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身体护理

身体护理

时间:2023-06-02 09:59:38

身体护理

第1篇

随着人们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性化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延伸,已渗入到方方面面。在手术护理中,如何减轻由于手术而“合理”的暴露病人隐私部位而引起的病人不同程度的情绪及心理变化,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1 尊重病人的隐私权

1.1 隐私权的概念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1.2 尊重病人的隐私权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尊重病人的知情权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这些隐私是病人在就诊过程中只向医师公开的、不愿让他人知道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或私有领域,如可造成患病人精神伤害的疾病、病理生理上的缺陷、有损个人名誉的疾病、病人不愿他人知道的隐情等。医师应为病人保守秘密,未经病人本人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为病人保密,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2 保护手术病人的隐私应采取的措施

2.1 安慰病人,消除病人的心理压力 手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应激源,病人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恐惧、焦虑,且敏感性增高,猜疑心加重。作为手术室护士,要在术前去看望病人,讲明手术需要的体位和暴露的部位,尽量取得病人的同意和配合,避免病人因没有精神准备而产生心理反应和负担。

2.2 换位思考,恪守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文化层次及传统的社会观念不同,病人对隐私的认识也不同,有的病人对身体隐私部位较敏感,手术室护士应通过换位思考从诊疗要求和病人的权利考虑,使手术护理更合理化更人性化,给病人提供愉快、安全、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让病人有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因而从容坦然地接受手术治疗。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对患者产生影响,尤其是身体有缺陷的患者,因此在手术中要严肃认真,不谈论与手术无关、涉及病人隐私的话题。

2.3 加强手术中各种保护措施

2.3.1 麻醉配合以及进行各种护理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过分暴露病人的躯体 如在行椎管内麻醉时,需暴露病人的背部和臀部,这时就需要给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理解配合。

3.2 做好解释工作 因手术需要摆放各种体位而必须暴露病人隐私部位时应在病人麻醉前清醒状态下做好解释,以免手术结束后病人有被侵犯隐私的感觉而产生负面情绪。手术野消毒时将病人身上的小被轻拉于腿脚部,消毒后尽快覆盖消毒治疗单,不仅使病人感到有被覆盖,而且弱化了暴露的过程,让病人有被尊重的感觉。

2.3.3 对病人隐私部位进行手术时 要减少手术间参观人数,控制人流,减少病人的羞怯感与不安。手术医生、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及参观人员在场的情形下进行导尿、体位摆放、术野消毒等操作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和伤害[1]。手术结束,要给病人穿好衣裤,根据季节覆盖合适的被单,护送病人出手术室。

2.3.4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作为临床教学医院,在临床教学活动中,把病人当做“活教具”让学生观摩实习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把病人的个人信息、身体隐私部位、个人秘密等暴露大家面前会使患者觉得自身人格、自尊的侵犯和伤害[2]。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遇到较少而又具有教学意义的病例,应对病人进行说服教育,取得理解和同意后,方能进行临床教学,使病人隐私得以保护。2.4 加强对病人隐私健康教育的指导 手术室的责任护士要主动热情访视病人,向病人提供一些有关手术方面的信息及护士给予的保护性措施,取得病人的理解。同时对病人提出疑问要给予解答,使其消除对手术中因暴露身体而产生的顾虑。

3 体会

诊疗护理过程中,通过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自觉保护病人隐私并自觉转变为一种行动,使病人就医时不再尴尬,不感到人格尊严在滑落,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在手术中保护病人的隐私权是每个医务人员的法律义务和责任,维护病人的隐私不仅是维护病人的利益,也是维护护士的利益,既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也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2篇

1.1研究对象

在知情同意条件下,随机抽取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395名。所有受检对象的身体均无畸形,无重大疾病和手术史。

1.2研究方法

1.2.1检测方法

利用日本百利达公司生产的MC-180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的体成分,选取躯干、四肢的肌肉量和脂肪量进行分析。

1.2.2采集条件

①测试前受检对象无剧烈运动,心情平静,排空二便;②摘除与身体接触的金属饰品;③双脚裸足站立在人体成分分析仪上,根据分析仪提示手握电极时,受检者双手握住电极;④测试时间在20s内完成;⑤测试前均对仪器进行校正,并由专人负责仪器操作。检测时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及采集条件进行操作。

1.2.3体质状况评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关于利用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判定体质状况的标准,以BMI<18.5为体重过低,18.5kg/m2≤BMI<23.9kg/m2为体重正常,24kg/m2≤BMI<27.9kg/m2超重,BMI≥28kg/m2为肥胖[6]。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体成分相关数据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各均数间两两比较用LSD。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学女大学生的整体健康状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关于BMI的评定标准,受检的395名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中体重正常人数为255人,占总受检人数的64.56%;体重过轻人数为119人,占总人数的30.13%;超重人数为17人,占总人数的4.30%;肥胖人数为4人,占总人数的1.01%。

2.2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全身和躯干肌肉和脂肪分布情况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年龄段全身和躯干的肌肉量和脂肪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身肌肉量在21岁分别与18、19、20、22、23、24、25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躯干肌肉量的比较,21岁分别与18、22岁比较,18岁分别与23、25岁比较,22岁分别与23、24、25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9、20岁分别与21、23、24、25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19、24岁全身脂肪量、躯干脂肪量分别与22、23、25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2.3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的四肢节段性肌肉量和脂肪量分布情况

右上肢肌肉量明显高于左上肢肌肉量(P<0.01);而脂肪量右上肢则明显低于左上肢(P<0.01),见表2。分别对四肢的肌肉量和脂肪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段左上肢肌肉量和脂肪量、左下肢脂肪量、右上下肢脂肪量总的来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右上、下肢肌肉量和左下肢肌肉量总的来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左上肢肌肉量在21岁分别与18、21、22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岁分别与19、20、24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上肢肌肉量在21岁分别与22、23岁,24岁分别与23、25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岁分别与18、19、20、24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下肢肌肉量在18岁与24岁,19与25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岁分别与18、19、20、22、23、24、25岁,24岁分别与19、20岁,25岁分别与20、22岁,20岁与24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下肢肌肉量在18岁分别与21、25,23岁与24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岁分别与19、20、22、23、24、25岁,25岁分别与20、19岁,24岁分别与18、19、20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上肢脂肪量在23岁分别与19、24岁,18岁与22岁,24岁与25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岁分别与19、24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上肢脂肪量在18岁分别与23、25岁,23岁与25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岁分别与18、19、24岁,19岁与23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下肢脂肪量在18岁与22岁,19岁与23岁,24岁分别与23、25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岁分别与19、24岁,23岁与25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下肢脂肪量在23岁分别与19、24岁,18岁与22岁,24岁与25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岁分别与19、24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本研究中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体重异常人数为140人,占总人数的35.44%,其中体重过轻人数占30.13%,超重和肥胖学生人数占5.31%。有研究表明适当的体育运动可改变机体的肌肉和脂肪分布,从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体重过轻人数偏多,除了女生自身爱美之外,还与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密切相关。现在很多医院招聘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时除身高要求之外,还有外在的形体美要求。为此,很多女生为自己在今后的就业招聘中脱颖而出增添一份自信,除增加体育运动之外,在日常生活中盲目过度控制饮食以保持苗条身材,这是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体重过轻人数偏多的原因之一。而出现超重和肥胖的学生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是由于饮食无节制、经常食用高能量食品以及缺乏体育锻炼有关。

3.2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躯干四肢肌肉量和脂肪量的年龄变化

不同的人群由于其遗传素质、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等不同,体脂分布及其占体质量百分比均可能呈现各自的特点。本研究结果显示:躯干、四肢的肌肉量和脂肪量呈波浪式变化,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躯干四肢的肌肉量在20岁之前无明显变化,但在21岁年龄组的躯干四肢的肌肉量达到阶段性高峰,而躯干四肢的脂肪量在22岁达到阶段性高峰。护理学专业女大学生各年龄段的全身肌肉量和躯干肌肉量均高于百色市苗族青少年,主要考虑是女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已完全,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致。躯干四肢的脂肪量与广西汉族女大学生相比,四肢脂肪量在18、19岁年龄组明显低于汉族女大学生,躯干脂肪量在21岁年龄组之前亦明显低于汉族女大学生,出现这种差异除了遗传、民族因素之外,还可能与护理学专业的特殊性有关,护理学女大学生比汉族女大学生更关注自己的形体美,此外,亦有可能是护理学女大学生的生活水平比汉族女大学生低所致。

3.3护理学毕业女大学生的身体节段性分布

第3篇

关键词:全身隐球菌病;儿童;治疗;护理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1岁,因"发热、咳嗽5d,腹痛半天",外院治疗疗效欠佳,于2014年3月20日16:30急诊抱送入院。入院体查:T:39.4℃,p:122次/min,R:32次/min,BP:107/72mmHg,spo2:94%,神志清楚,精神差,表情痛苦,右侧腹股沟区可见长约3cm陈旧性手术疤痕。全身皮肤无皮疹,颈部扪及数枚绿豆大小淋巴结,颌下、腹股沟可扪及数枚蚕豆大小淋巴结,质硬、活动、无触痛;未见鼻扇,唇红,口腔黏膜光滑,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音。心界不大,心率122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坦,上腹稍紧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扪及,墨菲氏征阴性,肠鸣音4次/min;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温暖;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培养提示新型隐球菌,颈部淋巴结活检提示淋巴结隐球菌病,胸部CT提示支气管肺炎改变,肺炎支原体抗体:1:160+,EB病毒DNA:1.25E+5,,血常规:白细胞:20.6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7.1%,血小板502.0×109/L,血生化:谷丙转氨酶:145U/L,C反应蛋白:124.8/L,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头颅MRI未见异常。诊断:①全身隐球菌病;②肺炎支原体性肺炎,③EB病毒感染,④肝功能损害,⑤脓毒症,⑥急性胃炎,⑦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2治疗

2.1抗感染 氟康唑(60d),两性霉素B脂质体(35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钠,喜炎平,炎琥宁。

2.2对症治疗 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维生素B6止吐,还原性谷胱甘肽护肝,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氨溴索化痰,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双嘧达莫抗凝,地塞米松减轻两性霉素B副作用,胎盘多肽增强免疫力,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调节肠道菌群,沙丁胺醇解痉等。

3 护理体会

3.1预防感染 予床旁隔离,条件允许最好住单间,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内温湿度适宜,注意病室卫生,病室空气消毒2次/d,患儿出汗较多,及时更换衣物,保持床单位清洁,进行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予患儿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以提高患儿抵抗力、免疫力,提高耐受力减少感染机会[2]。

3.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该菌可累及多个器官,且该患儿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应注意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尤其注意患儿有无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以及时进行治疗。

3.3用药护理 根据医嘱用药,注意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用药前告知患儿及其家属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两性霉素B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的首选药物,开始用小量,0.1mg/kg・d,如无不良反应,渐增至1~1.5mg/kg・d,疗程1~3个月。静注时用5%葡萄糖液稀释,浓度不超过0.05~0.1mg/ml,缓慢静脉滴注,每剂不少于6h滴完,避光输注。浓度过高易引起静脉炎,滴速过快可发生抽搐,心律时常、血压骤降,甚至心跳停搏。多数患者于静脉注射时常见的药物反应有:①寒颤高热;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③静脉炎;④对肾脏及造血器官的损害,大剂量时可致肾小管坏死、钙化。长期用药可发生正红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其他副作用尚有胃肠道出血,视力模糊,个别婴儿可发生紫斑、抽搐、剥脱性皮炎及肝功能衰竭等。长期大量用药后可致失钾,引起低血钾症,重者可致心肌缺钾而停搏死亡。注射部位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最初输液部位宜先从四肢远端小静脉开始。用药期间,应每隔3~7d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血清肌酐>2.5mg/dl时用药应减量,尿素氮>40mg/d应停药,停药2~5w恢复正常[3]。氟康唑有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其次为皮疹和头痛、头晕、失眠等。

3.4心理护理 患儿已经11岁,处于学龄期,对疾病有一些自我感知,且本病疗程较长,病情易反复,患儿和家属存在恐惧和焦虑心理。要多与之沟通,告知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儿及其家属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适当安排一定的学习,以增强患儿的信心。使用激素会使患儿有形象上的改变,多与患儿沟通,减少患儿的自卑心理。

3.5出院指导 告知患儿及其家本病的相关知识、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切记不可自行停药,定期到医院复查,鼓励患儿平衡饮食的重要性,适当锻炼,以增强抵抗力。注意卫生保健,忌食腐烂变质的梨、桃等瓜果,防止鸽粪、鼠粪污染环境。

小儿全身隐球菌病特别是隐球菌性脑炎如不治疗几乎全部死亡,经适当的治疗后,其病死率降为25%,多系脑干受压致死.即使治疗成功,往往遗留视神经萎缩、脑积水、性格改变甚至痴呆[3~5]。该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治愈出院,未留后遗症,取得患儿家属高度赞誉。医护人员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给予优质护理,可以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孟小英,江载芳,王怀香,吴凤岐.小儿全身隐球菌病诊断分析[J].中华儿科儿科杂志,1997,35(6):323.

[2]张德丽.治愈儿童全身播散球菌病1例的护理体会[J].四川医学,2005,26(6):697.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56-1057.

第4篇

文/张晶

当身处一个安静的环境时,你能听到自己均匀的呼吸声、有节奏的心跳声、每分钟几次的肠鸣音……这些来源于体内的声音是生命活力的表现。人体还有一些不该有的“噪音”,它们的出现常常为健康亮起“红灯”。

耳鸣:出现铃声、哨声、波浪声要小心衰老到来

如果你平时耳中出现铃声、哨声、波浪声、蝉鸣声等,而周围环境并没有相应声源时,就得小心了。这些人从外表上看,至少比实际年龄老10岁。严重的耳鸣不但影响听力,干扰正常睡眠,还会引起焦虑、烦躁或抑郁等一系列精神问题。

磨牙:长期磨牙可引发牙周疾病

磨牙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尿酸增多症等的表现。另外,当人们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增大时,也可能磨牙。别看磨牙事小,长期磨牙会引起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广泛损耗,不但可能引发牙周疾病,还会导致面容苍老,影响美观。

咳嗽:过敏性鼻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心脏病引起的肺淤血,甚至外耳道异物都可能引发咳嗽

当食物呛入气管、吸入刺激性气体时,咳嗽能将呼吸道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体外,这样的咳嗽不能强忍。中医讲“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过敏性鼻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心脏病引起的肺淤血,甚至外耳道异物都会引发咳嗽。因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时,应快去医院就诊。

打嗝:打嗝一天以上,警惕胆囊炎、消化道溃疡等病

短暂的打嗝是一种机体保护反应,但如果连续出现或顽固难愈,可能预示胆囊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关节响:警惕腱鞘炎、滑囊炎、半月板损伤

关节腔中有起作用的液体,里面又溶有气体。当活动关节时,就会把这些气体从液体中挤压出来,从而发出声音。当关节屈伸过度时,常会有“啪”的一声关节弹响,一般不会影响健康。但如果关节经常弹响,且伴有疼痛和活动障碍则要注意了,可能是腱鞘炎、滑囊炎、半月板损伤等骨关节疾病。

腰痛的家庭护理

文/柳根哲

热敷、冷敷看情况

一般人腰痛时都会选择热敷。但因腰扭伤开始疼得厉害时,需先采取冷敷来缓解疼痛。选择不对,会使疼痛加重。

冷敷使患部发凉时,引起其局部血管收缩,造成血循环不畅,使肌肉组织的血液减少。此时冷敷就产生类似麻醉的作用而发挥镇痛效果,并散发肌肉组织间的热,达到抑制炎症的效果。所以,发生急性腰扭伤等初期剧烈疼痛,出现感染、炎症症状及运动后的肌肉热胀等出现时,冷敷是最有效的处理方式。

那么何种情况适合采取热敷呢?热敷的作用和冷敷相反,它能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进而使肌肉组织软化。故对于肌肉酸痛,已过急性期的腰痛、腰肌劳损等,热敷是一种很好治疗方式。但要注意的是急性腰扭伤疼痛剧烈时、炎性水肿时,热敷会使疼痛进一步加剧。

最宜的时间是15分钟

虽然皮肤会在短时间内随着外在因素而改变温度,而筋膜下组织却经过一段时间才会降温。因此冷敷需持续15分钟以上,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相反,冷敷时间过长,反倒会使肌肉变得僵硬。一般来说,冷敷时间10-20分钟最为适宜,所以冷敷时要留意时间千万不能过长。而让热敷达到最佳效果,同样需持续15分钟以上为最佳。

选择腰部最放松的睡姿

第5篇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鼻内镜 ;鼻窦手术 ;护理; 手术配合

鼻内窥镜手术改变了传统手术模式,手术方便,视野清晰,范围扩大,并可示教。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完善,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 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重要手术方式,与传统鼻窦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且最大范围的保存了鼻腔生理功能,术后复发率低。现将我院自2012 年1月至2013年6月进行的218例鼻内镜手术配合过程及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18例,其中男146例,女72例,年龄在19~71岁,平均.42岁。鼻窦炎伴鼻息肉136例,鼻窦炎伴鼻中隔偏曲65例,单纯慢性鼻窦炎14例,上颌窦病变伴鼻息肉3例。本组病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根治术及鼻中隔矫正术。全部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及麻醉全过程,麻醉清醒后无鼻腔大量出血及烦躁不安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恢复良好。

1.2 术前准备 (1)患者准备 全麻术前禁食12h,禁水4h,术前剪鼻毛,清洁鼻腔,男性患者刮胡须。手术室护士应在术前一天访视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入室程序,深入浅出的讲解手术方法、疗效及术中配合的有关事项,说明鼻内镜手术的优点,重点说明全麻手术无痛苦,像睡眠一样,指导患者如何与麻醉师配合及鼻腔填塞后进行张口呼吸的练习,并介绍成功的病例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解除患者术前的紧张恐惧心理,树立手术治疗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2)用物准备 鼻内镜手术设备及器械,特殊用物,五官科敷料包a.鼻内镜手术设备包括电视监视系统,视频转换器,冷光源, 0°、30°、70°鼻内窥镜头,磨钻动力系统等仪器,手术开始前认真检查仪器的性能是否完好,连接好电源备用。特殊器械包括硬性鼻内镜光源导线,切割手柄及切割吸引器头,根据手术种类准备粘膜咬切钳,筛窦钳,上颌窦钳,钩突刀,咬骨钳,刮匙,斧头刀片,不同角度的吸引器头, 剥离子,枪状镊等器械。 b.特殊用物有一次性无菌保护套、注射器、膨胀海绵、呋麻滴鼻液明胶海绵及浸有1%丁卡因20ml加0.1%盐酸肾上腺素1ml和羟乙唑啉钠混合液的棉片(高血压者慎用肾上腺素)。

1.3术中配合 常规核对患者后BD针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备好患者CT片或MRI片 供术者查阅,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待麻醉起效后,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垫头圈并抬高15到30度,同时略偏向术者,双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稍加固定。仪器置于患者头部前左侧,显示器倾斜45°面对术者,正确连接电视监视系统,冷光源,切割器导线,并妥善固定,防止线路管道扭曲打折,使用专用插座,以防短路损坏仪器。要注意保护好患者的眼角膜,在术野消毒前,用0.5%金霉素眼膏涂在患者眼内,将患者眼睛闭合并用透明敷贴贴上。手术医生洗手后常规碘伏消毒面部皮肤,协助术者铺手术单,用无菌保护套套好鼻内镜导线、冷光源导线、全自动鼻吸切器导线,固定牢固,并将其与各仪器准确相连。打开电源,调节切割吸引器的参数使其达到所需数值,并连接注水管及吸引器管。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出血情况,如果吸出的血量超过200 ml以上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酌情加快输液速度,必要时应用止血药物。术中随时观察手术进展及仪器运转情况,观察监视器变化并做好白色平衡调节,确保内镜系统的正常使用。时刻保持吸引器通畅,及时补充生理盐水,随时冲吸引器及切割头,以免血块堵塞,影响手术进程。将药杯放于无菌单的头侧,内置无菌肥皂水的纱布备镜头模糊时擦拭。室内光线不宜太亮,以保持显示屏幕的清晰。手术结束时,擦净患者面部血迹,提供填塞鼻腔的膨胀海绵并在外侧一端穿孔系上丝线并用胶布固定在鼻根,作为填塞标志并有利于膨胀海绵的取出。准确填术护理记录单。在全麻苏醒期及拔除气管导管时要守护在患者身边,及时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协助麻醉师给予相应处理。等患者完全清醒、生命体征稳定、血氧饱和度>96%时与麻醉师一起护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详细交代患者生命体征、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补液量及出血量,填塞物等手术情况

1.4术后处理 术后巡回护士将冷光源,磨钻动力系统调至0后再关电源开关,拔出连接线,手术器械和电视监视系统均是贵重仪器使用时轻拿轻放,谨防碰撞,摔落。手术器械术后注意清洗,特别注意各个关节的清洗及空腔的通畅,纤维导光线不能受压弯折,以免折断,使用时避免强行扭曲,使用后先浸泡于多酶稀释液中5 分钟,再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干净,用纱布擦干上油,严禁碰撞镜体,划伤镜面,镜头用镜头纸擦拭并套上保护套,放入盒内存放,并做好记录工作。

2 结果

通过积极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本组21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视野清晰,手术时间45min-75min,平均58min,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病人恢复良好正常出院。

3 体会

鼻内窥镜手术是目前外科学的新项目、新技术,一方面要求有技术精湛的专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另一方面要求有较高素质的手术室护理人员,随着内镜手术的开展,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手术发展趋势,这对手术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手术室护士平时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操作的培训,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只有掌握先进的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才能配合医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我们通过不断总结制定了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流程,手术使用仪器设备有专人负责保管,要求专科护士必须熟悉鼻内镜手术的操作过程、特殊器械的使用,各种仪器的性能及内镜系统的操作方法。同时做好鼻内镜各种设备的保养和保管,手术前仔细检查各仪器性能保证正常运转,熟练掌握鼻内镜手术的用物准备。因此巡回护士熟练的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充分的术前准备、默契的术中配合与术后严密的观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9.

第6篇

 

我院心身医学中心自成立以来,对病区的护理工作中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在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下,初步建立了一套“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模式”,并在病区护理工作中进行了深入实践,特进行探讨:

 

1、建立理念

 

心身医学理论虽由西方首次提出,但中医学在早在千年前就已经对心身医学的概念进行了充分表达,中医认为,人是以心为主,五脏为辅形成的有机体,如“心身合一”、“天人合一”“脏腑相关”“阴阳五行”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提及,又如《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讲: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而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通过“八纲辨证”及“六经论治”更进一步的阐述了中医对于心身疾病的治疗。曾有多位心身医学专家表示,心身医学的发展可以从中医中寻找智慧。

 

我们借鉴国外对心身疾病患者整体护理模式并根据中医护理中“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1]的基本指导理念同本病区在西医护理中积累的广泛经验进行融汇贯通,建立“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模式”康复病区,根据西医症状诊断及中医辨证的结果及患者的特质,对病员进行病情评估,情志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指导、药物及中医技术护理,预后随访等连续性的中西医结合的整体护理。

 

2、建立措施

 

2.1 思想准备

 

首先是分批次对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动员、培训、学习,使大家真正了解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的内涵和实质。

 

2.2 人员准备

 

2.2.1 护士包床到人,实施整体护理,对分管的病员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

 

2.2.2 根据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性格、爱好、职称、年龄制定人员配置比例,设立不同分工的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小组,每组护理人员负责对各组分管的病员从入院评估到出院随访进行整体护理。

 

2.2.3 具体工作中,我们将护理人员分为4个专业小组:①心理疏导组:通过分析辨识疾病的不同症候,给病员提供心理咨询疏导患者情绪;②中医治疗组:根据病员病情的需要,给病员提供按摩,刮痧,拔罐等中医常规治疗;③养生康复组:根据病员病情及康复情况,指导病员健康饮食及指导病员进行床边养生运动;④健康教育组:给病员提供具体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健康宣教,并发放本科室制作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健康教育材料及出院后随访健康指导。

 

2.2.4 根据上述不同的专业分组,我们针对各专业小组的特点进行中西医结合理论知识的培训,并定期邀请心理学、中医学、康复学方面的专家对各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咨询、中医养生、中医刮痧拔罐等专业技能指导,同时鼓励科室护理人员参加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及定期派送人员参加中西医理论学习班,并定期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中西医结合理论知识的三基三严考核。

 

2.3 具体措施

 

2.3.1 规章制度

 

根据病区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学科发展需要的“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模式”各项规章制度,并制定护士行为规范、模式病区考核标准、护理评分表及住院病员满意度调查表。

 

2.3.2 入院评估

 

每一位患者入院后需要填写‘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及‘SCL-90健康状况自查表’,我们通过患者的填表内容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然后制定符合患者康复情况的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计划。

 

2.3.3 心理疏导

 

中医护理称为情志护理,中医情志中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黄帝内经》提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对以情绪为主要病症的心身疾病患者,如抑郁,精神分裂、神经性紧张等,我们根据不同病症,采用中医五志相胜、移情易性、清心静养及哲理养心等方法,并结合心理护理与病员进行交流沟通、心理疏导,并通过量表定期评估病员的康复情况,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再制定心理疏导计划。

 

2.3.4 中医治疗

 

大量文献及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对于心身疾病有特殊的疗效,我们将中医技术如中医保健按摩、刮痧、足浴、拔罐等纳入到常规的护理治疗中,如对于腰背痛、神经性厌食及呕吐、睡眠障碍等心身疾病,通过中医按摩穴位及拔罐等可以很好的促进患者康复。我们根据入院时评估的患者病情,将所学到的中医治疗技术应用到合适的患者,并长期请中医科等相关科室进行病房指导治疗及教学,既操作方便、安全实用,又达到了治病的目的,形成一套独特的科室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模式。

 

2.3.5 养生康复

 

养生是中医保健及中医护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养生康复活动有助于患者在住院期间情志稳定及身体的康复。在西医中也同样鼓励病员在住院期间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以防止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等疾病。我们在详细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后,由专人对患者进行养生指导,如制定计划每日定时定量有规律的柔和活动,同时按照“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则热之”的原则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电解质、水等营养物质的代谢情况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以求达到增强患者体质,促进康复的目的。

 

2.3.6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在中医中又称为“治未病”,《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及治未病理论,主要指用预防和治疗的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我们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同西医健康教育理论结合,对病员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生活制定有计划、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活动,让病员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主动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并派专人定期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

 

3、效果

 

通过建立“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模式”病区,我们转变了以往以治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把病员的生物、生理、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视为统一整体,加强与病人的沟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给病人提供中医治疗及健康教育,从根本解决他们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在连续两年的满意度调查中,我病区由未实行模式化建设前的95%上升到99%。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模式”病区建立后,大大调动了病区护理人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护理人员被动和从属的工作地位,我们边学边建设,努力寻找自身不足,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并通过团队协作、明确分工,人人管床、人人参与治疗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使每一位病员都能享受到全方位的精细护理,并使护理的真正价值得到体现,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医学发展日新月异,护理学科的发展更是综合医院实力评估中不可缺少的指标,虽然在心身医学病区建立“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模式”仍然在探索实践阶段,笔者认为将中医保健知识及康复技术同西医的治疗相结合,对心身疾病患者的治疗康复更具针对性,也符合我国国情,开展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整体护理将会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护理学科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实践经验。

第7篇

关键词: 精神专科 护理人员 工作场所身体暴力 临床特征

工作场所暴力因对医务人员、医疗环境的严重危害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WHO对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为“工作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或攻击,并对其安全、幸福或健康造成实际或潜在的威胁。”因其危害性大、性质恶劣,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成为全球性的难题。精神专科医院因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具有:护理人员发生比例远远高于医生、暴力来源多为患者等特点。据文献报道,在整个护理职业生涯中,精神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55%-100%,1年内为57%-89%,半年内为36.8%-45.1%,1个月内为41%,每名护士每年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次数为1.7-5.8次。国外有研究对精神科急诊室进行7个月的跟踪调查发现,在严重暴力攻击事件中,针对护理人员的比例高达78%,另外,4%和2%分别针对精神科医师和临床心理学家。暴力形式主要为身体暴力和心理暴力。因精神科身体暴力发生频繁、程度严重等特点,对导致其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就尤为重要。

精神病人具有精神症状复杂多变、情绪敏感不稳定、对自身疾病/处境和周围环境的认知片面、歪曲等特点,冲动、伤人、毁物等行为非常普遍。国外有研究发现,急诊科就诊的精神病人中60%的患者曾出现过暴力行为,强制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中82%的患者曾有过暴力行为。面对暴力行为如此高风险的精神病人,了解暴力行为发生的临床特征,以进行有效的规避和应对,是减少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的有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2015年工作场所暴力行为实际发生的工伤案例,分析暴力行为发生的临床特征,了解与暴力行为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提高对高危因素的认识,并从护理制度和医疗政策上寻找规避和有效应对暴力事件的方法,从根本上减少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

一、资料

北京回龙观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实际工伤案例74例,其中工作场所暴力行为68例纳入研究。对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收集数据包括:患者性别、患者疾病类别、既往住院次数(仅限住院患者)、患者住院时间(仅限病房患者)、护理人员工作时间、暴力行为实际发生地、暴力行为类型。其中,患者疾病类别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分为: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抑郁症、其他等5大类;既往住院次数按照患者是否为首次住院分为:首次入院(既往住院次数为0)和多次入院(既往住院次数大于0);患者住院时间按照暴力行为实际发生时间分为≤7天、7天-1月、≥1月;护理人员工作时间按照北京回龙观医院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分为白班发生、交接班发生、夜班发生;暴力行为实际发生地按照暴力行为实际发生地点分为:门诊、病房、室外;暴力行为类型按照精神科护理工作特点分为:暴力-常规(常规护理时发生的暴力行为)、暴力-约束(约束患者时发生的暴力行为)、暴力-无事由(患者突然对护理人员实施的暴力行为)。

二、方法

采用自制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调查表,对以上数据进行收集。描述性分析后再以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对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的患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

三、结果

1.患者性别

男性患者发生暴力攻击行为34例,女性患者为34例,各占50%。

2.患者疾病类别

精神分裂症42例,占61.7%,为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的患者主体疾病分类首位。其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14例,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27例,残留型精神分裂症1例。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16例,占23.5%。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5例,占7.4%。

抑郁症1例,占1.5%。

其他(包括癫痫、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等)4例,占5.9%。

3.既往住院次数

首次入院患者27例,占40%;多次入院患者41例,占60%。

4.患者住院时间

发生工作场所暴力攻击行为的患者,入院7天内的34例,占50%。

住院时间7天到1个月之间的13例,占19.1% 。

住院1个月以上的21例,占30.9%。

5.护理人员工作时间

白班发生34例,其中8:30-9:3018例,占52.9%;13:00-14:3010例,占26.3%;其他时间段发生6例,占15.8%。

夜班共发生31例,其中早6:30-8:00 发生10例,占32.25%; 18:30-8:3011例,占35.5%;其他时间10例,占32.25%。

交接班发生3例。

6.发生地点

病房发生64例,门诊1例,室外3例。

7.暴力行为种类

暴力-常规17例,占25%;暴力-约束24例,占35%;暴力-无事由27例,占40%。

根据描述性分析结果,采用X2检验的方法评估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中与暴力行为类型相关的影响因素(见表1)。

由X2检验结果可见,北京回龙观医院2014至2015年的工作场所暴力行为发生类型在患者疾病类别(X2=9.501,p=0.050)和护理人员工作时间(X2=6.598,p=0.037)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在暴力-常规(常规护理时发生的暴力行为)和暴力-无事由(患者突然对护理人员实施的暴力行为)所占比例较高,而双相情感障碍和其他疾病在暴力-约束中(约束患者时发生的暴力行为)所占比例较高。在暴力行为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关系上,白班的暴力-常规(常规护理时发生的暴力行为)发生比例较低。其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5)。

四、讨论

由研究结果可见,在暴力行为相关的人口学特征方面,男女比例各占50%。关于暴力行为发生的患者主体的性别差异, Biancosino等对1324名意大利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男性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风险性更高,与本文研究结果不一致。因男性患者身体素质好于女性患者,暴力行为的危险程度可能更高,故对男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注意护理技巧,尽量防范暴力行为的发生及减轻暴力行为危险度。

对暴力行为的临床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发生工作场所暴力行为,其次是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既往也有相关文献报道,精神症状支配下的暴力行为最常见。精神分裂症相对其他精神疾病,其精神症状丰富,疾病严重程度更重,发生暴力攻击行为风险更高。在既往住院次数的比较上,本研究分为首次入院和多次入院两类,多次入院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更高。多次入院是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之一,多次入院患者受疾病本身影响和对住院环境的片面/歪曲的认知,可能更容易发生暴力攻击行为。在患者的住院时间方面,入院7天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最高,占50%,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精神科护理一般对入院7天内的患者实行特殊护理,为最高级别护理,这对于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暴力行为倾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提示,护理人员白班和精神科病房,是最常发生暴力行为的时间和地点。

精神科患者由于疾病性质的特殊性,无事由发生暴力行为的比例最高。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疾病分型和发生时间与暴力行为类型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暴力-常规(常规护理时发生的暴力行为)和暴力-无事由(患者突然对护理人员实施的暴力行为)发生比例高,双相情感障碍和其他疾病的暴力-约束(约束患者时发生的暴力行为)发生比例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受其精神症状支配,暴力行为发生往往没有预见性,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其他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自知力受损严重程度往往轻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暴力行为往往发生于违背患者意愿,如约束患者时,这一结果与疾病的临床特征一致。在暴力行为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关系上,白班常规护理时发生暴力行为的比例较低。

五、结论及措施

本研究对北京回龙观医院2014至2015年1年内的暴力行为事件进行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次住院、住院时间少于7天的患者发生暴力攻击行为多见,白班和病房是最长发生暴力行为的时间和地点。精神分裂症的暴力-常规(常规护理时发生的暴力行为)和暴力-无事由(患者突然对护理人员实施的暴力行为)发生比例高。双相情感障碍和其他疾病的暴力-约束(约束患者时发生的暴力行为)发生比例高。白班常规护理时发生暴力行为的比例较低。

精神专科医院因其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在了解了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后,应对防范措施加以制度性的调整与完善。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详细了解病史。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两类疾病发生暴力行为的比例为85.3%,是临床护理时须格外重视的病人。对于这些病人要有防范意识,对潜在的暴力危险要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规护理中和无事由的攻击行为要有心理预期,与其接触过程中要提高警惕。

第二,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疾病特点,了解疾病治疗规律。在新病人入院第一周内,重点看护。

第三,6:30-8:00,8:30-9:30,13:00-14:30,三个时段是攻击行为高发时段,配合护理部门查看护理记录,分析病房的环境因素。这三个时段分别是早饭前、后、午饭后,跟病人早起洗漱、集中饭厅这种密集型活动有关。该时间段护理人员工作繁忙,人手相对不足,且密集型的环境因素使病人情绪波动,更易发生暴力攻击行为。建议护理部门梳理流程,必要时安排弹性排班,保证以上三个时间段的护理人员数量。

第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防伤害能力。建议定期在各病区之间进行工作内容的交流和总结,定期对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在护理技能培训中加大约束病人技能的操作考试力度,优化约束经验,减少在约束病人过程中的伤害。

第五,建立心理减压制度。医院组织心理医生,定期组织护理人员相关的心理疏导和减压培训,指导护士增强心理建设,积极应对这些风险因素和暴力事件。

参考文献

[1]Mirza NM,Amjad AI,Bhatti AB,et al. Violence and abuse faced by junior physician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from patients and their caretakers:a nationwide study from Pakistan[J]. J Emerg Med,2012,42(6):727-733

[2]Moylan LB,Cullinan M. Frequency of assault and severity of injury of psychiatric nurses in relation to the nurses' decision to restrain[J]. J Psychiatr Ment Health Nurs,2011,18(6):526-534

[3]Chen WC,Hwu HG,Kung SM,et al. 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workplace violence of health care workers in a psychiatric hospital in Taiwan[J]. J Occup Health,2008,50(3):288-293

[4]Shiao JS,Tseng Y,Hsieh YT,et al. Assaults against nurses of general and psychiatric hospitals in Taiwan[J]. Int Arch Occup Environ Health,2010,83(7):823-832

[5]Maguire J,Ryan D.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in mental health services:categorizing the experiences of Irish nurses[J]. J Psychiatr Ment Health Nurs,2007,14(2):120-127

[6]Chen WC,Huang CJ,Hwang JS,et al. The relationship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to workplace physical violence against nurses by psychiatric patients [J]. Qual Life Res,2010,19(8):1155-1161

[7]Owen C, Tarantello, Jones M, et al.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in psychiatric units [J]. Psychiatric Services, 1998,49(11):1452-1457

[8]李小麟.精神科护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1):71-72

[9]Biancosino B,Delmonte S,Grassi L,et al. Violent behavior in acute psychiatricinpatient facilities: a national survey in Italy[J]. J Nerv MentDis,2009,197(10):772-782

第8篇

【关键词】 自身敏感性皮炎; 水胶体; 3%硼酸溶液; 外伤; 手术; 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75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4-0103-02

自身敏感性皮炎(auto-sensitization dermatitis)又称自体敏感性皮炎、自身敏感性湿疹,治疗的主要关键是积极治疗和根除原发病灶[1],原发病灶的治疗根据皮损性质选择进行[2]。外伤及手术后可致自身敏感性皮炎[3]。为此收集笔者所在医院病历资料完整的28例外伤及手术后自身敏感性皮炎患者,应用水胶体敷料局部治疗15例,效果满意,并与3%硼酸溶液13例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8例外伤及术后自身敏感性皮炎患者,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9~68岁,平均(41.8±1.4)岁。发病时间为外伤及术后第9天~3年,反复发作两次以上者5例,合并糖尿病足溃疡12例,双小腿静脉曲张3例,局部继发感染5例。发病原因:术后病例16例,其中腹部手术6例,小腿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6例,皮肤及皮下组织裂伤清创缝合术后4例;外伤后病例12例,其中皮肤烧烫伤后4例,皮肤擦伤后3例,软组织损伤后2例,皮肤挫裂伤后2例,撞伤后血肿1例。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皮损、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皮损表现为术后瘢痕,原发灶急性恶化,出现红肿、糜烂和渗液等,原发病周围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及脓疱等,可有糜烂、渗液,继而在病变附近或远隔部位皮肤发生多数散在或群集的小丘疹、丘疱疹、水疱及脓疱等,皮损多对称分布,出现同形反应。瘙痒较剧,有烧灼感4例。伴浅表淋巴结肿大5例,全身不适及低热2例。

1.3 实验室检查

10例血液常规白细胞(WBC)>10.00×109 /L,中性粒细胞>7.00×109 /L,9例血沉>15.00 mm/h,12例血糖(氧化酶法)>6.11 mmol/L。

1.4 方法

1.4.1 全身治疗 给予抗组胺类药物,口服或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和钙剂,或静脉注射10%硫代硫酸钠溶液等;如损害广泛,病损严重,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有继发感染应作细菌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

1.4.2 局部治疗 (1)治疗组:用生理盐水清洗皮损,并轻轻蘸干皮损周围的皮肤,根据皮损情况,选用不同的敷料(丹麦康乐保公司生产),并且大于皮损边缘1~2 cm的敷料平整敷盖于皮损上。重度渗液时,选用康惠尔渗液吸收贴中的有粘性敷料;中度渗出时,选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中的溃疡贴康惠尔;其余皮损及合并糖尿病者,选用无粘胶敷料,配合相应的外层敷料一起使用。根据皮损类型,渗出量的多少和敷料本身保持的好坏情况面定,当渗出液接近敷料边缘1~2 cm处时需及时更换,最长可在皮损上敷贴7 d。有继感染时,配合相应治疗措施,经常观察皮损情情况,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治如上治疗。(2)对照组:用4~8层消毒纱布做成湿敷垫,后用3%硼酸溶液进行湿敷,30 min/次,2~3次/d;有继感染时,0.1%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溶液进行湿敷。

1.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病例创面的愈合情况、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患者满意度评价标准:(1)皮损护理的便利性和舒适性以及隐性效果;(2)对创面愈合的满意程度。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分,采用0~10分评分标准,0分为不满意,10分为很满意。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2周内愈合率为53.33%,对照组2周内愈合率为15.38%,治疗组2周内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满意度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使用水胶体后认为比对照组具有护理舒适,有更好的隐性效果,愈合快,治疗组满意度评分(8.56±1.22)分,高于对照组的(3.12±1.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皮损愈合情况比较 例(%)

组别 4周

治疗组(n=15) 8(53.33) 6(40.00) 1(6.67)

对照组(n=13) 2(15.38) 8(61.54) 3(23.08)

3 讨论

自身敏感性皮炎是由于患者对自身所患皮肤病变经剌激后形成的某种物质吸收后发生过敏所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1949年Templeton提出了自身敏感性皮炎的名称,而1950年Cormia采用自身湿疹化(auto-eczematization)来描述本病[2]。Whitfield(1921年)观察到在胫部发生撞伤性血肿后10天,出现泛发性发疹,又观察到小腿湿疹样皮炎以毛巾搓擦后引起渗出、肿胀、出血,11天后全身出现粟粒大丘疹损害[2]。创伤、手术、烧烫伤等均可导致自身敏感性皮炎[3-8]。1962年动物生理学家Winter[9]通过猪体组织研究发表了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报告,作者认为水疱如果不予剌破反而能促进上皮细胞活动,有利于伤口迅速愈合。这一发现开创了现代伤口湿性愈合理论。近年来,新型敷料的开发与应用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水胶体敷料的出现使创面的湿性治疗成为可能。目前的研究表明,湿性愈合方式在保持伤口湿润和维持相对低氧环境,保持细胞和酶的活性,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并剌激巨噬细胞释放多种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形成和肉芽组织生长;密闭的、保湿的亲水性敷料的应用,可为组织愈合提供理想的愈合环境。

湿性愈合环境的优点得到确认已有多年。如果伤口脱水,细胞既不能游动也不能存活,这是通常伤口结痂覆盖而提供湿性的愈合环境,但是这样要以伤口处的组织来作为结痂的代价。各种湿润的纱布或绷带也能提供湿性的愈合环境,但是由于敷料需要经常更换而导致新生成的组织反复损伤,且伤口有脱水的危险。正如现在对湿性愈合环境的定义,一个真正的湿性环境是通过在伤口处覆盖封闭、半封闭的敷料或覆盖在创面处形成凝胶的覆盖而形成,这类敷料克服了传统敷料的很多缺点而在伤口的护理中显得尤为突出。

水凝胶有杀菌、促进组织生长和生物活性性质的作用,其治疗糜烂和坏死性伤口最有效[10],水胶体敷料治疗褥疮已取得很好疗效[11]、且可预防静脉炎[12-13],水胶体敷料在结肠造口周围皮炎的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14]。本组资料显示,水胶体敷料为外伤及手术后自身敏感性皮炎的细胞修复提供了更好的生长条件,能加速皮损的愈合,提高创面的愈合率。

在创面处使用闭合敷料时,伤口不会结痂,闭合敷料可以加快角质细胞的游动而促进浅表伤口的上皮形成。而暴露伤口创面上的胶原纤维会阻止皮细胞的迁移,同时当使用闭合敷料时能创造湿性的愈合环境,通过提高生长因子的活性而加快细胞的增殖。除此之外,闭合敷料时还存在其它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

传统的3%硼酸溶液进行湿敷治疗外伤及手术后自身敏感性皮炎,敷料以纱布为主,但由此造成的伤口粘连常常让患者在换药时痛苦不堪。与传统的医用纱布相比,水胶体敷料不与伤口粘连,不破坏新生上皮和肉芽组织,更换容易,患者舒适,满意度显著提高。

笔者认为,当选用一种治疗方法时,不单要考虑伤口的愈合速率,而且还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外伤及手术后自身敏感性皮炎大部分患者均伴有瘙痒较剧,如合并溃疡或糖尿病,或继发感染时,患者皮损处都会疼痛。这类患者当使用闭合敷料时,很多人都感到疼痛大大地减轻了。这是医护人员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通过观察,水胶体敷料在治疗外伤及手术后自身敏感性皮炎时,可成为患者局部治疗皮肤损害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朱学骏,顾有守,沈丽玉.实用皮肤病性病治疗学[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286.

[2]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403-404.

[3]石国光.外伤及手术后自身敏感性皮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0,27(4):215-216,219.

[4]林庆波,金敏.外固定支架术并发严重自自身敏感性皮炎1例[J].罕少疾病杂志,2005,12(4):58.

[5]余敏.创伤所致自身敏感性皮炎62例临床治疗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30):163-164.

[6]杜航航,张恒术.创伤致自身敏感性皮炎89例临床治疗观察[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2):1900-1902.

[7]池贵山,满江红,姜晓红,等.烫伤继发自身感性皮炎178例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1):73-74.

[8]杨仁刚,黄文卫,杨红明,等.烧伤并发自身感性皮炎九例报道[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07,2(1):44-45.

[9]Winter G D.Formation of the scab and the rate of epithelisation of superficial wounds in thg skin of the young domestic pin[J].J Wound Care,1995,4(8):366-371.

[10]郭健,朴海燕.水凝胶敷料及其促进伤口愈合的特点[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11):518-519.

[11]郑钗.水胶体敷料类(透明贴)对Ⅱ期褥疮治疗的护理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9):74.

[12]闫中梅.康惠尔透明贴预防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8(4):88.

[13]许晶晶,庄燕.水胶体敷料预防注射尼莫地平所致静脉炎的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5):125.

第9篇

1.心身疾病与护理科学

护理科学,是一门与人类需要息息相关的,并且随着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人们需要的提高而不断发展的科学。它是从对人类机体的生物学“偏离正常”进行护理开始,经社会上“适应不良?的心理援助,向人类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好状态发展给予护理和自理指导的科学。过说明,现代护理科学有着新的内涵和外延,由此而决定了新的护理内容和方法。因此,必须首先对现代护理科学的概念作一简要的叙述。

现代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医学理论和护理理论的发展;现代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医学技术和护理手段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医学结构和护理体制的转化,现代健康定义的提高,促进了医学范畴和护理范围的扩大,现代生命伦理学的出现,促进了医学伦理学和护理伦理学的进步。

百余年来,以英国南丁格尔为代表开创的护理专业,经40年代美国“计划护理”的提出,50年代“护理诊断”的出现、60年代阿布达拉“护理过程”的研究、70年代玛莎·罗杰“护理概念”的阐述,虽然初具规模地形成了护理科学体系,但是由于受机械唯物论和生物医学模式的制约和影响,护理学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需要。因此,护理科学,不仅其科学理论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而且在护理体制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尚需不断研究和提高。

目前,在心身疾病护理或功能制向责任制护理转化过程中,关于医疗诊断与护理诊断的概念、护理诊断与护理问题的关系、护理过程与护理程序的异同、护理措施与护理常规的范围、整体护理与心身护理的区别,引起了护理界广泛的研究和热烈的争论。大家认为,这些问题是现代护理科学及其责任制护理必须研究的重要方面、理论问题、实质所在;然而,这又是掌握较少、理解甚差、薄弱环节。同时,还有的认为:《中华护理杂志》提出116条护理问题是比较广泛而又全面的;由于这些问题涉及面很广,掌握水平较差者,不仅难以归纳,而且在实际病例中也不能很好具体应用。

这些问题充分说明。心身疾病护理或责任制护理,不仅需要实践应用的研究,还需要理论基础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护理科学完整体系来说,既是现实的必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过去,生物医学模式的医学教商和医疗实践,特别是在护理科学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情况下,护理学基本上是套用医疗专业基础理论与常规护理技术相加而形成的;护理工作重点乃是机械执行医嘱,按护理常规进行一般的操作技术性处理。据统计:这种护理专业理论,在实际工作中仅有10%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因而,许多同志认为。这种操作性护理工作,不看书学习也能上好班。因此,出现了“医生嘴护士腿”的跛行局面。这不仅限制了护理科学的发展,而且严重地拖了医学发展的后腿。

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化、健康定义的提高、心身医学的研究和责任制护理的建立,护理已不再是一种单纯应用性的操作技术性的工作,而真正是一种科学、技术、艺术结合的完整独立的科学体系。在心身一元论基础上的广义心身疾病的责任制护理,也绝非生物医学护理与心理医学护理简单相加就能成功和奏效的,它具有更高的要求和囊括更丰富的内容。

现代护理学,除在实践方面研究一系列应用技术外,在理论方面必须从心身多因性致病因素+疾病发生的有关机制心理和生理的病理整合客观现实与主观感觉的序列入手,借鉴祖国医学心身一元论的病因病机主证分析辨证分型辨证论治辨证施护的体系,通过生物医学与社会医学心理医学行为医学心身医学的结合,研究生物医学护理社会医学护理心理医学护理行为医学护理一心身医学护理的综合,以及护理概念护理过程护理诊断护理问题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评价等问题,才能促进护理科学发展和理顺临床复杂的护理问题。

2.心身疾病与护理理论

心身疾病的医疗和护理,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和紧密联系,但两者临床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同,因而又有不同层次的理论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心身医学基础理论和心身疾病的防治理论的基础上,来讨论和研究心身疾病的护理基本理论问题,为进一步更具体地讨论“护理过程”,“护理诊断”、“护理问题”、“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①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的整体性

心身是一元的,形神是合一的,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是交互的,既可“因郁致病,”又可“因病致郁”,只不过是主次、先后,转化不同而已,失情感症和失体感症是互相联系的。两者仅是“人类脑”、“动物脑”与“植物脑”不同层次障碍的表现。因此,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必须有机结合形成整体护理,即通过心理护理缓解其躯体症状,通过躯体护理降低其心理应激;在两者互为依据、互为因果的基础上,使心身统一整体向良性循环发展,直至疾病治愈。如果心理护理和躯体护理简单合并,而缺乏内在因果联系统一性和心身整体性,不仅会重犯心身二元论的错误,而且也难以获得成功和取得良效。

②治标护理与治本护理的兼顾性

祖国医学特别强调“急则洽其标,缓则治其本”在通常情况下,应采取“标本兼治”的原则。同样,护理亦应根据病情的标本缓急,配合医疗的主次先后,来确定治标护理与治本护理的侧重性与兼顾性。这里所说的标本.一是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发生的因果关系的标本问题,二是心身疾病发展所出现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转化的标本问题;三是心身疾病的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需要利导或阻断的标本问题,四是疾病的转归预后或防复发的出院指导与护理嘱咐主次的标本问题等等。一般说病因,病理是本,症状、体征为标,但是由于心身医学的研究和发展,这个概念需要重要考虑,特别是心身双向关系和疾病因果非线性及病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转化,所呈现不同层次的根本问题必须重新研究,使护理工作,既能抓住许多护理问题的主要矛盾,又能做到统筹兼顾。关于护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与病例说明,将在护理内容与方法中叙述。

③需要层次与合理需要的原则性

现在一般认为,心身疾病护理或责任制护理的理论来源:一是L.V.贝塔朗菲的系统论;二是玛莎·罗杰的“护理概念”理论,三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由此而提出心身疾病护理或责任制护理的基本概念,就是根据机体整体系统性和需要层次性来满足病人的各种不同需要。

马斯洛认为:对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可以预防疾病,它的消失孕育着疾病,而恢复这些需要可以治疗疾病。有的人直接套用“需要层次论”,并以满足病人需要的程度,来作为“护理评价”的标准和伦理道德的水平。这里应该指出:满足需要不是无原则的,而是有原则的;不是以笼统的病人需要为标准,而是以对病人健康有利的需要为标准,合理需要应“顺情从欲”,尽量予以满足,不合理需要非但不能满足,而且还要进行“移情易志”,给予矫正。心身护理还要让病人自己认识到主观需要应与客观实际相符,从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强心理卫生,有利于心身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抗复发。

祖国医学指出:“养身先养心,调形先调神”;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调和情志,摄养精神,节制嗜欲,陶冶情操,调养心理,习以成性。这是护理既要治病,更要救人的重要问题。

④认识心理与顿悟觉醒的统一性

第10篇

【摘要】剖腹产后护理对于产妇的产后身体恢复十分重要。剖腹产后护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身体的护理和心理的护理。产妇产后必须要注意个人卫生,并且让生活的环境轻松舒适,同时充足的睡眠也是产妇产后身体护理的重点。产妇在产后容易出现心情抑郁的情况,这也是剖腹产后护理的不稳定性因素之一。产妇产后必须要保持心情舒畅,这样才有利于产后护理的正常进行,达到身体的健康效果。本文将探讨剖腹产后护理的一些不稳定性因素,以及这些不稳定性因素给产妇身体及心理带来的伤害,最后本文将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关键字】产后护理;不稳定性;心情抑郁;解决方法

妇女在怀孕和分娩期间,身体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剖腹产后的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必须要细心,这样才能让产妇快速恢复产前的身体状态。如果剖腹产后护理没做好,很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产后后遗症,给产妇以后的生活带来困扰。必须要注重剖腹产后的护理,正确掌握剖腹产后护理的方法。产后护理的不稳定性因素非常多,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本文将探讨剖腹产手术后的相关护理分析。

一 剖腹产后护理的不稳定性

首先,产妇身体上的不稳定。妇女产后身体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导致妇女产后会出现一些不稳定的情况。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四肢无力,身体的抵抗能力差。这属于剖腹产后的正常现象,适当的休息对于产妇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剖腹产后容易出现皮肤松弛,妊娠纹出现。这种身体的变化是由于在怀孕期间,子宫随着胎儿的发育而不断长大,腹部的肌肉和皮肤过度扩张,使得妇女剖腹产后腹部肌肉松弛。而妊娠纹的出现是由于妇女产后内分泌失调和皮肤的松弛引起的,孕妇产后皮肤的张力赶不上体积的张力,皮肤被撑开撕裂。除此之外,妇女剖腹产后身体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剖腹产后的护理对于妇女以后的身体健康起着关键作用。其次,剖腹产妇心理上的不稳定。产妇容易出现的还有心理上的问题,最易产生的情绪是产后抑郁。剖腹产后抑郁的症状表现在情绪异常低落,容易患得患失,思维迟缓,整天闷闷不乐。妇女产后容易哭泣、失眠,容易感觉到疲倦,而且情绪非常不稳定。出现这一系列心理变化的原因一般是因为妇女在分娩时荷尔蒙及内分泌的变化太大,加之产妇的心理压力加大,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使得产妇的睡眠失调。缺乏家庭的关爱等一系列因素也会让产妇的内心变得抑郁。

二 产后护理不稳定性产生的危害

剖腹产妇身体和心理的不稳定对于产妇以后的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同时导致的危害也很多。如果剖腹产后护理的工作没做好,非常不利于产妇产后恢复,而且也不利于产妇身心的健康。这些不稳定因素就像定时炸弹,如果不及时摘除,对于产妇的身心造成威胁。例如,刚生完宝宝的新妈妈身体非常虚弱,并且情绪不稳定。一方面产妇为自己转化角色成为妈妈感到欣喜;一方面又会担心孩子以后的一些问题,造成心理负担过大。这些问题的出现均需要进行产后护理。如果不切实做好剖腹产后护理的工作,将会导致一系列危害的产生,如产后后遗症,抑郁症产生等情况。剖腹产后护理的不稳定性直接危害到妇女以后的人身健康以及心理状态。如果产妇在护理中被关怀备至,那么她以后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将会呈现出良好的状态。反之,产妇在剖腹产后护理阶段中抑郁情绪过于集中,那么很可能这种抑郁的情绪将会影响到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剖腹产后护理的不稳定对于产妇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十分不利,危害很多。

三 剖腹产后护理对策

首先,剖腹产后的养身护理工作一定要做好。第一,产妇一定要注意个人的清洁与卫生。产妇需要做到保持口腔的卫生和身体的卫生,所以要每天早晚刷牙,并且定时洗澡。根据天气情况以及身体的情况,做好洗澡的工作,同时要防止污水进入阴道引起感染。第二,要注意房间的卫生和室内环境。产妇的房间要做到安静、清洁,要随时把窗户打开,确保空气流通和空气新鲜。产妇房间的温度也要适中,一般室内温度应该在20 ℃至25 ℃之间。最重要的是,产妇不能在剖腹产后护理期间感冒,这样非常不利于产后身体的护理。第三,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产妇在分娩期间消耗了非常多的体力,伴随着出血、出汗等情况的产生,产妇的身体非常虚弱。所以在剖腹产后,产妇的睡眠非常重要,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有利于产妇恢复体力,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充足的睡眠还能帮助产妇提高食欲,促进乳汁的分泌。第四,要注意饮食。产妇的饮食非常重要,营养充足、热量充足的事物适合产妇剖腹产后护理时食用。产妇应当多吃含蛋白质、矿物质、钙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帮助产妇补充充足均衡的营养。其次,产妇的心理护理工作要做好。第一,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产妇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家庭成员应该随时注意倾听产妇的心声,做她们精神上的支柱。同时还应该在生活上给她们关心,尽可能的帮助她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第二,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对产妇剖腹产后的心理护理有很大的作用。产妇的睡眠必须充足,亲人应该为产妇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四 总结

产妇剖腹产后的护理工作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其具有太多的不稳定性。产妇剖腹产后必须要注重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护理,避免因剖腹产后护理工作的疏忽而出现剖腹产后后遗症,给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对于剖腹产后护理的不稳定性,本文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和对策。正确的剖腹产后护理将对产妇剖腹产后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4.

[2] 陆红,郑修霞.初产妇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关系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

[3] 陈燕杰,钟友彬.产后抑郁症.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

第11篇

【摘要】整体护理模式是以促进及恢复病人的身心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他不但注重对病人身体健康的护理,也十分注重对其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于促进病人心理健康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阐述健康教育对整体护理的作用和意义,并为健康教育工作在整体护理中的展开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健康教育;整体护理;作用;建议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结合病人病情、心理、社会文化需求特点,以解决病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健康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为满足病人心理需要和健康需要而进行的护理工作。健康教育可帮助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恢复,对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健康教育不但是实现更高质量的整体护理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恢复患者健康的必然要求,它是患者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的桥梁,也是医务人员指导患者心理健康的有效工具,其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

由于健康的缺失,病人在治疗期间难免出现惊慌、焦虑的情绪,这对于其身体健康的恢复是十分不利的,为了避免病人出现抑郁心情,保持病人对于疾病治疗的积极态度,帮助病人尽早恢复健康,采取一定的心理指导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健康教育恰恰满足了这一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强病人对于治疗的信心,最大程度地减轻其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其积极地配合医院的治疗,保持乐观的心境,这不但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还能激励患者在日后主动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长久地保持身心健康。

2 健康教育有利于病人身体健康的恢复

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大部分患者很难客观认识到自己的病情,这一方面增加了其心理负担,另以方面不利于其对自身病情的自我检测和控制,不利于其疾病的治疗。健康教育通过对病人进行病情上的讲解和心理上的疏导,不但能使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病情,消除其心理压力,也能使其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对自己的健康情况进行密切的自我检测和自我控制,这将使医院的治疗工作进行得更为顺利,也有利于病人尽早恢复其身体健康。

3 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一方面,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但要向病人讲解其病情,还要向病人传授一定的医疗健康知识,这促进了医护人员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巩固和不断丰富,使其专业知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另一方面,健康教育有利于医护人员对医疗经验的不断累积,提高其在医疗和护理工作中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与病人的沟通,有助于增强医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其更加认真负责和耐心热情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这不但有效促进了病人身心健康的恢复,也有利于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4 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可以说,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对直接影响着其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患者与护士的沟通和接触相对密切,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护士负责,绝大多数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技术和医疗知识水平较为信任,对护士健康教育的依从性也相对较高,因而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较为显著。这一方面使护士为患者留下亲切、认真负责、热情地印象,一方面使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得到提升,不但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而且构建了病患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 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开展

由于健康教育不但涉及每个病人的病情,更涉及病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要,因而其实施要因人而异,灵活调节,以下是笔者对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工作中开展的具体建议:

1 了解病人心理需求:护士要在进行整体护理工作之前对病人的病情、信仰、文化背景社会背景进行了解,揣测病人的心理需求和性格特点,以此来确定将要对病人进行的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手段。由于病人的病情、背景和性格特点各不相同,护士应因人而异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方案和健康教育计划,以适应不同病人的不同心理需求。

2 健康教育计划的不断优化:随着治疗的进展,病人的心理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心理需求也将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护理人员不但要密切观察和检测病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也要细心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的变化,并结合这些变化对每个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不断的修改和优化,从而使健康教育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的、适应性强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一成不变的过程。

3 健康教育的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检测疾病过程、处理病人症状、按处方合理用药、恰当处理危险因素,除此之外,还要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消除其紧张焦虑的情绪等等。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待病人要耐心热情,语言要中肯温和,以此来使病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4 效果评价和不断改进:医院应定期、有计划地对护士的整体护理工作尤其是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绩效评估,这要求医院管理部门建立完整的绩效评估机制,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和奖惩措施,并对护士的日常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以此来激励护士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教育和整体护理。

总而言之,整体护理应当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整体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应当是动态的、完整的。护理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结合每个病人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制定和不断完善其健康护理方案,并注意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累积经验,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素质和护理水平,以期达到更好地整体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孟广军.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重要作用.[J].山西医学教育.2010(1):49

[2] 邱丽萍.运用整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2010(32):5900

[3] 王景亚.慢性疾病的健康教育技巧.[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2):225

[4] 耿面兰.呼唤沟通的临床意义及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0(11):1085

第12篇

【关键词】心身护理;妇产科;心身状态改善

妇产科住院患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而日常生活也会因为身体的状况而受到影响,在临床上需要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1]。因此本文研究探讨了心身护理对妇产科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心身状态的改善作用,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住院患者8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3例。常规组年龄23~32岁,平均年龄为(27.5±2.7)岁,其中进行剖腹产的患者有13例,患有妊娠期并发症的患者有16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有13例;实验组年龄22~31岁,平均年龄为(26.5±2.5)岁,其中进行剖腹产的患者有12例,患有妊娠期并发症的患者有15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有1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心身护理,具体方法为:(1)心理方面的护理。妇产科住院患者大部分为进行分娩或者是患上了妊娠期并发症的患者,分娩以及妊娠期的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殖器官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患者会因担心自身的身体状况而产生焦虑和不安的心理,部分患者为第一次进行生产,容易产生恐慌的心理,相关的护理人员对这部分患者要进行耐心的心理安慰,在日常的巡房过程中,要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想法以及身体的状况,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要进行积极的开导,教授相关妇产科的知识以及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列举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2)对身体的护理。患者在进行了相关的手术之后由于手术切口等方面的影响,在术后会出现一定的疼痛感,这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同时也会影响其生活的质量。相关的护理人员要采用适当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止痛的处理,同时嘱咐患者的家属多和患者进行沟通并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帮助其分散注意力。在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之后,根据其具体情况安排患者进行康复的运动训练,让患者活动手脚,以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同时还可以开展一定的集体活动,让在妇产科住院的患者进行集体活动,比如玩游戏和打球等,让患者在集体活动中能够相互交流,打开心扉,帮助情绪的抒发和调节。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焦虑以及抑郁量表的评分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日常生活能力采用ADL评分进行比较,实验组护理后的评分为(89.42±8.79)分,要高于常规组护理后的评分(70.31±5.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心身状态改善情况对比护理后实验组焦虑以及抑郁量表的评分要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妇产科住院的患者由于其本身生理方面的特殊性,部分患者在怀孕和生产时会对身体带来巨大的负担[2]。并且病情在治疗上对患者具有一定敏感性和隐私性,因此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3]。心身护理和传统的护理相比,将心理护理和身体护理相结合,妇产科住院患者除了需要对其身体进行细心的照顾,还需要时刻关注其心理的变化[4]。心身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护患之间的沟通能够帮助患者增强治疗的信心,让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5]。手术后的身体护理则帮助患者加快恢复的速度,进行相关的集体活动有助于加强患者的沟通能力,调节自身的心情。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实验组在日常生活能力和心身状态的改善情况方面都要优于常规组。综上所述,心身护理对妇产科住院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心身状态能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周秀梅 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南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李梅.探讨心身护理对产妇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身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3(02):2611.

[2]宋晓荣,王红.心身护理在妇产科住院患者康复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5,23(12):154-157.

[3]黄玲炜,万锦.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33(1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