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57: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档案管理的成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财务;档案管理;问题;对策;发展;工作
1 引言
亦称档案工作。是档案馆(室)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也是国家档案事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整个档案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在运行中都形成反馈机制。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还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结构产生新的影响。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档案管理系统的结构即根据这一目的而设置。其中每项工作都必不可少,并有一定程序。它们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实现档案管理系统整体功能而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也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例如价值鉴定工作有时与收集、整理工作结合进行,甚至在文件立卷归档时就进行初步鉴定。财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公司经营全过程的重要经济史料和凭证,是公司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财务部财务档案的管理,规范财务档案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环节,妥善管理财务档案,避免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公司遭受损失,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措施和规范,提高财务档案的管理成效和水平。
2 当前财务档案管理的现状
2.1 思想意识相对淡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部分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却没有进一步的提高和转变。很多财务档案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上态度相对懒散、思想意识相对淡薄,对于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缺乏一定的认识,这就导致了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常常处于不良的工作状态和氛围。
2.2 财务档案管理的制度性规范相对缺乏
很多企业中虽然对财务管理制度有着明确的制度规范,但是在财务档案管理岗位的职责和职能中却没有一个充分的、清晰的说明和条款。很多企业中,其财务档案管理的规范是沿用着财务管理内容来开展的,其针对性和专一性相对较椤S行┢笠邓淙挥忻魅返牟莆竦蛋腹芾碇贫龋但是由于其规范性较弱,约束力不强的原因,也导致了很多企业的财务档案管理岗位不能充分的发挥其职能性和主观能动性。
2.3 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财务档案管理岗位也充分享受了科技发展的红利。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于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和重要性认识相对较低,很多档案管理工作依然沿用着传统纸张档案管理的模式,工作成效相对较低。
3 与时俱进,财务档案管理的几点想法
3.1 转变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积极性
提高财务档案管理成效,首先的就是要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态度,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只有充分的提高和约束好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才能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他们落实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去。所以企业在岗位的职能和职责书上,需要进一步的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岗位流程落实。
3.2 加强信息化与数字化档案管理建设
信息化和数字化带给财务档案管理的改变是帮助企业的档案管理,从传统纸质、繁杂、低效率的档案管理成效中走出来,通过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模式,积极的推动企业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的推进。比如传统的财务档案管理中,公司需要调阅某一年、某个部门的档案管理,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寻找。而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手段,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只需要在电脑的检索页面,输入相关的限定信息,然后把检索的页面通过E-mail或其他信息途径即时的传输给相关请求的人员,工作效率提高的层次是呈比例的上升。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前期的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存储过程。
3.3 提高企业的重视度,加大档案管理设基础设施和用具的投入
很多企业在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大对其基础设置和办公用具的投入。通过提高预算、加大投入、优化部门结构等形式,切实的提高相关财务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成效性。
3.4 科学的设置对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考核和评价
考核和评价是企业对员工和部门进行科学和细致化评判的依据。但是现阶段很多企业在财务档案管理的考核和评价中,考核内容相对较为宽泛,不能充分的体现财务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特殊性和系统性,考核的结果也没有进一步的与企业职工的福利、职称、晋升等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所以企业应该在不断的完善考核内容的基础上,细化考核的标准和条款,并且把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过程、工作流程、工作心得、工作跟进、信息化技能等等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高档案管理考核和评价的公平、公正。
4 结语
总之,切实的提高企业财务档案管理对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意义。作为企业财务档案管理的人员,需要进一步的立足财务档案的实际情况,结合本企业的发展现状,行之有效的开展相关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此外,作为现代化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档案管理素养和技能,为企业的档案管理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兰珍.医院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02)
[2]安玉英.谈我国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建设[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3]曲艳华.新形势下对财务档案管理的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
[4]付文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重构与优化研究――基于会计信息化环境[J].中国商论.2016(33)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措施
档案中记载着很多重要信息,是具有很强的保存价值的资料,对于社会各项事业、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当前信息化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提升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可以推动档案管理事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更好的发挥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相对来说,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普及较低,因此,迫切的需要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结合档案管理现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
在当前各种档案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传统落伍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同时,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也对于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我国各行各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尤其是最近几年,网络方便快捷的优势吸引着人们,带动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对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相对于一些高科技行业来说,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明显不足,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还比较陈旧,很多先进的设备设施还没有得到推广应用,现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也还存在着闲置的情况,利用率不高,设备设施老化,电脑等设备配置较低,导致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不高,直接限制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使档案管理电子化、数字化的程度还比较低,很多档案管理工作还是靠人力手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疏漏。为了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首先需要加大信息化所需要的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硬件的配置,加快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价值,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做好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技能培训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除了需要先进的硬件设施给予支持之外,还需要运用各种规范化、简便易行的软件,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操作,才能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但是,不论哪种软件的应用,还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系统的建设和运用,都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够比较熟练的操作应用各种软件系统。目前来看,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专业技能和信息技术普遍比较薄弱,成为制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由此看来,为了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培养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和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成为非常重要的一步。首先,针对现在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有限的情况,结合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际需求,通过聘请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让现在的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且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增强这些人员的学习创新意识,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次,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了确保档案管理人员能够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还需要定期的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继续教育,做好相关的考评工作,切实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最后,高校在培养档案管理人才时也需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学习,为档案管理事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也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保障水平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确实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安全性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很多资料需要保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高效,这也是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从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采取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安装各种性能优越的防病毒、防黑客软件,从技术方面为档案信息的安全提供支持,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的安全管理,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等方面,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性。
四、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规章制度体系
档案管理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保障体系,完善工作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清晰的界定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能,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让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可以有序的推进。比方说,为了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专门制定档案管理的安全制度、保密制度,档案归档的规范和标准等,以及对档案管理人员登录档案管理系统的权限进行科学的设置,以及对于违规操作的惩罚等相关的规定。通过严格、规范的制度体系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更加高效、安全。总之,在档案管理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是当前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尤其是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重要的资料需要保存、管理和应用,更加突显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信息化的硬件设施、软件系统、人才团队、制度规范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才能使档案管理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更加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晓婷,钟鹏.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6(02)
[2]刘丽茹.探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含义与发展趋势[J].赤子(上中旬).2014(17)
[3]田欣池.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5(05)
[关键词]预防医学档案;档案管理;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2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0056-02
1预防医学档案特点的概述
1.1点多面广
就预防医学档案的内容来看,点多面广是其最主要的特点,例如既有疾病的防治和卫生监测检测以及科教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以及重点业务活动的记载等。而做好这些工作,有的是长期的,有的是阶段性的,有的是周期性的或者中断后反复开展的工作,尤其是其开展的范围在涉及本系统的同时还涉及其他相关部门或专业,在地区上来看,不仅有本地的,还有相邻省份、全国和全球性的,由此可见,预防医学档案的内容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
1.2种类繁多
就预防医学档案的内容来看,种类繁多是其另外一个特点。这是因为其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群体性预防活动进行了真实的记录,且所制成材料以及存在的形式来看也具有多样性。例如甲骨文、纸质材料、声像材料、硬盘、光盘、磁带以及采集的样品和珍贵的标本。因此预防医学档案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种类繁多。
1.3形成周期长
人类在同病魔开展斗争的历史长河中,使得我们对一些疾病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这个过程十分漫长,尤其是一些对人类健康危害性较大的传染病,从出现到消灭需要全球人类的共同努力达一个多世纪之久。例如以前最常见的“天花”疾病,虽然目前在我国已经消除,但从出现到消除经历了170年之久。由此可见,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档案必须经过漫长的周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2预防医学档案的作用分析
一是有助于对预防医学发展规律的研究,从而对疾病进行监测和预控,从而为确保人类健康奠定基础,因而在对预防医学研究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为预防医学试验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在研究预防医学过程中,其具有继承性和可传递性以及连续性较强的学科,因而必须在预防医学档案内容里对预防医学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三是为有关卫生法规和标准决策的制定以及预防为主方针贯彻提供有力的依据,这是由于在这些法规制定和方针政策实行过程中必须查阅大量的档案,才能进一步作出技术性和科学性的决策。
3如何促进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科学化
3.1常规性措施
3.1.1致力于档案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在意识到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疾控档案作为疾病预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以及疫情的处理的重要依据。因而必须致力于档案管理体系的健全,做到任务分解的同时确保职责得到有效的明确,在疾病预控制度和工作手册制定过程中,应加强对各档案室在档案收集和整理以及归档过程中自身职责的所在,并由每个业务科室选派一位档案员负责对本科室的业务工作档案的收集,并将其移交综合档案室,再由综合档案室的档案管理员对其进行收集和整理以及归档,且加强与各科室的档案管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并加强业务指导,从而促进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3.1.2致力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往往只是采取纸质化的方式进行记录,而这一记录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因而在经济适用的前提下,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例如设置专业的计算机用于档案的管理,并选用相应的档案管理系统加强档案的管理,以最佳的查询方式,确保各种档案能在第一时间查询和利用,并在互联网平台下建立局域网,每个业务科室就能与档案室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更好地满足疾病预控工作的要求。
3.1.3致力于档案信息反馈及时性的提升
一旦发展重大传染病,不仅会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重大的威胁,还会给社会与经济的稳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而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形成的文字和光盘以及照片等相关档案信息,实际就是对这一过程进行真实的记录,在积累疫情预控经验的同时为科学决策提供合理和科学的依据,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因此在发生重大疫情时,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在整个过程中加强对档案资料的收集,将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确保反馈的及时性,为疫情的控制提供科学的决策和依据。
3.1.4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因而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切实做好在职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致力于自身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等综合水平的提升,成为懂得档案管理和预防医学知识的新型复合人才,并积极参与单位的培训工作,在强化自身技能的同时做好表率工作,形成良好的档案管理氛围。
3.2创新性措施
3.2.1致力于档案管理意识的创新
良好的档案管理意识是做好档案管理的根源。因此,作为领导,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意识,充分意识到加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引导全员加强有关档案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学习,促进全员档案意识的提升,从而形成从上到下共同努力和支持的档案工作氛围,与此同时,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数量良好的信息观、时效观、协作观和竞争观,致力于自身观念的提升,充分意识到档案管理在整个疾病预控工作中的重要性,从传统的管理型职能转向服务型职能。从而形成良好的档案管理意识,以档案管理意识的创新为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的实现注入活力。
3.2.2致力于档案管理内容的创新
虽然档案管理内容较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涉及的内容将会更广,因而为了更好地适应发展的需要和管理的科学化,就必须对档案管理内容进行创新。一是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做好制度的创新为档案管理成效提升奠定基础,有助于卫生疾病的预防和协调,并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致力于制度体系的完善,确保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井井有条、有法可依,尤其是疾病预控重心应制定相应的档案接收到销毁等一系列程序的执行制度,促进档案管理科学化和制度化的实现。二是加强对馆藏信息资源的分析和研究,结合预防医学的需要,精心编制检索目录,从而为档案查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提升奠定基础,尤其是在学术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提供重要的依据,因而必须对档案馆内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价值较高的信息内容,编制开放利用的档案资料信息,从而更好地为档案查询提供便利,最终为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的实现注入活力。
3.2.3致力于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
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方式,因而为了科学化地管理预防医学档案,就必须致力于管理方式的创新,尤其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下,因而对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的重要渠道就在于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因此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作为管理人员应利用现代档案管理方式,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档案的开发和检索以及应用的服务系统,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创新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从而更好地满足档案查阅的需要,最终确保各种疾病得到及时地预防和治理,确保管理的科学化。
3.2.4致力于服务方式的创新
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的目的就在于利用,因而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强服务方式及创新。一是要拓宽收集面,防止档案材料的流失,使档案更完整、准确地反映出实际情况,为档案利用打好基础。二是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借阅模式,扩充服务内容,更新服务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改变以往坐等上门的封闭式服务方式,积极主动、热情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服务,配合研究任务,分工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的档案资料。
3.2.5致力于宣教方式的创新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大力开展档案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增强全员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预防医学档案还是普及卫生防疫知识、开展宣传、培训专业人才的有力工具。利用档案可以编写卫生科普读物和教材,绘制卫生宣传图画、举办各种展览和讲座、编写卫生年鉴等。在宣传中,不仅要说明档案的重要性,而且说明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的典型事例加以宣传,提高领导及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4结论
综上所述,对如何促进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预防医学档案科学化实现的重要性,认真分析预防医学档案特点和作用,致力于档案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档案信息反馈及时性的提升以及自身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并致力于预防医学档案管理意识、管理方式、服务方式、宣教方式的创新,最终实现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以促进我国预防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疾病预控工作成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孟春玲,刘鸣,田勇.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5):573-574.
[2]甘荔.新形势下预防医学档案管理的思考[J].实用预防医学,2006(6):1659-1660.
[3]王林.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创新探究[J].云南档案,2008(7):17-19.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考验着高校的顶层设计能力与综合管理水平。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实施综合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转型发展的需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着眼和服务于大局,积极做出与学校改革相适应的改变,推动应用型普通高校健康稳定地发展。
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档案是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主要信息源。高校档案涵盖了高校的基础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行政、财务等方方面面,是反映高校发展过程的重要材料和依据,也是高校健康有序、高效运行的有效保证。对于高校而言,档案真实反映出高校教学研究与依法民主治理学校的进程,具有权威性、真实性,为高校基础建设、教学评估、师生管理、科学研究等各个管理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参考数据,为高校领导层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原生态的信息资料和参考依据。高校档案管理的成效,不仅仅是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与能力的体现,更是高校推进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总体成效的一面折射镜和记录仪,因此,高校档案工作对于高校的现行管理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的第一使命和根本任务。就教学和科研等人才培养活动而言,档案管理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各项教学与科研活动上。良好的学术风气、完备的教学能力是学校永续发展的基础,完善的管理制度则是高校顺利运行的保证。然而这一切的有效落实,离不开高校档案的支持,通过梳理历史档案,从中发现学校在处理教学、科研等制度上的态度、结果等,为现行和未来的教学、科研等活动服务。在制定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文件材料时,通过查阅相关的档案资料,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可以做到更加有效的衔接。此外,高校的档案信息还是教师成长发展过程的重要存储器,可以?榻淌υ谥俺粕瓯ā⑵老绕烙派咸峁┍匾?依据。
二、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档案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对高校档案管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高校档案管理属于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并且与诸多具体工作项目紧密相连,存在协同发展的关系。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档案管理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当下我国高等教育走到了战略性结构调整时代的关口,特别是地方普通高校,面临着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和战略机遇期。在此背景下,因各高校办学历程、办学目标和办学条件等不尽相同,导致高校档案管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部分高校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持有轻视的错误理念,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能步入正常轨道。
(二)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成立时间较短、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在学校档案工作上的经费投入和管理方式存在许多先天不足。在人员的素质上,档案管理编制不足,档案管理从业人员并不都是专门岗位,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应有认识,工作方式依然局限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中,认为档案管理就是简单的档案资料的收档、归纳和整理工作,往往采取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心态,缺乏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岗位待遇反差较大。相对于高校的教学、科研、财务等主体岗位而言,档案管理机构偏于一角,地位不高,档案从业人员在进修、培训与个人发展等方而的机会不多,岗位待遇较低。另一方面,在应用型高校全面推进转型发展、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加强对外交流的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资料收集范围必将进一步扩大,这给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长此以往,造成很多档案从业人员的个人成就感降低,表现出一定的职业倦怠倾向。
(四)机构设置不健全。现实中依然存在部分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结构和管理工作人员,或者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还没有形成,片面地将档案管理工作和一般的办公室业务行为混为一谈,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甚至是由其他相关办公室人员兼职完成,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标准不统一,档案质量良荞不齐。
(五)经费投入不足。由于应用型高校正处于转型发展和上升期,各项建设都需要经费支撑,对档案管理的经费预算相对不足,导致很多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和办公条件停留在早期水平上,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库房,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更是无从谈起,严重制约了高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六)管理方式相对落后。近年来,现代科技与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然而,就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看,管理方法与手段大部分还处于落后的境况,有些高校在档案管理上依然只有“纸上谈兵”,(下转第172页)(上接第170页)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没有提上建设议程,档案形式过于单一,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方法与技术缺乏多元化手段,档案的利用效率低下。
三、未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虽然高校档案管的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和问题,但随着信息化时代和科技时代的到来,各高校会做出更多的努力,以改变现在的不良工作现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结合社会实践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和现代科技与信息化手段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应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在积极适应新形势,跟上时展的步伐,总体上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未来呈现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立档案管理评估体系,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标准,是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要把档案人员的经验式管理变为标准化和制度化的管理,做到依照规程,有章可循。同时,建立良好的评估监督体系,形成监督机制,能够及时纠正工作偏差,促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
(二)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档案管理专业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只有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化档案管理体制,建设和发展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才能确保高校在其他建设方面更稳定地发展。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要提高对档案管理专业化的认识,要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开展工作,创建专业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服务功能。
(三)档案信息的开放化。高校的档案资料涉及国家和商业机密及个人利益,受到《保密法》《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的约束。档案信息的开放,遵循着档案自由利用原则、档案安全原则、保护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权原则。档案自由利用原则的目标是档案开放的范围应最大化、档案保密的范围应最小化。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档案应在维护保密和安全的原则下,尽量加大开放力度,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和高校整体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档案管理现代化,包括档案管理组织的现代化、档案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与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在传统档案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进行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包括文件材料存贮的电子化、数字档案管理过程的计算机化、数字档案信息检索的自动化以及信息流通的网络化,可见,这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也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现代化将大大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归档资料的查询与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对纸质档案的损伤。
关键词:高校 专业技术人员 档案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在日常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活动过程中所累积的原始资料,构成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档案详细的描绘了教学各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常被看做是高校进行教学管理以及教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是权衡高等学校是否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事业的参照,也是检验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规范性的试金石。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教育教学改革的稳步向前,更是连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活动的纽带,承担着牢记过去、展望未来的历史责任。
由于兼具专业性、多样性、周期性和分散性等众多特点,专业技术人员常常能够客观反映教学活动的成效并能够进行很好的总结。如今,由于时代对综合性素质人才的需求,教学领域内容呈现不断扩宽的趋势,新的学科、新的领域、新的思维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内容越来越多。有鉴于此,当前形势下,注重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管理工作以及提升管理的水平,无疑对帮助教育事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的内涵及现状
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指的是记录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在教学以及科研活动中所涉及的资料,以及能够反映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学科研情况的材料。这些材料组成的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不仅能够客观地反映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在教学和科研两端的活动,还能够有利于全面评价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精神状况、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高校客观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可观的参考依据。
通常说来,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档案。这部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书、教育改革、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相关教案以及学生的听课记录等内容,教学档案是衡量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教学活动的效率的重要参考依据。
2.科研档案。科研档案是进行科学技术、实际生产以及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档案工作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科学技术处和综合档案室应把科研档案工作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和成果管理紧密结合。每一个高校专业技术人员都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做好各种科技文件材料的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通常包括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或者曾经主持或参与的各个课题,档案中应该注明科研课题情况,具体涉及项目名称、课题的类别、项目负责人、批准部门、资助方式及其经费使用情况等内容,如果必要,还需注明课题所取得科研成果,诸如学术论文或者专利著作等,存留相关的数据资料。
3.奖惩档案。奖惩档案是检验高效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教学科研活动中所获得奖励以及受到的处分的重要资料。具体包括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活动中所得的各项奖励证明材料和各种荣誉称号等,同时,也包括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的书面处分等惩罚。
4.培训档案。培训档案是衡量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有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培训的重要指标。完善的培训档案应该包括培训需求调查资料、年度培训计划、培训教材以及培训考核评估资料等四个方面,此外,还应该对高校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以此来检验培训的成效。
三、当前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的问题
1.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制度尚未完善。当前,我国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都没有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管理进行比较科学明确的规定。所以,当前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都是按照各个部门的管理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正因此如此,如今,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约束,我国的高等学校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管理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材料不齐全,这种档案不齐全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由于档案资料的收集以及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失误而造成的资料不全。另一方面是由于高等学校的校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建立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重要性,因此,没有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资料进行及时更新,不能了解专业技术人员的最新动态,也无法对其工作能力和教学成效进行客观的评价。
(2)多方面综合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如今,许多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档案都零星的分布在各个高校的教学部门、科研院所以及教务部门等地方,所以加大了专业技术人员档案资料收集的难度,专业技术人员个人档案材料应该在每项活动以及每一特定的时间段结束后,随时进行归档。通常来说,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人事档案材料、从事科研技术的成果材料和证明资料、参加社会各种学术团体及学术或社会兼职的证明材料,此外,还应该包括荣誉证书等材料由个人主动、及时地将原件或复印件送交档案室,由档案人员经过核实并登记后收集归档。
2.存在重收集轻使用的情况。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呈现重收集、轻使用的模式。通常而言,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资料是由专门的人事档案部门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档案收集工作都由档案室负责。当然,我们必须得看清,仅靠档案部门一己之力,难免存在瑕疵,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应该从根本上重视个人档案资料的收集情况和使用,专业技术人员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综合考评、晋升以及绩效考核。高校专业技术人员要善于将科研工作和建档工作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要尽可能同步。在进行检查项目计划进度和检查科研涉及的文件材料时,要形成情况同步。在进行成果验收和成果鉴定时,要使鉴定科研档案材料同步。
3.管理手段和方法有待提高。如今高校从事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的专业人员数量相对偏少,复合型的档案管理人才更是严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档案资料的收集以及相关信息的汇总和编订工作。如今,不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替代原始的档案管理方法,即人工操作,以纸张和案卷为主要工具的管理方式,逐步向现代化数字媒体为主的信息化管理方式迈进。另一方面,要致力于提高提高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帮助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人员转变观念,不断追求管理方式上的创新。二、努力练就过硬的管理能力,不仅要具备扎扎实实的业务能力,还应该具备比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三、要适应形势,敢于向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挑战。四、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具备较高的语言基础知识、写作知识、书法知识和历史知识。
四、提升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的途径
鉴于当前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在为高校员工的业绩考核以及职位提拔上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因此,提升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的效率势在必行。通过分析当前众多高校在进行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上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逐步开展工作。
1.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高校领导要从根本上重视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管理,不同于一般的文件材料,应该依照专业技术人员的各种档案材料的自然形成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可以按照每人一个盒子作为保存单位,编订一个流水序列号,对盒上标明姓名,在盒子外填写卷内目录,对盒内材料进行页码编订。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这些档案材料规格不齐,应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对档案进行整理。除此之外,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制度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建立起较为科学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才能帮助高校进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和选拔的工作,踏上规范化的道路。可以采取以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部门牵头,各个教学部门和档案管理人员协助的方式,进行“三位一体”的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2.重视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的开发使用。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与其的使用价值的重要性是分不开的。换句话说,如果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没有实际用处的话,那么其档案管理工作就无须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可以帮助高校相关部门进行分析和评定,掌握实时的讯息,反应不同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教学、科研、社会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反映出不同专业人才之间的优劣,为专业技术人员的人事的调动提供可观的依据。
3.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利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越来越侵向于利用电子化的档案管理模式代替传统的纸质版管理方式,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纸张,利于环保,还节省了人力物力,此外,这样也有利于实现专业技术人员资料在一定范围内的资源互享。
五、小结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逐渐发展成为当前衡量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并健全档案管理的体制和制度,更好的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安琪.浅谈高校教学管理档案的建设与发展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2]梁娥.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J].档案时空,2012年08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风险;防控措施
档案信息化作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具有高效便捷等优势,已在我国很多档案馆或部门得到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档案信息化的特性,使得它在实践中很容易受到恶意攻击,造成档案被篡改或者缺失。所以,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分析以及研究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风险
档案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它的安全性以及管理效率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发展建设脚步。目前,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它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具体如下:
1、网络病毒威胁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由于网络病毒引起的网络通信阻塞、文件信息损坏等问题,不仅会极大阻碍档案系统提供正常服务,同时还会导致常年积累的档案信息丢失,造成的损失是灾难性且不可修复的。
2、网络攻击风险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为了确保档案传输存储安全,需要适当的将内网与外网进行隔离,防止因信息泄露而引发的严重后果。但是现实是,很多不法分子为了借助档案信息牟取暴利,会对档案内部网络进行恶意攻击,一方面可能造成档案资料被窃取或恶意篡改,另一方面还会导致系统瘫痪,影响它的功能。
3、外部环境风险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它自身的系统属于弱电工程,耐压值较低,它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比如地震、水灾以及火灾等自然灾害;技术人员的操作失误或错误;设备被恶意破坏或被盗;电磁干扰;等等。
4、管理安全风险
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由于管理职责不明确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档案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与此同时,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以及专业水平较低等,也是导致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纸漏的主要因素之一。
5、系统安全风险
在信息化时代,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应用系统也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修复漏洞或者更新换代,只有确保应用系统本身的安全可靠,才能降低其被网络攻击或病毒感染的几率。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风险的防控措施
1、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团队的综合素质
想要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就要让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从过去的杂业型转变为专业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有序、高效,离不开高素质管理人员的支持。目前,很多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馆在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缺少既懂软件开发又精通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人才。基于此,相关部门或机构就要尽一切努力来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并建立竞争机制,让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在克服惰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建立激励机制,并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从而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以及积极性。
2、提高档案标准化管理意识
有些单位或机构过分强调本单位的特殊性,而没有实现对档案的标准化管理。这种拒绝标准化管理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于有些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改变,尽管能获得一些成效,但是整体档案管理工作却不具备通用性,档案的利用率也大大降低。因此,淘汰这种陈旧的管理观念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否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
3、强化风险应急处置职能
相关部门或机构想要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控,应该针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一套应急处理方案,其中包含事前控制措施以及事后处理措施,从而在遇到风险的第一时间就能立即做出反应,以此来将损失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可以制定一个完善的风险评估方法,对风险发生的位置、几率、后果以及损失等有一个全面分析评估,从而为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风险并预警提供保障。
4、加大对信息技术研发以及引进的投人力度
可以通过研发或者引进先进信息技术的方式,来保证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可靠。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或者修复的同时,系统受网络攻击或者病毒感染的几率也会大幅度下降,这就能强化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平台的操作监控,以此来向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三、结语
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想要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以及安全性,进行信息化建设就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还会受到各种威胁以及风险,影响到档案管理的有序高效。因此,相关部门或机构应该改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加强对他们的专业技术培训,从而在不断学习探索过程中,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吴宁宁 单位:无棣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李晓琳,王艳华.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探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5):58.
[2]谢建波,李建立.关于我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与实践[J].档案管理,2011,(6):38一42.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高校档案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档案管理的概述
1.1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创新理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而知识管理与一般管理活动的不同,主要在于它将重点集中于知识的观点上,经由系统、组织的应用知识,最终创造新知识。正如美国APQC所定义的,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策略,是在恰当的时间,将正确的知识传达给正确的人,并且帮助人们共享知识,将信息付诸于改善组织成效的行动上。
1.2将知识管理应用于高校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一方面,知识管理可以延伸高校档案管理的领域。在过去高校的档案管理过分地强调档案与资料、图书的区别,从而使得高校的档案管理成为高肋般的部门。由于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仅仅注重历史记录的保存,从而使得它的社会价值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将知识管理的理念运用到高校的档案管理中,学校就可以将一切有价值的档案信息纳入到档案中,这样延伸了档案的领域,从而构建出一个潜力无限的共享体系。
另一方面,知识管理也能够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价值。我们知道传统的档案管理一直都存在着“重保存,轻利用”的观念,因此高校档案馆一直都是被动地提供服务,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削弱了高校档案管理的价值,将知识管理应用当中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知识管理中的人性化、中性化的管理手段,促进高校档案管理的主动性,从而有助于学生在档案管理人员的帮助下,找到有价值的资料,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档案管理的价值。
2知识管理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的运行
2.1知识获取
知识获取是高校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无论是对于内部组织还是外在的环境因素,知识获取都是档案管理能够持久生存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我国高校的档案管理中,知识的获取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指显性知识的获取,例如教育部门下达的文件、教职工的信息等等都属于档案管理的显性知识的获取。这些部门的知识能够实现档案管理的最基本的功能,维持档案管理的基本生存。另一方面是指隐性知识的获取。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促进高校档案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知识管理的理念。例如,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观察、模仿、沟通等技巧,掌握住本校教职工的某些思想观念,从而使得某些隐性的知识得以保存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录像等将优秀教师的上课视频保存下来,有助于我们对于教师的教学思想进行保存。这样就可以将隐性的知识显性化。
2.2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高校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过去的档案管理成为高校中的“知识孤岛”,严重削弱了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引入知识管理之后,就可以通过获得的隐性知识以及显性知识,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与外部信息的整合,从而促进档案管理信息的价值增值,促进档案管理部门的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得“知识共享”的观念不断地深入人心,因此,我们也要不断地塑造高校档案管理的新文化,不断地促进高校档案管理的主动服务,从而实现”知识共享”,促进高校档案管理的顺利进行。
2.3知识利用
在知识管理的背景下,我们要想不断地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价值就需要不断地开放高校的档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高校档案的知识共享,从而促进对于档案知识的利用,不断地提升高校档案事业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高校作为知识的汇聚之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知识有着一定的敏感,因此,充分地开放档案,对于教师了解知识的源头、发展变化有所帮助,从而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的创新,从而不断地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的价值;也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更加深入地把握知识,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档案馆的不断开放有助于我们不断地提高知识的利用,促进我们对于知识的掌握以及创新,这就有利于实现档案管理的价值。
3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档案管理外部构建
知识管理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必将推动高校档案管理的创新,提升档案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为了保证高校档案管理的顺利转变,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为档案管理的转变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我们也应该构建高校知识管理体系,这就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高校档案管理的转型。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管理已经成为高校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知识管理必将引起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变革,从而促进高校的档案管理的功用真正被发挥出来,为高校师生的学习进步提供经验借鉴,对于高校的健康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筱筠.论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9).
【关键词】高校 档案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051-02
档案是指机关、组织、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考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和凭证作用。档案管理是指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档案工作是档案馆(室)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也是国家档案工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作为高校档案管理不仅要做好相关人事档案、教学档案等档案管理,而且要对高校管理内容中涉及的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因而,高校的档案管理与其他档案管理工作相比,有着更加突出的价值。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的运行管理方式和教育服务范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类电子文件资源大量增加,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是新形势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与新技术的相互融合,使得档案管理效率大为提升,与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相比较,由于网络管理的普遍应用,新时期的高校档案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由于认识的不到位等多方面的原因,对于高校档案管理的作用不少高校并未真正重视,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还存有一定的问题。
一 高校档案管理层思想观念落后
面对不断发展的档案工作,相关管理人员对其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工作的必要性及其在整个学校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单纯地将档案工作视为一个附带性质的工作,认为此类工作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无关紧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忽视档案管理的作用,有些单位的领导管理意识不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不够,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缺乏全面的认识。此外,在固有思想的约束下,部分高校档案管理通常只重视档案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如整理、编目及查阅等,对于档案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工作建设没有实质性的操作措施。高校档案管理中,还存在相关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无法胜任档案管理的现象。在部分的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中,有些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往往疲于应付其他日常琐事,而忽略了自身本职工作。另外,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在就职时没有接受专业系统的培训,由于文化差异和专业水平的差异,造成档案管理的体制建设不够合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落后,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符合时代需求等。
二 高校档案规范化管理程度不够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特别是人事档案和科研档案的遗失可能给高校整个管理带来极大的损失。目前,高校中大多数档案管理的随意性太强,没有建立起一套严格档案管理制度,致使高校档案管理散、乱、差现象普遍,存在档案遗失的现象。高校档案管理中,因为资金的缺失,导致档案管理部门无法配齐信息化设备,基础设施的滞后造成了大多数高校的档案管理仍处于高度依赖人力操作的阶段,这种现象使得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陷入停滞状态。此外,尽管一些高校在硬件上配备了大量的计算机,但实际的管理工作还大量依靠人工,大量的信息设备成了摆设。另外,由于相关档案管理计算机软件在编制过程中,计算机编程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导致管理软件实用性不强,无法胜任高校档案管理工作。
三 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若干措施
1.完善档案管理手段
不断完善档案管理手段,采用先进的现代信息化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基本上建立在纸质档案管理的基础上,从建立档案到保存档案,再到查阅档案,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依靠人去操作,导致档案管理使用的人工多、效率低。而现代电子档案基本上依靠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可大大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降低档案管理的人工成本,高校档案管理要适应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对档案部门快速、准确提供档案信息的需求,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2.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档案管理建设,归根结底还得依靠人来完成,提高高校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有利于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档案专业素质,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具体而言,高校档案管理队伍应该具备以下素质:(1)较好的政策解读能力,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2)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团队合作的精神;(3)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方法。较高的政策水平及思想政治素质是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档案管理是一项较为繁琐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足够强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素养及思想政治素质,这样有利于管理人员提升事业的荣誉感,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信息化管理理念及团队合作的精神是实现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关键所在,通过树立信息服务理念,加强管理队伍间的相互协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重要保障;而通过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能有效地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适应信息化档案的管理建设,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以有效的资源投入获取较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杨菊洪.数字化校园建设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的优化管理策略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7)
[2]陈岚.浅谈高校档案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4)
1.载体差异下的档案管理
以前,常用的档案都是纸质形式,因此在档案管理时对于纸质的耐久程度有着很高的标准,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电子档案,硬盘、光盘、磁带等也成为了新的档案存储介质。载体的差异下,档案管理也不尽相同,在档案的硬件备份中,光盘、磁性物质等作为主要的载体,各载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磁性物质容易产生静电反应,那么会影响到其本身磁粉的掉落,从而容易丢失所对应档案的信息,甚至于造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后果;对于光盘,在存储电子档案上算常用载体,但也会由于性能的不稳定而出现一定的问题。总而言之,载体的差异都会对档案管理带来多多少少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采用相适应的保护技术对档案进行合理的管理,以确保更有效地保护档案。
2.环境差异下的档案管理
载体的差异,从而使得档案管理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保护技术,然而载体差异的重要原因主要是来源于环境的差异,温度的高低、湿度的大小都是会对载体的性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载体发生的反应可能会因温度、湿度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的差异,从而对档案的损坏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别。温度过高、过低,都是不利的环境因素,都有可能成为电子档案存储媒介膨胀或收缩的原因。因此,在档案管理时,应该严格地控制好一定的温度、湿度,以减少外界环境对于存储介质的影响,以延长档案使用时间。
3.技术保护差异下的档案管理
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与载体、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技术保护上也存在很多的区别。目前,对于电子档案常用的管理方法主要是建立相应的备份机制,备份主要有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三种形式,而每种备份都各有千秋,在档案管理的技术保护上都有很大的贡献。例如:完全备份主要是对于档案进行完整性的复制,可以形成一份档案的副本,在档案数据缺失的情况以最快速度成功还原档案信息;而增量备份的侧重点主要是在档案数据发生变化时才进行,其虽不能一次性还原所有数据,但是却可以大大地减少了备份过程中的时间;最后是差异备份,差异备份与增量备份极为相似,仅仅不同的是差异备份针对上一次完全备份的,可以说是既改进了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的不足,又充分地发挥备份的效用,是一种很灵活的档案保护技术。
二、档案技术保护的建议
纸质档案逐步成为电子档案的取代物,这是历史发展必然的结果,那么相对的,电子档案技术保护也必然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如何采取相应的技术保护,也是众多研究者讨论的问题,以下针对档案保护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1.完善档案技术保护措施
不管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在档案管理上都同样存在着如何保护的困难,特别是电子档案这一新型存储方式的保护更加成为研究的重点。电子档案的便捷、灵敏都使得有利于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档案技术保护措施上,相关人员也在不断地研究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以完善档案技术保护措施,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的建设。
2.培育专门档案管理人才
由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到来,信息化技术更新之快更想而知,而对于新型档案管理问题的出现,除了有相应的技术作为基础,另外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方面人才的缺乏会导致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滞后,所以加大力度培育专门档案管理人才,让他们都投身于档案管理与保护的工作中去,这让会使得档案管理取得更好的成效。
三、结束语
1.对房产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认识不足
近年来,虽然房产档案管理方法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当中,但是步伐缓慢,效果不是很明显,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相关人员对房产档案管理数字化的管理模式的实现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其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不注重房产档案信息采集的分析和归类,将其单纯的等同于简单的文字处理工作,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队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实施过程中,缺乏严谨的信息采集与分类环节,使得档案材料归档与保存形式化,严重的破坏了信息的完整性,大大的降低了其使用价值,也耽误了大量的时间,拖延了工作进度。
2.缺乏专业的人员指导和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现代化的知识型档案管理早已逾越传统的手工劳动范畴。我国在房产档案管理中缺乏对专业人才的投入,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都不是毕业于档案管理专业的人员,也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和培训,有些是临时从别的部门抽掉过来补充人员短缺的,他们只是单纯的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仅仅是资料的简单收集、分类、存放,根本意识不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有效实现房产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的若干措施
(1)提高房产业相关人员对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深层认识实现房产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的主要目的在于科学、系统的管理房产档案,方便档案的调用、查阅等管理要求,保证档案的完整性、科学性和便利性,为企业管理者制定企业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而一旦档案资料在管理过程中因为管理不善,而导致档案内容的缺损、不完整、记录不规范,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从根本上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意义。房产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受到人力、财力、物力等相关因素的制约。所以想要快速实现房产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不断地提高相关业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房产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注重从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上着手,深化员工对这一科学的管理模式重要性的认知,突出显示出其在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着重强调其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所显示出的巨大的优势,让其从根本上意识到实现房产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必要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更快更好的消除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向着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促进房产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建设。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实现员工的专业化、规范化[2]数字化房产档案管理,是一门集众多学科于一体,对专业性和技术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数字化房产档案管理人才,必须拥有全面系统的知识框架和敏锐的观察和信息处理能力,才能在数字档案建设过程中发挥出其作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富有成效的实现房产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一支有专业素养高、文化水平高、思想觉悟高、业务水平高的卓越的房产档案管理人才。因此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既懂档案管理业务工作,又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则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意义非凡。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应该重视档案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充分激发和调动档案人员的自觉性、积极性,不断地提高房产档案人员的能力,打造出一直专业知识过硬、综合实力超强的团队。
4.结语
快速发展的房产业对我国房产档案管理工作既创造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房产档案管理模式因其诸多的缺陷已经很难顺应当下房产企业的不断地跨越式的发展。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尽快实现房产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模式,向科学、系统、全面、便利、完善、高效、先进的趋势进步,逐步推动我国房产档案管理完善,加大人才、财力和技术开发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档案工作者的专业化程度,为房产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全面实现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高原单位:哈尔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档案信息中心
【关键词】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路径选择
一、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公路系统信息管理过程极易发生突发问题,加之公路建设与生产加工、原料采集、供给营销等等相关,无疑都使得公路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具备了高复杂性、高难度等等特点。公路系统档案数据包含了众多的内容(生产销售、客户及供应商数据等),在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有利于全面提高公路项目建设质量,此项工作的重点在现阶段被放置在了全面应用现代化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方面。由于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缺乏完整性,很多工作的重心被放在了工程目进度层面,档案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加大,因而档案管理一直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此外,由于缺乏重视度,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从业人员大多为非专业人士,这些人缺乏安全、责任意识,在落实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极容易随意操作,加之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不仅加大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更降低了档案工作的效率。如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档案记录缺失难以为后续公路通车提供历史依据,公路档案的作用难以发挥,公路资料的整理也因此被复杂化。
二、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缺乏连续性。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于2005年前后大范围开展,工作的重点是提升档案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我们必须得承认,在国家号召之下,公路系统的档案管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档案管理部门也因此设立了长、短期奋斗目标。然而就现阶段实际情况看来,很多单位在实现了短期目标以后,极容易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继而无意识地出现了管理松懈问题。管理松懈导致长期目标的实现难以落实,加之档案管理无法快速取得成效,各级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也随之降低,愿意投入进此项工作的精力、财力以及人力都有所下降,进而导致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出现工作淡化、边缘化等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单位受制于编制、职数等等的限制,大肆缩减专业管理人员而聘用兼职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档案管理的业务水平因此备受制约,档案管理的发展也因此遭遇瓶颈。
(二)收集归纳缺乏全面性。公路系统的档案内容包括声像资料、实物档案以及数据资料,然而很多基层单位只注重数据质量,对于声像资料以及实物档案的整理归档并不重视,很多声像资料及实物档案在收集的过程中流失,或是被控制在个别档案管理人员手中,一旦出现诸如档案管理人员调岗等等问题,那么档案信息随之将不可避免地面临遗失问题。加之很多单位的信息档案未能及时纳入档案室管理,电子档案建设不到位,管理者缺乏操作电脑的能力,无一不加剧了档案丢失的风险。
(三)管理利用缺乏实用性。公路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很少能够在短期之内就获得成效,很多管理工作都是在系统的长远建设中发挥推动作用、带动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的。由于未能迅速获益,很多管理者因此难以科学地把握“藏”与“用”之间的关系,继而出现重“藏”轻“用”问题。此外,现阶段不存在科学定位档案管理使用的相关规定,档案管理所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广泛宣传,档案管理人员不知道科学的档案管理与自身经济效益之间的联系,档案信息的开发严重不足,档案的利用效率差强人意。
(四)队伍建设缺乏长期性。一直来,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一直由办公室负责,受客观条件制约,办公室人员的变动相对频繁,新人由于不熟悉档案管理业务,加之缺乏必要的档案管理专业培训,往往难有较高的档案管理科学性意识,在落实相关管理工作的时候随意性较大,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质量参差不齐,致使档案工作的结果与期望值出现较大偏差,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缺乏长期性。
三、提高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
(一)加强经常性教育提高认识。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良好的档案管理思想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公路系统档案管理部门的领导者们必须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强化档案部门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尽可能避免档案移交等等过程,确保档案管理过程科学化、合理化。其次,积极开展与档案管理相关的教育活动,提高相关者的重视程度,确保领导者们能够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众所周知,领导者是企业发展方向的决策者,只有确保领导们重视公路系统档案管理才能够上行下令使所有的档案管理人员都能够怀有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地对待档案管理工作,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二)定期归档保证档案齐全完整。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档案收集、整理、归档是其基础性工作。对公路系统而言,档案不仅包括文书档案,还包括实物档案声像档案、基建档案等等,涉及的范围极广。管理者在定期对档案进行归档的时候,需要全方位考虑现实情况,在保证档案质量的同时,保证档案齐全完整。管理人员应该怀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整理、细致鉴别与档案相关的各类信息材料,对符合归档的材料要及时处理,对手续不齐全的材料需要及时退回并责令相关部门补办,以保证档案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备后查。
(三)强化利用发挥档案信息功能。档案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使档案资源得到共享利用。实现档案价值的最主要途径是档案利用,而档案利用开发是档案管理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想要有效提高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从加强档案管理基础出发,确保档案人员能够在科学落实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档案编目、检索等工作,编制科学的、与实际相匹配的检索工具,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管理优势健全检索、汇编等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档案信息的组织化、系统化有利于提高档案资料的使用率,因此应被予以重视。
(四)不断提升档案管理队伍素质。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档案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与科技相关的事物越来越多,设备的更新、载体的多样化等无一不对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出高要求。为了满足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企业方面应不断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档案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当然,想要整体拔高档案管理队伍素质,企业方面还应有意识地吸纳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专业技能,进而带动整个档案管理队伍向着高素质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在公路系统建设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的状况不容乐观,档案管理存在问题,有些甚至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科学化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前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如今,档案管理在各个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高,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的科学性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科学水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管理者们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科学的办法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加速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相信通过相关人士的不懈努力,我国公路系统的档案管理水平一定能够获得发展,我国公路系统的档案管理也一定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资料种类繁多,资料如何收集、整理、分类、立卷、编目、归档等是档案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因此,要严格执行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规定,按章行事,规范操作。
1.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规范档案管理,首先必须落实项目档案工作的组织保证体系,其次要制定档案管理相关人员资质审查、培训及档案收集、整理等管理规定。
(1)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设立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统一管理项目建设期间所有工程施工归档的资料。
(2)从事档案工作人员实行“准入制”,即所有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不定期组织检查档案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杜绝无证上岗。
(3)根据国家有关档案管理规定,编制档案收集、整理、分类、立卷、编号、归档实施细则,规范操作。
(4)工程管理部门对工程施工期间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情况进行不定期的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档案移交与审核
建立档案收集、整理、移交、归档四级审查制度,确保归档资料的质量。
(1)项目部在资料移交前要组织自查,检查归档资料内容是否符合条件,是否漏项,资料的分类、组卷、编号等是否符合规定。
(2)项目部自查结束后,工程管理部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对移交资料进行审核,重点审核资料的分类、组卷、编目等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限时整改,以确保资料及时移交。
2做好基础工作,加快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进程
实行档案数字化保管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利用现有资源,从制度的建立,软件、硬件设施的投入着手,做好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在保管纸质档案的同时,备份电子档案,逐步推进档案数字化管理基础工作,建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框架,为下一步全面实行档案数字化管理打下基础。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