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鞅变法的影响

商鞅变法的影响

时间:2023-06-02 09:59: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鞅变法的影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商鞅变法的影响

第1篇

[关键词]商鞅变法;司马迁;司马光;比较;史学取舍

一、从商鞅早年经历浅析变法动机

对商鞅求见秦孝公之前的人生经历描述,《史记・商君列传》和《资治通鉴・卷二》(1)基本一致。商鞅在年轻时就“好刑名之学”,辅佐魏相公叔座担任中庶子的职位。商鞅拥有才能,公叔座在病重时嘱托过魏惠王要利用此人才,“愿王举国而听之”,如果不用“当杀之”,但是魏惠王却根本没把公叔座的话当成一回事,认为“公叔病甚,悲乎”,甚至认为听了他的建议,“岂不悖哉”。由此看出,商鞅并未受到重用,这可看作是他日后西入帮助孝公的巨大动因。

至于商鞅为什么到了秦国,秦孝公通过什么任用了商鞅,两书的描述有了明显的详略之分。《资治通鉴》中详细描写了秦孝公的一段招贤令,写到秦孝公回忆秦穆公的光辉,“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2),他希望“强秦”,这也是秦孝公日后迫切希望采取措施巩固统治的原因。除了统治者的强国目的,商鞅本人也有自己的私人目的,孝公的法令中说“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3)。前面已经提到过,商鞅在魏国不受魏惠王的重视,有了这么好的成名逐利机会,商鞅自然不会放弃,大张旗鼓的进行改革便是迅速成名获取地位的有效方法。

商鞅说服孝公的过程,《资治通鉴》的描述十分简略,“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而《史记》中却有段精彩的叙述。面对秦孝公,商鞅首先提出了“王道”,秦孝公不感兴趣,商鞅又提出“帝道”然而“未中要旨”,经过两次挫败,商鞅理解了秦孝公的想法,提出了“霸道”之说,孝公听得津津有味,“语数日不厌”。《史记》对这一段的描述恰好呼应了秦孝公诏令中说希望东伐,恢复秦穆公政令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显现出商鞅渴望的到重用的强烈愿望,商鞅身为法家,也兼用了儒家的思想对秦孝公进行试探,他“挟持浮说”,正说明了他用了很大的努力迎合国君的想法以得到与其才能匹配的政治地位和经济财富。

总之,无论是秦孝公的强国目的,还是商鞅的个人目的,这两者都成为了开展商鞅变法的有力动机。

二、从商鞅变法措施谈变法的功过

商鞅在与甘龙、杜掣进行了一系列是否要变革旧制度的激烈争论后,秦孝公最终还是同意变法,“以卫鞅为左戍长,卒定变法之令”(4)。商鞅变法的措施在《史记》和《资治通鉴》有详细的描述。

商鞅变法措施颇有成效。经济方面,商鞅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政策。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商鞅推行耕战的政策,不仅保证了战争的兵源,也促使了秦国经济的发展。

社会方面方面,商鞅实行奖励军功的政策,严禁私斗。这样不仅改善了民风,减少了争斗,也从实际上废除了士卿士禄制,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加强,提高了士兵的积极性,以立功为荣。而且据林剑鸣的《秦史稿》所说,当时的私斗其实所指的邑斗,也就是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的争斗,所以商鞅法令的出台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奴隶主势力的扩张。行令几年后,“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什伍制度,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对秦献公时期制定户籍的延续,法令出台使得秦国的人民不敢以身试法,有助于社会安定。

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还提到一点“民有二男以上不分邑者,倍其赋”,这一点在《资治通鉴》中被省略了。但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也可称为小家庭制度。对于一户有两个儿子不分居的,就用强迫的方法,给以这类人加倍赋税的惩罚。这样移风易俗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增加人口数量,还有利于保证国家对税收的征收,也改变了秦国以前的落后习俗,配合了当时社会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体制。

关于法令的实施,商鞅也并不是十分顺利的,司马光和司马迁二人都记录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徙木立信”,一个是惩罚太子犯法。司马光对“徙木立信”的整个做法是认同的,的确,“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推动了法令的实施。太子犯法后,商鞅严厉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和太傅,这种魄力使得“明日,秦人皆趋令”。商鞅这一行为是对壹刑也就是“刑无等级”、“无贵贱”很好的实施,同时这也是商鞅重刑主义原则的体现。

这些措施都是在显王十年之前发生的事,也是商鞅的第一次变法,经过了这次变法,秦国达到了“家给人足”的目的,对于商鞅本人来说《史记》中记载“于是以鞅为大良造”,他所想要的地位名声也已得到。

商鞅的改革措施是符合当时的历史趋势的,但他的重刑原则却使得他激化了与贵族奴隶主之间激烈的矛盾,“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5)最后得到车裂而死的下场。但这毕竟只是商鞅的个人悲剧,并不是历史的悲剧,商鞅死后,其变法仍然在秦国推行,可悲,可叹。

三、从变法评论谈社会意识与阶级局限性对史学家的影响

文末,两位作者都对商鞅变法发表了自己的感慨与评论。在商鞅的为人方面,司马迁和司马光不约而同地用了“刻薄”二字。司马光发表感慨时写到“而商君尤称刻薄”,而司马迁的描述更为直截了当“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一开始就将商鞅定性了。之后便是介绍一系列他所做的刻薄少恩之事,说他“刑公子虔”、“欺魏将”等等。其实“欺魏建”只是一种战争谋略,“刑公子虔”只是对商鞅法令的正常实施而已,只通过这些事情完全将他定为人品刻薄,这未免太偏激了。

这些评论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意识对史学家的重要影响,曾振宇曾经说过,“中国历史有一个颇具规律性的现象,后一个朝代总是极力诋毁前一个朝代,以此来为当今朝代的存在寻找合理的依据”,司马光作为一个史学家,即使秉持客观的原则,贯承“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还是不能做到完全摈弃政治功利和个人的感情因素。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周记显王十年发表了自己看法,此时只是商鞅的第一次变法。他主要是从诚信的角度发表看法,赞赏“秦孝公不费徙木之赏”的行为,来勉励“四海治平之政者”要注重诚信。司马光都没有对他使秦国富强的功劳进行赞美,而只是针对“诚信”发表了“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等看法,顺带还不忘骂上商鞅一句刻薄,这样的评论一方面是因为司马光坚守“鉴于往事,有资于政道”的原则,想要通过历史事件来劝勉现在的帝王,从历史兴衰成败中提取治国的经验。一方面也是因为司马光所处的社会环境,司马光生活在宋真宗、宋神宗时代,正是王安石变法开展之际,虽然与王安石私交还不错但是在政治上的意见摩擦还是很大的,在政见不同、难于合作的情况下,司马光请求担任闲职开始著史,从阶级角度看,司马光依然是地主阶级保守派,站在保守的立场上,司马光对自上而下的改革创新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偏见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意识对史学家的影响依然是巨大的,史学家还不能完全站在历史的高度看问题。虽然《史记》和《资治通鉴》在著述时都秉持了尊重史实的基本原则,但其中的取舍之处也启示我们作为史学研究者要有谨慎对待史料的研究态度。

参考论文:

[1]冯雨晴,从变法者角度看商鞅变法成败.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曾振宇,历史的商鞅与符号化的商鞅.齐鲁学刊,2003,(6).

[3]洪家义,论商鞅变法.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4]彭秀礼,孟子改良思想与商鞅变法主张的比较分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5).

注释:

1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史记》与《资治通鉴》。

2《资治通鉴》卷二,周纪二,显王八年

3同上。

第2篇

一、教学目标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教师解决办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一个“变”字,突出几个变化:生产中的变化――生产工具、生产设施、生产方法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引起了社会制度的变化,让学生对“大变革”时代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指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师解决办法:采用采访形式模拟商鞅变法时商鞅对变法内容的考虑,模拟秦国的农民、士兵、商人对商鞅变法的反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教师解决办法:教师通过模仿央视《对话》栏目的形式,把商鞅作为采访对象,把学生作为参与观众,让学生对商鞅变法的理解更加具体化和直观化。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变法的看法,了解商鞅变法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顺应民心的,所以带来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和富强。

2.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教师解决办法:生产技术的进步通过对春秋战国前农具质地材料的演进使学生了解生产工具对于生产的重要性,以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什么把生产技术的进步作为商鞅变法的背景。有了生产的进步才有了生产关系的变化,才有了对变革的要求。

【课型选定】

基于对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的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

【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七课《大变革时代》,看到这样的题目你有什么感想?

生:改革的时代,变化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年代。(学生回答有多样,关键是了解变革就意味着改革,意味着除旧革新。)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改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以古论今,从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这场变革谈起,来看看到底什么是改革?

【课堂教学】

师:今天我们这堂课,老师要布置给同学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一起来寻找大变革时期里发生的变化。大变革时代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来归纳一下,看谁找得多,记得全。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看,大变革时期的第一个变化是什么?

变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在讲铁农具广泛使用以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在这之前,人类使用过的劳动工具有哪些?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打制石器,到骨质或木制的耒耜,原始社会晚期又出现了青铜农具,春秋时因为铁制品非常锋利和坚硬,比较青铜制品制作起来容易,而且价格低廉,所以铁制的农具迅速而广泛地被使用了起来。

变二:牛耕的使用。

师:铁农具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当时标志着生产力提高的另一个方面是牛耕。

(展示FLASH)师:看完这段FLASH你有什么体会?

生:牛耕比人耕速度快而且省劲得多了。

师(总结并过渡):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推广,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同时为精耕细作、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为了更好地耕种,很多人想到了兴修水利来灌溉农田。于是,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兴修水利。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

变三:水利工程著名的都江堰。

师:都江堰于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目,说明都江堰在世界上还是很知名的。都江堰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下面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都江堰这个水利工程的运作原理是怎样的?

生(观看介绍都江堰的FLASH和图解,并总结):现在我们都了解了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它根据防洪灌溉的需要,做到“旱则引水沁润,雨则杜塞水门,随时调节内江的水量。

都江堰使原来“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一直以来的水患变成了水利。

师:好,以上我们讲了春秋战国时期在生产生活上发生的很多变化,铁农具、牛耕的广泛使用,以及水利设施的建设变水患为水利等。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变革时期的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商鞅变法。

变四:商鞅变法。

师:在战国初期,秦国相对于中原和东方的一些大国来讲势力比较落后,为了让自己强大起来,秦国出现了一位开明的君主“秦孝公”,他想变法图强,于是下令招纳贤人进行改革。商鞅便应约而来,协助秦孝公进行改革。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高效率的工作速度使大量荒田被奴隶们开垦出来,而新开垦出来的荒田就变成了部分奴隶主“私田”,于是越来越多的劳动也压在了奴隶身上。奴隶生活更加悲惨,开始趁机逃亡来摆脱他们越来越悲惨的命运。面对这种部分奴隶出逃而手中奴隶则无心劳动的情况,当时的奴隶主就开始改变自己的剥削方式,不再强迫奴隶在自己的田地上耕作了,而是把这些田地出租给这些奴隶,并且约定每年收获时奴隶上交一部分粮食作为田租,其他留给奴隶自己。这样一来,这些私田的主人就是原来的奴隶主身份就发生了变化,从奴隶主变成新兴的地主,而租种这些土地的奴隶转变成了农民。

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在这些变法中,影响最大、效果最显著的便是商鞅变法。为什么商鞅变法会有如此显著的效果呢?商鞅变法究竟有哪些内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鞅变法。

(模拟中央电视台访谈节目,采访“商鞅”。)

大家看到这张投影一定会觉得既熟悉又奇怪,知道的同学能一下就认出这是中央电视台一个非常著名的访谈节目“对话”栏目的片头。但是台标怎么是秦国国家电视台呢?其实没错,我们下面就是要模拟一场两千多年前由秦国国家电视台主办的访谈节目“对话”。从现在开始,我们的课堂就成了电视台的摄制现场,而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就都变成了摄制现场的观众和嘉宾。

而我呢,就是这个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当然不能我一个人唱独角戏,我们还要请一位接受采访的嘉宾――商鞅先生,现在有同学愿意和老师配合扮演商鞅接受我的访问吗?有愿意的同学就自己上来,我在上面等你。(搬凳子,上台,有同学走上来)好,同学们应该给他点掌声好吗?

各位观众,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对话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现在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着一场如火如荼的改革,就是著名的改革家商鞅进行的变法,对他进行的这次变法在大街小巷,甚至各大媒体网站都褒贬不一,今天“对话”栏目有幸请来了这场改革的核心人物“商鞅”,请他直面全国的观众来谈谈这次变法。大家欢迎。

师:商鞅,你好。今天非常高兴地请到了你,听说您是因为我们国君秦孝公招纳贤人进行改革,你就来到了我国。首先谈谈您来秦国实施改革最初的感觉吗?

商鞅:主要是旧贵族反对我变法,但是我不计较这个。因为你看商汤王、周武王他们都进行了变法,国家才富强起来的,所以只要对国家有利就要改革。

师:那你有哪些改革措施呢?

商:首先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师:这个措施是不是就是国家在法律上承认了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自由买卖也成为合法的了吗?我认为这对于新兴地主是个非常好的消息。现场有新兴地主的代表吗?这个变法措施您应该是非常支持的了。您愿意给大家说说,如果法律确认你对土地的私有权,你将怎么做?

(作为“新地主”的同学各抒己见。)

师:很好,其实,在这之前其实民间就有了土地私有的现象,还有人出租土地,招揽人给他耕种,这个法律的颁布实际上就是使这种现象合法化了,对吗?那您的第二条措施呢?

商鞅: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教师:免除徭役是好事啊,老百姓就不用为政府承担无偿的建设和修建各种公用设施的任务了,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现场有农民朋友吗?能给大家讲讲你们听了这个措施后的感想吗?

(作为“农民”的地主各抒己见。)

师:这两项措施真好,有利于调动我国人民工作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啊。

(教师思路:以下有关商鞅变法措施奖励军功和建立县制教师和学生都用这种思路,以采访的方式为主,先由“商鞅”阐明改革的措施及其详细的实施内容和措施的必要性,再由教师采访“现场嘉宾”让学生对这些措施各抒己见,讲讲自己的想法,最后由教师总结改革措施的益处并“结束采访”。)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这段采访一定都非常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了,现在老师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平复一下刚才激动的情绪,回到今天金陵中学的课堂上来,大家一起来看看书,在书上找到商鞅变法的内容,再把它看一遍,然后再想想商鞅变法对当时的秦国和之后的秦国产生了哪些影响,有什么重要意义?

生: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师:其实除了商鞅变法之外,战国时期还有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变法,封建制度逐步构建起来。奴隶主的身份转化成了地主,奴隶转变成了有了人身自由帮地主干活的农民。有了地主和农民的这对生产关系,封建社会就形成了。因此,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请同学在书上将相关内容勾画出来。)

【巩固小结】

第3篇

1、商鞅兵败被杀死在郑国黾池,之后商鞅的尸体被运回咸阳,秦惠文王下令将商鞅处以车裂之刑,商鞅死后,其家眷也都被诛杀,他所推行的商鞅之法仍然保留,可以说商鞅对秦朝影响深远,就算商鞅不在了,他所开创的制度条例已经根深蒂固。

2、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3、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他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关键词:中学 历史 诚信 影响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指的是真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信指的是守信,不轻易许诺,许诺则信守承诺。无论何时何地诚信都是为人最重要的品德,中国自古就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的佳话。历史教学是同学们树立诚信意识的"杠杆",是同学们树立诚信意识的有利条件。历史情境不仅能唤起同学们的爱国情感,而且能够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历史人物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规律有助于指导学生行成正确的人生观。中学历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对中学历史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诚信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体现在:

一、 中学历史教学课程中含有诚信教育要求的标准

中学历史教学课程中含有要求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标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当代中学生树立争取的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经过数千年的孕育和积淀,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中诚信是必不可少的美德之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尤其以诚信为重,"诚者,天下之道也。"以诚待人,讲守信用是监理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青少年人群中讲求诚信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所以,教师在建立教学内容时就更加要注重同学们诚信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对同学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为同学们立足社会奠定扎实的诚信基础。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对"移木为信"之类的注重诚信的典故的讲解,让同学们明白,取信于民是历史人物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的前提和条件。历史教学课程是以诚信教育为基本要求的,在遵循这一要求的基础之上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理编排,从而使诚信教育系统的展示在课本之上,为诚信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的诚信教育

古今中外的历史中,涉及到诚信问题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不胜枚举,这些内容都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的分布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正面的例子也有反面的例子,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同学们的诚信意识产生着深远持久的影响。使同学们在历史的学习中,不仅掌握了历史知识还在树立了诚信意识。有关于诚信的至理箴言更是数不胜数,如:"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不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故君臣不信,则国政不安。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兄弟不信,则其情不亲。朋友不信,则其交易绝";"言必信,行必果";"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有关于诚信的历史事件更是比比皆是:"烽火戏诸侯";"完璧归赵";"三顾茅庐";""......

历史教材中的诚信材料都是前人经过千百年的锤炼而传承至今,都是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推敲,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是诚信教育的有利素材。

三、 历史教学为同学们树立了正面楷模

诚实守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讲求"真",也就是追求事物的真实面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还历史人物和事件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绝不美化或者丑化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实,这是对诚信的一种最好的诠释。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商鞅变法中,就给了商鞅变法一个公平的评价。商鞅变法巩固和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助于秦国的法治发展和完善,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迅速的强大起来,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但是,焚书坑儒的做法也使文化的丰富上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过于严苛的法令也是百姓受到了很严重的摧残,使民心向背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在对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是客观的、尊重历史的。

中学历史教学中,"立木为信"的典故为同学们树立诚信意识起到了榜样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出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里的商鞅变法"立木为信")这样的诚信故事对同学们树立诚信意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同学们树立了正面的楷模。

四、 历史教学为同学们诚信价值观的树立加强了引导

中学历史教学既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又注重使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更加注重了社会力量的发挥。在教学中由远及近的对历史进行讲解,对诚信加以说明,并且联系实际进行诚信教育对同学们诚信意识的树立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使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唤起自身的诚信意识,最后成为一个讲诚信的高素质人才。在日常中学历史教学中,老师的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工作态度都对同学们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老师所遵循的"既言传,又身教,身教重于言传"的原则,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注意作为老师的一言一行,以业务本领来指导学生,以高尚的诚信人格来感染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身体力行的进行诚信教育,绝不敷衍了事。

参考文献

[1]陈萍.中学生诚信教育迫在眉睫[J]

[2]孟小春.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J]

第5篇

一、利用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形象的插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在教学过程中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利用插图结合教材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将教材内容与插图有机结合,给学生细致讲解,引发学生兴趣,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教学《战国七雄》时,教材中有一幅《商鞅舌战图》,而该课的重点内容是商鞅变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鞅变法的情况,我先从这幅图开始讲起。这幅图画的是当时商鞅与大臣们舌战的情景,中间坐着的就是秦孝公,手拿竹简、振振有词,与大臣进行辩论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商鞅,商鞅在辩论中喊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意思是说只要变法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

这一历史性的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做决定,他同意商鞅进行变法,这才使得商鞅变法得以实施。学生深深地被这个故事吸引,产生了求知欲望,接下来再通过具体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商鞅本人的气概和才华、改革的不易和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让学生从历史事实中概括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为其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打下基础。这样,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学生对这一历史事实的记忆更为深刻,对这一事实引发的历史作用以及对历史趋势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组织语言、表达观点。

二、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产生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巧妙地设置一些疑问,让学生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然后经过点拨、引导,又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当他们解决掉一个疑问之后,得到了成功的,激发了求知欲望,从而又带着兴趣去探究下一个疑问,这样层层深入、不断进步。如在讲“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我首先从现代生活中离不开纸让学生感受到纸的重要性,然后再围绕纸的作用展开疑问,如纸的发明时间是什么时候,造纸用的原料是什么,纸的特点有什么,纸和古代竹简、帛书比起来有什么优点,这样环环相扣,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不断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又使他们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提高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三、创设情境,在体验中激发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善于为学生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独特的情境中体会情感,体会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教师对历史事实的教学一定要做到具体、生动,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人物的喜与悲,同时加深对历史人物和事实的了解,建立历史知识的系统。这样,通过情感教学,以情动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历史,认识历史,在历史学习中修身养性,陶冶自己的性情。

四、总结

此外,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引入典故、诗词朗诵、编写歌谣等,教师要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合理利用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将学习化繁为简,从而使其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带着兴趣去探索、研究。这样在课堂中既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感,又能使其增长一定的历史知识,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真正达到使学生学习历史以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作者:林恒智 单位:福建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培文实验高级中学

第6篇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下面的方框内,每小题1分,共1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选项 1、十一长假,小聪参观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去的是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浙江省2、下列选项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A、保留猿的特点 B、使用打制石器 C、人工取火 D、采集和狩猎3、很多人爱吃米饭,水稻种植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下列哪个地方的居民最早吃到米饭A、北京周口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4、2005年,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与黄帝一起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A、炎帝 B、禹 C、尧 D、舜5、夏朝和商朝的暴君分别是A、启、桀 B、桀、纣 C、汤、桀 D、汤、纣6、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了西周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7、在西周社会中,工匠属于A、国王 B、奴隶 C、平民 D、贵族8、“朝秦暮楚”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现象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A、煮盐业的兴盛 B、纺织业的进步 C、铁器的广泛应用 D、奴隶主转化为奴隶10、作家余秋雨曾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A、禹 B、李冰 C、商鞅 D、汉武帝11、氏族聚落时期人们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是A、狩猎 B、采集 C、农耕 D、游牧12、禅让制度的依据是A、财产 B、武力 C、才能 D、门第13、公元前16世纪比公元前21世纪( )A、晚500年 B、早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0年1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A、商代的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15、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的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16、我国历的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是( )A、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472年—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473年—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474年—公元前221年二、非选择题(17题13分、18题8分、19题13分)17、(1)列举春秋时五位霸主(5分)(2)“退避三舍”表现了 信守诺言; 敢于问鼎中原,大有取代天子之势; 不忘战败耻辱,卧薪尝胆; 稳定内政之后,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他们最终成就各自的霸业。(4分)(3)“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数量的变化是因为:战国初年, 国分裂为 、 、 三个国家。(4分)18、某校初一年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受到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分别说出以下四位班主任的思想主张可能受到哪个学派的影响,并分别说出这些学派的代表人物。(8分)(1)张老师认为管理班级应该尊重学生的特点,顺应自然,不可过多干涉学生的言行。

(2)王老师主张制定严厉的班规,然后学生绝对服从老师的管理和纪律的约束。

(3)李老师认为老师要爱惜学生,主张因材施教,用道德教育来感化学生。

(4)赵老师认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互助互爱,反对同学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行为。 1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自《汉书》材料二“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财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文)和时间。(4分) (2)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平民各自对商鞅变法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6分) (3)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1C 2C 3D 4A 5B 6B 7C 8C 9C 10B 11C 12C 13A 14C 15B 16A二非选择题17(1)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5分) (2)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齐桓公(4分)(3)晋,韩赵魏(可颠倒)(4分)18(1)道家,庄子 (2)法家,韩非子(3)儒家,孔子 (4)墨家,墨子(各1分)19(1)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奖励军功,公元前356年(4分)(2)贵族反对,因为变法废除了贵族特权;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因为变法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权;平民拥护,因为变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6分)(3)成功的(1分)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变法目的已达到,所以是成功的。(2分)

第7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激发兴趣;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45-1

一、教学导语的新颖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语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复习引入、古诗导入、故事导入、导言引入等等。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因材施教地根据材料,设计导语。设计的导语要精,简洁明快,不能过长;要巧,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准,找准切入点,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顺势进入新课的轨道。例如在讲解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大变革的时代》时,我先让学生回忆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的原因,这样学生能很准确的回忆出有改革内政和军事等内容,由此我再导引出改革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从而引出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样既复习了上一课的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心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

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引发学生的兴趣

1.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引发学生兴趣。初中历史课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如果单纯靠老师的语言来讲授,很难提起学生学习兴趣,就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这就大大降低了课堂学习的效果。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认识特点,巧妙地把多媒体运用到相关教学内容中,新颖直观的教学课件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和调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事件,带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情境交融的世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授这段历史时,就可以找一些有代表意义的抗战影片播放给学生看,比如:《》、《》等,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一个鲜活的记忆。再例如:在给学生讲授“”时,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导入新课。通过画面上爬雪山时的场景,以及过草地的艰辛,先声夺人。接着提问:“画面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艰苦斗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便被调动起来。

2.组织学生讲历史小故事、演历史剧激发兴趣。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成为我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历史教学作为再现历史事物发生过程的一门特定的学科,其每章每节相对来说,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历史故事。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把历史知识通过趣味性、通俗化的故事形式,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把它传授给学生,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娱乐”中轻松学习历史,这会比单纯化的讲述和阅读,效果要好的多。例如讲《吴越争霸》时,我插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奋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在讲授《》这一课时,为了增加趣味性,突出重点,便给学生讲了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适时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的学生说通过学习邓世昌的殉国精神,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振兴祖国;有的学生说邓世昌等爱国官兵,用血和泪谱写了中国可歌可泣的历史,要勿忘国耻。这样就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讲好插图,引发兴趣。新编历史课本的一个特点是插图多。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能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如七年级《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重点,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让学生一边看《商鞅舌战图》一边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全被吸引住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教学氛围的和谐化触发学生的兴趣

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和教师教学成效的高低。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说过这样的话:“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由此可见,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更具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怎么才能构建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呢?

第8篇

1 创设问题情景,有个好的开头,激发探索欲望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一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催眠曲,因此上课必须讲究开头艺术。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如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在议论。我先后叫了几个学生来回答,但他们的答案都不够准确。这时,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别属于那个时期中。在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时,我板书《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导入新课。然后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进而激励学生:“我们学习了历史,就应懂得怎样做人。我们应当做象刘胡兰那样的人,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气节,将来才能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 培养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大增强。

3 讲好插图,对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很好的方法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第9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而言,只要有足够的兴趣,就能主动投入学习。然而,在当今的历史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兴趣,这就使历史成为教学难度最大的学科之一。那么,对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如何解决呢?

一、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但是却喜欢听历史故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讲述历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三国演义》里的历史故事。学生虽然对这些故事耳熟能详,但是对其中的人物与情节却没有深入的了解。对此,教师可以在故事中加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学习知识。

又如,在讲述“商鞅变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讲述“商鞅将唆使太子犯法的两个师傅治罪”的故事,然后提出问题: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商鞅为什么要将这两个师傅治罪?这表现了商鞅的什么品质?这样,学生就能根据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和教师所讲述的小故事,认识到商鞅不畏权贵、坚持变法的可贵品质。

二、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历史事实,将历史从抽象内容转变为形象内容,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利用图片、视频展示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促进学生记忆。

三、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知识层面的目标,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合理运用情感因素,引发师生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资料,然后用富有感情的语气讲解:“八年,多少无辜的百姓死于战争,多少热血青年洒鲜血于战场,多少人民流离失所,多少孩子永远地失去了父母……的八年是祖国的灾难,是人民的灾难,是炎黄子孙的灾难!在和平年代,我们要牢牢铭记为我们幸福生活而献出生命的人,我们要学习历史,不让历史重演。”这样,学生就能对的历史有深刻的了解。

四、用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学习不仅包括课堂学习,还包括课内外活动。历史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学生不可能仅仅通过课堂学习就牢牢掌握。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丰富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投入历史学习。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排演课本剧、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参观博物馆、开展辩论赛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血腥的资本积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让学生自编自演,将英国侵略者的行为具体化、戏剧化,这样学生就能深入理解英国殖民侵略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又如,在教学“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讲述爱迪生、卡尔・本茨、莱特兄弟的故事,然后围绕“汽车制造业应该继续发展还是停止发展”开展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口诀帮助学生记忆。

第10篇

关键词:《史记》;泰国;思想逻辑;历史逻辑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071-02

司马迁的《史记》具有思想史的性质。《老子韩非列传》就是对道家和法家源流关系的梳理。一般来说,道家“无为白化,清静自正”;法家则持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司马迁发现这两家看似矛盾的思想之间的承传关系,的确是独具慧眼。在《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又详细的叙述了自秦孝公以来秦国接受法家思想,终于由小变大,一匡天下的经过。那么,“道德”之说演变为法家思想,是历史的必然要求。还是思想自身的逻辑使然?我们认为,司马迁肯定的是前者。何以在道家思想中能孕育出法家思想?一是秦国需要法家思想并为法家思想进入实践领域提供了条件;二是社会历史推动了道家向法家思想的变化。

一、国虽小。其志大

战国时期,各个国家莫不企图称霸诸侯,进而统一天下。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在战争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严峻时刻,哪个国家不想“富国强兵”。增强综合国力。儒家的“仁政”主张对君主约束太多,没有哪个国家的君主愿意真正实行,更何况在我行“仁义”,彼以“诈力”应之的年代,“仁政”显得尤其不合时宜。法家依法治国,奖励耕战的主张。明眼人都能看出其有效性,春秋以降,一些国家也实行过变法,但这些变法都是局部的。不彻底的,暂时的,系统彻底的变法很难实施。例如著名法家人物商鞅,本为卫国人,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曾把商鞅推荐给魏惠王,魏惠王称:“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岂不悖哉!”而商鞅“以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秦孝公与之“语数日不厌”,很快接受了商鞅的变法主张。什么原因呢?

原因就在历史本身。春秋时期的政治状况是“礼崩乐坏”。各个相对独立的诸侯国。不受宗主国的约束,互相攻伐,扩张势力。一些诸侯国的大夫专权,国家大权旁落。作为分封制基础的井田制已经严重的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变革周朝的经济社会制度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但腐朽的封建贵族是不会放弃自己既得的利益,相反他们还在不断地膨胀着自己的欲望和野心,贵族统治集团已经陷入了自身无法解开的政治“死结”。历史变革的使命就落到了后发国家秦国身上。秦国基本上没有采用西周的政治模式。秦族本为东夷,因辅佐殷纣王有罪被周武王迁徙到西戎居住之地,靠着不断取得的军事政治胜利,收编西戎和周朝余民壮大自己,没有固定的地盘。秦国基本上是以少数秦族为中心的平民集合体,也没有可供分封的土地。秦国立国又是在周室东迁之时,西周分封制带来的王室衰微巳经成为触目惊心的事实。因此。秦国基本上没有公室封君和其它封君构成的贵族势力。历史遵循的是“变”的法则,而政治遵循的是“力量”的法则。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决策的不是“理性”,而是最有力量的那一个阶层的意志。谁最有力量呢?当时是介于百姓和天子中间层次的人,周室衰微。民众缺乏横向联系。形成不了政治力量。在秦以外的各诸侯国,中间阶层是世卿世禄的贵族,这些人是变革的反对派。那么,秦国的中间阶层又是由那些人组成的呢?

秦国贵族势力弱小,靠着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在西周和戎狄的夹缝中生存了下来,所以,在秦国没有任用宗室贵族执掌国政的传统。秦国执政大臣大都是不论出身,不分地域的有才能的人。早期。构成秦国中间阶层的是“士”。变法以后就是靠“战功”取得爵位的人。秦穆公重用的百里奚、蹇叔、邳豹、公孙枝、由余等人,都不是秦国人,有的还是平民出身,却都获得秦穆公的信任,授以国政,委以重任。其它一时称霸的诸侯国。如齐桓公、晋文公都任用了管仲、狐偃等有才能的人,但没有形成传统。成为仅有的“个案”,在贵族势力的抵制下,政策很快就中断了。秦国则不然,秦穆公之后,秦孝公还下了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著名的商鞅就是在看到秦孝公的求贤令以后才辞魏入秦的。秦始皇曾下逐客令,李斯上书谏止。秦始皇很快醒悟,而且是诚恳的任用宾客。大梁人尉缭不辞而别。秦始皇发现后,坚决挽留,任命为秦国尉。孔子对秦人客卿执政给予很高评价:“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羧,爵之大夫,提量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次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中间阶层如果由老牌贵族构成,必然因循守旧,勾心斗角,政治腐败;而如果是从社会下层不断涌现的、流动的有远见,有智慧、有强烈事业心的新贵族组成。他们必将向上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向下给下层民众提供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秦人没有周人的贵族政治模式,给“士”创造了自我实现的空间:“士”阶层的活跃,也促使秦国锐意变法。这也就为法家思想在秦国得以实践创造了条件。

二、道德的流变

法家思想确实源于道家。老子的思想主要是提出了“道”这个最高的本体论范畴。道的属性是“道法自然”。“自然”即“自然而然”。可以解释为“规律”,也可以解释为不受礼法约束,率性自然。从“自然”出发,既可以发展为庄子的摆脱世俗生命局限的智慧形态的生命哲学;也可以发展出法家依法治国的政治哲学。按司马迁的理解。庄子的生命哲学是最接近老子思想的本意的,毕竟,从人生道路来看,老聃和庄周都选择的是隐居遁世。

那么从道家怎样演化出法家思想呢?老子的思想的确包含着可以发展出法家的政治学说。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皆自化。”意思是说,侯王如果能无欲民就能自富、自为,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解释,老子强调“无为”和儒家提出“仁政”一致,都是希望通过限制君主改良政治。道家向法家转化的关键一步是黄老之学的的产生。老子是思想家,黄帝是五帝的第一帝,黄老显然是老学政治化的产物。黄老之称始见于《史记》,但黄老之学却形成于战国。湖南马王堆出土的《黄帝四经》和《管子》一书内容十分接近,可见,同属一个学派,产生于战国时候的齐地。《黄帝四经,经法,道法》提出“道生法”的观点,就把“道”所包含的“规律”的思想引申到了政治实践领域的“法”的观念。《管子》对法作了具体的解释:“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前者是把道家儒学化。后者是讲日常生活中的规矩。尽管这里的“法”还不同于法家的刑杀之“法”。但其中作为宽泛的“行为规矩”的思想是一致的。

法家思想发生的另一个关键是儒家思想的变异。战国齐地的荀子,有人说他是儒家,有人说他是法家,其实他是由儒转法的思

想家。苟子提出“性恶”说,认为人性本恶,经过“伪”,即礼的强制教育,或教化,或刑罚,“涂之人皆可为禹”。这就为法家思想提供了人性论的支持。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变化。之前的道家、儒家,政治思想都是针对王公贵族而言的。道家要求统治者要“无欲”“无为”,给下层人一个自然的生存空间;儒家是希望通过统治者的道德自律,而恢复西周的礼乐文化。而苟子则把目光转向了普通百姓。“性恶”说,首先指的当是百姓(当然也包括统治者),这就为统治者用“法”和“术”统治百姓提供了理论根据。从怎样对统治者进行劝说到支持统治者依法治国,这的却代表了中国政治思想的转向。通过礼的强制教育而实现“礼乐隆盛”的人文世界,是儒法的合流。如果把“礼”发展为“法”。就是法家了。苟子的两个高足韩非和李斯,都是帮助秦国依法治国,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谋士和谋臣。

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有的是师承黄老而来的,如申不害:有的是师承荀子而来的,如韩非、李斯。连儒家都转向了由道家发展而来的法家,或者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儒道两家都在法家这里合流,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春秋以来,人欲横流的现实使思想家们从理论的理想之域回到了现实之中,摆在思想家面前的是如何通过对朝野恶性膨胀的欲望进行强制并将其引导到有利于天下太平的轨道上来。儒家的人文理想是美好的,但通过道德劝诫是没有作用的,可行的方案就是以道为始,依法为径,以儒为终,实现“以刑去刑,以杀去杀”的理想。可以说这是一个需要法家思想的时代产生了法家思想。法家作为当时的先进文化,成为哪一国家的意识形态,哪一国家的政治路线就要由“力量”原则上升到历史“承弊异变”法则了。

三、历史的必然选择

历史选择了秦国。恩格斯说过,歌德在德国文学中的出现是历史结构安排好了的。我们也可以说,法家思想在秦国落地生根也是历史结构安排好了的。纵观天下大势,在周室衰微,诸侯专权的形势下,大多数国君都在做着“老子天下第一”的美梦,放纵着自己的欲望,他们争夺霸主,也是要寻找一种做天子的感觉,并没有政治理想。孔子一生“干七十余君”而无人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一方面是王道政治限制太多,不合乎这些国君肆意极乐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国君没有政治理想的表现。与其他各国国君不同,秦国国君不但有政治理想,而且有实现政治理想的紧迫感。商鞅晋见秦孝公。说之以三王之道,秦孝公说:“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而当商鞅说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的主张时。秦孝公连连称善,可以说商鞅说出了秦孝公想说而没说出来的政治主张。秦国所以接受法家思想,还和秦国保留了非周政治传统分不开。据苟子所说,秦国百姓如古之百姓;官吏恭俭、敦敬、忠信,如古之官吏;士大夫无私事、不朋党,如古之士大夫;国君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如古之国君。苟子说的当然是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国,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非周政治传统和法家政治实践是合拍的。对苟子来说,周朝当为当代,古代就是周以前的历史了。这就可以回答为什么其他国家的变法只是昙花一现,而秦国自秦孝公变法以后,一直坚持到秦始皇建立帝制以后的问题。法家思想在其它国家只是权宜之策,而在秦国成了主流意识形态,成了实现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整合文化资源,儒道同归于法家,是在黄老之学和苟子转向以后的法家完成的。但建立以法家为中心的杂家为意识形态却是秦君的决策。

法家选择了秦国。法家著名人物商鞅、李斯都是秦国客卿。战国时期,士是空前活跃的阶层。其政治作用已为许多国君所认识,著名的战国四公子都以善养士驰名天下,但法家人物商鞅等独选秦国,当然是有原因的。法家人物都是有志向的,如李斯,从年轻的时候就有学帝王之术,为王霸之佐。做富贵之人的理想。他们选择哪一个国家和哪一个国君,都看是否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秦国是最符合法家理想的国家。秦国自秦穆公称霸以后,持续强盛,由秦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越来越明朗了。秦国自秦献公立国以来,历代国君都胸怀大志、励精图治,有强烈的建立功业要求,一句话:有士人之风。这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绝无仅有的。法家同秦国国君的交往,更像是士同士之间的合作,知己之间的信赖。秦国有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秦国国君都是实于家,没有学术上的门派之见,只要是有用的学术思想,一概“拿来”。有利于法家路线的实施。所以虽前有秦惠文王车裂商鞅的悲剧,李斯等法家人物还是选择了秦国。

第11篇

“胡服骑射”与“商鞅变法”一起,被称为我国在先秦时期的两次重要改革。改革开放之初,“胡服骑射”曾屡被提及。“胡服骑射”与“商鞅变法”,前后相距不过五十年,但这两次改革又是不同的。在形式上,“商鞅变法”类似“对内搞活”,“胡服骑射”则近于“对外开放”。

“胡服骑射”的首创者是赵武灵王赵雍。公元前307年,赵雍实行“胡服骑射”,这在当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战国争竞,七雄逐鹿,赵国的周边环境并不宽松,“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史记・赵世家》)列强环伺,恶邻相向,生死存亡的选择,体现了这场改革的紧迫性。

任何改革的推行,都会遇到阻力。当时,草民们对于“国是”,无论改革还是改良,都没有任何话语权,改革的阻力来自权力核心与权贵阶层。“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同上)赵雍是清楚“关节”之所在的。他刚提出“吾欲胡服”,就遭到群臣反对(“群臣皆不欲”),更大的阻力则来自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王叔公子成。

既得利益和固有观念(某些观念有时会成为“通灵宝玉”式的神圣律条)都会构成改革的阻力。神圣律条与既得利益结盟,其所构成的阻力,就更加冠冕堂皇,难以逾越。华夷之辨,是华夏民族悠久的心理防线,自古以来,都是“用夏变夷”,倘若主动“以夷变夏”,难免会触犯某些人的心理禁忌。“胡服骑射”式的改革只是引进外来的先进文化,从表面看,赵雍引进的只是域外的服饰与兵制,但却涉及华夏先民的生活方式与作战制度。这样的改革,阻力之大,是可以预料的。

鲁迅曾分析过国人接触外国事物时的心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坟・看镜有感》)果不其然,为反对改革,公子成这位“孱王”竟称病不朝。他的理由,仍然不脱“国粹”的窠臼:“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资治通鉴・周纪三》)公子成这段话,应视为国人惯常思维之“源代码”。他作为一个坚定的“国情主义者”,宁肯赵国永远宽袍大袖,兵车笨拙,也绝不能搞胡人那一套。他批评赵雍是“舍此(如上)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在他眼里,“远方之服”与“古来之道”,是不共戴天的,“古来之道”是立国存身之根基,“远方之服”是灭国亡身之祸源。只要是吾华固有,“红肿之处”,也“艳若桃花”;“溃烂之时”,也“美如乳酪”。只要是域外之物,“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是“用夷变夏”,就是“西化、分化”。殊不知,光阴荏苒,许多本土事物早已克隆了外来的基因。

蹈常袭故,抱残守缺,是公子成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不适于进步。对外来的器物、典制、文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从渐次抵抗到无奈接受的完整的历史链条。今人已经可以毫无心理障碍地乘坐美国飞机、使用日本电器、喷洒法国香水了,但在典制、文化层面,仍然留下了“中体西用”的尾巴。这也是近代中国步履蹒跚的原因之所在。近代尚且如此,何况在二千三百多年前。

在这点上,赵雍的观念与公子成适成鲜明对比,“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由此,他确立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史记・赵世家》)他的观念,不“循法”,不“法古”,“随时制法,因事制礼”,一切以有利于进步为原则,体现了创新与发展的辩证法。

梁启超在谈及“胡服骑射”时写道:“王(赵武灵王)以其远大之政策,英鸷之材略,冒万险、犯万难……卒能使贵族服其教,黎元化其俗。十年之间,四征八讨,使赵为当时一等国,扬我民俗声威于域外。”可悲的是,这位被梁任公誉为“黄帝以后第一伟人”的赵武灵王,最后竟被公子成等人饿死在沙丘宫。

【原载2010年11月14日《文汇报・笔会》】

题图 / 迟来的对策 / 迈克尔・肯托斯

第12篇

一、儒家法律思想和法家法律思想的相互独立发展时期经典学说

(一)儒家法律思想独立发展时期经典学说之间的关系

春秋末期时,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其学派。在孔子看来,其所创立的儒是君子之儒而无为小人儒。正如《汉书・艺文志》一书所述:“儒家者流,盖出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①

第一,孔子的“仁”和“礼”的关系。孔子的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可以用“仁”这一字来浓缩概括起来。但礼离不开仁。无仁不足以成礼。没仁的礼则是粗蛮的形式规纪而已。礼治是仁思想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孔子看来,仁是一种道德约束思想行为的规范,要做到仁就必须依赖自己自觉地对自身修行。并且修行的方式不以善小不以为之,同时可以先通过身边的的人来实践自己的仁。例如尊老爱幼,互助邻里等。仁需要统治者的守礼来实现仁者爱人的榜样力量。因此,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孔子非常重视统治者个人的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在《礼记・中庸》中提到“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②可见,孔子对统治者的要求是必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第二,孟子“性善论”和“仁政论”关系。孟子认为善是人的本质自然属性。每个人一出生就开始具有“四端”。 这四端分别是: 恻隐的心、羞恶的心、辞让的心、是非的心。这“四端”分别产生仁、义、礼、智四种善的品德。所以在孟子看来人天生就具有的善的道德本能。如《孟子・告子上》中所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记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③ 孟子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仁政论”。孟子的“仁政论”是基于“性善论”的演化出来的。这种“仁政论”主要针对如何才能让统治阶级实现王道之治而提出的。孟子认为王道是治国平天下的最佳模式。而如要实现王道就离不开仁政。而善是仁政的前提。再说,天下人都有善,所以君主也是性本善的,那么君主自然可以推行仁政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王道之治。

第三,荀子的“性恶论”与“隆礼重法论”关系。荀子和孟子虽然都同属于儒家学派。但两者在人性论命题方面显然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场。荀子认为人天生的本性是恶的。恶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如《荀子・性恶》所述:“凡人所有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寒,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④可见,荀子客观指出了人的自然需求的属性。在荀子看来,虽然人之初性本恶,但是就是这种恶是人类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争夺。如果这种生存需要得到调节和满足那么人就在社会中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礼乐刑政建立的目的就是帮助限制人性之恶。更重要的是,人能在通过后天的教化改恶从善。只有法以礼为本才能治乱国。礼是法的根本。法式礼的工具。隆礼重法才是真正防止人性之恶的根本途径。

(二)法家法律思想独立发展时期经典学说之间的关系

礼蹦乐坏为法家的法律思想开辟中国法律文化的另一通道。虽然法家提倡的“法治”不等同近代意义的法治,而法家的法治还是没有脱离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宗旨。从现代文明角度来看,它并无人民主主权的近代法治内涵。但法家的法治在客观上对于中国传统的礼治形成了重大的冲击。在法家之前,中国古代治国思维从来没有突破以礼作为思考方式的范畴。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人们的思维就认为礼就是治国的最佳模式,也是社会的唯一的社会文化观。因为如果有人对对礼的质疑,则就会遭到中国文化的的排斥。

第一,法家中的商鞅变法论与“好利恶害”人性观论的关系。在商鞅看来,人天性就是好利饿害。正如《商君・算地》所述:“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失,苦而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民之求利,失礼之法,求名,失性之常。”⑤治国单单依靠礼和德是无法在乱世平下的,甚至有乱国之害。因此,商鞅认为治国需要刚强的法治和法律政策。又法治离不开变法改革。商鞅认为只有变法改革才可以达到以法治国。统治者应该实行变法赏罚分明来控制人们的这种好利恶害行为使得统治者有效统治人民,同时防止人民之间为利益而争斗,为恶害而逃避责任。

第二,法家的法、势、术三派之间的关系。商鞅的法是主张实行变法以法治国,而申不害主张术治。在申不害看来,如果君主要有效统治国家巩固政权那么就要运用一种统治术来驾驭臣民。这与商鞅的法治论是有区分的。申不害则重于君主个人的治国的手段,而商鞅则重于统治阶级整体的治国手段。前者是从微观角度来考虑,而后者则是从宏观角度来把握事物的变化。还有是就慎到的势治流派。慎到主张君主要依靠自己的权势和权力来推行“法治”。在慎到看来,通过实行一元化君主集权制使得君主的权力成为至高无上的,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君主。慎到的势治和前面所论述的法治和术治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特别强调君主的地位和独有的权力,如果要推行法治就必须加强君主的集权力制使得君主有权势来实现法治。法家三个流派的共同点都是要求治国离不开法,法是有效治国的根本之出路。而韩非子则是将法、术 、势结合形成独特的三合一的法治理论。 二、儒家法律思想和法家法律思想对立之下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儒家与法家分立时期的中国法律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

(一)礼治对当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了文化等级区分效应

因为孔子主张的礼治实质就是一种深严等级制度。礼治的法律思想极大促进中国法律文化往封建特权法文化发展。正如《礼记・曲礼》所说的:“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⑥中国的法律文化开始以孔子提倡的礼为核心而形成从国家大典到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层层深严的礼文化约束的文化氛围。

(二)孟子的“仁政”说使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深深扎根于维护封建特权的土壤

虽然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如《孟子・尽心下》日:“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⑦但孟子的所述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并不等同现代意义上的人民主权。 在学术界上,有不少学者对孟子的民贵君轻这种思想视为中国古代民主的最早期启蒙萌芽。如果深入分析,就可以看出孟子这种民贵君轻实质就是为了使得封建特权得以巩固和发展而对统治阶级提出的有限剥削理论。如《孟子・离娄上》所说的“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善之夜轻。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浦蓄,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⑧可见,在此孟子是强调的是给农民某种程度的土地,并且有限度地承认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私有财产权利。但这些承认都统治者实现孟子所主张的王道的必要手段。这些主张都是站在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立场之上开展的。因此,但是并不能就证明孟子的民贵君轻就是一种中国式的民主启蒙 。

三、儒家法律思想和法家法律思想走向合流的时期

儒家法律思想和法家法律思想的合流以及礼法互补,人法兼用始于西汉,盛于隋唐。汉武帝时期,由于国家和社会形势有了与汉朝初期不同并且有较大变化。而汉朝初期采用的黄老之学来治国模式也行不通了。汉武帝为打击地方势,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从而采纳了大儒董仲舒“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儒家与法家法律思想合流首先体现在代表儒家的盾吏与法家酷吏,儒生与文吏从以往的对立转向融合。因为在皇权专制之下,代表儒家的盾吏和代表法家的酷吏都有共同的效忠对象就是封建专制的君主。这样的基础使得儒家和法家法律思想在立法司法活动之中不断深化礼法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