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58: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答谢中书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答谢中书书》的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来源:文章屋网 )
山河的美丽,自古以来都是文人所赞赏的。
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间,清澈见底的河流;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辉相应;清幽的树林和竹林,一年四季都有这种景象。
早晨,雾将要消散的时候,有时会听到猿猴在高处鸣叫的声音和鸟儿在树上欢快的叫声。到了晚上,潜游在水里的鱼也都陆陆续续的跳出水面,这里的景色实在是人间的天堂。自从谢灵运以后,还没有人能和我一起欣赏着绮丽的山水景色。
如此美丽的山水景色,你是否能感受到呢?
出自《答谢中书书》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意思为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共是共同的意思。共谈:共同谈赏的。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此文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来源:文章屋网 )
“实是欲界之仙都”的意思是: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这里的“欲”可以理解为“七情六欲”。佛教把世界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共”就是“总共、全”的意思。
《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来源:文章屋网 )
与现代文文本细读一样,文言文同样是文本细读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并特别指出,文言文阅读教学要“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可见,文言文文本细读也必须重视言语形式,而这一言语形式,不仅指“实化”的内容,也理所当然包括“虚化”的部分。只有“实”“虚”并重,才能引导学生全面体悟文言文的内涵,提高文言文文本细读的能力。
一、文言文中常见的“虚化”言语形式
(一)“无足轻重”的虚词
虚词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言语形式之一。对于虚词,教师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用法,学生也因其“虚”而茫然无措,多半死记硬背。这样一来,更造成学生对虚词功能把握的肤浅和混乱。孰不知小天地里有大世界,无足轻重的虚词却往往意蕴十足。
1.副词。如《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并”,教材解释为“都”,教师应该借助“以形说义”的方法,引领学生更加到位地理解成“两者都”(即“两人一起”),这样,桃花源中的老人小孩相嬉相乐、融洽和睦,老人怡养天年、小孩茁壮成长的“大同”社会风尚就跃然纸上了。
2.连词。如《湖心亭看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连用三个“与”,一气呵成,把天、云、山、水连成一片,且与“上下一白”照应,使天地合一、苍茫一片的空寂之感氤氲纸上,也反衬出了下文“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渺小。
3.语气词。如《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也”,不仅让读者感到语气的舒缓,更感受到桃花源人的善良淳朴――即使告诫,也很委婉,很真诚,甚至带点请求的味道。如去掉“也”,就变成了生硬的命令语气。
(二)“漫不经心”的特殊句式
如果单纯从技术层面上进行操作,文言文特殊句式对学生而言又是一个文本细读的难点。如果把特殊句式还原到文本语境中去,引领学生深入揣摩,不仅能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而且有助于他们触摸文本内核,抵近作者灵魂。
1.长句短句。如《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由两字、三字、四字的短句组成,尤其是后面三个句子,竟连个修饰语都不用,直接动词开头,让读者仿佛看到渔人急不可耐的样子,再与桃花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吩咐一联系,便自然产生更多的感受:不守信用的渔人到底是去邀功领赏,还是想让太守带大家一起去破坏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这些独特的言语形式,并非妙手偶得,只有引领学生细辩,方能体悟作者看似不经意中透出的良苦用心。
2.整句散句。如《陋室铭》《答谢中书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名篇都以整句为主,散中有整,整中有散,错落有致,又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摇曳多姿。引导学生关注整散句式的变化之妙,就能体会到文言文语言的韵律之美。
3.省略句。如《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省略句,省略了十来处的主语和宾语,不仅言语简洁,而且隐含着桃花源人开朗热情的性格。对此,教师不能止步于让学生弄明白省略了什么,更应引领学生细读,体会省略的好处。
4.倒装句。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句中,“甚矣”提前,以加强讽刺的力度,活灵活现地彰显了河曲智叟自以为是的丑态。如按一般的语法规则叙述,便会平淡如水,了无意味,也严重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刻画。这种倒装句,不仅起着加强语气、强调内容的作用,还能使文句灵动,实在值得细读。
5.反问句。如《水调歌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句,“何事”一词,是诗人对天对月的质问!东坡居士在仕途不济、命运多舛、亲人天各一方时也难免抑郁愁苦,不禁要“把酒问青天”!然而,此问恰恰为结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积蓄了豁达乐观的力量。
(三)“平淡无奇”的修饰语
文言文一般比较凝练,许多看似平淡的修饰语,实为意蕴丰富的神来之笔,犹如人的“衣妆”,能大大增添形象的生动与内涵的丰富。如《三峡》“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句中,用“高”修饰“猿”,用“空”修饰“谷”,粗略一看,平淡无奇;细细揣摩,滋味无穷――树枯草衰的深秋,万物遁迹,两岸的山峰更加高峻,峡谷更加空寂,唯闻猿猴哀鸣不绝,久久回响,作者置身其中,该是何等悲凉!
(四)“不值一提”的标点
古人写作是没有标点的,现在文言文中的标点都是今人加的。既然加了,肯定有其道理。标点不同,句意就不同,有些特殊的标点更需要像现代文一样去关注品赏。如《答谢中书书》“实是欲界之仙都”中的“实是”,本带有很强的感叹语气,句尾理应用上感叹号,但文章却用了句号。联系全文内容以及陶弘景的身世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句号背后的隐含信息――平淡。这份“平淡”,不仅是语气,更是作者那份超凡脱俗的心境――面对如此美景,内心始终波澜不惊。如果改为感叹号,就不符合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了。
(五)“朦胧隐晦”的空白
优秀的文言文犹如一幅幅国画,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往往留下许多空白,任由读者的思维自由驰骋。此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转换角色,走进文本,联系具体语境,展开合理想象,填补言语背后的空白,体会丰富的意蕴,“于无字处读书”。如《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的“叹惋”就留有很大的空间――桃花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为何“叹惋”?“叹惋”什么?通过对这些空白的细读,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体验,感悟“叹惋”的丰富内涵――桃花源人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对“外人”备受战争之苦的同情。
二、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文言文文本细读
文言文的言语形式不仅有“实化”,也有“虚化”,虚实相间,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某种意义上说,“虚化”部分常常更具“实质”内涵,因为它还包括文章、文学、文化等诸多鲜活的因子。所以,文言文文本细读时,要对“虚”“实”一视同仁,萃取、积累、内化富有生命的言语素材,使之成为默会知识而在实际的言语运用中焕发文言文言语的生命力。
那么,文言文文本细读如何以虚衬实、虚实相生呢?
(一)朗读涵泳
我国古代的国文教学以朗读、吟诵为主,这是一项眼口耳脑并用、情感参与、操作性很强的言语活动。《荀子・大略》有言,“少不讽诵,壮不议论,虽可,未成也”,强调的就是诵读对于理解作品的重要性。而且,不同的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语速等,大多是“虚化”的重要因子,潜藏着不同的情感意蕴。
如《桃花源记》的“后遂无问津者”,重音若落在副词“遂”上,会让人感到作者对人们不再追寻“桃花源”所流露出的淡淡遗憾。重音若落在副词“无”上,则强调探寻的人再也没有了,读来让人生发无尽的悲哀――“外人”连梦与希望都破灭了。梦还在,心还在;梦灭了,心就死了。所以,叶嘉莹先生说:“这是最悲哀的一句。”
又如《唐雎不辱使命》,秦王先是“怫然怒”,妄言“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谓盛气凌人,最后却“色挠,长跪而谢”,这一“怒”一“挠”的变化,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从中可以探摸到秦王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本质。所以,朗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融入文本,化身为文中人物,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朗读,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脉动。
(二)替换比较
通常而言,作者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主要表现在能从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言语形式中选择自认为最准确、最生动、表达效果最好的那个,以创造独特的文本情境,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运用增、删、换、改等方法,变换原词、原句、原序,进行对比,在对不同词语、句式、语序的反复推敲中,让像海上冰山一样潜藏着的内容、情感、思想浮出水面,从而领略其运用的妙处。如把《答谢中书书》“高峰入云”中的“入”字换成“插”字,不难发现“入”字更为妙趣横生――化静为动,体现山峰与云的相触相融,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山峰,浑然一体,既写出了山的高峻,也写出了云的柔和,以显刚柔并济、和谐之美。而“插”字却突兀生硬,美感顿失。
(三)想象补白
古人写文章总是“意则期多,字惟期少”,用最少最精的言语表达最丰富最深远的意义,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文言文一般言简意赅,凝练含蓄,多有弦外之音。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联系生活实际和特定语境,针对文本的空白,进行适时适度的想象,以丰富文本内涵。如《湖心亭看雪》中的“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问其姓氏,曰:‘金陵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充满了很强的思维张力。我们不禁思忖:这两位金陵人怎样上湖心亭的?他们的志趣如何?张岱与他们是怎样对话的?谈了些什么?为什么单单强调“金陵人”?张岱为什么要“强饮三大白”?这说明张岱又是怎样一个人?如果能让学生借助想象,进入此时此刻的湖心亭上,想必会对文本内容以及张岱的思想感情有更丰满贴切的体验。
(四)据境索义
“境”即语境。王建平先生从语用学角度下了这样的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要理解“虚化”的言语意义,就必须联系“实化”的言语内容来体会“虚化”的言语表达效果。脱离语境或断章取义,“虚化”的言语就无法理解或理解不到位,甚至和作者的本意截然相反。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我知之濠上也。”怎样准确理解“安”的意思?不妨让学生通读全文,并重点联系下文“濠上”一词,便知庄子与惠子是在濠河的一座桥上对话,惠子的“安”是语气副词“哪里”的意思,而庄子偷换了观念――解释为“何处”,这样学生就会欣喜地发现,这种狡辩确实带着庄子的几分调皮、几分童真。
(五)以“诗”解“诗”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quē 曦xī 襄xiāng陵 湍tuān
yǎn 漱shù 属zhǔ引凄异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夏水襄陵。 襄:上。
(2)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疾:快。
(4)素湍绿潭。 湍:急流的水。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良:实在。
(6)属引凄异。 属:连接。 引:延长。
(7)哀转久绝。 绝;消失,停止。
(8)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飞漱:急流冲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写三峡连绵、高耸的山势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写三峡夏季水势之大的句子是流之速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用以渲染三峡凄清悲凉气氛的渔歌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拨:“阙”“曦”“襄”等字易写错。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点拨:重点理解“自非”“亭午”“夜分”等词语。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点拨:重点理解“素湍”“回清”等词语。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点拨:重点理解“清”“荣”“峻”“茂”等词语。
(4)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回荡,哀婉凄切,久久不绝。
点拨:重点理解“属”“引”“绝”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描写三峡四季景色的内容。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拨:这三段分别描写了三峡夏、春冬、秋等四季景色。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人名),北魏(朝代) 地理学家(称谓)。 【第27课 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颓tuí 鳞lín 藻zǎo 荇xìng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映。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3)晓雾将歇。 歇:消散。
(4)夕日欲颓。 颓:坠落。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6)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7)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中表现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高峰人云,清流见底。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庭院月色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水的美,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谈论。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青的树林,翠绿的竹子,四季都有。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异景色的人了。
点拨:重点理解“康乐”“与”等词语的意思。
(4)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点拨:重点理解“念”“为”等词语。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地面像积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织纵横,那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点拨:这是个比喻句,要弄清本体和喻体。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点拨:重点理解“但”“闲人”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答谢中书书》一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人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一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人名) 南北朝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称谓)。
2.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北宋朝文学家(称谓)。【第28课 观潮】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艨艟méng chōng 乘骑jì 舸gě
泅qiú 僦赁jiù lín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方其远出海门。 方:当……时。出:发,起。
(2)仅如银线。 仅:几乎,将近。
(3)弄旗标枪。 弄:舞动。 标:树立、举。
(4)随波而逝。 逝:去,往。
(5)吞天沃日。 沃:用水淋洗。
(6)虽席地不容闲。 容:许,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当潮远远地从浙江人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
2.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
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4.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忽然黄色的烟雾从四周围涌起,人与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
5.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观潮》的作者是宋朝周密。【第29课 湖心亭看雪】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毳cuì衣 雾凇sōng 沆砀hàng dàng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更定。 定:完了,结束。
(2)余拿一小船。 拿:撑,划。
(3)雾凇沆砀。 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4)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哪能。 更:还。
(5)是金陵人,客此。 客:客居。
(6)及下船。 及:等到。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描写西湖雪后水天一色的景色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点拨:第l句是正面描写,第2句是侧面烘托。
(2)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故国怀念的句子是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3)借“舟子”之口,含蓄地表达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我划着一条小船,穿着细毛的皮衣,守在火炉边,独自前往湖心亭去看雪。
点拨:重点理解“拿”“毳衣”等词语。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寒气弥漫,白茫茫的一片,天空与云朵、山峰、湖水、上下都一片白色。
点拨:重点理解“雾凇”“沆砀”“一白”等词语。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点拨:重点理解“焉得”“更”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张岱(人名),明末清初(朝代)人。【第30课 诗四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荒秽huì 荷hè锄 候骑jì
都dū护 燕yān然 豚tún
点拨:注意多音字“荷”“骑”“都”“燕”的读音。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带月荷锄归 荷:扛着。
(2)但使愿无违 但:只。
(3)江人大荒流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4)仍怜故乡水 怜;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归园田居(其三)》中写诗人早出晚归到田园劳动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使至塞上》中描绘出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景象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渡荆门送别》中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亡云的美丽景象的涛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7.《游山西村》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使至塞上》一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默写《游山西村》一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归园田居》的作者是东晋(朝代)着名诗人陶渊明。
2.《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朝(朝代)着名诗人王维。字摩诘,苏轼称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答谢中书书》)。这是因为秀美的山河在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和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还能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慰藉、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愉悦。
中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山水名胜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名山除了“五岳”――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之外,庐山之秀,黄山之奇,五台、峨眉的佛影,武当的道迹,无不令人向往;大川则除了长江、黄河、大运河、黑龙江、淮河、珠江、雅鲁藏布江之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青海湖等也名闻遐迩。至于高原、盆地、沙漠、草原、岛屿、洞穴、峡谷、溪涧、池潭、瀑布、泉流、森林等自然奇观,更是不胜枚举。
与山水风光相得益彰的名胜古迹,是历代人民智慧和创造的结晶。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杭州、沈阳,名园避暑山庄、颐和园、圆明园、拙政园、个园、豫园、清晖园、古莲花池,古刹白马寺、国清寺、东林寺、少林寺、灵隐寺、大明寺、栖霞寺、雍和宫、布达拉宫,道观北京白云观、龙虎山天师府、武当山建筑群、苏州玄妙观,石雕敦煌莫高窟、麦积山佛像、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四川大足石刻、太原晋祠侍女塑像,以及分布各地的皇帝陵墓、名人故居茔祠、学人书院、摩崖石刻等,无不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积淀。
也许出于农耕经济的历史渊源,也许深受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熏陶,也许鉴于人间的沧桑巨变,或有感世道人生的无常,总之中国文人与山水名胜历来有一种不解之缘。他们引山水为知己,借名胜抒胸臆,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如果说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和“见大水必观”(《荀子・宥坐》)主要偏重于对登览山水的道德修养的理性比附,那么庄子的所谓“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知北游》)则较多地关注于它的情感寄托。而这两点恰恰构成了后来历代游览题咏之作最本质、最主要的创作动因。
历代文人既从山水名胜的游览中汲取丰富的思想精神滋养,同时也从那里获得创作的灵感、激情,甚至艺术技巧。陶渊明“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共赋诗”(《游斜川》),刘勰“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然屈平所以能洞鉴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文心雕龙・物色》),杨万里“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四首之二),陆游“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但同时,历代杰出的题咏之作,又往往给所咏山水名胜带来空前的知名度。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即给称颂的名胜赢得了极大的声誉;而历代以题咏五岳为代表的山水名作,也使中华大地上的一大批自然景观从此驰名天下。杜甫的“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木皮岭》)、袁枚的“奇山不入中原界,走入穷边才逞怪”(《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等,则把甘肃和广西过去鲜为人知的山水推荐给世人。这种情形,正如宋人滕子京当年在请范仲淹为新修成的岳阳楼作记的书信中说的那样:“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瑰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临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求记书》)
历代题咏之作正是在这种与山水名胜的互动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国旅游传统文化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从内容来说,历代题咏之作大致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类:一、称颂大好河山,惊叹自然奇观。汉末曹操《观沧海》、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杜甫《望岳》、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元代郑玉《游黄山》、明代张应春《观壶口》、清代蒋元楷《石林歌》、潘驯《白水河观瀑布》、俞廷举《桂林山水歌》、阮元《大龙湫歌》等,在这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二、追怀名胜古迹,感慨历史沧桑。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金代吴激《长安怀古》、明代李梦阳《艮岳》、清代颜光敏《洛阳》、舒位《华清宫》、王运《圆明园词》、黄遵宪《香港感怀》等,可为这类作品的代表。三、描述地方特色,反映民间习俗。唐代姚合《扬州春词》、宋代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清代沈朝初《忆江南》(苏州好)等,堪称杰作。四、观察有趣景物,领悟人生哲理。宋代苏轼《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安石《登飞来峰》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陆游《游山西村》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都极富启迪意义。五、探访先贤遗迹,仰慕名人风范。唐代杜甫《蜀相》、清代查慎行《三闾祠》、钱源来《少陵草堂》等,当推千古名作。另外一些纪行诗,如唐代张继《枫桥夜泊》、明代李东阳《九日渡江》等,抒写人生的旅途况味,也别具一格。
尽管我们今天已难以像有“烟霞癖”的古人那样一一亲历天下山水名胜,整天迷恋于游览观赏,但通过选读历代题咏佳作,仍能在借以开阔眼界、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自然的奇景壮观的同时,追怀历史的沧桑巨变,感受民族的荣辱兴衰,体味人生的喜怒哀乐,礼瞻宗教的庄严虔诚,从而在有限的亲近自然、沉浸人文的实地游览时,提升文化品位,陶冶审美情操。
今特借“诗意之旅”专栏,选录并解读历代优秀的山水名胜题咏诗词,为你尝试和体验古人“卧游”的经验提供兴趣。当你试图用想象和感悟点击那些已被风干了的记忆,许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便会从发黄的纸片和冰冷的石刻中鲜活起来,使你感动,让你忘情,催你神思飞扬。如果说“阅读改变人生”未免有些夸张,但那也绝非毫无道理;因为古人早已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看成是完美人生的必修课了。
摘 要:文言文作为传承汉语言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起着促使学生汲取传统精髓、夯实国学功底的重要作用。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立足课程标准,既要把文言文当文章教,又要体现文言文教学的个性,反复诵读,扎实文言词语的积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审美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语感,提升文化品位。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一体;诵读;审美
进入初中阶段,大多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有一种恐惧感。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应该怎么教,才能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让经典在学生的心灵流淌传承呢?
一、随文学言,因言识文
文由言生,言不离文。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文言文教什么呢?顾名思义,一个是“言”,一个就是“文”。
汉字即“文言”,是不可脱离具体语言环境而孤立地去理解其意的。对“言”的积累与理解必须随文而析。如《小石潭记》引导学习游记移步换景的写法时,找出作者行踪“从小丘西行”这一句子后,让学生理解“西”在文中的意思是“向西”,再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和“西”用法类似的词语――“西南”“下”,进而很轻松地理解方位名词可以活用作状语。
文言文教学应该从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入手,在对文的大意把握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品赏中,融入“言”的学习,进而深化对文的理解,优化对“言”的学习。个人认为关键在于精心设计课堂流程和核心问题,带动学生细读文本,学“言”识“文”。如景老师执教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从题眼“讽”字入手,一线贯穿。探究“讽”的意x,品读“讽”谏艺术,感受士人风骨,最后悟读“讽谏”成效,由“讽”识士之智,明士之聪,教学构思精妙。从“讽”入手,既品了“文”,“言”“文”浑然一体,加强了对“言”的理解和积累,培养了学生结合语境悟义的语感,引导学生随文悟字,因文悟字的学习意识。
二、读中生韵,读中显智
关于文言文的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古诗文学习的具体要求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诵读文言文,是学习的前提也是方法,更是要达到的目标。文言文教学,只有突出诵读的重要性,让文本诵读的声音琅琅如金石,才能读出文言韵味,才能感受文言美感,才能激活学生思维,才能走进人物内心。
1.示范朗读
一是可以充分利用美的视频朗读,在网上可以找到名家朗读的文言文视频,如《三峡》《口技》等图画美、配乐美,更重要的可以让学生感受文言文节奏韵律的美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二是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读”功。比如背诵领读,师生合作读文等,榜样示范,增强互动。
2.形式恰当
诵读过程要有层次性,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懂文义、读出感情,朗读的设计要由易到难。自读、领读、展示读、齐读、对读、赏读、评读,在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恰当采用灵活的诵读方法,达成不同的目标。上课初始,可采用为读好语气、语调、韵律反复试读的学生独诵;上课导入,可采用吸引学生进入文本示范引领的教师或名家美妙的诵读;课堂互动,可采用学生与伙伴与作者持续进行情感交流的对诵,也可以采用声情并茂的小组赛读;课堂鉴赏,可采用体会富有情韵语言文字妙处的赏读,也可采用为研究文本的重点语段营造热烈课堂气氛的齐诵。如《答谢中书书》在诵读感受层次和音韵之美时,可以运用小组内多种形式诵读――先齐读后分读再齐读,凸显文本先总说再分说的表现形式。
三、审美培育,提升品位
1.引领学生品悟自然境界之美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很多文言文就是古人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三峡景色的雄奇秀美,钱塘江潮的雄伟壮观,塞外风光的奇特壮美,和学生一起在反复诵读中,在诗意品味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获得审美的愉悦。
2.引领学生品悟道德境界之美
文言文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初中所选文言文,传表铭记,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有的表现亲朋情谊,有的抒写人生志趣,无不浸透着古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老师要以文本为支点,让学生把文言文当语言来学,更要让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和古人达到一种心灵的契合,让古人的智慧、勇气,古人的节操、风骨浸润学生的情感,滋润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精神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通过细读文本找出体现苏轼“闲”的语句,并适当链接“被贬黄冈”“没有薪俸”“有职无权的闲官”的背景资料体会作者心境,以及“此时的苏轼,被贬黄州,还能悠闲地赏月,由此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问题的深层探究,让学生把“闲”读出深度,读出丰富意蕴,让学生读到了一个在逆境中依然发现生活之美,在自然中释放心灵,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的豁达乐观的坡,对学生很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朗读;语文教学;重要性
在我们的印象中,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奇思妙想、神采飞扬,应该是最浪漫的课堂。一个学生,如果爱好朗、朗读很好,就能断定他(她)的语文成绩一定不错。学生喜欢朗读,投入的朗读几乎成了一节语文课成功的标志,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具体表现。然而,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却常常听到教师们抱怨学生懒读书,不愿读书;读书的声音像蚂蚁一样,让人丧气。因而语文课堂气氛沉闷,一点也没有语文的浪漫气息。这是因为师生们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学习中,重视“写”而忽略“读”。对“读”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朗读教学没能引起高度的重视,学生也没有真正走进朗读境界造成的。
其实,朗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始终贯穿在认识、理解、感受、鉴赏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另外,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读熟、背诵一定数量的课文”。可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在良好的朗读习惯中,学生的口语会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语文成绩,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应重视朗读教学。
语文之所以要诵读,是有其自身的原因的。汉语本是一种语言,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之中,才能实现识字及理解语义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领悟词义的褒贬、文章的抑扬、语言的顿挫、句式的优美及作者笔尖流淌的涓涓真情,从而达到增知识、受教育的目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就忽略了语言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即说的功能、交流的功能及读者头脑中再创造的功能和教育的功能。再者,从阅读的本质来讲,阅读的过程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学生心智的开掘、人格的完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还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朗读教学,还语文课堂琅琅书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其在“读”中收益、在“读”中成长。
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注重朗读教学。那么,如何才能抓好“读”这一重要环节呢?
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起以“读”为本的理念。坚持课文的理解靠“读”,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靠“读”,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融入也要靠“读”,让语文课堂始终洋溢着琅琅书声。要让学生自己去读,反复体味,融入内心。教师只须作恰到好处的指导,必要时范读,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学习情绪,引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其次,教师在指导学生读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专心“读”,用心“读”。要求读中有思,思中有读,读思结合,不要“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教师对“读”的教学也要提高要求,要循序渐进,有层次的进行训练: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由理解到心神领会。
再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中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这样,在阅读中既让学生积累了语言,又提高了人文素养、终身受益。
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读少讲
一节课四十分钟,让学生多读多悟,用二十分钟以上,教师抓住重点讲解,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坚持把课堂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如在教授周密的《观潮》时,教师几乎都在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潮水的雄伟壮阔,感受大自然的伟力,感受人类的超人勇气,在脑海中形成钱塘潮的形象。如果只是一味的讲解,笔者认为学生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唯有朗读,大声地、投入地朗读才能做得到。
二、必要时给学生一定的点拨
如杜牧的《赤壁》一诗,用了典故,难以明白其真义。这类比较深奥难懂的诗,宜于先把背景、诗意讲清楚,然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诵读诗歌,仔细把玩诗中的复杂感伤无奈之情。学生自然可以不用多言也能意会。
三、给学生“读”营造一定的氛围
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现代诗,表达的是炽热的爱国情感。在学生朗读时,如运用多媒体播放祖国六十大庆阅兵大典的视频,配上雄伟的军歌进行曲做背景音乐营造气氛,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爱国情感,使朗读提升到理想的境界。
四、强化“读”的目的性,注意“读”的层次性,追求“读”的理想效果
如教学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时,就应听录音朗读,边读边讲,少讲多读,层层推进,最终诵读,在反复的诵读中,领悟那奇妙的意蕴。这样的朗读教学还特别适用于描绘奇山异水的文言课文,如《答谢中书书》等等,都应该在朗读中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提升语文能力。
“读”的功能与成效,不只体现在文言文与诗歌的教学中,在现代文的教学中一样是不可替代。特别是文质兼美的课文,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朗读是深入了解文本的好途径。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感情细腻,学生不容易领悟。因而过多的讲解也是无益的。应该指导学生调整情绪状态,进入角色去朗读课文,特别是对关于父亲背影的一段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这时你会发现,读着读着,学生的脸色庄重了,声音低沉了,文中的父子深情打动了学生,激起了学生的共鸣。此时,无需做更多的讲解,学生自然领会到那份父子深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发现、感悟、体会文本中的美,并通过长时间的熏陶、浸染、培养,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最终形成学生美的情感、美的道德、美的理念。《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一、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孩子们审美情趣的意义和目的
1.健全学生审美观念,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审美情趣的教育可以使学生的理性与感性互相统一,让人的心灵日臻成熟,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拥有欣赏美的能力,能感受身边美的灵魂,拥有表现美的能力。能欣赏山川之美,能体会人性之美,能领悟语言之美。
2.培养学生人格品质。
在祖国浩瀚的语言文字中,有古人通达的智慧,有今人前瞻的视角,这些都能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诗书”不是一两本,更不是一两篇文章可以达成,这需要“群文阅读”的滋养。
3.发挥想象创造。
审美情趣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不是单纯的引导讲解就可以达到的艺术,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在此基础上在进行个人的审美,或者进行新的作品的创作。
4.提高教师组织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能力,实现研究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阅读群文中美的形象,美的画面,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式的美感教育,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去学会发现美,感知美、鉴赏美,最后学会创造美,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培养人、发展人,使学生成为有着正确审美观,并有较强的审美能力,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形成个性化的自我感。
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现有语文课文进行分类研究,制定“群文”中“文”的方向和分类。
(1)在群文阅读中,以品位语言美为重点来培养学生的美情趣。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来品味:
从修辞方法角度品析语言的形象美。比如《春》、《济南的冬天》、《四季的雨》等课文语言生动形象。
从节奏、韵律、句式方面品析语言的音乐美。如《答谢中书书》、《三峡》的等古代诗歌、文言文。
从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方面品析语言的凝练美。
从文体、作者方面来品析语言的风格美。如说明文的语言准确,议论文的语言严密、记叙文生动,散文优美。不同作者的语言风格也相同。如苏轼的词有一种豪放美,陶渊明的诗是一种平淡自然美。
(2)在群文阅读中,以领略自然美为重点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要求学生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
(3)在群文阅读中,以感悟情感美为重点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从不同角度书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亲情美。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以爱国为主题的诗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4)在群文阅读中,以欣赏人物形象美为重点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叙述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杰出人物,如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孙权。再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人物形象如《背影》《台阶》中的父亲形象,《老王》一课中老王的形象,《信客》一文中信客的形象。还有小说中的经典形象《蒲柳人家》中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香菱学诗》中香菱这一形象,《最后一课》中韩麦尔的形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水浒传》中鲁智深、吴用等形象。
(5)从欣赏文章表现手法、结构布局方面来品味文章的美。
2.研究适合中学生年龄和心理的审美方法和审美方向,研究培养中学生群文阅读审美情趣研究的目的。
(1)通过调查问卷,分析相关数据,了解当前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美的认识的现状,收集相关数据,寻找相关的选材为后续群文阅读做服务。
(2)尝试在群文阅读中,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想象法、类比法、情景展示或创设情景法、因声得情法等。
3.用合理的方法和有效的过程把群文的审美情趣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1)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感知美。抓住题目找出相关的选材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文章比如说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画面美,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美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1.古诗文教学退化为死记硬背课
有些教师从传统文化里找到依据:古人死记硬背,大学问家比现在还多。不过只听说古人背原文,现在,教学“创新”到连译文也让学生死记。诚然,“背”法行之有效,只有“背”,才能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是,“课程标准”强调的“背”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与死记硬背有本质区别的。
2.古诗文教学窄化为“说文解字”课
古诗文与现代文语境毕竟大不相同,“说文解字”是必需的。可是把教学目标只定位于“知识”,未免失之偏颇。且不说另外两维目标如何达成,单是“知识和能力”中的“能力”就无从提高。掌握知识是基础,训练能力是基本,陶冶和升华人文情感是根本。由于对人文素养的漠视,我们的古诗文教学,虽知识明确,但不能给学生以价值引领,学生“无精打采”也就自然而然了。
总之,古诗文教学可谓重“言”(语言材料)而轻“文”(人文价值)。重“言”却低效,学生不能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轻“文”致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人目标不可即。究其原因,一是中考“指挥棒”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降低了古诗文考查难度,并且只考课内,还规定了基本篇目。这就无怪乎教师课内古诗文还要“选择”讲,“游刃有余”于上述两种课型了。“指挥棒”也导致教师不肯深解教材,古诗文人文素养的出发点、落脚点在哪里,心中“无底”,也就无从“教”起。二是教师理念守旧,不肯与时俱进,总抱着传统教法“以不变应万变”。也有人视“价值观”形成为教育的“副产品”,于是“顺其自然”。三是“言教”具有可量化的“硬要求”,即考试成绩;而“文教”只有可倡导的“软要求”——课标。前者有形后者无形,于是厚“言”薄“文”就理所当然了。
由此看来,导致古诗文教学现状多方有责,但最终落实的责任却在教师,所以下文谈谈作为教师的应对之策。
古诗文教学的对策
1.变死记硬背为吟咏玩味
死记硬背只会泯灭学生的灵性,吟咏玩味必定给学生带来快乐情趣,促其自得。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描述了寿镜吾先生吟咏玩味的情景:摇头晃脑,陶醉其中,以致学生游戏起来而不知。吟咏玩味是区别于为背而读的赏读,是为理解而读的品读。吟咏,是一种由口入心、意会、品味的过程,韵味吟中得,兴趣吟中生。多吟,自会进入文中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思想走向丰盈和深刻。所以,教学古诗文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品味语言的音韵美,感悟作品的精神魅力,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等,进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完美学生人格。吟咏玩味到如出己口,应试也就不成问题。
2.变“说文解字”为“授之以渔”
“说文解字”,字字落实,教师苦矣,学生收获微矣。为其自得,应变教师“说文解字”为学生“咬文嚼字”。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然后相互讨论、补充、纠正,最后教师点拨,“授之以渔”。如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注释:整体注释的,要据此落实关键词的含义;只注释关键词的,要前后贯通全句意思;没有注释的词句,要结合语境探究意义。如《出师表》中“愿陛下托臣以讨罪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中两个“效”字课下无注,但联系语境不难看出,前为名词“责任”之意,后为动词“完成”之意。再要根据大语境(如课文主旨)推断。如《陈涉世家》中“弗胜,守丞死,乃如据陈”一句中“弗胜”的主语是什么,有说为义军,有说为守军。一些教参所谓鼓励学生多元个性解读,模棱两可。其实,结合文本表现的义军浩大声势看,后者才妥。还要教学生根据文本所写地域环境理解。如《岳阳楼记》中“虎啸猿啼”的解读,就要考虑洞庭湖地区是不是虎猿生活之地;其实,所谓“虎啸猿啼”只是形容“阴风怒号”之声而已。
3.变架空分析为讨论探究
由于薄“文”,教师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往往架空分析,和盘托出,不引领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上乘之法是变教师架空分析为学生讨论探究。如教学《岳阳楼记》,可让学生以结句“微斯人,吾谁与归”为切入口探究作者思想感情。为此,探明“斯人”至关重要。从上文看“斯人”指“古仁人”,没有“古仁人”我和谁同道呢?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会使学生肃然起敬;联系作者写作此文的缘由分析,“斯人”暗指同道好友滕子京。作者不忘借题发挥,劝勉滕子京勿因“谪守”而“以物喜”“以己悲”的良苦用心会令学生怦然感动。再如赏析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抓住“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一句提问:“一般情况下‘负者’走累了,要‘休’;‘行者’高兴了,会‘歌’。那么把原句改成‘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如何?”通过讨论,明确:“负者”会“歌”、“行者”要“休”,皆因被醉翁亭美景吸引,于是“负者”“得意忘累”,“行者”“得意忘行”。讨论探究与架空分析比起来,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使学生学会因“言”悟“文”和据“文”赏“言”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4.变“题海苦练”为活动体验
语文教学的实质从审美角度来说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感知文本中了解社会生活,把握作品思想内涵,从中受到鼓舞和教育,进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作品中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等等常常对读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能使学生神潜其中,他们时而精神振奋、时而斗志昂扬、时而欢快愉悦、时而……异想天开。总之,其可以使人物我两忘达到思想升华的目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说,文学作品中美的力量足以能使人对其好和乐,甚至陶醉其中。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喜、怒、哀、乐皆成文章,但它都高于生活,又能对人以教育和鼓舞。既然语文中的美学思想那样广泛,力量如此强大,那么初中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认为,要真正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必须从认识美、寻找美、感悟美和实践(欣赏)美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什么是“审美”。学生认识和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它是学生寻找美感悟美和实践美的关键之所在。所以,可以设问,引导学生回答,去认识。如当你漫步西子湖畔饱览湖光山色的时候,当你聆听贝多芬的《月光曲》或欣赏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是否被那自然和艺术的美所陶醉?当你阅读屈原、文天祥、岳飞等情操高尚气节凛然的民族英雄的历史故事时,是否会产生一种壮美之感呢?回答是肯定的,这种被自然和艺术的美所陶醉、被英雄故事对壮美之感的产生,就是对美好事物的观察、欣赏、评价即“审美”。那些游览、听音乐、观看绘画、戏剧、舞蹈等活动也就是审美活动。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对孟子提出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理论、孔子《论语・阳货》中谈到的人的性格美、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修辞学》等所阐述的美学思想都会有清楚的认识。
其次,在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美”。 “寻找美”既是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的开端,又是对文学作品美的感悟和实践的源泉。
在小说的教学中,环境描写的美是绝对不能少的。孙犁《芦花荡》的环境和人物描写相生相成,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突出人物个性,富有传奇情趣,使人物老头子出奇制胜的英雄行为跃然纸上。并能够使充满水乡气息的自然美,雅致隽永,充分显示出自然美背景下的人性美,达到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完美结合,从而使学生神性愉悦,陶冶美的情操,找到美之所在,提高了学生审美、欣赏美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文学作品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感染力之所在。再比如散文,鲁迅先生在《阿长与〈山海经〉》这篇回忆散文里,长妈妈这个人物描写栩栩如生,她的不论是切切察察的毛病和“不见得很好”的睡相,还是“烦琐之至”的各种规矩和讲“长毛”、购买《山海经》的描写都十分亲切、自然,很有情致,也能使学生在寻找这种美的情致中寻找艺术感受,真正获得充满幽默的纯真美。学生自然会意识到,鲁迅写阿长,不仅局限在幼儿保姆这个范围内表现阿长的性格美,而且把这种性格美同愚昧落后相交错,更能充分的表现她的性格美的光辉。又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写了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工艺精湛,如同图画,无一处败笔,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才能的体现。是冠中《桥之美》在这位画家的眼中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小桥流水人家”固自然具有诗境之美,其实更具有绘画的形式美,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在生活中拉近了和绘画家的距离,使他们在已有的经验和体验中,发挥想象,并能在生活中发现美或找到美。叶圣陶《苏州园林》中分别说明园林的画意在设计者和匠师们注意每一角落景物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和雕镂美,屋内布置的色彩也有美,使学生在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中寻找美。可以让学生学习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活的审美教育,并在寻找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感情。
第三,我们不仅要在语文教学中寻找美,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在寻找美的基础上感悟美。《答谢中书书》是南朝陶弘景写给朋友谢征的一封回信。信中自然景物风光绮丽,是作家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写成。作品本身就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因此作品饱含了作者的感情,也能够激起读者审美的兴致。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老师让他们发挥想像和丰富的联想,使自己仿佛置身于作者笔下的山水相映之中,眼观色彩配合变化之中,情宜晨昏变化之时,耳闻鸟鸣水动之声,动静相衬之美顿感心中。加之作者对山间景物濡墨染彩,熔裁营构,读来更使人感到文章清幽隽雅,诗一般优美动人,真是“山光阅鸟性,潭影空人心”,把酒凌风,宠辱皆望,陶醉于美妙的山水画卷之中。学生自然感悟到作者对山水美的描绘,也足见作者的爱好,对友人的劝慰,所有这些对学生在文学创作和鉴赏上能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和影响,收到意想不到的感悟效果。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世间并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美,原来是这样一个迷人的字眼。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足迹,它能像一个亲密的朋友,每时每刻都伴随着你、我、他。因此,我们应当使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不仅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去认识美,感受美和欣赏美,还要在文学知识的教学中去更多的了解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