手法实质上就是一种比拟,尽管不是一种随意的比拟”(弗洛伊德,2007,p.95、p.109、p.131)等等关于梦的这些主张,都可以在诠释学家施莱尔马赫那里找到支撑:“在许多不同的思想线索里存在一种类似关系,所以某物能促进其他某物;例如,在物理自然的东西和道德伦理的东西之间,在音乐艺术和视觉艺术之问就存在一种类似关系。但是我们应当仔细发现是否对我们发觉譬喻表达式有任何指示。”(洪汉鼎,2001,p.56)施莱尔马赫详细谈到了“譬喻性的解释”,甚至可以用来作为弗洛伊德的梦论源头之铺垫,或者说是更好地阐明了释梦的根据。霍伊特(Michael Hoit)也指出:“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认识论模式与弗洛伊德的临床理解模式相似,因为它们都试图通过认同过程获得对文本创造者意指的意义的客观看法。在两个模式中,都有一个信念,即存在一个客观的外部现实,是与观察者分离的,可以被重新建构。”(Hoit,1995,pp.15-16)

另一位诠释学家狄尔泰的许多观点也都可以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与治疗中找到相似之处,“早期的弗洛伊德采取坚定的实证立场,根据实证原则寻找有关心理的科学;后期的弗洛伊德则将意义置于解释性分析这个支点中,因而很可能在狄尔泰那里找到了同盟”。(Tauber,2010,p.93)弗洛伊德在开始建造他的精神分析大厦之时,正是狄尔泰将诠释学从解释书面文本的方法发展成为解释整个精神现象的精神科学的普遍方法之时,其出版的《精神科学导论》(1883)、《描述的和分析的心理学的观念》(1894)、《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构造》(1907—1910)等著作对相关问题作了论述,也可以为弗洛伊德提供一个参照。

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潜意识,潜意识的内容平时都被压抑着无法进入意识层面,而是通过做梦、神经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失误等以符号的形式展示其意义,这些符号则是显梦、神经症症状、自由联想所报告出来的言语文本以及口误、笔误等,精神分析就是要通过对这些符号的分析来获得隐藏在其背后的潜意识的真实意图,是运用解释的方法由表层意义探索深层结构的释义过程,其程序是:潜意识一意义象征一解释一为意识所了解一理解。这正是狄尔泰所强调的:理解就是从生命的外在表现中获得内在的生命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在外在世界的物质符号基础上理解内在的东西的活动。

二、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诠释学体现

诠释学的目的是阐明符号所表征或代表的意义,但意义不能直接观察到,需要进行解释或阐释。与此相对应,荣格(Carl Gustav Jung)把他自己的幻觉和梦作为文本解读,把他游历世界的所见所闻也作为文本解读,把患者的梦和联想作为文本解读。简言之,他把人类心理看做一个有价值的文本进行意义和价值的关注和解读,并且把这些解读与自己关于文学、艺术、历史、神话、宗教的思考相结合,“从根本上讲,荣格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阐释活动;荣格的学说,本身就是一种关于阐释的学说”。(冯川,1996,p.248)

1986年,“荣格与人文学科大会”在纽约召开,此次会议的宗旨是要对荣格思想在当代人文学科中发挥的卓越而有争议的影响进行重新评估,并且重点放在确定其对当代诠释学方法所做出的贡献上。参会者对荣格及其思想展开了内容广泛的讨论,在后现代主义的视域下,从哲学、文学、神话、宗教、历史、艺术等众多方面探讨了荣格对文化诠释学的贡献,普林斯顿大学于1990年以《荣格与人文学科:走向文化诠释学》为题出版了这次大会的论文集,巴纳比(Kafin Barnaby)和达西尔诺(Pellegrino Dacier-no)在这本论文集的前言中指出:“荣格的阐释学首先是象征的阐释学,并且正因为如此而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和积累性的运用而展开。对此,最好的隐喻很可能正是荣格本人在《回忆、梦、反思》中提到的小孩搭积木的游戏。它的任务并不是将意义回复到象征与梦的文本中去,而毋宁是展开一个过程,任由这过程产生出意义的多元,却并不匆忙而对其最终的意义做出不容质疑的决断。”(冯川,1996,p.255)

荣格尤其重视梦及其象征意义,致力于挖掘原型与象征的潜意识内容,而通过诠释学视角,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荣格的各种原型的意义,如人格面具、阿妮玛、阿妮姆斯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象征性的形式来进行分析。荣格的原型说是其分析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他对原型的研究是从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来考察的,超越了心理学的范围,涵盖了所有的文化和精神现象,有助于寻找人类文化心理结构和历史积淀的深层内容。集体潜意识,作为所有一切原型的储藏所,强调的是精神发展中先于人体结构组织的一些因素,涉及诸如超自然的神秘事物的同步性原理以及智慧老人之类的概念,这些概念带有假设性质,无法通过直接的科学实验来检验,需要从诠释学角度来理解。而反之,这些心理学研究成果也可以作为方法为诠释学所用,用以对各种文本所涉及的心理进行阐释。

荣格的治疗思想也反映出明显的诠释学特征:他将心理分析划分四个阶段——倾诉、阐释、辅导、转化,虽然患者的症状在倾诉阶段有所缓解,但关键的问题是要帮助患者发现潜意识的意义。例如,个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情结,深深根植于患者神经症症状之中的情结具有消极意义,而分析的目的不是要让人消除或根除这些情结,而是通过觉察与理解情结在心理与行为所起的作用来降低情结的消极影响。

三、霍妮文化神经症理论的诠释学表现

弗洛伊德的思想体系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他的全部学说贯穿着生物学观点,否认人性的历史性,否认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则因强调社会文化的作用而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形成鲜明的对立。霍妮(Karen Homey)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她将视线转向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对神经症提出了广泛的文化解释,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神经症形成中的作用:“在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着某些固有的典型困境,这些困境作为种种内心冲突反映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日积月累,就可能导致神经症形成。”(霍妮,1988,p.239)

精神分析发展中的这一转向与诠释学的发展历程是极为类似的:狄尔泰在继承和发展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思想基础上,把诠释学从对文本的解释扩展到对历史文化的探讨。狄尔泰认为,客观精神对精神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客观精神的范围从共同体所建立的生活方式、交往形式以及目的性关系到道德、法律、宗教、艺术、科学和哲学,“从我们呱呱坠地,我们就从这个客观精神世界获取营养。这个世界也是一个中介,通过它我们才得以理解他人及其生命表现”(洪汉鼎,2001,p.97),狄尔泰还特别强调个人与他人的著作不可脱离他所从属的文化和社会结构来研究。

霍妮的研究正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她提出了自己的“文化病因说”:“神经症患者个人的精神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乃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文化危机的反映;神经症患者的内心冲突,只不过是一定文化内在冲突的缩影。”(霍妮,1988,p.6)尽管霍妮承认神经症本质上形成于早期童年时代的经验,不追溯童年经历就不可能对神经症有完整的理解,但是她不赞成片面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童年时代,也不赞成把患者后来的反应看做本质上是早期经验的重演,因为神经症不仅可以由偶然的个人经验所造成,同时也可以由其所处的特殊文化环境所造成。而且,“当我们充分意识到文化环境对于神经症的重要影响后,被弗洛伊德视为神经症根源的生物因素和生理因素,就立刻后退到背景的位置上。”(霍妮,1988,p.2)因为童年时期的经验对患者后来的神经症来说是决定的条件,但不是唯一原因,如果片面地运用,只会造成混乱而不可能使问题得到澄清。

四、宾斯万格存在分析学的诠释学特征

宾斯万格(Ludwing Binswanger)的存在分析学强调人的在世之在,关注人的整体性,认为患者之所以患病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的在世之在,是人丧失自由选择并拒绝为选择负责的反映,是单一、狭窄的世界设计阻碍着他们对在世之在的理解。宾斯万格的“存在分析”概念,就是把海德格尔“此在分析”概念与心理治疗的案例分析联系起来进行改造的结果,体现了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对他的深远影响,“海德格尔以对于作为‘在世界中的存在’的存在的基础结构的这个指示,给了精神病学家一把钥匙,他们借助这把钥匙,由于摆脱了任何科学理论的偏见,能够在其完全内涵的内容上接受和描述他所研究的现象。”(郭本禹,2000,p.627)

海德格尔受到胡塞尔(Edmund Hussed)的现象学和狄尔泰的诠释学的双重影响,结合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建立了一种本体论诠释学,他把诠释学置于此在对自身突出的在世之在的前本体论的、无法言喻的生存论理解这个语境中,它不再是要达到对文本的认识,而是要达到对在时间中存在的自我之理解的认识,由此使诠释学从方法论、认识论的领域转移到本体论的领域,成为一种具有普遍的本体论意义的哲学。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的任务就是追究存在的意义,强调对“此在之存在”的生存论上的分析,借助于对此在的阐释或解释,昭示存在的意义,而“此在之存在”在于理解,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此在自由地对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所做出的筹划,以此实现这个世界,并不断超越自己,实现未来。

宾斯万格多角度地接受了海德格尔对此在的解释,把理解人的存在作为其理论前提,并借用他的此在分析而创造了自己的存在分析,“我们把存在分析理解为科学研究的一种人类学类型,即是一种旨在探求人的本质的类型。它的名称和哲学基础都源自海德格尔的存在分析。”(任其平,2009,p.69)

此在是建立在“在世之在”之上的,宾斯万格对于海德格尔的“在世之在”的理解具有两个特点:“①他把在世之在主要理解为超越自身而趋向世界的主体;②他把在世之在描述为以实体的自我关注为特征的个体存在”(任其平,2009,77),在这些理解的基础上,宾斯万格还提出了含有“爱”的意味的“超世之在”,试图对“整体的人”进行解释的补充。宾从斯万格接受并解读了海德格尔对世界所规定和区分出的三种形式:(1)周围世界,即生物世界,这是此在的最切近的世界,是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人的自然世界,包括观念化的对象物,如科学、艺术等;(2)共同世界,即人际关系世界,是指社会联系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世界;(3)自我世界,即自我反思和自我认同的世界,是指一个人自己内部的主观世界。这三个世界实际上共同构建了人的“世界设计”,构建了人存在于其中的“有意义”世界的总体背景,影响着人的存在方式,只有把这三个世界联合起来考虑,才能真实地理解人的存在。宾斯万格对于患者的周围世界、共同世界和自我世界的差异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案例研究,他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精神症症状使得患者局限于周围世界和共同世界,对自己的存在开始感觉暖昧,易于受到外界影响,对自己的行为也逐渐失去了控制,因此,要特别关注自我世界,而这也正是精神分析没有做到的,宾斯万格指出:“弗洛伊德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提出的人的生态环境(周围世界),但他没有强调人际交往的共同世界,根本就忽视了自我世界。”(任其平,2009,p.85)

宾斯万格认为,治疗师要对患者的存在状态有清醒的认识,为了理解患者就必须理解患者的世界,要通过分析患者对于过去事件的言语描述和行为表现来理解他的世界,发掘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存在意义,进而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患者的当前存在。以宾斯万格对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三种世界中存在状态变化的分析为例,他指出这位患者的三种世界是混乱的,她始终处于存在性焦虑之中,无法恢复自我,甚至不能重新认识自己,而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状况,“既是由于她利用一种不适当的方式理解世界的失败——自我世界的功能失调;也是由于她患伤寒以后的生理虚弱引起的严重焦虑倾向——周围世界的影响;还与她的父母和教师未能提供道德训练——共同世界或人际环境的问题”有关(郭本禹,2000,p.633),宾斯万格因而特别重视对患者内部生活史的了解,以了解患者在世之在的结构,从而理解患者的世界设计,以便从患者的世界设计着手,帮助患者认识自我及自我与其世界的关系,摆脱单一、狭窄的世界设计的束缚,启发患者通过反思对自己的真实存在产生真正的理解,使其抵达真正的自我,达到本真的生活状态。

第10篇

不知过了几百年还是几千年,也有一对恋人,一起来到了阿尔卑斯山脚下,听完这个故事,男主人公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他决定与情人米娜相爱的那一刻,就注定会流尽最后一滴眼泪,而妻子玛莎的心将会变成千年不化的冰山般寒冷。

1882年,他同时爱上了两个少女,一个是姐姐玛莎,一个是妹妹米娜;一个是教会工作人员,一个是维也纳的一名音乐教师。

热情开朗的玛莎对他一见钟情,并很快展开了攻势,而米娜此时正是一位英俊帅气、气度不凡的青年伯爵的未婚妻,而当时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神经科医生。

自卑的他经常在一棵梧桐树下愣愣出神,最后,他在这棵树上刻下了这样的诗:“如果不能做你的天空,给你整个世界的爱,那么让我做一轮月亮,在想念你的晚上可以用一帘月光轻抚你的脸庞。献给最爱的M·B(米娜·伯奈斯名字的缩写)”。

从那一天起,25岁的他决定忘记米娜,接受玛莎的爱情,而知道这个秘密的只有那棵梧桐树。

玛莎1861年生于一个犹太望族家庭,母亲是虔诚的教徒,18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从那时起,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为玛莎找一个有共同信仰、能让她过上舒适生活的丈夫,她绝对不能接受一个贫穷的犹太羊毛商的儿子,何况他既没有体面的工作,也不属于上层社会,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个无神论者。对于这些玛莎毫不在意,受到母亲的阻止后,他们只好秘密行动,认识三个月后,她偷偷地和他订了婚。

母亲发现女儿一意孤行,就带她离开维也纳,来到汉堡郊外的万茨贝克。分离的日子,玛莎将一腔热情都倾注在笔端,每天写两三封信,但他总是对浪漫的爱情没有信心,时常猜疑,他会在回信中提醒玛莎不要和哪些人多说话,不要和哪些人交朋友,这时玛莎就会耐心地在事业上鼓励他,在爱情中给他信心。

四年后,他开了私人诊所,两人终于举行了简单的犹太式婚礼,但在婚姻生活中,宗教仍然是一个禁忌。但很快他们有了孩子。

生活本来可以这样幸福地过着,可偏偏总会出现意外。

一个冬天的夜晚,传来米娜家忽然着火的消息。米娜由于热浪灼伤了双眼,而一直保护她的丈夫伊凡由于伤势过重,很快去世了,这让他百感交集。不过伊凡的去世带给米娜的除了所有财产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失去了丈夫的米娜再也没有绽放过笑容。

玛莎不忍心看到妹妹如此伤心,就把妹妹接到家里来,他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矛盾中,对米娜的爱又开始折磨着他的心。

这一段时间他的精心呵护,他的爱情表白,也让受伤的米娜感到温暖,当他拉起她的手来到当年那棵梧桐树下看当年那首诗的时候,她再也不能抑制心中的感情,依偎在了他的怀中。

三天后,他带着米娜来到了阿尔卑斯山脚下,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博士和妻子”登记住在马洛亚旅馆的11号房间。

私奔的第一天,他带着对妻子的内疚给家里打了电话,和玛莎把事情说完后,潸然泪下,转身发现米娜怔怔地坐在床边,电话那端最后一句话是:“我等你回家”,这一夜两人相拥无眠;第二天,两人来到阿尔卑斯山脚下,站在冰湖上,听到了那段美丽的爱情故事;第三天,回到旅馆,他忍不住再次给家里打了电话,电话只响了一声,便传来一句清脆的童声:“是爸爸吗?妈妈割腕差点就死了,你早点回家好不好?”

得知玛莎自杀未遂,听着儿子稚嫩的声音,他痛哭流涕。米娜转身离开马洛亚旅馆1l号房间。在出门的那一瞬间,米娜轻轻说了句:“我永远爱你。只是从此以后,这份永恒的爱只会埋藏在心里,沉入阿尔卑斯山冰湖湖底。”

他两天后回到家,玛莎什么都没说,只是给了他一个长长的拥抱。

他开始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教育子女和生活的重担落到了玛莎一个人身上,八年时间里玛莎先后生了6个孩子。

他在给病人看病的过程中开始关注心理的理论。1900年《梦的解析》一书的发表,这本书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他最伟大的成就,可在当时书出版后的八年时间只卖出600本;1905年出版《性学三论》,在书中表达了关于婴儿期以及其与性倒错和神经症之间关系的观点。这样的观点让他招致世人的唾弃、嘲讽,他被看作是一个满脑子诲念头而邪恶下流的人。

夫妻俩达成协议,玛莎从不干涉他的工作,在别人都不理解他的时候,她在一旁替他流泪,照顾着他的起居,鼓励他继续写作,为他感到自豪,虽然在有着虔诚信仰的玛莎看来,他的研究也是不道德的,但她仍和他一起扛着流言蜚语,从不抱怨。

他宣称自己通过自我精神分析能解除精神烦恼,可他一辈子都在遭受某类精神症状的痛苦,其中包括偏头疼,尿道及大肠问题;在极度压抑时,时常晕倒,可对雪茄还是病态的痴迷,一天要抽20根,直到因此而得了口腔癌。

1933年纳粹执政,在柏林公开烧毁他的著作,女儿被捕,亲人们也在奥地利遭纳粹分子杀害。这时,玛莎表现得出奇地镇静,她求人把已经做过33次癌症手术、死也不肯离开家乡维也纳的丈夫偷偷送到了伦敦,当时已经77岁的她也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开始照顾他的生活。

1939年9月,他又一次倒下了,这一次再也不能做手术。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决定自己结束生命,因为当时他的状况是:他们最宠爱的小狗都因为他的口臭而远远地跑开。他请求医生给他注射大剂量吗啡,并求医生不要告诉玛莎,只通知女儿安娜,因为他知道,她不能接受一天没有他的日子。

他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1939年9月23日早晨,弗洛伊德静静地离开了。晚上,玛莎点燃了蜡烛,这是她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宗教活动。

第11篇

关键词:科尔姆・托宾 成长 漂泊 心理描写 精神分析

科尔姆・托宾是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创作涵盖小说、非虚构类作品、文学评论以及剧作。两部长篇小说《黑水灯塔船》《大师》先后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大师》荣获2006年度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法国最佳外国小说奖。长篇小说《布鲁克林》也入围2009年度布克奖,并获得2009年科斯塔年度小说奖。他的小说不以跌宕起伏的情节著称,而擅于描写刻画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微妙的动作细节,文笔优雅含蓄、内敛克制,清新自然,被誉为“英语文学中的语言大师”,享有巨大的国际声誉。

小说《布鲁克林》将背景设定在托宾的故乡――爱尔兰小镇恩尼斯科西和位于美国东北部的布鲁克林区,讲述了爱尔兰女孩艾丽丝背井离乡、移民美国的故事。20世纪50年代初,艾丽丝尽管学习了簿记和会计课程,资质很好,但在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在恩尼斯科西当地仍找不到工作,前途黯淡渺茫。在姐姐罗丝和弗拉德神父的帮助下,艾丽丝远渡重洋,来到陌生的美国布鲁克林努力生活、并不断成长。在这里,艾丽丝经历了房东柯欧太太的挑剔,与公寓其他女孩关系的微妙,对工作的适应过程,并饱尝了浓烈的思乡之苦。正当她的生活一切顺利、充满希望与美好时,姐姐罗丝去世的噩耗突然传来。随后返乡的爱丽丝,面临着留在家乡和返回布鲁克林的重大抉择,最终她返回了布鲁克林,实现了自己性格的完善和心灵的成长。

托宾曾说:“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人,我的工作是穿过沉默,走进人物的心灵,为他们创造发声的机会,赋予他们生命,一种在情感和理智上对他人有关系的生命。”小说充满了精彩的心理描写,大段的人物独白既揭示了人物内心的波澜起伏,性格、心理的完善与成熟,也使人物形象不断丰满,是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小说中,艾丽丝是一个温柔善良、普通平凡、努力上进的女孩,她的心理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过程:离家前自我身份建立的焦虑与彷徨,在美国生活的无助与寂寞,事业爱情的甜蜜与喜悦,故乡异地的抉择与牵绊。这一系列的经历见证了艾丽丝成长为一个自信乐观、热爱生活、成熟坚强,并勇于承担责任的女孩。文章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详细解读艾丽丝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探讨艾丽丝在移民美国、漂泊异乡道路上的心灵成长历程。

一、身份建立的渴望与彷徨

小说的开头介绍了艾丽丝家的基本情况。父亲早逝,母亲与两个女儿在小镇生活。姐姐罗丝在当地的大卫磨坊公司上班,三个哥哥则在英国的工厂做工。作为家中的小女儿,艾丽丝既不独立也不突出:普通平凡,有些自卑羞涩,和镇子上其他的同龄人一样,她也没有工作。姐姐罗丝则优秀漂亮,并拥有固定职业,于社交处事上游刃有余。与姐姐站在一起的艾丽丝,往往显得微不足道。第一章开头,作者用了两段来正面描写姐姐罗丝的衣着与形象,这也是透过艾丽丝的眼睛来观察罗丝。“罗丝迈着轻快的步伐下班了,从阳光下走到暗处,挎着新皮包,肩披乳白色开襟羊毛衫。站在大厅里,举着一面化妆镜,细细端详自己,涂口红和眼影,在大厅的全身镜里瞄一眼自己的整体形象,理一理头发。”[1](P1)艾丽丝只能默默看着光鲜亮丽的姐姐,羡慕姐姐的漂亮自信与巨大魅力,主人公就这样作为姐姐的背景出场了。母亲也对大女儿另眼相看,青睐有加,她夸大女儿漂亮,并且在生活中处处倚靠罗丝。与漂亮的朋友南希参加舞会时,艾丽丝羞于打扮和表现自己,所以从来都不是男孩子们关注的中心,她想的是在别人跳舞时自己如何悄悄溜回家。但她内心却极度渴望自信美丽、独立果断,并拥有自己的职业和独特魅力,从而自由积极地与人交往。

弗洛伊德在他的无意识理论中,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意识处于表层,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是个体能够认知或通过回忆认知的心理部分,受社会规约和道德习俗的制约。前意识指目前没有意识到的但可以经由回忆变为意识内容的过去经验,它处于中层,警戒无意识进入意识层面。无意识(即潜意识)处于大脑底层,指受到压抑而不能经由回忆途径再唤回到意识中的不被社会规范所接受的欲望。弗洛伊德指出,无意识(潜意识)是真正的精神显示,其内在本质正像外部世界的现实一样对我们是未知的,并且正像我们通过感觉器官而报告了外部世界一样,它通过意识的资料而与我们进行着不完善的交流。[2](P350)

在小说中,尽管艾丽丝厌恶凯莉小姐的挑剔与古怪,站柜台的工作对她来讲有些低微,她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她是充满希望与期待去上第一天班的,她为了精神抖擞地工作,晚上早早上床,白天很早起床,闹钟敲响六点四十分时,她已离开家门,头发特意扎成马尾。更为重要的是,第一天上班竟然让艾丽丝想到了父亲在世时的一个圣诞节早晨,黑暗、寒冷而空寂,但美丽而充满希望。艾丽丝的无意识(潜意识)中渴望独立自信,渴望走出姐姐罗丝和漂亮朋友南希的阴影,渴望一个不同于她们的自己。前意识中她对自己不自信,羞于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现自己。她在坐船时感谢船夫,用了充满自信、温柔亲切,又带着点距离感的语调。但她心里却想:在小镇上,或是别的什么有家人或朋友看到她的地方,她是做不到这样的。在意识中,艾丽丝看重姐妹亲情,尊重依靠姐姐,处处以姐姐为榜样。她重视友谊,也不会嫉妒南希的漂亮,而是在舞会上极力帮衬南希,为好友出谋划策。尽管有前意识和意识的压抑与约束,强大的无意识(潜意识)还是推动她对陌生的生活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使她敢于拥抱与探索未知,为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而努力。所以她会想,“那些生活在英国的镇上人怀念恩尼斯科西,而去美国的人都不想家。他们活得愉快而自豪。她想是否当真如此呢。”[3](P25)尽管离家前她忐忑不安、恋恋不舍,她最终还是勇敢地踏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开始了在异国的打拼生活。这是艾丽丝成长的第一步,她渴望勇敢地去探索一个未知的自己,一个属于自己的身份。

二、美国生活的无助与寂寞

艾丽丝来到美国后,首先面对的是挑剔而敏感的房东柯欧太太,及如何恰当地处理与公寓其他女孩之间的关系。此时的她,在人际关系上是比较被动的,采取的是远离的策略。去厨房时她不想说话,便站着以便随时离开。其他女孩说话时,“她淡淡微笑,有几次,特别是在早晨,她漠然看着她们,仿佛一句话都听不懂。”[4](P57)新奇的环境和紧张的工作暂时掩盖了艾丽丝的乡愁,来自亲人的三封家信却将她拖进了浓浓的乡愁和沮丧消沉的情绪中。“她在这里微不足道。不仅因为她没有朋友和家人,更因为她在这屋里,在上班的路上,在商场营业区,就像个鬼魂。此地却无一物属于她。她觉得这里虚假而空洞。”[5](P66)她做了一堆鲜活的梦,都是关于亲人与家乡:

她醒着躺在床上,莫名地想到自己仿佛正希望被带走,丝毫不觉害怕。她怕的是在法院门口见到母亲。在梦中,她找到了一个避开母亲的办法。她被带离了那个队伍,从边门出去,上了车,开始无尽的旅行,似乎能绵延到她梦的尽头。

她好像坐在气球上,在一个平静的日子里,飞翔在平静的海上。她能看到脚下古虚口峡谷的悬崖,和巴里肯尼加柔软的沙滩。风把她吹向黑水河,随后是巴拉夫,摩纳吉尔村,然后是醋山和恩尼斯科西。(《布鲁克林》)

弗洛伊德在《梦的释义》一书中曾专门阐述梦的材料和来源、梦的工作方式、梦进程中的心理、梦的解析方法,尤其是梦的最根本的情感特征――“梦是愿望的满足”。在对梦的内容(即:梦的显意)来源的四种可能性做出分析后,弗洛伊德得出一个惊人之论:“在梦中表现的愿望必定是一个童年的愿望。”[6](P318)

对梦而言,我们能回忆起来的内容,是梦的显意,并不是愿望本身。愿望潜藏在那些稀奇古怪的表象与情节之后,被称作“梦的隐意”。梦的“隐意”才是梦者的真实动机,“释梦”应当从这里开始。

艾丽丝做了两个不同的梦,暗示的是她心中充溢着两种矛盾的愿望。第一个梦中,“她希望被带走,丝毫不觉害怕”暗示了她渴望离开家庭,寻找一个独立自信的独特自己,从而摆脱一直以来姐姐的影响和母亲的忽视。“她怕的是在法院门口见到母亲”暗示了亲情是艾丽丝心中的牵挂,所以她躲着母亲,害怕亲情阻碍自己追逐梦想。“她找到了一个避开母亲的办法。她被带离了那个队伍,从边门出去,上了车,开始无尽的旅行”指的是她背井离乡来到美国生活,建立独立人格、树立全新形象的经历。收到三封家人的来信后,她赫然发现自己漂泊在布鲁克林,永远是个异乡人,这里的生活于她只是一场虚假而空洞的梦。于是艾丽丝深深的乡愁化为了她熟悉的家乡的景物进入到了她的梦乡。隐藏在艾丽丝梦境后的其实是她潜意识中具有不可调和矛盾的两种感情――思乡与渴望独立。

三、事业爱情的甜蜜与喜悦

弗洛伊德在《梦的释义》中定义了压抑的形成:当潜意识中所包含的愿望、情感与继发的思想观念之间产生了冲突,受到后者的压制而不能正常地加以表达,这时压抑就形成了。

思乡与异乡生活让艾丽丝陷入沮丧消沉之中,但她没有被折磨很久。艾丽丝明白,“不管她梦到什么,不管感觉多糟,她别无选择,只能飞快地把它抛掉。”[7](P75)艾丽丝选择用压抑的方法,来暂时平复自己低沉的情绪,但这种平复是痛苦而不彻底的。之后,在弗拉德神父的帮助下,艾丽丝得以进入布鲁克林大学的簿记课和初级会计课的夜班,借助升华的方法才积极地摆脱了情感的折磨。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五讲》解释了“升华”的方法:“把这个愿望本身引向一个更高的、不会招致反对的目标(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升华’)。”[8](P19)J・贝尔曼――诺埃尔在《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中说的:“可以说背负一项社会使命,就是使自己的欲望远远超出(且高出)‘小的另一个’的欲望,将它变成‘更大的另一个’的欲望。”[9](P42)

艾丽丝在夜班课上,努力学习,她与法律讲师罗森布鲁先生进行了愉快的学习交流。并因此,在书店买书时,艾丽丝得知了罗森布鲁先生作为犹太人所经受的苦难,从而开拓和深化了她对世界和苦难的认知。由于自己的移民经历,艾丽丝在接待非裔妇女购买商品时更为自然亲切,在二战后美国的族裔和移民问题上她有了新的认识。参加周五的舞会时,艾丽丝认识了男友托尼,并陷入热恋。他们一起看电影、观赏棒球赛、去沙滩游泳,去托尼家拜访他的父母及兄弟,艾丽丝渐渐融入到了托尼的生活,将他视为自己的亲人。慢慢地布鲁克林成为了艾丽丝的家乡,她的温柔善良及彬彬有礼赢得了柯欧太太的喜欢,她也学会了如何恰当处理与其他女孩之间微妙的关系。艾丽丝用升华的办法排解了自己的乡愁,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独立生活,变得开朗自信,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自己。生活、感情、学习与工作中的顺利让她颇有成就感:“她开始发现,周遭的一切是这般美丽,树上的叶子,街上的人,玩耍的孩童,房子里的灯光。她不得不克制自己的笑容,以免街上的人以为她疯了。”[10](P156)

四、故乡异地的抉择与牵绊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以无意识理论为基础,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是一个能量系统。本我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它是所有的热情、冲动和习惯的来源,没有道德观念,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处在本我和外部之间,是调节本我和自我并与现实打交道的理性思维,它建立各种防御机制来对付本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的自我,它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本能冲动、依循社会道德评价标准,遵循“道德原则”。

艾丽丝在美国生活一切顺利之时,姐姐去世的恶耗突然传来。她回到了家乡小镇。故乡的物、事、人都让她分外亲切,格外平静。她蜕变后的自信与魅力、独立与美丽让她博取了吉姆・法瑞尔的好感,现在的她与漂亮的南希相处时感受到的是平等与自由。她远离托尼,沉浸在突然熟悉起来的舒坦之中,也陷入了情感的矛盾之中。

她此刻希望未曾与他结婚,并不因为她不爱他,不想回到他身边,而是因为没有告诉母亲和朋友使得她在美国度过的每一天都好似一场梦,没法与她在家中度过的时光相提并论。她有种奇怪的感觉,仿佛自己分裂成了两个人,一个奋斗过布鲁克林的两个冬季和许多艰难时日,并在那里陷入爱河,另一个是她母亲的女儿,是大家都认识、或是大家都以为认识的那个艾丽丝。

她要去面对的生活似乎已成苦难,陌生的人、陌生的口音、陌生的街道。她努力将托尼作为爱和安慰来思念,但她看到的却是无论是否喜欢都得捆绑在一起的人,她觉得这个人不让她忘记这种捆绑的性质,不让她忘记他需要她回去。

此时的艾丽丝在“本我”的层面上,不论是从生活还是感情方面都觉得家乡――自己扎根的地方,更为亲切熟悉,实在安全。她渴望回到家乡,与亲人、好友团聚。吉姆高大而随和的身影,声音和语调,因为浸润了家乡的气息与味道,博得了她的喜欢。与家乡相比,布鲁克林永远都是异乡,自己永远都是异乡人。而托尼,因为布鲁克林梦一般虚幻的存在,也变为了时间边缘的影子,艾丽丝扪心自问,现在并不爱他。在“自我”的层面上,她对自己留恋家乡和移情别恋的想法怀有深深的罪恶感,她觉得黑暗而摇摆的自己在摧毁托尼、吉姆与母亲三个人,所以她一直在逃避吉姆的感情,试图暂时淡忘托尼一封又一封的来信,以此来隔离和麻痹自己,却在内心深处狠狠地谴责自己。最终,凯莉小姐的提醒与警告让艾丽丝来自“超我”的道德约束战胜了“本我”的恋乡情结、感情的游移,克服了“自我”的矛盾、压抑与谴责。她做出了最后的选择,回到美国、回到自己的丈夫身边。亲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扎根在异乡,异乡便为家乡。艾丽丝作为一个女孩子,面临的已不是简单的感情博弈,而是故乡与异乡在游子心中重量的博弈,是所有漂泊异乡人的永恒之殇。

五、结语

《布鲁克林》源自作者十二岁时听到的一则故事,作者将之与自己异乡和返乡的情感经历相结合,从一位女性的角度,创作出了这部感情隐忍丰沛、人物沉默出彩的优秀作品。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极为精彩,沉默之中的心理活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情节的推动,都为点睛之笔。笔者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详细解读主人公艾丽丝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从而分析艾丽丝的心灵成长历程。

艾丽丝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女孩,温柔善良、内向青涩,但是她渴望自信独立,勇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努力地去探索和塑造全新的自己。在经历了漂泊异乡道路上一些列艰难、动摇与矛盾后,艾丽丝的心灵获得了成长,性格不断完善,她最终成为了一个自信乐观、热爱生活、成熟坚强,并勇于承担责任的女孩。艾丽丝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她的成长经历了一系列的道德与心灵叩问,经受了痛苦的权衡与抉择。因为年轻,所以勇敢;因为勇敢,所以远离;因为远离,所以成长;因为成长,所以痛苦与喜悦并存。

注释:

[1][3][4][5][7][10]柏栎译,[爱尔兰]科尔姆・托宾:《布鲁克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2][6]张燕云译,陈仲庚、沈德灿校,[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

[8][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五讲》,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五卷本)》(第三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年版。

第12篇

摘要 欲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本文旨在通过解读纳斯捷尔纳克小说《日内瓦医生》,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欲望主题。首先,明确欲望的产生;其次,阐望的多层内涵。而本文内在思想逻辑的诉求是希望通过作品分析,在欲望产生、发展变异过程乃至最后必然失败的结局中,寻找一个能够体现人本性的内在线条。

关键词:欲望 爱的本能 死亡的本能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欲望的产生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涉及欲望,描述主人公之间产生了何种欲望,这种欲望是如何发生的。同时,文本本身也在引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欲望:我们渴望答案,我们渴望一个结局。但是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遗憾》中指出:“限制我们得到完全的满足”,他强调我们从来都不能获得我们想要的事物。

此后,拉康重新阐述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欲望具有与满足相矛盾的特点。在拉康看来,欲望的异化或者欲望令人感到不可接近的特点,并不是偶然的;也不会使人们的生活感到难以满足。相反,甚至在人们成为人类之前,他们已经开始疏离。拉康认为,语言并不是我们为了自己与欲望的异化特点更容易相处而使用的工具:欲望通过语言言说,并且它也言说了我们。据此解释,无论说还是写,还是坠入爱河,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无意识的傀儡。

下面,我们将带着对《日瓦戈医生》的渴望,探索欲望的轨迹与欲望的终极之路。

二 爱的本能:欲望的轨迹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出生于莫斯科一个犹太家庭。1912年留学德国,师从赫尔曼·科恩,研究新康德主义。帕斯捷尔纳克早期热衷于诗歌创作,并获得“当代诗坛巨匠”的声誉;1948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1956年完稿。1958年10月,此作的获奖给作者带来了灾难,苏联史称“帕斯捷尔纳克事件”或者“《日瓦戈医生》风波”,这部作品也被苏联列为禁书。

《日瓦戈医生》主要围绕医生日瓦戈的一生,讲述了他和他周围的人们的爱情和欲望。

1 “一个男人想要什么”(斯皮瓦克)

对日瓦戈来说,妻子冬妮娅代表母性的爱,保护他,照顾他。在这个家庭中,日瓦戈是一个社会人,是一个家庭所需要的丈夫角色,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男人。而富有女性魅力的拉拉的出现,唤醒了日瓦戈身上沉睡的欲望和情感,提醒他是个男人。日瓦戈坠入情网是必然的,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骚动,一种由激情驱使的痛苦中夹杂甜蜜的欢乐。在一阵宣泄过后,良心使他不安、自责。他感到,“他爱冬妮娅,爱得十分炽烈。她的心灵,她的娴静对他来说比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更珍贵。”他要向冬妮娅坦白、忏悔,但他又千方百计延缓这一时刻的到来,甚至寄希望于外界力量的干预,当他感到还能再一次见到拉拉时,他又“高兴得发狂了,心怦怦地直跳,他仿佛感觉到了见面的欢乐。”最终,的人还是在纠结中压倒了那个社会的、道德的人。

拉拉具有独特个性和美好的心灵。当日瓦戈从丛林中兄弟的队伍逃到拉拉的家后,他思考“拉拉是什么人,对他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而这远方——俄罗斯,他的无可比拟的、名扬四海的、著名的母亲,殉难者,顽固女人,疯癫女人,这个女人精神失常而又被人盲目溺爱,身上带着永远无法预见的壮丽而致命的怪癖……这就是他心中的拉拉。

日瓦戈和冬妮娅的爱是理性的,缺乏原欲的冲动。而他爱上拉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俄狄浦斯情结。戈尔冬告诉日瓦戈,科马罗夫斯基就是教会里杀死日瓦戈父亲的凶手,可是日瓦戈想的是拉拉和未来,而不是父亲和过去。老日瓦戈抛弃了日瓦戈和妈妈,日瓦戈无疑对他没有好感,而在潜意识里认同科马罗夫斯基这个杀父者。但是,科马罗夫斯基和拉拉的暧昧又激起了日瓦戈心中的另外一种,因为拉拉对他而言是很早就失去的母亲的替代,他要从科马罗夫斯基手中把拉拉抢回来。但是日瓦戈如同哈姆雷特一样犹豫了、延拓了,就在瓦雷金诺,他被科马罗夫斯基略施小计,就把拉拉还给了他。父权对他而言依然是个重压,他没有勇气做一个完全的“弑父者”。

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去看,梦能够表现人的本能和欲望,日瓦戈的一次梦境:他听见一个女人的声音,这声音是“这般的深沉”、“柔润”、“熟悉”,是谁的声音,对他来说始终是一个谜。后来在图书馆和拉拉相遇后,他才大吃一惊,发现原来梦中的声音正是拉拉的。这样的描写揭示了日瓦戈的潜意识和本能欲望——对拉拉的渴望已占据了他的心头。作品第十三章,日瓦戈连续做了两个梦:一个发生在莫斯科的房子里,儿子舒拉孤身在悬崖上,拼命向爸爸呼救而他却不敢上前,因为害怕那个不是孩子母亲的女人产生误会,只好牺牲孩子。另一个发生在莫斯科的一幢楼房上,主妇拉拉不时向他投来一瞥平静的目光,发出一阵纯洁的无与伦比的清脆笑声,这多么迷人,和她相比,一切都黯然失色。两个梦境很好地表现了日瓦戈的矛盾心理:作为一个父亲,他应该承担起养儿育女的家庭的义务。但是,他又经不住拉拉的诱惑,为了获得拉拉的爱,他可以做出任何牺牲,包括儿子。梦境就是理性与欲望在他内心的剧烈冲突的一种外在表现。

日瓦戈与拉拉不是合法的婚姻关系,他们心中时时怀有一种负罪感。他们的爱有放望的成分,但同时也是“美妙的爱情,自主的、从未有过的、同任何东西都不相似的爱情”。

2 “一个女人想要什么”(弗洛伊德)

(1)科马罗夫斯基的拉拉——性施暴的对象:拉拉自幼父亲缺席,也没有家庭的保护,在少女时期受到科马罗夫斯基的诱惑。科马罗夫斯基就像毒蛇一样紧紧地缠住她、诱惑她,使她在痛苦与绝望中顺从和挣扎。

对于拉拉而言,科马罗夫斯基让她欲罢不能。一方面,她深陷之中,受控于科马罗夫斯基;一方面,是她对自己与科马罗夫斯基关系的憎恶,让她痛苦不已。

从拉康理论的角度解释科马罗夫斯基给拉拉造成的异化感。拉康认为:“人的身体与现实、想象和象征相交而成,现实与想象相交形成他人享受,现实与象征相交形成享受,而想象与象征相交形成意义。”对现实生活浮华虚荣一面的隐秘向往和渴望,对未知的世界微妙朦胧境界的憧憬与陶醉,使拉拉接受了科马罗夫斯基这引起欲望的客体的调情。科马罗夫斯基对她而言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没有给予她能够接受的意义,他让她从最丑恶的方向接触了生活。拉拉为此悲痛欲绝:“每当她清醒过来回想一切,不禁毛骨悚然。夜里癫狂时的矛盾就像巫术一样不可解释。一切都适得其反,不合逻辑:撕心般的痛苦迸发为银铃般的狂笑,反抗和挣扎却意味着许诺,占有者的手上竟落下感激的亲吻。”虚荣和满足之后的失落与焦虑所指向的是“意义”的永远缺失。

(2)安季波夫的拉拉——妻子和母亲:安季波夫对于拉拉来说,是自幼青梅竹马的伙伴,是忠诚的丈夫。在安季波夫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缺失。正因为此,拉拉爱他如同母亲爱孩子,超出了夫妻之爱。对于安季波夫,拉拉的身上结合了妻子与母亲的形象。但是,后来拉拉这样描述安季波夫:“她的丈夫,一个聪明正直,真诚无私的革命者,为了消除社会的不平,为了他忠诚的社会主义,居然摈弃生命中个人的一切,残忍地对待他的民族兄弟,甚至他最心爱的女人。”

这是因为安季波夫知道拉拉跟科马罗夫斯基的关系之后,俄狄浦斯情结让他无法与拉拉正常生活,于是安季波夫走向战场,他把对科马罗夫斯基的仇恨化为对敌人的杀戮。这时候,他原始的死亡本能爆发了,他可怕的破坏力量吞噬了理性,最终也毁灭了自己。

(3)日瓦戈的拉拉——灵魂伴侣:日瓦戈与拉拉的爱情是精神与原欲的最佳结合。

精神层面:拉拉是日瓦戈终身的爱恋,在拉拉身上,日瓦戈找到了对女性的所有幻想,而不仅仅是因为拉拉拥有他梦寐以求的美。正如日瓦戈对拉拉的第一次表白,他告诉拉拉愿意为她郁郁寡欢的眼神付出一切,而后艰难世事让他们的爱情颠沛流离,直到最后的生离死别,日瓦戈也是在追随拉拉的背影中突然离世,他对拉拉的爱情因此定格在了永恒。

欲望层面:日瓦戈有个幸福的家庭,妻子冬妮娅善解人意,但是对拉拉的冲破了日瓦戈的道德藩篱,为了拉拉,他背叛了妻子、儿子。不管与拉拉一起多么幸福,他始终摆脱不了对家庭的愧疚。而也正是因为压抑,他们的爱情交集的时候,更纯洁,更高尚,也更猛烈。

三 死亡的本能:欲望的终极

弗洛伊德在自己后期的理论中阐述了死亡本能的概念,它与爱的本能对立统一:爱的本能具有建设性,死亡的本能却是破坏,这两种状态相互伴随相互作用。每个主体身上都有侵略和毁灭的冲动,而“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乃是死亡”。作品中的欲望主体到最后发现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不过是一场虚无,他们的结局必定是欲望的终极和死亡的来临。

欲望的发生和变异使几个主体陷入情感纠葛。“重返瓦雷金诺”一章是三个男人为拉拉决斗的一幕。在凋零荒凉的贵族庄园里,日瓦戈和拉拉找到了他们暂时的爱情避难所。在冬夜的白雪和苍凉的狼嚎声中,日瓦戈秉烛夜书,创作拉拉之歌。他凝视拉拉熟睡的身影,感谢主给予他如此珍贵的赏赐。不料,科马罗夫斯基再次闯进他们的生活,编造谎言,逼迫拉拉随他向远方逃命。拉拉刚走,更名为斯特列尼科夫的安季波夫就冒死穿越西伯利亚,来同拉拉诀别。他和日瓦戈一起剖白各自对拉拉的衷情后,他举枪自杀了。虽然日瓦戈将拉拉拱手交给科马罗夫斯基,从此生离死别,但日瓦戈最终还是赢得了拉拉,因为拉拉在他死后回到莫斯科,在他的棺材前述说他们永恒的爱。小说暗示拉拉可能死在集中营,但拉拉却在日瓦戈的爱情和诗歌中得到了永生。

科马罗夫斯基对拉拉的欲望无不饱含着死亡本能:他对于拉拉是继父似的身份,但是科马罗夫斯基却无所不用其能地侵略拉拉,追逐拉拉,与那个混乱的时代一起制造了安季波夫与拉拉的生死离别、日瓦戈与拉拉的颠沛流离。

对拉拉爱到极点的安季波夫在知道拉拉的过去后,他全然变了另一个人,当他决定去参军时,拉拉告诉他,“我几乎认不出你,另一个人替代了你”。对于安季波夫,当爱的本能无法得到满足,死亡与破坏本能就凸现出来。死亡本能的破坏力攻击力使他变成了无情的斯特列尼科夫,以残酷的手段进攻敌人,摧毁敌人。但是战争和杀戮无法让他归于平静的状态,除了死亡,最终他也被自己的残酷毁灭。

日瓦戈的死亡本能虽然不像科马罗夫斯基和安季波夫那样有危害与破坏他者的危险性,但欲望让他痛苦、压抑,他代表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他的爱情和道德区别于前两者,但是他的欲望轨迹却不可避免地始终指向自我的死亡。

帕斯捷尔纳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日瓦戈医生》对人类的出路的探索艰难又矛盾:既想要维持理性,又以助长原欲为代价。帕斯捷尔纳克在此深刻表现了人类的生存现状:人类社会要进步,要向更高的理性层次迈进,人就必须发挥蕴藏在人身上的欲望,但是如果欲望汹涌泛滥而至时,很可能吞没人的最起码的理性、道德甚至文明。这时,爱的本能和死亡的本能是如影随形的。当然,帕斯捷尔纳克想要告诉我们的远不止这些……

参考文献:

[1] 严泽胜:《穿越“我思”的幻想:拉康主体性思想及其当代效应》,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孙名之等译:《梦的解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

[3] 赫伯特·马尔库塞,黄勇等译:《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4] 帕斯捷尔纳克,蓝英年等译:《日瓦戈医生》,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5] 包国红:《风风雨雨“日瓦戈”》,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 刘亚丁:《苏联文学沉思录》,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 马克·斯洛宁,浦立民等译:《苏维埃俄罗斯文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8] 何云波:《二十世纪的启示录——〈日瓦戈医生〉的文化阐释》,《国外文学》,1995年第1期。

[9] 何云波:《基督教〈圣经〉与〈日瓦戈医生〉》,《俄罗斯文艺》,199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