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合同风险管理

企业合同风险管理

时间:2023-06-02 09:59: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合同风险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合同风险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管理风险防范

一、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管理对象

(一)合同签订前的法律风险

企业合同签订之前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三类。第一,主动权丧失。即合同内容的制定完全交由对方负责。对方在设计合同条款时,必然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合同的制定。企业丧失起草合同的权利,无法对自身利益起到保护作用。第二,恶意竞争风险。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某些企业为成功获取合作机会,不惜以窃取合作方信息为手段,公平竞争无法实现。第三,信用审核不足。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对合作方的合同执行能力、信誉程度等未做足够的了解,或受到恶意蒙蔽,在签订合同后,因对方无法充分执行合同条款导致法律纠纷,损害企业经济利益。例如,合作方完全没有能力执行合同,合同被迫终止失去原本的法律效力,导致企业合作项目无法继续进行。

(二)合同签订中的法律风险

合同签订中的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于合同内容方面,例如,合同条款设置不合理、具体名词存在争议、合同内容不完善等。合同条款对合作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讲,一份合规、合理的合同应包含明确的主体、具体价格、支付方式、品质标准、履行方式、时间限制、违约惩罚等项目,若某一项内容存在不完整性,当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相关事宜时,就会导致合同纠纷的发生。合作双方为维护自身利益各持己见,给法务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除内容外,合同形式也涉及到较高的法律风险,一份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例如,企业未经招标就直接与合作方签订的合同,由于不符合我国招标法及市场经济管理办法,合同无效。

(三)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风险

履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为合作方合同履行能力下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使企业合同管理重要程度逐渐提升,同时也给各个企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因素,当合同方因经济能力、生产能力下降导致其无法依照合同条款要求完成约定时,会给另一方造成法律风险。如,合作方在融资过程中,因银行限制条件提升而无法正常贷款,导致生产经营活动因缺乏足够的资金中断,造成另一方的经济损失。另外一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为合同变更风险。在履行过程中,合同主体变更导致原本责任和义务的转移,产生新的合作关系。但企业可能并不了解新合作方的合同履行能力信息,导致潜在风险的发生。在大型合作项目中,因合同条款多、执行期限长,不可避免会因实际情况变动带来合同变更需求,产生新的法律风险。

(四)纠纷处理中的法律风险

在确实产生合同纠纷后,企业因上诉时间延误或上诉方式不佳带来法律风险。例如,在诉讼过程中,因害怕打官司给企业带来过高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而出现拖延现象;再比如企业法务人员能力不足、未邀请专业律师、自动放弃申辩权等不当的诉讼行为。企业权益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上诉失败,因合同纠纷导致的损失无法得到相应的补偿。

二、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一)完善企业合同管理机制

1.设立内部法务部门

法律风险防范作为企业合同管理过程的工作重点,在组建合同管理组织时,可考虑设立企业内部法务部门,聘请专业的法律从业人员,专门负责法务事宜。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对法务工作的需求有限,考虑到人力资源配置经济性,可选择与法律咨询单位合作的方式,聘请专门的法律顾问,对企业合同进行法律风险把关。对法律顾问的工作状况进行监督,合同中很多潜在的法律风险是普通管理者无法发现的,要求法律顾问对合同中各类名词、内容、形式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发现异议及时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以便在第一时间消除法律风险。从合同订立前的准备阶段开始,要求法务人员或法律顾问全程跟踪,从第三角度出发,对合同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挖掘和监控。决策前,充分考虑法务人员给出的意见,并将法律风险纳入到合同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当中。在筛选合同管理人员时,应优先聘用那些既具备专业合同管理能力,又掌握一定法律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确保在合同管理过程中,能够对一些法律风险加以防范。

2.打造适当合同范本

企业合同形式、内容由企业属性决定,有关企业主营业务的合同涉及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如购销合同、资产转移合同等,作为合同管理的重点。其他合同,如房屋租赁,作为辅助类,要与主营业务合同相配合。依照企业实际需求,并参考国内外同行业合同设置经验,打造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合同范本,能够借助统一化、标准化的手段,确保合同的形式、结构、内容的合理性,能够提前避免一些法律风险的出现。范本中还应融入企业对过去合同管理工作的总结,尤其是以往产生纠纷,涉及到企业利益损失的内容点,加以改进和避免。

(二)执行主体信用调查制度

合同签订之前,对合同主体进行信用调查能够对合作方的执行能力、资金状况、信用水平等做全面的了解,结合合同内容客观评定其能够履行合同的程度,以免在后期执行过程中出现法律纠纷。企业可建立主体信用调查制度,广泛收集合作方资料,结合信息技术,打造主体信用数据库,促使该项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方案策略能够长期、顺利执行。信用调点关注以下三项内容:第一,调查主体经济执行能力,包括对方注册资本、实际资本、公积金状况及其他形式资本持有情况。了解其生产厂房、设备、人员、技术、原材料等物资的保有量,评价对方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以此来断定其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执行合同要求。第二,调查主体信用情况。信用情况可从主体经营发展历史中观测,了解其是否在以往经营过程中出现违约行为以及其他合作方给出的评价。最后,打造合作方管理信息化平台。将合作方及目标合作方信息录入到平台当中,广泛收集其相关资料,结合资料将合作方划分等级。例如,筛选以往合作过且合同执行情况良好的合作方作为优先合作对象,并将那些频繁出现违约行为、合同履行能力不足的客户列为避免合作对象。合作主体信用调查工作的开展可选用直接了解、将合作信息交由第三方部门调查或分析对方年检资料、纳税资料及审计资料的方式进行。

(三)合理转移合同法律风险

1.合同担保

合同担保制度的引入可有效确保企业各项交易活动的执行安全,签订及履行合同的过程中,结合自身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签订合同担保协议。协议中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通过合同担保合理转移法律风险。该方式的应用需要对对方提供担保物的市场价值做出准确的评估,并严格审查担保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担保资格和实力,将相关信息明确到合同当中。若合同无法顺利履行,企业可依照担保协议中的规定,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受损失程度。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也可能位于担保人的位置,此时更要求慎重设置担保协议中的各项条款,酌情向被担保人提出反担保要求,分散企业法律风险。

2.合同保险

随着市场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和我国保险体系的完善,已有专门针对企业合同的保险产品,当企业因合同管理面临法律风险及损失时,由保险方出面,按照事先设定好的保险条款予以企业补偿。将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以免企业经营管理遭受重创。当前合同保险还处于发展初期,相关的理论依据不甚完善,但合同保险不失为提升企业合同管理安全性、合理降低法律风险的有效途径,值得深入挖掘和发展。

(四)积极开展员工法律培训

管理人员是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任何合同管理措施、风险防范策略都要依靠人员来实行,因此努力提升企业合同管理团队的工作能力,加强对相关员工的专业培训及风险防范意识培养非常有必要。在专业能力方面,企业应定期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传授先进的合同管理工作方式,提升人员综合工作能力,促使合同管理质量的提升。例如,对合同管理人员执行考核化管理,定期对其法律法规掌握情况、运用能力、合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配合奖惩措施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相挂钩,进而鼓励合同管理人员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在风险防范意识上,企业可通过专业讲座、新媒体宣传等渠道,让员工了解合同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一旦出现法律风险,企业将面临多大的损失和影响。进而提高员工对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认识程度,逐渐培养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开展风险识别技能培训,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实践演练等手段,向员工传递风险辨别方法。积累更多法律风险识别经验,提升其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对法律风险的敏感程度。

三、结论

本文对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类型及风险防范策略进行了总结。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合同管理工作将面临更高的需求和更大的挑战。结合企业合同管理经验并适当参考其他企业的优秀经验,制定科学的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企业合同管理顺利、高效进行,降低法律风险发生概率,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史玉雷.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其识别与防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37+46.

第2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物资采购;合同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093-01

引言:近些年,随着社会和国家打破垄断呼声的不断高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供电企业面临着新挑战、新问题,所需要承担的风险种类越来越多,尤其是物资采购活动中存在的合同风险尤为突出。电力物资是供电企业生产的基础,电力物资合同风险严重制约着供电企业持续发展,影响着供电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供电企业应提高对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的重视,采取相应管理控制措施。

一、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的意义

电力物资采购事关电力生产,涉及材料、设备、质量、费用等关键要素,采购过程中任何环节偏差,都会给供电企业带来风险,这些风险的发生势必影响物资采购预期目标的达成。但供电企业物资采购过程必须要面对这一系列的风险,尤其合同风险。物资采购中合同风险往往与采购风险并存,贯穿于整个采购活动中与合理管理过程中。合同风险的发生必然诱发采购风险,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1]。这就要涉及到采购中合同的构建与法律适应等相关法律问题,不仅会给供电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正常生产。今年国家为了拉动内需,投入巨资新建和改造电网,增加了大批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和低电压改造项目。这些电力工程项目涉及大量电力物资采购,若发生合同风险,所采购的电力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将直接导致电网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供电稳定,还可能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2]。因此,供电企业必须对物资采购中的风险管理提高重视,加强合同风险管理控制,降低物资采购风险发生可能,从而保障供电质量。

二、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的类型与识别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主要类型可分:交付风险、服务风险、品质风险、弹性风险、存货风险、计划风险等。交付风险是指物资采购活动中,物资是否能够如期交付,运输过程中是否会发生损坏、缩减等问题引发的风险。如果物资不能如期交付,必然会影响电力工程正常施工或正常生产[3]。服务风险是在采购过程中由于供应商服务质量不到位,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引发的风险[4]。品质风险是采购中物资数量、品质与合同存在差异,并不能达到标准诱发的风险。电力物资质量对供电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后续生产和供电稳定。若某一设备存在质量问题,极有可能导致故障点扩大,造成其他设备的损坏。例如,如果所采购的继电保护装置存在质量问题,发生误动、失灵、拒动现象,无法起到保护作用,必然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造成影响[5]。引起弹性风险的原因可分为三方面,第一方面是供电企业自身原因,生产与预期存在差异,造成增减物资采购订单所引起;第二方面是供应商供应不足或无法供应引起。第三方面是由市场价格波动、市场政策改变所引起。存货风险是由于供电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货系统、调度系统出现问题,造成供应链受阻引起。

三、供电企业在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供电企业应积极总结和归纳当前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以改进,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供电企业在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电力以往一直处于垄断状态,所以导致大多供电企业缺乏竞争意识、风险管理意识,往往对物资采购合同风险不重视,没有构建完善的合同风险管理制度和配套的管理体系,管理工作与考核评价相互脱离现象十分严重,很多时候是在走过场,没有很好的发挥出合同风险管理职能,导致一些时候采购数据和真实数据不匹配,这无疑增加了供电企业经营风险。

(二)缺少专业人才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电力物资采购活动涉及内容繁杂,具有较强专业性和复杂性,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高质量的合同风险管理离不开专业人才,只有在专业人才的管理下,才能把物资采购合同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但当前大多供电企业很少引进新型管理人才,现有员工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薄弱,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风险管理培训,一些时候不能正常开展有效的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工作。

(三)管理方式落后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许多供电企业在物资采购活动开展中停留在老模式、老思路当中,因此物资采购合同管理也十分滞后。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供应难度越来越高,电力物资采购规模和投资规模都在不断提升,在这过程中物资采购合同所涉及到的内容和信息量越来越多,传统合同风险管理思路和模式已难以发挥有效管理职能,十分容易造成管理误差。

三、加强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的措施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十分不利于供电企业长期发展,供电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水平。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加强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相关管理相关制度

想要提高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质量,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能够为合同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指明方向,提高管理有效性。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够制约工作人员行为,降低人为风险因素,明确管理相关责任与义务。因此,供电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物资采购需要,完善合同风险管理相关制度。

(二)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想要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风险,离不开高质量的管理人才。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决定着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质量的好与坏。因此,供电企业应提高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加强新型人才引进。同时,更要对现有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物资采购相关专业知识,能够顺利开展物资采购合同风险管理工作。

(三)融入信息技术

传统物资采购模式和合同风险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供电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提高管理水平,应在物资采购活动中融入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物资采购中信息传输的流程性和准确性,这对于供电企业对合同风险的应对速度提升有着很大帮助。

结束语:供电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近些年,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电力走向了市场化。供电企业想要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赢得胜利,必须降低风险,尤其物资采购合同风险。

参考文献

[1]王艺蒙.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13(11):119-124.

[2]陈焕怡. 供电企业采购过程供应商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4,11(14):132-136.

[3]徐杰. 面向电力物资多阶段迭代采购的供应商动态选择方法及系统[D].广东工业大学,2015,13(02):102-103.

第3篇

关键词:工程合同 风险管理 工程价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多,在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因为施工建设会产生很多合同,合同的内容又比较复杂,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做好工程合同风险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但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不仅需要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管理的重要性

(一)工程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这一概念虽然经常提起,但是到底什么是风险在学术界没有一个具备的概念,概括企业有关风险的概念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认为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可能结果之外出现的差异性结果。第二,认为所谓的风险实际是指预期状况与实际情况差异导致的损失的结果。从这一角度来讲。从这一角度来讲,工程合同风险是指在工程合同签订及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对合同当事人损失的某种预期结果与实际显示之间的差异性。工程合同风险的产生,主要受合同的定义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合同风险分配、合同管理模式之间差异的影响,当然合同当中的计价方式也是影响合同风险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工程合同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程合同管理模式确定风险、工程合同计价方式确定的风险、合同工程价款方面的风险、合同工期方面的风险、合同文件方面的风险和其它风险。

(二)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合同与工程建设可以说是息息相关,做好工程合同管理,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做好合同风险管理,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工程合同当中,对于工程的施工建设有着比较详细的规定,其中包括施工的方式、施工技术保障措施等等,在风险管理当中需要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审核,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审核合同内容与合同目的的实现,包括其科学性、合理性,确保其达到工程施工建设的要求。通过这种风险管理活动,能够达到降低施工风险,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目的。第二,减少施工单位的损失,工程合同的内容与施工成本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施工单位在合同当中一味的压低单价,势必导致合同单位与实际成本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性的结果就是施工单位遭受损失。从这一角度来讲,通过工程合同管理,保证工程合同内容的合理性,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合同单价与实际成本相符性,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单位遭受损失。

二、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

针对当前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自身在这一方面的管理经验,笔者认为在工程风险管理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

合同管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必须要熟悉合同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合同管理经验,熟悉工程合同的内容和特点,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在专业管理人员的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合同管理机构的只能是合同服务和监督,在工程合同谈判之前,施工成本单位应该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负责工程合同的订阅、监督、管理和控制。当然,这一机构应该包括与工程相关的各个主体的工作人员,比如说项目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以及项目工公司法律顾问,他们复杂整合工程从招标到竣工期间的所有工程合同的审查监督工作。比如说在工程合同签订之前,对合作对象既合同相对人的资质、实力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了解,确保合作方能够达到工程实施的要求。当然,从专业性、规范性管理的角度来讲,在此期间产生的所有合同都必须是书面合同,严禁使用口头合同等容易出现争议的形式。在定理合同的过程中,要仔细审查每一个用语,在用词上要准确、清楚,意思明确、没有歧义。在审核的时候采取专业化分工的方式进行,不同岗位的合同管理人员审核不同的合同内容,真正做到合同专门管理、审核专业进行。

(二)合理转移合同风险

在工程合同的有效期之内,应该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合同双方应该明确各自应该承担的风险和范围。对于无法预知的风险,可以采取风险转移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在这其中,索赔制度是风险转移的重要方法。在实际合同执行的过程中,索赔是双向的,也就是说业主既可以向施工承包单位索赔,施工承包单位也可以向业主索赔,这一点在西方国家的工程风险管理当中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于索赔的认识程度比较有限,加上在建筑工程实践当中索赔成功的案例比较少,导致工程索赔制度还没有普及开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业主还是施工承包单位都要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市场意识、合同意识和管理意识,认识到工程索赔的重要性及常见的索赔方法,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合同管理当中,实现合同风险的转移。当然,在实践当中还有很多风险转移的方法,比如说购买工程合同保险等,这些要想普及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行。

(三)建立工程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合同风险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工程项目快速发展的要求。这是因为在工程立项到竣工这一段时间当中,业主及施工单位可能与很多单位或个人签订合同,这些合同都属于工程合同管理的范畴,少则几十个合同,在一些大型的建设工程当中,甚至要签订数百到上千份合同,要想对这么多合同进行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依靠传统的人工管理的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管理机构及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和完善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合同进行数字化管理,比如说合同的数字化、数字合同的保存等等,这样不仅能够对合同进行有效的保存,还能减少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当中的人力物力,达到更理想的风险管理效果。

(四)提高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对于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实效性有直接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合同风险管理人员的能力,直接决定着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水平。因此,确定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人员以后,要想方设法的 提高他们的风险管理能力。一方面,引导他们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合同管理法律、法规知识,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变化,确保工程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定期对合同管理人员继续业务培训,使其能够系统的掌握与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手段,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真正的用于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实践,提高工程风险管理水平。

总之,风险管理是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对于业主和施工单位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当中,要建立完善的合同风险管理机构,不断探索和完善风险管理手段,构建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最大程度的减少合同风险对工程建设目标的不利影响,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崔东红.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常洪德.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J].山西建筑,2007(13)

第4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管理;风险控制

        1  建筑施工企业常见风险类型

        1.1 工程环境风险  ①自然环境风险。由于建筑业自身露天作业、高空作业等特点,建筑施工与地质地形、气象水文、温度温差、光照节气等自然条件的关联紧密,作为建设施工生产的建筑产品更容易受火灾、雷击、洪涝、冰雪等自然灾害的侵袭,造成建筑施工企业的财产损失或者施工生产过程的中断。②经济政治环境风险。经济风险主要指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因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市场上建筑施工所用的材料设备、用工人员等生产要素价格带来的风险影响。③社会环境风险。建筑生产牵涉与水电、环保、劳动等社会管理部门以及供应与运输等专业化企业的沟通协调,如果出现沟通协调不畅,则将出现公共关系风险,影响施工顺利进行。同时,建筑施工过程大多处于露天环境内,施工现场内的设备、材料难以避免遭到社会不法分子的偷盗等,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

        1.2 工程管理风险  ①投标管理风险。投标是建筑施工企业承揽工程的主要手段,企业在投标过程中需在价格、技术、质量和工期方面对业主的做出承诺,存在不中标风险和中标风险。不中标,施工单位损失购买标书的费用,中标则要准备承担施工过程中的一切风险。②合同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签订和合同实施两个环节。在合同签订环节,建筑施工企业需与劳务提供方以及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等签订分包合同,分包方的资质不合格和合同细则不明等将给施工带来风险。在合同实施环节,在这一阶段,签订方不履约、政府管理等意外行为将为施工企业带来风险。③项目管理风险。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的作用很大,如果项目管理经理的成本、质量、工期、应收账款回收率、业绩等项目管理能力较差,将直接造成施工成本、施工质量、施工工期、资金流转等一系列风险的产生,影响施工的进度和总体质量。④人员管理风险。建筑施工行业的高风险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身风险较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础、模板工程、吊装工程等搞危险性工程环节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增大人员管理的风险。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企业重要人员的变动等情况,也会给施工带来相应的影响,形成风险。⑤现场管理风险。在施工现场中,由于管理人员的误调度、误操作、误变更、误计量、误用料、误检修、误检验等造成的事故,将很可能引发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造成二次返工,给施工企业带来风险。

        2  建筑施工企业风险防范措施

        2.1 建立企业风险文化  ①树立牢固的风险预防思想。通过组织管理层和员工进行风险管理学习和培训,强化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风险预防意识,提高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文化氛围,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程风险环境。②制定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结合企业实际,全面分析施工过程面临的自然环境风险、经济政治环境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制定企业风险管理目标,通过签订风险管理责任状的方式将目标层层分解到各个管理部分和普通员工,明确企业干部员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

        2.2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①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将可能引发风险的自然环境、经济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投标管理、合同管理等因素,通过信息编程的方式,形成强有力的信息收集处理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将各方收集到的上述信息输入计算机,应用信息预测警报系统进行处理,对可能引发风险的情况进行预警提醒,通过识别、评估、预警对各种风险进行全面防范,提高企业风险的预警能力。②建立风险信息传递渠道。建筑施工存在工程项目分散、难以集中管理的情况,因此企业可以运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现在科技手段建立统一、高效的风险信息传递渠道,及时对施工全过程风险信息进行动态收集和分析,实现风险信息在企业内部迅速的传递和交流,达到预防风险的效果和作用。

        2.3 全面加强风险管理  ①设立风险管理组织。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实际,通过设立由上至下的风险管理组织,设立专职的风险管理负责人,并相应设置中层和底层的风险管理机构和人员,形成系统的风险管理队伍,加强对企业人员的风险管理和施工现场的风险管理,提高整体风险防范能力。②重视施工项目投标和合同管理。在施工项目投标管理上,企业应建立内部定额防止盲目报价,在投标中应坚持投入大额履约保证金的不承接,业主诚信低、合同条款过于苛刻的不承接的投标原则。在施工项目合同管理上,签订合同前,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管理人员必须结合国家相关法律研读合同条款,分析合同文本,避免并修改损害企业自身利益的条款,在合同中限制和转移风险。③选用优秀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管理人才,企业要通过开放选拔,严格考核,选用得力的项目经理管理项目实施,以实现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工期、提高资金流转效率的风险管理目标。④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企业的《风险控制手册》,围绕建筑施工业务循环的过程,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合理配置人力、机械、原材料等施工资源,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进行风险节点控制,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员工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以达到防范风险产生的管理目的。

        3  结论

        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世纪,面对中国经济的崛起,建筑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实施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先机。

参考文献:

[1]刘俊颖,刘瑞平,葛若.组织学习型模式在建筑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桑广成.建筑企业风险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07(35).

[3]何华,周智勇.建筑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企业经济,2004(1).

[4]张玲霞.课改新形式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减负问题浅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5(1).

[5]李波.论建筑企业风险管理与索赔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03(282).

第5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工程造价; 管理现状;风险识别

Abstract: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due to time limit, the choice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input factors, affecting many unpredictable factors, will affect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enterprises will face various risks, influence of building enterprise benefit and norm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ject cost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contract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chedule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and safety management, the potential risks in construction cost, and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scheme for reference, industry participants.

Key word: risk management;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status; risk ident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占有很大的份额,在各项基础建设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后,这些基础建设项目还会不断增多。在施工中由于工期长、投资大、工艺繁琐、环境因素较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企业将会面临很多风险,对施工企业的正常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等都会有很大影响。因此,做好风险管理是保证建筑施工控制成本、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工程造价指的是在施工建设中投入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全部费用,这些费用的投入与产出,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片面的追求低成本高效益,就会增加企业施工的风险因素,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也会增加施工企业的风险因素。协调好效益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及安全管理体制,对于实现工程项目的整体功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风险管理理论不健全,对风险识别和风险处理的手段相对落后,我国的风险管理起步晚,发展缓慢,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处理风险的手段比较单一,不能够满足于多样化的风险变化。

2. 对造价风险的管理意识欠缺,没有形成系统的风险评估机制。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前对于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不能充分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对施工造价风险评估不足,甚至是在合同签订时被人为的隐瞒风险,出现意外风险时,只能由企业自行承担,或者向业主索赔,造成很多的结算麻烦。

3.工程保险尚未推广实行,由于施工方和保险业都未对工程保险有足够认识和充分了解,保险也缺乏足够的服务意识,对于工程保险的制度实行缺乏科学依据,执行起来非常困难,施工单位也没有兴趣购买工程保险,在这方形成了管理空白。4. 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行业诚信欠缺,比如合同欺诈、投资商的压价和回扣、工程转包和资质挂靠、供应商以次充好和拖欠货款等行为,甚至有些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拖欠工资等,都会给工程造价产生不可预计的风险。

三.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维护企业效益和正常运行的保证,对于工程施工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和掌握,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造价风险管理的要点主要由以下几点:

1. 造价风险管理体制的科学设置,首先要根据系统内部部门划分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由专属部门负责风险管理中涉及的招投标、项目施工、合同签订、建筑规划设计、勘察和竣工验收等,并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确定风险的种类、潜在损失因素和损失的大小,然后制定预防措施,提出保护方案,在风险发生时负责索赔事项的各项工作,包括协议的签订和索赔谈判等,同时要积极的协调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外部机构的沟通渠道畅通,制定分散或转移风险的方案,确保施工企业的合法利益。

2.控制资金使用风险,如果资金使用管理不当,可能影响施工的进度,就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控制资金的使用风险包括:合理制定施工计划、成本控制计划、根据施工进度确定资金支付计划等,在施工中的资金开支要按照以收定支的要求,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强化合同管理控制风险,实行项目责任制管理。在合同签订过程中要认真审核合同中的内容,包括权利与义务的执行、造价、工期等要求,确定合同内容执行时不会发生意外风险,合同签订后,按照合同内容逐项对照,确保本企业的所有行为都符合合同条款时,根据合同条款向建设单位提出正常的管理需求,然后分解实施责任人划分,实施严格的激励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跟建设单位沟通协调,控制各种可能的风险。

4.合理采取风险回避策略,当工程项目风险的发生概率较高时,可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经济损失,为了规避风险减少损失,建筑企业可以主动放弃该项工程或者终止继续进行的工程项目,这也是规避风险的最彻底的方法策略。但是,必须在项目进行初期及时准确的辨识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些风险因素包括:设计标准的变更、投入资金不到位、施工环境发生大的变化、预算不合理等,可能会给企业或者业主带来巨大损失的,可以采取风险回避策略。

5.采取针对性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比如转移、规避、自留和控制几种形式,通过这几种形式有针对性的管理风险,实施造价的风险管理。例如,在某小区改造建设施工项目中,为了保证项目顺利进行,控制工程造价的风险及危害,确保企业利益的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小区改造过程的分析中,针对拆迁户补偿措施和补偿款的到位情况,拆迁安置方案的可行,重建施工的环境影响等,进行了全面的经济评估,编制了项目投资估算,和可行性施工技术方案,然后再根据具体进展情况对造价风险进行了控制,同时加强了进度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等环节的风险控制措施,实现了工程造价风险的有效控制。

五.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工程施工都具有工期长、规模大、设计的因素多等特点,在施工中的风险就很难避免,做好项目施工的造价风险管理,在合同控制、资金支付控制、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管理,力求使风险降到最低,才能够保证项目施工的正常进行,保证企业利益的实现。因此,为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加强项目的造价风险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增慧,刘金铎,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J].河北水利,2006(6).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预防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项目风险处理的特性

(一)工程风险处理触及面广

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处理作业。风险处理触及利益涉及很多方面,所处的方位不一样其承当的风险会有所不一样。此外,风险处理触及工程处理的各个期间和各个方面。

(二)预期是风险处理的目的

风险预期是风险处理的根底和风险操控的要点,为保证风险预期的准确性,风险处理团队应共享信息并及时交流。

(三)风险处理是有价值的

风险处理要进行资本的投入,会出现费用,但是投入的资本并不能当即表现,不能做到马上看到效果的作用,风险处理的投入归于防止性质的,只有将来才会能够表现出来。也即是说,风险处理即是以较小的价值防止较大的丢失。

(四)风险随工程进展而改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工程项目进行改动,即其约束的风险也需从头进行评价。在工程建造进程中不一样期间有不一样的风险,因而,承当这些风险的承当者也及时进行风险评价,确保项目安全运营。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

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风险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受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风险意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没有将风险管理纳入项目管理的内容中。有些建筑企业在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时候,虽然采取了一些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但没有全面考虑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仅对局限于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缺乏明确的、系统的风险管理目标,以及正式的项目风险管理方案,使得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举步维艰。

(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很多建筑企业风险管理没有建立起制度化、系统化的风险管理体系,致使体系不健全。具体说来,建筑企业缺乏管理工程项目风险的主动性措施,一旦面临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将处于被动地位,而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也没有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来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在决策过程中主要依靠个人的经验来判断,有些决策缺乏相关数据的支持,带有盲目性,使得企业化解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增加了企业运营的相关风险。

(三)建筑合同管理的漏洞

建筑合同管理的漏洞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瓶颈。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由于建筑合同管理的漏洞引起的纠纷比比皆是。对于建筑合同的管理,一直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薄弱环节,建筑企业没有予以合同管理足够的重视,后期建筑工程出现变更索赔等情形,将不利于建筑工程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而言,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国内外承包商对合同的管理普遍认识不足,缺乏索赔意识,客观上增加了建筑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没有发挥合同在转移风险和再分配风险方面的作用。

(四)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

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也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陷入困境。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由于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数据可靠性较差。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滞后,缺乏对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没有对拟投标项目的可行性进行透彻的分析;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还没有建立业主、供应商、分包商等的信用档案,不能对业主、供应商和分包商的信用进行动态分析,无法为投标决策、选择供应商和分包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因此,防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势在必行。

三、加强建筑企业项目风险管理的意见

(一)增加人员,提高人员素质

由于各建筑企业缺乏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较多的情况下,人员短缺使得各工程项目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直接影响项目风险预防管理的有效性。很多建筑企业所聘请的风险管理人员没有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工作,能够直接参与建筑施工风险预防管理的人员较少,无法满足新时期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实际需求。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加强风险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能够及时发现、防范施工项目风险,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处理,为施工管理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另外,希望建筑企业能够加快实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防范办法,提高施工管理风险防范的水平,确保施工管理监督检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提高。相关部门要督促监管人员积极履行自身职责,端正工作态度,做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防患于未然。

(二)采取合理措施转移风险与分散风险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只要处理得当,这其中一些风险是可以转移、分散的。在进行防范、回避风险的时候,必须要使用相应的法律手段切实有效保护自身利益。例如在工程项目进行之前,可以使用工程保险、将一些合法的单项工程分包的形式进行风险的转移;另外,承包商也可以在施工技术以及合同方面,寻找一些有利于自身的条款,有效的分散风险。

(三)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建筑单位要结合当前社会实际以及常见的建筑风险问题,建立和完善本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对自然环境分析、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安全风险、技术风险、合同风险等各类风险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并具体到相应的工作细节,从而确保建筑风险管理制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制度形同虚设的现象。

(四)及时管理建筑工程合同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常常会由于环境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合同内容产生一些变更,势必对工程计划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合同变更,就会很容易发生合同纠纷。所以,对于合同变更:

1.要做的就是记录好变更内容,在建筑工程双方都达成变更内容共识后,才能进行合同变更,同时全面收集建筑工程相关的设计文件等资料,以便留作日后审查项目工程的依据。

2.对于现场签证问题,一定要及时做好详细的有效的双方确认的书面材料。当合同内容发生变更,要及时检查施工图纸的变更情况,根据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详细记录已经使用的施工材料,防止发生合同纠纷。

3.对于停工问题的处理一定要严肃慎重。因为工程停工对于工程双方来说都是不小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严格遵守合同规定,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停工索赔,避免出现互相推诿。

结束语

防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深入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的基础上,防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应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重视建筑合同管理、完善风险信息系统,不断探索防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进而促进建筑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军杰.海外港口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2]侯丽娜.光伏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3]魏亮华.基于BIM技术的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实践研究[D].南昌大学,2013.

第7篇

关键词:铁路企业;风险控制;项目管理

Abstract: China railway high-speed railway especially fast development, the rail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vid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conno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and also for railway 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 risks are analyzed. The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of risk control strategy.

Keywords: railway enterprise; Risk control;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随着公司制的确立,目前我国铁路施工企业几乎都全面推行了工程项目管理这一先进的管理模式,使公司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铁路施工具有工点分散,流动性大,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其工程项目管理有着极其丰富的管理内涵,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受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影响,面临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其项目管理的每个环节几乎都存在风险。利润和风险始终是并存的。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的看待风险,正确的对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以达到避免或减小其造成的损失,甚至利用风险来获取一定的利益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项目管理的预期目标。

2 铁路企业施工项目管理的风险分析

风险一般是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它既包括有利的风险(上行风险),也包括不利的风险(下行风险)。风险有多种表现形式,总体上可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一般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等,如一个国家的政局不稳、通货膨胀或发生诸如暴雨、台风、地震、严寒、海啸等环境恶化现象等。系统性风险对所有的铁路施工企业都会产生影响,并带来经济损失,只不过影响的程度可能不同。这种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风险,不能消除但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转移。非系统性风险是单个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如项目管理中的技术风险、施工组织管理风险、采购管理的风险、项目管理承包中的委托风险、工程质量风险、工程延期风险、工程安全风险等。不同的铁路施工企业管理的项目不同、本身的资金实力不同、管理能力不同,所以有的非系统风险只对某一个铁路施工企业产生作用,造成经济损失,而对其他铁路施工企业则毫无影响。这种风险时可以进行分散降低甚至消除的。对企业来说,对这方面的风险进行有效地管理是大有可为的。现代风险管理体系一般由三个阶段组成,即风险因素分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管理。分析风险可有多种方法,归纳起来,风险分析包括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专家评分比较法”是比较适用的分析方法。一旦风险已被识别和估测,则管理便进人控制阶段。风险控制的行为有两点:一是预先做好计划,规避风险;二是接受风险,化险为利。前者在于去除风险以避免损失;后者则利用风险以谋求获得高额利润的机会。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以下仅对铁路企业所面临的非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

2.1 合同及技术风险

合同风险包括合同条款风险和合同管理风险。合同条款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平等条款;二是条款遗漏或含糊不清,合同条不完整、不全面或歧义。如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合同意识,不懂得合同严肃性,不注意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索赔管理不力,导致履约不力甚至不履约行为。技术风险包括项目的技术结构、项目的规模以及项目实施方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在投标阶段需要考虑的技术风险主要有:水文气象条件、地质地基条件、项目所适用的标准规范。

2.2 施工组织管理风险

通常一个大型铁路工程项目不是一个公司能全部完成的,也不是一个项目经理所能完成的,企业需要通过合同的方式和各合作方及各项目经理按照项目进度的要求,合理有效的调配各种资源、组织管理和协调好各合作方及各项目经理之间的关系。但通常合作方及各项目经理较多时,又会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如成本、利润、责任等,相互间不可避免会有冲突。

2.3工程误期风险

铁路建设工程一般都有比较严格的工期要求,如果由于一系列的原因使工程不能按期交付使用,就会形成工程误期风险,这不仅会影响整个铁路建设工程的顺利完成,也会使公司的经济利益和信誉遭受损失。风险和机会是并存的,收益是风险的补偿,风险是收益的代价,风险是对管理者的挑战,风险控制得好能够获得经济效益,也有助于提升竞争能力及管理水平。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铁路公司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的铁路公司项目风险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依据;风险管理模式落后,风险管理过程不完整,风险管理以事后控制为主等。

3 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策略

3.1确立项目风险管理目标。

使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把企业全体成员的活动和一切工作都纳入风险管理计划中。编制风险管理计划书,通过风险管理计划书确定各项风险管理工作的目标,风险管理部门或风险管理人员的权责地位,规定企业各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识别项目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明确风险防范与处理的方法及其选择应用,确定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标准等,使公司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以有效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持续性。通过对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确保公司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健全公司的项目风险管理组织机制

为达到风险控制的目标,保证风险控制治理的有效运作,对机构风险控制机制在组织上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在铁路施工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都存在风险,对项目风险的规避与控制需要相应风险管理机构来完成。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如风险管理委员会等),它专门对项目风险可能发生的环节和发展情况进行监督与控制。风险管理部门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风险管理方针、政策、总体战略与目标,对风险识别、风险评价、监测、控制、处置,研究制定风险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和评价指标等,实行风险管理问责制。当然,从管理的角度看,应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切实减少企业损失。

3.3 建立项目管理风险监控系统

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监控就是对工程项目风险的监视和控制。风险监视是在采取风险应对措施后,对风险发展变化的观察和把握;风险控制则是在风险监视的基础上,采取的技术、作业和管理措施。项目风险监控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

程中,风险会不断变化,可能会有新的风险出现,也可能预期的风险会消失。工程项目风险监控的主要任务是:随着工程项目的进展,密切跟踪己识别的风险,监视残余风险和识别新的风险;分析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风险的变化和风险应对措施产生的效果;进一步寻找机会,细化风险应对措施,实现合理有效处理风险的目标。

3.4 提高项目风险管理水平

铁路施工具有工点分散、流动性大、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其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的每个环节几乎都存在风险。因此,要强化风险管理中各个阶段的风险识别,分析判断影响项目风险的主要因素,综合运用各种风险识别技术和日常的工作经验。风险识别中主要强调技术风险、合同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和融资风险,在确定了主要存在哪些风险后,接下来的风险的评估也是很重要的 要综合利用各种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如专家打分法、确定风险概率法、净值法、方差或贝塔值法等。然后针对已识别出不同的风险和评估出的不同的风险程度,应用适当的风险控制技术,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总之,企业应当不断总结经验,认清各阶段项目风险发现规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 结束语

项目管理的过程其实就是风险管理、规避风险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识别、分析、评价、处理)一方面要靠企业的“团队”力量,靠管理水平、管理经验、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来进行,每个风险的规避、缓和、转移都是综合管理的结果。因此,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和适应于市场环境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重视每个环节的管理,企业的体系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建设,客观看待风险,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就会减少或规避风险对企业经营目的和效果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靠科学的风险管理技术,对项目风险的分析不能只是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次上,要引入科学的数学模型对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引入项目风险管理监控系统,及时、动态的对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并对项目风险管理中对风险的分析、评估需要的参数进行不断的修正,这样才能使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张峥.铁路工程项日风险分析【J】.建筑,2010(9).

[2] 杨宁.试析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J】.山西建筑,2007(8)

第8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 施工企业 项目风险管理

对于水利水电企业来说,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核心的一个内容,只有对风险做进一步分析,采取有效方法对风险进行化解,使风险能降到最低限度,才能保证企业的向前发展。因此,对项目风险进行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还可以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水平,使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强大的竞争市场面前处于有利地位。对于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来说,是属于一项系统又庞大的工程,涉及到的问题方方面面,工程显得非常复杂和庞大,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无处不存在风险。社会的高速向前发展,水利水电施工行业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如果仍然依靠以往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施工,不仅会带来更大的挑战,同时也会使得施工风险越来越大。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时,可以说所存在的风险贯穿于施工的始终,因此,作为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要对项目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使企业能够处于竞争的优势,保证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项目风险管理

1 . 1风险管理释义出现一些损失,管理人员事先对有可能造成的损失做进一步的分析、预测,并且进行有效的处理,以使风险降到最低状态,使施工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因此,这里所说的风险管理,是采用观察、试验的方式,再对相关损失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且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对项目的部门、质量、进度等各个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出对风险进行控制的相关规律。

1 . 2风险管理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的风险管理,可以使项目组织经验的实现得到有效保障,可以帮助把施工项目组织所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状态,并且能够进行及时的补充,使组织目标的实现得到有效保障。第二,项目的风险管理,不仅可以促进项目实施的合理化、科学化,还可以使决策的风险降到最低,对于存在的经济、技术、决策等各个风险,可以得到有效减少,而这些对于企业正常的经营将起着很大作用。第三,进行项目风险管理,可以使项目经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对于风险管理来说,实际上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相关管理办法,因此,风险管理可以把处理风险管理的各种费用进行分摊,使风险损失得到有效降低,保证项目组织经营效益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1 . 3项目风险管理的特征

第一,进行风险管理是有代价的。首先,风险的识别、计划编制、分析、监控等都需要有建设工程项目的资源来进行分配。由于风险管理主要是用来预防或者减轻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因此,它的价值有多大,怎样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这只有等到未来才能得到进一步体现,如果进行风险投资,在以后的日子里,风险管理的投入有可能会在未来进行抵消,也有可能要超过风险带来的损失,因此可以说,进行风险管理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二,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预测。对水利水电建设项目进行风险管理,不是等到风险事件发生之后才来进行追查,也不是在推卸责任,对于项目的管理团队来说,应该是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开放的一个工作环境,因此,信息要进行及时沟通,而这在风险管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第三,风险会随着项目的变化而变化。对于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项目来说,如果工程的目标、费用、时间等相关要素已经确定下来,那么,这个建设项目的风险计划也马上完成,因此,建设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工程费用、时间等发生变化,那么,相对于这些约束的风险当然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就要进行重新的评估。

2.风险类别

2 . 1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险

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时,有可能工程项目是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例如严寒的地区在冬天时是无法进行施工的,或者在进行施工时,有可能处于地震多发带地区,或者是泥石流地区,而这些自然环境对工程的施工都会产生严重影响。除此之外,恶劣的环境或者气候等,都会使施工企业遭受损失,或者是工程在施工时,台风、暴雨等自然气候的影响,都会给工程带来严重影响,使工程的成本增大,从而给施工企业造成损失。

2 . 2合同存在的风险

对于水利水电施工工程来说,经常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工程款的拖欠、工程工期的拖延以及原材料的上涨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没有按照合同履行有很大关系。因此,签订合同,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由于我国的国内工程存在买方市场,因此,建设单位经常是处于有利地位,当承包商要承包工程时,经常会强加一些不平等的合同条款,对承包商只提义务而不提相应的权利等。因此可以说,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时,合同是一切风险的根源所在,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对于不平等或者不合理的合同要提出异议,以免给施工企业带来风险。

2 . 3价格带来的风险

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的材料成本,一般是占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的72%。由于有的工程投资较大,属于长线工程,回收期很长,因此,作为施工企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材料价格的上涨。当今社会,通货膨胀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如果这个通货膨胀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施工企业尚还可以接受,而如果超越了一定的范围,那么,企业将面临着强大的压力,因此,作为企业的材料管理人员,要对市场上的价格信息以及价格动态做到及时了解,并且要联系可靠的货源,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因为材料的价格上涨而带来的风险。

3.有效降低风险的对策

在风险管理中,应对策略是整个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是对已经进行的风险做进一步的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因此,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制定出相关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首先,作为施工企业的领导,首先要有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大对工程项目的监管,加大对风险的管理。当施工项目开始时,此时整个项目的风险还处于控制的过程中,因此,这时候就要收集关于风险的各方面信息,对于将要出现的风险要提出预警,并且把这些纳入到项目的进展报告中。第二,当施工项目在进行投标之前,首先就要做好策划和评估,如果感觉到将出现的风险在自己承受的范围之外,对成功把握不大,预感到将可能出现很大的风险,那么,建议不要参与投标,更不参与合资。第三,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施工时,难免遇到材料价格上涨的问题,特别有的材料价格波动会较大,因此,企业的采购人员可以提前订立购销合同,并且付给供货商一定的定金,以此避免因为材料涨价而带来的风险。第四,可以采用分包商的方式使风险得到降低。当在进行分包合同时,一般要求分包商同样也要接受合同文件中的各种条款,以此使风险得到有效降低。第五,可以采取风险转移的方式,使风险得到降低。例如可以把风险进行有意识地转移,转移至工程担保或者工程保险等。第六,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合同进行管理,并且严格按照合同执行,以免因为合同造成风险。第七,对于项目经理以及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来说,要有高度的风险意识,要深刻认识到风险的危害性。当工程在施工时,要对施工项目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工人的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使他们能够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安全施工,降低风险。第八,可以利用工程的索赔使风险得到降低。在合同中,没有索赔条款,合同就无法体现其公平性,因此,工程的索赔可以贯穿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特别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程索赔更要引起重视,而这也应该引起施工企业相关负责人的重视。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时,对于所存在的风险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并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使施工企业能够顺利运行,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开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10).

第9篇

关键词: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

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结合实际状况, 借助科学管理手段, 应用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对造价风险进行预防和处理, 消除潜在的风险因素, 改善施工项目的建设质量和效率, 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资源利用效率, 并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的过程即为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指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对项目工程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使项目的工程造价得到控制和管理。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不仅与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同时它也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整体管理水平。

1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分析

(1)项目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从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能否获取工程承包资格,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承包工程盲目报价,最终导致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过高、经济效益不高。要落实项目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做好招投标工作前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深入分析招标文件相关内容及其潜在风险,及时了解工程物资在市场上的供需情况和价格变动,科学合理设置报价范围;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签订标准的建筑施工合同,尽量采用建筑施工合同的标准合同范本,贯彻落实合同归口管理制度。

(2)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一般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中标后如果严格按照投标文件进行施工作业,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但是,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阶段发生工程物资毁损、工程质量不达标等不良事件,工程造价就会远远高于预期合同成本。基于此,首先,建筑施工企业细化建筑施工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将建筑施工任务层层分解至相关负责人,严格按照施工规划的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保障施工项目质量和进度;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工程物资和机器设备的防潮防火防盗等日常维护工作;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强化安全施工理念,及时发现并消除施工场地的安全隐患。

(3)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作为施工项目工程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建筑施工企业往往由于验收阶段的工作量过大而使得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过高。在此阶段,如果出现工程施工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配合不紧密、已结算工程未及时验收审核等现象,就可能导致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失控。要解决此问题,首先,工程施工人员应当与工程技术人员紧密配合,收集整理竣工图和竣工结算资料,严格按照工程结算的相关要求制定工程量计算书;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落实工程竣工结算的复核工作,及时复查已完工工程,并保管好工程项目的相关资料。

2进一步完善我国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与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息息相关,进一步完善我国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强化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理念,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转变传统施工管理模式,充分认识到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对于提升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提高对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理念;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管理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等指导文件的相关规定,科学设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部门和岗位,合理安排人员,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与会签、合同归口管理等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为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2)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完善内部管理环境。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提高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提升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提高进入门槛等措施,积极吸引外部高素质人才为本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也要加强对现有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举行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学习班,及时更新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系统,提升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完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工作的内部环境,加强会计电算化在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施工项目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审核的工程造价管理。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施工项目投资决策的可行性研究,深入分析投资项目成本造价的各个环节,及时了解工程物资在市场上的供需情况和价格变动,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与资金限额管理制度,制定全面细致的预算规划和采购计划,科学进行招投标工作;其次,建筑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预算规划开展施工作业,做好工程物资防盗防潮等日常维护工作,及时对已完工项目进行查验核收等;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加强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事后审核,对于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之间的差异,采取相应奖惩措施强化审核效果。

(4)构建全面、 完善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制度。由于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所涉及大的内容广泛, 过程复杂。因此, 首先必须要构建完善且全面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制度, 在建筑施工工程风险管理中严格按照该制度来进行管理工作, 把风险管理贯穿到整个施工企业的各个管理环节中去, 以此增强施工企业抗风险能力, 确保其风险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 针对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推动其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5)提高合同风险管理。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仔细研究合同中每一项条款, 了解并掌握在项目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相关风险因素, 如工程索赔等问题。在合同管理中, 通过合同条款来进行相应的索赔, 提高其合同管理水平, 以此降低工程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所造成的影响。

(6)加强施工过程中风险措施。风险的应对主要是针对风险量化的结果, 为了减少工程项目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所采取的风险应对策略以及相关的技术手段,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应结合风险的实际情况, 按照其施工成本, 可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来专门负责管理, 采用有风险自留、 风险转移以及风险缓解等有效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关键控制环节包括项目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通过强化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理念、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加强施工项目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审核的工程造价管理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法律风险;管理

一、企业法律风险概述

企业法律风险泛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一切法律风险,如制度风险、诉讼风险、经营决策风险、合同风险、流程风险等。企业法律风险多由于企业法律主体没有依照合同约定或是法律规定来履行义务、行使权力,或是由于企业外部法律发生变化而对企业造成不良法律后果的可能性。

二、国有企业法律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国有企业并购上市以及改制的法律风险

收购与兼并是并购的主要内容。从法律风险角度来看,企业并购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涉及知识产权法、税收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具有极高的潜在法律风险,对企业具有较大影响。企业上市与改制则有可能存在非法买卖国有资产等法律风险。而已经上市的企业,如若不按照相关监管条例来运作,企业或是相关管理人员均可能会面临股东投诉、巨额罚款、潜在刑事诉讼或是摘牌的法律风险。

2.重大经营决策行为的法律风险

企业重大经营决策行为,如担保、重大购销与投资、资本运作、战略转型等,对专业性要求极高,存在较为复杂的法律关系,并且涉及企业重大利益,如若不对该行为进行有效监管,企业很有可能会面临重大债务风险,甚至是破产的法律风险。因此,该行为会导致较大的潜在法律风险。

3.组织、行业形式设立的法律风险

组织、行业形式设立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为:(1)部分老国有企业可能会面临重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集体诉讼等法律风险。(2)海外投资主要面临法律文件方面的重大法律风险。(3)高新科技企业可能会面临涉外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较为典型的组织形式缺陷例子要数中航油的失控。2004年,中航油被评为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却因为内部控制系统的不健全,内部组织不够完善,导致监督虚无,管理失控,最终导致其战略风险不可控,陷入了破产边缘。

4.合同法律风险

合同法律风险,主要是指在合同订立、生效、实施、转让、变更、违约责任确定、终止过程中,合同单方或双方利益受损的可能性。尤其是销售合同与采购合同所带来的法律风险,后果往往更为严重。例如,2004年,在四川长虹和APEX的贸易纠纷中,长虹未能收回的APEX所欠债务高达4.6亿美元。据长虹的季报显示,其净资产仅有132.15亿元人民币,这说明该债务竟占了企业净资产的30%左右。由此可见,合同法律风险给企业带来的严重损失。

三、国有企业法律风险的管理对策

1.构建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体制

国有企业要想全面控制与防范法律风险,首先应构建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体制,将一切企业经营活动都纳入法制化轨道。第一,应提高建立法律风险防范体制的意识,树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救济的防范意识,并将其和优化法人治理结构以及现代化企业制度相结合,将法律风险防范纳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第二,应完善制度化的企业法律控制环节,主要包含企业损失的追回或减少、企业法律纠纷的诉讼与非诉讼处理、企业合同的审核与控制、企业制度的合法性与风险预防评估、企业经营决策的法律风险评估等内容。第三,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经营管理特征以及战略发展目标来明确风险分类方式,并对法律风险进行归类。第四,科学排序法律风险,并对其等级进行相应划分,从而为风险管理与控制提供合理建议。

2.优化法律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制度与流程

在国有企业的法律风险中,大部分风险都是由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与流程不完善所导致的,所以,应当将风险管控措施具体落实到企业相关法律管理工作中。第一,在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管理决策中应充分发挥法律风险管理的作用,并把各类法律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归入企业日常管理制度与流程中。第二,重视企业法律精细化管理方式,提高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质量。第三,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开拓法律工作管理方式,将法律工作由以往的事务性转变为操作性与管理性并重的工作。第四,应不断总结优秀管理经验,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提升法律风险管理效率。

3.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决策全过程的管控

国有企业日常经营决策行为是产生国有企业法律风险的来源,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对企业经营决策全过程的管控。尤其是进行重大经营决策时,应事先对其可行性与合法性进行法律分析,并邀请专业法律顾问参与到决策中,以确保能够有效控制企业重大决策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此外,还应从企业日常关键环节着手,由点到面,将企业各项经营管理行为都归到企业法律风险方法体系中,对企业经营决策全过程进行管控,促使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

4.重视合同风险管理工作

合同风险防范是国有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国有企业应构建完善的合同管理体制。其次,组建一个专门负责合同管理的部门,对国有企业日常合同的订立、实施过程进行检查、指导与监督。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应对企业合同进行分级、分部门管理,企业各部门所签订与履行的合同由该部门专项负责,并定期向法律顾问汇报合同的执行情况。如此一来,对企业合同管理做到职责分明、层次清晰、流程规范,就能将企业合同风险保持在有效控制的状态当中。

四、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治企的逐渐深入,国有企业管理应当对企业法律风险与管理予以充分重视,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将企业法律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促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有效维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作者:崔毅 单位:天津市公共交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风险 防范

建筑风险管理是高层次的的综合性管理工作,涉及风险的识别、估计等范畴。在我国,风险管理起步较晚,目前也正处于探索发展过程中。在建筑工程中,风险是不依托与人的意志而存在于整个项目之中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随机性,而风险对企业所造成的损失又较为严重,因此,加强工程风险管理就成了现代建筑工程发展中急需研究的一个课题。

1 研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工程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能提高建筑企业对潜在意外损失的预测和估评能力。在建筑工程实施中,由于其不确定性让风险性也随着加大。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都《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发展着。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推进,现有的风险管理已不能适应建筑工程的发展。因此,研究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就具有了现实的应用意义。

2 影响工程风险管理的因素

由于工程项目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工程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也就相对复杂得多。研究影响工程风险管理的因素,对提高风险规避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2.1 体制因素。我国目前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对于建筑市场中的各方主体均处于适应阶段,各种机制(如保险机制、担保机制)也还没有建立和完善。机制的不完善让风险只能有各方主体自己承担,各方主体对机制的化解和规避也只能凭借自身力量和经验而进行,对风险的应对能力降低。

2.2 建设单位。目前建筑市场处于供求失衡状态,这样的供求关系必然导致恶性竞争的存在,这无形中加大了工程风险的隐患。此外,建筑单位在风险意识上的薄弱和对风险控制能力的低下也让建设工程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建设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建设工程质量的考虑更是造成更多较大风险发生的原因。

2.3 建筑企业。这主要表现在建筑企业和建设单位之间的矛盾关系。当供求不平衡的状态下建筑企业以市场竞争者的身份来提供服务时,建筑企业就会不自觉的去适应建设单位的要求,于是,为获得工程的建设权,权钱交易现象就随之出现,风险随之扩大化;此外,建筑工期的片面化追求也让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出现了“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为工程风险带来不必要隐患。

2.4 咨询服务机构。由于我国在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上的机制不健全,担保基本以银行为主,没有形成银行、担保公司和同行业公司的形式,于是,对风险管理提供的服务也只能限定在狭小范围内。从目前的咨询服务机构来看,从业人员在素质和能力水平上都基本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规程和服务内容方面也只是处于应付状态,这一方面影响了咨询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也为工程风险控制留下“后遗症”。

3 工程风险防范对策

要提高建筑工程对风险的防范,需要从承包方式、合同上、和索赔的方式来进行。

3.1 以总包的方式来进行集中管理。逐级承包必然让承包方呈梯级式增加,这就无形中将风险进行扩大。我国目前以总包为主,《建筑法》中也支持总包方式,总包方式能让风险得到集中控制,在工程造价和工程费用上都能得到一定的控制;而且,总包方式有明确的风险主体,能减少风险后的扯皮、推诿现象发生,对提高工程风险管理质量和促进经济效率有大有裨益。

3.2 以合同形式来明确风险。合同是对建筑单位和建筑企业之间的约束性法律文件。在工程风险管理中,合同的签订明确了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将风险进行明确的划分。但在合同中应选择一定的计价形式来降低合同的风险。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逐渐复杂化,工程的施工程度也逐渐增加,这就为合同的签订增加了难度,但无论怎样,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双方要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并对不可控因素做出合理预测,在此基础来进行合同的签订。

3.3 以索赔来化解风险。风险一旦发生后,合同双方就涉及到对风险的承担,为保证双方权益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施工索赔就是最好的办法。如何进行施工索赔就只有按照《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相关要求和投标文件、指令、会议纪要等来进行。在这里,笔者要说的是,工程风险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估计性让建筑主体必须在事前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合作的签订是让风险得到了化解。对于风险发生后,施工索赔让建筑主体对风险的责任得到化解,提高了主体对风险的承受力,有利的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不难看出,认识建筑风险的重要性,对建筑工程风险进行分析对工程建筑企业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而研究对风险的防控,能提高企业对风险的承受力,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宗让.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技术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5月

[2] 邓卫宁.工程风险及其应对策略[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年02期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招投标;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实践

1引言

企业的招投标阶段属于初始阶段,也就是项目合同形成阶段,后续的各项工作都以此为基础进行展开,并且直接影响招标方和投标方的利益,同时企业的招投标风险管理工作是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此可见,招投标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且有一定风险的工作,那么,在此过程中要学会分析获得的信息并科学处理,能够尽可能地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一定基础,因此必须重视此工作过程。

2企业招投标风险管理预警体系实现过程分析

2.1加强风险信息的收集及整理

较为完整而准确的市场信息对于企业招投标风险管理工作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要能够明确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全方面地整合相应信息数据,尽可能详细地做出风险预估和信息分析报告,同时保证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全面性,进而帮助企业及时调整招投标方案和设定目标。

2.2风险管理体系对企业招投标情况的动态监控

我们了解到,企业的招投标过程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整体也呈动态的发展趋势,因为各种风险因素会因为不同的条件而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监控,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未知风险。在进行监控时,合理地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明确不同强度下各种风险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建立一个科学的监测机制,保证能够及时监测风险信号的变化情况,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2.3对风险信息正确识别,对其进行评估分析

正确识别风险信息有利于企业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帮助风险预警工作小组确定相关风险因素,进而更准确地分析各类风险的性质及其可能引起的主要危害。记录准确的风险信息之后务必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切记要保证信息的详细和准确。若整个工作过程中出现危害较大、较为紧急的风险信息,应该及时向风险预警系统反馈,控制整个局面。

3企业招投标的风险与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3.1企业招标方的风险与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制定合理且符合双方利益的合同。拟定合同的过程是一个明确双方责任和利益的过程,要树立互利共赢的理念,避免因为合同风险而损害双方利益;明确招标范围风险。招投标双方要清楚地了解招标范围以及潜在的风险问题,能够及时了解实时的市场动态信息,制定清晰的招标范围;确保编制的工程量清单质量。如果初期的工程量清单出现问题,就难以为投标方提供正确的报价依据;制定科学的标段划分,保证无标底评标时的公正。合理规避各类风险,公平竞争,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3.2企业投标方的风险与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注意决策风险并合理规避。科学决策能为投标方节省资源,最大程度地保证人力、物力、财力不受损失,因此务必要综合考虑全局制定最终方案;明确投标文件风险。找准关键,注重细节,避免失误,灵活修改,力求拿出最完美的投标文件;同样制定符合双方利益的合同。合同起草过程中需要经过法律顾问修整,而后更要经过严格审核,避免出现法律漏洞,尽可能的为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纠纷提供利于己方的法律支撑和解决方案。

4企业招投标风险管理体系采取的管控措施

4.1将风险管控措施及制度措施进行充分完善

企业的风险管控工作需要在一个健康、科学、有力的制度体系内完成。我们要考虑可能面对的一系列的风险,考虑的可能性越多越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未知状况,通过完整的风险评估制定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同时在开展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发展和各项竞争的实际情况,依据准则工作,完善风险管控措施以及质量管理体系。

4.2重视企业招投标风险工作的日常管理情况

企业的招投标工作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因此要重视企业招投标风险工作的日常管理情况,对其进行动态监测。日常管理工作内容涵盖广泛且琐碎,更要清晰标注出各种潜在的影响企业发展的不良因素并进行整理解决。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也发现风险管理活动与日常经营活动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应对风险,员工明确自身职责,公司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落实管理制度。

4.3制定企业招投标风险管理的相关应急措施

企业招投标风险管理的相关应急措施对于风险管理十分重要。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及风险预警系统能够为企业的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提供保障,有效评估风险,将其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并将风险及其影响因素降到最低,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受影响,从而稳定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