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羚羊木雕教案

羚羊木雕教案

时间:2023-06-02 09:59:16

羚羊木雕教案

第1篇

关键词:语文课 活力 生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充满活力,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从教案的设计,课堂的引入,到精妙地组织课堂教学,以及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努力求新,把课上“活”,还要在教学方法上真正变注入式为启发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交流,把学生教“活”,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

积极引进“活水”。活动是施展学生才华的舞台,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阵地,是人才脱颖而出的契机。我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需要,广闻博采,及时引进时代“活水”。如增设“文化快餐”,每堂课拿出三到五分钟,开设“三分钟演讲”,“每堂一首诗”,“每课一成语”等栏目,自习课时的佳作欣赏、读书心得交流以及课文情境的模拟表演和分角色朗读等活动的开展,全方位激活了语文课堂教学。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每两周拿出一堂课展开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出能力,挖潜力,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锻炼,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让学生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主角,使语文教学呈现勃勃生机。

用心设计导语。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掀起一个小高潮,起如爆竹,结如鸣钟。

如在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前,我就利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音乐画面,从一开始,学生就被精彩的画面和气势磅礴的歌声所吸引和感染,自然趣味盎然,兴致百倍。整堂课学生都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激情飞扬,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内容不同,教师的素质和个性不同,导语的设计方法也就各异。我们不管采用哪一种导语设计方式,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情绪的目的,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擂,老师要用导语这一“重槌”敲响课堂“响鼓”第一槌。这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用语言弹奏起美妙动人的乐曲。

精心设疑提问。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日本著名教学家斋藤喜博甚至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可见,“问”是何等的重要。但老师的提问是一门艺术,问题提得好,学生就想说、会说,也就达到了运用中理解的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提好问题:首先问题要新颖,所谓“新颖”,就是要教师善于从新的角度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意料,能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寻求答案。

如引导分析《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学生容易忽视的问题:“一个涉世未深的无知少年没有受骗,反而皇帝、老大臣、官员及老百姓却均一一被骗,为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思维异常活跃,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收到了预期效果。

在讲《斑羚飞渡》之初,先提出一串疑问:“社会上有些人大难临头各自飞,而一群斑羚动物面临灭绝厄运时,会作出怎样的举动呢?是否相互残杀以求苟全呢?结果又会怎样呢?”学生为了及早了解事情的发展及结果,全身心投入课文中。

巧妙组织课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好之”,更谈不上“乐之”了。课堂是师生互动、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文姹紫嫣红,风光无限,学生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地阅读,亲自和作者交流,用心去感受欣赏,就能领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意境!教师可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间断的波浪式的兴奋状态,每个人都具有求知的冲动,把学习语文的激情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我就以辩论赛的形式教学《羚羊木雕》,效果非常好。具体做法:

1.学生讨论课后第二题:a.爸爸把贵重的羚羊给了“我”,“我”把羚羊转送给好朋友,这样行吗?为什么?有的学生认为行,因为既然爸爸把羚羊送给了我,我就有权处置,送给别人;有的学生认为不行,因为羚羊木雕很贵重,不应该送人,而且因为是爸爸送的,子女应珍视父母的爱。b.爸爸妈妈执意让“我”收回羚羊木雕,奶奶却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有的学生同意爸爸妈妈的观点,因为子女应听父母的话,况且羚羊木雕太贵重了;有的学生认为奶奶说的是对的,因为人应该重义轻财,已送给了别人的东西是不应该收回的。c.“我对自己反悔了”,“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有的学生同情“我”、理解“我”,有的学生不这样认为。学生们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2.学生举手表示认为应收回或不应收回,形成持不同意见的两部分。(学生总人数58人,认为应收回的有28人、不应收回的有30人。)

这堂课上同学们积极踊跃,特别是双方辩手更是畅所欲言、唇枪舌战,能围绕自己的观点提出理由,列举事实,组织语言去立论和驳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得出应收回或不应收回的结论(其实两种观点各有道理),而是通过辩论,使同学们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会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许多人唯利是图,无情无义,我们不要去学。羚羊木雕确实贵重,把这么贵重的物品送给同学,事先应对家长说,征求家长意见,这既是尊重父母,也是从小学会尊重别人、与人相处,长大参加工作、进入社会才能与人融洽相处。

如何巧妙地组织课堂教学,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教师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特征、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寻求最佳课堂组织模式。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巧妙组织,就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吸引到所进行的教学内容上,让其为你的精彩而倾倒,并自始至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们的课堂也就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与欢乐。

此外,教师积极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协调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把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能够使学生找到更合理的掌握知识、增长才干的途径,真正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

第2篇

与文本相关的资源很多,这里主要谈的是如何利用助学资料进行有效阅读。所谓的助学资料,就是指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入的相关资料。利用助学资料在穿插、铺垫、映衬、对比和拓展中引领学生分析比较,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文本阅读,最终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引用助学资料,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 导入式助学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曾指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的分散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火石,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由此可见,好的导语,就如同在学生、教师及课本三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了这座桥梁,这三者之间的交流将更加通畅。教师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可以恰到好处地引用相关的资料,引学生入胜,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本人在教授记叙文写作《曲径通幽 尺水兴波》时,引用了唐伯虎的一首祝寿诗,并以投影的方式一句一句展示出来:“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奉至亲。”学生很快就懂得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道理,即写记叙时如果平铺直叙,那就好像在一马平川上看风景,一眼望到尽头,读来一点意思都没有;叙事曲折回旋,波澜起伏,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叙述性文章必须做到“尺水兴波”――即写出事情的波澜,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将“引人入睡”的状况化为“引人入胜”的境界。

二、 背景式助学资料,解读文本的前提

从产生年代来讲,文章都会有时代的烙印,文章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语文教学时,要善于“知人论世”,联系作家写作的背景和写作动机,联系作家所处的时代以及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等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和解读,特别是那些因时为事而作、表达作者特定思想情感的文章,更应如此。

背景式助学资料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理解人物、情节和内容有帮助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社会背景等。背景式助学资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乃至对某些重点句、疑难句的理解,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背景式助学资料对语文教学是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源,如果教师都能合理地、有效地开发它,运用它,将能更好地指导教学。

如余映潮老师在教授《记承天寺夜游》时,一开始就向学生展示了四则背景式资料:1. 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 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的经历;3.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四篇绝世妙文,本文就是其中之一;4. 梁衡对本文评价――精品。余老师用背景式助学资料,介绍了作者,交代了背景,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可谓匠心独运,一石三鸟。教师在纷繁的学术资料中,精心选择了这四则,并辅之以精练的解说,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为接下来的朗读奠定了情感基调,更为赏析课了一个铺垫。

三、 拓展式助学资料,突破教学的难点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与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树立课程意识,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对教材内容适当地加以拓展与延伸,是教师必备素质,也是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拓展式助学资料是为了达到扩展教学内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因此拓展先要立足文本,要注重拓展的内容,可以是课文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一个触发点。在文本的拓展中,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在课前依据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文本特点、学生基础和学习情绪等诸方面的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设计了诸多对文本拓展的环节,以便引领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中,遨游知识海洋,感受情感世界,碰撞思维火花。

如王君老师在教授《敬畏自然》一课中,体察到初二的学生对于课文所涉及的生态伦理学、科学、哲学等领域,定然存在相当的“知识贫困”,学生们需要相关知识援助,因此,她补充了拓展式助学资料:有“上世纪关于征服自然的名言”“展示和课文相悖的观点材料――周国平的顺应自然和何祚庥的征服自然”“中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名句”等等,不仅拓展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启动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突破教学的难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拓展阅读作为教材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类型、教学的需要,因地制宜,适时拓展。文本拓展应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它的出现,是随机的,它的宗旨,是服务于文本解读的,它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的。

四、 原文式助学资料,拓展学生的思维

入选课本的文章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文章,但这些文章在入选中学课本之前,编者往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这些文章进行改动、删减,这是教材编写过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缩水”目的是更适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但有时编者的思想达不到作者的思想高度,这是由编者和作者所面对的不同对象决定的,所以,有时原作原汁原味的文字往往能给学生更丰富的营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把原文当作助学资料,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这也是文本细读的一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的内涵,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探索性思考。

如《羚羊木雕》一文在入选九年制新人教版时做了较大的改动、删减,它的原文叫做《反悔》。入选后不仅文章标题改了,而且还删了原文前面的五个自然段,文中“妈妈”的语气也变犀利了,接受羚羊木雕礼物的“万方”也改成了“万芳”,文章的结尾也重新做了处理。应该说原文也是一笔可供开发利用的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一份很好的助学资料。如果将两个《羚羊木雕》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先让学生找出文本的差异,然后让学生来讨论编者删改的效果,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原文的题目是用“反悔”好,还是用“羚羊木雕”好,为什么呢?让学生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进行比较讨论,从而得出改后的题目较好,以“羚羊木雕”为题比较含蓄,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不仅写出此物的重要性,表现了两代人不同的内心世界,还是“我”和朋友感情发展的见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比较阅读虽然不是一个非常新的教学方法,但也算得上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

第3篇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手段,对于更好的进行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有效思维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都怕提问、不愿意被提问,在提问的时候不知道从何说起,导致课堂教学很难有效的进行。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问题意识,在提问的时候也要注重关键内容、做到难易适中,以便能够培养学生乐于回答、积极参与课堂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8-01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这种活动进程中,师生不仅存在知识的传递,而且还存在着人的感情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会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上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提问策略,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创设条件、搭建平台。

一、引导学生科学认识提问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提问往往是惩罚某些同学的手段:看到某位同学不遵守课堂规则,教师就会进行提问,这在无形之间让很多学生怕被提问、在被提问的时候产生心理压力,影响提问的有效性。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比较“恐惧”,怕自己回答不上来丢面子,所以每当教师说要提问的时候,学生一个个就将头埋起来,生怕被点到名字。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认识到自身的教学失策,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提问。语文作为一项人文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种品质、一种能力。别如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要不畏艰险,勇于直上。所以在面临教师的提问的时候,就算是不会,也不能去回避,而是要去分析自己为什么不会,是教师的问题过难?还是自己的学习不到位?另外在面对提问的时候,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不一定要全部按课本上的观点进行描述,因为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师生之间思维交锋的过程,比如在学习《羚羊木雕》这篇课文的时候,在教师的提问中,很多学生都会认为家长的错误更多一些,而有一位同学就提出是主人公自身的错误多一些,因为那是父母送给他的最珍贵的东西,他拿去送人,那么父母心里肯定会难受……通过这样的回答,也让大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认识问题。所以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回答,创新回答,并且对于学生的回答也要看到其闪光点,对于他们的回答要给与更多的鼓励,促进他们参与课堂问答活动,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鼓励学生发问,将自己的困惑、不解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逐渐的消灭知识盲区与误区,提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二、注重提问过程中的要点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为了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设计中会提出很多问题,甚至是查生字词都留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我们知道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课堂提问的过程就需要教师抓住要点,有目的的进行提问,以便能够收到最好的提问效果。首先,教师的提问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学习,其中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合作是主要目的,所以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以便学生能够有能力回答。比如在教学《羚羊木雕》这节课的时候,如果教师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文章内容的阅读上,那么就是浪费时间,这篇文章的重点其实是通过文章的故事内容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情感认知进行启发与教育。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加强学生之间的心得交流,如果学生自己是主人公,他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通过这样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考与学习,同时也让他们能够面对教师的问题“有话可说”,提升师生之间的交流氛围。再者就是教师的提问要符合大纲要求,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提问,而不能将问题答案归结到与教学目的相反的地位,特别是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有着原则性矛盾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新颖,往往会造成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错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谨慎运用。再者就是课堂的提问要有目的的进行,不能四面撒网,让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真正意图,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

三、问题设计要难易适中

初中时期正处于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当前阶段他们的成人意识逐渐提升,然而身心发育不同步也给他们的思想、意识造成了不小的困惑。由于其综合认知的偏差,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过于主观化,缺乏客观认知,所以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问题的难易性,对于提问要做到难易适中。教师设置的提问需在学生有疑问处,有疑问才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得到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创造一种“洞然若开”之境,不仅会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无疑而问、为问而问;二是大而无当、太广太深。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这是课堂成败的先决条件,课堂提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提问的内容要具体、准确,必须对提问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反复设计,加以限定,切忌随心所问。例如《羚羊木雕》一文中,教师就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既然羚羊木雕已送给了万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引导学生置身于课文情境中,让学生进行课文内容、人物关系、待人接物的综合处理,通过学生的思维来培养他们运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总之,提问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形式,教学中需要教师科学运用,以便能够通过有效的运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认知,实现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协作、有效沟通,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

第4篇

那一刻,我震惊:难道张之路先生的《羚羊木雕》要告诉学生的就是这样的主题?难道孩子眼里的爸爸妈妈们除了重财轻义就没有别的什么了?难道教材编者把《羚羊木雕》编入教材是为了倡导孩子去声讨父母吗?

显然是我们有些辅导用书的编写者和我们有些老师误读了教材,他们在妖魔化课文中父母形象的同时,还误导了学生纯净的心灵。

现在的孩子已经与父母之间的代沟越来越大,对父母不尊重已司空见惯,父母教育儿女,有的孩子根本听不进半句。父母叹息,现在的儿女都怎么了?我的付出回报的就是这些?有人归结于独生子女的普及,隔代人的溺爱。我们的教材,我们的教师,是否也应该反思点什么?我们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细细琢磨着课文中的字字句句,希望能找到解读的突破口。我忽然想起了在我的家里,也有一尊来自非洲的犀牛木雕,也是黑木雕成的。那是我一个在非洲开公司的二十年前的学生送给我的,记得那天我问过他:“这尊黑木雕很贵重吧?”学生说:“葛老师,非洲这些东西很便宜。不过带来是费了点周折。我这是第三个了。第一个带回来,头前的角断了,第二个带回来,尾巴断了,这个是我藏在背包里小心翼翼地背着回来的。”我还从网上看到了篇《我在非洲修铁路》的文章,文章介绍的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支援非洲修建铁路的故事。有了这两个故事打底,我的课堂构思成了。

在语文课前,我用厚毛巾包好这尊木雕,把它带进了教室。孩子们十分高兴。

我说:“孩子们,现在讲台上有一尊木雕,你们给它起个名好吗?”

学生齐声说:“犀牛木雕。”

“知道这尊木雕是从哪里来的?”

“不知道。”

“想知道这尊木雕背后的故事吗?”

“想。”我娓娓的叙述了木雕的故事。孩子们都认认真真的听着。

我又问了一个问题:“孩子们,假如今天有人出高价,让葛老师把这尊木雕卖给他,你们说能卖吗?”

“不能。”

“为什么?”

“因为这是无价之宝,师生情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说的多好啊,情义无价,这尊并不贵重的木雕可是葛老师心中眼中的宝贝,是最贵重的礼物。”(我特地板书“贵重”两个字)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里发生的这个故事,找一找,哪些内容和我的故事有相似的地方,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陆陆续续孩子们的小手举起来了,他们说:“都是木雕,都是非洲来的。可是故事的内容却是不一样的。他的爸爸妈妈和葛老师不一样,这尊木雕也没有这么贵重。”

我说:“是吗?你怎么知道的?请你从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讲一讲。”

“我的爸爸从非洲带来的。这里是轻描淡写――“带来的”。可葛老师这个不一样了,是哥哥“背回来”的。

“孩子们注意一下,作者有没有交代爸爸怎样从非洲带来的?”

“没有。”

“好,我们注意一下写作时间。这篇小说最早也是写在什么时候?”

“1984年。”

“哪里看出来的?”

“课文下面注解。”

“同学们看书看的真仔细。那时,中国的旅游业发达吗?”

“不发达。”

“出国方便吗?”学生都沉默了。

我说:“同学们,那个年代,是个特殊的年代,还有一段特殊的故事呢。在七十、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很低,可是,我们还要支援比我们更困难的非洲人民。我们国家支援非洲,不仅出钱出力,无息贷款近十个亿为非洲修建铁路,还有人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比如说,我们中国人民为赞比亚到莫桑比克两国之间修公路。中国先后派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5.6万人次,其中有工人,也有工程师。参加建设的最多的一天,也就是高峰期间有1.6万中方人员在现场施工。单是为了修建这条铁路,我们中国就有65人永远长眠于非洲。在那个年代,我们中国人民就这样无偿的支援着非洲各国,为他们派去了医疗队,工程队,建筑队。这些建设者们把汗水洒在非洲的土地上,把青春留在非洲的土地上,更有的把生命献在非洲的土地上。葛老师想,课文中的‘我’的爸爸也许就是这支大军中的一员,他就曾经在非洲参加过建设。如果,这尊木雕没有什么纪念意义的话,为什么在爸爸妈妈眼中却是宝贝。对了,这尊木雕与葛老师的这尊木雕相比,哪一个体积更大一些?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里找出一些依据来?”

同学们看得非常仔细,有人举手了,说,“还是葛老师的这尊木雕大一些。”

“你怎么看出来的?”

“课文里用了两处动词,一个是“拿”,一个是“递”,看来没有什么重量。如果像老师的这尊一样,我想该用“捧”与“放”较为合适。

“就是这样一尊木雕,为什么在她妈妈爸爸眼里却是名贵的,贵重的呢?我们看一看围绕着这个故事,妈妈、爸爸和奶奶等人是怎样表现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找关键性词语。)

妈妈:突然――突如其来,一瞬间想到的,可见妈妈的心中一直记着这尊木雕。

目光――紧紧,盯――看出事情的严重性,也写出了妈妈细细的观察我的神情,有没有说谎。

严厉――“卖”了的时候,表现出严厉,平时家教之严格。

搭――一个搭字,写出了母亲平时和我关系的亲密。当她知道我送人时,态度发生了极大地变化。

坚定――可见木雕在妈妈眼里的重要。

舍不得,贵重――都写出了这尊木雕的意义不一般。

用糖果换木雕――一盒糖果的价格远远超出木雕的价格,你说这个妈妈是重财轻义的吗?

爸爸:静静的,点一支烟,慢慢的――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知道爸爸的内心也是受着煎熬。陷入了沉思,陷入了回忆,还是陷入了怎样处理好这样一件尴尬的事情。

奶奶:想说,没有说――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但是,她心中孙女的感受更深一些,这也是隔代人特别亲的原因。

万芳――形影不离,合二为一。仗义,好朋友。

我――最伤心的人,反悔了,对朋友。

接着,我又问:同学们,你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能怪爸爸妈妈吗?能怪我吗?如果你是她的爸爸妈妈,你会怎样做?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讨论)

同学们各抒己见,因为有我的木雕的铺垫,有非洲的这段故事的背景,学生们都认为,作为爸爸妈妈,应该让女儿知道这尊木雕究竟贵重在什么地方的理由,作为儿女,也一定要尊重父母亲,理解父母亲,多与父母亲交流,因为世界上最无价的就是亲情。

在课堂小结这一环节里,我是这样说的:是啊,就像我的木雕,可以随便送人吗?不可以。在我的眼里,它是至高无上的珍宝,因为浓缩了一段师生之情。而这尊木雕,也许是浓缩了父亲在非洲的日日夜夜对女儿的思念。如果,当时父亲把木雕送给女儿的时候,就把这些故事讲给女儿听,女儿会不会置父女情意不顾,随便送人呢?不会了。所以,我认为,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主题是亲情无价,父母与孩子之间要注意理解沟通。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这样也就不会造成中间的那一点点误解了。作为孩子,我们的父母天天这样为我们付出,我们的一切也就是他们的一切,我们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来报答我们的父亲,我们的母亲。是他们给了我们以生命,是他们,培养我们成才成人。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付出大,河深海深不如父母的恩情深。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提问 策略

巧妙的课堂提问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愉快地走进文本,积极思索,积极探索,寻求知识的奥秘。课堂提问水平高低,体现了一位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也对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

一、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

课堂要提的问题,应该是课堂学习需要的,忌纬空问、泛问,课堂上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了问,学生答不上来,并不完全是学生不能作答,而是问题提得不明确,学生不知如何作答,因此,就犹豫不决。例如:学习《曹刿论战》时,要求学生回答曹刿作战中能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抓住时机,而老师却问:“你觉得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发问,会让学生找不到方向,有答:“出身卑微”,有答:“勇敢”,有答:“爱家爱国”……许多学生都不会答到老师的点子上去,其实,问题可改为:“在指挥作战中,曹刿具有怎样的军事才能”。这样的问题指向就很清晰,学生一听就知道应该做什么,回答什么。

二、课堂提问要有典型性

首先提问要能突出重点、难点,不是随意地满堂问,问题不求多,要求“精”,要求“亮”。例如有教师教学《羚羊木雕》时,一节课就提了80多个问题:《羚羊木雕》的作者是谁?(张之路)羚羊做的木雕贵重吗?(贵重)万芳和“我”是什么关系?(朋友)你是怎样知道的?(课文说的)…整节课老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学生不假思索地答,课堂气氛看似热烈,但效果如何,可想而知,毫无价值地提问只会让课堂教学变得平淡无味,而精当的提问却能使平淡的教学波澜顿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意蕴、领会作者的意图。

三、课堂提问要有合理性

若问题过于简单或陈旧,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和斗志,若问题过于艰深,学生不知如何下“口”,不敢尝试,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适度,控制好难度、深度。问题既要照顾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要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才获得正确的答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和信心。例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有老师分析文中的“朵”时,硬说“一朵流星比一颗流星好”,把教参的答案“‘朵’表现了牛郎织女幸福美好的生活”强塞给学生,明明是用错字,老师还说好,学生当然不接受、不理解,使教学处于无效的状态。而高明的教师总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给学生暗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正确答案的途径,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引而不发,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动机,当学生自己推敲出新知识的结论时,会感到无限的欣喜,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课堂提问要有逻辑性

在设计教学提问时,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来设计一系列的提问,并兼顾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易到难逐个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获得知识。可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例如:学习《蜡烛》时,围绕文章的主旨,本人依次提出了四个问题:“本文写了一个…的故事?”;“…是一个…的人?”;“…写的好,写出了…”,“读完《蜡烛》后,我…”。这几个思考题很有逻辑性,紧紧围绕着“无分国界的爱”这一中心,诱导学生不断思考,一层一层相关,让学生将文章的内涵充分地揭示了出来,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深度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样,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体现教学思路清晰,指向明确,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得到能力的良性迁移,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五、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会讲,更重要的是会导,那就是要精心设计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达到预期效果,这就必需要求教师的提问富有启发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擅长设疑、擅长提问,备课时,教师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每一课的重点、难点和训练要求,再结合自己学生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表达水平,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巧妙,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能鼓励学生有创意思考,产生自己独特的个性感悟。在学汉荣的《山中访友》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引导学生探讨本文的主题。在此以前,学生已经明白了,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都是“我”好朋友,问题一出,学生结合上面的理解,很容易地把握住了文章的主题,体会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也激发了学生们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六、课堂提问要有家价值

有些教师由于对新课改在认识上不到位,对课堂教学也产生了片面的理解,认为问题步步紧逼,环环相扣,就是好课。熟不知问题不分轻重巨细,一问到底,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这也同样不符合课改精神。当问则问,不当问是不问,更要避免那种“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这种毫无价值的发问,这只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拓展思维,反而容易让学生养成思想懒隋,不善动脑的坏习惯。问题设置要以教学目的为依据,紧扣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的问题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也是教学必需的。高明的教师能巧妙地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第6篇

学生质疑法之所以效果好,笔者认为是由于有以下优点。

一、让学生提出质疑更利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主动发展。而学生质疑法就是让学生主动提问、互相解答。这一方面要求教学活动中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敢于思维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质疑过程以及学生之间相互诱导、激励,又可以培养、发展和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塑造学生独立的个性,形成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因而课堂上学生质疑法就活化了学生这个“主体”,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二、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利于学生观察生活

语文教学枯燥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本上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没有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质疑法则不同。首先,教师可以不断从学生的问答中洞察学生的学习实际,从而在以后备课中制定出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实效。其次,班级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适应性会更强。因为在很大的比例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从自己的质疑中出来的,其内容一定更加切合学生的思想、能力的实际,学生掌握起来会更容易,也会更快、更牢。

三、学生提出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的探索证明,自控是人的天性。学生质疑法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和发展自己自控的天性,促使其自主形成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课堂教学要求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大大提高学生的主体自控力,为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强有力的独立基础。其次,学生质疑法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积极思考,是不会质疑的。学生有疑问,说明他学习过程中在积极思维,在用“心”去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所获得的信息。这样不断积极思维的结果,学生的创造力一定能得到逐渐培养和增强。有人说的“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的学生”正是这个道理。

学生质疑法还能培养学生其他如语言表达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多种能力。

四、学生质疑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质疑法切合了中小学生强烈要求自我表现的心理,更培养和加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使学生充分感觉到自己是学习主人的地位和身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创造了很好的主观条件。

引导学生从结尾生疑,好的结尾会使读者对全文的中心思想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增添文章的效果和说服力,让人深思,回味无穷。确切地说,结尾的作用就是概括全文内容,进一步强调或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使读者加深印象;有时也用于展望未来,提出今后方向或令人深思的问题,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考的余地。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结尾生疑。如《故乡》一文的结尾有一段景物描写,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这是记忆中的故乡的图景,紧接着他们会问:“为什么结尾要再现记忆中那美丽的故乡呢?”通过思索,不难发现,这反映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然后学生又会发现下面还有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为什么要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这段文字究竟有何意义?”作者希望人人都为实现新生活而奋斗的意图也便很明确了。除此之外,还可引导学生从看似平常处提问,从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处提问等,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自主思维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五、围绕模糊点质疑,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

第7篇

一、文章主题的价值取向分析

纵观六册教材内容的选取和编写,现代文阅读的文章选材的主题主要根据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和不同领域来选取,主要有涉及十个板块: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体验与感悟,对亲情、友情和爱的赞美与追求,对理想的认识与追求,展现名人先贤之思,童话、寓言故事,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讲述人与动物的关系,介绍民俗文化和艺术的魅力,对科技文化和科普知识的介绍,对历史、战争和爱国主义的阐述。教材呈现的主题思想和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历史、生活、科技、艺术、自然、动物等多方面,不仅展示了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和趣味性,还体现了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在这些主题思想呈现过程当中,很大部分都是以既定的觉来对人世百态作出思考与归纳,得出的也都是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念。例如在以亲情、友情和爱为主题文章当中,张之路的《羚羊木雕》,文章讲述的是“我”把一个在父母看来价值不菲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母亲却非让“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在父母强势命令下,“我”不得不出尔反尔在以友谊为代价的基础上服从了命令。这无疑给“我”幼小心灵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也给“我”和万芳之间友情留下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学完这篇文章,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友情和亲情间的矛盾,更重要的是,文章里父母的想法、做法和教法,也是一种典型的成人价值取向,在利益和友情之间,父母的“利益”至上裸地扼杀了孩子的纯洁“友情”。再如契科夫的讽喻小说《变色龙》一文,主人公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随着狗的主人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着,由最初的对伤者首饰匠赫留金的同情和对狗咬人这一事件的愤慨,到后来得知狗是将军的哥哥的狗时的那种巴结和奉承的态度的转变,打狗还得看主人,被害者反倒成了招惹是非的罪魁祸首。这个故事活生生展现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为了阿谀奉承而泯灭是非的社会现象,这是一种反面教材。但对于不谙世事的孩子们来说,这也是典型的成人世界里的故事,传达的也是典型的成人世界里的思想。且在教育教学过程和结果中,谁能保证都是反面正教呢?在某种程度上反倒是以“教育”的名誉给孩子传输了一种不正确的思想。在古代文阅读的文章中,除了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里的五篇古代白话小说以外,其余的都是古诗词和古代散文。在这些课文篇目里,除了沈复的《童趣》一文外,其余文章所呈现的都是成人价值观。比如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的是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传达的是诗人那种超然物外、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但那是诗人在满腹豪情壮志难以实现的情况下,历经挫折之后,选择归隐所写下的诗篇。那是特殊社会政治背景造就的特殊人生状态。在今天这种人权自由、科技先进、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诗人此举无非是一种消极避世的做法。对于涉世未深的初中生来说,未必能够真正懂得诗句的含义,更理解不了诗人的悠然情怀与淡定思想,这些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成人想当然的选择。

二、教材插图的价值取向分析

教材插图是教材知识一种呈现形式,或是教材知识内容本身的一部分,或用于帮助说明文字内容的文本图画。具有活化教材知识、亮化教材内容的作用,极富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和文学性的特点。在六册教材中总共有208幅插图,包括人物、动物、植物、风景、建筑等,其中人物插图共有108幅。人物角色由普通大众、历史名人和小说故事里的角色等组成。在这些人物插图中,儿童角色有12幅,成人女性角色有17幅,成人男性角色有62幅,其余的有17幅。在这些人物插图中,儿童插图的描绘基本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生动形象地传达了儿童世界里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但篇幅不大。根据前面对教材的主题思想和任务主角的分析,儿童取向所占的比例小于成人,而插图则又是对文章内容的特殊解答与描述,自然在数量上也要与其保持相一致,符合文章内容的整体性原则。篇幅最大的成人角色插图,在17幅女性角色插图中,只有两幅是外国女性,一幅是居里夫人,另一幅是海伦凯勒和她的老师,其余的15幅都是中国女性。两幅外国女性插图,一幅描绘的是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埋头伏案做研究的一个画面,另一幅是海伦凯勒和她的老师在院子里学习的场景,两幅都是与学习或科学研究有关。而其余的15幅中国成人女性角色插图中,主要以母亲角色或者妻子角色出场的最多,要么在悉心哺育和照顾孩子,要么温顺娴淑的依附于丈夫,还有的就是温柔娴静的不出闺阁的古代女子。这与外国女性角色相比,展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角色,同是女性,一个是精英人物,一个却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再看比例最大的成人男性角色插图,不管是外国人物还是中国人物,也无论是现代人物还是古代人物,图中所展现的人物形象要么是文质彬彬、满腹经纶的文人学者,要么是一本正经、威严正色的名人伟人,要么是英明神武、气压群雄的英雄豪杰,总之展现出来的都是男权主义思想。这与女性角色相比较,传达的就是传统的男主女从、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思想。插图本身就是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直观解读,因为它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势必会对插图内容进行学习和研读,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定会先入为主的融入他们的知识体系当中,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某种特定思维,并会持久的影响着其思想态度和价值判断。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本内容剖析,不管是故事的主人公抑或是文章的主题思想还是教材的插图,成人价值取向的内容远大于儿童价值取向。教材内容选取和呈现方式多从成人的视觉和思维出发,演绎的更多的是成人世界里的纷繁人事,体现的更多的是成人思想。虽说学生学习和了解前人的或现有的经验和思想是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但过分涉及成人思想,无形中会让他们沿着某种模式去发展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抹杀孩子的天性,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教材内容的选取和编写应贴近儿童生活。虽说语文教材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物质载体,但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偏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教材编写时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遵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选取教材内容。所以,教材内容的选取和编写应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否则,过多的成人价值取向只会禁锢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孩子过早地步入成人世界的生活。在这个信息泛滥的当代社会,儿童成人化、思想早熟的现象并不陌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无法避免,但可以从学校教育上去引导他们。而教材又是最直接的思想传输的载体,所以教材内容少一点成人思想,多一点儿童乐趣,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李海云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法制教育

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现行语文教材中涉及法制教育的素材有很多,是渗透法制教育的最佳途径。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观?光靠在思想品德课和其他专题场合穿插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学生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无意识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呈上升趋势,大量未成年人犯罪的例子敲响了法制教育的警钟,课堂成为实施法制教育的首选。但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们没有很好的分析教材,未结合学生实际去进行有将的渗透,导致进入的了一些误区,具体有以下几个现象:

现象一:生搬硬套,未找准法制教育的渗透点。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这不是对学科教学的节外生枝,搭车赶路,更不是教育的花架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最佳融合点,即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法律意识形成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法制教育才能直透心田。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只有少数内容才有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不是每篇课文都要去渗透。如果没有去关注和把握这一内涵信息,盲目的去渗透法制教育,不但没有达到法制教育的渗透,又影响了教学效果,结果成了画蛇添足。因此,只要我们结合教材,对文本仔细研读,找准法制教育的渗透点,才能很好的进行渗透,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象二、敷衍了事,未把握法制教育的渗透时机。

教师从教材出发,觅到渗透点后,才能引出源源流长的“活水”。显而易见,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时机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也不能只顾及教学,对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例如,我们学习柳宗元的《寒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意本是以夸张的手法,写出极度的静境,以表达孤独失意的心情。但如果我们以为“千山鸟飞绝“了,一定是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于是就给学生渗透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种渗透就未免牵强。

由此可见,把握好渗透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现象三、轻重不分,未掌握法制教育的渗透度。

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从哪儿渗透从何处切入的问题,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切入的问题。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渗”得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适度而不过度。只是我们在进行法制渗透教育的时候,要准确把握法制教育的渗透点和切入点,讲究渗透的方式和方法,把握渗透的“度”,(时间5分钟内,内容画龙点睛,晓喻即可),把握学科三维目标的主体性,把法制内容与课文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渗透法制教育的最佳效果。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有关的法律知识应该是具体的法律知识点,而不是简单的笼统的抛给学生抽象的法律名称和概念,要贴近社会生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要适可而止。只有这样,才能对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起到积极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词语教学中看到“法”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必将会使用到不计其数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词语,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某一个词语意思的同时,不妨尝试一下用法制视角来解释分析这些词语。如“拾金不昧”一词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进一步从法制视角去讲解,如果我们捡到别人遗失的贵重物品不想返还并且占为己有,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就属于盗窃行为。抓住这一知识点,及时教育学生,以后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要联系失主,将物品及时还给本人,以勉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因此,我们不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同时也将法制教育巧妙的渗透到了教学之中,更教会了学生学会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

二、结合教材内容,在课文教学中插入“法”

课文教材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应该消极回避这些知识,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的相关法制知识。 在语文《羚羊木雕》一文中,“我”把家里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在未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送给了“我”的朋友小芳,以此来表示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家长则因为物品的贵重而要求索回,这就形成了一个从道德与伦理角度都不容易讲清楚的问题。究竟是顾及孩子们之间有友谊重要,还是孩子应该听大人的话重要?事实上,如果仅仅从道德伦理的角度讲,这确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孩子与家长双方似乎都有自己的理由,似乎谁都没错。怎样才能对此给出较有说服力的解释呢?只能从法律的角度寻求答案。

《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第十六条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由此可见,课文中的“我”把羚羊木雕在未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就送给别人这件事究竟是否正确,首先应该看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根据课文内容,“我”的年龄应该是在16岁以下,因此“我”的行为应该得到法定监护人(即家长)的同意。课文中的“我”在并没有取得法定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就把家里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送给别人显然是不对的。因此,对课文中提出的“我”究竟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正确的回答是首先应该按法律办。

三、结合相关的历史典故,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悟“法”。

在当今的法制社会,要不同则面多渠道地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历史典故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都注重了鲁提辖值得歌颂,因为他嫉恶如仇,仗心相助,而郑屠仗势欺人,自私可恶,应该被打死。作为教师,可以让学生评论郑屠是否该死?即使该死,是否由个人快意恩仇?要让学生明白,这种行为在宋朝,在今天乃至将来都是一种犯罪等等。

总之,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要学会思考,书中的一些故事情节,要深入思考,站稳立场,切不可去摸仿。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电视和一些不健康的书籍的影响,导致一少部份青少年违法乱罪。因此,我们要借用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来教育和引导学生,让其行得端走得正。

四、提供一些活动展示平台,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法”。

近几学期,我都把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这一知识点,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按计划在班里开展了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其主要目的是将法制教育巧妙地融合到这些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了解了相关的法律知识。

例如举行“珍惜青春,远离网吧”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和其他亲人;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把法制教育引入语文教学,适时地渗透法制教育,可以将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世界”联系起来,实现语文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使语文教学既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又提高了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35期

第9篇

现馆藏陆生标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3种(共96种)、二级保护动物96种(共161种);一级保护植物30科107种(共35科254种)、二级保护植物72科613种(共106科1646种)。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建立于二零一一年。

以始建于一九二三年的京师大学堂森林植物标本馆为起点,

至今已有九十二年的历史,是以收集与展示我国森林、

湿地和荒漠三大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珍稀濒危动植物标本为鲜明特色的自然博物馆,

承载着教学育人、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文化传承等任务。

“我馆的馆徽是由两片春秋两季的银杏叶构成,寓意春华秋实,是大学育人功能的体现;银杏是孑遗植物,代表博物馆的功能之一是文化传承;图案中有意象化的‘北’字和‘林’字。”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张勇老师向本刊记者介绍说。

随后,张勇老师带着记者参观了整个博物馆,生物学科班出身的他,从专业性和趣味性向记者介绍了代表性展品。整个参观过程,张勇老师多次强调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

迈进哺乳动物展厅的那一刻,记者被姿态万千的动物们惊呆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好奇张望的藏羚、仰头长啸的狼等等。在熊展区,一只马来熊呈站立姿势,张牙舞爪,大有“鹤立鸡群”之态。旁边站立的一只黑熊与马来熊形成鲜明对比,它失去了两条前肢,表情中充满忧伤。“这是四川省绵阳市林业局赠送的,它的两条前臂已经被盗猎者砍掉了,左腿还保留着猎套。我们称它是‘维纳斯熊’。我们希望这样的标本能够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张勇老师说。猎杀和走私是野生动物面临的最大威胁。和“维纳斯熊”一样,在博物馆被作为警示教育素材的还有很多,比如被广西林业厅罚没的穿山甲,在天津北大港湿地被毒杀的东方白鹳,以及2011年在黑龙江省密山市丧命于猎套的东北虎等。

东方白鹳毒杀案

东方白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隶属鸟纲鹳形目鹳科,体长约1.2米,翼展近2.2米,除飞羽黑色外,余部体羽白色,喙黑色,眼部裸区和脚为红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濒危物种。在德国,它的近亲白鹳被奉为国鸟。德国人在屋顶筑巢迎接它们,尊称它们为“白衣骑士”。

北林博物馆收藏的东方白鹳标本是2012年11月天津北大港湿地东方白鹳中毒案件中的被毒杀的。2012年11月,在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迁徙中栖息于此的东方白鹳遭遇投毒。“如果不是志愿者们打捞起21具东方白鹳的尸体,它们最终将以每只200多元的价格售给餐馆,成为盘中餐。一种全球濒危的美丽大鸟,一片生态意义重大的鸟类保护区,上演了一场残酷而阴险的谋杀!”张勇老师说。

东北虎套死事件

当来到一只老北虎标本前面时,张勇老师说:“博物馆的标本都会在原样的基础上进行修补,但是这只野生东北虎标本是以原样展出的,为了给世人以警示教育。”据标本前面的标牌,记者得知,这只野生东北虎是2011年10月27日在黑龙江省密山市某水库边被发现死亡,虎体长约2.5米、重约200千克。死因判断为由于颈部被猎套所套,导致肌体和脏器衰竭死亡。因死后长时间浸泡水中,局部毛发脱落,原样展出,以警示教育。

“东北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主要分布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韩国和中国东北地区,由于栖息地被破坏与偷猎,至2014年初统计,世界上仅存真正野生(一些野生动物园的变相人工喂养不计在内)东北虎400头之内。”张勇老师说。

大熊猫“白石”和“雨诗”――老寿星

“活化石”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哺乳动物展厅展出的大熊猫标本“白石”和“雨诗”是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国家林业局的许可下,借于北林博物馆展出,借展期为20年。

“白石”出生于1977年,1996年送到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展出,于1999年产下女儿,即中国首只在美国出生并存活的大熊猫“华美”。2003年,“白石”回国后,在广州动物园生活,直到2008年以31岁高龄去世。“白石”是我国大熊猫中有名的老寿星。“雨诗”是野生大熊猫,2011年4月在四川省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卧龙镇三村被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功抢救。后因病死亡。

看到憨态可掬的“白石”和“雨诗”,专业出身的张勇老师向记者普及了一把科普知识:“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至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朱q――野生动物保护的最大成就之一

“中国保护野生动物取得的最大的成就之一是对朱q的保护。”据张勇老师介绍,朱q有着鸟中“东方宝石”之称。说起中国对朱q的保护,张勇老师回忆起了一个小插曲:朱q曾经一度被认为野外灭绝了。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在陕西省洋县八里关乡大店村姚家沟的山林中发现两个朱q的营巢地,共有七只朱q,其中四只成q、三只幼q。正当鸟类学家们专心观察这两个稀世珍禽的家庭时,一只幼鸟从巢里掉了出来。幼鸟落到地面后,鸟类学家们立刻把它拣回,火速运到北京动物园。经过鉴定,这是一只雄性的小朱q。于是,在陕西洋县建立了朱q自然保护区,野生朱q受到了良好的保护。

朱q在保护区内休养生息,繁衍后代。1985年5月,洋县已有17只朱q,而截至1989年3月,中国境内的朱q已发展到40多只。“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保护鸟类的重大成就。朱q的保护,从无到有,是非常成功的范例,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巨大贡献。”张勇老师说。

藏羚――保护与平衡

第10篇

关键字:案例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288-01

随着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将学生变成课堂主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对此,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为了达到学生主动活跃课堂,施展自身才华,突显自己个性的目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值得被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起到巩固学生知识的作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效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探究案例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案例精选

根据课题内容挑选科学合理的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法前提与保障,教师在挑选案例时要遵循方向性、针对性、时效性、实践性四大原则。例如:《在山的那边》 教案教学设计一课时,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观照人生、感悟人生。老师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上课伊始,老师首先板书课题并要求学生随着老师的板书边读边书空,写完再读一遍课题。接着对同学们说“读课题也要注意感情,大家学习完课文后再读题目,我相信就会读得不一样了。”然后提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后让学生说出心中的感受(教师相机板书:难受、怒、恨、惜)请学生再读题目时感情变了,表情也变了。大家心里很难受,又恨又怒,又感到很可惜。最后老师提醒学生要把那种最难受、最可恨、最可气的感情读出来,并把心情、感受写在脸上。让学生通过齐读、个别读的方式朗读课文、听读课文(感知课文内涵)。齐读课文(以声达意,朗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读准词句;二要读出节奏停顿;三要读懂内容;四要读出情感。)。使朗读与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读真正发至内心。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朗读的感情基调上,能自主地读出“难受”与“可惜”相织,“恨”与“怒”交加的语气语调,使“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不但落实到了实处,而且提高了层次。

2.案例呈现

语文课程案例教学要与理论密切相连,任何脱离了理论的课堂案例都会使得讨论和教学内容与目标相背离、相脱节。对此案例的呈现要把握恰当的时机,万万不可实行单一程式化教学模式,案例呈现既可以出现在教学的某个知识点上,也可以在授课完毕后呈现出来,还可以从理论知识讲解中呈现,根据需求紧密联系理论。呈现模式教师根据需求具体而定,主要的呈现方式有:(1)教师将案例通过故事讲解形式来表达;(2)通过纸质形式为学生发放资料;(3)巧妙运用多媒体来呈现影音与图片事例;(4)采取辩论、小品等多姿多彩活动将案例呈现出来。例如,在教课文《羚羊木雕》时,首先要掌握文章重点字词的字音,整体感知文章,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要学会通过把握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再次要了解插叙手法的作用。最后学会两代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明白亲情需要互相沟通、理解、尊重。此文中就运用了插叙的方法。如在爸爸妈迫自己向万芳同学要回“羚羊木雕”时,插入了自己与万芳同学的相处,写出了两人之间的友情。这样写使文章内容严谨,达到了写作的目的——含蓄地批评了父母的重财轻友,不理解孩子的心,不尊重孩子们纯真的感情的行为。教师应点拨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明确是非,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归纳能力。

二、教师要有正确的评价目标

为了确保案例教学法有效的实行,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样不仅能保证学生可以仔细的思考,还可以降低学生压力,让学生能随心所欲发表观点,不断提升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懂得倾听他人意见。教学时教师要先让学生对所呈现案例进行了解,在独立思考案例后,将案例重点部分确定下来,明确材料间关系,再提出解决建议与方法。在此前提下根据小组划分,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教师此时扮演的角色是第三者,控制交流秩序和进程,必要时给予一定提示,起到的是激励作用。

教学中,只要我们能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方法和模式就能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例如在教《人生寓言》这篇课文时,采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也是当前贯彻语文课程标准,落实最新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思维上,涉及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和多角度思维,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独特体验与感受。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转变传统死板教学模式,扩宽学生思维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势必要对教材进行深度的钻研,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做到案例教学张弛有度。

参考文献:

[1] 蔡华.论新课改后案例教学法在中学语文课中的使用[J].政史地教学,2008(02):112.

第11篇

非洲气候炎热潮湿,虫蛀破坏严重,木雕不易保存,有些面具在完成使命后即遭弃之,加之缺乏文献资料记载,非洲面具究竟起源何时已难稽考。研究表明,世上现存的面具实物不超过二百年。[2]20世纪初,考古学家在非洲很多地方发现了大量史前岩画,在岩画数量比较集中、表现内容极为丰富的撒哈拉地区和南部非洲,均发现有佩戴面具的人物形象:有佩戴着面具赶牛的人物形象(约公元前9000~前6000年,距今约12000~8000年前),有佩戴面具人物正在进行交战的场景,还有佩戴着面具人物进行繁育祈求的活动……这些丰富的岩画遗存不仅为探寻非洲面具的发端、发展及分布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显示了面具原始形态和现代形态的渊源关系。根据对大量佩戴面具人物形象的史前岩画的分析可以推断出,非洲面具大约始于久远的公元前,并且,通过对岩画中人物所戴面具的式样以及人物身上的装饰图案,与现今西非和中非一些地区黑种人仍然流行的面具和文身习俗的比对研究,可以判定这些岩画的作者除了是原居住在撒哈拉周围的北非居民外,还有一部分就是后来迁徙到黑非洲的一些黑色人种部族。[3]这表明,从遥远的古代起,就有佩戴面具举行巫术活动和宗教仪式的传统,面具被认为是和神灵沟通交流的媒介,具有捕捉并控制生命力的能力。

撒哈拉以南非洲特殊、复杂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和社会结构都对其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作为寄托着非洲黑种人质朴情感和理想愿望的面具艺术,它和人们的宗教信仰、传统观念息息相关。距今约20000~1200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晚石器时代,晚石器时代的根本性标志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和经常处于迁移状态中的狩猎经济和采集经济活动相比,农业经济的重要意义在于人们开始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从生产方式到居住方式上,非洲黑种人的生活都固定下来,并且和季节、生产周期的轮回紧密相连。于是,祈求丰产的土地崇拜、生殖崇拜活动,有关祈雨、播种、收获的农业生产仪式,以及对祖先及创造物崇拜的精神追求应运而生。这些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精神文化活动,不仅承载着黑种人的宇宙观、价值观、伦理观、宗教观等文化观念,也反映出社会规范构成的内容。其丰富的内涵成为非洲面具艺术的文化本源及核心,无论是社会功能还是审美意念,非洲面具艺术都和传统宗教文化相契合,因而具有强大的现实性和生命力。

非洲面具艺术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和中部。从事农业生产的部族中,虽然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传统有所不同,但各部族在社会发展、经济类型和精神文化方面具有颇多的相似性,形成在非洲传统造型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面具文化景观。使用面具的部族主要包括班巴拉人、多贡人、塞奴福人、丹人、鲍勒人、古罗人、贝德人、古诺人、格勒波人、贝斗人、博博人、摩西人、巴加人、基西人、约鲁巴人、伊博人、伊比比奥人、伊多马人、埃科伊人、巴蒙人、芳人、普奴人、门德人、巴特克人、莱加人、库巴人、巴卢人、乔克维人等。其范围大致包括马里、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喀麦隆、加蓬、塞拉利昂、刚果、安哥拉等国家。

2 传统宗教是非洲面具艺术的文化基石

非洲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建立在一定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制基础上,它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体现了一种社会-宗教的、井然有序的、集体的而非个人的、协调一体的社会方式。[4]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地区山地、荒漠广布,土地贫瘠、干燥高温、降水稀少、植被贫乏、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部落成员的生活之需经常得不到满足。为了生存,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结在一起的部落成员必须紧紧依赖部落组织,“它因此是一种在其他民族中罕见的相互依靠的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秩序。保证所有的人有生存的可能,便于每个人建立和保持一个家庭,不使任何人挨饿或陷于悲惨境地,离开了整个氏族,就要挨饿和贫穷,而破坏氏族制度必将导致完全混乱,个人将失去他的社会保障……”[5]这种个人命运和部落共同体休戚与共的依附关系,决定了无论在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方面,部落都对成员构成强大的向心力和约束力。这种向心力和约束力是通过宗教仪式、神话传说等形式,以及部落成员的守则意识,知行合一的身体力行这一综合的文化机制来进行控制的,从而强调本部落的神圣性,将部落成员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精神上凝聚在一起,由此强化他们的集体认同感和对部落组织的效忠,鼓舞成员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在黑非洲传统社会中,与宗教相关的事物非常多,诚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言,“子女降生的礼,成童入世的礼,人死以后的丧礼、葬礼、悼伤、追慕、祭祀,以及图腾等礼,无一不是公共的、集合的;行礼的时候,常影响了整个的部落,集中了所有的精神气力。数目众多的人聚在一起这样的公共性质,在季节的宴会上来庆祝丰收或者渔猎是特别显著的。人们在宴会席上可以尽情欢乐,享受丰盛的收获与渔猎所得,而且亲朋相会,以使全地方总动员,达到一种协和一致皆大欢喜的程度。有时在这种场合,已故的亲属也要回来参加,那就是祖灵与其他亲属底灵回来享祭、享奠,而与活人在一起执行礼仪,分享欢宴。即使死者不来的话,也有活人纪念他们,纪念他们的形式,则常是祖先崇拜。这样的会集是时常有的,也更形成收仓的礼与其他关于生长繁庶的礼”,几乎一切宗教仪式都是部落性的。[6]

基督教、伊斯兰教、传统宗教是非洲大陆现有的三种宗教,前两种属外来宗教,后者是非洲人在阿拉伯人和欧洲人进入前固有的,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社会基础的宗教。作为非洲传统文化和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核,传统宗教和非洲黑人的道德伦理、生活习俗关系密切,是他们“探讨人与自然、社会、神灵之间关系及其和谐相处的工具”。[7]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部落神崇拜等,是非洲传统宗教信仰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非洲黑种人认为组成大千世界的日月星辰、动物植物、风暴河流等都是一个个独立的神灵,他们同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性格,主宰着自然界的千变万化。相对于其他神?o而言,逝去的祖先与非洲黑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最为紧密,他们被赋予了神秘的力量,死后仍以各自的方式时刻关心家族的繁衍、农牧业生产、后人的健康等情况。因此,人们对祖先的尊崇最为持久和热烈,祖先崇拜思想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根深蒂固。虽然神灵和祖先被认为能保护人们的安全、满足人们的要求,但是他们也能毁灭人的生命,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

长期以来,非洲传统社会一直处于无文字、文化的状态,没有经典可据的文字表达教义,举行公共和集体性质的宗教礼仪和巫术活动,就成为他们和神灵、祖先进行交流、感应,祈望获得保佑,重复本部族的宗教信念、社会规范,保证神圣传统延续巩固、代代相传的重要途径。神话传说、史诗、谚语等口传文化,舞蹈、音乐、绘画、服装、面具、纹身、仪式等其他各种非语言非文字方式,是非洲黑人进行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和文化承传的重要手段。其中“最具文化传承功能的物化符号是黑非面具”,这些传袭久远神形怪异的面具以象形、指意、表现的方式,借助世代相承的集体意象和传统观念,或传递祖灵、神?o、先人的喻训,或指述部族群体的历史,或宣判宗室纠纷、财富配置。人们被这些抽象图形构成的雕刻语言引导着,于心领神会的无言之境中实现述古记事、寻根忆祖、储存文化、承袭传统的目的。[8]面具作为人类和神灵之间沟通、传递信息的媒介,代表着人的灵魂向神灵世界的转化,于是,面具不再是常人之脸的形象,五花八门的各种人物、动物、几何造型是雕刻者幻想世界中的神灵和祖先的形象,他们神奇诡谲,充满着威严感和恐惧感,因为以常规的认知手段是无法和神灵世界进行交往的。

3 非洲面具艺术的宗教文化内蕴

3.1 崇尚生命,企盼子孙繁盛、食物富足

非洲面具艺术中蕴含着对生命创造力的真情向往和执着追求,突显出非洲黑人对子孙繁盛、食物富足愿望的强烈渴求。在漫长的自身繁衍历史中,非洲黑种人形成了独特的生殖崇拜文化,并影响着他们的生育观念、生产习俗。就生育观念而言,非洲传统社会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看得高于一切,人们不仅认为多子即多福,而且重男轻女。非洲传统宗教信仰认为,亡灵能够再生,所以人死后都希望从黑暗寒冷的阴间转回人世,被留在冥府就是一种惩罚。非洲黑人相信,子嗣是人的生命力在尘世间得以永远延续的重要条件,因此,无嗣被视为人生的最大灾祸,[9]这意味着割断了人死后和生者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断绝了人死后轮回转生的渠道。在这种观念下,他们追求多生多育,渴望多子多福。那些孕妇形象或公然刻画男女交媾情景的面具就是承载他们礼赞生命,渴求人丁兴旺,期望农业丰饶的载体,和他们祈求繁衍不息的内心愿望相吻合。尼姆巴是巴加人所崇拜的掌管生育和主宰收获的女神,她是一个生育了数个子女,并已将他们抚育成人的多产女性形象,以她的形象出现的面具体形十分硕大,高一米以上,重达百余斤,两个丰满巨大的乳房象征着丰产,其怀孕的身躯极富母性韵味,是巴加人社会中理想女性美的化身。每当丰收季节,男人们佩戴着硕大沉重而又静穆高雅的尼姆巴女神面具在田中舞蹈,感激尼姆巴女神恩赐农业丰收,祈望她保佑部族兴旺发达、人丁兴旺、世代延续。

3.2 寄寓祈福禳灾,趋吉避邪的愿望

祈福禳灾、驱除邪灵的精神需求,源于人们对富足安康生活的希冀和期盼,对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人生重要时刻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农事活动极度重视,反映出非洲黑人以繁衍和生存为核心的一种生命意识。这些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愿望联结着人们内心深处的祈福避祸意识,成为他们希望改善命运、追求幸福、获得心理满足和情感安慰的重要途径,并通过传统的仪式活动、面具艺术等具体的行为和物象鲜明、直观、率真地加以体现。

作为神灵的附着物,面具被非洲黑人赋予了超自然的神圣之力,具有庇佑赐福、驱邪避魔的特殊作用。这其中,最能反映传统宗教信仰彰显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莫过于他们在面具上塑造的各类动物形象,如飞禽、走兽、昆虫、游鱼以及虚幻动物等。非洲艺术家运用拟人化艺术形式,赋予这些自然精灵以勇气、力量、财富、丰产、知识、权贵的象征意蕴,祈望得到他们的庇佑和帮助。为了赋予面具更为强大的力量,他们尤其擅长选取不同动物的角、头、嘴、牙齿、尾、羽等,运用组合拼接或夸张变形等手段,将之聚合在面具有限的空间结构里。通过减少或简化动物原型相貌的数目、细节的方式以杂糅更多的动物意象,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空间和突出的艺术表现性。分布于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等境内的博博人认为,围绕着村庄的森林、灌木丛以及河流中居住着众多的神灵,人们十分期望得到这些神灵的庇护。为了祈福敬神,抵抗邪恶力量的破坏,博博人以水牛、鳄鱼、猫头鹰、蝴蝶、鸟、蝙蝠等动物为媒介,将它们物化于各式面具中,以与另一个世界中的神灵相互感应。他们相信,这些怪异形象的面具一方面是部族的守护之神,另一方面又是凶猛的化身,他们所拥有的超自然力量能够在危险时刻驱退异族,保护本族。在现实与幻想的交织中,面具所寄寓的祈福禳灾、趋吉避邪观念是非洲黑种人精神需求和生活理想的真实写照。

面具被非洲黑种人视为通往神灵世界的门户。作为神灵形象的可见象征,很多面具都代表着部族的先人或是神话传说中的祖先,反映出非洲传统宗教信仰中的祖先崇拜思想。例如,每年芋头的收获时节,约鲁巴人都要举行隆重的芋头节,只有向祖先和神灵供奉之后,世人才能吃当年新收获的芋头。一年一度的芋头节也是约鲁巴人祭祖仪式的一部分,头戴各式面具的舞蹈者代表着祖先的亡灵,他们在街头舞蹈祭祖后,走家串户去慰问前几年失去亲人者,保佑他们幸福兴旺,无灾无难。

3.3 蕴含天人相谐的传统文化观念

天人相谐的传统文化观念,体现出非洲黑人追求与自然广泛的和谐一致的精神信仰。他们相信,以神为媒或者通过某些与自然相合的仪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能达成自己的理想愿望。要深入了解这一观念,我们不妨以契瓦拉羚羊形面具和班达面具为例。班巴拉人是主要分布于马里的一个农业民族,盛行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每个农业周期开始时,他们都有举行契瓦拉播种仪式的传统。在仪式中,常常是雌性契瓦拉羚羊形面具和雄性契瓦拉羚羊形面具成双成对同时出现。[10]雌雄契瓦拉羚羊形面具既代表男女两性的生殖繁衍,也代表太阳(由雄性契瓦拉羚羊面具代表)、大地或水(由雌性契瓦拉羚羊面具代表)的统一。他们认为,通过人的象征性的生殖行为就能感染播下的种子,促使其发芽生长,获得丰收。雌雄契瓦拉羚羊形面具,以象征性的艺术语言喻指出班巴拉人对人类繁育和农业丰产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及太阳、大地、水对于农作物生长,乃至人类生命的双重重要意义。

分布于几内亚沿海地区的巴加人,他们在收获、婚礼、成年仪式以及重要人物的葬礼时,使用一种名为班达的面具。班达面具体量十分巨大,长度通常达到2米或以上,以黑、红、白、绿、黄等彩绘图案进行装饰。其长形的人脸源自鳄鱼强劲有力的长颚,脸部边缘的三角形锯齿图案代表鳄鱼锋利的锥形牙齿,面具的顶部由羚羊的角、蜥蜴的尾巴以及蛇的身体组合而成,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神灵。[11]舞动面具时,表演者伴以模仿鸟类的舞蹈动作和面具上的动物形象相呼应,从而使其具有可在陆地奔跑、天空飞行或水中游弋的强大能力,象征着宇宙中天、地、水三者的交会,他们相信被赋予了巨大威力的班达面具,足以帮助人们在危难时刻对抗邪恶的力量。

3.4 对生命历程的高度重视

除了对社会生活高度渗透外,非洲传统宗教还对个人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尤其体现在人生中的各个转折点上。在他们看来,出生、成年、结婚、死亡这些生命转折点并非自然的过程,而是由超自然神灵主宰的,意味着人和神秘的超自然力之间的联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种转折需要通过相应的礼仪程序予以确认,也就是控制一个人从非存在转变为存在,从孩童转变为成人,从生命向死亡,从死亡到重生的转变。通过对人生历程中由生到死,死又复生的生命循环系统的构想,非洲黑人希冀实现他们对抗死亡、追求永生的愿望。下面以成年仪式中使用的面具为例加以说明。

非洲人的一生可说是从青春期开始的,没有行过成年礼的人,不管他是什么年龄,永远归入孩子之列。[12]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社会人,无论男人或女人,仅仅生理本身达到青春期的性成熟是不够的,未经过成年礼仪式,他们所处的状态就犹如没有播下的种子,是一种无活动的、死的状态,但是,这种死的状态是包含着潜在之生的死。因此,对非洲传统社会的全体成员来说,希望取得精神上的发展,获得成为部族正式成员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和资格,以及通过必要的艰苦考验从而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敬的话,就必须通过由所在群体认可的,履行一定程序的成人仪式,这是非洲黑种人社会、文化和宗教生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13]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三问;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027-01

都说“问题”是课堂有效性的基石。有效的提问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在从教的这几年中,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效提问?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努力地学习、摸索、实践,也偶有所悟、所得。我渐渐明白有效的提问是以透彻理解文本、深入钻研教材、真切了解学生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层次性、实效性、检测性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由浅到深,由易到难,逐层深入地设计教学中的每个提问。

根据对课堂教学提问的总结,我把有效提问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问文本”、“问读者”、“问作者”。其实,这几个层次是从阅读教学课程理念中的“读文本、读出自己、读懂作者”受启发而想到的。读懂文本即知道文章写的什么;读出自己即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读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读懂作者即结合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读出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

一、问文本

问文本是提问的第一个层次,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纵观全文、整体把握,初步强化关于文本内容,给学生留下印象。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在教学记叙文、小说类课文时可以问“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或“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例如在教学《羚羊木雕》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什么以“羚羊木雕”为题?学生听后,就会急于通览课文,寻找答案。在教学《孤独之旅》时可以提问“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如果在教学散文类文章,可以从题目入手,在上《背影》时,老师可以提问“文中写的谁的背影,共几次?”……提问的角度可以因教学目标的不同而不同,提问的次数也因人而异。但不管怎么问,问题指向性都应该很明确,那就是检查学生整体把握内容情况,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

二、问读者

问读者就是问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个性化解读。针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事件过程结果、语言等做出自己的解读。因为新课程标准中就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应该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要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联系学生实际,开启学生心扉,激起学生思想波澜,点燃学生求知欲望,使他们开动脑筋,深入学习。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在教学时,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文本解读,就文中的人或事、情或景、字或词、句或段,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比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在学生整体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可以设问“请同学们朗读自己喜欢的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喜欢的理由可以从写了什么、怎么写、表现出什么等方面考虑。”

这样的设问立足于学生,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使学生回答问题有话可说,并且还提供给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从而提高智力。再如,在教学《海燕》探究海燕形象时,可以这样问“读完课文后,你心中的海燕是什么样的呢?请以‘从――,我感悟到这是――的海燕’的句式说话。”又如在教学《安塞腰鼓》初步感知后可以提问“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一种腰鼓?请用‘好一个―――的安塞腰鼓!’的句式表达出来。”……这样的提问既锻炼了学生的归纳分析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但是应注意的是,问题设计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否则,学生回答就会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同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独特的思维,重视学生个体情感体验。比如在上《孔乙己》一课时,老师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刻画孔乙己形象的语句,并分析孔乙己的形象。就会有学生回答“我从‘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看出来孔乙己很懒惰。”马上就有学生说:“我觉得可能是他没有老婆的原因。”课堂中顿时一阵爆笑,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我的教学预设,我脑子霎时一阵空白,但我马上意识到这也许是学生生活中所见所感。我当时并没有训斥这个学生,而是接着问他“那孔乙己为什么没有老婆呢?”学生回答说:“他很穷很懒,没有人会嫁给他。”我接着说:“是呀,孔乙己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根本原因还是他太懒惰了。”

像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甄别这些“创造性思维”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需要老师积极地正确的给予引导。

三、问作者

我们知道文本是作者的精神产品,创作者永远是文本最有权威的诠释者。作者的思想观点往往会不经意的通过文字流露出来。教师恰当设问引导,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文本,深究文本,有所感,有所悟,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问作者”在阅读教学中主要表现形式为探究问题。即调动自身经验去观察、思考,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在上《谈生命》时,我问学生“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陋室铭》一课的探究题可以这样设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句是否流露了士大夫自身的优越感和封建的等级观念?”教学《故乡》时,设置探究题“小说中所描写的故乡仅仅是‘我’的吗?还是谁的呢?”题目的设置既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宽学生学习的广度,学生定会受益匪浅。在学习两篇有相似主题的文章时,可以进行对比阅读。比如在教学《孔乙己》时设置探究题“试比较《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文作者情感的不同。”借助这道探究题,使课内与课外,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从而接通学生文本感悟与生活的体验,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这才是新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