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力资源制度

人力资源制度

时间:2023-06-02 09:58: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力资源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力资源制度

第1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产权 会计制度 设计

人力资源会计自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以来,众多的国内外会计界的学者从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价值会计、权益会计等研究方向进行了艰苦的理论 探索,并尝试进行相应的会计制度设计。但是,其理论成果的应用,仍不能解决有关人力资源进入企业后,其资产化处理的部分不能与物力资产一样用来承担任何的经营风险,而在人力资源退出企业时,其资本化处理的部分也不能与物力资本一样据以享受任何的经济权益的标准问题 ,使得单纯性计量意义上的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着先天性不足。任何意义上的会计都不应该抛开对经济生活中产权运作的一般现实所进行的有效归纳,而片面地满足于经济活动所涉及的具体事实的需要。本文就人力资源产权运作的有关制度及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设计给出一些建议。

一、人力资源产权运作的相关概念

1.人力资源的所有权界定

笼统地说,人力是指人所具有的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具体地说是指人所具备的完成特定任务,比如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需的体力、智力、情商等能力的总称。它是以一定的天赋为基础,并通过后天多种途径的投资而形成的。其投资涉及到多个主体,如个人、家庭、学校、政府、银行、企业、社会等,但是除本人以外,其他主体都不能对它声明所有权。如果对其所有权进行界定的话,则不但涉及到多个权力主体,如个人、家庭、学校、政府、银行、企业以及社会等,还涉及到多层权能要素,如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置权以及收入权等。尽管每个主体都可能拥有包括所有权在内的其它要素权能,但是,只有人力资源的人身载体可以让渡所有权给其他权力主体,而其他权力主体则只能让渡除了所有权之外的其他要素权能,这是人力资源所有权对承载主体的人身依附关系。以上有关所有权的界定,在人力与人力资源之间是被细致地区分开来的。只是人力的所有权先天性地锁定在人身载体上,而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则被制度性地约束在其所有权主体一揽子的被统称为“产权”的权能组合体系之中,这就需要进一步地分析其产权结构。

2.人力资源的产权结构

从站在中间立场、从权能要素的角度把人力资源的产权结构分解为以下几个相对独立的权力构造:

(1) 所有权。与纯自然人力不同,人力资源的所有权是可以让渡的。在大多数的所有权交易之中都表现为人力资源整体产权的交易,如人力资源载体把自己的人力资源所有权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给企业,企业在获得该项人力资源产权的同时接受人力资源作为一项生产要素以人力资产的形式进入企业组织,并依据其所有权而获得剩余性收入(组织租金)。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载体在私人产权基础上的个体所有者之所有权通过产权交易转变为人力资源所有权主体在法人产权基础上的集体所有者之所有权,同时这个过程又是产生其他派生权能的基础。

(2)占有权。占有者的占有权与所有者的所有权不同,表现为占有者未必一定是所有者,只是占有权通常表现在占有者实际控制的前提下。由于是通过让渡了人力资源载体的占有权而取得实际控制的,如在契约界定的范围内,企业作为人力资源的占有者则直接对所占有的人力资源进行支配和使用,而且占有权的内容直接关系着受支配程度的深浅、受使用频率的高低,以及应给予的补偿性收入(契约租金)的多寡。

(3)支配权。一般说来,人力资源占有者拥有对该资源的支配权。在企业中,谁行使这种支配权?可以说上一层的管理者取得了对下层的人力资源的支配权。而企业家的人力资源受谁支配呢?在私有制企业里,是由自利动机支配的;而公司制企业里,则一般要接受所有者或代表所有者的机构如董事会的支配,这种支配也不可能像对其下层那样直接与经常性,而可能是受诸如目标管理或激励机制之类的支配。

(4)使用权。人力资源的使用是与其他生产要素(资源)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其使用权仍掌握在其支配者手中。支配者在契约界定的范围内,决定使用的时间长短、使用频率的高低及使用强度的大小,行使对人力资源的使用权。由于团队生产中监督成本的存在,因而“偷懒”、“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是很可能发生的,所以,人力资源使用的效率是取决于被使用者所受到的激励与约束的强度、频率及其有效性等。

(5)收入权。这是一种在以上各种权力基础之上产生的派生权力,可分解为对补偿性收入(契约租金)的分享与剩余性收入(组织租金)的分配。它是最有实质意义、最受关注的要素权能,又是由以上权能组合的不同性质类型、对团队的贡献份额、所承担的责任与风险大小、工作成果测评的难易程度、与其他资源所有者的博弈(谈判)结果、经济与 政治 制度环境等综合决定的。

很显然,人力资源产权是法定主体对人力资源的一组(束)权力,其各项要素权能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可以进行不同的组合,因此,就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地分析有关人力资源的权能交易。

3.人力资源的权能交易

随着人力成为可以与任何所有权主体进行权能交易的社会资源,因此,人力资源的权能交易就被明确地区分为成本化的处置权(包括占有、支配、使用)交易与资本化的产权交易两种不同性质的类型。

(1)成本化的人力资源处置权交易。它是人力资源载体把人力资源的占有权、或支配权、或使用权,或兼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处置权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以期获得补偿性收入权。其中出让权能的一方按照契约让渡人力资源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或处置权,则获得权能的另一方就要履行偿付费用的义务。其主要特点:一是交易的短期性,也就是让渡人力资源权能的时期较短,只形成短期的债权债务关系。二是行为的持续性,也就是人力资源效能的发挥不是在交易行为产生的瞬间,而是在契约的有效履行期内继续发生的。在这类交易中,人力资源处置权作为一种“商品”的形式被离散地出售,并期望从产生的“契约租金”中分享到补偿性收入。至于所有者的收入实现的份额,则取决于人力资源成本在这类交易主体之间进行博弈的结果,其博弈过程导致人力资源的占有成本、使用成本及开发成本的形成。

(2) 资本化的人力资源产权交易。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组建或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载体与财务(物力)资本所有者达成的契约中,其基本手续是人力资源的所有者让渡它对其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并接受财务资本所有者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与监督,成为企业的一项人力资产。其主要特点:一是交易的长期性,也就是让渡人力资源权能的时期较长,形成了长期的股权关系。二是行为的一次性,也就是人力资源效能的发挥是在交易行为产生的一瞬间,而不是在契约的有效履行期内持续发生的。在这类交易中,人力资源产权作为一种“资本”要素成批地投入到企业的团队生产中,使企业在拥有了一项人力资产后,从“组织租金”中分享到剩余性收入的期望建立在所持有的人力资本的份额上。而人力资本的持有份额则取决于人力资源价值在这类交易主体之间进行博弈的结果,其博弈的过程导致了人力资源定价决定于交易双方所处的市场环境、风险的态度、合作收入与成本等。

上述两类人力资源权能交易的博弈过程,客观上揭示了人力资源只能以人力资源成本或人力资产的身份进入会计程序,被确认为会计主体的资产,其中人力资源成本则是为控制人力资源而发生的、尚未摊销的其它资产的耗费,而人力资产则是会计主体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至于人力资源的所有者所享有的经济权益,则需要实事求是地进一步分析人力资源的权益构成。

4.人力资源的权益构成

如果说企业是人力资源的所有权主体,则可以按照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人的权益的保障内容之不同,把人力资源权益划分为所有者(人力资源产权投资人)权益和劳动者(人力资源处置权投资人)权益,其中所有者权益又可进一步分解为资本所有权益和收入分配权益,劳动者权益则只能包括劳动补偿权。也就是说,所有者权益是指人力资源产权投资人在被投资企业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它不仅在量上包括原始投入的、表现为企业人力资产上的人力资本和分配累积的、凝结在企业物力资产上的留存收益两种,而且在质上是通过用货币来量化的资本所有权益和收入分配权益;而劳动者权益则是指人力资源处置权投资人在企业享有的经济权益,它在量上只包括企业在使用人力资源时,劳动者的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消耗的物力资产价值,在质上是通过用货币来量化的劳动者对人力消耗之劳动补偿权益。

这里,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权益的实质是特定主体对经济活动结果的归属权利,权利的拥有者可以据之获取经济利益,而产权的本质则是法定主体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被赋予的权力,权力的行使者则可以据此谋取经济利益,因此,利用对资产的产权与利用对资本的权益取得利益的途径是有区别的。作为对资产行使产权的企业来讲,它通过对资产的直接控制包括所有、占有、支配、使用来取得利益;而作为对资本拥有权益的投资人来讲,它则通过对资本的所有权来间接为自己获取利益。两种权能相比之下,利用对资产的产权来谋利是直接的,而利用对资本的权益来获利则是间接的,这是因为资本的权益只有借助于资产的产权才能取得。至于这种资产是物力形式的,还是人力形式的,已经不重要了,关键在于量化其产权运作的会计制度是如何进行规范的。

二、 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设计

依靠有效的产权制度安排只能对产权实现清晰的概念性界定,至于产权实体的完整性,则需要依据会计制度设计来提供有力的实质性保护,才可能在产权运作过程中减少人们的不安全感,同时增强人们预期的理性与决策的准确性。所以,在人力资源进入会计视野以后,对它的会计就是要为各产权主体提供决策所需的有关初始的人力资源产权结构、动态的人力资源权能交易、最终的人力资源权益构成等方面的信息。因此,以所有权界定为基础,对人力资源的产权结构、权能交易、权益构成的制度安排,可以解决人力资源会计运行所面临的标准问题 ,为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设计提出了总体框架。

1.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设计要以人力资源产权结构为基本依据

由于人力资源的权能交易才使得其它主体拥有了对人身所承载的人力资源的相应权力,如果这种权力的拥有只局限于以占有、支配、使用为核心的处置权,则企业既没有得到其所有权,也没有付出其原有的投资部分,而只是为人力资源在占有、支配、使用发生了物力资产支出,是企业应在人力资源效益期内分摊计入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耗费,应该确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如果这种权力是以所有权为基础的包括占有、支配、使用,或处置等整体产权,也就是人力资源的所有者以人力资源的产权作为一种“资本”要素成批地投入到企业,则人力资源的原有投资部分在企业形成了一项以人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资产,被确认为企业的人力资产。

2.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设计要以人力资源权能交易为基本事实

企业在人力资源的产权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源载体让渡它对人力资源的所有权给企业,在接受财务资本所有者的控制与监督下使企业拥有了一项人力资产,而以这项资产为保障所持有的人力资本份额则取决于这类交易在主体之间进行产权博弈的过程,其结果导致对人力资产的定价决定于双方所处的市场环境、风险态度、合作收入与成本的比较。至于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处置权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人力资源成本,则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所有者要履行及偿付的费用,应该按照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对其有关投资支出进行计算。

3.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设计要以人力资源权益构成为基本内容

有关资本所有权益应根据人力资源产权博弈的结果,在借记“人力资产”账户的同时,贷记“人力资本”账户;有关劳动者权益则应按照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按对有关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或处置权的投资支出,在借记“人力资源成本”账户同时,进一步分析其中对人力资源的所有者要履行及偿付费用的义务,并贷记“人力负债”账户。至于收入分配权益则取决于已入账的人力资源产权博弈的资本化结果,以它作为分配基础进行比例计算,则回避了对“人力资源资本应该得到多少”的利益分配之纠缠。由于与属于虚权益的资本所有权益所代表的人力资源投资人对人力资本之所有权截然不同,则收入分配权益所代表的是人力资源产权投资人对作为构成企业收入内容的物力资产增值部分之分配权,与劳动者权益一样,都属于实权益,都可以得到用物力资产来求偿的实际权益。因此,可以参照“普通股”分红的方式进行明细化处理,再通过属于“未分配利润”科目下设的明细账户来反映人力资源的收入分配权益。

参考文献:

第2篇

    育人机制不仅包括培训,企业还要对员工的终身发展负责,比如提供职业规划,心理咨询,激励员工终身学习等,而这些方面却很少得到企业的重视。本质原因还是企业对于“事”的重视和对“人”的忽略。约束机制不明显———监督考核不完善企业考核方法单一,不完善,不定量而用定性手段导致考核难以真正看出员工的工作水平。更看重的是资历和职位,而忽视了工作能力和业绩表现,并存在平均主义的倾向。同时,企业忽视对员工的平时考评或群众考评。而是单一的以领导考核为主的考评方法,而这都会导致不务实之风的出现,员工没有优胜劣汰的压力,也就没有了创造更好业绩的动力。竞争机制作用弱———人事任免不科学由于中国曾经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企业人事任免机制存在很大问题。高层人员的选拔是以干部官本位化的方式进行,即高层管理者是企业经营者与政治家一体化。这样,管理者的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不一定达标不说,他们还可能对于行政级别激励无所适从,最终导致经营中的相机抉择问题;[2]另一方面,员工可能为了有限的管理职位而导致内部政治复杂化,使企业不能专心于创造效益。尚未建立统一、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本身就是一个要求各组成部门紧密配合的运行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该如此。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必须放在整个系统中考虑,即具有全局观念。中国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没有考虑到各个机制、部门之间的联系。如在设计绩效和薪酬体系时不考虑与薪酬分析之间的关系,进行培训时不考虑评估和考核,进行考核时只考虑约束而激励作用不大等等,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的无效率,也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效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企业的进步会使得员工福利更好,从而外部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工作,这是一个对各方都有利的良性循环。有了清晰的职位体系作为基础,员工可以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对于工作的需求,结合岗位的任职资格条件竞聘上岗,实现不同职位序列的转变以更好地发展完善自我。但实现这个目标,大体需要1-2年的过渡期。为积极稳妥地探索改革经验,在过渡期内,银行允许其它的聘任方式存在。有些职位的聘任人选必须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制度,通过选举产生。少数职位还要从境内外人才市场招聘。[3]重视激励机制———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作为激励手段之一,通过向员工提供学习和发展机会来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水平,并吸引高质量员工,使员工获得更大的工作满足,职业兴趣进一步发展,赢得更高回报,工作效率也得以提升。在中国银行的改革中,人力资源开发在惠及全体员工的同时也明确了两个着重点:一是坚持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核心人才、加大年轻人才的培养开发力度。二是完善全行岗位培训体系。建立银行按需调训和个人主动选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使员工能在银行需要和个人意愿相结合的基础上,获得贯穿上岗、在岗、转岗、晋升等职业发展各个环节的个性化培训,这是对员工的职业终身负责。特别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企业文化、银行发展战略和岗位技能的培训,重点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最终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能力。在两个着重点方面,中国银行的目标是:建立以高级经营管理、专业技术职位及其后备人员为主体,包括部分优秀年轻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在内的核心人才库。合理约束机制———建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是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企业整体绩效、团队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有机结合的科学管理方式。而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应该是符合实际的、敏感的、可靠的、可接受的、实用的。

    境内一级分行、直属分行人事教育处、二级分行人事教育部均改称“人力资源部”,由总行人力资源部进行矩阵式管理。由于人力资源运行管理的体系化,必然涉及到消息、资源传递等问题。而又因为大型企业往往部门、分支机构众多,人力资源管理跨度大,因此信息资源等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传导,从而运营效率低下,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无法形成合力。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构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是指企业集团将各业务单元所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行政事务性工作集中起来,建立一个服务中心。该中心为集团所有的业务单元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业务单元为其支付服务费用。通过人力资源的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运营效率,更好的服务业务单元。同时,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部门则专注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使人力资源管理实现战略转型。经过不断改革与实践,中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成果得到业内和舆论的充分肯定。2005年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时,中国银行就荣获了由香港《中国人才》(ChinaSTAFF)评选的2005年度“中国大陆最佳人力资源战略奖”,这是大中华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最高评奖,而中国银行的获奖也是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第一次获此殊荣。目前,中国银行正日益向着国际化大银行的方向发展,以其生机勃勃的姿态吸引着众多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总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问题,因此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而由于这些年向西方理论和技术知识的学习及不断探索实践,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成效也是显着的。因此,中国的企业经营者一定要把握良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加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步伐,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3篇

    关键词薪酬人力资源岗位技能结构工资投资收益技术成果 

    自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以来,企业分配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创造了不少好经验,体现了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精神。但是,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差别较大,主观认识也不尽相同,因而也难免出现一些偏差。随着中国加入,发达市场经济所采用的报酬趋势和战略将迅速在这里找到它的位置,从而又将引发新一轮人才争夺战,如果不改革现有薪酬制度,增加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导致更多人才流失;如果大幅度加薪无疑使企业源来就沉重的负担雪上加霜。因此,如何在工资总额有限的情况下,盘活用好有限的工资总额,构建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薪酬效能的最大化,从制度上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他们的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真正实现待遇留人已迫在眉睫。 

    一、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概念、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⒈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根源性转换、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按照中央部署,到年,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与此相适应,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远期目标是到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薪酬制度,基本形成“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新型分配格局。 

    ⒉现代薪酬制度的概念 

    所谓现代企业薪酬制度,是指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在国家法律规范和职工民主参与下,企业向经营者、劳动者和投入生产要素的个人自主分配报酬的一整套科学的规程、标准和办法。 

    ⒊现代企业薪酬制度与企业现行分配制度的差别 

    一是分配主体不同。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分配主体是企业,具体说是公司制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和总经理,企业拥有完整意义的分配自主权,包括自主决定分配总量、分配水平、分配制度、分配标准和分配关系等各项自主权而在企业现行分配制度中,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尚不到位,政府还要管企业的工资总额,国有企业还不是真正的分配主体。二是分配基础不同。现代企业薪酬制度以市场为基础,与劳动力市场价格衔接,以工作评价制度为确定薪酬制度及其分配标准的依据,以体现内部公平而企业现行分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价格脱节,绝大多数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基本没有通过工作评价来确定薪酬差别,是“拍脑袋”定工资,缺乏依据。三是分配方式、方法不同。本文来自网现代企业薪酬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分配方式多样化,分配手段科学化,形成多种组合,可以灵活调整并运用而企业现行分配制度,多数还带有原等级工资制的痕迹,较少实行或基本没有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办法,分配方式比较单一,科学性也较差。四是分配内容不同。前者的分配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和生产要素报酬,内容丰富、范围广而后者的分配内容则只涉及劳动报酬,主要是企业工资总额。五是分配机制不同。现代企业薪酬制度全面引入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形成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每个员工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从而有利于调动经营者和劳动者以及投入生产要素个人的积极性而企业现行分配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仍是计划机制、行政机制发挥作用,因而激励作用不足,约束作用乏力,容易造成平均主义大锅饭和分配行为不规范。 

    二、现行分配制度缺陷与不足 

    现行分配制度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必然带有计划体制下的色彩,它已不能适应激励的市场竞争的需要,其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⒈岗位工资在基本工资中所占比例过小,岗位价值不突出,致使高素质关键岗位人才留不住引不进,低素质普通岗位人员呈沉淀流不出,工资难以发挥导向的激励作用。 

    ⒉技能工资与员工实际技能脱节,缺乏有机联系。现行技能工资考虑资历、工龄较多,考虑技术因素较少,结果不仅没有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反而增加了工资的刚性。 

    ⒊工资结构死、活比例失调,激励职能弱化。 

    ⒋岗位技能工资中的另一个缺陷是未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未能有效地结合起来,职工的生产技术、人力资源、技术成果、经营管理等生产要素没有参与企业经济效益分配,仍是“贡献大小一个样,效益好坏一个样”的计划经济分配模式。 

    三、改革现行分配制度,重构多元化的薪酬制度 

    针对现行岗位技能工资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优化工资结构,将职工的实际工资与企业现行的岗位技能结构工资剥离,实行灵活多样的工资激励政策。 

    ⒈按岗定酬,突出岗位价值 

    新的工资分配应从重工龄的技能工资转向重岗位条件、重技术程度、劳动数量、劳动质量的岗位转移,依据技术高低、苦脏累险的程度、劳动强度、责任大小等因素,合理地测算出管理、技术、生产操作、服务四大系列的不同岗位的工资分配系数,真正形成“以事定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岗位结构工资分配机制。通过岗位职位评价,合理拉开关键岗位与普通岗位的工资差距,突出岗位价值。 

    由于每一个工作岗位职位的工作性质、内容、对组织贡献的大小和方式不同,管理的幅度、所需的资格及沟通能力的要求、职责范围、解决的工作问题的难度、对组织短期、长期影响和贡献等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评价职位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并将各项因素的重要性与企业的性质、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联系起来,共同考虑,通过一定的方法用可衡量的变量量化得其数量值,根据企业的实际侧重面给每个影响因素的数量值以一个权数从而计算出职位的价值即: 

    职位价值系数= 

    影响和评价一个职位的因素有很多种一般来说根据一个职位所需的基本技能或任职资格、职位的工作特点、职位的组织贡献等几个方面找到个左右的影响因素就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职位对组织贡献价值和可能付出的努力价值,这项因素通常是职位资格、人际沟通、管理监督、工作环境、解决问题、责权范围。每个影响因素的数量值可以用若干个衡量指标进行衡量,为了计算的方便一般选取-个最直接相关和重要的指标来衡量影响因素,将每个衡量变量分级,然后用计算矢量的方法计算影响因素的数量值。 

    由于岗位职位评价是通过综合评价各方面因素得出的工资级别而不简单地与职务挂钩,它不但可以科学地比较出企业内部各个职位的相对重要性,并得出职位等级序列使不同职位岗位之间具有可比性,还有助于解决“当官”,与“当专家’的等级差异问题,有效地激励各岗位的人员努力创新。 

    ⒉按绩定酬,实行业绩工资制 

    薪酬设计要点在于“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一般来说在薪酬设计要点中,对内公平性要比对外竞争力更重要。因此,就对内公平性而言,除了要通过职位评价来确定员工合理的岗别外,还要按绩效付酬。绩效工资是对员工完成业务指标而进行的奖励即根据各类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实施奖励工资分配。绩效工资可以是短期的,如销售奖金、项目奖、年度奖、课题工资、效益工资等。也可以是长期的如期权等。把他们的利益分配与其最终工作成果、工作绩效联系起来,并与企业效益密切挂钩,加大业绩工资在工资总额中的份额,对关键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业绩工资分配形式,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 

    按绩定酬,关键在于建立并运行奖惩分明的薪酬体系,首先是要设计一个能有效区分绩优与绩劣员工的绩效评估体系,其次是要有明确的绩效导向即以绩效评估体系中的哪一个元素为重要衡量指标,如经营了几十年的传统行业与刚开办的高科技企业,其所采用的考核元素侧重点显然是不一样的。 

    ⒊按市场工资价位推行协议工资制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根源是人才制度的竞争。制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中包括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薪酬制度。因此为了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企业可根据工作需要和人才的实际效用,引入市场工资机制,根据有关政策和当地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对一些特殊人才以签订工资协议包括工资分配、支付办法、工资调整幅度等的形式实行协议工资制。 

    ⒋允许技术人员兼职,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针对部分技术人员工作量不饱满的现状,鼓励他们在不影响本单位知识产权、企业经济和技术商业秘密、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在企、事业单位之间兼职,从事技术创新、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科教培训、科研开发等活动,并获取相应报酬,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特长和作用,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同时鼓励外地高层次人才以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兼职服务,采取人才柔性流动政策,保证其来去自由,为共享优秀人才资源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4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配置制度市场

由于我国在人力资源问题上最突出的矛盾不仅是人力资源不足,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严重闲置和浪费,配置不合理是根本原因,因此重视人力资源配置制度的研究对推动我国人力资源的发展具有意义。

一、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

1.流动性不合理

总体上人力资源缺乏流动性。据美国劳动经济学家C.A.摩尔根的观点,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应当有10%~15%处于流动状态,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流动率一般都在10%以上,美国更高达20%以上。据人事部门统计,近年来,即使在人力资源流动量频繁的年份,流动率也只有4%~5%,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人力资源流动率相比,要低的多。

流动层次水平低。从我国人力资源流动的实际情况来看,外出就业的劳动力数量较小,而且一般人力资源流动过度,专业人力资源流动不足。流动的主体是一般人力资源,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城市用工制度改革形成的拉力,形成典型的“民工潮”。相比较而言,专业技术人力资源的流动率低。

流向不对称。从地域上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劳动力大量流动到城市务工经商,而城市一般人力资源很少流动到农村。具有高学历、高技术的专业人力资源大批拥向沿海城市,而急需各种人力资本的西北和内陆地区却很少有人问津。

2.配置结构不合理

(1)人力资源与本来就短缺的物质资源配置结构不协调。据张帆估算我国人力资源的存量,1953年物质资源投资为0.07万亿元,物质资源存量为0.6万亿元,人力资源投资为0.05万亿元,人力资源存量为1.2万亿元,当时人力资源存量超过物质资源存量;1978年人力资源投资为0.1万亿元,1995年物质资源投资为2.3万亿元,物质资源存量约13.1万亿元,人力资源投资为0.7万亿元,人力资源存量为6.3万亿元,可以看出,物质资源投资大量上升,而人力资源投资增加很少,而且人力资源存量到1995年少于物质资源存量。

(2)人员配置结构的不合理。可概括为三低一少,即文化程度低,技术等级低、管理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少。同时,各企业还存在结构性人才短缺现象。如:优秀的高层经理人才缺乏,受过系统工商管理培训者缺乏,拔尖的技术研究和开发者缺乏,营销大师缺乏,一流的熟练技术工人缺乏。我国技术人力资源结构还是典型的初期工业化时期的人力资源结构,高新技术人员比例很小,每千人中技术人员数只有0.6%。

(3)人力资源产业、行业配置结构不合理。从《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来看,大量人才集聚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非产业部门,产业部门拥有的人才占人才总量不到40%,美、英两国的此项比例分别是80.8%和61.4%。农业、信息通讯、金融保险、地质水利、房地产和贸易等行业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环保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力资源远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高新技术和复合型人力资源整体性短缺。

(4)在地区配置结构上,东中西部、城市和农村间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我国东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密度为302人,西部仅为225人;高层次人才85%集中在东中部地区,且绝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这种近乎极端的失衡使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差距只能越拉越大。而且在国际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展开人力资源的争夺,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弱,人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高脑”外流,一方面人口素质低下,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人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导致国内一些基础研究无法延续进行,减少国家关键性专业人力资源的供给,使人力资源的供需比例更加失调。

(5)企业内部配置闲置、贬值。表现为少数垄断性部门淤积人才、存在“人才高消费”或“超前消费”人力资源闲置现象。机关普遍存在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和人浮于事的现象。许多企业事业单位也存在工作量不饱和,效率低下,人员过剩的状况。同时,人力资源个人使用配置贬值严重。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和隐性失业的富余人员问题很严重,“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造成极大的人力浪费。

二、人力资本合理配置的制度对策

影响和制约人力资源流动配置不合理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一方面,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统包统配、低工资、高就业的行政计划配置体制的各种制度安排未从根本上得到突破,阻碍了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市场配置也在逐步扩大,但适应市场化配置需要的制度没有发展和完善起来,影响着人力资源的配置。双轨制使原本已存在的人力资源供求矛盾和结构性偏差更加突出。应改革人力资源配置制度,为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一个适合的环境。

1.合理配置的前提是实现我国劳动力产权制度创新

以劳动力产权制度为基础,通过劳动力产权交易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完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首先必须承认和推动人力资源的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和价值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核心是劳动力产权明晰化、劳动行为的主体化。劳动力产权是劳动者的“私有财产”,劳动者的流动是寻求“私有财产”投资的行为。因此,人力资源流动制度必须要以保护这种投资行为为出发点,使其通过市场这个中介体得以寻找最佳归宿,达到人才合理流动、资源有效配置。

2.合理配置的关键是收入分配制度创新

从收入制度来说,改革国家集中、统一的工资生成和管理体制,改变单一的工资决策主体和工资标准,按照人力资源市场的要求,主要形成由市场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多次博弈共同决定收入生成的制度。一般地说,由市场生成收入制度适用于人力资源市场内部的非公共部门,按照国际惯例,市场经济国家非公共部门的工资生成采用集体谈判工资制,由供求双方追求各自利益目标的相互牵制、制约和制衡,决定人力资源工资率的形成。公共部门性质不同,工资的市场生成的制度不同。公共部门雇员的工资一般是通过各类人力资源进行比较,以“滞后跟进”的方式确立的。

3.合理配置的主体是完善适应人力资源配置流动的市场机制,强化市场功能

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要求人力资源市场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相对职能的社会机构。人力资源市场应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而不能是完全的政府行为,更不能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同时,要不断拓展人力资源市场的职能(如服务、培训等),发展市场配置的社会效能。最基本的要树立市场化的理念,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和杠杆,调节人力资源的流向、配置和供需变化。同时,构建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服务体系。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市场中介机构,加快对劳动力和人才市场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加强市场信息功能的建设,努力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并广开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保证每个人都有充分使用人力资本的机会和权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4.合理配置的条件是构建有效的市场配置制度配套体系

(1)加大改革户籍制力度。鉴于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复杂性,只能以渐进改革层次推进,适度放开大城市的一些产业领域,实行身份证、居留证和从业资格证等三证结合的审批制度。大幅度放开中等城市的户口管理,放宽对进城农民的限制,实行常住、暂住和寄住三种地方户口的管理。基本放开乡镇和中小城市户口管理,实行弹性化户籍管理制度,户口随走随迁随落。全面放宽农村小城镇户口管理,在农村范围实行居民身份证登记制度。最终逐步推开,过渡到建立全国统一、平等的户籍制度。

第5篇

(一)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条件

不同的企业制度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也会不同。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千方百计的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目的是为了求生存、谋发展,达到既定的经营战略目标,说白了,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利润。但是现实是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只强调“治”,谈不上“开发”,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严重不足,从而造成这方面工作状况不良好。

(二)薪酬制度从改革开发至今

很多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流向外国、外企,以及国有企业,一些中小企业都面临人才匮乏的现状。之所以这样,原因之一就在于一些中小企业的薪酬制度不健全,薪酬主要由资本工资、福利、奖金等构成,与全面薪酬制度的差距太大。由于薪酬制度的不完善,或落后,从而导致留不住人才,人才流失严重。

(三)职教制度这里所说的职教制度,指的是职业教育方面的程序、途径等

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倘若这方面工作不到位,将会严重影响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效运作。在不少企业内,一个员工要想提升业务技能,更多依靠个人能力去进行知识更新,企业在职业教育上的投入不足,势必会影响员工职业发展。

二、构建人力资源开发程序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使得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广度都超越了之前的任何时代。就目前看,人力资源开发的手段日益多样化,人力资源开发终身化这一观念也得到了广泛共识,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在这样趋势下,企业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制度、薪酬制度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构建适应自身实际情况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型及程序,否则难以保证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序运作。人力资源开发程序:开发需求分析-开发目标确定-开发方案设计-开发方案实施-开发效果评估-开发信息反馈。这一流程基本适用于任何一种人力资源开发手段,包括组织培训、职业生涯开发、个人学习等。第一,开发需求分析。通过开发需求分析,企业能够从中找到开发的原因、开发人员信息、认清现状与目标间的差距,以及如何达成人力资源开发目标。所以,优秀的人力资源开发需求能够让企业得到最有效的开发战略,确定好开发内容,安排好开发方式。所以,企业要站在战略需求角度上进行人力资源开发需求分析,考虑企业长远发展需求,以及员工对其工作、职业发展等方面需求,使需求分析细化。第二,开发目标确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最终目标,但在开发过程中要使目标更细化、更明确化、更针对化。例如,员工的技术、知识、能力要达到什么程度的变化。目标越明确,越利于执行,越便于发现问题,人力资源开发也越有计划性,利于提高开发工作成效;第三,开发方案设计。在这一流程里,开发方案设计工作主要负责制定开发内容、选择开发手段,而方案本身应具有动态性特征,它应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员工需求及开发工作执行情况而变化,不断调整方案,不断更新内容,以应对临时变化及突发状况;第四,开发方案实施。方案实施是人力资源开发目标、开发方案从概念到现实的一个过程,它应当具体化、精细化,否则会影响效果;第五,开发效果评估。用量化指标对开发效果进行评估,既可以掌握开发工作的执行效果及员工成长情况,也可以为下一阶段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性资料;第六,开发信息反馈。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最后一个流程,要求信息反馈必须具有有效性、及时性,能够客观反映整个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措施

(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特点之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倘若企业具有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就能有效的划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责、利,明确职责、分工,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这是市场经济对现代企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之所以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目的在于构建适宜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包括制度、机制等。具体到机制方面,包括员工职业发展机制、激励机制、学习机制、公平竞争机制等。通过一系列完善的制度、机制的建立,建立一个公平、和谐的育才、留才、引才、用才环境,进而保证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序性、有效性。

(二)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

对任何类型企业来说,培训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有个人学习、组织培训、职业教育等具体的培训手段。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培训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系统化的体系支撑。所以,企业开展培训工作之前需要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制定具体、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以及管理制度等。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将专管人事工作的员工送到专业院校强化培训技能,掌握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技术、方法、手段等,以确保培训质量。

四、结束语

第6篇

互联网技术不断的飞速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技术的实施与应用都会用到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各大高校当中,人力资源的管理是近年来高校管理的重点任务,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关键,也是高校发展过程当中的核心。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当中,将互联网技术合理的融合在一起,这将对高校当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起到莫大的帮助,这对高校的发展和进步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综合性强。高校的人员组成有教师、管理人员、教辅人员以及后勤人员等。受教育的程度也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等等。高校人力资源的主体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应该比较高,这里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了不同专业的培训、各类专业知识的更新、协调训练的组织以及教学方式的传授等。此外,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和相应的后勤服务等工作间的协调还涉及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2.流动性大。教师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是高智力和高学历的知识型群体,在当前我国的经济条件下,高校当中师资力量的流动是对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的结果。我国各大高校当中的教师所拥有的自我成就意识和对更高层次上的精神需求,这些都让教师对适合职业发展的环境有着殷切的期盼。这也是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性比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3.有教育性。高校当中的工作都是以教育为前提而展开,高校的人力资源必须具有的本质特征就是教育性。同时,教育性也是高校必须承担的责任,高校须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而进行有计划、目的和组织的进行教育的实施。

二、互联网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分析

1.由事到人。在互联网下,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的对象从之前的事情转变成了具体的人。高校的人力资源就是学生,从学生的招收开始就不像以往一样大范围的进行学生的招收,而是针对高校所需要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去招收适合的对象,这其中指的适合是学生能够符合高校对其的要求,这样才能让高校在其想要发挥作用的方面充分的发挥出作用。在高校发展的过程当中时候要注意学生的招收,注意学生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创新,无论创新的程度大或小,小创新也能做出巨大的贡献。2.改变了人和组织的关系。在高校招收学生之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要进行相关的培训,这个培训与传统的培训也不同,培训需要有针对性,针对每个人进行细致的帮助和指引。个人和组织之间不是像以往一样的依附和服从的关系。在互联网时代当中,组织的话语权比较分散,不再是领导下达决策之后就执行某件事情。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之中,接近客户的人才可能是组织的核心,才有话语权。高校的客户是学生,最基本的是让学生可以在学校当中得到更好的教育。3.员工招聘等大有改进。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之下,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渐被尊重,知识的力量逐渐变成资本力量,资源的管理效率逐渐上升,更加充满了竞争力,在工作生活当中采用各种新颖的内容,让高校当中的人力资源的潜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在管理的过程当中,知识性的管理是重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经济导致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有所提高,在许多的高校当中越来越注重对于人才的任用以及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不断的上升,目前已经远远的将土地和资本落在身后。而且,对于人才的保留,才是在当今互联网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的重中之重。

人力资源的管理在高校的发展过程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我国现在已经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将现阶段我国发展最为迅速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当中,对于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根据本文对互联网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分析和研究,在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当中,互联网技术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这对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及经济的促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唐志君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耀钦.“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创新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6):101-102

[2]刘欢.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277-278

[3]李灵芝.关于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改进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2014,(12):203

第7篇

[ 关键词 ] 高校人力资源 成本核算 制度设计

高校人力资源,是指高校引进、拥有、控制的,具有较强劳动、科研、创造、管理能力的人才总称,是将高校中人的因素资产化处理,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办学规模、社会效益的特殊资产。主要包括教学科研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和其他人员。实施市场化、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人力资源成本计量,对促进高校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校实施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对高校实行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与有效管理,制订正确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解决人浮于事、资源浪费、分配不公等问题提供科学的数据。

高校人力费用占教育成本比重较大,人员流动基于平衡,人事档案较为完整,可以为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和价值计量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从而促使高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降低成本,开源节流,最终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高校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制度设计

(一)核算范围

高校人力资源成本,是学校在取得、维持、开发、使用人力资源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支出。

1.取得成本。是指为了招募、引进、录取教职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招聘成本、选才成本、录用成本、安置成本。

2.开发成本。是指为提高教职工素质和教研技能而发生的成本。包括:岗前教育成本、定岗培训成本、在职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

3.使用成本。是指学校在使用职工过程中而发生的成本。

包括:工资成本、激励成本、调剂成本、人事管理成本

4.社会保障成本。是指保障教职工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确保其最低经济生活需要的社会福利性支出。

具体包括:(1)“四险一金”: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2)特殊岗位健康成本。(3)遗属补助、抚恤费。(4)为职工办理的其他商业保险。

5.离职成本。是指教职工在服务期内,离开岗位,使学校蒙受的损失或付出的代价。包括:离职前的效率损失、离职时的补偿支出、离职后的空岗成本等

(二)核算原则

由于高校属于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历史成本原则。即将有关人力资源招聘、开发、使用、遣散等费用,按原始发生额归集,客观可靠。

2.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对于当期发生的人力资源费用进行必要的成本效益分析,合理地分摊到每个受益期间,保证高校的持续经营,稳定发展。

3.相关性原则。即人力资源会计,向人事劳资部门提供薪酬发放、师资培训等相关数据,向主管部门提供人力资源的投资、结构、流动状况,以利于岗位绩效考核,正确做出宏观决策 。

4.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即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要区分其受益期间,分别进行会计处理:涉及多个会计期间,应予以资本化,将其价值合理分摊到每个受益期间;对于日常维护支出及小额经常性支出予以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5.谨慎性原则。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物体,高校应随时关注社会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及人才市场价值波动,提取人力资源价值风险准备金。

(三)核算账户

1.“人力资产”账户。核算高校因人力资产增减变化情况。

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反映人力资产的增加或评估增值;贷方,平时无发生额,只有当人力资源从学校离职或消失时,冲减人力资产总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现有的人力资产的原始成本。

可根据人员类别、岗位性质、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等方法分设二级账户。

2.“人力资本”账户。与“人力资产”相对应,用来核算高校无偿引入、国家分配、短期聘用等人力资源的价值,及期末转入的学校所有人力资源的资本性支出和损益。

属于损益类账户:借方,反映这些人力资源的减少额;贷方,反映这些人力资源增加的“原始价值”;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学校这些人力资源剩余资本额。

可根据人员类别设置明细账。

3.“人力资源成本”账户。用来核算高校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

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反映资本性支出增加数;贷方,反映期末转入“人力资本”账户的资本性支出,及离职时人力资源成本的转出数;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仍处于联系、引进、培训状态,尚未正式转为学校资产的人力资源成本。

按成本的性质,设立二级账户。

4.“人力资源费用”账户。用于归集高校人力资本运营过程中的管理、保障类支出,以及当期应摊销的资本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成本、使用成本、人事管理费用、资本摊销等。

属于期间费用类账户:借方,反映高校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应费用化的部分及人力投资(资本化部分)的每期折旧摊销数;贷方,反映年终结转“事业结余”账户的借方累计发生额。

可按费用性质,设立二级明细账户。

5.“人力资产累计折旧”。人力资产属于学校的长期资产,学校应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将其入账价值在一定年限内摊销。

属于“人力资产”的备抵账户:借记,反映人力资源从学校流失时,应转出的累计折旧金额;贷方,反映计提的折旧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人力资产累计摊销额。

折旧率,可根据人力资源使用效益,对高级专家教授采用个别计提折旧率,对一般职工则采用集体计提折率;折旧期,可根据开发受益期与预计剩余服务年限孰短的原则来确定;折旧法,可借鉴企业采取年限折旧法或加速折旧法。

6.“人力资产减值准备”账户。受到职位、阅历、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及敬业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的价值将随着经济发展、名师流动、专业更新而变动。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提取一定比例的人力资本减值准备,如实反映人力资本的现实市场价值。

属于备抵账户:借方,反映人力资本升值后,冲回的减值准备,或人力资本流失时,转出已提的相关减值准备;贷方,反映当期准备提取估计损失金额,及实际发生的人力资产损失;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人力资产可能存在的损失与风险。

7.“人力资产损益”账户。核算高校对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损益。

包括调动、流失时收取的补偿费、各类赔款、违约金;退休、死亡、工伤事故等原因退出高校时,应支付的医疗补助费、丧葬费、抚恤金等。

借方,反映支付的有关费用及资产处置净损失;贷方,反映收到的补偿收入、各类赔款、违约金及资产处置净收益;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人力资源流动的净损失,年终,结转至“事业结余”后本账户无余额。

(四)账务处理

现将主要会计业务分录举例归纳,如表所示:

(五)会计报表

为了披露高校人力资源的会计信息,应对传统的会计报表指标项目进行适当的调整,即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能在财务报表中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

1.资产负债表

(1)资产方:在“投资”与“固定资产”之间,增列“人力资产”项目,以体现“人力资产”的重要性与主观能动性,并在该项目下列减,“人力资产累计折旧”、“人力资产减值准备”、“人力资产损益”项目。

即:“人力资产”期末余额=“人力资本”期末余额-“人力资产累计折旧” 期末余额 -“人力资产减值准备”±“人力资产损益”期末余额。

(2)支出方:增列“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费用”、“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用以反映学校为使用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及预计的人力资产贬值损失。

(3)净资产方:相应在“固定基金”前增列“人力资本”项目,用以反映高校在提高人力资产利用率方面的潜力基金。

2.收入支出细表与支出明细表

在两表的支出类下,增设“人力资源支出”,并在支出明细表中,增设的“人力支出”项目下,具体分列取得、开发、使用、保障、离职成本支出。反映高校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人力资源支出,便于报表使用者把握人力开发投入重点,学校教学科研发展方向,提高人员经费使用效益。

(六)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指标体系

1.静态与动态双面分析

即人力资源会计报表应在附注中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详细揭示人力资源的状况:

动态方面:比重分析,即通过人力成本占学校总支出的比重、人力资源占学校总资产的比重、报告期内追加的人力资源投资总额占本期总投资的比重等数据分析,有利于学校对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科学调配,工作重心由单纯的财务控制职能转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障等方面来,从而保证高校教育功能的正常运转;

静态方面:结构分析,即通过对各类人力资源成本占人力资源总成本的比重,使学校能清楚地掌握用于引进、招聘、培训等各方面的人力资源支出情况,有利于管理高层对人力成本进行规划、分析、控制、激效、考核,为造就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增强办学竞争力提供人员物质保障。

2.“质”与“量”双重分析

“质”是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才干、智慧、知识、体质等,具体指标是学历与职称结构,各类人员配置比例、年龄阶段比例等等。

“量”是指与物质资源结合分析的数值,具体指标是师生比、人员支出比、教师劳动效率、社会贡献率等。

通过人力资源成本的质与量的分析,可以正确评价高校的人力资源综合价值,反映出高校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了解学校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在年龄、学识、职称、身体状况、科研成果、成本效应的差异,有利于高校人力资源的岗位优化、时间优化,有效组合人才资源,快速提升整体实力,实现师资群体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刘仲文:论人力成本会计制度的设计[J]. 会计研究,2005 (6)

第8篇

摘要: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财富创造系统中,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重点已转向人,人是众多资源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目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已成为决定我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借助双因素激励理论,在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对企业发展中影响因素分析,才能发现影响人力资源发展的关键因素,逐步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

关键词:双因素激励;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管理变革

一、双因素激励理论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FredrickHerzberg)提出来的,又称双因素激励理论。赫茨伯格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200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结果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积极的激励。

双因素理论促使企业管理人员注意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它们同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满足的关系,因此是有积极意义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各得其所,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这种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设计

打开企业“黑箱”并加以抽象,激励就必须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不断努力学习和创新,使人减少对物的知识的不对称,最大限度地使自己的认识与客观物质世界相一致。另外,在人的组织系统中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者处于信息交汇中心,与企业外部管理层相比,企业经营者掌握的信息多或具有信息优势,而委托者掌握信息少,或处于信息劣势,同时企业内部各个阶层之间也存在着这种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包括动机不对称和知识不对称,从理论上讲,知识不对称是可以解决的,而动机不对称则难以克服。信息不对称又必然导致员工逆选择行为。

由于企业及其组织内部伴随着不可避免的信息不对称,因而传统的仅限于局部的、具体的,微观的激励方法、方式只能对有限时间和空间的信息,予以疏导和规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企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企业人员尤其是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在于企业制度设计。以系统、健全、完整和适宜的经济机制自动有效地整合和规范企业的信息通道,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企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尽量少的成本和组织资源来更好地完成组织功能和实现资源帕累托最优配置。对企业制度的设计则主要是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公司制下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尤其是合理制衡体系,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责任不对等所导致的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使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各级管理者之间激励趋于相容,同时构建和完善产权激励机制和管理激励机制。

三、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企业是一个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必须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根据双因素激励理论,管理制度是为人服务的不能把员工看成是普通的管理对象,而应尊重人的要求,承认员工的个性与价值,“以人为本”,使人才利用最大化,“学为所用,用为所长”,激发员工的潜能。

(一)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但在实践中,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首先,创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其次,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激励制度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企业还可以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例如可以运用工作激励,尽量把员工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适当轮换,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实施是企业人力资源创新的一个主要内容。激励机制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激励机制,传统激励主要注重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物质生活基本满足;而新一代员工对物质要求更为强烈,并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从这些特点出发,制定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方案。根据企业发展的特点设置多条激励跑道,首先让有突出业绩的业务人员和销售人员获得较高的工资和奖金,使他们能安心现有的工作,不再认为只有职务晋升才能体现价值,从而创造出最大的工作效益和业绩。其次是要想办法了解员工需要的是什么,分清那些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那些是主要的和次要的;那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和是今后努力才能做到的,激励机制主要是把激励的手段、方法与激励的目的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励手段和效果的一致性。采取的激励的手段应是灵活多样的,是根据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制度,而决不能是一种制度从一而终。

(三)充分考虑员工差异,实行差别激励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等因素。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也更看重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参考文献:

[1]陈海燕,顾金梅.论企业的激励机制[J]现代商业.2008(18).

[2]刘俏,黄超,王越超.论现代企业薪酬福利制度的自助化趋势[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6(3).

第9篇

二、 组织机构

三、 各部门职责范围

四、 员工招聘录用与培训

五、 绩效考核

六、 劳动工资和福利

七、 规章制度

八、 解职

九、 奖惩

十、 附则

总则

为健全和规范××××××××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议事效率和决策程序,保证公司经营、管理与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及决议的合法性,充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则。

组织机构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组织机构和员工编制调整变化。共设四个部门:

一、行政部

二、财务部

三、销售部

四、技术部

各部门职责

总经理:负责公司的全面工作。

行 政部:1、负责公司的日常行政工作。

2、配合其它部门出具布线电脑图。

3、整理保管好客户资料档案。

4、定时对客户进行回访,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5、负责公司员工的考勤。(见考勤制度)

6、完成公司经理临时交办的工作。

7、根据公司发展要求及时制定公司各种规章制度

8、库管负责材料的出入库管理及采购工作。

财 务 部 :1、定期汇报资金收支使用情况,搞好财务核算。

2、负责对单位工程成本,工程总成本的核算。

3、月末拟出本月的财务分析报告。

4、完成公司经理临时交办的工作。

销 售部 : 1、拓展市场。

2、签定订单后对所属工程监督指导,并及时与客户沟通。

3、出具预算方案,列出材料清单(包括设备材料,线缆,面板)

4、配合工程技术部出图及施工指导。

5、按工程进度负责收款工作。

6、及时完成公司经理临时交办的工作。

7、部门经理每周召开例会,定好工作计划,及时向总经理汇报。

技术部 : 1、配合公司各部门的技术支持。

2、对施工现场的布线指导、组织施工及调试,根据要求设计方案及出图。

3、施工达到客户满意后出具工程竣工图

4、列出施工所用的设备,材料,施工费用详细清单。

5、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验收。

6、及时完成公司经理临时交办的工作。

7、部门经理要每周组织周会,总结上周,规划本周,并及时汇报总经理。

招聘录用与培训

以“任人唯贤,公平竞争,择优录用”为原则。

1、 招聘由部门经理面试,再由总经理面试认可。

2、 经录用的员工有1—3个月试用期,试用期长短由公司考核个人能力而定,要求转正人员需提出书面申请,由部门经理及总经理签字认可。试用期内执行试用期员工工资标准。(详见六)

3、 公司需要应定期对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从各个方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员工应加强岗位技能锻炼,做到勤学,勤练,务实。使公司整体形像随之提高。

绩效考核

1.考核分周考核,月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四种。

a 周考核适用工作进度较快,变化较多,时间性强的工作岗位。

b 月考核是常规考核,周考核的平均成绩就是月考核的结果。月考核是确定员工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

c 季度考核是对员工业务水平和相关技能阶段性成长的考核,对员工下一季度的月考核起参考作用。

d 年度考核是公司年度总结性考评,由全年的各项考核结果汇总得出成绩,会对员工工资中本薪的调整产生影响。

2.考核权限

由员工的直属主管实施考核,隔级主管审批。

3.考核内容

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和员工工作职位的不同,考核内容不同,由员工上级主管制定,隔级主管审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出勤情况-由行政专人负责。

b 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由部门经理定期汇总。

c 与团队配合的情况-行政人员协调好员工的团队精神。

d 个人工作热情和创新情况-由部门经理做好总结。

e 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情况-由行政人员做好记录,奖惩分明。

劳动工资和福利

1.公司员工工资标准制定的依据是:

a 当地同类企业的员工收入

b 人才流动市场上同类人员的普遍薪资要求

c 公司的实际情况

2.员工工资由本薪,职务津贴,绩效工资和补助等组成

3.通过制定工资标准达到的目的:

a 吸引和留住公司发展需要的人才

b 根据员工付出的劳动给以相应回报。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按劳取酬、按质取酬。(提成方法按各部门规定实施,见附件。)

c 对工作杰出的员工给以褒奖,在本职岗位长期表现出色,但没有机会晋升的员工,会得到加薪的鼓励。

4.员工工资领发规则:

a每月10号由财务部统一打入员工工资卡,住员工宿舍人员,每月从工资中各扣除宿舍费150元人民币,如累计三个月未交纳费用者,公司有权要求其一周内搬离宿舍.

b离职人员(开除或自愿离职),财务配合办理其应得报酬,业务人员对未完工工程,提成部份不在给予发放。

c自愿离职人员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公司并顺利交接工作,如未按此规定执行,则属自愿放弃应得的报酬。

规章制度

a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b 员工上班必须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不准穿短裤或背心,注意个人卫生,办公室内禁止吸咽、说脏话,不准将与工作无关人员带入办公区域内,注意保持公司的整体形象;

c 办公室内不准大声喧哗,严禁扎堆聊天,打私人电话,接听电话应使用文明用语,声音

以不影响其他员工为准,通话应简明扼要,长话短说,避免长时间占有外线,长途电话卡

公司统一管理;

d 员工必须保持个人和办公区域的卫生和整洁,员工外出之前将其办公桌整理整齐,每天最后离开公司的员公要关闭电脑,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e公司不允许上网玩游戏、网上聊天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项。如发现违反上述规定,将按《奖惩制度》的相关条款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f未经批准,不得从事兼职工作;

g 服从公司的安排(如由于突发事件而需要其它部门配合的工作);

h如有不可抗力意外情况,应以公司利益为原则。

解职

a 辞职-员工因各种原因提出辞职的,应至少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辞职申请,总经理签字批准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否则按合同交纳违约金。

b 辞退-员工有下列情形者予以辞退,由公司下达辞退通知书:

(1) 伪造资料或工作时间记录,有欺诈公司行为;

(2) 泄露公司业务机密;

(3) 挪用公款,营私舞弊,吃回扣,收受贿赂,推销其它公司产品从中收取费用;

(4) 破坏团结,损人利己;

(5) 一年内屡被申诫仍未悔改;

(6) 未经允许兼营或兼职受雇于其它企业;

(7) 在公司工作期间受刑事处罚;

(8) 其它与上列相当程度的劣行.

以上行为造成的公司损失追究其经济责任。

c 停薪留职-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停薪留职(期间停办各项福利):

(1)非因公患病超过治疗期未愈的,可停薪留职六个月。届时仍未复职或未申请复职者,自停薪留职之日起视为辞职

(2) 经批准,自费进修且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可停薪留职。期满仍未复职或未申请复职者,自停薪留职之日起视为辞职

(3) 因涉嫌违法行为被羁押,在审判之前为停薪留职。若判决无罪,当事人应在一周内提出复职申请,否则自被羁押之日起视为辞职

(4) 停薪留职作为处罚的一种形式,最多不超过十五天

d、免职—不胜任本职工作的,予以免职。

奖惩

为维护公司正常的经营秩序,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奖勤罚懒,规范公司人事管理,保障公司健康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特制定本款。

(一) 奖励: 1、销售人员超额完成月销售额,由部门经理报总经理批准,以资鼓励。

2、事件处理稳妥,保正公司利益免受损失的。

3、对公司做出贡献的及其它。

4、各部门提成方法实施。

(二) 惩罚: 1、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有关规定。

2、损坏公司财产及形象。

3、由于各人原因,造成公司受损的。

4、其它有损公司利益的。

附则

1. 被公司录用的员工视同接受本制度。

2. 本制度将随公司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解释权由公司所有。

员工考核管理制度

一、 考核内容

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和员工工作职位的不同,考核内容不同,由员工上级主管制定,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出勤情况

b 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

c 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情况

d 与团队配合的情况

e 个人工作热情和创新情况

工作时间:

根据有关规定,公司实行每周工作48小时,每周休息一天的工时制度。

作息时间:每天 8:30---12:00;13:00----17:30,休息时间采取轮休制,详见休息表。

上午8:30分不到视为迟到,下午5:30之前无故离开公司视为早退。迟到每人每次罚款人民币10元,早

缺勤:

员工请假须事先征得主管同意,并有书面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其中:

1、请假天数在2天以内,需提前3天请假;请假天数在3---5天,需提前5天请假;请假天数在5天以上,需提前14天请假。并交接好本职工作。如事情紧急未能事先请假的,应于当日上午十点半之前(或上班2小时之内)用有效方法(如电话等)通知公司主管,并在两日内补办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事假扣除当日全额工资。

2、员工请病假,应及时上交医院开具的病休证明。员工病假期满尚未痊愈需申请续假的,应上交有效证明。病休期间遇节假日,公休日时不顺延。否则按旷工处理,病假以扣除半日工资为准。

3、员工值日情况必须做好记录,如无故不做,罚款10元从工资中扣除。

有下列情形者,视为旷工:

a 无正当理由,或未按程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又擅自离岗的;

b 每月累计迟到或早退3次;

c 假期已满未及时销假上班的;

d 骗取,涂改,伪造休假证明的;

旷工以扣除每日工资的双倍为准,一个月旷工时间累计达到3天者,作开除处理。

有薪假期规定: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员工享有带薪节假日.

公司员工工作时间满一年的,从第二年起实施8天年假制度,工作时间满三年的,从第四年起实施12天年假制度。员工根据公司工作安排并提前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安排年假休息时间,年假不能预支,当年有效。

考勤统计:

从每月第一天到月末最后一天为考勤统计时间,工资于下月10日统一发放。

二、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考核标准:(具体按各部门执行)

(1)业务员当月完成销售目标60%以上者,基本工资按80%发放。

(2)业务员当月完成销售目标60%以下者,基本工资按60%发放。

(3)业务员当月由于个人原因定单在2000元以下者,只发300元,相继3个月内无业绩者,自动离职。

三、与团队配合的情况

所有公司成员应相互配合,经常沟通,将市场的开展情况经常交流,相互学习经验。共同进步!

第10篇

[关键词]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设计

1问题的提出

激励机制的设计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恰当的机制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更好地实现公司预期经营目标。根据目标管理原则,控制好组织成员间分工与协作的努力水平,将是最终实现公司赢利目标的关键。在公司组织理论中,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基于激励机制的合理设计方面。同时,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对激励机制进行设计,关键还在于机制的实施效果能满足“激励兼容”的要求。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传统,笔者还将地域文化、习俗等非正式制度,嵌入“激励兼容”的实现过程中。员工所处地域的非正式制度,将作为外生解释变量影响他们的行为偏好。

2公司管理中“激励机制”设计的分析框架

所谓“激励兼容”效果,可以理解为:管理者在提供一个有关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后,该制度性安排既能满足员工自利偏好的同时,使其行为后果又能达到管理者所预设的组织目标的效果。

(1)关于“激励兼容”的分析框架。“激励兼容”思想源于赫维茨的机制设计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始于赫维茨20世纪60年代的开创性文献。在赫维茨的定义中,“机制”被描述为一个信息系统和一个基于信息系统的配置规则。在此基础上,机制设计理论讨论的问题是:对于任意一个想要达到的既定目标,能否设计出一个经济机制并且怎样设计一个经济机制,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目标一致——即每个人主观上追求个人利益时,客观上也同时达到了机制设计者既定的目标。

(2)关于非正式制度的分析框架。具体而言,非正式制度主要体现为文化、习俗、惯例等自发形成的制度安排。该制度安排的形成机理,可以通过演化博弈思想来诠释。作为博弈均衡的产物——非正式制度,又通过群体内部的学习、模仿效应,逐步产生同吸效果。而该同吸效果所形成的稳态因子,嵌入个体的行为基因中,通过个体间的反复适应,最终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行为偏好。笔者之所以强调它的重要性,就在于:植根于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偏好,如东部地区表现为勤勉、积极的精神面貌,在这种精神面貌下所建构的“激励兼容”的实施路径,也应不同于其他地区。

3公司管理中“激励机制”设计的关键环节

依据传统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双因素理论”来设计激励机制的技术路径,将出现3个方面的操作性难题:①员工的主观偏好很难获取;②由于“信息不对称”,员工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③激励刺激过程中的不饱和性特征,使得激励的强度将越来越大。诸如以上难题,笔者认为:应预设一个刺激源,受员工主观利益偏好的驱动,公平、自由的进行选择;同时,管理者在预设刺激源时应进行部门、员工层次的区分。

(1)基于“激励兼容”效应的路径设计。公司管理者应根据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以及部门员工的层级,分别设计出相适应的激励内容。这里笔者强调,激励内容存在两个方面:正激励与负激励。对于正激励而言,应主要以货币性奖励为主。货币数量的确定,应考虑部门员工在实现组织目标中所占的权重大小。为了便于对员工进行监督,应下放一部分的货币奖励权给部门管理者。这也是组织的科层结构使然。同时,还须重视公司组织文化的建构。

(2)基于“非正式制度”植根性的路径设计。基于地区的文化背景所逐步演变形成的习俗、惯例等非正式制度,将从员工的内心信念上支撑其行为偏好。关于这一点,上文已进行了论述。笔者建议,在使用货币性奖励方式的同时,应设计公司管理的客户理念、价值观念,以及文化等要素为辅助手段。上述设计的要素内容须与本地区特有的做事风格相匹配。通过精神层面,以及员工群体间的模仿、学习等互动机制,来支撑“激励兼容”效果的实现。

4公司管理中“激励机制”设计的具体途径

物流公司如何设计出恰当的“激励机制”,不但将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同时,也是其在“十二五”时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这里,本文将在分析框架与关键环节的范围内,尝试设计公司的激励机制。

(1)正激励的设计。上文已经指出,在公司设计正激励主要是通过货币奖励的办法来实现。在整个实施环节中需要把握好这样几个节点:①货币奖励的数额与奖励的缘由,须通过制度的形式书面展示出来;②在设计员工绩效指标体系时,体系结构应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特点分别建立。每个部门的指标体系引入“物理元”原理,可以具体量化;③受到公司组织层级的影响,必然产生监管缺位的现象。因此,公司须将一定数额的货币奖励权交给部门管理者行使。同时,公司高层还应建立部门员工的利益诉求通道。

(2)负激励的设计。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由于个体大凡都具有趋利避害的行为特征,员工若在工作中未能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而公司只是一味地进行负激励的开展,最终也无法达到激励兼容的效果。因此,在具体设计负激励时,公司需要把握这样几个原则:①员工岗位职责所对应的奖惩力度需要对等;②轻易不要使用负激励,若必须使用可遵循先经济、后行政的惩罚顺序开展。

这里,本文还须强调“声誉约束机制”的使用。所谓“声誉约束机制”是指:利用员工所处环境相对封闭性的特点,促使其不良工作行为容易被发现,并能在短时间内受到负面声誉的影响,从而使其在工作上无形中具有了一种自我约束的激励。

(3)公司文化的设计。公司文化正如上文所述,类似于公司内部的意识形态。受到公司文化的影响,员工将形成共同的心理特征,这样就便于实现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同时,相对于上文指出的物质激励而言,公司文化的作用还在于能给予员工一定的精神激励。这种激励的开展,将能使员工形成一种持久的工作动力。

公司文化在具体的设计中,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①由于公司文化是由公司层级中的上层往下层传递,可见,它本身就体现为公司高管的主观意志。因此,公司高管的主观意志须与公司目前的发展阶段相适应;②公司文化从思想上向员工传递的同时,公司高管还应确保在公司组织行为上,能体现公司文化所宣扬的理念。当然,公司也可以通过户外拓展运动,以及员工联谊活动的形式来实现公司文化的设计。

第11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化;人性化;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2月27日

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科学管理在管理理论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使得科学、理性、量化的管理方式获得了广泛的重视与尊重。其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确的计算与测定,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制度化和规范化统一管理员工行为和思想的结果充分体现了理性精神和合理化精神。

随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日益发展,脑力劳动正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代管理思想把人的因素放到第一位,重视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尽量发挥人的自我实现精神。人性化管理理念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现代企业管理把人性化管理理念作为核心内容,强调做好人的工作。企业管理的成效越来越依赖于生产者能动性的发挥。

一、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制度化管理,就是依照既定的程序和规章进行管理,也就是用制度来管理人。实行制度化管理,意味着管理活动的范围与内容都应由制度做出界定,管理者的权限范围及行使方式都要有制度依据,任何组织成员的言行都须合乎制度要求。作为科层制的必然产物,摒弃了随意性和主观性,标志着管理从经验走向了科学。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同时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

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等各个环节上,尊重、相信、依靠员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把对人的能力的培养和积极性的发挥放在首要位置,帮助员工成为能够自我管理的人,并在岗位上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人性化管理作为当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式之一,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尤其是人的能动性,把实现员工的自我发展与达到企业的管理目标有机统一起来。

二、制度化与人性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制度化和人性化是伴随管理活动全过程的一对矛盾统一体,正确处理好两者间的辩证关系,在人性化的基础上实施制度化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人力资源具有两重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一方面企业员工是自然人,有体力、智力、生理、心理等自然方面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尊重和满足这种合理需求,并以此作为制定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同时又是社会人,有着各不相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人力资源管理应在充分尊重员工个性之下,制定相应的制度加以约束和规范,使个体的价值观、行为观统一到企业和社会的发展目标上,形成最佳的合力。在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基础上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起来,服务于企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二)人性化管理是实施制度化管理的前提和条件。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所约束和管理的对象不是物,是一个不断增长的、有着多种职业生涯模式和多种职业追求的员工队伍。因此,研究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必须建立在对企业员工的基本状况及主导需求等主体因素进行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之上,把大多数员工对制度的拥护度和可接受度作为基本依据之一,努力探寻能够深入员工心灵和灵魂的途径。只有把制度构建在“以人为本”的立足点上,制度才会具备强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发挥出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制度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载体和依据,人性化管理其实质是更高层次的制度化管理。一方面人性化管理的原则和思想需要通过制度化来表达,体现并付诸实施。人性化本身只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只有落实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中,才能成为一种企业管理活动。离开了制度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只能是“高空之水”;另一方面制度是现代一切企业管理活动的依据,人性化管理同样也须在遵循相关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在充分体现人性化原则的前提下实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才能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内部环境。因此,人性化管理作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管理实践后的必然产物,它以制度化管理为依托,并使制度化管理摆脱了科层制所固有的机械色彩而进入了新的、充满活力的高级境界。人性化管理不能也无法脱离制度化管理而存在。

三、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应用选择

(一)高度人性化或自主化模式。这种模式适合实施于高价值与高人性层次人才,他们具有相当高的工作技能、文化水平和工作自主性,追求人性价值观层面的需求,自尊心强,将工作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所谓高度人性化,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全面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具体的实践方式是:(1)工作结构:弹性化的工作设计、高度授权、鼓励参与重大决策制定,并强调充分发挥此类员工的判断力;(2)激励:实施长期的激励计划,多样式的福利计划以及基于知识的薪酬设计;(3)技能改进:持续有效的反馈,内部晋升和持续的培训计划。

(二)胡萝卜加大棒模式。这种模式适合实施于高价值与低层次的人员。很多技术型员工、有经验的销售人员、财务人员等都属于此类,他们对企业的价值贡献相对较大,但对企业的责任心差、组织忠诚度低,人性层次不高。对他们就应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模式,即在较高经济诱因下,辅之以严格的制度化管理,约束他们的行为,使之符合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对应的实践方式是:(1)工作结构:标准化或适度弹性化的工作时间,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较严格的工作规范约束工作表现,适度的惩罚措施;(2)激励:基于工作业绩的奖励计划;(3)技能改进:基于工作业绩的反馈;定期的素质培训计划。

(三)严厉制度化模式。适合该模式的员工价值和人生层次都比较低。大部分的基层员工都属于此,企业对他们就应该采取严厉制度化管理,即通过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检查、控制来约束工作表现,采用适当的奖惩手段确保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使之不断为企业战略目标服务。对应的实践方法是:(1)工作结构:标准化的工作,严格的工作流程规范、考勤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等;(2)激励:基于任务完成情况的奖励计划;(3)技能改进:基于工作表现的反馈,入职培训计划。

(四)适度人性化模式。如果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贡献相对低,但他们的人性层次较高,那么就采取这种模式。实践方法是:(1)工作结构:标准化或适度弹性的工作,有参考的工作流程规范;(2)激励方面:基于工作任务的激励计划;(3)技能改进:基于工作结果的反馈,定期的技能培训计划。

四、人力资源中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协调

(一)根据企业员工的规模,区别情况运用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形是:当企业员工规模大、数量多时,由于成员复杂、性格各异,容易在企业内形成不同的思想派别,针对这种复杂的员工情况,应当采取刚性的制度化管理方式。反之,规模小、员工数量少时,员工由于日常工作紧密而频繁,使得彼此之间较为熟悉,成员间需要通过团体的情感互动来实现心理需求的满足,因此团体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采用人性化的手段则有利于形成企业的文化和团体的凝聚力。

(二)根据企业与员工交换目标的一致性程度,区别情况运用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一种资源交换关系,企业要求的资源交换目标比较简单,体现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而员工的交换目标较为复杂,它或表现为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或表现为受到企业的重视、得到自我能力水平的提升、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环境的归属感等。当企业与员工的交换目标基本一致时,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更能够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反之,企业就应当用制度化的管理手段,防止员工的盲目自我调节,防范员工流失。

(三)根据企业员工所交往内容的复杂性,区别情况应用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员工所处的岗位不同,他们的复杂性也不同。通常情况下,技术性、生产性岗位的彼此间交往较为简单、明确;而管理岗位、营销岗位的员工较为复杂,内容含糊。对于前者,用非人性化的制度管理明确界定他们的职责、任务就可对他们起到良好的作用。而后者,用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比较容易发挥他们工作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形成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

(四)根据企业员工个性发挥程度,区别情况采取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在一些管理岗位、营销岗位中,员工的个性发挥与企业的目标容易达到一致,因此实行人性化管理效果较好。而诸如财务、资产管理和统计等岗位,其职责明确,个性的发挥容易导致企业的损失,所以必须实行严明的制度管理。

(五)根据企业的组织行为涉及的层面,区别情况采取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企业的组织行为分为面向全体的行为、面向部门的行为。面向全体的行为,对全体员工应当共同遵守,需要实行明确的制度管理,而面向部门的行为,要求部门成员共同遵行,不但要有明确的制度来明确部门内不同岗位的分工,同时也要有人性化管理的情感合作与交流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周荣华,张太雷.以人为本与制度化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1.

[2]薛秀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化与人性化探讨[J].山西冶金,2008.6.

[3]胡立新.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境界[J].江苏冶金,2007.

第12篇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国有大型煤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迫切需要得到改革和优化,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才能将人才的价值彻底的激发出来。在国有大型煤矿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一个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原则的内部运行机制。充分整合成本控制和人力资源的不断优化配置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存在以户籍为基础条件的社会经济制度,深刻影响着国有大型煤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需要对环境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不断优化环境,总体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关键词:

国有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环境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097-02

1 前言

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煤炭企业还没有完全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也没有将内部经营模式进行优化和改革,也不具备健全完善的相关保健机制。煤炭企业的社会职能没有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剥离。国有煤炭企业想要实现现代化特征明显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因为社会还存在明显的身份制、用工制度、户籍制度等。所以,对可能会影响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充分掌握煤炭企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并且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改进优化策略,为煤矿人力资源体制改革创造发展的环境。

2 改革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在深入的分析企业制度之后,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大部分的国有煤矿企业还没有足够的条件形成真正的市场化企业。所以,在国有煤矿企业内部是无法执行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企业制度而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快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管理制度的扩大化,同时也是一种企业制度的具体化。

2.1 国有煤矿内部产权不明晰

我国大部分的国有煤矿都存在产权不明晰的现象,所以,国有煤矿就不像其他企业一样具备一个完全适合自己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我国的国有煤矿特点得知,国有煤矿不是企业,是一个隶属于矿业集团公司的二级独立法人单位。矿业集团公司管理着国有煤矿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矿业集团公司需要总体的规划国有煤矿的发展情况,进而统一处理发展情况发展规划情况以及总体经营,在实际的工作中,国有煤矿需要严格遵守矿业集团公司的管理、安排和规划。这样影响着国有煤矿企业无法具备用人自利,尤其是在使用和提拔高级管理人员等方面没有相应的决策权和自,在设置组织机构以及管理供求情况等方面也没有相应的决策权和自。

2.2 国有大型煤矿不具备市场化的内部运行机制

我国的煤矿企业想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就需要以资产为中心去建立相应的资本运行机制,国有型煤矿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市场竞争模式的要求去进行资本运营管理,国有大型煤矿企业需要建立一系列产权明晰的子公司,不断的转变国有大型煤矿企业的运营模式,通过企业愈加产权明晰以及运营模式的转变,促进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实现。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煤矿设置了相应的直属经济部门,有一些部门还有一定的独立法人资格,看上去是完全有权进行经济核算。但是,国有大型煤矿企业和这些直属经济部门之间的产权划分不清,直属经济部门是国有大型煤矿的直属单位。国有煤矿企业的直属经济部门主要是进行行政管理而不是对资本运营的管理,于是这类型的直属经济部门就成了一堆没有市场生存能力以及竞争能力的寄生虫。在这个背景下,煤矿企业就很难落实贯彻市场竞争机制,从而很难实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3 国有大型煤矿无法从社会职能中剥离

国有大型煤矿无法从社会职能中剥离,国有大型煤矿还不是真正的企业,在其运行的期间还要是时刻履行政府赋予的社会职能,这是对其根本性的要求。所以,国有大型煤矿在发展的过程中就无法具备想常规企业应该拥有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因此,国有煤矿得行为特征不纳入企业行为特征行列中。一个企业的性质决定着企业采取何种管理模式,所以,国有大型煤矿无法具备企业的行为特征,国有大型煤矿的体制决定着其管理模式。经过研究得知,企业想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经营管理有不一样的地方,国有大型煤矿主要目的是实现利益目标以及其他非利益目标两方面的有效平衡。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有大型煤矿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缺陷日渐显露出来,影响着国有大型煤矿的稳定发展,所以,迫切需要改变现行企业管理制度,如果不改变现行企业管理制度就无法完善国有大型煤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3 人力资源制度的健全以及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

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的扩展大型煤矿劳动力市场范围,并且有效的解决影响人力资源制度有效发挥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问题。我国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发展计划经济的,从目前阶段来看,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社会服务机制,从某一个特角度而言也是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职能。但是,社会职能跟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及其他经济资源不存在紧密的联系。如果企业承担了其他的职能,那这些社会职能就会对企业的发展起着相应的制约作用。所以,国有大型煤矿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要求解决在国有大型煤矿人力资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制约因素。国有大型煤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构成相当的复杂,要求在考虑工作匹配和劳动者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还考虑到优化配置企业的资源。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使企业的各项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国有煤矿在找准发展管理目标的时候,需要立足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这样才能为国有大型煤矿人力资源制度的完善以及贯彻实施创造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非经营性,这种非经营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有效激励机制的完善。国有大型煤矿企业应该重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就业保障体系建设;福利分配制度建设。就国有大型煤矿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问题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好坏受到一系列环境成本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分析实际的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降低资源管理的成本的措施。例如:不断优化管理人员、管理设施组成结构。深入的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因素,可以强化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强化经营效果。从福利的角度来看问题就会发现,企业资源经营效果的提高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资源得到很好的优化配置。国有大型煤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也就是说社会制度保障的不断完善,同时也是一种适应内外环境的真实表现。国有大型煤矿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不断优化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总体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

4 总结

综上所述,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受到制度以及环境的深刻影响,制度的改革以及环境问题的解决是完善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条件以及社会基础。不断实现国有煤炭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优化,不断提高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同时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国有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纪玉.国有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1,4(12):952-953.

[2]刘秀英.国有煤矿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1,4(16):654-655.

[3]刘兆清.国有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浅议[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2,10(0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