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际沟通的策略

人际沟通的策略

时间:2023-06-02 09:59: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际沟通的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际沟通的策略

第1篇

关键词:中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胜任力

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是指教师在面对职业压力情境或事件时,运用自身的内外部资源,做出任何旨在消除、减弱或预防该压力情境或事件的努力,它包括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等。教师胜任力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行业的职业能力、责任和特质,是把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一种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对教师的工作绩效有较强的预测和鉴别能力。一些研究表明,个体的应对效能感和其他因素相联合对应对策略有直接效应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人格特征对其应对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②③。胜任力作为教师的职业能力,在职业压力情境中会增强应对效能感,影响应对策略的选择;国内尚无职业压力与胜任力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以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胜任力的关系。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随机抽取河南省三个市的两所重点中学和一所普通中学的320名教师进行问卷测试,共回收有效问卷262份。其中重点中学119人(男教师60名,女教师59名),普通中学143人(男教师69名,女教师74名)。骨干教师85名,非骨干教师177名。教龄1~5年的149名,教龄6~10年的53名,教龄11~15年的22名,教龄16~20年的22名,教龄20年以上的16名,本次调查对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二)研究工具

1.教师胜任力问卷④

徐建平编制,共有95个题项,包括个人特质、关注学生、专业素养、人际沟通、建立关系、信息收集、职业偏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等九个因素。采用1-5的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单个项目的平均分越高,表明胜任力水平越高。该问卷各分维度的同质信度为0.823,0.837,0.813,0.818,0.803,0.710,0.640,0.545,0.637,整个问卷的a系数为0.964,可以保证测量的可靠性。问卷各个因素之间基本上呈中等偏低相关,各个因素与问卷总分的相关在0.592~0.837之间,存在较高相关,可见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中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问卷⑤

马娟编制,共有35个题项,包括调控型应对、情绪型应对、求助型应对和维持型应对四种应对策略。量表采用1-4的4级评分法,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回答“从来不用”,“偶尔采用”,“比较常用”,“经常采用”。四种维度构成项目的同质信度分别是0.859,0.778,0.637,0.585,整个问卷的a系数为0.812,说明问卷具有可靠性。

(三)问卷施测

由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主试,在各校的校务会议上施测问卷。测试时间安排在年后学校上班的第一天,为保证教师真实回答,请学校领导回避。

(四)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l3.0for windows处理。

二、结果

(一)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胜任力的相关

注:*表示在 .05水平上显著相关,**表示在 .01水平上显著相关。

本研究目的是探索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胜任力的关系,为此,本研究首先考察了教师应对职业压力的四种应对策略与胜任力及其九个因子的相关(表1)。结果发现,调控型应对、情绪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都存在显著正相关,维持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都存在显著负相关,求助型应对仅与教师胜任力及关注学生、人际沟通存在显著负相关。

(二)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回归分析

注:*p

运用逐步回归的多元回归分析法,以调控型应对、维持型因对、求助型应对和情绪型应对为因变量,考察教师的胜任力及其人口学特征对它们的回归效应,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教师胜任力中的个人特质、关注学生和信息收集对调控型应对构成显著回归效应,其中个人特质的预测性非常高。教师胜任力的人际沟通对维持型应对构成显著回归效应,且标准化回归系数为负值。教师胜任力的个人特质、人际沟通和人口学特征的年龄、性别对求助型应对构成显著回归效应,其中人际沟通的预测性较高,且人际沟通和年龄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负值。对情绪型应对构成显著回归效应的仅有胜任力中的关注学生。

三、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职业能力对职业压力的影响⑥⑦。但是,至今没有研究者对教师胜任力与应对策略的相对重要性进行量化比较。本研究对教师胜任力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调控型应对、情绪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都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胜任力水平高的教师善于选择成熟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维持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都存在显著负相关,说明胜任力水平低的教师偏向于选择不成熟的应对策略,那么教师胜任力的提高有助于更有效地应对职业压力。求助型应对仅与教师胜任力及关注学生、人际沟通存在显著负相关,可见教师胜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应对策略的选择,但是由于教师自身和社会都认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模范,所以教师在遭遇职业压力情境或事件时,极少采用求助的应对方式,而是采用其他三种应对策略。Banks的研究表明,进行两年专门辅导训练的大学生的胜任力得到有效提升,且与控制组差异显著⑧。这给教育很大的启示:虽然教师胜任力是较深层次的个人特征,但是教师胜任力是可以培养的。

进一步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尽管教师胜任力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存在显著相关,但是教师胜任力中只有个人特质、关注学生、信息收集、人际沟通进入了不同应对策略的回归方程,这说明在对师范生教育和教师培训时,注重教师的个人特质,重点培养教师的爱心和耐心,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及有效收集信息的能力。以上结果也提示我们,教师胜任力解释调控型应对、维持型因对、求助型应对和情绪型应对变异分别是54.5%、63.5%、72.6%和64.9%,可能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影响着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胜任力中的其他五个因素均没有进入任何一个回归方程,表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教师胜任力的关系可能较为复杂,限于本研究方法上的局限及所涉及的变量不多,无法继续深入揭示二者以及他们与其他变量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年龄和性别对求助型应对有显著预测作用,但是年龄起着负向预测作用,这与Pithers的研究结果不一致⑨,与朱从书的研究结果相同⑩,这些矛盾型的结论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至于年龄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归结于两个方面:(1)年轻的教师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他们把向别人学习和请教作为及时进步的途径,所以遭遇职业压力时会选择求助型应对方式;(2)随着教龄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直接经验得到有效融合,胜任水平的提高促使这些教师能够有效应对职业压力,所以很少选择求助去解决问题。另外,长久以来,我国的性别角色期待效应差异显著,女性视自己向别人求助是有效解决问题方式,众人也认为女性遇到困难时向外界求助是理所当然;而对男性的期待是独立解决困境,且一定要成功完成,这可能是造成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于其他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探索。

四、结论

(1)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胜任力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其中调控型应对、情绪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维持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求助型应对仅与关注学生、人际沟通存在显著负相关。

(2)教师胜任力的各维度对不同职业压力应对策略具有不同预测作用。教师胜任力中的个人特质、关注学生和信息收集对调控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教师胜任力中的人际沟通对维持型应对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教师胜任力的个人特质和人际沟通对求助型应对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人际沟通是负向预测作用;教师胜任力的关注学生对情绪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3)人口学特征中的性别对求助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人口学特征中的年龄对求助型应对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注释:

①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②徐富明,申继亮.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4)745-746.

③申继亮,徐富明,崔艳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2)91-93.

④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⑤马娟,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课堂互动行为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⑥刘秋颖,苏彦捷.个体工作压力源中的角色冲突与其人格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5)17-21.

⑦徐富明,朱从书,邵来成.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 2005, 28( 5)1240-1242.

⑧Banks,Freddie,Jr.,Butt,Mahmood.Attracting Minorities Into Teacher Education: A Model Program That Works[J].Blacks Issues in Higher Education,1997,13(26)49-52.

第2篇

摘要:作为一门课程,《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教学的难点实质是团体心理辅导过程的难点,关键仍在于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要遵循一定原则,在环境适应、集体建设、人际沟通、自我意识等内容上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情境

《团体心理辅导》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类课程。教师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针对大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主要困惑,在温暖、安全、开放的教学情境下组织学生开展团体讨论与实践,在团体的情境中为学生提供模拟的社会活动实践场所,促使学生在互动交往中观察、模仿、参与、体验、反馈,逐步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并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模式,从而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拓展综合素质。目前,有部分高校将《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在予以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团体心理辅导在参与人数、场地、时间上有所限制,对教师水平要求较高,在进一步推广上遇到了阻力。但是,《团体心理辅导》教学的关键是创设师生互动、安全温暖的教学情境,把握好了教学情境,也就能把握好这门课程,从而能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团体心理辅导的预期课程目标。

一、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

(一)体验原则

体验作为一个教育学概念,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主体性和情感性基础上,通过活动来实施的教育方式。它关注受教育者情感体验和生命意义建构,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诠释。如要以个性为切入点,以情感为主载体,以活动为主渠道等。

(二)可操作性原则

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方法不仅能从理论上的得到优化,而且考虑到了教师的自身的教学特点、能力水平;教学资源的可利用性、可整合性;学生的可参与性、可接受程度等等。

(三)发展性原则

创设教学情境,要从受教育者主体特点出发,既关注受教育者的需要、情感、态度等内在人格特质,也关注受教育者的学识水平、职业发展、教育环境与社会角色等客观因素,一切围绕学生的发展性和拓展性而进行。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主要方法

根据《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内容与目标,具体的策略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师务必理念先行,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其中要切实把握好环境适应、集体建设、自我意识、人际沟通这几个主题。

(一)环境适应教学策略

在《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中,课堂场域就是学生环境适应的体验场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识就是适应性w验的一种。因此,熟悉教学班级同学可以作为主要的课程任务。这个任务看似简单,但可以组织多种形式进行,让学生在简单的任务中获得对环境适应的更深入的理解与实践。在认识形式上,可以采取握手问好、小组内相互认识、识记名字比拼、同桌认识等方式,在强化体验与认知,可以组织多次,并进行前后比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整个过程中的动态,如有的学生不敢参与、不愿参与,要利用教师权威进行个别鼓励与建议。有时候会出现冷场情况,可采取个人示范或利用小部分群体示范的形式,尽可能带动气氛,使教学情境达到“热”的程度。

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在“热”的教学情境中,温暖安全的体验场才能初步建成。看似简单的教学任务其实在意图建构一个训练场,学生能在具体的练习中体验了如何主动与陌生人打交道,意识到了识记他人的名字是环境适应的第一要义,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进步的,是可以发展与培养的,从而破除以往对环境适应的模糊性理解,在意识与行为上获得了对环境适应的起步。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也能在具体的任务中理解到对象的差异性,深化对环境适应能力的认识。

(二)集体意识教学策略

集体意识可通过建设团队文化而完成。相比而言,这是最易于操作的内容,但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也有很多细节需要提前预设。在小组讨论时,要细究观察或适时干预,必要的时候要给予个别指导。在小组展示文化时,要引导与组织好其小组的反馈。集体意识课程关键的部分在于教师的总结:一是要求学生反思个人在群体中的具体表现,包括个人在任务完成过程提出了几项建议、如何应对小组成员的反对意见、总结个人在团体中的角色定位等。二是要求学生思考可能性。包括个人将在哪些方面可以换种方式或态度进行,比较现在与过去在集体中的定位与角色表现,自己理想的中的角色表现等。三是对他人的评价与分析。这里可采取组长点评成员,组长自评,成员公开评,个人秘密自评(在后续作业中体现)等多种形式。

教师务必要认识到总结陈词与讨论中中所涉及的内容,一是为巩固或肯定学生参与后的体验;二是启发学生思考自身在集体中的表现,更深入理解集体意识的意义所在,意识到每个个体对集体建设的重要性与发展性;三是削除个人简单与他人比较的意识,而是将个体的现在、将来、过去相比较,认识到真正的成长意义。

(三)人际沟通教学策略

人际沟通需要更多的体验才能完成,应安排两次课程完成。第一次课程以认识与评价人际现象为主,第二次课程以讨论与实践人际活动为主。

在第一次课中,对人际现象分析与评价可以用图片、影像等素材。考虑到可操作性与无关性,不建议采用学生情景模拟形式呈现。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人际现象场景,具体方法如:让学生讲述图片、影像里发生的事件、分析此类现象发生的原因、如何避免或促成此类现象的发生等。通过提这些提问与讨论,让学生获得对人际关系的判断与理解,从而体验人际沟通现象存在的复杂性、互动性、理解性。需要强调的是,必须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发表看法;多运用纸笔,让学生手到、心到、口到。总之,要通过参与与互动使学生在心理层面勾勒出更清晰的人际沟通立体图。

第二次课程中,互动与参与的内容要转化到学生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来。不提倡教师主动提供案例,以防止案例的不完整性和虚构性。案例的选取可采取1+1的形式,即要求每个学生匿名写出自己的人际困惑+理想中的人际沟通模式,并要求学生写得尽可能具体。写完后,教师再将写好的1+1案例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写出对这个案例的解决办法。经过这几个程序,学生达到了充分的参与程度,再挑选3-5个案例进行讨论,教师再予以点拨。

教师务必要J识到,人际沟通是具有场域性的,一堂课如果只是列举人际沟通的要点,将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事实上,在具体的学生生活中,学生有很多困惑,但缺乏场域予以表达与疏导。在人际沟通主题教学中,在强化学生对人际沟通的认识之外,更多地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学生个体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表达,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让学生讨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在结合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适当予以引导与提高。另外,要让学生理解到人际沟通永无定法,不存在完美的解决方式,但存在可以放缓或改变矛盾或性质的解决方向,有些人际沟通症结可能需要解决,而有些只是需要跨越。

(四)自我意识教学策略

自我意识主题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到自我意识的起源、形成与变化,理解到自我意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自身的定位与发展存在重要的影响。自我意识主题也应分为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对个人和他人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一方面是提供成熟的评价自我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意识对自己产生的重大影响,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估方式。可采取纸笔作业的形式,写下对自己、重要他人的评价,可采取用动物代表自己特征的形式,讲述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形成对个人的优势评价(或劣势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基本意识进行与点拨。可采取提取生命中最满意的事、绘图生命线,讲述生命中的低谷等形式让学生回顾自我意识对自身产生的重大的影响。

教师务要充分意识到,自我意识的核心是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我,从而从积极的视角来理解和实践个人的行为与思想,如移除消极的学习定位、否定的人际关系、负性的亲子评价、暗淡的发展前景等等。在自我意识教学情境中,教师的组织、点拨与引导特别重要。比如,部分学生可能采取“蚂蚁”“猫”等动物来代表自己,教师要强化动物的优势特点,或者提供积极的隐喻,或者建议在思维中纳入一种更好的动物。在学生愿意表达的时刻,其内心是特别柔软和开放的,教师积极的解释能发挥较好的干预效果。

三、创建课堂教学情境的其他方面

(一)关于课前预热

《团体心理辅导》采取课堂授课的形式最大的限制点就是场地限制,特别是对课前的热身活动影响最大。针对这个问题,可采用对场地要求较小的活动来完成,如“同舟共济”、“微笑握手”、“大风吹”、“左右不分”、“萝卜蹲”等在相对情况下仍可完成。塑造良好的氛围,课前预热是其中的一部分,但重要的还是教师的人格感染力与教学魅力,不能过分的依靠热身游戏的作用。

(二)关于班级教学的管理

管理要借助新媒体载体完成。教学班级要建立QQ群,便于布置批改、反馈作业以及即时开展班级教学互动。如团队文化建设成果,要求在QQ群中呈现与保存,分析团队文化建设中成员表现时,可照片,发表意见。人际沟通图片和影像可预前上传到群文件,每堂课的作业反馈,要求学生直接发送给老师,这些具体的措施与方法都是创设课程教学情境的必要环节。

(三)关于课程反馈

为保持教学情境的延续,教师要求学生每次发表课后感言,这既能让教师获得教学反馈,又能让学生对所体验的东西予以表达和认可,在一定意义上工巩固教学效果的作用。

四、结语

《团体心理辅导》教学情境的创设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将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门课程推广,虽然在场地、人数上有了变化,但课堂教学上遇到的问题,都是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的常见的问题,只是在资源和人数有了新的变化,但核心问题没有产生偏移。教师应该摒弃顾虑,努力钻研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只要肯实践,多探讨,将更多理论视野与技术技巧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相应的教学情境就能很好的创设出来。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夏智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操作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第3篇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该文从网络课程结构的设置,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检验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探索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促进职业发展,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网络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 人际沟通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a)-0122-02

随着网络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现代教育从形式到内涵发生了质的变革。笔者试图探索网络环境下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使学生自主学习、协作交流、研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创新思维、终身学习思想得以实现的教学模式。为此,笔者通过研究,探索出适合高职《人际沟通》课程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有效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沟通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1 《人际沟通》网络课程结构的设置

笔者开发的《人际沟通》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针对高职院校师生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网上交流和测试评估所设置的网络资源学习平台。该平台包括四个模块:以实践为主的实践模块,以理论为主并与实践活动相协调的理论模块,实践与理论相配合的资源模块,以及在线学习与答疑的互动模块,它具有很强的实时在线功能。

(1)理论模块。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力求通俗易懂,简明实用,与日常沟通实践紧密结合,并附有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日历、课时方案、教学教案、教学课件、微课以及讲学视频等相关链接,方便学习者更进一步学习与研究。(2)资源模块。收集并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大量案例、背景资料、学生成果、相关网址等等,为学习者自学、实训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充足而适宜的资源。(3)实践模块。通过实践将该门课程与实际有效结合起来,实践活动包括任务情景、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形象展示、角色扮演、知识问答、技能测试、拓展延伸8种类型,旨在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合作意识、注重能力培养、加强自评与互评的学习策略,既锻炼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又能深刻地领悟人际沟通的内涵。重在解决 “学”和“做”的关系问题。(4)互动模块。在线互动学习平台是专门为学生提供个人自主学习的空间。互动平台能够记录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上传完成的作业,测试成绩的统计,看到教师对自己的评估、答疑,完成问卷调查等多项功能,为师生提供一个有效沟通与交流的平台。除此之外,教师利用此平台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方便教学管理。

2 《人际沟通》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笔者吸收了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各自的优势,结合该课程特点及两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适合于网络环境的《人际沟通》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表述“创设情景―问题导学―展开探索―指导点拨―网上协作―小结交流―实践测试―继续探究”八个环节。该模式主要强调师生、生生互动,力图实现师生双边活动在教法和学法上的协调统一。(见表1)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依据,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思想,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主要特点:一是打破固定化教学模式,按照日常交际活动所涉及的沟通技巧、礼仪规范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进行思索;二是将学习过程和探索过程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知,从而使问题探索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三是通过网络课堂教学进行“人-机”交互或“人-人”交互,使学生展开探索、思考和发展,让每位学生实时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学生的学习成果是通过自己发现所得,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不同程度地新知,从而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四是教学知识的传授不能仅限于教材内容,还要重视学生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通过访问网络课程所提供的丰富资源和相关知识网站来获取大量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3 《人际沟通》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检验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和实践,笔者构建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达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3.1 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网络课堂教学为学生创建了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和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多种感官刺激,增加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主动探索新知形成与发展的动力,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3.2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网络课堂教学班与普通班相比,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为自觉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复习、检测和预习,能在互动学习平台上进行交流与讨论,能较好地从Internet网、网络资源库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能很好地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探究式学习,开展课题研讨。

3.3 学生的互助协作意识明显增强

网络课堂教学班学生在实践活动(情景剧表演)中,能积极主动参与,并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体现互助协作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3.4 学生的沟通能力明显提升

网络课堂教学班与普通班相比,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人际沟通素养,知识面明显比普通班学生宽,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比普通班学生强,综合测评成绩明显比普通班学生高出一截。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教学改革,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真正实现了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发展个性的教学目的。这种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符合高职素质教育精神,对推动学科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岩松.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第4篇

1护理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1.1学习动力不足

1.1.1院校扩招后,录取分数线降低,生源素质有所下降,加上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造成护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态度不端正,临床实习不安心,造成学生的学习动力下降。

1.1.2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不足,在入校初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50%以上的学生入学前对护理专业不了解。接触护理专业以后,32%~47%的护生认为护理专业具有挑战性,与专科的4%相比,19%的本科生认为护理专业比较乏味。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引起学习成绩下降、在学校中处于孤立状态以及对大学生活不适应。

1.1.3除了以上的因素外,谢大明等的研究显示低学历、低年级、女性学生的学习动力水平相对较强,而相对高学历、高年级、男性学生的学习动力水平则相对较低。因为,在学习适应层面上男生在学习适应总体状况及学习行为维度上的表现比女生差,本科男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低于专科男护生。所以,护理教育者应给予男生更多关注,减少这种性别差异引起的学习动力不足。

1.2营养知识缺乏

营养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然而张雷等的研究发现,医学生的营养知识掌握程度不高,特别是农村学生,虽对营养知识有一定认识,但是不重视营养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且据杨小君等报道,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营养不良学生群体仍居高不下,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是导致学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医学生,他们的的营养知识水平、营养态度及饮食行为不仅影响自身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而且也影响他们从事临床护理后指导病人预防和治疗营养相关疾病的理念和行为。近年来,国外对护生的营养理念和行为日渐关注,而国内相关报道较少。目前国内由于临床任务的繁重,对实习护生的营养教育重视不足。所以未来的护理教育要注重对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不仅可以改善学生自身的营养水平,还可以为病人提供全面的营养知识。

1.3人际沟通能力差

人际沟通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合作精神,是学生走向社会、适应职业环境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但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由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育策略上的不足,限制了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及发挥。这与刘岩的结果是一致的。护理专业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适应能力差、社会认知能力不完善、与异往缺乏自信、过度封闭自己、存在严重的“面子”心理、网络群体对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弱化等诸多问题。不仅在校的护理专业的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差,临床的护士也同样如此。尽管沟通能力对护士来说很重要,但是研究显示许多护士缺乏与患者进行清晰、有感情的交流技巧。学生在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不能进行相关方面深入的指导。据调查,85.3%的护患冲突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护生人际沟通能力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要求我们要敢于正视护生人际沟通能力欠缺这一现实,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护理教育中的应对策略

2.1学习动力不足的对策

2.1.1尽快适应新环境

对新生来说,陌生的环境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学生应参加课外活动,尤其是高质量的、学生认为重要并可以带来积极情绪的活动,例如社会实践、手工等。有研究显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高,学校适应水平也随之增高。学校应支持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多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教育,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浓厚后的兴趣。

2.1.2营造良好的氛围

亲密型的学校气氛不仅使学生有更高的社会适应感和同伴评价,而且自我报告的学业成绩更好,教师报告的问题行为也最少。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应为他们营造的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高年级的学生涉猎课外知识,提高学习动力。让学生,尤其是男生,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制定明确的目标,以此来督促他们学习。为学生讲述临床上的事迹,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他们所学专业的意义。

2.2营养知识缺乏的对策

研究表明,许多营养不良的人并非由于贫困,而是缺乏营养知识。护理专业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营养知识,但是缺乏运用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2.2.1积极开展活动

学校管理部门应鼓励开展与饮食有关的活动,增强校园的饮食文化,增强学生的营养意识。开展营养知识讲座,通过学习增加学生的营养知识。举办营养知识辩论赛,让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获取知识。此外,让学生到医院或社区观察营养不良病人,通过实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营养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改善自身的营养状况,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2.2.2加强饮食的管理

首先,学校管理层要意识到营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应的政策,让整个学校全员参与加强学生营养的活动中。学生没有经济来源,所以大部分学生是在学校的餐厅吃饭,餐厅的饮食对学生营养意识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检查学校餐厅的饮食和卫生,增加饮食的种类,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尽量为贫困学生提供补贴,护理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注重营养知识的渗透,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营养行为。最后护理教师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主动应用所学营养知识,提高自身营养状态。

2.2.3学生主动参与

任何事情的实现均需要主体内在行动,所以除了学校和教师的努力外,学生自己行动才是根本。护理专业的学生要注重自己的饮食,增强营养,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营养习惯,将来在临床上才能为病人提供护理措施。学生自己可以制定营养计划,并根据自己身体的变化作出调整,认真执行,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检验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2.3人际沟通能力差的对策

护理教育对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以课堂讲授为主,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重视不够,而且没有较好地利用课余时间。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以下对策:

2.3.1丰富理论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是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护理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通过教师的点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未来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改正。增大护理专业学生的活动范围,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增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带学生参与社区访视,学会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能力。

2.3.2加强交流

在信息化社会,学生大部分的时间会对着电脑,和同学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减少,越来越依赖网络。护理专业学生将来要面对病人,要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所以在校期间应注重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学校应多次组织学生和教师之间开展活动,增加相互之间的交流。另外学校还可以举办大型的义诊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3小结

第5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人际沟通 问题 对策

到目前为止,留守儿童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内在因素,比如人际沟通等,仍然存在难题。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与反馈的过程。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缺乏人际交往上的引导,存在严重的人际沟通上的方法缺失,不仅影响留守儿童与他人的相处状态,也影响以后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及相处方式。从目前对留守儿童相关的研究现状来看,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人际沟通问题。

1.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沟通问题

监护人是与留守儿童接触最亲近的人,承担着留守儿童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他们理应是留守儿童最具交际启蒙的引导者。因此,监护人在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方面有无关注直接影响着他们是否有能力健康地跟他人进行交往。遗憾的是,就目前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关系状况来看,这种引导似乎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方面,监护人作为留守儿童的祖辈或者旁亲对留守儿童的责任更多是停留在物质上,潜意识认为满足留守儿童的吃穿住行就算尽到了责任。祖辈作为孩子的监护主体由于年龄偏大,身体素质差,自身教育水平低,对儿童人际沟通能力常常处于漠视状态。即使是父母有一方留在家里也因为承担了过重的家务和田间劳作,少有精力关注孩子沟通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因为父母与子女的联系、沟通减少,亲子关系发生消极变化,留守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自身情绪情感变化无人感知或疏导,导致一些留守儿童不愿意与他人接触或者接触太少,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另一方面,大部分留守儿童作为“寄人篱下”的孤独者,在监护人不富有的情况下,他们要负责繁重的家务。过度的与年龄不相符的重负使他们过早失去享受童年的权利,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久而久之演化成畸形的形式。尤其是低年级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性格、自我意识、价值观等还没有完全形成,在引导、关爱以及榜样的作用方面尤其缺乏。

2.留守儿童与同龄人的沟通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需要承担家务重负等原因,他们缺乏与同龄人一起度过的童年时光,随之缺失的是与同龄人的交往实践和技巧。以传统的“人以群分”观点来看,留守儿童明显被动地移出了属于他们的群体,而陷入另一个成长怪圈。留守儿童应该享有的儿童话语权,但在其他正常的儿童面前这个权利似乎成为一种奢侈,因此他们的喜怒哀乐的表达能力很差。这种不平等的心理意识使这原本同龄的两种儿童在沟通上存在障碍。一些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保护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向,缺乏自信,缺乏与同伴积极的交流和互动。另外,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他们可能又存在着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打骂同学甚至老师、长辈等恶习。一些留守儿童迷恋游戏机,沉溺于网吧,逐渐演变成“问题儿童”。中学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社会急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比小学留守儿童遇到更多的问题与困惑,但由于父母的远离,他们缺少来自家庭的支持与指导,所以面对与同伴的冲突无处可诉,缺乏正确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

3.留守儿童与老师的沟通问题

留守儿童因其成长环境的不完整,身边缺乏父母作为力量支撑,在学校常受到其他同学甚至老师的歧视。事实上,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在心智发展上并没有其他儿童健全,学习能力相对较低,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关注。而这批留守儿童的怯懦、自卑、不自信甚至叛逆的心理都比较重,遇上条件不足的学校和不够耐心的老师,在沟通方面俨然难以达到和谐。许多留守儿童在教师面前总是显得紧张、忧虑、焦躁和不安,一般不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也导致他们学校教育的不充分。而老师方面,有可能爱莫能助,也有可能认为其孺子不可教而放任不管。同时,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匮乏以及教师职业教育的不健全,也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沟通意识更是无从谈起。

4.留守儿童与社会其他人际沟通问题

家庭与学校是引导留守儿童心理走向最关键的渠道,如果两者同时缺乏有效的引导、教育机制,那么他们的心理发展很难得到保证。留守儿童最容易陷入这种教育的尴尬局面,原本就存在人际沟通问题的他们在面临整个社会时,更彰显沟通障碍。一方面,留守儿童的沟通意识尚不健全,在熟悉的亲人、老师、同龄人面前尚不能顺利沟通,在陌生人面前更谈不上从容、大胆面对;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经验世界相对于正常儿童来说比较狭窄,他们对陌生环境需要一个更漫长的熟悉过程。对涉事甚浅的留守儿童来说,贫乏的交际能力无疑是适应未知社会的绊脚石。

根据留守儿童人际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鉴于沟通能力对留守儿童适应生活环境、跟上社会步伐的重要性,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条对策:

第一,监护人或父母需提高关爱孩子的意识,把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放置到身体成长同样重要的位置。监护人既已承担责任,就应身在其位而谋其功。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对自己的责任有充分的认识,尽量创造与孩子相聚的机会。可以利用节假日把孩子带到城市,给他们体会家庭温暖、父母关爱以及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尽可能让他们体会正常家庭的生活。正常的家庭生活氛围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石,因此,切不可因都是“自家人”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沟通引导,家教永远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步。

第二,学校要给予重视,特殊关照。留守儿童是特殊群体,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和其它学生一视同仁,切忌用歧视的眼光对他们。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这样,教育才有针对性,方能对症下药。此外,各学校要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合力效应。心理教育教师应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留守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教育功能。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不仅要矫正留守儿童的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更重要的是预防和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发展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人格发展,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从而能以健康的心理面对他人。

第三,鼓励留守儿童参与同龄群体活动。尽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因此,构建一个团结的、积极向上的班集体非常重要。要培养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学生彼此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减少孩子内心的寂寞和焦虑,减少孩子心理上对外界的排他性。

第四,社会各界的关爱与行动。农村社会要建立由共青团、妇联、工会、村委会等组成的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共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当前如果加快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可使更多的农民既能增加家庭收入,又能实现就地就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另外,要加强法制建设,净化社会风气,消除影响留守儿童的消极文化,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也给留守儿童提供了进城上学,享受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机会。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的心理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留守儿童的人际沟通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适合其身心发展的环境,尽量提高留守儿童的人际沟通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旭东,欧何生.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王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探究与引导策略[J].教育革新,2010(3).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沟通能力 培养 策略 途径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沟通成为当今时代的重大主题。有效的沟通理念、良好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沟通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沟通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之一。在社会交往中,沟通就是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手势彼此传递或交换知识、意见、感情、愿望、观点和兴趣等的社会行为。沟通涉及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沟通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沟通的效果,对学习效果的好坏、人际关系的协调、冲突的解决、人格的健全及心理健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沟通能力总体较差是客观现实,一些学生沟通意识不强或缺乏沟通知识,少数学生存在认知、心理或人格方面的沟通障碍。大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大都起因于沟通障碍,而心理问题的产生直接制约着他们的潜力发挥。要解决心理问题,让他们的人生有良好的发展,就要加强对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对大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

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只要在社会中生存,就会面临着不断与人交往、与人协作的问题。当今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与社会期望尚存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沟通意识淡薄

沟通意识即一种沟通观念或一种指导沟通的思想,指人自觉、积极、主动沟通的倾向,表现在在实践中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贯彻着这种已经是内在的倾向。通俗地看,沟通意识就意味着,个体在从沟通的角度看我们生活的社会。大学生沟通意识的淡薄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有关。在家庭教育中,尽管许多父母在生活上对独生子女很娇惯,但是并未真正与孩子平等相处,去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更多的是以长辈自居进行说教,使孩子处于一种思想压抑的状态,也更谈不上有意识地教育孩子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了。 在学校教育中,通行的是灌输式的教育,基本上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而且多数教师并不喜欢同学提问题,也不太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造成学生缺乏沟通的主动性。所以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主体的沟通意识都比较缺乏。意识指导人的行为,沟通意识的淡薄导致大学生主动沟通、实践训练沟通能力的行为意识不强。

(二)沟通技巧缺乏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沟通需要艺术,需要技巧,需要幽默,需要化解,需要调查研究,需要知识储备,而这些都是大学生所欠缺和亟须弥补的。如今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体人群。他们在家是家庭的中心,集千般宠爱于一身,有部分学生在家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大学集体生活人际沟通过程中,缺乏沟通技巧,不能换位思考,自私自利,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三)沟通实践缺乏

随着现代人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沟通理论方面的各种书和资料也随处可见,一些学校也开设了关于沟通艺术方面的课程,但沟通并非直接套公式那么简单,还需要在实践的沟通交流中不断总结和提高。尤其是现代网络的发达, 网络已不再仅仅是操作工具,而是某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或聊天,或打游戏,将自己大部分时间和情感寄托于虚拟的社会中,而减少实际与人沟通的实践。人的发展应建立在现实的人与人互动的基础上,社会学理论中的“镜中之我说”和“概化他人说”证实了这一点。网络沟通减弱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关系,使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现实的人际交往,忽视了人际沟通知识的学习,缺乏人际沟通能力的实践锻炼,影响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策略与途径

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很好的发展人际关系,发挥个体的内在潜能,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指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 15%,人际关系则是 85%。任何能力都是在后天的学习、塑造中获得、提升的,沟通能力也是如此。为了培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沟通能力,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鼓励大学生积极培养主体沟通意识

沟通意识作为人自觉、积极、主动沟通的倾向,是行动之准备和行动过程中不断呈现在意识中,而能指导和改进行动的一种思想。从认知角度看,培养沟通意识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性。通过沟通教育或自我训练,培养沟通主体意识,树立一种科学的沟通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形成一种沟通思维方式,把无意识的沟通变为有意识的、科学的沟通,提高主动沟通意识、角色换位沟通意识、双赢沟通意识、自我形象塑造意识。

(二)改善和加强沟通课程教学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沟通课是基础必修课,而在我国,专门为提高沟通能力的课程在大学并未普遍开设,即使有沟通课程也仅是选修课而已,没有作为必修课。沟通课程学习对于沟通能力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各高校应该把沟通课程纳入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当中,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以必修课、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如《人际沟通》《管理沟通》《跨文化沟通》《应用礼仪》等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案例、角色扮演、讨论等教学方法,强化就业面试、演讲等训练,贴近学生的现实需要,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系统化的训练,使他们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社交心理素质与人际交往技巧,提升他们认知自我、理解他人并与他人顺利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沟通实践机会

高校要为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沟通平台,提供更多的沟通实践机会,使大学生通过实践这个根本环节提高沟通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班级、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演讲、辩论比赛等活动,大力推进学生班级、宿舍建设,加大活动普及力度,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开展中来,以加强学生相互间的沟通,增强大学生团队精神。学校应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各种实习、勤工俭学,加强大学生与企业、社区的联系,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的深层次沟通。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沟通环境,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鼓励学生通过加强自我训练、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全面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

结论

沟通能力是现代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必备能力,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是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是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也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能力。因此,学校有责任提供一切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资源,教师有义务担当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责任,学生有必要发挥主观能动的主体意识,自觉地进行沟通交际的自我训练,使高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出既有高层次的专业技能,又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李谦.现代沟通学[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7.

第7篇

民办高校 学生 就业竞争力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1.我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理论研究乏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能力作为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重要工具,被广泛用于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的研究领域,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就业竞争力做了不同的定义。如C.Overtoon从横、纵切面的视角认为它与所有行业、职位相关;CBC,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从雇主和客户的视角把它定义为品质和能力;J.Hillage和E.Pollard从就业时间的视角把它定义为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总体上看,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等国家从就业指导的视角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论已比较成熟。

国内在就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薄弱。我国学者多从就业竞争力的模型构建、评价体系、就业指导等经验层面对就业竞争力进行研究,与国外相比,国内同类研究中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理论引领下多视角的实践探索显得较为薄弱。

2.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更为薄弱

不论是在欧美还是在日本,私立高等学校均与公立高等学校相辅相成,共同承担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历史使命。与之相比,我国民办高校无论是产生历史、生存状况、教育地位以及发展的轨迹都有较大的不同。就业竞争力是民办高校办学之本,几乎所有民办高校都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当着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遗憾的是,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尤其是相关的理论探索非常少。

二、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实践意义

学生就业问题已是社会性问题。2011年2月22日,在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提到“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总量压力有增无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他指出:“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相比之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不容乐观。

2.理论价值

有关学者指出,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就业鸿沟”日益扩大的真正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严重不足,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往的研究侧重于智力能力的提升,不太重视人的非智力因素。这几年来,许多学者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但多数还停留在对策层面的经验总结。本文以民办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比较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学生就业差异的基础上,探索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以人本理念探索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三、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要素

1.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状态分析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学生是三本和专二阶段录取的学生。在学习中,他们大多存在底子薄、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等现象;在思想上,他们大多自卑感强,学习情绪不稳定;在生活中,他们独立适应能力不足,自我约束力较弱。表现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有的学生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较差;有的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差;有的学生由于自卑和失望心理的作用而缺乏主动性;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条件好而存在就业依赖和侥幸心理。

2.市场人才需求分析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少,大多数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就业,在和用人单位的双项选择中踏入社会。从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来看,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表现基本满意,但对于其他方面的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在大学生供给数量越来越大的同时,市场本身对大学生的需求也越来越苛刻。IBM在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有几个方面要求:第一,是服务意识,即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去想问题;第二,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是沟通的能力;第四,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这说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市场化的,市场更关注学生的各种实际能力。

3.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要素

根据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状态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分析,以人本理念为重心,笔者认为,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概括起来体现为三个“力”即逻辑思考力、人际沟通力、综合执行力。逻辑思考力以求“真”为本质,是探究各种业态的运营规律进行业态创新的基本能力层次;人际沟通力以“和谐”为取向,这是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需具备的重要能力,沟通要在复杂的博弈中求得平衡,在学习、实践中都可得到锻炼;综合执行力以“实”为特征,要求行知合一,干实事、出成效,在社会大课堂中独挡一面地执行任务,解决问题。

四、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

坚持“能力导向”、“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要素为依托,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

1.基于逻辑思考力培养的专业学习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形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是大学生能顺利从事相关工作的前提。民办高校学生,应在学习中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会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扩大课外阅读量,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举一反三,在思考中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2.基于人际沟通力培养的第二课堂

丰富第二课堂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时代特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开展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的各项主题活动、社团活动、文体艺术活动。开展有助于人际沟通力提升的主题活动,如组织开展班会、讲座、集体活动等,使班级中的每位学生经常在一起沟通交流,在活动中增强了沟通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开展有助于人际沟通力提升的社团活动,如构建公关关系社团、学术型社团、志愿服务社团等,社团的这种广泛性使不同专业的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乃至思维方式的学生经常在一起沟通交流,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影响、互相熏陶;开展有助于人际沟通力提升的文体艺术活动,文体活动能使学生提高审美兴趣,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激励学生对美的向往,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形成积极的人际沟通态度。

3.基于综合执行力培养的社会实践

为了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有学科考察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实习基地实践、订单式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方式。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大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升华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多次尝试、切身感受和证明某一认识的正确性,促其情感和信念的产生与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设计综合执行力提升方案,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开辟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模式。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学会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为未来就业作充分准备。

五、结论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学生是三本和专二阶段录取的学生,底子薄,自卑感强,做很多事情都缺乏自信,这些状况自然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了难题。同时,“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民办高校学生就业不容乐观,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需要研究。在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在就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薄弱。我国民办高校无论是产生历史、生存状况、教育地位以及发展的轨迹都有较大的不同。就业竞争力是民办高校办学之本,几乎所有民办高校都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当着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遗憾的是,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尤其是相关的理论探索非常少。本文以民办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比较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学生就业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了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以人本理念探索了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参考文献:

[1]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8):24-27.

[2]Overtan,C.Employability Skills:An Update[EB,0L].

[3]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Employability Skills 2000[EB/OL].2008-02-22.

[4]]Hillage J&Pollard E.Employability:develping a frame work for policy analysis.DfEE Research Repon RR85.1998.

[5]Departmem of Education and Skills.Higher Education Carees Services.2003.

[6]Kazushi Nishida.Youth Employment Measures in Japan,International Affairs Division,Ministry of Health,Labor and Welfare.Japan.2002.

[7]Mazzeo C,Rab S Y,&Alssid J L Building Bridge8 to College and Carees:Contextualized Basic Skills Programs at Community Colleges.The Workforce Strategy Center,2003.

[8]The Japan Institute of Labour.PESOs strengthen Their Labor-matching Role.Japan Labor Bulletin,2003,42,(04).

[9]Val Butcher.HE Carees Advisory Senrices in the UK: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National Institute for Careers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02.

[10]Watts A G&Van Esbroek R.New Skills for New Futures:Higher Education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Services in the European Union.Brussels:VUB Press,1998.

[11]谢晋宇,宋国学.论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5-91.

[12]施炜.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结构分祈[J].江苏高教,2010,(2):102-103.

[13]姚德超,晏月平.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9,(1):75-77.

[14]柯羽.反思・扬弃・超越――从“就业率评价”到“就业竞争力评价”[J].江苏高教,2004,(5):33-35.

[15]王保义.中欧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64-67.

[16]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7,(1):81-83.

[17]河洋.以就业指导工作为载体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J].科教文汇,2009,(1):120-124.

[18]于美来.国外私立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J].高教观察,2007,(10):52-53

[19]阎程.提升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4.

基金项目: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沟通;影响因素;对策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刚刚从中学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大学生活,不仅仅是一个崭新的环境,而且面临很多新挑战。不少大学生当他们来到新的环境中,由于对大学生的生活认识不足,对新同学不熟悉,不能很好地适应;也有的大学生认为刚从高中生活解放出来,应该好好在大学中放松一下。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沉浸在网络中,不是上网打游戏,就是上网聊天,整天沉浸在网络生活中,当他们醒悟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已经无法与大学生活接轨;有些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他们有时会想主动与别人交往,当别人没有给他认为该有的回应时,就会产生羞怯感,甚至更加自卑。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助于自身发展的深层需要。

一、个人因素

1、妒忌心理

所谓妒忌是指因别人比自己强而产生的怨恨心理。在大学生中,由于大家处在相同的年龄段,当其他同学在才能、学习和名誉方面比自己强时很多人会产生嫉妒心理。适度的妒忌心理可以督促大学生积极上进,但一旦超出一定的限度,就会产生不悦、自惭、怨恨甚至是破坏性的行为。这种强烈的妒忌心理会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排斥情绪,甚至诋毁、贬低他人,造成人际关系的扭曲。

2、孤独心理

孤独心理是内心感到与世隔离、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孤独是一种状态,在生活中往往表现为独来独往,不屑或不能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无法与他人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处于孤独状态的人,虽然具有独立的性格,但常游离于群体之外,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因此强烈的孤独感可能导致大学生产生挫折、寂寞和烦躁等情绪,严重的甚至有厌世轻生的念头。导致孤独的原因包括独立意识过强、过低或过高的自我评价、不愿与人交往等。

3、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能力及品质评价偏低而产生的不如别人的自我意识。现在的大学生中,有些人缺乏年轻人应有的蓬勃朝气,情绪抑郁,遇事悲观,胆小怯懦,不敢或不愿与人打交道,生怕被别人看不起,缺乏自信心。引起这些人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性格的差异、身材相貌、家庭环境、智力水平、单亲家庭和失败的体验等等。

4、羞怯心理

羞怯心理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属于消极性的心理上的自我防御。有羞怯心理的人往往通过退缩、回避、离群、依赖等行为来减轻心理紧张,表现为在交际场所瞻前顾后,表情紧张,手足无措,语无伦次。羞怯的人由于过分考虑自己给别人的印象,使自己总处于思想消沉的状态中,长此以往,会变得越来越羞怯,不利于同他人的正常交往。

二、家庭因素

1、家庭结构对大学生人际沟通的影响

生活在完整家庭当中的子女,由于受到父母双方的呵护,其人格及心理素质发展比较健全。他们的交往方式多样化,交往能力较强,对人的信任度较高,容易与人相处。在单亲家庭,家长由于在精神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往往表现为心态失常,对待子女或过分溺爱,或过分严厉,情绪化严重,从而影响子女的心理状态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比较敏感,感情脆弱,较难与他人相处。

2、父母的教育态度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态度是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孩子性格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其人际交往能力及人际关系,并对其一生的人际关系起着定型作用。现在某些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任性自私、好逸恶劳等性格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造成的[1]。

三、学校因素

在中学时期,学校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对学生过分追求考试成绩,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进入高校后,学校也很少有系统的人际沟通课程培训,导致很多学生智商很高而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如何与其他人的相处、交流和沟通。在高校,很多老师都是上完课就走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比较少,师生关系明显疏远,大学生在人际交流方面没有机会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四、对策分析

1、大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

(1)自觉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学会与他人交往,是提高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没有人际交往,就谈不上形成人际关系。因此,大学生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开放自我,真诚、坦率地把自己交给他人,使大家成为朋友,最终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2)多参加活动,拓宽人际关系圈。大学生要积极参加丰富有益的业余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高尚的活动中去。要放松心情,主动接近别人、关心别人,从心理上去接纳别人,要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带着愉悦的心情面对生活中的每个人、每件事。大胆地走出原来狭小的人际关系圈,拓宽交际面,久而久之,就会使自己人际交往的圈子变得越来越宽广[2]。(3)学习人际沟通的相关知识,掌握交谈的技巧。交谈是人与人相互沟通的主要方式,是人际交往的手段,在人际关系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谈具有较强的临场性、及时性和现实性,是一个人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善于交谈,不仅仅是能够正确运用语言,能说会道,而且要掌握倾听、共情和适时沉默的技巧,学会聆听,真心待人,了解对方的心理需求,使交谈从内容到形式更适合对方,使双方产生愉悦感,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家庭应采取的对策

应加强大学生与父母的沟通。由于大多数的父母与孩子之间都存在着“代沟”,一旦与父母的看法有异时,孩子既不愿意改正又不愿意重新解决,从而导致沟通障碍,进而使得他们的人际关系更加紧张。因此,父母与孩子都应主动与对方进行交流沟通,相互了解,增进彼此的亲切感。当然,父母对大学生的期望也不要太高,应使其感受到人与人交往的乐趣以及重要性。其次,家长应学会用合理的方法与孩子主动地沟通,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对孩子既不能过度宠溺也不能任其发展。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3、学校应采取的措施

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应从一味的知识灌输转移到注重其能力的培养。如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增加大学生的交往频率,扩大其交往范围,使其从中获得更丰富、更有效、更适合自己的交往方法。对于个别有人际关系障碍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分析产生障碍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弥补。其次,学校应加强心理咨询辅导,定期组织心理咨询人员举办各种形式的咨询、讲座,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使大学生学会积极的心理调适方法[3]。第三,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搭建展示个人能力和才华的舞台,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在相互支持中建立信任关系,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苏文魁,黄丽琴.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2] 王川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应对策略[J].读与写杂志,2008.5.2.88.164.

[3] 何伟,王琳.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及解决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72-73.

【作者简介】

刘 敏(1991-)女,山东人,德州学院医药与护理学院2011级护理学本科学生.

第9篇

关键词:贫困女大学生 人际交往障碍 改善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和高校招生收费制度的改革,贫困生已成为高校的弱势群体。如何帮助高校贫困生这个弱势群体解决经济困难和克服心理问题,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贫困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贫困女大学生存在的人际交往弱势,并试图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

一、贫困女大学生人际交往弱势的类型及分析

由于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的文化变迁、环境的迅速变化,使贫困女大学生在承受经济贫困的同时,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1.自卑羞怯,害怕交往型

这部分贫困女生渴望交往,但内心自卑,又害怕交往,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内心很矛盾和困惑。如“某甲,女,大学三年级学生,来自红河州某农村,家中有父母及一个弟弟。父母都是农民,收入来源为种植,年收入不到3000元,今年遭受特大旱害,收成微薄。她已借国家贷款六千元。访谈中发现她始终低着头,非常胆怯,不善言辞,据她说,她没有太多的人际交往,只有几个同样的贫困朋友,没有谈恋爱,也谈不起,但很希望结交新朋友”。这些贫困大学生表面上显得很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很自卑、很脆弱。这主要是由于贫困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差异,而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应造成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会形成一种认为自己能力差,交往能力不行的消极自我暗示,从而发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上的偏差,导致自卑者在交往活动中将自己限制在固有的交往范围内,不敢结交新朋友。

2.独来独往,不愿交往型

这部分贫困女生不能正视贫困,不愿交往,我行我素,觉得穷点无所谓,只要自己活得好。如“某乙,女,大二年级学生,来自昭通镇雄某农村,家中有父母和在读书的妹妹。李某还差3300的学费,她两年来沉迷于网络,用仅有的生活费上网打游戏,经常旷课,很多专业课重修,她独来独往,访谈中发现她衣着朴素,表情木然,不主动说话。她觉得贫困否定了她的一切,得过且过最好”。这类贫困大学生一般自我评价低,他们没有生活目标,没有学习兴趣,对环境和周遭人事他们持无所谓的态度。她们常常独来独往,这类人格的贫困大学生易出现逃学、沉迷网络等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她们多数来自农村,城市和农村的巨大文化差异给他们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处于“文化边际人”状态,在人际交往中显得紧张、茫然和失措。这种“边际人”状态易引发人格障碍,造成大学生不能或难以正常社会化,甚至会疏远现实的人际交往,从而造成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障碍。

3.爱慕虚荣,主动交往型

这部分贫困女生大多学习成绩一般,但人相貌姣好或性格比较温顺。她们认为贫困不是她们的错,不愿示穷,好面子,喜欢交往,希望通过交往改变处境。如“某丙,女,大三年级学生,来自保山某农村,家中有生病的父亲,家里经济来源靠母亲种地为主,学费第一年靠亲友资助,以后的学费都未缴清。生活费是靠亲友资助。该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但交友不少,有男朋友,衣着讲究,有手机和电脑,电脑是利用一部分学费和生活费买的高消费品。访谈中发现她善于表达,表情丰富,她不愿谈到自己家里的经济状况,更多的是谈她大学的生活,一些想法很实际。与朋友的交谈内容多设计饮食、服装品牌、赶潮流,讲时尚”。这类贫困女大学生在上高中时都出类拔萃,但到了大学要面临重新定位,其中一些人在学习方法上一时难以适应而导致学习落后,特别是校园内的贫富差距凸显、城乡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这部分贫困女大学生对城市大学生的嫉妒与仇视。她们比较“爱面子”,以家庭贫困为耻,在穿戴举止方面刻意避免给人留下贫困生的印象,她们常常主动积极参与人际交往,有自己的交际圈,想法一般比较实际,常做有利可图的事情,对金钱比较渴望。她们利用自身仅有的条件(如外貌优势等)极力地改变自己,以求融入到群体中,以求不被别人看不起,但事实往往出人意料。

二、贫困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改善策略

贫困生从进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已决定了其人际交往的需要,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人际交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改进贫困生的人际交往现状,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和人格观,增强人格平等和人际交往意识

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贫困观。不少贫困大学生将贫困归咎于父母的无能和命运的不公。因此,不仅要帮助他们形成对贫困的正确认识和健康心态,还要教育他们明白一个道理:物质上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而精神上的贫困却是一生一世的,精神的贫困远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面对贫困,可以有不同的态度选择:消极萎靡会丧失改变处境的信心和机会,而意志坚强则会令人顽强进取、取得成功。同时要教育贫困生人格是平等的,将相本无种,要敢于交往,大胆推销自己,才有成功的机会。帮助贫困生正视贫困,面对现实,克服自卑,增强人格平等和人际交往意识。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贫困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使贫困生自立的重要方式。高校应搭建实践平台,提高贫困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同时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人际沟通技巧,走出人际交往困境。一是加强课程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根据贫困生群体的特点,专门开设涵盖英语听说、计算机操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课程,同时为他们提供各种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展贫困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使其找到成就感,不断获得自信,不断提高获取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二是以项目为载体,培养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参照福特基金会在中国开展的“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项目的做法,从学习到就业、从心理到生活等方面,系统提升贫困生的个人能力。三是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生成立自己的社团组织。通过社团活动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缓解心理焦虑和各种压力,获得一种归属感。同时,与其他同学交流,增强人际沟通能力。通过这些社团可以给贫困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能力和特长的舞台,使他们的组织、协调、交际、表达等能力均得到锻炼,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重建贫困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结构

贫困生交友失败或人际交往障碍,一个重要原因是贫困生对人际交往缺乏正确的认知,因此要重建贫困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结构。一是交往是双向的,没有交流就没有了解。只有开放自己,才能更有效地接近他人,每个人所隐藏的内心世界,正是别人希望发现的奥秘。

一般来说,只有真诚开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走进别人的心灵世界。二是交往是平等的,只有尊重他人,才能使别人尊重自己。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把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既不能觉得低人一头,也不能自高、自傲、高高在上,在交往中要有信心,对别人要有诚心,在学习、生活、工作上,特别是困难面前,互帮互助,热忱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愿意了解、信任、倾诉、交心、平等互利地交往,才有可能良好持久地交往。三是交往的期望值不要太高。不要期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你的知心朋友,“一生得一知己足矣”。有层次的交往中一定要避免因情感投入过多而回报较少造成的心理失落感。四是交往是有选择性的。交往的双向性,决定了交往的互动性和选择性,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你,要选择能够与你产生共鸣的人作为交往对象,不要一味的寻求数量的多少,一定要注意交往对象与自己是否真的可以持久交往,一厢情愿会造成两败俱伤。

4.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环境

一是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应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在指导学生工作、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要把学生当朋友,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二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过程,主动地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三是同学之间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理解他人、宽容和接纳他人,应有友善心态,正确看待各自的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学会正确的人际沟通,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四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努力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让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从而消除经济困难给他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时容华.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鲁可荣.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和人际交往障碍分析[J].心理卫生,2005,6,(6).

[3]杨昌勇,郑淮.教育社会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4]王枚.贫困大学生的交往心理探析[J].理工高校出版社,2004.

[5]李国建.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成因分析及心理扶助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6]吕建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7]郑开春.影响交际能力的非语言因素[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3).

[8]唐为民.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及转换的印象知觉对其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1).

[9]李悦.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关怀的研究[J].社会心理研究,2000,(3).

[10]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6).

第10篇

摘要:课堂中的互动艺术是决定课堂高效的关键所在。课堂中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形成积极的多维、有效的互动,能使课堂“鲜活”起来。课堂的中心呈多元、变动态势,达到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运用互动的方式使课堂“鲜活”起来,激发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促进学生情感和认知的协同发展,焕发语文教学发展个性和塑造人格的人文特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 多元互动 课堂教学

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改革之一,就是要追求课堂教学的多元互动。“互动”,是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新词,它强调的是一种交互性的关系和对等性的行为。目前,在我们的语文教育界,“互动教学”日趋时尚。但人们对于“什么是互动”“怎样互动”的理解似乎有些出入。一般人总是习惯地认为,课堂教学的互动,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你一言我一语”“你一举我一动”的言语与行为表现。殊不知,“互动”一词表示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之间双向或多向的交互性关系,突出了交互着的人(有时也包含物)的主体性地位,因而是一个融“行为”、“智慧”和“情感”于一体的多维度概念。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元互动教学法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挖掘强项,打好基础

要想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互动,真正参与教学,老师就要针对他们的智能差异设计课堂情境,使他们充满自信,欣赏自己、认识自己的强项,从而能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长处。同时,在多元角色互动的开放课堂中,使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强项,试着改变自己的弱项,最终对学习产生广泛的兴趣,主动追求自己的全面发展。培养兴趣就是培养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兴趣越浓,追求得也就越执着,学习效率也就越显著。研究表明不少在传统智能测试中表现不佳的学生,当课堂教学中运用了艺术、运动、音乐等活动时,学生竟然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这就表明这些可能在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方面呈劣势的学生,在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等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优势,并能弥补其劣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构建多元智能课堂,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在课堂中多元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多元直动,实现整体效果

一个语文老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充分运用学生与师生的人际互动,那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能力,开发学生的人际交往潜能,而且可以帮助、促进弱势群体,从而达到智能互补的目的,实现教学的最佳整体效果。通过有意义的探究与合作,既开启了学生的人际沟通等多元智能,又把学习时间和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自觉学习习惯,还使学生逐渐明白团体的成功有赖于团体的共同努力,从而在小组中建立起一种积极的、相互悦纳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强项智能,使其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后,老师就应该运用多元互动的运作方、式,实现教学的最佳整体效果。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科书等要素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那么,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语文老师如何运用频率最高、规则性最强的互动运作方式呢?

1.学生与教科书、信息资料的互动。这种互动是指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探究性学习,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学生在阅读中,要借助教科书和信息资料去思考研究文章的写作目的,揣摩品味主人公的情感、形象,体会事件的意义、价值,从而提高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探究新知识的互动,是新旧知识或多学科知识之间的互动,是学生与知识的互动。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从多种角度去体验,运用各种智能参与学习,运用各种资料辅助学习,并进行各种交流互动,扬长避短,从而获得新的知识。

2.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互动。上一种互动的主体是人与教科书和资料,这一种互动的主体是人与人,可以细分为两类:一是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在学科课程把握上大大优于学生,学生在信息获取方式、速度、数量、质量上,都有可能超过老师,这就要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互动,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而不是成人的角度与学生进行平等民主的互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重在启迪思维和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学会主动获得、独立习得,而不重在知识的讲解或给出问题的答案。二是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人际交往、学习方式、学习起点等个性特点都不相同,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都有不为人知的潜力,都有独特的智能结构,不同的智能结构显露出来的个体优势均有一定差异。差异,就构成了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你在这一方面当老师,他在那一方面当老师,我在另一方面当老师,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教学”互动,是不同结构的优势组合。学生可以更加广泛深入地博采众长,促进个性充分发展。

3.学生个体的内部互动。如果说前两种是外部互动的话,那么学生自身、手、口、心的互动,则是学生个体内部加工型互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获得新知识后,需要消化分析、过滤筛选,然后吸纳。这时学生应该从眼、手、口、心并用,即眼看、手指、口读、心想,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记忆。一个语文老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充分运用学生与师生的人际互动,那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能力,开发学生的人际交往潜能,而且可以帮助、促进弱势群体,从而达到智能互补的目的,实现教学的最佳整体效果。通过有意义的探究与合作,既开启了学生的人际沟通等多元智能,又把“学习时间和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自觉学习习惯,还使学生逐渐明白团体的成功有赖于团体的共同努力,从而在小组中建立起一种积极的、相互悦纳的人际关系。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多元互动是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大的作用。这种多元互动策略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显示出现代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第11篇

[关键词]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现状;策略

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从小培养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这样说:“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就目前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来看,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方面还任重而道远

一、现状

1、学生的写作能力高于说话能力。

2、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时语言表达不完整。

3、学生发言积极性普遍不高。

4、生活中,学生们与人交往时,存在着诸多毛病。

二、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对策

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目前许多小学教师共同思索、共同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从教学途径的角度出发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1、创设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情境。现代教学论的真谛是主张教学重在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情境。对于部分学生,必须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鼓励他们多发言,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练其胆量。说对了及时表扬,哪怕说对一部分,老师也要给予鼓励,激发他们说话的勇气和信心。即使说错了也不批评,指出说错的原因,引导他们重说一遍,甚至第二遍。经过多次训练,不但培养了他们敢说的勇气,而且提高了口语能力。

2、入情入境,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新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愉快地进行口语交际。”一般来说,小学生是爱听爱说的,与他们在课堂上的拘谨表现相反的是,当他们与同伴玩耍时,与家人交谈时,往往能无拘无束地讲自己的所见所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喜欢听喜欢说的特点,重视利用和创设各种说话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讲自己喜欢的人和事。不妨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3、无拘无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无拘无束是指:自由,没有拘束。如何在口语交际训练中体现无拘无束,笔者有几点自己的思考。无拘无束的口语交际训练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方法的同时,还要建立平等、信任、和谐。

4、挖掘多方资源。整个社会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更是实施口语训练的大课堂。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知识,我们可以将我们宁波的天一、万达广场,节假日欢庆、郊游等作为训练口语的活教材,使学生在每一次锻炼后都会产生新的启迪,促进语言的发展。

三、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沟通分析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我们借鉴国外心理健康研究方法,结合本国国情、文化背景以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创造性的本土化研究,探索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Analysis,TA)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旨在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

一、沟通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现状

1.沟通分析理论的基础

沟通分析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EricBerne)创立的一种人格理论。沟通分析法在理论的架构上,虽然承精神分析学派而来,从本我、自我、超我的观念里,析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的概念,强调的不再是生物性的驱力,而是偏重于感觉和情绪。并且这三种自我状态是具体可观察的,不是精神分析学派对于本我、自我、超我的抽象性的概念,在这一方面,沟通分析法有其突破性的成功之处。TA对人格结构的看法是:若此三种状态能顺利转换,便可形成良好的适应性人格;假如其中产生混淆、污染、排除的情形,不适应的行为会因此而生。从沟通方面来说,若在三种自我状态下,能以互补式沟通进行,那么沟通是顺利、延续性的;若出现交错式、隐藏式的沟通则会使沟通产生问题。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而言,沟通分析可以帮助他减轻症状,改善适应,增进健康;对于没有心理障碍的人而言,沟通分析可以帮助他深化对自我的认识。学习人际沟通技巧,可以有效地在现实环境中寻求最佳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贡献于社会发展。

2.沟通分析理论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

国外学校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使用沟通分析理论于各种教育,主要应用在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领域。Johnston[1]研究发现TA是有效地增强交流意识、加强学生人际交流的方法。WonJS[2]发现批判性父母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问题中心、放松紧张;教养性父母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积极关心、寻找社会支持、问题中心;成人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问题中心、积极关心、放松紧张;自由性儿童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放松紧张、积极关心、寻找社会支持、冷漠、问题中心;顺从性儿童心态的学生应对方式为希望、冷漠、问题中心。国外把TA理论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主要涉及在人际交流、自信、团体训练、自我实现、个案咨询等。目前我国TA理论应用研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在师生沟通等方面的研究[3]。

二、沟通分析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沟通分析理论在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前人的研究证明了沟通分析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它在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自我意识方面,在提高学生自尊、自我概念、适应性方面均有很好作用;对有行为障碍的学生有治疗作用;对择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该理论引用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将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1.理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人际沟通分析的概念架构有他独特之处,它的最大优点就是通俗易懂,学生易理解掌握。以往的心理学理论专业性强,深奥难懂,学生只是泛泛学习一些,有个印象,谈到实际用途,学生感觉无法应用,仿佛是没什么用途。相比之下,人际沟通分析的概念架构不但浅显易解,而且更为实用。它没有咬文嚼字的定义,一个人不必具备心理学背景,只要受过短期的人际沟通分析培训,便能利用该理论分析自己和他人。对于自己不满的人,还可以马上用它来谋求改善的途径。这种立竿见影的功效大学生是非常渴望的。

2.以发展性为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人际沟通分析所提出的PAC体系,也具有它的正面价值。它把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和“儿童”三种状态,该概念架构的“自我”是具有理性的,它既能思考,又能作判断。

我国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既承袭了中国人的一般人格特征,又存在着自身特点,即大学生群体所独有的人格气质和行为表现。这当中既有积极的进步因素,也有不适应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

个人利用该理论分析自我状态,客观地分析自我成长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如果对自己不满,他可以下定决心,坚定意志,将其自我状态进行改善。换句话说,人际沟通分析的人格理论模式认为:人是自己的主人,不是环境或潜意识的奴隶。只要他愿意,他便能决定自己的未来。这种积极的看法使得人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也比较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它强调,不管从前发生过什么,人类对自己的行为仍要负起责任;它要求我们主动地改变,而不是被动地适应;它促使我们达到自我控制、自我意向,并且发挥选择的自由。另外,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工具,参加辅导的学生也无需为参加而感到“担忧”。

3.推广性强,弥补供求间的差距

交流分析特别适用于团体辅导。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极缺乏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很显然的,特别适用于团体治疗,推广性强,能够弥补供求间的差距。近几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透过课堂教学、杂志报刊、各种宣传,不断向大学生倾销,但基于各种原因,期望和实际间总是有很大的裂缝,交流分析正好能够弥补这个裂缝。因为,基本上,它是个教与学的设计,训练我们如何分析自己的行为。它特别适用于在团体环境中生活的人们。相互作用分析在团体环境中的效果最佳。交流分析最大的贡献,在于提供人们自己能使用的工具,教给大学生一种自己能够使用的工具,有利于贯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沟通分析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尝试研究

1.编制自我心态图

我们应用沟通分析理论,根据自我心态的五种功能编制了我国大学生自我心态图(EGOSTATE)问卷[4]。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7129。应用该问卷对我国五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实测,揭示了我国大学生自我心态功能结构。根据对546名大学生的测试数据统计的结果,把原始分数转化为标准分数,分析出了大学生的自我心态图的9种类型:开朗型、苦闷型、任劳任怨型、自我主张型、合理型、矛盾型、压抑型、幼稚型、平凡型。测试显示,性别、生源地、是否学生干部、不同专业的方差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对自我了解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2%的大学生了解自己,还有18%的大学生对自己认识不清。对人生态度(对他人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我不行、你行的占大学生数的4.4%,认为我不行、你也不行的占5.5%,认为我行、你不行的占大学生的9.3%,认为我行、你也行的占大学生的80.8%。

2.团体心理辅导

应用沟通分析理论对20名大学生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通过16PF、SCL-90、EGOSTATE、主观量表、活动心得及访谈,结果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维护心理健康有显著性效果[5]。其中,16PF问卷中聪慧性、敢为性、自律性、稳定性、敏感性、忧虑性、紧张性7项人格因素及“适应与焦虑因素”、“内向与外向型因素”、“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心理健康因素”4项相关因素有显著性改善;对SCL—90症状问卷中的各项症状得分的平均数及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团体辅导显示了阳性总均分有显著差异,除敌对症状无明显改变以外其余9项症状有显著性改善;通过对辅导前后学生自我心态图问卷中的五种心态得分的平均数及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团体辅导显示了教养型父母心态、成人心态、自由性儿童心态有显著性改善,心理适应性有显著性改善。

3.个别心理咨询

运用沟通分析理论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起到良好效果。交流分析法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与访谈者通过合作,使彼此的三种自我心态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揭示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克服心理障碍的目的。在咨询中,最关键的是使访谈者的自我从儿童水平或父母水平逐步上升到成人水平,并用自己的成人水平与之对应。交流分析实际上是一个教育过程,它通过让访谈者尽情的倾诉内心痛苦,发泄内心的情感,来了解他的人生态度,借以确定访谈者的PAC三种自我水平;接着向访谈者解释PAC,找出干扰、影响、混淆A、P和C,从而教育他放弃消极策略,改变生活态度,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发挥成人心态的作用。

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使来询者成为一个统合之人,使个人从“父母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的交互模式中解脱出来,增强“成人式自我”的效能,而不再受他人的支配。由此,学会与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并在交往中学会自我反省,是“交互分析疗法”的核心任务之一。

咨询的四个阶段:预备阶段——考虑学生来咨询的动机、求助原因;脚本分析——了解学生的生活脚本、探讨如何脱离脚本;破除脚本——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行为改变建议;重新决定——学生做出新决定取代童年时期的脚本,尝试新的生活模式。

个别心理咨询的个案说明,沟通分析理论在个别咨询中能起到一定作用,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研究结果证明,沟通分析理论在语言上通俗易懂,所要分析的正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历,特别适用于在团体环境中生活的人们,能够弥补供求间的差距,相互作用分析在团体环境中的效果最佳,是一种教与学的机制,能教给人们一种自己能够使用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工具,参加辅导的学生无需为参加而感到“担忧”。该理论的优势可以推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普及性、模式发展性、目标有效性、学生自主性。沟通分析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影响大学生自我心态图结构的因素更多地是来源于社会不同的文化。本研究只是一项初步探索,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探索中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继续深化研究。该理论在中国学校教育中有更广泛的推广意义。本研究的结果不仅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成果将推动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向更新的领域迈进。

参考文献:

[1]Johnston,Christineann,TheEffectsoftraininginTransactionalanalysisuponthe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TransactionsofGraduatestudentsinsupervision(EGOstates,productive,non-productive).Rutgersthestateuniversityofnewjersey-newbrunswick,1985,159pages.

[2]wonjs.studyontheegostatesandcopingstyleofnursingstudents.journalofthekoreanacademyofwomen''''shealthnursing.2002sep;8(3):608~619TAtodayP.89~91.

[3]孙智亮.PAC分析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2(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