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南辕北辙文言文

南辕北辙文言文

时间:2023-06-02 09:57: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南辕北辙文言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知道寓言是一种文体,初步掌握寓言学习的目标与一般方法。

2、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的意思。理解南辕北辙的意思,其中蕴含的道理。

3、通过现代文与文言文对读,培养学生古文阅读的兴趣,更好地理解寓意。

4、有感情地复述寓言。

教学准备:

《南辕北辙》一文古文阅读材料;春秋战国十大愚人寓言故事材料;

教学过程:

一、了解寓言,明确方法。

1、 大家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寓言是世界各国人民都十分喜爱的文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叶公好龙”等等,外国也有《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

2、 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看过或听过的寓言故事,你能发现寓言故事都有什么共同点吗? (教师小结:寓言是一种文体,“寓”是寄托的意思,它总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3、 根据寓言的这些特点,你觉得我们在学习寓言时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除了要理解读懂故事,还要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4、 根据我们自己提出的目标,你们以为怎样才能更好地读懂寓言?(教师小结:剖析矛盾反思生活。)

二、分析学情,扎实基础。

1、 出示课题:(板书:南辕北辙)齐读;学习“辕”“辙”: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车字部;形声字;)查字典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辕—车前驾牲口的部分;辙—车轮轧过的痕迹,车行的一定路线);在桌上写写这两个字。

2、 了解学情:有多少人早就知道这则寓言?指名讲这个寓言故事。

3、 初读课文:既然大家都对这个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我们能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学生练习,检查,并落实对“盘缠、把式”的理解。

4、 检查初读:读了故事,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结合课文语言简单说说。

三、抓住语言,剖析矛盾。

1、 感情朗读:现在你能把那人的固执可笑、自以为是的行为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通过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对读等形式加强朗读训练,丰满人物形象。

2、 探究原因:

(1) 强化后果:那人这样的一意孤行,导致的结果是:

出示句子,齐读: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跑。谁都知道,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他离楚国也就越远。

根据句式,练习说话:虽然他的马很好;车夫是个好把式;带的盘缠多,但是他却到不了楚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可以换成其他关联词语再说说吗?(改用“尽管……可……”再说一说。)(板书:虽然…但是….;尽管…可…)

(2) 探究原因: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呢?

3、 根据句式说话: “因为     ,所以,虽然     ,但是     。”

4、 讨论小结原因:那人的致命错误在哪?(方向错误,如果方向错了,条件越好,可能离目标就越远了。)

四、联系生活,揭示道理。

1、 这则寓言出自《战国策》,当时魏王想攻打邯郸,季梁为了劝阻魏王编的一个故事。

(1)出示古文,教师范读。

(2)讨论,季梁编这个故事想告诉魏王什么呢?魏王的哪些行为和南辕北辙中的那人相似?

2、 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例子呢?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

3、 总结寓意:这则寓言故事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成语了,你能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吗?那么这个寓言想通过这个人的可笑行为告诉我们什么呢?

4、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故事中那样的人,也有像魏王这样的事,如果你想告诫他,给他讲这个故事,你会有感情地、意味深长地讲这个故事吗?练习有感情朗读;指名朗读。要求有讲的语气,有意味深长,话里有话的感觉。

五、举一反三,拓展延伸。

1、 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学懂这个寓言的?

2、 补充阅读:《掩耳盗铃》。

3、 作业选做:

(1) 阅读《寓言故事:春秋战国十大愚人》(主要有:买椟还珠、杞人忧天、南辕北辙、画蛇添足、郑人买履、揠苗助长、守株待兔、邯郸学步、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思考其愚在何处,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 有声有色地,意味深长地讲述寓言故事。

板书:

因为: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跑。 (方向)

所以:

马跑得快

虽然  车夫是个好把式   (条件)

带的盘缠多

但是 离楚国越远 (结果)

教学反思:

《寓言二则.南辕北辙.滥竽充数》是大家都相当熟悉的课文,多次备过这一课,也上过这课。以前总是一则一则地学习这个故事,把故事情节分析得很透,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语言,去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寓意。

再次备这课,思考最多的是:像这么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平实的,学生又早就知道的寓言,应该让学生学习什么?能不能通过更简单的办法让学生理解寓意呢?能不能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寓言学习一般方法呢?我想对此进行尝试,经过反复思考,我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教给学生寓言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读懂寓意。

于是,我在课的开始就强调了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文体特点明确它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的一般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很快阅读第一则寓言“南辕北辙”,分析人物行为的与众不同,分析事情结果产生的原因,并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有说清离楚国越来越远的原因,从而总结出寓意。接着,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阅读第二则寓言,自己总结寓意,关联系生活进行反思。

但试教后,感觉得整节课有些仓促,有些干瘪,不够丰满。于是,又重新备了这课,用两课时时间完成,第一课时学习《南辕北辙》一文时化更多的时间,把古文的阅读展示出来,通过古文的阅读更好地理解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然后引导学生意味深长地复述故事。最后,小结寓言学习的一般目标与方法。在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阅读《滥竽充数》,并补充进行课外阅读。

第2篇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9-0101-02

汉语言文学源远流长,古代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文言文章传颂至今,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宝库。不过自从以来,现代汉语逐渐取代了文言,在书面表达中确立了正统地位。中学生要不要学习文言就成为了语文教育争论的一个突出问题。即便是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在这一问题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一点反映在历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中学语文课本的选编上,文言文所占的比例和教学要求几起几落。现今施行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又再次加大了文言文(也包括古代诗词)在选文中所占的比重,对于文言文教学的任务也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文言文所受的重视程度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文言教学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目前在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上存在着许多弊病。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学模式的呆板单一。长期以来,文言文课总是那套固定的程序:教师逐字逐句的串讲,然后进行课文思想内容分析。不少教师认为,对于现代文,阅读和理解没有什么障碍,所以课堂上只能靠所谓的分析来度日。如果自己没有什么见解,就只能靠教参照本宣科,往往吃力不讨好。而文言文有字词句的拦路虎,学生读不懂,所以课堂上可以用大部分时间来做字词句的落实工作,因而感到文言文比现代文有教头。正因为这样,长期以来似乎文言文教学就这么不改也还可以过日子,文言文教学的改革压力反而不如现代文那么大,所以就使得文言文教学方法长期一贯制,形成了僵化的模式。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一模式以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水平?

一、破除陈旧观念,明确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陈旧的观念认为,教好文言文就必须把课本,甚至教师用书中涉及的知识统统灌输给学生,若有所遗漏,教师便认为没有尽职尽责。这种观念促使我们一些教师把大量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用在不必的细讲详析中,使学生成了接受字、词、句的工具。

这种陈旧的观念,使文言文教学失去重心,舍本求末。文言文教学中的“本”就是那些阅读文言文必须掌握的常用词,特殊句型句式及古文化常识等,这是我们教学的任务,也是我们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其原因是现在学生读文言文感到困难的关键就在语言文字和句法上,而不是在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上。这就是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的本质区别所在。因此教学中的那些大量的非重点的难字、难词、背景知识、人物形象、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就是文言文教学中的“末”。陈旧的观念使不少教师把很重要的常用词、特殊句型句式及古文化常识一带而过,却对什么背景知识、人物形象、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喋碟不休、津津乐道,这实在是南辕北辙。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来源于平时学习中对常用词、特殊型句式及古文化常识的掌握和积累,没有对这些东西的熟练的、牢固的掌握和逐课积累,提高阅读水平和培养阅读能力是不可能的。

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陈旧的教学方法仅把讲得知识作为主要内容,舍本逐末地在课堂上大量介绍作者、时代北景,注重字词句,使学生觉得学习文言文只是为了记住文言文实(虚)词,了解作家作品即可。此外,还要大量讲解古今异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句式特点、人物分析、布局谋篇的艺术特色……如此繁多,学生无所适从,苦不堪言中发出“学文言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如本人曾听一同事教《醉翁亭记》,课堂上教师对作者、时代背景、作记缘由、虚词“也”的用法讲得头头是道,而且用了三课时,甚至还要补充复习于课外,但等到最后一问学生:“作者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哪些?”学生却支吾其词,答非所问。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更是学校实施教育的要求。

我们应在学习之前,明确告诉学生应掌握哪几个常用词,哪一、二种句型句式,哪一、二点文化常识,并要他们重点预习,这样便能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然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对这些东西的掌握情况,课堂上就这些东西联系已学知识,作重点讲解,甚至还可以把下一课、下一单元的有关东西提前搬来,讲清之后要求学生像记数学公式一样牢记它们,而不是一讲到底,面面俱到。接着便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自读原文,而不是代学生去读、去理解。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引导他们自觉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

那种逐字逐句讲解,字字落实的做法,在实际中既苦了学生,又苦了先生,还得不偿失。因为古文中不少实(虚)词究竟作何解释,至今都困惑着许多专家、学者,何况我们的学生呢?有时还会造成“你不讲我倒明白,你越讲我越糊涂了”的现象。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学了这篇,弄不懂那篇,只能是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文言文教学更应“授之以渔”,教以规律性知识。

教以规律性知识的方法有二:一是引导学生从实例中归纳,找出共性,发现规律。如教文言虚词“之”时,可先板书一组句子:

1、吾欲之南海?《为学》

2、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3、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4、(二豪贼)之虚所卖之。《童区寄传》

经分析,会发现“之”用作动词的规律:“之”用在所处名词(名词短语)前面,与其构成功宾关系时作动词,可译为“去”、“到”……

二是先揭示规律,再引导学生以实例证明。如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之一是动词前面加了副词(现代汉语不允许),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提示这个规律后,可引导学生从已学课文中寻找例句,证明其正确性。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靠教师本身多注重知识的整体化、系统化,另一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总结、归纳,发现规律性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四、加强朗诵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诵读既是大纲的要求,也是文言文教学的好方法之一。笔者认为我们既要发扬传统教学中朗读的长处,又要避免进入朗读的误区--“四多四少”(自读多、范读少;齐读多、个读少;讲前朗读多、课后朗读少;纯朗读多、背诵少)。

第3篇

一、词义识记不实,需积累

例1: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使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宋书・朱修之列传》)

生译:有了奖赏,有时接收,却最后给下属分了,最终不进入自己口袋,只把抚纳群蛮作为任务。

正译:有了军饷,有时候会接受,但很快就让属下分了,不会留给自己,只是以安抚招纳少数民族为要务。

诊断:“饷”、“旋”,是文言中较常见词语,却识记有误。饷:军粮。旋:不久。

例2:和士开(注:人名)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隋书・隐逸传》)

生译:和士开也以他的名声为重,以此讽刺朝廷,被贬为国子祭酒。

正译:和士开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劝说朝廷,把他提拔为国子祭酒。

诊断:“讽”、“擢”识记有误。讽:以委婉的言辞暗示、劝告。擢:选拔,提拔。因为识记不准,意思理解完全南辕北辙。

处方:我们万不可简单地根据今义猜测古义,需要对常见词语作有效归纳和系统积累,追求准确,绝不能似是而非。积累范围: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文言词汇庞杂繁多,每天积累一点,贵在坚持。

二、句法分析不力,需训练

例3: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仪吉纂《碑传集》)

生译:有个运粮官因为丢弃运送粮食的任务逃跑,他的孙子因为贿赂乞丐进入了判死刑的队伍,先生斥骂他并让他回去。

正译: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诊断:因“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结构复杂,语法分析错误,导致理解偏差很大,由此竟然有贿赂乞丐而判死刑的笑话。主语“其孙”,谓语中心语“乞”,“入死事之列”是“乞”的具体内容,充当宾语。“以赂”是“乞”的具体方式,充当状语。另外,“人死事之列”动词“入”,省略了对象“其”,省略了介词“于”。完整表述应为“其孙以赂乞入其死于事之列”。

例4: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汉书・胡建传》)

生译:主指使仆人射杀被弹劾的渭城令游缴和伤害主人的家奴,胡建上报没有犯什么罪。

正译:盖主指使仆射弹劾(检举揭发)渭城令胡建的游缴伤了盖主的家奴,胡建报奏(游缴是奉行公事)没有犯什么罪。

诊断:“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本句是兼语结构,谓语动词“使”,“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是“使”的宾语,这是第一层主谓宾结构;“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谓语是“劾”,“仆射”是“劾”的主语,“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是“劾”的内容,是“劾”宾语,这是第二层主谓宾结构;“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的谓语动词是“伤”,“渭城令游缴”是“伤”的主语,“主家奴”是“伤”的对象,即宾语,这是第三层主谓宾结构。此句结构复杂,学生已经不能顾全,再加上对“仆射”、“游缴”这两个历史词汇陌生,必然洋相百出。

处方:阅读文言文要自己着意训练句法分析能力。单句,找句子核心,即谓语,主语和宾语都是谓语直接的搭配对象,状语补语是谓语的直接修饰、限制和不足成分;复杂的单句还要理清多重层次关系,明确彼此的搭配关系,如例4所示。复句,注意关联词语,梳理各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当然,也包括对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识别与句法分析。有意训练多了,句法结构的解读能力自然会提升。

三、语境联系不强,需习惯

仍以例4为例,“主”是个多义词,词性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义有12种之多,从语法位置分析,属于名词,有“君主”、“公主”、“主人”可供参考,联系上下文有“帝姊盖主”、“客藏公主庐”、“盖主怒”、“长公主”词句,可以确定例句中两个“主”都为“长公主”,即“盖主”。

例5: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苏轼《陈公弼传》)

生译:陈公弼亲自在前走,命令士兵拉满弓不要发射。

正译:(陈公弼)自己站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但不要把箭射出去。

诊断:“身居前行”中的“行”可以用作名词“行列,队伍”,也可作动词“行走”。到底以哪种为准?只有联系语境。下文“士皆植立如偶人”,提示了众人都站立不动,排除“行走”,“行”自然理解为“队伍”,“居”也就联系语境理解为“站在”。

处方:文言词词义丰富,语法功能多样,但在具体段落的句中,那往往是唯一的,在选择或推断语义时,必须联系语境。总之,文言学习必须养成联系语境的习惯。

四、文化常识不丰,需拓展

例6: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生译: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死亡,六年一直在墓旁造房子。

正译: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去世,六年中张稷一直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

诊断:学生缺乏古代丧仪文化知识,所以望文生义,才会将“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理解成“在墓旁造了六年房子”。

例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史记・鸿门宴》)

生译:沛公第二天早晨跟从一百多人马来拜见项王,到了鸿门。

正译: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

诊断:“从”是“跟从他人”,还是“使他人跟从”,即“率领”,这主从关系是由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所决定。此时刘邦大小也是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王之一,是汉军主帅,“从”译为“率领”更合适。

处方:文化常识,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具备传统文化知识自然也能提升我们后人对古文的理解力,因此我们要拓展阅读范围,了解古代文化,譬如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等诸多方面,为文言学习提供厚实的背景知识。

作文素材

母亲节的由来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在美国、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国家,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在其他一些国家的日期并不一样。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

节日起源于古希腊。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第4篇

遭质疑――教材到底该怎么编

这场大讨论源自《收获》杂志编审叶开的一番话。2011年12月中旬,叶开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重提黄玉峰10年前说过的话――“中国语文教育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他甚至公开“叫板”语文教材,称其选材“不仅没有营养,而且是有毒的课本垃圾”。一石激起千层浪,语文教材的“多宗罪”瞬间成为舆论焦点。这些指责不仅针对课文的选择与改编、比例调配,还针对单元的划分、课后的习题设计等。

黄玉峰坦言,他很不满目前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比例远低于现代文,以及外国文学篇目过少的现状。黄玉峰认为,很多课文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虽然它们代表了一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色,但却难以适应当代的特点。

黄玉峰的观点得到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的支持。骆玉明告诉记者,对于一些泛政治化、泛道德化的文章,应该在教材编纂过程中考虑删减。“语文教育不应该太靠近政治,而应该将焦点聚在语言和文学本身。如此一来,好的文本才能对学生起到情感上的感化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更高的文化趣味。”骆玉明分析道,“如果有些文章的主旨已经与现在这个时代脱节,那么教师在教的时候就很难受,学生也会反感,这样反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教材的编写,核心在编写团队,不同的编写团队会令语文教材的编写方式千差万别。一般而言,语文教材划分单元的方式通常有按文章体裁划分和按文学史划分两种,而上海现行的二期课改语文教材却采取了一种新的方式,按“爱国主义”“生命教育”等主题进行划分,其出发点在于让学生整体感悟,整体感知。黄玉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到,这种划分方式并没有汲取以前两种方式的长处,反而有人为切割之嫌,把众多经典文章硬塞进了条条框框当中,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另一方面也让很多经典著作失去了其本身的丰富内涵。虽然语文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有自己的想法,包括不按教材顺序教,但这种教材编写方式还是让人看出教材编写团队的编写思路存在偏颇,甚至离语文教育的本质相去甚远。

问方向――语文到底该如何考

评价高中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水平的高低,高校教师有很大发言权。记者发现,上课之前先“消毒”已成为不少大学教师的无奈选择。所谓“消毒”,消的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固定化、机械化思维之“毒”,也是学生期望对任何问题都要寻找到一个标准答案之“毒”。大学教师为了开启大一新生独立思考之“门”,培养他们的审美、创新及思考精神,不得不将从小就根植在学生脑中的惯性思维统统“格式化”,以期达到“消毒”的目的。

其实早在10年前,有专家就提出,中小学教师要脱离“惯性”教学法,学生要远离“标准答案”。然而在10年之后的今天,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变本加厉:课堂上,评价教师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看的是其知识点讲得是否清晰和完整;教学方法上,尽管年轻的教师们从未听说过凯洛夫教法、红领巾教学法,但这种20世纪50年代模仿苏联的以分析课文结构,将完整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的教学法却依然深深地影响着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价学生时,要求他们在应试中对同一段文字有一模一样的感受和理解,追求答案的标准统一……

当这些“惯性”的教学模式和“标准”的认知行为一成不变时,语文教育便不可避免地与时代的发展南辕北辙,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愈发与高校和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

对此,黄玉峰认为,基于这种“惯性”和“标准”之上的“假语文”必须改变,而且这种变革的需求已经越来越紧迫。尽管其中存在应试的干扰和压力,在可预见的将来,考试依然不可避免,但关键在于“怎么考”,即如何在科学地遴选出优秀人才的基础上,更好地避免“惯性”和“标准”的毒害。对此,黄玉峰建议,至少在下一个10年到来之前,教育界内部应当排除应试教育的干扰,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及对师生的评价方式达成一个共识。

找目标――语文教育的本质待还原

其实,无论是教材编纂原则的游离、课堂教学方式的呆板,还是教学评价机制的陈旧,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语文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即使有一天能完全排除应试的干扰,语文教育的问题也仍会凸显,教学目标不明确就是重要原因之一。记者在采访中感到,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语文教育研究者,对此都有较为一致的认识。

二期课改在教学目标设计上,首次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已经向语文教学的准确定位迈出了一大步。不过语文教师们仍认为,语文教学的目标设置依然和语文学科所承担的功能有一定程度的错位。此外,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究竟多大程度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依然存在探讨的空间。

为此,记者专门对照了上海市一期课改、二期课改以及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发现仅语文一个科目,就分成了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总目标、阶段目标、实施建议等为数众多的分目录。然而课程标准尽管凸显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新目标,但对其内在意义的阐释却明显不足,这也直接造成了一线教师理解上的偏差。最为突出的是,教师对于“人文性”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是培养人文素养,还是通过培养人文素养进行道德教化,这直接影响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诸多行为。

第5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

一、当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成为一个被冷落的环节,

不能在教学中发掘与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力。师生都不太重视诗歌,双方也都比较排斥诗歌。教师认为诗歌难以把握,不好教,甚至将古典诗词与其他文言文等同起来,认为只要讲清楚字、词含义,

学生能将古诗翻译成现代白话就可以了。整个教学过程都以考试为最终目的,大部分教师都是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考和高考试卷上出现的诗歌试题的题型而进行的针对性教学,使整个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极富功利性、应试性。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向都有写诗、读诗、评诗的传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二、诗歌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物质化。商品社会带来的价值冲击,使我们在面对一个物质化的世界时变得更加现实,缺少诗意。诗人臧克家曾撰文分析认为,现在的文化快餐充斥文化市场,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青年读者,而传媒多样化、信息化,特别是电视文化集视觉、听觉于一体,给人以全方位的享受,青少年受其影响比较大。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李道英教授也曾分析指出,现在的诗歌教育上,古典诗歌因其易读易背性还好一些,而新诗在内容形式和艺术上都不能迎合中学生的需求,切合不了他们的兴趣点,更是不易被他们接受。

2.诗歌灵魂的丧失

现行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考虑更多的是应试性与道德说教,过多地分析与讲解,丧失了文学的灵魂。当前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主要还是对字、词、句,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分析,像一盆冰冷的水浇灭了学生的情感火焰。有些教师讲诗一句一句落实不够,还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分析,实在是吃力不讨好,在这样的分析中,把诗情、诗意、诗韵全分析完了,更有甚者,还要用现代语法、现代修辞法去硬套,那就更是南辕北辙了。

3.教师学识素养的贫乏

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教学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平时,语文教师对诗歌的阅读也是不多的,有时恐怕比学生还少。他们在教学时受教学参考书的影响,往往套用机械的教学流程,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切割了诗歌所蕴含的精髓、激情和韵味。

三、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出路

1.提高教师的诗歌鉴赏水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爱好诗歌,然后才能教好诗歌。从孔子讲授《诗经》到“五四”前期,中国一直重视诗歌的教育功能,(“五四”以后“诗教”传统实际上难以为继)。古今文人墨客都喜欢诗歌,并能吟诗作词,我们虽不能人人会写诗,但会诵诗,会教诗,却是每位教师的必备素养之一。怎样诵诗呢,那就是一定要读出诗的节奏、重音、语速、语调和情感,这样才有抑扬顿挫之美,诗的感情也会被表达得恰如其分,对学生也有示范和陶冶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朗读具有表情达意、唤起想象、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那怎样教诗呢?教师平时要多读诗词。读的方面要广,不只要读诗词,还要读诗词以外的文言典籍,读现实生活的大书,即了解现实社会生活。像陆游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谓“诗内功夫”,指的是熟读经史,掌握词汇、句法、声律、对偶等的诗法训练。“诗外功夫”主要是养成自己的思想、激情和理性。

2.重视朗读

学诗歌尤其要重视朗读,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朗诵可投入强烈感情,融入诗歌当中,体会其意境。如果毫无变化,平平淡淡地朗诵,就不能通过抑扬顿挫的音节表现作品的内涵,更不能体味诗歌其他方面的美。以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第一节用五个意象写祖国“数百年”的贫穷落后,美读时,语调应偏于低沉哀婉,语速缓慢,第二节写“千百年”来希望难以实现的痛苦和悲哀。爱之愈深,责之愈切,被压抑和折磨着的情感更是炽热如火,读时,语调略高,语速略快,读出诗人激愤、急迫的心情,内心波澜起伏的变化。两个“祖国啊”,前一个可略为迂缓凝重,后一个则要提高声调,读出呼唤中的急切期待之情。第三节写焕发新的生机和希望,情绪强烈转折,从低沉到开朗,从悲哀到欢笑,要用明亮的声音和欢快的跳跃感来读。第四节写要为祖国做贡献,美读时要把握由上一节快节奏的惊喜跳跃转为较慢节奏的深刻的思索以及饱含深情的咏叹。美读时,教师要适当指导、点拨,学生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很容易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

3.开设专题讲座

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开展一些专题讲座,集中讲授这些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分专题开设讲座,比如,“意象”,首先给学生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读完后,思考:全诗给你什么感觉?有的语感好的同学马上就能回答:全诗笼罩着一种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这就是意象在起作用,“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感彩,但是它们被作者“加工”(加了“枯”“老”“昏”)和“剪辑”(组合在一起)后,就不是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了,而是带有强烈主观感情的意象。因此,所谓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情感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它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比如,“游子身上衣”并不是表现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表现阳光普照般的母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病树”和“沉舟”也不是现实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诗人惆怅而达观的思想表现。有时,我们能看到,诗人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现。“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婚嫁有关,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有关,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帘外雨潺潺”;“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远有关,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花秋月何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了解这些原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意象不但有传统的色彩,而且有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臧克家的“老马”是一匹负重受压、苦痛无比,但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它不同于曹操笔下的虽已伏枥,

但志在千里的“老骥”,也不同于曹植笔下那“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的“白马”。同时,诗人们用意象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4.重视诗歌、作者相关背景的介绍

虽然我们一般在上课时是不提倡对作者和时代背景做过多的介绍,但诗歌教学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要想真正的读懂一首诗,一定要会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作品,有时就很难把它读透。因此,在初次接触这位诗人的作品时,不妨多花点时间介绍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其人其事。比如说,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应该首先比较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及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和在这个具体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因此,我们在此基础上来学习他的作品,学习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

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如,创作诗歌、开展诗歌朗诵比赛等,在活动中学习。要想写好诗词,必须掌握一定的平仄、押韵、对仗等基本知识,这样就促使学生去学习有关知识,其效果远远超过老师一味的讲解。写出来,再按意境高低、技巧强弱等评奖,优秀作品搞展览或者编成专辑,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全面迅速地提高学生素质,这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努力方向。

第6篇

  骨干老师学习工作总结1

  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天津市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工程第四期培训,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如此专业的培训活动。回忆这半年的培训活动,收获颇多,无论是我在思想上、教育理念上、专业技能上还是工作实践上都获益匪浅。

  在培训班里,教研导师们一改以往“我讲你听”的单一授课形式,采取“参与互动”“自主研修”“专题研究”等方式,把我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培训期间,老师精彩的讲座和耐心的讲解,使本来枯燥无趣的理论变得深入浅出。在教研老师们为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里,使我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被老师们的敬业、谦虚、乐观、朴实的精神与品质,深深地感染了。而专题讲座、参与式培训、小组研修等形式让我更多地吸取了其他幼儿园的实践经验,达到自我提高的学习目的。通过培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收获:

  一、更新思想观念,坚定教育信念: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完成了从外行到内行的转变,对幼儿教育充满了热情,以为只要有热情就可以做好自己的工作。然而在培训班的开学典礼上,余老师的一番话语点醒了我,“只有热情与激情是不够的,还要培养、建立强大的内心信念。”只有建立了强大的内心信念才可以使我们的职业感得到升华。

  二、用教师的《专业标准》进行正确定位:

  通过刘占兰教授的讲座,使我对教师的专业标准有了重新的认识与定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本着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理论知识,提升教育智慧和内心能量,将学到的知识及时吸收与内化。

  同时使我明确了骨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及应发挥的作用,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要有较高的品质、境界、教育智慧和能力及较高的专业素质、学科知识,要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即骨干教师要做到:有思想、有智慧;有风格、有特色;能研究、善思考;勤学习、能创造,这样才称得上是骨干教师。对比之下我有很多差距,我会积极发挥自己的骨干教师的作用,不断地努力学习、反思,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骨干教师。

  三、对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认识:

  在培训班的讲座中,来自香港教育学院的张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地互动式讲座。在第一天的讲座中,我有一些听天书的感觉,什么方案教学、瑞吉欧,听都没听过,只是这几年才知道幼教领域的蒙台梭利教学、主题教学,所以每次张教授一提问我就感到很紧张,低下头不敢与她对视,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真的太贫乏,不知怎样去回答张教授的提问,但是对教育的坚定信念促使我认真地听着。第二天,张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更精彩的讲座,详细地为我们讲述了方案教学的课程理念、特点、实施步骤、主题的选择、教师的引领、及教师语言鹰架的距离策略。还有瑞吉欧的教学的课程特点、教学理念、教学特质。并通过几个活动实施的视频,再现了这几个教学的实施过程,让我们更易于理解与吸收,张教授生动有趣地讲座让我对教育课程模式有了初步认识,能够参与到与张教授的互动中,虽然我的回答比不上专业老师们的精彩,但毕竟为自己找到了自信心。下面是我在培训中对两个方案教学的理解:

  1、方案教学

  方案教学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或经验,在活动中,儿童内心为此项目的所驱策,而决定活动的计划、步骤,儿童有学习的动机。

  方案教学所遵循的理念是杜威的:“从做中学,经验不断重整就,”还有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及互动性,通过互动得到认知上的支持------鹰架作用(scaffolding),帮助人攀上更高学习境界(ZPD)。其教学特点是以培养全人发展为目标,以儿童为中心,顺其自然的发展,以大自然为教材,让儿童在爱的教育下,真实教学,能知、能说、能做。

  2、瑞吉欧教学

  瑞吉欧的教育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儿童能幸福、愉快、健康地成长,让儿童更愿学习、更好奇、更敏感,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课程目标的中心。

  在培训中,张教授为我们带来一段瑞吉欧教学的视频------狮子的肖像。其文化背景就是大家熟悉的,在广场上的一座狮子肖像。决定主题的原则是合乎儿童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容易取得所需材料和设备,并运用学校和社区资源的;儿童能实际操作的;活动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在探索的过程中花费了许多精力思考并探索这些事物、主题和环境,思考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观察到的现象,克服大量难以预计的偶然性和困难,不断地将主题引向深度和广度,将新发现作为以后数周探讨的问题。下周课程的主题,可能出自本周探索过程的结论、问题及难题,循环下去,幼儿和老师一起不断思考活动的意义,设想涉及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等。主题探索的结果导致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幼儿通过探索和发现,用“百种言语”表达其成果,创造出他们最感兴趣的艺术作品:图形、绘画、卡通、泥塑、模型、生动的表演等等。最终展示作品,供其他孩子、家长和社区成人观赏。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反映出瑞吉欧的教育观点:尊重与儿童有关的任何一件事,把儿童看做是和任何人一样的独立个体,尊重儿童的想法,接纳儿童的个别差异。

  四、沉淀知识、反思不足,确立发展目标方向: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前儿童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作为骨干教师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真制定今后的学习、工作计划,不断反思、更新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不断上进,成为教学理论丰富的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骨干老师学习工作总结2

  暑假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了云阳县第三期第一轮县级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这次的培训中关于美术专业课学习更让我如沐春雨,使我受益匪浅。

  任老师通过《艺术课堂》这个专题,阐述了她的研究心得,认为美术教学方法建立在对艺术教学的理解上。因为科学强调的是规范,而艺术讲究的是自律,如果两者互换,科学自律艺术规范其结果必然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正所谓南辕北辙。通过对艺术与科学两者的对比,任老师提出我们美术学科应借助艺术魅力来大张旗鼓,让人们看到艺术是生活的另一张面孔。指出教材尝试以“艺术、人文、本土、开放、互动”融会于一体的创新教育理念来构建课堂体系:“艺术”是学科本体,“人文”是学科的底蕴,“本土”是学科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开放”是学科教育所要采取的态度,“互动”是学科教育实践的操作方式。通过这五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进入一个多维的、立体的学科知识空间,从而推动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

  熊老师通过《研习教学法》提出不同类型美术课程具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分别反映出明显的理性或感性特征。他认为艺术教学方式,并不是要排斥理性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中感性需要理性来把握。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自身成长就要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爱为动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不然就会走偏,难以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接着熊老师以其丰富的理论学识与实践经验向我们讲述了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各类教学方法,并以生动、现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这些教学方法在美术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在教学中应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预设与生成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艺术学科它特有的学科特性,熊老师还是希望学生们在一种放松,“游戏”的状态中学习艺术、亲近艺术、感悟艺术与创造艺术,让艺术在学生的情感中升华。而“教无定法”是熊老师最后送给每一位教师的一句恒言。

  此次的学习,形式多样,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参观老师的工作室并与老师、同仁互动式交流、评论,在交流、评论中教师共同探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大家的观点来得更直接、更朴素、更真实。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快乐。

  培训中,老师们富有启迪的话语,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精彩的演讲,生动的举证,全新的理念,无不使我震撼;老师们的学识、儒雅无不使我敬畏,他们引领我对美术教学改革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深感自己的灵魂在长高,视野也逐渐敞亮,内心似乎走向了澄明……这次培训,让我找回了自我,明确了方向,从而更加坚定了从事艺术教育的信念。我深知,要在美术教育这块天地中做得更好、更出色,还需要努力和更多的付出;我相信有耕耘就有收获,我信奉“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我践行波斯纳的“经验反思=成长”。我必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骨干老师学习工作总结3

  20xx年10月15日我来到齐齐哈尔大学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国培计划”农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置换脱产培训学习。这个国培班由来自全省各地的50名初中语文教师组成。本次“国培”主要采取“集中研修与实践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分为“集中研修——实践观摩——总结反思——再研修再观摩——再总结再反思——再研修”六个阶段。采取目标驱动、项目学习、观摩实践等方式,开展集中听课、评课、听报告、听讲座、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教案设计、自我感悟、经验分享、观摩实践、观摩优秀课和优秀教学成果等培训活动。

  具体说来,一共12周的培训时间,4周集中授课,听取齐大中文系八位教授的专业课程解析和传媒学院八位教授心理学等方面的的讲座,8周实践研修,到齐市6所初中听课。

  整体看来,安排合理,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过实际操作过程也有很大的弹性。一路走过,应该说耳目一新。下面我将从思想理念、教学行为、自我反思三个方面来总结所获所感。

  一、思想理念

  1、刻苦学习,时不我待

  这个想法应该是我这次培训最大的收获。这个想法的形成来自于我的同伴、同行和老师。国培班中鸡西的吴宏伟最近在为报社做编辑,黑河的孙淑梅是位业余作家,大庆杜蒙的杨英成擅长科研,经常语出惊人,不同常人。在培训结束之际,同伴们这样写道:“一卷秋书随雁远,万般别意落君前。”“零落成泥都不能阻绝这最后的一眼不能转身的回望这无极而终的发现是一片云对另一片云隔山界海的叮咛万千飞绪了无痕注定灰飞烟灭的一句珍重”他们的才华令我羡慕不已,尤其是写作能力。

  实践研修过程中,我有幸参加了齐市初中语文教研月活动现场会,活动以作文教学为主题。其中一节“动作描写”作文公开课,课上有一个练笔的环节,一名男生到前面做了一个九十度鞠躬和向右转的动作,学生当场成文。且不说学生几百字文章的洋洋洒洒,就说老师的下水文就足让我佩服。不仅佩服教者的文采,更佩服教者的勇气。能够俯下身来和学生一道成长,如果没有一定的积淀是不敢尝试的。最起码我不敢。由此我想,作为语文老师欠缺写作能力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甚至是缺陷。我培训回来后马上开通了微博,也尝试记录每天的点滴,算是练笔的开始吧。

  担当培训的授课老师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古文字学博士—寇占民,教我们古代汉语。他的课几乎是被安排在最后,是在我们归心似箭、难以坚持的时候。初接触也没什么,他个子高而瘦,声音略带嘶哑,有点文弱书生的感觉。可是讲起课来却满是激情,明明是穿羽绒服的教室,他却只能着一件毛衣。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经他的演绎便有了灵气。如果说我喜欢上了方块字的话,还不如说我是因为喜欢这位古文字学博士而喜欢古文字。我喜欢他的敬业、纯粹、更喜欢他的奋斗史,足够给力。他自己曾调侃:“除了幼儿园没教过,哪个学段都教过了。”是的,他从一名初中老师做起,边做边学,一路走来,从不放弃努力。从最初的一名专科生走到现在的博士。我一直记得他的一句话:“当别人站在你前面的时候,你要有超越他的想法。你也可以。”

  周围人群这样的出色,大学里学术氛围这样浓厚,都让我觉得自己荒废了以前的时日是多么的浅薄,且不说学识可以提高修养和提升气质,单就是作为业务者本身,也没有理由懒惰自己,因为处在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如果不更新自己,真的是驾驭不了课堂。我们不成为名家,但至少应该缩小距离。幸好现在我能有这样一种意识,让自己去学习,也幸好我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把我的这种想法和大家分享。

  2、永葆激情,教学必须

  在学院统一安排的内容之余,我利用晚上和周末旁听了几次中文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充实自己。虽然收获的知识是零散的,甚至有些对于初中教学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但是所获得感受却是刻骨铭心的。

  在这里主要说说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韦华的课堂吧。她的课堂幽默风趣,语言娴熟。不夸张地说,一节两个小时的课,不用讲稿,语言不重复,可以一气到完,感觉那些内容那些话语从嘴里一个劲儿的往外蹦,像是不用思考一样。讲到动情处,眼睛也说话,四肢也舞蹈,浑身上下都溢射着激情,仿佛这不是在课堂,而是作品的世界。在讲《汤姆索亚历险记》里小汤姆被姨妈罚刷油漆时,她竟然真的在我们面前左一下右一下地刷起油漆来,那绘声绘色的场景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一句话,因为她,我喜欢上了这些作品。我想,她的成功主要来源于她对这门学科的热爱,她的课堂因为有了她的激情而鲜活。我曾和同伴开玩笑说,我会把韦华的照片放大一张放在自己办公室的醒目位置,以在自己职业倦怠的时候提醒自己释放教学激情。哦,忘了介绍,这位韦华老师是吉林大学的研究生,现正在攻读博士,今年只有35岁。

  另外在齐市三中和外国语学校听的众多课中,我也有很深的感触。同样的课堂,同样的授课内容,同样的文化底蕴,且不排除老师讲课技巧的因素,单就老师课堂的教学态度来看,就可以影响整节课的效果。一个是冷面杀手,严肃质问,一个是面容和气,鼓励质疑,自然前者课堂一潭死水,后者则是鲜活生动,不断生成。

  试想,一个连老师都倦怠的课堂怎么能够有机智的生成!

  3、热爱工作,不致倦怠

  在这里我只给大家讲述一下我的所见。齐市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刚成立两年的全日制私立学校,发展速度很快。学校以英语教学为特色,聘有外教,倡导“互动、发现式教学”、愉快式教学。教学模式主要模仿山东杜朗口中学,没有讲台的教室,布置了前、后和侧位三面黑板。生源主要是本市公立学校淘汰下来的学生,所聘老师由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和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组成。我来这所学校听了三节课,其中两位是年轻教师。一位哈师大毕业,一位黑大研究生毕业。这两位在试用期的工资不过800元,试用期满后也不过1600-1800元左右。与其相比,论学识自愧不如,论教学态度也没有他们努力,可是却拿到了比他们还多的收入。同伴感慨说:我们如果晚生十年,将没有饭碗,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份工作?

  这位研究生,在生源基础不好的情况下,把课堂上的学生完全调动起来,并且让他们都有所获,这是我们所望尘莫及的。探其原因,一是因为教学理念上对学生的尊重,更主要的就是老师的责任心,不放弃。

  教师工作总结

  看来,我们真的没有理由不热爱这份工作,首先它能够让我们生存,而且生活得还算不错;最主要的就是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懵懂的人,如果我们不热爱,就没有激情,就不能钻研,就不能进取,甚至误人子弟。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是那样的用心良苦,反过来我们的家长对我们的期待又会少几许呢?

  二、教学行为

  在这方面所获得收获主要来自实践观摩。我们所去的六所学校有两所是名校、大校,在校生人数达到4000左右,一所是城乡结合部中学,质量稍差,另外两所比较薄弱,最后一所就是刚才提到的私立学校。总体上看,6所学校基本上涵盖了或者代表了齐市的所有学校类型。我们听课观摩采用所说的“影子”教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都做了相应的调整。下面我把我在实践观摩、听课评课中在老师教学行为方面的感悟总结一下:

  1、教师要多放手。

  教育的变化不在于教师的变化,而在于学生的变化。新课改要求老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这一提法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可是这一做法并没有完全深入到我们的课堂。一大部分课堂老师基本上还处于主体地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索然无味。我们教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体会,感于文章而发乎心,而不是教师把自己的所有想法都告诉学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像品茶一样,关键在一“品”字,品的是茶的盈口余香,如果只是一味的大口灌下而不辨其味,那是糟蹋了好茶。

  听课过程中发现,名校名师做的特别好,课堂上放得开,关键之处又收得恰到好处。同伴认为他们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的学生,好学生不用教也会。我不这样认为,一是因为放的越开课堂就越难驾驭,二是因为好学生也需要引领。同样是28中的七年级《春》课堂赏析课,一节精彩纷呈,生成不断,一节学生不知所云。究其失败的原因,是课堂只有“放”而没有“领”,教师首先应该提供例句指导语言赏析的方法、角度、注意的问题等,也就是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赏析标准。要做到有目的地放,放的同时要有指导、有引领。

  当然我们要想做到真正的放手,还要考虑到学情等因素,可以一步一步来,只要有这种意识就好。

  2、要多安排专题课。

  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我发现在几所名校听课过程中,他们很多都安排专题课,比如28中的刘丽老师讲《春》利用2节课集中进行语句赏析训练,三中的两名八年级老师集中进行说明文体中品语言类题训练。这种课型有利于专项内容的突破,避免了平时授课过程中的蜻蜓点水,学生可以获得清晰系统的感知。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以点突破。当然,这种课需要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前需要进行极其充分的准备,对知识点不能有所遗漏,否则还不如不讲。另外操作起来还有课时的限制,我们可以把专项内容训练与课文讲解结合起来,关键是把握好课文训练的重点。

  3、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要重视评价。

  无论我们在哪所学校听课,我发现他们的课堂教学无论哪一个环节都很重视评价。这包括检查预习的评价,主要是字词的评价。朗读课文后的评价,主要包括字音的正确与否、声音的大小、语气、语速、语调、感情、节奏、是否有填字、落字、改字现象、是否流畅、清晰等方面。评价后要给出建议。课堂讨论等合作学习的评价主要是以组为单位进行。课堂练习的评价及建议。课堂小结的评价及建议。总之,无论哪一个环节,都少不了评价、建议,而且评价、建议是以学生评价、建议为主,教师的评价、建议为辅。当然,我们上课时也很注重评价,不是厚彼薄此,但给我的感觉是我们听课的几所学校适时评价恰当评价有效评价已经深入他们的课堂教学。这可能也是他们这一地区的课堂特点吧。

  4、重视积累。

  包括课前积累、课上积累、课后积累;或者说包括文字积累、生活积累等等。我们都知道语文这一学科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但问题是:怎样积累?积累什么?积累了很长时间感觉效果却不大怎么办?就我们听的几十节课来说,有两个方面给我的印象较深。一个是课前积累,我们强调以读写为主的文字积累,我们也不要忘了学生的听说为主的口语积累。这一点我们也都在做,而且每个人的做法也各有各的特点。从内容安排看,有的背古诗词;有的课前演讲;有的讲名人名言;有的讲成语故事;有的背诵好词佳句或好的语段等等。关于课前口语训练的积累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选什么样的内容,同伴特意查阅了这方面的资料。大的方面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小的方面来积累,比如以积累字、词、句、段等等为主的口语训练;二是从大的方面来进行,那就是很多大家都认为背诵整篇文章更有效。说法不一而足,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我们都知道,不能搞一刀切,我们必须根据每节课内容的不同来安排课前口语积累的方式和选用恰当的的内容。不能把课前积累与每节课的内容割裂开来。如果每课的课前积累是我们教学内容的延伸,这种积累可能显得更自然也更有效。比如如果本节课的内容为古诗,课前积累与古诗有关会更好。不过,这也和我们的个人喜好有关。在齐市外国语学校听课时,就有一位老教师让学生大量积累古诗,因为他本人就喜欢古典诗词,而且能大量背诵并写了大量古体诗词。但问题是我们都知道积累有用,也都强调积累,但见效真的是太慢。为此,我们语文教师承受很大压力,那就是费了很多力,我们也很难鱼和熊掌兼得。

  从时间安排来看,我们走进教室之前就已经书声琅琅了。就这一点反思,我们的课堂真的是浪费了不少的时间。如果把课前的时间利用好,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积累,还能有利于良好教学秩序的建立。

  另一个积累就是文字积累。我们每个人都在做。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那就是如何让学生的积累更有效或者更见效。还是那些问题:到底积累什么更好?学生的积累怎么觉得没见效?是积累的量小还是积累的时间不到?实际上我觉得我们无论从哪一点出发,从哪一点突破都是正确的。关键是时间上的坚持和我们对真语文的坚守。

  5、关于诵读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我们听的课中,诵读都很到位。尤其是古诗文教学中,变串讲为诵读,以此来疏通词句;变分析为诵读,以理解文意。诵读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个读、齐读、散读、听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男女生轮流读、男女生合读、师生合读等等。叶圣陶说:“吟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他们以读为教法,以读为学法,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我认为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用在朗读上,还是值得的。记得一位名家说过:语文课是要有读书声的。

  教师工作总结

  6、关于古诗词教学。

  听了很多节不同的'或者相同的古诗词课。经过反复比较、斟酌,我把他们古诗词的教学法归纳为五个字:知、读、品、悟、析。知:就是知背景、作者;读:反复读,不同方式的读;品:品内容、品意象;悟:理解情感、内涵、思想;析:赏析写法、艺术特色。重要的不是模式或者课堂的环节,重要的是作为“导演者”要充满激情,“演出者”要富于想象。尤其是古诗词的教学,这样才能与诗共鸣,才能体察诗人的内心。如果只是为了考试而简单的把古诗词教学定位为背诵默写教学那就真的是不仅糟蹋了我们的古文化,更糟蹋了孩子们的审美情趣。

  7、对习题课和复习课要提高认识。

  有一周由于是考前所以听的复习课较多。其中齐市外国语学校高老师和冯老师的复习课令我受益匪浅。高老师做的是文言文复习课。单就复习内容而言并无创新,无非也就是作家作品简介、一词多义、通假字、句子翻译、文章写法等。但抢答和开火车的复习方法却令人耳目一新。冯老师的复习课是以讲练习试卷为主,形式也并不陌生。但在内容上他能够以每个题为依托,由点到面,生发开去。比如改病句一题,他先讲初一能接触到的病句修改有几种类型,然后一一归纳为6种,逐一讲解。再比如古诗文默写一题,他归结为三种类型:背诵型、理解性型、专题型。对于专题型他又分为“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水,”“哲理”,“立志,”“牺牲精神”等等。综合探究类的实践活动又归为四类。他的复习思路是以中考为目标的,把中考的考点化整为零的分解到每一学段,这在仍以把考试的评价作为升入高中的主要评价的今天是有实际意义的。习题课忌枯燥,复习课忌以题代讲。

  三、总结反思

  1、如何看待语文教学中的“标准现象”?

  我们现在已经接受了“对于同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见解”这个理念,这是语文教育的一大进步。但同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对于学生各有千秋的个性化理解怎么办?是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还是允许答案的丰富多彩?学生提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理解与获得比较一致的标准答案是否矛盾?对于文本的阅读理解,应该有一个相对确定的解释或相对客观的标准答案。同时我们又要承认只要是理解就有不同。阅读是一种体验,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尤其是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有和我们教者不同的独特体验。怎么办?我觉得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地个性化地理解文本,形成教师、学生和文本(实质是作者)三者之间的“对话”。但是,不能因为“对话”的教学理念而陷入相对主义的操作中。在关系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对话”之后,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文本之后,并不意味着他的个人理解就一定是正确的,也不意味着否认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就个人的内心体验和个人视角而言的。但就文本传达的信息来说,我们并不能说一千个哈姆雷特都切近文本的“理解”。我们完全可以暗示学生哪一个是比较贴近课文的、比较“标准的”理解。或者直接告诉学生哪一种或哪几种理解更具有说服力。采用这种既发散又集中的方式,既照顾到了我们考试时的“标准答案”,又让学生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总之,教师应当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一个比较一致的“标准”。遇到多样问题时,教者绝对不能模棱两可。

  我们在二十八中听课遇到这样一个课例:刘丽老师在领学生分析“嫩嫩的,绿绿的,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一句子时,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叠词运用得好;有的说:口语用得好;有的说:反复这一修辞运用得好。刘老师给予这些孩子不同的肯定后说:最好把你们几个人的答案综合起来那就更全面更准确了。这时突然有个孩子举手示意老师,他问:作者为什么用“瞧去”而不用“看去”,难道仅仅是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吗?对于这一突然的提问,刘老师马上组织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出的结果同样是各有千秋。有的说:作者这是在散步时随便随意地看;有的说:这是作者有目的的看;还有的说:这与作者的语言风格有关,要是鲁迅肯定不这么写。就这三种意见全班表决,结果是赞同第一种意见的居多。这时刘老师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她也是更倾向于无目的的看,随意的看。因为这样更显春草之多,到处都是。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某课堂,教师问学生“孙悟空、白骨精和唐僧三人,你欣赏谁?”其中一名同学说喜欢白骨精,因为它屡败屡战。真的能喜欢白骨精吗?不!白骨精屡败屡战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吃唐僧肉、吃人肉!如果我们赞同学生的观点,也就成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的人,这跟糊涂的唐僧没什么两样!更糟糕的是模糊了学生的是非观念。并不是学生说了真话,教师就一概认为对,因为“真话”未必是正确的。

  2、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那就是我们备课时精心预设好的东西可学生怎么也答不到点子上,有时甚至不挨边。应当说我们备课时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但我们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我觉得预设之网逮“大鱼”,生成之网逮“小鱼”。对于不往这两张网里钻的“鱼”,我们要善于观察、呵护、引导、点拨,从而催生新的精彩生成。预设是有目的的计划,生成是现实的生发。他们是一对对立统一体。备课时我们关注的是“教”,预设则注重学生的“学”。预设与生成应该是动态的平衡。我们要善于捕捉非预设性的生成资源,也要抓住生成点,比如:质疑点、闪光点、失误点、争论点、燃烧点、意外点等等。像上面《春》的例子就生成于学生的质疑点。

  3、语文课堂上的引领与叫停

  要想使得我们的课堂高效,必须有老师的引领。这里的问题是怎样引领?引领的时机如何把握?引领可采用哪些方式?该不该叫停?如果不叫停可能就完不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如果叫停那哪有生成啊?就引领而言,诗歌教学我们引领更多的是激情;对于难度大的课文我们要引领信心、思维、方法、技巧等等。贯穿我们语文教学始终的是要引领习惯,这包括诸多种,比如:认真听的习惯、写字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发问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等。关键是要把握好引领的时机。比如可以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引领;可以在学生的讨论偏离目标时把他们领导正确的轨道上来;可以在学生的思路出现障碍时恰当点拨他们。

  4、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熟悉文本。

  整体感知文本是对的,但不是读一遍课文就整体感知了。听了这么多阅读教学课,感觉学生阅读文本不够,很多课学生都没有充分阅读文本。如果阅读不充分,学生的理解只能是一知半解,何谈深入探究?相反,如果学生的阅读充分,然后我们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分析便不是问题。

  5、关于多媒体的运用。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的要求要靠联想、想象等形象性思维,而不是具象的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但我们也不要忽略工具性的一面。比如字词教学,比如文学性较弱的说明文教学,采用多媒体不但直观、课容量大而且易于学生接受。但对于其它文体的教学我觉得更多的是为教学步骤、教学程序服务的。因为文学不能缺乏想象力,不能少了“悟”。我们现在的孩子写作的形象思维很差,我觉得与他们的生长环境有关。因为他们这一代是看动画片长大的,而我们是听评书、看小人书长大的。我们的读书兴趣是从小人书开始的。语文课如果采用多媒体过多或者不适当,固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语文不只是积累想象力,所以有时我们的学生即便是写他们所擅长的想象作文,也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运用自己平淡的文字来埋没自己奇美瑰丽的想象。总之,要因文而用,不可不用,不可强用。

  6、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点拨”“全解”之类的参考书。

  在听课过程中,包括我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回答问题前总是先看这类书,或者小组讨论时,学生所谓的讨论绝大多数是依靠这类书完成的。语文的阅读理解类似于我们猜谜语的过程,注重猜的过程,而不是谜底本身。如果直接指导谜底便会觉得索然无味。现在不是用与不用的问题,萨特曾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是怎么用、怎么指导用、何时用的问题。实事求是的讲,对于一部分学生我们要默许他们的投机取巧,否则他什么也讨论不出来或者说有时虚荣心也是一种动力。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久而久之对于另一部分学生而言,容易使他们也沾染思维的惰性。

  7、如何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