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57: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疫情的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安德鲁•姆辛 “桂冠诗人” 平民身份
Abstract: Andrew Motion’s seeking for the poet laureate a public identity is in accord with the contemporary time spirit, and it is historically inevitability. Though he hasn’t got a perfect result in setting up a new model for later poets laureate, he is no doubt offering them quite a lot of reference.
Key word: Andrew Motion; poet laureate; public identity
2009年5月1日安德鲁•姆辛正式从“桂冠诗人”职位上卸任,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打破终身制并完成十年既定任期的“桂冠诗人”。离任之前,姆辛撰文回顾了自己任期内的种种快乐和遗憾。他说任期限制使他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他最终还能“回归到自己的生活”。在接受任命时,女王和布莱尔首相笑着跟他说,“你不必作任何事情。”这句安慰似的话却让他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压力,他知道他不可能真的什么也不做。他也知道这个职位并不像他的许多前辈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一种荣誉,他说,“我一开始就觉得这更像是一种战斗的动员令。”“我不需要什么督促就得让自己忙碌起来。”
姆辛说他当初同意接受这个职位的首要原因是他认为“桂冠诗人这个头衔应该从过去那种朝臣式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变得更能适应新时代潮流,以有益于诗歌的发展。” 所以,诗人上任伊始便把将“桂冠诗人”平民化确定为自己这一任期的目标。怀着这个目标,姆辛说,他在内心将这个职位分解为两部分:写的部分和做的部分。
在姆辛所谓的“写的部分”中,当然包括那八首皇家诗:一首关于爱德华王子的婚礼,一首关于王太后的百岁诞辰,一首关于她的死,一首关于玛格丽特公主之死,一首关于威廉王子的18岁生日,一首(被谱成曲)关于女王执政50周年纪念日,一首关于查尔斯王子和卡美拉•帕克•鲍尔斯的婚礼和一首关于女王的钻石婚纪念日。可是,为王室写诗给他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压力。一方面,他发现很难平衡王室与民众的关系。“明明知道国民当中的大部分要么压根不希望有这么一个王室的存在,要么对他们表现得非常冷漠,又让我如何去衡量和评价他们?”可见,王室与国民之间的严重隔膜注定了“桂冠诗人”尴尬处境。鉴于此,姆辛曾努力寻求摆脱这种窘境的办法。他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说:“我写一些皇室的重要事件, 不仅仅是为写事,而是在写事的同时,考虑到了人们共同遇到的问题……我总是不忘济慈的一句话‘我们憎恨诗歌为我们规定明显的模式。’”
所以,他试图将王室拉近民众、拉近现实生活。比如,《贺王太后百岁诞辰》一诗中诗人写道:“在我的梦中,您的生日/更像一场婚礼,/八月的天空?/混淆了五彩的纸屑/不,那不是五彩的纸屑。”而2005年在查尔斯王子结婚纪念日,他更是表达了自己的体验:“我把您的消息带到户外,默默地/在我家花园中散步。”这些诗中没有了皇家的辉煌和庄严,却隐约透露出一种普通生活的恬淡与闲适。再比如:2003年6月为威廉王子21岁生日写的那首Rap虽然显失水准,并一度引发嘘声一片,但究其目的,也不过是想拉近王室成员与普通生活的距离,并不能真的代表他的水平。可是,也许是姆辛太过相信自己的感觉和能力,所以,他根本没意识到他的这种诗歌对王室来说是一种轻慢,而对平民来说又显得滑稽。不但女王等王室成员对待这些诗歌态度冷漠,公众也很少报以欣赏的眼光。姆辛自嘲地说:“当我写完这八首诗……把它们送到新闻部……新闻编辑认为诗里所写或诗本身并不是值得报道的题材,然后他们拿起电话联系尽可能多的不喜欢这首诗的人,然后他们有了他们自己的报道:‘桂冠诗人’又写了一首歪诗。”终于意识到自己弄巧成拙时,姆辛不禁心酸地说:“我不得不承认,在我所进行的任何一种写作中,没有哪一种比起这项工作更困难……我怎样才能在不拘小节(这可能显得傲慢放肆)与逢迎拍马(又显得有些荒唐可笑)之间寻得一条适当的道路?”于是,他公开说为王室写作是“出力不讨好。”一语既出,又让他陷入了一个质疑的漩涡,逼得他不得不临到任期终了,还反复辩解以阐明自己的本意:
六个月前……到处有报道说我认为成为“桂冠诗人”的整件事是出力不讨好……我非常气愤。我从来不是说成为“桂冠诗人”的整件事是出力不讨好,我从来也不奢求得到王室的感激……我是想说,被迫写皇家诗的事是出力不讨好的,因为无论它们是好是坏,这些诗都可能会被当成笑料。
通过这个辩解中流露出的一丝沮丧和不满情绪可以想见姆辛其实是在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宣示“桂冠诗人”这个早已不合时宜的职位所必然面临的境遇――你不能同时赢得王室与国民双方的欢心,如果你非要这样做,则注定会两面不讨好。
姆辛肯定不是第一位有此体会的诗人,但他肯定是第一位在公开场合表露这种心迹的桂冠诗人。透过先前公开的宣扬和后来迫于压力的辩解,读者势必感觉到,比起来自王室的冷落,姆辛更为在意公众的舆论。因此,姆辛告诫他的下任,除非王室中发生的大事与国家大事相关联时,不要随意为王室写诗。不但要在为王室写作方面慎之又慎,还要借助“桂冠诗人”的特殊身份,通过各种便利的渠道来稳固自身。他坚信这是巩固“桂冠诗人”地位的最好方法。
所以,任期内的姆辛仍然把自己更主要的目标确定为为公众写诗,以此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这就是为什么在姆辛的所谓的“写的部分”中更大数量的是那些为平民所写的诗歌,如:为新闻事件而写的诗歌和受那些关注普通生活的人们或组织的委托而书写的诗歌。他在诗歌中为救赎军描写无家可归者的境遇,写儿童热线中提到的威胁和恐吓,写“今日播报”节目中播报的口蹄疫情,写帕丁顿区发生的火车脱轨事故,写“911”恐怖事件,还受BBC之托采访哈里•帕奇这位参加过“一战”的110岁老兵,等等。这些所谓民众的诗歌被姆辛看作是“桂冠诗人”的义务的一部分。他说:“我把自己视为城市的呼号者,开启罐头的刀,诗歌的摇旗呐喊者,要为各种各样适合我的大事写诗。”2000年,他在英国广播电台做了为期四周的星期三主题诗歌朗诵,不但朗诵自己的诗,也朗诵其他著名诗人的诗。他把向公众普及诗歌视为他的责职。
通常,一旦“接受任务”,姆辛都会认真地完成。不过他认为,只要这些受委派的事件与个人的情趣相一致时,创作也能发挥到最佳。他以采访老兵哈里•帕奇为例,说他自青少年时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很感兴趣。他的祖父在法国作战的地方离哈里•帕奇他们的战地不远,他的父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在同一地点作战。所以,他对哈里•帕奇充满真挚的情感,丝毫也感觉不出像是委派的任务。于是,他形成了自己的习惯,他说,“一旦某个主题被提出,我会在内心反复斟酌他,直到它展现出令我觉得亲切的某个方面。如果它不出现,我便说我做不了。坦率地说,我不明白一个抒情诗人在忠于自己的同时还会用什么别的方法写出被委托的东西来。”于是,一切委派的写作务必要与诗人个人的感觉联系起来,这成了他的一条指导原则。
至于那些源于自己的激情和良知而写成的诗歌则更代表了诗人的平民情结。比如: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姆辛写了一首题为《改朝换代》(Regimechange)的反战诗歌,发表在2003年4月3日的《卫报》上。诗歌借古喻今,感怀曾经拥有无上荣光的伊拉克历史古迹已因战乱和死亡黯然失色,可谓一首当代的“伊拉克哀歌”。姆辛当日接受BBC广播4台的采访时说,这首诗是他的政治宣言,意在“激烈地反战”。他对BBC说,他不同意“桂冠诗人”不应介入政治的说法。此前,在2003年1月9日,美英联军入侵伊拉克之前,莫申已经写了一首质疑美国战争动机的四行短诗Causa Belli(拉丁文,可译作“战争的原因、动机和借口”),诗中甚至还以大写的“爸爸”一词,饶上了布什总统的父亲老布什。另外,为呼应当时全球针对美国攻打伊拉克计划而日益增长的反战运动,一本名为《101首反战诗》的和平诗集在英国出版,作者为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诗人,姆辛为诗集写了序言。姆辛的这些行为在英国的“桂冠诗人”中少有先例,多少显得有些“大逆不道”。但纵观姆辛上任前后的种种不寻常的举动,这便不足为奇了。正是在这样的创作中,姆辛才有了回归到原来的自我的感觉。
但是,姆辛借以更好地树立其平民形象的渠道是通过他的实际行动――即:他心目中的“做的部分”。十年任期内,他留给公众的印象好像是做的事情比写的诗歌还要多。他利用“桂冠诗人”的特出身分,利用一切机会为文化和公益事业,尤其是诗歌的发展奔走呼号。他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体,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不断地接受媒体的委托,采访公众人物和公共事件,并就此进行创作;他首倡一些规模宏大的项目,为不列颠文化事业的发展摇旗呐喊。比如,2007年前后,英国国内由于经费削减、采购困难等原因相继有近四十家图书馆关闭。刚被任命为图书馆协会主席的姆辛为此感到十分担忧。他强烈抨击这种行为,说它是“极其目光短浅和得不偿失。”他向当局和民众强调到图书馆免费阅读图书、查阅资料和上网的重要性。他的评论与先前一批儿童文学作家挽救学校图书馆的呼声相汇合,掀起了各地抗议关闭图书馆的浪潮,并重新掀起了又一次全国范围的读书热潮。
同时,为诗歌摇旗呐喊成为了他生活中能够看得到、听得见的重要部分。他努力使其更加有组织、体系化。他还和他的朋友理查德•科令顿(Richard Carrington)一起创立了一个“诗歌档案”(Poetry Archive)。这是一个基于网络的诗人图书馆。之所以考虑建立这样一个大型诗歌网站,是要打破读者传统阅读习惯的制约,为诗歌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姆辛他们这一新的举措很快的到众多读者的肯定,点击率之高出乎预料。姆辛把网站的成功归功于他的特殊身份,他说,“如果我没有被誉为‘桂冠诗人’的话,我绝不可能来创建这样一个‘诗歌档案’,也绝不可能去筹措资金。”
姆辛卸任了,他以对“桂冠诗人”身份的新的阐释和实践来昭示一个新的时代。他追求“桂冠诗人”的平民化道路既符合时代的精神,又是历史之必然。也许姆辛对新型“桂冠诗人”身份的阐释还不是那么周全,他寻求中间道路的实践也许还不是那么成功,但他无疑为后世“桂冠诗人”提供了许多借鉴。
参考文献:
[1]Motion, Andrew. “Yet once more, ye laurels.” Guardian. 21 Mar. 2009.
[2]李 践:《“英国桂冠诗人姆辛访谈录”》,《当代外国文学》,2002.2。
[3]Editorial: “In praise of ...poets laureate.” The Gu-
ardian, 11 Sept. 2008.
有人可能想问生命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就把生命比做一张白纸。只要你放弃它,就等于一种浪费。只要你丢弃它,它会随着时间变黄而失去意义。但是,我们不能让它破损,要让它完好无缺。可是,这张生命的白纸还是白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以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供大家学习。
#以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1#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调,而每个人的选择也有所不同。有的人选择高调,有的人选择中调,有的人选择低调,这么多元化的格调,而生命又如何定调呢?
最近新闻里常常会有这么一字眼:“炫富”、“高调行善”。炫富的郭美美借着一个生日会来炫耀,展现了所有最近以为高贵的东西,无疑是哗众取乐的手段,高调地炫富,赢取观众眼球。而高调行善的陈光标在一次捐款的过程中,还让记者拍下过程。我无所否认这是做了件好事,但你让爱心捐者情何以堪呢?如此高调地为自己的生命抹彩。在我的眼里,不过只是一种博取众乐的行为。生命定的调太高,只怕奇虎难下吧?
我倒是欣赏给自己的生命抹上淡淡朦胧的人。面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面对陈光标的别墅诱惑,莫言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写作之路。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可以说是能高调地出现在观众眼前,莫言却在一阵的赞许中保持心中的那片花园,真的是难能可贵啊!
美国第一位宇航员,也是登月球第一人的阿姆斯特朗在成功登上月球后返回陆地时,一位记者问他对于自己的脚印将永留在月球上有何感想,而他却幽默地回答说:“我希望未来有人上去把我的脚印擦掉。”他并没有发表自己多么自豪、多么兴奋的讲辞,只是淡淡的说出这样的一句谦言。这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生命不在于有多么的光辉和灿烂,或者是轰烈,只要你给自己的生命定了调,一切都会随着你的调。
我为自己的生命定了一个中调,就如莫言和阿姆斯特朗一样,有一番辉煌的成就,为社会造就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与力量,然后一如既往地贡献,默默地付出,既不会居高难下,也不会过于平淡无光。
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把自己推向了乡村的宁静,隐居深处。虽是高尚的品质,但过于低调,略显平淡。生命既然只有一次,那么为何不让它更具格调呢?
给生命定调,我爱我的中调。能干出一番好事业,献身于社会当中,不至于“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也不至于居高难下,受人议论。生命中就是这样,你给生命定了什么调,你的生命就是什么的基调。音乐要有悦耳的调才动听,生命也如此罢了。
#以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2#听妈妈说,在解百的过街地道里,有一位无臂青年,他用脚写毛笔字,写得极好。我觉得很好奇,就想去亲眼看看。
今天天下着大雨,妈妈带着我,特意前往。可一路上,妈妈还在担心:“这样的雨天,他恐怕不会来了。”没想到,当我们转弯进入解百地道,我一眼就看见了角落里整整齐齐地摊满了书法作品。走进一看,上面的书法作品有端庄大气的楷书,有线条流畅的行书,有奔放自如的草书。一位没有双臂的叔叔站在作品前,我从“林风现场书法”这几个字中知道了这位书法家名叫林风。
不一会儿,他坐在了小板凳上,用脚夹出一个卷轴,用镇纸压住卷轴上方,将纸铺平。然后,他又用大脚趾和二趾夹起毛笔,在墨罐中蘸了点墨,捋顺笔头,开始书写。他的腿悬空拎着,写得很流畅,时而轻,时而重,神态自若。我平常写毛笔字抬着手臂就觉得酸,这位叔叔看似不感觉酸,大概是练得习惯了。
他写完草书“精气神”后,我悄悄对妈妈说:“我们花二十元买他一副字吧。”妈妈答应了。叔叔问我想写什么,我挑了一副字多的草书请他写。他微笑着答应了,“忙时井然,闲时自然,顺多偶然,逆多必然,得之淡然,失之坦然,褒则常然,贬则泰然。”他念完后,便用双脚摊平宣纸,再用两个脚趾夹起毛笔,开始写了。
写完后,他又用两个脚趾夹起自己的印章蘸上红色印泥,重重地按在宣纸上。我看叔叔写得好,便问他:“叔叔,你为什么不去西泠印社?”叔叔微微一笑,说:“西泠印社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我点点头。虽然林风叔叔不能进西泠印社,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足以震动我小小的心灵。
回来的路上,我被这位无臂书法家感动着。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黄山上的奇松。那年冬天,在风景秀丽的黄山上,我看到了数不清的奇松。它们中不少长在悬崖峭壁上,枝叶繁茂。翠绿翠绿的松树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显得生机勃勃。可是当我看到它们是从岩石缝里长出来的时候,我震惊了:这松树,竟然在没有水,没有土壤的岩石中生根发芽,不屈向上,茁壮成长,拥有了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常人看来的“弱者”,他们可能身有残疾,可能生活窘迫,但他们不畏艰苦地活着,这不正是“强者”的品格吗?我知道生命需要什么了,是——顽强!
#以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3#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这不仅指人的生命,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哪怕是一只蚂蚁,也有维护自己生命的权利。“人是万物的灵长”、“人是万物的主宰”,这些都是人类自己封的,谁赋予了人类居高临下的权利?
人类既然是生命中的一分子,就没有什么可特殊的。在所有的生命面前,万物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应当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世界上所有的生命,这样,也就是尊重了我们自己的生命。
自然的法则决定了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必须和谐相处,共同缔造美丽的家园,否则,就会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这种自然法则最先受到大的恐龙的破坏,后来,最先灭绝的,恰恰就是高大威猛、弱肉强食的恐龙。
人类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人类诞生不久,就以捕猎为生,于是,那些奔跑着的动物就成为人类捕猎的对象,成为人类的美味大餐。现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有人类不敢吃的,而且什么珍稀吃什么,这使得珍稀动物越来越稀少,有的已经接近灭绝。君不见,洁白的天鹅垂下了带血的翅膀,在集市上被公开出售;君不见,藏羚羊被偷猎者追捕,茫茫的青藏高原上,堆着它们的累累白骨;君不见,东北虎的数量大大减少,打死金钱豹的人竟然还被当做孤胆英雄,赫然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上。
近来,又出现了清华才子用硫酸泼狗熊,四川一大学生将一只小狗放在微波炉里烘烤等旷世奇闻。长此以往,等世界上只剩下人类的时候,我们还与谁为伴,我们还拿什么作为生命的依托?到那时,人类灭绝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人类的历史恐怕比恐龙的历史还短暂,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维持自然界的平衡,我们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生命的个体之间要相互尊重,
和谐相处,因为生命与生命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谁都离不开谁,就如同我们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命或者尊严,去剥夺其他生命生存的权利呢?
#以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4#生命本来无色无味,淡白如水,但是每一个心中有梦的人,都会挥动那神奇的生命画笔,把它描成一幅绚丽多彩的人生画卷。
我佩服徐志摩的才思泉涌,“轻轻的来,轻轻地走,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但他的做法我不敢苟同。人生短暂,不过六七十载,像大雁那样“轻轻地走过,不带走一片云彩”,必定会遗憾终生。这样的生命,只是一张白纸,毫无价值可言。我们应该让短暂的人生染上有价值的色彩,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绚烂多姿、光彩夺目。
音乐巨人贝多芬二十多岁的时候,事业上刚刚有了起色,可命运之神却对他降下了灾难,让他双耳失聪。对于酷爱音乐的他来说,这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然而贝多芬没有屈服,而是以积极的生命态度从容面对,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凭着内心澎湃的激情,在象牙白的钢琴上奏出辉煌壮丽的乐曲,在雪白的纸上写下了跳动的音符,铸就了不朽的音乐,震撼了整个世界。顽强不屈的贝多芬没有放弃为生命着色的机会,没有让生命成为一张毫无价值的白纸,他为自己的生命之纸染上了一片火红,让生命变得那样灿烂夺目、光芒四射。
北京残奥会上,身残志不残的运动员们,又何尝不是为他们生命中的遗憾在努力争取?他们努力地弥补生命中的遗憾和缺失,为那一段遗憾和缺失补上一点美好、一点价值,不让生命留下一点空白,留下一点遗憾。在运动场上驰骋竞争,哪怕赢得的只是一束鲜花,一阵热烈的掌声,也让生命绽放出异样的光彩。是呀,既然是生命,就该有色彩,就该有希望!
当随风飘落的种子无法找到泥土时,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石缝里,在那里生根,发芽,抽节。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即使石缝间没有什么营养,它们也不曾放弃生长的机会。是呀,既然是生命,就有权创造辉煌和奇迹!你看,清风吹过的石缝里,一簇簇碧草正与鸟儿相应和,唱着一首首生命的赞歌;你看,石缝间崛起的一棵棵青松,正迎着朝阳,沐浴着山风,朗诵着一首首生命的诗章。
#以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5#有生命的物质叫做生物。那么生命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生命是脆弱的,疾病、磨难时刻都在吞噬着生命的坚韧;有人说生命是短暂的,如浮游的一生,如昙花的一现。但我说生命既不是短暂的也不是脆弱的,它是顽强的,是珍贵的。
我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力气?回答有很多种有人说是狮子有人说是大象,结果这些回答都不对,世界上力气的是植物的种子!有人可能会不理解。众所周知人的骨骼非常的坚硬头盖骨更是如此,然而就是这坚硬无比,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想尽一切方法都打不开的头盖骨却被几颗小小的草种从内部轻松并且完整的分开了。是什么让它们有这么大的力气呢?是信念!是它向往自由,向往阳光的顽强的信念!可能你不会相信这个例子那么我就再举一个例子。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是雷锋说的一句话。关于雷锋的事迹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他的乐于助人使他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榜样。
其实生命是什么要看你怎样用它,如果你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么生命就是坚强;如果你知难而退、害怕困难,那么生命就是一事无成,如果你每天乐于助人努力学习,那么生命就是充实和快乐;如果你自私自利,逃避付出,那么生命就是无所事事。
我们每个人都好像是在拿着铅笔谱写我们人生的诗篇,既使有时用词不当,只要用橡皮擦掉重新酝酿也一定会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让我们用手中的笔谱写出我们自己的美的人生的诗篇吧!
以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相关文章: 关于生命的珍贵600字作文
生命最珍贵作文600字
关于可贵的生命600字话题作文
可贵的生命600字作文
人生最贵的是作文600字范文5篇2020
珍贵的诚信600字精选作文
关于幸福最珍贵600字话题作文
珍贵的诚信600字小学作文
有关舍得作文600字5篇
为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追寻革命先辈光辉足迹。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读书日红色经典阅读活动方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世界读书日红色经典阅读活动方案范文【一】
一、活动背景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载体,人类的点滴进步和成果都在书籍里记录、传承并发扬光大。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它的意义在于把每一天都变成“读书日”。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20xx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数以万计的医疗卫生工作者、科研人员、、干部职工和志愿者挺身而出,投入到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赞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时代精神是值得铭记的。虽然今年的4.23世界读书日,我们无法相聚在校园里一起感受书香的氛围,但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图书馆联合读者协会共同发起《“宅”家阅读,红色经典》活动,倡导大家在家也要不断阅读,通过阅读红色经典培养和传承优秀的时代精神,用声音向这些最美的逆行者们致敬。
三、活动主题
“宅”家阅读,红色经典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5日-4月28日
五、主办单位
主办方: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图书馆
承办方: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读者协会
六、活动对象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全体师生
七、活动形式
征集线上音频,网络票选
八、活动内容
1、作品征集:一段4-6分钟的音频(需配乐,可参考喜马拉雅),音频内容关于红色经典的诗歌文学作品,也可以是与红色经典、抗疫相关的原创作品。
2、征集方式:选手将参赛作品发送到邮箱xx,提交作品时需包含以下内容:参赛作品(文本、音频)、个人资料(姓名、年级、专业、学号、联系方式)。
3、作品要求:
(1)要求作品内容积极向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可在体现红色精神的同时,适当加入自己的体悟。
(2)音频要求吐字清晰,语言流畅;背景音乐音量适当;诵读时富有情感。
4、评选标准:
(1)初赛:由评委老师根据音频效果、质量进行初选。
(2)复选:进入复赛的作品将在图书馆、读者协会的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展示并发起网络投票,票数前十的作品进入决赛。
(3)决赛:由专业评审老师评委对决赛作品进行评选,评选出最终奖项。
5、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可获得奖状、奖品
二等奖:3名,可获得奖状、奖品
三等奖:6名,可获得奖状、奖品
优秀奖:其他进入复赛的选手,可获得奖状、奖品
世界读书日红色经典阅读活动方案范文【二】
为了弘扬革命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在全校努力营造浓厚的“读好书,读红色经典”的氛围,学校决定在小学部开展以“红色经典”为内容的诵读活动。为让活动取得成功,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诵读红色经典,励志当代少年
二、活动对象 我校全体师生
三、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参与诵读,广泛了解民族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提升文明素质,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同时促进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四、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成立了活动组委会: 组长: 副组长: 主持人:
评委:
小语组教师(5人) 会场秩序:各班主任。
状填写:各班主任 。
五、活动形式及内容
1、活动形式:以个人诵读和集体诵读为主。集体诵读可由多名学生参与,也可由老师和学生合作,但以学生诵读为主。允许适当穿插伴舞、情景剧等。要求自备配乐。
2、内容:以近代百年来中华红色经典诗文为主,也可自选经典爱国篇目或自创。所选诗篇必须紧扣主题。参赛者人数不限,朗诵形式不限。 诵读使用普通话,并脱稿。节目时间控制在5分钟。
六、活动时间及地点
20xx年9月30日下午,学校操场
七、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一等奖设2名(高低段各一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若干名。
八、评分标准:
评委共由5位老师担任。实行10分制,采取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平均计分并保留两位小数做为最后的比赛成绩。
1、朗诵水平与表演技巧(5分)。
能正确把握诗(散文)内涵,声情并茂。语气、语调、语速与朗诵内容相协调,表达顺畅,感情真挚,富有韵味和感染力。积极向上,充实生动,符合主题要求。节奏处理得当,朗诵技巧运用自如。超时酌情扣0.5分。
2、普通话水平(2分)。
语音标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音色优美,语言流畅,无方言痕迹。
3、现场感染力(1分)。
表演时轻松自然,有较好的舞台气质,表现力和观赏性强,能够引起评委和观众的共鸣,舞台整体效果好
4、形式及仪表(2分)。
朗诵形式采用恰当、富有创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脱稿,可配乐;辅助选择符合作品风格,与朗诵内容、节奏协调,能增强朗诵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明确,格调高雅,艺术性较强;仪表整洁;举止得体,端庄大方。
世界读书日红色经典阅读活动方案范文【三】
为提高青年党员和先进学生的思想觉悟,传承红色经典,年级党支部现开展“一班一书”红色经典阅读活动,现将具体通知公布如下:
一、负责助理
张娜(如有问题,请直接咨询)。
二、活动主题
“一班一书”红色经典阅读活动
三、活动解读
各班自行选取一本红色经典阅读书目,并在活动时间内完成规定项目3个和自选项目若干。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0xx年11月
五、参与人员
20xx级全体同学,其中各班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参与。
六、活动流程
1、20xx年4月4日前各班选取书目,并将书名发送至张娜助理处;
2、20xx年4月-20xx年11月各班自行选取项目开展活动,必须完成3个规定项目和至少1个自选项目;
3、20xx年12月对各班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表彰。
七、活动内容
1、规定项目
序号 名称 内容1 读书分享会 组织部分同学开展一次分享会,交流读书后的感悟。2 读后感组织同学撰写读后感。3 送书下乡 利用暑假或者法定节假日前往基层(居委会、村委会),为基层群众讲解书目内容,与基层群众进行读书感想交流。
2、自选项目
序号 名称 内容1 情景剧 主要针对小说题材,可根据情节改编一段情景剧,需上报剧本和视频。2 微电影、微视频 将同学们读书感悟拍摄为微电影、微视频等,可与采访调研相结合,需上报作品视频。3 送书进校园 可前往附近幼儿园、小学,以趣味性语言为儿童讲解书籍情节或人物。4 手抄报、绘画、手绘视频等 根据书目内容进行手抄报、绘画、沙画等艺术创作,需上报作品原件及照片。6 观影 组织同学观看与书籍相关影片,有拍照、有新闻稿。7 采访调研 如有可能,联系与书籍内容相关的老人或某种从业者进行采访交流,开展调研。8 其他 例如,深入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弟小学、养老院等开展系列活动。需提前向负责助理请示,批准后即可开展。
八、奖励措施
1、对于表现优异的个人(根据作品质量选取若干人次),给予8-20分不等的发展性素质加分;
2、对于表现优异的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活动两次以上者),同时给予3-5次不等的参加党支部活动次数奖励;
3、对于活动组织突出的班级(选取2-3个班级),给予6-10不等的班级量化考核加分。
九、注意事项
1、原则上要求一个月完成至少一个项目,并及时向年级党支部反馈材料;
3、各班上报作品材料时务必注明参与人员名单,以便后期评选优秀作品及个人。
世界读书日红色经典阅读活动方案范文【四】
一、指导思想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名族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趣,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走进课堂、走入学生的心灵,积极营造红色氛围,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开展红色教育系列活动。出生在和平年代,弘扬民族精神,已然不需要我们如革命先烈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但是革命先烈的种种精神,我们不能忘怀。我校将分五个阶段,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树立理想,勤俭节约,谦虚谨慎,不怕困难,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教育目标
(一)培养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的精神。
(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
(三)培养学生“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的精神。
(四)培养学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
(五)培养学生“勇于受挫,敢于担当”的精神。
三、活动内容
(一)前期宣传工作
1、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
2、校园广播台播放红色歌曲。
3、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收集红色文化故事,红色名言。
4、学生创作红色教育题材手抄报、黑板报。
5、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向学生普及红色文化知识。
(二)中期学习活动
1、组织各年级进行红色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
2、各班开展班会主题活动,开展与红色教育相关的活动。
3、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红,阅读一本革命历史刊物,写观后感。
4、红色教育知识竞赛。
5、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写活动心得体会。评选优秀观后感在升旗仪式时国旗下讲话全校师生学习。
6、组织学生义务劳动,参与爱心帮助等活动,写活动感受。
7、学生创作红色教育题材手抄报、黑板报,橱窗展示评比。
(三)后期总结活动
1、活动资料的积累与整理工作。
2、学生的书面心得体会。
四、活动措施
1、全校师生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真正领会“树立理想,勤俭节约,谦虚谨慎,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把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逐步推向,深入开展各项活动。
2、各班级要挖掘资源、创新形式。结合时代特征,根据自身实际,在继承中创新,积极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3、活动中班主任要策划好、组织好、协调好,师生共同参与活动,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时光流转。1998年,一位伊拉克商人兼艺术家来到中国北京,蓦然发现另一座美丽的“空中花园”。于是,他们的爱情跨越了国界,历经了战火洗礼,那么浪漫而动人……
北京郊外“空中花园”,远方来客翩然叩响爱的门
1998年8月的一个周末,拥有化妆品、酒店等5家大公司的著名女企业家杨英,因患重感冒,在北京昌平区自己的庄园里休息。上午10点半,房产中介打来电话,说有一位来自英国的伊拉克艺术家想租房,希望11点前能看看她的庄园。由于身体不适,杨英躺在床上不想动弹,懒懒地说:“就快11点了,看不看随缘吧!”庄园是几年前杨英一手建起来的――纯粹的原木结构,屋外的园子里种着花草、果树和蔬菜,色彩斑斓。
杨英祖籍河南南阳,出生在青海。她爷爷曾是高级军官,后随去了台湾。为躲避那个年代的政治迫害,她的父亲隐名埋姓逃到青海,组建家庭。杨英是长女,聪明、漂亮、能干。在过去那寒冷的冬天,她曾自己动手垒炉子取暖,自己动手修补、粉刷家里的墙壁,从小练就了独立、干练的性格。1984年春,杨英考入北京防化工程指挥学院。毕业后,她在中国政法大学工作4年,后调到机械电子工业部工作,管理中国最早一代的计算机设备。1996年,她辞职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春元科贸”。公司规模逐渐做大,她荣获2004年中国女企业家最佳风采奖。不知不觉中,她拥有了豪宅名车、千万资产,却蓦然发觉自己忽略了一个女人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爱情。
工作的忙碌,情感的空缺,使杨英想远离喧闹的市区。于是,她修建了这个庄园,亲手种下各种花草、果树和蔬菜。工作之余,她拿起了闲置多年的画笔,在暖暖的阳光下,在画布上随心所欲地宣泄情感。庄园挂了10多幅她的作品,颜色鲜艳明快,笔触简洁大胆。庄园地处偏僻,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与外面相连。刚开始,杨英特别喜欢这种远离喧嚣的安静。可渐渐地,她感觉到有些孤单,希望有个谈得来的人说说话,于是萌生了出租其中一套房间的想法。
11点,房产中介又打来电话,说已经带着租客到附近了。杨英只好出去接他们。见到中介的同时,她也看到一个外国男人,高大帅气,目光清澈。当他见到美丽优雅的杨英时,竟脸红了;看到满院的花草,不禁又咧开嘴笑了。他说:“你的房子很美……很艺术。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你……很美……很艺术。”男人说一口不错的中文,却因脸红,说话发窘、不连贯。杨英突然感觉有些脸红。她听过太多男人的赞美,可眼前这个男人的话却直击她刚强外表下的灵魂。
看房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杨英知道了这个男人叫苏迈达,出生于伊拉克,16岁到英国留学,曾经是艺术家、商人,也是伊拉克著名的诗人,曾经为中东很多建筑担任室内装饰设计。他的作品,还被文莱国王购买收藏。让杨英吃惊的是,他还是一名外交官,因为寻找商机,他经常往返于伦敦和北京之间。也因为觉得市区拥挤吵闹,他想在郊区租个清静居所……难道,真的是物以类聚?难道,真的有一见倾心?听着他的自我介绍,杨英心里一动,忍不住这样暗想。
次日下午,杨英从城里办事回来,发现大门缝里塞了一张便条,写着:我是昨天看房的苏迈达,我横穿整个北京城,就是寻找这个梦幻般的庄园,我必须租您的房子。这是必须,您可明白?请您与我电话联系,好吗?杨英不觉心跳加速。正犹豫要不要打电话给苏迈达,就听见有人敲门。她机械地打开门,竟是苏迈达微笑着站在门外,手捧一大束鲜花,自行车的车筐里堆满了女人喜欢吃的水果和小食品。老天,他居然大老远骑车赶来!“你怎么找到这么偏僻的地方的呢?”杨英吃惊地问他。苏迈达很绅士地将花和小食品送到杨英手中,风趣地说:“看到我的留言了吗?答案全在里面,你应该明白。”杨英再次被苏迈达的话击中心房。他的幽默机智,他的风度翩翩,他的温文尔雅,他的调皮甚至孩子气,让杨英无法抗拒。于是,那套两室一厅的独立套间顺利出租给了苏迈达。
此后,有月光的晚上,两个人就相约坐在院子里聊天。清风徐徐,花香阵阵。很多时候,都是苏迈达在讲,讲他的国家和他们国家的古老文明。有一天晚上,苏迈达和杨英谈起了古巴比伦传说中的那座古老神秘的“空中花园”。说着说着,苏迈达用真挚而深情的目光望着杨英:“当我见到你的那一刻,我的心一动,就明白了――我找到了我自己心中的那座‘空中花园’。”这位伊拉克男子内心炙热而诗意的表白,陶醉了杨英。其实,她跟他一样,当她看到这个男子痴迷的眼神时,就已感受到爱神的到来……就这样,苏迈达和杨英相爱了,爱得热烈而痴迷。苏迈达真诚地说,他从没见过一个女人,会将自己的家布置得那么如诗如画;从来没有一个女人,让他的心灵如此坚定。
柔情似水。杨英涂抹油彩,任飞扬的思绪肆意地流泻:中欧两种风格混搭的小屋,亮丽的落地窗,窗帘被风吹动,吹动了落地窗前坐着的阿拉伯小伙子和东方姑娘的心。在他们身旁卧着一只白色的小猫,既羡慕,又嫉妒地望着他们……这幅油画,她题名为《东西方的爱情》。
激情四溢。苏迈达用阿拉伯文为杨英写了一首诗《寻找爱,即使你不得不回中国》:我的爱人,否认她是完美的化身。她灿烂的容颜点亮所有的心,太阳和月亮都无法企及……如此骄傲、自信,充满爱心与同情……在我们相识之前,我已渴望寻找她很久很久,直到我来到北京。这是必须的长途跋涉。
烽火连天伊拉克,跨国恋人生死相依
就在他们的恋情越来越甜蜜时,2003年春,伊拉克战争爆发了,祖国的局势令苏迈达心急如焚。此时,他接到国内电话,紧急召唤他回国。一对深情的恋人就要分开了,而且,他将面对的是残酷的战争!没人知道战争会把人们推向哪里,更没人知道他们一别将是多久。苏迈达纵有万般不舍,千般痛苦,也不得不离开杨英。分别的前几天,他痛苦地揪着自己的头发,沉重地说:“英,我爱你,也很想向你求婚,可是,我必须回国了,而你必须留在中国。”谁不热爱自己的祖国?杨英深深理解苏迈达的心情。那几天,她无时无刻不陪伴着他,心情焦灼地关注着伊拉克的局势。而现在,是考验爱情,也是她做出决定的时候了。她泪流满面,坚决地说:“我要和你一起去伊拉克。无论如何,无论生死,我们要
水远在一起。我们现在就结婚!”苏迈达的眼睛湿润了。眼前的爱人有着多么坚定的信念、多么深沉的爱恋,自己岂能这样离她而去!
于是,苏迈达回国的前一天晚上,他们匆匆地完成了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婚礼。第二天,苏迈达噙着眼泪,深情吻别杨英,义无反顾地返回战火纷飞的伊拉克。
杨英失魂落魄,牵肠挂肚,她的心随丈夫去了。经过认真考虑,她决定找一位职业经理人,将公司业务全部委托其打理,然后追随丈夫而去。没想到,就在这时,SARS席卷整个中国,她赴伊拉克的计划不得不推迟。4月的一天,杨英在交通堵塞的北京大街上开了两小时的车才回到家。一回到家门口,她惊呆了:日思夜想的丈夫微笑着站在门口!他瘦了,黑了。他说:“我听到SARS的事,所以就赶过来,陪你度过这段时间。”杨英哽咽着说:“你真傻!”按当时的规定,苏迈达和杨英同时被隔离,直到半个月后,两人又才终于见面。可是,相聚没有几天,杨英便再三催丈夫回国,她知道他内心有多痛苦!虽然有她在身边,可他每天搜寻着一切关于伊拉克的消息,拨打许多个紧急电话……他的心还留在苦难的祖国,仍牵挂着祖国,她怎能自私地“霸占”他!
苏迈达又心急如焚、万般不舍地回国了。杨英却再也待不住了。借去保加利亚考察的机会,她辗转到了战火连天的伊拉克。怕丈夫担心,杨英到达巴格达后,才给苏迈达打电话。听说妻子来了,听到她电话里传来震耳欲聋的炮火声,苏迈达愣了半天,第一次冲她大发雷霆:“你疯了吗?这里不是女人来的地方!这里只有残酷的战争!”可是,10多分钟后,苏迈达风驰电掣地冲到杨英面前,一把搂住妻子,一遍遍地问:“这是真的,是真的吗?”两人哭了又笑,笑了又哭。
苏迈达带着杨英走过巴格达街头一片片废墟,看着眼前残破的景象,杨英有说不出的难过……突然,一枚炮弹在不远处爆炸,救护车呼啸而至,街道上到处是无家可归的人。惊魂未定的杨英缓过神来,将身上所有的现金都给了那些流浪的人,但他们都摇摇头。苏迈达给杨英翻译:“我们不需要钱,需要的是停止战争。”瞬间,泪水从杨英的眼角滑落……
对于杨英而言,那是一段惊心动魄、心惊肉跳的日子。苏迈达是伊拉克临时政府管理委员会成员之一,而伊拉克形势复杂、斗争激烈,针对政府在职人员的暗杀不断,苏迈达每天出门都要化装,以免被人认出来。杨英十分担心苏迈达的安全,每天早上为他乔装打扮,白天尽可能去帮助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人们,把那些受伤的人转移到安全地带。虽然杨英和他们语言不通,但诚恳关爱的眼神是世界最通用的语言。每天清早,杨英都要亲手为苏迈达贴大胡子,夸张地为他染灰白的眉毛。她笑着说:“这个模样的打扮,是和平老人的象征,和圣诞老人差不多。”苏迈达和着眼泪笑了。
半个月后,伊拉克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苏迈达催促杨英赶紧回中国。杨英不舍得离开他,苏迈达说:“那我只好采取措施了!”第二天,数名全副武装的军人硬将杨英押上了飞机。杨英不得不含泪离开了心爱的丈夫。回国后,身在北京,她的心却时刻系在苏迈达身上,他们始终保持着热线联系,倾诉着思念之情……这种远隔万里的牵挂,一直持续到2004年9月,苏迈达担任了伊拉克驻联合国大使。
无论烽火连天,无论疫情恐怖,无论相隔万里,都没能冲淡他们的爱情,反而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牢固、更加深沉了。
穿越重洋紧追随,我的职业是大使夫人
2006年年底,伊拉克恢复与美国中断了20多年的外交关系,苏迈达被任命为新一任伊拉克驻美大使。一接到任命,苏迈达心里就打鼓了:妻子杨英在中国有自己的事业,她能够放弃一切,远赴美国,在异国他乡陪自己斡旋伊拉克的事务吗?她愿意放弃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吗?电话中,他小心翼翼地征询杨英的意见。“亲爱的,我知道你会为难。毕竟,你要放弃的很多。以后,要全心全意为我和我的国家而工作!”
杨英笑了:“你知道中国有一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俗语吗?现在,我要做一个纯粹的中国女人的选择――既然嫁给了你,就随你到任何地方。”
几天后,当苏迈达来到北京时,杨英已经收拾好行李。公司的一切业务,依然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
看到这一切,苏迈达幽默地说:“我的大使夫人,从今往后我们要漂泊天涯!”杨英也开玩笑说:“以后,大使夫人就是我的职业,你可不能拖欠工资!”
作为大使夫人,无论礼仪服饰、行为举止,甚至用餐顺序,都要符合特殊的身份。很快,天生优雅聪明的杨英度过了谨小慎微的最初时光,在各种各样的社交场合显得游刃有余。对此,苏迈达很得意地说:“你天生就是我的大使夫人!”其实,杨英并不喜欢频繁的社交,每个星期只参加一次社交聚会是她的底线。对于这一点,苏迈达非常尊重她。2008年的一天,苏迈达通知杨英准备一下,下午要见布什总统和夫人劳拉。杨英故意一脸严肃地说:“我可不可以不去?”苏迈达认真地看着她,正在疑惑,却见杨英笑着开始挑选衣服,这才明白她是在撒娇。于是他也一脸严肃地说:“大使夫人可没有打退堂鼓的时候!”
那是一次很愉快的见面,布什总统对杨英大加赞赏,这让杨英感到意外,也让苏迈达很自豪。布什总统知道了杨英与苏迈达的爱情故事,由衷地赞美她说:“你是一位非常漂亮的中国女性,也是一位出色的妻子。”喝下午茶时,劳拉夫人甚至跟杨英很愉快地聊起了中国的旗袍和首饰。几个月后,当杨英第二次见到劳拉时,劳拉立即惊喜地拉过她的手,叫着她的名字。无疑,那次愉快的谈话,她在劳拉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杨英在外交活动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也让苏迈达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在许多场合,苏迈达毫不掩饰自己对妻子的赞赏。他与杨英那段经历战火的爱情故事,也慢慢在伊拉克和美国的上流社会流传开来,他们的故事让人们啧啧赞叹。
没想到,连奥巴马总统和夫人也知道了这一段生死相许、万里追随的动人爱情。2010年3月初,杨英参加国际妇女节的庆祝活动,和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见面。聊到丈夫的时候,杨英骄傲地说:“苏迈达是个中国通,在北京的时候,都是他带我逛北京的老胡同。”一旁的奥巴马总统听到了,由衷赞美道:“我和我的许多同事都知道你们动人的爱情故事。我对中国的兴趣由来已久,今天听了你对中国的介绍,我的兴趣更浓厚了……”后来,奥巴马总统和夫人专门邀请苏迈达夫妇一起合影留念。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杨英和苏迈达坐在大使官邸的阳台上吃早餐。周围是一片安静的小树林,阳光落在帆布遮阳伞上,洒在阳台周围的花花草草上。突然,杨英感觉苏迈达的头发也像眼前的花草一样枝条蔓延。她调皮地说,你看你的头发都长成草了,我帮你修修?苏迈达说:“好,我们分工吧!以后这些花草我来修剪,我的头发就交给你了。”杨英答应了。早餐后,杨英就用家里那把修剪花革的剪刀,给苏迈达剪了起来。两人嘻嘻哈哈剪完,苏迈达到穿衣镜前左看右看,认为杨英剪得不差。他笑了:“原来,夫人不仅能够在北京建造‘空中花园’,还能在我的头发上建造‘空中花园’。”
“我的空中花园其实一直建造在你的心里。”杨英诗意而幸福地说。霎那间,无数往事涌上苏迈达心头,他动情地说:“应该说,无论我和我的国家怎样,你都是我停靠的港湾,是我心灵的空中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