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赏析

时间:2023-06-02 09:58: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蜀道难赏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蜀道难赏析

第1篇

关键词: 《蜀道难》 韵律 品达凯歌 音美

1.引言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它不但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而且数量多,内容丰富,此时是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据全唐诗不完备统计,整个唐朝时期,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这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比较超出两到三倍。鲁迅对唐诗给予高度评价:“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可以说,《唐诗三百首》集唐诗之精华,收众家之所长,对于想要了解、学习诗歌的读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文本。很多中外学者都曾翻译过唐诗,比如说Ezra Pound,Inner Herdan,孙大雨,许渊冲等。他们这些尝试卓有成效,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先对李白的《蜀道难》原文进行简要赏析,然后对比分析其两个英文译本,即孙大雨和许渊冲的译文,通过对二人不同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的比较,发现异同所在,最后探讨唐诗英译的一般翻译方法。

2.原文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

该诗是七言歌行,以七言为主,同时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直到十一言,构成错落有致的形式美。韵律方面,突破了格律诗严格的韵律限制。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陡然的韵律变化破坏了音韵和谐统一,体现了语言的奔放流畅,更加凸显了地势之险。

这首诗一个显著的艺术手法就是夸张。形容太白山之高峻,到他笔下竟成了“连峰去天不盈尺”。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他道是“四万八千岁”,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他说成“百步九折”……这些过于夸张的描写虽与事实不匹配,但有效地凸显了蜀道之雄伟高耸,以及其不可跨越之凛然气势。

诗人将强烈的情感贯穿全文,一开篇,就发出“噫吁剑∥:醺咴眨∈竦乐难,难于上青天”的强烈感叹,直抒胸臆,表达他对蜀道高峻艰险所感到的惊愕、慨叹。在诗的中间和结尾,他又两次重复了这一咏叹,将自己的强烈感情注入全诗,给人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感觉,诗人胸中起伏多变的情感倾泻而出,读来令人心潮澎湃,精神振奋,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心溢于言表。

3.译文比较分析

本文选取孙大雨和许渊冲的译文,从二人不同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对两篇译文进行分析比对。

3.1翻译理论

3.1.1孙大雨

孙大雨是中国著名“新月派”诗人和文学翻译家。他提出,构成一首诗的成分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四种:情致、意境、风格和音组。孙大雨认为,诗中的情致必须强烈,这样读者在欣赏的同时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味。同时,他提倡“意境具体而平实,恰好被简易的风格表现出来”“诗人的好些杰作都以意境质朴为贵”。他对于诗歌的翻译始终坚持以完美形式力图完美地再现原诗内容和意境,把神韵和形式结合起来,只有兼顾形神的翻译才能达到翻译的理想境界,这也是孙大雨诗歌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4年孙大雨在《诗歌底格律》一文中系统阐释了自己的音组理论,他认为,“新诗要讲究格律,正是为了更好的演绎内容,更好地表达情致和意境”。因此,诗歌中有规律的节奏都需要格律。但是,这一理论主要应用在他的长诗、莎士比亚戏剧及英诗汉译上,在《蜀道难》的译文中并未有明显的运用及体现。

此外,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尤其在中国诗歌英译过程中,应注意:(1)适当的背景介绍、脚注及评论更有利于外国读者了解中国古诗;(2)翻译的诗歌应当做到民族化、大众化,这样才能为外国读者所接受;(3)重视保持原诗的形式美,选词古典文雅。

3.1.2许渊冲

我国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通过大量的文学翻译实践,以及中外文学乃至译论的比较,提出一套系统完整的翻译理论: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目的论,各论下又由若干分论组成。在许渊冲的《蜀道难》译文中,主要体现了本体论中的三美论、本体论中矛盾论下的低层次/高层次论、方法论中的再创论(其具体体现,将在下一节翻译策略中详细阐述)。

三美论:三美指意美、音美、形美。意美指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音美指要像原诗一样音韵和谐;形美则指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

低层次/高层次论:低层次包括直译、形似等,高层次包括意译、神似等。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应采用再创作的方法,舍形似而取神似。

再创论:再创指语言上的再创,而非内容上的再创。文学翻译家只有有独到的表现力,才能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使世界文学进入中国。

总的来看,孙大雨上述翻译理论与许渊冲的三个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相吻合,只不过孙大雨更侧重译文的神形兼备,许渊冲则考虑二者的矛盾及处理方法。可以说,二人的译论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许渊冲的翻译理论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3.2翻译策略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孙大雨和许渊冲提出的翻译理论在此译文中的体现是大同小异的,那么在此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又是如何在译文中体现的呢?本文从选词和韵律两方面,对二人《蜀道难》译文的翻译策略、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3.2.1选词

孙大雨在翻译一些具有中国文化意象的词汇时,力图保留其中的文化元素,以完美地再现原诗内容和意境。他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对李白的《蜀道难》进行翻译。比如说,“噫吁健薄笆瘛薄岸朊肌闭馊个词,就采取音译的方法分别译成“Yi-Xu-xi”“Shu”“E-mei”。而“青天”“枯松”“天梯石栈”“高标”“回川”这些意象词,则采取字面翻译也就是直译的方法译为“blue/azure sky”“withered pines”“heavenward steps and rock-hewn flights of stairs”“the highest clift”“whirling stream”。他采用意译的策略将“鸟道”“岩峦”“凋朱颜”“锦城”这些唐诗中的文化元素分别译成“a bird’s flight”“peaks and pinnacles”“hasten to become old”“the city of officials robed in gold-threaded brocade”。对于“秦塞”这个词,他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法译为“Qin terrain”。此外,译者还通过加注的手段处理一些有典故的人和物。“蚕丛及鱼凫”“太白,青泥,剑阁”和“壮士,黄鹄”,译者就分别采用音译加注、意译加注和直译加注手法翻译。他的这篇译文附有详尽的注释,这些注释里包含着他的研究成果和创见,同时为读者尤其是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铺平了道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孙大雨作为翻译家严肃与认真的态度。

许渊冲对这类意象词以意译为主,淡化为辅,比如,“太白”“峨眉”“黄鹄”“青泥”“锦城”,他分别译成Great White Mountain, Mountain Eyebrows, Golden Crane, Green Mud Ridge, Town of Silk,而将“蚕丛及鱼凫”淡化为two pioneers,同时音译补充,把“蜀”译为Shu。此外,在翻译的过程中,许注意炼字炼词,争取做到意美音美兼备。比如说,across vs.at a loss,faces vs.paces,west vs.crest,许主要采取五种方法斟酌字句,首先是典雅词语的使用,譬如afar,这与孙的选词策略相似――connecteth,alas,hither;其次是呼吁的使用,孙与许二人表达诗人情感时都采取了呼语,比如alas等;再次是填词救韵和使用尾语,前者指原文中无此字义,但是出于音韵和谐的考虑,填补若干词汇,例如faces,nearby,deep,under等,后者指添加必要的尾语表达诗人情感,以此产生意境美,比如I know;最后是词语反复,例如“I’d turn and westward look with long,long sigh.”中long的重复,一唱二叹,音韵和谐悦耳,意味深长,如实刻画了诗人李白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对国家前途命运忧心忡忡之情。

3.2.2韵律

孙大雨在翻译此乐府诗时增加了一个副标题――品达凯歌(A Pindaric Ode),该诗体得名于古希腊抒情诗人品达,他写过各种题材的诗,尤以合唱颂歌著称。他的诗以整个希腊民族为歌颂的主体,被誉为“国民诗人”。品达的凯歌有着固定的格律,主要有几种传统方式:阿波罗四音节体、扬抑抑兼扬抑扬扬格和混含扬抑抑格和扬抑格。我们通过下面的选文分析孙大雨如何继承品达凯歌格律特点,比如说开篇:

Yi-/Xu-/xi!

How danger/ously high/and steep, the/way to Shu

Is more di/fficult than/ascending/ the blue sky!

Can-cong and Yu-fu, /it is mys/teriously/unknown how

They began/to found their/remotely/ancient state.

Since then for/forty-eighty/millenia

It had been/separa/ted from the/Qin terrain.

孙原诗英译后诗内每句由四个音步组成,每个音步内含有三个音节,每组音步读音为重-轻-轻,所以该诗的韵律结构为四音步扬抑抑格。我们不难发现,孙译诗的韵律结构与品达的凯歌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又不拘泥于框架,在继承、吸取古希腊经典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提出自己的“音组”理论并勇于实践,这一点是值得敬佩的。

许渊冲在音韵层面的译诗技法,主要有三:首先是巧用头韵,比如说,Oho!Behold!How steep!How high!The crest crumbled,five serpent-killing heroes slain. When will you come back from this journey to the west?句中斜体部分均是使用头韵的词汇。这样的翻译不但节奏感、音乐感强、简洁生动地刻画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使诗人情感得以很好的宣泄。同时激起读者的好奇心,诵读之后余味无穷,难以忘怀。其次是善用尾韵。尾韵的使用在许译中随处可见:

The road to Shu is harder than to climb the sky,

On hearing this, your cheeks would lose their rosy dye.

Between the sky and peaks there is not a foot’s space,

And ancient pines hang,head down, from the cliff’s surface.

And cataracts and torrents dash on boulders under,

Roaring like thousands of echoes of thunder.

作为格律体诗的代表人物,许渊冲追求译诗的音美、意美和形美。为了实现音美,除了头韵的使用外,尾韵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使用尾韵,增强节奏感和感染力,蜀道的高耸险峻,雄奇巍峨的风光栩栩如生浮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增加尾韵使译文朗朗上口,易于读者接受。

最后是破格结构。诗歌在词汇与句式的衔接与安排上不像散文小说那样讲究语法和表述的连贯性、逻辑性,而是在跳跃、语序调整等方面展示诗歌的内在逻辑,这就使得诗歌语言内容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许正是利用诗歌这一特点翻译此诗。比如:

So dangerously these places are,

Alas!Why should you come here from afar?

Man-eating tigers at day-break

And at dusk blood-sucking long snake.

为了押韵,许将上文中斜体部分语序调整,虽然打破语法规则,但是并不影响表达和读者的理解,而且调整后的语序音韵和谐,带来一种韵律美。

脑下缮侠纯矗孙大雨以“音组”来翻译《蜀道难》,体现出他对格律形式的自觉追求。通过音组对应英诗中的音步,不但让外国读者更好地接受中国文化,而且使得译文整齐富有节奏感。许渊冲更加侧重追求音美,强调译文的音韵和谐和悦耳,以此增强节奏感与感染力。区别在于孙译形式较为自由,并未像许译那样注重头韵和尾韵的应用。

4.结语

本文从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对孙大雨和许渊冲《蜀道难》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两篇译文最大的差异莫过于韵律的处理,孙大雨不但吸收了古希腊品达凯歌的精华和传统诗歌的神韵,而且发扬了白话新诗的作风,运用音组的理论重新翻译了唐诗。许渊冲翻译时践行“三美”,保留唐诗的音韵,采用头韵和尾韵,增强诗歌节奏感和艺术感染力。两篇译文可谓各有千秋,不难看出二人极高的中英文造诣,更不难看出两位翻译大家在实践过程中付出的极大努力。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在唐诗英译的过程中的策略方法不止一种,对于选词可采取直译、音译、意译的方法,适当辅以注解是可以的,但是过于繁琐会使读者疑惑甚至失去阅读兴趣。对于韵律的选择应视情况而定,如果一味追求韵律和谐,有时反而会破坏诗歌内容和意境的完整。总之,我们在唐诗英译的过程中应慎重考虑这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娄林.城邦与诗人――品达第八首皮托凯歌解读:[博士学位论文].广东:中山大学,2010.

[2]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1):160-165,529-530.

[3]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71-81.

第2篇

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文本阅读学习写作,运用写作知识学习文本。从文本到作文,从作文回到文本,……如此循环往复地学习、钻研,既能熟练掌握文本内容,增强阅读能力,更能提高写作能力。文本教学与写作指导有机结合,能够起到阅读与写作双重提高的效果,比单一的阅读教学或单一的作文教学更有效率。

文本教学;写作指导;有机结合;效率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关系紧密,相互影响。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技巧;写作是阅读的延伸,是知识深度广度的反映。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应当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然而,当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文本被零碎解析,忽视作文的有效指导,甚至将课文和作文分割开来,形成两个不相干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过分注重字词句的分析、主题思想的归纳与总结,而忽视了文本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影响,未能根据文本进行写作教学指导。另外,在作文指导时,大部分教师走功利化和形式化的道路,只注重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模块化和框架式的辅导,未能具体结合课文文本进行写作指导,致使学生虽能熟记写作技巧,却写不出有血有肉的好作文。文本阅读与作文指导走两个极端,费时多,耗神大,效果差,语文课低效甚至无效不言而喻。

一、文本教学与写作指导的关系

文本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还应将文本中的写作技巧贯穿到具体的作文指导中,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打根基;写作指导要教学生如何写好文章,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和运用语言的习惯,形成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能力。此外,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语文学科专家经过不断筛选、反复论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章系列,范围涉及古今中外,内容涉及人生百态,文体涵盖各种类别,大部分文章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是学生作文最好的蓝本。为此,我们应该在语文课上借助课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写作养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一些例子。”教师讲授课文,就是教学生文章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学会品味文章,鉴赏文章,进而领悟、吸纳其有益的思想内涵和写作方法,将其贯彻在自己的作文实践中。文本教学和作文指导是语文教学中密切联系的两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学必须把文本教学和作文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通过文本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结合文本进行及时、恰当、有效的作文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合文本阅读指导写作,运用写作知识学习文本。为达到此教学目的,语文老师既要立足文本,钻研教材,从文本教学中总结归纳出作者写文章的成功经验,又要结合作文知识进一步学习文本。这样从文本到作文,从作文到文本,又从文本重新回到作文,如此循环往复地学习、钻研,学生不但能熟练掌握文本内容,增强文本解读的能力,而且也能在对文本解读中提高写作能力。

以《蜀道难》为例,这首诗可以作为记叙文写作指导的范文。我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感悟记叙文扣题、点题的艺术。《蜀道难》开篇点题,中间扣题,结尾提升主题,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此培养学生扣题点题的写作意识;同时,《蜀道难》中具体生动的环境描写,形象地凸显蜀道“高”“危”的特点,从而突出蜀道之“难”,这些描写值得学习和借鉴。再比如《项脊轩志》中的细节描写,富有生活气息,情真意切,可圈可点,以其作为情感类范文指导写作,效果极佳。

二、文本教学与写作指导有机结合的具体 实施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布局主要以“题材和体裁”安排单元内容,比如将《烛之武退秦师》与《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篇目合编在同一单元,针对这些文章的特点,我们可以做单元性备课,借助这些文本的“叙事波澜”作为记叙文写作指导,引导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时避免流水账式的平铺直叙。这样,以文本为依托,写作训练不再是随意的,而是系列化的。更重要的是文本中的思想内容、结构形式及艺术手法等,都值得借鉴。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从中获取写作心得,悟文析法,以读促写。同时,在写作中领悟课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理解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提高。

通过以课文带写作、以课文促写作、以课文规范写作的尝试,学生写作随意、粗浅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在实践中我们是这样具体实施的:

1.将课文作为学生写作的重要素材库。教材中每一单元的课文,除了正常的文本教学外,也围绕单元话题,补充相关的精美文章,印发给学生,师生共同交流,使学生对单元专题有一定的积累,拓展视野,活跃思维。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成心得体会。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赏析,并写心得。这样,给学生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结构形式及艺术手法进行分析鉴赏。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会赏析,也就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专题训练,及时批改和反馈。在单元专题学完之后,布置相对应的作文专题,引导学生作文写作,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落实学习课文中的写作心得,把领悟到的写作技巧落实到自己的写作中,完篇后再组织讨论,寻优点找毛病,使学生真正明白应该如何写好 作文。

4.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加强课外阅读。在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之余,要求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深入体验生活,树立“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由课内迁移到课外的能力,以此扩充作文的素材来源,提高文章品位。养成阅读与写作结合的习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课外文本,并在课外阅读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落实文本教学与写作指导的有机结合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3篇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学生无法轻易解决但通过钻研可以解决的问题;抑或当前无法实现,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这种教学设计对于培养学生自信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可或缺,可以说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基石。然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若教师把握不好问题的难度,则会让学生的信心在一次次的挫败中消失殆尽。这样的话,塑造学生的目标不但实现不了,还令学生的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排斥和恐惧。所以,如何把握好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度”,使其发挥它预期的作用,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 学生心理 学生个性 反馈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但不仅限于知识与学生间纽带的角色,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考虑不同的因素设计难度适宜的问题,或是给出学生有望达到的要求。这是一种智慧,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若是将问题难度设置得恰如其分,则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若是偏难,则会把学生心中对学习的排斥给揪出来,对教学百害而无一利。那么,教师势必要有根据地设计问题,掌握难度。

一、把握学生心理

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承载着父母师长的期望。都说校园生活好,从生活压力看确实如此。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能受到的唯一认可是学习成绩。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学生亦不例外。当然,这种认可并不非要基于外界对他们的称赞,很多时候是一种自我认可。如在中学教学中,一位对学习不上心的学生,面对教师给出的“有感情地背诵《蜀道难》并赏析你认为值得称道的表现手法”这一预习作业感到无所适从。对他而言有以下问题:生僻字不认识;文意难以理解:诵读需要带感情;分析表现手法及说明选择该句的原因。本就对学习有些排斥,遇到这样一串问题,自然是望而生畏。这对于该生来说,只能让他又一次走上得过且过的老路,因为他知道自己无法完成,何必浪费时间呢?久而久之,这种不在乎的心理会将他潜藏的动力蚕食掉。而若是换成难度适宜的问题,如“找出《蜀道难》里你认为值得称道的句子并说明理由”。学生一看,作业没太多要求,或许读一遍、查一查就可以完成。在阅读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会发现五丁开山、六龙回日这样的神话故事或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样的夸张与拟人手法。也许该生从小喜欢看神话故事,会觉得这些东西与兴趣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共鸣,认为读《蜀道难》很有意义。再或许他想到“杜鹃啼血猿哀鸣”,两处都有猿,那么猿是不是一种特殊的意象呢?就会想了解。这样的问题难度合理,学生乐于尝试,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收获,认为自己获取了有价值的东西,产生了对自我的认可和满足感,这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教师不必觉得降低一些难度不合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夯实基础很重要,且以点及面的教学更易让学生自主思考,对教学是有利的。

二、熟悉学生个性

教学中问题的难度还需考虑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通常提到的一点是因材施教。笔者认为“材”不应狭义地定义为学习程度,更应集中在性格上。以翻译硕士的教学为例,有些学生倾向独自钻研,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丰富完善自己,秉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思想。对于这种学生,教师可以给其布置翻译著作、校对译文的任务,必使其充满动力。而若让其担任某大型会议的翻译,可能该生就会因惧怕无法顺利完成任务而产生抗拒,因为性格较为内敛,平时较少投入在相关领域。这种任务出发点是好的,意在培养其实干能力,但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考虑其平时所学,循序渐进,避免适得其反。若是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可改为“担任班级英语学术交流会的主持”,这样难度适中的任务通过准备是可以完成的,之后再继续培养。而有些学生乐于与人交流,认为“实践出真知”,既然是专业硕士,就应多在实践中寻找机会,坐在图书馆研读专著是件痛苦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安排他参加各类的活动,让其有机会一展才能。要安排其多读书,可给出如“整理某宴请上常用菜名的译法”这样的要求,而不是“列出五条常用的翻译指导理论并写出其发展历程”。学生认为前者是为了工作做准备,就会认真搜集整理:而后者则可能会让他不喜,与自己的工作联系不大,马虎了事,收效甚微。实际上理论与实践都很重要,而考虑学生个性并不意味着投其所好,只是将普遍性和特殊性都考虑进去,在达到普适性要求的情况下再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问题。

三、做好反馈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以往填鸭教学的明显差异。教师设计问题难度是教师的构思,不客气地说,这是教师根据自己经验和认知的一种“想当然”,而“想当然”的对象是学生。所以脱离了学生的问题设计是毫无意义的。时常与学生交流,听取他们的反馈,调整合理的问题难度,使问题处于钟表的12点方向,不偏不倚,恰好居于一个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状态,而不是让人望而生畏,这是教师在长期教学中需要坚持的。而与同事交流心得也应常有,自己的看法总是片面的,集思广益才有利于教学工作。

第4篇

一、感受语言

1. 与语言有关的考点

高考古诗鉴赏“语言”考点的试题主要有炼字(词)型、语言风格(特色)型两类。

炼字即是炼意,炼字(词)就是要求品析诗中在表情达意上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这些经过诗人千锤百炼的字词,在诗中的地位可谓是牵一而动全身,因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鉴赏的重点在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叠词。

语言风格(特色)型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的体悟能力。可结合教材中的具体篇目,尤其是代表性的作家,让学生认真地反复体味语言,形成一定的语感,以便迁移。

2. 高考常见设题方式与分析

炼字(词)型试题主要有三种设题方式。判断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字是哪一个并要求进行分析。赏析某字词或分析某字的作用。分析两种版本诗句中“哪一个字更好”的开放性试题。赏析字词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字词的字面意思,还要有联系具体诗句再现画面的意识,力求画面准确、形象生动。

语言风格型。分析语言风格(特色)的试题难度稍大,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出现于高考,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风格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整体风貌。风格即人。高考常见设题方式:⑴直接或间接告诉诗作的风格,要求考生做简要的分析。⑵要求考生指出诗作的语言特色然后再简要赏析。对此考点,学生最大的问题一是知识储备不够。对语言特色或风格的相关知识没有系统完整的积累。二是语言的感受能力较差,不能较为敏锐地指出语言的特点。在备考中可选择教材典型篇目对常见语言风格类型进行梳理。比如“淡雅闲适”,可品味教材王维的作品《山居秋瞑》;“豪迈雄浑”,可品味李白的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

二、抓形象,再现画面

常见设题方式:请赏析诗中的人物形象,或是“诗中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鉴赏人物形象首先要注意联系人物的具体言行、神态、心理来分析,切忌任意拔高、贬低或乱扣帽子,要言之有据。其次要尽可能地知世论诗,知人论诗。由于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往往是诗人自己,那么对于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代表作家的作品,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注意联系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思想情况进行分析。最后要注意把握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特点,因为二者对人物的塑造可以起到烘托渲染作用。

三、品味意境

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不能通过物象与情志的契合点,准确把握意境特点。由于对“意境”概念的理解不够清楚,导致答题的内容要点遗漏。解答意境类题应考虑“景”与“情”两大关系,具体应包括几个要点:一是抓住主要物象的特点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画面,二是用术语概括画面的特点,三是指出诗人通过物象所寄托的感情或哲思。最后的问题是不能熟练准确地用术语概括画面的氛围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并熟悉运用以下概括意境特点的术语:雄壮开阔、高阔深远,情韵浓郁、生机勃勃、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凉等。

四、评价内容和观点

第5篇

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现就其现象略作分析。

一、硬性的预习规定影响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尽管现在的课堂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我们看到很多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或是讨论时,都是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或设置的问题来学习和思考,这样虽然教学目标很明确,但却无形间影响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学生阅读的兴趣会大打折扣。例如,一位老师在教《蜀道难》这样布置:思考诗歌第一小节作者是如何展示蜀道之难的?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这样写有何好处?这些问题事先便给学生定了一个框,学生在读时就对语言最直观的感受就不能表达出来。

同样是讲授《蜀道难》,另外一位老师在阅读预习时,布置学生在自由读后想一想,在读全诗时眼前都出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这个问法就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然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去赏析诗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其实,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作适度的引导是可以的,因为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需要教师训练与指导的。学生在刚接触一些新的文章时,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教师可作适度引导,训练学生们思考,指导他们去思考去参考。这方面可充分利用《读本》相关文章,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类似的题材会引发学生主动地领悟。例如在学习《报任安书》前,可布置学生阅读《司马迁与<史记>》,思考司马迁为什么忍辱负重完成《史记》,为什么要向任安表明心迹。这样具体给学生们提示参考会有利于学生独立解读文本,有利于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

那种完全“牵着鼻子走”的预习和教学仍是一种变相的灌输。很多老师还存在这样的误区,以为教师的责任便是该讲解的东西要讲到,“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就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其实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复杂的思维活动,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阅读教学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能力却是无法传递的。所以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以讲解为务者尚不乏其人”,“今日而言教育,此一点首宜打破,教师所务不在讲解,惟在启发;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启发、引导”才是教师的职责,在启发引导中,“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看似热闹的课堂讨论成了一种表演

为打破传统教学“对话”式教学,很多老师开始尝试让学生讲或是相互提问,或者讨论、辩论,教师只是简单说几句,这种过于追求形式的做法是很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 如有一节讲授《道士塔》的公开课上,老师简单小结上节课内容后,就提出一个讨论题:敦煌优秀文化遗产为何会流失。接下来教师把同学按座位分成小组展开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教师站在一边,不再说话,成为局外人。讨论结束后,一位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是清政府太****,使外国的强盗有机可乘”,另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进行反驳,其他同学又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直到下课,教师夸奖发言的几位同学见解都有道理,都很深刻,一堂课就这样结束了。表面上看,这节课气氛热烈,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而实际上学生课后还是一片茫然。这种看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并不是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收获很少的。

而我曾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看到一位老师是这样布置课堂讨论的,他在分析戏剧语言时以《雷雨》为例,他问学生:你觉得鲁侍萍对周朴园是怎样的恨?是恨他把自己赶出家门?还是另有其他?学生在讨论时,他不尽加入其中,他问:“鲁侍萍的斥责中,为什么用了‘你们’”在他的启发下,各小组都作出了精彩的回答。

课堂讨论若要真正落到实处,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首先学生应对课程有充分的预习,如果预习不充分,讨论时难免会脱离文本,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其次在平常教学中就应培养学生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最为重要的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绝不是局外人;叶圣陶曾说“讨论进行的当儿,有错误给与纠正,有疏漏给与补充,有疑难给与阐明,是说全班学生都有份儿,但是最后的责任还在教师方面。教师自当抱着客观的态度,就国文教学应有的观点说话。”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材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凭借,但老师仍是整个课堂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即是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他们根据自己对文本独立感受,体验和理解组织整个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独特感。

三、预设的阅读思路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理解

有一次我在教《雷雨》时,第三课时讨论主人公周朴园的人物形象时,我设计是通过分析人物对话,让学生分析周朴园复杂的性格特征,然而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有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鲁侍萍在回答周朴园问话时会说“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我当时考虑这个问题离我预设思路很远,就草草说一下:因为这一细节在侍萍心中印象很深,就过去了。可是课后,我越想越觉得自己处理的不好,完全按我的思路去讲,很多想法都是我灌输给学生的,而并不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

第6篇

从网络中了解诗人及背景

现代教学已经不是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一支粉笔等单一的媒体可以完成的。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多媒体时代,其显著的特征是网络发达。学习古诗词时,运用网络可以丰富课程资源,借助网络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比如,学习辛弃疾《水龙吟》,可以用百度搜索“辛弃疾”,完整地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评价、轶事典故、辛稼轩纪念祠、故居墓葬等。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网站“教师用书-必修4”中,可以查到《水龙吟》详细的参考资料:辛弃疾一心为国为民,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

又如,学白的《蜀道难》,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网站中,有完整的资料:如何理解这首诗的主旨、如何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如何理解“西去”与“西望”、如何理解“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如何理解“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几句诗的诗意;关于练习的参考答案;教学建议;有关资料,如作者介绍、评述,《送友人入蜀》《剑阁赋》《蜀道难》的赏析等。

在互联网上,学习资料应有尽有。很多学生都玩手机。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用手机,用手机上网学习古诗词;那么,对于促进古诗词的学习将是非常有好处的。

从工具书中理解诗意

高中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独立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学习中表现为我能学。在学习中,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市场上的语文工具书很多,比如教材全解、教材分析、状元笔记、文言文全解等。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购买一两本工具书,同时,也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参考资料。理解诗歌的意思,最基本的就是翻译原文。自己能独立翻译的,一般不必阅读工具书。在自己借助注释还不能理解的情况下,或者自己与别人的观点不同的时候,才翻阅工具书。

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意境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古诗词的意境要在反复的诵读中领悟。古诗词的学习要倡导自主诵读,在诵读中加强理解,在诵读中逐渐背诵,在诵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是读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不读,永远不能触及心灵。语感培养出来了,那么诗歌的意境也就出来了。既可以在多媒体环境下放声朗读,也可以借鉴李阳疯狂英语的“三最”法,“最清晰、最快速、最大声”地诵读,“重复一百遍”地读。

笔者认为,学习一首诗至少要读四遍:第一遍,学生先不借助任何资料,自主阅读;第二遍,再结合课下注释;第三遍,借助工具书再读一遍,然后做课后练习;如果做不出来,再带着问题进行第四遍阅读。在这样反复的阅读中,学生们能自读自悟,理解诗意,他们可以尽情地将自己的理解、想象、情感融入反复的吟诵之中,使自己情感与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发生了共鸣,如身临其境,再现意境,增强语感,发展思维,增强口头表达能力,领略其深刻的底蕴。

要领悟诗词的意境,除了反复的诵读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例:2007年陕西卷《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问题: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第一次默读,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歌展现的图景画面: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烟雨图。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但烟雨已隐约挡住城中人家。第二次默读,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图。第三次默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地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寓情于景,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在探讨中把握主题

对古诗词主题的把握,需要从作者、标题、注解、内容、题材等多方面去把握,并可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

作者 诗歌的作者,尤其是著名诗人,往往有一贯的风格及明显的思想情感倾向。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选用的诗歌《鹊桥仙》的作者为陆游,回忆以前学过的陆游的诗歌,就知道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诗人,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仕途坎坷。至此就可以明白,他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主题。

标题 标题往往能告知读者诗歌的内容,引导读者把握诗歌的主题。2006年福建卷李商隐《端居》(注:端居,即闲居),告诉读者诗作内容是诗人闲居生活中的情与景。2009年辽宁卷《晚泊岳阳》,诗的题目“晚泊岳阳”――在外漂泊;再从自己“失江路”、渔人“月下归”等词语中可以理解出作者的思归情绪。

注解 注释是解读诗歌的细节之一,往往是读者把握诗歌主题的关键。2014年北京卷选用杜甫的诗歌《奉陪郑驸马韦曲》的注解是:“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注解明显含有“归隐之怀在表面,厌倦功名之心则为根本”这一主题。

题材 分清诗歌类别,对解读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有所帮助。诗歌常考的类别,包括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哲理诗等。2013年高考天津卷选用的诗歌标题为《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从标题“送廓之秋试”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词,词题显示出作者送别的人为廓之,廓之要去参加秋试,辛弃疾写下此词表达对他的良好祝愿。

抓住关键语句 议论抒情句、表达情感的词、用典的词句往往是把握主题的关键,可以以此为切入点。2008年重庆卷诗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后两句“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议论之中,那种惜别之情、怜春之意可见。

此外,新课程强调合作和对话。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主题的把握可以借助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每个学习小组从以上不同的方向去寻找答案,小组内互相讨论,然后在班上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学生讲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师再做补充。

把握表达技巧

要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表达技巧的掌握能力,应重视教材中经典诗词的学习。在课本古诗词的学习中,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我国古诗词浩如烟海,想通读所有的古诗词是不可能的。所以,要以本为本,通读教材中的诗词,积累古诗词的基本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篇章结构。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排比、双关等。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描写技巧有: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文艺表现方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抑扬关系等。

课本中出现的基本表达技巧,可以从高一开始积累: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对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以动衬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煜《虞美人》中的“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刘禹锡《石头城》的“借古讽今”等。到了高二,可以把学过的表现手法进行归纳:如《石头城》和《桂枝香・金陵怀古》等篇目采用了“借古讽今”手法,《山居秋暝》和《李凭箜篌引》等篇目采用了“动静结合”手法。这样,通过对同类表达技巧在不同诗词中运用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达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也实现了提高学生欣赏水平的目的。

在积累中领悟语言艺术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需要积累的。因此,古诗词的学习需要加强语言的积累。学生只有阅读大量的古诗文,积累各种诗歌语言常风格,了解诗人的诗歌语言风格,丰富自己的语言,实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达到古诗词欣赏能力上的“质”的提升。

我国古诗词常用的语言风格有: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等。

历代知名诗人的诗歌语言风格有许多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比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不过,古诗词基本的语言风格词汇不能单一的积累。枯燥地记忆一些诗词风格词汇是没有意义的,学生们应该在文本的学习中逐渐积累,在考试中出现的诗词加强记忆。

在语文活动中提升素养

第7篇

【关键词】诗歌 有效 诵读 联想 想象

对诗歌教学,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要注重“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现实中有些老师的诗歌教学却大讲诗词背景,作者生平,以解释加翻译为主线,转述教科书或某名家的赏析。一节课下来,学生记了不少,拿到新的诗歌却仍然不知如何鉴赏。这是典型的低效教学行为。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学传统的认同,让更多的学生爱学、乐学诗歌,接受美的熏陶。在高中的诗歌教学实践中,我做过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从思想情感层面探索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诗歌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教师通过符合学生实际的先进教学法,让学生掌握诗歌的特点,训练学生的思维和感受能力,让学生有切实的收获与发展。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欲让学生爱学乐学善学诗歌,首先需要教师能对诗歌有无限的热爱,唯有如此,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对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如我自己喜欢读诗,时常在诗旁写些感受,偶然被学生看到,他们也学着读诗后写些旁批。其次需要教师对课文的诗歌能有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而不应只会转述教参或某名家的分析。其三是需要把学生的领悟放在首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对诗歌有了深刻的感悟后,不应把课堂看成是自我表演的舞台,强迫学生扮演粉丝,而要认真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找到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方法,实现诗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从课堂组织的层面探索诗歌有效教学的途径

1.探究诵读感情,促使学生体悟诗歌情感与朗读声音交融的艺术。

诗歌是讲究声韵美的文体,是抒发感情的艺术载体。诗歌课堂的有效教学,关键是要学生领悟情感,领悟汉语的声韵美。而现实中有的老师上诗歌课,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体会诗句的情感和声韵美,而是多用讲解加分析,直接告诉学生诗句的感情,分析什么叫韵脚,诗歌如何押韵,实际上这一教法收效甚微。

为把情感领悟与声音美感的体会结合在一起,我在教学上,会特别安排诗歌朗读讨论课,要求学生以讨论小组为单位来探究。这一做法促使学生要不断去斟酌朗读声音的分寸,时刻思考是否准确传递出了诗句的情感,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悟,先在小组中表达出来,让其他组员来点评,促使其进一步去反思与提高,完成探寻知识的过程。如我上古诗《蜀道难》一课,开头两句“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到底蕴藏了怎样的情感,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我提出问题后,各个小组积极响应,边讨论,边揣摩朗读。刚开始,有的同学读得拘谨平淡,马上被小组同学否定掉了,又有的读得夸张响亮,又被小组员批评为做作。经过不断的讨论和练习,有一个小组的代表用了深感惊讶与无限感叹的语调朗读了一遍,其深情的投入和传神的诵读,让全班同学深受感染,好像忽然发现了遗失的珍宝,对诗歌感情与声音的交融有了更深切的领会。

2.激发联想想象潜能,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积累,生动深刻地感悟诗句内涵。

没有联想想象就没有诗歌鉴赏,不注重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诗歌教学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首先应相信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有无限的联想想象潜能。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把握诗歌词句间隐含的信息,激发学生将诗句转化为生动的画面,领悟其蕴含的感情和作者的用意。如我教《春江花月夜》,诗歌开头两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我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分析其隐含的信息。一个小组讨论后说:“春雨绵绵,春江水涨,所以会‘连海平’,这句写出了春雨的多。”另一个小组马上反对说:“诗句明明写‘潮水’‘共潮生’,这是大海涨潮,潮水倒涌入江面,所以才江与水平的。”听到这样的回答后,我顺势组织学生评判分析,学生联系生活积累,都认为两种情况都是诗句隐含的信息,诗歌这样写,是为下面写春天、江水、大海、明月等内容定基调的。

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是有效的教学行为,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讨论中有的学生不顾上下文,抓住一点胡乱编扯。这类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失去的联想想象的核心,这是课堂气氛活跃的假象,是无效教学行为。应对这类情况,一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二要让全体同学明白这种想象属鉴赏中的跑题,要引以为戒。

3.以课文诗歌为凭借,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讨论。

课文的诗歌是培养学生掌握能力的凭借,要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应只局限在理解课文本身,应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去探讨和发现,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诗歌文本的阅读能力。如我在《死水》、《再别康桥》的教学活动中,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诗歌的意境”。在形象解释了什么是“象、意象、意境”后,为让学生从更广的视角领悟诗歌,首先,我提供了常见的意境类型及与之联系密切的意象,让学生积累知识。再以课文的诗句为例子让学生讨论其意境特点。有了这一层初步认识后,抛出一组问题让学生去比较归纳:《再别康桥》写到风吹垂柳的意境是清爽、袅娜,《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也写到清风,意境是死寂、污浊,为什么同一意象却有不同意境?意境与那些因素联系密切?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后,做出了“意境与作者情感密切相关,意象不能机械与意境等同”的深刻回答。这一回答是建立在之前让学生掌握了意象、意境的基础上的。如果前半节课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设计有梯度的问题,一上课就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来讨论,这样的课堂,名义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实际是让学生无所适从。

第8篇

[关键词]经典诗文;现代方式;传统文化;指导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3-0005-02

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与思想。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现代的学习方式学习经典、感悟经典、践行经典,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

一、坚持诵读,启迪思想

在学校的经典诵读计划基础上,我制定具体的教学活动计划,明确诵读篇目,保证诵读时间,引领学生诵读经典、感悟经典、践行经典,让优秀的中华经典陪伴于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潜移默化地启迪学生的思想。

第一,落实每天晨读和每周一的经典诵读活动。在每周的经典诵读交流分享课中,我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诵读活动,师生共同诵读经典、分享诵读心得,吸收精华,传承民族美德。

第二,依托小组力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悟读中华经典,引导学生领悟中华经典文化中的道德和智慧。

第三,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中华经典文化的育人作用。我组织学生开展以仁爱、孝道、诚信、礼仪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展示经典诗文的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

二、选好教材,落实目标

人教版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古诗文,为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供了基本保证和训练平台。但是光靠语文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在认真落实课程标准、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经典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选编符合本校实际的教材,建立经典诵读的长效机制,更好地落实中华经典教育的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的学情与年级特点,选定教材和制定诵读计划

根据学生的学情,我选定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必读教材:一年级《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二年级《声律启蒙》《朱子家训》《必背古诗75首》;三年级为《大学》和《论语》两部其中的片段;四年级《论语》《千家诗》;五年级为《中庸》和《诗经》两部其中的片段;六年级为《孟子》《春秋》《道德经》三部其中的片段。

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在诵读经典教学中,我把学校的经典诵读教材与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诵读内容有机结合,制订了一至六年级的诵读计划。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材,落实育人目标

除了按照预定的诵读计划选择经典诵读教材和落实教学目标之外,我还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灵活选择教材,落实育人目标。例如,当学生文明礼仪不够好时,低年级的经典诵读教学除了读《弟子规》之外,我还提前选择《论语》中关于礼仪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诵读。如,子曰: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通过此类诵读活动,来规范学生的礼仪行为。

三、创新载体,激发兴趣

在吟诵、吟唱、小组合作诵读等经典诵读活动中,我发现学生诵读热情最高的是自己选择富有童趣的诵读方式。因此,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诵读方式,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诵读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论语》时,在“温故而知新”的复习环节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以自己喜欢的诵读方式展示学过的内容,结果学生想出了各种有趣的方式:有的小组学古人摇头晃脑地吟诵;有的小组根据歌曲《新年好》的旋律填词吟唱;有的小组边表演武术边吟诵;有的小组根据孔子弟子的特点扮演子路、子贡、颜渊进行诵读……活泼、有趣的诵读形式,让学生学得开心,从中获取知识,既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整合资源,融入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将课堂和传统经典有机结合,那些蕴含丰富哲理、发人深思、有灵性的国学经典,都会植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影响学生的言行,熏陶学生的情感。

1.以现代方式,悟读经典

小学语文教材精选了优秀的中华经典诗文,教会了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记录了我们民族的感情和精神,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方式多为教师讲解分析,学生被动理解背诵,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熏陶。如果用现代的教学方式,以生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会更加深刻。

例如,教学《短歌行》一课时,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诵读、交流,有联系上下文、联系学过的知识、联系生活体验、理解诗歌意境等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除了能说之外,还能用画、用文、用歌等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给予适当的点拨、评价,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为学生主动赏析古诗文插上了奋飞的翅膀,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2.运用于课堂,指导行为

学生诵读大量的古诗文后,还需要有复习的时间和运用的时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积极运用古诗文进行调控,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古诗文,又能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课堂上有学生不尊重别人或发言不文明时,我就背“亲师友”,让学生对背“习礼仪”,以此来提醒学生,引导学生端正课堂学习态度,尊重他人。

3.围绕单元主题,拓展经典名篇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其鲜明的学习主题。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单元主题选择相关的经典诵读内容,将经典诵读内容融入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阅读相关主题的古诗文,并与现代诗文进行同步阅读。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时,我选择了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融入单元导读课、阅读教学课和单元阅读分享课中,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名篇,有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谢灵运的《初去郡》、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望岳》、王维的《汉江临泛》、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让学生把现代文和古诗文融合起来进行阅读,进一步领略祖国的风光,从中感悟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由此可见,把国学经典有机融入语文课堂,既让国学经典学习常态化,又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9篇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问题教学法”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为此,笔者以课文为例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问”在难处,掌握进度

语文教师是否具备问题意识和提问技巧是实施语文问题教学法的关键。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要在钻研教材、《教学大纲》和了解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情况的前提下,对所教内容做出恰当的分析和计划,确定好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联系这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一般基本知识问题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而设计的,为容易题,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基本方法问题是针对知识点间的转移及其转移方法而设计的,为中等难度的问题,适合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基本联系问题是针对知识方法间的联系而设计的,为稍难题,适合于成绩拔尖的同学。问题编好之后,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排列,成为一个以问题为交叉点,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知识网,用这个网来覆盖全部教学内容。

笔者在上《故都的秋》的时候就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文中是否只写了故都的秋呢?故都的秋和江南的秋的特点各是什么?文中写了故都的秋的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还是空间)?然后引出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落实到哪些是“形”哪些是“神”,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的红叶,雄伟的故宫等景物却写“清”“静”“悲凉”的景物呢?作者是热爱故都的秋还是悲秋呢?请从时代背景、选材等角度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比较,说说自己的看法。两节课的问题教学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问”在实处,掌握技巧

三个层次的问题至少要分三阶段提出,每一组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给学生运用课本知识或相互讨论去解决问题的时间。由于基本知识问题仅涉及新知识的某一个知识点,并且孕育在学生已学的知识中,所以学生通过自学或讨论都能获得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尽可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上黑板练习;基本方法问题主要涉及直接联系的两个知识点及其转移间的方法并有导向的问题,所有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讨论或教师点拨一般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基本联系问题则是涉及知识、方法间的联系并有导向的问题,面可大可小,对于新课,涉及的面可窄一些,对于复习课,涉及的面可宽一些。这些问题,学习好的学生在粗解环节中能获得问题的解决,中等学生通过讨论一般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基础稍差的学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要求他们找出问题解决的症结在哪里。对于问题粗解过程中还学有余地的学生,可运用问题从求异、求宽、求深等思维角度把他们的思维引向问题解决的深层次。讲授《蜀道难》时,在课堂上我提出:在读全诗时眼前都出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学生一见到这个问题就很迷惘,我就采取了形象化、具体化方式去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词及意象的含义,然后自然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去赏析诗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三、“问”在深处,激发兴趣

学生对问题进行粗解后,教师要在基本知识的难点、易混点设疑,引导学生把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引向深的层次;在基本方法上,引导他们反思方法应用的时机;在基本联系上,引导他们理清知识脉络,条理思维框架,反思问题解决的思维契机。在教《雷雨》时,第三课时讨论主人公周朴园的人物形象,我设计是通过分析人物对话,让学生分析周朴园复杂的性格特征。有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鲁侍萍在回答周朴园问话时会说“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我就顺势问学生:这里用了“我们”三十年的生活,在鲁、周的心目中,记忆最深的就是他们两人一起生活的情景,此刻,由于“洋火”这个生活细节的触发,他们两人脑中最可能浮现的是什么生活情景呢?学生出现了沉默,我又马上提示说,看来可能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学生马上活跃起来,有人说:由于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所以室内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侍萍。有学生说:周朴园的衬衣破了,侍萍在灯下为他绣衣服的情景。他用了“绣”,我马上表扬了他读书的认真。我发现学生们面带微笑地想象着温暖的生活画面,我问:由洋火联想到的生活画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立刻说出了温馨、甜美、幸福等。学生对周朴园对待萍是有真感情的这一认识自然得到,在回答人物性格的复杂时便水到渠成了。

四、解决“问”题,温故知新

第10篇

一.高中语文课堂的现状分析

受到升学考试的影响,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普遍呈现枯燥、乏味的教学现状,不仅无法提升教学效率,更是导致教与学的分离,虽然高中语文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方式,但是未能在实质上,改善课堂状态,对高中语文课堂的现状做以下分析:

1.语文课堂传统色彩浓厚

目前,我国逐渐在高中教育事业改革中,推行多媒体教学,但是实质高中课堂仍旧保持传统色彩。例如:大部分高中语文课堂,继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设计语文课堂,待课堂上为学生讲述,既没有考虑学生是否对此类知识感兴趣,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导致语文课堂虽然保持完整性,但是内部结构非常混乱,不能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2.缺乏对内容知识的沟通

缺乏沟通,是制约语文课堂发展的必要缺陷,例如:教师在教授《沁园春・长沙》时,整堂课程教师通过刻画、渲染、例举的方式,为学生传导相关的内容知识,但是教师只注重授课,忽视学生对课堂的需求,本诗词中包含大量抒情、立志的思想,学生无法借助思想的抒发,实现有效的感悟。实际上,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对诗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强制要求学生多背诵、多记忆,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

3.教师不能深入学生群体

据有关数据显示,一所普通中学,有近50%的学生意识不到语文的重要性,同时与语文教师存在疏远的关系,据学生反映,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不会与学生互动,讲述一系列的语文知识后,不能深入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理解。因此,学生逐渐降低学习兴趣,只有在邻近考试时,才开始背诵基础的语文知识,抱有侥幸心理,导致学生无法积累正确的语文语法。

二.对话教学与语文课堂的关系

“对话”源自于师生之间,我国自古以来,在教书授课方面,讲究对话,通过对话,可以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拉近师生距离,促使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对话教学的应用,恰好可以改善语文课堂的现状,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针对对话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关系,做系统阐述。

1.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迅速融入到语文课堂中,例如:课文《鸿门宴》,教师利用对话的方式教学,借助课文背景,引进角色朗读,教师自选一角色,然后让学生自行分配角色,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沛公、樊哙、张良等人物特点,完成角色朗读后,教师再次采用对话教学,针对课文中的内容,实行深刻的对话沟通,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可以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进而解决学生的困惑,学生在对话中,既可以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还可以放松在语文课堂中的心情,培养个人的语文感觉,逐步形成独特的学习思路。

2.语文课堂中的生生对话

生生对话教学,主要是围绕学生展开,发生在同龄人之间的对话,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不同的学生,针对语文课堂,具备不同的视觉,学生之间的对话,能够增加语文教学的全面性,促使学生群体之间,建立正常的语文学习思想,进而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语文课文,重点让学生利用对话的方式,发掘个人能力,充分感受语文课堂。

三.对话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着重挖掘对话教学,促使教师在备课时,有目的地穿插对话教学,通过对话教学,发挥语文课堂的教学意义,进而提升语文课堂的实际价值,推进对话教学思想在语文课堂中的表现能力。

1.在课文细节上采用对话教学

课文是语文课堂的基础,绝大部分的知识点都是来源于最基本的课文中,教师利用语文课文,为学生传递语法、句式、情景、思想等内容,保障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具备一定的独立性。教师需重点挖掘语文课文中的对话,充分显示对话教学的优势。以《离骚》为例,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节选课文的文学价值,给予相应的对话教学,教师可综合赏析、内容、语法等多项知识点,与学生进行如下对话:

师:有哪位同学可以评价一下屈原的性格特点?

生:屈原素有报国的热情,却遭遇朝堂诬陷、诋毁,可以看出屈原在性格上具有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勇敢面对社会现实,保持自我清醒。

师:是的,我们在课文中的多处细节上,可以体会到屈原的坚强和勇敢,那么,请同学来说一下,本篇课文在内容上有什么特殊之处?

生:课文以屈原的思想为线索,描述屈原的心理活动,最终屈原虽然“上下求索”,但是未果,整篇文章以屈原为中心,展示古文叙事记述的特点。

师:非常正确,正是通过直面叙事,我们才可以了解到离骚创作的定位背景,感受当时屈原的处境,封建社会的冷酷、君王的怀疑以及朝臣的讥讽,造成屈原的悲剧,我们也可以看出,纳谏、用人对封建王朝的重要性。

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即可将课文的细节之处充分展示,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给予正确的肯定和相关补充,促使学生感受认可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细节之处的理解。

2.在疑难问题处采用对话教学

语文课堂中,学生一旦遇到疑难问题,会不自觉地选择逃避,学生总是围绕考试大纲,作为语文学习的途径,实际语文能力的提高,与平时的积累密切相关,教师应关注语文课堂中,疑难问题的讲解,促使学生遇到困难,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解决,由此,教师利用对话教学,协助学生解决困难。例如:《林黛玉进贾府》,因为是节选内容,所以学生会在人物关系、故事情节方面存在疑惑,教师专门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相关的讨论问题,如:“黛玉眼中的贾府”、“王熙凤人物特点分析”、“梳理贾府人物关系”等,让学生自由进行课文讨论,积极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任意参与到学生对话中,利用引导、促使性的话语,打消学生对问题产生的困难心理,学生对话讨论后,教师需以提问的方式,进入疑难问题的解析,以“黛玉眼中的贾府”为例:

师:通过课文获悉,黛玉在入贾府途中,纱窗之瞧、府邸之想,都可读出黛玉对贾府的看法,请同学们试着分析一下,用简单的词语概括。

组:华丽、气派、富丽堂皇。

组:规模浩大、姿态万千。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对,贾府之所以那么气派,是因为其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比较高,鉴于贾老爷在朝为官,促使贾府处于繁华时期,由此通过贾府大院,造就了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

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即可带出贾府当时的背景,梳理人物关系,所以,利用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学,作为引导,重点是保障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学的质量,教师准确抓住学生群体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着重分析并讲解。

3.对话教学在兴趣语文上的应用

体会语文中的兴趣,才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做到挖掘语文课堂中的兴趣点,成为教学的难题,学生如果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时,语言是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教师可以在学生语言表达中,获得信息,进而实行对话教学。例如:话剧《雷雨》,其是一部带有悲剧色彩的剧本文章,同时还夹杂着众多秘密,在一次雷雨的夜晚,托盘而出,教师在讲解课文中,必须增加悲情的色彩,主要突出最终难以置信的结局,课程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虽然结束了课堂,但是学生的兴趣始终存在,学生在讨论中,会表露出自己的兴趣,如:有的学生认为四凤受当时社会的影响,思想扭曲;有的学生对侍萍充满同情等,教师需着重关注学生的对话内容,由此才可有针对地保持学生兴趣。

4.对话教学在集中思路方面的应用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具有偏重缺陷,主要表现为:学生并不是对所有的语文知识都保持相同的心态,只是语文课堂始终达不到统一的状态。借助对话教学中的互动因素,保障学生与教师之间,维持讨论状态,还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教师无意的发问,会及时引起学生的注意,目的是避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走神,所以对话教学能够集中学生的思路。例如:《蜀道难》,为集中学生的思路,教师让学生依次翻译每一句古诗,同时针对被翻译的古诗,提出其他问题,如名词解释、思想意境等,通过此类对话形式,学生可集中课堂注意力,逐渐关注诗词讲解,改变传统单纯讲解的方式,既可以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对话教学,可以同时作用于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促使教师引导学生的思想。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语文思维;方法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语文教学存在较多弊端,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一、语文思维能力教学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教师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模式也进行了优化与创新,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改革体系并不健全,理论与实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调整,但在教学中对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变化显得有点不适应,存在被动改革的问题。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文选类题目比较多,教学的方式比较死板,教师教学的灵活性普遍比较差,所以学生的语文素质难以得到提升。很多教师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加入了很多诗词或文学作品中精彩的段落进行赏析,但是由于缺乏整体理解,所以培养语文思维的效果并不明显,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仍需要不断改进。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的方法

1.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以兴趣作为引导,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对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导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地学习与接受知识。比如,在讲解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片段时,教师应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采用设疑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如作者刻意描写王熙凤的笑声有什么目的?为什么黛玉与宝玉初次见面就有一种相识的感觉?以此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为了找到答案,可能会在课下反复阅读《红楼梦》的相关篇幅,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有着较大帮助。

2.拓展学生语文思维的广度

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但学生首先应具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储备量,高中生普遍文学知识储备比较差,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教学文学作品时,需要学生具有理性的思维与感性的认知,前者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后者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语文思维不单单对学习语文课程有所帮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学生在分析与思考时都会受到语文思维的潜在影响。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拓展学生语文思维的广度,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多为学生提供一些素材。比如,在讲解《将进酒》时,不单是学白的这一首诗词,还可以联系到其他作品,如《蜀道难》,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运用了夸张与想象等手法,但是抒情方式又有一定的区别。用对比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其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扩大思考的空间,使他们在看待问题时更加全面,视野也更加广阔。在知识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的思维就会发生质变,这样有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

3.拓宽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度

在语文思维的广度扩展后,还要拓宽语文思维的深度,这是对知识内涵的深度挖掘,是让学生通过文字的表象,了解事物的本质。比如,在讲解《雨霖铃》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他们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课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这一句子体现了作者的情感,那么作者为什么“伤离别”,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篇诗词等任务,这有利于知识的积累,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另外,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提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形成,并培养其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与竞赛的方式,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活跃n堂气氛,加强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性。

4.提高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

归纳与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复习,也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归纳与总结时,可以实现知识的升华,创造并接收新的知识。语文思维能力对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也有着较大帮助,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知识归纳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也会接触一些零散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风格有着很大差异,单看这些知识好像对学习帮助不大,但通过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会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学生在阅读完一部文学作品后,总结出这部作品的创作风格,这会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通过思考可以提高其学习能力。

5.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比较能力

在学习语文课文时,同一个作者在不同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可能有较大的差异,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采用对比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比较能力。不同的文学家在同一时期创作出的作品可能差别迥然,这与作者的性格有较大关系,在分析时有着很大的趣味性。在文学创作中,对古代文坛有着较大影响的学派有“桐城派”“元白诗派”等,“桐城派”是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散文的特点是条理清晰、语言简明达意。“元白诗派”是指以元稹与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其注重写实,语言通俗易解。为了更好地掌握不同学派的特点,教师需要通过实际作品让学生有深切的感受。在对不同时期文学作品进行讲解时,教师应注重对作品内容、思想主张、文章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的介绍,还要分析当时的创作背景,这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每部文学作品蕴含的情感以及力量。教师在讲解时,也要为后期的比较做铺垫。在分析作品特色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包括类似的作品以及不同的作品。学生在阅读后可以分小组讨论,分析作品的特点。课堂讨论的方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印象,还能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加强文学作品的比较,也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对语文思维以及文学修养的提升都有着促进作用。

语文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其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综合能力有较大影响。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优化,教师应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不仅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加大课堂容量,还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以及感性认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并挖掘出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意,提高语文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 荣.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