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57: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室内设计实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室(舱)内设计专业学制3年,主要培养具备美术设计基础、设计创作与研究的能力,能够从事相关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平面设计与制作、装饰工程监理与舱室内设计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跟上时代步伐,让学生更好就业,培养毕业生的方向应该是在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室内设计创作专业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具有独立进行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在校期间就能参与各种实践工作,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同时让学生养成随时了解国内外同行业的发展动态的习惯,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进行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
一是安排好专业课程科目和课程顺序。新生入校后,大一要安排上素描基础课、色彩基础课,上素描基础课的同时插入速写基础课,学习色彩基础的同时插入构成基础课,还要加入制图基础课,合理安排课程,让学生科学学习,业余时间入厂进行实习,以了解室内设计专业、舱室设计专业人士工作的环境、工作方法和状态,感受将来要想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掌握的技能,带着目标学习就有了动力、主动性,再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给予学生最实际、最先进的教育,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在完成理论教学课程基础上,重点安排实践教学科目。
首先,加强实践环节培养。鼓励在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组织在校学生独立开展各类科学研究,鼓励学生申请各级科研课题,积极参与本专业教师课题研究等;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型实验活动,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在校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利用好每一次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机会。我院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到企业实习一周或两周,安排有资历经验的师傅现场指导,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尤其是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将相关专业的培训、考试内容纳入课程教学计划。每年组织在校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美工证、平面设计师证、CAD证书等),参加社会化的设计比赛,在培训和准备考证的过程中,确保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质量,使学生毕业后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取得了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装饰美工证、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焊接技术证等。
再次,建立室内设计实践教学基地。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培养在校期间就能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开发和建设学校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室内设计专业的相关科目多,涉及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家具制作、沙盘制作等多专业的融合与提升,如按传统的室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进行教学并设置实验,有限的课时安排必然无法满足要求,而且无法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培养方式。
在设计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学院自身行业应用背景优势,在原来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或者自建。充分利用我院现有的教学资源,立足于自主开发建设,建立设计专业自己的设计工作室、设计展示厅、舱室设计模拟工作室等实践教学基地,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建立设计专业专用的现代化实践教学基地,邀请装潢公司有名望的设计师现场授课,支持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合作开发,支持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做到教学信息与市场同步。室内设计实践教学基地还可以开展对外短期技术培训,为各单位职工进行软件技术培训,向社会招收培训对象,增加创收,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三、提高学院师资力量
教师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考取相关专业的双师资格,我院每年利用寒暑假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到名校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还要增加外聘教师的数目和提高外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要建立任课教师严格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秩序,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对实践教学细化分工,把实习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让教师在实习课前研究制定细致的实习计划书,清晰地指出实习目的,实习实施的具体过程,并在每个实践科目结束时对学生进行阶段考核,对学生考核结果、实习过程进行详细总结,以督促教师积累教学经验。
四、确立新型定向培养的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我院与招聘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采取定向培养模式,设计专业依托船舶,有自己的特色,毕业生就业单位范围除了装潢公司、平面设计室、建筑公司、工业设计单位外,还能到船舶类行业的舱室设计等多个部门上岗。因此要进行充分的研究探讨,在专业领导的指导下,使学院与企业联合起来,共同调研,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以接收单位的人才需求为前提,以企业的现任岗位任职标准为纲要,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毕业生接收协议,在加强师资力量、改善教学环境等方面深入合作,确定专业理论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2007年我院第一次与大连STX船厂签订定向培训协议,让在校学生在学校设置课程的基础上学习韩语,考试合格后派往韩国进行实习培训,培训结束后回国直接安排到厂里设计管理岗,薪水比正常招收的毕业生高一倍,工作环境也不同,这种定向培训协议一直持续5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我院学生的就业率。我院还与葫芦岛住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飞天公司等多个装潢公司签订培养协议,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直接到公司进行实践,把企业作为学校的后场,毕业后学生有了较高的技术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选择工作单位、顺利就业。
五、总结
配合学校教学制度,完成学校要求的实习工作。力争早日溶入社会实践工作。
二、实践内容。
室内设计、室内效果图、cad平面和立面施工布置图、风水学、资料学、工程结构学、价格学、平面设计等内容。
三、实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对于一位包装专业和学过平面设计的学生来说,设计一个招牌或名片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但对于室内设计如:要各种各式的住宅、豪宅、平面布置图、施工立面图,还有很多风水学、人力学的地方把我难住了。
这时,我不得不去网上寻找室内设计的资料和有关设计软件。在网上收集的过程中,增加室内知识,积累了好多先人的经验。外面看来很简单,但自己做起来真坎坷,改了再改、修了再修,一次次的让老板、职业高手、网友评教,指点。。。。反反复复,不断的增加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视觉鉴赏能力。
四、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落下了帷幕。在望海潮实业有限公司实习这段时间 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大学课堂里根本学不到的东西,也体验到了很多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经历。
我的实习是从大三刚开学,被一位老师推荐到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实习了!真庆幸自己平时能利用课余时间学到那些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大二暑假到那家设计公司实习啊!要不是这些,我想现在就由学校安排到厂工里当普工。但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将所学的adobe软件用于实践,并且通 过实践检验了自己关于设计方面的假设和猜想,取得了一些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在推荐我进入室内设计公司之前老板已经让我先了解有和室内装饰、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让我在实习前做好各种准备咯!所以工作还忙顺利的,实习期间也学到不少东西,现在才知道平时的努力没有白费。
接下来我开始在公司老板的指导后,慢慢的溶入室内装饰的各个领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对于一位包装专业和学过平面设计的学生来说,设计一个招牌或名片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但对于室内设计如:要各种各式的住宅、豪宅、平面布置图、施工立面图,还有很多地方把我难住了。这时,我不得不去网上寻找室内设计的资料和有关设计软件。外面看来很简单,但自己做起来真坎坷,改了再改、修了再修,一次次的让老板、职业高手、网友评教,指点。。。。反反复复,不断的增加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视觉鉴赏能力。
第一阶段开始,我只懂得个软件。评自己的爱好,还有公司的引导,我从简单的手绘图开始,慢慢的懂得室内视觉上的知识,慢慢的还能画出手绘图出来。接下来就是仿别人的作品,自己用软件,把别人的作品一模一样的仿出来,就这样,我在过程当积累了不少知识和经验。
第二阶段,我再也不用一模一样的跟着别人画了,学会了用别人的优秀用品和家宅设计的精点,集中到自己的作品中,就这样,我开始能独立的出室内效果图了,评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很快就能应手得心的画出个效果图来。
第三阶段,就开始运用cad绘出各种住宅平面图和施工立面布置图,画施工图,不但要会绘画还要求要懂得人力学和各个家具的长度、高度、等比例大小!现在正着重在这一方块的工作中。
其实除了上面的收获外,我平时还不断的学3dmax、还有其它室内设计的软件。在业余上还帮公司和其它朋友做些平面设计方面的东西,如画册、logo工作服、vi、简介封面、包装袋等。
现在自己对以后从事的行业和志向还是比较清晰的啦,自己在设计这方面还有很多的兴趣和潜力的,现在已经习惯了实习的公司,公司方也让我继续留在公司工作。而我个人觉得如果单位还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和有个和谐的工作环境那就不要到处跑啦,待遇方面不要太坎坷就可以啦!!满足常乐就是这个意思咯!!呵呵。。。努力啦!!
在实习间看到不少同学,一个岗位一个岗位的换。相对比起来,本人的心态还算可以的啦,给自己定位好的东西,就不要乱改啦。现在工资高低并不能判断一个人能力的高低,最重要的是能学到属于自己的手艺。去到哪都不怕饿死!!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去工作,去看问题。。。。自己会觉得有安全感咯!!
1、担任的工作岗位:
主要担任工程监理,兼设计师和客户代表。
2、实习期间完成的工作:
与客户洽谈业务,设计师助理,工程施工现场监理。
3、实习任务与重点:
任务:通过实习了解家庭装饰的施工工艺,对材料的价格清楚、明朗,了解新型材料在实际装饰中的运用,对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提出较快的解决办法,学习公司设计师的设计特长,完成公司分配的任务。重点:把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融入公司的环境,为项目的团队合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责任。
4、参与的项目、工作量、效果:
参与工程:江山名居98平方米家装工程。
a:业务洽谈与设计部分
工作量:这是我到公司参与的第一个家庭装饰工程,所以不论在制图或者是在现场监理的过程中,我都非常的用心。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大好机会,是对我几年来学习成绩的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挑战。首先是陪同设计师和业务员一起量房,把最初的平面图徒手画下来,在量房的过程中我学习到:测量时尽量注意墙体的厚度,哪些是承重墙哪些是非承重墙,各个梁的尺寸位置,管道的位置,以及窗户、阳台的位置和尺寸都是方案设计必不可少的资料。然后就是主设计师和客户的交流了,交谈中我知道客户是一个私人企业的经理,这是他初次购房,在我们量房之前已经与几家装饰公司联系过,应该对装饰有一定了解,因此对设计这一块有很高的要求,再了解客户的的交谈中,我发现这个客户对住房的要求很高,不怕花钱,就怕做不出理想的环境,后来我和主设计师根据业主的一些兴趣爱好,简单的帮房子的功能和用途做了一个划分,这样方案已经基本形成,可是最后业主还是要我们先出了图在说,我知道这是对我们水平的一次考验。之后根据业主的想法一连做了两套方案,以增加方案的成功性,打掉了一些非承重墙使空间更加合理通透,接下来就等客户看方案了,在公司同事的帮助下,方案几经修改,最后客户一眼就看重了其中的一套方案,业主很满意,并且要我把报价做出来,这个确实是一个难题,因为我以前在学校从没接触到这样的东西,最后在公司同事的帮助下,一份清晰的报价单就清晰可见了,我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例如:施工工艺,新材料,报价的计算等等。
效果:最终报价定51200元,现在已施工。
b:现场管理部分
在施工现场的实习生活中,能够学习到不少新的知识和知道许多我所不知道的事,但并不是每天都有特别的事发生或是有机会学到新鲜的事物与知识的。大部分在施工现场的实习生活,是将我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的深化巩固并使其实用化的学习实践过程。是将我所已经掌握的建筑装饰技术的相关知识用于实践,在施工现场体验作为一名施工管理与组织者的现场实际经验。
所谓项目管理就是指为了达到项目目标,对项目的策划(规划、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监督的总称。装饰行业已经成为建筑业中的三大支柱行业之一,其在整个建筑业中所占的比重已越来越大。面对装饰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的规范化进程,面对市场准入和行业的规范化进程,装饰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而我作为一名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的近十几天的实习体验也让我更加明确的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是否有优秀的管理体制、系统和人才。便关系到建筑装饰企业团队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成本、效益还有能否按期交付使用等问题。
(二)、概述
1、实习时间:
2008年3月2日-2008年3月19日
2、实习地点:
河南省郑州市
3、实习单位:
河南和成欣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4、单位性质与概况:
该公司位处郑州市陇海路与桐柏路交叉口,凯旋门商务楼9层,属私人企业,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家装、工装、景观、园林工程,兼平面广告业务。公司现有员工30多人,是郑州市中型装饰有限公司,曾被评为“河南省优秀装饰公司”。
(三)、实习过程对知识能力的综合验证
通过这次实习,在设计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这次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实习单位的经理和同事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的设计使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如:前期的策划和后期的制作等等。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
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
(四)实习内容对毕业设计课题的意义与启示
我在公司实习期间所做的就是室内设计这一方面,这正好和我的毕业设计课题相吻合,也为我做毕业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毕业设计是对我的又一次大的考验,我会通过毕业设计做一套真正完美的家庭装饰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高自己在室内设计方面的水平。
调研部分
(一)、调研课题
我所报的毕业设计课题是“温馨家园四室两厅空间设计”,所以这次我调研的课题是:室内空间的分隔和新型装饰材料的运用及室内视觉效果的营造。
(二)、调研的手法
世纪豫花园楼盘实地考察与测量,图书馆,书店资料查阅与分析,网上资料的搜索。
(三)、课题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通过对世纪豫花园的实地考察和测量,使我对该小区的整体规划、楼盘价位、基本户型和主要客户群体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小区所处的位置和样板房进行了查看,并利用图书馆、书店、网络查阅了大量有关室内设计方面的书籍和知识,并按照理论类和施工工艺与材料类做如下归类:
关于室内设计理论类:
刘飘远,庄荣的《当代装饰》,从装饰艺术的特性推断到21世纪家庭装饰的发展方向,列举大量商业空间、居室空间和办公空间的实例,理论方面涉及:装饰艺术的构造性,装饰艺术的方位性,装饰艺术作品的空间性,装饰艺术的形态性,从灯光的运用到室内家具的选择,以及室内环境的绿化都有深刻的讲述,并拌有大量的图片资料,这样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直接展现在我们眼前,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理论知识对现实设计的重要性。
熊建新的《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一书,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编写的一本融理论、知识性、科学性、前瞻性为一体的专业理论书籍。该书重点阐述了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室内设计案例加以引导、剖析,在解析现代室内环境设计要点的同时,以新理论、新思维、新观念、新工艺、新材料、新作品等展示了宽广的思维空间。
韩巍,刘谯的《室内装饰设计师》,本书是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室内装饰设计师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编著的。内容包括室内装饰设计总论、室内装饰设计创意与空间设计、室内装饰设计表达、室内装饰设计实施、室内装饰设计管理,并附有设计实例。
邹寅,李引的《室内设计基本原理》,本书属于“艺术设计系列教材-室内设计专业”丛书之一,内容包括十一个部分:绪论;室内设计的方法及程序;室内空间的处理方法;室内的形式美与色彩;室内采光与照明;室内家具、陈设与绿化;室内设计中的材料与运用;室内设计与建筑结构;住宅室内设计;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全书结合现代室内设计的特点,全面总结室内实际的规律与经验,以实例讲解理论,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系统的阐述了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施工工艺与材料类:
奇亚南的《现代建筑装修工程常用材料与工程施工》,本书适用于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的设计、工程管理以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参考,书中阐述了室内装饰材料、材料与材料的连接构造和施工的基本理论,使我了解掌握了材料的使用类别及构造方式。
向仕龙,张秋梅,张求慧的《室内装饰材料》,全面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各种装饰材料的发展概况、生产原料、加工工艺、内在性能、装饰特定及其应用等内容。
以上这些书从理论上启发着我的大脑,刷新着我的设计思维,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室内设计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这对于我们的毕业设计课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关于室内设计课的教学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现代设计思想和理念,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及艺术素养的室内装饰设计人才和装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满足社会对室内设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规范装饰行业市场,提高室内设计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室内设计原理,室内界面组织处理及材料、施工、工艺、照明、色彩、织物、家具、绿化等内容以及室内设计施工图和效果图的学习和绘制。在实践教学方面要求学生熟悉最新的材料、施工工艺及国内外流行设计风格,并能够运用施工图和表现图将自己的设计意图准确表达出来。在本课程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参观、考察和市场调研,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三视图的绘制、效果图的绘制以及室内模型的制作,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室内家庭装修的步骤和程序
二、关于室内设计课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革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以提高教学的效果为目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宗旨。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制教学、实践教学、事实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
(一)项目引导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凯兹博士和加拿大著名教育家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在职业教育领域引用项目活动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的整体提高,对于开发学生创新意识、体现个性差异、培养操作技能、生存能力及主动学习能力均有较大的作用。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项目教学活动分为三个大阶段:即活动的开始、展开和结束。首先安排学生与老师开展项目的探讨,思索如何立项、立什么项、如何解决项目问题?要求学生有一个总体的思路,并沿着这个思路前进,在过程中随时准备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自主解决问题。其次是在活动展开过程中,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企业,感受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氛围。在实践过程中尽量与企业的生产接轨,老师积极参与到项目小组的设计贯彻、工作进行和工艺讨论和指导之中。活动结束后,要有明确的项目考评和总结。
(二)课堂搬进工地。国家教育部(高教[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本系的实训基地实地参观学习,实地测量,绘图,把课堂从学校搬进企业,在实地训练中应用理论知识,围绕实际课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利用实际工地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动力,启发学生对专业理论认知的兴趣,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闭合式、开放式教学共存。校外专家、资深设计师作为外聘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交流,形式有主讲、答疑、现场会、多媒体讲座、国外专家交流等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即有讲授课,又有研讨课,还有现场课。灵活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互动性的建立。
(四)竞赛法。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室内设计大赛的真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设计潜能。
(五)答辩、交流式。对学生课程设计的指导,采用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首先学生自己讲解设计思路与设计创新,再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或是提问。在答辩的过程中,锻炼了同学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考核了同学的专业知识面,使同学认识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明确努力方向。
(五)事实课堂教育。联系往届事业有成的毕业生,到班级进行交流,谈自己毕业后的事业、为人处世、以及成功的案例等,使学生明白在学校学好专业、学会做人、培养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六)“实战课堂”。“实战课堂”是大学生的实践课堂。通过对外的技术服务,促进专业教学与同学实践的能力。有课程指导老师带队,组织同学进行社会公益服务,在新交付小区设摊位,为居民免费提供装修设计咨询服务和设计平面方案。
三、关于室内设计课的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学校的专业机房、多媒体教室,设备先进,网络发达,利用教师终端控制系统,使课堂教学得到有利的保障;制作多媒体课件,上传到建筑室内设计精品课程网站,供教师上课选用和学生下载;在室内设计课教学指导中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措施,给学生定制相关的实际工程设计,并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实践参观,在工程指导中使学生能进行实践设计;设置对外的学习市场化窗口――设计事务所,学生可以在跟老师结对设计实际工程中学到实践知识,为本专业学生提供直观的实习场地;通过设计沙龙、参观、推荐公司实习等形式进行教学。
四、关于室内设计课的考核
(一)室内设计课的理论考核。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没有一定的理论做基础,学生要想设计出高水平的设计方案是不可能的。因此,室内设计课要注重大学生对室内设计理论的掌握。这部分考核可以占总分数40%。
(二)具体项目设计。在室内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大学生要设计一份高水平的项目设计作业。具体设计项目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自行确定。这部分考核可以占总分数40%。
【关键词】高职;室内设计;模拟实验;教学
建筑的室内设计是设计者根据建筑的具体结构,综合运用建筑结构与装饰材料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创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生活、生产空间与环境。从定义上看,环境、材料、空间结构对于室内设计工作的影响很大。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育作为向建筑室内设计劳动市场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毕业生从学校出来就要进入工作岗位,甚至需要熟练的技能去找工作,因此,对于高职教育,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关键。高职教育中,模拟实验对于学生的技能提高十分有效。
而我国高职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很多需要重点应用模拟实验的学科,在硬件设备和课程安排上都起不到很好的效果,甚至,我国的高职教育越来越倾向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院校都在申请成为普通本科学校,在学术研究上面下的功夫太大,造成了高职院校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错误倾向,高职学生,尤其是像室内设计这样专业的学生,并不适合。
一、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模拟实验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模拟实验与课堂教育的传统观念差别较大
我国无论是在哪个阶段的教育教学中,都脱离不了课堂就是按课本教书的传统观念。而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内容,在装饰环境设计上要重点考虑空间环境、心理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通风环境等的设计,在空间设计上分为室内居住空间设计、室内办公空间设计、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等等,这些方面的教学单单靠书本是学不来的。
课堂教学的内容往往从理论出发,交给大家经典理论了前沿观念,甚至比较超前,这些教学虽然给学生开阔了眼界,并且提高了品味,树立了理论方向,但学生在学习中,并不一定理解,且不会与实际对照,很难融会贯通。
(二)模拟实验案例缺乏
模拟实验教学对于高职室内设计的专业的教材上包括的内容,很难做到全面,不是所有的章节都有模拟实验,模拟实验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加上教材更新慢,实验有可能不具有代表性,不具有时代感。
同时,我国高职院校由于专业众多,学校师资力量有限,专门为一个专业设置实验室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就要依托社会的实训模拟机会,而我国典型的室内设计机会不会允许实习学生参与,学校只能寻找一些小的设计公司或是居民室内设计项目,越小的项目之间差别越小,教学中能涉及到的内容也不多。即便这样,实习机会依然难得,依托社会给学生找锻炼机会并不轻松,不是每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机会。
(三)模拟实验硬件需要不断的完善
室内设计专业对专业模拟实验十分的依赖。模拟实验在设计表现、功能实现、艺术创意、文化传达、思维拓展等环节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室内设计对建筑物室内环境、建筑构造、各种物质、材料的运用技术的掌握是室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职教育中,必要的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校企合作、实习岗位的需求等实际困难十分突出,因此,学校在教学中,往往以课堂模拟教学代替,这样就要求学校有模拟情景课堂,甚至有大量的视频例子供学生学习和模拟,这就大大提高了学校教学的成本,学校不能做到及时的更新这些硬件设备以满足设计行业潮流更新的速度,进而大大影响到了模拟实验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环节中的质量与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需要尽快升级
由于社会实践的机会有限,学生的学习时间也不允许学生花很长的时间在社会参与设计工作,要想达到课堂知识在模拟实验中的全面体现,只能做好多媒体教学与试验。目前,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室内设计模拟实验的多媒体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机房模拟实验模式,高职院校机房的模拟实验系统更新缓慢,机房管理不规范,导致学生在机房学习环节上效果不好,达不到动手能力的提升,因此,完善学校内的模拟实验,抓紧多媒体教学硬件软件的升级显得十分必要。
二、做好高职室内设计模拟实验与理论教学结合的建议
(一)课堂上的演示模拟实验要做好应用与理论的结合
室内设计专业的时效性很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课程往往在2年到3年之间,在这期间,流行的室内设计技术或是理念很有可能改变。对于理论教学来说,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技术必然要扎实与巩固,但是要抓住理论与实践联系的一切机会,对于模拟实验教学来说,就能在课堂上通过演示实现。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关注社会上的室内设计先进的案例与视频,从中总结与理论联系的交叉点,在教学中要大胆的运用。而且学生对视频案例的印象要远远强于单一的理论教学,这样的实践技能对于后续的实训课程或是实践机会来说都有好处。
(二)建立情景模拟环境
“课堂实验室”是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的一个重大创新,其目的就是建造一个情景管理模式。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建筑理论基础、设计审美能力与设计动手能力兼备的高级设计人才。因此,开展的实训课程的时候也要兼具这些方面。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空间塑造能力与创造能力。要求在情景模拟环境建设上体现专业特色,一方面通过完善实验室各种硬件设备和资源,建立情景模拟环境,强化实验室的模拟教学功能,另一方面要开发“课堂工作室”的全真模拟环境功能,要求让学生真切的了解工作步骤和流程,以及其设计的合理性。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也要将角色由原有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师徒关系,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自由发挥,使学生成为工作室的主角,教师做好引导与辅助角色。
(三)模拟实验要始终以“设计”为中心
模拟实验也有其不符合实际的缺点,模拟实验既然叫做模拟,就一定有章可循,因此禁锢了学生发散的思维。模拟实验要突破这一点,在教学上,老师要让学生进入设计师的角色,不能完全跟着教师的思路来,要发散思维,要多做设计方案与设想。同时,要让学生熟知设计的整个流程,包括设计的组织与准备,要让学生作为一个设计的实施者,更要作为一个设计的组织者与筹划者。
三、做好模拟实验创新
(一)首先创新教学计划
传统的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对于室内设计专业来说并不适应,学校在进行完课堂教学以后,统一的或是学生自主寻找实习岗位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适应岗位要求,甚至不能做到“设计师”这个岗位去实践。因此,学校和老师要在教学大纲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做出教学计划的创新,要恰当的安排学生模拟训练。
(二)对考核方式的创新
室内设计专业模拟实验不能再用过去简单试卷考核方法,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考试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以“课上作品”的传统考核方法作为期末成绩。这种考核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现行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要对考核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
(三)学校、社会共同提供模拟实验的机会
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模拟实验机会,从准备工作开始,进行一个完整的设计到修改,到完工过程。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按照学生的学习掌握阶段,选择模拟实验内容,在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方面,尽量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共同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模拟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林拢伍征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教学与科研的促进作用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31).
[2]段欣.对“项目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
[3]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关键概念辨析[J].江苏高教.2009(06).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近年来,受到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的影响,社会对室内设计师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多高等职业学校为了适应市场需要,纷纷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从近几年的教学成果来看,一方面满足了市场急需,培养了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很难培养出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室内设计师。本文拟从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笔者关于本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观点。
一、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1.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根据室内设计专业特点,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加强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结合,让室内设计专业在教学内容上既具有高等教育的知识内涵,又具有职业教学的职业能力内涵。
2.创新专业设计
注重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细分,如效果图设计方向、室内设计与公关方向、效果图动画方向等,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潜质确定培养方向。
3.注重社会实践
使学生尽早加入社会实践环节。利用课余时间,高年级学生在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低年级学生在学校相关企业或虚拟企业等进行社会实践或模拟社会实践。
二、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
1.注重艺术思维能力及表现技法的培养
任何工艺美术专业设计人员,首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对绘画能力的表现和运用。注重设计色彩、速写等美术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一个有一定创新能力的设计师至关重要。改革趋势主要为加大教学课时投入,贴近专业特点进行教学。
2.注重建筑装饰材料等课程的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同时国人对室内环境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室内设计师必须对装饰材料的材质、成分、运用、施工工艺等多方面都有相当的了解。很难想象一个室内设计师不了解建筑材料及施工工艺能够设计出理想的室内环境。注重追踪新材料的应用,完善教学内容。
3.注重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的运用
虽然本专业普通开设Autocad、Photoshop、3DMAX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但存在教学衔接脱节问题,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应注重建筑制图、计算机平面制图及效果图教学课程的连续性。此外,应注重计算机新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如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全面地阐述并反映任何建筑,从外观到内饰、从大的结构形式到小的细部构造。
4.重视设计人员的作业展示及沟通能力
任何设计人员,他应能够准确地向客户、向公司管理层、向建设方展示他的作品。良好的沟通能力不可或缺。因此,应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设计作品展示方式、方法及设备的使用。
5.贴近实战教学
利用各种机会,如企业实习、家装免费服务等形式、施工投标前建设方合理的勘察机会等,组织学生现场勘察,了解客户方需要,以贴近实战教学。此外应对典型的室内设计环境的装饰装修有所了解,如银行、学校、医院、写字楼等环境的不同需求设计。以使学生早日进入工作角色,从而以设计师的身份了解哪些专业知识对自身需求非常重要。
6.重视团队学习工作的组织
由于专业分工、设计期限和工程量的不同,单一个体可能不能独立完成某项设计任务,必须重视团队学习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应注意组织小组学习、小组实践,根据组员特长进行分工,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成长。
室内设计人员是环境美化设计最重要的一环,他们应能扮靓人们的居住空间,还应提供安全环保并能使人心情舒畅的环境。作为室内设计人员的培训主力,高等职业学校应当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焦煜博.浅谈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包装世界,2010(5):88-89.
一、工作室制教学的准备工作
在室内设计专业开展工作室制教学,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十分必要,它是确保工作制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准备工作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硬件设施的投入,二是软实力的建设。首先,学校要合理采取各种措施,提升自身的师资能力,进而加大对基础教学设施的投入,为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提供良好的校内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通过一体化的教学场地实现在校期间的行业实践体验,避免学生进入社会岗位后出现不适应的问题,缩短岗位适应时间。其次,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增加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确立,实际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上属于开放式教学,因此必须结合企业及社会需求来开展教学工作。最后,要提供师资力量的保障,以确保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开展。一方面要加强对中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提供其对工作室制教学的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可聘请企业专家或一线工程师、技术人员等参与授课和课程设计,提高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质量。
二、构建工作室制教学课程体系
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中,工作室实际上既承担了教学实践场所的作用,又承担对外联系的作用。结合中职室内课程特点,可将课程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置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具体包括素描、速写、色彩等基本模块。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各种制作手法及技巧,夯实学生基础,挖掘学生潜能,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如果学生在这一部门课程内容中没有合格,则不能接受下一步的工作室训练。其次,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如透视、制图、室内设计CAD、综合效果表现技法等等,通过室内设计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工作室中完成室内设计的作品制作。最后,要专门设置课题研究。这一阶段课程内容的设置,目的是要让学生多跟外界接触,让学生和企业人员相互合作,共同设计,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课程内容的设置可包括产品设计、展览设计、平面设计等。
三、工作室的具体设置与内容
依照中职教育室内设计专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为充分发挥工作室制的教学价值,需把教学内容与工作室特点进行整合,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工作室,各个工作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每个工作室由专业的教师进行管理,使工作室成为技巧研究的实习基地。根据不同的方向,工作室可以具体细化为:对外工作室、创意工作室、绘图工作室、施工工作室、陈设工作室,等等。以创意工作室为例,该工作室的工作就是对设计出来的产品进行定位,拟定相关方案等。不同的工作室有不同的任务要求,但总体上来说,工作室强调师生互动,强调相互间的研究合作,强调在工作室中自由发挥,一起完成任务,共同进步。
四、工作室的运行模式
基于上文中的教学体系与工作室设置,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组织开展教学。在工作室制模式下,学生有了明确的专业学习方向,教师要把教学内容整理成模块,然后细化成若干项目,通过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工作室的具体运行中,首先要保证工作室具有市场性,要使工作室像企业一样运行;其次,要在工作室建立一定的工作制度,在工作制度内容中,要明确各项工作的负责人,有明确的管理级别,同时还要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再次,安排有专业能力的工作室教师,能够独立承担项目并辅助学生完成项目,教师要全面负责项目的内容,同时根据项目内容制定教学方案,推动项目开发实施,强化校企合作;最后,当学生完成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阶段任务后,可根据现实情况为学生安排一定的工作岗位,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工作实践当中去,实现工学交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任务,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而中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主,因此教学工作应紧跟社会发展实际,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符合中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发展需求,值得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本文针对中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工作室制教学进行了分析,希望文中内容可以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焦冰.浅谈室内设计专业教育之瓶颈[J].大众文艺,2015,(23).
[2]任皎.室内设计专业开展“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讨.鸭绿江,2015.
关键词: 室内设计; 教学模式; 培养模式; 项目化; 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6-087-026
一、室内设计专业的产生及发展
追溯室内装饰的历史,可以从原始萌芽状态的纯装饰形式开始,经历与构造结合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装饰而装饰的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一直到把装饰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现代室内装饰和空间概念的产生,这是一部漫长的发展史。
“室内设计”代替“室内装饰”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时间。1931年,美国室内装饰者学会成立,成为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的前身,该时期内出现了专职室内设计师。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建筑用途、功能的复杂化,使室内设计更加专业化。如:大型商场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的设计等促成了室内设计的独立。至此,“室内装饰”已演变为全方位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称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1957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成立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最终独立,同年,我国也在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室内系。而我国“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真正的发展却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该时期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建筑装修业的兴起,“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人数至今已达六十万,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八百多所。
二、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室内设计师存在近50万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大好的信息。而另一方面的数据却显示,我国每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的应届毕业生合格率却只占总量的10%-20%。[2]从客观上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目前从事室内设计师职业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毕业,这些设计师并没有经过室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设计水平、装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对目前重庆市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几所高校调查得知,就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而言,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如《室内设计原理》、《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材料》等清一色采用理论教学模式,半数以上学生反应以上课程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80%学生在完成以上课程学习后1-2个学期内对课程知识陌生甚至完全遗忘,另外不少高校就《室内设计》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与设计案例练习结合的教学,从教学成果看,该课程并未取到应有的效果,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各高校所编设计任务书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甚至有些高校的设计案例几年、十几年都未更改过,完全不合现实。在学生设计成果的批改上也采用过去批改作业的方式,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根据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备知识过于松散,缺乏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市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查得知,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计划都写到: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概预算、施工与组织管理能力,从事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高校普遍为高职院校,学校在培养方式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方面,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要培养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室内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普遍的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发展方向。
三、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几个措施
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同样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科学、更有效的为行业培养室内设计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本文以建筑行业对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一)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上,德国国立包豪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教学体系,就是将教学、研究、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的“工作坊”模式。[3]包豪斯的“工作坊”模式广泛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笔者提出“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就是将原先的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将室内设计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实践化。“项目化”可以从两个方面依次进行,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1、校内“项目化”。 校内的“项目化”可在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它属于模拟实践操作。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囊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内容理论完全结合实际的校内工作实验室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的校内“项目化”覆盖该专业的所有主干课程,可直接体现在“室内设计—装饰工程预(决)算—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这一知识体系上。首先,在通过前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作培训的基础上,室内设计课程方面可以引用实际任务书完成模拟实践操作。在室内住宅设计课程教学上,笔者曾收集了目前重庆市别墅、花园洋房、一般商品房等已完工且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住宅案例,并分别就各类型住宅特点进行设计要点分析及讲授;其次,设定练习前提如案例环境、“甲方”要求等安排学生就各类案例进行包括设计、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在内的练习,该过程中,聘请原案例操作人员如设计师、预(决)算人员、施工负责人等到学校就该案例实际操作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各方面的知识,重新安排设计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操作内容。同样,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教学也以该种方式进行,且在进行过程中结合该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比如让学生组合成多个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外“项目化”。校内“项目化”是一个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而校外“项目化”则是通过实践提升理论的过程。校外“项目化”应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在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选择校外实习,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毕业,和教学模式上的校外“项目化”并不相同。 教学模式的校外“项目化”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最为直接的就是通过教师或学校合作企业的校外实际工作项目带动学生进行实作,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际操作。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直接有效,但易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可变因素较多,按照该方式制订的教学计划容易受到影响。为避免受此局限,可将实际项目进行“工厂化”操作,所谓“工厂化”就是将实际项目内容安排在“工厂空间”这样一个校外实验基地进行,该 “工厂空间”属于学校实验室基础上集设计案例提供、现场施工可行、预算内容可证的一块“试验田”。我校已建立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工厂空间”就是作为校外“项目化”的一个体现,在该空间内,可以任意定义不同的业主方关于经济、风格、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实际操作流程完成该项目设计及预算,并将其付诸施工,提前感受到从设计到预(决)算、施工管理的实战氛围。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模式培养的室内设计学生一方面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前提是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室内设计专业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所以,在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应本着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有区别的进行。这一方面可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进行,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分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学校在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应随时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其签定人才培养协议,按需培养人才。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率,避免盲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损失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改革是基于旧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建筑室内专业设计、预(决)算和施工管理人才。本文提出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通过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一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竹.室内装饰到室内设计演变的历史研究[J].网易建筑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广告市场呈现出蓬勃生机。我国必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广告市场, 全球著名广告商也将纷纷加入争抢中国业务的行列, 从而产生巨大的广告行业人才需求空间。因此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将会有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于此同时,对广告专业的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更多新问题,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如何提高高职广告专业学生就业的机率,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针对所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大庆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实践,谈谈如何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作室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职业与专业的结合,积极建设“工作室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现有的基础与优势
我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始建于2001年。多年来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众多优秀的媒体设计制作类人才。毕业生100%参加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到100%。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不仅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并聘请多名广告设计与制作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专任教师教科研能力较强。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突出。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和影视制作三个专业发展方向都有骨干教师在社会上做兼职十余年,拥有丰富的社会服务经验。专任教师突出的社会服务能力,使学校教学和技术服务能够紧密结合,教学中引入服务(教师服务项目引入到教学中),通过服务实现教学,学生、教师现场参与服务,将“职业融入学业、学业凸现职业”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对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建设了广告画室、数字媒体和装潢艺术设计3个技能实训室。建立了大庆日报报业集团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同时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和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立足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影视制作行业以及大庆市大文化战略,按照行业职业标准和行业的岗位标准,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室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职业岗位与人才需求分析以及培养目标分析,依据传媒和室内设计行业发展“产业链”需求,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连接,建立无缝对接的“专业链”,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构建“大专业平台、小专门方向”的专业建设体系;根据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和影视制作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共同开发影视制作实训、排版设计和室内设计实训等核心课程;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制定质量考核与评价标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实施和保障机制,共同指导校内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建设一套适应广告传媒和室内设计行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措施,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工作室制”:该模式的教学设计包括校内2年和校外1年2个学段。
在校内学段中:第1、2学期,为专业基础技能学习阶段,完成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和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第3、4学期,为专业核心技能学习阶段。学生必选平面设计方向,因为它是室内设计和影视制作的辅助设计,另外,选择室内设计或影视制作方向进行学习。主要利用校内工作室,营造真实工作环境,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校内工作室和校外“主观意象”工作室均为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能够完成专业小方向进阶核心技能训练,教学做一体,而且能够承接和完成对外业务,教师教学可以真实的工作项目为引导进行,学生随时可参与项目设计,教师在实施项目中完成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完成设计项目,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确保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学习,并取得平面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
在校外学段中:第5学期,为专业技能个性化学习阶段(职业核心能力强化阶段)。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方向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通过专门化方向训练,进一步拓展专业技能、深化理论知识。第6学期,在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项目实战,进一步取得岗位职业经验,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构建基于“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和影视制作”三个方向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与大庆百湖影视基地、大庆英伟装饰工程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大庆捷报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构建基于“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和影视制作”三个方向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共同开发3门专业核心课程,编写3部工学结合的一体化特色教材以及与之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为了培养出适应行业企业需求,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新的设计专业人才,将课程体系改革与校企共建协作定义为教学育人的核心内容,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重整,以“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框架构建基于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和影视制作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提升实际项目课程比重,以企业实际需求为标准实施课程教学,模拟职场环境,导入真实项目,开设实践课题,企业人员授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自学能力、观察体验能力、动手制作能力、研究分析评判能力、协作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活动化、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教学方式的开放化、实践环节的项目化,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需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设计专业人才。通过项目与课程的链接,企业专家、设计师与专业教师的链接,学业、就业与创业的链接,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课程采用循环渐进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每个小循环课程中,逐步感受系统的工作方法,养成好的思维习惯。注重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后续自我发展能力。
通过项目处理,锻炼学生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以循序渐进、具体可感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提升其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
建设“工作室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平面、室内和影视3个就业方向的设计训练、实训实习,能够满足职业技能培训和高级技能鉴定。
积极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的要求。实现校内外工作室的生产性实训和经营目标,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兼顾员工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教学、实训、经营同步推进。
以设计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开发实训项目,组织实践性教学环节,创建良好的生产性经营性实训环境。制定学生实训质量考核和评价标准,校企合作共同编写指导手册、培训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建设实训基地管理机构,制定和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饰品的管理制度、安全防火管理制度、安全用电用水管理制度、实习学员管理制度;制定实训指导教师岗位规范、培训学员守则,增强教师和学生自我约束、自觉遵章守纪的意识。
建立校企共同实施的教学管理、质量评价、质量监控及保障的制度和运作机制,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细化考核,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实训效果。
建立校企联合育人基地,完善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制度,签定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共同制订考核办法,将教师的现场教学和管理、企业兼职教师的实习指导和管理有机结合,成立联合育人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联合育人的有关问题。每期实习结束前,由考核小组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以保证学生在岗期间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室内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84;TU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200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项基本建设的蓬勃发展,室内设计行业也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对室内设计人才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室内设计专业,一批批的毕业生涌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却往往不能胜任设计工作,反映出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所接受的各种训练与实际项目的运作有很大差距。因此,就业市场一方面是“学不能致用”导致的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是企业急需优秀的设计人才。究其根源是高校没有把社会和行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把产业结构与教育体系结构相协调,没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设计能力,因而无法培养应用型高端人才。高校作为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室内设计行业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当前的专业教学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确立与行业接轨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课程体系、知识模块和培养方式,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其更高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这既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最终目标,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的初衷。
一、室内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目标的定位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关键一步是明确教学目标。只有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明确教育方向,组织和管理教育活动,确立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1]。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手段是依靠教学,而教学目标又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室内设计相关单位的走访,了解到当前设计单位最需要的是具有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的精神,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设计表达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专业软件,具有良好的协调和沟通技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所以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来塑造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专业工作能力。
(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
室内设计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涉及广泛的学科门类,涵盖内容丰富,既要研究物质技术层面又要研究艺术精神层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宽泛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强对专业理论、规范、技术、施工工艺、材料等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得越多,越能自如地进行设计。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学、艺术、设计美学、社会学等知识的补充,重视艺术修养的全面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美的真谛,启发设计的灵感,开阔设计思路,从而使设计作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 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好的室内设计作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所以室内设计师应该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当前设计理念日新月异,资讯传播发达,学生在获得信息的同时也容易受表象误导,忽略设计本质与设计师的责任,而简单认为设计就是出奇制胜,创意就是天马行空。如在提倡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有些室内设计作品还在一味追求形式的创新和风格的变化,而不惜以资源与能源的高消耗为代价,对生态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所以绿色节能室内设计理念应是未来室内设计的新方向,也是未来室内设计的新起点,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具有这份责任感。另外,设计作品应承载的文化意义、文脉观念以及安全性理念等,也是对室内设计师的职责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要让学生关注实际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价值取向,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清设计的本质,排除干扰,担负专业的崇高职责。
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第25卷第3期
许丽,等室内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三) 熟练的表现能力
具有良好空间尺度感和形象表现力,能把构思的设计内容快速准确地表现出来也是室内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能力。表现能力包括手绘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两个方面。手绘表现是通过笔与纸生动记录设计师的思维轨迹,把想象与推敲过程直接快速地记录下来。这些构思草图、设计笔记、透视图等往往孕育着成功设计的灵感。在方案沟通过程中,能把设计意图快速传递给团队成员和客户,所以手绘表现成为设计师的基本语言和基本能力。室内设计的学生不但要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还要在平常的记录中逐渐提高速写、草图和透视的能力和技巧。此外,还要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软件,二维绘图软件能够提高设计工作效率,三维绘图软件能够真实地展示空间造型、材质和灯光效果,对方案的推敲更加直观。掌握了设计的表现方法和技能,就能更好地表达设计思想,在设计中取得主动权,使设计作品更具创造性[2]。
(四) 得体的交流能力
方案交流时经常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设计师滔滔不绝地向客户介绍自己的得意作品,而客户不为所动或者并不认同,甚至于全盘否定;另一种情况是设计师展示了一个不错的方案,却讷于表达或表达得很不充分,客户无法认同理解。这两种情况结果往往都是令人沮丧的。造成这样的结果,当然也有业主的眼光和素养的问题,但很多时候问题不在方案本身,而是设计师未能与业主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仪表风度和恰当的表达艺术,在竞争中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方案,展示自己的实力,并使客户接受,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做到设计观念要正确,设计目标要准确,初步方案要丰富,主要方案要精彩,语言表达要生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措施
(一)建立“渐进式”的教学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室内设计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所以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渊博的人文知识。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相衔接,使学生既能掌握理论,又能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以工程项目实施为导向,以设计类课程为主线、以原理类课程为核心、以技术类课程为保障、以实践教学环节为关键,形成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工程实践三大教学体系,逐渐将理论讲授、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学科竞赛、资质认证等多个环节有机融入“渐进式”的教学体系(图1),把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图1“渐进式”的教学体系“渐进式”教学体系的特点是:第一个阶段是理论教学。应注重理论课程内容的整合和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按年级由浅入深结合到单元设计课程中。在强化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大选修课的比重,加强艺术理论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中外建筑史、中外美术史、美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二个阶段是专业设计能力训练。主要包括创意构思能力、分析解决能力、材料认知能力、设计表达能力、软件的运用能力等。第三个阶段是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以项目和案例教学为手段进行设计实训。每个设计题目都围绕一个比较综合的实际问题,如室内空间功能划分、主题营造设计、色彩和灯光处理、家具与陈设设计等。通过完成一个个课题项目,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第四个阶段是实习检验阶段。主要是学生在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锻炼,回到学校后,结合自己的实习收获,将4年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完成一个有深度的毕业设计。“渐进式”教学体系通过由理论到实际、由课程设计到现场实践、由浅到深的学习过程[3],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使学生最终能够独立地进行设计。
(二) 改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改善教学方法,转变“教”与“学”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但往往“教”的效果并不理想。而转变“教”与“学”的地位后,学生成为主体,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发现问题,掌握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去调研、查找案例和资料、了解相关材料等等,教师只需做好规划、组织、指导和点评工作,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能力才会有提高。具体措施如下:
1.项目引导式教学法
在设计实践课程中,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主题设计,进行“项目化”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将设计理念、创意构思、任务分析、方案设计和效果评价有机结合,采用“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自主创意构思―学生自我评价―同学相互评价―教师讲解―学生设计改进―客户评价―定稿出图―总结反馈”的项目化流程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需在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把各个知识点渗透进去,引导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情境,达到真正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
2.过程式教学法
在专业设计的授课中,把6周或8周的教学任务分成多个阶段,如前期调查研究、方案构思、初步设计、总体整合、效果表达、方案汇报等。教师应当明确每一个阶段的课时、教学内容以及要求,学生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会得到一定的分数,最后成绩是各阶段分数的累积。在每个阶段,教师都应采用“留白”的方法,留给学生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课后去思考这些问题,并通过调研、查资料、讨论会的方式去积极探求答案,教师则及时加以指导与启发,这样才能全面调动与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与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吸收与运用知识。
3.开放式教学法
一是带学生走出课堂,到工地去参观学习、实地测量,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会,以避免课堂学习的局限。参观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教师可进行现场授课,将晦涩的理论知识通过现场直观地讲授出来,使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理论知识在实践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如装饰材料与构造、室内灯光与色彩设计等课程采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有些课程可以聘请校外专家、资深设计师授课,他们能将一些工程实践经验与学生进行交流 。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如讲座、答疑、作业答辩和评审环节等。开放式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4.“设计工作室”的教学法
“设计工作室”是模拟真实设计事务所的工作模式开展教学的实践基地,授课教师组成各学科方向研究的师资团队,带领学生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选择进入各设计工作室,不同年级学生在一起学习、工作,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尤其是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相互促进提高大有益处。学生之间使用他们相互熟悉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交流,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另外,设计工作室中教师和学生关系相对固定,相处时间长,与课程教师相比,设计工作室教师更能够掌握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状况,有利于教师的指导工作。此外,设计工作室有比课堂更加灵活的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工作室也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意识的建立。设计工作室的教学贴近实际,真正做到了“真题真做”,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以实际设计项目为主,实现了专业技能教学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结合。
5.学科竞赛式教学法
参与学科竞赛是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扩大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的好机会。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有影响的国内外室内设计大赛,这样不但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另外,为使学生能快速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可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培训教育引入专业教学中,将考试内容与室内设计课程相结合,组织相关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有了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就业也会更容易。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教学体系的实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关键是要有一支“教学型+工程师型+科研型”的高水准教研队伍。作为一个院系的核心,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根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是:一是每学年安排教师去对口单位参加工程实践,通过参与工程规划及设计来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另外,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执业资格考试,对获得执业资格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教师把高水平的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二是充分利用优质的社会资源,对一些专业性或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有学历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高级设计师来授课,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化。三是校企合作要常态化,校企双方建立信息平台,做到资源共享,经常开展各种学术交流、项目讨论、合作设计等活动,让教师能及时捕捉到行业最新动态。四是加强国内外高校间的交流和合作,让教师参与国内外专业设计的竞赛活动或到国外学习深造,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创作设计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从而保证教师队伍的良性循环。
三、结语
总之,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为依托,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只有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才能培养出更多市场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丽,等.美国FIDER评估体系对我国室内设计教育的启示[J].云梦学刊,2012(5):132-134.
[2]赵福才.室内设计图形语言[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98-101.
[3]王鑫.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19):202-203.
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in interior design specialty
XU Li,ZHENG Yahui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264005, P. R. China)
(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型人才
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全程参与到设计中去,在体验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老师主要负责引导、讲解,辅助学生完成课题。学生们的好奇心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资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开发他们的设计潜力,拓展认知领域,推动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师生互动,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思维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灵活,提升教学效果
体验式教学提倡用各种有效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多视角地感知空间、认识结构,触碰材料,了解施工,使他们对设计的认知更加直观。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能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具体的设计联系起来,让他们对室内设计专业的认识更全面和深刻。体验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感官、情感、思维、行动的体验,更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是更为合理的教学方式,也是提升教学水平和办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三)提升学生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通过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公司会比较重视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体验式教学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整个设计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缩小了学校和社会的差距,同时也推进了室内设计教学的良性发展,提高了学生自主择业的能力。
二、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室内设计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建筑、装饰、设计等领域,对学生的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根据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能清晰地表达设计思想,熟悉室内环境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能在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料、结构、外观、尺度、施工工艺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进性设计和创新性设计。从毕业学生反馈回的信息来看,很多学生在工作初期很难直接进行实际项目的操作,究其原因,会发现我们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知识缺乏连贯性
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安排大多都是分段式的,由浅入深,从基础课到专业课引导学生逐渐了解整个专业。分段式的教学虽然有利于学生更系统、完整地掌握课程内容,但是各课程之间相互独立,几乎没有任何关联,致使学生很难将他们所学的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行而有效的知识网。此外还有一些基础课程,每个专业所讲授的内容差不多,缺少跟本专业的联系,学生上完课完全不了解这门课程的意义以及对他们专业的影响,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种知识连贯性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后期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知行分离
现在大部分院校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前期以理论讲授为主,后期是学生的设计实践训练。设计实践训练的课题大多是虚拟的,学生在进行调研时随意性很大,有人甚至直接从网络上去搜罗信息,这样很难接触到真正的市场,也失去了调研的意义。而在选择设计所用的材料与施工方法时,他们所知道的也仅仅是课堂上老师讲过的,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尤其是在设计一些高档场所,如星级酒店、高级会所、特色酒吧等时,很多学生因为缺少相应的生活经验、设计积累,都一筹莫展、无从下手。这种以理论知识为中心,学习是被动接受的模式,造就了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的严重分离,使学校的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致使毕业生不能快速地适应工作环境、融入社会。
(三)实践场所的缺乏
实践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真正能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的学校却少之又少。一般院校只会在大四时给学生提供一两个月去公司实习的机会,而在这短暂的时间中,他们只能熟悉一下工作环境,很难对室内设计有一个系统认识。室内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一个专业,学生们不仅要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了不让专业知识沦为纸上谈兵,学校也有责任为学生提供一个能深入了解本专业,能参与到设计过程中,能自己动手实践的场所或体验中心。
三、体验式教学在室内设计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室内设计专业实施体验式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缺少实践经验的办法。而效果如何,就取决于体验式教学实施的策略和学生们体验的深度。
(一)课程设置的改革
改变现有课程阶段式的设置,以不同的课题为平台开设各专业课程,课题的设置可以由易向难逐层开展。课题主讲教师负责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组建教学团队。如某住宅空间的设计,课题可以分为实地考察阶段、资料收集阶段、调研阶段、方案草图阶段、方案完成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都有不同的任务要完成,而其中可能涉及的课程有:空间构成、建筑制图与透视、效果图表现、装饰材料与构造、室内设计、预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随着课题的深入,学生需要哪方面知识,就开设相应的课程,会有专业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将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有目的的学习。在整个课题的进行中,学生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各种问题又会随着各门课程的开设而逐步解决,使学生能够把各种知识整合在一起,自然地融会贯通。通过一整套的设计,也能使学生对室内设计的流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体验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讲教师要全程跟进学生的设计过程,随时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了解市场需求,掌握最前沿的设计理论和最新的设计资讯,才有可能与学生分享体验,保证体验式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体验式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体验中获得知识,教师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让知识变成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图像、短片、动画等,同时可能还需要设计一些实践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
1.案例式教学。
室内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凭教师讲述或展示一些零散的图片,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应该想办法还原实践现场,让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参与进来。例如在讲设计施工的步骤时,教师可以引入几个典型案例,通过一系列连续的图片和现场短片再现设计施工的各个阶段,教师可以适时地穿插讲解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也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获得了真实的工作经验。
2.考察调研。
考察和调研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定考察和调研的题目和要求,给学生发放任务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观察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要了解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特点、、装修要求、特殊嗜好等,这些问题仅凭想象或去书上、网上找答案是不准确的。教师可以协助学生制作一个调查问卷,将这些琐碎的问题编辑整理,让学生亲自去调研。学生通过实际的与人交流、互动,了解不同人们的真正想法和需求,这些需求就变成了他们后续设计的依据和目标,这样才能接触到设计的真谛,做出更人性化的设计。
3.名师讲座。
学校可以定期地邀请一些知名的设计师为学生作实际项目的讲座,为学生讲解最新的行业政策标准、设计规范、营销策划、客户沟通、成本分析及具体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及时了解最前沿的设计信息和设计思维。同时还可以聘请几名有实力的设计师定期为学生进行课外指导、审核,让学生在掌握室内设计的一般规律、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能撰写设计方案文本,能绘制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的正规图纸,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套方案设计。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室内设计实践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际工作环境模拟。
建立教师工作室,整合学校设备、技术与资源。在工作室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近距离地认识材料、了解施工、使用设备;学生可以在这里查阅资料、构思方案、小组讨论、画设计图,有问题老师可以随时解答,共同讨论;还可以聘请几个熟练的师傅进行现场施工演示,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各种材料的用途,通过的结构了解各种材料、造型的施工方法,并指导学生将自己设计的一些简单的作品直接加工出来。这种方式要远比老师对着结构图讲解强得多,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设计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就业意识。
(三)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构
一般的室内设计教学都是分为理论知识、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而学校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造成学校教育和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就是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学内容和市场接轨。
1.实践教学的多方渗透。
实践教学不一定都放在课程的最后,在进行室内设计理论的讲授之前,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小的考察任务,例如观察自己家的环境,列举你对自己家的不满意的地方、不舒适的地方;或观察一个小超市、小饰品店、小餐饮店、专卖店等,列举不合理的布局、家具、摆设、色彩配置等……有了这些前期考察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有参与感,在听课的时候他们还会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讲,与老师积极互动。课程中间的时候也可以安排外出考察,例如讲到室内家具或建筑材料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分组,每一组分配一个考察任务,教师把考察的内容、细节、要求详细地列举出来。每组学生考察完了之后做PPT,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整理、讲解出来,最后教师做总结,把学生讲的内容总结提炼,学生忽略掉的地方再讲一讲,将知识升华、加深理解。这样不仅使学生参与到了教学环节中,还使他们更有成就感和学习动力。
2.真实课题的引入。
可以承接公司和社会上的项目,以真实项目为媒介,以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严格要求学生,将整套设计程序融入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职业修养和设计能力,明确课程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也可以和一些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学生去公司实习的机会,和设计师们一起工作,参与到实际项目当中去。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会以职员的身份亲身体验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按照行业标准去要求自己的设计方案,以设计师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方式。使学生能够了解怎么与客户沟通、怎么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早日具备独立进行室内设计和组织施工的能力,提前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积累工作经验。在评定学生成绩时,要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评定标准,实现学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设计大赛或专业竞赛,以竞赛的题目作为设计课题,有目的地进行设计。学生们可以分组进行,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所长,设计时的讨论能激发他们的灵感,增进对课程的认识,这对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提高设计表达能力很有帮助。
四、小结
当代室内设计的概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我国蓬勃发展 ,至今已有三十年,室内设计知识结构日趋完善,理论相对成熟。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设计消费市场的扩容,体现之一就是居室的设计装修成为了必然,人们甚至乐此不疲地进行重复装修以满足对改变生活方式和对艺术的追求。市场的增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量增大。然而,近几年的中职学校室内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对学生就业后的跟踪调查显示,中职生普遍存在设计思路狭窄,设计表现能力欠缺,交流能力差,团队意识不强等问题。而中职生在理论体系、学历结构等方面又无法与本科生、研究生相比,这就直接导致就业情况的不良。以上情况说明。现有的职业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今设计市场的人才需要。
一、现今中职教育室内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维固化。众所周知,在设计领域,引自苏联的美术基础教学已广为人们所诟病(试想,具象,刻板的思维方式如何产生具有抽象理念的、鲜活而富有张力的设计作品),而大多数的中职教育现在仍沿用传统美术教学方法。这种老化的美术基础课程对启发型设计基础课程时间的挤占造成学生思维的单一化,耽误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早期培养。而且设计基础类课程又大多采用通用教学科目,如室内设计专业与平面设计专业通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课程。诚然这种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美术功力的提高,但也不可否认其对设计修养的培养针对性不强。
2、专业科目不足。中职学校往往开设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分类较粗、数量较少、教学时间不足。一般在第2学年下半学期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在进行1~2门专业课程后,学生就面临毕业设计与就业实习。短促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导致学生理论不系统,再学习能力不强;实际操作锻炼少,知识体系无法与现实应用接轨。
3、教育模式陈旧。从两个角度来看待目前的职业教育教学方式:从教师的角度,多数还是一个教师面对一个班的授课方式,这一方式最大的问题是限制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与研讨,教师的理论和经验得不到很好的传达,学生学习还是以教材、教师为核心,处于被动式的教学状态;从学生的角度,学生往往单独完成作业,根本不存在团队协作。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大型设计项目是需要多方面的大量人才作组织保障的,例如,在餐饮空间这类大型设计项目中,需要多人、多部门合作,如果他们之间的协同工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项目的瘫痪或重大设计施工事故。
4、理论与实践脱节。现今的教学方式大都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理论的抽象性,概括性,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具象认知。而教师援引的案例,学生又没有现场体验的机会,很难将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的进行思考;在实训阶段,课题大多虚拟,无法全程体验设计过程,无法掌握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二、中职室内设计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学生毕业后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继而再解决职业规划与事业发展问题。为了能使中职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从行业低端切入,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而要使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实现更好的发展,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重点。因此我们应该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1、设置合理的设计基础课程,完善专业课程结构。 步入中职学校后,直接进行更具导向型的设计基础教学。将专业课程进行细化,增加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如展开专业课的学习,开设居室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商业店面设计、办公空间设计等。
2、形成“团队对团队”的模式。即专业课程采取用教学团队应对学习团队的教学模式。
教学团队以专业课程结构为划分基础,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由具备一定研究、设计、开发实力的师资组成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每个教学团队担负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根据各自的教学研究特长、优势,分别承担细化的教学任务。学生建立多人小组的基本设计单位。在当下的设计市场中,除居室设计一般是由个人独立完成外,其他室内设计项目,如办公空间、餐饮空间这一类大型项目,设计工作往往是由一个设计团队完成。在教学中,可以将3-5名学生组建为设计小组(学生可自由组合,也可由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搭配组合)进行设计实践。以小组为一个基本单位,共同完成一套作业或设计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承担相应部分工作,同学间相互协作支持,在讨论中相互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