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58: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很多人应该就是通过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这首《泊船瓜洲》,才第一次接触到“京口”这个地名。而随后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又刷新了人们对京口的印象。二者相较,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只是交代了京口的地理位置,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系统介绍了京口的辉煌历史和著名人物。
京口,古地名,在长江下游南岸、今镇江市北固山下,其北临大江,南据峻岭,自古为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在王安石生活的北宋时期,京口、瓜洲(今属扬州市)是长江两岸的重镇,诗人从江宁(今南京)进京(汴京,今开封),必须要从江南的京口乘船渡江至江北的瓜洲,这便是《泊船瓜洲》写作的地理背景。
而到了辛弃疾写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南宋时期,国家已是山河残破,词人登上京口的北固山,在北固亭前俯瞰长江,百感交集,他无心关注春风、明月,心中卢斤怀的都是天下大事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说的是最初营建京口的孙权。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已称霸江东的孙权在镇江北固山的前峰营建京城,并将大本营从吴(今苏州)迁来。京城即后来的京口。在孙权坐镇京城的三年多时间里,先后发生了赤壁大战、刘备借荆州、孙刘联姻等重大历史事件,因此,毫无疑问,京口不仅成就了孙权的伟业,也是促成三国鼎立的一个关键地点。“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的是京口历史上另一个重要人物――南朝宋武帝刘裕,“寄奴”即刘裕的小名。东晋南渡后,京口作为军事要地,称“北府”,东晋著名的精锐部队“北府军”(曾赢得淝水之战)就驻扎于此。刘裕最初只是北府军中的小人物,后因率北府军在京口起兵讨伐篡位称帝的桓玄而掌握了东晋朝廷的实权。掌权后,刘裕曾两度北伐,一度收复洛阳、长安,建立了丰功伟绩,因此被一心抗金北伐、收复国土的辛弃疾赞为“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列举的这两个英雄人物,都来自偏据东南的政权。京口自建城以来,就是建业(今南京)的门户锁钥,所谓“建业之有京口,犹洛阳之有孟津,自孙吴以来,东南有事,必以京口为襟要”,因此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以及南宋,对京口的倚重均要胜过其他朝代。
与京口地区有关的古诗词,并不仅此两首。光出自名家的就有陆龟蒙的《京口》、李白的《永王东巡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杜牧的《润州二首》、苏轼的回文诗《题金山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文征明的《金山寺追赋》、唐寅的《春日与乔白岩游金山》、孔尚任的《北固山看大江》、乾隆皇帝的《题文征明金山图》……有趣的是,还有一首高丽王朝诗人李齐贤的作品――《焦山》。
在这些诗词中,提到了许多京口的名胜,如著名的“京口三山”――北固山、焦山、金山,以及今天已不存在的芙蓉楼和几经重建的北固亭(祭江亭)。相传南朝梁武帝萧衍登临北固山时,见其景色壮观,便挥笔题写了“天下第一江山”六字大加赞誉,今天在北固山甘露寺前仍可见到“天下第一江山”的石刻(宋人书,清人勒石),而甘露寺,正是当年刘备招亲之地。
查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上标注“京口”一名的,只有东晋、南北朝和隋朝,但历朝历代的史书中,关于京口的记载数不胜数,直到清朝还设有京口将军一职。是官方命名与民间习惯的冲突,还是“京口”这个地名从来就没有消失过,这个问题尚待从地方志中考证。无论怎样,在20世纪80年代,“京口”这一历史悠久的地名终于得到了恢复,成为镇江市城区的名字,并延续至今。
关键词:古诗 多媒体 生活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68-0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古诗阅读作出了明确要求: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能列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意境比较优美,能陶冶人的情操的,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谈谈新课标背景下古诗词教学的点滴体会。
1 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古诗词文章一般都言简意赅,短短几十个字,却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虽然在古诗下面对难理解的词语标了注释,学生借助工具书基本上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但对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描写古代的文章,如《七律・》一文,学生对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课前,我通过班级的白板播放了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铁索桥的惊险悲壮视频,以及过草地,过皑皑白雪的覆盖的雪山,让学生目睹的艰难,体会越过岷山的喜悦心情。再如,教学《天净沙・秋》一词,前两句诗描写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六个图景,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利用多媒体,把这六个图景一一展示给学生看,使抽象的诗句变成直观的图景,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 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教材里的古诗词,有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泊船瓜洲》写出了王安石远在他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诗人送别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等。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诗人,联系生活,体会一下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游子吟》一文,文章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与赞美,对于“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诗,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根本没穿过破衣服,更别说是缝缝补补的了,孩子们对伟大的母爱领悟成了一个难题,为此,我引导学生回想母亲每天起早摸黑地照顾我们的生活,风雨无阻地带我们上学,不管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甚至是下雨天,我们坐在教室里,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多等一分钟,她们宁愿自己在学校门口等上十分钟、半小时,甚至是一小时,任凭风吹雨打、太阳炙烤,她们无怨无悔,为我们默默地付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激这伟大的母爱,为此,我建议同学们每天回去都帮父母分担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至少完成一件,孩子们基本上做到了,我觉得这才是对这首诗真正的领悟。
3 改写古诗
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尝试过让学生仿写或改写课文中的优美语句,通过改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实古诗也不例外,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对古诗也比较容易接受了,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改写古诗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充分发挥想象进行改写,将古诗用自己的话改写为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有学生写道:55岁的北宋诗人王安石,应皇帝之招,赴京上任为官,晚上,他把船停靠在瓜洲的江边,远望家乡南京钟山,虽然瓜洲与京口仅一江之隔,而京口与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借着皎洁的月光,思念家乡,这次上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4 吟诵古诗
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中写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表达的意思不是熟能生巧。在教学中,“读”是学习古诗的必经之路,古诗不像现代文这么通俗易懂,学生普通对古诗有种与生俱来的排斥心理,如果让学生自愿吟诵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晨读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古诗,熟读成诵,感受古诗流露出来的深刻含义。
5 表演古诗
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或许每位教师都尝试过,但大家未必尝试过分角色表演古诗。表演是一门艺术,要想表演的好,首先要对“剧本”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把古诗的思想感情流露出来。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我引导两位平时关系十分密切的同学来表演李白和孟浩然,表演前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古诗的背景,引导学生将李白与孟浩然临别前那依依惜别的情景表演出来,通过此次的分角色表演,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终身难忘。
6 即兴作画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习古诗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读和写,把古诗背下来并默写,其实学习古诗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为古诗作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提倡素质教育,古教学不能再局限于读和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画能力,为古诗来个即兴作画。如教学《四时田园杂兴》一诗,描绘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可以利用我们农村的优势,引导孩子们想象大人们男耕女织,孩子们喜爱劳动,也在桑树底下学着种瓜,这样的一个生活场景,利用手中的画笔,把这场景画下来,学生在作画中,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古诗融合了知识、哲理、情感于一炉的传统文化精华,教材中的古诗中,荟萃了我国历代诗人的爱情、亲情、友情以及写景状物、咏人抒情等。传统的古诗教学比较重视学生对古诗文字的背诵,轻视对古诗思想感情的感悟,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响应新课标的号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学校的有效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作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论是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来说,还是从考试中作文所占的比值考虑,写作教学都不容忽视。而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不少学生对现有的作文教学现状深感不满:老师按照教参从叙述人称、表达方式、描写策略等方面归纳的所谓“良计”,对学生们来说已经毫无吸引力了。学生疲于应付,老师也无法通过写作训练来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笔者认为不妨转变一下思路,从学生们喜欢的流行歌词中寻找写作教学的素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从自身喜闻乐见的歌词中学习写作的技巧,并在日后的习作练习中加以运用和巩固,这样必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具体谈谈流行歌词融入中学生作文写作教学的途径。
首先,教师要善于发掘流行歌词中的“炼字”典型,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准确、生动地使用动词。中国古代诗歌有注重炼字的传统,如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就经过了“到”、“过”、“入”、“满”等锤炼,最终定位“绿”。“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活力与激情,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生命的气息。我发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中,同样也有十分突出的例证。如方文山的《发如雪》歌词中“你发如雪 纷飞了眼泪”一句,词作者方文山改变了“纷飞”形容词的词性,活用为动词,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将眼泪流下的状态刻画得真实而细腻。此外,方文山的词作《青花瓷》“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中,一个“惹”字形象而生动的写出了“芭蕉”与“骤雨”、“门环”与“铜绿”之间的微妙关系,堪称典型。用好了动词,可以使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在后来的作文训练中,我惊喜地发现班上一位同学写夕阳西下时的妙句:“众鸟高飞,衔走了暮色的天空”,“衔走”一词让我感觉到鸟儿在天空自由飞舞的姿态,非常形象而生动。
其次,教师可积极发现流行歌词中场景营造的句子,并将意境诉诸于画面,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了解和把握词作者写作的方式和技巧。其实,在许多中国风歌曲中,都比较注重画面的营造,如周杰伦的《东风破》《台》《烟花易冷》,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在梅边》《花田错》,许嵩的《清明雨上》《南山忆》《断桥残雪》,胡彦斌的《诀别诗》《潇湘雨》,等等。在一次描写训练中,我特意选择了两幅图片,一幅以静谧的村庄为背景,一个人静静站立于村头吹着牧笛,我适时播放了背景音乐——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同学们听了很有感慨。另一幅图以琥珀色的月亮为背景,没有人物,播放的歌曲是王力宏的《花田错》,我要求同学们通过想象填充画面内容。在教学中,我归纳出流行歌词中营造画面的常用途径:古典意象和人物情绪的融合。这次课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表示在今后的写作中也会尝试着像歌词中通过意象的经营来描写具体的场景。没过多久,语文课代表让我帮忙看看她的习作,她写了一首名为《春雨》的小诗:“雨水/从青绿色的梦中碎裂/沿屋檐落成/一只只/归巢的/春燕。”诗歌通过雨水从屋顶滴落下来的场景,将雨水转化成归巢的春燕,写得非常奇特。
再次,教师还可通过阐发流行歌词中一些较好作品的主题,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树立批判的意识。比如,在讲述作文立意时,我选取了汪峰的《存在》和许嵩的《微博控》这两首歌词,阐发其主旨。汪峰的《存在》深刻地反思了我们在当代生活中的生存状态,批判自我,剖析自我;而许嵩的《微博控》批判了一种现象:在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成果时,我们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对工具的某种依赖,甚至被这些高科技产品奴役,沦为它们谦卑的奴仆。在解析这两首歌词时,我着重强调了词作者立意的高度与深度,通过我细致地讲析,学生们明白了在作文立意时应该思考的问题,有利于他们批判的意识的养成,这对于学生的写作和今后的成长都十分重要。
流行歌词可以与中学作文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不论是炼字,还是画面的营造,或是文章的立意,流行歌词拥有着通俗性、普遍性、易接受等优势。我坚信,只要将流行歌词适时巧妙地引入作文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必然能焕发出新的气息,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可以得到有效地激发,写作能力也必定能够得以提高。
曾赛珍,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责任编校:汪丽蕾
关键词:古诗;内涵;路径;诗魂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8-0016-03
曾经在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一次讲座中听到这样一则案例:
一位老师在教学完《江雪》这首古诗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天这么冷,雪这么大,老翁为什么要出来钓鱼?”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因为老翁家里穷,所以冒着严寒出来钓鱼”,有的说“因为他是一个钓鱼迷”,还有的说“因为他刚跟家里人吵了一架,心情不好”。如此回答,真叫人啼笑皆非。甚至有学生这样质疑:“这首诗是假的,因为天这么冷,雪这么大,河面上早就结冰了,他怎么钓鱼呀?”而有学生马上反驳:“结了冰也可以钓鱼,他可以带一把小铲子,在江面上用铲子凿一个窟窿,照样可以钓鱼。”一首意境深远的经典,被解读得面目全非,也难怪王老师会调侃说:“如果柳宗元他老人家还活着,听到这堂课,一定会气得吐血。”
很明显,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这首诗都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如果老师知道当时柳宗元因为被贬,前途未卜,而郁郁寡欢,就不会把学生引进一个死胡同了。从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仅仅透过字面是很难理解古诗的真实意境的,只有走向古诗的更深处,才能真正走进诗人创作时的内心世界。现就古诗教学的基本路径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从素读到细读
中国古代有一种读书方法,叫“素读”。这种方法不追求对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只是反复有声地朗读,直至把诵读的内容背诵得滚瓜烂熟,这是一种很朴素的读法。
拿到一首古诗,最初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大声地读,不仅要熟读能背,而且要读出古诗的韵律之美。窦桂梅老师指导学生朗读古诗很重视平仄之法,他要求学生按照古人最基本的读法朗读古诗,也就是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这其实就是“素读”。这样朗读可以让学生通过声音的长短来体现古诗的平仄之韵味。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不仅能够真切感受到古诗韵律美,而且能够慢慢体会到诗人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当然,仅仅停留在“素读”的层面还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并不能真正走进古诗之中,这时就必须指导学生对古诗进行“细读”。什么是细读?用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话来说,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对文本的仔细阅读,对其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这种读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王安石曾经用过“到”“过”“入”“满”等字。经过十多次修改才从“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这句诗受到启发,决定改用“绿”字。这个“绿”字到底好在哪里?通过细读,我们就能明白,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而来之感。
细读不仅仅帮助读者理解诗人用词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帮助读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如上面所提到的《江雪》一诗,如果认真细读,就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我们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这不正体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情感吗?细细品读,在很多古诗中我们都能找到揭示主旨、凝聚思想、概括要义的“诗眼”,比如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中“僧敲月下门”的“敲”字,衬托出了月夜的寂静;李白的《赠汪伦》,主要写友情,诗人以水之“深”比喻情之“深”,既形象又浪漫,既夸张又恰当地流露了对汪伦情谊的赞美。
二、从知其人到论其事
尽管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仅仅通过朗读是不能够完全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的。因此,也有人说“不知其人,难入其诗”。所谓知其人就是要了解诗人生平、思想、际遇等。因此,教师在讲授古诗时,不能忽视对诗人的介绍。只有让学生在“知其人”的前提下,才能理解诗人真正的写作意图,才能够走进古诗的情境之中,和诗人的心一起跳动。
比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送别诗,与其他的送别诗又有不同之处。一般的送别诗多是对友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如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王昌龄却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达自己的清廉正直。要想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就必须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王昌龄本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36岁就考中了进士,通过殿试被任命为校书郎,曾经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但从43岁时受到排挤,两次被贬,一直在县一级做副职,属于8品官位。官越做越小,肯定要遭到人们的非议,因此诗人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
“知其人”对古诗的理解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同时我们还要做到“论其世”。因为诗人的创作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是很难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真实心境的。我们都知道,王安石是一位改革家,他推行变法屡遭保守派的阻挠和反对,还被辞了官。宋神宗熙宁八年二月,王安石再度出山,担任宰相,继续变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又一次离开家乡赶赴京城。作为政治家,王安石很清楚此去变法未必能够成功,他深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忧,再加上家中的儿子身患重病,因此刚离开家乡就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只有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够透彻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三、从一首到多首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其它的文学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古诗也是如此。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些例子”。因此,我们要通过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对一首诗的理解带出对更多首诗的学习,提炼、归纳、总结,充分发挥教材中古诗的作用。
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写的是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夜泊枫桥时所领略到的一种凄清、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乡愁绪。中国古诗是以文化意象来作为它的血肉的,而构成诗歌的“意象”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文化象征的一种符号。我们都知道在古诗中借“明月”来寄托相思的诗句甚多,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亮”已经成为古诗中乡愁的文化符号。
在本诗中,诗人虽然在叙写忧愁,但是让人们回味的并不是这“许多愁”,而是寒山寺里传来的夜半钟声,这“钟声”在抚慰着诗人的心灵,这钟声荡涤了诗人所有的愁绪。因此,在教学此诗时,可以将古诗中有关“钟声”的诗句找出来学习。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清)陆鼎《寒山寺》
通过《枫桥夜泊》的“钟声”带出更多的“钟声”,既能使学生加深对本诗的理解,又能彰显“钟声”这一极富诗意且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意象。
【关键词】 比较 古诗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41-01
古诗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在职业学校。职业学校的学生本来语文基础比较差,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就更差,这就要求老师在指导的阅读的时候更需要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在常规的古诗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从分析古诗语言入手,告诉学生这句诗的意思,具有什么象征意义。这种以教师讲解诗句含义和写作技巧为主的教学,只能是培养出能回答各种诗歌练习的解答机器,却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这就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而比较阅读法恰好弥补了这一缺点。
比较是人们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和关系的思维过程,心理学认为:两种不同对象的彼此诱导和相互感应,可以提高感知效果,有利于活跃思维,激发智力,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比较法教学,对学生来讲,其实就是一个寻找异同,寻求认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真正体会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健康高尚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陶冶他们的情操。
1 朗读比较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古诗教学中朗读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对于学生来说,朗读具有表情达意、唤起想象、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张厚感先生认为:重音、节奏,抑扬顿挫不作为硬性要求,只要学生能读得清晰、流利、感情恰如其分就行。如果想要真正把感情读得很准确,则重音、语速、语调等不能不考虑,因为诗人的感情主要是通过这些来体现的。
古诗特别它的平仄、押韵、对仗、节奏就是一种音乐美,一种情味。通过朗读用声音再现出来,诗歌的情味也随之就出来了,诗文因此也就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量,“诗歌的语言,语言符号不过是在读者心灵中开向意义交响和衍生的窗户,是跃入庞大的时空中去活动的阶梯。‘诗不是锁在文、句之内,而是进出历史空间里的一种交谈。’”(引自王尚文教授《中学语文教育学》)通过朗读,文字、声音和想象营造起的温馨是一种对心灵的浸润,让学生这个阅读主体专注于古诗之中,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体验、知识结构、人生阅历等等这一“先在”的文化心理结构,用感官与诗歌展开对话、交流,以己之情融入诗歌。在朗读中理解、欣赏、探寻、重构诗歌世界中的真、善、美。比较朗读古诗的过程就是比较历史、比较诗人,比较诗人情思、比较诗人灵魂的过程,也是滋养精神世界、积淀文化底蕴的过程。诗歌本发乎情也,直指人的心灵。朗读比较法可以将不同诗歌进行比较,同一诗歌可以不同人朗读进行比较,也可以同一人用不同的语调、感情等进行朗读比较,直至学生能从比较中体会出诗歌中蕴含的意蕴。所以,比较朗读正是用声音、用心灵比较诗歌的最好方法。
2 语言比较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为此,在指导学生学习古典诗歌时应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多角度、多层次地对诗歌语言的情趣、意旨加以阐释,从而使学生成为诗歌学习的主动探索者。
诗歌最讲究语言的精炼,它区别于一般的记述描写性的语言,也区别于一般的议论说明性的语言。诗歌语言是诗人竭力搜寻、精心调遣、高度锤炼的个性化的语言,是最富有文学性的语言。教学上除应重视诗歌语言通常意义上所言的新鲜、活泼、生动的特点外,还应充分重视诗歌语言自身独有情感性特点。诗歌语言是表达感情的,诗歌语言几乎都是带有作者思想情感的倾向性表达,是作者内心世界或直白或曲折的直接实现,世上没有平白无故发生的感情,诗歌也不例外,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无不倾泻在诗歌的字里行间。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绿”字,王安石曾用“到”“入”“过”等字,最后用了“绿”字,只因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王安石通过这样的比较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
3. 联想比较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散文 困难
一、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如在学习散文《匆匆》时,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具体生动的景象描写和一连串的疑问,不仅把看不见摸不着而匆匆流逝的时间形象地展现出来,而且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怅惘,对“去日苦短”的恐惧与悲伤,体现了作者对人生问题的严肃思考,要珍惜时光,珍惜生命,不要让日子白白过去,不要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白白走一遭,暗示自己要惜时奋进。很多教师只是要求学生浅显的理解表面的意思而不是深入文章的主题。这可以反映出老师教学的问题。
二、解决措施
1.把握散文类别,寻找切入点
散文的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性极大。下面具体谈谈初中散文的类别和如何寻找切入点。(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所以这类散文的切入点是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引导学生通过情节来把握散文的思想感情。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可以从“百草园”“书屋”等几个关键词入手,以事件发展为线索来感受作者的童年。(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因此,这类散文的切入点是:掌握文章采用的抒情方法从而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最后是议论散文,初中阶段不要求掌握。
2.感受作者的想法,直追主题
在谈论散文时,都说散文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是情感的抒发。散文的特点就是自己内心的声音。不管是散文的内容还是结构都说为了更好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我们不能忽视作者的存在,只有走进作者的内心才能体会优美文字下其实有很深的故事。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感受真实情感
不论是任何的文章都是在特定的场合下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散文也不例外。因此,把握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他的生平经历是赏析散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如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写作背景是在前夕,刘和珍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只有把握写作的背景才能更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愤慨。
(2)用心品味散文的语言文字
散文的主题把握之后,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欣赏散文优美的文字。往往几个简单的词语就能反映作者的真实。学生只有细细去品味才能尝到作者的酸甜苦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散文的阅读水平和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如何用心感悟呢?在文章内容上能揭示主题的句子;结构上处于开口或结尾,有时是中间的过渡句;在表达方式上有可能是文章抒情或议论的句子;在修辞手法上一些使用比喻、拟人、对偶等方式的句子往往是突破口。往往抓住一个关键字就能顺藤摸瓜把握主题。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中一个“绿”字让“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炼字的名句。在“绿”字位上屡试用“到”“过”“入”“满”等数字,均觉平淡而弃,最后经冥思苦想终得一个“绿”字,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由此使全诗出神入化。 用“绿”,有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也有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很多时候抓住散文中的一个字便能有很大的发现。
(3)通过对比,发现问题
我们知道有些文章有些错误或者矛盾的地方,其实这些都是作者故意而为之,他们是通过这些错误来真实反映作者内心的情感蕴,往往这就是我们进入作者精神世界的钥匙,这就是语文中文字的奥妙。通过矛盾前后的对比,或许表面的现象不是真实的,或许在作者的眼里是另外一个美丽的世界。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我们看来百草园只是一个荒芜、杂草丛生的地方,但是在作者的眼里却是他童年寻找乐趣的“天堂”。这就是矛盾的地方,当我们从这扇门进入时,我们便能唤起学生自己的童年回忆,在他们的童年世界里也有这样一个地方是他们童年的乐园。通过联想,学生便能明白这并不是真正的矛盾,这正是作者童年的乐趣,是平凡事物后面的绚丽多彩。
(4)学会想象,丰富情感
吴东平
江西省贵溪市冷水中心学校 335413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意境想象和情感领悟能力,体会古诗词的韵律之美,传承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引言
古诗教学的意义体现于让学生在朗诵古诗中形成高尚情操,在理解古诗时领悟中国文化,在情感体验处了解先人情怀,在学习古诗后热爱古典文学。同其他文学教育一样,古诗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勿拔苗助长
一、注重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
在我国一个优秀的人才不只是指一个人学识的高低,还包括一个人的情怀,智慧以及思想境界等多方面因素。而我国现在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包括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怀等在内的多种条件,来培养优秀的学生。在任何一首古诗词的教学当中,不仅要注重单个字词的意思,还需要感受诗人在写诗时的心境、情怀以及情感。进而培养学生对于各种文化的感知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将小学课堂与社会相互联系起来,将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偏向生活化,引导学生从过去走向未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收集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古诗词以及不同诗人对于同一意象的古诗词进行对比赏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的心境。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诗词文化的博大及魅力。此外教师要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天性,主动学习更有利于加强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赠刘景文》这首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这首诗词中的意象,结合作者的写作手法来体会作者此时的心境和情感。因为诗人在写诗词时,通常将自己的心情寄托在不同的意象之中,所以对于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分析意向及写作方式,表达技巧都十分重要。经过多次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学习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学会足够的意象特点含义,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其他的古诗词。在诗人的眼里,任何一种花草树木,大海河流都能够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如,可以从《游子吟》这首诗词的意象中体会到作为母亲的不舍和无限的关心。每一首诗词背后都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有喜悦,有不舍,有忧愁,有想念。每个字词中都流露着诗人想要表达的内容。只有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相互配合才能够逐渐真正感悟。《浪淘沙》中,诗人仕途失意,不受重用,尽管多次被贬,却一直不畏权贵,而诗句“如今直上银河去…”表达了诗人依旧向往田园生活,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点出刘禹锡对于田园生活的渴望还要点出对于权贵的厌恶。适当的讲解后,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讲老师听的模式,用来检验教师的授课是否有效,学生是否听懂。给予学生一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可以加强学生听课的专注度以及对于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
二、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为提高古诗词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李白《望天门山》这一首古诗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进行授课。首先这是一首对于大自然风景描写的古诗,学生对于李白这位诗人并不陌生,那对于这首诗的讲解就一定要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地方。在新课开始前,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诗中天门山和楚江美景的视频或者请学生欣赏天门山和楚江的照片,并向学生提问“这些视频和图片看了感觉怎么样?”学生对于实际美景的感知肯定是具体的,学生肯定会说“壮阔”“雄伟”“漂亮”等这些简单的词,且能直观表达看法的词语回答教师的问题,古诗词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而此时,学生借助另外一种方式已经在无形中认识到了天门山的雄奇壮观。教师在授课前已经给了学生一个关于诗中美景的具象表达。这首诗的教学此时就已经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借助各种自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天门山和楚江美景的认识,可以让学生画画、写作等,再收集学生的作品来综合评价,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之后就可以进入正题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千年前的李白对于天门山和楚江也有和同学们一样的赞叹。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怎么表达的吗?”这时肯定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此时也能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也就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教师根据古诗词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包括文本的类型、篇章结构、情感表达的方式和体裁等进入深层次剖析,聚集不同特色的思维方法,并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这些思维习惯,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让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小组合作式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也能给学生带来竞争、接受、体验等不同的学习体验。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会使课堂氛围更浓厚,学生的学习体验更丰富,其语言思维也会快速增强。
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课堂中,这首诗主要传递的是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其中“异乡”二字就能让学生直接看到这是一首关于思乡的诗句。但是,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这首诗的表现风格、思乡情感,就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从多角度来剖析这首诗词。其一,教师运用对比法,与《泊船瓜洲》《静夜思》等进行对比,让学生自主分析,看这三首诗词在表现方法、语言风格、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异同点,学生积极地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其语言思维被完全激活。
结束语
古诗文教学的方式并非一成不变,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将晦涩难懂的古代文学变得活灵活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并自愿投入古诗文学习的行列,此时教学目标已经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实现。
参考文献
[1]魏智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教学探讨[J].天津教育,2020(11):107-108.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如果把这些文明编成一本书,那么古诗词无疑是其中最美丽最动人的章篇。古诗词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它不仅给以人美的享受,更能陶冶人的情操,使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长久地为人们所喜爱。其经典之处就在于一个“美”字:
1.语言美。古诗词的语言质朴优美,概括力极强,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2.音韵美。古诗词讲究用韵和节奏,便于传诵咏唱,于是形成了一种生动的音乐效果,诵读起来,不仅押韵上口,而且令人回味无穷。
3.形式美。诗词在长期的创作和流传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式,这种格式包括句式、字数、对仗、布局谋篇的技巧等。由于诗词的形式与表达的内容融和,为人们所接受,因此,这种形式在人们心中也就具有形式美。
4.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外在现象融合而成的,而内心感受的“意”又是通过外在现象的“境”表现出来的 。诗词将写景、叙事、说理、抒情融为一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正是所谓的意境美。
5.情感美。诗词里浓缩了诗人社会人生经验,是发自诗人内心的声音,蕴含了人类至真至善至美至纯的情感,真正可以成为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如“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诗人于谦一生为人的写照。
古诗词具有“五美”的特点,我们的教学可以在品味经典之美,传承精髓之韵,提升人生之境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二、品味经典之美
品味诗词的美关键之处在于体味古诗词的意境美。由于篇幅的限制,所以古人写文章特别讲究用字,逐字逐句都是经过反复推敲、酝酿,力求达到一字传神,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像这种在关键处“画龙点睛”的字词,便是人们所谓的“诗眼”,诗人常常将内心独特而深刻的情感凝聚于自己作品的一字一词或一句之中。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引领进诗歌的殿堂,抓住解读诗词的关键所在,即诗词之“眼”,加以启发、点拨,那么就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打开想象的翅膀,快速把握诗词大意,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也就体会到了诗词营造的意境之美。比如: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就是文章中的“诗眼”,作者运用过很多的字,都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决定用一个“绿”字,仅一个“绿”字,动化,给我们留下多少想象的空间,诗人的那种浓浓的思想之情溢于言表。
古诗词是一片真情,是一份儒雅,是一方美丽,是一种大气。我们要让学生在诗歌的殿堂中美美地赏,细细地品,深深地悟。品味中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滋养和熏陶,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汲取生命的营养。
三、传承精髓之韵
经典之作之所以传承不衰,是因为它是无懈可击的。即便有不足之处,也犹如西方的维纳斯一样,透出的也是一种“残缺的美”。它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
学生是最可塑的诗人,教师要着力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要做到品中有写,写中有品,品与写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只有品出了经典之作的美,才能凭借写这个桥梁,超越时空与大师交流,与大师心心相印,让精髓之韵与自己的血肉相融。
那么怎样才能将文章写的有韵味呢?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由于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等的千差万别,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能把自己的见解强加于学生,那样会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的笔指向他们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他们心灵看到的地方。因此,对诗中存在的“留白”之处,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而充分的想象,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个性化。
在写的过程中我们要张扬学生的写作个性,不拘一格,广开言路,体裁可以各异。古诗词的写作最忌讳雷同。
四、提升人生之境
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新的时代,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他们仍觉得生活没乐趣,没有生活的目标,心灵极度的空虚寂寞。特别是在农村,十有八九,父母都外出打工挣钱,把孩子留在家中,有的甚至是孩子还在襁褓之中时就离开了,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有的甚至丢给亲戚朋友照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纪一大把,又没什么文化,对孩子大多都是娇生惯养。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孩子能够吃饱穿暖,不出安全事故就行,而孩子的精神世界很少去触及。孩子的父母更是如此,远在外地,一年也难得回来一两次,平时也多是电话交流,生怕孩子在家吃了苦,受了罪,对孩子也是溺爱有加。为了减轻自己的负疚感,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的要求,那么,钱就成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孩子们有了钱干吗呢?于是网吧、游戏厅就成了孩子们的流连之所。他们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人争吵、斗殴。父母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稍不如他们意,就大发脾气,甚至自杀等。他们从小就缺乏亲情感,怎么能领悟人世间其他的情感呢?这种空虚寂寞的心灵是多么需要精神养料去滋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熠熠生辉。它博大精深,艳如百花,汇集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精髓”,并要求初中学生在7-9年级背诵优秀古诗文80篇。可见古诗词教学对加强中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培养审美能力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
一、诵读感知,培养语感
学习古典诗歌,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多“读”古诗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能够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意境中熏陶情操,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多“读”古诗词,还可以更深地感受作品文学形象,从而培养提高审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如读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死干”时,诗人忠贞的爱情和缠绵的相思之苦,就会深深触动着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寂身影历历在目,挥之不去。激励学生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让每位学生选一两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认真领会意境,揣摩Z意,把握节奏,然后配上自己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进行演读,还可以赛读。比赛的时候其他同学担任评委,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配合等方面评判,选出优胜者表彰。
二、解读鉴赏,深入探究
(一)细读诗题,感知诗词的内容。许多古典诗词的题目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的简洁地概括了作品的主要内容,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如夏完淳的《别云间》,这首诗的题目,不仅交代了地点(云间),又表明了情感(别),一看诗题未读诗句我们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主旨――诀别故乡之作。可见,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诗题。
(二)抓住诗眼,体会诗词的情感。鉴赏诗歌,不仅要抓诗的题目,更要把握诗词中提挈全诗、凝练传神的关键字眼,这就是所谓的诗眼。例如学煜的《相见欢》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之后老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首词应用怎样的一种感情来读?可否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呢?”这样的提问就是在启发学生寻找文中的诗眼。学生明确是“离愁”。的确,这个词就是诗眼。接着,教师可用这个诗眼继续教学,提问:“作者写了哪些离愁别绪,为什么是‘剪不断,理还乱’呢?”这样就通过诗眼把学生带入到诗词的意境之中,能够使学生深入去探究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情感。
(三)由景至情,体会诗词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是诗人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又称“寓情于景”,该种手法通过描绘景色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当然也不乏以哀写哀、以乐称乐的手法,景中寓情、情中含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如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十里,吹绿了江南的缕缕青丝,面对此情此景,王安石的心中却不禁升腾起一股浓烈的忧伤,不知家乡的春天是否也如这江南一般生机盎然?这是一首典型的借乐景抒哀情的诗,江南的三月春意盎然,而作者从此景中写出的是对家乡的思念。
三、借助意象,拓展思维
意象是中国诗词特有的审美内涵,也是反映作者创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意象是集客观与主观为一体的产物,它既是诗歌所描写的对象,也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投射,是心灵的再创造产物。中国诗词具有简短凝练,含蓄蕴藉的特点,意象成为切入诗词的一把钥匙,离开了意象,也就无所谓诗词了。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章都是用意象组成,诗意的发现就在于理解诗中意象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因此诗词鉴赏离不开意象鉴赏这个重要环节。
在中国古代诗词教学中诗词意象往往具有一定的认识规律,可作为辅助理解的工具。例如“柳”在古代诗词中多用于送别场合,表示留别、相思、依依不舍之意,因为“柳”与“留”谐音,故有此用。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等诗,分别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即是明证。再如“冰雪”多表品德高尚,“”代表心性高洁,志向出尘等等。
四、品析名句,丰富积累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美育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良好意志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很多古诗,这些古诗都是经过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是美的化身。所以,小学语文教材中对故事的学习就是教授学生怎样去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通过对故事的学习,可以达到通过想象再造美的目的。
一、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对古诗中的音乐美进行发现
诗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与音乐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了。有一句话形容诗音乐之间的关系特别贴切“每一首诗都是一首流动的歌”,在读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诗中蕴含的节奏美和音乐美。古诗中的这种音乐美与节奏美深深的蕴含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学教师为古诗进行的设计往往是通过阅读来对古诗中的美进行感受,通过对古诗的反复诵读去感受古诗中的美感。诵读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首先进行示范,通过是示范使学生对语调和节奏进行掌握,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们播放录音,让学生们在聆听中去感受古诗的美感。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多读,读的次数多了自然就熟了,而且在无形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逐渐感受到古诗中的节奏美与音乐美,通过反复的诵读,这种对美的感觉还会迁移到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去,从而可以使学生交际活动中语言的感染力。
二、在古诗教学中通过词义的比较对古诗中的精确美进行体会
“字少意多”是古诗的特点之一,因为历代的使人都在炼字炼句上下了大功夫,这样,古诗中就蕴含了独特的凝练美与精确美。比方说,小学语文中的《泊船瓜洲》中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就是诗人经过反复的锤炼最后才定下来用了“绿”字。一个“绿”字,使人们在对这首古诗进行诵读的时候,真切的感觉到了诗人用词的精炼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拿出“过”“入”“满”“到”等不同的字让学生与“绿”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的感觉到诗人“绿”字用的是多么的不同凡响。“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中融了诗人的想象,人们在诵读的过程中会很巧妙的将诗人的想象和眼中的情境联系到一起。只是一个字的运用,用词之精炼,内涵之丰富,这就可以看出这句诗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了。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对古诗中用字的凝练美和精练美就会有了非常具体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教学,会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做好铺垫,学生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会在选字炼句上加以注意。
三、在古诗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视觉奇观对古诗中的形象美进行感受
在古代,诗画是一家,在这两者之中存在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那就是都具有一种形象美,前者是视觉上的形象美,后者是表现上的形象美。比方说,小学语文中的第一首古诗《鹅》,在这首十八字的古诗中,大白鹅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只是四句诗就将鹅的声音、颜色、形态都生动的描绘出来了,通过颜色之间的对比以及形态之间的对比,为读者呈现出一种动静结合的形象美。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想要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形象美,就要使学生的视觉器官充分的调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插图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对画中的形象美进行体会。可以安排学生对自己的想象进行绘制,通过彩色诗意图的绘制,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很多古诗中还具有一定的音响美,比方说,小学语文中孟浩然的诗歌《春晓》,整篇古诗从听觉的角度对春声的美进行了细致的描摹,通过对《春晓》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范围内的春色之美,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器官的活动,从股市教学中感受到了声音美。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具体的情境进行创设,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
古诗向我们传达的就是一种意境,何为“意境”,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情与物,物与我的交融。比方说在小学语文《登鹳雀楼》的学习中,前两句对登楼远望的景色进行了描写,整个画面的景色非常壮阔,整篇古诗中都在洋溢着一种雄浑的意境美。在学习《江雪》时,整篇古诗描绘了江面上老渔翁江心垂钓的画面,从诗中透露出一种清幽、孤寂的意境美。
对于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教师可以通过五种途径对学生的诵读进行引导,1)反复诵读。在学生反复的诵读中就会沉浸到古诗中的意境中,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抑扬顿挫的音韵美,想象随着诗人创造的意境驰骋奔腾。2)对学生的视觉感官进行调动,使古诗中的形象得到再现。小学生的年龄段对事物的感知还停留在形象的层面上,他们往往会对形象的反应比较敏感,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这种特征,对教材中的插图进行充分的利用,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一些幻灯片进行教学。3)通过教学语言的运用为教学创设情境。教学语言是教师对学生领会古诗意境的引导,教师可以在教学语言中运用生动的形象,对学生的听觉器官进行调动,使他们的想象得到激发,从而走进古诗的意境。4)课堂转移。因为课堂环境受到了时空的限制,往往会对学生们理解古诗的已经产生阻碍作用,所以教师就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课堂转移,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
五、在古诗教学中对诗人的情感进行体会,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古诗的人格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古诗作品都展现了诗人人格的高尚,通过这些作品的教学,学生的精神也会受到陶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古诗的时代背景向学生们做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诗人的思想状况和生平有一定的了解,带着这样的理解去学习古诗,通过诗句中塑造的形象感受诗人的真情实感,从而受到诗人人格美的感染。比方说,在小学语文《示儿》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首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一生,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爱国之心,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形象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生的情感。
总结:
综上所述,古诗中语言的音乐美、精确美、形象美、意境美以及诗人的人格美,都是需要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师可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在古诗学习中感受到古诗的各种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勇奇.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1(26).
低段——注重积累,方能厚积而薄发
【考题举隅】
一、 古诗填空:
小时不识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相煎何太急!
夕阳无限好,______________。 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
二、 把相关的诗题、诗句和作者用线连起来。
《游子吟》 宋·王安石 儿童散学归来早
《春夜喜雨》 清·高鼎 润物细无声
《泊船瓜洲》 唐·孟郊 春风又绿江南岸
《村居》 唐·杜甫 谁言寸草心
三、 在括号中填入动物名称,将诗句补充完整。
1.泥融飞( ),沙暖睡( )。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3.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4.西塞山前( )飞,桃花流水( )肥。
【出题意图】
民族的希望在孩子身上,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古诗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也应该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浸润、熏染,用民族文化的母乳滋养孩子幼小的心灵。低年级的小学生求知欲强,对学习的兴致较高,但是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语言材料的贮备不足,对语言的理解不够精确。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因此,在低年级的阶段检测或年终质量调研时,对古诗的考查应该注重积累,降低题型的考查难度系数,诗句尽量以“原生态”的面目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会做、感受到学习成功乐趣的同时,提升了学习自信心,也为以后增强了背诵、积累古诗文的动力。
考题例一、例二考查学生对诗句的整体背诵与记忆效果,偏向于量的积累,以量变催生质变,引领学生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帷幔间穿梭,养成民族文化气质。例三是帮助学生进行类的归纳,同样的归类类别有:地名、植物、数字、颜色等。这样做已经从单纯的记忆走向带有思维含量的训练,遵循由浅到深、由易至难的考查过程,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中段——偏向理解,让知识与情感和谐共生
【考题举隅】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佳节指______,“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异客”和“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一人”指______。有的诗句中直接用“我”来指代作者,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的“我”是______;“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我”是_______。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像这样包含哲理的诗句还有许多,如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
【出题意图】
人的智力发展过程必须经历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到了中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已经开始学习如何思考问题,知识的呈现由单向传输、主动接纳,转变为双向互动、自主建构;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分析的成分增加,彰显思维的灵敏与严谨,学习的品质得到提升。古诗的考查应该根据学习方式的转变而相应调整。传统的古诗句考查方法包括解释加点的字词和写出诗句的意思,修改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能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感悟诗句的意思,领会诗人的情感。所以,试题考查更倾向于紧密联系诗句,透过字面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考题例1的检查触角已经延伸至古诗的写作背景及诗句中的人物指代关系,在更为宽广的诗句天地里进行多方位检测。同样的题目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李广);“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原因是(当时社会苛捐杂税繁冗。农夫们上交的粮食太多,以至于不能吃饱饭。)。例2则由字面转向深层内涵,考查学生对诗句主旨的感悟与理解,学生只有贴近诗人的心脏才能听到真实的心跳,把握诗人的情感之弦。
高段——尝试运用,实践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考题举隅】
1.贺知章在写《回乡偶书》前,得知家乡有人来京城,他迫不及待地对老乡冲口而出:________________。因为家乡远隔千山万水,所以太多的思乡诗句萦绕在他的心头: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每当佳节来临,一股强烈、浓郁的思乡情像疯长的春草溢满心头,他情不自禁地吟诵出: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想外出旅游,我建议你去黄山。明代的旅行家徐霞客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当然,你欲领略黄山的全貌,就不能停留在山中,因为苏轼曾用“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当局者迷”。当你登上黄山之巅,你就会有杜甫说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受。
【出题意图】
关键词:巧创情境 激趣 体验 想象 提高 阅读效果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我们大巴山深处的孩子阅读量小,阅读的水平不高。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巧创教学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再现生活化、多元化的阅读内容,注重有效阅读的过程教学,提高有效阅读的质量,提供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巧激趣——提高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他们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教学《五彩池》一课,我选择了旋律优美的曲子做背景音乐,并在屏幕上播放五彩池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各色光芒的视频,伴随我的诵读。学生兴趣怏然,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明快的情感油然而生。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阅读的状态之中。此时,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对五彩池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由于学生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被五彩池的神奇和美丽所感染,朗读兴趣随之而生。
二、巧引入——引领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
在教学实践中,现代媒体形象直观,融形、声、色、光、动、静于一体,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声音清晰的感知材料,产生愉悦的视听效应,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刺激,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如教学《观潮》一课,我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屏幕上大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带着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三、巧煽情——渲染阅读教学气氛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多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低沉的音乐,一边观看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的影视资料,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仿佛走进了熊熊大火的圆明园,从而激发学生对八国联军的憎恨之情,增进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从而萌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
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了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而形象、直观的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加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更能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我校周老师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一开始投映出的遗像,接着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实况录像和配乐朗诵录音;那黑色的挽联,那白色的花环,那阴沉寒冷的天气,那缓缓而行的车队,那满面泪痕的老人、青年、小孩……此情此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悲痛之情。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教师动情的教学,使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巧体验——复原课文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地理位置较广,而小学生在地理知识方面认识 较少,知识面窄、不易理解。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小学生难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具体、形象地显现出来。因此,在介绍地理位置时,运用多媒体,适时投影,可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古诗《泊船瓜洲》中“京口”、“钟山”、“瓜洲” 各在什么地方?与诗人有什么关系?这些假如弄不清楚,就会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因此,在学这首古诗之前,我先画了一条由西向东流的长江,再画出有关地理位置,用投影的方法放映地理位置图,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地理位置,便于学生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所表达的诗人对老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意。通过运用电教手段,学生很清楚地了解了诗歌中的地理位置及其关系,便于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五、巧想象——再现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