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音乐实践教学

音乐实践教学

时间:2023-06-02 09:58: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实践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音乐实践教学

第1篇

一、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发现音乐

让音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换而言之就是把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让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以点缀生活、表现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将生活中美好的素材以音乐形式展示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欣赏、体会、学习生活中音乐的风格特点,来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教学中,适当降低识谱、视唱的难度,删去像音程、和弦这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发现生活中的音乐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而让音乐伴随自己的人生,提高生活的质量。在欣赏方面,重在体验,把培养学生的乐感放在首要位置。在歌曲目的选择上,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适当加入具有时代气息的歌曲。

二、音乐教学设计应关注的重点

1.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活动和对学生评价等实施开放性原则。在音乐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主动学习,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对花》中,我让孩子们在聆听的基础上,生生互动,互教互学,并在唱会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展示。鼓励孩子进行创编舞蹈动作,创编歌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争取最佳教学效果。

2.参与情感体验孕育兴趣。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塑造音乐形象,抒感,并以此感染听众、教育听众。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着眼点,强调感受和体验,在感受、体验中引起情感共鸣,孕育学习兴趣,以达到音乐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音乐课堂的快乐,使学生积极地投身到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参与中去,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预期效果。

3.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地参与意识。每节课,我都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听、唱、跳、演等活动,充分享受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魅力。例如在教《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我让孩子们进行课堂音乐剧的表演,节目有独唱、齐唱、朗诵、舞蹈等,整堂课其乐融融。

4.创新是开放性音乐教学的灵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参与活动、实践操作的过程,使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以便获得新发现,获取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开启学生的智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要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多变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置身于美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活动中融入自己的理想,培养创新能力。

三、师生合作,活动体验

要开放音乐课堂教学,利用音乐在空间及时间上的灵活性、学生思维活动的活跃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音乐课堂氛围。要强调学生的“六动”,使学生在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动心中进行体验,学会创新。在节奏训练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采用节奏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不同节奏类型。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因势利导,使学生配合积极,主动进行思考,不断参与活动。给学生较多的自由练习时间,以便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音乐素质得到了提高。总之,小学的音乐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音乐教育任重道远。要想改善学校音乐教学这个薄弱环节,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奠定他们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更好地完善素质教育,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激发、培养、发展音乐兴趣入手,从而提高他们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2篇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快乐教学 实践应用

快乐的学习氛围,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要真正做到快乐教学,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愉快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既能够学到有关知识,又能够获得快乐。本文就对小学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快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快乐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快乐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快乐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方法。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快乐教学法的真正内涵,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再感到学习枯燥、无味,而是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快乐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学生学习音乐可以从中感受到音乐的无限魅力,培养艺术修养。教师采用快乐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极大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得学生的音乐欣赏与审美意识得到强化,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从而全面、健康地成长。

二、小学音乐快乐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喜欢上教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老师是主体,老师把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学习老师教的内容,这样根本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肯定得不到提高。良好的师生关系,即师生平等关系,教师平时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作学生倾诉的对象,从而融洽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让学生放松、愉快地学习,学生尊重教师,上课认真听讲,形成十分融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音乐教育中,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为此,教师应该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多方面、多角度锻炼学生的思维。具体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工具,根据学生不同专业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些适合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多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同时,要鼓励学生之间多多交流,大家把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自认为比较好的学习方法说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一定要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首先,院校在招聘音乐教师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招聘,切不能让没有能力、没有资历、没有能力的人鱼目混珠,影响音乐教育质量,要让教师真正懂得如何进行快乐教学。其次,院校应该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培训他们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培训他们关于音乐鉴赏课程的构建方法,让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育的改革工作当中。除此以外,院校还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审查考核,激励老师不断对音乐鉴赏课程进行学习与研究,提升音乐鉴赏专业水平,还要对他们进行快乐教学法的培训,让他们掌握快乐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教学。

(四)在音乐教学中学会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

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计算机等网络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各种现代化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教学中。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设备可以使得枯燥、难懂的音乐以更加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更加了解音乐,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很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五)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

情景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一些音乐情景教学时,教师可以找一些典型的音乐曲让学生进行欣赏,体会其中的情感,也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让学生亲手体验其中的情景,从而更好地去学习、去了解、去感受其中的真正内涵。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小学音乐教育中快乐教学法的实践与应用进行探讨,得出: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教学法以一种快乐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学习,极大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芮国华.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谈音乐课堂如何实施愉快教学法[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0(02):133-134:2.

第3篇

【关键词】音乐剧;声乐教学;实践

一、音乐剧的研究意义

随着音乐剧市场的成熟发展,它不仅逐步进入各大音乐类院校的课程设置范畴,其表演形式的娱乐性也广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如:百老汇音乐剧《Q大道》于2014年在上海演出后的回访调查显示,被调查的观众中有60%是人生中第一次看音乐剧,而同样的受访观众中98%的观众表示非常喜欢音乐剧这种形式。这说明,音乐剧作为一个新的综合艺术门类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好的音乐剧从业者可以提供给消费者最好的内容,不仅能够陶冶大众的情操,提升大众的审美品位,甚至能引导观众的价值观。为了广泛地引导不同层次的观赏者对音乐剧作进一步的理解,在声乐教学中引入音乐剧演唱及表演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音乐剧演唱在声乐教学中的现状

音乐剧的演唱风格是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融合几乎囊括欧美所有风格的流行唱法,比美声唱法更受大众喜爱,比通俗唱法又更具高雅美,这使其在当今的声乐课堂中广受学生的喜爱和传唱。目前国内开设的音乐剧专业均为音乐剧表演方向,而音乐剧独特的唱法以及音乐剧进入中国的时间短、教学经验缺乏使得对该专业学生的培养难度提升,其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自20世纪西方音乐剧事业空前繁荣以来,国内观众对西方音乐剧的接触较为广泛。如:《音乐之声》《悲惨世界》《猫》《西贡小姐》《小王子》等经典作品。国内各高校对于音乐剧在声乐课堂中的教学大多以模仿西方教程为主导,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全面的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

三、关于音乐剧在声乐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在多元音乐文化发展下、兼收并蓄。在当前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下,音乐剧演唱在演唱语言上不再保持美声唱法所运用的意大利语、德语等语言,而是采用英语,甚至在以日本为代表的一些亚洲国家也开始引进日语版等不同的语言。在演唱方法上,打破传统美声唱法的壁垒,也不硬性地规定使用流行唱法,而是以剧情和音乐风格的需要为基点,用最符合当代观众听觉需求的唱法。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根据音乐剧风格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在演唱语言、演唱方法、演唱风格等方面进行变化和混合,教学内容应涉及到古典的美声唱法音乐剧以外的现代剧目,并将中国原创音乐剧经典曲目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激励学生尝试歌剧、轻歌剧、爵士、布鲁斯、摇滚、POP等不同风格的作品;学生在开展音乐剧的排练时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与剧本相关的文化背景课程,让学生在熟练掌握演唱技巧与演唱方法的基础上,更加生动地表现出原作之精髓。其次在音乐剧教学教材的选择中,也要因材施教,兼收并蓄。根据学生不同的嗓音特点及演唱基础来进行分类。

(二)增强音乐剧教学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音乐剧剧目的教学及演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与演唱状况来酌情创作与演唱。如中央三套的一档综艺节目《心灵俱乐部》,其中的歌曲就是用人们所熟知的歌曲来根据剧情需要改词演唱的。在进行音乐剧教学活动时要以音乐为载体,拓宽知识面,注重音乐对创造性思维与智力的开发,拓展交叉学科研究。我们可以从音乐的基础理论、音乐剧常识、欣赏音乐剧入手,逐步加入简要分析音乐剧、音乐片段视唱、台词及形体训练等课程,并根据具体情况让他们选修音乐创作、电脑音乐制作、作曲、技巧、和声等相对专业的课程。

(三)加强音乐剧教学与艺术实践环节的相互渗透。音乐剧是一门结合了舞台艺术、形体艺术、表演艺术等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不仅仅是歌曲,音乐剧的舞蹈和台词也都是为烘托剧情、抒发角色感情而生。要想完美地呈现一个角色,就要多角度出发,载歌载舞来打动观众。作为传教者也应积极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演出机会,一方面能够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演练中得到迅速成长;另一方面能够让更多的群众接触到音乐剧。因此在音乐剧传播的过程中艺术实践环节必不可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定期安排剧目主题,并且进行相关主题的舞蹈动作与台词训练,分小组让学生进行自我编排,并辅助其在歌、舞、说、演之间进行灵活转换。以举办专题或综合实践汇报音乐会等形式公演,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声音塑造、肢体语言塑造及角色感。

参考文献:

[1]余翌子.“音乐剧唱法”的演唱风格及其声音概念[J].中国武汉音乐学院报,2007(4).

[2]訾娟.中国音乐剧教育与教学的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02).

[3]刘思思.高校音乐剧专业培养模式探索——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全能型演员”琢塑[J].大舞台,2011(2).

第4篇

【关键词】教学反思 教学行为 专业成长 音乐技能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考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反思犹如教师的自我对话,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

一、通过反思,更新理念

首先明确中职音乐教学以弹、唱、跳技能学习为主,教学更应该体现“以音乐为本,以情感体验为主”的审美性。

其次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它包涵两层意义:第一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其中“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学生的发展”是归宿和目的。音乐技能作为幼儿教师常用且必备的专业技能,从她们进校接受学习之初就将决定她们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为此,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应始终围绕这一终极目标进行。

第三树立“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幼教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目标不是培养专业音乐人才,而是培养能胜任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教师,良好的职业能力是她们生存于社会的基础。因此,教师尤其要关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以“实际运用能力”为基础,并以此构建符合幼儿园音乐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课程结构。

二、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策略实践

反思作为教师教学行为过程中的意识行为,可包涵教师与教材的对话,教师与教学方法的对话,教师与教学理念的对话等。在音乐教学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首先是教学设计的反思――我想教学生什么?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起点,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以及对方案实施后的预测与定位。教师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全盘预设课堂,做出缜密的预案。预设往往与现实的教学情境有着很大的差距,因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每时每刻都有可能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当预设的教学计划和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出现某种偏差时,教学即会出现许多始料不及的意外。所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流程要充分酝酿,通过反思及时修正教学行为,使教学设计渐趋完美。教学设计的反思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1)学情的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接受能力水平。(2)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会遇到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3)碰到这些问题时可以采取什么策略解决?如何进行调整教学计划?

其次是教学过程的反思――我如何教会学生?

教学过程是指由若干能够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环节组合而成的由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双边互动的活动进程,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特定的教学目标;若干教学环节;师生互动的活动进程。教学过程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

1、反思教学态度、行为

职高音乐课中,可以从“教学行为是否明确?”“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是否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方面进行反思,以取得逐步提高的效果。

2、反思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是否凸显音乐的审美体验性?(2)是否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3)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技能习得?(4)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3、反思学习过程

教师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审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培养了什么能力?”“获得了什么技能?”“学生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

4、反思教学评价

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对学生进行发展性的评价,就是以赏识、激励为主,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结果,更要关注掌握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能勇敢地站起来,体面地坐下去,对自己生命的价值、未来发展可能性更有信心。

再次是教学效果的反思――学生学会了吗?

虽然课堂教学过程稍纵即逝,但是还会留给我们许多值得回味的情景,比如成功的喜悦、失败的遗憾,还有值得进一步反思的诸多问题。反思教学效果就是把课堂上未及时发现的,学生在知识生成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教学效果的反思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完成:

1、教师写好教后录

当教师完成一节课后,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对该教案及教学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并记载下来,附写在教案后面的文字记载就是教后录。教后录可记录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教材挖掘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学法的指导情况及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等内容。

2、学生写好学后记

学后记是学生在每堂课的学习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真实、真诚地表达出来,与教师和同学共同交流、分享、探讨,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对话,也是一种自由开放、用心交流、新颖独特的双向教学信息反馈作业形式。学后记不仅让教师掌握教学的真实信息,也起着促进师生感情的催化作用。具体实践中,可以指导学生写如“我的收获“、“我的遗憾”、“ 我的愿望“等后记。

三、教学反思实践的收获

第5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教育。音乐教育成为小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培养课程,音乐教师也结合新课改标准对音乐教学不断改革、创新,试图寻找创造性的课堂教学过程,使得学生提升自身音乐文化素养,陶冶学生情操等效用。

关键词:

情感体验;激发兴趣;创新方法

小学音乐课程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教师做得多,学生做得少,教师参与的多,学生参与性差。所以音乐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参与性的提高,引导学生切实感受音乐体验。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进行具体分析,试图找到有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对策和建议,进而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一、加强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音乐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音乐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多听、多思考、多动嘴,在实践演唱中感悟音乐的乐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所谓的体验式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例如,在《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儿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听几遍乐感,看歌词,体会歌词、乐感的大意,了解这首歌曲表达的是团结努力、向上拼搏的含义。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理解和音乐的表达,有的学生可能就一边说,一边用动作描绘,有的学生可能还借助外在事物进行意思表示等。这些课程内容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体会都具有明显优势。

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教师要着重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一位著名音乐家曾表示,将音乐的魅力传达给学生,首要解决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完成实现音乐教学的任务,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陶冶情操,更加积极面对生活中每一天的心态。在音乐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想尽各种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实施教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小学生可能不太喜欢传统课堂的拘谨,音乐教师可以将问好方式变为音乐的体验,带领学生进行音乐式问好,一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二来使得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新的内容。这样创新式的教学理念,也是带给学生创新式的教学体验,不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创新方法,创设音乐的课堂环境

每一节音乐课程带给学生的就是一场音乐盛宴。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不断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除了以上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音乐体验感之外,教师还要认真对教学内容做好研究,结合新课改标准,制订合理的教学任务目标,具有创新式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结合小学生的爱好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不断培养学生音乐的质感、乐感等基本素养。另外,教师为了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也要用音乐的精神带动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用活泼、热情的语言形式教学,分分钟都要表达对爱的诠释,建立起学生与教师有效沟通交流的渠道,让学生喜欢音乐教师,喜欢音乐,从而主动学习音乐、创造音乐,不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妈妈的心》的时候,教师可以一边唱,一边解释歌词语义,将这段边唱边形象化地表达出来,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将学生带入了教学情境中。与此同时,学生对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也熟悉掌握,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演绎及体会音乐,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学生既演得好,也唱得好,很轻松就将歌曲学会了,也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变得轻松起来。

作者:陈华 单位:乐山市沐川县实验小学

第6篇

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

一、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强调发挥创造性

1.让学生自主感受,自主参与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可以倾听、可以歌唱、可以演奏、可以写画。在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感受音乐、自己去创造音乐,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始的音乐课,只是识谱、唱歌,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束缚了学生的能力。音乐课应该是孩子的世界,学生应该成为一个主动参与者,而不能仅仅只是一个聆听者。例如在小学六年级有一节音乐活动课:”奔向2008”,课前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搜集材料,学生通过上网,看报,看电视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课堂中,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五个小组同学分别展示自己的成果:演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欣赏歌曲《巴赛罗那》《手拉手》,展示以“奔向2008”为主题的手抄报,在老师的倡议下,课后,同学们走进社区,向村民们主动宣传奥运知识。这节音乐课异彩纷呈,同学们乐此不疲,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2.开展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去美化人生的前提。”创造学生感兴趣的艺术活动我们应当从“游戏”入手,将孩子的娱乐天性转向用心去“冒险”,在娱乐时人们能经历一种最完美的人类状态。而紧张与放松之间的完全平衡就是人类心灵的延伸,娱乐并不为失败而困扰,游戏中也有风险,但娱乐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音乐原本是充满乐趣的事。可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在常理下又不可避免,但在不经意的玩游戏中,也能学到知识。作为艺术课程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精心设计具有创造性,探索性的活动。

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音乐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音乐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1.自主性音乐实践活动

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机会,以实现学生自主的学,主动的学,创造性的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比如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秧歌舞》,描写人们边歌边舞的欢快情景。秧歌在东北是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课堂上,教师提问:你们会扭秧歌吗?同学们都会,并立即手舞足蹈起来,此时,老师和同学一起舞蹈,而配乐就是要学的这首歌曲,在教师有意识的安排中,学生自主完成了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

2.合作性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互相合作,扬长避短,增加信息交流量,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其资源得到共享。

叶圣陶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既然是合作,就是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不能各想各的,各干各的,更不能有与己无关的想法。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活动,增强小组合作的效果,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例如二年级音乐欣赏《龟兔赛跑》。教师讲课时会安排音乐故事表演,这时就要合理安排分工合作。课本中给出了几个角色:小兔,乌龟,小熊,小猴子,小猫。除了这几个角色,教师还可以添加几个角色,使得人人有活干,人人有事做。小组分工时,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优生学困生综合在一起,给每个人都留有机会。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其作用,达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支持,配合,促进了情感的交流。

3.探究性音乐实践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并获得知识。在开放性的现实情景中主动探究,亲自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7篇

学生是音乐教育中的主体,是教育、教学要研究的对象.教师在教学生时,其实真正教的,并且必须与之接触的是学生的心理。音乐这门课最能帮助小孩子启迪心智和心灵的。小学教育阶段是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此期间所养成的习惯很有可能伴随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的养成,因此在小学时期做好音乐的教育工作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小学生仍然处于儿童时期,先天上对待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因此在小学的教育上要予以特别注重。音乐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是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陶冶学生音乐气息的知识。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故事渗透到音乐教学中,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可以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乐趣,从而更好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通过音乐让小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是一个智力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历程。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将侧重点放在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上,加强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怎样通过音乐手段加强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愉快地投入音乐活动中,该问题值得每个音乐教师进行研究。老师对于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很有可能决定学生成长的性格,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投入情感,要用爱与学生交流,利用自己的快乐情趣来感染学生。为此,小学音乐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实践:1.“改造”歌词。歌词是表达音乐的一种形式,虽然没有过多的语言来修饰,但却是每个人接触歌曲的一种直接形式。将歌词编成故事,用歌词来描写人物性格、习惯、动作等都会对儿童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选出一些适合学生的音乐放给儿童欣赏。根据其中的音乐内容利用较通俗的形式讲给学生听,使学生更加了解音乐内容所表达的含义。老师可以用丰富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能力,编出符合歌曲含义的动作或故事。

因此,在学生音乐教学中,将歌词变成学生喜欢听的小故事,既利于学生接受,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当代大多数儿歌都是由此而演变来的,便于上口,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也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培养学生的听觉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让学生多听音乐,通过各种有趣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从中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听音乐的习惯,学生逐渐就会从中分辨出音乐中节奏的区别。比如,在一首歌曲上,我们可以配上画面和图案,让学生通过想象能力去自己编故事。学生的表现是他们真实情感的流露,可以从中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另外,音乐教学这门艺术学科还具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因此,在学习中还应注重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物质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这种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的环境。在这些环境的布置和装扮上要下足心思,首先要具备安全、卫生、舒适等特点,而且在装扮的形式上还要吸引学生的求知欲。物质环境之外就是学生心理环境的设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为他们构建一种健康的心理环境,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一种平等的心理暗示,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注重良好氛围的创造,平等、和谐的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一些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自然表情、肢体动作来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模仿不同动物,各种角色,用逼真的表演把学生带到音乐作品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4.拍打相应节奏,提高学生的乐感

拍打生活中的节奏,让音乐更加生活化。生活化音乐教学思想,是将节奏放在首位,利用身体各个部位作为打击乐器。结合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段话可以让学生先反复朗读,体味其中的节奏感,然后再拍打节奏。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将一些儿歌和童谣进行有节奏的朗读,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感知节奏的追求。

三、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意识

1、创作歌词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丰富的想象进行歌词创作,是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的重要手段。既满足了学生创造的欲望,又使学生感受到创造的欢乐,当学生唱着自己创作的歌词时,那种快乐犹如从心灵深处绽放出的美丽的花朵。

2、创作旋律

用一个旋律乐句作为上句或下句进行一问一答的简单创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先念或唱上句,答者创作下句,上下句之间不能有停顿,下句应落稳定音上。或者写一两个未完成的乐句,由学生完成空缺小节的创作任务。注意乐句的半终止和终止音的正确运用。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创作的兴趣,创造精神和思维能力在欢乐的氛围中得到了发展,活泼向上的性格也得以养成。

3、创编节奏

方法一:根据先前准备的若干张节奏卡片上的节奏,进行节奏的重新排列组合,看谁排列的样式最多。

方法二:启发学生创编节奏来反映一些事物的变化,并适当地运用打击乐器。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韵律美,感受生命的律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4、创编故事

在音乐教学中,选择一些有情节的歌曲,让学生创编故事,不仅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创作图画

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结合音乐创作图画,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更能理解主题并投入地唱歌。

6、创造表演

第8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旋律创作教学实践

小学生正处在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学生的领悟力、学习力、创造力都是最强的。充分利用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能够引导其更加高效的学习,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音乐旋律创作便是一条能够很好的挖掘出学生们思维潜能的方法之一,在这里,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至关重要。

1.研究小学音乐课堂旋律创作的意义

通过对教育体制以及教材内容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如今的教学手段和科目设计中,针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环节还十分薄弱。因而,如何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我国现行的音乐课程与其他科目一样,主要以课本为依托,教学模式相对死板,不符合音乐灵动、活泼的特点,也达不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这就对小学音乐课堂旋律创作课程的实施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旋律创作是音乐创作的最主要部分,同时符合小学生对创作的渴望,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小学音乐课堂旋律创作是符合当代教育要求的,并且填补了学生创造力培养环节的不足,完善了教学体系。

2.小学音乐课堂旋律创作的教学原则

2.1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所谓创作,就是思他人所不能思。尤其是在旋律创作这重没有界限的灵活课程中,学生更加容易出现不同的、奇异的想法,这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突出表现,是学生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启发开始自主思维的先兆。但是,现如今许多教师对这种情况并不能正确的认识,甚至于认为学生的表现是荒谬的,继而进行扼杀,彻底断绝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旋律创作课堂中站在聆听者的角度,允许学生们有差异的表现、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2.2不要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

思维的角度和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思维处在最活跃阶段的小学生,他们的创造性一旦被激发出来,往往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同一个事物。我国教学最容易犯“灌注”式错误,让所有学生都跟着教师的角度和思维,这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当允许多视角、多结论的存在。只要不脱离最基本的概念,就应当认为学生的思维是正确的。这对于自主思维是极大的鼓励。

3.小学音乐课堂旋律创作的实际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旋律创作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接唱、模仿、问答、变奏、命题、旋律补充、组合二声部等等都是性质有效的教学手段。将这些教学手段归结起来,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部分:激发兴趣、模仿和自主创造。

3.1激发学生旋律创作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去接受知识的动力,与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让教学有较高的质量,首先就要让学生对这门课程充满热情。具体到音乐旋律创造课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一下两点:

首先,音乐创作并不是他们日常接触的事物,对小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神秘感。因此,音乐创作课程的开展,最先要做的就是破除学生对音乐创作的抵触心理。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可以进行音乐创作。比如,在刚刚上课,老师可以随意的用歌唱的方式做自我介绍:5 5 3—/5 65 3 5/(你们好,我是连老师)。之后再让学生试着用这种方法进行介绍,对于稍高年级的小学生也可以让他们自主的运用旋律进行歌唱。这样做,不但调动了整个课堂的活跃气氛,也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音乐创作这一新事物。

其次,许多老师会在教学中建立“优、良、中、差”的评分机制,这样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也同时抹杀了相当一部分自主创作的成果。学生的创造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建议,但切忌不可将学生的创造成果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评判。

3.2一切创作源于模仿

模仿是通往创作的必经之路,在旋律创作课程的开展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板,比如针对一条旋律、一首歌进行全新的填词,或者对一段熟悉的旋律进行续写等等。由于有之前的范例,学生在这一类学习中会比较得心应手,也能够掌握旋律的规律,这就为之后的自主创作打下了基础。

3.3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作

模仿的目的在于创作,当学生在模仿中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规律后,教师应当鼓励其进行自主的音乐旋律创作。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旋律的创作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首先要让学生对书本上现有的旋律进行分析和理解,在聆听和试唱中把握旋律的特征和内涵。之后,教师可以对其中的音节做细微的变化,再让学生听一遍,找出其中的不同,让学生们清楚的认识到哪种音调定位更好听。在学生学会了辨析音乐流畅度后就可以让其试着进行简单的创作了,学生应用各种音节组合和变化构建出自己独有的一套旋律。

总结:

小学音乐旋律的创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不在于培养出一个音乐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谨记这一点,不要用过于专业和苛刻的条件去束缚住学生。只要学生能够在旋律创作中得到快乐、自信并掌握了旋律创作的基本理念与方法,那么这一课程也就达到了自身的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1]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9篇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最有效的途径,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和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那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呢?每一位音乐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音乐形象不像图画那样直观、具体,而是在听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中的内容、情感的领悟。通过欣赏,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智力,从声音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辨别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和理解:

一、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欣赏课不像唱歌、舞蹈等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和音乐想象能力。如:欣赏苏联作曲家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我自制幻灯片,从童话故事本身入手,将生活有趣的故事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幻灯片形象的画面,让学生通过看,张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启发学生叙述故事内容,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来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学生对童话故事主题的理解为欣赏交响童话主题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通过做,既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的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其次,我还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精选好音乐作品入课堂。人们都知道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儿童、青少年。作为老师,对社会的大环境,我们难以改变,但可以在这个音乐小堂里,精心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除了要让学生欣赏分析一些好的歌曲、乐曲外,还经常播放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和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如《让我们荡起双浆》、《映山红》、《大中国》等作品,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党的崇敬和热爱,感受歌曲的气氛,使学生的高尚情操等审美能力都得到培养。

二、以欣赏为主线,将唱歌、乐理知识与基本技能技巧训练贯穿其中,融为一体。

欣赏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应该把欣赏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占有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欣赏作为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歌唱和乐器演奏对欣赏起到一个再认识的作用。同时,将基本乐理知识与基本技能技巧训练融于欣赏、唱歌练习和乐器演奏之中,这样做是对学生自身能力提高的一项重要手段。如欣赏歌曲《小白船》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出示幽静的画面,接着我在用钢琴演奏《小白船》的旋律,最后在通过录音机播放歌曲《小白船》的旋律,这样将视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感知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使学生更加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主旋律的记忆,更好地感受到作品的美。

三、从欣赏音乐作品的步骤和方法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实现从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飞跃。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听、看、唱、想、动、说的参与方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是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而对比法听是听的深入,也是音乐欣赏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倾听中的对比有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风格、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可以从同一作品中进行对比,也可以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看”是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通过视觉的结合来感受美,这一点我在平时教学中里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来实现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因此我借助多媒体,通过观看动画、绘画、剪贴画及情景表演进行直观欣赏教学。其次,音乐欣赏是以听为主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基础,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音乐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听前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使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调动起来,更好地获得音响体验。而“想”是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由于音乐艺术不同于文学和美术,它由情而动,由感而发是有抽象性、多样性、模糊性等特点。因此,通过音乐欣赏能开阔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学生想象的广阔性、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接着“动”是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与美术相结合使学生动起来。音乐与美术作为艺术的两种不同形式,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在音乐欣赏教学当中正当地添加美术成分,大胆地尝试,让学生亲自动手描绘所欣赏的音乐情景,培养他们的情趣、动手、动脑能力,有效地将美术融入音乐中,让学生从声音、图像两方面去感知美、欣赏美,并创造美。最后“说”就是让学生说出了聆听作品后的感受。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说的参与,及时引导学生说出听后感,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使我们及时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间的差距,使学生的欣赏过程能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步步深入,达到深刻、高级的阶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中领悟到音乐作品的主题,激发了想象力;在体会音乐作品内涵的同时也感受了美,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启迪了智慧。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作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能力。要让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等,根据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创作画,再依据自己画的画写一段简短的文字,然后再写乐句或乐段表现所画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假设一种意境,鼓励引导学生创作音乐。教师要将学生创作的作品让他们自己去鉴赏、去分析,他们就会各抒己见,相互取长补短,去修改整理,不断完善。通过做,学生明白了音乐创作需要有音乐知识作基础,更需要音乐素材和对生活的感受等。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去获取音乐知识,从生活中去寻找音乐素材。当然,教师应注意面对的是小学生,应力求简单浅显一些,不可过高。

总的来说,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很重要和必要的。而音乐欣赏课通过对各种歌、乐曲的欣赏,为学生积累了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享受了音乐创造者们丰富的劳动、智慧成果,把学生引入了音乐艺术的殿堂,丰富了同学们的音乐知识,提高了音乐素养,培养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把以往单纯的以学习歌曲为主的音乐教学形式,提高了一个档次,是音乐教学的进一步深化。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实践;技术应用

计算机的技术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在教育观念还是教育内容或课程形式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实践中的技术应用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大热点。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下文就以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实践中的技术应用为题,一同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音乐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的价值和策略所在。

1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实践中的技术应用价值

1.1用软件去解决音符录入问题

计算机的辅助可以有效根治这一问题,由于输入音符存在许多方式方法,有的可以用电脑自带键盘直接输入,而有的则是用专业的MIDI键盘更快更便捷的把音符输入进去,但是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使今后的音乐教学能够长远发展,所以计算机的辅助在音乐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把各种乐谱录入到电脑中

把乐谱输入到各种打谱软件中,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清晰直观的感受到乐谱,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等。如:五线谱的打谱软件用Overture,简谱用QuickMake,琴键弹奏用MIDI等,这都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价值所在。

1.3增加音乐课堂教学的信息空间

计算机的应用在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知识的信息量。如:在向学生讲解一些西洋乐器时,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进行视频播放,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多种西洋乐器之间的音色对比,使学生对多种西洋乐器的使用有一定认识和了解。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可以扩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识,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实践中的技术应用策略分析

2.1利用计算机去创设情境教学

计算机辅助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情境教学创设,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音乐带来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投入到教师设置的情境当中去,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共鸣。在教师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的辅助来进行视频播放或图片观看等授课方式,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到音乐背后的故事,如:创作歌曲者生前的故事、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创作时的心情等,使学生能够将作者的所想所思与作品之间进行一种互通的关系,从而建构出完整的情感模式,并引起共鸣。这样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以直观感知的授课模式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例如:在讲解《送别》等一些歌曲作品时,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先向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去用心仔细感受作者当时的情境和内心情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创作出这样的歌曲?当时作者身处什么样的环境?等一些问题,而后教师对其作者进行介绍,这样的情境铺垫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接下来的授课时能更容易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歌曲本身的理解,从而加深音乐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提升其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使音乐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教育实践逐步提高。

2.2结合计算机的功能,来进行声乐的学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中的各种软件也层出不穷,它们的出现给音乐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其中声乐演唱在音乐的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在计算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相应的录音软件,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评价和记录,从而能够直接对学生的演唱结果进行客观而详细的评价,也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不足做出调整。这些软件的出现可以使学生提高声乐知识和音乐素养的掌握能力,通过软件的录播形式认识到自身演唱水平的不足,从而做出一些调整,还可以通过与同伴之间交流和向教师咨询等方式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这些都是当今计算机的发展给音乐教学带来的好处,所以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实践中科技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不仅能够为教师带来公正公平测试学生声乐学习的便利,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在反复的听唱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加以改正,使其在今后的音乐专业道路上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3和声课程教学技术应用

用一般的打谱软件可以辅助和声课教学,Overture软件可以打出和声谱子,只要我们用钢琴模式新建一个文档,在高音谱表中输入主旋律,把这个旋律设定为第一声部,全选后设置符干朝上,然后再把另一行乐谱设为第二声部,全选后设置符干朝下,在低音谱表中设男高音声部为第三声部,然后打谱,全选后设置符干朝上,最后在低音谱表中设男低音声部为第四声部,全选后设置符干朝下。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设定后每个声部音符,软件默认的颜色都不一样,必须在“选项”中找到“参数设置”,然后把“各声部默认颜色”设置为黑色。只要掌握好操作步骤,学生就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来配置和声,学生可以尝试多种和弦连接方法,可以避免纸上谈兵,自己在做作业过程中可以把各声部分开听,也可以把四声部合在一起听,边听边改,直到满意为止。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在音乐课堂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实现音乐教育教学的多元化形式,使今后音乐教学有更开阔的发展。因此,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必经之路,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中重要的教学方式,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实践的技术应用对当今我国提倡的新课改发展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引用:

[1]陈宝利.计算机音乐技术发展及其教学实践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74.

[2]王苗.虚拟化技术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5,26:183-184.

第11篇

根据调查发现,许多的音乐艺术高校由于经费、师资和教学条件等各种原因,在专业教学实践中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艺术实践的重要性。为此,在音乐艺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不够在一些师范类的音乐学院,学生能够接触到实践主要是通过音乐专项比赛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对于选拔和发现优秀的学生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对于那些音乐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讲则会很难参与其中。在大学期间,虽然会有很多的艺术实践活动,但大多数还是需要通过考试进行选拔,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所以造成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够,实践能力得不到训练,很难在音乐创作上有所突破。

(二)教师对艺术实践的认识不足目前高校的大多数的音乐教师来自于专业的音乐学院,接受的主要是专业教育,所以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认识不全面,对音乐艺术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传统的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教师。所以,大多数的教师很难将艺术实践与课堂的理论和技能的教学同等地重视起来。更有甚者,音乐教师认为艺术实践过多地占用时间,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主要地了解一些音乐常识,教好中小学的音乐课即可了。有了这种错误的认识,艺术实践教学步履维艰。

二、从高校音乐艺术实践教学的优势探讨问题解决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调整从学生层面来讲,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为此以学生为主题,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进行调整,简单地介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双方产生艺术创作上的互动。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一方面既能够表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又能够彰显教师的教学成果。教师为了使音乐实践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精心地进行筹划和部署,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积极地配合教师,认真地领悟,在课下也要反复地练习,认真地体会和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和风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这种互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2.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在每一次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扮演编导,有时充当演员,有时候还需要设计舞台等等。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真正地锻炼学生的领导,组织和协调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成长为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在实践活动中,必然会伴有竞争和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及时地了解到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21世纪的当代青年,能够体会到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压迫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从教师层面来讲,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调整从教师层面来讲,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调整主要体现在科研调查工作上面。进行科研有助于教学的创新,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教师很难找到合适的科研项目,即使找到了合适的科研项目,但是由于调研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很难展开。如果把音乐艺术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科研项目,就能够减轻教师的调研难度。比如,教师可以将其中需要的一些科研调查数据布置给学生,由学生来完成。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而且在闲暇时间和假期可以参加很多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即可作为此课题的信息资源。这样既能够促使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得到了锻炼,又能够帮助教师开展科研项目工作。进行科研调查能够使教师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三)从学校本身来讲,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调整从学校本身来讲,对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进行调整主要体现在开办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氛围。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学生在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创造校园文化的过程。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通过排练和表演以及摄影等活动,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想象力和创作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学校开办各种的艺术实践活动,能够体现一个学校的校风以及学生的精神面貌,从而丰富了校园文化,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为此,高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推进音乐艺术的实践教学。

三、总结

第12篇

一、创新教学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标的理念表明: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能"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强调音乐兴趣的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才是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需要有创新的教学意识,这样才能让教学更加轻松,让学生学有所乐,更富有个性。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如,开学的第一堂课,我把备课时设计的自我介绍形式介绍给了学生,活动是这样开展的:主题——听着我的歌,让你了解我。示范——我用庞龙的《两只蝴蝶》的音乐旋律篡改歌词,加上相应的舞蹈动作,把我介绍给了大家(其中包括我的姓名、爱好、以及对同学们的期望)。构思_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介绍方案。展现_按设计好的方案上台表演。教室里顿时沸腾了,交头接耳、互相讨论,刚才失望的神情则变得神采飞扬。 同学们不象以前作自我介绍那样枯燥、机械了,而是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有的努力想着用什么歌曲来作旋律,时而动动笔把篡改的歌词记下来;几人1组的,几个脑袋凑在1起,眉飞色舞、群策群力,极力想设计出最好的表演方案;想边歌边舞的则坐在位置上手舞足蹈,嘴里念念有词——展现自我了,同学们载歌载舞,踊跃的把自己推出介绍给大家。教室里欢声迭起,掌声如雷,同学们的节目是1个比1个精彩…… 通过这次有趣的自我介绍活动,我知道了学生的姓名,了解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掌握了哪些学生有圆润的歌喉,哪些学生有优美的舞姿——学生也从中获得了音乐审美体验,享受了成功的欢愉,最重要的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二、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

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因而,我尝试建立一种突出学生发展,以“主体性、创新性”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开放性音乐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 发散思维,焕发活力

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一般都是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音乐的多解性变成单解性,使得学生对音乐本身失去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与联想。现在上欣赏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例如,在学习《卡门序曲》时,教师在放音乐之前,先不要给学生讲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自己讲一讲他们知道的有关歌剧《卡门》的内容,比一比谁的故事更精彩,然后对评选出的几个故事分组由学生为《序曲》配乐,再比一比哪组配得最好。最后教师再完整的讲述内容,引出教材,并播放《卡门序曲》的音乐,让学生比较自己与教师讲述的故事、配乐有哪些异同。这样就使学生始终以积极多变的思维参与教学,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在此类开放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通过自主地体验和探索,求新、求异、求广地学习,逐步培养了创新的意识和胆识,从而使音乐课真正的“活”起来,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二)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节良好的音乐课,教师既不能让学生长时间地呆呆地坐在那里光唱,这样学生对音乐课很难产生兴趣。也不能让学生自始至终的不停的忙动,这样课堂纪律既乱,学生又累。教师还会力不从心。参与者的强度和规模应该是:有动有静、全员参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分小组进行活动,使动觉参与和心灵参与相结合。从而达到个体动静互换,整体动静互换,使一节课张弛有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用声势、身体、乐器、伴奏、合奏、表演、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唱脸谱》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演唱,并表演京剧演员亮相动作;;再如,七年级新教材中的《牧马之歌》,教师也可以提示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创编,将拍手动作换为跺脚、摇头、耸肩、扭腰等动作,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创作的成功感。再如《让世界充满爱》模仿演唱:领唱——合唱——轮唱——领唱。学生在动中学音乐,在动中感受音乐,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

动中学音乐,在动中感受音乐,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在创新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一大发展趋势的今天,我们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地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创作音乐中,张开想象创新的翅膀,遨游于充满创造快乐的音乐殿堂。

参考文献:

[1]《关于创新教育的谈话》 阎立钦 中央教科所

[2]《主体性教育论》 黄威著贵州人民出版社

[3]《音乐美学》 王次炤炤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