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58: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游戏课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游戏的创设应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关键字:适应性,参与性
Discuss on game design of the primary school class
No. 1 primary school of 143 Group in Shihezi City from Xinjiang Huxinyan
Abstract: games creation should be followed by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and cognitive laws at the different ages, it needs to be designed in according with the students' real life experience. For the junior or the middle school children, we can build the situation such as telling a story, games, intuitive or others; for the senior school students, we can the situation to help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solve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problem to attract students by the games themselves.
Key word: adaptability, participation.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游戏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一、适应性 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开展学生特别喜欢的游戏活动,才能提高她们的参与兴趣。例如,低年级学生喜欢猜谜语,我在《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学生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成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学生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小动物的体重,老师就把这个小动物送给谁。”大家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最后大家都猜对了,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由这个教学实例可以看出,把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全员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有效的学习过程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 所以在教学中要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充当小观众,那么学生的参与面就太窄,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游戏活动也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尽量设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参与性 教师自始至终要与学生一起投入游戏,平等地成为游戏中的一分子,千万不要做局外人、旁观者。小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应该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去。教师在与学生一起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一旦发生错误,教师不应马上打断,而应在游戏结束之后才予以指正。 四、迁移性 在游戏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保护、保存、合理利用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生发的学习兴趣与能量,因势利导,及时迁移,形成学习效益。游戏结束之后,要让学生自我总结、体会、交流游戏所得,形成抽象认识,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愉悦性。因为设计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求得知识,如果忽略了这一目的,游戏也就变成了玩,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
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游戏的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注意加以引导调控,使游戏真正地能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服务。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
摘要:游戏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实际情况以及心智发展规律,因此如果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无缝对接,把游戏融入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必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增强学习效果。赋予小学美术课堂知识学习游戏化效果,使学生能够增强感受能力、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发挥美术游戏的教学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游戏
1巧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年龄、心理特性等决定其本身爱玩的特性依然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使用游戏的教学方法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让学生在学习一些枯燥的知识或者长时间学习中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反感。在美术课堂中游戏教学的开展能够缓解紧张的学习氛围,学生会在游戏的驱动下集中注意力并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的学习美术知识、掌握相关美术技能,达到美术课堂学习效果。游戏课堂也是凭借其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过程这个能更好的感染学生,在情景中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小学美术《画故事》这节课的教学中,小学美术老师应该意识到小学生对于故事本身就充满兴趣,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兴趣本来就比较浓厚,教师要善用这一点,把学生对于故事的兴趣转变成画的重点上,通过逐渐的教授,让学生学会如何画故事,在画的故事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会画的比较快,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学生作品,展示给学生,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最后给学生留一些时间,让愿意说的学生,自动的来上台说一说,讲一讲自己的故事。通过这种带入游戏活动的美术教学,学生会更加愿意接受,知识、技能学习的接受度也会很高,学习兴趣更能得到极大的激发。
2巧用游戏,点燃学生创作激情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仅是要学习并掌握美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的审美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激发。因此在课堂中巧设游戏、巧用游戏激发、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非常重要,通过游戏化的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产生创作灵感,以此让学生产生主动创作的热情。只有巧用游戏,才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他们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游戏的加入可以让学生一边玩一边直观感受知识,这远远超过了单一、枯燥的教师讲解。例如,在《变垃圾为宝》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巧用游戏的方式,先开展“脑洞大开”游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回忆一下在生活中有哪些变废为宝的东西?它们分别是用哪些扔掉的东西利用起来的?是如何利用起来的?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收集,在正式开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班级分组,以四人为小组,让学生在组内展示介绍一下自己收集到的东西,自己准备如何改造这些东西,最后推选一名代表说一说自己组内的创意,在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要运用的材料后,开始用自己的材料进行制作,真正的做到“变废为宝”,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学生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自觉的去准备材料,开展讨论,观察,最后进行创作,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掌握了本节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美术创作激情也被很好的激发了,在课堂中愿意去想,愿意去做,愿意去创作。
3巧用游戏,优化美术课堂
我们教师应该都知道学生的注意力是不可能一直保持集中的状态,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学生的注意力是能够高度集中的,但是过了这个时间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势必会松散掉,这就需要教师在准备课的时候有意识的把握住学生注意力的黄金时间段,通常来说,在每节课的一开始的前十分钟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接下来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注意力涣散。包括我们的美术课堂也是一样的情况,甚至会有不少学生对于美术课不屑一顾,调皮的、捣蛋的都会显现出来。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在课堂中采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延伸美术课堂的教学、学习效果非常有必要。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讲授新课,它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个过程。这时候的游戏的融入与游戏的安排必须是要符合、紧扣教学内容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一定的启发,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玩”中得到知识的学习,同样这样的课堂也能让学习氛围,轻松、教学具有趣味,这样的课堂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小学美术的乐趣,在快乐的小学美术课堂中,去学习美术知识,开展美术创作。例如,在《会变的盒子》的教学,盒子是日常生活中学生都能接触到的物品,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立足于环保再利用这一主题升华,在布置教学准备材料的时候,就是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用剩下来的盒子,然后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开展“超级变变变”的游戏,让学生先自由发挥,把自己带来的盒子变化利用,学生有的给盒子涂上颜色,有的把盒子做成一个花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相互合作,看看每个人自己做的会变得盒子能否再变化成一个新的事物,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我们会变的盒子,变废为宝,把会变得盒子运用到生活中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加入了游戏,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注意力紧紧的被课堂教学所吸引,主动的参与到美术课堂的教学中,学生在游戏中也很好的接收到需要的掌握的知识。在游戏的课堂中课堂氛围轻松、活跃,最主要的是学生喜欢这样的方式,学习效率也大大增加。巧用游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也不是在课的每个环节中都要加入游戏,只要根据需要在适当的时机、适合的环节加入就能发挥游戏的效果。合理的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小学美术的学习热情,能够有效的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游戏教学就是让学生感受美术,通过游戏表现美术,最后再回到美术教学的目的中去,所以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游戏就是架起小学美术课堂与游戏课堂的桥梁。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方法;“苏式”教育
游戏化教学方式这一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其宗旨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相互合作,然后将游戏的主动性、趣味性带进课堂。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追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小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游戏化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玩”为主线,从而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也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梦想与愿望。
一、当前小学体育的教育状况需要实施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方面,小学体育当前的教育形式比较枯燥、呆板,很多学校只是注重了学生身体的运动,较多地关注了教学过程的规范化而忽视学生体育兴趣与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小学的体育教材与内容都脱离了实际,传统的体育知识、技能与能力等已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是兴奋点占了主要优势,他们也是最喜欢体育课的人群。体育课多在室外进行,小学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不自居的模仿意识。而苏教版的小学体育教育,更重视了课堂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其体现了激发课题思考、假设、实验方案设计、探究与实践、分析与总结以及交流和评估的模式。游戏成为小学体育的基本教材,且占较大比重,游戏的趣味性、教育性、竞争性与创造性也能更好地融为一体。
二、实施小学体育课堂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注重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结合
体育教学游戏化就是把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游戏化,以达到开发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和激发起强烈兴趣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练习。但游戏化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游戏的泛用或滥用,而是要求体育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巧妙地运用游戏这一手段,调动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最终达到趣味与教育的良好结合。这样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学到了各种运动技能,同时还获得了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体育二年级上册的第46课《走和跑、游戏》中,教师可以创编游戏“夹破气球”――面对面或背对背的将气球夹破,体育教师在激励、启发、示范游戏方法后,将学生分为两队,每两人一组,共同合作将气球夹破。体育教师要强调游戏的规则,巡回指导,并对做得好的同学提出激励和表扬等。这样的游戏化教学策略,在引导学生体验游戏的乐趣与成功的同时,将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等传达给学生,最终达到兴趣性和教育性的良好结合。
三、实施小学体育课堂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注重体育学习环境的创设
体育老师要精通教材,熟练、巧妙地运用体育游戏,根据游戏的特点与作用等合理地创设环境、创编游戏。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趣味性的体育”,因此,也会自然而然地将这种体育精神带到体育的课堂中,体育教学的游戏化也正是满足了这样的学生需求,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中,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体质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体育一年级上册《立定跳远》的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练习”的教学模式,提前准备一些老鼠的模型等,创设一个《黑猫警长抓坏蛋老鼠》的游戏环境,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主动参与游戏的兴趣,同时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将“跳远”这一概念和活动深深地印入学生的信息,有效促进其感受体育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热情。
综上所述,体育课堂的游戏化教学方式,是一种崭新的心理、生理与社会等多方面互相协调统一的现代健康发展观点。其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全面应用,有助于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有利于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逐渐向趣味性的快乐的体育教学模式转变,在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斌.用游戏叩开小学体育教学的大门[J].新课程导学,2012(9).
[2]秦健.简洁性,游戏性,即时性:小学体育有效教学三策略[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12).
1 选择恰当的游戏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来选择恰当的游戏,要兼顾学生的年龄、心理和学习认知,让学生对游戏感兴趣,要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启发学生的思维。游戏活动的形式多样化,比如,找朋友、小组竞赛、打擂台等。在游戏中,学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意志和创造性能力。游戏把学习娱乐化,学生没有学习的压力,学习效果更理想,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英语环境中学习,进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使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协调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
例如,对于词汇的学习,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各种的语言环境和游戏活动,把枯燥的词汇用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带领学生置身其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加强记忆,而且有助于学生把所学单词在交际中恰当地使用。在教授有关文具的词汇时,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环节设计“猜谜语”游戏,教师课前准备好书、钢笔、地图、书包和铅笔等文具。
教师:请大家猜迷语。所猜的谜底,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单词,这些谜底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那么这些单词是什么呢?请看黑板:book在黑板上快速用彩色粉笔写一个单词book,回过身对学生说)
Book,book真美丽,
天天上课手不离,
所有知识在在面,
请你猜猜它是谁?
学生们听后,踊跃去猜,教师请能力强的同学去回答谜底,从而引出book的汉语意思。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参与得到的答案,学生记忆深刻。猜后,教师拿出了准备好的图片,出示给学生,边出示边领读,全班领读两遍,小组分别读两遍。教师用同样猜谜语的方法引出其它几个词汇。
再例如对语法的学习。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是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的核心,尽管它是抽象和枯燥的,但教师可以通过游戏使学习语法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通过游戏法这种直观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用英语和客观事物直接联系,形象化、交际化地呈现语法。
如,在讲授“I would 1ike…”这个句型时就设计了“导购员”游戏,教师首先将一些书、钢笔、格尺、苹果、梨、香蕉和其他一些教具放在讲桌上。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一家百货商店,你可以买想要的东西。如果想买东西的话,你可以说I would like…”
T:“I would like a book.(手拿着一本书)
What would you like?”
S:“I’d like a book,或we would like books.”
T:“(手拿一个苹果)what would you like?”
S:“I’d like an apple或we would like apples.”
学生反复操练这个句型直到他们可以在对话中熟练地使用这一句型,然后教师又要学生在黑板面前表演这个对话。学生们对这个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参与到游戏中的学生都感到非常高兴,因为首先他使得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巩固复习了所学的知识,其次,他为学生提供了彼此交流的机会,这种交流不仅是师生间的,还是生生间的,这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2 解释与演示
在游戏教学开始之时,教师首先应该给学生解释游戏的规则、过程、要求以及目的等。解释必须清楚、简明,游戏观则必须合理、公平,游戏过程必须符合教学要求,指向教学目的。在解释清楚之后,应该给学生演示游戏的过程,使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并注意到需要注意的要素。演示要慢、要准确、清晰,关键部分要提示学生特别注意。在演示结束之后,应询问学生是否清楚,要点是否明确。过程与方法是否掌握。必要时再次解释与演示。教师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来进行游戏的演示,或者在教师演示结束之后再请一个或一组学生演示。
3 强化课堂游戏操作的情境感染
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都知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从而将游戏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课堂也因此日益活跃起来。游戏在教学中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通常有以下几个特征:(1)有一个任务和目标;(2)有一套规则;(3)同伴之间有竞争。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首先,儿童游戏具有社会性,它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其次,儿童游戏是想象生活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简单的翻版。此外,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既不像劳动那样要求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因而深受儿童喜爱。”在我工作的学校,大部分数学教师都已经在课堂上运用到游戏,学生们说说唱唱、演演画画,非常活跃。毫无疑问,游戏作为一种数学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但在日益开放的数学课堂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表面上学生好像在精彩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训练了技能、培养了能力,其实他们只停留在对知识浅层次的理解上。如何正确地运用游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他们的思维,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游戏法呢?
一、游戏内容要有目的性
游戏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并非最终的目的。教师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应重视数学教学的实效。如,可以将歌曲《多啦A梦》换成节奏紧张的音乐,将卡通小猫改成一支普通的圆珠笔,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从新颖的教具上转移到教师的问题上来,又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以游戏活动为方式,设计出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教学游戏,让学生在趋于真实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感知体验、交流协作、探索发展。只有当游戏教学为教学内容服务时,才能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真正目的。
二、游戏形式要新颖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征,小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为了抓住小学生短暂的有意注意时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出新颖的游戏,或者在同一个环节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让学生常常有新的体验。
三、游戏安排要合理
教师在组织游戏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其指导和调控作用,做到课堂规范有序。首先,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要讲清楚游戏的规则,评分标准和纪律要求。在规则较复杂时,教师可边讲规则、边做示范,务必使学生明白游戏规则。其次,教师要参与到游戏中,充分发挥其调控作用,及时发现并制止一些“小麻烦”。最后,在游戏的结束时,给予表现好的学生一些精神或物质方面的奖励,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从而达到数学课堂活而不乱的效果。在课例3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安排游戏:首先,请一名学生与教师共同操练整个购物流程,使所有学生明白游戏的内容。其次,教师说明游戏的规则。全班共分为4个小组,每小组分别购物,顺利完成购物过程的小组加10分,在游戏中纪律最好的小组加5分,纪律不好的小组减5分,游戏结束后评出优胜小组和最佳表现奖、最佳观众奖,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最后,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付款和找零,同时也要督促其他小组的学生注意观看,做一个文明的观众。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做好游戏的时间安排和把握游戏的节奏。一个游戏的时间不能太长,时间太长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实践表明,一节课的游戏一般在4个左右,最长的游戏不要超过15分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
四、游戏教学的评价要多元化
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建立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的评价是学生体验成功和建立自信的直接来源。因此,评价的过程很重要,因为每个学生都想得到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反馈,恰当的反馈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使他们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教师应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称赞语要尽量避免重复,鼓励学生,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对于表现不是很理想的学生,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如可以对他的运动协调能力进行表扬,或者用适当的肢体语言来进行鼓励,如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这种无声的鼓励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多诱导、多鼓励的语言,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它在激发学习兴趣、刺激学习欲望、促进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掌握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学会使用它,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游戏活动给当今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活力,针对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游戏活动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我相信,在广大数学教师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中,游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一定能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一、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游戏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因此,在学生学习新知时,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2.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而新颖、活动、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兴奋灶,从而使儿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而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只能连续集中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收到良好效果。如:针对教材中的“打数学扑克”、“邮递员送信”、“小猫钓鱼”、“夺红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等十多种教学内容,我不光组织每名学生参与到教学游戏中而且还为他们制作了小动物的头饰,在做游戏时,让学生戴在头上。这样,无论是一面红旗,一个头饰,还是一副色彩鲜艳的图画,都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能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数学游戏的形式
长期以来,人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形式,其中比较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以下几种:
1.边唱边学。数学以精确著称,数学游戏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也应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像旧时的童谣《数蛤蟆》:“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讲述的就是量的变化规律。这个规律如用数学符号表示就是: I,2,4:2,4,8;3,6,12;……平铺直叙,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把它与蛤蟆的形象、生动的文字语言联系在一起,就变得活泼有趣了。人们一念起这首童谣,就想起蛤蟆可爱的模样,想起它:“扑通扑通跳下水”的笨拙动作,枯燥的数学知识顿时生动起来。我曾让学生玩过这个游戏,同学们兴致盎然,有的边唱边学蛤蟆的样子跳,有的则在旁边模仿蛤蟆的叫声,课堂中充满了热烈的气氛,最后,学生在游戏中发现了这首童谣的规律。可见,数学游戏在展现科学知识的时候,辅以各种有趣的形式或语言,可以让数学变成一种轻松有趣的活动。
2.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训练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小学数学可以实物材料为“第一性材料”,以课本文字插图为“第二性材料”,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实物材料,结合课本材料来学习数学。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数学现象,培养与加强“数”与“形”的基本概念、培养数学意识与敏锐的观察力。在教学中有这样的例子:我们问学生:“1/2+1/2=?"学生回答不出来,但如果让学生动手拼…拼、想一想:半个饼加上半个饼是几个饼?他么每年却能很快回答出来。因为此时,学生将“2个l/2与2份半个饼联系在一起了,学生可以借助这个具体形象的事例来计算。
3.娱乐型游戏教学。娱乐型游戏注重的是数学游戏的娱乐功能,在形式上更多的是体现出数学游戏的形象性和灵活性,这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其心理特点及行为习惯都还带有幼儿园小朋友的特点: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可以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我与学生一起玩“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我准备好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也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10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学生也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学生在愉悦中很快地掌握了知识,更加喜爱数学课。
4.智力型游戏。智力型游戏比较注重游戏的内在形式,知识性比较强,外在形式则相对单一,以学生的脑力活动为主,接近真正的数学活动,适合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因为高年级的学生随年龄的不断增长,不再像低年级时期那么好动,加上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逐步从对游戏的兴趣转变为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因此他们更喜欢动脑筋之类的游戏。智力型游戏的知识性程度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发挥智力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畅游在数学的王国里面。而且智力型游戏往往选取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数学知识作为游戏内容,像推理问题(如:袋子里有红、黄弹珠各四粒。任意摸取,至少必须摸出几粒才能保证各种颜色都有?等等,这些有兴趣的数学问题带有很强的挑战性,能够唤起学生的好胜心理,促使他们去学习,研究。
设计游戏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所以,设计数学游戏、安排课堂教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案例】《倍数和因数》(苏教版)复习课上的游戏
案例描述:
师: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知识,如倍数和因数,单数和双数,素数和合数,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等。今天我们一起来模仿中央电视台《非常6+1》中的游戏“谁来比划谁来猜”,同桌合作,一人用语言描述,一人来猜老师提供的数。
【分析】《倍数与因数》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较多,知识较繁琐,学生在复习本单元内容时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精力难以集中。而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游戏环节,既将本单元学习内容做了很好的整合,让学生在练习中进行综合运用,又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复习课不再枯燥,使学习知识不再是一种负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探究性原则
【案例】《三角形三边关系》(苏教版)中的游戏
案例描述:
师: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游戏是要有道具的。你们桌上都有一只信封,利用里面的工具和桌上的剪刀,用纸条围出一个三角形来。
学生拿出信封,倒出材料,是两根纸条(各小组不同,有的两根长度相同,有的两根长度不同)。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行间巡视。
两根纸条长度不同的小组比较顺利,一组接一组地完成了,两根纸条长度相同的小组有学生比较着急,有人偷偷地剪掉了一小段。
师:有的同学搞起了小动作。好了,现在是现场展示的时候了。
(第1、3大组全部完成,第2大组只1小组完成,第4大组全未完成。)
完成的小组挑选代表到视频展示台上展示作品,发现他们都将其中较长的一根一分为二了。这时候未完成的小组有同学叫起来:不公平。
师:哪里不公平了?
生:他们的纸条和我们的不一样,我们的两根纸条一样长,他们的有一根长、有一根短。
师:是这样么?两根纸条不一样长就可以围成三角形吗?怎么围?
生:将长的一根剪成两部分就可以了。
【分析】这样的游戏简简单单,但是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内涵很好地引入了游戏中。这样的游戏设计巧妙,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了隐含在其中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这样的游戏设计是有价值的,是极具有探究性的。
三、“参与性”原则
【案例】教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苏教版)中的游戏
案例描述:
一次《探索周期排列中的规律》同课异构活动中,执教的两位教师在练习的设计中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游戏。第一位教师设计的游戏是请6名学生到讲台上,一人一字念“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念到最后一个字的人被淘汰,在一次次念的过程中让下面的学生猜谁会被淘汰、为什么,最后引发思考:为什么每次被淘汰的人位置都不同?第二位教师设计的游戏是抽学生分成五组来点读“我们都爱学习”,被点到“习”字的队员被淘汰,由小组另一个成员接替。点着点着,不少小组内由谁顶替参与产生了矛盾,因为不少同学已经事先意识到游戏中将是哪一个会被淘汰,从而选择了事先避开。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儿童;游戏教学;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68-1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一堂课的主角,从头讲到尾,不给学生任何回答问题的机会,有的教师虽然会提些问题,但未等学生考虑清楚,就开始自问自答,致使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与机会。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这对于英语这样的语言课程很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游戏教学恰恰与这种思想不谋而合,在游戏中,学生以一种开放式思想交流,既玩得尽兴,又从中锻炼了各个方面的英语能力,此外,也活跃了一节本来很枯燥的英语课,使得一堂课变得丰富而有意义,还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良好的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的精神、集体荣誉感等等。
但“学生为主体”并不能说明教师在一堂课中只扮演配角,他的地位依旧很重要。首先,教师要做好一堂课的整体安排,明确本堂课的目标。其次,要做好游戏前的材料以及场地等的准备活动。最后,在游戏中,要根据不同情况对游戏做出相应的变动或调控,善于观察全局,不能出现“一哄而上”等一些混乱的情况。这一点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中很重要,因为往往游戏会因为学生热情太高涨或没有听懂游戏规则而达不到本来想要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备课时,游戏活动大都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按顺序预先设计好的,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来选择时机进行游戏教学,那么放在哪一个环节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呢?第一,学生在刚上课时注意力不是那么集中,这个情况在小学低年级尤为常见,往往他们还没有从前一节课走出来,这时,教师应该用一些欢快的英文歌曲或十分醒目的有关课文的图片开始一节课,这样会很快把低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吸引过来为一堂好课打下良好基础。第二,到课中间时,由于低年级儿童的注意持续时间不会很长,新鲜刺激过后,又会觉得枯燥无味,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吸收新知识,运用一些例如“考记忆”、“数字类游戏”、“对话类游戏”,一方面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又让儿童吸收了所学内容。第三,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学得快忘得也快,怎么才能让学生的注意保持一整堂课呢?心理学表明,临下课五分钟左右学生较易疲劳,注意力分散。为了使学生始终维持饱满的情绪,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竞赛类的游戏,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身心疲劳,也可以在欢声笑语中结束这堂课,使学生产生意犹味尽的感觉,乐学而不倦。
在游戏教学组织与设计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小疏忽,致使在课堂上真正运用游戏教学时,收到的教学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就此总结以下几点:
(一)设计游戏时必须要明确此堂课的目标,并以此目标为中心围绕展开。任何活动都应是为了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如果缺少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应有的教学目标指向,采用的教学活动偏离了英语教学的目标,再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中,因为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表现为自己不会主动确立目的,需要教师或其他成人给定目的;在注意进程中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需要他人不断的提醒和关照。基于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中有明确的目标,以指导和带领小学低年级儿童上好有意义的英语课。
(二)游戏要保证全体学生参与近来。既然要保证全体学生都参加近来,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要讲清游戏规则,才能保证学生完全参与近来。这一点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尤为重要,他们理解力不是很强,所以教师在游戏教学前的这一小点要把握好。如果不能很好地做好这一点,游戏场面很可能会混乱,或者根本进行不下去,那就更谈不上全体学生参与了。
强调全体参与,就是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学习的主人。如果设计的游戏只能让个别学生参与,而且长此以往,那么参与游戏的学生学习热情会高涨,掌握得快又好,因为他们体验到了这门课的乐趣,在游戏中无形中已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反之,那部分一直“受冷落”的学生呢?他们心理会产生不平衡感,在小学低年级儿童中他们常常会因为类似这样的一些看似小的问题而对这位老师以及这门功课产生厌恶,根本没有什么兴趣可言。所以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让全体学生参与,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衡量游戏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
(三)游戏结束后,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评价。小学低年级儿童处于好胜心很强的一个阶段,是非分明,赢与输分得很清楚,尤其在一些竞赛性质的游戏中。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在游戏结束后没有适当的奖励或评价,会让学生产生沮丧的心理,也没有积极性和热情再参与下一次的游戏活动。这种奖励也无需一定要物质上的,可以用一些表扬、鼓励或贴小红花等形式来保持小学低年级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游戏教学对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的教学意义
(一)游戏教学可以增强小学低年级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一堂课变得丰富而有意义。
(二)作为一门语言课,对于儿童来说不是母语,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与压力,游戏教学的运用能排除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压力。
(三)“在玩中学习”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最为热衷的。小学生能在游戏教学中尝到乐趣,同时也锻炼了英语的听说能力。
(四)在游戏教学中,因为锻炼的是小学低年级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艺术方面的才能、智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等,在此基础上能够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09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062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要传授基本的语文学科知识,又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以培养。总之,我们要改变传统僵化刻板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加丰富灵活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小学生都得到更多的知识营养和熏陶。将游戏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游戏化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把游戏的趣味和教学实践相融合,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收获知识。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如何用游戏为小学语文课堂增趣。
一、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各种游戏形式
游戏生动活泼,非常适合同样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小学语文课堂可以选用的游戏类型十分丰富,包括趣味儿歌、拼音、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综合性学习等不同板块的各种小游戏。在这些不同板块的小游戏中,教师可以根据游戏本身的特点,合理组织、安排学生通过分组的方式来进行游戏学习。如为了巩固小学生的识字认字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开小火车的游戏。在教授完生字以后,教师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生字卡片拿在手中向学生宣布:“现在要开小火车啦!”这时候,大家一起喊: “小火车,开起来!”一边喊一边双手做着开火车的动作。然后,教师问:“开到哪里去?”学生都安静地听着、看着。接着,教师做着开小火车的动作,在一排学生面前站定,这排学生就喊:“开到这里啦!”最后,教师就把卡片一一呈现在这排学生的面前,让大家按顺序读生字。这是一种情境性很强,又需要小学生团结合作的小游戏,孩子们很容易沉浸其中,学习效果非常好。一般来说,在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游戏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τ谕一个内容来说,相同难度的、平级的游戏不能使用太多,要考虑游戏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保持游戏的新颖性。不同的游戏,动静要搭配,新旧要交替,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衔接紧凑。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持续稳定,游戏使用的效率才会提高。
二、用游戏化教学攻克拼音难关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从拼音开始的,可是拼音的学习却让很多小学生非常困惑,他们总是抓不住要领,学的时候慢,之后也容易出现一错再错的情况。运用游戏化教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学习拼音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都可以用游戏来进行。我们选用的游戏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他们容易理解,容易掌握,不强调竞争,而是强调享受学会的快乐。在游戏中要强调体验教学,通过体验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在教授声母音形时,让学生敢于尝试,互相交流、讨论,凸显他们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往的拼音教学方式单一,每个字母都按照音、形、义来讲解,我们应该打破这种方式,集中训练,贯彻综合性的教学思路。这样,就能开拓学生的思维与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教师感召下彰显自己的创造力。为了便于小学生的理解,开展拼音游戏教学要注意从他们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入手,把游戏活动作为主线,让全体学生开动大脑,积极动手,协同多种感官参与其中。
三、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全程观察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要用简洁直白的语言为学生介绍游戏的规则,最好是边用语言介绍边用动作演示,这样的介绍更加直观,容易理解。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也要在班级中巡视各组的进行情况,随时准备解答学生的疑问,处理学生中的争议。另外,有的小组可能对游戏的玩法理解不准确,教师也要及时加以纠正。通过仔细的观察,教师还可以发现各小组成员的精神状态,如果发现有个别学生比较消极,可以在课下单独找他(她)聊一聊,从而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帮助其消除学习上的障碍。有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会采用一些竞争性强的游戏,各小组成员为了小组的荣誉,往往会更加用心参与游戏,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学习和记忆。这种现象非常好,不过当教师发现有的小组因为成绩较差而互相埋怨的时候,一定要从思想上让学生明白,比赛就一定有输有赢,输了不可怕,总结经验,下次再战。大家都尽力了,谁也不想看到小组输,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团结起来,争取下次有更精彩的表现。
四、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有的教师处理游戏教学不够灵活,需要加强练习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虽然有很多教师也在课堂上引入游戏教学,但往往却过于严肃刻板,给学生一种很难放松的感觉。所以,教师要多反思,提高自身的亲和力,让学生不仅在游戏中学会知识,也能得到放松和快乐。
(二)时间安排不合理
游戏教学往往需要的时间比常规教学要多一些,因此教师要合理把握时间,不能因为占用时间多就马马虎虎,让学生很难尽兴。
(三)创新游戏较少
这种情况的出现还是源于教师的惰性,小学教师工作量的确较多,不过教学还是第一重要的,教师要努力钻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有趣。
总之,游戏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个重要策略,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能力,教师要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天性特点,根据他们的兴趣设计合适的游戏活动,创建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参考文献:
[1] 高瑞雪.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一、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游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生硬地接受教师讲述的内容,不允许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这种现象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慢慢的失去了对语文的兴趣。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趣味性非常强,设计的方面很广,可以设计多种游戏。教师首先要转变原来的教学态度,把学生放在主体学习的地位,认真的研究学生学习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真实情况的游戏。设计游戏的时候,教师要首先确定快乐游戏的难度,保证不会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其次,教师要尽量把游戏设计的有趣味性,能够让学生一下子就喜欢上做游戏。
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拼汉字的游戏时,就可以把本课学习的成语或者是词语写在卡片上,让一个学生看见卡片进行描述,另一个学生背对卡片进行猜词游戏。这种游戏既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又考察了学生表演词汇含义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
语文本身存在很大的魅力,语文是人们体验社会、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载体。教师要在理解语文魅力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兴趣的培养。语文快乐游戏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课堂氛围,让教学环境更加生动随意,给学生很大的表现空间。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进行语文游戏的设计环节,让学生有权利决定自己课堂的游戏,这样给了学生足够的尊重。学生的设计肯定有欠缺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修改补充,争取让快乐游戏更加完整。学生要珍惜参与游戏的机会,对于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不喜欢参与游戏的学生,教师要和他们耐心交谈,聆听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只有学生都参与到游戏环节,才能真是实现快乐游戏课堂教学。
三、使用多媒体丰富游戏课堂
语文课堂需要多种手段营造快乐游戏的氛围,多媒体就是其中最常见的方法。多媒体能够轻易的完成游戏背景的塑造,通过视频动画等,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多媒体在背景渲染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在课文《挑山工》一课学习的时候,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播放“挑山工”上山的动态视频,通过细节镜头,展现挑山工的劳累。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能够对故事发生的背景有清楚的了解,也能够清晰的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在进行游戏环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挑山工”动作的模仿表演,让学生认真体会课文细节之后,把心中的挑山工形象演绎出来。还可以给学生课下机会进行排练,让学生自编自演“挑山工”话剧。这些发挥性强的游戏都对学生的语文涵养有重要的作用。
四、快乐游戏在写作中的应用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很多学生非常怵头的项目。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布置了作文题目,学生就皱着眉头一点一点地挤出文字来。这种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课标中快乐游戏在语文写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小学作文中常见的作文题目《我最熟悉的人》,教师可以将作文形式进行转换,转变为《猜猜这是谁》,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最熟悉的亲人、同学、朋友,可以写这些人的行为习惯、面容特点、语言风格、招牌动作等,但是不能显露该人的姓名。学生在课堂上一句一句地读出自己的作文,周围的学生进行猜测,看谁写的作文最先被猜出来。这种形式的游戏,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写作成为一种乐趣。
五、快乐游戏在阅读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的阅读对学生的耐性有很大的要求,很多学生坐不住,读一点就开始打岔,根本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使用快乐游戏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认真的进行阅读训练。进行游戏阅读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阅读训练。教师可以在阅读之前,就提出文章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读完之后回答问题。这样充满竞争性的游戏方法,能够让学生静下心来寻找问题答案。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扮演文章故事情节,评选出表演的最到位的学生。这种游戏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认真程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六、使用多种游戏教学手段
关键词:游戏 学音乐 课堂教学
目标提出: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与感受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 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可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他们喜欢上了音乐,才能终身收益,那怎么来让他们喜欢音乐呢?那就从他们的爱好出发,通过他们喜欢的事物来了解、接受音乐。我是一位小学音乐教师,从上课情况看孩子,对音乐方面的知识很匮乏,我总想把自己的所学,全部教授给他们,但是在向他们传授音乐知识的时候,往往总是能难达到教学目标,这常常让我非常苦恼。通过了这些年的教学经历,以及其他同事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通过游戏方式来传授音乐知识的方法, 让学生在快乐中自然的接受了音乐知识,看到他们快乐的笑脸,而且学的也非常好,心里真的很欣慰。
一、音乐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乐学习的主要形式是音乐的实践与创造活动,也是学生学习培养音乐的基本方式。学生只有自己深入到音乐实践和创造的活动过程当中,才能获得音乐的各种认知与体验,并且发掘自己潜在的能力。再多的理论知识讲解都是为了音乐实践而服务的,学习唱歌是为了让人们欣赏,学习弹琴是为了让人们倾听,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音乐的实践性非常重要。
在教授小学三年级的歌曲《快乐的do re mi》时,我让学生们排成一长队,分角色扮演“do re mi”,按顺序排列,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等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找好之后,再按顺序排练队伍,问:“找到你们的好朋友,你们快乐么?”在同学们的异口同声中,我真实的也感觉到了他们的快乐,然后说:“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跟你们大家有关的歌曲哦,《快乐的do re mi》”他们纷纷鼓掌。这首歌的导入就很自然的成功了。
二、游戏形式的教学过程
音乐本身就是众多娱乐活动当中的一种。在设计游戏时,要根据小学音乐课的特点和课本内容,把握好游戏的程度,明白游戏只是锦上添花,而并非重点,要使游戏能够非常好的为课堂内容服务,使学生在游戏当中学到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和充实的知识灌输。
在三年级下册的《对鲜花》唱歌教学中,首先我举行了一个关于花的知识大竞赛的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收集了很多花的知识,各组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让他们在竞赛的意识中体会快乐,然后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最后一阶段设置,播放《对鲜花》歌曲,播放到回答部分就停下,让他们继续回答歌中的问题,在答案揭晓的过程中,让他们不但加深了歌词的记忆,同时也很好的理解歌词,然后在教唱的过程中,唱会歌曲的效率就很大的提高了。而且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三、音乐游戏所要达到的目标
把游戏融入音乐教学当中是为了达到让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方式, 游戏只是辅助项目, 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才是最终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游戏而学到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游戏结束后,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总结从游戏当中学习到了什么,形成总结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愉悦性,使游戏真正地能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加强交流与沟通,像和朋友谈心一样相互交流学习情况以及在交谈中授予学生知识,增加学生的音乐素养知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四、游戏形式的复习课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课程的复习课程,一般都容易被忽视,特别是对音乐知识的巩固,如乐理知识,普通的背诵记忆,常常让他们觉得很枯燥无味,于是我把游戏运用其中,效果确实还可以。如在复习节拍强弱的时候,我常常把强弱感觉编入游戏舞蹈,让他们在游戏中,舞蹈中,体会节拍的强弱关系,他们都玩的不亦乐乎,还能很好的把节拍的强弱理解的很好。如在复习欣赏器乐合奏曲目时,音乐他们已经能很好的区分不同乐章,就让他们在不同乐章,做不同 的动作,特别是表现动物的音乐,他们都能表演的很好,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不但熟记了音乐主题乐章,还能很好的去体会音乐里面的意境。从而加深了对音乐知识的积累。
综上所述,音乐游戏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是学生打开音乐圣殿的一把金钥匙,更是他们遨游音乐世界的一双矫健翅膀。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学会相关本领,体会到音乐活动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学会与人交流,锻炼了胆识,增强了自信心。音乐游戏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要为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聆听音乐优美的旋律、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一、教学内容游戏化,突出趣味性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一个本质特征,如果体育游戏缺乏趣味性,将从根本上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学生年龄特征把教材内容演化成一个个浓郁生活气息、情节生动,具有思想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特点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不知不觉地完成教学任务。
1、富有竞争性质的游戏
好斗是小孩子的天性,设置一些竞争性质的游戏,并明确要求和规则,分组时人员要搭配合理,让学生在平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保证趣味竞争的公平。如练习起跑。可设置接球游戏,每组的人员分为二部分,分别站在跑道的两头,然后开始听枪声带球跑。男女生分配数量一样,球的大小一样,跑的距离一样,学生自然会接受比赛的结果。
2、富有标准动作的游戏
一些较难的专项技术动作的讲解枯燥无味,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把它变成一个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模仿中去强化。但设计得要新颖、惊险、象征和有一定难度。
如在立定跳远时,让学生模仿澳洲袋鼠的动作,从操场的一端蹦到另一端,小学生很喜欢这种感觉。加之教师在一旁鼓励,指导,学生会很快掌握技术要领,完成既定动作。
3、富有体育知识的游戏
体育课上不仅让学生锻炼身体,还是要求学生学会一些知识的。教师必须通过一个阶段乃至更长的时间的训练方能得到巩固与发展。这要求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比赛游戏,重视比知识,对活动的要求、规则、过程及注意事项讲明。反映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环节设计游戏化,突出锻炼性
锻炼性是体育游戏最本质的特征。 游戏既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任何体育项目都可以将体育游戏作为教学与训练的手段。体育游戏既能培养与提高学生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习与提高运动技能、技术及战术,使二者融为一体。
因此,体育游戏具有全面锻炼身体的价值。在对身体的发展方面,各种练习和活动使游戏者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使各器官、系统和各肌肉群都能得到必要的活动,这有利于游戏者的生长发育。于是在体育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紧扣教学环节,合理地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
1、进入课堂时游戏要短小,有准备活动的锻炼
一般情况下,学生从一个空间来到另一个空间,他们的思维和行为往往不能随之适应。为了使人体尽快地由相对安静状态逐渐过渡到紧张的运动状态,在准备活动时插入一两个小游戏,对学生的注意力由分散而集中起来,身心从随意而投入起来,有很好的效果。也为基本部分做好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充分活动开各关节,避免受伤,动作幅度由小至大,为正式训练作好充分准备。同时也达到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自觉性。
2、课中的游戏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
体育课上的教学内容是由一定的情节、动作(跑、跳、攀爬、平衡、对抗和各种表现动作等)、比赛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构成的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在选择游戏时一定要注重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这样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一定会深受孩子喜爱。
3、结课时的游戏要让达到放松的目的
整理活动的过程与准备活动相反,它是消除疲劳、促使体力恢复的一种良好措施,它使人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更好地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设计一个由动到静的小游戏,如韵律操、集体舞等,培养学生的姿态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在优美悦耳的音乐声中,学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伸伸手、弯弯腰、踢踢腿或翩翩起舞,完全沉浸在愉快之中。学生的活动强度会逐浙下降,生理机能的水平逐渐平稳和降低,使肌肉对静脉挤压的“唧筒”作用逐渐下降到一定水平上。 整理活动使心肺活动逐渐恢复到接近原有的安静状态,对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是显著的。
三、德育渗透游戏化,突出教育性
体育游戏大多是集体活动,学生在游戏中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与任务,要按规则完成游戏。游戏的规则与人际交往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一样,对学生的行为、品德是一种制约,同时也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团结、负责、守纪律、乐观、创新等优良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达到了在体育课上进行德育的渗透作用,突出了体育课的特殊教育性。
1、利用游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 “换物赛跑”游戏,教育学生对工作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攻关”游戏可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克服困难、刻苦钻研的意志品质,在障碍性游戏“支援前线” 游戏中,则能培养他们勇敢、顽强、果断、机智的良好品质。
2、体育游戏可以帮助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如在课堂上进行“我是快递员”游戏中,我们可以通过长跑送邮件活动,来教育学生只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就能克服一切困难等。同时让他们知道在一定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娱乐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游戏的规则,遵守纪律和听指挥的习惯。
3、体育游戏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