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时间:2023-06-02 09:59: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第1篇

一、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彰显发展性

从整体上看,“2011版”吸收并传承了“实验稿”的精神和内容,基本尊重原有的结构体系,基本保持原有的内容设计,基本保留原有的目标定位和实施建议。因此,可以说,“2011版”与“实验稿”是一脉相承的。

具体来看,标准内容从21页增加到23页;对课程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义;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化了课程的核心要求;课程目标不再区分总目标与分类目标;课程内容由原来的“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大板块进行了重新整合;活动建议都有编号,直接与课程内容一一对应;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略作调整。这些变化都是基于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新问题、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初中学生成长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课改实践中遇到的新困惑等实际进行的。比如,“2011版”在“认识自我”中增强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在“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增加了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以及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独特价值等内容。

笔者认为,“2011版”体现了课程建设、课程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课程改革纵深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的重要举措。本次修订适当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教育三部分教育内容,注意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和确立全球化视野,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强调情感发展对品德培养的重要性,提出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二、优化重组,删繁就简,凸显逻辑性

“2011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特别是重新划分了三大板块内容,把原来“实验稿”中的“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修订为“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和“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样更符合逻辑要求,因为“实验稿”中的“我与他人的关系”与“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存在着交叉和重叠,“我与他人的关系”这一部分中就包含着“集体”部分的内容,所以把“集体”前移到“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更符合生活实际。原来第三板块“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四部分调整为“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社会秩序”三部分。“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整合到“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之中,这主要是从体例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有序性来进行整体优化和统筹设计的。删除了有关“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内容,因为这一要求本质上属于国家专门机关和专职人员的专门工作,不属于青少年的义务和职责。删除了“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等不良诱惑”。因为这些课程内容表述不够规范,离学生生活相对较远,在教学上也很难实施。

同时,”2011版”对课程基本理念进行了修改和调整,主要是按课程的核心、基础和教学观三个方面依次对“实验稿”内容进行了调整。比如,把课程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加以修订后进一步明确和界定为“课程的核心”,并把它置于第一位。明确课程核心,围绕课程基础,坚持课程原则,建构课程体系,更符合从宏观到微观的方法论要求。

三、注重过程,关注应用,强化操作性

本次修订力求具体,不泛泛而谈,为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教材编写提供具体的、可行的方法。

如,对第四部分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指明了教学实施的五大原则为课标定位、回归生活、灵活使用(教材)、价值引领和学生主体,评价方式强调过程化、多元化、证据化、特色化和人文化,对教材编写提出了依据课标、遵循规律、贴近生活、因地制宜等要求,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出了课程资源服务课程目标的要求,课程资源要立体呈现,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要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优势和独特价值。

四、整体着眼,局部调整,突出针对性

“2011版”的修订通盘考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需求和生活经验等实际情况。它既强调初中与小学两个学段的区别和不同,又强调内在的衔接和联系;既强调课程体系上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又强调课程内容的递进性和上升性,从而避免出现初中与小学课程内容的错位、重叠和交叉。

把“实验稿”中的“实施建议”改为“实施要求与建议”。其目的是强调课程标准的指导性和指令性,以期在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学业评价中能够充分贯彻课程标准精神,避免弱化或者背离课标的方向和精神。

“2011版”是在全国范围各地区的教学反馈、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和座谈研讨等充分调研基础上修订的,对相关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增补和删减、重组和优化。本次修订既有理论上的缜密性,又有实践上的可行性;既有广泛的参与性,又有专业的权威性;既有整体的系统性,又有具体的针对性。

五、把握核心,丰富内涵,增强指导性

在课程性质中的“思想性”中增加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内容,使思想性的内涵不仅包括指导思想,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对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程实施都具有很明确的指导性。

对“内容标准”中的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两部分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丰富和补充,从而使“内容标准”更具有指导性。比如,课程内容第二部分中“在集体中成长”增加了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等内容。

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增加了简单明了的指导语,明确了教学工作和评价工作的基本立场,直接指明了其功能定位、教学组织和实施的具体要求。比如,在“教学建议”中明确给出了要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的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等很强的指导性要求。又如,在“评价建议”中强调指出:要加强思想品德考试命题研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六、关注细节,表述严密,坚持科学性

“实验稿”对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的表述过于宽泛,没有指明学科的特点,学科本质属性界定不够清楚,对学科教师造成了一些困扰。比如,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课只有这一门吗?本课程与其他也起到类似作用的课程的区别在哪里?除此以外,也有一些模糊的认识给教学实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比如,有些人就以为心理、道德、法律、国情是课程并列的四大内容,把有机统一的课程内容人为地分割开来。而“2011版”对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严密、准确和科学,明确界定了课程的基础、目的和类型:课程的基础是初中学生的生活;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课程的类型是综合性课程。明确了课程性质,就为课程内容的安排和选择确定了指导思想,也为教学实践明确了方向。无论课程的哪一部分内容都要承担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任务,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要围绕课程的根本目的进行创造性教学。

比如,原“学法用法”中对法律的表述不够严密,“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制定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原文只讲制定,没有提及认可;把“实验稿”“交往与沟通”内容标准中的“克服逆反心理”修改为“调适逆反心理”,意在改变过去那种子女绝对服从父母的权威和要求的做法,而强调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平等对话,有效沟通,共同成长。“实验稿”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块内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这样,“2011版”能够使初中与小学两个学段保持统一,也能够使这部分内容涵盖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思想品德课 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的一件大事。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闪现出许多新亮点。这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有很大帮助。对于在新课标颁布之后,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笔者经过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再加上对新课标的学习,提出了一点自己想法与经验。

一、新课标颁布之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要求提高了

新课标颁布以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要求是提高了,而不是减弱了。比如,新课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要增强初中学生的人文性教育。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件”。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小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门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另外,新课标还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心理健康,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

在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在一些有关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思想政治课,认为思想政治课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该课程建构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一定要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内涵,才能把握好新的教育教学思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标颁布后的教学方法

1.注重情景教学模式

新课标颁布之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也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不断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创出新的教学思路来。比如,我们可能进一步提升情景教学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中的份量。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不是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新教材,在课堂上创设情景,从而进行情景教学。而情景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成为新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产生心理体验,创设实验情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自己的切身感受,喜忧同伴,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转贴于

2.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个学生能否学好一门课,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产生兴趣的教师,让自己的课程吸引学生。作为一名新课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第一堂课特别重要,抓住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因为第一堂课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关键,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

除了上好第一堂课外,对学生的平时兴趣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如我在平时讲课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做一些课初中思想品德课相关的事情,让他们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课堂表演。

3.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但是新课标实施以后,更加侧重于实际应用。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重视实际教学,又不脱离理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尽量使课程每一个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社会实际、思想实际,把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实际中去,达到理论与实际,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才能使学生懂的理论知识来自社会实践,而又能用它指导社会实践,去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才能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变为简单化、形象化,才能使学生们主动去学。在课堂上还要多指导学生养成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新闻和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的习惯。并对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参观访问、班级讨论会等形式,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三、对新课标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反思

第3篇

一、 思考之一――落实课改精神,更新课程理念

为了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了界定,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必须以课程理念的更新为切入点,激发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一) 正确定位目标取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就是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着眼于“初中学生成长的需要”,“着眼于初中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品德素质基础”。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调整价值取向,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递转变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的要求要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在基础思想品德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着眼于未来,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挖掘情感因素和品德教育因素,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和谐发展,认知情感及行动的和谐统一。

(二) 树立学生为本思想,切实转变师生关系。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和谐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而教师自身则应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促进者、自主学习的引导者、非智力因素的激发者和主动成长、发展的帮助者。为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创设情境、模拟现实生活,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出发,创没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真正发挥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 注重课程生活基础,丰富课程实践活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摒弃“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意识,在教学中注意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校园生活、学生自身的生活、家庭生活,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方法等融入生活题材之中,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关注学生的所感、所思、所悟,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有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思想品德课对他们成长的意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还应体现实践性。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实践性”,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思想品德课本质上是致力于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习惯养成的课程,只有实践才能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和巩固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参与的、丰寓多样的社会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扩展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四) 树立开放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倡导开放性教学,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突破各种局限,在与外界的不断互动中获得教学高效。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教学开放意识,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交流,借鉴和吸取同行新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教师的教学内容应体现时代性和新颖性,重视理论和社会生活实际的有机联系,以新的科学思想观点和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途径应具有开放性,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实现教学相长。此外,教学评价也应是开放的,教学评价指标与方法要多样化。开放性的教学观,有助于促进学生开阔眼界和思路,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 思考之二――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

(一) 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含金量。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思想品德教师要创造性地充实、调整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

1.突出重点,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思想品德教师要在研读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熟悉把握新教材,尤其要准确地理解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和难点,科学地构建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同时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认知规律,突出重点内容的讲解与学习。教学重点内容能体现课程标准、揭示教材重点和本质的内容。对优化选出的重点内容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理解和掌握。

2.简化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形式。教师要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整理和浓缩,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不一定拘泥于教材的呈现方式,也可视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体验和实际水平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的次序,从而使教学内容活起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3.整合多种课程资源,丰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专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建议,要求在利用好教科书这一主要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课程资源,如各种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报刊、书籍、图片、音像、影视作品方面的资源;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网络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教学课件等信息化资源。教师要在课程开发中发挥主体性,不断收集、处理、展示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

(二) 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1.活动教学。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的活动,在很多方面提出了活动建议。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生动的“活动”教学形式。 例如让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说明某一理论或观点;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现实场景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提高其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等。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现实情境中,进行和体验某种行动与生活,实现知行统一等。活动教学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教学气氛,也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教师要努力提高组织活动的艺术与技巧,把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基础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为学生的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2.探究教学。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探究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对所学内容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从而主动探究,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最终获得成功的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是探究教学的主要贡献。有效地实施探究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质疑能力。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周密考虑,制定明确可行的探究目标,有效地指导探究过程,帮助学生交流与评价探究成果,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3.案例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突出案例教学这一方式。案例教学是以典型的事例作为媒介,通过对事例的收集、整理、体验、评议,达到内化和践行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实施案例教学,首先,要精选案例,案例的选择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次,要巧妙展示案例。案例展示、演绎的方式灵活多样,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再次,要在师生互动中分析案例。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思想和情感,找准案例与思想品德课知识的结合点,激发学生思考,进行讨论、辩论,最后对案例进行评议,明确案例的价值所指或错误所在,从而促使学生自觉把知识转化为行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三、 思考之三――强化科学教学,完善评价体系

(一) 在评价指标上,实现由过分关注学业成绩到注重思想品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指出“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品德素质的发展状况”。这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改变过去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其他必备素质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做法,坚持全面辩证的原则,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沟通合作与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行为表现等进行综合考察,使评价尽量全面客观公正,真正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二) 在评价方法上,实现由单一的纸笔考试向多种评价方式并用的转变。

第4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 能力目标 途径 方法 评价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进行了重新修订,其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思想政治课重知识,轻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忽视了德育课程育人功能的错误观念和做法。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担任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师所认同,但在实际教学和评价中仍有重知识,轻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倾向。所以,探讨思想品德课程能力目标的实现和评价,有利于真正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和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改革。

一、思想品德课程能力目标实现的途径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能力目标从六方面做了规定:培养鉴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这些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课堂教学仍然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主阵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渠道。2.社会实践是实现三维目标、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新的思想品德课程突出了它的实践性,热爱自然、环境保护,珍爱生命,健康心理的形成等许多能力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是无法完成的。3.家庭活动和家庭教育是思想品德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家庭是青少年主要的活动和生活场所,也是进行教育,特别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形式。

二、思想品德能力目标实现的主要方法

以上途径在思想品德课程能力目标的实现方面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但对三种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是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责任,而不是家长和学生的责任。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能力,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实现思品课程的三维目标,提高学生的能力。

要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分类目标中确定的六大方面的能力目标,教师的教学就必须运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榜样示范法

学生是具有向师性的,课程标准确定的这六方面的能力,首先是担任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应具备这些能力,并在教学工作和生活中显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身上能感受到学习这门课程、具备这些能力是生活、工作、学习的需要。如课程目标确定了“能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这一能力,教师就应在面对学生的不良言行时,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寻求最佳的教育方法进行处理,体现出教师的修养和专业水平;教师也不能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所导致的一些消极情绪带进课堂,因为消极情绪会导致教师的行为失控,影响教师的形象,甚至会一时冲动,失去理智,导致一些严重失态和体罚学生的现象。

2.合作交流法

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只有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为形式的教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是旁观者,是服从者,这必然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学习兴趣下降,失去了参与意识和能力锻炼的机会。

所以,要培养发展学生诸如“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等,就必须激发教学的主体作用,变独白为对话,运用合作学习法,促进师生、生生交流。

3.社会实践法

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得到综合锻炼。一方面,思想品德课程归根结底是一门践行的课程,离开了践行,一切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都是空洞的;另一方面,实践活动有利于人的思想升华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虽然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引领作用,但真正教育我们的是“生活”。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回归生活,让学生去读社会这本“无字书”,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做人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运用社会实践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充分运用好教材中提供的情景材料,思想品德课教材都提供了大量的情景材料,它们大量都是源自社会生活的,具有生动、真实、典型的特点,运用好这些材料,就可避免教学的空洞与说教,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感悟生活、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通过说一说、讲一讲的方式,把学生所听到的、看到的、或本人亲身经历的呈现在教学生活中,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三是让学生走向社会,或做社会调查,或从事公益活动,或参观访问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去认识社会,体验生活,锻炼能力。

三、关于思想品德课能力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

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做到三维目标评价相统一,三者都应占一定比例;评价方式应多样化,更不能一卷评定教师和学生。评价方式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教学方式就单一;评价重知识,教学必然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哪些评价方式有利于思想品德能力目标的实现呢?

1.在试卷中增强能力考查

试卷考试仍然是思想品德课程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的常见形式,但其内容应增加能力评价,题型应丰富。创设生活情景或真实生活情景再现,是考察能力的一种好方式,这种考察材料广泛,考察方式灵活,无论是道德、心理、法律等各方面应具备的某些能力,均可通过情景设置来进行考察。是否具备一定的能力,包括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通过考查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加以考评,如在珍爱生命内容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溺水、摔伤、被蛇咬伤等救护方法;在孝敬父母方面,让学生介绍做饭、洗衣服或其他某些家务劳动的操作流程,这种考察方式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是否具备这种能力,且隐蔽性的考察了学生对父母的情感,考察了教师的教学是否注重了实践性和实效性。

2.在社会实践中评价学生的能力

社会实践既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的形成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也是一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几乎可以考查课程目标所确定的各种能力,在社会实践中评价学生,要通过观察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资料。

3.成长纪录

成长纪录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观察基础上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通过观察,将能够体现学生真实情况的有关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维权意识和能力等诸方面的表现用写实的方式记录下来。成长纪录就是让事实说话,它不能参杂教师的情感。观察可以是随意的,但更多应该是有目的的观察。

第5篇

一、新课标对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新课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高要求应该如何实施和落实,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比如,新课标强调思想品德课要增强学生的人文性教育。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提出的新要求,进行了新定位。这是继承和发扬了旧课程标准提出的“思想性”要求之外,增强了人文性教育的高要求。这些要求告诉我们,落实新课程标准就要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标准,自觉养成并规范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这样,初中思想品德课才能成为更富有情趣,更融入学生生活,更受到学生的喜爱。此外,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新课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生的校园生活逐步扩展延伸到从生活实际出发,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要求教师切实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做会学习、会生活、会生存、心理健康、思想高尚的小主人。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为照本宣科,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较为普遍。在思想政治课的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大多反映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的原因是认为课程内容远离了他们的生活。为了改变思想品德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状况,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这是新课程标准将社会生活引入该课程建构的基础。教师只有理解掌握了新课标的精神内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把握好新的教学思路和措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学生欢迎的课程。

二、实施新课标,改进教学方法

1.营造情景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需要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不断潜心研究,大胆实践,开创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来,不断提升情景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中的分量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将学生置于特定、形象的教学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积极思维,使其参与其中感悟和体验,提高教学实效。在情景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不同的实验情境,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和切身感受,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增长知识才干,提高思想觉悟,培养创新能力,成为课堂的主人。

2.加强兴趣培养。学习思想品德课培养兴趣非常重要。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驾驭课堂,不断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吸引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程。课始的开场白和第一堂课特别重要,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关键。因为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学生会有好奇心和期待感,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动机,精心设计导言课,教师讲授有滋有味,学生感到有理有趣,就能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这就为学生以后喜欢你的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此外,在日常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平时讲课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重在表扬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学习小组研究讨论,展开竞赛。还让他们做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事情,辅导他们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历史和现实的重大活动进行辩论和课堂表演。

3.理论联系实际。新课标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更加侧重于生活实践和实际应用。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在重视实际教学活动的同时,又不脱离思想理论的指导。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将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尽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联系思想实际、社会实际,并将其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达到理论与实践、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要使学生懂得理论知识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自社会实践而又指导社会实践,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教学知识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寓教于乐,使深奥、抽象、枯燥的知识变为简单、生动、形象,引导学生乐学、会学、主动去学。在教学上还要指导学生多关注社会问题,使他们养成看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的习惯。对社会的重大和热点问题,可组织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参观访问、讨论竞赛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经过一系列的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柳宏宇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四中学

第6篇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思想品德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理性剖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实施中初中思想品德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景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 情景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活用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景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议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 小议如何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小议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景设计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小议初中思想品德课情景设计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多方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于是乎,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情境的创设”, 存在不少为情境化而情境化的现象。本文就针对情景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情景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情景设计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中,情境教学已成为当前教师运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式。何谓情境教学?比较认可的说法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教材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得以模拟再现,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的系列活动。这种系列活动对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状态,迅速进入学习角色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情境设计的泛滥,存在不少为情境化而情境化的现象。有很多不必要的情境创设,不仅浪费了老师备课的时间,也浪费了学生课堂学习时间。那么初中思想品德情境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呢?解决这些问题又应该有哪些相应的策略呢?

一、情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情境教学法中,情景设计是否得当犹为重要,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纵观当前情景教学中的情景设计,我认为还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情景设计哗众取宠,脱离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倡导以活动为途径,于是老师们挖空心思设计了一个个的活动,这些活动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分外活跃,往往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是没有体现教学目标,实效性不大。老师们意识到了情景创设的重要性,却忽略了情景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脱离教学目标,再生动、丰富的情景,再活跃的课堂气氛都没有生存的土壤,反而成为一节课的败笔。

问题二:情景设计杂而乱,孤立分散

《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多方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于是乎,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情境的创设”,认为 “情境”设计越多越好, 却忽略了对情景的有效组织,使课堂教学成了孤立、分散的情景堆砌。

问题三:情景设计脱离学生生活,缺乏真实性

《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这个现实背景既可以来源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也可来源于思品本身。但不管来源于哪里,情境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但很多情境设计常常是我们老师一厢情愿的自作多情的表演,由于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视野,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由于存在以上这些问题,情境设计常常“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却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没有几个人能够看懂“这摇曳多姿的季节”。要使情境教学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的有效性,还必须注意课堂教学策略。

二、情境设计的相关策略

1、情景设计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一位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节《人生难免有挫折》时,导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学生比赛抢凳子坐,抢赢的坐在凳子上,没抢到的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在一阵阵欢快的音乐声中,学生踊跃参与,不管是抢到的还是没抢到的,都无比兴奋。活动结束后,老师问:“没抢到凳子的同学是什么心情?”学生纷纷表示虽然没抢到凳子但是也很高兴,老师试图引导学生说出伤心等心理,学生却体会不到,老师只好自己点题说这是比赛失败遇到挫折时的心理体验。

这是一次很不成功的情景导入设计,执教者为了创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设计了欢快的音乐和学生节目表演,但和本课的主题——挫折刚好是两种不同的心理体验,自然学生也体会不到挫折感。

假如能在抢凳子的过程中配以紧张的音乐,比赛结束后取消节目表演直接问失败的学生服不服,什么感受?效果肯定会更好。

因此,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所在,解决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切忌在情境中钻牛角尖、“绕远路”。因此,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学习新课标,熟悉每节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学习心理学,了解每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活动,不要认为我知道什么,学生就知道什么,我会怎么想,学生就会怎么想。

2、要注意情境的内容和形式

应根据课程的内容和不同的年龄段来创设,情境要与本课题的主题相符,不能离题太远。切忌牵强附会,让情境成为课堂的“摆设”甚至是“败笔”。

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知识助我成长》时,有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情景一:《大眼睛苏明娟》导入课题;

情景二:《白芳礼老人的故事》明确教育的含义;

情景三:《狼孩的故事》明确教育对个人的意义;

情景四:中国与发达国家人口接受教育对比表,明确教育对国家的意义;

情景五:中学生小余家境困难辍学,明确受教育权的含义;

情景六:辩论孩子不上学是个人私事吗?明确义务教育的含义;

情景七:出示七年级学生入学收费标准,明确义务教育的特征。

该教师在课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借助活动、图片、表格等多种手段创设了多个情景,但整堂课时间安排过于紧凑,疲于应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该教师在每个小环节都创设了相应的情景,共计七个情景,而各个情景是孤立的、分散的、缺乏衔接,没有整体性。

学生理解情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入下一个情景需要一个过程,而频繁地转换情景无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理解情景,反而干扰了学生的学习。

同样一节课,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情景一:两个放羊娃(聂海胜)的故事对比导入课题,学习教育的含义。

情景二:分析两个放羊娃的不同命运得出教育对个人的意义。 情景三:播放放羊娃聂海胜的航天路视频感悟教育对国家的意义。 情景四:放羊娃的求学路,学习受教育权和义务教育的含义及特征。 情景五:续写接受教育的放羊娃的人生,情感升华。

该教师虽然也设计了五个情景,但五个情景都是围绕两个放羊娃的故事展开,通过巧妙设计,使知识和情感升华在这两个放羊娃的故事中完成,情节简单,思绪更清晰,学生轻松的获得知识,提升思想认识。 3、情景创设要和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要有延续性

情景设计在一节课中应该保持完整,前后一致,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设计的情景如果是多个,那也应该围绕一个主题,有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情景,成为课堂的主线。如,上例中五个情景都是围绕两个放羊娃的故事展开,就使整节课各个情境设计环节环环相扣,情境设计有了延续性,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学习体验。

4、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

学习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这方面感受多,体会深。

如在教学科教兴国战略时,如果一味的讲解国家科技工作人员创新的事例会让学生觉得创新能力是科学家才具备的。如果举例学生解答数学难题用不同的方法,或在生活中变废为宝也是创新能力的体现,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创新就在我们身边,还能激发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热情。

教学情境是为学生学习而创设的。只有学生走进情境,才能有所知,有所悟。所以,情景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那才真正体现情境设计的价值。

5、情境创设要贴近日常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包罗万象,学生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人生经历。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社会生活入手,教他们认识真假善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第7篇

 

每一位走上讲台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受到学生的欢迎,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有所收获。然而,并非所有希望都能变成现实,从小学教育教学活动实际情况看,现实中,许多课堂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负效的。这种情况在农村学校更为严重。教师应该如何在农村中寻找高效理想的品德课堂?在此,我就个人对这方面的认识谈谈点滴浅薄的看法。

 

一、教师教的改变

 

1.教师教学观念一定要改变。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品德课程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受应试教育的干扰,学校教育工作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当前有些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只重视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思想品德课教学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重智轻德”的观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刻认识到小学品德教育在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重视学生品德教育的同时,加强品德课教学研究,认真上好品德课,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推进品德教学顺利进行。

 

2.教师应充分吃透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依据,每一位教师在上课之前是否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是极为关键的。有些老师课标意识淡薄,甚至备课都不看课程标准,只是照本宣科地读教材,殊不知,教材不是唯一资源。就思想品德而言,其内容可涉及自然、人文、历史、现实、中国、外国等,仅凭教材上有限的内容,很难做到创造性使用教材。所以品德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吃透课程标准,研究透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活跃性。曾听一位老教师讲五年级下册“校园红绿灯”,教学流程是这样的:第一步,请一位学生读课文中的事例,教师由此引出课题。第二步,教师讲校园中有哪些规则?第三步,学生不能做哪些事。这节课上,教师除了上课前请学生读了一则事例外,整节课都是教师讲,既没有充分利用课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又没有师生双边活动,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就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课堂模式下,老师是努力的、尽职的,却不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因为这位老师忘了“学生才是学习主体”,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营造民主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提供较多讨论、回答、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局面。

 

因而,我认为理想的品德课堂模式是:情境——发现——释疑——解惑。教师创设情境,注重知识发生发展过程教学,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则明理,从而有效掌握知识。

 

二、学生学的转变

 

1.提高学生学习品德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大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品德课教学中若能培养起这种良好的兴趣,对提高学生品德素质及促进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将是一种有效途径。

 

若学生没有学习品德的兴趣,任授课者怎样精讲,学生都不会主动学习、主动动脑筋,则只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如果满怀兴致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那么学生的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就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品德课课程标准强调儿童要通过生活学习生活,让他们在主体活动中获得经验,通过对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构建优良的品德素养。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有着独立精神的个体,可是一到实际课堂,大家就是放不开手脚,处处担心,时时不放心。

 

其实,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师的启发才会生效。比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累了》这一课前,我让学生课前行动起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社会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地球受到伤害的事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还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学到很多东西。

 

然后,我们在课上就可以针对孩子们收集到的内容展开交流,可以让他们展示照片、播放录像,或者集中讨论,让学生直接形象地体会地球受伤很严重。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主人翁的感觉,更好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树立起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3.知行统一,渗透良好的品德修养。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结合实际,进行明理导行的教学实践,力求做到思想性和知识性、实践性与针对性有机统一。知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走出校门亲身实践的机会,同学们广泛展开实践,融通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构筑了三位一体的教育阵地,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人格。

 

如讲授“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时,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调查,清理小广告,参观学校旁边的小河等,增强学生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这种转变是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的。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陶冶,终身受益习惯逐渐养成,责任感逐渐增强,并为他们最终形成良好的品格,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深远影响。

 

理想有效的品德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提升思想品德课有效性的方法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理想的品德课堂是思想品德教师共同追求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总结,寻找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只要我们不断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相信每位教师一定会在教学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

第8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生活化 内涵 原则 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应充分认识到生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性地位,以生活为基点来考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所有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引领生活,并最终融入生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要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让思想政治教育应回到人自身,回到人的真实生活世界。采用贴近生活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引导学生去领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放学生的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从被动适应社会到主动参与创新,最终达到全面、主动的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

一、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教学,让学生从发生在身边的鲜活的事例中去感悟、体验、理解思想品德课所讲述的道理;通过课后社会实践,知道用所掌握的思想品德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行动,为现实生活服务,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是对生活世界的回归,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结晶,也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在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现实的人出发,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将教学的主体置于生活,教学的目标贴近生活,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教学的方法融入生活,从而确立一种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新教育模式,引导学生用切身的生活体验去感悟、去生成、去发展,最终以生活化的方式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果,实现“知”与“行”、“学”与“做”的统一,实现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并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一方面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和获得启迪;另一方面,生活化教学不等于生活本身,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要遵循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内容、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避免因知识脱离生活实际而带来的种种负面问题。因此,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必须遵循实践性、互动性、系统性的原则,才能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实效。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课堂导入“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思想品德知识和情境,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而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瞄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结点,有意识地和学生一起从生活中寻找与课本中知识有联系的、熟悉的场景、事例,用丰富的生活素材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科知识的联系,使生活素材与教材知识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一开便能吸引学生,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沟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学习过程“生活化”

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活的教育需要活的课程,而活的课程的内容主要来源于生活世界,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使每个学生学好课程,热爱课堂。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以回归生活的课程观为指导,强调理论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生活化语言,降低了难度,擦亮智慧之火,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倍感亲切,加上与生活密切联系,所以学生记忆深刻,学得扎实。从而使课堂不仅仅成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以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

如,在学习《我和父母》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面对本来文化素质就不高的父母,我们该如何与他们相处?”“我们怎么才能做到懂父母的心?”同学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结合己家庭的实际情况,重新认识自己的父母,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与父母沟通,更好地改善亲子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增强了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引发了学生人生价值的思考。

3、课堂语言“生活化”

课堂语言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将教学置于生活的再现,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应该显示其生活化的特点。政治理论知识比较多、抽象,但通过教师的生活化、人性化的语言来阐述一定的思想观念,不仅使课文内容可以变得生动、简洁、易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开启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获得精神上满足,而且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

4、活动开展“生活化”

“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对教育的启示在于: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中的社会活动,生活世界是教育发生的场所,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深化学生的认识,就必须延伸课堂教学,把课外实践活动纳入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内化知识,形成共识,促进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形成

如,在学完《维护消费权》一课后,安排“搜寻计划”调查活动,让学生到商场、社区、消协调查有多少曾在商品交易中上当受骗的事例,调查他们受骗后有没有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法途径,用展示资料或编成小报等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通过这样一个参与体验的过程,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生活即教育”,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让生活走进初中课堂,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实践课改精神,推进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第9篇

一、正确理解新课程的内涵,把握教材与课程的关系;学习领会新课标内容,从教学体系的高度来把握教材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也都是课程。教材仅是课程的一部分,它不等于课程。教材依据课标来编写,可以有不同的版本,编排体系也不尽相同。因此,学习领会新课标内容,从教学体系的高度来把握教材、灵活使用教材意义重大。教师要认真阅读和钻研思想品德课标,明确本学年和本学期的基本课程目标及考评标准;掌握本学年和本学期的基本课程内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每一课在本学期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课标倡导的课程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课时要求等。

二、要灵活使用教材,就要通读教材,把握教材的逻辑体系

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版本的教材对教学来说是很重要的。教材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教学资源。搞好教材解读,不仅对于切实把握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德育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确定教学目标、贯彻教学原则、选择教学方法很重要。因此必须做好教材的解读、分析和研究工作。教材分析、解读要基于课本,但并非完全地再现课本,而是忠于课程标准和课本基础上的创造。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本质特点,思想教育是一切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根本任务。为了使用好课本,还需阅读相关教参及其它资料,以便发现不同,启发思路,完善课本内容,把握知识点的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要求,以便很好的把握教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

三、要灵活使用教材,就要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适当调整、拓展、补充教材内容

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和与时俱进性的辩证统一,是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的本质特点。教师在使用教材中应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寻找贯穿于各个知识点的主线,通过归类、比较与综合等形式,将分散在各课次、各学科中独立的内容串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人教版)教学中,可把第四课“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内在联系整合起来进行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体把握。若教材不能实现课标要求,就需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由于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形势的发展结合紧密,往往教材编写的内容滞后于思想政治形势的发展,需要灵活调整补充。教材中有些知识点叙述简单,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把握还得适当拓展、补充。教材不是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适应,对学生的要求应是弹性的,因人而异。在教材的选择和利用上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敢于质疑教材,弥补教材的不足,以开放的心态完善、发展教学内容。除用好教材外,还要了解学生和社会,搜集整理相关信息材料及师生员工行为的闪光点,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为本课程的教学服务。

四、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灵活使用教材

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发展需要、现有的理论知识水平、能力基础,思想状况和关心的社会热点,及认知上、心理上和思想上的障碍。把握学生的生活经验、思想观点和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与教材原理的矛盾点。以学生思想行为上的闪光点和教材原理为教育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课堂,灵活处理“突发事件”,变其为教学资源。从实际出发,发挥传统的和现代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处理教材。有了这些活的资源意识,教师才会把学生在课堂上的问答、活动等看做是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造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五、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品德课的趣味性、实用性

第10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幸福感”是指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和心理体验,包括满足感、快乐感、价值实现感。如今,“幸福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一、思品课教学“幸福感”教育的必要性

将“幸福感”教育引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

首先,在思品课教学中进行“幸福感”教育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也是思品课教学的本质需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本质与新课标的目标是一致的。学校要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灵活运用鲜活的时政素材,采取多种途径开展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幸福感”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幸福感”源泉的挖掘、对影响“幸福感”因素的分析、对延伸“幸福感”良策的探究,正确认识“幸福感”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其次,在思品课教学中进行“幸福感”教育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学生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沐浴着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春风,物质生活富裕,生活方式现代,思想观念开放,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有幸福的感觉。但是他们的“幸福感”只停留在感性层面。所以,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系统的“幸福感”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识,培养理性思维,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眼光看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思品课教学“幸福感”教育的实践

“幸福感”教育不是单靠一节思想品德课就可以达成教育目标的,而是一个课前体验感悟、课堂探究思考、课后延伸提升的过程。我认为可以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课前准备(感悟体验)。设计一个关于“幸福感”的调查表,在学生中开展调查,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和材料;要求学生写一个发生在自己或自己家人身上的体现幸福生活的真实故事;动员学生走进社区生活,调查社区或本地区经济、生活发生的变化谈对“幸福感”的认识;让学生上网搜寻关于“幸福感”话题的典型材料。这些准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身边的故事、社区的变化、国家的政策掌握第一手关于“幸福感”的资料,形成对“幸福感”的感性的、基本的认识,为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步:课堂教学(探究思考)。教学形式可以是专题探究,也可以是时政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开展“幸福感”教学,如创设情境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利用多媒体进行“幸福感”时政报道;在获得了很多感性资料的前提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整合课本中与“幸福感”有关的观点和范例资源,设计带有冲突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理性思考,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三步:课后延伸(提升内化)。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不是要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道理,把学生的脑袋变成知识的储藏器,而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认识、内化情感、践行品德,所以,“幸福感”教育的课后内化践行非常重要。我认为,在学生积累了充分的感性材料后,开展后续的“幸福感”教育实践活动十分必要。践行与内化是相互依存的,内化是情感的内化,践行是行动的践行。

通过在思品课教学中进行“幸福感”教育,笔者深刻体会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必须突破教材和课堂的束缚,树立以教材为依托、以时事资源为载体的教学理念,遵循“生活―教学―生活”的教学逻辑起终流程,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主动走向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利用丰富多彩的时事资源,扩展学习空间,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落实的思想品德课堂,完成新课标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

第11篇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程 新标准 生命教育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制定和印发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对于思想品德课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相比,《标准(2011年版)》更加凸显了生命教育的内容。针对这一变化,分析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体会其中蕴含的课标理念,对于指导思品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展现“变化”的具体内容

(一)变化之一:从无到有。

与《标准(实验稿)》相比,《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生命教育新增添的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增添了“珍爱生命、感悟人生”内容;2.在课程内容上,增加了“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的内容;3.在课程内容上,增加了“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的内容。

(二)变化之二:从有到新。

在《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标准(2011年版)》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也有了新的调整和变化:1.在《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将《标准(实验稿)》中“热爱生命”改变为“感受生命的可贵”;2.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将“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改变为“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3.在课程内容上,将“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改变为“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二、寻找“变化”背后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带来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理解。

近年来,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从2003年的“非典”事件开始,我国开始步入公共危害事件频发阶段,如05年云南旱灾、08年特大冰雪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灾害、2013年H7N9病毒肆虐等。这些灾害促使我们关注人类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沙尘暴、雾霾、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凸显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造成的不良影响,引发了对生命质量的思考。同时,在自然灾害中还显示出公众缺乏自救自护的常识及自救救人的能力不足,据此,指导学生进行自救自护也成为教育改革关注的重要部分之一。

(二)人才竞争、不良的生活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对生命的误解。

面对日益白热化的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加上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集中,对处于教育终端的学生而言,学习的压力可想而知。同时,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对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危害健康的行为缺少正确的引导,因而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进而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同时,网络等媒体的发达使得社会负面信息迅速扩散到学生群体,容易产生效仿行为,带来连锁反应。

三、品读“变化”反映的课标特点

(一)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凸显生命教育的时代性。

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既是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更是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育“育人为本”,要将推动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人的发展离不开生命的延续,离不开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生命教育的内容在《标准(实验稿)》中有所体现,但是仅仅体现在课程目标中。与之相比,在《标准(2011年版)》中,国家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增添了“珍爱生命、感悟人生”内容。将这一要求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之一,凸显了当下时代背景下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在课程内容上,将“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改变为“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从“知道”向“理解”的转变,提高了对学生认识人类生命与自然关系的要求;从单纯的人类与自然的整体、部分关系,到人类生命对自然的依赖关系的转变,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环境问题频发的社会背景下,这种转变显示出强大的适用性,因而更具时代性。

(二)生命教育内容具体化,彰显生活主题的活力。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基本规范和质量的要求。《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将“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表述改变为“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这一变化将学习感受生命的具体内容提示了出来,更加明确了要培养“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可以说,与《标准(实验稿)》相比,这种表述的变化将思品课中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明确下来,显得更加具体,更具有指导性,便于教材编写者、教学工作者等进一步理解本课程的教育目标。

相较《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内容上,《标准(2011年版)》增加了“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内容,提出学生要具备基本的自救自能力。关注当下学生在自我救护的方面能力不足,从生活实际出发,注重救护生命的能力培养,将生活主题与学科主题相结合,体现了生活化的课标理念。

(三)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在过程中促进观念与行为的养成。

情感,不仅体现为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热情,还体现为情感本身的体验和内心世界的丰富。[1]思想品德课程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将思想品德转化为内心情感需要和道德行为。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通过感受生命的可贵,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在行动中落实贯彻这一价值观。

《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中用于表述生命教育内容的动词有:热爱、知道、体会、认识;《标准(2011年版)》中用的是:感受、养成、理解、认识、珍爱。由此可见,在《标准(实验稿)》中涉及情感的词汇只有热爱、体会两个,在《标准(2011年版)》中有感受、理解、珍爱三个。在数量的增加及词语的替换中,突出了对情感的关注,用“珍爱”代替“热爱”更加显示出对待生命的珍惜之情,用“感受……的可贵,养成……的人生态度”的表达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地位,突出了人生态度要从“感受”的情感中深化培养,“养成”一词也暗含了《标准(2011年版)》重视过程观,强调学生态度、行为的培养要在过程中实现。

四、研究“变化”带来的教学启示

(一)从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入手,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提出了“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的新内容。就具体内容而言,生命形态的多样性一方面表现在人类生命与其他生物的生命的平等地位、个体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的平等性,另一方面表现在个体的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多样性。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进行生命教育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命平等出发,理解人类与其他生物、与自然的关系;从个体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的平等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尊重、不漠视他人生命,同时尊重、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在理解个体生命时,要引导学生分析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尊重人的双重生命价值,不仅要看到生命的短暂易逝,更要看到生命创造的永恒价值,让学生在对比感悟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直面消极事件,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命态度。

合理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是因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代被凸显出来。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的活跃使得学生接触的社会信息越来越多,时效上也越来越快。在这样的客观现实下,对待生命的负面影响也能快速地波及学生群体。比如,出现了学生因考试考不好而自杀的新闻后,媒体的报道、社会的轰动容易带来效仿行为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一味地回避此类问题,应加强对这种负面影响的教育。一方面要利用正面事例的积极影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另一方面要通过负面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客观评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命态度。

(三)从情感体验出发,以境促情,以情养行。

德育的过程不同于知识的认识过程,生命教育更侧重于形成对待生命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道德培养应该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外在强加的意识很难在个体的内部形成新的道德概念。”[2]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不能简单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观念的说教,教师应善于利用并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产生情感体验,利用情感的力量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并指导学生行为的养成。例如,感受个体生命的可贵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关于生命孕育的过程,并用列表的形式呈现母亲孕期纷繁复杂的注意事项,以此体会“我”生命的来之不易。把握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由自己的生命推向他人的生命,认识每个人生命的不易,再辅以同龄人轻易结束生命的事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观念和情感去评价这种行为,在情感的碰撞中理解并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的内容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实施生命教育需要依靠的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这一门课程,更需要依靠多种学科、多种教育途径的共同作用。《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生命教育内容的变化更加便于生命教育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实施。思想品德教师认识这一变化,理解这一变化,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新课程标准,认识和理解思想品德课程的时代作用。

参考文献:

第12篇

又一次紧张而忙碌的段考活动结束了,听着同办公室老师不停地唠叨:“这个班的学生考得真不错!那个班的学生咋回事?为啥分数那么低?怎么还有个位数?”我在一边发愣了,难道这就是我们思想品德课教育的目的吗?高分固然重要,但高分的学生整体素质就高吗?

根据《中学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所有这些总目标的要求难道就是一个高分就可以决定的吗?

纵观自己的教学生涯,我认为要完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我的思想品德课堂上,我会教会我的学生:

一、课本知识

学生时代是学习知识的时代,学生的很多知识是从课堂上得来的,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要力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把课本上该教给学生的知识传授完。但这种传授不是很多人认为可以轻视的“小学科”,只要让学生读、画课本知识点即可。它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合理科学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综合能力

现今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所谓的高素质其实就是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人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还应该教会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不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会运用课本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应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个人素质的提高

现今社会,权钱至上的观念让很多学生迷失了方向,学生的梳妆打扮和言谈举止很多不符合他们自己的身份。每当看到这种情况我都会深深自责: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你尽到责任了吗?所以说,在我的思想品德课堂上,我都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去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明确自己的目标,改正自己错误的举动。

思想品德课,它是一门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素质、帮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课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个担当此责任的教师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长葛市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