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57: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 确定好合适清楚的课时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是对一堂课教学结果的预先规定,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点。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最近,笔者上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由于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定位不够准确,内容不够明确,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教学活动的目标没有很好地落实,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理想。课后,笔者反思了整个教学过程,觉得就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言,可以调整为这样三个:(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3)借助“鲁迅追悼会”主课件,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初步了解鲁迅的为人。
这样的三个课时教学目标既表述详细,又有一定的概括性,也适合第一课时的教学。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确定合适清楚的课时教学目标,以便对教学和评价进行有效的整体指导,促成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二、 设计好引领课堂的“主打问题”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学生反馈掌握情况最常用的手段,它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教学艺术,不仅可以及时检查学情,开拓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还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彩而有效的提问能使教学有声有色,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所谓“主打问题”就是指一堂课上必须真正解决的最紧要的、起决定作用的问题,即根据一堂课的教学重点所设计的中心问题,这个中心问题不但抓住了文章的关键,而且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情感。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根据教学重点是否设计成这样两个主打问题更为合适:(1)你对鲁迅有哪些了解?(2)文中哪些内容使你感动?
在学生读好课题后,可以抛出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可以抛出第二个问题;在学完本课时的内容后,仍可以第一个问题小结: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了解?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去阅读相关的文章以增加对鲁迅的了解。在这其中,再设计几个辅助问题,如:“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哪一段最使你感动?”等等。这些小问题如同一个个小台阶,引导学生自己去攀登。这样主辅问题结合设计,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而教学内容则是课堂教学的血肉和骨干,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每课时中精心设计一两个主打问题和几个辅助问题,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领他们一步步走进文本。
三、 使用好独具功效的多媒体课件
课改以后,教师的关注力从怎样“讲好课”转移到了怎样“让学生吸收好知识”上。为了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让他们更加全面地学习和理解课堂知识,各种新奇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层出不穷。
多媒体教学资源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是现代教育的需要,它所带来的便利和优势也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但若课件设计不妥,使用不当,则不仅无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可能还会适得其反。课件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它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而服务的。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得努力让每一个课件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只有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所以,在使用课件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内容的需要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围绕它们,设计好主课件和辅课件。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中,1936年在上海的“鲁迅追悼会”就可作为本节课的主课件,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这一自然段感受人们对鲁迅的爱戴,初步了解鲁迅的为人。这个主课件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庄严的场面和凝重的气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思考: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在这基础上,再设计几个辅课件,如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的语句以及本文的中心句等,这样能使学生对重点内容加深理解和体会。
四、 教学好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不管怎么要求语文实践,都会涉及最基本的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语文基础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其他语言知识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所以,高段语文教师还是要花一定的时间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笔者因担心教学时间不够和教学重点不突出而忽视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1)字词的学习;(2)语句的教学;(3)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导致学生在本课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出现了漏洞。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应满足学生的个体感受及对人文内涵的获取,但对语文的工具性不能淡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虽然不是小学高段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但也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学。那么,如何教学这些基础知识,既能使学生有效掌握,又不会花费很多的课堂时间呢?笔者进行了反思。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已有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关键是要发挥他们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做好重点检查工作。
1. 字词的学习。课前布置自读课文,认真读准每一个字,读不准、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或查找工具书,实在解决不了的做上标记;课堂上快速读一遍课文后,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做上标记的字词,讨论后解决掉一部分;教师出示几个易读错、难理解的字词进行检查;小组里若还有解决不了的,派代表提出来,全班讨论解决。
2. 语句的教学。初读课文后指名学生读读文中使你感动的语句,检查语句是否读通、读准,一些比较长、难读的句子若学生没有选读,我们教师可以自己提出来;精读课文重点语句时,通过“自由朗读――获得感受,体验朗读――加深感受,反复引读――强化感受,转换角色朗读――升华情感”的朗读指导,使学生渐渐获得情感共鸣。
3. 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在检查学生语句读通、读准的情况下,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写了哪几件事,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在这过程中,既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也培养了他们概括课文的能力。知识的习得、技能的增长,是需要训练的。有效课堂决不能无视训练的落实。
一、品味性解读——指向单一文本
解读文本的关键是要细细地品味,如同欣赏自然美景一样,只有在文本中慢慢地走,细细地看,才能从中享受到阅读的美,品味到文学的美,欣赏到别人不曾领略的风景“慢慢走,欣赏啊!”( 朱光潜语)
⒈沉入词句,品味语言魅力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文本,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文题,或开篇,或结尾。找准关键词句,突破一点,就可以从整体上感知文本,从而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如解读《穷人》,抓住关键词“穷”,虽然全篇不着一个“穷”字,但可以从桑娜家的屋内装饰、吃穿、桑娜和渔夫的忙碌中读出桑娜一家在物质上的“穷困”。以一“穷”字引开来,从桑娜家的整洁与温馨、夫妻的恩爱、关心生病的女邻居、不顾生活困难收养孤儿中,读出桑娜一家在精神上的“富有”,读出的是“穷人”不穷,这就是文本语言的魅力所在。
⒉揣摩细节,品味表达艺术
很多文本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若能关注这些细节,便可迅速进入文本语言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文本融为一体。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三次鲁迅先生“笑”的细节描写。第一次是谈《水浒》:“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是伯父委婉地批评“我”读书时囫囵吞枣,是一种幽默、宽容的笑,有关爱之意。第二次是伯父与“我”谈碰壁之前的拉家常:“‘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是一种随和、慈祥的笑,有舔犊之情。第三次是笑谈碰壁:“……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这是一种无畏、意味深长的笑,有蔑视之意。通过对三次“笑”的揣摩和分析,一个丰满的鲁迅形象就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⒊把握结构,品味精妙构思
我们要善于从文本脉络着眼梳理关键处,把握文本整体结构,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形式,进而品味文本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如《有的人》,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是全诗的总纲,与后面各节是总分关系;第二、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第五、六、七节分别与上面三节对应,形成对应关系,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这三节之间是并列关系。而在每一节之内,以两种人的不同态度、不同结局形成对比关系。这样的结构,使全诗层次清晰、浑然一体,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构思的精妙。有了合理的结构,文本就能以最短的篇幅表达出最丰富的内涵。
二、互文性解读——指向多个文本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所以,有效建构文本意义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进行互文性解读,用旧的文本解读新的文本,用熟悉的文本解读陌生的文本,“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语)
⒈抓住细节,抓住意象,理解文本主题
为了表达主题,很多文本在意象、细节的刻画上会不谋而合,这就为引进互文文本提供了一个切入点。例如《凡卡》结尾:“过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着了。他在梦里看到一铺暧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正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解读时,可以《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进行互文性解读:“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嘴上带着微笑”死了,而一个带着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甜蜜的希望”的凡卡却还活着,这不是生不如死吗?我们对小女孩给予了太多的同情、怜悯、伤感,太多的对黑暗社会的憎恨,而《凡卡》里,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是,活着的凡卡比死去的小女孩更悲惨。
⒉引进背景,引进评论,深化文本主题
文本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文学评论是文本产生后,历代人们围绕它进行的对话交流。背景和文学评论可以丰富我们对文本的认识,将我们与文本的对话引向深入。如《有的人》是作者参加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之后有感而作,作于1949年11月1日,不是当年10月19日纪念鲁迅的即席之作。因而这首诗并不是专为鲁迅而作,“有的人”并不单指鲁迅,是指和鲁迅品质相同的人,实际上是通过纪念鲁迅,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这样认识主题,就能更加深入地挖掘诗的广度与深度。
⒊抓住结构,抓住修辞,学习表达艺术
文本结构是作者对作品立意布局方式的总体构想,是文本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动用材料反映文本主题的方法。将同一结构的文本进行互文阅读,可以强化谋篇布局的意识,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如《母鸡》,可以与《猫》进行互文性解读。《母鸡》的第一部分以“我一向很讨厌母鸡”这句话为统领,用三个自然段写了“我”讨厌母鸡的三个原由,是总分结构。而《猫》的第一部分则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统领,同样用三个自然段写了猫在哪些方面有些古怪,也是总分结构。把这两个文本的结构进行对比,就可以建立一个关于总分结构的模式。
三、创意性解读——指向文本之外
解读文本,不能简单地接受他人的解读结论,不能停留于自己以前的解读,而能够从新的视角、新的途径,个性化地解读方式,获得对文本新颖、独特的理解“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赵翼语)
⒈选取新视角,获得新理解
经典常读常新,鲁迅关于《红楼梦》的一段精辟的话:“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那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红楼梦》所作的解读。而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同一作品,也会获得不同的理解。比如对《晏子使楚》的解读,过去我们总停留于感悟晏子的随机应变这一浅显层面的话题,孩子们只能用看笑话、瞧热闹的视角来看待文本,缺乏人与社会、国家尊严关系的思辩阐述。而窦桂梅老师则独辟蹊径,以对道德范畴的独特审视和对人性的理性反思,挖掘出了对人的尊重、社会的尊重以及对国家尊重的社会命题,并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融进了教学设计之中,学生在老师的牵引之下,不断向文本的真义逼进。窦老师告诉我们的是:学生对文本的深层领会决不能缺失教师对文本内蕴主体建构的作用,教师手中的文本犹如蕴藏在地下的油井,你挖掘得越深,学生的获取量就会越大。
⒉寻求新途径,获得新理解
不同的人解读文章有不同的途径,这样的途径可以提高我们文本解读的效率,但长期采用这样固定不变途径也会僵化我们解读文本的思维,使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很难有新的突破。比如《唐雎不辱使命》,一般把这篇文章看成历史传记,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但是,当代学者缪文远先生在《战国策考辨》一书中断定,是出自秦末汉初纵横家之“拟托”。中国古代文学专家朱东润先生也认为:“本文情节当出于虚构,不能视为真实的历史记载。”根据这些信息,浙江的徐中华老师把这篇文章当作小说进行解读,解读结果是这篇文章通过唐雎这个人物寄寓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朴素梦想——倚天之梦,即希望上天能派下一个英雄来制服残暴的君王,给人带来的是耳目一新的感觉。
⒊发现新问题,获得新理解
创意性解读,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在对问题的不断追寻中,获得对文本独特的理解与感悟。当我们反复吟咏《送孟浩然之广陵》时,一幅画面会在我们的脑际慢慢展现:在一个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对酒当歌,互诉衷肠。“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孟浩然起身向李白告别,去了扬州。李白站在江边,一条孤零零的小船慢慢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望着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沉思,久久不愿离去。可问题是:农历三月应是长江航道最繁忙的时候,怎么可能是“孤”帆呢?是呀,这么多的船,李白为什么独独只看见了友人的一条小船呢?在这样的反问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惜别之情,“孤”不正是作者此时内心的写照吗?
项目学习要求学生在一定时段内参与完成一个任务。通过创设有意义的项目情境,鼓励学生整合学科知识和课外资源,自主策划,自主管理,有效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最终形成一个或一系列作品。项目学习是基于生活的学习,每一个项目过程完整,相对独立,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所获得的,不仅是将来做事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更有可能是学生将来所要做的事情本身。
推进主题班会时,如果能将每一次班会设计成一个个短期内可以完成的项目,引领学生制定明确具体的班会任务,自主确定活动方式,有效合作,合理分工,既巩固和内化学科知识,又锻炼学生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基于此,我们尝试把主题班会作为常态化推进项目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鼓励学生扮演生活角色,解决近期亟待解决的问题,走出班级,走向生活,体验成功和成长的愉悦。
一、基于学生兴趣,“做”中焕发激情
主题班会首先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选定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只有选取学生近期需求的主题内容,在活动中学生才有兴趣,愿说话,乐做事。“走进鲁迅”主题班会的确立,一是因为学生刚刚学习了关于鲁迅的一组文章,再者是因为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大多数孩子对鲁迅感兴趣,想客观全面地了解鲁迅。于是,在上次班会结束时,由全班同学举手表决选定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再通过自荐和学生推选,确定本次班会的主持人。具体实施时,学生共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
(一)确立主题 筛选节目
需要说明的是,选定主题班会时,我们更多地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尽量体现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每一次班会主题,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确定,可以围绕节日、节令、纪念日组织活动,也可根据突发事件、时事热点展开讨论……本次班会主题的确立,主要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结合。举手表决时,多数孩子认为课内学习了关于鲁迅的一组文章,有必要全面了解鲁迅,知道鲁迅更多的事迹,这对今后学习鲁迅的文章也大有益处,于是就定下了本次班会的主题。
活动前,由事先选定的三位主持人召集全班同学准备节目。主持人的主要工作是想方设法让全班同学参与。节目不分难易,不拘形式,可朗诵,可表演,可演讲,可绘图;收集资料的途径也不加限制,可网上收集,可求助家长,也可查阅书籍。待主题班会展示的主要节目确定之后,几位小主持人的工作也紧锣密鼓地铺开,有准备串词指导小组排练的,有制作课件设计PPT的,有选择背景音乐、美化黑板的,等等。
(二)主题展示 合作互动
这是每次班会的主体活动,具体分三个步骤。
1.导入:由主持人根据活动需要,
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语。导入语需简洁明了,自然入题,导入时可恰当运用多媒体,增加视觉效果,创设活动氛围。本次班会,学生设计的导入语是:
甲:有一位常穿老式长衫、留着隶书八字须的人,曾给予他高度评价,说他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你们能猜出他是谁吗?
甲:对!他就是我们敬佩的鲁迅先生!
乙:鲁迅先生一生为人民奉献,
拿自己的笔当战斗武器,为人民申冤。抗战期间,他虽然没有亲临战场,却让许多心怀叵测的人望而生畏,闻之胆寒。
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全面了解这位伟人。
2.展示:本次活动的展示节目紧扣班会主题,多角度、多方位展示鲁迅的生活,内容多样,形式活泼,充分体现“做”中学。活动内容依次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鲁迅小说《故乡》的两个段落:
《故乡》节选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2)表演鲁迅故事两则
[第一则]
鲁迅巧答对子
地点:三味书屋
人物:少年鲁迅、寿镜吾先生、众学生
(课堂上)
寿镜吾先生:今天,我们一起对一个对子。我出上联――独角兽,请大家对出下联。
(课堂立刻活跃起来,学生纷纷举手。)
生1:九头鸟。
生2:三脚蟾。
生3:八脚虫。
生4:百足蟹。
……
同学抢答时,鲁迅一言不发,一直在认真思考。
少年鲁迅:比目鱼。
寿镜吾先生:(非常高兴,连连称赞)好,对得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少年鲁迅:我想起了《尔雅》中
“东方有比目鱼焉”这句话。
寿镜吾先生:(伸出大拇指)妙极了!“独”不是数词,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词,却有“双”的意思。
[第二则]
鲁迅在理发店
第一幕
地点:理发店
人物:贵族、理发师、鲁迅
(一家理发店内,来了一个傲慢的贵族,贵族昂着头,踱着方步)
理发师:请问您要剪成什么样子?
贵 族:难道你还不知道?
理发师:(过了一会,理好了)先生,请慢走。
(贵族付钱,大摇大摆地离开)
(风尘仆仆的鲁迅走了进来,理发师胡乱理了几下。)
理发师:快付钱。
(鲁迅从兜里掏出一团钱,递给理发师,结果还多付了1元。)
第二幕
地点:理发店
人物:理发师、鲁迅
时间:距上次理发一个月后
(鲁迅走进理发店,理发师想起了上次多收的1元钱,很细致地为鲁迅理发,鲁迅掏出钱来,也很细致地付了钱。)
理发师:为何这次付钱这么细,上次就那么粗?
鲁 迅:我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朗读《有的人》这一环节里,先由一位同学表演朗诵,之后全班同学集体朗诵。
3.小结:这就是鲁迅,一代伟人。相信通过这节主题班会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鲁迅。本次“走进鲁迅”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同时,在三个环节里,每一环节起始和结束时,主持人都会设计衔接两个环节的过渡语。
(三)点评小结 提炼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大文学家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感受鲁迅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学会如何全面认识伟人,理解和尊重伟人。活动结束后,全班同学相互交流本次班会的收获,点评班会中同学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所提的建议具体到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形式,同学的演技,台词的编写等诸方面的内容。
二、基于常态学习,“做”中达成目标
本次班会,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初识鲁迅”这一专题的学习同步进行,其时学生阅读了《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组和鲁迅有关的文章。四篇文章中,只有《少年闰土》是鲁迅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作者写鲁迅的,这就使学生对鲁迅形象的理解更加全面和生动。阅读训练方面,四篇文章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
活动中,我们紧扣单元的教学目标,在课内学习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角度感受鲁迅的性格特征,巩固学习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并尝试在写作中具体运用。两个情境剧的改编和表演,正是通过学生具体的“做”,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
每次制订主题班会的目标时,我们会着重从如下几方面考虑:第一,每一次主题班会的目标尽量与学生成长中需要达成的目的相一致,着力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把主题班会当作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注重与日常学习的衔接,既强化知识要点,又丰富课内学习内容,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受到感染和教育。第二,每次主题班会尽量切合班级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效解决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第三,照顾全体同学。每次主题班会力求不在班级留下被遗忘的角落,鼓励全员参与,让每位同学既当好演员又做好观众。尤其注意关照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词的学生,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他们。第四,努力发掘每位同学的潜能,增强主题班会的趣味,多角度拓宽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给学生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发现人才、陶冶情操、增强自信,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三、基于激励评价,“做”中有效推进
每一次主题班会,除认真考虑班会的选题、组织形式之外,还得考虑如何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并保持最佳状态。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总结,有效引导,同时要做好“追踪教育”,落实和了解班会的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总结提炼,启发引导。由于学生的兴趣点不同,同样一次主题班会,有感兴趣的,有不感兴趣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甚至还会出现分歧。同时,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的局限,他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也有些同学仅凭个人好恶判别事物的善恶美丑;一些同学的发言带有明显的主观感彩,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总结时,要针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给出明确具体的引导,让学生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正确认识召开班会的目的,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主题班会结束后,要抓住时机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比如,在完成了“走进鲁迅”这一主题班会后,教师可以布置“由鲁迅说开去”这一话题,列出“鲁迅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阅读鲁迅的作品对我们有哪些好处”“你知道怎样阅读鲁迅的作品吗”“如果让你推荐鲁迅的两部作品,你打算推荐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加深对鲁迅的认识,明白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主动找出鲁迅的一些作品开始阅读。教师要善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做好每一次主题班会的延伸和拓展,使主题班会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改;教学现状;提问质量;高效策略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授课也是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动学习意识都受到了抑制,思考能力与习惯长期得不到锻炼,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这种背景下,积极进行语文教学的反思,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具有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提倡合作学习与沟通等特点,通过具体的实践分析,获得高效教学效果。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缺乏交流
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由于老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在学生不主动提问的过程中,从而形成只有老师问,学生被动回答的局面。这不仅违背了课堂提问原则,也会影响教学效率。
2.教学方式落后,脱离现实
部分教师,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教师,通常不擅于也不会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多媒体高度发达与高度普及的今天,许多电子产品对于学生的教育具有十分便利的作用。并且,采用现代电子产品,也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育―学习的互动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
二、注重教学中教师提问的质量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得到知识,更注重的是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变得更加聪明。同时,这也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格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在这个过程中,提问不仅能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正确的思考,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独立研究课题的重要方法;提问不仅是老师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进行知识反馈的方法,同时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方式越来越简洁,而针对性却越来越强。但是,很多老师在课堂提问中仍然具有强烈的随机性,这不仅反映了课堂设计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缺乏了解的表现。
三、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
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契合新的教学理念,以学习者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主动建构一些生活场景中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游戏,来开发学生的潜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与发展。小学生的兴趣和思路十分灵动,往往具有成年人未重视的思路与创新思维。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关注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盲目地追求试题的正确率,耐心理解学生的思路,鼓励创新。
2.引发认知矛盾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激起学生认知矛盾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主动阅读课文。例如,教师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后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学生说:“诸葛亮明明是用草船去骗曹操的箭,为什么不叫‘草船骗箭’呢?”对此,教师没有立即反驳,而是顺势回答:“你说得很对,但是为什么不是叫‘草船骗箭’呢?”由此抓住了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刻阅读。
例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后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学生说:“鲁迅为什么是伟大的?”,至此,教师要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但是,还要制造出悬念:“作者怀念伯父的什么?请大家仔细熟读课文,看谁最先找到答案。”由此一来,学生立即对阅读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奇心的趋势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课文当中。
3.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以及改革力度的推进,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进入老师的心中。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现代教学信息,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教学造成的局面。因此,在现代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习方法、内容、策略以及发展目标,从各个领域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去,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将图像、声音、光彩、颜色、文字融合在一起,向学生进行知识传输,不仅具有生动、鲜明的立体效果,由此进行的信息传递,表象也更加具体,从而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让其不由自主地参与到教学工作中。通过信息技术,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语文功底,避免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造成的阅读疲倦。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训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关键词】语文;体验;教学法
体验教学法构建的基本理念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多元、个性化的发展。其操作程序的基本要素有三:想象、表演、体验。由于它反映的是一个基本的教学序列,而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受到时间与学科内容的限制,在一节课中各环节的侧重点将有所不同,在运用时应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一、想象
想象,是指对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象和观念的心理过程。想象在语文教学中
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也是凭借语言文字对作者的思想、观念和情感的理解过程,无论是把握作者的思路、文章的线索,还是理解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形象,或是感受文章的色彩、音响,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在我们的教学模式中,想象作为学生感知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需要,也是学生表演创造的必要铺垫。激发想象的途径有以下几条:
1、创设情景,引发想象。语文课文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悲怆壮烈的英雄故事,有妙趣横生的神话传说,有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致,也有激情满怀的时代颂歌。我们根据教材的这些不同特点创设情景,营造相应的氛围,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从而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图画描摹,丰富想象。绘画是一种非常形象化的认知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和具体化。适度运用这一手段,可以诱发灵感,丰富学生的想象。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安排了绘图想象的环节:即引导学生画出青蛙跳出井沿后所见到的美妙世界,以此帮助学生体验青蛙对自己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反思及羞愧之情,领悟文章的主旨。
3、闭目遐思,放飞想象。有些课文意境深远,文字凝练,有广阔的想象空间,但难以语言或绘画等方式直观表述。因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闭目暇思,将朦胧的画面在脑中一幕幕呈现。这种脑中过电影的方式最能感
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这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体验方式。
二、表演
课堂中的表演指教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情节,让学生在课堂里扮演某一角色,模拟某一情境,以此促使学生对课
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在表演中得到更加充分地体验。表演的形式有如下几种:
1、片段式表演。这种表演是语文教学中用得最多,也最能即时反映效果的一种形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就某一角色做的一个动作、说的一句话进行表演。这种表演费时少,参与面广,很能展示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这一课的教学多处体现了这样的设计,比如青蛙与小鸟的第二次对话,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先后安排了三次片段表演,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青蛙、小鸟的心情与它们的个性。这样的表演过程不仅保持了语文教学重朗读、重熏陶的本色,而且在形式与效果上都有了提升,即组织形式由单调向生动转变,智能培养由一元向多元拓展。学生自我的表演过程不仅涉及处于核心地位的语言智能的发展,还调动了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等等的协调参与。因此,不论是参加表演的、还是旁观的,都可以通过表演者的语言、神态、动作来掌握知识、体验情感、深悟文韵。因而,这种“围绕一个概念,打开多扇窗户”的做法可以使学生更为充分地得到多元智能的培养与发展。
2、综合性表演。这种表演往往安排于课末,目的是引导学生对全文有整体的深层感悟,并且能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角色的自由选择、内容的自由选择、表现方式的自由选择、从而促进学生多元、个性化的发展。
3、创造性表演。在学习课文语言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适当地增加一些细节所展开的表演。这些细节是学生根据一定的语境进行的大胆、合理的创造。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促使学生的已有感悟与体验有新的飞跃。
三、体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困难;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普遍的存在着轻视阅读教学的现象,很多教师只是重视“写”,认为阅读只是学会写作的一种手段,写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很多教师都把阅读课上成了写作课的辅导课。从而严重影响了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更有甚者造成了学生阅读障碍,因而相应的语文教师必须重视阅读理解的教学。
一、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困难
1.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方式比较落后
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之前详细理解并剖析课程内容,从而使教学形式更趋向于互动性和对话性。在课堂上进行具有互动性和对话性的教学,能够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在更深层次上对相应的阅读内容进行学习和反思,更可以在进行阅读学习的时候增强合作意识及社会互动性。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还相对滞后,固执的认为阅读理解教学也就是让学生“看书识字”的过程,不重视阅读的内容及重要性,更不贯彻新课标中要求的对话性及互动性。
2.小学阅读理解教学中学生缺少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心智活动,包含很多心理活动过程,如记忆、感知、想象、思维、兴趣、意志、情感等等,学生通过这些心智上的活动,能够同高尚的心灵进行对话,有效吸收精神文明的营养。因为学生的个人经历、心理素质、认知水平的不同,即便是阅读同一个文本,其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阅读个性化。阅读个性化会收学生个体差异及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影响。所以,在组织阅读理解教学活动的时候就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别处理和区别对待。个性化阅读是新课程中提出的新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被语文教师特定的方法束缚,更不能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因为很多语文教师都不重视阅读理解教学,轻视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重要性,所以根本不可能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方法。从而使得阅读理解教学空洞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质量的对策
1.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重视阅读的重要性,积极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语文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上课之前一定要有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为了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巧妙的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使学生进行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例如教完《黄山奇石》之后,就可以设计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即让学生们做一回广告设计师,为黄山写出几条广告语,从而让黄山走向世界。这种问题会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十分有趣,学生们就会积极参与。讲授《惊弓之鸟》的时候,就可以问学生这样的问题:众所周知,有弓有箭才能射鸟,可是有个古人只用弓就射下了鸟,为什么呢?这种悬念式的问题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及探究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进行个性化的阅读理解教学,不是单纯指使学生们的阅读水平能够整齐划一,将所有学生都变成优等生,而是使成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倡导进行自由选择。在阅读实践当中,使具有不同阅读水平和爱好的学生都可以发挥出特长。杜绝以语文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独立的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从而对文章内容具有更深层次的体验及理解,教师一定要尊重并珍视学生们独特的体验、感受及理解。语文教师在组织阅读理解教学的时候,要打破陈规,使学生在自由的阅读心境中体会语文的美,感受人性的善,探索人格的真,从而促使学生们独特的个性能够同阅读文本得到良好的融合。
3.加强阅读理解教学的生活化
为了保证阅读理解教学的质量,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图,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生活化的阅读理解教学。语文教材当中的文章大部分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及时代气息,是作者在特点年代的独特感受,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无论其内容还是情感,都通现在小学生相距甚远,所以教师应拓展阅读内容,为学生找一些旧中国的社会背景、劳动人们的贫苦生活等资料,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生活,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阅读理解教学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认识生活及社会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师观念较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缺少个性化阅读等。所以相应的语文教师就要针对问题,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其阅读能力,挖掘出学生的阅读潜能,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晓哲.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J].成才之路,2010(20)
[2]马阿丽.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1(9)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适应个体差异的一种教学策略,它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的力量,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它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减少了学生的心理压力;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宽松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优势。
可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影响了这种学习品质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1)小组合作不够主动,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
(2)小组合作前缺少独立思考,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
(3)小组合作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容易造成“空架子、走过场”的现象。
(4)小组合作时没有充裕的时间,容易造成“虎头蛇尾”的现象。
二、来自生活现象的启示
1.泡咖啡――“预溶”与“预习”
【现象】把咖啡放在杯子里直接用水冲泡往往会在杯底留下残渣,而如果先在杯子里放点水,再放咖啡就不会有残渣了。先放水达到了预溶的效果。
【启示】教学犹如泡咖啡,如果直接对学生进行施教,很容易产生“知识残渣”,而这些知识残渣会影响学生整个知识体系的构成。当前教学中教师往往用“满堂灌、题海战”来消除这些残渣,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也不一定能完全消除。因此,预习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其目的是避免产生知识残渣。
2.炒菜――“小锅”与“小班”
【现象】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同样一道菜,一大锅炒了很多和一小锅炒一盘,味道千差万别,那是因为大锅炒菜时,量多、翻炒不及时,导致吃油不均、受热不均和入味不均等。
【启示】联想到教学,一个老师面对30个个性各异的学生,即使怀着“因材施教,生本主义”的理念,也不可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满足这么多不同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化大为小,变小为微,构建“小班中的小组”,差异化的小组学习可谓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3.剥笋――“逐层”与“逐级”
【现象】笋壳需要逐层地剥,不剥去外层的,内层的也无法剥掉。
【启示】知识的接受与建构需要由浅入深,一级一级有梯度地进行。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对知识进行“逐级筛选”,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把知识宝塔搭建得更为坚固、厚实。
鉴于此,我们开发“问题单”教学方法在小班小组中进行助学实践,试图通过适合小班小组的课堂教学助学模式的构建,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教学水平,调动小组学习者的积极性、参与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问题单”的科学设计和有效使用
实践中,我们构建了“三种工具、六个环节”的小班小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问题导习单、问题研讨单和问题训练单”为学习工具,通过“研习导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提炼、巩固应用、拓展延伸”六个环节对学习知识进行逐级筛选,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引导、辅导,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建立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模式图如下:
(一)问题导习单
问题导习单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发现学习问题而设置的一种对学生自学目标和自学方法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对学生课前结构化预习效果具有客观的评价性的学习工具。它有两大功能:一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是让师生共同发现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导习单的核心内容即问题设计。教师要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其基本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导读问题、我的收获和疑问等。
问题导习单的设计策略:
1.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在问题导习单中具体呈现。确定时,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总目标确定本节课的具体目标,主要解决为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二是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呈现方式,根据教材来确定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主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三是摸清学生底子,弄清学生已有知识与本节内容的联系,明白学生要经历什么过程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总之,问题导习单要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指导自学方法
问题导习单应该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要求,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语文学科课文阅读几遍的要求、数学学科动手绘图的要求、英语学科听课文朗读磁带的要求等,从而让学生学会看书,学会自学。总之,要告诉学生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
3.链接旧有知识
问题导习单要对形成新知识的相关旧有知识设计有针对性的复习,引导学生从旧有知识入手,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新旧知识的链接要由旧到新,平滑自然,为学生思维的衔接和过渡作好铺垫。问题导读,顾名思义,就是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那么,怎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是问题导习单设计的关键所在,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智慧、展现教师教学魅力的重要环节,是解决“怎么教”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
4.落实基础知识
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要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设计问题时,要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不要设计难度过大的题目,要让学生保持自学的兴奋和愉悦,让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难度过大的题目往往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
5.鼓励学生质疑
质疑问难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就成为他们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就转变为了“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问题导习单的功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还要从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设定提供依据。因此,在导读单的结尾,应该设置一处空白栏――“我的疑惑”,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疑惑记录下来。在教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二)问题研讨单
问题研讨单是教师在批阅问题导习单的基础上梳理学生的典型错误并呈现共性问题让学生互助探讨的合作型生成单,这里教师尤其要重点整理学生在问题导习单中尚未解决的或有疑惑的问题,整合重组,精心设计研讨问题,力求在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中解决。学生在自己小组合作交流仍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寻求其他小组解决;其他小组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相机指导、引导、辅导,最后理清思路攻破难关。实现生生合作、组组合作、师生合作等形式灵活多样的研讨形式,释义重点、突破难点、建构知识。问题研讨单每小组一张。
问题研讨单的设计策略:
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小组讨论效果,教师设计小组研讨问题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认真批阅学生问题导习单的基础上要理性分析学生的预习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合作研讨。结合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教师在设计研讨问题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问题忌大宜小,要有启发性
由于问题研讨单的内容是学生尚未学习的新知,而且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的,因此,设计的问题不宜大,要小。如果问题设计过大思维难度也会相应增大,不利于探讨,因此问题要深入浅出,体现启发性,使学生通过合作能顺利地完成任务,收到预期的讨论效果。如五年级数学《小数除以小数》研讨问题之一:教师通过问题导习单反馈情况了解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但新知“小数除以小数”还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错误,其计算关键是运用商不变性质将除数是小数转化为除数是整数。于是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研讨问题:请同学们先自学(P21例5)再小组讨论:
(1)仔细观察表中的数,说说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应该怎样变化?
(2)仔细观察例4虚线框中的内容,想一想小数除法是怎样转化成整数除法的?运用了什么规律?
(3)仿照例4请你计算:91.2÷3.8。(做好展示准备)
2.问题忌“随”宜“谨”,要有针对性
要将研讨的问题和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小组讨论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师除了要重视问题导习单的反馈功能之外,还要重视整理学生错题资源,找到一些共性问题,重组设计一些典型的研讨问题。这个问题的设计是在反馈问题导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有生成性,不能信手拈来;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学力、学生的预习情况、文本知识重难点等。如六年级科学《沉浮与什么因数有关》,教师在批阅导习单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物体的沉浮还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跟物体的大小有关,于是设计了这样的研讨问题:请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实验并仔细分析写出实验结果:(1)第一组材料:木块、石头、泡沫塑料、回形针、牙签、橡皮泥、胡萝卜、蜡烛,实验结果
( );(2)提供了一组特殊材料:大小相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黏土块,实验结果( );(3)重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铝块、橡皮泥、萝卜块、木块、泡沫塑料块,实验结果( )。
这样分三次呈现,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材料来指引探究,有序而有效。
3.问题忌空宜实,要有操作性
研讨问题的设计最终落实到对知识的掌握上。太复杂的问题只会增加学生的思维压力和操作难度,学生抓不住问题的要点,思考和探究自然就无从下手。因此,面对重难点,教师可以将知识点划分为一个或几个简单些、可操作性强些的问题来给学生思考和探究,使知识随着问题的解决逐一呈现,学生学得轻松,知识也把握得牢固。例如:五年级语文《白杨》,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时,设计了以下讨论问题:
(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2)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3)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下,几棵小树正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把它找出来品读几遍,说说你的理解并在小组内交流。
通过对文本的理解,设计学生容易操作“焦点式”的问题,在问中突破文章的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问题忌“死”宜“活”,要有延伸性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这是哈佛大学师生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不是简单的学教材,而是把教材作为引子,作为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取舍与加工。因此,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张力,要能够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这样学生才不至于脱离生活实际而“纯粹”的学习,让学生在研讨中有所思、有所得。
小组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其时间有限,讨论问题过多,会影响各环节的开展,再说学生讨论时间过长容易出现过分热闹,部分学生“手舞足蹈”,部分学生“冷冷清清”,浪费时间,甚至会出现破坏课堂纪律的现象。所以讨论的问题不宜过多(每堂课3~4个问题为宜)。
(三)问题训练单
问题训练单就是围绕学习目标,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当堂所学知识,凸显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习研讨中有所困惑的共性问题、存在的薄弱地方、易错易混点设计习题或问题的作业单。这是为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学生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计的教学工具。其目的是巩固和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理解、应用,及时检测和评价学习效果优劣、学习目标达成与否。设计的问题要有基础性、层次性、典型性、拓展性等。问题训练单每人一张。
问题训练单的设计策略:
问题训练单中问题的设计要少而精,具备典型性,既能集中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做到题量适当,恰到好处,又能通过设计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举一反三、拓展思维、培养基本技能的目的。通过教学实践,要科学设计问题训练单,教师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依据课时目标,落实基础训练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所学知识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表象,为了深化这一表象,教师应紧扣新知设计基本的、单一的、带模仿与借鉴性的训练―――基础训练。基础训练的结构与新知结构基本相同,题型也基本一致,具有例题性特征。基础训练通常分三个层次:一是复述新的知识原理和方法;二是模仿性的训练;三是基本知识简单应用性训练。基础训练的重点应放在对新知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上。
(1)比较性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对知识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寻同求异,弄清新知与旧知的区别,加深学生对新知内涵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分辨知识、正确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通过寻找他们的共同点并分析他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2)变式训练。运用一题多变,从不同角度揭示知识的本质,避免学生机械模仿,打破学生思维定势。例如:图形变式、语言变式、情境变式、运算变式、把同一问题设计成不同训练形式等。
(3)纠错性训练。按照问题的正反两方面穿插设计的训练,其目的是从学生易发生错误和经常发生错误的地方入手,让学生进行判断和纠错,产生防错“免疫力”。纠错训练可设计三种题型:判断正误;判断并改错;判断、改错并说明理由。
2.基于学生学力,提升拓展训练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拓展训练问题。拓展训练是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这种训练比较灵活开放,能体现训练的层次与坡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是启迪思维、发展智力、培优促差,实现知识迁移的良好手段。
拓展训练主要是综合性训练,即把几个知识点(单项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训练,目的是帮助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综合性训练包括学科内知识综合、学科间知识综合、实际问题解决策略综合、课外知识延伸(拓展)等。如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改编课后第四题:
这项作业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段感悟和写法迁移进行内容上的综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再现了生活的场景,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问题训练单要贯彻“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精神,在内容、题型、分量及难易度上要适当,做到精致、精细、精确,并体现教师教学风格和个性化特点。问题训练单的题型要新一点、趣一点、活一点,通过选择、填空、判断、解答及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四、问题单是很好的小班小组助学方式
开展以“问题单”为抓手的课堂教学助学实践,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原来的被动学为主动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品质,使学生拥有自己的靓丽与精彩,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前所未有的主动。
(一)学习方式与能力得到发展
“问题单助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由过去单一机械的知识获取者,成了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合作者。他们在问题单的指引下,课前带着问题“读”,发现问题“思”,疑点问题“查”;课中带着问题“听”,围绕问题“辨”,解决问题“秀”;课尾抓住问题“练”,寻找问题“究”,最后一起解决问题。他们从课堂开始前就参与了课堂教学,寻找知识,积极思考,互相讨论,共同营造了一个主动进取、活泼向上、学习兴趣浓厚的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较好的激发,课堂上他们在真正地听、真正地思、真正地议、真正地做,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学习的自信心得以明显增强。
(二)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明显提升
在“问题单助学模式”的运作和实施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预习作业;在课堂上,学生能跟老师平等对话,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一次次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压力,反而从厌学慢慢到不厌学,从无所谓到喜爱学习,从喜爱学习到专注学习。一位六年级学生在期末小结中说:“原来我不知道学习是这么带劲,哈,我肯定会成为一名优秀学生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学生逐渐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学会了课前的自主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学会了课中的同伴互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规律;学会了课后的自主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得失。在这样一次次的反复锻炼中,学生的能力普遍快速提高。
(三)学习愉悦感与成功感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