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时间:2023-06-02 09:58: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1篇

本节为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Ⅰ)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公转地理意义”。课程标准要求“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标强调对教具和学具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从感观上认识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将抽象的地球运动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化,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并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变化、分析现象产生、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原因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并能画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掌握地球公转运动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学会分析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掌握地球公D运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学会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理解四季的产生及五带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制教具演示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培养学生观察地理事物、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问题设置、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及方法

教学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成因。

教学难点: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和变化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演示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昼夜长短变化演示模型及多媒体课件。

第2篇

关键词: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教学有效性

一、问题提出

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典型化,使学生从“个”推知“类”,由特殊归纳一般,通过典型的案例理解普通的规律性原理。案例教学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它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从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来,打破了教学的封闭性,使地理教学愈趋开放,并很好地贯彻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地理课程标准》对案例特别重视,课标能力要求《必修》中用案例的占四分之一。“原理+案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同时也是近年高考发展的趋势。地理新高考重视案例学习的思维与方法在试题上的落实,以某一专题为载体,从不同层面、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与学科素养的养成情况。试题着重考查某地理专题的原因分析与问题解决,要求学生透过对某地理专题的复杂影响因素分析,建立地理事象与本质规律的联系,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明确严谨的逻辑、正确和谐的观念来展示自己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成果。对于高一新生而言,在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背景下,地理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尤为重要。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能力,是提教学有效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案例分析

1.《地球公转地理意义》教学实例

(1)内容标准

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基础知识、基本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学习要求

①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②能够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培养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③借鉴与运用知识,进行案例迁移。

(3)教学程序

分析:虽然学生们对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但很少能真正了解、掌握其变化规律。地球的运动很复杂,学生的空间感要很强。本节教材在已阐述地球公转特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该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呢?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熟悉方法入手,从中发现地理问题,再从中找出规律,理解规律,上升至理性认识。怎么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第一,图表讲解法。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二分二至日照图)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凭借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觉得用这种方法教学效果不会好。

第二,利用多媒体来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经过整理,我合成了一个可以较好地演示地球公转的地理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确比较形象、直观,问题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上课时学生似乎都理解了,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又问题百出。看来,仅凭多媒体的演示很难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放弃了这种方法。

第三,选择合适的球体当地球。经过反复思考,我想到了用一个体积比较大的球体――篮球来代替地球,在课堂上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的关系。

案例描述:

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地球绕日公转,能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和教材插图所给信息,演示地球的公转。

②你能总结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中地轴的姿态吗?公转中二至二分位置的判断?

③你能总结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原因吗?

在上课之前,我找到了一个篮球,将篮球的中间一圈用白粉笔涂成白色,代表赤道,用透明胶在篮球上下侧各固定上一根粉笔分别表示南、北两极,并按比例画出北极圈和南极圈。

“咦,老师,你缴的是谁的篮球啊?”当我带着篮球进教室时,一个学生好奇地问我。我说:“不是,是上课要用的。”于是,学生们就先议论开了,并且猜测篮球可能是用来当地球仪的。我故意卖关子,没有跟他们解释篮球的用途,继续吊他们的胃口,以激起他们的好奇心。

上课开始,我说:“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由于地球的自转轨道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不重合,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表面是移动的。现在我们就来演示一下。”说完这段话后,我拿出了篮球。学生终于知道了篮球的用途。当我说需要两个助手来演示地球公转时,学生的反应是不同的:有些活泼的学生积极要求参加演示,有些学生比较安静,也不够积极。最后,我在班上选了两名学生来在教室里演示。我先分配好两人的工作,一个人代表站在太阳上的观测者,另一个学生“拿着地球”与站在太阳上的观测者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面。在我的指挥下,太阳上的观测者站在教室的正中央,“地球”以同样的姿势绕着太阳不断地移动。我把整个教室四个方位作为地球移动的位置(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位置)。首先,我让“地球”站在春分日的位置,(观测者要随着地球的移动在原地转身,改变观测方向)让观测者说出他所看到的赤道的形状和南、北两极地区范围的大小。我的工作就是根据他所说的形状,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并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学生发现,每换一个角度,观测者观察到的地球形状与教材中的示意图(或示意图的变化图)总是大致相同的。当这两位同学在演示时,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其他同学,发现他们也在很认真地观察,并不时对照课本和地图册上的示意图。地球公转这部分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是在“地球”移动的方向上,我不应该告诉学生应该如何移动,而应该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自己完成。其次,“地球”在移动的过程中姿势容易改变,换用地球仪误差会更小些。在后面的几个班上课时,我及时作了调整。

这个案例来源于实际,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1)通过地理案例分析,突出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案例分析的过程使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地球的公转,使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2)转变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增强地理学习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案例分析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自然地理中有许多现象和规律需要我们用通俗易懂方法去诠释,如何用更有效、更直观的方法去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我们需要精益求精的。

教师要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法的点拨与总结,考法的归纳与提炼,进行解题思路的整理,建构答题的模式和基本“公式”。强化案例教学,遵循学科的知识规律与学习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地理逻辑思维体系,学会知识迁移运用。通过这个典型案例的学习,学生对案例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分析、评价,学会从纷繁复杂的地理要素中抓住核心内容、探索本质特征,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案例所隐含的知识要素和基本原理,提高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了分析问题的原理和方法。

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材无非是例子,通过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我们应使案例教学由“个”到“类”,进而形成知识结构和规律性认识的目标,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讲解和重复,为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参与活动的空间与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教学对象分析

首先,高中生思维发展还需要不断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各种思维都处在发展阶段。对于具有抽象思维的一些科学知识点不能很好地理解。

其次,学生存在一定的不自信。由于进入高中教学阶段之后,学生面对的知识难度不断增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有时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这样大大降低了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动性逐渐降低,常常处在被动的状态之中,学习效果不是很好。

再次,高中生具有精力集中时间短的特征。根据一个权威调查数据显示,人的精神集中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成年人的精力集中时间只有45分钟,16到19岁的青少年精力集中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其平均时间还是不如成年人,但是国内一般的课堂时间都在40分钟左右,因此,如果不采用一定的教学干预,初中生很容易在后半节课出现走神,做小动作等精力不集中的现象。

二、生活化联系教学

笔者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多年,针对现代高中生的特点,以地球运动的意义这一内容进行生活化教学过程,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之中。

1.地球运动的主要形式

地球的主要运动形式分为四种,即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地球绕着南北极轴线自转、地壳内部的运动、地球气圈的运动等。这是我们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对其学习过程丧失了学习积极性。

2.地球运动的意义

地球进行这四种运动之后,有以下几种意义。首先,出现了时区问题。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的地区太阳升起,落下的时间不一样。因此,根据国际组织约定,已经将地球按照经度不同,选择了24个时区,相邻的两个时区一个小时。其次,昼夜长短的不同。一个地区的昼夜长短随着一年不同时间有着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地球公转太阳对于具体某一地区的照射角度发生变化,当太阳在纬度0度位置的时候,地球白天和黑夜相同。当太阳直射23°26'N或者23°26'S时,分别就是北半球和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候。最后,太阳的高度一年之中有着不同的变化。我们在向南的教室中太阳进入教室的时长随着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有着不同的变化。这主要还是因为地球公转造成的。

三、生活化教学的联系

这一部分教学内容需要不断实现学生参与度的提升,首先需要教师进一步拓展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的提升。下面就分析一下,这一教学内容所具有的生活化案例的方面:

1.平常的生活

地球运动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冬季和夏季上课作息时间,在一些地区都存在不同的,尤其是东北等纬度较高的地区,很多的学校都执行不同的作息时间,从而适应两季白天时长的不同。其次,我们国家属于北半球,有着明显的一年四季,夏季我们需要穿短袖衣衫,冬季我们需要穿棉衣,这就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了气候温度的变化。最后,朝阳的教室中,一年四季太阳进入的区别是不同的,夏季就少一些,冬季就多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太阳一年四季直射我们这里的角度是不同的,夏季角度更加贴近直角,冬季更加趋向零度。

2.自然现象和灾害

第4篇

一、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导入,更好揭示动态的地理知识,形象展现学习内容

地理学科知识具有综合性、空间性、动态性等特点,而这些知识往往是学生难以想象理解的。多媒体视频具有的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动态的知识导入,可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例如,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公转”一节学习时,我用多媒体播放模拟地球公转的Flash视频导入新课,先作过渡:地球在自传的同时还进行着绕太阳的公转,地球以怎样的姿态进行着公转呢?地球公转时地球表面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接着播放模拟地球公转的视频。在学生观看完后提问:一年中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有没有变化?太阳高度角有没有变化?一年中太阳光几次直射赤道,几次直射南北回归线,分别有什么地理意义?学生回答踊跃、准确,达到了良好的导入效果。

有了多媒体对知识的演示处理,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公转方向、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二分二至日的划分等知识时就变得容易多了。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时差、等高线地图及地形剖面图的制作、地形雨、洋流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把握知识的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的图片导入,能静态展示抽象的教学内容

地理事物具有地域性,结合多媒体容量大的特点,运用媒体设计图片导入,较全面、直观地展示课时内容反映的地理事物,特别是呈现不同地域的地理事物差异,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和认识。

例如,中国地理《优越的地理位置》,教学时为让学生认识我国东西跨度大及产生的差异,南北跨度大及产生的差异,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所在。用多媒体图片导入,学生通过观看图片,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我国区域景观的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差异,为后面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三、运用多媒体导入,能更好实现温故引新的知识衔接

地理知识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逻辑性,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相互的影响关系。因此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在导入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联系,既能有效提高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又便于处理知识的前后联系,较好进行知识的衔接。

四、运用多媒体迁移地理知识,实现利用知识运用的有效导入

地理学科虽然在中学阶段被分属于文科,但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只需死记硬背知识。地理同时具有理科的特性,需要掌握方法进行知识的运用。经纬线位置的读写,半球、纬度带、温度带的判断,人口密度,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图表的绘制与判读等,都是要做到知识的迁移与拓展。利用多媒体处理图表的练习导入课堂教学,既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读取图表信息,提高读图的能力,又能落实课堂教学的重点,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

五、运用多媒体导入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具有的视频、音频效果,更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眼、耳、脑功能,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学习兴趣,使之较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结合各章节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设计多媒体导入新课,能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1.导入的课件内容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导入是为将要开始的学习作铺垫。

2.导入的时间不能太长,导入的目的是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导出将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和动力。

我曾观摩了一位教师的市级公开课《陆地与海洋的分布》,采用视频导入。首先播放的是陆地地形风光图片、海洋风光图片,紧接着播放“神十”发射升空及返回的视频,放完后老师请学生说一说观看感受。视频播放用时3分多钟,针对性不强,学生看后不知道视频要告诉他们什么信息。这样的导入没能与教学内容有效衔接起来,效果可想而知。

第5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材处理

高中地理新教材与原高中地理教材相比,在总体框架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材的表达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构建了新的学科体系,大幅度更新了学科内容,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为适应高考提前一个月的要求,2003年的正式版又进行了较大的修订,使教材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但是,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里,采用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方法显然是不现实的,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相应的处理。下面以第一、二单元为例,谈谈对教材的处理:

一、补充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或联系实际举出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时事、学生生活等方面与地理教学有关的事例,是地理教师常用的方法。

例如教材中提到,目前能够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离地球有150-200亿光年。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大多数天体的寿命与太阳差不多,约为100亿年,那就是说现在看到的最远的天体其实很多已经不存在了。不存在的物体还能被人们看到,宇宙实在是太奇妙了。宇宙的演化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天文学界建立了不同的宇宙模型,其中比较得到公认的是“大爆炸宇宙学说”。教材提到“宇宙中的天体不是同时形成的,而且各自都有其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作为整体的宇宙,也经历了温度从高到低、物体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实际上体现了“大爆炸宇宙学说”的基本思想。教师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关“大爆炸宇宙学说”的知识。地外文明的话题使许多人感兴趣,并引起了许多科学幻想的故事,然而在这个问题上至今还有许多谜。教师适当加以讲述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问题在新教材中作了浅化处理:只讲现象,不讲道理。只要求学生知道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而不分析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本节内容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作为意义之一的偏向问题与地球运动之间有何关系呢?学生往往感到非常困惑。教过老教材的老师都知道,水平运动物体偏向产生的原因,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理解的。笔者作过比较,在一个班按新教材的要求讲授,另一个班则增加偏向的原因分析,结果第二个班的效果要比第一个班好些。

二、删减

对于教材中一些与主题联系不密切,或超过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点,如果不能用其它方式处理,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不讲。

“地方时”是中学地理的难点,新教材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用了较大的篇幅(约占了本节内容的一半)来介绍地方时、时区和区时的概念,区时的计算;并通过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各国在理论时区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计时系统各不相同。如何在短短的一个课时里,讲清楚包括地方时在内的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可能是令地理教师颇感头痛的问题:简单提一下地方时、时区、区时的概念和区时的计算,不过是初中知识的机械重复;稍加发挥,那就可能不是一两个课时所能解决的问题了。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抓住本节的中心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只让学生掌握由于地球的自转,使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时即可,其它内容一概不讲,腾出时间来分析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原因(如前文所述)。讲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后,专门安排练习课,结合练习题的讲解回顾地方时、时区、区时、日界线的概念及有关的计算方法;各国的计时系统这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显然,这样处理后重点更加突出,教师也容易把握。

教材图2.8所示的“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中,已经删除了老教材中对等压面弯曲情况的描述,但保存了等压面及其弯曲状况的图示。对于高一学生而言,等压面本身就是难点,而且学生也很难理解气压高低变化与等压面弯曲状况的关系。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采取边讲边作图的办法,略去等压面,只画气压中心和气流运动方向,学生理解就容易多了。

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教材用了四幅插图,图中有河口沙坝、滨海平原、潟湖沼泽、汊道间浅滩、侧翼边滩、三角洲平原等名词。显然教师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最好的做法是不涉及这些概念。

三、分解

把知识点尤其是难点知识进行分解,分步到位,也是地理教师常用的方法。

以月相为例:月相的成因一方面是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反射太阳光而发亮,这一点学生容易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月球、地球、太阳运动而形成的三者位置的变化,学生要理解就有一定难度了。老师们一般的讲法是列表格进行比较,内容大致包括月相出现的日期、同太阳出没比较、月出时间、月落时间、夜晚见月情形等,然后依照月相成因示意图,按新月—蛾眉月—弦月—凸月—满月的顺序依次讲解。要让缺乏空间概念的高一学生理解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三个天体的运动而产生的月相及月相的变化,显然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部分内容可以作如下处理:第一步,把地球和太阳当成是静止的,即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只考虑月球的公转,结合月相成因示意图,讲解从新月到满月各月相的形成;第二步,把太阳当成静止的,即不考虑地球的公转,但考虑地球的自转和月球的公转,再结合月相成因示意图,讲解各月相的月出时间、月落时间以及同太阳出没比较、月面朝向等;第三步,在学生理解了前两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填表,把知识加以巩固。

“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这两部分内容,可以这样处理:先讲同一天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即纬度分布规律;再讲同一地点一年中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即季节分布规律。

四、重组

指教师把教材中不同的章节但彼此相关的内容组合在一起,或把同一章节的部分内容重新组合后进行教学。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这部分内容中提到“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成分和含量的变化”,介绍了由于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人类使用电冰箱、冰柜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破坏了大气中的臭氧,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关于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的破坏,在第七节“大气环境保护”中有详细的叙述。为了不使知识点重复,可把它们组合到一起:讲完大气的组成后告诉学生,“大气的成分和含量并不是固定的,人类活动已经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专门来学习。”

在“大气的运动”一节的最后,教材提到:“在实际的海平面分布图上,等压线是弯曲的,形成一个个低压和高压中心。风向与前面所述规律一样,在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低压中的空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作用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高压中的空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作用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文中所述的是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而关于气旋和反气旋,在第五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中有详细的介绍,因此也可以把它们组合到一起。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两部分内容,组合起来讲述效果也不错:通过列表比较自转和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等,能加深学生的印象。类似的还有冷锋和暖锋、气旋和反气旋等等。

五、转换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教材的难点内容作变通处理,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很广。

第6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 地球的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85-02

学生通过学习《地球的运动》,不仅了解了地球的自转以及运动规律,更重要的是,这是学生首次站在自然地理的角度认识世界。《地球的运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学生觉得晦涩难懂。学生度过初中地理学习的第一个关卡,就能够增强学习地理的信心;否则会增加他们学习地理的心理负担,甚至对学习地理产生厌恶心理。那么,如何处理好这一节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地球的运动》一节的教学谈几点想法。

一 先学后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时代的飞速发展,终身学习不仅是一种需求,更是现代人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这就对人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在中学阶段就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理念,我在《地球的运动》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的策略。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已会的知识点课堂上不必重复,对那些尚不清楚的问题,学生会带着疑问听课,使课堂学习带有目的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定向自学,自主构建学习目标

为了使学生的自学带有目的性,教师在课前要帮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再围绕学习目标,查找、整理、分析资料。为强调这部分的学习,我设计了导学案,规定了自学必做题,填写以下表格。

在自学完成一定的目标以后,要求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估。正确评价自我是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并写出反馈信息,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如:“你掌握了多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哪些知识需要在课内小组解决?”

2.小组合作,开展有效学习

通过上一环节的自主学习,学生总结出了哪些知识点自己难以理解。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我在课上组织学生交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有效学习。如在限定的15分钟里,读“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示意图”,尝试描述出“随太阳直射点移动,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实现了学习能力的互补,优秀的学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也得到了提高,甚至有了学习上追赶的目标。学生通过合作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需要再讲,既解放了教师,又培养了学生,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二 创新课堂,突破重难点

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一些相对简单的知识点已经被学生掌握,其他问题也已经在他们脑子里画上了问号,接下来就看课堂解惑了。

1.借助直观教具,降低学习难度

工具: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

过程:拉上窗帘,关掉日光灯。派两名学生上台,一个人用手轻轻转动地球仪(要指导学生地球自转的方向和转动速度);另一位学生手持手电筒,用平行光束照射到地球仪上。其他学生观察昼夜更替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变化。另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电化设备,直观地模拟“地球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这一自然现象。

2.借助多媒体视频演示,生动展示

视频课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我们解决了很多以前教学中的难题。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到底是什么样子?太阳直射点到底如何变化?这些动态的变化,仅靠语言文字的描述,毕竟是苍白的,但有了视频动画的展示,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课堂上,我给学生播放自转和公转的视频动画。动画展示简单逼真,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总结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3.绘制黑板画,多角度展示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板画,边画边讲解,有助于学生对图画中每个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如绘制“太阳高度示意图”、“太阳高度分布图”、“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示意图”等,在深化知识理解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鼓励其在教师指导下作图。相对于文字的抽象,图形的表现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更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每当遇到有关问题,学生的头脑中就会自觉浮现示意图,迅速解题。

4.自编口诀,浓缩记忆

学习没有捷径,但是有窍门,口诀就是其中一条。朗朗上口的口诀,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内容用轻松幽默的形式说出,备受学生推崇。尤其是它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内容,浓缩精炼,大大提高了学生记忆的效率。如下面关于地理知识点的口诀: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昼夜更换。绕日公转,四季出现。自转一日,公转一年。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地球五带: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温:温度)

5.竞争答题,快乐学习

为了调节课堂学习氛围,我还采用了竞赛答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

例如,我安排学生先观察教材上的“地球公转示意图”,然后抢答以下问题:“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二分二至点的位置及相应日期”。反应快的学生很快说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我们发现二分二至点所对应的日期原来也是有规律的:月份总是3的倍数,分别是3、6、9、12月;日期上是连续数21、22、23;并且单数月对单数日,如3月21日和9月23日,双数月对双数日,如6月22日和12月22日。

6.联系生活,激发求知欲

这一块,我是采用设问的形式:(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对我市的气候有什么影响?(2)季节性的昼夜长短变化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现在白昼时间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太阳直射点正移向哪个方向?(4)此时南半球是什么季节?

实践证明,这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对教学很有益处。尽管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度,但并不能抹杀它的意义。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一定可以找到完善该教学模式的办法,让它在地理教学中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沈慧青.“先学后教”理念在“地球的运动”单元中的探索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2(7)

第7篇

【关键词】 初中地理 创新能力 教学策略

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注意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情感,为其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努力训练起创新思维,就一定能提高其创新能力。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挖掘蕴藏在地理知识中的创新因素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改变过去师授生听,以课本文字或语言叙述来讲解地理概念、地理规律。教师应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处于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状态,将各人的智慧挖掘出来。如“工业布局”这一节,首先要讲清“地区布局”、“地点布局”、“厂址选择”三个概念,这是工业布局的三个层次。我针对目前师范生的实践知识少,而对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比较关心这一特点,教师设计三个实例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再将三个概念对号入座。三个实例如下:80年代,我国在沿海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90年代,重点开发中部地区和长江沿岸工业城市,2000年开始,重点投资开发西部。90年代,我国同时在珠江三角洲建立新型电子工业,在中部建立能源工业,在西部地区发展交通业。武汉市在洪山、东湖高校集中区发展电子一条街,建电脑城。学生经过看书要理解三个概念的含义,个个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绝大部分同学能把例1对上“地区布局”、例2对上“地点布局”,例3为“厂址选择”。但也有的同学对错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分析错的原因。以上教学过程的设计,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理解地理概念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运用直观教具演示,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一节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要弄懂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对于突破这个难点历来是地理教师感到吃力和为难的。我在教这一内容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做一个模拟演示,把教室空间摸拟成太阳系,将学生的视线比着太阳光线,教师拿着地球仪绕教室四周走一圈比着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日期,地球上的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状况,将演示结果的理论知识用表格形式板书出来。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增强了空间感,很直观地反映出由于地球公转特点才形成了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四季的更替。当学生理解了这个难点问题后,教师提出课本上没有的一个新问题让学生思考,即:如果地球在公转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是垂直的,地球上昼夜长短情况怎样?正午太阳高度怎样变化?有无四季更替?学生能独立分析得出结论是:在一年内各纬度上昼夜长短平分,正午太阳高度没有变化,无四季之分,更无极昼极夜现象。如果没有运用直观教具演示,学生是不能解决这一个创造性问题的。

三、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创新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知识硬灌给学生,而要善于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联系新旧知识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探究新的知识,使学生打开思路,寻找多种答案,从而使学生形成不因循守旧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克服学生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消极定势的影响,即对同一事物要善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揭示。同时,教师所提问题也要有较大的内涵,要多提需要从不同思路去思考的问题,毅力于学生精心扩散思维,使学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例如:”假如采用人工融冰化雪的方法促使天山冰川大规模消融以解决新疆的干旱问题,采用大规模南水北调方法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你认为这对人类的环境将产生哪些影响?”假如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那么恒星日和太阳日哪个大?””假若黄赤角为零,地球上将会产生哪些地理现象?”等等,所提问题的用意均是促进学生广开思路,突破常规,形成创见的。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8篇

【关键词】情境教学 初中地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换言之,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呢?

二、依据学生生活,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知识无处不在。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实现生活化和简易化的地理教学,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充满奥妙的同时逐渐从学习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既定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例如:同学们,我们在逛商店时看到一些羊毛衫上标有“100%澳毛”的字样,就是说这些羊毛衫全部是用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织成的。澳大利亚发达的养羊业使其成为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此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再如:在学习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时,可联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各大城市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地铁、有的城市利用电车交通,有的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液化气和无铅汽油?城市市区为什么要禁鸣喇叭,管制工地施工时间?通过以上问题,学生很容易认识到城市环境状况的严峻性。然后教师进一步设问:如果你是环保局长或县长你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设问,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环境意识教育。

三、选取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在他们的生活中,也会观察到许多生活现象,如日常的衣、食、住、行、游等,这些都与我们的地理学科息息相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确,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也不能脱离生活的实际,教师只有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之上,引导他们去观察、发现、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与解决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如在中国地理《气候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中,可将学生课前网上搜集的全国各地美食、服饰、动、植物等制作成PPT展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如生活在南方的人们爱吃米饭,而北方人却偏爱各类面食?我国川、湘、黔等地方的人们为何喜欢吃辣椒?我国西北地区的人民头上总是戴着纱巾?……这些由平时随处可见的生活现象而产生的问题,将会充分激起学生的热情,课堂讨论的气氛也会变得很热烈,学生的上课情绪也将高涨起来,对相关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体验教学情境。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就越加普及,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书本教学,突破重难点,而且对于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抽象问题也是非常有益的。事实证明,在现代教学中,能够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指导教学,可以让教学内容由抽象到具体,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那些难以讲清和学生能以理解的知识,同时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进行学习,构建体验式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而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讲解《地球公转的意义》这一节时,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无论是利用版画描述还是利用挂图、模型等,由于缺少立体感,对很多学生特别是那些空间想象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掌握起来非常的困难。但是在多媒体教具的辅助下,教师利用多种地理素材,通过PPT的课件形式,逐一展示黄赤交角,同时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期变化,让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存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这样,通过演示学生逐渐在脑海中树立起了地球公转的动态立体图,进而对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像。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就不会死记硬背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意义。这些都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引入社会时事、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关注热点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中可以围绕中国或世界的区域热点问题,如能源匮乏与可持续利用、气象灾害及其防治、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与防治、人口膨胀、老龄化与社会保障、地区冲突与和平发展等,引入一系列的社会时事、热点新闻报道,利用问题与矛盾事件的冲突性,创设情境。如在七年级地理板块运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时,可链接最近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及引起的海啸及之后4月7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的里氏7.4级地震的时事新闻报道,再罗列最近几年日本的地震记录,学生很容易从新闻热点中发现日本地震频繁,继而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去探索:为何日本会频繁大规模的爆发地震?还有哪些地方也是经常性地爆发地震?这些地方有什么相似性吗?通过这些学生所关心的时事热点所营造的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时事、关心生存环境的责任感,也能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程度,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地理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促使他们更能深入的去思考。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需要地理老师在平时工作中,认真审阅教材,收集生活中的关于地理的资料,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更加全面地去掌控和把握课堂,使学生热爱地理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第9篇

【摘要】观察是地理教学应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地理教学应注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观察,能力,作用,培养,方法

培养观察能力是地理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观察能力是其他智能的基础。地理学科有大量的感性素材需要观察,地理感性知识来自大量的观察。地理教学中的观察分为图像观察、多媒体观察和实际观察三种。地理教学过程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几点:

1.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地理学科以大自然和社会为观察对象。在现代社会,可以观察获取的信息猛增,所以,对观察能力的培养要十分重视。不能放任自流地观察,而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即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观察。观察能力培养之初,地理教师应具体提出观察目的、要求,提出观察计划,帮助学生从繁杂的背景中区分出有意义的观察目标,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观察。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观察容易泛化,或者按个人好恶选取观察目标,应加以防范。对于复杂的观察目标,应从宏观到微观逐步观察。例如,对中国民族分布图的观察,先观察汉族与作为整体的民族的空间分布,再观察汉族主要分布地区少数民族的空间混居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汉族的空间混居,再观察少数民族地区各种民族的空间混居。良好的观察习惯还包括观察的自觉性,要养成留意身边地理事象的习惯,从“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的事象中观察到有价值的事象。

2.教给观察方法,做到观察有序

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独立、系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拟定观察顺序,告诉学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例如,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先要看图例高度表,分清不同颜色代表的高度,然后再看颜色的变化,说明起伏程度;观察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图,要看清数值间隔、等值线疏密与走向;观察河流,一般按水流方向自上游至下游分段观察各段河流的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

3.既要全面观察,又要抓住重点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观察的片面性必然导致思维的局限性,必须防止“挂一漏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倾向。观察时,尽量调动多种器官参加活动,比较两事物的异同点,得出正确结论,形成完整概念。同时还要注意抓住重点要素进行观察分析,防止面面俱到。例如,观察我国1月、7月等温线图,就要重点抓住“等温线”进行仔细观察,这有利于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不同特点,并启发学生自身的感受,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更好地明确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

4.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

感性观察所获得的成果,可能像“过眼烟云”,看过了或者看多了容易遗忘。应当学会随手做观察记录和整理观察资料。第一手的观察记录是很宝贵的,往往时间流逝已久而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中走样。地理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用文字或者图画、照片或者录音录象等手段记录观察成果。观察资料的整理应尽量客观、真实,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细,选取有代表性的资料。一些地理描述是有规范的,应当按规范来记录和整理资料。例如,森林景观、山地景观等的描述。课堂上观察地理图象,也可以通过提问规范观察结果的表达。

5.激发观察兴趣,调动观察动机

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好奇心,是激发观察兴趣、培养观察能力不可忽视的环节。在组织观察活动时,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深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提示他们观察要领和对比线索。如观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动时,先假设太阳和公转轨道的位置,让学生便于进行空间想像和思维(如有灯泡接通电源假定太阳则当然更好),接着教师持地球仪转动(自转与公转同时进行),在转到春秋分、冬夏至四个位置时停下来,让学生观察阳光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可用指图杆从“太阳”指向“地球”上的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然后在黑板上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并注明在这三条线上太阳直射的日期。从演示到板图,从动态到静态、从空间到时间,使学生通过观察进行了想像和思考。但问题还应再深入,原来转动地球仪时是按地轴与公转轨道通面倾斜成66度34分转动的,所以才有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若地轴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太阳直射点将有什么变化?(总直射赤道附近)若再假设地轴虽有倾斜,但北极并不总指向北极点则太阳直射点又会怎样?(永远直射在北半球或永远直射在南半球)这样,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就进行了分析思考。在组织学生观看幻灯片或录像、电影时也要先提出问题,或提示应注意看什么,使学生边观看边思考。学生通过观察,敏捷性提高了,概括性发展了,精确性增强了,这对于他们发展思维,锻炼分析、鉴别、判断能力,独立获取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6.多种观察相互交叉结合

在地理教学中,为了加强观察的效果,促进从直观到概括、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可以采用多种观察相结合的方式,促使观察能力从皮毛肤浅到入木三分。实地观察和实物观察与多媒体画面观察和课堂图象观察可以相互对照,景观画面观察与地图观察和示意图观察相互补充,使观察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发展。

第10篇

一、新编高中地理课程结构的新格局

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规定:高中三个年级都开设地理课。高一地理(必修)面向全体学生,为其奠定终身 受用的地理知识与能力基础。全书以人类为中心,去研究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的自然地理环境、人类经济活动 与地理环境关系、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高二地理(限定选修),为选学文科学生毕业后 升学深造拓宽文化基础,它在高一地理(必修)基础上,把人文地理(狭义)中具有普通应用价值的专题性基 础知识加以叙述。高三地理(限定选修),则是在高一、高二地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地理区域研究基础知识 和当今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的几个突出问题。以上可以看出,三个年级地理课,层次渐进,相辅相成,浑然一 体,共同完成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目标。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高一地理1至4单元侧重于探讨生态可持续发展;高二地理突出社会可持续发 展和人口可持续发展;高三地理则是让学生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而结合地理课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 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二、高一地理(必修)教材体系的新构建

高一地理共10单元,按其内容联系,又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1至4单元);第二部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5至8单元);第三部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 展问题(9至10单元)。

自然地理部分,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变化是采取了以“四大环境”取代“四大圈层”的体系,从而更加 突出了“人与环境关系”的主线。人类生存发展的范围是在逐渐扩大的:人类一开始生活在陆地上;航海事业 的发展,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展到海洋;航空航天事业的开拓与进步,又使人类解开大气、宇宙之奥秘。新编高 中地理在讲自然地理时,是以“宇宙环境”开始的,因为地球上许多地理事象的发生与地球宇宙环境有关,然 后,再讲大气环境、海洋环境,最后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陆地环境结束。四大环境涉及内容颇多,新教材并 未追求各大环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人与环境关系出发,选取那些最具有地理性(体现人地关系) 、时代性(如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用性(体现地理实用价值)知识,而舍去了那些陈旧的、实用价值小的、 与人地关系不紧密的、属于地理相关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内容。

人文地理部分,摒弃了传统的、从部门经济地理角度组织材料,而是选取最基本的人类活动范畴,即解决 人类最基本的衣食、居住、联系、休闲等需要的活动。具体确定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的旅游活动。从而减少了头绪,突出了人地关系。每个单元都没有系统地讲某种 人类活动,而是紧紧围绕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文环境而展开。

三、高一地理(必修)上册各单元知识结构简析

(一)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与现行教材不同之处,它不仅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还把宇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展现在学 生面前。本单元知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中的天体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是宇 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好多现象都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关。了解它,有助于正确理解地理环 境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利于从深层次认识人类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教学时,应通过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 向学生展示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弄清天体系统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宇 宙观。

第二层次,地球运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地理意义。教师只有通过让学生对地球仪、三球仪的操作演示,通过 “二分日”“二至日”日照图的读图分析,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球运动的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意义,同 时也使学生的操作、绘画等动手能力和观察、综合分析的能力得到发展。地球的运动是一个很复杂的运动,它 在自转的同时还绕日公转。科学地讲,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实际上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的产物。新教材 与现行教材的区别在于没有明确标明哪些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哪些又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而是笼统地 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概括起来,其意正是要说明这一点。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确实体会到这一点,可设 问让学生思考:①假如地球不公转只自转,地球上的昼夜更替周期、地方时差大小将有变化吗?②假如地球不 自转只公转,地球上还有昼夜更替吗?③如果黄赤交角等于零,太阳的回归运动、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正 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变化、五带划分将是怎样?学生通过这一连串问题的思考,既加深了对地理事象形成的 深刻理解,又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层次,是把宇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来讲述的。主要介绍了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宇宙资 源开发、宇宙环境保护。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宇宙探测意义,唤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立志探 索宇宙奥秘、开发宇宙资源、保护宇宙环境的意识。

(二)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第三单元——海洋环境;第四单元——陆地环境

这三个单元知识结构大体一致,都可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讲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和特征的。当然三个单元各有侧重;第二 单元大气环境,先讲大气环境组成、结构,再讲大气环境的物理性状;第三单元海洋环境,主要讲海洋环境的 基本特征——温度、盐度与运动;第四单元陆地环境则是按陆地环境组成要素——岩石、地貌、陆地水、生物 、土壤来组织材料的。但无论怎样,这一层次内容的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理清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内部、各 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上,简称“地地关系”。

人地理学角度讲,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才构成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只有搞清 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深刻理解地理环境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例如:第四单元陆地环境,离开了各 组成要素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各组成要素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就很难理解复杂的陆地环境形成、发展 与演化。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只有搞清“地地关系”,找出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才能协调人类发展 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例如:第三单元海洋环境,当学生了解了“海气关系”、“海陆关系”时 ,就会从保护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高度,自觉地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只有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才能变分散的、机械的识记为系统的、 理解的识记,既便于记,又便于忆,才可能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地理事象。例如:第二单元大气环境,在“大气 的运动”一节中,只要学生搞清气温、气压、气流、天气状况几者关系,搞清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力、风力与等压线的关系,就不难理解和掌握以后的“气旋与反 气旋”、“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境、北半球1月、7月气压形势,乃至世界的降水与气温分 布、气候类型分布等诸多知识。

第二层次,讲“人地关系”,是各单元的重点。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三个问题。四 大环境不仅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科学发展, 自然资源的外延越来越扩大。自然资源问题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资源的特性、类型,因地制宜地保护和 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还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认识并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资源的 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自然灾害,主要有宇宙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等,新教材着重讲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通 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时空分布、危害、防御等,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树立“灾害 意识”,确立预防为主、加强监测预报的观念,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应灾能力,包括应灾心理和应灾行为 的培养。自然环境本身带来的灾害固然可怕,但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更可怕。

目前环境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于人类不适度不合理地生产活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改变;一类 是由于人类消费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教学,我们不仅要对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如环境污染的污 染源、污染物、污染原理等)、危害、对策让学生了解清楚,更主要是教育学生摒弃“人地对立”(如“人主 宰自然”、“人定胜天”等)的传统“人地观”,树立“人地协调”的科学“人地观”。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自觉参与当地环保工作,展示地理之价值,教育学生讲究“环境道德”,让他们从自身作起,从小事作起,从 现在作起,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自觉与破坏环境的不道德行为作斗争。

(三)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

人类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其中工业和农业又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基本的部门。本单元共11节, 前5节讲农业生产活动,后6节讲工业生产活动。但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都不是讲生产活动本身,而是突出讲地 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讲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相应的人文环境。这部分内容,无论农业 还是工业主要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农(工)业的区位选择。本质上讲,就是地理环境对农(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教学时,注 意把握具有递进关系的四个问题:①影响农(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②影响农(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③ 农(工)业的区位因素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区位因素对农 (工)业区位影响在不断变化着;④农(工)业区位选择,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同时又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 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与之相应,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①联系实际搞社会调查,对当地(或某一地区)农(工)业区位因素 或区位选择作出分析与评价;②根据不同农(工)业部门不同特点和区位因素对生产的影响,选择主导区位因 素;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兼顾的原则进行农(工)业区位的选择实践 。

第11篇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地理

【中图分类号】G182.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58-02

“问题解决”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理解并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实现从知识到能力整体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情景。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把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它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开放性问题情景中,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发展认知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想原则,对指导中学地理教学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巧妙运用“问题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具体操作进行探讨。

一、巧妙设置“问题教学”的教学环节

“问题解决”式的教学,就是按照“产生问题――分析探究――得出方法,具体运用” 这一认识探究过程来组织教学。下面以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运动”的第二小节“地球的公转”为例从课前、课堂教学过程及课后几个环节设置的妙处具体地进行探讨说明。

1、产生问题(课前):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地理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问题欲望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妙在让学生初步感受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

地球的运动是整个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内容。而地球运动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果简单地从理论上给学生解释,就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学生必须从己感知的身边的一些地理现象出发,通过分析这些地理现象从而认识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为此,在上课前几天布置学生进行观察,并创设如下问题情景:在同一天中,选择早晨、中午、傍晚三个时段,观察三个时段日影的长短和太阳光照射的强度,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上述三个时段太阳光照射的强度是否有差异,太阳照射强度和日影长度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2、分析探究(课中):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巧妙设置教学环节,通过以下几个教学步骤,主动探究,在合作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

①深入情境,发现并提出新问题。

此环节通过情境的升华,刺激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而提出问题,明确探索目标。“地球的公转”的教学在课前观察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太阳照射强度和日影长短的关系,这时给他们进一步提出:“一年中不时间的太阳照射强度和日影长短是不是一样呢”,“同一时间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太阳照射强度和日影长度又是怎么样呢”。教师由此揭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四季的变化现象的五带的划分。

②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此环节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自主探索。根据学生发现并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有针对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尝试等探究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老师提出“四季的变化”和“五带划分”的问题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具体探究。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本11页图1.19地球公转示意。让学生思考: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有什么差别;在生活中,一年的春、夏、秋、四季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一年中不同季节昼夜长短有什么不同。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去探究。接着教师进一步担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温度高低之间存在着什么样是关系?引导学生观察课本12页图1.20,看看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区气候有什么差异。学生开始分析、讨论。

③交流合作,完善结论。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交流合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在共同研讨中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出最佳方案,完善问题的结论。这样,教师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活动的机会,能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同时,通过生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和反思,相互补充和验证扩展,深化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完善问题的结论。

“四季的变化”和“五带划分”学生交流完善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归纳总结得出: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在公转过程中它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就使得地球在公转的不同轨道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完全相同,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同样,由于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热量和昼夜长短情况不同,把地球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3、得出方法,具体运用(课后):运用结论,拓展创新。

这个环节主要是练习,教师要设计好练习题,组织学生将探索归纳出的新知识、新方法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从中感受地理的价值,领会地理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学习了“四季的变化”和“五带划分”,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反映“四季的变化”和“五带划分” 的呢?如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当地草木的枯荣花开情况,收集不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的景观照片等,进而印证相关结论。课后拓展也可以与乡土地理相结合,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更好体现新课改所提倡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求。

二、实施问题教学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设置的巧妙性。

必须有概括性和新颖性,不能简单地根据答案直接提问,必须换个角度,换个方法,才能设计出新颖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导致新的发现与突破。

2、巧妙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有效地实施问题教学法就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究底的胆量和勇气,所以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创造积极、和谐、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拘束感,解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同时教师要有威信,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良好威望影响全班,以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学生投入学习思考活动中。

3、问题设置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受到教学课时的限制和教学内容的限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问题设计的效益,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人手,针对教与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出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问题,努力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乱问、滥问,以达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4、问题设置的依据性。

要以《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正确设计问题,使之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既能启发学生、培养学习能力,又充分顾及学生实际水平,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

5、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促进性。

第12篇

自90年代以来,地理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地理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任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十分活跃,除了更新实验内容,补充实验仪器之外,主要针对传统实验的问题进行改革。传统实验常常安排过死、刻版机械,国外很多学校都在想办法予以克服。很多大学的地理实验课程设置各有特色,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模式,其共同的特点都是注重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条件,以便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置身于富有探索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问题,受到类似于专业科研人员搞科研的那种训练。学生在做这类实验时,需要完成阅读文献资料、选择实验题目、拟订实验方案、配置实验设备、测量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等工作,这对他们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过程。对实验的时间和最终结果不作硬性的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能力及兴趣安排。这种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做法,是极有远见的,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世界各国地理教育伴随世界教育的不断发展而表现出很多特征,了解这些特点和趋势对促进我国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实践,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2.目前我国高校地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十几年来,我国地理教育的改革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地理教育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地理教学内容陈旧、部分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需要、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等,尤其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还远远不够;地理教育理论与基础地理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缺乏联系与合作,地理课程内容落后于迅速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对社会的变化缺少必要的反应能力,地理教育理论对地理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教育理论与地理教育实践和地理专业知识尚未有机结合,教育理论与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该学科的实践性环节分为室内实验实习和野外实习两大部分。多数地理院校的实践教学基本上都依据专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工作。实验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实验课只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实验方式大多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者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学生虽然参与了实验教学活动,但实质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实验教学往往易和理论教学配合不好,造成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脱节;实验教学中规定过细、过死,学生在实验课程中机械地按规定的步骤重复。这不仅影响学生学习实验地理的兴趣,更可能影响学生的终生探索兴趣,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野外实习,除学生方面难于管理的因素外,其衣食住行安全保障及实纲的检查指导都要详细安排,同时还要协调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及支付大量的实习经费。个别院校怕麻烦及节约开支就轻避重,甚至干脆不搞实践教学。因此,在实验、实习时只是走过场,不愿动脑筋,更不愿动手,应付过关了事。杨振宁先生曾对中美传统教育方法做过比较:

(1)中国教育按部就班、严谨认真,美国提倡渗透式教育;

(2)中国重视演绎,美国强调归纳;

(3)中国着重理论和抽象思维,美国倾向实验和动手能力;

(4)中国要求学生谦虚向上,美国鼓励学生向最了不起的权威挑战。杨先生认为,双方的长短是互补的,若能将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在教育上将是一个有意义的突破。

3.高校地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地理教学改革的动因来自于:现代地理科学的发展不断充实和拓展了地理教育的知识内容和基础理论体系,如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人地关系理论逐渐成为地理教育明确而公认的主题;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电教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教育手段、方法得以更新;教育科学的进步,尤其是许多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对促进地理教育改革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3.1调整教育思想观念,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专业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需要有预见性、超前性,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就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必须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不断更新,克服重硬件、轻思想,重近期、轻长远“急功近利”的倾向。教育仅靠学习过去、重复再现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地理教育必须强化“面向未来”的观念,以创新为主要特征,并且逐步取代重复和再现。一种面向新世纪,以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观正在形成。在教学思想上,摒弃把学科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加强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摒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观念,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和训练;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学和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新的地理教育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中的自然、经济、人文诸现象的空间格局,发展变化规律,相互影响及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人地关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地理学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从生活走向地理,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地理走向专业,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的真正意义:不是为了学习地理而学习地理;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地理知识和通用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营造在专业所要求的类似环境中,培养专业人才所应具有的首创精神和聪明才智。

3.2.加强地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呈现方式。

课程体系应当以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科未来的发展为依据安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适应短期市场行为的能力,就不能获得当前就业,而没有长期适应变化市场条件的能力,就不能获得将来的就业。过去,我们的专业对当前考虑得多,对未来想得少。从国外若干国家的改革设想看,主要是打破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和内容结构,实行学科综合、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现教育内容的整体性要求。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世界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其目标是:面对21世纪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更新地理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现代地理课程体系。在改革中必须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实现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重心转移;从“知识中心”向“方法、动机、活动、经验中心”的重点转移;从“教师中心型”向旨在自我教育的“环境活用型”的重点转移,不断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教会学生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断补充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呈现方式。在教学中,有些难点借助一般教学手段依然无济于事,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从人们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直观———抽象———实践)入手,有效地突破难点,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多媒体课件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三者在计算机上的有机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丰富了教学手段,改进了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大容量,为学生感知事物提供了更宽阔的思维领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可见,多媒体课件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地理内容很难用文字说清楚,多媒体通过结合内容给出的演示动画,形象地将授课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如在讲授“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时,由于远离生活实际,抽象难理解,学生无法感知地球之“动感”,因此给教学设置了障碍,形成了教学难点。可是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地球公转”,即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画面上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转动,太阳在中心位置源源不断放射出光芒并以平行光束照射至地球表面,故公转时可观察到公转的方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一周为一年并留下轨迹为椭圆形;当地球依次公转到四个特殊位置[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画面出现闪烁,此时鼠标一点,锁定画面,出现字幕,停留片刻,教师讲解,之后地球继续运行至下一个特殊位置直至公转一周。教师利用生动的画面,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着手解决难点问题。这些教学中的难点内容,无需教师耗费太多口舌,都非常清楚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又如模拟演示板块的运动、地震火山的发生、泥石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经纬网,等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概念转化能力,为大学地理教学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加强地理实验教学改革,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实验实习是地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体现了该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地理实验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地理专业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地理实验教学,学生在对实验现象观察、分析和对地理量的测量中学习地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初步了解科学实验的一般方法特点。在地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培养和提高科学实验素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主动研究的创新探索精神,所以要加强地理实验教学。改革课程设置。实验是理论的验证逐步深入到认知的阶段,合理安排实验课是巩固和反馈理论课的重要手段。然而实验课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实验课的时间安排受到多方面原因的限制,使实验课不能在紧跟理论课之后安排,往往是学生已经淡忘了这部分内容之后,才安排实验课,实验课只好先复习理论知识后再开始做实验。教师成为实验课的主体,实验效果仅局限于验证,难以提升到认知阶段,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合理安排实验课的授课时间。改革实验课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求知,培养探究能力。实验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运用启发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地质实验主要以观察矿物、岩石标本为主,识别上百种矿物标本是比较困难的。在识别前讲讲它们的常见用途,引起学生认识标本的兴趣,再引导学生分析标本成分及其他特征,掌握该标本的鉴定特征等。学生在迫切求知的情况下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此时学到的知识往往记忆牢固,而且从常见的用途入手,把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明确学习的目的,明确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应用广泛、适应性强的特点。重视实验课,培养实践型人才,提高实验质量是地理学实验实习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实验教学目的不仅是验证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实习机会,利用“开放实验”和“设计性试验”升华学生的实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开放性实验不仅有利于因人而异,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根据各自的专业有目的地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地理实验。通过扩展和加深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技术难度,增强实验的设计性和综合性、专业性,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科学推理能力、概念转化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3.4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