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关读书的手抄报

有关读书的手抄报

时间:2023-06-02 09:59: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读书的手抄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小学二年级读书节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小学二年级读书节手抄报图片(1)

小学二年级读书节手抄报图片(2)

小学二年级读书节手抄报图片(3)

小学二年级读书节手抄报图片(4)

小学二年级读书节手抄报图片(5)

小学二年级读书节手抄报的资料:书香伴我成长

夜深人静,皎洁的月儿在盯着我们进入梦乡,万籁俱寂,惟有时钟“滴答”的脚步在延续。今夜难眠,昏黄的灯光下,我依旧沉醉在《读者》的世界里……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鸟语花香,轻风流水;享受历练。

阅读,是一种情怀——敞开心扉,亲近自然,聆听生命。

阅读,是一种幸福——丰富了我的知识,陶冶了我的情操。

难忘,与书一起走过的每一分钟,有过感伤的泪水,有过会心的微笑。书如挚友,迷惘时,给予人星光般的鼓舞,失落时,给予人清风般的慰藉,我最愿细听它低诉,聆听它轻唱。

书,是一位难得一遇的知音,书是一位慈祥的老师,书是一位伟大母亲。

读书是那样富有乐趣,它给我带来了不尽的乐趣又让我增添几丝莫名的忧伤。我不会忘记那与书一起走过的日子。我常在书林中或追寻昔日的足迹,或编织未来一个个美丽的梦。

闯进安徒生——读书让我知晓了人鱼公主在拼命救了王子之后变成泡沫的悲惨结局;丑小鸭在经历屡次嘲讽,排挤后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时的羞涩;灰姑娘在忍受非人的家庭待遇后与王子相爱的幸福场面;阿里巴巴通过“芝麻开门”用自己智慧夺得四十大盗的无数珠宝;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三十被冻死墙角时的痛苦;皇帝为了炫耀自己新装美丽而光身游行的愚蠢无知。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不孤独不寂寞,因为有书;

当我淹没在题海中我不觉得一丝疲劳,因为有书。

如果说书是花朵,我愿是千万只采蜜的蜜蜂中的一只;如果说书是海洋,我愿是畅游其中的千万条鱼儿中的一条,如果说书是天空,我愿是数十亿点缀星星中的一颗……

书香伴我成长悠悠地,飘出醉人的馨香,萦绕在我的心底,挥之不去,那是书香,一缕一缕,编织着成长的脚步……

携手回首读书的日子,充实,多彩,快乐。一路走来,书香一直跟随我左右,抚摸书中的脉络,品味文章的内涵,那行云流水的语句,雨花缤纷的意境让我着迷,倾刻间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像花瓣绽放在春阳中一般,我愿和书籍相伴,与书香相随,携手共同描绘美丽的画卷!一缕缕沁人心脾的清香,将会永远伴随我左右,让书香伴我成长。

小学二年级读书节手抄报的内容:古人勤奋读书典故

1.悬梁刺股

形 容发愤读书的典故。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 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2.牛角挂书

形 容勤奋读书的典故。《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 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后人遂以 “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 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3.韦编三绝

形 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韦 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是断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韦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等。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小学二年级读书伴我行的手抄报格式样板

2.有关小学二年级读书手抄报的文字图片

第2篇

培养师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善于读书的氛围,把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推向更广阔的领域,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精神,开展此项活动。

二、创建目标

与好书做伴,与文明同行。

三、创建口号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同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每天晨读课校园内要有朗朗的读书声。

2、各班选好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读书组织委员,组织班级晨读、晨背和午间阅读。

3、各班读书组织委员作好借书、分书等准备工作,阅读要求学生静心、投入,充分体现自主、自觉的学习风气。

4、读书时间为:晨读、午间阅读、每周一节读书课、双休日、放假时间,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5、语文教师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1)围绕每月阅读主题,备好课,上好指导课:①激发兴趣②读物介绍③阅读方法指导等。

要求学生做到:低年级——学生读后把书名、标题记录下来并摘抄精美词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要求教师做到:①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②有布置有检查,每周至少批阅学生读书笔记一次。

(2)反馈交流课,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①开展不同形式的美文诵读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水平。②开展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趣味性较强的读书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开展不同形式的写作比赛,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记叙文、读(观)后感、想象作文、童话等竞赛,检验读书、积累的成果。④三~六年级学生每个月每人编辑一份读书手抄报,丰富课余生活。

(3)及时检查评价阅读的成绩。

6、组织参加学校语文组、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有低年级讲故事、朗读比赛,中、高年级征文、手抄报、演讲、知识竞赛等。

7、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播送学生的读书作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

8、学校图书室每周定期做好各班借书登记工作。

9、教师、学生、家长共读书,一同打造书香校园。

(1)学生读书系列活动

①各班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

②各班学生结合每个月的读书主题办好读书手抄报(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人4份手抄报)。

③继续开展好每学期一次的校级优秀诗文背诵活动。

④各班鼓励学生去图书室借书,并开展借书评比活动。

⑤各年段每学期举行一次“书籍告诉我”读书知识竞赛。

⑥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建立年段、班级文学社团,使其成为宣传学校的一支生力军。

⑦开展好每学期一届的“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建议:每年的月日世界读书日为春季的读书节;每年孔子诞辰日月日为秋季的读书节)。

⑧开展“每月一星”推荐、表彰活动。原则上每班每月推荐一人,在升旗仪式上通报表彰,并请一名学生进行事迹介绍。要求学生作好“读书笔记”,并作为评选“每月一星”和上“书香荣誉榜”的依据之一。

⑨各年段每期开展一次“书香班级”或“书香中队”评选活动,并为选上的班级或中队挂牌。

(2)家庭读书系列活动

①印发《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告家长书》,进行宣传发动。

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

通过亲子阅读卡,架设家校沟通的桥梁,营造浓郁的家庭读书氛围。父母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30分钟),并在《亲子读书手册》上签字。参考学校推荐书目,为孩子购买书籍,订阅报刊。校园读书节时,邀请家长参加。那一世

③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④开展“亲子读书――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五、具体安排

年:搞好基础建设,形成精神合力,营造书香氛围

教师:进行主题研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知识积累;

学生:博览群书,知书识礼,积淀人文传统。

年: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师生在阅读中成长。

年:总结与提炼,形成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2、年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年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少先队、各班级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1)“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启动仪式。

(2)做好整体规划,成立“书香校园组织委员会”。

(3)设计行动标识、行动口号、阅读宣言。

(4)做好以突出书香特色的环境布置,添置图书,可采用学生志愿捐书等形式充实班级图书架。

(5)各班级出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并在黑板报中设立班级“书香荣誉榜”。

第3篇

教师应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课堂之外的生活有效融合,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其快乐巧妙地学习。结合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在课堂之外开展的几种语文实践活动。

一、定期举行辩论赛或者演讲比赛

利用自主活动课,一个月两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还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与沟通的要求,语文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的能力。我认为,辩论赛和演讲比赛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沟通,而且还能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而辩论赛的主题可以与课文有关,也可以和社会相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教师不能无视时尚文化对生活的影响,不能仅传播孔孟之道以及古代近代经典,更应该将经典与现实完美结合,才更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每天坚持出一期班级手抄报

先给手抄报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两人一组,全班轮流一天出一期,板块包括报刊名称、期数、责任编辑、策划以及正文,正文可以评论社会、学校或班级新闻,也可以传达喜怒哀乐,心态波动,班级动态,可谓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出手抄报看似简单,其实从主题选定到排版设计,从版面美化到誊写油印,都包含了很深的学问。相信这样一种语文实践活动既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引领学生博览群书,还可以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机会以锻炼综合素质。

三、课外坚持写随笔

随笔的题材可以是天文地理,可以是古今中外,可以是生活学习;其行文如汩汩泉水,意一到便随笔尖倾流而出;其篇幅可长可短,发乎内心,自然流露;但是,看似随意的随笔,并非完全自由,比如立意不能太低俗,思想不能太偏激,情感不能不健康。我一般会作如下要求:第一,写生活随笔,记录下生活中最独特的感受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记录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既能帮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也能提高他们的文字运用能力;第二,写读书随笔,要求学生在看经典著作时,透过文字的表面感悟作家内心的情感与思想,再与自己现实经历结合产生情感共鸣,最后通过文字来表达。这样既避免学生看书时走马观花,又丰富了学生人生经验和内心情感。第三,要求学生“我手写我心”,用一颗真实的心,写真诚的感情,不矫揉造作,不虚情假意。“随意而不随便”地对待随笔,才能写出美文佳作。

课堂之外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其实就是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出发,不乏乐趣,收效也高,长此以往,学生综合素质能得到极大提高,善听,能说,精读,会写;老师也能在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任务,与学生达到“双赢”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

第4篇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会读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坚持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丰富学生的读物

课外读物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生意盎然。因此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读物,不断地让学生尝试到知识的甜头,不断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而且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

2、授之学生读书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世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良好的学习方法,便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阅读也要讲究方法,若教会了学生阅读方法,就等于给了学生“点金术”。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课外阅读需要;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老师应该要因人而异,抓住学生的不同兴趣与爱好,有创造性地引导他们选读课外阅读的内容,满足自我情感的需求,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益。

我认为学生在读书时应掌握“浏览”、“博览”、“速读”、“精读”四种方法。“浏览”即在读书时,对文章的次要部分一目双行,大略地了解其大概内容,不需细嚼慢咽、品滋品味,这样省出时间可在重点部分多下功夫;“博览”则指读的范围要广,即博览群书,不仅要读作文书,还要读科学书、童话书、故事书等,而且要掌握书中文章的主要内容;而“速读”是指默读与思考同步进行的快速阅读,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默读,做到眼到、心到,读与思相结合;“精读”则需对文中描写精彩、含义深刻的重点部分做到细读、深思,理解其义,晓之其理。

有效地读书,才能积累语言,沉淀情感,才能笔下生花!

3、创设学生的读书氛围

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我认为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则更能唤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基于这种认识,我的做法是:

首先,举办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在班级中组织开展有关竞赛活动:如百科知识竞赛、作家作品知多少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书法、写字比赛、报刊剪贴、编辑赛、口头作文赛、手抄报、墙报、黑板报比赛等活动,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阅读的价值所在。

第二,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表扬奖励一批读书收获大的学生,抽取他们的读书笔记,在学习园地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同学摘记的优美词句,放假期间则让学生把“优美词句共赏析”作为手抄报的内容,办个人手抄报,让每个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第三,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在班级经常性组织学生之间开展课外阅读的心得交流会,以学生阅读时的心得体会,通过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彼此增进对阅读的进一步了解,这样无形中就给学生一个动力,促进了读书的劲头。

第四,积极组织向校内外刊物投稿。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让学生互相学习,看到别人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学生就会不甘落后,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使爱读书的氛围更浓,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此外,老师可在班级图书角订一些学生喜爱的优秀报刊。如《青年报》、《作文成功之路》、《少年博览》等。学生喜爱的新书报一到,大家必定会争先恐后来看,这样互助传阅也便于形成一种读书气氛。

通过创设各种阅读活动氛围,丰富课外生活,开拓学语文的天地。这样,学生学语文就不以为苦,而是生龙活虎,兴味盎然了。

二、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知识

阅读包含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在学生乐于读书的前提下,学生会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而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学生广泛采撷的素材。所以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既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也开拓了视野。

1.读记结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学生乐读、想读、愿读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要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才能将材料积累下来,否则盲目性地阅读会如“水过鸭背”“走马观花”。

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即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提纲型:即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即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2、读中导说

第5篇

【关键词】阅读兴趣;方法指导;阅读成果;阅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本人曾经做过课外阅读调查,不少学生反映:“看动画片和打电脑游戏比读书更有趣。”电脑游戏富有挑战性、刺激性,有时甚至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这种诱惑力对辨别能力较差、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来说,胜过课堂学习,甚至胜过学校开展的有益集体活动。因此,迷恋游戏的同学往往无心听课,有的同学甚至为玩游戏而逃学旷课,这样势必会导致学习任务不能完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素质教育的宗旨呼唤教师把有益的课外读物充实到儿童的课余生活当中去。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吸引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激发他们的读书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构筑课外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保障,让学生自主营造读书的氛围,会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一)开辟“班级图书角”

我们学校在每个班都添置了一个图书橱,学生代表从图书室和阅览室借来了他们喜欢看的书籍。这样学生们在课间、午休或放学的空闲时间就可以随手翻阅,看到自己喜欢的书还可以借回家去看。学生们还选出了几位比较负责任的同学当图书管理员,负责登记借书、还书记录,整理书架,并定期更换图书。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图书角”深受大家的喜爱,形成了争相阅读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二)创建“家庭小书房”

家庭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我通过家访或开家长会的机会,与家长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在家里的一角放个书架、书桌,买些孩子爱看的图书,再加以装饰一下,让孩子们在这个小天地里享受读书的无穷乐趣。

(三)设计课外阅读栏目

在班级的黑板报或学习园地开设“好书介绍”、“读书心得”等栏目。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的读书热情一旦被激发起来,进入知识的海洋遨游,开阔视野,必定能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二、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课外阅读

(一)自主选择阅读篇目

平时的阅读,放手让学生去选择,让童话故事、科普小说、民间故事、寓言故事走进学生的生活。在指定性的课外阅读上留有选择余地。建议学生选择阅读篇目时,主要掌握四条原则:结合课内学习内容选择;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选择;结合本班实际选择;结合自己的爱好选择。

(二)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

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我校在每周二、周四中午午休时间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每天下午第三节的活动时间都有安排学生进图书馆借书或到阅览室看报刊。每个周末都有阅读任务,学生要借书回家阅读,并做记录。

2.掌握一般读书程序。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要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文章内容。

3.摘录好词好句。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勤做摘抄,像蜜蜂采蜜那样及时地不断的把优美、精彩的词句摘抄下来,达到积累的目的,学以致用。读书做笔记是提高读书质量、积累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它仍是辅的,所以读书课我坚持让学生以读书为主,做读书笔记为辅,不使学生因为做笔记占用较多的读书时间而影响读书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把做笔记看做是一种乐事,自觉自愿去做,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报刊剪贴。我经常从《小学生周报》上挑选一些适合学生阅读口味的文章,这些文章图文并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剪贴报刊资料的热情,组织他们从报刊上剪贴自己需要的、喜欢的资料,甚至鼓励他们自己办小报。

5.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我们利用早上或中午的时间,开展故事会、图书介绍会或诗歌朗诵会。讲故事的同学要把故事读给大家听或讲给大家听,再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三)指导写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的笔记可写主要内容,摘抄好词佳句,写下主要收获、读后感想等。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好词、好句的摘录本。读书笔记能及时收集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成果;同时家长参与评价,及时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学生勤做摘抄,像蜜蜂采蜜那样及时地不断的把优美、精彩的词句、片段摘抄下来,达到积累的目的,学以致用。

1.指导记录的内容

如: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等;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精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

2.指导记录的方法

学生在阅读时使用符号在书上作批注;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写成内容提要,或是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理成结构提纲;摘录词句、段落、小知识、名言、警句等;写读后感,要求可低些,写时只要抓住原文的要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即可。

此外,课外阅读不但包括一些报刊书籍的阅读,也包括网上浏览、听广播、看电视等。

三、形式丰富多彩,展示阅读成果

1.定期举办故事会、佳作欣赏会等活动

以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巩固和扩大阅读效果,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积极性。

2. 开展手抄报竞赛

学生把个人的读书心得反映在手抄报上,从版面设计到稿件组织都亲力亲为,把学生的阅读、写作、画画、书写各种能力融于一体,在自我参与中受教育,丰富了课余生活,使学生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例如以“感悟幸福 分享快乐”、“保护地球爱我家园”为主题的手抄报竞赛活动,增强了学生心理素质和环保意识,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操。优秀手抄报在班里《学习园地》展览,并推荐到学校《展示栏》张贴。

3.学期末进行《采蜜集》评优

《采蜜集》的评优是全班人人参与、个个都是评委,互相学习、交流、受教育的过程。被选上的《采蜜集》画面点缀得那么美,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富有艺术感,让人感到新鲜有趣,逗人喜爱。这是课外阅读的真实记载,是学生辛勤整理、动手动脑的结晶。

4.结合教育教学开展读书活动

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有趣的读书活动,每学期我班都举行故事会、演讲会、经验交流会、主题班队会、读书征文、书评等活动,评选最佳读书征文、笔记向学校推荐或向少儿报刊投稿。我班学生陆续有十几篇文章在全国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当这些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拿到证书和奖品时,内心体验到课外阅读的成功喜悦。

四、课外阅读实践,推动各项工作

通过几年多来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使班集体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

1.学生的读书兴趣高了

全班100%参与读书活动,改变了我刚接班时的状况。每天下午的小队活动时间,班里轮流有一个小队到图书馆阅览,定期在全班汇报,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读书活动从没间断。如刚接班时,班里的20多名男生,课外时间经常沉溺于电脑游戏中。通过开展读书达标竞赛活动,电脑游戏在我班男生中渐渐地失去了吸引力。他们从狂热的打电脑游戏回到理智地去读书,阅读倾向日趋成熟。

2.学生读书习惯好了

课外阅读的开展,使我班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已养成。95%的学生坚持每天看书报。根据个人情况,将阅读的书籍、报纸有关内容摘录或剪贴下来,有的同学还能分析评论,对书中人物、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课余到图书馆阅读的学生多了,阅读的面也广了。多读书,读好书成了许多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需求。

3.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

由于学生在平时有意识或无意识记忆下来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加深了学生对字词及课文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珍珠鸟》这一课时,我问学生还知道哪些鸟?有的学生说有蝙蝠,当时就有一位同学反驳说蝙蝠是哺乳动物,不是鸟。讲完《和时间赛跑》后,我问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有一位同学居然用古诗《长歌行》这首诗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来理解课文的含义。学生通过阅读补充课文有关的知识,不仅使全班同学受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自己去搜集获取信息的能力。

4.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了

但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爱读报刊与课外书的好习惯,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阅读方法。在素质教育中,学生多读好书是十分有益的。自从投身到课外阅读后,渐渐地,学生变得上课大胆发言了,尤其是作文成绩逐渐提高,呈上升趋势。

图书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课外阅读助了一臂之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尝到了读书的甜头。

5.学生行为文明了,班风好了

我惊喜地发现,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实现了我最初的希望,还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

同学们不但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在课外阅读中,也学会团结互助,有了好书互相推荐借阅,相互交流体会,共同提高课外阅读水平。

第6篇

一、从兴趣入手,使学生爱读书

树立榜样。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吸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以身作则。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或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重视阅读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会用读书方法。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选读、精读、速读三种读法。(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他们认真读书的好习惯。(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中,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选读或速读,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植物的文章时,可引导学生为各种植物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像力的训练。

三、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讲。我班坚持每天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农村新貌、校园生活、环保教育、国家大事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前,学生就办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百年奥运梦》等。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知识需要积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人类社会的灿烂文明,就是一个在学习,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不断进取,周而复始的过程,而学习与继承的手段,基本都是通过阅读前人留下的文件、书籍,让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等。可以说,如果前人的历史沉淀堆积成巨人的肩膀,那阅读就是我们通向巨人肩膀的阶梯。无论何种知识领域的阅读,均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基础,而文字基础的打造,必须经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学生时代语文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只是占漫漫人生的一粟,人类拥有的知识,更多是课外阅读学习到的。可以说,阅读与语文学习是相互相成,紧密联系,不可或缺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 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50 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而扩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有效地提高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1 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图书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他们而他们亦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要对拟推介予学生的图书加以甄别,既不能内容较深,语句枯燥,又不能简单肤浅,令学生读之无益。

2 通过讲解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不懂得课外书的趣味。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三的阅读课,我们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帮助学生分析书中深奥的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3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下介绍四种:

3.1 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3.2 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对于一本书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地进行课外阅读的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作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3 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慨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3.4 摘录批注法。此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做到读与思共,思与读随。

4 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

建设书香校园为目的,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结合学校的读书工程,可开展“书香班级”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班内举办系列读书活动,以活动带读书,以读书促活动。采取多种措施,人人参与读书计划。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各类活动。开展写读书笔记活动,并辅之于阅读手抄报评比、朗诵会、阅读经验交流会、背诗擂台赛、课本剧等学生们乐于参与的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5 在评价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也会在日记中有所表达。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特别重要。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文章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在辩论会上,在小记者会上,在演讲会上,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级制度中,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积极进行展评,从而给学生一个舞台,让积累腾飞。

6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当前,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本里,而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令语文学习通过文字阅读的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外阅读体系,推进课程改革和发展。

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殊的节日、殊的事件、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储存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可指导学生准备一个阅读积累本,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把书中的精彩之处积累下来,为日后的写作作好储备。可有目的,有计划性的组织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知识面。如在诗词《》学习中,由于年代久远,现代的小学生已远离那些战争年代的故事,从根本上理解这篇诗词确实有一定困难。这时,可让同学们做一次关于的阅读积累,使学生通过查找资料,阅读文章,加深对的认识。这样的积累有了几次,再学起难懂的课文,学生就会先从课外入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拓展思维空间。

第8篇

        如何针对农村的教学实际情况,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同样也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我们学校自从开展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活动的课题研究后,各班语文老师都在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的老师采用讲故事、成语接龙的方法;有的老师采用办手抄报、知识竞赛的方法;有的老师采用读书笔记评比、每日一段美文欣赏等方法……以上的好些方法,我都曾用过,其中,我觉得要属“讲故事”最能让学生感兴趣了。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教师要讲故事,个个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听得津津有味。随着我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演讲,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叠、期待结局之际,我戛然收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便高了。

        二、积极营造氛围,给学生一个乐于读书的环境。

        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我们可以利用教室这个自然的学习空间,张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可以让学生写自己的读书箴言以时刻提醒自己;还可以在学习园地上张贴学生的读书体会。当然,教室里最好布置得比较接近自然,让他们的空间更加清新,从而心情舒畅。

        三、建立“班级图书角”,提高图书利用率。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我们便自己动手在班级上建了一个小小的图书角:把电视柜的两层收拾出来,摆放上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童话、连环画、作文书,还有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少年博览》、《昆虫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书有了,再推选出一名工作认真的图书管理员,让他来负责图书的保管,登记学生借书还书的时间以及有无损坏情况,对故意损坏图书的要求其造价赔偿。这样可以确保人人有书看、人人都爱书,可以让每本图书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四、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略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上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地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

 &nbs

p;      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课外书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

        这种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和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5.写心得体会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

        五、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

第9篇

一、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学生想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殿堂,激发读书的欲望,并从中找到读书的乐趣。让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低年级学生,他们掌握的字词较少,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但这个阶段的孩子十分活泼、有很强的表现欲、想象力丰富等特点,是语言学习的最佳阶段。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有的老师就巧妙地结合课文给学生讲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听过这样一节课:一位老师在进行拼音教学时,她抓住课本中那幅意境优美的情景图,适时绘声绘色地给孩子讲一个与图文相关的小故事,来引导学生学习拼音。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记住故事的内容,同时也接受了老师传递的信息:读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能获得许多知识。之后,老师又把所学的内容配上琅琅上口的儿歌,孩子们学得兴致勃勃,整堂课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拼音,掌握了要点,教学效果非常好。汉语拼音一学完,学生们就迫不及待自读带有拼音的小故事了,读得津津有味,有的同学还把自己看到的故事眉飞色舞地讲给家长和同学们听呢。

我深受启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利用各种方法和条件创设阅读教学的情景,比如说在教学《大江保卫战》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对1998年的那场洪水比较陌生,因此我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从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阅读,在阅读中体会情境。

我还经常采用相声、小品、童话表演、成语接龙等形式寓教于乐,例如:在教学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时,我让学生扮演成文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在编一编、演一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使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从而达到享受阅读的乐趣,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得到巩固。

二、利用课堂教学,延伸课外阅读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抛砖引玉”的作用,“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读书中提高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好读书”。

如:在学习了《三顾茅庐》这课后,我说:“《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你知道些什么呢?”学生思索片刻,就有人举手了。纷纷说:《桃园三结义》、《七擒孟获》…….我又追问:“谁能来选择一个故事讲讲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把故事讲得支离破碎。这时我趁机说:“要想知道完整的故事何不去借书看看呢?”课后,学生就到图书室去借书看。还有不少学生自己去买书看。他们都认真阅读,并用做书签、画插图、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所读的内容。

记得有位老师在教学《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故事结尾时,又给学生讲了《驴子和狼》这个故事,在故事中她故意设疑激趣,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当讲到:有一天,一头小驴子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一只饥饿的大灰狼,情急之下,驴子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我脚上刚才被扎了一根大刺,如果你想吃我,就请你先拔去刺,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扎破。”狼信以为真,......老师忽然停住了,后面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学生迫切希望知道结果,老师趁热打铁,出示《寓言故事》一书,要想知道结果就读这本书,学生被故事情节吸引住了,纷纷要求借阅。这样让学生享受奇妙的故事境界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主动去阅读。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原因,好奇心很强,常常对小动物、植物、浩瀚的星空及种种自然现象大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经常会问些有关自然现象的问题。如:鸟儿为什么能在天上飞?萤火虫为什么会在晚上发光?花儿为什么开在不同的季节?天上为什么要有闪电和打雷?……每当此时,我就会及时地向学生推荐有关课外读物,如《植物王国》、《星球之谜》、《十万个为什么》等,并告诉他们书会解决你们的疑问,书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就会自发地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满足自己的探究欲望,从而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作用和乐趣。

三、开展班级活动,激励学生多读

为巩固学生对课外读物日趋高涨阅读兴趣,渐渐转化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有必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创设各种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享受进步和收获的喜悦,激发读书后的成就感。获取读书的乐趣越多,就越会主动广泛地去阅读。从而落实了“多读书”的目标。具体方法有:

1、开展课间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开展朗读比赛、办读书剪贴报、手抄报,开展读书会、讲故事比赛、读歌朗诵会,展示优秀读书笔记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间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觉进行课内外阅读。

2、阅读成果的展览

黑板报的一角开设“荟萃栏”,介绍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和作品,介绍读书方法;不定期举办手抄报、“作家作品知多少”等读报荐书、阅读欣赏展览活动,把课外阅读推向一个又一个。

第10篇

【关键词】激发 课外阅读 兴趣 志趣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40-02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事实上,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资源极为有限,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普遍不高。那么,如何来激发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一、丰富阅读资源,让学生有书可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阅读,必须要有阅读材料,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要有阅读素材。不断开发阅读素材,让学生有书可读。从调查看,农村学生阅读的书本材料极少,大部分学生的阅读书本材料仅仅是《学语文》、《同步作文》等,一两本课外书籍根本不能满足学生若渴的求知欲,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匮乏的原因可见一斑。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这些途径让学生“有书可读”:

一方面,学校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建立图书室,不断添置书籍。学校抽出专用经费,添置图书,为图书室充实内容,努力为孩子创造出阅读条件。另一方面,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自愿捐书,假如每个学生能捐1本书,那么40人的班级就有40本书供全班同学共享。第三,利用优势资源,开发阅读素材。尽管我们没有整齐的街道,辉煌的灯火,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但良好的阅读素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青山绿水,荷色田园,这些洗尽铅华的资源无不成为城市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阅读素材。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能发现这些优势材料,并能阅读它。如春天来了,让孩子们到大自然这本无字书中去阅读,去体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去感受春光无限,去发现美,他们一定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以活动为载体,促成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

(一)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竞赛活动。形式多样的读书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小学生年龄小,表现欲、好胜心强,组织开展多形式的交流、竞赛活动,既能激发出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能及时检查阅读效果,便于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每周的“课外阅读之星”、每月的“课外阅读小能手”、每期的“课外阅读最佳个人”、“故事大王”等评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自办手抄报,展示课外阅读成果。阅读最重要的是感受和体验,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手抄报等活动将这种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进行交流,从中获取快乐,从而对课外阅读产生乐趣。

(三)开展“四会”,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风气。所谓“四会”,即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会、好书推荐会。由于学生最爱听故事、讲故事,也最爱读故事书,所以我都要利用作文课、早读课或晨会、周会,举行一两次故事会。往往一经发动,学生纷纷报名参加。大家都争先把自己从课外读物中学来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出来。有时他们还会采取分角色表演的方式讲故事,使活动趣味无穷。“佳作欣赏会”一般采取音像结合的办法进行佳作欣赏,即一面欣赏佳作的朗读录音,一面看展现作品情景的有关图片或投影,让大家从佳作欣赏中获得教益。让学生做好阅读成长笔记,记录自己课外阅读的书名,阅读篇目,写出内容梗概,摘抄好词佳句,写出阅读心得等,每周定期在全班内交流读书心得。定期举行好书推荐会,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由教师或学生相互之间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当前阅读的书籍,并要说出包括好书的内容、背景、作者等相关的推荐原因,然后确定推荐指数,学生根据推荐原因、推荐指数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

(四)学校还可创办儿童文学社。发展优秀课外阅读分子入社,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积极办好社刊。通过社刊指点读书方法,推荐最新书目发表学生优秀习作作,交流阅读感想,展示阅读成果。在校内黑板报、宣传橱窗中开辟读书知识专栏,教室内布置名人读书名言,为学生营造理想的人文化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在这浓烈的读书气氛中耳濡目染,深得其益。

三、建立激趣评价机制,使学生对课外阅读形成志趣

评价是在特定信息的基础上,对事物某种属性所做的价值判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

(一)采取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参与评定过程,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调控能力发展。小学生受认知能力的限制,难以正确地评价自己,为了防止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茫然感,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作评价。教育心理学中的“期望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看法、期望会贯穿于言行之中,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以鼓励、表扬为主的评价机制。“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强化小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在学生课外阅读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帮助学生树立课外阅读的信心。

(三)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在评价学生的阅读时一定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

学生在评价中逐渐树立了信心,真正感受到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了快乐,于是就会自觉地、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并形成志趣,长期坚持下去。

第11篇

小学课外阅读在课程范围之外,原则上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但教师的引领也是必要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么,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呢?我想这个平衡点应该是“黄金分割比例――0.618”。学生自主阅读比例是0.618,教师的课外阅读引领比例是0.382。对此,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1.合理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课外阅读时间的安排要寻求其合理性,我们需要做的是既做好学科教学,又通过快乐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达到为学科教学服务\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如果硬性安排晨读、午读、暮读,学生会力不从心,或者只是被动应付,那么课外阅读大多也就流于形式了。课程学习的时间要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也要合理安排,学生的自主阅读要放手,教师的课外阅读引导也是必要的。实践证明:学生如果把0.618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课程学习上,那么成绩将会取得长足进步;教师如果把课外阅读的0.618还给学生,那么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就能提高更快。

2.激发学生阅读的需要――寻找适合的阅读素材。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第一类是低层次的缺失性需要,第二类是高层次的成长需要。在实际生活中,那些对阅读不感兴趣的学生是因为较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给小学生以亲切感、归属感、信任感是激发其阅读兴趣的前提。首先要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把阅读与观察结合起来。例如带孩子仰望星空,讲述“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同时要求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自己编织有关月亮或星星的故事。通过辅导,学生懂得了选择读物的一定方法。有了高层次的成长需要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读物。

3.重视阅读过程的评价――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果。在广泛阅读中积累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故事、生活常识后,学生有了急于表达的欲望。学校每周安排的阅读活动课、班级每月开展的专题性课外阅读活动课给学生们搭建了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舞台。可以在活动中评选出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奖励。活动形式有开故事会、成语竞赛、知识竞赛、好书大家读、说说一本好书、表演等。每个学期,我们班级还配合学校的相关活动,开展“读书之星”“读书小报、读书笔记”的评选活动及美文诵读、古诗文背诵竞赛活动。为了对学生阅读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我们在“班级阅读中心”的一侧建立了“阅读成果展示中心”,学生的阅读笔记、手抄报、表演的道具等一一摆放其中。还在墙壁上开辟了课外阅读专栏,“学生绘画笔记展”“读书之星”“班级读书大王”等展示空间既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又给一部分学困生作了示范。

雨果说:“学会读书就是点燃火炬。”把握好课外阅读的黄金分割点,让学生真正把阅读当成自己的事情,尽情品尝书香,是我们做教师的最大快乐。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教师 课外阅读 有效指导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许多语文教师不重视阅读教学,即使重视,也只是把阅读教学局限在课本的“基本篇目”之内,忽视课外阅读,甚至把课外阅读视为“不务正业”,正是这样的观点,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压制了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九年累计400万字以上的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要达到这一阅读总量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厚实的基础。

一、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1. 陶冶学生情操,对其人生发展作出指导。

对学生而言,阅读大量健康有益的书籍,可以净化思想,陶冶情操,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等革命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广为流传,这些作品影响了一代青少年学生,树立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写读书心得,其中一个学生读《美国著名演说集》后写道:“它使我懂得:追求真理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当一个人舍弃了一切――功名利禄、个人幸福甚至生命时,相信他便获得了真正可贵的东西:人的精神、人的尊严、人的勇气和力量,那时,真理也就和他同在了。这样的人,便是我无比崇敬和立志追随的。”我们都说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其实一本好书也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或者人生的一个阶段。

2. 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和深刻,需要阅读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已很难满足学生们认识的需要,只有给他们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才能跟上时代,获得最新信息。近几年的考试内容就注意了这一点,经常会在试卷上出现一些新名词或和新科技挂钩的题目,要是能够注意到这点,就不会因为对题目陌生而束手无策。

阅读大量健康有益的书籍,对于训练人的智力因素如言语的组织能力、语言的顺畅和识记、推理等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阅读多了,大脑里储藏的信息也多了,就能产生知识的迁移,产生联想,分析多部作品的同异,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聚合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比较阅读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信息论的角度看,阅读中不可避免地会把新信息和已知的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并寻找出某些联系,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信息组合,因而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3.提高学生审美赏析水平,完善人品和人格。

社会文明在不断进步,文学鉴赏日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几年来诗歌鉴赏被引入语文试题,就是一个典型的证明。作品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仅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只有在广泛的课外阅读基础上通过赏析才能完成。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内容、形式、风格、流派如何,学生通过阅读,就可以在思想内容方面鉴赏作品所展示的假恶丑和真善美,在艺术方面感受文学作品的修辞艺术、结构艺术……从而受到艺术熏陶,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改善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当学生感受到某种美的事物、美的言行、美的情操时就能产生某种愉悦之情,从而萌发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培养高尚的情操。尽管有些作品是把美毁灭给人看,却能激发人们对毁灭美的恶势力的愤怒,产生消灭丑恶、维护美善的思想感情,从而得到审美愉悦和满足。例如,有的学生对《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和神甫富娄洛进行了人物赏析审美,卡西莫多外貌丑陋,但心地善良,以生命维护“美”的代言人――爱斯美娜达;而富娄洛外貌俊美,但心地险恶,极力摧残美。学生通过阅读审美,潜移默化地把美的事物化为自己的高尚情操,从而完善自己的人品和人格。

二、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1.机动灵活地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籍。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仅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才会游刃有余。当然教师绝不能忽视推荐方式的机动性,推荐方式要灵活,可以推荐书刊,也可推荐篇目,还可介绍内容。例如,我在给学生上课外阅读的时候,就给他们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故事内容。课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看这些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总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往住想了解自己的老师在他们这个年龄时是如何学习的。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利用时机和学生谈谈自己儿时的学习,为学生树立榜样。

2.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我们还可以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我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专门要求学生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报,阅读了大量怎样读书的有关知识,然后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互相观摩、互相学习,悟到很多东西。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可组织多次,使学生在办报刊的过程中提高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3.指导学生熟读古诗词,感悟古诗词。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平时课外诗歌指导时,安排每周背一诗词。在每首诗词拓展引进时,采用“同题异文”、“同人异文”、“同意异文”等途径扩大古诗文的阅读量。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其中“见”、“作”、“吟”均是有所感悟的表现,也是语感的初步生成。这样积累一多,语感不断得以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形成。

综上所述不难得知,我们试图通过少数课本中经典范文的反复嚼烂,让学生读懂天下所有文章的想法是不可取的,课外阅读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手段和认识周围世界的途径之一。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学生心灵和人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指导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只有这样,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积淀和语文综合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未来才会更加灿烂和辉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