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58: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争吵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问题的生成阶段
实施新课改以后,在我校“先学后练、多学少讲”教学模式的指引下,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教学设计的有效性逐步提高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0分钟,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要追求课堂高效,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好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下大工夫,花大力气。在这个隐形要求下,我校课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以前相比有较大提高。
2.课堂教学的主体发生根本改变
课改以前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课堂上是表演者和知识的传授者。而实行新课改后教师的角色也相应转变,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方式多以启发性、引导性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渐体现。整个课堂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参与下展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好的同学担任了组内小老师和班级小老师的角色,学习相对较差的同学也能积极参与组内学习和讨论,对简单问题能够积极、踊跃回答,其他同学也都能获其所学。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课堂主体发生了根本转变。
3.课堂教学实施时间安排越来越紧凑
我们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时间有限,在素质教育的主题下,学生课后练习数量和时间都明显减少了,但是教学质量却不能降低。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珍惜教学时间,合理使用教学时间,新课改后,由于导学稿的容量加大,质量提高。这就促使老师使课堂紧凑起来,高效起来。每节课,除了学生合理的讨论探究时间外,整个课堂都很紧凑。学生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之中。一节课下来学生感觉充实,老师感觉时间过得快。课堂效果相对以前明显提升。
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一个不可忽视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形成。那就是在课堂上对小组成员表现展示硬性评价得分的过程中,会浪费掉不少时间。一般一节课仅在学生展示得分环节就会浪费掉4~6分钟不等的时间。这样一节课的课堂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有效提高这一环节时间的利用率就很有必要。
二、问题解决实施阶段
带着“如何有效提高这一环节时间的利用率”这一问题,我和其他课改老师共同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初步形成了相应对策。
1.导学案问题设计要体现公平,保证每组展示得分的概率是相等的
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组,由相同学号的学生来回答。比如,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都由各组的4号同学来回答。一个相对难一点的问题都由各组的1号来回答。他们回答的概率是相等的。如:我班的学生共分为六组,我在上课过程设计的问题保证每一组不同号别的学生回答后各组得分都差不多,体现了公平。
2.每组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数目一般都相等
这样就避免了不同组间因为回答问题数目不公而争吵的现象。
3.课堂上,尽可能让每组的最高得分不超过10分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一年级学生学习更在于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多媒体课件以及图片辅助教学,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教学中安排了随文识字、集中识字及游戏识字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识字的乐趣。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并贯穿于整堂课的学习,使课堂形式丰富有趣,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创设和小伙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其中4个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能正确、流利地美读儿歌,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本课新词,学着积累和运用新词。
3.懂得要互相谦让,明白光说不做,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3.让学生了解这四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并与父母一起制作你喜欢的小动物头饰。
【教材分析】
《荒地》是一首充满乐趣的儿童诗,讲的是公鸡、鸭子、兔子和猴子为在一块地上种什么争来争去,大家只说不做,结果那块地仍然荒着的事,告诉学生光说不做将一事无成的道理。课文中的几种小动物是学生常见的,内容浅显,贴近学生生活,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愿望。
本课重点是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美读儿歌,认识本课生字。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教学设计参考】
一、创设情境,听故事识生字“公、鸭、子、兔”,引入课题
1.听故事,和主人公“公鸡”“鸭子”“兔子”和“猴子”打招呼。
(课件出示这四个动物的图及带拼音的名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2.读生字朋友“公”“鸭”“子”和“兔”。
3.记一记这四个朋友。
4.有一天,四个朋友聚到一起商量,他们商量些什么呢?让我们走进第7课《荒地》去看一看吧。
二、读通课文,随文识字
1.自读儿歌,比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2.小动物们为什么商量,商量的是什么?(随文识字“种”。)
3.小动物们各自有什么意见呢?
随文识字“桃”。
4.小动物们商量的结果怎么样?
认识生字“年”“去”。重点指导“年”的识字方法。
5.小动物们互不相让,到最后,这块地还是荒地,什么是“荒地”?
三、多种形式熟读课文
1.动画片的形式出现小动物们争吵的情景。
2.组内同学戴上头饰,分角色读一读。
3.小组展示。学生评议。全班表演。
四、说话练习,理解课文,懂得道理
1.小动物们争来争去的,你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各有各的意见呢?(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3.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这块荒地不荒呢?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识字游戏:种地。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告诉我们:"数学教科书的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强调:学校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再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这就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要求和发展方向。如果我们把生活引入课堂,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就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就会让学生得懂,数学不但是演算纸上的智力游戏,而且就在我们身边。现结合本人教学实际,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进行生活化。
一、贴近现实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课程中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探索知识,在熟悉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本人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四册《方向与路线》一课时,就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问学生:谁来说一说你们每天上学行走的路线是什么?此时学生畅所欲言地说出了自己每天上学、放学的行走路线。然后我再问学生:"那你知道学校在你家的哪个方向吗?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认识方向,看看你们上学的路线要经过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在你们家的哪个方向。" 这样导入学习,学生们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准确地记住了课堂上所学的八个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熟悉的事物,不仅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更容易引导他们探索知识,巩固知识。
二、发掘教材资源,体现数学趣味性
数学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作为教师只有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发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中蕴藏着生活,蕴含着趣味。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都知道,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新课标数学教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有一个生活的情境,非常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皮亚杰说:"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求,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所以,作为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活资源,创造性地利用资源,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在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时,根据书中的内容,给学生编排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有一天,有一只燕子和几只麻雀在位一个问题争吵起来。小燕子说:"我今年8岁,你今年2岁,我的年龄是你的4倍。"麻雀说:"不对,我的年龄是你的4倍。"正在他们争吵不休的时候,老了一位老牛伯伯,说:"你么俩不要争吵了,我们班上的小朋友最聪明,让他们来评判吧。"这种用童话的形式将关键的问题抛给学生,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充分让学生"争辩",将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学生探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悟出"谁是谁的几倍的应用题"的解题关键。这就是说,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可以把讲故事、表演、动手操作、生活中的真实事例等内容融合到课堂之中,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受到数学学习是有用的。又如本人在教学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一课后,让学生与爸爸、妈妈一起玩扑克牌游戏,取出扑克牌中的2-9各点,随机取出两张,之后说出相加的结果。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四册"方向与位置"后,让学生绘制一幅学校各建筑物相对位置图。在学完"表内乘法"后让学生设计一张乘法口诀表......让学生在实践中,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才智去获得成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为明天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三、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习主动性
数学教学中,如创设实物挂图,动手操作,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本人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四册《租船》一课时,出示《租船》的情境图并说:"春天来了,老师要带领全班同学去划船,想去吗?你能通过图中所画的内容告诉老师,我们应该租多少条船呢?"在教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得到什么信息,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到:"有21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然后提问:"至少要多少条船才能够坐下21个同学呢?"学生们就教师的问题及图中显示的内容展开了讨论,有的说租5条船,有的说租6条船,有的说租4条船等,学生们猜法各不一样,这时候,我说:"到底谁的猜想正确呢,请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动笔算一算就知道。"没等我说完,学生就迫不及待的一边摆小棒,一边动笔算起来,,想通过摆和算来确认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在虚拟的生活情境中增加一种"猜想"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想象的生活环境中去主动学习。
四、坚持学以致用,注重数学实用性
在数学教学中,同样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虽然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但他们也会对"毫无用处"的知识产生反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中,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体验,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外显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让学生能亲身体验生活,我在教完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购物》的第一课时"买文具"一课后,组织学生到商场购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使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新课堂要求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践中,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获取知识,突出知识形成过程,重点掌握学习方法,不断强化训练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这既是数学学习价值观的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直观显示;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380-01
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程度便愈来愈高,社会对人才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社会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这是传统数学课堂的真实写照。教学课堂中的教授、文字、黑板、粉笔等教学手段面对要实现开放型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这也难怪学生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让内涵无穷的数学变得索然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随着当今信息激增、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和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传统教育越来越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老师,我们是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去迎接新课改,大胆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呢?如何让信息时代的学生们在课堂上被吸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并领略知识的奥妙呢?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认为在课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使师生同时受益。具体体会如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如果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现代的信息技术教学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象、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对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屡试屡爽。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童话故事:“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的1/3,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2/6,老三分到了这块地的3/9,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吵起来。这时,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原因后,哈哈大笑起来,于是跟他们讲了几句悄悄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这时画面定格,教师问:阿凡提说了什么话能使他们停止争吵呢?这一问题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地思考问题,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数学课堂生动、逼真、活泼
学习动机是孩子内在的能力,是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引发极大的兴趣,新课程理念也强调要以学生为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一些我们想象的教学情境一一呈现出来,向孩子展示丰富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感知效果、呈现复杂的思维过程,使孩子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孩子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极大地勾起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的思想。信息技术就可以帮助小学数学课很好的做到这一点,这是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的魅力。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孩子已经认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来认识一些立体图形的。为了避免孩子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混淆,我就先利用信息技术把正方体展开,再组合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然后再让孩子分小组动手把正方体模具展开图用小手摸一摸,在组合起来再摸一摸。先利用信息技术把展开、组合的过程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不易明白、不易掌握的知识要点,完成了由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再让孩子亲手动手操作,就更一步加深孩子对此节课的理解。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提升学生认知过程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特别是西部农村的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以光线射出一样地匀速延伸形成射线,使学生看后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多媒体课件还能把复杂信息分解为简单的连续信息,以利于学生对复杂信息的识别。如: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定点)顺时针旋转,直至另一端点扫出一个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画圆”的完整信息。这样,学生就会牢牢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借助多媒体课件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更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创造的教学环境,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的教学方法,将这一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新教学方法,营造和谐互动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重视教师而不注重学生,教学采用的灌输式教学,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实施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利用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如在讲授《骆驼和羊》一文时,可做这样的教学设计:(1)课前准备工作。①让学生课前预习课文,熟悉课文。②从网络上下载关于《骆驼和羊》相关的内容,制作教学课件。③准备骆驼和羊的动物头饰。(2)指导学习。师: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骆驼和羊发生了什么故事?(读课文)读过课文之后,同学们一定知道骆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说给我听听好吗?生:我知道骆驼和小羊因为都认为自己长得好,所以吵起来了。师:嗯,很好,那么谁知道骆驼和小羊怎样争吵的呢?下面请两位同学扮演骆驼和小羊,然后把争吵部分朗读出来好吗?(3)引导学生自学。师: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骆驼长得高,小羊长得矮,那么高好呢,还是矮好呢?并说说你的理由。生1:高好,因为骆驼长得高,所以它能够吃到围墙外边伸过来的树叶。生2:矮好,只有个子低才能钻进园门,生3:个子低或者个子高都有好处,生4:个子低和个子高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缺点。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到底是高好还是矮好呢?下面我们看看老牛是怎样评理的呢? 那么你认为怎样做才是对的呢?生: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忽略自己的短处,生:我们应该为自己的长处感到自豪,认识自己的短处,但是不能笑话别人的短处,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那么请同学们猜猜如果骆驼和羊再次相遇会怎样?生:他们将会用自己的长处弥补对方的短处,用对方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生:他们将会成为好伙伴。师:嗯,回答得真好!
通过对骆驼和羊惟妙惟肖的模仿,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促使互动式教学模式更好地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语文课文的解读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老师要注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水平,以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老师在对课文解读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学生的感受,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解读,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了解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通过分析找到解决的办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帮助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对语文课文中得到美好的感受,能够真正获得人生和思想上的感悟,提高学生自己的人文修养,同时也通过文章的学习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只有从学生的角度来深刻地理解课文,了解学生对语文教学的需求,把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使小学生快乐学习。
二、转变教师角色,构建和谐互动平台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作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和辅导,教师也应该以学生身份参与课堂学习中。例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一文时,教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棒,那么通过读课文你想对乌鸦和狐狸说点什么呢?生1:我想对狐狸说:“狐狸你太好吃了!”。生2:我想对乌鸦说:“以后千万别再上狐狸的当了!”。生3:我想对狐狸说:“你做坏事,没有人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师:你们说得真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地构建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审美特征,发挥自己的幽默和智慧,将课堂变成互动的课堂,以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同时,互动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互动式教学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特点设计课堂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互动交流,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还可适当开展一些竞争性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从而实现学生快乐地学习成长。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
2. 学习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的方法。
3. 理解作者对“丁香结”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品读优美句子,想象画面,体会把事物写得详细;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解读丁香结,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导入
1. 用图片导入。同学们,见过丁香花吗?我们今天一起去赏丁香花。(ppt放丁香花的图片),赏完图中的丁香花。
2. 介绍丁香花。
3. 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宗璞的文字,去感受作者笔下丁香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丁香。
1. 默读课文,思考: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
(丁香花和丁香结)
2. 作者笔下的丁香花是那样的美好,它美在了哪里,我们浏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画下来。
(1)学生找出语句,说一说这是关于丁香花的什么的描写,教师书写样子、颜色、气味。
(2)重点指导两个句子: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这里的“积雪”指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雨中的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一下这幅画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3)配乐朗读,感受画面美。
三、深入课文,解读形象
1.感受丁香结的形似。无论是月下的丁香,春来窗外的丁香,还是细雨中的丁香都有不同的色彩美。如此美的丁香花却有着解不开的结,古人称之为丁香结,丁香结是什么样的呢,文中是怎么说的?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2了解象征意义。说起丁香结,自古就有诗句描写它。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你从这两句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同桌说:哀愁)丁香结真的代表着愁怨吗?我么再来赏读几句描写丁香结的诗句:
从这些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总结:丁香结自古以来就有愁怨难解的意思。)
3. 面对年年都有的丁香结,作者的态度什么?(学生展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奇了吗?)(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给“丁香结”赋予了新的寓意,既然人生难免遇到困难,那不妨用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积极解决问题,并把它看作一种人生的味道。)
4. 学完了丁香结,当你遇到学习上的压力,考试时的挫折,与同学的争吵,你会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呢?
5.丁香花带给读者的不仅是清新的香味和淡雅的外貌,作者从丁香花展开联想告诉我们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虽有不愉快的挫折和愁苦,但是积极面对,就能不断成长,也不失为有滋有味的生活。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1.有条理、清楚地讲述生活中的事情,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发表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在生活中感受,在感受中进入情境,在情境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感受母爱,珍惜母爱。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母亲节) 老师非常高兴在这个充满爱意的五月给同学们上一节口语交际课,今天我们聊的话题是“感受母爱,珍惜母爱”。
(二)聊母亲、夸母亲
过渡:老师不了解你们的母亲,想通过你们的介绍来认识你们的母亲。
1.让学生用三言两语介绍自己的母亲。要求:说出自己母亲的基本情况(姓名、职业、爱好…)。
2.让学生抓住母亲的某一方面夸夸自己的母亲。
过渡:如果你们的妈妈就在现场,她们一定会非常高兴,因为听到自己孩子的夸奖,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但也有一位母亲,她和你们的母亲一样,勤劳、善良、能干,可她的儿子是怎么对待她的呢?请学生观看视频――《旅日留学生刺母》。
3.让生说话:如果此时犯罪嫌疑人汪某就在你的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4.小调查。
过渡:汪某令我们痛恨,这位母亲值得我们同情,二十多年来他理所当然的享受着母亲对他的付出,那么我们又是怎么对待母亲的付出,出示调查表:
(三)感受母亲的辛劳
1.生胸前背书包扮演准妈妈,让生体会母亲孕育子女的不易。
(创设情境:妈妈带着宝宝出去散步,妈妈弯下腰吃力的系鞋带,奔跑着赶公交车。)要求:其他学生仔细观察,用语言描述所见到的准妈妈的不易,或采访准妈妈,或说说自己观后感。
2.过渡: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啼哭声,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播放婴儿啼哭声,观看孩子成长的图片)
3.欣赏歌曲《母亲》,观看视频感受无微不至的母爱。要求:仔细观察说一说视频中哪些细节感动了你?(学生说话,要求说完整)
4.让生联系实际谈谈身边的母爱。
(1)创设情境:第一次上幼儿园,我哭闹不止……那一天天气突然转凉,我上学时少穿了一件衣服…… 我十岁生日那一天……有一次,我考试考砸了……
(2)同桌先互说,再全班交流。
5.过渡:母爱伴着我们成长,不知不觉我们长大了,不再一放学就扑入母亲的怀抱,我们变得任性、倔强,甚至觉得妈妈工作不体面,长的不如别的妈妈好看,甚至开始与她们争吵。(实话实说――说一说自己和母亲之间发生的不愉快,要求表达清楚具体。)
(四)感谢母亲的付出
1.书写母亲节贺卡;2.大声地读出来,表达对母亲的感谢,对母亲的歉意或最诚挚的祝福。
(五)总结
山,没有母爱高;海,没有母爱深;天,没有母爱广阔;太阳,没有母爱温暖。让我们珍惜母爱,好好的孝敬自己的母亲,全体起立,向全天下操劳的母亲深深的鞠上一躬,共同说出――我们爱您,您辛苦了!
三、关于本设计的说明
今年五月,黄华老师参加合肥市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所有课题里仅有的两个五年级口语交际类的课题,黄老师抽到了其中一题。由于没有规定具体内容,虽给教师备课带来了难题,但同时也是为教师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了更广泛的自主选择性。
小学的“口语交际”就是要努力把课堂引向生活,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在活生生的生活情境的体验中,激发口语表达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小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提高,关键在哪里?除了表述形式外,最重要的是表述内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应当紧紧抓住这两个环节。关于母亲的话题,是每个孩子都不陌生的,而黄老师上课那天恰是“母亲节”,为此便确定以母亲为话题作为本次口语交际的中心话题。
一、强化学习体验
强化学习体验主要是指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越来越爱学习。
1.辩论
通过组织辩论, 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又可锻炼学生的能力。把全班学生或小组分成正方和反方,既有陈述性发言,又有双方的对抗性回答,还有最后的总结性发言,邀请学校领导和教师做评委。比如,在学习教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新的规则”这一内容时,针对课本提供的素材“哈佛学院应不应该开除那位同学”,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辩论。课堂气氛热烈,通过辩论,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反应能力,效果较好。
2.小品表演
在教学教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宽容与理解》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两个正反不同的小品表演,体现了同样的一件事:在学校食堂里,甲不小心踩到乙的脚。两个小品中的两个角色表现分别是:宽容谅解与彼此纷争吵闹不休。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和语言,用强烈对比的表演方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了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又如讲到教科版八年级第七课第一节《兄弟姐妹》时,笔者制作了一个展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幻灯片,涉及衣着打扮、语言文字、参政议政等方面。学生普遍对于少数民族的衣着打扮很感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几名学生结合旅游见闻自告奋勇地介绍了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壮族和纳西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等。课堂笑声不断,大家积极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轻松愉快。
3.实践探究
在探究学习中,设计适当的题目,给学生实践操作的训练机会,对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大有好处。可以让学生练习写政治小论文,写演讲稿,设计主题班会和策划活动方案等。比如,在讲解科教版九年级课文“小康”的概念时,结合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热点话题,指导学生设计主题班会。设计的内容包括:班会主题、班会目的、班会步骤和发言提纲等。实践表明,在思想品德课中使用探索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醒学生的研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模拟采访
在学习过程中,模拟采访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使用。例如,在教科版九年级第十一课“基层民主”教学中,组织“小记者跑基层”模拟采访活动:小记者进入广西北流民乐罗政村实地采访,了解当地投票选举新的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流程,采取一问一答形式,让学生对于基层民主村民自治有更深的理解。当时课堂气氛很活跃,效果也不错。
二、增进学习结果
增进学习结果主要是指通过学习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1.教师充分利用课堂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合理安排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利用课堂指导学生在课外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反思、整合,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个人错题集、班级错题集,由此掌握解题思路。教师针对学生在实践探讨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实施“兵”教“兵”,教师只作评定、补充和更正。
2.讨论创设的问题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的看法,阐述自己的依据,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教师再作补充说明。
3.针对某一知识点,征集学生对此出的试题,实施“兵”考“兵”,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4.以“学习园地”“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访问活动”“社会调查”“参观学习”“新闻报道”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学习效率主要是指在学习特定内容时,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越高。课堂教学主要由教师、教材、学生三部分构成,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学生依靠教师走向教材,教师由传授者变为引领者和合作者。
关键词: 网络环境 研究性学习 实践 《教育技术学导论》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完全在现实场景中实施研究性学习面临着很多困难。计算机网络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全面、丰富的资源保障,可以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是切实可行的,而且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实施创新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下开展《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了解专业框架、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任务,对本专业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限制,本课程教学目标单一,教学信息主要来源于文字教材;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上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老师是唯一的教学评价者,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主要是以考试为主。这些方面都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性,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的要求。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将研究性学习这一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强调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学习方式引入到具体课程教学中来,使研究性学习和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在提供学习资源、构建学习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实践,必将有利地推动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方案
方案名称: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导论》。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实施办法:课程采取“2+2”模式,即每周2学时用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2学时用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还必须延伸到学生的课余时间,这是保证其有效开展的基础。
课时:4学时/周×20周=80学时。
学生:教育技术学专业2005级本科班,共88人。
文字教材:《现代教育技术》,黄河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网络资源:教育技术学CAI实验室资源系统http://met.sicnu.省略,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平台http://met.sicnu.省略/reaserch。
(一)实践目标
1.认知类目标
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包括教育技术的内涵,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领域范畴、理论基础;各种教学媒体的特性及应用方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原理及方法;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信息化环境下的各种教学模式,以及课程整合的相关知识等。
2.动作技能类目标
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技能。包括各种媒体的使用技能;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技能;教学设计的技能等。根据不同小组研究课题的不同,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部分的上述动作技能类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另外,我们还应掌握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表达等技能,掌握与人沟通、协作的技能等。
3.态度情感类目标
具备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具备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具备正确的现代学习观念、科学精神和态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及创造精神。
(二)组织形式
学生根据研究兴趣组成课题小组,每组成员为3―6人。每组选举组长一名,负责整个小组的协调、组织工作,人数较多的小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举副组长若干。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探究。
(三)实施步骤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部分实施步骤如下(表1):
1.准备阶段
主要是对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进行教学设计,构造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前测等。
2.具体实施阶段
包括举行专题讲座调动学生积极性,补充预备知识和技能,组建课题小组,各个课题小组选择、确定研究课题,撰写开题报告,举行开题报告会,进行具体课题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完成结题报告,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等。
3.总结阶段
主要是对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包括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后测,对后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反思。
三、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
依据实践方案,笔者于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在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学生中进行了相关行动研究。
第1周,向学生介绍关于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平台、教育技术学CAI实验室资源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及科学研究常用方法的初步知识。
第2周,组织学生组建课题小组。学生按照自愿原则,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组建了13个课题小组。根据方案,每组成员应为3―6人。由于实际情况限制,课题小组人数稍有出入,最少的一组为4人,最多的为8人。
第3―7周,每个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撰写开题报告。随后,教师组织了网上开题评议和开题报告会,全体学生对每个课题小组的研究课题和开题报告进行了详细评议,针对每个小组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
第8―17周,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自己小组的研究方案,按照人员分工自主地去学习。期间,小组成员之间既相互独立,根据分工自己完成应做的任务,又相互协作、一起学习。为了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解决学生研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组织了课题进展交流会。
第18―20周,每个课题小组对本组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进行梳理和展示,撰写结题报告,举行结题报告会,对研究性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和反思。
四、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反思
(一)后测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经过二十周的行动研究,为了全面地了解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效果,笔者对参与本次实践的学生进行了后测和访谈。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1.学习的效果调查表明,78.57%的学生对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表示满意。但是还有21.43%的学生认为效果不大或没有什么效果。经过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记录的分析,以及访谈,主要原因是由于这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各项活动,对研究性学习方式存在很强的排斥心理。
2.81.57%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上表示赞同。理由是这种学习组织形式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培养了与人协作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与此相反,还有18.43%表示不太赞同这种学习组织形式。理由是他们觉得这种学习组织形式组织起来比较困难,和其他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存在问题,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分歧和争吵。
3.73.81%的学生对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网络环境的作用表示认可。支持作用体现在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另外,26.19%的学生认为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网络环境对研究性学习的支持还不是很理想。
4.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有57.14%的学生在选择、确定研究课题方面存在问题,41.67%的学生撰写课题报告存在困难,48.81%的学生反映有关研究课题的资料太少。在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方面,61.90%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学习知识的效率比较低,59.52%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需要的学习条件高,51.19%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的学习任务难度较大。
5.60.71%的学生认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方法的指导,55.95%的学生认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情感交流,48.8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作用表现在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条件方面。另外,还有41.67%的学生选择了教师起到了丰富学生知识的作用。
(二)实践的相关规律总结
通过实施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实践证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这些不足,尤其表现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与人协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本次研究性学习中,78.57%的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效果表示满意,67.86%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给自己带来的收获更大。
2.与具体学科课程相结合是实施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当前,与具体学科课程相结合,围绕具体学科课程的相关内容产生探究问题,使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和学习,是实施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本次研究性学习中,78.57%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基本有效或很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的学习。85.72%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安排基本体现或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现实性。由此可见,与具体学科课程相结合也能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特点。
3.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面临问题
(1)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条件要求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必须依赖一定的学习条件。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条件要求相对更高一些。主要体现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兴趣等内在学习动机更高,需要学习者具有更高水平的学习策略和技能,有更强的学习意志自控力,以及较好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教师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等。
(2)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深度问题
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不同,它将整个探究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因为学习者通过亲历实践,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知道除了教材之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等。能够让学习者获得上述感受和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但正是因为这样,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可能他们的研究结果会非常稚嫩、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的掌握非常肤浅。片面地强调过程,不注重结果,还会导致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学习者的学习难以深入等情况的出现。本次实践中,有一部分小组就出现了此类问题。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深度,处理好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关系,是有效开展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要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安桂清.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黄河明.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徐世东,彭立.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6,3(3):27-30.
[4]马蓉,张旭.网络环境下语法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天津经理学院学报,2006,12(8):51-53.
焦点一:如何看待“是否完成认知目标”
能考取我校的都是济南市区的优秀学生,但进入高中学习后又产生了分化。一次上《椭圆的标准方程》第一课时,出了点“小意外”。由于一个学生在引例上的错误考虑,使我们在引例的处理上多花了点时间,因此在最后一题的处理上稍作改变,在讨论了不同的做法后让学生课后自己去完成,然后及时进入了总结阶段。虽然和预设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我觉得一点都不遗憾。引例是对定义的应用,学生不能深刻的理解定义,就不能很好的对椭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个学生把他的想法说出来,不管是对是错,都能很好的帮助教师去了解学生的想法,能使教学更有效。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中,教师是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更确切地说是这节课的认知目标,是作为一节课好坏的很重要的指标。的确,完成认知目标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有时候会听到这样的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很多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有答,或讨论或交流,教师将课堂组织得“热闹非凡”,将学生调动得“兴趣盎然”,但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情况却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备课时,未抓住完成该教学目标的关键条件。像这样未完成预定认知目标的课显然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的课也不能视为一节有效的课。认知性任务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目的,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而不考虑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认知的发展,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包括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发展。学生的想法中也许蕴涵着创造性的火花,也许是对知识更深刻的理解,可是教师不愿意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因为怕影响教学进度,完不成认知目标。不能让“是否完成认知目标”限制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以外的其他发展的关注。当然,这并不是说实施有效教学就一定会耽搁教学进度,只是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有临场应变的能力,要在教学中及时调整。
焦点二:如何看待“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
传统的评课标准,往往强调教学进程要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许多观摩课,教师不敢拿出原汁原味的课,就是怕评委们说自己设计的课“漏洞百出”,说自己水平低。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结果往往是把一节好课上成了表演课,演员就是教师,或者说主角是教师,学生则是配角,是观众。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常常采取回避的处理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难看到教师的随机应变,很难看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
在《椭圆的标准方程》这节课中大胆尝试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创见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说教学“贵在得法”,就体现在教师如何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要吃透教材,要有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不能为追求“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而束缚住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课后的及时反思非常重要,笔者也养成了写课后记的习惯,从中获益匪浅。
焦点之三:如何看待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可以说十分完备,而且每一项指标几乎都有固定的要求,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进程安排合理”、“课堂提问精炼”、“多媒体运用恰当”等。而许多观摩课中的不少环节就是为迎合评课标准而设计的。这种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封闭性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既然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就必须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其目的是使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不能为追求“样样俱全”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需要。
《椭圆的标准方程》这节课中如何简化方程形式,使数量关系更加明朗化,使式子更加简单、整齐、美观,从而得到标准方程的形式是个重点也是难点,只有让学生亲自尝试才能有所收获。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中的代表在黑板上推导,其余的同学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化简。上黑板的同学时不时出些差子,但真实反映了问题。在同学的帮助下,他终于完成了任务,我想这不论是对于上黑板的同学还是在下面的同学都会记忆深刻的。此外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也尽量做成灵活的,如巩固练习第二题在做课件时把不同的做法都放进去,开阔学生思路。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鲁姆)。过程的开放也许有时会影响到教学进度或教学任务,但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问题。首先,课堂教学改革,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其次,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
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主要考察以下六个方面的指标:
(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
(3)学习材料丰富,学习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
(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
(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焦点四:如何看待学生学习中的合作与独立
学生要见证并参与同伴相互之间的思维活动。在其中,学习者接触到同伴清晰的和令人信服的思维过程,也接触到他人粗心大意的思考过程,学生需要训练在这样的群体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当然,即使训练,许多有能力的学生对帮助同伴完全不感兴趣,而且群体作业的消极后果(如争吵、排斥、不劳而获)也是普遍存在的。如果教师熟悉合作学习的原理,这些后果就会减小到最小。因此,要使学生能够合作学习,就要求教师对分散的学习环境要有额外的管理技能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 互动探究式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089-02
美术课堂互动教学就是着重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教学内容,通过交流、合作等多边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而展开的课堂有效教学。
一 对教学内容做到早安排、早计划
每学期开始,教师要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分析教材,结合教材的不同要求,如欣赏•评述、造型•表现、综合•探索、设计•应用等,将教学计划写在黑板上,与同学们共同分析、商讨具体内容下的学习模式,积极采纳好的建议和学法,原则上以掌握学生感觉好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可操作的学习模式为主,一旦确定就作为学期教学计划,师生共同按步骤实施。这样,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手操办的做法,将学生的“学”渗入其中,学生有话说、敢说,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然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课堂更易于互动、更易于调控,也更易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以及怎样学更好。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 抓住源头,精心预设,合理调控
互动式教学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美术课堂教学实践表明,互动式教学能使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觉、主动、多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形成美术的基本观念和基本能力,使学生在教学中学会学习。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交往、教学互动。如果教学过程中没有师生交往和教学互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传统教育观念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看上去这没有错误,也很全面,但这样的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这就决定了教学是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教学的内容、顺序、过程、方式均由教师决定和控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独立品格完全丧失了。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是师生双方互动、沟通、启发、探讨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和成功,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智慧,达到新的探索和发现的教学目的。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三 要加强讨论协商策略的运用
讨论协商策略主要是指运用对话、讨论和谈话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这个策略很好地体现和贯彻了美术教学的人文性,它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因此,采取讨论协商策略成为了美术教学中保持师生互动关系的必要手段。讨论协商策略受到许多教育思想家的重视。
讨论协商策略的实施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全班讨论协商,另一种是小组讨论协商。所谓全班讨论协商,是指在全班范围内就某一问题广泛发表意见,以求得深刻理解的一种策略形式。通常的组织方式是:全班所有学生坐成O或U型,就提出的某一问题或观点展开讨论。这种形式学生参与面广,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在更大范围内听取更多意见的机会,接受信息量大,但这种讨论费时,难以管理驾驭,易使讨论陷入无休止的争吵而毫无结果,最终使讨论流于形式,无果而终。因此,很少有教师单独采用全班讨论,而是把它和小组讨论结合起来使用。所谓小组讨论协商,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原则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协商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形式。小组讨论相对省时,便于教师控制、操作教学过程,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发言的机会,故小组讨论协商是讨论协商策略的基本组织形式。讨论协商策略实施要点有几个方面:(1)提出问题,必须是美术教学中未定性的问题,有讨论价值且易于形成对立观点。(2)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相临之远近把全班同学分成4~5人的若干学习小组。(3)分组讨论,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最后形成小组意见。(4)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5)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争论。(6)教师引导澄清问题,形成深刻理解。实施小组讨论协商,学生积极踊跃参加讨论,气氛热烈活跃,思维开阔,想象丰富,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 合理运用评价反馈的策略
所谓评价反馈策略是指运用奖励、批评等评价手段,使互动双方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调控教学的策略。具体来说,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做出合乎逻辑、情感的评价判断,然后再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传达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继续或改变自己前进的方向,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没有反馈,就没有评价,没有评价也就不可能有控制,反馈是教学控制的基础,这是教学控制论的观点。美术教学是可控的活动系统,评价反馈因作为该系统的调控机制而备受重视,评价反馈策略因此也显得非常重要。在具体运用评价反馈策略时,教师一般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反馈策略,以鼓励表扬为主,应该用具体详细的语言,委婉地进行评价;反对采用量化性的、比较性的、高度概括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切忌评价片面,先入为主,只看到学生的优点或缺点而看不到其他。美术教学评价的宗旨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过去,教师习惯“选出谁最好”、“谁最差”之类的甄别性语言;现在,应改为:“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这样选”――强调个性审美;“你能改进他的创造吗”――启发创造性思维,完善他人创造的作品。这样的说话方式就比较合适。
评价反馈策略的具体操作形式有几种:(1)调控性评价反馈,主要是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后做出的评价反馈;(2)诊断性评价反馈,主要指用于判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情况、学习上的特点和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策略;(3)阶段性评价反馈;(4)形成性评价反馈。它是因材施教和个性化的评价反馈策略,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养成,对于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课堂;互动
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 教学中的每一步都由教师领着学生走 , 提问被看成是激发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 , 教师的教学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 学生没有一定的自由思维空间 , 不能开展自主的数学活动 , 没有切身的情感体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学,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个性的发展。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
一、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你不可能指望一个厌恶你的人或害怕你,对你唯唯喏喏有恐惧感的人来与你友好合作,愉快地交流。”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等异常心理常常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心理距离,态度分歧,兴趣背离。教师也就很难真正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教学,学生也很难给予教师以积极配合,有计划、有目的、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交互自然也就无法实现。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需要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感情融洽,关系协调,冲突较少,心理距离小。
培养良好人际交往关系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心怀与人为善,友好相处的愿望。要让老师、同学都感受到你的善和诚意。
2、消除偏见和成见。对老师、同学有偏见和成见时,要时常自己摆脱其影响,并且逐渐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对方,多想想对方好的方面。多开展师生交流会、集体活动,也能很好地拉近师生距离,消除误会。
3、认真倾听。即或有不同的意见,或使你感到恼火,也要克制忍耐听到底,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反驳须有分寸,有礼貌。
4、如果发生争吵,先冷静几分钟,然后经过友好地辩论,迅速了结,不存积怨。课堂上学生不服时,最好让其课后到办公室再勾通。
5、保持善意的幽默气氛,面带微笑。切忌当众挖苦、贬低或嘲笑对方。
二、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特别注意选取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素材,精心设计了单元主题图或重要课题的情境图,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提出问题。同时,教师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问题情境。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等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善问。为此,应在课堂上给学生适当地点拨、示范,指导学生提问的方向和思考问题的途径。教给学生正确的质疑方法。在教学设计上,应多给学生一些探索、猜测的空间,逐步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情境的创设,其素材可以源于生活,源于数学本身,还可以源于其它相关学科。在此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性的数学材料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离开了数学情境的创设,数学问题的产生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创设数学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的欲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创新思维。
三、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数学课应是活动课,通过多开展数学活动,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数学课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能交流他学习数学的体会。其中后者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学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要内化数学语言,并学习用其反映自己的思考,将语言与思考逻辑地连接于数学世界,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数学课应尽量创设独立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
四、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使学生乐学、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