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09:59: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营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商标特许经营 品牌扩张 特许人 受许人
特许经营是特许人与受许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是顺应新经济时展的一种商业经营模式。关于特许经营的定义有多种,根据原国内贸易部颁布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特许经营是指特许人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合同的形式授予受许人使用,受许人按合同规定,在特许人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相应费用。而商标特许经营是特许经营的一种,市场概念称为品牌租赁,是指特许人(品牌所有者)将商标及经营模式等以合同的形式授予受许人(品牌运营商)的一种商业模式,特许人一般只对商标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对受许人所从事的经营活动并不做具体的规定。
商标特许经营与其它契约经营模式的比较
契约经营模式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贴牌生产(OEM)、特许经营(连锁经营的高级形式)、、经销等,其许经营又可分为生产特许经营、商品商标特许经营、经营模式特许经营,而商品商标特许经营又包含产品特许经营、商标特许经营、品牌特许经营三种模式。须要区分的是品牌是比商标更宽泛的一个概念,品牌的特许就意味着传递一个带有文化内涵、明确定位、品质服务等级等诸多内容的资产。与商标特许经营相比,在进行品牌特许经营时,特许人对受许人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受许人有提供达标或服务的能力,而且要求受许人在整个经营过程中都要符合品牌所代表的水准。对特许人来说,品牌特许经营比商标特许经营具有更强的限制性,风险也更小一些,当然也就要承担更多的监管职责。
商标特许经营(品牌租赁)与贴牌生产(OEM)也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由受许方承担产品开发、新产品研制以及营销服务,而后者由品牌方承担;商标特许经营模式对产品或服务质量以及生产与管理都无检验与指导要求,而贴牌生产则有要求。品牌特许经营和贴牌生产(OEM)在降低品牌方的风险方面都较商标特许经营要优,当然前两种制度安排的成本比后者也要高。贴牌企业选择何种品牌经营模式,取决于对风险与成本-收益的比较、企业所处行业、资源占有情况以及管理能力等等诸多因素。另外,商标特许经营与连锁经营,经销等商业模式的差异比较明显,这里不做详细比较。
商标特许经营模式的必然性
商标特许经营模式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其内在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可以从特许方和受许方来分别加以说明。
对商标特许方来说存在着如下的一些利益或行为动机:品牌扩张,通过这种模式,特许方可间接享受受许方自己花成本打广告,做营销而对原品牌带来的好处,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品牌无形资产的价值也随之增加;弥补特许方品牌的产品线单一,通常一个品牌需要与其相称的产品来支撑,由资源或生产能力不足等造成的产品线单一而短期内又无力进行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可考虑通过商标特许向原有的产业(行业)领域之外扩张,从而达到支撑品牌的目的;在长期利益尚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却能够实实在在地获得短期利益,品牌是一种资产,对它的经营要考虑到长远利益,但在尚看不清长远利益的时候(通过商标特许经营可能对长远利益有损害),短期却能获得品牌使用费,品牌保证金以及品牌价值提升等益处。节约资金,可以利用受许方为品牌扩张支付成本,从而特许方可以大量保留自己的资金。
对商标受许方(品牌租赁者)来说,商标特许经营模式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利益诱因:降低品牌经营成本,品牌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通过商标特许经营来租赁品牌,则成本要小得多,风险也要小得多;借助品牌优势能够迅速将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品牌从建立、维护直至成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并且存在较大的风险,而借助于已有品牌的市场优势受许方的产品或服务较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可;能够迅速获得短期利益。如果企业通过传统自创品牌的经营模式,那么它的产品或服务是很难迅速占领市场的,因为成熟品牌的建设是需要花费时间和成本的且有一定的风险,而商标特许经营却能使受许方从市场上迅速获得产品收益,短期利益明显。
商标特许经营模式的运营机制
商标特许经营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特许方、受许方和顾客,根据会计系统、市场反馈系统、监控系统将三方联合起来就形成了商标特许经营框架(见图1)。
特许方只在产品的营销(品牌建立)上进行投资,对商业扩张负责,让品牌形象深入顾客心中,特许方授予受许方商标使用权,同时提供必要的培训支持收取受许方的特许权,特许方根据受许方的反馈报告和顾客提供的反馈信息,对受许方的品牌运营在质量上进行一定的监督和控制,对在受许方的营销行为上给予一定的限制,这也是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的重要环节。
商标特许经营的受许方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上进行投资并辅以相应的销售宣传,产品或服务从受许方转移到顾客,受许方获得服务支付的费用,同时也获得顾客反馈的信息。受许方的行为使特许方的品牌形象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在整个商标特许经营框架中,必须保证反馈系统和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转,这对商标特许经营模式的双方,尤其是对特许方,意义重大。
商标特许经营模式的注意事项
商标特许经营模式的成功运用固然能够给特许和受许双方带来预期的收益,但是如何才能成功地运用商标特许经营模式,以下几点是需要值得注意的:
特许方提升品牌管理能力。特许方特许商标给予受许方使用,实质上是品牌规模的扩大,品牌的市场反馈信息的搜集、品牌产品的质量监控、品牌使用者营销行为的限制,这些都要求特许方有很强的品牌管理能力。
特许方(品牌所有者),必须巩固品牌的核心产品。一个品牌固然需要与其相称的产品群来支撑,但品牌的核心产品是品牌得以发展和成熟的关键。在品牌的主导产品不突出时,盲目地进行品牌扩张,极易造成品牌形象的弱化,对品牌的长期建设极为不利。
对受许方所在产业或行业进行市场考察。在国外,许多国家的特许经营已遍布几乎所有的零售业和服务业,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业或领域都适合商标特许经营,竞争异常激烈而(行业)利润并不高的市场就应该避免品牌租赁。
考察受许方企业。受许企业必须有足够条件和能力运作一个知名品牌,具体到经营能力上要求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诚信状况等都要达到特许方的要求,特别是在商标特许之后,更要加强对受许方品牌运营的监督与控制。
租赁品牌考虑业务专长。如果受许方不是新办企业而是原来就有产品生产线,那么欲租赁品牌生产的产品最好与原业务相关,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经营成本,还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对特许方来说也同样降低了风险。
了解内在缺陷。在这种模式中商标特许和受许双方在对待品牌利益期限上存在明显的不匹配,特许方不仅考虑短期利益,同时也会注重长期利益,而受许方更关注的是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利益分歧导致了这种制度安排的内在矛盾,同时由于特许方以契约方式对受许方实施间接监控存在一定的难度,进一步增大了商标特许经营模式的内在缺陷。
商标特许经营是一种品牌快速扩张的商业模式,避其弊端用其长处对满足条件的企业双方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商标特许经营模式在我国也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关键词:金融混业、模式选择、发展方向
一、金融混业和分业的概念
所谓金融混业,是相对分业而言的,实质上是指金融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金融业的功能是以金融工具为载体实现的。依据金融工具的不同特点,在金融业内部可划分不同的子行业,如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信托业等。不同的金融工具可实现同一金融功能,因此,金融业内的各子行业在功能上有重合之处,正由于金融本身的这种行业分类的特点,所以在金融业就形成了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概念。金融分业、混业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到监管层面。就经营层面而言,即人们所说的金融分业经营与金融混业经营问题,这是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内核;就监管层面而言,即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的问题,它涉及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
而金融分业经营是从机构职能方面理解的,与混业经营是相对的,指的是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各自经营与自身职能相对应的金融业务。这种模式下,法律上禁止银行与证券业务的混合,一个金融机构不能同时经营两种业务。其出发点是维护货币银行体系的稳定,把存款保险及央行最终贷款者的功能限定在银行业内,手段是通过法规隔离来防止证券业的风险传递到银行体系。
二、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历程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服务是通过“全能银行”即混业经营来提供的。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共有11000多家金融机构宣布破产,信用体系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当时,人们普遍认为,银行、证券的“混业经营”是引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为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对金融体系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严格分离。规定任何以吸收存款业务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商业银行,不得同时经营证券投资等长期性资产业务;任何经营证券业务的银行即投资银行,不得经营吸收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不准经营证券发行、包销、零售、经纪等业务,不得设立从事证券业务的分支机构。这一规定迫使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退出了股市。接着,美国政府又先后颁布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投资公司法》以及《1968年威廉斯法》等一系列法案,进一步加强了对银行业和证券业“分业经营”的管制。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美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期,是美国金融业的逐步融合阶段。大型金融机构在推动混业经营上积极性最高,它们推崇“金融超级市场”、“金融百货公司”,认为这种超级复合体既能分散风险,又能增强金融竞争实力,提高市场效率,同时也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至于金融监管当局迫于国际竞争压力,也不断改变对金融管制的态度,或明或暗来鼓励金融机构的多元化经营,在严格限制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已开始允许商业银行可以对美国政府及其他联邦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进行投资或买卖,也可以动用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进行股票、证券的投资和买卖,还可以为客户的证券投资进行活动。经过“80年代金融改革”,美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经济基础逐步消失,“分业经营”的制度也已经不断被现实所突破。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国金融业开始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混业经营”时期。
三、金融混业经营的优势
1.信息优势
在与企业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在做出贷款决定之前,银行会大量收集与企业及其投资机会有关的信息。贷款决定做出后,银行会进一步收集相关信息以便对于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在这种体制下,全能银行比专业银行有优势。全能银行可以比专业银行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同时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收集企业的相关信息,并在此信息优势的基础上与企业建立起更为广泛和长期的联系。这种银企关系的加强可能给双方带来极大的利益,它使银行通过观察企业与更多种金融工具有关的行为,对企业作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利用收集到的信息,以多种业务形式而不仅仅是贷款的形式对企业的活期存款帐户进行监管。而且由于提供的服务种类更多,在设计金融合同时,全能银行可以使用更多的工具对企业的管理决策施加更多的影响,从而节约了成本。
2.规模经济
全能银行的规模经济,可以从金融服务的生产中产生,也可以从金融服务的消费中产生。从服务的生产来看,全能银行可以将管理与某一客户关系的固定成本(物资与人力)分摊到更广泛的产品上;其次,它们可以利用自身的分支机构和其他全部销售渠道以较低的边际成本销售附加产品;再次,全能银行可以通过调整系统内部财务结构,更容易地发现和面对产品需求状况的变化;最后,由于信誉外溢效应的存在,它可以利用在提供一种服务时获得的信誉向客户推荐它的其他服务。从服务的消费来看,与向不同提供者分别购买相比,向单个提供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组合,可以使购买者节省研究和监管成本。
四、我国目前金融分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1)金融分业经营制度不利于金融业的规模经营、国际竞争力提高及传统金融企业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变。现行制度对银行业务、证券业务经营的严格区分和限制,抑制了市场资金供给来源,人为地割裂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融通渠道,不利于资金之间的相互融通。银行、证券、保险的业务品种有限而单调,使行业素质及竞争力不断下降。
(3)现行金融分业经营制度限制了金融创新。在分业经营制度下,由于银行参与证券业务受到限制,一些具有转移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无法在市场立足,由此影响到证券机构的市场运作及策略,表现出很强的短期投机性和不稳定性。银行业和证券业都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2)入世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资银行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其业务涉及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多个领域。资金实力雄厚,管理经验丰富,人才储备全面,服务产品齐全,创新能力强,具有许多中资银行短期内无法比拟的优势。中国银行业将面临生存的威胁。
五、中国金融业现阶段经营模式的选择
虽然金融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但我国金融业目前尚未取得混业经营的“资质”。从美国金融混业经营制度发展看,要实施混业经营必须满足以下基础条件:一是金融机构必须具备有效的内控约束机制和较强的风险意识;二是金融监管能力较强,有完备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和较高的金融监管效率。
而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还没有完成,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还不完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我国金融监管的政策法律不健全不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备;混业经营所需要的优秀的复合型监管人才十分缺乏。正如中国银行副行长华庆山在2002年11月的“世界资本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所强调的,如果不顺应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的趋势,中国金融业服务质量、竞争力就难以提高,如果顺应这种趋势,又可能由于巨大的系统风险及道德风险而使整个经济面临危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正面临着“两难境地”。因此,在一种重要的制度选择面前,现实性是重要条件。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分业经营是现阶段的权宜之计。
六、中国金融业未来经营模式的走向
综上所述,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比较优势及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发展状况,说明该制度是金融业经营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但是,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是宏观金融政策需求和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内在要求合理作用的结果。所以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金融业必然是混业和分业经营并存的“交叉经营”模式,突出表现为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业务划分日益模糊。
第一、目前,商业银行可以进行包括金融衍生业务、各类投资基金托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这些业务与证券、保险业务密切相关,并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同时,证券公司股民保证金账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银行储蓄存款的功能。此外,在保险业方面,新的险种不断涌现,诸如投资连结保险、养老金分红保险等。这些保险业务,既具有投资功能,又具有储蓄功能。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之间业务的趋同性和可替代性,削弱了分业经营的业务基础。
关键词:小额保险;经营模式;可持续发展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0-0093-06中图分类号:F840.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小额保险(Microinsurance)是微型金融(Microfinance)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是减轻穷人的贫困和脆弱性(Vulnerability)、增强抵御风险冲击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和近30年来在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较快发展的小额贷款或小额融资(Microcredit)相比,小额保险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而我国目前该项业务尚未真正开展,小额保险未能引起国内学术界和实务部门的重视。本文尝试对小额保险的经营模式和相应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我国小额保险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于小额保险的含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一种保护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降低特定风险危害的正式保险机制。和所有的保险一样,小额保险的投保人按照其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和相应的风险成本定期缴纳保费。然而,小额保险并不是简单向下位移(downscaled)的正式保险,它是针对穷人这一目标客户的正式保险,和那些传统的保险方案相比,小额保险的客户有着显著不同的收入和风险特征:不仅收入水平很低,而且收益不稳定、波动性较大,抗风险能力弱。推出切实可行的小额保险项目需要在设计保险产品和提供服务时予以创新、充分考虑小额保险的覆盖面、及时性、可获得性和客户的承受能力。穷人通常面临的冲击包括疾病、家庭成员特别是主要劳动力的死亡、由于被盗或火灾、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财产损失等。由于缺乏显著的资产或资源禀赋及其他有效的降低风险机制,穷人无力经受这些冲击所产生的后果。这些冲击对贫困家庭所造成的影响主要包含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冲击的即期影响,它会导致穷人资产或收入的损失,减少消费,而且穷人急需一次性支出的现金;第二个阶段是冲击的中期和长期影响,面对由于资产或收入损失而被缩减的现金流,贫困家庭不得不重新调配有限的资源。如果是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或重大伤残,它对贫困家庭的收入影响是长期的,会造成持久的负面冲击,使穷人及其后代陷入更深的贫困陷阱。由于性别的差异,冲击的影响程度也会不同,相比男性而言,女性拥有更少的资产、对资产的控制权更弱,而且缺乏行使资产合法权益的正规途径,在应对风险方面她们发现自身比男性更脆弱。
二、小额保险的经营模式
现阶段全球范围内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提供小额保险服务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南亚的一些国家如印度、孟加拉国和东非的一些国家如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国,具体的小额保险产品包括贷款信用保险、健康保险、人寿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等,不同类型机构的经营模式及提供的小额保险产品或服务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小额保险的经营模式主要包含:
(一)互助或合作保险模式
目前世界上众多的互助或合作机构开办了小额保险业务。互助机构由其成员-同时也是保险等金融服务的使用者所拥有,遵循“一人一票”的合作原则。提供小额保险服务的互助机构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独立的互助(或合作)保险公司,不隶属于任何互助机构网络。
2.隶属于金融合作社(主要是储蓄和信用合作社)网络的保险公司,主要为网络内部的成员提供保险服务。
在该种模式下,保险公司通常是风险承担者,合作社网络是保险公司重要的产品分销渠道,众多保险机构是国际合作和互助保险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nd Mutual Insurance Federation, 简称ICMIF)的成员。一些保险公司也为网络内的合作社本身提供保险产品如存款保险。合作社网络模式在互助或合作保险模式中占主导地位,运用该种模式提供小额保险服务的机构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波兰和秘鲁、危地马拉等南美国家及贝宁、多哥等非洲国家。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其经营模式实际上包含三种组织安排:(1)形式。储蓄和信用合作社联盟在发展小额保险的早期阶段,可以通过设立机构的形式为合作社的成员提供保险服务,机构由合作社拥有和控制,无须承担任何风险、而且能够获得小额保险承保机构提供的佣金收入。(2)风险承担部门。在积累了早期阶段的保险经验后,一些储蓄和信用合作社联盟会成立风险承担部门,通过成员合作社提供小组保险方案。(3)保险公司。由于风险承担部门提供的是一些基本的小额保险产品,随着合作社和成员自身的发展,他们希望获得那些只有受管制的保险公司才能提供的保障范围更广、保障程度更高的小额保险服务。
尽管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互助网络模式下的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不尽相同,但在运作机制方面它们也表现出一些相似的特征,如:(1)实行民主经营方式,保单持有人通过授权代表和工作小组的形式参与保险机构的日常运营管理。(2)有限的权益资本回报。(3)保险机构通常不依赖补贴资金运营、更希望获得技术援助或支持。(4)保险机构积极推动健康、安全和灾害预防等活动,以降低保险成本;代表保单持有人利益对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保险业及政策制定者施加影响。
合作社网络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互助保险机构的被保险人同时也是保险机构的所有者,与股份形式的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契约相比,他们的权益更能得到保障。(2)在不同的文化和经济环境里,该种模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互助保险机构的发展实践表明,依托储蓄和信用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社网络较强的客户资源优势,保险机构的运营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为众多的低收入客户提供小额保险服务,而且在财务上是切实可行的。例如印度的Yeshasvini Health Care Trust成立于2002年,在2004年该机构提供的保险服务就覆盖了145万名客户。(3)投资收益对合作社所在的社区具有发展效应。由于保险公司是合作社网络的附属机构,保险活动中产生的投资收益最终都要返还给成员,保险公司日常运营产生的现金流能够用于增加合作社网络和成员的流动性,为合作社所在的社区经济增长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4)保险机构能够获得再保险支持。对许多小额保险的提供者而言,不能进入再保险市场是一个限制其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合作社网络模式下的保险机构通过其上游联盟(upstream alliances)能够进入再保险市场,国际合作和互助保险联合会在促进其成员网络获得再保险支持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
合作社网络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或不足,主要表现在:(1)保险机构推出的保险产品呈现出与合作社的储蓄和贷款组合互补的特征,保险产品品种不够丰富。(2)互助保险机构经营成功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受合作社网络经营绩效的影响。由于互助保险机构主要为合作社网络服务,一旦合作社网络经营不善、出现严重亏损,保险机构也将受到拖累。(3)不同金融产品之间的风险可能混杂,给保险机构的运营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隐患,尤其是在监管缺失或不力时。(4)保险机构的运营可能存在人问题。由于合作社网络股权的高度分散、公司治理水平相对较低,对人(管理者)的控制较弱,人可能存在较高的道德风险倾向和冒险经营动机,参与高风险的投资活动,较少考虑成员资本的保值增值。
3.互助保险协会网络。该种网络由互助保险协会组成、形成顶点(apex)结构,也被称为以社区为基础的模式。
(二)合作―模式
在合作―模式中,合作伙伴通常是指保险机构,人(目前主要是微型金融机构)与合作伙伴之间并没有股权联系,双方只是按照合约安排建立拓展小额保险的合作关系。在该种模式中,保险机构借鉴微型金融机构联保贷款(group lending)的运作机制,主要通过小组保单的形式为众多的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提供小额保险服务。现阶段微型金融机构是小额保险产品的重要分销渠道。为了充分维护客户的利益、使客户获得满意的保险服务,一些微型金融机构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与之合作的保险公司,例如加纳的CARE和印度的ASA。
合作―模式的优势主要有:(1)对于人而言,由于不承担相关的保险经营风险,人面临较低的财务风险和声誉风险;人能从推销小额保险产品中获得稳定的佣金收入或潜在的利润分成;人提供保险服务面临的监管约束较少、没有资本金要求;不需要聘任成本较高的保险管理专业人才。(2)对于保险机构而言,该种模式是保险公司进入低收入市场最简单、快捷和成本最低的途径;人为其提供了广泛的客户基础和有效的交易机制;通过不断增加保单持有人的数量(尤其是对强制性产品)有助于分散整体经营风险;通过人掌握的关于客户基本情况的历史数据有助于加强对客户风险状况的了解,减少保险机构市场调研的压力。(3)对于投保人―低收入客户而言,他们能通过该种模式获得受管制的保险机构提供的保险服务;保险机构具备一定的资本实力,其业务运营受到法律和监管制度的约束,而且能进入再保险市场分散经营风险,客户实际上无须担心保险机构经营失败的风险;由于有众多的客户参与,在保险产品的定价方面投保人享有一定的优惠。
合作―模式也有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人而言,为了自身和客户的利益,需要和保险机构进行相关的业务合作谈判;收入主要局限于佣金,风险低,但收益也相对较低;服务标准的主动权可能掌握在保险机构手中,尤其是当保险公司直接负责理赔事宜时;由于小额保险是人附带提供的非核心服务,营销人员通常缺乏推广此类保险产品及向客户宣传保险知识的激励;在保险产品设计方面,受到保险机构自身能力和法律监管环境的制约。(2)对于保险机构而言,需要对人的营销人员进行保险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初始的投资之后,双方之间的持续业务合作主要依赖于人的态度,人可能改变对保险机构产品或服务的认可程度。当人中止与既定的保险公司合作,保险公司会失去已有的低收入客户群;对专业性较强的小额保险产品和低收入市场,保险机构必须实行有别于传统商业保险市场的创新性风险管理策略。(3)对于投保人而言,他们的代言人―微型金融机构在和保险公司的谈判中,既要维护自身利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又要维护客户的利益,可能面临着角色冲突,微型金融机构通常倾向于优先考虑自身利益;对于强制性的保险产品,客户只能被动接受,否则将影响他们在微型金融机构的借款机会;该种模式下的保险产品主要与人的主营业务特别是贷款业务挂钩,非借款客户很难获得保险服务。
在合作―模式下,保险机构和微型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主要限于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客户提供基本的、而且通常与人的主营业务相关的小额保险产品,例如贷款信用保险和人寿保险。而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低收入市场有着强烈需求的保险产品如健康保险、储蓄寿险,实行该种合作模式的机构并不多。主要原因在于:(1)在大多数地方,健康保险等产品不能作为强制性产品提供给客户,这些产品与微型金融机构的贷款偿还没有直接联系,微型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不高。(2)微型金融机构并不是储蓄寿险产品的高效分销商。因为储蓄寿险需要长期、持续的交易,而微型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通常期限较短、还伴随客户偶然的非借款期间,这两种产品之间的兼容性很有限;储蓄存款是微型金融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对于资源有限的低收入客户而言,储蓄寿险产品与人的主营业务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微型金融机构缺少营销此类保险产品的激励。
在合作―模式下,为成功拓展小额保险业务,双方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发展符合低收入市场特征的适宜产品。
保险机构应意识到低收入市场有别于传统的商业保险市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家庭的保险需求及保费承担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在小额保险产品设计和营销推广上予以充分考虑。
2.保险机构和人应厘清各自需承担的职责。
双方可通过正式协议或理解备忘录的形式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减少未来发生摩擦或争议的可能性,促进良好、顺畅合作关系的形成。一般而言,保险公司负责机构员工的保险培训、与监管部门协调、沟通等事宜,微型金融机构则负责保险产品营销、代收保费(通常纳入投保人的贷款偿还计划或从客户的储蓄存款账户扣收)。
3.提高保险服务效率尤其是理赔效率。
由于及时的理赔给付对机构的可信度至关重要,人应和保险机构明确相关的服务标准。为避免保险公司延迟支付甚至拒付理赔款现象的发生,一些微型金融机构将同意由其直接支付理赔款作为与保险机构合作的前提条件,人直接支付给投保人的理赔款可从其代收的保费中抵扣。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保险产品如人寿保险,微型金融机构能够确认应支付的理赔款;但对于较复杂的保险产品如健康保险、财产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险种,微型金融机构由于不具备查勘定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很难确定具体的理赔额度。对于坚持由其负责理赔事宜的保险机构,人在合作协议中应明确理赔的时效;对于保险机构延迟支付或拒付合理的理赔款的,保险机构应承担违约责任,这有利于减轻人的责任、激励保险机构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4.双方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尽管微型金融机构作为人推销保险产品,主要是为了降低自身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和满足客户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需要,他们也希望从销售保险产品中获取直接的收益。保险机构和微型金融机构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有利于促进双方合作关系的稳定发展。微型金融机构获得报酬的方式主要包括:按代收保费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佣金;与保险机构实行按变动收入的利润共享或亏损共担;人对保险机构实际收取的保险费进行提价,提价收入由人独享,但保险机构不再向其支付佣金。这种提价手段会增加投保人的保费负担,而且,在一些由保险业监管当局正式批准保险费率的国家,提价方式是不合法的。
随着小额保险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一些保险机构为提升市场份额,不再局限于仅与微型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始重视拓展新的保险产品分销渠道,例如零售商店、邮局等。
(三)独立经营模式
实行独立经营模式的机构主要包括微型金融机构和专营小额保险的机构。
1.独立经营小额保险的微型金融机构。
现阶段独立经营小额保险的微型金融机构主要是一些资产规模较大、资本实力较强、拥有客户数量较多的机构。规模较小的微型金融机构自身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不具备独立经营小额保险的条件。
微型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的小额保险通常与具体的存款或贷款业务挂钩,是一种附带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是为了保障小额贷款的安全、降低由于借款人健康、意外伤害等方面的原因对贷款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满足客户对多种金融服务或产品的需求,微型金融机构提供的保险服务或产品通常具有强制性。在印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微型金融机构在小额保险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先驱者角色,其中代表性的机构有:
(1)孟加拉乡村银行。
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为其客户提供的小额保险服务主要是贷款保险的选择权。在孟加拉国,尽管借款人非常关注债务负担,但他们却不愿意在死亡时还有未清偿的债务,这种担心主要源于宗教和文化上对未还清债务者的制裁。为消除借款人的这种担心,乡村银行为客户提供了贷款保险选择权。该银行的贷款保险项目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在早期阶段,为给贷款增加保险系数,借款人必须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存入相当于未还贷款余额2.5%的存款。乡村银行为这些存款账户支付年利率12%的利息,账户所得利息被用于补充保险基金。如果借款人在贷款期间死亡,银行将用保险基金支付借款人所有的未清偿贷款;另外,借款人存入保险基金的存款和按12%的年利率获得的利息会返还给死者家庭。在乡村银行的贷款保险项目实施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借款人的实际死亡率高于该行初始估算的每年1/5000这一模拟假设,为弥补保险基金的不足,自2005年10月起该行对贷款保险政策进行了调整,对每一笔新发放的贷款,所有的借款人必须在贷款保险存款账户中存入贷款金额,而不是上年末未偿还贷款余额的3%。
孟加拉乡村银行95%以上的借款人为女性客户,为减轻这些女性借款人的债务负担,防止她们在丈夫死亡后重新陷入贫困,银行将她们的丈夫也纳入到贷款保险方案中。如果借款人希望其丈夫也得到保险保障,她必须再额外缴纳贷款金额的7%存入贷款保险储蓄账户。在借款人的丈夫死亡时,她的所有贷款被免除,而且银行会将其支付的贷款金额的7%和累积利息归还到她的储蓄账户。在新的保险政策下,贷款保险对借款人或其丈夫不是强制性的,但如果女性借款人有特别企业贷款,夫妇二人都必须加入贷款保险计划。
(2)印度的自雇妇女协会银行(Self-employed Women’s Association Bank,简称SEWA银行)。
SEWA银行是印度历史最悠久的微型金融机构、由自雇妇女协会(SEWA)于1974年发起成立。该银行致力于满足贫穷的自雇妇女对存款、贷款、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的需求,资产规模较大,而且实质上是一家合作银行,由30000多名妇女持有1100万卢比的股份总额。SEWA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保险服务始于1992年。在早期阶段,SEWA银行侧重于拓展存款业务,该机构主要为存款客户提供保险服务。获得保险服务的客户必须首先在该银行存入一定金额的定期存款,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用于缴纳或覆盖客户每年的应缴保险费。SEWA银行为其存款客户提供了几种保险服务方案以供客户选择,具体保险服务方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客户所需存入的定期存款金额不同和保险保障范围不同上。综合性的保险方案对客户定期存款的金额要求更高。SEWA银行提供的保险服务不仅仅限于贫穷的自雇妇女,受益人也包含她们的丈夫。
SEWA银行只是相对独立的经营小额保险业务,该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一些具体保险产品或服务,实际上是由印度国内的一些主流保险公司(主要集中在公共部门)承保的。例如SEWA银行的人身保险服务是通过印度的人身保险公司(Life Insurance Corporation of India)提供的。在该种情形下,SEWA银行为客户批量购买相应的保险产品、保留保单持有者的相关记录并协助他们处理索赔事宜等,实际上扮演着保险中介的角色。而对于一些涉及贫穷妇女范围较广的疾病包括妇科疾病和职业病等,现有的保险公司很少提供这方面的保险产品,SEWA银行动用自有资金为客户提供保险服务。在为贫穷妇女提供女性特有的疾病和职业健康保险保障方面,SEWA银行处于领先地位。SEWA银行要求所有的借款人都必须购买保险。
在相对独立经营小额保险业务方面,SEWA银行与乡村银行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SEWA银行不仅提供范围更加广泛的保险服务,而且动用银行的自有资产为客户提供保险保障,该部分自有资产并没有单独划入保险基金。SEWA银行的经营模式现已被一些微型金融机构复制或推广运用。
孟加拉乡村银行和印度SEWA银行是微型金融机构相对独立提供保险服务的两个典型范例,还有一些微型金融机构针对所在国家或地区低收入客户的实际状况,在小额保险经营方面采取了创新性的策略。如印度的另一家微型金融机构BASIX不仅与保险公司加强合作、鼓励客户购买人寿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产品,而且该机构意识到农村地区的穷人客户面临的收益风险和价格风险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生产活动,积极发展能够保障客户收益风险的保险产品,并通过院外游说的方式倡议建立小额期货市场以降低农户的价格风险。
对于微型金融机构而言,选择独立经营小额保险模式,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一方面,微型金融机构为客户独立提供小额保险服务的优势主要有:
一是能够主导小额保险的产品设计、提高服务水准,更好地保障客户的利益。这有助于增强客户对微型金融机构的忠诚度,促进微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微型金融行业维持或逐步提高机构自身的市场份额。
二是降低小额保险的交易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减轻客户的保费负担。微型金融机构由于经营多种金融产品,收入来源具有多样性,抗风险能力较强,能够用存款、贷款等主营业务利润弥补小额保险服务的亏损,相当于让渡一部分利润给客户,提高穷人的福利水平。而且,微型金融机构拥有客户资源和营销平台优势,能够运用交叉销售的方式推广小额保险产品,和专营小额保险的机构相比,其交易成本更低。
三是微型金融机构能够独自享有保险收益,而无须与保险机构进行利润分成。
另一方面,微型金融机构独立经营小额保险业务也面临着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一是和专业的保险机构相比,他们通常较为缺乏设计适宜的保险产品及定价等方面的技能与经验。
二是当许多客户在同一时期发生系统性的风险如自然灾害风险时,微型金融机构难以应对客户的集中索赔压力。由于微型金融机构不是正式的保险机构,他们不能进入再保险市场,以降低保险业务的整体运营风险。为减轻系统性风险带来的客户集中索赔压力,微型金融机构可以考虑将涵盖系统性风险的保险业务外包给专业的保险机构。
三是微型金融机构提供的保险服务不是其主营业务,不能有效满足穷人的多种保险产品需求。大多数微型金融机构提供的保险产品较为单一、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家庭的保险保障额度有限。
四是微型金融机构提供的保险服务与其主营业务挂钩的做法存在一些弊端。微型金融机构的保险产品通常与贷款“捆绑式”提供,如贷款信用保险和人身保险等品种。微型金融机构将小额贷款与小额保险“捆绑式”提供的做法,实际上既限制了客户对保险产品的选择权,也限制了小额保险市场的覆盖面,当客户未能成功申请小额贷款或已还清旧贷、等待新的贷款审批期间,他们无法获得小额保险的保障。一些机构将客户的应缴保费纳入贷款额度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客户的利息负担。
五是微型金融机构提供保险服务面临较大的监管压力。在许多国家,没有获得保险业经营许可证的机构提供的保险服务被视为不合法。当微型金融机构为低收入客户提供的小额保险达到一定的业务规模,逃避保险监管很困难。而且,受管制的微型金融机构可能不被允许在其资产负债表上保留保险负债科目,从而使得保险业务的真实经营状况难以在账面反映。
2.专营小额保险的机构。
专营小额保险的机构主要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单一的保险服务,具体的小额保险产品包括健康保险、人寿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等。对小额保险机构提供的保险服务或产品,客户可自愿选择购买,不具有强制性。目前专营小额保险的机构主要集中在东非的一些国家,这些小额保险机构主要提供健康保险服务,它们和雇主、微型金融机构、村庄小组等进行合作,促进小额健康保险产品的销售。
专营小额保险的机构在发展的初期由于业务规模偏小、较高的经营成本、储备资金积累不足、保险产品的分散程度较高等原因,对客户发生的系统性风险尤其是自然灾害风险很难提供充分的保险保障。相当部分的小额保险机构在开始营业后的几年时间里都处于连续亏损状态,很难实现盈利。小额保险领域的研究专家Michael J. McCord和合作者(McCord and Osinde, 2005)通过对东非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三个国家中七家较具代表性的提供小额健康保险的机构进行调查发现,整体而言这些机构的财务状况较差,基本上都面临资本金不足储备资金较少、保费收入远远不足以弥补经营成本和索赔支出等问题。
三、结语
从国外小额保险的发展实践来看,小额保险的经营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与各国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发展阶段及制度环境等的不同密切相关。互助或合作保险模式、合作-模式与独立经营模式各自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鉴于贫困人口和低收入家庭群体的脆弱性,单凭微型金融机构或专营小额保险机构自身的努力,小额保险很难获得较快发展、惠及更多的穷人客户。小额保险不论实行何种经营模式,都有必要建立包含政府、非政府组织(NGO)、主流商业保险公司、国际金融机构和捐赠者等广泛参与的小额保险公共――私营合作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它有助于促进小额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值得重视的是,由于全球范围内小额保险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而言,现阶段不管是微型金融机构,还是专营小额保险的机构,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保险服务都是有限、不充分的,穷人不得不寻求其他的保险保障方式,例如选择自我保险(self-insurance)和非正式保险方案。自我保险方案包括成为多家微型金融机构的客户,向微型金融机构、循环储蓄和信贷协会(ROSCAs)、高利贷者借款,动用储蓄存款,卖掉家庭资产等。非正式保险机制通常以小组为基础,成员之间保持互惠、团结互助的社会关系;穷人除依赖非正式小组外,也会向家族成员或朋友借款。但非正式保险机制仅适用于覆盖小型的、事先明确限定的事件。当客户所在的社区或村镇面临大范围、系统性的突发事件如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袭击或大规模的流行传染病爆发时,这些非正式策略无法起到分担风险的作用。对穷人而言,相比小额保险机制,这些自我保险和非正式保险措施是成本较高的次优方案。发展小额保险能有效增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抵御风险冲击的能力,从而有助于他们从根本上减轻贫困、提高福利水平。
参考文献:
[1]Cohen,M., Mccord M. J., and Sebstad, J, 2005. “Reducing Vulnerability: Demand for and Supply of Microinsurance in East Afric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17: P322-323.
[2] Cohen, M., and Sebstad, J., 2005. “Reducing Vulnerability: The Demand for Microinsura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17: P397-474.
[3] Helms, B., 2006. Access for All: Building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s,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4]Linnerooth-Bayer,J., Mechler, R., 2007. “Disaster safety net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Extending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Environmental Hazards(2007),doi:10.1016/j.envhaz.2007.04.004:P1-8.
[5]McCord, M. J., and Osinde, S., 2005. “Reducing Vulnerability: The Supply of Health Microinsurance in East Afric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17: P327-381.
[6] Fisher, T., and Sriram, M. S., 2002. Beyond Micro-Credit: putting Development back into Micro-Finance, Vistaar Publications, New Delhi.
关键词:多种经营 服务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36-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物业服务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管理服务已经不能使物业服务企业长久地保持竞争力。积极开发多种经营模式,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更多盈利点,更好地为业主提供现代化的管理与服务,成为了所有物业公司的共识。但是每个物业服务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都不一样,都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开发契合自己的经营模式,使企业可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一、开展多种经营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人力,物力的价格都在上升,使得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恶劣,利润在逐渐减少,使得本身就是微利行业的物业服务企业变得举步维艰。传统服务项目成本的上升也会使服务质量下降,以至于使业主产生不满的情绪,导致物业服务费收缴困难,造成恶性循环。同时,物价的上升也会造成服务企业日常维护成本的增加,日常开销的增加,造成保本经营或赔本经营,使物业服务企业处于困顿的局面,所以开发多种经营势在必行。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日益提升,如果物业服务企业继续保持原有的服务方式将会被社会所淘汰。现在人们的需求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从最初的物质需求变成了更高的精神享受,人们需要的是更加快速、便捷的生活服务以及安全、高效的生活保障。所以这也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在原有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开发多种经营,紧密跟随互联网发展的步伐,使企业保持竞争力。
经济增长伴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高收入群体增加,其需求也在日益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物业服务企业要求的提高,所以,物业服务企业还应针对高收入群体提供特约服务等多种经营以满足业主的需求。
二、开发多种经营的着手点
开发多种经营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着眼于所管理小区内的业主构成,所处的商业环境等因素,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方案,并积极落实每一个细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多种经营体系。
(一)饮食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已经成为社会的主体消费群体,而针对“90后”的饮食方面,物业应该推出食堂性质的餐厅,以满足这一代人不做饭,或很少做饭的习惯。还应推出一些特色饮食,以保证餐厅的新鲜感。餐厅还可以推出送餐上门等服务,以满足不同业主的需求。物业还应开办小超市、小菜市场等以满足人们生活饮食所需。
(二)日常休闲方面
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开办健身房、活动室等,以满足小区内不同年龄段业主对于锻炼身体的需求。并且健身房、活动室中还可以请专门的教练进行有偿服务,以增加物业服务企业的收入。
(三)日常生活服务方面
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开展美容美发、洗车、房屋代管、快递代收、服装店,干洗店等有偿服务。其中快递代收服务等可以少收甚至不收取服务费以回馈业主,让业主感受到物业的温暖。美容美发等服务可以进行具有小区特色的经营,例如对老年人可以进行特约上门服务等。而干洗店等服务可以设立在公共区域内,供业主自主使用。
(四)家政服务方面
家政服务可以有代请保姆、上门打扫卫生、看护小孩,病人等。在代请保姆和上门清扫服务方面,物业服务企业可以与劳务公司合作,由劳务公司向物业服务企业推荐优秀的合格的劳务人员,再由物业服务企业把劳务人员介绍给业主。由于有长久的合作关系,业主可以放心地雇佣劳务人员。同时物业服务企业也可以适当地收取一定的费用。在看护小孩、病人等服务中,相关物业人员一定要做到细心和耐心,要服务到位,并且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发生意外的细节。
(五)教育方面和医疗方面
在教育方面,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开办幼儿园、课后辅导班等机构,并且尽力提升这些机构的教学质量和安全程度,使业主可以放心地将孩子放在这里。在医疗方面,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在小区内设置卫生所,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等服务,并定期为儿童免费接种疫苗,以提高物业服务企业在业主心中的形象。
(六)房产方面
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充当中介机构,可以开展买卖房产、租赁房产等服务。在买卖房产、租赁房产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操作流程的合法性,物业服务企业最好聘请专业人员来进行此类服务活动。还可以利用物业施工队的空余时间接一些简单的房屋改造工作,但前提是不能影响正常的工作。
三、紧跟时代步伐,充分运用社区O2O实现多种经营
(一)社区O2O的发展现状
在互联网热火朝天的今天,大多数行业都在运用互联网来营销自己的产品,物业服务企业同样可以借助互联网来实现多种经营。所谓社区O2O,就是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线上和线下资源的整合,完成社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资料显示,社区O2O正在飞速发展,很多行业已经累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物业服务企业正好可以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二)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
专业的网络营销人才是营销成功的关键。由于网络营销是新兴产业,涉及到很多互联网专业知识,物业服务企业在日常应该格外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雇佣专业人才来完成网络营销,还可以雇佣专业的团队或与专业的公司或高校合作来完成营销。建设高水平的团队来进行营销,以满足各种新的营销模式,是网络营销的新趋势。
(三)频繁在营销平台与顾客互动
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搜集新兴产品信息,在营销平台上,来询问顾客是否需要以及数量是多少。这样可以使物业服务企业增加盈利渠道,也可以使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当顾客将使用情况及问题反映在平台上的时候,物业服务企业一定要认真查找原因,给顾客以完美的解释,尽可能让顾客的满意度达到最高。顾客也可以把所需产品反馈到平台上,管理人员要根据产品的经营成本以及所带来的影响程度来决定是否要增加这项产品。
(四)充分利用自身的宣传优势
相对于其他网络营销平台,物业服务企业自己的网络
平台往往更能被业主所接受。第一,这个网络平台就在自己的身边。第二,网络平台的经营者就是他们经常见到的物业人员。所以,业主往往更加信赖物业自己的网络平台。物业服务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来进行宣传,经常举办一些活动宣传自己公司的网络平台,例如下载本公司APP可以免费享受何种服务等。也可以在广告栏张贴广告来进行宣传,或在业主缴纳物业费或办理其他事项时进行借机宣传。例如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借助微信平台,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有降价产品或新产品到货可以第一时间把消息推送到顾客的手中,使顾客实时掌握商品信息。
(五)经常举办优惠活动,回馈业主
物业服务企业应该定期在网络平台开展优惠活动,优惠活动的力度根据自身而定。同时,优惠活动也可以与物业日常的收费事项等挂钩。例如在平台消费满多少钱,可以减免多少物业费等,让业主积极参与进来,得到实惠,这也是平台可以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六)平台上可以实现物业所有的多种经营手段
前面说到的生活休闲、医疗、教育、家政、饮食,房产等多种经营方式都可以放到网络经营平台,最大程度地方便业主。网络平台管理人员应把经营事项的各种信息都登记到位,到平台上,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无论什么公司,若想成功的发展,其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必须为顾客所需要,并让顾客有较高的满意度,这是一个前提。海澜之家在成立之初便对产品的各个方面有着独特的追求,并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外部形势的变化积极调整。其各针对产品方面的特点如下:
1、明确的产品定位。海澜之家产品涵盖了成年男性需要的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从冬到夏,从正装到休闲装的所有产品。每一种产品都有近50种面料和颜色可选,每个尺码都分为标准、偏胖和特胖的三种体型。这样就可以做到男人一家店里可以找到自己所有的需求,不必去逛一条街,完全符合男人购物讲究方便快捷的特点,这样的产品定位在一开始便受到男士的追捧。
2、“高品质,中价位”质量、价格的定位。在信息高度透明化的今天,无论是产品或者服务,顾客都去追求性价比,购买服装也是如此。而海澜之家一直把产品的高质量,与价格亲民作为企业的追求。在品质上,做到质优,不输任何竞争对手的品质,让顾客买的放心,而又在价格追求实惠的价位,又让顾客买的舒心。
3、产品卖场高标准定位。好的产品必然需要好的卖场,海澜之家对于店址的选择和店面的布置有着高标准。选址的八字真经,黄金地段、钻石店铺。黄金地段是位于城市的主商圈,是当地人气最旺、销售最好、层次最高有着各种商业设施的商业中心。钻石店铺是在黄金地段客流集中环境最优的一楼、沿街店面。店铺的面积200-500平方米,店内的布置由海澜之家总部负责。海澜之家为顾客提供了方便舒适的购物环境,提升了用户购买体验,也便于了产品的推广。
二、独特的营销模式
一个企业,若想取得成功的发展,其营销的成功与否是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而海澜之家在营销各个方面,都做到了独特而又精致,从而使整个营销取得重大的成功。因为营销的成功而奠定了海澜之家的成功。下面是对海澜之家营销模式的细致分析:
1、品牌的成功传播。作为一个企业一个品牌,营销的首要任务便是通过各种途径的宣传,让大家知道它,认识它,了解它。而海澜之家成功的运用了广告以及对各种优秀节目的赞助,不断地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以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海澜之家相继聘请了香港著名主持吴大维,影视新星印小天和如今的内地小天王杜淳做形象代言人,通过投放各类的广告推广品牌,还有赞助了《非诚勿扰》和《奔跑吧兄弟》等优秀节目,让人们对海澜之家的认可程度不断加深。
2、崭新的“无干扰,自选式”购物模式。海澜之家摈弃了传统的“人盯人”的导购模式,而是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无干扰、自由自在的购衣环境。海澜之家的产品有序排列,也有着一目了然的自选导购图,消费者根据自身的需求自选购衣。海澜之家在货柜旁设有按铃,如果需要,按一下,服务人员以最短的时间过来服务。男人购物有着自己的主见,不需要也不喜欢旁边有人跟着,说着,海澜之家这种自选式购物深受男人的欢迎。
3、真正的既“连”又“锁”的营销。当前许多品牌都存在连而不锁的问题,即只是连形象,没有统一的价格,没有统一的服务。而海澜之家则是统一形象,统一价格,统一服务,同一管理,实行全国的连锁经营。标准化成为海澜之家每个门店的“拷贝不走样”的保证。真正的连锁经营,品牌形象的更好,避免了对营销方面不利的影响。
三、企业创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企业的管理运行机制是一个企业成功发展成长的保障。服装行业兼具自身行业的特殊性与其和其他行业的一般性,这种属性决定了其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性。海澜之家根据服装行业的特点与其自身的发展目标,即在一般性的管理做到完美,而又增加适合自身的创新型运行管理机制。
1、对专卖店的创新型管理。海澜之家的快速扩张,实现门店的规模效应,同时保障门店的形象和运营的标准化。首先便是高门槛的加盟条件,高门槛决定高意愿、高素质。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严格的统一管理终端门店。海澜之家总部直接负责多,为了确保标准化,店铺形象,日常运营,加盟店的管理人员,顾客的投诉和质量问题等都由海澜之家总部负责,对门店有绝对的掌控权。
2、优化的产品到顾客的流程。海澜之家全部利用自身资源,“牧场-工厂-卖场”的新格局,没有中间商的参与,服装的成本和品质得到保证。海澜之家从生产到销售,整个流程都统一管理,渠道扁平化,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低成本。
3、“互联网+”下的电商发展。海澜之家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是大赢家,得益于标准化管理和对专卖店的绝对掌控,使它的优势更明显,实现双赢。海澜之家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都有开设的店铺,由海澜之家总部开店,加盟店无权开店,和线下店铺一样,价格统一、不打折,线上购买可以到线下店铺调换。完全避免了电商环境下服装行业的问题,保持一贯的形象,线下店铺受益。
四、总结
一、经济型饭店界定
(一)经济型饭店的一般含义
根据史密斯旅行研究定义(Smith Travel Research Definition),经济型饭店指的是保持低廉价格,针对20%低端市场的价格敏感消费者的饭店。
对我国的经济型饭店而言,就是指投资不高、规模不大、功能简单、租金低廉但又具备一定服务质量水准的较低档次的酒店,以低廉的房价和优质的服务为最大卖点,市场定位在社会大众、一般商务人士、中小企业主和普通自费旅游者。从广义上讲,是指硬件标准达到或接近一二三星级饭店水平,包括已评星及未评星的宾馆、酒店、招待所以及度假村。目前,北京的如家客栈、中江客栈,上海的锦江之星、新亚之星,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型饭店的领军先锋。
(二)经济型饭店的文化含义
经济型饭店针对的是大众市场,其代表的文化就应该是大众文化。经济型饭店就是要摒除人们对于星级饭店难以亲近的刻板印象,营造一个适合寻常百姓的大众旅游形象,以顺应不断发展的国内旅游大潮。从全球来看,最有市场的东西往往不是最高端的,而是中间层面的,麦当劳、迪士尼、星巴克、百老汇、活尔玛等等都不是最高档的,却是最受欢迎的。最好的未必是合适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经济型饭店也必须体现其大众文化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
二、国际经济型饭店主流经营模式
除希尔顿(Hilton)、凯悦(Hyatt)和喜达星(Starwood)等少数主要经营高档饭店的联号以外,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饭店公司大多包含经济型饭店品牌,而其中很多就是从经济型饭店开始发展。例如以优雅特色著称的马里奥特集团(Marriott International)的第一家饭店就是“双桥汽车旅馆”(Twin Bridge Motor Hotel)。其中世界第一的饭店集团圣丹特(Cendant Corp.)集团与第五大的精品国际饭店公司(Choice Hotels International)都是经营中档价格的经济型饭店*。Cendant的Days Inn、Super8、Travelodge、Villager Ladge、Knights Inn、Wingate Inn品牌, Choice Hotels International所属的Quality Inn、Comfort Inn、Clarion、Sleep Inn、Rodeway Inn、Econo Lodge品牌都是聚焦于大众市场的经济型品牌。而这两个集团的经营特色都无一例外的是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方式作为“20世纪最为成功的营销理念”,指的是这样一种关系,一个产品,一项服务的所有者都允许本地经营者在一定的时期内以他的名义设立企业。本地经营者(受许经营方)要向母公司(特许授予方)交纳一定的初始加盟费,通常情况下在企业经营期间还要连续不断地交纳特许使用费。就饭店业而言,受许经营的饭店方向特许授予方购买的是专长、经验和经营之道,特许授予方向受许经营方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选址、培训、提品、营销策划和帮助融资,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是营销策略和计划、操作指南以及统一的经营理念。
例如天天集团(Days Inn)就为加盟地受许经营饭店提供的“CTCF分析系统”(Cost Tumbler Cash Flow Analysis System),以说明该饭店每一间出租客房的成本与行业平均成本相比的状况、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每个月及年度现金流动情况、预算情况以及当前市场占有率状况并对饭店布草库存进行自动控制。而“饭店特别分析检查系统”(Special Hotel Analysis and Review Program)则将帮助该饭店提高资产收益率,为饭店进行完整的市场分析,并将其和竞争者的市场状况作出比较,使饭店能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而圣丹特集团与企业界良好的关系使每个特许经营饭店能够获得较低的成本,因为在价格上具有优势,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精品国际饭店公司则为各加盟受许经营饭店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服务,从局部的销售策略、开创新品牌,到培训新技术,最终目的就在于使其获得最高的收益及收益率。
发展特许经营,可以使饭店有品牌、客源、管理质量的保证,又无须支付太多的费用。同时特许经营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法国雅高集团(Accor)1990年以11亿美元巨资收购了美国Motel6经济型饭店系列,对其加以品牌化改造,再将其中部分店卖给不动产置业者,置业者买的是不动产,却没有经营经验,雅高就对置业者实行特许经营;1999年稚高以15亿元收购红屋顶饭店集团(Red Roof Inn)后,也采取了回租的形式继续管理。因此,雅高集团在规模不变、连锁不断的情况下,既收回了资金,又发展了特许经营。这对于深受资金困扰的经济型饭店来说无疑是最经济的途径。
特许经营模式能迅速扩张、增值品牌,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其优势之处勿庸置疑。但是授予特许权的一方并不负责各饭店的具体管理、操作过程,这使得加盟的受许饭店能否坚持标准的运行模式和一致的品牌形象存在相当难度。因此对于特许经营授予方的饭店集团必须增加对于其下属受许饭店的监督,投入人力资源和大量资金。因此其中的投入产出必须经过合理的衡量。尤其对于中国的大量经济型饭店由于历史、地域限制等多方面原因,更造成了这方面的困难。国际饭店业的发展得益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大众旅游兴起,发达国家的饭店发展与我国饭店业的发展顺序相反,大都跟随着本国国内旅游逐步壮大起来,众多大型饭店集团就是从经济型饭店发展起来的。因此其经验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型饭店的发展十分贴切,值得大力借鉴。
三、我国目前经济型饭店主要经营模式分析
我国经济型饭店涵盖广泛,就具体形式而言,包括一二三星级饭店、青年旅馆、家庭旅馆,汽车旅馆和相当标准的招待所及度假村。目前的经营模式主要有:单体自营、承包管理、委托管理、连锁加盟。
(一)单体自营
这种类型的饭店利用自有资金建设,自我经营饭店,但各自为阵,以单体为主。无论是国有体制的经济型饭店,还是新兴的民营的经济型饭店,大都采用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合一的企业机制。
这种经营模式在三种模式中的管理成本最低,也不存在问题。对于规模小于10间客房,例如家庭旅馆形式的经济型饭店,从投入产出比角度考虑,确实是经济合理的经营模式,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其规模不经济性就显而易见。国有体制弊端下的企业目标非市场化,造成投入未考虑经营需要和效益产出,存在偏高或偏低的倾向。而专业管理技术与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管理效率的低下,功能配置不尽科学,饭店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二)承包租赁
承包租赁分离了所有权和经营权,这种经营模式曾经使中国的企业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种种束缚,极大刺激了经营者的积极性,而业主又可以获取固定的经济效益。这种经营模式在高星级的饭店中,由于缺乏专业人士的管理,已经比较少见,但是在经济型饭店中仍然还大量存在。非专业的经营管理使这种模式的问题尤其明显,承包租赁者的短期经营行为,往往对于饭店的长期发展造成致命的打击。饭店的一致形象无法维持,设备无法持续维护,对于人力资源也缺乏长期的规划。该模式应渐渐退出经济型饭店的经营领域。
(三)委托管理
委托管理作为我国饭店业壮大发展的重要模式,通过合同形式联系业主与专业饭店管理公司,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迅速提高了我国饭店业的经营水平。与承包租赁经营模式正好相反,委托管理模式在高星级的饭店中俯首即是,尤其以国际饭店管理集团公司的成功先例为盛。但是我国经济型饭店采用此模式的几乎没有,采用国际管理公司存在管理费用的经济问题而国内管理公司的管理信用和社会信誉度又无法尽如人意。
(四)连锁加盟
连锁加盟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就饭店而言,一般是指若干个饭店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通过饭店形象的标准化,经营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方式的规范化以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使复杂的商业活动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相对的简单化,同时统一的采购、促销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实现规模效益。在饭店业又通常将之称为联号,目前国际各大饭店集团多以此形式获得迅速的扩张。
由于经济型酒店受到其销售价格的限制,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利润空间极为有限,每个店微薄的利润层要精心维护才不致丢失,因此,只有形成数量规模,靠规模效益,连锁才可能真正滚动起来,以达到成本大幅度降低、客源的网络化互通、人力资源的普遍化培训、品牌的超地区共享等一系列优势。通过合理的价格空间,满足价格敏感型的宾客群,同时获得自身利润与生存机会。目前北京和上海两地的经济型饭店集团,如中江、如家、锦江、新亚,都采用了此种经营模式。
四、我国经济型饭店经营展望
据调查,我国经济型饭店占全国饭店企业80%以上,数量不可谓不大,但是散沙一片,并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面对蓬勃发展的国内旅游市场,和进一步开发的入境旅游,我国经济型饭店的未来发展必须有所准备。
八只眼睛看自己,四只眼睛看市场
案 例
我去讲课的时候,遇到一些企业问了基本相同的问题:我们企业一直在不断成长,品牌、产品越来越好,我们甚至一直在跟国外的设计师合作。但奇怪的是,我们的发展状况越来越好,营业额却不见长?前些年我们的营业额从5000万到8000万到1.2个亿,为什么现在还在这里徘徊呢?
祝文欣:其实做这行久了你会发现非常辛苦,就像一个陀螺,每次来到订货会现场就好像到了拉斯维加斯赌场,今年这一季打赢了,下一季又不知何去何从。服装不是每年都在变化,而是每季都在变,所以商首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我们在哪里?我们去哪里?我们怎么去?而明白这些之前就要知道做为总的危机何在?
一、劳动法带来的成本压力。一个东莞客户告诉我,《劳动法》一出台一年工资多给出700多万。现在不光是劳动法,最近处在媒体浪尖上的富士康跳楼事件,所引发的后果就是大家都要求涨工资,成本压力更大了。
二、税收问题。
三、外贸转内销。让国内的品牌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四、大量的二三线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商今天的百货渠道如果都是在百货商场,请你提高警惕,百货公司永远都是崇洋。未来的百货公司大量是给国际二三线品牌准备的,信不信请你擦亮眼睛拭目以待。
五、国内营运水平、管理水平越来越高。以前为什么有这么多总,它的存在价值是什么?国内这个行业起步比较晚,因此在最初我们的厂家只需要完成几件重要的事情: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设计,根本没有时间、精力、人力去做营销,可以说那时绝大多数的企业根本不懂营销,不知道如何把产品卖到全国各地。但现在的企业家能力越来越强、人才也越来越专业化,然而当管理水平越来越高的时候就会引发另外的问题:成本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成本越来越高利润则越来越低,而当外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品牌公司会怎么想?为了生存必然会产生一些连锁反应。商有没有发现每年参加订货会的时候衣服价格是越来越高,大家有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成本高了、利润低了,厂家为了生存必然提高价格,对于一些有张力、有影响力的品牌没有问题,但对于一些力量薄弱的品牌价格一涨消费者走了。而当品牌撑不住的时候必然会发生一件事情,那就是渠道扁平化。
渠道扁平化,怎么扁平?大家可以想想,现在点对点加盟越来越多还是二级制越来越多。所谓点对点就是加盟商直接跟厂家签约,二级就是厂家跟总、总再跟加盟商签约,现在大家看到的肯定是点对点越来越多,尤其深圳和上海的品牌点对点尤为突出。为什么?因为上海和深圳这两个地方人才相对比较集中,也导致了这些品牌公司的管理水平比其他地方领先,所以内在系统的建设和管控能力加强之后逐步将渠道扁平化了。
不要把自己变成超级搬运工
案 例
我到企业的总拜访的时候,他们总会说网络是我的、客户是我的。我问在哪里?抽屉一拉开拿出两个本,本的角都已经卷起来了,上面写着A客户的电话、地址。我问这是你的客户吗?说一句不客气的话,你有没有发现客户翻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这怎么就是你的呢?什么是你的?很多总不知不觉让自己变成了超级搬运工。如果这是在十几年前那么你很有幸,因为你有资金、有胆量、有魄力拿了某一个品牌的权,做了某一个省份的总。但是,今非昔比,如果你不做公司化运营、品牌推广、品牌传播,不做加盟商系统维护、加盟商支持,只是把货搬到省里,然后从省里搬到店里,要是这样的话赚钱太容易了。如果我是厂家干嘛不让我小舅子搬、干嘛不让我二姨搬呢?
祝文欣:如果你留意就会发现,现在身边很多的品牌都在进行收编,很多收回来后做直营分公司。这边是加盟商,那边是直营分公司,两边一见面直冒火,看到直营分公司就觉得他说不准哪天就得收我的地盘。所以,看看这些情况就知道了,到底什么是你的?因此千万不要让自己变成超级搬运工。
俗话说,商机和危机永远是并存的,就看你的焦点在哪里。如果看到危机你会睡不着觉,如果看到商机你就找焦点。巴菲特说过一句话“当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当别人贪婪时我恐惧”,这是他赚钱的名言。
恐惧是什么?有危机,但他知道一个道理,危机背后必定有商机。很多商听到这里忽然身上冒汗,你这样说我明天是不是不干了。请注意,我说的这些看对什么样的人来说,如果这三五年你没有学习过,仍然按照八年前的方式在做这盘生意的话那就是危机。如果这些年你一边做生意一边公司化运作,拓展部比厂家拓展部还厉害,各方面都比厂家还要厉害,谁也动不了你。
可以肯定的说,三五年内厂家一定会收掉不成长、不进步、落后的商,对于优秀的商一定会给你更大的地盘。所以在这几年当中你会见到两省总、三省总督,未来的总会进入长江以北,五年以内一定会出现全国性总,因为他公司化运营水平实在太高,已经创造了一套体系和模型,这个系统不断地复制。当N多个省控盘之后就会成为某个品牌的中国总,此时,厂家只需管好品牌开发和生产,其他的都交给这个商,而他一年可以给厂家5个亿的回款额。
很多商很担忧,觉得按照我这样的说法厂家不是要把他收编吗?其实,网络扁平化这条链很长,扁平从哪里开始,是厂家先动手扁平渠道还是自己先动手。厂家扁平动手是不是从总开始?总渠道扁平化从哪里开始,是不是加大直营,原来放出去给别人加盟,现在收回来全直营了。
有一件事情我特别看不懂,给一些品牌企业服务时,总会看到总给厂家服务时一些有意思的场景,一来就是“王总,我帮你那个直营店开好了,砸锅卖铁费了200多万,别再追我了”,可以看出,很多商的直营店并不是出于自愿,而纯粹是被厂家逼出来的。后来有厂家请我去讲课,我说实在不好讲,为什么呢?就算我讲的是真理,很有可能商都觉得我是托儿,因为我是被你们厂家请来的。但我还是要说,厂家说的是对的,但厂家并没有说清楚为什么让你开直营店,当加盟商不知道为什么开直营店的时候就是一个被动的工作。
为什么要开直营店?
案 例
某天我跟一个学生谈话,说有个人在昆明开了一家店铺,第一天营业额就50万。我说完以后那个学生就说又是烟幕弹,别听他们胡说八道。我说我去给那家店剪的彩,而且开业那天我一直呆到12点,亲眼所见他们营业额达到50万。我很直接地告诉这位学生,当你不知道别人在干什么的时候,你这个店的情况别人却统统都知道。现在做的好的总直营店越开越多、直营铺越来越大,投入资金越来越多。现在行业里流行一句话:学先进、傍大款。但傍大款不是傍别人的钱,而是别人成功的经验。为什么别人成功了?他掌握了成功的道理。
祝文欣:我们先看看直营和加盟到底哪个好。大家都喜欢开加盟,因为加盟借力、使力速度快,而直营需要很大的一笔资金,当直营店好不容易开起来的时候,又会突然面临巨大的零售管理压力和挑战,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做。恭喜你,正是因为它难,正是因为很多人不愿意开,你开了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不妨看一下身边顶尖级品牌的总,他们的直营店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当然是多。那么为什么以前大家不愿意做的事情、被逼着做的事情,现在反而在抢着做。
第一、安全。商直营店越多厂家越是难以收编。各位商平时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当你下面客户做大了以后,其中最大的三个客户喝完小酒敲你家门,“李总,咱们谈谈吧,最近压力大,房租越来越贵,打折越来越低,某个牌子找我了人家装修全部免费,道具全部赠送,某一家库存还回收20%,您是不是也给点政策?”各位商有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是不是最怕听到下面的大客户到你家敲门。给他政策不合适,如果不给这三个客户占了你40%的份额,怕他们联合造反。
你真认为直营店铺只是多开几家店卖货吗?直营店铺里的店长早就做区域经理培养了,这个店长其实是早就储备好的,到了店里就是卧底的,搞清楚那家店怎么回事,库存有多少,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如果加盟商再来谈判,说不给政策就不做了,此时的你很清楚他的底牌了,你就说“好的,明天就让刘店长收回来”。这句话说出来是不是吓他一大跳,旁边没说话的觉得“幸亏没说,说了死的就是我”。这些直营店其实就是特种部队。
第二、库存特卖。很多商开了多家直营店,千万不要忘记开一种365折扣店。巨星店不用讲了,那是形象大店,还有补丁店、社区店。当总越做越大、营业额越来越高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库存。在你的店铺结构里有没有专门销售库存的店?开这个店就是“城市级别往下走,卖场规格往上走”。为什么这个店加盟商做不了,因为总直营店开这种店,对于它来讲库存就等于利润,把库存变为现金就是它的利润。哪怕这家店租金20万,库存卖掉500万,480万就是它的利润。如果让加盟商开这样的店,他还得把差价利润、房租、人员工资赚回来,这是他的心态。巨星店可以不开,但库存店不可以不开,那可以说是危机时的一根救命稻草。
第三、系统建立。曾有一位新加坡的学生,他听我讲课半天没听懂什么是加盟。为什么没听懂呢?他说在新加坡有特许经营法,要加盟必须开多少家直营店,并且直营店连续多少年,达到什么样的盈利水平,这样才能批准加盟。如果特许加盟法在中国出台的话中国品牌得死一片。自己都不开直营店,不知道这样的店如何赚钱,然后就忽悠别人来加盟。所以以后想要加盟的话,先问一问厂家或者总开了多少家直营店,报表先看一遍,不敢让你看报表就有问题。很多品牌公司开直营店是做秀的,让你看看我们的店漂不漂亮,赚不赚钱另说。
第四、培训基地。当直营店建好之后,你不需要花昂贵的代价,不需要请专业的团队培训,你的直营店就是培训基地。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重庆 400020;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重庆研究中心,重庆 400020;
重庆欣荣土地房屋勘测技术研究所,重庆 400020)
摘要: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阶段,发展养老地产势在必行。我国养老地产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出售型经营模式及运营型经营模式两类,两者分别适用于养老地产的初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适用对象分别为中小型开发企业和大型开发企业。通过进行经济收益分析得出,只有当出售型经营模式产生的收入与运营成本、转售税费之和大于运营型经营模式产生的收入时,开发商才会选择前者,反之选择后者。
关键词 : 养老地产;经营模式;经济收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041-02
作者简介:李小浩(1987-),男,湖北仙桃人,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济。
0 引言
人口老龄化已日益成为国际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国际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则视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根据我国1999年的人口数据显示,我国早已步入老龄化阶段。截止201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是13.26%、8.87%,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比例还在继续扩大,我国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养老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开发老年住宅、老年公寓等老年生活设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养老地产势在必行,养老地产已经成为继文化地产、旅游地产等新型地产之后又一房地产新业态。养老地产作为一种新型地产业态,具有其特殊性,在开发经营模式方面也与一般的地产不同。
1 养老地产经营模式分类
目前来看,我国养老地产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出售型经营模式及运营型经营模式两类。(图1)
1.1 出售型经营模式 出售型经营模式是指项目完成以后向目标消费群体一次性出售,运营方式类似于传统的商品房销售。这种经营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是操作程序简单,便于进行运营管理;二是资金回流很快,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小;三是后续服务牵涉较少,节省了后续运营成本。但同时这种“一锤子买卖式”的经营模式也存在不足之处,如难以享受政策上的优惠、无法取得养老地产所带来的产业链价值增值以及运营后期稳定的现金流收益。
出售型经营模式主要适用于养老地产发展初期,适用对象为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
1.2 运营型经营模式 运营型经营模式,是指开发商开发建设运营并长期持有,运营期间以出租的形式回收资金,运营后期再转售给其他运营商。这种经营方式的优点在于:一是能够得到政府政策上的支持,节省开发成本,如可获得行政划拨的土地使用权;二是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租金收入;三是可以获得物业、医疗、康体等运营服务性收入。运营型经营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房地产运营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前期资金需求量大,对开发商的实力要求较高;二是资金回笼慢,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三是消费者不能获得产权,受传统观念影响,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运营型经营模式主要适用于养老地产发展较为成熟时期,适用对象为资金实力强大且具有一定运营经验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
2 养老地产不同经营模式经济收益分析
养老地产不同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开发企业必然采取不同的收益方式。一般来说,出售型经营模式采取的是“开发—销售”方式进行盈利;而运营型经营模式采取的是“开发—持有出租—出售”方式进行盈利。
2.1 “开发—销售”模式 “开发—销售”模式下的现金流出包括土地成本、建造成本、开发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销售税费,现金流入是销售收入。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和销售收入发生的方式、发生的时点,通常与开发项目的开发建设计划及销售计划安排相关。
收益方式如图2所示。
图2中横轴为时间轴,向右表示时间的延续,轴上每一个刻度表示一个时间单位,“0”点表示项目启动时点,向下的箭头表示资金流出,向上的箭头表示资金流入。
用C1表示土地成本,C2表示建造成本及相关费用,R1表示预售收入,R2表示现售收入,开发企业的开发利润Ps可表示为:Ps=(R1+R2)-(C1-C2)。
2.2 “开发—持有出租—出售”模式 “开发—持有出租—出售”模式下的现金流出包括土地成本、建造成本、开发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运营成本,现金流入是出租收入和持有期末的转售收入。各项开发过程的成本费用发生方式和发生的时点,与项目开发建设计划安排相关。运营期间的出租收入、运营成本支出可按季度、半年或年度发生(视持有期长短确定)。(图3)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比出售型和运营型两种不同的养老地产经营模式,分析了两种经营模式的优缺点,并利用现金流量图的形式分析了两种不同经营模式对应的经济收益过程。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出售型经营模式适用于养老地产发展初期,而运营型经营模式适用于养老地产发展较为成熟时期;二是出售型经营模式适用对象为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运营型经营模式的适用对象为资金实力强大且具有一定运营经验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三是只有当出售型经营模式产生的收入与运营成本、转售税费之和大于运营型经营模式产生的收入时,开发商才会选择前者,反之选择后者。
参考文献:
[1]罗福周,韩言虎.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2(10):138-142.
[2]姜睿,苏舟.中国养老地产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2(10):38-42.
[3]彭后生,张建坤,李灵芝.老龄化背景下房企发展养老地产的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12):7-11,18.
[4]闫希成.我国养老地产发展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4.
关键词:学校特色;学校经营;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2)05-0245-03
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教育需要靠打造良好的特色学校参与到市场竞争的行列,以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满意。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开始争创“特色”学校,创立“名牌”学校,已经形成各式各样的特色学校、精品学校。学校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特色价值和意义,自觉树立现代学校特色经营理念,创立特色优势,才能在教育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学校特色经营模式的含义
(一)学校经营
任建华教授在国内首次提出学校经营理论。他认为,学校经营就是学校组织从自身行为特征实际出发,以提高学校资源效率和效益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资源多层次优化配置、整合为基本途径,所实施的学校经营环境分析、学校经营思想的确立、学校经营目标确定、学校经营策略的选择以及学校经营操作方式等一系列的筹划、营谋活动 [1]。笔者认为,学校经营是经营概念在学校经营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因此比较认同任建华教授的说法。
(二)学校经营模式
学校经营模式是指学校在明确可支配的自有资源与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的基础上,选择确定可行性的方法论结构方式,使各种资源要素形成优化组合,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产生增量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营活动的总和,是学校经营思想在学校办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三)学校特色经营模式
学校特色经营模式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以提高学校资源效率和效益为根本目的,整合学校的优势教育资源,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在局部领域如管理工作、德育工作、教学工作、课外活动等,形成有特色的教育能力,为市场提供具有特色的教育服务,产生增量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营活动的总和。
二、学校特色经营模式的特点
学校特色经营模式的本质是学校教育优质的规律性,这就使形态各异的学校特色经营模式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一)独特性
独特性是学校特色经营模式的核心特征,指的是学校所选择的创建特色的项目显示出鲜明的个性,为其他学校所没有或所不及,表现为对学校自身的文化传统、教育资源的深刻挖掘,以及对教育规律科学而深刻的认识。
(二)优质性
学校特色经营模式是学校教育优质性的集中表现,不是某一方面的一枝独秀,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学校全部工作已有一定基础,然后点面结合,整体优化,办学整体水平能力具有一定质量,上一定档次。这是学校特色经营模式的立足点。优质性是独特性存在的环境和土壤,是独特性的基础,离开了优质性,独特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生命力,独特性要生存壮大,离开了优质性这块肥田沃土,就不会开花结果。
(三)稳定性
学校特色经营模式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顺应时代要求,以特定的办学价值观为总体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特色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的确立将在一定时期内不会由于其它因素的影响而轻易的发生变化;第二,学校特色经营模式形成后,在社会上能够产生较长久的影响,具有较广泛的社会认同度。
(四)自为性
学校特色经营模式的形成,一般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学校传统优势项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是根据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学校的自身优势确定一个特色研究课题,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逐步实施,形成特色经营模式。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学校特色经营模式应该是学校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实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个特色应该具有可操作性,是可以重复的,而不是自发形成的。
(五)创新性
学校特色经营模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有的学校特色经营模式因为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丰厚的文化底蕴而长期保留、沿袭下来,有的可能会因不合时宜、不能体现时代精神而被淘汰,有的则因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而必须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和内容。创建学校特色经营模式是教育创新的具体化,是新世纪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学校特色经营模式的本质是其“独特性”,要有独特性,就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学校只有不断创新,才可能保持新鲜的生命力,具有蓬勃的生机,保持可持续的特色[2]。
三、学校特色经营模式及其案例
本文认为具有典型意义的学校特色经营模式主要有:美育特色经营模式、校本管理特色经营模式、人本教育特色经营模式、产学研相结合特色经营模式。
(一)美育特色经营模式
美育特色经营模式是以人文教育为根基,艺术教育为重点,全面发展教育,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以美促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让学生们在美的滋养中成长。以美育人经营模式要求学校用审美的发展的观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教学与管理中,努力让学生在审美化的教育情境中,形成健康和谐个性,教他们用美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从而培养他们的发展潜能和创造精神,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思想道德素质[3]。如:广州市第109中学从1994年开始,以“艺术教育特色”为突破口,构建“审美教育模式”(1998年正名为“以美育人特色模式”)。该校在创建学校特色时,始终坚持审美教育的渗透性,树立“美为尚,和为贵,求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美立校、以美施教、以美育人”办学宗旨,对学生提出“四六”要求,即牢记六字校训:求真(做人的动力)、立善(做人的基础)、创美(做人的目标);争取做个“四美”的好学生:塑造心灵美、学习语言美、养成行为美、保持仪态美;努力做到“四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待人有情,胸有大志,培养“六爱”情感:爱自己、爱父母、爱集体、爱国家、爱社会主义、爱中华民族。以美育人的教育模式使学校特色蕴涵着深刻的审美文化特质,塑造了美的教育者,使师生精神面貌美、育人方法艺术美、校园文化环境美[4]。
(二)校本管理特色经营模式
校本管理是以学校为本的管理。学校要构建有特色的校本管理模式,第一,教育管理部门要给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从课程设置到资源配备,从财政预算到人事安排都最大限度地松绑,真正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发展”的局面。第二,要强化自主意识。教育管理部门给了学校更多更大的办学自,真正使学校自主发展和自主管理。第三,增强决策意识和特色意识。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和确定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和策略,科学设计和规划学校发展蓝图和目标。第四,要充分挖掘、利用并优化组合本校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第五,对办学绩效负责。第六,要追求精致的发展,提高学校特色的品位。如:广州市朝天小学在全面总结本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的教育改革的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素质个性化教育”为办学特色的校本管理模式。首先,确立了校本化的办学理念,以现代公民基础文化素质为导向,开发儿童身心素质潜能,培养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基础的个性心理品质。这一理念涉及对科研兴校,公民基础素质培养、人本教育思想、个性品质培养和教育创新等方面的认识。其次,形成了以个性教育创新为核心的办学特色。构建了以“小学生个性品质自我评价辅导系统”为突破口的“小学生个性发展目标”的理想模式;构建了“班集体自我教育活动体系”。“素质个性化教育”的校本化不仅促进了办学理念的创新和办学特色的形成,而且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高。
(三)人本教育特色经营模式
人本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即既要突出人性的主体,更要把教育者的人与受教育者的人共融于一个教育过程中。具体而言:第一,人本教育根据时展趋势,注重把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获得最需要的也是最能代表社会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满足和教育关怀。第二,人本教育倡导多元智能发展,不再简单地以升学率和分数作为评价标准,而是以开发学生优势潜力为动力,把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目的。第三,人本教育注重创建一个师生共同得到发展的教育体:以学生为主体,才能使教育者根据学生千变万化的发展实际,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创造,并可借以表现教师特有的创新能力和主体精神;以教育者为主体,才可能按教师每个人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教育艺术,塑造出无数富有个性的有创造精神的人才[5]。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金山中心小学更新教育理念,实施人本教育,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确立符合实际的“文明礼仪伴我行”特色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创建方案,借鉴、吸取经验,扬长避短,认真总结反思,开拓进取,在探索中造就了一批理念先进、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优秀校长群体,培养了一批特长教师和特长学生,提升了学校教育整体实力,促进了学校内源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产学研相结合特色经营模式
产学研结合特色经营模式是指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这一目标下,开展高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实现高素质人才与企业岗位无缝接轨,最终促进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因此,发挥产学研结合在教育中的有效作用,对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它密切了学校与市场、企业的联系,创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6]。如:浙江大学与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展开合作,研发出了“通用型锅炉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系统”。该系统创新性将化工过程系统模拟理论、管网理论等应用于锅炉设计计算系统的研究,可适用于各种结构形式、各种容量的室燃锅炉、层燃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及余热锅炉的热力计算,在系统通用性和可扩充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广泛服务于电力、机械、冶金、化工、纺织、造纸、食品等广大工业领域,同时也完全适用于电力工业的大型火电机组,能够有效支持大机组技术的国产化。
四、学校特色经营模式作用及意义
(一)有助于深层次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实施新课程
学校特色经营是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所提出的扩大学校办学自的充分体现。通过学校特色经营,逐步实现“教师教学有特点,学校办学有特色,学生个个有特长”的素质教育区域优势,有利于特长学生的脱颖而出,为向社会输送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服务,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个性特点的人才的目的。
(二)有助于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提高我国教育竞争力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尚处于教育总体供给能力不足的状况,其中突出的表现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缺乏。数量稀少的“名校”、“好校”,与希望就读的千军万马冲突明显,这就导致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这一矛盾的直接结果便是社会上“择校风”盛行。优质教育资源匾乏的主要原因在于受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及教育总供给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而学校特色经营模式走的是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即依靠学校实行自主的改革,挖掘本校所具有潜在的优势,合理而又充分的利用学校即有的资源并最终形成名校。事实证明,我国许多原先基础较差的薄弱学校通过利用学校优势资源而优化了教育资源。因此,学校特色经营模式可以在国家有限的教育投入下为国家增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有助于保障学校生存和发展,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办学水平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学校欲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得凸显特色,提高教育质量。通过特色经营学校可以寻找新的“生长点”,逐步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以培养高素质的有特长的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校的办学动力,而且可以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为学校创造发展的良好条件,从而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克服千校一面、万生一貌的传统办学模式。同时,也可使学校在日趋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任建华,耿林.学校经营理论的基本框架[J].教育与经济,2003,(2):9-12.
[2] 王树龙.特色学校及其本质特征[J].基础教育参考,2003,(9):28-30.
[3] 王立山.谈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以美育人[J].中国科技博览,2009,(19):9—11.
[4] 张仲庆.学校经营理念与特色学校品牌发展的策略选择——以广州市第109中学为例[J].教育导刊,2010,(10):49—51.
[5] 曾乔.建构人本特色的小学模式[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6] 赵桂良.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体会[J].正德学院学报,2008,(2):37—39.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and its case
LIU Man,REN Jian-hua
(Normal college,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3,China)
我国物流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技术水平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从表面上看,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物流企业缺乏对现代物流深层次的研宄,缺乏成熟的、适合客户需要的经营模式。
2先进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分析
借鉴国外先进物流理论和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结合我国物流业的现状以及物流发展过程中实际情况,推出我国物流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模式,以期能够为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效益。
2.1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所谓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是指在现有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向两端延伸,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高层次物流需求的经营模式。如仓储企业利用掌握的货源,通过购买部分车辆或者整合社会车辆从事配送服务;运输企业在完成货物的线路运输之后,根据客户的要求从事货物的临时保管和配送。这种模式对于从事单一功能物流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拓展物流服务的范围,而且达到提高物流服务层次的目的。
2.2行业物流服务模式。行业物流服务模式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拥有丰富目标行业经验和对客户需求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提供全程或部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主要特点是将物流服务的对象分为几个特定的行业领域,然后对这个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宄,掌握该行业的物流运作特性,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行业物流服务模式集企业的经营理念、业务、管理、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势于一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在国内,行业物流服务是近年来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服装、家电、医药、书籍、日用品、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或领域纷纷释放物流需求,极大的丰富了物流市场。
2.3项目物流服务模式。项目物流是指为具体的项目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类需求主要集中在我国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综合性的展会、运动会中,如三峡水电站、秦山核电站、国家体育馆等基建项目以及奥运会、展览会等大宗商品的运输物流服务,实施这种模式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和强大的企业实力。“中外运物流”在项目物流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长期以来,中外运在国内外建设了完善的业务经营网络,在为国内各大外贸公司提供全面运输管理服务的同时,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生产物资实行国际多式联运,同时为我国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和运动会承担物品运输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2.4定制式物流服务模式。定制物流服务是指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某个客户,为该客户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程物流服务模式,涉及到储存、运输、加工、包装、配送、咨询等全部业务,甚至还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协调等在内的其他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强调与客户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采用定制式服务模式不仅能保证物流企业有稳定的业务,而且能节省企业的运作成本。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确定最合适的物流运作方案,以最低的成本提供高效的服务。
2.5物流管理输出模式。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拓展国内企业市场时,强调自己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技术指导,由物流企业接管客户企业的物流设施或者成立合资公司承担物流具体运作任务的服务模式。采用管理输出方式时,可有效减少客户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与管理人员的抵制,使双方更好的开展合作。采用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时,可以利用客户企业原有设备、网络和人员,大幅减少投资,并迅速获取运作能力,加快相应市场需求的速度。
3对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思考
3.1经营模式是物流模式成功的关键。在物流市场被普遍看作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市场以后,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开始走向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的竞争。今后的五至十年,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行业将重新洗牌。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创新而被淘汰出局;那些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企业则会打牢市场根基,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通过企业整合、重组,将会在各个地区产生若干家大型的现代物流企业。其中,有的将会成为具有全国性物流网络,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前面所述的几种经营模式,便是那些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精神和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这说明,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经营模式是企业获得盈利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目标就是寻求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只有找到了适合于企业的经营模式,传统储运企业才真正完成了转变。
3.2经营模式是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体现。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企业对于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及时性、全面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针对客户的经营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提供服务时,要仔细分析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经营规律,以便提供精确的物流服务。经营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企业在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物流合理化问题。
3.3经营模式的选择要结合物流企业的实际。能适用于多个企业,关键是经营模式必须与企业实际相适应。因此,企业在选择经营模式时要注意结合自身优势,对物流市场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同时,依托原有资源,利用现代物流理念来改善企业的经营,使选择的经营模式能够给企业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
例如,大量中小型采用传统物流手段的物流企业,他们不具备实施项目物流或物流咨询服务的能力,但可以采用加盟连锁或者物流联盟的形式,依托在大型物流企业周围,提供专业性、阶段性的物流服务。它的选择能够促进企业各项工程的运作,也能提高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点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关键词】网络广告经营模式;品牌认知模式;执行销售模式;新媒介;受众
一、现阶段网络广告的经营模式
(1)品牌认知模式。网络广告的营销目的与传统媒体一样,旨在扩大知名度、树立品牌。(2)执行营销模式。网络具有分众媒体和互动性的特征,它在促进销售、提高盈利水平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积极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几大网站的广告的经营模式
(1)新浪网络广告的经营模式。主要是贴近客户和消费者,不断地推出满足特定客户和消费群体个性化需求的新产品,构造良好的流程有一套以客户为导向的广告体系。(2)百度网络广告的经营模式。百度最初是为各个门户网站做搜索引擎,已经逐步的变化为一种关键词广告,企业在百度注册与产品相关的关键词后,会被主动查找这些产品的潜在客户找到。(3)淘宝网络广告的经营模式。主要是建立买卖平台后,通过收费的方式在网络的首页提供给卖家网络广告服务,淘宝属于一种以直效营销为主的广告经营模式。
三、我国当前网络新媒介广告经营模式中的问题
调查发现,很多上网者根本不看广告。过去一周,大约52%的网络族没有点击任何广告,而点击过广告的人当中,有四成不记得广告内容,绝大部份的广告只不过是一堆美丽的链接而已。如何使得受众点击广告内容,主动参与到广告内容中,使得广告内容可以长时间的停留在受众的记忆里也是未来网络广告经营的重点解决问题。人们对于网络广告的真实性总会怀疑,更不愿意去点击。网络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广告媒介,现阶段的发展也并没有体现出其交互性的优势,大部分广告还只是停留在一个简单的链接或者窗口上。我认为现阶段要想消除人们对网络真实性的疑虑和对内容关注,那么网络的交互性将是其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主动接受,乐趣的方式是网络广告的关键。同时如何在消费者最需要相关信息的时候出现,也是网络广告未来发展需要优化的地方所在。
四、未来我国网络新媒介广告经营模式中的问题的解决方式
(1)首先作为一种媒介我们必须保证我们所播放广告的真实性,未来网络广告在保证低价格、信息快速的同时需要投放广告方提供相应的证件,而作为网络媒介必须严格的审查,同时建立相关的刚发了条规,保证网络媒介广告的真实和可靠。(2)在对广告信息进行有效的审核后,合理的规划相应的广告也很重要,在合适的地方出现会减少人们的抗拒性。(3)加强交互性是未来网络广告能否真正深入人心的重中之重,这是一种双方面的广告,这类广告不会再像传统的广告那样单向地强迫人去接受,而是将商品的特点、性能、功能、等都尽量多地放在网络上,等待着消费者查询或向消费者推荐相关的信息,帮助消费者都成为该产品的内行。
五、面对我国现有的网络媒介环境下广告经营模式如何更好的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兴起,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链接或者文本上。企业可以微博通过公司的新动态、促销活动、业内资讯、最新作品等,引发粉丝的关注,从而增加品牌曝光量,促进宣传,进而达到营销的目的,形成了在网络时代特有的,在通过感兴趣的消费者通过用户关系进行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形象,尤其是对于一些忠实的消费者和爱好者他们乐于把喜爱品牌的相关信息进行分享,获得信息的人排斥性也较小。同时可以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这将会有更强大说服力,人们也更加喜爱并乐于传递给他人。这种通过网络开展病毒传播的方式能引导人们发送信息给他人或吸收朋友加入某个程序来增加企业知名度或销售产品与服务。未来的网络广告经营模式甚至可以像电视一样进行一些栏目板块的买断,这样一方面品牌的形象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们对于网络广告虚假的印象,因为知名的板块会加深人们的信任度。同时可以在栏目上提供相应的链接,达成直效营销。这种方与品牌相符栏目的买断方式一方面提升了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可以达成销售的目的。对于这些栏目板块的受众来讲,他们更关注也往往需要和乐于购买与栏目板块内容相关的商品,同时有对栏目的板块的信任,对此类广告信任度也会增强。
网络作为广告和营销活动的新兴载体,弥补了传统媒介的不足。未来由于网络的不断发展,网民的不断增多,网络将越来越会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广告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网络广告经营模式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我国的相关网站更加需要对广告经营模式进行深度的思考。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铁路系统;多元化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9-0136-01
1 多元化经营模式理论概述
1.1多元化经营分类
第一,同心多元化经营战略,也称集中多元化经营战略。指企业利用原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制造与原产品用途不同的新产品。如汽车制造厂生产汽车,同时也生产拖拉机、柴油机等。同心多元化经营的特点是,原产品与新产品的基本用途不同,但它们之间有较强的技术关联性。第二,水平多元化经营战略,也称为横向多元化经营战略。指企业生产新产品销售给原市场的顾客,以满足他们新的需求。如某食品机器公司,原生产食品机器卖给食品加工厂,后生产收割机卖给农民,以后再生产农用化学品,仍然卖给农民。水平多元化经营的特点,是原产品与新产品的基本用途不同,但它们之间有密切的销售关联性。第三,垂直多元化经营战略,也称为纵向多元化经营战略。垂直多元化经营的特点,是原产品与新产品的基本用途不同,但它们之间有密切的产品加工阶段关联性或生产与流通关联性。一般而言,后向一体化多角经营可保证原材料、零配件供应,风险较小;前向一体化多角经营往往在新的市场遇到激烈竞争,但原料或商品货源有保障。第四,整体多元化经营战略,也称混合式多元化经营战略指企业向与原产品、技术、市场无关的经营范围扩展。如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电讯,后扩展经营旅馆业。整体多元化经营需要充足的资金和其他资源,故为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所采用。
1.2多元化经营的特点
首先,多元化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方式和成长模式;其次,多元化是企业能力与市场机会的一种组合。并且多元化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含义,前者指一种企业经营业务分布于多个产业的状态,强调的是一种经营方式;后者指一种进入新的产业的行为,即成长行为。所以,公司多元化战略是公司在现有经营状态下增加市场或行业差异性的产品或产业的一种经营战略和成长方式。多元化经营属于公司层的战略,是公司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1.3多元化经营的意义
①分散风险,提高经营安全性。商业循环的起伏、市场行情的变化、竞争局势的演变,都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例如,生产耐用消费品的企业兼营收益较稳定的食品加工业,以分散风险、增强适应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②有利于企业向前景好的新兴行业转移。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陆续产生了一些高技术新兴产业。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在原基础上向新兴产业扩展,一方面可减轻原市场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可逐步从增长较慢、收益率低的行业向收益率高的行业转移。③有利于促进企业原业务的发展。不少行业有互相促进的作用。通过多元化经营,扩展服务项目,往往可以达到促进原业务发展的作用。
2 铁路系统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2.1铁路系统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的优势
铁路系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其收入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利润有限,因此,铁路系统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模式,是其发展的最优选择。可以看到,对目前已经走多元化经营道路的铁路系统来说,批发业、零售业的营业收入已经占到了全铁路局销售额的85%以上,大大地增加了铁路系统的赢利能力。另外,铁路行业有淡季和旺季的现象,如果发展多元经营模式,则可充分的利用资源,不会造成淡季时的资源浪费,分散了风险。
2.2铁路系统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劣势
所有的经营模式都有优势和劣势的两面性,铁路系统在运用多元经营模式时,同样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多行业的经营,由于企业内部没有相应的投资经验,经营能力可能不佳。另外,会使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管理与运营,如果经营不善,有可能拖累整个企业。
3 铁路系统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建立
3.1坚定发展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思想,确立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战略地位
从以上对铁路系统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的优劣势比较中,我们可以坚定的选择铁路系统应该实行多元化经营模式。多元化经营模式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增加企业的赢利,所以铁路系统坚定发展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思想,确立多元化经营的战略地位。只有企业确定了战略地位,这样在经营管理中才能制定相应的工作内容,才能将多元化经营落到实处。
3.2理顺现有管理体制,还原铁路多元化经营中真正的企业地位
多元化经营并不是越杂越好,还是应该围绕铁路系统这个主业,确定铁路系统这个主体铁路地位。我们在选择多元化经营范围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主体优势,选择适合铁路系统发展的行业。并且应理顺现有的管理体制,将多元化经营管理融合入企业整体的管理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多元化经营模式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
3.3重组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铁路多元化经营的做大做强
多元化经营模式下有很多种产业,则必须要重整产业结构。铁路系统应面向国内外市场,拓展经营领域,大力兴办实业。各铁路企业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以运输、仓储、商贸、旅游、广告、饮食、集装箱运输、房地产、采矿、建材和外经、外贸、外运等铁路的优势产业的重点,积极兴办实业,努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产业结构合理、经济效益显著的铁路多种经营体系。另外,要发挥运输优势,促进实业发展。铁路运输企业在保证国家指令性任务和重点物资运输的前提下,对开展多种经营业务所需的运力,要积极支持,给予安排。
3.4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铁路多元化经营适应市场的能力
对多元化经营的铁路系统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界定其产权,明确投资主体的出资者权益、多经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新办多元化经营的铁路系统应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组建,已有多元化经营的铁路系统也要逐步按现代企业制度改组。铁路企业及其投资创立的独立核算的多元化经营主体都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二者都应独立核算,如实反映经营状况,不得互相转移收入,挤列成本。这样可以提高多元化经营主体适应市场的能力。
3.5变革人员管理制度,构建铁路多元化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格局
多元化经营的铁路系统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用人制度。对分流人员应择优聘用;对符合条件的路内专业人员可按规定的报批、聘任程序由企业自行聘任;对企业需要的少量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可对外招聘,经上级部门批准后予以录用。为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经营业务的需要,合理确定人员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