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时间:2023-06-02 09:58:49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第1篇

椒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椒金山街道辖区内的椒北社区居民委、椒中社区居民委、矿北社区居民委和金泉社区居民委,面积3.28平方公里,辖区内户籍人口23104人、户数8877户。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835人,占总人口的20.9%;

中心目前处于创优过渡阶段。中心位于椒房街18-1号,建筑面积达1056平米。流动人口数1780人,低保人口数189人。中心共有工作人员26人,其中卫技人员16人,占总人数的61.54%;全科医生6名,全科护士6人;临床医生数的8 人,护士数6人。2011年中心全年门诊量12500人次,平均日门诊量34.7人次。

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

(一)中心建有全科服务团队支,每支团队由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和社区护师组成。以辖区内各居民委作为落脚点和辐射点,通过“中心-居民委-家庭”三站式服务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服务中心主要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康复指导、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在部分有条件的社居委开设简易诊疗及中医、康复适宜技术等服务。与二、三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及执行情况:门诊自开展签约服务以来,开具门诊转诊单转往二、三级医院23人。病房2011年自二、三级医院转入138名病员。

中心自XX年开始,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2011年起全面实施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11年底,共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8400户、20717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专项档案4835人,残疾人专项档案61人。为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和有效使用。通过对已建档居民中进行干预的慢性病病人(包括高血压一、二、三级管理、糖尿病强化管理和常规管理)、传染病病人以及提供服务的家庭病床病人和残疾人等的专项管理,及时更新他们的健康信息,真正做到档案的动态管理和有效使用。

中心大力开展弱势人群服务,提供多项便民利民措施。与辖区内4835名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保健服务体系,每季度由团队公共卫生医生上门为老人提供健康保健服务;根据市、区卫生局和残联要求,做好“残疾人送康复服务”工作。全科团队与辖区内11名有康复需求的各类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服务体系,为每一位残疾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月为残疾人进行一次康复指导、提供健康教育等服务;为解决社区内独居、行动不便等老年人的看病难问题,中心在卫生服务站开设简易门诊,提供代配送药等服务;同时,积极开展慈善帮困助医活动,做好结核病人减免治疗及贫困精神病人免费服药工作。我们的服务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二)慢性病监测和管理方面: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防治,实行社区高血压一、二、三级管理和糖尿病常规和强化管理。

1.高血压方面:辖区区内共有高血压病人1211人,管理数为478人,管理率39.47%,一级管理数为242人,管理率24.82%,二级管理数129人,管理率100%,三级管理数107人,管理率100%;门诊首诊测血压680人次。其中: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人数520人,发病率为16.67%。危险因素调查641人;

2.糖尿病方面: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本中心流行病学调查,2011年辖区内共有糖尿病病人468人,管理数为375人,管理率80.12%,常规管理数297人,管理率76.15%,强化管理数78人,管理率100%。糖尿病筛查人数2578人,60岁以上2228人;中心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帮助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从而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缓解糖尿病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3.精神病人方面:将辖区内61名精神病人纳入社区管理,为23名精神病患者定期随访病情相对稳定的精神病人;对出现病情变化、反复者,及时联系住院治疗;定期下社区康复中心,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康复指导。

(三)健康教育方面:2011年我们尤其重视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把它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并以此带动社区慢病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医疗救助等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采取完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优化服务流程,加强措施落实,搞好健康教育队伍健设,增加经费投入等多项综合措施,使我们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形成有人才、有场所、有人气、有效果等“四有”局面。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年来,共开展22场次健康教育讲座,和卫生主题宣传活动,参加居民数千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360余份,宣传材料1360余份,解答疑问560例,心理咨询639人,测血压804人,测血糖52人,心电图346人,共计收回健康问卷1130余份,使用宣传板20余块,黑板报4期。医务人员健康知识培训29场次,参加人数537人。健康教育累计免费体检(测血糖、血压)21942人;累计测心电图1126人;累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9266份,1670元;累计宣传材料挂历4465份,8641元;累计健康教育板块25块,625份;累计健康小礼品700份,14000元;累计健康教育投入总资金约47815余元。

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各种形式、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活动2次,从而使广大居民从中受益,有效地保证了健康教育有效和可持续性的开展。我们根据每个社区人文环境、经济条件和健康情况不同,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如根据椒中社区居民委困难户、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残疾人多等“五多”状况,制定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案,如内容以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保健为主;形式以各社居委为平台开展健康讲座或义诊咨询为主;指导用药以价廉、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为主;同时结合开展免费查血糖、体检和节日送温暖等活动,使居民看到参加健康教育的好处,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其结果一些居民主动争先恐后来建立健康档案。如通过开展免费体检活动,可以使辖区内的老年人慢病和残疾居民都能积极参与得到了实惠。中心主任亲自抓健康教育,经常全程参与或做主讲人,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我中心真正做到了每次健康教育要有计划、通知、签到、讲稿或相关材料、图片和总结等五个方面资料。

(四)居民健康档案电子信息录入和纸式档案信息书写情况方面:为了落实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做好卫生信息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现将我们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如下:

适应信息化社区的需要,重视信息管理,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加快新式“纸质”信息和“电子档案”信息平稳过渡。目前,为新系统下的卫生信息管理初级阶段,即:以纸质档案书写为主,电子信息档案录入处于过渡。我们在制定工作计划时,项目详细明确,为了保证任务的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我中心聘进医学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作为主力,增添了办公室、档案室相关硬件设施。今年完成了户居民健康档案(新“纸质档案”),共计4200户,12502人,完成了建档总数的50%,新系统下的电子档案录入1449人,完成了新建档总数的11.6%。其中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共有4835人,建档数4835人,健康档案完成了建档率的100%。以上三项已达到了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再接再厉争取在2011年中旬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全部完善。

(五)传染病方面:传染病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是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键。今年我中心共报告法定乙类传染病1例次(乙型病毒性肝炎),甲、丙类传染病0例次,无传染病漏报发现,在门诊设立预检、分诊制度,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发现呼吸道发热病人或腹泻病人安排到发热呼吸道门诊或肠道门诊就诊。我院全年开设发热门诊,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六)老年人保健方面:老年保健不仅是衡量老龄事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坐标。根据中心实际情况,采取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办法,让老年保健健康有序、有声有色的开展。让老人感到真心关爱,实实在在,无处不在。我们为社区100% 60岁以上老年人建档并管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特有平台和技术优势,推动老年保健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把党的温暖,政府的关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爱心实实在在送到居民家中,为社会和谐作出一份贡献。一年来,我们为社区60岁以上老年开展健康教育和义诊活动16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6870多份,免费体检297人次,免费查血糖2577人次,受到居民广泛好评。

今年,老年保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居民赞扬和领导的表扬,但工作中存在观念转变不够,经费、人力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多方面的问题。如开展老年健康教育内容以慢病老人为主,单独为健康老人偏少,虽然为老年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但是管理不够规范,档案更新率不够。我们会继续努力出色完成老年人保健这项工程。

户籍家庭医生方面:我们社区建立了户籍医生责任负责制,一年来为辖区居民实行了走访和宣传共计参加人数4672人,心理咨询3965人,解答疑问4569,健康处方发放4672份,其他宣传材料4672份,免费测血压4672人次,免费测血糖3577人次。四个家庭团队,共管理约8378户,20637人,管理率90.5%。经过一年家庭医生的努力,圆满完成了一年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对于今后户籍家庭医生工作会更加努力高标准的完成的。

残疾人康复指导方面:在康复室一年来共开展了12次培训,参加人数43人次,共解答疑问516人次,心理咨询486人次,发放宣传材料516份,测血糖365人次,测血压516人次,做心电图516人次,在康复治疗方面我社区会加强管理为更多的残疾人服务。

计划生育指导方面:中心为孕产妇组织了培训和相关义诊,共参加人数645人,心理咨询596人次,解答疑问622人次,发放健康处方645份,其他宣传材料189份,测血压638人次,宣传板4块,发放避孕药具398人。

生命统计方面:辖区内死亡人数33人,其中心肌梗死死亡29人,其他原因死亡4人,培训2次,培训人数40次。都建立了殡仪馆火化、派出所调查和走访相关记录,临终关怀了33名患者。本年度生命统计工作圆满完成了,以后中心会继续高标准完成生命统计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进行清扫卫生29次,发放消毒液4次,消毒7次发放宣传材料和处方570余份,宣传板4块。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了长效的运作机制和组织领导,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奠好了根基。

第2篇

一、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特点

(一)核心是满足健康需要 健康档案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多渠道信息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健康决策需要的信息资源库。

(二)收载内容全面 健康档案记录贯穿人的生命过程,内容不仅涉及到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而且关注机体、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其信息主要来源于居民生命过程中与各类卫生服务机构发生接触所产生的所有卫生服务活动(或干预措施)的客观记录。

(三)具有动态连续性 建立了健康档案的居民只要与卫生机构发生接触,卫生服务人员都要及时补充更新其健康档案内容,这样才有助于卫生工作者系统掌握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重要疾病和健康问题,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二、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积极意义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立、使用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已成为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举措将对创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一)健康档案是城乡居民个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健康档案详细记录着居民及其家庭的健康问题的形成、发展和转归过程中健康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效果。假如病人突然发病,身边又没有亲人,但只要调出该患者的健康档案,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史便一目了然,有利于医生及时对病人病情做出准确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大大节约了医疗成本,避免了重复检查。年10月4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直播间》栏目对广西南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档工作进行了题为“贴心服务,健康档案一对一”的报道。受访的居民说以前看病都要重复做各项检查,医生才能对症下药,自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健康档案,医生对其身体状况、既往病史做到了了如指掌,成了居民的健康参谋,因此健康档案受到广泛欢迎。居民健康档案还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全面系统的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其患病的相关背景信息,有助于全面评价居民的健康问题,及早提出预防性保健措施,做到防病于未然。

(二)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疾病防控工作的“指南针”。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生主动挖掘并掌握社区卫生问题和有效配置资源的有效工具。只有对社区居民疾病谱、死因谱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全面了解本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社区高危人群制订出有针对性的防病治病服务计划,提供系统性、协调性和连续性的卫生服务,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质。同时,完整的健康档案能及时有效的提供各类卫生统计信息,帮助卫生管理者客观的评价居民健康水平、医疗费用负担及卫生服务工作质量和效果,从而为制定宏观的卫生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健康档案是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证据链”。健康档案的原始记录具有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医务人员为居民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诊断、治疗、用药及临床处置正确与否都可以在健康档案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健康档案为解决医疗纠纷或某些司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四)健康档案是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导航仪”。在某个区域突发传染性疫情或食物中毒事故后,卫生应急队伍通过对本区域内的居民健康档案的分析,可直接为查明事件发生原因、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五)健康档案是医学教育的“教科书”。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可以为医学教育提供鲜活的案例,是医学教研活动不可或缺的好教材。

三、关于建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建档方式要灵活

通常的建档方式有四种:一是邀请居民来建档。基层卫生机构可以自己或通过居委会发通知向居民发出建档邀请,号召居民主动建档。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做好建档宣传工作,让广大居民充分认识建立健康档案的意义和作用,争取他们的主动配合。二是上门为居民建档。对于有些不便自己去建档者,基层医务人员必须上门入户为其建档。这样才能够对整个家庭做全面评价,并根据普遍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三是日常门诊建档。辖区居民到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接受服务时,由首诊医生负责为其建档,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四是义诊、讲座期间建档,这样不仅为辖区居民免费检查了身体,宣传了健康知识,会受到居民的广泛欢迎,还会大大提高建档效率。五是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建档。年11月,县被列为省17个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县之一,为全面做好建档、录入工作,县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取门诊就医和入户建档相结合的方式,准确全面的搜集农村居民健康资料。在此基础上,实行首次就诊即建立健康档案、再次就诊实行连续性跟踪服务的管理模式,全力破解健康档案动态管理问题。年底,县已经为全县95%的农民建立了健康档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二)利用档案要充分

一份理想的健康档案要求接诊医生如实完整记载居民的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康复状况等资料,及时记录、补充和完善健康档案,保持资料的动态连续性。这样的档案建好后,不应成为一叠被隔离在柜子里,长期贮存起来的“死档”,而应该成为充分体现其使用价值的“活档”。从个体层面上讲,个人健康档案是评价居民个体健康水平并针对个体进行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的重要依据,医务人员可根据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信息,识辨其存在的危险因素、评估其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从群体层面上讲,医务人员根据居民健康档案提供的信息,能够识别高危人群,了解病人的来源、疾病构成、年龄、职业、时间、地区分布,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等,有效组织诊疗服务、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及时调整服务项目,采取相应的适宜技术和措施,控制疾病的发展。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把健康档案用活,使其能最大限度为居民健康服务,因此要充分利用健康档案的数据和相关资料,做好汇总、整理和分析等信息统计工作,了解和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健康动态变化情况,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平台,对发现的健康隐患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和医疗康复等便捷有效的服务。

(三)管理档案要规范

一要加强日常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因地制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调取、查阅、记录、存放、归档等制度,明确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相关责任人,保证居民健康档案的方便使用和保管保存。

二要加强健康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一经建立,要为居民终身保存。要遵守档案安全制度,不能造成健康档案的损毁、丢失,不能擅自泄露健康档案中的居民个人信息以及涉及居民健康的隐私信息。除法律规定必须出示或出于保护居民健康目的,居民健康档案不得转让、出卖给其他人员或机构,更不能用于商业目的。

三要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故发生变更时,及时将所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完整移交给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或承接延续其职能的机构管理。

(四)信息化建设要加强

电子健康档案不仅记录病人及其家庭的原始注册资料,也可记录病人及其家庭成员所有临床资料,除一些文字信息外,还会记录一些图像或者声音及动态画面,使健康档案的内容更加完整、逼真;电子档案操作起来更加简便、快捷,会及时更新档案信息,并且具有灵活的输出、计算统计、决策辅助等功能,会大大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把健康档案中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来传送,从而达到远程会诊的目的,实现资料共享。因此各基层医疗机构要积极推进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区开始探索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如年底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辖区居民推出的一种“市民卡”就是电子健康档案的一种积极尝试,该档案详细记录了建档居民的健康信息,居民拿着这张卡到任何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时,只要轻轻一刷,既往病史、体检结果等所有信息均可随时调出查看,便于病情的诊治。居民在家只要打开电脑进入系统,自己的健康状况将一目了然,居民因此可享受到连续、便捷的社区卫生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程序更新有一定的滞后性,电子档案不能包容所有资料,因此,必须用纸病历来辅助,不能过分依赖计算机,否则可能会丢失有用的信息。同时,要注意加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由于健康档案可能涉及个人隐私问题,电子档案联网后很容易成为窃密对象,因此应该多从技术上加强用户权限和密码管理设计,使所有操作和使用者在获得认可后,才能登录,增强使用的安全性。电子健康档案还要逐步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以及传染病报告、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和医院电子病例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起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最终实现对每位居民从出生到终老的全过程健康管理。

第3篇

【关键词】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现状;对策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esidents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in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GU Wen-qin, ZHENG Dong-peng, LIN Qi-yi, et al.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Maple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Hua Jing Tow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Tian Li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Xuhui District Health Authority,Shanghai 2000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ion through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idents in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in order to propose a solution. Methods We do the research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in 13 of the region of 22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eneral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doctors.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o do the data analysis. Results The region of 13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were established th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But it was uneven in the filing rate, filing range, archiving responsible, quality control, updatingand and use of the records and the government support was not in place; funds, facilities, personnelmanagement software and professional were all in difficulties. These affected the archivements of createtion, management, updating and use of th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Conclusion Establish community residents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is the main content of medical reform and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func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is work, we put forward our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Community residents;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简称EHR),又称电子病历,是依托计算机化受理的健康档案,可分为个体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三类。由于居民电子档案准确、动态地反映了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与健康现状,因此是社区诊断的重要依据,是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提供、质量和技术水平评估的依据,也是全科医生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信息来源[1]。所以电子健康档案的设计、开发与利用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实施卫生“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作任务。为了解我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管理与利用情况,我们对全区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流调对象

徐汇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健康档案建档、管理和利用的全科医师与公卫医师24人。

2 流调方法

本次调研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及问卷调查法。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目前电子健康档案建立、管理、利用的一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此次调研提供指导。在此基础上,自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现状调查表》,通过发放调查表的方式,了解目前社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管理及使用现状,听取一线医务人员对档案数据的采集、建立、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意见,分析档案库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数据分析采用描述统计学方法。

3 调查结果

此次调研共发放调查表24份,收回22份,回收率92%。全部为有效问卷,有效率100%,其中社区医生11名,公卫医生11名。

3.1 建档情况

户健康档案建档率72%~90%,多数集中在80%~85%;人口建档率为63.80%~91.38%,多数集中在65%~80%。健康档案的建档范围,91.6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涵盖了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非户籍人口,其中对人户分离、长期外出等特殊情况,83.3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予建档。建档过程中,健康档案主要由社区医生、社区护士及公卫医生完成。个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动了助理员参与建档。建档的途径主要有上门入户、公共卫生条线管理建档;健康体检、来院就诊、咨询等医疗行为时建档,和利用电话及发动居委干部建档,以前二者为主。

3.2 管理情况

3.2.1 质量控制

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健康档案进行了定期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周期大多为1个月,占75%,少数为3个月或6个月。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档案由专人质控,以条线质控人员居多,其次是团队自行质控人员及质控科专职人员。健康档案数据专人管理人数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1人,个别为3人以上。

3.2.2 更新情况

58.3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档案能够自动更新、动态管理,定期更新的周期大多数为1年或3年,少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6个月以内,个别达3年以上。其中对于重点人群,能够做到90%~100%的定期更新,就整个人群来说,更新率在20%~50%。

健康档案更新的途径,主要采取了上门入户、公共卫生条线管理、来院就诊、咨询等医疗行为及健康体检时更新等措施。健康档案更新主要由社区医生、公卫医生及社区护士完成。

3.2.3 电子信息化情况

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实现了健康档案的电子信息化管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健康档案管理与社区(全科)医生工作平台进行了整合,83.3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家庭病床工作平台进行整合,7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病房医生工作站进行整合。

3.3 使用情况

在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7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制定和执行保密制度,确保信息安全。83.33%的中心将健康档案应用在社区诊断中,利用健康档案信息完善社区诊断。健康档案的使用率多数在20%~50%之间,个别达到60%以上。有25%的中心健康档案曾为二三级医疗机构和高校科研采用;有83.33%的中心能将健康档案信息用于本单位的科研中;个别中心的健康档案曾被政府部门采用。健康档案在公共卫生条线管理中的应用大都在慢性病管理,使用频率前3位的分别为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肿瘤管理。对健康档案中各类项目的利用率的前五位是个人信息、患病情况、既往史、行为危险因素及体检情况。另外,83.3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健康档案管理应用于绩效考核。

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为,健康档案的使用主体应该是社区医生、门诊医生、医院管理层、卫生局及疾控中心相关部门。

4 存在的问题

4.1 社区居民对健康档案的建立等方面缺乏配合、支持: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使用被认为仅仅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任务,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很好地有力地将健康档案在健康管理中的巨大作用及其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重要意义加以宣传和引导,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不能给予有力配合和协调支持,所以社区居民这方面主动配合的意识不高。政府没有搭建一个区域内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医院、站所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致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健康管理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健康档案的建档和更新工作相当被动,进而影响到档案的管理和应用。

4.2 经费不足、软件滞后影响建档质量:健康档案建档、更新工作量大,但经费人员配备不足,相关软件开发滞后,所以目前做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无差错的全覆盖难度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健康档案的建立和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工作人员完成任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收集、建档、更新、管理、利用的主体是社区全科医生及公卫医生。但各全科医生和公卫医生之间掌握信息化的技术良莠不齐、水平不一,致使健康档案的完整度、准确性、利用度、管理率水平参差不齐。

4.3 健康档案利用率低、准确率低、没发挥应有作用:目前健康档案前期输入的基础数据错漏较多,使用范围较小,部分为死档,完全是为了应付公共卫生条线工作的检查要求比如建档率等。这部分档案准确度低、利用率低,基本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应有作用。虽然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对电子健康档案进行了定期质控,但各单位质控周期长短不一,健康档案的自动更新、动态管理的程度不高。健康档案的的使用范围窄,使用率较低,多数应用仅集中于慢性病管理和社区诊断,在科研中的利用率不高。

5 对策及建议

社区居民电子档案好处明显的。纸质档案利用率仅9.05%,而且人力成本耗费巨大。而电子档案建立容易,动态更新方便,利用率更可高达60%~100%[2]。最近陈竺部长去上海闵行视察时,看到了全科户籍居民建档率达90%以上,流动人口达30%以上,而且形成活档,全区已形成卫生数据交换信息平台[3]。但各地情况参差不齐,有些问题具有共性,兹建议如下。

5.1 建立与完善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是政府医改的重要内容 在当前老龄化加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慢性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如何建立、规范和利用电子健康档案做好一、二、三级预防,节约资源,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是政府部门目前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应当由政府主导,卫生牵头,多部门协助。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在政府主导下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规划要高起点,要制定各项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编制一套切实可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管理软件, 以实现对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动态管理和本地区范围内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同时主管部门应制定各项包括工作信息采集、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等内容的技术规范和工作方案。在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利用的环节,要求体现卫生牵头、多部门协助的工作模式。电子健康档案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各部门积极协助才能实现资源共享,减少“死档”的发生,提高软件的利用率,并降低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4]。

5.2 加快医学、技术标准化与相关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目前电子健康档案并无统一技术标准,所以很难进行交流、评估,只能供区域信息平台共享。所以应进一步规范医学诊断、治疗、操作等方面描述的标准化,便于实现模块间信息整合。针对电子健康档案结构体系、功能模型、建设模式等内容的研究以及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应受到进一步重视。建立技术标准和规范,可以消除“信息孤岛”,减少资源浪费和管理混乱,为信息在整个系统中的通畅流动和充分利用提供保障,并且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与医疗、疾病控制等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连接,全面整合卫生资源奠定基础。保证电子健康档案的内容完整、格式规范、功能全面、传输流畅、反馈及时,以满足居民、部门需求和实现健康档案有效开发利用[5-7]。

5.3 立足实际,有重点地分步分阶段稳步推进 为保证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质量, 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经济状况、地理环境、人口资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力量)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健康档案建立方式,使健康档案建立的质量得到充分保证。可采取入户调查与日常健教、咨询、医疗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居民对建档的依从性,分步推进健康档案的建立。首先将重点人群、重点疾病、慢性疾病作为第一步建档与随访对象。在日常医疗保健门诊中,对重点人群(儿童、残疾人、孕妇),重点疾病(精神病、结核病、肿瘤等),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现建档。第二步是通过政府、媒体的大力宣传,鼓励有需求的居民主动建档,同时提高居民对健康档案的关注度,对档案信息的准确性进行监督,保证档案信息的治疗。第三步是在前面两项工作的基础上,可整合居委、民政、计生、公安、物业管理等资料, 完成健康档案的基本资料部分, 然后在其他部门(居委、计生等)的配合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健康档案其他部分,实现地区人群的健康档案的完全建立。在健康档案的管理过程中,也要做到区别对待,第一二步完成的健康档案由于使用的频率较高,可实现自动更新、动态管理。第三步完成的档案除少部分可能实现自动更新外,大部分需要进行定期更新。

5.4 积极推进区域共享平台,提高健康档案的使用 档案信息利用率的高低是一个档案系统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应该通过提高档案信息系统的利用率,来促进系统建档、更新和维护的主动性,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应积极推进区域共享平台的建立,在医疗机构、家庭个人间实现健康档案核心信息、公共卫生信息、医疗信息共享,促进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联动,提高服务效率和能力,实现双向转诊,减少重复检查、开药和过度诊疗。社区健康管理过程中需要非常重视和发挥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8]。实现诊疗信息在不同医疗机构的调阅和更新,大力推进电子健康档案的自动更新程度,促进区域卫生信息的大力发展。便于政府、研究机构采集各种数据,为学术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有效资料和信息。实现“人人享有电子健康档案,档案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的目标。

5.5 通过系统开发,进一步发挥电子健康档案的潜在功能 健康档案不是简单的过程数据积累和存储,而是基于原始数据的评价数据,是数据的整合平台。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管理重点,通过对原始数据清洗、挖掘、汇总,形成健康服务、健康管理的再生信息。应通过应用研究,将相关的政策和业务规范设计成计算机自动识别的应用模型,借助模型对比,提供业务管理支持。更应建立自动提醒功能,在诊疗过程中能将关键信息(包括常见病的诊疗方案)主动推到医生工作界面,成为全科医生临床诊疗的支持系统。

5.6 加强人才培养与安全体制建设 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卫生服务与卫生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这对全科医护人员和卫生信息管理人员有更多需求。开展针对社区全科医护行政管理与卫生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必将是影响电子健康档案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是推动电子健康档案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社区卫生工作人员人才紧缺、学历普遍较低的现况,应采取有效措施,留住人才,提高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形成最佳的人才结构队伍。电子健康档案的安全性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在不同的阶段会遇到各种新问题,有技术方面、管理方面、法律方面的问题,这需要医疗机构、软件开发商和政府部门积极参与投入,科学规划、引导和实施,逐步创新模型。建立严格的系统管理制度,增强信息的安全性。同时呼吁政府应尽快明确电子病历信息的法律地位,应从根本上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付来.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见杨秉辉主编全科医学概论.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3-146.

[2] 沈伟珍,龚幼龙,王光荣,等.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作用.中华医药管理杂志, 2006,22(8):519-521.

[3] 沈湫莎.健康档案激活医院潜力.第12版.文汇报,2011,3(23).

[2] 陈冬冬,廉启国.上海市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及利用情况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7A):2177-2178.

[5] 郑西川,秦环龙,张建国.区域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共享标准及方案选择探讨.医疗卫生装备, 2008,29(5):39-40.

[6] 张静,刘晓丹,吴世菊,等.我国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的SWOT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A):2438-2440.

第4篇

(一)体检对象:本次免费健康体检的对象是除7周岁以下儿童和在校中、小学生以外的参加农村医疗保险的参保群众。

(二)体检项目:

1、内科:血压测量、心肺听诊;

2、外科:脊柱、四肢、甲状腺、淋巴结检查;

3、五官科:眼、耳、口、鼻;

4、辅助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血生化(肌酐、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B超(肝、胆、脾、胰、肾)、子宫、附件(女性)、心电图。

(三)实施方法

1、市合管办提供符合要求的参检人员名单清册交镇卫生科。

2、镇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并根据市合管办提供的名单编制体检时间计划的安排。

3、各行政村、居委根据镇领导小组安排的时间制订本单位的体检计划,按本单位计划分批负责通知,组织体检对象到本单位体检场所有序体检。各村(居)委必须安排体检场所,并组织好体检场所的体检秩序,保证体检工作的有序进行,每天安排250人。

4、各行政村必须安排三间独立、整洁、卫生并有正常电源的体检室(心电图、B超、妇产科)和1-2间候诊室。

5、卫生院准备体检医疗设备,选择业务水平高、责任性强、能吃苦耐劳的医务人员负责体检工作。

6、请各企事业单位大力支持本单位参加农村医疗保险的职工回户口所在村的体检工作,参检时间半天不作旷工处理。

(四)实施时间:根据市政府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全镇体检工作必须全部结束,参检率务需保证100%。

二、完善健康档案

以行政村为单位,以这次参保群众免费健康体检为契机,完善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以户为单位建立。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对参保群众实行免费健康体检和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是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巩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市委“人人都有一个好身体”、“建设幸福”这一重要目标的重大举措,是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涉及面广,人数量大,时间较紧,任务很重。因此,要求各村(居)委、医院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各村(居)委要建立由村(居)委主任、分管卫生工作的同志、妇女主任、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等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做到村(居)委主任亲自抓,分管卫生工作的同志具体抓,其他人员共同抓,确保体检人员的有序和安全。卫生院要建立院长总负责的领导小组,选派医务人员负责体检业务工作,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务求把这项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广泛宣传。要充分宣传开展这次免费健康体检是政府实施的一项亲民、爱民的民心工程,是建设幸福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提高参保群众对免费健康体检政策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促进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各村(居)委、医院,要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顾全大局,以对市委、市政府、镇党委政府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精心组织,过细工作,专心服务,通力合作,确保政令畅通。医疗单位要克服困难,深入基层,方便参保群众健康体检,确保健康体检质量,提供优质服务,让参保群众满意,防止“代检、漏检、错检”等违规现象发生。

第5篇

2012年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所辖服务人口的60%。

二、责任单位和职责

(一)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卫生院(村卫生室)。

(二)职责

1、市卫生局负责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项目的组织、协调、实施及项目资金使用与综合管理。

2、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市项目培训、技术指导、督导考核与效果评估;收集全市项目进展信息,开展质量控制。

3、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落实市卫生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任务,为全市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实行信息化管理;结合居民健康档案开展社区诊断,并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管理、随访、干预工作。

三、工作内容

(一)按照国家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严格执行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12年新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必须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要求。以前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应在2012年5月1日前逐步更新,使其达到新的要求和规定。

(二)开展健康档案管理适宜技术培训

针对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乡村医生,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等相关人员,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使用规范、建立健康档案医学知识和技能、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等技术培训,2012年,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培训率达到60%。

(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为全市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可以在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服务时,由首诊医生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填写相应记录;也可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有组织地在居民家中或工作现场为全市内重点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0-3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在新生儿访视时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专项档案在早孕诊断确认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录入电脑,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应及时更新,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并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的要求和参照《医疗病历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和使用。

(四)逐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

1、主要任务:建设覆盖全市的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网络,网络用户包括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条件成熟时向社会开放。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水平,为医学研究、科学决策等提供服务。

2、基本规划:2012年利用现有资源完成市级居民健康档案计算机网络平台建设,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以上医院居民就诊信息整合的研究,2011年,建成覆盖全市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全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

三、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市卫生局制定全市项目实施方案,部署、协调项目的实施,做好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工作组,开展技术培训和提供技术咨询,开展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加强项目的日常和定期考核与评估,掌握项目工作进度。

(二)卫生院(村卫生室)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保证工作的质量,并每月按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四、项目实施时间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五、项目监督与考核

(一)市卫生局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季度对基层医疗医疗机构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半年进行考核评估,每年11底前完成全市绩效考核,并将检查情况上报市卫生局,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

(二)卫生院(村卫生室)每月向市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市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月和11月底向市卫生局报告项目工作进展和总结。

(三)考核评估主要内容和指标

1、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全市内常住居民数×100%

2、健康档案合格率=填写合格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3、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一年内健康档案记录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有关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第6篇

关键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价值;发展趋势

怎样才能提高人类整体健康水平?必须要有一种载体能够对每个人的健康信息进行归档、存储、更新,有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检索查询,这种载体就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构建电子健康档案的思路来源于电子病历,但两者的服务性质不同,电子病历的主要服务人群是患者,而电子健康档案的目标是服务于所有人。

1各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基本情况

欧洲的英国是最早规划和使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国家,各类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较为完善,并且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英国政府又投资64亿英镑,打算用大约10年的时间建设医务工作者网络软件系统、基于全科医生的数据平台以及欧洲的健康档案等项目[2],其电子健康档案项目是由卫生部下属的国家卫生信息管理局(NHSIA,1998年成立,之后改名为NHSCH)和"国民卫生服务国家IT发展计划委员会"(NPfIT,2002年成立)负责管理、实施。

位于美洲的加拿大组织全国10个省和3个自治区的卫生部门成立了Infoway公司,作为非盈利组织统一规划、协调和推动全国的电子健康档案项目建设,计划到2016年普及率达到100%,在实施过程中每个省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最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卫生部门投资1.45亿美元建立了国家级电子健康档案共享系统。Infoway公司还做了件非常有价值的工作,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顾问研发了电子健康档案实施蓝图(EHRS Blueprint)及其构件库(Artifact Repository),作为纲领性文件和路线图,这是加拿大近几年电子健康档案工作最重要的结晶[3],为世界各国的电子健康档案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代表的美国,前总统布什在2004年众议院的国情咨文中专门强调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要求在10年内确保绝大多数美国人拥有共享的电子健康记录,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台后就宣布先期投资200亿美元发展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技术系统。通过规划中的医改,预计到2019年,美国约90%的全科医生使用电子健康档案,医疗机构的使用率则会达到70%。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有专门的电子健康档案工作组,2002年开始规划实施名字为卫生互联(Health Connect)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2010年随着政府划拨的4.67亿美元卫生信息化建设专款,开始在全国推行个人管理电子健康档案(PCEHR)系统,并且在2012年继续拨款2.34亿美元,其中1.62亿美元将继续用于PCEHR系统项目的建设,0.46亿美元用于电子档案的隐私保障。其卫生部长声称到2025年,PCEHR项目很可能会带来115亿美元的净利润[4]。2000年澳大利亚电子健康档案使用率仅为25%,但是到2009年该使用率已经上升到95%,其邻居新西兰在近9年中使用率也从52%上升到97%。

亚洲的日本也高度重视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政府 IT 战略总部在2009年中长期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即"i-Japan 战略 2015",将"卫生保健与医药"作为最优先发展的领域,并要求到2015年建立起日本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其做法是在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基础上进行构建。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中国, 2009年开始启动全民健康档案计划,正式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2015年的档案覆盖率必须要达到70%以上,并计划到2020年实现覆盖城市和农村的所有居民。

目前各个国家都已高度重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即便是发达国家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目前也存在发展进程缓慢、功能发挥有限的问题,能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完全共享的人口覆盖范围还不广,特别是档案建立后的更新模式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例如美国在《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RRA)中针对"经济和临床健康的卫生信息技术法案"对各项技术的开展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部署[5],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等方面给予了足够的支持。

2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价值

健康档案记录了居民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等综合信息,也体现了人群和相关机构的基本情况,其应用应该是立体化全方位的。

2.1为临床医生提供医疗服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最直接的应用是为医疗工作者及时、全面了解患者信息。临床上,对于同一症状,在患者初次就诊、再次就诊、多次就诊等不同情况下医生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仅仅依靠于医生的问诊获得这些信息,难免会出现遗漏,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果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普及后,医生只需要把患者的健康卡放到读取设备,就能在屏幕上看到所需要了解的患者基本情况、往病史等资料,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着重观察,这样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保障了医疗质量。

2.2提高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决策能力随着健康档案的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所承担的健康宣传教育、居民保健、重点人群随访、数据统计、卫生状况分析等工作会逐渐简化。另外,众所周知,各个国家一般每隔几年就进行一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应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科学管理和决策,例如中国从1993年起每5年普查1次。如果健康档案能够真正普及应用,为卫生机构提供实时的数据,那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普查项目,还能为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3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Google是一家提供互联网的公司,但却通过挖掘和分析google搜索引擎获得的数据,推出了流感趋势(Flu Trends)服务,向人们提供流感病例爆况,甚至预测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趋势,从而及早做出预防措施。值得关注的是,流感趋势对流感的预测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相差无几,有时候甚至还要快7~10d。随后,有学者利用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Twitter用户数据流中的相关数据,也成功预测了早期流感爆发。那么,拥有各种既专业又覆盖人群广的卫生数据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有什么理由不能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做得更好?而且加强对健康档案的数据分析,不仅在传染病控制方面,对于那些"艾滋村"、"癌症村"、"怪病村"之类的出现群发非传染性疾病的现象势必能够因及早发现而减少甚至避免。

2.4影响个人健康行为"行为决定健康"的理念现在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例如有慢性病的人会适量增加运动,高血压的人还会避免高钠饮食。健康档案的数据,不仅让医生和卫生机构了解居民的健康信息,也方便了居民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有利于在自身生活上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会让健康状况和调整方式显得更加清晰。

2.5为医学教学提供实用资源患者就医时,在同等条件下常常喜欢选择年龄相对大些的医生,因为医生是个专业性极强的实践型职业,医学知识的积累需要大量实践,特别是临床医生仅仅依靠理论上的原理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大量的案例分析经验。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中老年医生的经验较为丰富,应变能力较强,更值得信赖。健康档案中有很多以问题为中心的数据记录,这些数据的共享,能够为广大医生提供更多更真实的病例,有利于科学经验的传承,同时也会给医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机遇。

2.6为科学研究提供海量数据普及后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不仅有个人的基本健康情况和背景情况,还包括了所有的就诊情况和医疗记录,其收集的数据真实并具有时效性,符合临床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而且获得和整理较为方便,完全可以满足任何临床研究对数据的采集需求,也能方便地进行临床数据、流行病学、耐药性等各个角度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6]。随着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的逐渐完善,医疗机构、生物企业、医药企业以及各研究机构必定会以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作为临床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

3将来的发展趋势

在接下来的几年,各个国家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领域的首要任务还是要继续深入推进普及速度,争取早日实现100%覆盖率,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其价值,特别是从宏观角度上,在公共卫生服务、人群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需要全民参与,通过大人群数据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7]。

其次,健康档案普及之后必然需要加大数据挖掘力度,扩展各种应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事实上,健康档案海量的数据就像是待挖掘的宝藏,其潜在价值体现远远超越临床医学甚至医学领域,尤其是当今科技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这将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发展的重要机遇。

参考文献:

[1]吴思静, 郭清. 国内外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困境[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 (2):226-228.

[2]党露希, 赵阳, 徐星, 等.国外电子健康档案应用进展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6):372-374.

[3]周拴龙. 国外电子病历档案国家项目研究进展[J].兰台世界,2013,4:19-20.

[4]Daniel J. Friedman, R. Gibson Parrish, and David A. Ross.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and US Public Health: Current Realities and Future Promise[J].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3,103(9):1560-1567.

[5]Heisey-Grove D, Danehy LN, et al. A national study of challenges to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adoption and meaningful use[J].Med Care:2014,52(2):144-148.

第7篇

大塘卫生院公共卫生科下半年工作计划

我院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既要面临今年年底的区级考核,更得要让群众感受到公共卫生的真实服务。所以务必要继续做好2019年下半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各项任务。具体计划如下:

一、总体性工作

(一)健康档案。继续建立健全信息化电子档案,及时更新档案,确保40%的档案有动态记录,对上半年工作进行梳理、查缺补漏,包括建档人数、建档率、慢性病数、65岁以上老年人管理数等,无法复核或长期在外人员再一次彻底清除,避免“死档”存在。按照卫计局要求,在上半年度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完善特扶家庭、流动人口及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二)、加强已纳入管理的人员档案的规范性工作。对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按照要求及时归档,对高血压、糖尿病、65老年人等所有重点管理人群随访合理进行安排,分类登记管理,做到面对面随访,对患者做出康复指导,并规范录入电子档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加强卫生室健康教育工作。按照社区卫生室考核标准,要求各卫生室按时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及健康教育宣传栏建设(每两月一次),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及时更新宣传内容,督促村医抓好日常接诊中的健康教育宣传,推进重点人群、慢病及老年人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并将资料打印归档保存备查。(四)、进一步明确村卫生室村医的工作任务和考核机制,完善各项制度,以深化村卫生室村医考核制度为抓手,提高各卫生室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五)、要求各卫生室及全体公卫人员加强对辖区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策宣传与讲解。进一步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切实让辖区居民理解、明白我们基本卫生服务的真实含义和服务内容。(六)、继续督促卫生室各项设施建设与厕所改造,提高标准化建设的规范程度。(七)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对于上级(阳信结防所)转诊居家患者,按照《规范》要求定期开展追踪治疗及全面随访管理,督促其定期复查,做到100%的管理率,并将信息及时上报阳信县结防所。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利用12月份的艾滋病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包括宣传栏、公众咨询活动)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八)继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化建设(电子签约),在签约率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对慢病、贫困人员等重点管理对象做好履约、随访服务。

二、阶段性工作安排 。

(一)、对辖区3处卫生室进行第三、四季度督导和不定期抽查。(二)、对于季度考核中达不到90分的卫生室进行督促,让其写出整改报告并限期整改。(三)、卫生院院内每月按时组织开展一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宣传栏内容每两月更换一次。(四)、我科室向辖区居民计划开展至少3次户外公众咨询活动。(五)、按时完成卫生院及卫计局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常规报表。

(三)、我科计划在6月底对我院辖区内金仙寨瑶族村所有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精神病患者以及贫困户、残疾人人员开展一次规范性的免费体格检查,具体内容见各类免费体检方案。7月份至11月份对未进行过体检的重点人群人员实行挨家挨户入户体检,然后将所有的体检资料进行完善、归类整理,并输入基层卫生信息系统(3.0版),最后再装订成册保管和备查。

总之,我将竭尽全力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带领全体公卫人员团结协作,一致进取,真抓实干,让辖区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力争让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大塘卫生院公卫科

2019年6月16日

第8篇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a)-166-02

居民卫生档案通常是指记录社区居民健康资料的系统化文件,主要包括:家庭档案、个人档案、健康档案等。健康档案的重要性不仅被医务界所认同,而且在社会上也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档案的建立,是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和完整的医疗保健服务,所以要求掌握居民的资料,以便使工作有条不紊。健康档案是以健康检查为基础,并利用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动态连续且全面的记录过程,通过其中详细完整的健康记录,提供各种健康管理服务。因此,它是提供一切与健康管理相关服务的依据。

1 资料的收集

资料的收集是一项烦繁而细致的工作,首先必须入户调查。调查的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对家庭内的每一位成员进行登记,其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身份证号、出生地、婚姻状况、职业状况、工作单位、文化程度、身高、体重、血型、月经史、生育史、过敏药物、医疗费用来源、经常就诊单位、烟酒嗜好、饮食习惯、身体状况、健康重视程度、参加锻炼方式、既往病史、联系电话等。健康档案包括:病历记录、体检记录、随访记录和计划免疫记录。

2 资料的整理

为了便于管理,资料收集后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如:家庭及个人档案管理,六大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脑卒中、肿瘤、结核)的管理,重点人群(60岁以上)的管理,残疾人管理,儿童保健,妇幼保健等。对六大慢性病人、重点人群、残疾人等每季度进行一次随访,并作好记录。这些资料都是工作的依据,整理好了才便于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

3 数字化管理

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所有的资料都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管理。

3.1 系统的功能

家庭档案数据管理:以家庭为单位的管理;个人档案数据管理:记录每个人的基本资料;保健数据管理:包括病历数据、体检数据、免疫数据、妇女保健数据、儿童保健数据,残疾登记等;实用的数据查询:能根据自己的定义从系统查询各种数据,对提取的数据可以进行整理并输出为EXCEL文件;数据统计分析:能根据自己的定义从系统提取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自动生成统计图;灵活的报表打印:系统提供多种报表格式,可根据定义从系统提取所需数据以形成各种报表;数据备份:能进行数据库备份,数据不易丢失;数据合并:能将各服务站数据集中合并到服务中心。

3.2 数据的类型

各数据之间既有关联性又有独立性。数据分为与系统有关的“应用数据”和与系统管理有关的“管理数据”两大类。应用数据包括:家庭档案、个人档案、保健档案、儿童档案、残疾档案、死亡档案等。这些数据记录不同类别的信息,它们具有各自独立的特性,但是这些信息又是互相关联的。通过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对数据进行管理和查询。

4 管理优势

4.1 及时掌握和查找信息

通过数字化管理,使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能及时掌握和查找社区内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自身所从事过的与健康相关的一切行为与事件。具体的内容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族病史、现病史、体检结果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过程等。

4.2 管理系统化

通过数字化管理,掌握社区内居民的疾病谱。慢性病的发生率在我们社区内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占11.3 %,糖尿病占3.1%,脑卒中占0.12%,肿瘤占0.37%。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的人口每年以3.2%的速度增长,200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10%,预计2050年将达4亿,占总人口的25%[1]。在我们社区10 527位居民中,60岁以上的达1 942 人,占人口总数的18.44%,并以每年1.18%的速度递增,75岁高龄的241人,占人口总数的2.29%。人口的老年化使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及慢性病治疗等一系列需求不断增加。系统化管理,为慢性病的防治和老年保健提供了依据。

4.3 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开展

健康教育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任务之一,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有序地进行,如组织专家讲座、座谈会、交流会等。根据教育的主题,我们会有计划地组织不同人群参加,这使我们能方便快捷地从系统中提取不同人群,进行组织和联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4 为医生处理急救病人提供依据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种综合的服务体系,社区居民对我们卫生服务站已经有了依从性,社区医疗服务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急诊病人,在情况紧急而又没有携带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可以从系统中及时提取患者信息,为医生及时诊断和救治提供依据。

4.5 其他

能动态观察儿童的生长及发育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为各项调查研究打下基础。在残疾人的管理中,通过数据处理,能动态观察康复需求及服务情况,掌握康复训练进展情况。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为社区内10 527位居民建立了卫生档案,并逐步得到完善,档案的建立和数字化管理,能及时掌握社区内居民的基本情况,更有效地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教育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连续、便捷的健康服务,为我们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在目前社区医务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规范化的管理能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的各项工作能有序地进行,为居民健康的维护和促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社区居民;档案管理系统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基于社区居民具体情况所立的信息档案,是社区工作人员对用户开展服务的主要依据。居民健康档案与综合性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病历有所不同,它是一个对社区居民健康信息进行综合记录的系统文件。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在临床实验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医学教育和科研方面是一份重要材料,同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也是服务医生必备的基本工具。

一、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作用简介

由于居民健康档案是一份动态信息,随时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在健康档案使用的过程中对建立的方式不断探索与创新。所以我们设计并完成了基于网络环境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系统,接下来我们对此操作系统进行具体阐述。

我们所创建的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系统由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包括档案管理、信息服务、家庭监护、信息传递和系统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根据普通患者、儿童患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三种群体进行分类。

社区居民健康系统的五个模块所产生的功能具体如下:

档案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既可以生成和打印所需要的档案报告,还可以进行档案的修改、添加和删除。信息服务模块利用了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把社区服务中心和用户家庭关联起来,在社区居民从网上查询所需医疗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健康信息情况上传到服务中心,这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及时地了解社区居民用户当前的健康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社区居民制定出合理的康复计划。家庭监护,这个模块主要是针对社区的独居老人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对有需要的家庭进行监护,防止和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信息传递,主要是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完成社区医院和中心医院的网络互通,如果病人需要在大中型医院进行治疗,那么医院医生就可以将所需要的病历档案通过网络及时地获取,同时社区医生也可以通过互通网络来获得中心医院专家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系统管理的主要功能是社区居民用户用来对信息进行修改、添加和删除,以及社区用户设置权限,修改用户密码和对系统数据的备份和还原。

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保密安全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保密安全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控制,即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程序。用户登录时采用双密码,一个密码进入应用程序,另一个密码用来进入数据库,双密码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其他人仅用一个密码就可以直接打开应用程序并进入数据库。

用户进入管理系统的主要流程是:首先用户要用一个账号来连接注册表,在注册表中查找是否有此用户,如果有,系统将用户输入的密码与系统进行比对,密码正确用户就可以进入应用系统并将第二层数据库密码解密,然后系统把该用户ID和密码再次进行比对,正确则进入数据库,如果错误就退出系统。应用系统密码是由用户本人进行设置和更改,用户的ID号是系统的管理员进行分配。

三、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表现方式

首先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库主要是把居民家庭住址、社区医生安排、常见疾病和体检情况等基本信息情况进行记录。在系统中,我们把居民的姓名、年龄、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存放在居民基本信息表里,在社区服务中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从表中提取。

接下来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服务器终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是运行在Windows2000应用程序所提供的进程,其中主要用到了COM组件,因此这个服务器终端的应用程序没有应用界面。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在原有的两层服务器结构基础上添加了新的业务逻辑层,运用了三层服务器的结构设计。业务逻辑层主要是把数据库和客户端链接起来,起到相互传送信息的作用,数据库既可以收到客户端发来的请求,又可以将处理结果发送回客户端。因此新填入的业务逻辑层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减轻了整体服务器的工作负担。在管理系统中,连接数据库、打开记录集和对字段或字段集的操作主要是使用ADO属性和方法,因为将来如果需要对程序进行扩展完善,一定会需要对参数的查询和存储功能,所以在设计服务器终端的同时,也为这些属性进行了保存。

四、结语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及地把社区居民的卫生健康资料及时地提供给医生,使医生能够快速地制定出治疗和预防方案。同时本系统也是分析居民健康情况的重要依据,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上有着预测和预防的作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动态信息,我们要在实践中对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方式进行不断地探索,同时将现有的使用方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徐冬,戴卫东,毛玉明等.基于网络环境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6):49-51.

[2]黄靖.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安全的对策[J].兰台世界,2014(20):84-85.

[3]杨玉芳.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137.

第10篇

2021年度社区服务中心工作计划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20xx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20xx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讲座安排表)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2021年度社区服务中心工作计划

一、预防为主,综合服务,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1、健康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尤其加强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健康教育工作,争取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5%,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90%和85%以上。本年度要利用全年主要卫生宣传日,开展义诊、咨询、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要针对社区老年人较多,文化程度不高的特点,做到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易被群众接受、受群众欢迎。全年至少开展12次以上有规模的讲座、义诊咨询等宣传活动和每月刊发一期健康专栏,按时上报健康教育月报表。

2、加强重点人群管理

20XX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重点是孕产妇、儿童、重症精神病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及60岁以上老年人的管理,具体做到:全面掌握所管辖社区内孕产妇、儿童、老年人、慢病等重点人群的底数,并规范建档,为其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的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及时筛查出重点人群,为其建立专门档案并重点管理。继续开展免费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体检,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和精神病人等的管理。为其提出科学、合理、详细的干预措施,将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落到实处,让老年人、慢病患者真正感受到社区卫生工作带来的好处。

3、计划免疫

进一步加强辖区内儿童及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和管理,定期组织人员下社区开展主动搜索,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儿童及流动儿童资料,发现未按要求完成免疫规划的儿童,及时通知补证、补种;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做好疫苗进出登记,加强生物制品的管理,并按要求上传儿童接种信息。

4、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

继续做好孕产妇及儿童建卡工作,做好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高危孕产妇的追踪管理,要继续做好妇幼信息的收集、上报,加强妇幼信息漏报调查和基底资料调查。继续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定期下社区开展流动儿童的主动搜索和摸底造册工作,及时发现适龄儿童,提高流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和疫苗接种率,加强本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5、加强规范化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我中心在20XX年居民建档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

20XX年度将达到辖区居民建档率80%,确保健康档案的真实性。规范化管理健康档案,并及时完成健康档案录入工作。

6、加强我中心的绩效考评及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管理工作,健全各种制度。

7、20XX年度为居民提供的免费服务项目包括:

(1)根据辖区居民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

(2)为孕产妇及新生儿建立《母婴保健手册》,提供孕期检查、产后访视、新生儿访视;为3岁以下儿童建立健康档案。

(3)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基本的体检项目、每年至少随访4次、进行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的评估。

(4)对高血压、二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体检项目,每年随访4次。

(5)对居家的重症精神病人每年进行1-2次全面评估,至少随访4次,做好康复指导。

8、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

(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时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认真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艾滋病和结核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甲流等其他传染病的防治宣传。

(3)完善院感管理制度,加强消毒处理和质量监控等工作严格执行《医用垃圾处理办法》,医用废物处理率100%。

9、加强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确保全镇卫生安全。

一是加强卫生监督人员的素质建设,强化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继续做好学校饮食安全工作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工作。认真贯彻《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加大力度,继续狠抓学校集体食堂卫生治理整顿,认真组织开展好春、秋两季学生集体用餐的专项检查。将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列为工作重点,预防学生集体用餐食物中毒的发生。督促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三是加大医疗市场整顿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管机制,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四是加强重大活动的卫生保障工作。认真做好大型活动和重要接待的卫生保障工作,做好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假日旅游黄金周的卫生保障工作,防止或杜绝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10、继续在全镇全面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强基工程。建立完善镇村保健网络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管理规范有序、工作绩效明显、居民较为满意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科硬件设施建设及人才队伍的培养。

二、齐头并进,抓好基本医疗

1、力争业务收入在上年度基础上增长10%。

2、继续做好社区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抓好门诊病例、处方、急诊出诊记录等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力争在门诊总量有新的突破;要进一步降低医药构成比,降低平均每门诊人次医疗费用,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减轻群众医疗负担;要进一步强化院感管理工作,保证医疗安全;要定期开展“三基”知识培训、考核,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要认真执行卫生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规范卫生服务行为。加强特色科室的建设,广泛运用包括中药、针灸、

3、20XX年重点建设康复理疗科,推拿、火罐、敷贴、热敷等中医适宜技术。

4、进一步推进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5、积极添置设备,购置与社区卫生需求相适应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等设备。

四、继续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

我中心将严格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标准要求》力,争在20XX年内完成西壤坡社区卫生综合楼项目内部装饰装潢建设并在年度内正式投入使用。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做到人员、科室配置合理、服务功能完善,内部设置统一。

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我中心将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受群众欢迎的服务项目,完善服务措施。同时,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引导和推进人员分配制度改革,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在做好医疗业务的同时,确保各项公共卫生工作保质保量的开展。通过努力,逐步探索适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新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确保我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地开展。

五、保持稳定,促发展

1、继续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积极化解债务,做好信访稳控等工作,认真履行职责。

第11篇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普及率的迅速提高,电子健康档案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做好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网络建设是基础。规划和设计好基础网络方案是项目成功的首要工作。

2系统简介

市级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采用三层(多层)架构的设计原则,整个系统数据层和应用层的分离。采用B/S/S模式和C/S/S模式相结合的总体架构。系统采用多个应用系统共享硬件资源的基本架构。建立本辖区的数据中心,与本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系统互联,采集并存储居民健康信息;县级以下卫生机构,如妇幼保健院(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一接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系统软件采用B/S模式,直接部署在市数据中心,基层工作站直接用浏览器登录访问;市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最高权限对全市的健康档案数据进行管理。数据中心采集与汇总全市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并实现居民在全市医疗机构接受医疗卫生服务时能共享健康档案信息。数据中心平台服务总线预留与其他系统(如:社会保障卡系统、妇幼保健服务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等)接口。

3系统承载网络的建设方案

3.1政务外网承载方案

市级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采用政务外网进行承载,系统后台主要部署在市政务数据中心,市卫生局实现政务外网横向接入,实现系统访问。基于政务外网承载,市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数据中心(以下如无特指,“数据中心”是指“市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数据中心”,不是指“市政务数据中心”)及医疗机构之间的网络拓扑如图2:数据中心接入电子政务外网MPLSVPN卫生专网,配备一台防火墙作为政务外网接入安全防护设备。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直接依托政务外网互联网接入区对外提供公众查询与信息服务,配备一台网闸用于政务外网公用网络区与互联网接入区的安全隔离,保障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应用安全。网络带宽方面,市属医院采用10M带宽接入数据中心;县级综合性医院采用4M接入市数据中心;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条件的采用2M线路与数据中心连接,或通过ADSL线路与最近的政务外网拨号网关连接,再接入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出口采用政务外网的互联网出口链路。在同城异地备份系统中,市行政服务中心主机房与市委市政府大院备机房线路采用裸光纤线路,实现主机房的数据备份到同城异地机房。

3.2网络IP规划方案

网络IP地址规划主要依据省卫生厅分配的各接入单位连入全省卫生专网的IP地址,主要为各接入单位、各接入医院、乡镇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前置、边界设备专用;此次各医院内网地址规划不涉及,各医院内部IP地址可使用保留地址192.168.XXX.XXX,或172.16.XXX.XXX,但这些地址不能与卫生专网直接发生通讯,必须通过防火墙等网关设备实现地址转换(NAT)后能访问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及福建省卫生专网。(1)数据中心IP地址规划数据中心等直属机构卫生网IP由省厅统一规划,共计为1个C类网段,最多可用主机数为254,充分满足数据中心建设需求。

3.3接入技术方案说明

各医疗机构采用一条政务外网横向接入线路实现与数据中心的连接。

4结束语

第12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信息化、电子健康档案

项目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发展性资助项目

1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和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和公卫医生进行现场访谈。

共访谈了杭州市4个区包括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电子健康档案建立、更新和利用的全科医生与公卫医生15人,其中男9人,女6人;年龄最大为51岁,最小为27岁,平均年龄35.4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下4人,大专及本科9人,硕士及硕士以上2人。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的现状

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已建立常住居民电子健康档案719万余份,建档率已占全市870.04万人口(普查人数)的83% [3] ;健康档案的建档范围涵盖了常住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其中对于居住6个月以下的流动人口,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予建档。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档案都由专人进行定期质量控制[9]且管理周期较短,绝大多数集中在1个月左右;44.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电子健康档案能够自动更新,对于重点人群,能够做到95%~100%的定期更新,就整个人群来说,更新率达到15%~47%;更新途径包括居民就诊、医师随访、咨询等。9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表示只有本社区医生才能自由调度本社区的居民健康档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不能互通医疗信息;86%的医生表示居民很难看到自己的健康档案。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慢性病管理,使用频率最高为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的管理[4]。目前,杭州市被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的高血压病人已达590643人,糖尿病人达到139211人;电子健康档案中使用率最高的项目是个人信息、患病情况、既往史和体检情况。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人才缺乏:滨江区卫生局的李科长表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工进编难度大,需要通过层层严格考核,尤其是全科医生和公卫医生,不但有学历和职称要求,还需具备丰富的基层服务经验。而由此带来同工不同酬和福利的不同,大大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不仅要提供日常的医疗服务,还要建立、更新、随访和管理居民的健康档案。平均每个医护人员其服务范围比例为1:1000~1:1500,医护人员负担过大,直接影响了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难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速度和居民的健康需求。

(2)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浦沿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余医生表示,近年来外来人口数量日益增多,由于这类人口的流动性较强,建档的效用较小,大多建立后成为死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也不对这类人口建立档案,外来人口的医疗服务也无法得到更好的满足,所以改善流动人口建档难问题也是十分紧迫的。

(3)近年来,杭州市在全市医疗机构推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诊间结算等,采用了“智慧医疗”的新模式,逐步实现了市属医院之间的医疗信息互通,避免了重复检查,大大减轻了广大市民的压力。但是除了9家市属医院,更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站还没有很好的实现医疗信息的互通,即使是同一个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也依旧存在资源共享难和信息利用率低的问题。

(4) 政府在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建设方面的单独投入很少,主要是因为杭州市卫生局投入集中包含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当中,未有单独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投入划分,导致政府的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未能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医疗器械装备的购置,人员的调配有机协调起来,从而导致居民健康信息收集、更新方式有限。

4.对策及建议

(1)放宽基层医疗机构招聘条件,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面对杭州市日益增加的人口数量,尤其是外来人口不断增多,目前各社区的医务人员几乎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医疗机构的人员招聘条件十分苛刻,从学校毕业到成为全科医生上岗需要8年。而进编制难,也大大打击了很多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所以适当放宽基层医疗机构招聘条件,可以改善当前医院用工荒的现状,提升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适当提升医务人员的薪酬福利水平,不仅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复杂繁重的医疗工作。

(2)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健康档案,进一步落实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

2013年底,杭州市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列入“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市”。也就是说在杭州居住6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首先,区卫生管理中心要组织社区医院做好流动人口健康现有信息的导入工作。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等部门要主动配合,真正建立全市流动人口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信息的共享机制。各村和社区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动人口的建档积极性,增强流动人口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基层力量,共同做好在杭流动人口的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将全市400万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疫情防控、计划生育、母婴保健等一系列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落到实处。

(3) 加快推进医疗信息化和标准化,逐步实现医疗信息共享

自深化医改以来,国家加大了在卫生信息化专项建设的投入,正是因为卫生信息标准建设对于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方便百姓看病就医具有重大意义。杭州市卫生管理部门应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以及区域和医院信息平台为切入点,先在一些综合医院进行试点工作,探索信息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和认定管理工作,逐步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企业软件开发中主动使用标准,并建立起实用共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5]。

截至2014年年底,杭州市卫生信息平台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已与杭州市市属9家医院以及4个区县平台实现对接,采集包括医院门诊、住院、体检、检验检查等在内的24大类业务数据,在区域信息互联互通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果。但在以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平台与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方面还需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应用,努力在整个医疗卫生系统中,实现卫生人才资源、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全方位的医疗资源共享。在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中,也要注重规范医院中的隐私和信息安全,争取在以后的就医和保健过程中,我们无需病历就能获得全面而准确的健康和医疗信息的支持。

(4) 继续保持政府主导,做好相关组织协调工作

政府在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而政府的财政投入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也是做好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杭州市的大部分卫生局反映政府在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没有单独的投入,而是包含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上,所以各区卫生局只能依照相对重要程度和以往经验进行分配,再下拨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站。政府应该加强统一规划,并对基本卫生项目进行细分,明确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并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与规范,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全面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边俊士 张伟.医院信息化与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现状分析 [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65-166.

[2] 吴思静 郭清.国内外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困境 [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B):226-228.

[3] 詹雅 何丽娜 许苏琴.杭州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居全省前列 [N].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2012年0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