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应用培训

计算机应用培训

时间:2023-06-02 09:58:20

计算机应用培训

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企业员工培训 管理信息系统

一、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一方面企业的员工面临着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的挑战,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从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的层面来看,伴随着企业计算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深入的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及销售等诸多的环节中。对于企业来说,员工在计算机操作方面技术的高低对企业的工作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计算机培训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深入还能有效的促进企业员工素质的不断的提高,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另外,计算机应用技术本身也可以用来对企业员工培训进行管理,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协助企业提高员工培训方面的工作效率。

二、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分析

1.企业计算机培训内容

计算机应用所包含内容较多,具体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应用等,有的企业还将计算机应用在自动控制等诸多方面。从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内容的来看,主要有计算机入门培训、计算机技术培训及计算机专业培训这三个方面。首先,从计算机入门培训的角度来看,所针对的主要是企业员工中没有接触过或者接触的较少的企业基层员工。通过针对这部分员工所进行的计算机入门培训能够让这些员工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其次,从计算机技术培训的角度来看,所针对的是通过计算机工具进行处理企业各种任务的管理层员工。举例来说,企业财务人员通过计算机对企业的财务与会计工作进行处理,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企业数据与资料的整理归档,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完成计算与制图等。除此以外,从计算机专业培训的角度来看,所针对的是企业中专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网络维护的专业人员。这些企业员工所需要掌握的是计算机应用方面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些企业员工是作为企业员工日常运作与生产管理的计算机管理维护人员存在的,也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后台支撑。

2.企业培训体系

从企业培训的层面来看,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指的是企业作为组织设计的,其目的是给企业的员工提供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机会。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培训和开发的目的是让企业的员工能够有对与自身工作联系密切的知识、技能或者实践经验方面能够获得提升的渠道,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从目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看,企业在人才流失和人才素质提高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企业也缺少对自身员工有效的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从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本身来看,该体系是一项系统化的动态过程,虽然企业从自身经营管理的目标出发,不断的研究一些有效的企业培训体系,虽然在工作中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企业员工培训管理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结合在应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企业中存在着还没有建立员工培训档案,或者建立了员工培训档案的企业中仅仅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手工管理信息的应用,没有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如何有效的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除了通过引进先进的高素质人才外,还需要加重对本身企业原有员工的培训。正是从这个层面来说,传统的手工管理员工培训的方式已经限制了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有效性的提升。手工管理信息的方式的弊端是企业员工管理信息无法形成系统化、准确及动态的跟踪管理,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同时工作效率相对来说较低,已经无法适应目前企业竞争的需要。也就是说,企业在培训体系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亟待加强。

三、企业员工培训中计算机应用策略

1.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的主要思路

首先,在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中坚持基础性和实用性这两者的统一。对于企业员工的计算机培训要关注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基本操作训练方面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从企业应用的实际出发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其次,在企业员工的计算机培训中要坚持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的统一。计算机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是呈动态变化的,因而在计算机培训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具体的培训中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培训企业员工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真正的达到计算机应用培训的目的。同时在企业员工的计算机培训中通过操作系统的应用,或者其他诸多方式要不断的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企业员工面前,从而不断的促进企业员工参与计算机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此以外,企业还应做好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的长期计划。这是由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决定的。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也就是说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符合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战略的企业员工计算机培训计划。并通过实际不断的完善计划,从而促进企业培训工作工作目标的实现。

2.计算机在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中的应用

从企业员工培训发展的层面来说,适应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在企业员工培训方面也应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系统化的企业员工培训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从自身员工培训体系的需求入手,通过对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系统需求的分析,提出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企业员工培训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现对企业员工培训管理信息系统从整体流程到程序结构、数据流程的设计,确定具体的系统的运行和使用环境,并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员工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的设计,从而确定该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及使用界面等。

总之,计算机应用与企业员工培训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加强企业员工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培训,同时还要从自身经营管理的实际出发不断加强计算机的应用,从而有效地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武少华.浅谈虚拟计算机在计算机培训教学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1).

[2]李娜.沈阳先锋计算机工程有限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8,(11).

第2篇

8月30日,我带着学校领导的重托,携着我校信息专业教师的期望,怀揣着对专业技能提高的梦想,踏上了飞往素有春城之称的美丽的城市—昆明,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基地培训+企业实践”模式的培训。

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学习;第二阶段为专业培训;第三阶段为软件开发。

了解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课程的改革、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并掌握了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flash以及图形图象处理、authorware、Photoshop技术等;实训时通过老师的讲授jave软件的使用,了解了配置服务器svn软件、数据建模sysbase、时细表rational`software、服务器sql2000等软件的安装以及使用,使自己在业务学习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此我主要汇报我思想上的收获

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每一场报告,每一次对话,都是思想的洗礼.

重庆人聂琴的《国际职业教育展及启示》报告,着重介绍了发达国爱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北欧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埃及、巴西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她的观念有:中国的高学历要求造成教育投入、成本的提高,造成了资源浪费;穷国难有优秀人材;中国是制造业的大国,而不是制造业的强国;教育问题不在教育内而在教育外,不可能用教育去解决非教育的社会问题;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高等教育人数的急剧膨胀必然迫使教育全面缩水;要有合理的人才结构,例:青海,高级人才太多而无用武之地。她提出:教育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没有绝对完美的教育形式,所谓好的教育形式只是针对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而言的。

云南师范大学的博士后陶云教授《教师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提出的总是更尖锐:教师是最危险的职业;诺贝尔奖是世界一流科学家的标志,预测中国未来20年也不会出现诺贝尔奖其原因是中国现代的教育比八股还八股;获得诺贝尔奖的没有一个考试考第一名的,却不乏学习成绩不好的,他们能获诺贝尔奖是因为有长久的兴趣;民族优秀=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差生是评比出来的;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例:青春期对更年期,指出女人生孩子最好在25—28岁之间;心理健康的内核就是自尊。

她还介绍了教师的现实压力:教师职业压力大;考试压力;学生因素;自我发展需要的压力;家庭因素的压力;工作负荷;职业期望;工作的单调,缺乏成就感,产生职业倦怠,情绪耗竭,性格解体,隆低了成就感。

她介绍了职业倦怠的原因: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制度对教师要求过多是主要的。指出:人性化的教师最美。

教师心理问题的调适:制定成功的目标;接受责任积极解决;自我调控,积极回避忽视;头脑哄爆法;学会休闲;拿得起放得下,随遇而安。离困境转移注意力;改变认知,做最坏打算的准备;学会保持心理平衡,学会超越自我。

他谈到中国的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投资渠道单一,投入总量不足;专业教师的数量不适应扩招的需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行业、企业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人的奋斗生活意识弱。

云南大学成教院书记李家祥作了职业教育学专题讲座。

第3篇

[关键词]网络培训 信息技术 教育 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徐喆(1980— ),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医学信息管理。(河北 张家口 075000)赵丙辰(1976— ),男 ,河北邢台人,邢台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苏广(1978—) ,男,河北邢台人,邢台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应用。(河北 邢台 0540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91—02

一、实行计算机信息网络培训的现实意义

目前,基于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搭建的网络平台的远程教育与培训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各类企业培训等方面的应用日趋深入与成熟,为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把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纳入到培训教育工作中,将计算机信息网络培训平台运用在培训教育工作中,提高了培训教育的水平,实现了社会对培训教育工作与成效的更多更高的要求,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展的潮流。

二、传统职工岗位培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培训员工所需的培训费用较多。传统的培训需求主要有:职工专业文化素质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现场培训,各类短期培训,岗位培训等。这些培训的性质有区别,且培训量大,相应的教学、教师、教材管理与考核评估管理都是繁重的工程。相应的单位与机构需要为员工培训投入大量物力与财力。因此,对目前多数企业的培训方式而言,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员工培训带来了花费也在逐步增加。

2.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部分单位与机构在培训上采取请培训机构外包培训的方式,但是目前培训市场还不成熟,这些机构虽然专业化水平高,宏观视野开阔,但是,良莠不齐,收费昂贵,缺乏针对性,计算机技术手段仍待提高;培训师鱼龙混杂,有人戏称“白领下岗就去做咨询、做培训”。这种机构培训出来的人才,往往企业、单位或机构还需要再次对其进行培训才能上岗。因此,对专业性、技术性、制度性、组织性的培训,还要以本机构内部培训为主,还必须采用更先进的技术用于培训教育。

3.尚未建立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从已经成立的培训中心来看,工作开展十分不均衡。培训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人员有限。有些地区或高校对培训工作十分重视,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教学和工作人员的时间安排紧张,工作开展较好。但有些学校有了资格却没有进行培训工作,各级培训部门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

三、计算机信息网络培训的优势

1.针对职业教育服务,实用丰富,影响广泛。开发与提供针对性强的、实用丰富的、界面操作简便的计算机信息培训教育服务,包括职教信息、职教招生、个性化职教教学资料下载、虚拟实习、关联式学习、交互式实时授课、协同教学交流、教学点播、交互式评测、就业指南、职教教务管理、用户管理等方面。例如,河北张家口的“干部学习新干线”就利用上述研究成果,在浙江省率先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信息网络化服务平台的应用。这个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员工培训内容上、形式上、管理上的创新与突破,进一步推动政府机关工作习惯与方式的变革,推进电子政务的实质性开展,对实现员工业务能力与国际接轨,由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化,最终提升整个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2.实现网上办公的可能,提高信息运用能力。利用师资培训中心网站实行网上办公。教师可登录中心网站了解师资培训中心最近的工作安排与动态信息。利用校园网进行信息的与日常工作的管理,如学生成绩管理、学籍管理、课程安排、教师档案管理、设备与图书资料等管理工作。为师资培训中心信息管理提供相互沟通渠道,实现师资培训中心内部动态信息管理,做到及时沟通信息与内部信息交流,并逐步与互联网上的其他教育网联合,有效地提高师资培训中心工作的效率与透明度,同时促使老师不断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提高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使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

3.利用网络开展培训,充分挖掘了教育资源。网络信息的即时性,有利于员工自主学习,减少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网络信息的快捷性,有助于提高员工学习、培训的效率。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员工及时学习与解决问题,有助于丰富员工的培训方式。网络信息的广泛性,有利于员工采集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接受到各种有针对性的信息。网络信息的开放性,有助于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开展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学习培训,有效地利用了网络这一先进手段,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发挥人才优势与团队精神,创造人人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保证了培训质量,提高了员工与干部的综合素质。

四、创建计算机信息网络培训平台,改善员工培训工作

1.信息网络化员工培训系统模型的建立。在培训系统的构建与设计上,可以分为系统管理、题库管理、人员管理、组织考试、在线学习、在线自测、在线考试、统计分析等几个模块;参与这些模块的人员可以分为系统管理员、教辅员、培训讲师、培训学员等角色。系统需要将教学、自习、作业练习、测试及考核有机地组织起来,将整个传统的培训过程移植到软件系统内部予以实现。这个系统在网上实现教、学、研、考、管等多种功能,及时干部培训的动态信息,提供培训政策法规查询,推荐培训课程与教材,进行培训经验的交流,开发培训评估体系,为公务员教育培训搭建一个统一规范、快速便捷、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的学习管理平台。

2.E—Learning培训系统的引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公众信息网络,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采用E—Learning的培训方式,由信息管理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及学习应用系统三部分组成。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承担网站功能信息管理、用户权限分配等职能;门户网站系统下设学习(管理)中心、新闻中心、交流空间、考核考试、精品推荐、课程资源、图书馆、时政论坛等栏目;学习应用系统下设选择课程、考试考核、学习交流、学习记录、提交心得、课程评估、个人资料、学年学习情况等功能模块。通过E—Learning培训系统,可以实现对公务员、干部与员工培训的信息网络化管理,实现政府各地各部门的培训主管机构、培训教师、培训管理人员、参训公务员之间基于广域网的培训过程交流与管理,降低了培训成本,有效地提升了培训与信息管理效率。

3.E—Training培训课程的日渐完善。典型的基于网络的E—Training材料以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替代了与指导教师面对面的交流。这种表面上没有教师的课程实际上正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区别仅仅在于由计算机以及一系列事先设计好的子程序代替了教师对参与者进行指导、评估、强化与刺激等。E—Training方法可以进行分布式的学习,并有效降低学习所花费的成本。根据ASTD2001的报告,只有17.5%的使用者首先选择了E—Training这种培训方式。许多公司在自己的“学习平台”上安装了基于网络或基于计算机的E—Training课程,与传统培训相比,这些课程的使用率与优先选样的比例仍待完善。目前的E—Training方法产生了一大批由培训课程、电子课件,或者由各种素材、程序化的模板等组成的知识仓库,有些时候甚至组织为一种虚拟环境。因此,E—Training要想得到深入使用,必须从关注那些众所周知的、十分熟悉的培训产生、过程、角色等问题,转而关注那些从未进行过网络学习的学习者的现实状态,去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海霞.网络环境下企业培训模式的探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5).

第4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考前辅导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3-0000-02

按照《教育部关于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生部分公共课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通知》(教高[2004]5号)的要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学生都需要参加“计算机应用基础”全国统一的网上考试。由于这项考试具有考试面广、题库量大、操作性强、监考严格四大特点,加上贵州“老少边穷”的省情,致使我校本部开放教育本科学员网考合格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低于周边省份同级同类学员。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电大,已经深深感受到网考给扩大开放教育办学规模,保证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带来的巨大压力,从2011年起,贵州电大开始了“远程教育中提高计算机网考合格率的对策研究”课题,笔者参加该课题研究,并负责考前培训的工作,在教学策略和考前辅导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以下是针对考前培训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考前辅导的安排

关于考前辅导的时间安排,主要有以下四点:1.本课程每个学期都应该开设,而课程结束时间很关键,上半年应在6月上旬结束,下半年应在12月上旬结束,让学生趁热打铁,学完即可报考当期网考。2.集中教学(面授)时间不要与其他任何课程冲突,如某个时刻开放教育本科仅安排该门课程教学,以便让多次报考的学生也能参加集中教学和辅导。3.由于开放教育的教学对象是成年人,工学矛盾、家学矛盾都比较突出,因此平时辅导时间最好安排在工作日的晚上,考前再安排1-2次周六的时间进行集中强化。4.调整教学计划,从新生入学着手,在新生入学培训后,立即开始对本课程的学习。

由于成人学员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时间相对紧张,因此及时获得考试信息、下载课程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制定正确的学习策略和备考方案、正确完成网考报名程序等均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在开始培训之前,我们要先让学生填写调查表进行知识的摸底,根据收集到的学员情况制定适合学员的学习策略,帮助学员实现对考试内容、考试大纲、考试时间、试题结构与题型、试题题量与难度分布、可用的学习资源、自己可支配的有效时间等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合理的学习策略和备考方案。另外,辅导员还要检查督促学员积极参加面授辅导、网上答疑和讨论,接受考前强化培训,进行考前模拟练习等,同时利用电话、E-MAIL和QQ聊天等网络工具,为学员提供各种学习和考试的咨询服务。

二、安排考前培训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课程,该课程网络统考重在考查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考试中基础知识的选择题部分占40分,而操作题占60分,满分100分。对大部分开放教育学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面授辅导成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作为辅导教师应仔细研究统考大纲,坚持以纲为纲,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分析统考知识点,把握章节重难点,总结反馈统考信息,认真设计面授辅导方案。通过面授辅导,引导学员按照知识体系和结构由浅入深系统的进行复习备考。

考前培训我们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理论知识部分、操作部分和网考要点讲授。

(一)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占总分的40%,涉及知识面极广。根据以往考试情况分析,我们发现相对操作题,考生在理论知识部分失分情况更为严重。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随着计算机网考题库不断进行扩充,很多理论题已经超出考试大纲的范围,其次由于成人生自身年龄偏大,记忆力下降。根据以上特点,我们的理论教学要突出四个重点:1.教会学生进行取舍,复习以考试大纲为主,对于某些过于刁钻的题目果断放弃。2.在教学的时候尽量以理解为主,多让学生联想,少让学生少记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病毒的特性的时候,我们就以感冒病毒来举例,这样学生看到计算机病毒时,就自然而然的想到感冒病毒,就会想到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等特性。3.教会学生巧做题目。例如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是考试的必考题目。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这部分内容起码要花上半节课的内容,而且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还要花大量时间进行计算。我们就教学生使用附件的科学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既省时又省力。其实很多Word、Excel的题目,只要把软件打开一看就可以得到答案,根本无需强行记忆。4.使用好随书附带的联系光盘,建议有时间的学生多做理论练习题,熟悉题目。

(二)操作部分

操作题占到总分的60%。题目包括计算机基础操作题、WORD文字编辑操作题、EXCEL电子表格操作题、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操作题、Internet的应用操作题及新增加的多媒体应用。这部分的练习我们以全国高校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组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随书光盘“全国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练习系统”为平台进行练习。

第5篇

关键词:专业实习实训;初期改革措施与问题;构建新模式与制度机制;新模式取得实效

0.引言

“未来十年,世界将进入万物互联互通和智能化潮流的泛智能化时代,‘硬件+软件+服务’日趋融合相互渗透,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总理提出的“互联网+”顺应了全球信息技术形势的变化,引领我国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加快发展的新步伐。然而,产业发展需要一定数量与特定质量的专业化人才,据统计,软件行业每年有120万人才缺口,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也给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为此,各高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改革。实习实训是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前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的重要过程。

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实习实训概况

近十年来,针对软件人才共性化培养与企业个性化需求出现的供需脱节问题,我国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采取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如调整专业结构、开拓校企合作渠道、与企业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等,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应用型“3+1”人才培养目标,即前3年在校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课程,第4年全程进入企业开展工程实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各高校进行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的重新制订,作为实践教学改革核心的专业实习实训,其主要办法包括建立校外企业实践基地、增加实习次数及学时数、增加课程设计门类、加强实习实训的管理等,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应用型本科专业实习实训存在的问题

实习实训能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校企合作出现了如下的问题。

(1)以培训机构为主体,合作资源单一化。

(2)实践基地数量不足,地域局限性问题凸显。

(3)实习实训存在随机性,校企合作缺少约束力。

(4)顶岗实习缺少程序管理与质量跟踪机制。

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四年一体三段式”实习实训新模式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升级目标。基于应用型(3+1)人才培养目标,在前期实习实训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实习实训工作中探索新的模式,实现实习实训工作由过程管理转化为制度规范的科学管理体系,提升管理层次。

3.1多地域分层次建立企业实践基地

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与专业方向相对应的实践基地是实习实训改革的首要条件。根据各专业实习计划要求,需要在多地域建立企业实践基地。目前,学院的实践基地有深圳软件园、青岛软件园、东软集团、上海交通大学实训中心、北京天健集团、北京尚观科技、上海九城、杭州创客汇、苏州高博教育、哈尔滨海康软件等30多家企业,并将这些企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专业、物联网工程4个专业相对应,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实习实训,满足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

3.2构建“四年一体三段式”实习实训管理模式,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我们重点构建“四年一体三段式”实习实训管理模式,将实习实训贯穿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全过程。新模式将大学四年的实习实训分成“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三个阶段进行,实习实训的课时比例达到了专业教学总课时的30%,达到了教育部最新文件精神的要求标准。

3.2.1开展企业认知实习,开拓学生行业领域视野

“认知实习”为“四年一体三段式”的第一阶段,安排在大一学年。该阶段统一安排学生到国内相关专业方向的知名企业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实习活动,时间为1周。认知实习以企业参观为主,让学生了解软件行业。期间,项目经理给实习学生做行业引导,并利用C语言与导论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指导学生编写小型的程序项目,让学生了解项目设计流程。通过认知实习,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涉及岗位的感性认识,使其对专业领域及现状有一定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领域,明确所学的专业方向,形成初步的专业感性认识,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并增强其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2.2加强专业实习(实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专业实习(实训)”是“四年一体三段式”的第二阶段,为重要阶段。专业实习,主要安排在大二时期进行,为期3-4周。在该阶段,学生基本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院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方向划分并组成新的专业班级。此时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完整的技术程序,了解实习单位各个部门的职能和运作,体会专业实践与课堂理论的联系和差距。实习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内容根据不同方向分别设计,如计算机科学的嵌入式方向和软件方向、数字媒体的游戏媒体设计方向和游戏软件设计方向等。根据各专业系主任制订的要求,本阶段的实习让学生在企业人员的指导下分项目组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中等规模的项目,实习结束之前所有学生均要进行项目组集体答辩。

专业实训在大三阶段进行,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本阶段的实习主要以项目实训为主,采取校内、校外结合的方式完成企业模拟与真实项目。一方面充分发挥学院特色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的功能,校内教师与企业经理双向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另一方面学生全部到企业去,由企业项目经理带领,将学生分成几个项目组,分模块参与项目的研发,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2.3落实全程顶岗实习,促进学生高质量实习与就业能力

“顶岗实习”是“四年一体三段式”的第三阶段,为关键阶段。

根据应用型“3+1”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在大四学年要以企业准员工身份全程进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活动,称为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体系、知识结构、技能要求以及职业特征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系统运用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本专业实际操作过程的具体内容、环节、方式、方法以及工作性质、工作规程有所了解和熟悉,以便毕业后尽快熟悉本专业的业务,胜任本职工作。

顶岗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企业工程实践过程,需要学院有计划、有程序、有步骤地将学生逐一落实到企业进行实习。在大三下学期,学院组织安排企业校园招聘实习生,为学生搭建平台,学生针对自身条件及兴趣选择实习企业。顶岗实习以推荐实习单位为主,学生自主联系、分散实习为辅,顶岗实习的学生承担实习企业相关职位的工作任务:①能力强的学生通过投简历自行找到实习公司;②学院引入软件园、软件与服务外包公司进行校园招聘,学生经过考核进入公司实习;③需要进行短期培训的同学,进入培训机构进行4个月的学习,再进入公司实习;④考研的学生,学院统一安排公司定期实习;⑤确定实习企业需要签订实习协议;⑥进入公司实习10个月;⑦实习结束后,回校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4.建立实习实训管理制度机制

根据“四年一体三段式”的实习实训管理模式,我们制订了《实习实训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文件。《实习实训管理办法》从实习基地建设、企业考核、实习计划、带队教师、企业教师、学生管理等方面制订相应的文件规定,并附有校企合作协议、实习涉及的各类表格等文件。《实习实训管理办法》是学院实习实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可使实习实训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操作,形成一整套科学管理体系。

4.1严格考核实习实训相关企业

对于实习实训合作的企业,需要经过实习实训领导小组深入企业进行考察,包括资质、环境、规模、师资力量、承担实习的能力、完成实习的质量标准要求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审核。考核后确定合作的企业,首先必须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教学要求制订详细条款,保证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能够达到教学计划的要求,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并对学生的安全管理等关键因素给出保障。

4.2制订实习实训管理规定与职责

制订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学生遵守实习计划,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和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虚心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业务流程知识,认真做好实习日志,认真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活动结束后,由实习单位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实习鉴定,给出鉴定意见。

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实训)实行带队教师(包括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负责人逐级管理制,带队教师全面负责,学生负责人协助带队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动态。顶岗实习实行按人数比例分配专业指导教师与区域学生负责人逐级管理制,分区域对实习学生进行全程跟踪监管。

4.3制订学生成绩考评标准

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均按照专业培养计划进行成绩考核,实行学分制,成绩考核表记入学生档案。成绩不合格者需重新进行专业实习,累计三次不合格者按结业处理。考研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要求学生考试结束当天提交研究生考试准考证原件,考研总成绩作为核定学生实习实训成绩的一部分,占50%。学校统一安排企业组织学生定期实训,企业实习成绩占最后实习成绩的50%。

4.4成立实习实训管理组织机构

实习实训工作需要成立领导小组管理机构,并针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各阶段的实习点的选定、顶岗实习企业的选择等事宜开会进行商议确定。领导与实习实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别对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期间的各专业实习点进行巡查,及时了解并掌握带队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实习情况以及企业的配合与支持力度,形成领导及广大教师齐抓共管的督查与分级管理机制。

第6篇

1.1 不重视、无系统的培训计划

(1)院校方面:近年来各院校都开展了教师计算机教育技术培训,但培训内容多数都以基本操作为主,没有更深入的系统的培训计划。有的院校受经济条件的影响,计算机教育软硬件投入不足,教师上机实践得不到保证,培训后的效果差,极大地打击了学校和参训教师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计算机教育技术的实现。有的院校购置了一定的计算机教育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充分利用,没有把计算机教育技术这门课程保质保量地上好。

(2)教师方面:多数教师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应用潜力与优势,没有积极参加计算机教育技术培训更谈不上将计算机技术整合在学科教学实践中。

1.2 师资匮乏,培训质量不高

受培训时间、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多数院校的教师计算机教育技术培训都采用以学校为培训基础的“校本培训”形式,由此加重了计算机教师的教学任务,使得本来就很紧张的计算机师资更加匮乏,严重影响了培训质量。

1.3 时间冲突、培训效率低

计算机教育技术培训的对象为各学科的任课教师,培训时间难免会与教师的授课时间冲突,大部份教师难以完成整个培训计划。有些培训对象是学校的部门领导或学科代表,他们对学习计算机教育技术的兴趣非常大,因为工作忙,教学任务重,有时无法参加培训班的学习。时间上的冲突,大大降低了培训效率,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

1.4 培训内容难以推陈出新

计算机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计算机基本知识之外,还应不断跟踪计算机发展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及时地把一些相关的新知识、新信息穿插在整个教学内容中。目前各院校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影响了培训进度,使得培训内容无法及时地推陈出新。

2提高教师计算机教育技术的几点思考

2.1 提高认识、加大投入、重视培训

要充分认识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方式。计算机教育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计算机教育环境的改善只靠学校投资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大政府投资的同时广泛吸收和综合社会上的资源。计算机是一门发展速度快、实践性强的应用型课程,要充分利用现在的软硬件资源加大培训力度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质量

计算机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开拓性的学科,知识的更新速度快,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外,还要具有探索和创新的专业素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开展计算机教育技术培训要有一支积极钻研、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计算机教师应当加强自身修养、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学校应该尽量为计算机教师创造培训、进修、交流、观摩教学等各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全面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2.3 多种培训方式并用

2.3.1 分时段培训

由于参训教师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很多时候不能按时参加培训,我们可以在多数教师无教学任务的时候进行集中培训,对不能及时参加培训的教师再进行分散培训,以尽量保证每位教师都能完成系统的培训。

2.3.2 分阶段培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教师计算机应用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也显现出较大的层次差别,我们可以根据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分阶段对教师进行培训,基础差的教师通过初级培训后可以据其情况和要求进入高一阶段的培训。经过分阶段的培训,不同程度的教师经过各阶段的培训循序渐进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由于参训教师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进行学习,使用计算机的需求是不同的,加上计算机发展较快,我们还可以根据参训教师的需求和计算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2.3.3 校内外结合

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教育技术培训可以 “校本培训”形式,这样有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精神,有利于校内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有利于校内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培训的成本,提高培训的实效。鉴于培训时间的冲突、教师计算机水平不一、计算机教师自身教学任务繁重等多方面原因,可以视学校及教师本身的情况选择校外培训。教师到各地教育中心的研修机构、研究机关以及开放大学学习,不但可以自主选择计算机培训时间及内容,加大了交流面,还极大地提升了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培训效果显著。

2.3.4 大力推行网络化教学、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教育将不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当前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与网络密不可分,利用丰富的立体化的网络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网络教学,使教师由被动学习转变为在网络平台上随时进行的主动学习,才能真正实现教师计算机教育技术培训的自主学习目标。

2.4“以人为本”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

2.4.1 教学内容“以人为本”

计算机教育技术内容具有覆盖面广、难度不一的特点,而参训教师的计算机基础和兴趣爱好都各不相同,在安排培训计划时可以根据教师的兴趣爱好开设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以供教师选择。通过“以人为本”的方式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

2.4.2 专用机房随时供教师使用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操作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教师专用机房并实施开放管理,为教师提供自由上机的学习环境,使教师有时间和机会接触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以提高教师的自学和创新能力。

3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与学双向发展

激励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与途径。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教师在良好的氛围中去创造、创新和发展,学校才能培养出基础更扎实、知识更面宽、创新力更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经过系统全面、高质量计算机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往往能够较好地将计算机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生动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并注意适当适时的具体情况,创造条件以激发教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自身发展的统一,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教与学双向良性发展的目的。

4灵活适度的考核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培训结束前对培训对象进行公正透明、灵活适度的考核,让教师对自己的培训成果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自我认知,其目的在于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即对教师的计算机教育技术应用做出恰当的评价,并根据其水平提出相关培训建议。

参考文献

第7篇

会计电算化就是当代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它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并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在经济管理诸领域中处于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领先地位,正在起到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

1 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意义

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项高技术工作,它不仅需要会计和计算机专门人才,更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财会和计算机业务的双栖人才至关重要。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是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电算化系统建立起来后,会计人员的电算化知识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将是会计电算化成功与否的关键。财会部门主管不仅要亲自带头学习电算化的知识,而且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组织财会人员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和熟悉并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实践证明会计电算化培训必须先行。作为单位的财会部门主管,要积极组织和安排会计人员进行知识培训,为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实施做好人才准备。

2 培训工作的特点

(1)培训的经常性。及时充实和长期积累能使会计人员保持技术上的先进地位,获得最大的技术开发潜能。所以培训应具有经常性,逐步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会计人员应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知识。否则,将会导致会计人员电算化专业知识落后,不能适应软件的升级、追加新功能的变化。《第三次浪潮》作者托夫勒,曾经呼吁:“现在需要的是培训、培训、再培训。培训甚至可能成为第三次浪潮中的最大产业之一,成为一个重要的出口产业。”

(2)培训的超前性。关注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其他学科理论的技术前沿研究,以最大程度地培养、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为开发人的最大潜能创造机会。

3 会计电算化的培训管理

(1)确定不同的培训级次

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一部分会计人员应进行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掌握计算机和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多数会计人员要通过中级培训,使之能够负责计算机系统环境和会计软件的维护工作;一少部分会计人员要接受高级培训,掌握会计软件系统的实施与运行管理的能力,并能够逐步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

(2)确定培训内容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作为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在内容上,应该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培训内容和课程的设计应基于培训目标。我们要根据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选择一些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制定出培训内容,具体地说,一方面要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比重,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还应该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维护能力,能够比较熟练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熟悉Internet的知识;另一方面对少数参加高级培训的人员,因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完成软硬件的系统维护工作,所以培训内容还应包括软件的内部结构、数据结构和具体处理过程,并能解决版本升级、硬件和操作系统升级带来的问题,这些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财会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并对本企业财会业务处理十分熟悉,了解和掌握程序设计技术及程序设计语言的应用知识、数据库理论与应用知识、操作系统和各种工具软件的应用知识、计算机硬件和使用知识以及系统分析设计技术等。

(3)选择适合本单位的培训方式

根据企业是否拥有与培训相关的专业人士及培训时间,企业可选择企业内部培训和到外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两种方式。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培训教师的素质高低对培训效果影响很大,因此企业一定要保证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无论培训教师来自企业内外,都必须具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4)培训结束的考核评估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师培训;素质教育

新课标下课程改革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而小学计算机教学水平却长期滞后于课改发展,从业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是良莠不齐。为促进素质教育改革,提升小学计算机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有效提升小学计算机教学的整体水平,需要加强对小学计算机教师的培训,以不断更新教师的业务知识,适应计算机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

一、实际教学需求分析

在当前应试教育体制环境下,学校将课程设置为主副科制。如,计算机、美术、音乐这类的副科,无论是教学设置还是教学资源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学内容或教学水平严重滞后于学科发展的现象,或是课堂所教授的知识远远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学生所学的知识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其中固然有现实教育体制的影响,但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是制约教学发展的主因。而计算机又是一门发展迅猛的学科,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之快,需要教师不断地充电学习。因此,小学计算机教师的培训工作要经常开展、长期开展,以保障教师获取充分的继续学习机会,更新知识储备。

二、受训教师计算机能力分析

受训教师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1)城乡区域差异最为明显,我区大部分教师是农村教师,受办公条件的限制,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十分有限,获取行业技术信息的机会甚少;(2)受训教师年龄层次差别较大,年龄较大的教师对于计算机的新知识、新技能掌握速度较慢,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更是远远落后于年轻教师;(3)在学习态度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一些教师只是为了应付工作,对于计算机知识缺乏基本的兴趣,还有一些教师固步自封,认为自己的知识足以应付小学计算机的教学工作,因此,主观能动性不强,不可能积极挖掘新知识实现自主学习,更谈不上知识更新。

三、培训目标的设定

基于以上情况,从实践教学需求和教师培训效果出发,笔者对小学计算机教师的培训目标进行了重新设定。

1.根据受训教师基础素质不同,因材施教

在制订培训教学大纲之前,先对受训教师进行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方面的调查分析,根据受训教师的个体差异和知识基础,采取不同的授课大纲,因材施教。计算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和受训教师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可分组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训演练。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较好的教师,适当增加实训练习的难度,使其教学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较差的教师,制订的实训目标以巩固知识点为主,夯实操作基础,并适当增加学习课时。

2.搭载教学任务,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教学

教师培训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独立教学的能力,在培训过程中以练带学,以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教师的知识应用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或采取与受训教师所在学校合作共建教学项目,以项目的最终目标作为培训目标。在培训中将受训教师分成若干项目组,通过完成项目,来提升受训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完成最终的培训教学目标。

3.有针对性地巩固培训成果

改变以往培训的“形而上学”模式,着重考查受训教师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并通过测试来反馈培训效果,及时修正培训大纲和目标。对于培训大纲所设置的知识点,要逐一分析,寻找培训过程中的盲点,根据测试中普遍存在的知识薄弱点统一进行针对性训练,巩固受训教师的知识掌握情况;对于个别问题、个别授课或加课辅导,务必使受训教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4.克服学习惰性,提升受训教师的自学能力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提下,需要不断地充电学习,使

计算机教师压力倍增。受训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知识结构老化。面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教师要获取前沿技术和新知识,凭借一己之力有些困难。而培训机构的设置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充电环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培训中,为受训教师提供行之有效的自学方法,使其在培训结束后亦能随时掌握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动态,提升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小学计算机教师培训的终极目标。

总之,小学计算机教师的培训目标应本着科学教育的方法,

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开阔教学视野为宗旨,着力打造一支职业素养高、专业知识丰富、善于在实践教学中锐意进取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为小学计算机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培训;路径

一、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科学制定财务管理培训内容

(一)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1、现代财务管理要求对财务管理对象(企业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给出明确的数量概念,进行价值判断。一是财务管理的定量特征主要表面在统计学、经济数学等在投资决策领域的运用。投资风险的研究是财务管理的定量特征的主要表现,这种投资既包括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既涉及实物资产。也包含有金融资产等诸多投资领域。二是财务管理可以不参考数量的分析而做出决策,但可通过应用数量方法使做出的决策趋于更佳,在财务管理实施的过程中,数量模型本身并不做出决策,但是可以用来完善判断过程,帮助弄清情况,保证最终决策和策略的可靠性。三是定量特征具代表性的体现是关于实证研究中对数量方法的依赖,甚至可以说,数量方法是实证研究的基本技术。

2、财务管理从规范到实证的发展。规范法是关于应该是什么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规范会计学派开展规范理论研究时通常采用演绎法。其基本程序为:提出前提推导命题及得出结论验证结论指导实务。会计中的演绎方法包括如下程序:确定财务报表目标;选择会计假设:派生出会计原则;发展会计的“技巧”。由目标程序制定的会计理论框架明显地表示出上述程序,即假设原则一关于会计目标的适当程序、技术检测手段。

3、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具有如下特征:随着劳动经济一自然资源经济一智力经济的更迭,企业资源配置上也呈现不同的特征,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和分析技术中,应强调无形资产的营运与管理,应重点注意无形资产的培育与报告分析,企业潜在资产(如职工资源)的培育与报告分析。

4、随着电子数据转换发展,财务管理工具也从基本逐步走向衍生,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是金融工具创新。财务管理中应分析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和技术。以便组织起满足财务管理需要的金融结构。

(二)财务管理培训内容

财务人员培训的一般内容:一是入职培训。人职教育培训的对象为新进财务人员。人职培训的内容包括公司简介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介绍、工作职责说明、各项管理制度和条例、劳动合同和福利薪资及集团和所在公司组织架构说明等。新进财务人员集团统一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的培训由集团财务部安排,所在公司已有财务经理的,由财务经理对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带教辅导。二是岗位培训。培训的对象为全体财务人员,岗位培训的内容包括基本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管理技能培训和创新技能培训。三是资格和职称证书教育培训。培训的对象为尚未达到任职岗位必备的资格或相关等级职称证书的财务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格考试、职称考试等,由财务人员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行选择。四是科技、经济、管理等知识培训(讲座)。培训对象主要为财务经理和财务部财务人员。培训内容主要是当前相关的科技和经济最新知识,由集团领导、财务部领导或外聘专家授课。通过采用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学习培训,对财务人员的学习培训应达到如下效果: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各项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并能认真贯彻执行:及时学习和掌握国内外会计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时了解并认真总结各行业、各单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探讨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二、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存在的主要弊端表现

(一)重视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忽视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和相关内容

在实际会计电算化培训中,由于受时间、场地和会计人员素质的限制,教师往往只注重讲授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而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却不做讲解,忽略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介绍,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等。有的会计人员仅能操作财务软件,对其他应用软件一无所知,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

(二)重视电算化前培训,忽视后续培训

许多人错误地将会计电算化培训理解成一次完成、勿需反复的培训。因此,许多单位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前,组织会计人员集中培训一次,取得会计电算化上岗证后就不再培训。但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操作系统升级频繁,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即使不更换,但也存在升级、追加新功能等一系列问题。这都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地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进行会计电算化及相关知识的再培训。

(三)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的知识结构单一

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微机出现故障或与平常见到的界面不同时就束手无策,即使厂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做了系统的培训,但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会计人员入门还是很慢。而且经常会出现误操作,导致系统数据丢失。甚至整个系统瘫痪,这主要是缺乏计算机相关知识。此外,还要有其他相关知识的配合。

(四)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缺少交叉知识的培训

财务会计这一职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记账、算账和报账,而更应该具备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熟练使用财务软件;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财务人员不仅应该了解会计法,而且应该了解经济法、合同法、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财务人员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之一,更重要的是参与管理与决策。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精通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熟知财务管理、审计、金融、证券、人力资源等相关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些立体的经济知识,才能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财会工作的运行规律。才能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培训的基本路径选择

(一)不断更新相关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会计人员的培训内容,应坚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和学以致用的原则。主要内容应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其他相关知识;其他相关法规制度。目前,我国会计人员培训的内容仅限于财务知识和相关法规,存在着内容单一的问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给我国会计队伍带来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仅停留于记账、算账,更多的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财务知识,同时还必须懂得与之相关的其他领域的知识,这就为会计人员的培训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人力资源会计、保险会计、遗产会计和环境会计等内容。另外。我国会计人员的培训内容应加大,应增加一些企业管理、经济学和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学习内容,扩大培训领域。

(二)采用层次化的培训模式

接受培训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其对培训的要求也不相同。在会计人员的培训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水平会计人员设定不同的目标和培训内容。实行分层次培训模式。可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各级财务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并可采取财务人员间的相互培训。某一个工作人员遇到的问题,也可能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能够了解他的症结所在,以便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解答。

(三)充分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资源,丰富财务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电子商务的出现还大大改变了现有会计信息处理模式。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知识更新速度更快,以适应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为会计人员多渠道地获取新知识提供了途径。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以网络为媒介,采用远程教育或兴办教育网站的方式,既可以及时更新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及相关知识,又可以解决培训时间、场地不足的问题,官方网站与软件供应商网站还可以优势互补,从政策与实务两方面提供会计电算化培训所需材料。

(四)培养会计电算化骨干力量,带动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在培训工作中发现要想在短时间内普遍提高会计人员素是不现实的。但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缺乏又会成为制约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效果的瓶颈。为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优势和所用软件的功能。应付日常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缓解技术压力,降低咨询维护费,建议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力资源投资,培训多个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能力。熟知财会软件知识,对计算机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人员,即提高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又可以在必要时在部门开展不定期培训活动,带动其他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五)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财务培训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人员学习准则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财务人员更快、更好掌握准则的一条捷径。通过对新旧准则、中外准则、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及准则内部各个构成框架间的比较分析,使财务人员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新准则。在比较中。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寻找到学习的重点,从而使财务人员更快捷有效地记住新知识。在比较中,将相同的知识点放在一起比较学习,更能看到准则的变化痕迹、了解到准则的修订意图、凸显出新准则的特点,使学习者更深刻领会新准则。

(六)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落实培训效果

第10篇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说如今的社会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当中,基础模块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计算机技术在模块化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单元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

当下,自动化办公和无纸化办公是一个广泛的趋势。人们用微型电脑编辑文件,创建汇报,查阅资料,电子邮件,产品设计,网络视频会议举办大师电脑的使用是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计算机基础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必要基础技能。职业学校主要培训的是学生的工作技能和知识,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有针对性的培养,社会需要什么技术的人才,我们就要在课程上做出调整,以快速适应社会的需要。以快速,高效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职位是实现上述创建的对象。职业学校,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有电脑技能的人才培养,在这样的背景要求下,模块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评估方法上,应使用动手操作的形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单元模块+过程能力评估模型的模块化方法。

1 按照知识结构划分

1.1 操作单元模块

基本内容:教导正确使用计算机技能培训,技能培训键盘操作,操作系统的文件操作技能培训,技能培训和文本输入法,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文字输入速度技能鼠标培训,主要作业系统环境配置操作。该模块的目的:研究和培训上面,快速熟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以完成式文字输入,工作,键盘实现和提供各种零件的操作系统通过熟练的学生在使用鼠标和功能。

1.2 文字处理模块

基本内容:文档的基本操作技能培训;文档排版技能培训;表单设计技巧; INFOMATION技能培训;页面设置和打印技能培训。这个模块的目的:通过以上内容的培训,熟练的文字处理能力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能够独立完成各种报告,如文件的输入和处理。

基本要素:技能培训的基本文件,排版技能培训,表格的设计技巧,INFOMATION,印刷和技能培训的页面设置。内容文字处理学生的能力,如处理和文件输入等多种上述独立训练,研究,完成报告,并完成该模块的操作。

1.3 数据处理模块

基本要素:培训工作簿的基本操作,数据录入的培训,培训的工作表培训图表数据,打印数据处理培训培训工作表的工作表被格式化。在此模块中的数据的学生的专家来处理上述的训练内容的目的,对未来的能力,研究工作,可以得出简单的进程统计。

1.4 演示文稿模块

基本要素:在幻灯片的格式,操作培训幻灯片演示文稿的基本训练基本的操作,设置幻灯片母版,动画设置和移动插入的幻灯片,编辑,培训对象的筛选和培训的操作培训,对象解压和培训包培训演示滑动开关。该模块的目的:培训的内容上面显示的生产能力物体的运动和训练的动画设置滑动开关和筛选培训。

1.5 网络模块

基本要素:通过培训信息,搜索引擎,培训进修的e-mail软件,是常用的工具,通过IE浏览器实时多媒体通信的培训资源。通过培训这个模块的目的如上所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的学习和信息工作,使用互联网访问都涉及到使用互联网的能力,获取信息的工具,与他人沟通,并使学生熟练的使用多媒体通信工具和实时电子邮件。

2 进行交互式技能训练

这是模块化教育的主要部分。在本环节中上,老师有相同数量的技能知识点。让学生独立工作,由子目标的各种设计工作。教育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为主要方式,技能培训,教师个别指导负责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在这个阶段,完全自然的教学,所需的讲座,老师指定目标模块的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实践的实验室或在机器上教给学生的大部分技能。强调简洁,学到手,除非它是突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作业设计的是标准化的,并利用综合技能训练集的应用程序的功能,学生们利用这些软甲来学习和操作,同时来执行相同的任务。教会学生把学习任的完成的过程是很考验教师能力的教育过程。通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提高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完成的能力,同时也为老师惊醒个性化指导创造了相关的条件。

3 模块实践

由于知识隐含在学生能力评估,而不是对知识的掌握在我们的主营业务的运营能力,这种评估方法被称为程序评估。评估考核是贯穿我们整个教学过程的。这种方法是允许失败的,不只是要记录失败,还要提供相应的纠错机会,一直到它成功为止。在一个独立的模块,通过考试后所需的各种技能,根据学生模块设计部分的工作要求和自身的利益,完成一个有意义的工作设计,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综合运用学到的技能和玩法,模块在电脑室的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测试的机器上。学生认可后,通过本模块末尾的机器设计和测试工作,就是学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将被纳入整体评估之间的考试淡化期末考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后进行评估。在机上包括的组织,命题,确定考试形式,给出评估的评估过程。组织:评估一定要在教学部门的负责下进行。任课教师要组织学生上机操作,并且要参加指导。命题工作是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形式:以学生动手回答的方式,记录考试成绩由电脑评估。评估:评估结果分为分为两种合格与不合格,三考试合格的,以通过。学生谁没有通过个人参与这一评估下一版,直到它通过评估结果合格的学生毕业。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高度重视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培养创业人才,是运营商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全面查清认证过程。近年来,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已成为垫脚石求职者,许多雇主和就业条件,在计算机应用评估方法的基本过程的第一个,你也可以把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评估方法。模块化教学前,已通过学校老师教,学生学,然后在机器上完成学业,教师辅导这种模式,学生操作机器知道什么和怎么练,教师无法找到通过实践学生的疑虑和缺点。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创新环境。

4 结语

总之,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职业院校的学生们今后要用到计算机的地方非常多,这也将会成为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一个硬性指标,如果计算机的操作使用不过关,将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问题。由于模块教学可以将一些复杂、抽象的计算机知识变得简单与直观,便于学生们去理解。因此,教师应该要充分的调整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实施模块化教学,对此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教学的相关内容是值得深入分析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李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4).

[2]陈冲.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实践[J].科技资讯,2011(23).

[3]钟经经.浅谈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J].职业(下旬),2012(02).

[4]刘瑜平.模块化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应用[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3(08).

第11篇

关键词:计算机;培训;教师专业化

计算机教师专业化是当前我国实行素质教育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计算机教师的专业化通常就是指计算机教师有自身独特的技能要求和专业条件,有专门的管理和培训制度,同时也重视计算机教师的终身学习过程。通过新型培训方式促进计算机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一、通过提倡参与式培训方式,调动计算机教师在接受培训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阶段,我国计算机教师培训呈现出一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专家一个劲儿地讲,教师只知道记笔记,计算机教师在课堂上的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严重降低了学习效率。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培训专家应该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提供机会,让计算机教师主动参与。比如说,在组织计算机教师学习某种教学理论时,不能单一地只请一些专家或者培训师讲课,这些讲师可以让教师自己参与进来,分配任务各自轮讲,这样不仅能提高计算机教师的积极性,还能使他们更加深入地探讨专业知识。

二、通过引进“微格教学”模式,提升计算机教师专业化培训的针对性

微格教学又叫微型教学,它主要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主要依据,通过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以教学评价理论和反馈原则为基础,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培训的活动。通俗地讲,就是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把计算机教师的行为和动作录制成视频,然后播放视频,使计算机教师直接地观察,得到高效的培训结果。在计算机培训中使用微格教学模式,能够使计算机教师在短时间内重点抓住一个教学技能进行练习,这样就使计算机教师在接受培训时把主要的精力都集中于本次培训的内容,并通过微格教学所特有的信息反馈原则,利用录制好的视频可以使受训者更加直观地看到自己以及他人优点和缺点,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

三、借助网络培训的方式来促进计算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从计算机教师角度来说,通过网络培训的方式更能够符合他们的专业要求,尽管没有采用自上而下、面对面的教学方式,但是将图片和文字、视频和音频相结合,通过互联网进行培训,仍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培训专家可以按照制订好的时间表提前录制一些本次要讲授的视频课程,接受培训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来学习并且传递课程,同时,也可以浏览一些培训师推荐相关的书籍和电子文本,然后完成网上专家安排的作业,比如说,音视频、课件、动画的制作等等。计算机教师可以把自己完成的作业上传到专家的邮箱供专家反馈和点评。

四、通过在做中学的培训方式提升计算机教师的实践能力

以前的计算机培训主要是通过教研室进行的培训,而在这种培训中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实践性,计算机教师应该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比如说,在学校招生期间,通过学校的网页做一些招生简章、招生视频等类似的宣传资料;对学校的网页进行定期更新和设计,维护学校的网络正常运行;为其他文化课教师的课件制作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等等。在学校中这些工作应该避免聘请校外的专门工作人员来完成,应该放权让计算机教师来完成,计算机教师也可通过完成这些工作,学到很多有用的专业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总而言之,培训作为促进计算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对计算机教师全面素养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应该挖掘更多的培训资源,努力创新多种培训方式,使计算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企业培训;行业考试;教学效果

近十年来,我国计算机教育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国家重视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设发展,教育教学和教育科技迎来了全面的信息化时代,先进的高科技计算机教育和计算机网络手段的应用,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也为各行各业的培训、考试事业展现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一、计算机教育 与 企业培训相结合

现代计算机教育是以信息传播理论和计算机处理为基础,遵循教育教学过程规律,设计、实施、评价教育过程的系统方法,它主要通过电磁形媒体的运用和控制,并辅以语言、文字、图形、图像等多媒体形式,高效率、大规模、全方位地进行智能开发,培养人才。

随着我国现代计算机教育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产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无法脱离计算机教育 与信息技术的支撑,离开现代化技术,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都可能陷入困境,更谈不上健康快速发展了。所以现代计算机教育及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信息系统计算机教育的管理也在逐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支撑之一。但由于现代计算机教育建设投入大,风险高,见效慢的特点,使得很多企业只是在主要业务或特殊业务实施了计算机教育及信息系统管理。

目前,我国企业员工信息素质不高己成为制约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新问题和理论研究的新课题。近几年来,企业界普遍开始实行 “就业上岗培训”、“在岗长期培训”等政策要求,以便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素质。但是,由于企业年轻员工的不断增加, 行业新知识新技术要求的不断膨胀,需要受教育培训的人越来越多,而传统的教育培训方式和企业教育培训设施的增加远远赶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这就对教育培训的规模和培训效率的增强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受教育培训者在较短有限的时间里需要学习很多的知识;要求企业给予更多员工以长期经常性的培训的机会,传统教育培训方式难以满足这些迫切的要求。借助现代计算机教育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培训规模和培训效率,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企业员工通过经常性的学习培训,掌握行业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不断学习提高、完善专业技术能力,使学习培训常态化,贯穿于长期的工作之中,以适应现代社会专业技术知识快速膨胀的发展要求。由此可见,加强计算机教育建设势在必行。

计算机教育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用,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它能根据教学培训的需要,将所讲对象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零与整、虚与实之间互相转化,从而使教学培训内容中设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从自然知识到社会知识,从企业发展到专业技能,从外国到中国,所有事事物物,方方面面,都可以通过电教手段表现出来,让学生亲眼目睹,并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是传统教育手段难以办到的。

计算机教育教学培训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简明实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看练结合,容易理解和掌握,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施行。例如银行员工专业知识培训:将各种类专业知识信息编排、汇总起来,生成专业信息库,进而开发出培训课件和模拟练习软件,通过企业多媒体计算机教育、电化教育设备及计算机网络提供给所有培训员工,或集中培训或由员工业余自己操作练习。通过学习,可使员工快速、高效地掌握培训内容或者行业考试操作要领,大大地缩短了学习和上机操作的时间,有事半功倍的效用。从实际应用效果统计看作用明显,可快速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或有效帮助参加资格考试的员工进行模拟练习,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顺利通过考试。

同时,计算机教育先进的教育模式设计,促进教育培训的公平性、民主化,所有参加培训的企业员工,不受职务高低成分,家庭环境、经济情况等条件的限制,都有享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和权力。国内外经验证明,使用计算机教育、教学手段与不使用该手段比较,可缩短教学培训时间二分之一,甚至更多一些。

二、计算机教育与行业考试相结合

近年来,我国许多行业和一些大型国企普遍开始实行 “上岗就业考试”,“资格认证考试”等等行业考试,而且国家当前也在积极鼓励、推行各行业的施行,今后此类考试将会越来越多,规模也会越来越大。行业考试一般由专业的考试培训公司承担,采用公司开发的大型通用全机试考试软件,配合电化教学设备和计算机网络通道执行。其优秀特点是:科学准确,通用性强,规模容量大,安全性好,公平公正,容易组织管理等,是目前我国大型国家级考试及一些规模较大行业普遍采用的主要考试方法,也是未来各行业,各企业、学校内部考试的发展方向。笔者所在学院10年来承担了多项全国性大型国家行业考试,例如全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证券、期货、保险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全国注册会计师认证考试等等。从执行的实际效果来看均比较理想,同时在全国几十万人的考试有序进行,科学调配、安全合理,快速适用,满足了各行业企业的评估考试需求,受到了相关行业部门的赞誉。

良好的多媒体计算机教育设备及有效的管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大型行业考试的基础保证。行业全机试考试离不开先进的计算机教育、教学设备,从我院多年来承担的大型行业考试实施情况来看,从考试前的备考培训、机器调试、准备工作开始,到考卷上传完成、考试结束,计算机教育、电化教学设备及其全面有效的管理,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考前大规模辅导,考试过程中的提示信息、规则说明、注意事项等都可以准确及时的展示;各种显示电子屏幕,清晰明确,宣传到位;全方位的考场监控设备,使考试科学合理,秩序井然,使监考人员更容易掌握考场动态,及时处理;这些电化设备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考试的管理水平和考试的规模、容量,充分满足了大型行业考试的较复杂、多样性要求,实现了现代计算机教育与行业考试的完美结合。

此外,在各大专院校的校内考试中,计算机教学也发挥出着巨大的作用,学院的一些校内考试也逐渐采用全机试电化教学考试,同时在教学授课、课余辅导、课件制作、教学评估等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教学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培训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支持服务,还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包括今天的需求和明天可能的需求。

充分利用计算机教育的设备和方法与教学、培训考试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行业考试及教育教学的评估、认证水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并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三、计算机教育与培训、考试应用发展探讨

计算机教育、教学要实现与企业培训及行业考试的有效应用,完美结合,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1.计算机教育、教学应与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信息教育充分结合,不断为院校和企业提供教育培训机会。

2.计算机教育教学应加强与行业培训、考试有机内在的联系,与企业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包括培训课程设置、培训资源库、考试资源库,提供教学安排、培训教学过程的服务支持、评价考核方式、外延培训等服务。

3.针对中小企业、学校,建设计算机教育、教学数字化学习培训、考试环境,建立共享的培训服务平台和立体化培训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培训、课程考试模拟系统等学习资源。

4. 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吸收国际最新的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不断发展,形成更加成熟的计算机教育、教学发展模式。重视数字化、标准化、存储、传输、审查、更新、交易、共享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具体环节,建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四、结束语

我国人口众多、企业林立,如果仅采用传统的教育发展方式构建继续教育、终身培训的学习型社会,困难重重,发展较慢。因此,必须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计算机教育教学、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信息教育。计算机教育、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形象具体,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同时参与学习、培训、考试,有效地提高教学培训、考试效率和质量;培训、考试可以远距离进行,学员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活动,明显地扩大了教学规模,是解决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问题,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方法。对于满足各行各业教育培训的多样化需求,特别是对满足成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