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

时间:2023-06-02 09:58: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利率市场化的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

第1篇

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昨日在“2013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上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根本方向在于完善利率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建议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将贷款风险定价自交给银行,有利于促进银行提高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李礼辉认为,中国利率市场化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2011年,这一阶段外币存贷款、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完成,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第二阶段是2012年以来,存款利率上限首次上浮,贷款利率下限下浮,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李礼辉认为,利率和汇率都是货币价格的反映,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也应该同步推进汇率市场化,只有这样才可能形成均衡的人民币价格,充分发挥人民币价格在配置资源以及促进经济内外均衡中的作用。

尽管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时间并不长,但是,银行业就利率市场化改革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李礼辉表示,当前利率市场化有四方面的特征。第一是银行存款利率定价出现了差异,体现了各个银行在业务结构、资产负债结构、风险偏好的差异。例如,大型银行的短期存款利率适当上浮,两年及以上存款执行基准利率;股份制银行短期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两年以上存款执行基准利率;城商行、农村信用社各期限存款利率均上浮到顶;而外资银行则是长期存款不报价、不吸收。第二是非信贷类间接融资快速扩大,例如,今年1-4月,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20个百分点至45%;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合计融资2.6万亿元,同比增长69%;信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分化,更具市场化特征。第三是社会直接融资比重上升。第四是Shibor基准利率的作用增强

在此背景下,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如何进行?李礼辉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将贷款风险定价自交给银行;适当简化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期限档次;加快建设债券市场,完善收益率曲线;规范发展资产证券化。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趋势下,银行业也同样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李礼辉建议,商业银行应加快综合化的转型,积极发展轻资本业务,加快培育综合定价能力,提升市场风险管理能力,满足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第2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利率风险 对策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遵循的是渐进式改革模式,整体上是按“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步骤展开的。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形成央行调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引导各市场利率的基本格局,逐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利率。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2002年初在全国八个县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50%扩大到100%,存款利率最高可上浮50%。2004年10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基本过渡到上限放开,实行下限管理的阶段,并允许存款下浮;2005 年7月21日人民币与美元脱钩,汇改正式启动。

到目前为止,包括国债、金融债券在内的非存贷款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包括银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再贴现市场在内的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也已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同时,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增强了银行贷款的自主管理能力。

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

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商业银行将由传统的法定利率的接受者逐步变为市场利率的制定者,这无疑在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经营自主性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存在着很多对利率敏感的资产和负债业务,如果对这些资产与负债的头寸和期限安排不当,在利率发生波动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就有可能遭受严重的利息损失,甚至破产倒闭,这就是所谓的利率风险。因此,如何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进行利率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必须正视的首要问题。基本的利率风险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风险。

(一)重新定价风险

重新定价风险是最主要的利率风险,它产生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和表外项目头寸重新定价时间和到期日的不匹配。通常把某一时间段内对利率敏感的资产和对利率敏感的负债之间的差额称为“重新定价缺口”。只要该缺口不为零,则利率变动时,会使银行面临利率风险。另外,重新定价风险不仅会影响金融机构的净收入,也会影响金融机构的市场价值。

(二)收益曲线风险

收益率曲线风险是指由于收益曲线斜率的变化,导致期限不同的两种债券的收益率之间的差额发生变化。收益率曲线斜率一般为正,但当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的时候,收益率曲线的斜率就会变化,于是就产生收益率曲线风险。

(三)基准风险

基准风险是利率风险的另一重要来源,它产生于具有相同的重新定价特征耳的资产负债或表外项目利率的非完全同步变动。具有相同有效期或者相同的重新定价特征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表外项目的未来现金流会因为利率的不同步变化发生非预期的变化。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收益大部分来自存贷款净利息收入。当商业银行根据基准利率的变化调整存贷款利率时,如果利差减小,必然影响银行正常的利息收入。

(四)期权风险

期权风险来自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和表外项目中隐含的期权。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期权常常隐含在一些资产和负债之中。比如贷款者有提前还款的权利,活期存款的存款方有权随时提款而不受任何经济损失,定期存款也可以在支付罚息的情况下提前支取。银行相当于这些隐含期权的卖方。由于期权的卖方可以在有利的时候执行这些隐含期权,如果不能充分管理这类风险,这些隐含期权特有的非对称性将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

(五)阶段性风险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阶段性风险是指放开利率管制的初期,商业银行因不能适应市场化利率环境而产生的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商业银行对利率水平显著提高不能适应,导致风险加大,威胁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其次,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水平大幅波动,商业银行缺乏利率风险管理的技术与经验,外部的金融市场也难以提供相应的金融工具让其进行利率风险规避和对冲等操作。最后,利率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竞争激烈,存贷利息差的缩小给商业银行带来盈利降低甚至亏损的风险。

三、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表内业务管理

表内业务建设主要是指通过调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来规避和防范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利率风险。

(二)建立商业银行风险衡量系统

包括进行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和持续期缺口分析。

(三)开展表外业务或发展利率衍生工具

例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以及利率互换。

(四)强化内部控制

通过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和完善的利率风险信息管理系统,独立进行外部审计,逐步提高商业银行定价能力。

(五)完善外部环境建设

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快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构建,建立与发展金融衍生市场,鼓励金融创新,加强利率风险的监管。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利率;利率市场化;利率体制;利率改革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s: Refer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Liu Dongqing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Guangdong Branch, Guangzhou 51012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significantly faster.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iberalization of capital projects objective accelerate proposed demand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That is a double-edged sword, the paper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environment, pointed out our problems. Indian,macro and micro situation is quite similar to China , overall interest marketization for year and a half ,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are good example to learn. On these basis,proposed deepen reform and establishment suitable for China's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interest rat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rate regime; interest rate reform

一、引论

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举意味着中国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号角正式吹响。

中国现阶段基本具备了继续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条件。近年来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债券市场的品类体系逐渐完善,表明市场化定价的金融资产领域不断扩大。央行利率调节体系逐步完善,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因此,从内在驱动因素及必备条件两方面来看,目前内外部环境逐渐成熟,中国在宏观和微观机制层面也已经基本具备了利率市场化的条件。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内外环境

(一)内部环境。1.财政连年赤字,宏观经济稳定存在隐患。2.商业化的银行体系和金融机构良性竞争的局面尚未形成,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够完善。3.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预算软约束尚未消除。4.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自身长期积累下来的体制与结构弊端,目前国内市场普遍存在需求不足。

这些情况都表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政策,应慎重推行。

(二)外部环境。1. 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市场化已成趋势,美国于1986年3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日本于1994年10月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利率市场化。2. 加入WTO 5年后取消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服务限制,并可以经营银行零售业务,银行业的所有业务将彻底放开。3.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缩小本外币利率差额的同时,也会减轻实施外汇管制的政策压力,使得积极稳妥地放开更多的本外币沟通的渠道成为可能。4.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但为金融机构扩大规模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以后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将来金融机构之间通过资本市场工具,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大规模的购并重组创造了条件。

这些情况都表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顺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解决我国对外诸多国际金融问题的途径之一。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尽管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已进行了30年,但现在的金融体制却存在不少问题,就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而言,笔者认为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中央银行的制度缺陷。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目标并未摆脱对国家计划和经济增长目标的依附,中央银行甚至还承担着大量的财政职能。在这种央行与政府关系难以理顺的条件下开放利率,很难保证中央银行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来调节利率。

二是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尚未完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目标利率选择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安排仍需进行长时间的探索。

三是利率传导机制不畅通。在二元调控(即银行系统市场和影子银行市场的分割)模式下,公开市场操作、存贷款利率对于金融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但金融市场利率对存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限,亟需理顺各种利率的比价关系,疏通利率间接调控的传导渠道。

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仍不完善,还不能很好地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有效的利率基准;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稳定,其风险定价能力较弱。

四、印度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经验教训

中国和印度在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其实存在颇多相似之处:持续的实际负利率、银行存款外流、房价高涨等,印度一年半以来的全面利率市场经验教训是对我国极好的借鉴。

2011年10月31日,印度央行宣布商业银行自行确定存款利率,印度已经完成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利率市场化后,货币当局能进一步减息的空间有限,尽管工业生产出现向好动能,印度的贸易赤字却出现显著扩大。由于出口仍然萎靡不振,而黄金需求大增又导致进口强劲增长,印度的贸易赤字从3月份的103亿美元飙升至4月份的178亿美元。放开存款利率不足4个月的2012年2月14日,印度央行却被迫将银行贴现率从6.00%大幅上调至9.50%,以应对资本外流现象,世所罕见又是无奈之举。利率市场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胀率高企、长期负利率的局面,但增加了经济金融的波动性。改革实施后,印度存款利率迅速上升,利差进一步缩小,大银行竞相抬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甚至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小银行难以招架,或被大银行吞并,或破产倒闭。据印度央行的统计,印度全面利率市场化的一年半时间里,倒闭或宣布破产的中小银行达到118家。

从印度全面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先例,笔者认为几个方面值得我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注意:(一)宏观经济形势决定着改革的时机选择。利率市场化要考虑国内国际的形势和配套外汇政策的调整。(二)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以及适宜的法律和规章来取代对利率和金融的直接干预。在放开利率、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适宜而谨慎的管理制度,制定高质量的监管标准,进行严格而有效的银行监督,评估银行风险。这对利率放开后的金融体系成功地发挥作用非常重要。(三)对后利率自由化问题宜尽早防范。利率自由化之后,由于对银行的其他管制也已放松,便会引起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金融机构资金会大量流向一些管制背景下发展不足、但却可迅速升值的行业中去。(四)有必要对弱势群体保护或建立应对措施。主要是中小银行机构在受到利差可能缩小的冲击下破产倒闭的风险以及大型银行建立金融寡头垄断地位的风险。中小企业可能面临利率市场化而导致的更加恶劣的融资环境。

五、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措施与建议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综合考虑,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专家们的观点,只有同时实现一国宏观经济稳定和银行监管充分有效才可迅速实现利率自由化,否则需要有一个创造条件的过程。从中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上看,除金融机构存款利率还没有放开之外,构成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其他主要组成部分已经初步具备了市场化要求。接下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方向一方面是解决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将各构成要素以基准利率为纽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下一阶段的改革会导致银行逐步脱离利差的保护,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竞争环境。

(二)国际经验表明,对存贷款利率取消管制后,在竞争作用下,存贷款利差将普遍缩小。考虑到在现如今存款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变相高息揽存的选择,存在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缩小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客观要求。同时,还存在制约利率市场化推进节奏的一些现实因素。虽然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但在一些现实因素的制约下,利率市场化改革仍需沿着稳步、渐进的方式前行。

(三)稳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同时,将存款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要按照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先企业存款后居民存款的顺序推进。由于居民储蓄存款对利率的敏感性大,为避免存款利率市场化初期产生大的波动,应先以企业存款为先进行市场化尝试。之后,逐步扩大存款人范围,降低金额标准、期限限制。应以试点的方式逐步推进。应选择部分实现了财务“硬约束”的商业银行进行试点,实现竞争性定价。通过将分批筛选的合格金融机构逐步扩大到试点范围中来,逐步扩大市场参与的主体。应以逐步扩大存款利率浮动范围的方式推进。逐步简化存款利率档次,与此同时逐渐扩大存款利率的浮动区间。通过渐进的方式,在逐步推进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继续推进,以时间换空间可以减少改革的代价。

(四)进一步完善基准利率促进各市场化要素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要逐步增大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在减少经济波动的前提下,发现利率相互间传导的机理及观察间接调控对利率引导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Shibor体系建设,做实交易基础,提高报价的基准性;推进国债市场建设,逐步实现关键品种的滚动发行,使国债收益率曲线为中长期金融产品定价提供有效的利率基准;增强央票发行的主动性和调控能力,增强央票利率与其他市场利率的联动性;同时要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在市场准入退出、消除垄断、信息透明、交易品种创新等方面不断突破。

(五)对后利率自由化问题宜尽早防范。利率自由化之后,由于对银行的其他管制也已放松,便会引起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金融机构资金会大量流向一些管制背景下发展不足、但却可迅速升值的行业中去。利率市场化之后,为应对金融市场运行的复杂化、利率波动风险大增以及同业竞争加剧等一系列经营环境的变化,需要商业银行盈利方式的多元化与之相适应。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商业银行基于对未来趋势的判断正逐步推进盈利模式的转型,现已初显成效。

(六)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需要创造如下条件:要有一个公平、统一、公开的充分竞争的资金市场;资金市场参与者具有一定的理性;资金流动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主要通过财政政策来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完全实现后应该表现为以下主要特征:一是中央银行具有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合理间接调控市场利率的能力;二是商业银行能够根据资金紧缺程度对存贷款进行自主定价;三是货币市场上存在有效的基准利率,可以作为中央银行调控的目标。在这三大特征的背后还包含着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多元化、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等要素。■

参考文献

[1] 上海发展基金会.人民币进入SDR篮子:意义、前景和对策[J].比较,2011,(5).

[2] 张婕.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面临的制度障碍[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

[3] 陈琰,许非.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J].南方金融,2011,(4).

[4] 杨龙光. 利率市场化离我们还有多远[N]. 金融时报,2013-4-3.

[5] 刘东庆. 印度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J].现代金融,2012,(1).

[6] 刘飞,唐玮:利率市场化三大信号[N].华夏时报,2013-3-3.

[7] 赵庆明. 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亟待做好三项基础工作[N].金融时报,2013-6-3.

作者简介:

第4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监管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是国家调节经济的有力杠杆,其微小变动就可能对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目前中国仍采用直接控制方式进行利率管理。现今中国的利率是由国务院决定的,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和发展经济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对各层次利率统一赋值,并根据物价变动进行相应调整。利率的高低不能反映资金市场的松与紧,因而也不能代表货币资金的真实价格。这就在客观上亟待推进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及特征

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管理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地决定利率,其核心内容是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上个世纪70、8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浪潮,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由于经济和金融体制的一些特性,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要经历一个更长的时期。

利率市场化包括以下两个主要特征:

1、利率水平由市场决定

利率市场化的最大特点是利率的决定权在市场,由市场主体根据各种市场因素,通过一定的定价机制,确定资金的价格。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社会存在着资金富裕部门、平衡部门和紧缺部门。资金的买卖双方置身于市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竞争形成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水平。不但利率确定的过程是市场化的,利率水平也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利率的价格结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均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2、货币当局对利率进行间接调控

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利率进行调控,但调控的方式是间接的。利率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利率的完全自由化,货币当局对利率拥有宏观调控的权利。这种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间接的,如通过制定利率政策,制约市场主体利率的决定权限;确定基准利率,直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间接影响利率的水平,市场主体享有充分的自。充分自是维护市场化的重要条件,也是促成市场化利率形成的重要条件。充分的自可以保障市场主体自主的参与资金供求市场,自主表达市场价格预期,自主做出市场选择。

二、中美利率的差异性分析

(一)利率政策不同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官定利率,利率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央行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导向。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主要是隔夜拆借利率。这种利率的变动能够敏感地反映银行之间资金的余缺,以市场为导向,确定利率水平,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这种制定利率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利率水平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二)利率风险结构不同

按照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应该是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低,收益越低。中国利率水平与风险并没有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在我国,国债风险很低,接近无风险,而商业银行存款相比国债风险较高,但利率水平却呈现了与风险正相关的关系。我国2009年10月15日至2009年10月31日发行的凭证式(五期)国债利率为2.60%,而同期存款利率为2.25%。利率与风险脱钩,容易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率调节资金配置的作用,容易使资金供需双方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而美国利率结构充分反映了利率与风险的关系。联邦政府或地方政府的资信度很高,其发行的国债风险很小,而美国商业银行市场化程度很高,存在着破产和倒闭的风险,风险相对较高。美国2009年12月的国债利率为0.43%,而同期存款利率为0.50%。

(三)变化幅度不同

美国利率变动幅度比中国利率变动幅度小由于美国利率变动的频率相对较大,每一次变动的幅度相对较小,从2006年6月29日的6.25%降到2008年12月16日的0.50%,用了12次的调整时间,而中国从1993年7月11日的10.98%降到2002年2月21日的1.98%只用了8次的调整时间。

但随着中国利率市场的不断改革,中国和美国的利差在不断缩小,到2010年,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接近于-0.4%,远低于1995年10%的标准。(见图1)

三、稳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措施

(一)增加中央银行利率决策的透明度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利率政策决策是相当透明和规范化的,因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其他市场主体要准确地预测中央银行利率变动方向及强度,首先需要对中央银行的利率决策依据和决策程序有较充分的了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理事会或货币政策委员会何时开会、议题为何都是事先确定的,并予以提前公布。这样,也就表明利率若是变动必然是在那一天之后。对于决策的依据,中央银行也以公报的形式对外予以解释,申明是反通胀还是控制国际资本流出,或是国际市场利率变动等等。

(二)弹性调控利率水平

利率市场化下,中央银行并没有退出利率管理,而是通过控制再贴现率和准备金率等基准利率,由基准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因此中央银行应致力于制定较为合理的基准利率。近些年来,各国在实际操作中越来越倾向于考虑经济变量的预期值,即基于经济变量的预期值来决定利率水平。这种倾向在西方七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中尤为明显。如英国银行就对两年后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率进行预测,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

(三)将金融产品的定价权逐步交给商业性的金融机构

存贷款利率由商业银行根据资金的供求情况来决定,人民银行通过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来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并且不再要求金融机构执行统一的存贷款利率。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四)鼓励金融产品不断创新

利率市场化会带来金融工具创新的繁荣,花样繁多的金融工具给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了多种选择。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使金融工具的价格特性没有了,风险也被固定起来,重新组合的余地小了,不仅加大了市场主体的风险,同时由于资金价格的失真,也使监管部门利率政策的操作出现偏差。但利率市场化能够有效地促进金融市场的完善,需要金融监管部门的配合,没有监管部门的放权,种种创新只能是“违规经营”。过去我国长期忽视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投资者缺乏金融产品的选择,面对风险也是无可奈何。因此,实现利率市场化后,金融监管部门要要负起应有的责任,辅助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

当然,还可以通过发展和完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放开利率上限和下线的管制,有利于信贷市场的细分和融资结构的改善,在高速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要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改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进我国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在安全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使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尽早实现。

参考文献:

[1]江春,刘春华.利率平价理论的分析与探讨[J].经济管理,2007(20).

[2]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2009(1).

[3]吴琼,王国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道路选择与步骤安排[J].经济研究,2009(1).

[4]周纲,陈金贤.利率传导机制分析[J].经济经纬,2009(9).

第5篇

关键词: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理论依据。我国没有完善成熟的利率市场化理论,只能学习和借鉴西方利率理论和西方国家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经验。利率市场化的依据是“金融自由化”理论演变和发展而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金融自由化。该理论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压抑”(financial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ncial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2.现实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针对利率管制的改革。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管制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因而会出现超额资金需求,在无法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必然出现银行业的信贷配给、寻租行为、资金黑市等扭曲资源配置的机制,结果是资金分配到效率低的部门,从而加剧了资本供给的短缺和增加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货币当局决定实行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存问题与对策

1.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会遇到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约束。而问题的严重性则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结构并未达到完善,其行为更多倾向于非市场化,且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仍以利率收入为主要利润、逐步同政府脱钩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实在难以承受。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金融机构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贷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这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2)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WTO,承诺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从这时起外资银行挑战的萌芽就开始成长。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它所经营的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外资银行有丰富的在市场经济中历练的经验,面对各种问题,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同时,在外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中,中间业务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应对利率变化风险的能力强于我国的商业银行。

(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目前,在我国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政策承担着财政分配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利率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将随着利率流动。国家将无法通过制定利率水平对资金在不同区域、行业和产业予以分配。

2.应对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要继续完善,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再次,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继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内部利率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

(2)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不同的,如何判断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公众需要金融机构真实的信息披露。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3)进一步拓展货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竞争有序、品种丰富、统一高效的货币市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未来几年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货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功能,建立起我国以场外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为补充的统一、高效、开放的货币市场,并以此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市场化方式筹资能力。一是要继续扩大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成员的广泛性,促进社会资金广泛、高效、充分的流动。二是要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丰富市场内涵,特别是要研究并适时推出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和利率远期协议等衍生交易品种,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三是加强市场中介制度建设,推动市场经济业务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

第6篇

关键词:寿险企业 利率市场化 影响

引言

利率风险是寿险企业经营管理所面临的一大风险类型,其主要体现在利率变动对企业承包业务、资产负债、资产价值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当前寿险行业所处的环境,即我国银行利率不断调整、国内寿险企业均陷入多重利率的困境,不难发现,整个寿险行业企业必须寻找更加健康、有效的经营思路,来缓解寿险业利率困境,并解决利率市场化对寿险企业带来的冲击。

1 寿险企业面临的利率风险

北美精算师协会曾以一个框架形式指出,寿险公司面临着资产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定价风险及其他风险等四大类型。显然,利率风险并非是寿险公司所遇到风险的独立门类,但因为利率的变动对资产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定价风险等产生直接性、较大的影响,则利率风险便成为寿险企业直面的重要风险类别。

在一种经济形式运行中,利率是之一个重要的核心变量,目前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形态下,均不仅仅存在一种利率,相反,存在着多种利率,并且其相互之间各有联系和作用。由此产生的复杂的利率体系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利率,此种利率种类又被称之为市场利率,顾名思义,这是在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进行存款吸收与贷款发放等活动时使用的利率,其在整个利率体系中明显发挥出基础性作用。

2利率市场化对寿险企业所产生的影响

随着我国寿险企业的不断变革和深化,市场越来越成为寿险企业发展之源,社会资源的配置越来越多的依靠市场来执行,面对社会资源市场化,利率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国市场以及寿险企业等种种原因,目前我国还未形成完整的利率市场化,缺乏真正的利率市场化体系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更好的与世界经济协调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利率市场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利率市场化,有益于加强寿险企业内部管理,转换寿险企业的经营方式以及不断对寿险也去结构及时做出合理化调整,大大提高了市场服务效率,遏制了同行业不公平竞争问题的出现,使寿险企业能够真正的走现代企业之路,综合来说,利率市场化,将会给寿险企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2.1 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寿险企业业务结构的调整

利率市场化,遏制了同行业不公平竞争问题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市场服务效率,为实现寿险业务结构的调整做出了明确定位。实现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寿险企业及时的对于利率有关的投资方案做出调整。

2.2 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寿险企业投资收益的提升

利率市场化,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从而拉动寿险投资收益。随着利率市场的化的不断推进,将有效地推进融资机制以及证劵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形成,为寿险企业增加了更多的投资工具,同时,利率市场化使证券价格日渐合理化,加大了各种银行的经营压力,有效的提高了银行的服务态度,不仅为证劵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更有利于为寿险企业为准确的选择投资产品以及降低投资风险、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 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寿险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

利率市场化,有益于加强寿险企业内部管理,转换寿险企业的经营方式以及不断对寿险企业结构及时做出合理化调整,为寿险企业走向现代企业之路奠定了基础。利率市场化,从表面上讲,严重地影响着寿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4利率变动对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影响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反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的价值。作为金融市场三大主体之一的保险公司,不可避免的要比其他市场主体更容易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对于寿险公司来说尤其如此。众所周知,寿险公司经营的业务通常期限较长,甚至高达几十年。寿险公司的传统业务多为固定利率,一旦确定很难改变,而保险公司面临的利率波动却是不可预测的。

3 积极探讨我国寿险企业突破利率困境的有效策略

在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程度日益提升、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宏观背景下,寿险行业作为利率敏感性行业,其遭遇的各类利率风险势必演变为系统性风险,并且不易被分散。对此,我国寿险企业应积极寻求突破利率困境的有效策略,并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3.1 提升寿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自上世纪末至今,我国寿险行业出现的利差损多数是因寿险企业自身对保费规模的盲目追求所致,这为寿险企业突破利率困境提供有效思路。

3.2 推广保障型险种

  目前,我国寿险包括保障型、储蓄与保障兼具型险种,但此类险种大多存在高保障、低保费的特点,当被保险人出现保险事故后,其家人能获得解决可能性生活困难的保障。

3.3 构建预定利率变动机制

传统的寿险产品具备长期性,当市场利率保持不变,且预定利率始终不变时,寿险企业将会陷入两难境地,则企业不妨建立一种市场自动调节体制,以弹性预定利率制度应对利率风险。

3.4 强化企业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寿险产品所具备的长期性特征,决定了银行利率和预定利率之间并不存在必然性联系,预定利率反而和寿险企业的投资收益率存在密切关联。

3.5 加快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近些年来,我国寿险行业一直都在推行价格管制制度,以有效控制利差损,保监会还因此做出人寿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不应高于2.5%的规定,以进一步加快费率市场化改革。

4 总结

为了能够实现寿险业的更好发展,寿险企业应致力于几方面措施:创新保障型险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构建预定利率变动机制、积极推广新型寿险产品、加快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强化企业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等,也以此巧妙利用利率市场化带给寿险企业的影响,实现寿险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发展及效果评价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实现“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而进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焦点则主要集中于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观察利率市场化进程,可以看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基本上是“政府主导”的外生性模式,所面临的倒逼压力不大。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的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考虑的——即推动经济增长,这也是“政府主导”模式的重要特点。从实际效果来看,应该说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不仅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经验,而且对于优化资金资源配置,提高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金融体系改进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同时,前期改革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利率变动与优化资金配置,促进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已不显著。根据一项经验研究结果显示,1989年以前的十年间,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同步,较高的实际利率水平推动了当期的经济实际增长(如81至85年间),通胀导致较低的实际利率水平抑制了经济的增长(如85至89年)。这十年间似乎金融深化理论是“灵验”的,可后十年却境况迥异。90年代实际利率很低的几年(92至94年)却是实际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年份。此后实际利率年年大幅攀升,经济增长却史无前例地长期低迷徘徊。进入新世纪之后,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从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看,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目的,已不是发展经济学或金融深化理论所主张的以提高实际利率来促进经济增长。换句话说,中国在利率市场化的道路上业已走过的一个阶段的绩效,已使中国摆脱了短缺的总体经济状态,有待进一步实现的,是利率市场化配置效应等经济金融体系运行中结构和效率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不能为了利率市场化而市场化,它需要结合实际经济环境,不同时段的经济状况来综合分析,形成与宏微观各层次间的配套和良性互动。

(二)利率调控模式的“二元化”特征明显,利率调控效率仍需改善。目前,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尚未完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目标利率选择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安排仍需进行长时间的探索。二是利率传导机制不畅通。公开市场操作、存贷款利率对于金融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但金融市场利率对存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限,亟需理顺各种利率的比价关系,疏通利率间接调控的传导渠道。三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仍不完善,还不能很好地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有效的利率基准;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稳定,其风险定价能力较弱。

(三)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一些教训也应引以为戒。一是在外币存贷款利率方面。2000年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由于国内商业银行普遍未建立有效的外币利率定价机制,产品同质化竞争导致外币存款利率迅速上升,贷款利率急剧下降,存贷利差大幅缩窄。如考虑坏账准备和费用分摊因素,外币业务已连续多年呈现全行业系统性亏损。这个问题也显示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绕不开的银行产品的过分交叉补贴现象。由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管制,客户势必要求银行在利率放开的外币业务上进行利益补偿,而出于竞争和客户关系维系的需要,银行也只能被动的接受。

二是在协议存款利率方面。自1999年人民银行试点开办保险公司协议存款业务以来,因缺乏有效的利率定价机制,协议存款利率水平始终处于商业银行的资金盈亏平衡点之上,与资金运用收益形成倒挂,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是在按揭贷款利率方面。2008年10月央行宣布按揭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从10%扩大到30%。就央行初衷而言,推出此政策一方面是作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一项重要措施,另一方面更是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而进行小范围的试水,要求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风险状况进行理性定价,以提高风险定价能力。然而,事与愿违,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手段单一,并且缺乏强有力的同业自律组织,导致部分银行无序竞争,竞相压价,在央行政策公布不久,一些银行立即宣布一律不加区分地按照“一浮到底”执行,以此争夺客户资源,其他银行观望一段时间后,只能无奈地跟进。如考虑资金成本、费用、税收以及拨备等因素,当前看该项业务实际已形成亏损。

下一步对人民币普通存贷款业务利率的改革将真正触及商业银行的主流业务,改革成败将对各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而改革的基础条件是否成熟、时机选择是否恰当将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这是对管理当局智慧的考验,需加倍审慎。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演进趋势展望

(一)贷款利率放开的环境和时机逐渐具备,贷款利率下限管制有望在试点、评估、推广的基础上逐步放开。目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已放开,但下限仍然受中央银行管制。在未来5年内,基于以下几点理由,贷款利率下限将逐步完全放开:

第8篇

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征程的历史性一刻。虽然短期对金融市场冲击与影响都不会太大,但从中长期来看,将改变金融市场的利益格局及其行為方式。為了减少利用这种政策调整的套利行為,央行应尽早地创造条件逐步放开存款利率,跨出利率市场化最為重要及最為震撼的一步。

央行从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的决定,无论是时机、时点,还是市场的反应都非同寻常。市场今年以来一直在预期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加紧有序推进,但没料到出手会如此之快。而且此时推出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市场的冲击与影响不会太大。如果能把一项重大的金融制度改革推出对市场的影响与冲击降到最低程度,那么这项政策所推出的时机是比较合适的。这次推出的时间是在星期五收市后,市场至少有两天的时间消化、理解、分析、解释其政策的基本意义,当能更為理性地来对待该项政策的影响。在这样的条件下,市场的反应理当更為正面。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逐渐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但作為一个以银行為主导的金融市场,如果不仅是基准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也受到严格管制,那么这种渐进的利率市场化,就始终无法触及核心,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也就无法形成。可以说,当前中国金融市场许多问题都根源于此。因此,这次央行决定全面放开银行贷款利率有管理的浮动区间,也就意味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利率市场化开始向纵深发展。从中长期来说,这标志着中国金融体系利率市场化的真正启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就现代商业银行的本质特征而言,其核心就是对信用的风险定价。在贷款利率没有放开前,国内银行对信用风险定价的权限十分有限(即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而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银行的竞争不是价格竞争而是信贷规模的竞争。由此,国内银行不仅同质化严重,而且也没有约束机制与动力来提高风险定价能力。而放开了贷款利率,银行就得针对借款人的不同信用给出不同的风险定价。信用好,利率就会低;信用差,利率就会高。而商业银行要对信用风险定价,既要求银行提高其风险定价能力,增强其体质,也要求建立起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这样,银行业的竞争重心就会由信贷规模扩张转向提高风险定价能力上。同时,金融市场的信用也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

当然,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也将有利于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不过,这只是一种理论分析及发达金融市场的经验总结。在欧美发达金融市场,对金融机构的行為约束严格,信用体系比较健全,如果市场流动性充分,那么银行的风险定价完全取决于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并能通过有效市场竞争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贷款利率是银行的收益,存款是银行的成本。如利率市场化只是银行在收益上放开,银行对贷款利率有完全的定价权,那么银行过度信用扩张的行為依然难免。因為,银行信用扩张越是过度,其收益就可能越多(因為在可贷资金紧张时其利差水平会越来越高)。如果这样,不仅会推高融资成本,也很可能让这些高成本资金流入高风险资产,从而推高各种资产之价格。特别是流入房地产。这是不能不格外警惕的。

还有,利率市场化最為核心的部分是存款利率。归根到底,只有放开存款利率,银行才可能真正实行有效的风险定价。因為,银行贷款的成本约束要求银行行為更谨慎、更合理、更商业化,其他商业性行為之外的因素也就会逐渐地退出。所以,在全面放开银行贷款利率,仅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而不是最后一步。千万不要拘泥于存款利率放开的条件论而错过开放存款利率的时机,只有全面放开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才能最终形成金融市场有效的价格机制,让市场供求关系主导市场。

概而言之,银行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对中国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来说是历史性一刻。在现有条件下,短期对国内金融市场冲击与影响都不会太大,但从中长期来看,它将改变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益格局及其市场行為。為了减少这种政策调整的套利行為,央行应尽早地创造条件逐渐地放开银行存贷款利率,跨出中国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最重要、最震撼的一步。

第9篇

一 有利影响

1,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扩大了经营自。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拥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通过对各种资金来源的价格分析核算内部成本,从而确定合理的贷款价格,有效的引导资金的流向,防范了利率风险,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2,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创造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利率市场化要求金融市场具有以下特征:品种齐全、结构合理的融资工具体系,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富有竞争意识,建立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特色的监管体制。

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不断开发金融衍生产品。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获得了更大的定价权,为金融创新和业务扩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必然带来利率风险,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以达到规避风险、赚取利润和满足客户需要的目的。

4,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在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最主要的是客户存款,取消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各商业银行势必利用资金价格差异来吸收公众存款。在吸引重点优质客户的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以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推动商业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

二 不利影响

1,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

首先,重新定价风险。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增。利率作为对推迟消费的补偿,具有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的性质。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利率变化更加频繁,而且变动方向难以把握,银行净收益难以确定,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不断增强。

其次,基准风险。它是由于对具有类似定价性质不同工具在利率支付和利率调整上的不完全相关性引起的。当利率发生变化时,这些差异就会导致具有相同到期日或重新定价的资产、负债和表外工具之间的现金流和收益差额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即使银行资产和负债的重新定价时间相同,但是只要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不完全一致,银行就会面临基准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利率变动的频率与幅度都会加大,基准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第三,选择权风险。选择权风险是指利率波动下由于客户行使存贷款选择权而使银行承担的利率风险。根据我国现行利率政策,客户可根据意愿决定是否提前支取存款(偿还贷款),当利率上升时,存款客户可通过提前支取再投入的方式套取较高利率;当利率下降时,贷款客户可以以该期低利率新贷款提前偿还该期以前高利率贷款。

第四,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贷款人到期不愿意或不能够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利率市场化后,当利率水平持续快速上升,特别是存在超高利率时,借款人为了高额利润,会从事高风险活动。使信贷市场贷款项目质量整体下降,从而增加未来违约的信用风险。

2,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

商业银行在运作中必须充分考虑资金的成本、存贷款费用、贷款的目标收益率、所投资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同业的竞争情况等。这就大大增加了商业存贷款经营的难度和相关费用的支出。

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主导业务产生巨大冲击。

在商业银行中,传统的存贷业务仍占主导地位,利率市场化以后,激烈的价格竞争会导致存贷款利差的缩小,降低了银行的赢利能力。同时许多企业的闲置资金不再存入银行,而是存入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获得短期收益。因此说,银行的主导业务受到了巨大冲击。

4,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挑战。

第10篇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利率市场化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助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利率市场化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利率反映的是最重要的市场资源――资金的价格,利率的市场化将驱使投融资主体根据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进行定价,从而使市场在资金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

开放的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国际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是开放式市场经济国家的必然过程,对于已经加入WTO的我国,利率市场化是商品市场。服务市场和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

健康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利率市场化将会增强银行和企业的利率敏感性,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从而有利于中央银行通过市场化手段实施干预和调控,增强货币政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升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力器。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资金价格由市场供需确定,利率更能有效传达和反映供需双方的意愿,市场化利率的形成过程也就成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过程。“十二五”期间是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攻坚时期,借助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国家的产业政策能够更为显著地影响行业和企业的融资成本,更为迅速地改变市场和微观企业的运行预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利率市场化是推进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和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允许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供求和资产负债结构自主调节存贷款利率,银行会更为有效地评估客户的整体风险状况,自主、灵活确定资金的价格,寻求合理的风险回报,这将有助于打破商业银行对保护利差的依赖,强化市场竞争,促使商业银行发展非信贷业务,不断提升风险管理和定价能力,有助于金融服务水平的改善和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并且,市场化利率在同一市场具有统一性,有助于减少社会资金的体外循环,进一步规范民间融资行为。

不应将利率市场化等同于收窄银行利差

目前,一般公众甚至部分学术界人士对银行业利差水平的认识存在着偏颇,很多人认为由于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中国银行业依靠高利差就可以轻松赚取巨额利润。基于这种先入为主的认识,部分人士建议在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控中,可以通过不对称加息的方式压低银行业的利差水平,以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为准确衡量我国利差水平的高低,我们选取了两个最为主要的利差指标:存贷款名义利差与净利息收益率(NlM)。通过对这两个指标的历史分析和国际对比,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首先,近几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利差已经大幅收窄。2007年以来,央行数次调整法定存贷款基准利率,名义存贷款利差逐步缩小,一年期存贷款名义利差由3.6%下降了0.54个百分点至3.06%,年均下降0.14个百分点(见图)。受名义存贷利差收窄影响,商业银行整体NIM随之同向波动,已经由2008年的2.96%降A2009年的2.25%,下降了71个BP,2009年三季度后,NIM有所回稳,目前已回到2.45%的水平,但仍比2008年低51个BP。

其次,在与国际市场的横向比较中,中国的利差处于较低水平。根据2005年至2010年部分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老牌金融大国英国、同属金砖四国的印度及金融市场高度开放的我国香港特区)的存贷利差数据(见表1),我国存贷利差总体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0年末,美国存贷利差水平最低,为2.90%;我国存贷利差处于次低水平。仅高于美国,为3.06%,较平均水平低0.69个百分点。

受名义存贷款利差较低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NlM)在国际同业的比较中也处于较低水平(见表2)。2010年,8家国际大型商业银行NlM的平均水平达到2.92%,高出工、中、建平均水平0.59个百分点。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中国银行业的利差水平甚至低于一些已经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国家。因此,对于中国而言,推进利率市场化绝不等于就是要压缩银行的利差水平,澄清了认识误区,对于正确评估利率市场化对经济主体的影响程度以及科学规划利率市场化的路径和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策层面要创造平稳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和环境

当前中国金融业总体仍存在 “两高”特点,一是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来源的比例过高(70%以上),二是贷款资产占银行总资产比例过高。在这种格局没有得到较大转变的背景下,如果没有把握好利率市场化的节奏和次序,激进推动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的整体利润就可能出现陡然下降,特别是那些高度依赖贷款利差收入的银行将难以承受冲击,从而危及经济和金融的安全稳定。为此,政策层面应首先创造相关的条件和环境,以缓解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j中击,具体包括:

加大综合经营推进力度,逐步放宽银行的业务和产品经营范围,帮助银行建立多元化的收入来源结构。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存贷款利差的缩小和利率风险的加大,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商业银行多元化的资产和收入结构有助于熨平利率波动带来的冲击,确保业务稳定有序的开展。因此,综合经营是商业银行实施经营转型、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这也是其他国家推进和实施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经验。例如,德国

综合化经营较为成熟,商业银行通过其他收入成功弥补了市场利率波动对其盈利能力的冲击;而美国综合经营启动较晚,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单一,导致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大量小银行倒闭,并爆发了储蓄贷款协会危机。

因此,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推进,政策层面也要加大放开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力度。一方面,在科学、审慎评估各类业务的风险以及潜在协同效应的基础上,对不同业务制定差异化的开放政策。另一方面,综合经营的试点应从占有国内金融业主体、辐射能力更强,风险控制水平更好的大型商业银行做起。

创造有利于金融创新的政策和市场氛围,激发商业银行的活力。在次贷危机中,背离实体经济需要和摆脱监管规制的金融创新,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成为积聚风险和引爆危机的重要原因。尽管如此,并不能改变金融创新作为资源配置优化的重要路径和经济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的规律。与欧美市场“创新过度”相反。国内金融创新的供给相对于需求而言是严重短缺的。创新不足不仅束缚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活力,也不利于其顺利应对利率市场化的考验。

目前,政策层应当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鼓励银行业通过金融创新探索和发展既较少受利率波动影响又较少占用资本的非利差型产品,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逐步减少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特别是要进一步放宽对资产证券化的限制,将商业银行信贷及其他资产盘活。

第11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风险、法律防范

中图分类号:D92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1.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含义及其动因

1.1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一般意义上,利率市场化包括以下三项涵义:其一,金融市场的主体的利率自主决定权。金融活动本质上是资金盈余主体与资金短缺主体的融资活动。主体应该对其资金交易的期限、价格自行决定。第二,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宏观调控,仍可以间接影响市场利率。盲目性和滞后性是市场固有的缺点,这决定了利率市场化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的监管,在政府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利率水平会因市场本身所存在的固有缺陷而失去控制。因此,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及其重要的手段,政府调控是相当有必要的。第三,对利率的期限、数量和风险自由选择。换句话说,便是金融主体有权对某项交易的时间、数量及其具体利率价格构成自行协议。

1.2 利率市场化的成因

利率市场化作为深化金融改革,实现市场资源合理配置的核心内容,兴起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在此之前,由于利率管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并且在受到金融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与一些国际机构的推动下,利率市场化在许多国家相继得到了推行。其对一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有利于平衡资金的供求关系,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政府放松对利率的管制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在价值规律指导下通过市场主体形成市场化利率,是对资金市场的真实情况的反映,从而达到对资金资源的有效调节,从根本上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

1.2.2 有利于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后,利率调节的主体仍旧是中央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渠道就更多依赖于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情况的有效传导。均运用的是建立一个较灵活利率市场水平的利率基准体系,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调控,这就是调节的间接方式。以间接的调节方式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产生影响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走向,这有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

1.2.3 有利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水平的整体提升

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利率长期处于国家的管制之下,其隐性保护造成了银行业的垄断暴利现象,商业银行生存方式也主要依赖于存贷款利差所带来的收入,容易造成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依赖性,不利于其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增强。利率市场化通过强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增强了金融机构吸收资金能力,扩大了金融机构资金的来源。这些都有利于金融机构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以确保自身的市场主体地位。

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进展极其风险分析

2.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进展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从我国经济发展出发,结合开放金融市场的需要,对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步骤进行设计。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体现在:其一,我国外币存贷款利率已于2004年实现完全市场化。第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目前人民币贷款上下限和存款下限己经取消,商业性个人住房按揭利率浮动范围扩大。第三,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初步完善。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价格确定均实现了市场化。第四,中央银行利率体系的完善。

2.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的主要风险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加强金融市场竞争、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增进金融体系运行效率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中国宏观和微观经济体系相对不健全、基础相对薄弱,因而中国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仍存在许多阻碍和诸多风险。因此,需要政府在市场基础上实施有力的宏观调控从而趋利避害。

2.2.1 金融主体风险分析

由于中国金融体系还较不完善,银行不良贷款仍存在相当高的比例,因此市场利率化必然给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其一,利率市场化实行之后,国内中小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的占有率,以利率价格为主的竞争手段必定是主要利器。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弊端集中体现在市场分工粗略,从而,国内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必定会导致金融机构竞争过度化,造成资源浪费;其二,在利率市场化发展初期,利率的强烈波动必定引起商业银行的震动,其现有的运营模式将很难适应这种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其三,金融创新是利率市场化必然结果,人们将会有更多的产品选择余地,这将分流商业银行的存款,并且,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将改变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提供的隐性保障的现状。

2.2.2 金融市场风险分析

利率自由化实行之后,取消贷款利率上限,这使信贷额度配给减少,意味着是对国内信贷正经历着一次重新分配。利率的升高,导致借款者的筹资成本提高,这对融资者特别是那些严重依赖利率的筹资者将面临破产的风险。而银行方面,存款利率的提高导致其经营成本提高,剧烈的竞争使存贷款之间的利差逐渐缩小,商业银行利润余地大大减少,并且利率浮动范围的增大,会加剧银行的脆弱性进而导致银行危机甚至经济危机。此外,利率自由化后,利率变化的不确定性使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事先预知利率的变化,从而使金融市场合约的执行难度加大,出资人无法估算自己的未来收益,同时筹资人也无法预计其贷款成本。毫无疑问,这将增加整个市场的交易成本,金融市场的风险难以预估。

2.2.3 经济发展失衡风险

目前中国的金融投资体制仍然十分脆弱,受此制约,中国的资源配置受到许多除市场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受生产要素的差别、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行业之间的壁垒等因素的制约,中国的平均利润率还没有完全形成。由此,不同行业、地域之间的差异必将导致不同主体之间经济效率的巨大差别。利率市场化,一方面,金融行业的趋利性,会使资金不断向高收益行业聚集,这将导致本已资金匮乏的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行业,困境愈加;另一方面,逐利性还会促使资金大量流向发达地区,可能造成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资金更加短缺,经济发展更加缓慢。

2.2.4 政策的协调与法律保障仍很不够

我国经济立法方面的缺失,是导致利率市场化改革缓慢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便是完善立法,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好又快进行的重中之重是完善金融领域的立法和执法。目前,我国的有些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法条规定也过于笼统和粗略,难以执行实施,对金融机构难以形成严格的法律制约,导致其经营利率机制的扭曲。

3.我国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风险法律防范建议

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由之路。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我们必须要深入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已经出现或者将要出现的各种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应对措施。

3.1 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金融机构风险法律防范

金融机构风险中的是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将会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可避免的一种风险。应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应在修改和完善《商业银行法》、《公司法》和相关的民商经济法律规范的基础上,促进商业银行的改革,完善银行的法人治理机构。其次,金融机构行使利率决定权,应在法律上对其进行一定的程序和义务来予以制约。

3.2 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风险法律防范

在完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完善方面,对监管主体的权力限制、对监管的力度的加强、对监管方式模式的创新,法律都应对其进行合理界定。

第一, 应当根据动态监管的需要,合理设置监管主体的权限。动态监管的实现,必须依靠相关法律对银监会的监管权和其运作模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如设置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追踪、提醒和查处制度。

第二,调整监管方式应灵活调整。进行利率市场化中,风险性监管应是银行监管的重点。从而,应该增加对金融机构合规性、安全性、流动性方面的监管的规定。对既有的一些监管法律制度进行改进。

第三,从法律上明确银行业协会自律监管职责。银行业协会是金融行业的自律组织,与其成员联系密切,因而情况真实了解,可以迅速做出适度的调整和反应,从而补充政府监管的漏洞,最终将低化金融效率的损失。充分发挥行业的自律性,还能有效防范利率市场所带来的银行之间的不良竟争。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得益彰。所以,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在法律上清晰政府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业的协会的监管职责和分工尤为重要。对于银行业协会方面,法律应该明确赋予其惩治利用利率恶性竞争、制定行业利率规则的权力,使其在利率监管上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3.3 信用风险的法律防范

首先,应当提高信用主体的失信成本。由于我国不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缺乏有效的违约处罚机制,导致失信收益与失信成本之间极端的不对称,很多违反诚信原则的贷款人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不能够得到有效惩罚。比如当前我国对于民间借贷的法律监管基本就是一片空白,只有《刑法》及《合同法》等部分法律简单的对民间借贷做出了一些规范;比如《刑法》对集资诈骗罪的认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对民间借贷利率水平规定等,但是这些规范一方面不够具体,另外一方面也不够全面。所以一旦出现民间借贷纠纷,如借款人恶意拖欠借款等问题,由于其本身证据收集困难及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够具体等方面的原因,最终就会导致民间借贷纠纷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对待贷款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恶意借款行为,必须要完善相关惩罚制度,同时各执法部门也要积极配合,严格执法,只有这样才能对金融市场上的失信行为进行有效的遏制。其次,应当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信用征信体系。金融市场上信用风险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所以建立一套全国范围内有效的信用征信体系就非常的必要。随着我国征信系统的不断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通过征信系统平台查询企业和个人的资信状况就变得不再困难,那样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今天,通过良好的信用体系来抵御利率市场化可能加剧的信用风险就变的切实可行了。

参考文献

[1]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朱大旗,沈小旭.论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意蕴[J].法学家:2004,2.

[3]陈逸伦.论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区域金融研究:2010,6.

第12篇

利率市场化分为贷款利率市场化和存款利率市场化两方面。在近十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中,为防市场波动过大,我国没有采取直接放开存、贷款利率的方式,而是不断创造诸如基准利率体系(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商业银行财务硬约束(股改上市)等外部必要条件,并逐步培养市场。在贷款利率市场化方面主要举措是创造非金融企业债务工具、提供多种融资产品(即银行间交易市场),价格已经不受贷款基准利率限制,规模位居世界第三位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促进了企业融资利率市场化,与银行贷款利率形成竞争,为贷款利率市场化铺平了道路。2013年7月20日,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贷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方面,主要举措是促进替代性负债产品(主要是理财产品)发展,扩大利率浮动区间,为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推进个人投资收益率市场化,与银行存款利率形成竞争。利率市场化的路径是通过市场的发展壮大逐渐削弱间接融资对利率的控制权,促使我国利率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最终达成利率市场化目标。

理财产品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理财产品是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需求,是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利率市场化前进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利率管制没有放开的情况下,随着理财市场不断发展,这种来自市场内在的金融创新和供给双方的推动力量,将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

理财产品为突破存款利率管制提供途径。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来看,已经实现市场化的利率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贴现利率、国债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境内外币市场贷款利率等。仍被管制的利率包括:针对居民和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针对居民的四种外币(美、欧、日、港)1年期以内的小额存款利率。可以看出,人民币存款利率是我国几十年来利率管制的最后一个“堡垒”。理财产品作为金融创新产品,除了发行规模、准入标准按照相关政策执行外,其收益水平(无论是固定收益还是浮动收益)不受利率管制。从完成利率市场化步骤角度来看,理财产品的意义正是通过开辟商业银行利率竞争空间,对法定人民币存款利率体系形成挑战。

理财产品为基准利率体系的形成创造条件。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目标之一是中央银行可以间接调控存款利率走势,为达成该目标,中央银行通过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建立以Shibor为核心的短期利率定价体系,并最终将Shibor作为基准利率体系引导金融市场存款利率走势。目前,在存款利率先不具备与Shibor挂钩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逐步将理财产品定价与Shibor挂钩:先与短期产品定价挂钩,再与中长期产品定价挂钩;先与短期融资券类产品定价挂钩,再与贴现类产品定价挂钩;先与金融债券类产品定价挂钩,再与企业债券类产品定价挂钩,逐步完善以理财产品利率形成机制为重点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理财产品自身规模不断壮大,到一定比例,银行存款为维持存储,其利率体系必然向理财产品利率靠拢,存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形成。中央银行通过理财产品的市场化定价,强化了以Shibor为核心的利率定价体系,最终将Shibor基准利率确定为像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那样的价格调控目标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的价格调控。

理财产品为金融机构探索市场竟争模式提供平台。作为利率市场化的探路者,理财产品为金融机构加强利率定价研究、完善定价微观机制建设、开发定价信息系统等提供了市场化平台。同时,还强化了结构化金融工具的创新,通过跨市场、跨组合型的投资运作方式,整合了金融机构在信贷及银行间市场的传统优势,拓展了其在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投资空间,为探索利率定价和迎接存款利率市场化竞争做好充分准备,也为探索利率市场化后中间业务、投资业务和资产负债管理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平台。

对影响的评估

从利率市场化角度来看,理财产品为市场提供了与存款竞争的金融产品,是对存款利率上限的突破,因此,理财产品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存款利率市场化方面。理财产品对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评估:一是理财产品对存款的替代规模有多大,它反映了当前已经利率市场化的存款规模,是衡量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总量指标;二是理财产品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有多强,它反映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深度,是衡量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质量指标;三是理财产品收益率反映金融市场变化的综合度有多高,它反映了其作为中央银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引导利率走势参考依据的可靠性,是衡量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成熟度指标。

表外理财产品对存款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首先,表外理财是考察存款分流的主要指标。理财产品按核算方式可分为表内理财和表外理财,表内理财产品保本或保收益。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增设“结构性存款”指标,专门反映表内理财产品资金来源,并计入各项存款及货币供应量,而表外理财产品不保本且不保收益,人民银行目前未将表外理财并入信贷收支月报和存款类金融公司概览。因此,存款、贷款和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中均不含表外理财的相关内容。可见,只有表外理财产品才对银行存款产生替代效应。其次,表外理财对存款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自主品牌的开放式理财产品和短期理财产品迅速增多,这类产品具有投资门槛低、收益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和暗含银行信用等特点,促使银行存款大量向理财产品转移,2011年和2012年甚至出现了理财产品发行期间存款环比增长多次为负值的情况。以海南省表外理财产品增量与存款增量为例,两者增量呈现出较为典型的负相关关系,表外理财业务量的变动导致存款波动幅度较大。具体表现如图1所示,商业银行将理财产品募集期设计在季初,产品余额增加,存款下降(2012年1月、4月和7月);理财产品兑付期设计在季末,产品余额减少,存款上升(2012年3月、6月、9月和12月)。最后,表外理财对存款替代效应的评估。需要从总量和边际两个方面来评估表外理财对存款的替代效应。从总量大致测算出理财产品对存款的替代规模,在增量上,2013年3月,全国表外理财募集资金4.1万亿元,同期人民币存款新增4.2万亿元,这意味着全国新增社会资金中一半用于表外理财一半存放银行。在存量上,2013年3月末人民币存款为余额97.9万亿元,若按照2013年3月末表外余额理财产品余额5.26万亿元计算,已经有5.4%的银行存款实现利率市场化,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上升。从边际来看,选用2008~2012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和表外理财余额的季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表外理财对储蓄存款有明显的分流作用,每新增1元表外理财会分流0.39元储蓄存款。

市场利率是理财产品定价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理财产品定价的市场化特征明显。Wind资讯统计显示,2012年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以Shibor为定价基准的占所有产品募集资金比例为71%,其中,九成以上使用隔夜Shibor作为定价基准。2012年,商业银行发行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期个人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4.09%、4.52%、4.9%和5.18%,明显高于同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也高于同期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这既反映了市场真实资金供求状况,也包含了市场对通胀和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从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1个月和3个月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与1个月和3个月Shibor加权收益率走势来看,两者走势高度重合(见图2)。另一方面,理财产品定价市场化的评估。评估理财产品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是分析理财产品的价格与市场化利率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单向因果关系,若市场化利率是当前理财产品价格形成的长期、稳定原因,则说明理财产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市场化程度较高。通过对2011~2013年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月度Shibor利率平均值代表的市场利率,与2011~2013年1个月以下、1个月到3个月、3个月到6个月的理财产品加权收益率代表的理财产品价格的分析显示,短期Shibor利率是决定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的主要因素,这说明对活期存款替代效应较强的短期理财产品的定价已经完全市场化。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路径安排来看,小额、活期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也是最关键一步,短期理财产品规模的继续扩大,有利于促进这一目标的达成。

理财产品利率可较为全面地反映金融市场变化。理财产品利率一头连接作为基准利率的Shibor利率,一头连接市场中丰富金融产品的定价。在未来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理财产品利率作为中央银行间接调控利率走势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包含市场信息的多寡、对金融市场变化的灵敏度高低是决定其作为参考依据可靠性的重要衡量指标。

理财产品利率已经成为一种综合市场价格信号。从交易主体上看,理财产品是目前金融市场交易主体最为丰富的一类产品,包括个人、企业和机构等。从挂钩投资标的来看,理财产品与实体信贷、票据市场、银行间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都有联系。从期限结构来看,理财产品兼具超短期、短期、中期和长期资金价格信号功能,这表明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成为一种集中各市场主体与金融市场、不同期限结构的综合价格信号。

理财产品利率曲线可以及时反映市场预期。对2012年以来理财产品月度平均收益率绘制的收益率曲线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理财产品收益率较为准确地反映市场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2012年前三个季度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在总体下移,而同期国内GDP同比增速持续走低,至四季度国内经济触底回升,同期收益率曲线中部明显上凸;理财产品收益率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市场对利率走势的预期,以2012年3月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为例,将各期限结构理财产品收益率减去其与同期存款利率的利差均值,结果显示移动后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向下穿透存款收益率曲线,反映市场认为当前存款利率被高估,有下调的预期,从实际情况来看,人民银行于2012年6月实施降息。

利率市场化下理财业务发展展望

理财产品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近年来,理财产品规模一直保持快速扩张势头。在理财产品数量上,2012年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28239支,比2007年增长19倍;在发行规模上,2012年发行规模达24.71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26.5倍;在余额上,2012年余额达7.12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14倍;2007~2012年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每年平均增长70.8%,远高于存款的增长速度。2013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共发行10331款,发行规模10.8万亿元,比2012年四季度增加6.61%。理财产品的发展与利率市场化密切相关,其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资金寻找更高价格的趋利性导致银行主动调整经营策略。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来看,利率市场化必然伴随着金融脱媒,银行体系也往往通过创新进行“反脱媒”,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当前的利率“双轨制”局面不改变,储蓄存款就会不断流向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规模也将持续增长。

理财产品业务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强。理财产品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也将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回顾理财产品发展历程:2006年,理财产品涉足信贷类产品(贷款资产证券户);2007年,推出银行票据(短期票据和中期票据)类产品;2008年,在股市走强时推出“打新股”产品;2009年至2011年,联手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推出“银信”、“银保”类产品;2012年,全力开发商业银行自有品牌的保本型产品。美国、日本等国走过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都伴随着金融产品的创新,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来看,金融创新对利率市场化有客观的要求,大部分的金融创新是在利率不确定基础上产生的,利率市场化给金融创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土壤,使得金融创新形式更为多样;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也需要金融创新,通过金融产品和金融模式的创新构建富有弹性的金融市场,可以吸收利率波动幅度扩大所带来的冲击,从而平稳推进利率市场化。可见,理财产品业务创新力度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这是利率市场化的内在需求。

资产管理业务是理财产品发展趋势。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利率管制逐步放松,存款利率将会上升,存款型理财的优势不断丧失。随着直接融资和债券市场的发展,理财赖以生存的“资产证券化工具”功能将不断被削弱,理财产品现有的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在未来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因此,银行理财业务将回归中间业务与受托管理的本源,在客户端向财富管理业务深化,在投资端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变,通过投资与客户两端进行创新,激发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降低成本支持实体经济。长期来看,资产管理业务是银行理财产品最终的生存形态。最终理财业务如同其他资产管理商(如基金、信托)一样,核心竞争力是为客户创造收益的能力,通过对市场判断能力、资产配置能力、工具创新能力和平衡风控能力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

政策建议

综上分析,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有效推进了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发展,未来其业务规模和创新力度也将伴随着利率市场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但目前理财业务在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表外理财资金没有纳入金融统计范围导致监测的有效性不足,理财业务经营不规范带来潜在风险,以及理财产品法律定位不明确导致业务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将表外理财产品纳入金融统计。表外理财资金来源没有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资金运用没有纳入中央银行资金流向监测统计,从而降低了金融统计数据有效性。建议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的规则,将表外理财募集资金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将理财资金投向按照现有“贷款投向分类标准”进行统计,以便更好地测度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密切关注理财业务潜在风险。近年来,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通过理财产品规避监管的现象,如发行保本、高收益产品争揽存款,利用理财实现贷款表外化,由此带来了理财资金运用“期限错配”导致的流动性风险,以及资金池类产品信息不透明导致的资产安全风险。不但对银行稳健经营带来了隐患,也伤害到利率市场化本身。建议从两个方面化解上述风险: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推动商业银行建立完整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信息披露制度;对资产池类产品严格管理,落实对不同类理财产品的分类管理、分账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