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项目合同管理方案

项目合同管理方案

时间:2023-06-02 09:5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目合同管理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项目合同管理方案

第1篇

[关键词]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风险

0引言

商务部统计显示,我国仅在2014年新签订的对外承包合同就有7740份,其中涉及水利交通、石油化工、电力煤炭等多个领域,创造了十分可观的外汇收入。可见,国际工程承包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国际工程承包过程中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与挑战。当前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技术贸易等,由于参与贸易的主体涵盖各个国家,这些国家在工程规范标准、相关法律规定等方面都与我国有所差异,再加上国际贸易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政治格局、国家经济变动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存在较大的风险。对于承包商企业一方的项目合同管理来说,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承包商施工现场机构内部的各项管理,另一方面是按合同要求组织项目实施的各项管理,承包商企业在开展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国际工程合同法》的内容,既要考虑项目所在国的管理环境和管理惯例,又需采用国际上多年来形成惯例的、行之有效的一整套合同管理方法,并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每一环节存在的风险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合同管理能力,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1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同样也是存在风险最多的环节,就目前而言,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缺乏前瞻性的风险应对方案

以某企业与印度的电建EPC项目合同为例,由于该企业在项目合同签订前,并没有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在实际开工时遭遇土地征用问题、印度政府签证政策变化问题、业主要求修改设计方案以及村民干扰反对等问题时,没有较好的风险应对方案,导致合同工期拖延严重,同时也损失了大量的时间与资金成本。就目前而言,仍有部分企业对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风险的预防不够重视,缺乏具有前瞻性的风险预测分析,也没有制订系统的、完整的风险控制方案。

1.2合同本身存在漏洞或风险

合同本身的风险主要是指合同文本风险,由于签订的合同的内容在某些方面不完整、不平等、不明确等,承包商又没有较强的合同风险分析能力,导致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不断凸显,致使其处在十分不利的地位。如国内某企业签订了一个矿区开采的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但针对矿区开采费没有明确进行规定,导致在工程实施时业主将开采费归于“税”的范畴,将自己应承担的费用强加给承包商企业,要求承包企业自己承担该费用,致使该企业承担了大量的额外费用成本。

1.3缺乏较高的索赔意识

笔者分析近年来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的现状,发现贸易双方往往会因为合同细节问题、国际法律制度的不同以及合同漏洞等,导致出现合同纠纷。而部分企业在面对合同纠纷时,缺乏较强的索赔意识与反索赔意识,导致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却无法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利益,只能选择吃暗亏。

2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风险的控制对策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系统的过程,既需要合同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管理技能,还需要其具有较高的风险意识与组织应对能力,能够及时控制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使国际工程承包合同能够顺利、正常的履行。

2.1制定科学的、系统的合同管理程序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后,企业应根据合同签订的实际内容以及项目实施方案,制定科学、系统的合同管理程序,并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首先,企业应在合同签订前,充分了解、掌握项目所在国的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外部环境等,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合同管理人员深入研究合同的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与漏洞。其次,企业要重视国际工程承包合同项目中的成本控制环节,在项目的设计、成本预算、材料采购、管理以及正式施工、调试阶段的全过程都要考虑到位,尤其是工程项目中常出现的工期延误、价格调整等事件,也要纳入到成本控制管理中,避免因各种因素导致成本超支,给企业带来资金上不必要的风险。最后,企业自身也要强化合同履约意识,不断提升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合同管理风险意识,将责任意识落实到每一环节、每一员工身上。同时,企业要定期组织各部门人员进行风险培训活动,逐步提高各部门人员对风险问题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以便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变动或出现风险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预防方案,避免因问题处理不及时而导致较大的风险损失。

2.2建立健全风险预测控制方案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局势,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应在合同签订前,充分做好市场调研,认真分析合同签订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环境、经济市场、法律政策以及自然环境等外部风险因素,对合同的履行制定科学的战略管理规划,以确保项目按照合同顺利实施。首先,企业要针对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应对准备,编写科学、合理、全面的应急预案文件,对合同风险来源进行识别与分析,学习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应急方案与风险应对原则,构建畅通的信息沟通传递机制,使风险预案能够真正落实到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其次,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系统,对国际工程承包合同项目的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并根据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组织相关风险控制人员积极展开调整与控制,及时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以免风险爆发给企业的工程项目带来较大的损失。

2.3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合同管理人员作为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主要操作者,其自身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质对合同管理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工程承包商要强化合同管理队伍的建设,积极引进高能力、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员,其不仅要具备全面的国际工程承包的相关法律知识、合同管理技能,还要有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以及敏锐的觉察力。按照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的基本要求,合同管理人员要明确业主、承包人、发包人等的具体责任,对自然条件的变化、工程的变更以及人为障碍等导致的工程风险,要有较强的反应能力与应对能力,能够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较好地为各方的利益,处理好业主与承包企业间的关系,使项目目标得以更快、更好的实现。此外,合同管理人员要能及时发现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改进完善,保障承包合同的正常履行。

2.4提升工程项目合同索赔意识

合同项目索赔管理是国际工程承包商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主要手段,也是一项十分繁杂、困难较大的工作。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应针对合同制定以及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组织成立专业的索赔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认真研究索赔资料与相关法律政策,注意索赔谈判的技巧与策略,以便在合同发生纠纷或问题时,及时抓住索赔机遇,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当然,对施工合同的双方来说,索赔是维护双方合法利益的权利,与合同条件中双方的合同责任一样,构成了严密的合同制约关系。承包商可以向业主提出索赔;业主也可以向承包商提出索赔。因此,承包商企业要积极提升自身的反索赔意识,在面对因合同纠纷而被索赔的问题时,其应建立相应的反索赔应对机制,尽可能地把损失降到最低。

3结语

自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承包商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开始签订国际工程承包合同,这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因为国际合同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需要承包商在合同实施阶段,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认真负责地按照规定的工期,完成工程并负责维修。在开展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树立较强的合同管理风险防控意识,不断提升合同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周菲,冯鹏洲,刘河东.浅析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知识经济,2014(18).

[2]张明立.国际工程承包项目风险防范研究——以DJ公司印度电建EPC项目为例[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6.

[3]赵瑾兮.浅谈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现代企业文化,2015(20).

第2篇

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阐述了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并就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的重点进行了详细地探讨,从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

政府投资;合同管理;现状;重点

合同管理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重点部分,始终贯穿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合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政府投资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工作,以确保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和进度,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1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是指通过对项目投资决策、设计、施工、交付使用等过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以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的过程,其工作环节主要包括签订合同和执行合同两个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具有以下三个方面意义:第一,合同管理满足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二,合同管理可以维护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第三,合同是合同当事人最高行为准则,是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和安全等目标的载体。因此,合同管理是实施工程项目各项工作的前提。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只有通过有效的合同管理,才能实现项目管理的总体目标。

2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的现状

2.1缺乏完善的合同法律体系目前,在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合同法律条文不规范问题,其表现如下:(1)我国有一部分法律条文缺乏严谨性,漏洞较多,从而造成投资市场出现运行不规范,合同缺乏约束力。(2)有些管理人员不遵守法律的规定,且执法部门出现管理不严的现状。(3)合同过于范本化,缺乏对具体项目的针对性,在合同实施操作时,出现难以把握的现象。

2.2管理人员缺乏合同管理意识管理人员缺乏合同管理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合同管理体系不完善,第二,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1)合同签订不规范,缺乏完善的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等机制;(2)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不了解合同管理程序、审查步骤和评估流程;(3)缺乏完善的合同管理的机构,合同管理工作较为混乱。

2.3项目合同管理质量不高由于合同管理人员并非专业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综合素质较差,导致合同管理水平较低。其包括以下几点:(1)在项目合同管理中,合同条款中一些内容含糊不清,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2)合同中双方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履行合同条款的一些内容,不按照合同办事,从而导致违约情况的发生,造成索赔。(3)合理管理人员忽略了对合同文本的分析,合同条款中出现许多漏项和缺陷。

3政府投资项目的合同管理重点

在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一般将建设项目的过程分为合同签订和合同执行两个阶段。

3.1签订阶段的合同管理(1)合理选择招标机构。在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时,一般是通过招标机构进行的,而因目前市场上招标机构众多,机构的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需要优选出有资质的、信誉好、能力强的招标机构,以确保后续招投标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考虑到目前市场上有些招标机构为了追求业绩,而不重视招标文件编制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在招标合同中设立惩罚条款。例如,在招标合同规定中,如出现资料遗漏、工程量计算有误等,应按照一定比例来扣除费,并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2)加强设计合同管理。在设计合同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方案设计招标时,应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第二,为了防止设计单位出现重技术、轻经济的弊端,在招投标过程中,一般按照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等不同阶段进行;第三,在设计合同管理工作中,应在合同中设立限额设计条款。如在条款中要规定如果由于设计方的原因突破投资限额,设计单位需要负责修改、返工责任,并应承担一定的赔偿。(3)加强施工合同管理。主要包括:合理编制招标文件专用条款;合理编制工程量清单;合理编制招标控制价。合理编制招标文件专用条款。按照《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要确保承诺的内容与要约的内容的一致性。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由此可见,在招标文件编制时,我们应明确施工合同中的专用条款是实质性内容。其具体的内容如下:预付工程款的数额、支付方式和时间;工程价款的调整方法、程序;索赔的程序、金额与支付时间;解决工程款争议的方法及时间;竣工价款结算编制、支付方式与时间;工程质量保证金的数额、预扣方式与时间。合理编制工程量清单。在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中,要确保编制的清晰性和准确性。在清单模式下,招标人要承担清单编制的风险。若清单中出现工程量不准确问题,投标人将可能利用规则进行不平衡报价。若出现工程量漏项或者工程内容描述不清等造成承包商出错,就会引起工程变更和索赔。为此,我们要认真做好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同时要描述清楚清单中不缺项、漏项项目的特征。合理编制招标控制价。在招标控制价编制过程中,我们要控制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非越低越好,或越高越好。

3.2执行阶段的合同管理(1)合同管理规划的制定。合理评估签订合同,同时按照合同的内容及规定的责任和、权利,制定出科学的合同管理方案,掌握好合同管理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以减少在合同执行中出现工程索赔和变更。(2)按照合同规定和要求履行双方的义务。在合同规定的时限内,发包方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地履行合同义务。另外,要履行检查、督促承包方的义务。(3)合理处理合同纠纷、索赔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以及项目各方利益的不一致,经常会出现合同纠纷问题,难免出现索赔情况,因此,要按照合同中的相关规定来处理合同纠纷、索赔问题,以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4)严格现场签证制度。在项目施工中经常存在与合同约定不符的情况,所以要按合同约定的程序、时限、权限办理现场签证。(5)做好工程验收工作。工程竣工验收是合同履约情况的最终检验,如发现承包方不按合同办理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纠正。

4结束语

总之,合同管理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合同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合同管理监督等,这样才能不断改进合同管理问题,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智慧.浅谈工程建设过程中合同管理的作用和造价控制要点[J].魅力中国,2010,(25).

第3篇

关键词:施工合同;合同管理系统;复杂系统;WSR系统方法论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工程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且工程项目涉及的金额也越来越大。然而,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如何对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目标综合管理,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目标顺利实现,一直都倍受关注。

《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进入了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阶段。目前,人们都已对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总体来说,合同管理水平不高仍是建筑市场上的普遍现象。因此,对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进行物理-事理-人理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更透彻地理解和把握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的本质,对于提高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WSR系统方法论分析的适用性

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是由顾基发和朱志昌博士提出的一种分析系统问题的方法论,是一个包含了许多方法的总体方法,是众多方法的统合统一,它主要从事实、事物之间的联系及人在事物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三个方面来分析问题,强调了系统实践活动是物质世界、系统组织和人的动态的统一[1]。

2.1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的复杂性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有管理期长、对经济效益影响大、管理难度大、风险高、综合性强等特点,因此,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应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自学习性等方面[2]。

2.1.1整体性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等三个方面[3]。第一,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内容包含合同策划、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合同履行、合同索赔等方面,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并涉及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后的相关管理,如工程质量保修、工程款结算等;第二,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因此,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实施的过程要体现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第三,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包括社会的共同利益、业主的利益、承包商的利益等,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方面利益得到保证的重要手段。

2.1.2开放性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不仅为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局部行为之间的相互竞争所推动,同时也受到其外部环境强有力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呈现出更为完整的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工作行为。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处在一个开放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中,并与这些周边的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交换、能量交换。

2.1.3动态性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必然导致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也是不断变化的,即为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的动态性。第一,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如自然灾害、水文条件、施工环境、政策法规、技术能力与水平、人工费用、材料和机械价格、利率、汇率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引起业主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要求发生转变,从而导致工程建设项目目标发生变化,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工程变更工作和合同索赔工作。第二,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各参与方通过信息技术组建一个动态的战略联盟,及时应对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不同阶段呈现出的动态实时变化,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采取动态的控制措施,实现各参与方之间的共同整体利益[4]。

2.1.4层次性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具有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结构,系统结构中每一层次工作的顺利完成有助于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实施的过程来看,合同策划、施工招投标管理、合同履行分析、合同交底、合同控制、索赔管理等工作的顺利完成才能保证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完整实施;从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保证体系来看,人员组织机构、工作程序、管理制度、信息管理等方面为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2.1.5自学习性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有着预定的目标,在系统中所展开的控制、反馈、调节都是为实现这一预定目标而做出的努力[5]。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处在一个动态的外部环境里面,系统目标会发生改变。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系统目标,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结构中各层次的工作会不断地调整,并且不断进行相互作用,使得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根据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发生的变化,系统结构中如实施过程、保证体系、参与方等各个层次会主动做出反应,积极试图将所发生的变化转化为对实现系统目标有利的因素,不断完善自身工作,使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的自学习性正是该系统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使得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更有自发性、无序性,更加活跃。

2.2应用WSR系统方法论分析的可行性

作为解决系统问题的方法论,WSR应面向复杂性的问题[6]。因此,要使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这个复杂系统的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合理配置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财力、物力以及协调有关人员之间的关系,需要运用WSR方法论作为指导。根据WSR方法论的内容,首先,弄清楚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工作的规律,理解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工作机理,即考虑其“物”的一面;其次,弄清楚如何做好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解决如何运行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机理的问题,即考虑其“事”的一面;最后,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是离不开人的参与,所以在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实践活动中要做好各有关方面之间关系的协调工作,即考虑其“人”的一面。运用WSR方法论的工作过程指导展开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按照其具体的实施步骤,在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中,做到“知物理、晓事理、通人理”。

3.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的WSR分析

3.1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的WSR因素分析

“物理”、“事理”、“人理”是分析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问题的整体构成,三者缺一不可,且三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影响,体现了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本质。

3.1.1物理因素分析

在整个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合同策划工作,主要是明确承发包方式、合同类型、招投标方式、重要的合同条款和合同条件等方面的内容[7]。第二,进行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也是施工合同形成的过程,旨在从建筑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建筑企业中择优,将工程建设项目发包出去。第三,要落实合同的履行,主要包括合同履行分析、合同交底、合同风险跟踪管理、监督承包商履行合同、做好合同变更工作、解决合同争议以及处理索赔与反索赔事务等。

3.1.2事理因素分析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构成了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为了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合同确定了工程项目的价格、工期、质量、安全等目标,同时也规定了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换句话说,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它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起到控制和保证的作用,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对于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的事理分析,是解决如何通过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保证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达到成本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和安全目标。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应该围绕着达成工程项目成本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等进行展开,体现为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等工作。

3.1.3人理因素分析

要想达到工程项目建设实践活动的目标,则在能够保证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目标得以实现的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活动中,就必须要有人的参与。在理解了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物理因素和事理因素的基础上,应着重考虑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以更有成效地实现工程项目的目标。对于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的人理分析,是通过研究和理顺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中各参与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促使工程建设项目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

3.2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的WSR运作模式

按照WSR系统方法论的工作过程,结合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的特点,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的运作模式可分为6个阶段进行。

3.2.1明确合同管理功能

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预期目标,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尽量做到成本最低、进度最快、质量最高、风险最小。然而,合同管理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其工作内容要体现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等工作。

3.2.2调查分析

调查了解业主自身的情况、项目特征、项目范围以及外部环境条件等,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开展合同管理工作所需的条件和相关知识,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分析合同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以及各参与方需具备的条件和素质。

3.2.3形成目标

经过调查分析之后,确立合同管理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应与工程项目管理整体目标保持一致,并分析实现这些目标的约束条件。在进行合同管理工作过程中,需确定各阶段工作目标的优先顺序和权重以及开展合同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也需明确各阶段工作目标和系统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

3.2.4构造策略

确立了合同管理各阶段的工作目标之后,根据调查分析过程中了解的实际情况,将合同管理工作所需的客观条件转化为现实条件。让合同管理各组织部门和系统各参与方参与制定、修改各阶段工作模型或方案,旨在选择合同管理各阶段合适的工作模型或方案。

3.2.5协调关系

协调关系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第一是技术上的协调,即将工程项目的生产要素、合同管理知识跟合同管理各阶段的工作模型或方案进行协调;第二是协调合同管理各组织部门之间、系统各参与方之间以及组织部门与参与方之间的工作和利益。

3.2.6实施与完善

审批和实施合同管理各阶段的工作模型或方案,对实施取得的成果进行检验、总结,及时纠正工作模型或方案出现的偏差。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与系统各参与方的沟通和协调,做好信息反馈工作。综合以上步骤,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的WSR运作模式见表1。

4.结语

在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WSR系统方法论作为面向复杂性问题的系统方法论,应用其分析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通过对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进行WSR因素分析与WSR运作模式分析,对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有了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深刻地理解,强调了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要围绕着实现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目标进行展开,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人的因素,注重全面协调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中各参与方之间的利益。这有利于促进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工作水平,也提供了另一种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丰富了WSR系统方法论的应用和内涵。(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国杰,吴连玉,安丽.基于WSR方法建构管理体系的尝试[J].现代管理科学,2009(03):24-25.

[2] 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管理[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1-6.

[3] 佘立中,乐新军.大型集群工程造价的复杂性与管理机制研究[J].建筑经济,2010(04):107-109.

[4] 晏永刚,任宏,范刚.大型工程项目系统复杂性分析与复杂性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9(06):303-305.

[5] 佘立中.基于复杂性大型集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03):107-109,118.

第4篇

目前建筑业市场中,承包人对工程变更与索赔在合同管理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在变更索赔能力的拓展上仍基本停留于个案的经验总结上,缺乏较为系统的、原则性的归纳。笔者本着诚实信用、公平履约、合作共赢的基本精神,就合同管理中变更索赔工作作些粗浅论述。

1.笔者认为,合同管理中变更、索赔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其组织、策划

为此,有必要合同变更索赔工作的组织、策划设定一些指导原则。

从实践经验来看,在合同管理中往往在有变更事实的情况下,忽略了证据的收集。而随着业主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加强,很多有事实而缺乏证据的变更索赔往往被否决。一份不违背现行法律制度的合同文件是约束发包人、承包人履约行为的根本大法,履约过程中形成的会议纪要、业主监理的工作指令规章制度等文件只有在不违背合同文件的前提下才能产生效力。所以,深入研究掌握合同是变更索赔工作的核心所在。承包人的合同管理人员应充分重视对合同条件的研究、运用,重视变更索赔证据的收集、传递、分析,形成“只有能被证据证明的事实才是有效的事实”的观念,使每一项具体的变更索赔工作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1.1有利、有理原则

有利,即任何一项变更索赔的提出必须实现直接或间接的效益;有理,即任何一项变更索赔必须有相对较大的合理性。在实践中往往没有遵循这一原则,或者在有利与有理的结合上顾此失彼,给变更索赔工作带来被动甚至是损失。例如,在某道路塌方后的抢险项目报价中为了取得有利的价位,增加所谓的难度系数;在制订某边坡浮渣清理施工方案时,不把挖装设备抛掷土方的水平距离、反复抛掷次数对报价有用的数据写入施工方案等等。致使谈判过程中很容易因依据不充分被剔除造成被动。也失去挖掘那些暂时没有被发现的合理因素——抢险工作中以“抢”为特性,要求资源重复配置形成的窝工费,或者以超出定额水平非常态施工,而大量超定额用工应以计日计价。也就是所谓的“该要的没要,该拿的没拿到;不该要的要了,要了也白要”。如果将“反复抛掷写入施工方案,对最终的变更价格具有重要作用,当业主对其方案审定过程中,双方必然会对上述数据进行验证,从而使据此计算的报价获得充分的证据。

确立了有利有理,将促使承包人在开展任何一项变更索赔工作时,从方案到报价到证据材料,时时事事围绕有利性充分挖掘合理因素,使有利与有理紧密结合。

1.2预判与整体原则

通常在选择工作重点时往往“抓大放小”,选择期望利润大的项目为重点。然而,期望利润大的项目,它往往是为合同双方关注的重点,利益矛盾突出,导致谈判难度较大。如果,在利益矛盾尚未显现,或者在规模较小的项目上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促成的较高的单位利润率,当出现大规模的、工作内容相同或相似的项目时,可能事半功倍地得到较高利润。反之可能带来了很大损失。

笔者认为,实际工作中所谓“报价的均衡性”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客观存在的分部分项工程特性的差异、具体施工环境的差异、承包人对不同专业工程成本管理能力的差异等等因素,必将使不同的单元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存在着单位利润率上的差异。另一方面,合同双方对相关差异以及单位利润率差异的认识也是不同的。承包人在选取工作重点时,可能有意识的选取那些单位利润率相对较高、当前工程规模较小、后期存在规模发展潜力的项目。同时,也使承包人可以选择那些规模已固定、总体利润水平相当的项目作为交换和妥协的筹码。这样,通过承包人立足于全局的预判及取舍,在维持当前利润水平不变甚至略微降低的同时,在整体上获得一个相对较高的利润水平。

通过确立预判与整体原则,合同人员应认识到:合同中“类似项目引用类似单价”的约定,使任何变更索赔项目在该项目完成后仍对利润水平具有影响力。因此应尽可能的对当前变更索赔项目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判,从而在利益矛盾未显现的时候,以相对较小的代价获取未来的预期收益。

合同变更和索赔在其触发事件上并无显著区别,变更是按照所发生的事件、协商变更其价格的过程,而索赔则是事件发生后、对其实施中所产生的损失及结果进行记录并协商补偿额的过程。除了市场物价调整国家颁布新的有关法律等因素外,其他触发施工索赔的事件都可以在事件发生时就应采用变更的形式处理。如不可预见的外界条件、提高技术标准、扩大规模,加速施工、施工降效、暂停施工等等。

一般来说索赔费用发生在事件结束之后,对业主制约较小,而变更发生在事件初期,对业主制约相对较大。从合同约束条件上来看,往往对索赔程序有诸多限制,而变更程序则较松,其关键证据设计变更、改变技术方案等相对容易获得。索赔处理中业主或监理往往在对触发事件是否成立、触发事件与损失的联系、损失计算的合宜性等方面设置障碍。而变更按其处理程序和变更权的归属,是业主或监理的主动行为,在工程变更的处理及往来函件中一般不会明示导致变更的事件的责任。如果变更最终未成立,在变更讨论过程中往来函件、纪要等将为索赔手段提供充足的证据。通过确立变更先行原则,要求在变更索赔工作策划过程中,不论其结果如何都应尽可能采用变更手段,从被动变更、改为主动变更,达到有利于费用计算、有利于实现索赔,也有利与建设各方合作的目的。

1.3自下而上原则

随着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公司内部制衡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的不断完善,那种在变更索赔中直接通过高层会谈获得成功的案例已越来越罕见了。

在变更索赔工作中应将与业主、监理、设计各方的各职能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作为工作重点,争取在执行层上解决问题。如果在执行层上无法彻底解决,应通过有效沟通在业主、监理、设计各方的层中形成广泛的、有利的舆论氛围,以详实的资料和有效的分析获得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再通过高层谈判求得解决。

1.4善用“合作共赢”的原则

从合同管理实践来看,使用“合作共赢”原则目前成功的案例不多。但笔者认为,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成熟、“双赢”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其成功几率将逐步增加。

2.报价、谈判原则

上述原则是指导变更索赔按照明确的方向进行,而报价、谈判原则将?变更索赔工作,做得更好、更快、更经济更有成效。

2.1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解决合同变更索赔问题的重要途径。?单纯的价格争议变为对有关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及合理性评价,通过对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来解决价格争议。同时通过技术方案的详实地分析,评价变更索赔项目与合同项目实施中的差异性,并将这种差异性做出量化反映,为报价提供依据。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承包人在制订有关施工技术方案时,合同管理人员应参与其中,以便明确报价的重点、难点,在技术上作出严谨、详实的分析并量化。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经济评价,使技术方案与报价获得相对完美的统一。

2.2多个方案对比、以优取胜原则

作为业主与承包人,往往有一种惯性思维:对方想要的一定不能给,对方不要的一定硬塞给他。因此,在谈判过程中,应制定多个方案,对方不可接受的方案与对方磋商,在磋商过程中使对方认识到目前的方案有比较打的缺陷,此时再提示较优的方案能收到好的效果。本原则的有效运用必须是对履约双方都公平有利。

2.3善用筹码原则

坚持和妥协是合同谈判永远的主题,合同谈判过程就是一次次坚持和妥协的过程。因此,在变更和索赔谈判之前,应该认真分析哪些因素有利有理,应该坚持。哪些因素虽有利、有理、但证据有一定缺陷,或者存在重大阻力。可以作为筹码在适当时机抛出去。但必须明确,所有的妥协和放弃应当要有恰当的回报。这种回报可以是对其他项目的认可,也可以是对项目中一个有争议问题的认可,甚至可以是对我方境遇在道义上的理解和同情(这种同情经过有意识的不断强化后将成为一个新的筹码)。善用筹码原则是对合同公平原则的变通运用。一个缺乏基本公平的合同必将在履约过程中遇到种种困境,并最终为履约双方带来损失。但是,如果承包人事事、时时争取公平,则必然给承包人带来不利影响最终为合作履约埋下隐患。

2.4预设条件原则

由于业主在合同上的主导地位,承包人的合同管理人员往往处于既无法接受业主的价格条件,又不愿继续争执导致矛盾激化的局面。在此情况下可以就有关项目的工作内容、环境、质量要求等与业主协商,在不改变相关价格的前提下参照投标报价水平对该工作的有关特性做出限定,从而保障自身利益。

2.5张弛有度原则

张弛有度,要求主动调节谈判气氛、把握谈判节奏,避免在激烈的争论过程中双方情绪紧张、对立;在对方提出不合理的观点时,应以平和的态度和准确的说理指出对方的疏漏。具体做法上,要求承包人在谈判时注意控制情绪,主动选择继续深入讨论或者转换话题,谈论一些对方有兴趣的话题调整谈判节奏。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合同管理

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则是各项经济合同的实施过程。合同管理的实施从施工前的准备直至竣工后的验收,前者对后者造成制约,后者对前者进行补充,若出现任何环节的疏忽,都会导致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的问题出现。所以,在工程施工阶段,应对合同管理中的造价控制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促使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一、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设计合同、勘察合同、监理合同以及施工合同等,存在极为广泛的内容,在建设工程中主体的不同同样会有不同的内容及形式的合同管理方式。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合同,施工合同也包括承包合同、专业分包合同以及特殊专业施工合同。

任何建筑工程项目的损失,都应通过对合同的签订进行实现。通过合同的规范及约束,各合同方实施协调一致的工作,使其各自应尽的职责得到落实,也就是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进行全方位的落实,在项目实施中发挥着有效的作用。施工合同中承包人与发包人相结合对建筑项目施工进行商定,促使工程项目的成本、工期以及预期完成目标得到明确,并使得合同双方自身的责、权及利的关系得到明确规定。

1.合同管理与造价之间的关系

在工程建设中,合同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内容,而造价则是最为敏感的。造价控制的恰当与否会对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造成直接影响,同样也影响了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而建筑工程人员对合同的关注程度及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会在确保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的前提下,促使工程造价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

2.建筑工程汇总合同的作用

在项目管理中,合同一旦形成则需根据合同内容进行落实。禁止不按照合同内容,出现对投资方利益造成违背的现象出现。在合同中应对承包单位所承担的义务或风险进行明确或示意,无论转包给发包方时运用何种理由都无法得到成立。例如:在某建筑工程中,在人工砂石料施工中对瓜米石单价的审定进行增加。施工单位对瓜米石单价的报送超出砂单价的50%,作为工程施工人员,通过自身施工经验即可发掘其中存在的不符。但在追究其原因时,从标书中进行分析,则发现所报送的单价根本未对招投标条件进行考虑,而是与合同脱离进行重新编报的。通过与施工单位的详细审核及协商,施工单位则最终根据标书中规定的单价比低于砂的单价比的现象进行运用。当合同中出现明确规定时,及时对于发包方来说存在不利之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应根据其规定进行操作。由于合同的制定作为双方的法律行为,是通过当事人协商一致确定的,而并不是单方面的法律行为,更不属于行政关系,合同当事人存在平等的法律地位。一方不能对另一方进行强迫对自身意见实施接纳。通过违法协议、胁迫或运用欺诈等手段对合同进行签订,应将其作为无效合同进行认定或处理,不仅无法实现预期的法律后果,而且还应将过错方对相应的法律责任进行承担。

二、建筑工程合同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1.对合同中的施工条件、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方案的改变进行规范处理

作为施工单位编制投标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招标方案以及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施工条件及地质资料在合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不同的设计阶段、设计深度以及变化的外部环境等因素,都不能避免工程实施过程中合同对施工条件及地质资料不会有变化发生。因此,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将施工条件、地质条件变化以及施工方案的改变进行正确的区别及处理,结合合同中的规定,实施公平、公正、合理及科学的处理。作为合同管理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变化及改变的性质的正确区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发挥着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

合同中应将施工单位施工条件的提供进行规定,由于业主未能根据规定进行资料提供,导致设计阶段及设计深度的不同造成地质资料的变化或设计方案的较大变更,该类现象则属于业主自身的责任,由于该原因造成施工档案改变及施工费用的增加应由业主进行承担。例如:业主未能根据合同中的时间及规模对施工用地、施工供电以及施工道路等进行提供。当由于施工单位自身原因导致施工方法不当、施工条件改变而出现工程投资增加、合同施工方案不足之处的完善以及合同中施工方案及方法的改变、施工单位出现延误导致赶工现象所增加的施工费用,应由施工单位进行承担。

2.造价控制保证体系的构建

要想使合同造价得到控制,应从以下几点进行落实:

(1)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构建。规范领导、技术、施工、预结算等相关人员的权利、责任及义务,只有责任、权利及义务得到明确,才能促使各级工程管理人员在设计变更及工程签证的管理中得到规范,进一步将履行职责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2)构建有效的合同交底记录制度。在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技术、预算、供应、财务等方面使每个参与的管理人员都能对合同进行了解,并对合同交底记录进行落实。必要情况下还应给相关人员对合同复印件进行分发,促使合同的内容得到彻底的掌握。对甲乙双方的经济及技术责任得到明确,进一步在实际工作实施中进行运用。

(3)保证制度及有效体系的建立。尽可能最大程度的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将不利因素向有利方面转化。例如,构建由总经济师为主的核算部门,从工程开工开始进行管理,并设置专业人员实施变更及签证的落实。及时有效的办理工程预算、工程变更、工程签证以及材料计划,并向建设单位及相关科室进行分别送达,变为后期的付款结算,促使结算压力得到减少。造价负责人应对造价进行定期审核,督促工作的检查落实状况。运用计算机,将工程设计各阶段的经济资料进行汇总储存,整理后归档。在施工实施过程中提供保障。

3.建筑工程变更的管理

作为项目业主,通常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对各种相关工程变更的审核请求出现,对处理这些变更的程序及原则进行掌握,在工程进度、投资及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意义。在实际项目施工中,对公测后能够变更进行合理的识别,避免施工单位通过对工程变更促使工程造价进行提升或工程质量降低的现象出现。在管理过程中,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控制:

(1)在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中聘请专业造价咨询结构进行参与,由于专业的造价咨询机构对造价咨询工作进行长期从事,并存在成熟的实践经验及专业人员,因此在变更事项出现之前或发生过程中,能够对不合理或不必要的支出进行控制,促使工程造价的控制达到显著效果。

(2)对工程变更、签证的管理程序进行明确,对各个环节进行各负其责的把关,并相互制约。事前对方案进行审核,事中实施计量,而事后结合规定进行计算。

(3)当有不可抗力的风险因素出现时,应在投资高度及时对投资额进行增减,促使投资控制的基础得到确定。

(4)当有较大设计变更及基础工程有不可预见因素出现时,应及时确定及控制新方案及措施中所产生的工程费用。

4.索赔程序的规范

应根据程序对合同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管理。按照程序要求对价款支付、各类文件的报批、项目经理的变更等进行运用。避免出现随意对工程变更及索赔进行运用。将工程变更的提出、批准变更、实施变更、支付变更价款以及索赔事件的出现、索赔的提出、报送索赔报告、批准索赔费用以及索赔支付的程序进行规范。总之,应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实施工程变更及索赔费用处理。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对工程变更及索赔性质区分正确的前提下,进行公平、公正、合理及科学地处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造价控制在工程管理中发挥着重要意义。不同的工程内容、地点条件以及承包方式都会导致管理及控制的改变及发展,只有对经济规律进行灵活把握及运用,熟悉施工过程,充分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行调动,将管理工作方法进行适时改进,促使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造价控制得到有效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林志鹏.建筑施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 2011(11)

第6篇

一、法律知识学习是工程管理专业的要求

1.专业培养目标与方案的要求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1999年7月编制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明确,工程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2)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3)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4)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5)具有综合运用上述四个方面的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6)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基本能力;(7)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8)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设置了四个专业平台,这些专业平台是工程管理各个专业方向都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其中,法律平台是与技术、管理、经济并列的四大平台之一。

2.土木专业毕业生调查反映的结果

为了分析土木工程类专业毕业生进入建筑施工企业后,需要哪些方面的管理知识,美国曾于1978年、1982年、1984年三次对400家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中上层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当时建筑管理方向28门课程的重要性排序。数据显示建设项目相关法律一直被认为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课程。学习法律知识也是培养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法律意识的培养远比法律知识的学习更艰巨,并不是设置一门课程就可以解决的,必须在课程体系中得到落实并长期贯彻。

二、工程合同管理课程必须强化合同法律意识的培养

西方国家有深厚的民主法律社会渊源,有关工程合同法律的研究也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一些论著千锤百炼成为经典之作,如《Hudson''''sBuildingandEngineeringContract》第一版发行于1891年,距今115年,现已发行第11版。西方的合同管理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较多地从法律方面研究合同;进入80年代,较多地研究合同事务管理(ContractAdministration);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更多地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管理问题[1]。我国工程管理领域的合同管理理念是80年代以后才逐步引入的,与从事务及项目管理角度研究工程合同形成了较好的接轨,但是先天缺乏从法律角度对工程合同的研究。正是由于历史的空缺,工程合同法律意识缺少生根发芽的文化土壤。合同法律意识的缺乏不仅体现在我国工程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上,也体现在我国工程管理的学术领域。田威先生(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长期在海外从事世行和亚行贷款项目)曾经说过,中国工程师的专业水平、技术能力和现场经验比外国人要强,但如果作为国际咨询工程师,欠缺的是经济、法律、海外工作经验。邱闯先生在他的著作《国际工程合同原理与实务》作了如下论述:我国期刊及书籍介绍国际工程合同的作者一般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些文章和书籍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一般是从工程师的共识角度出发,可能会有以下局限性:(1)强调的是工程师的看法,而未论述法官、律师、法学家的观点。(2)缺少对合同条款的法律意义推敲;(3)强调明示条款的论述,缺少对默视条款的论述。中西方工程合同管理的研究历史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合同法律的研究,强化合同法律意识。要依靠教育弥补与西方国家存在的100多年的文化意识差距。

三、工程合同管理课程能够延续法律意识的培养

西方工程合同管理100多年的法律研究历史表明,合同与法律密不可分。工程合同管理首先必须依法管理,建设法律是工程合同管理的前提与约束,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则建设项目相关法律知识应当是工程合同管理的先修知识。其次,工程合同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工程合同进行,工程合同本身就是一部“施工法”。国际工程合同范本FIDIC就被公认为是一部“施工法”,FIDIC里面有许多英文的法律用语,非常讲究用词的准确与严谨。建设法律与合同管理的排序前后相连,也反映建设法律与合同管理的密切关系。工程合同管理与建设法律的密切关系说明,法律意识的培养完全能够在工程合同管理课程中得到传承与延续。四、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是教育实施的关键尽管工程合同管理课程赋有并能够承担法律意识培养的重任,但是,目前合同法律意识的培养并没有在合同管理课程中得到体现。首先,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课程设置建议,工程建设法律与工程合同管理课程是分开设置的,由不同的老师承担不同的课程,其优点是易于实施,但法律意识培养难以得到体现。如果合并授课,显然有利于法律意识培养的连续性,但是能够同时承担两门课程的老师却寥寥无几。其次,从当前工程合同管理教材看,重点是工程合同的事务性管理,管理程序、经验及做法,缺少法律意义的推敲与分析。一旦教育成为一种技能培训,培养的只能是操作型管理人员,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做,缺乏辨析能力。尽管早期的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中,将合同法的内容编入教材,但是与其它内容没有融合,显得苍白无力。从工程合同管理实践看,经过多年的教育,合同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合同管理的概念却并未受到重视。“重视签合同,轻视管合同”的现象普遍存在,合同签完后,大都躺在文件柜中睡大觉,现场(无论是业主单位还是承包商的项目部)很少设置合同管理部门,即使有,其职责也仅是文档管理。我从99年开始讲授工程合同管理课,为了教学的需要,常常上网搜索相关案例,但总是很失望,国内工程合同管理案例极其单一(大都是工程款支付纠纷)。这说明,现场工程人员的合同管理意识普遍不高,这实在是教育的缺失。要解决合同法律意识的教育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强化师资力量的培训。要培养学生的合同法律意识,首先要培养老师的合同法律意识。工程合同管理人才应当是具备法律、经济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工程合同管理课程的授课老师理所当然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只有具备工程建设法律、技术与经济等复合知识结构的老师,才能够在课程的衔接与教育思想的延续上游刃有余,才能提高授课效果,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第7篇

经营管理是工程管理的关键工作,它自始至终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之中。项目经营管理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盈亏状况,也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主线,成本管理则是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

一、 合同履约管理:

1、合同的签订:

建筑工程具有投资大、工期长、结构复杂、受场内场外影响显著、不可预见性因素多等特点,施工承包合同对于后续的施工生产与管理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合同谈判人员在合法、依法、平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工程信息的调研与反馈,制定出严密、周详、可行的谈判方案。在既定谈判方案的原则下,结合工程的实际,签订一份责任明确、内容完整、条款具体,表述清楚、严密的合同,为以后合同的履约管理打下基础。

2、合同履约管理工作:

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合同管理可以达到理顺生产经营秩序,控制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目的。合同履约管理工作是经营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

(1)加强项目组织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项目经营部门为具体业务操作的,项目部门经理与责任人参与的合同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合同履约进行全过程管理。具体内容包括对分包商、分供商的选定,谈判合同、拟订合同、评审合同、确定合同价款、履约合同、工程结算、工程索赔、经营资料归档管理工作。

(2)加强合同交底工作:为提高项目全体员工对合同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合同管理意识及项目合同管理的整体素质,项目经理部对所有的合同均应进行全员交底,以会议与书面相结合的形式向全体员工介绍各个合同的承包范围、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合同的主要经济指标、合同存在的风险与履约中应注意的问题,将合同的责任进行分解,具体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各责任区。同时项目设置部门兼职合同管理员,结合各部门的履约情况进行管理,增进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这样可以加大项目的合同管理力度,提高全员的合同管理意识。

(3)加强履约过程控制:加强履约过程控制对于合同管理尤为重要。由于工程项目工期一般都比较长,工程各阶段又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履约过程中要针对各阶段的特点,认真分析研究合同,正确行使合同赋予的权利,认真履行合同的职责,分析预测合同的风险所在,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和解决措施,力求减少或避免合同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4)履行承诺、信守合同。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项目经理部在维护自身利益、分析合同风险、寻求索赔理由、避免经济损失的同时,更加注意的是社会效益问题。在工程管理中,我们一方面认真履行承诺,圆满完成合同的各项指标,另一方面,积极帮助分包商解决实际困难,配合业主开展工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争取更大的社会效益。

(5)重视工程索赔管理:项目经理部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履约过程中索赔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要认真研究合同条件,随时关注现场动态,积极找寻索赔依据,做好项目的索赔管理工作;在分包合同履行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应加强合同管理力度,积极进行合同交底及合同履行的跟踪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正确履行我方的责任,尽量避免反索赔的发生。

二、 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合理的经营体系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获取工程、占据市场的有力措施。建筑企业的改革必然离不开建立结构优化的项目经理部管理体制。而项目成本管理又是项目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与核心。因此,在项目管理中如何加强和完善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1、加强成本预测工作

项目的成本管理离不开项目的成本预测。当工程中标后,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与现场因素制定各个时期的成本计划,结合同类项目的成本资料与当地的成本水平,对本工程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程度进行分析,对项目的各阶段成本进行预测,从而制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节约各种费用开支,以降低成本,增加盈利,促进企业的发展。

2、加强施工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部门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各阶段的施工生产计划,项目根据工程管理部门提供的各阶段施工进度计划,结合现行的施工图纸及定额的有关规定,对每层、各阶段的工程量作出具体、详细的工料分析,将工程的形象进度量化,以利于工程技术部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利于工程管理部门控制工程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达到人、机、材的最佳组合,力争以最小的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加强项目的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是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各项生产费用的开支进行监督整理,能及时纠正与控制发生的偏差,把各项费用的支出控制在成本预测规定的范围之内,以利于降低成本,保证成本预测的实现。对于项目的每一单项工程,项目的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管理需要都将产生不同的数据:经营部根据工程的中标通知书和中标概算书可以计算出中标量;工程技术部门根据施工任务书提出材料计划量;经营部对单项工程的成本预测出预测量;物资部门根据现场实际用量得出实际消耗量。经营部通过对以上四个工程量的分析与对比,作出项目各单项成本的盈亏分析,总结出经验与教训,便于工程管理部门调整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以便于减少开支、节约材料,避免浪费,从而有效的控制成本。

4、加强分包成本管理:

在分包成本管理方面,项目经理部应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对分包成本进行控制。在每个单项工程施工之前,项目经理部根据业主方确定的价格,分别由项目经理部职能部门进行社会询价,至少找2家以上的分包队伍进行每个单项工程分包招标。在招标之前,经营部事先进行分包成本预测,然后编制分包标底,这样能够较好地控制分包工程的成本。

对分包工程的结算,项目经理部应严格按照分包合同执行。各项工程都须先经工程、质量部门验收合格后,再由经营部进行工程量的核实。对于劳务分包的工程,项目经理部在限额领料和节超奖罚的基础上,根据定额的规定核算工日量,以此为依据对分包工程进行结算;对于包工包料的工程,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中标量最低限度地制定分包标底,同时根据工程的需要制定一素列的保证方案和奖罚制度,加大了对分包的管理力度,促使分包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如期完成分包工程。

三、 加强各部门的相互配合

如今的工程管理正在由单一化向智能化迈进,各施工企业也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劳务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化。现在的经营管理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管理问题,它是经济、工程、技术、法律与管理的综合体现;同样,现在的经营管理也不是经营部一个部门的管理问题,它是项目各职能部门综合智慧的反映。如何有效的控制成本,加大项目的管理力度,从某种意义上讲直接与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有关。工程管理部门除了干好施工生产外,还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配合技术部门做好施工方案,把握现场动态,配合经营部积极找寻索赔依据;工程技术部门除了做好施工的技术保证外,还应从技术成本的角度出发,采用成本低、效果好、技术含量高的技术措施,降低工程的实际成本;安全部门除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增加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外,还应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确保文明施工,规范施工管理,降低项目的安全成本;经营管理部门除了进行合约管理,降低工程的各项成本外,还应根据现场的施工动态,找寻索赔依据,积极进行索赔,并对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预测和预控;物资部门除了供应合格的施工生产物资外,还应货比三家,降低材料的采购成本,同时加大材料的管理力度,实行限额领料,结工程材料的使用数量进行控制;行政部门应做好工程后勤保障,为各部门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开展一系列活动,增进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四、 计算机的管理与运用

第8篇

关键词:设计公司;合同管理;应对措施

市场经济模式当中,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和合同管理无论是对委托方还是设计方都显得至关重要,招投标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工程报价问题,合同管理更不是签字了事就可以轻松完成的,其直接涉及到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模式,对签约双方之间的信任建立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设计公司目前在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套完整的合同管理方案。

一、设计公司的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完善的合同管理机构

目前的很多设计公司,其主要领导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公司的经营发展上面,对于拓展业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十分看重,然而往往将合同的管理工作看得较轻,还局限在传统的思想认识上面,对其存在的风险认识不够。

      (二)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权责不分明

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设计行业也不例外,由于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各个部门之间很难达成共识,从而导致出现问题互相推卸责任的现状。

      (三)合同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偏低

很多设计公司在招聘合同管理人员的时候,考评制度不够严格,造成其入职后,专业水平较低,甚至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也较为淡薄,从而无法正确的判断出合同中涉及到的一些专业或者法律问题,从而为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四)合同管理与相关的管理协调度不足

设计公司内部,负责合同管理的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沟通较少,相互之间缺乏协同合作精神,从而导致处理问题上面孤立无援。

      (五)对合约方的资质审核不够严格

在合同条款的拟定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不确切的词语,而设计公司很少对这些内容提出异议,一旦出现违约现象,往往会因为合同中模棱两可的措辞,为对方提供推卸责任的借口。

      (六)合同审批程序复杂

合作双方达成合作意向之后,往往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真正进行签约,这些都是因为设计公司办事效率低下导致的,因此,很容易造成中途的一些变故,耽误双方的合作进程。

二、设计公司的合同管理应对措施

      (一)合同签订务必做到严谨性

1.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合同架构,对合同包进行合理划分。例如:什么项目需要设计总包完成,什么项目需要找其他设计公司共同设计,并确定彼此之间的配合工作内容,以及进度要求。这些内容都不能有所丢失,并且要清晰明确;2.在制定合同过程中,务必做到明确造价调整的具体依据以及调整的方法和范围,切忌带有一些模棱两可的条款。3.目前,国内执行的标准合同当中,并没有一个对具体的进度控制做出规定的合同模板,付款时间也没有特别强调。这样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因此,要对这一点进行具体说明。4.现在很多付款条件都是按照每个阶段完成的进度进行按比例付款,这种比较模糊,最好是在合同中明确指出,例如可以在某一关键点完成之后,就付部分款额给对方。5.很多公司都会遇到违约行为,因此,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应该在合约中详细注明可能的违约现象应该如何处理,以避免时候进行纠缠。

      (二)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

结合设计公司实际情况,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合同管理制度,规范设计合同

的订立、履行、变更等管理。其中包含合同的立项程序; 合同的签订; 合同的执行及管理程序; 合同的变更及索赔; 合同的验收及归档等内容,要详实且可执行性强。

      (三)实行合同交底

一是签订合同时应尽量提高其可操作性。从目前索赔和反索赔产生的一些原因来看,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用词的严谨,并考虑全面,最好能听取相关业务部门人员的意见或建议,以便于今后合同能够得到更好的执行。二是做好合同文件的交底和学习工作。一般说来,某个工程从招投标到合同谈判直至签订,都由专职人员办理,而工程现场具体履行合同人员却很少参与。为了更好的履行合同,这就需要合同签订人员向设计人员进行必要的合同交底,认真学习和研究合同文件。合同交底主要是使合同履行人员了解从招投标到签订整个过程中涉及到执行的一些问题。

      (四)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争议要及时收集资料

认真按照合同执行,对工程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及时收集资料。合同法的制定为合同制度的推行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要让设计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自

觉地运用它,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地发展,才是它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随着市场经营体制的逐渐完善,传统的合同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合同管理工作不能只是简单的几项重要条款就可以完全搞定,制定者要将方方面面的问题考虑进去,因为其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风险,为设计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模式,对签约双方之间的信任建立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设计公司目前在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套完整的合同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基尧.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小浪底水利枢纽国际合同管理的经验与体会[J].中国工程科学,2011,04

[2] 朱亚军.规范合同管理,维护企业权益——电力企业合同管理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华北电业,1998,03

[3] 张超.浅谈油田企业如何加强合同管理工作[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

第9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笔者所在公司是一家央企的改制企业,2004年改制后企业规模快速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建筑施工、地产开发、装饰、塑钢窗生产、涂料、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监理)于一体的中等集团企业,但企业多年形成的传统手工管理依然是企业主要管理模式。近年随着企业迅速发展,公司承揽的建筑工程遍布省内外,由于项目地分散,集团集中管理和信息及时有效传达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1.建筑企业的管理特点

建筑企业可分为企业管理层面和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企业管理层主要包括经营、计划、人事、财务、技术管理,还包括对所属分公司的管理以及对所属重点项目的直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工程预决算、施工组织与计划、合同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等。

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与其它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企业相比,存在着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现场管理混乱、组织制度建设滞后、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建筑企业的发展。中小建筑企业如何向管理要效益,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内部挖潜力,提高自身的效益,是企业普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1]

2.明确企业管理体系

2.1企业现行制度与信息化的整合

目前国内各行业都在提倡信息化管理,其内涵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怎么才能成为企业提升自我空间,创造自我优势的法码呢?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管理模式,制度是企业多年经营管理的积累和沉淀,为了建立企业组织架构、约束员工岗位职责、决定业务流程等一整套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必须通过制定各类规章制度(包括行政、人事、采购、合同、生产制度等)得以实现,正是依靠制度的执行,企业才能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建立在符合企业管理的诸多特点、顺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的现行企业制度体系之下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企业制度最好的执行平台。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发挥理顺各部门原有的业务处理流程,协调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方式,更新原有的手工业务处理模式的作用。

2.2企业业务流的过程控制

建筑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没有固定标准、统一流程和批量生产的特点,每个建筑产品都会因为施工环境、建筑结构或构造、项目管理者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其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正因为这些特点,管理中我们必须根据特有的业务形式加强过程控制。

①业务形式多样。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各种业务形式的管理方法、业务流程、项目人员组成各有不同。建筑产品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结构和材料亦不同,很难实现标准化;

②对采购管理提出要求。因建筑工程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实现合理化的集中采购、零星采购和供应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③完备合同管理。建筑施工常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现场签证变更,使原合同信息(工期、合同金额等)发生变化,进行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很重要;

④资金调配。建筑项目工期长,费用成本高,付款业务每天都在发生,控制企业资金流动,要作到事先计划,提前定额;

⑤各部门配合。根据业务形式进行多分公司和多部门(工程部、采购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交叉配合,集团公司对施工机械与工具进行统一调配,因而对横向部门和员工协同办公管理的要求较高。

2.3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企业信息化应是内外兼修的信息化,首先依据现行的公司规章制度制定内部信息系统,再根据公司的业务形式面对的生产环境与市场环境制定外部信息系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主到次的过程,就是由管理信息系统向项目信息系统深入和细化的过程。

3.中小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3.1信息化管理规划

企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多半不是企业自己制定的,而是由国内外信息技术(IT)厂商提供的,他们尽管征求企业有关人员的意见或吸收企业信息部门参加,但往往对企业的需求“吃不透”,何况这种需求是经常变动的,对企业千差万别的情况又弄不清,即使弄清了也还是会变化的。因此,虽然解决方案的技术是先进的,但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实际相脱节,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及时修正、完善、其成效自然大打折扣。[2]

笔者所在企业在充分调研和论证了多家国内外厂商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特点和需求,最后选择附带相对比较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的OA系统为平台,在实现企业自动化办公的基础上,运用其强大的协同功能解决了异地信息管控,并深入开发其附带的数据挂历功能实现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集成和重要业务的过程管控。

3.2系统构架

建筑企业在管理中分企业管理层面和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两个层面植入到信息系统中,衍生出管理信息系统和项目信息系统,设计出企业的系统架构。

3.3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目标

第一阶段事项综合管理。公司原有的行政、人事、制度文件等管理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员工对综合管理的单据样式也耳熟能详,将这部分内容列入信息化管理的第一阶段,可以帮助员工更快的了解信息系统,为下阶段的信息系统实施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实现合同管理。设计了合同管理方案,将合同管理分为四个阶段,通过一张表单(合同审批表)展现三张表单内容(解决原合同评审、分包合同评价表、合同备案三方面的信息),笔者公司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下图:

合同准备阶段:发起(合同审批表),审核部门、审核人意见、合同生效前法律顾问审核合同文本回馈意见,草稿合同修订;

合同签署阶段:合同管理人员盖章并生成合同流水号,统一公司合同用印,实行了合同用印申请;

合同履行阶段: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信息的跟踪,包括变更、转让、合同履行中或结束后的终止。规范合同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职责、界定管理层面、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能;

合同履行后的管理阶段:实现合同电子化归档管理,生成电子合同备案号对应合同文本分发相关部门。

第三阶段实现财务审批管理。财务审批严格按照公司财务规定,设置单据和流程。

用款申请――①自动判断,当申请金额与实际付款金额存在差值时,根据所差金额不同,审批流程不同。②电子单据便于管理者的查找和统计。③实现了异地项目用款的集中审批,资金申请的控制管理。④实现了付款行为与业务(合同、采购等)行为的互相关联;

资金计划管理――每月未由公司各部门提交下月资金使用计划,每笔资金支出计划都与业务相互关联,了解费用的已付未付款情况,管理者可以有效的控制资金流。

第四阶段实现采购过程管理。公司设计了采购管理方案,通过该方案将采购申请计划、采购询价确认、采购到货和采购付款,四部分采购行为管理起来,实现对采购过程及供应商的管理,同时也生成了原手工业务流程中出入库的部分信息。如下图:

第五阶段实现项目部管理。整个方案以项目部成本为目标,针对项目部管理中涉及成本的三大项(材料、人工、机械)为主线,项目预算、进度、现场签证变更为辅线,以数据对比的方式分析项目部的成本。企业决策者通过数据分析掌控工程报价、项目成本管理、进度计划控制、项目物资管理、项目设备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安全管理等,实现公司项目部信息化管理。下图为方案描述:

4.结束语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案全过程设计步骤包括,企业各项业务的调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以及详细设计,选择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系统平台,每个步骤都同等重要,将来决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成败。

其中软件系统平台的选择将会影响到企业长远使用效果和引进系统的费用,这里笔者谈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选择软件系统一定要首先考虑购买的系统软件与其它系统软件的接口,系统尽量选择相同的数据库,以便保证数据存储格式的一致性,数据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 ;重要性;措施

1.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或所涉及到的一切经济、技术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索赔、解除、解决争议、终止与评价的全过程进行的管理工作。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任务是根据法律、政策的要求,运用指导、组织、检查、考核、监督等手段,促使当事人依法签订合同,全面实际地履行合同,及时妥善地处理合同争议和纠纷,不失时机地进行合理索赔,预防发生违约行为,避免造成经济损失,保证合同目标顺利实现,从而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竞争能力。

2.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合同管理是一项系统、动态的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合同开始生效后,双方就承担着法律约束的责任。所以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明确双方都清楚合同的内容,由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直至合同履行完毕或失效为止。保证承、发包双方全面地完成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和灵魂。施工工程中合同维护不仅是双方的利益关系,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比如在材料方面签订的合同,对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功能影响重大。

3.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缺乏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

当前我国大多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施工单位都没有成立专门的项目合同管理机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常都委托监理部门或其他机构进行合同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往往容易在工程中标后及施工过程中发生合同纠纷。

3.2缺乏合同管理专职人员

施工合同涉及到法律、工程技术、项目管理、违约索赔等多方面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发承包双方责权利的控制与实现,编制审核均要求语言组织严谨,逻辑清晰,最好是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且具有一定的工程经验、书面文字处理能力强的人员进行专门审核管理。而实际上很多施工企业对合同管理重视度不够,多由经营部的一般经营人员兼职合同管理工作,存在对合同管理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或文字处理能力差、业务水平较低等问题,成为影响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3.3合同执行力度不够

很多施工单位合同的起草、签署、管理均由经营部门负责,一旦投标中标,与甲方签订施工合同后,便只是以文件形式转给项目经理部,没有对合同情况进行详细的交底,而项目负责人也疏于对合同的学习,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违背合同条款的行为,也即合同违约,引发承发包双发之间的纠纷,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3.4施工索赔难

建筑工程往往存在着政治上、经济上、合同上的风险等各种风险,施工条件、工程量、物价的变化等都会给施工单位带来额外的经济损失,影响其正常施工利润,这些本可以向发包方进行依法索赔的。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工程项目管理大都注重“人际交流”,而没有实行以合同和证据基础上的规范化管理,实际工程中常会碍于情面而没有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承包商合同索赔工作难以实现。

4.加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合同管理措施

本文从根据个人从事的多个工程项目经验,对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反应,并提出相关措施。

工程项目1:省残疾人康复基地项目首期工程,总建筑面积56385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

工程项目2: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跳水水球综合训练馆改建工程项目,建筑面积8340平方米,总投资4300万元

4.1 管理人员专业化

人是合同管理中最活跃的角色,也是合同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各单位应设置合同管理人员从事合同管理工作,加强对建设单位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的培训。根据建设工程合同的特点,总结以往合同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做出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从而为国家财政节省建设资金。

4.2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具体包括以下方面:①合同交底制度。对新签施工合同,首先由企业合同预算部门对合同中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投标报价采取的措施,如不平衡报价、多方案报价法等,对项目部合同部门进行交底,使合同部门充分了解工程量清单中的单价构成,采取的措施及采取的何种施工方案。再由合同部门与技术部门协商,分析研究施工方案是否可以优化,进行技术经济论证。②合同会审制度。通过会审,不但要掌握合同的主要内容构成,而且要对合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重点保证合同中的关键工序,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工程的施工,把合同对施工过程中的有利影响发挥最大,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③合同审批制度。合同在签订前应执行审查、批准制度,即项目部各业务部门会签后,以项目部名义上报企业合同预算部门和法律办审查,再报请企业法人代表签署意见,明确表示同意对外正式签订合同。经过严格的手续,使合同签订的基础更加牢固。

4.3对建筑工程项目合同进行动态管理

(1)重视现场签证。在按照合同条款履行时应该防止过早、过量签证,特别是合同变更补充协议的签认须格外谨慎,签证必须依据相关合同条款衡量,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尤其要重视设计变更与施工图错误,此类签证只需签变更或修正的项目,原图纸不变的勿重复签证,已经下料和购料的,务必签写清楚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详细情况。

(2)及时记录、收集和整理工程所涉及的各种文件(如图纸、计划、技术说明、规范、变更指令等),对合同变更部分进行审核与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合同变更应该与提出索赔同步进行,须业主与承包商双方达成一致看法后再进行合同变更。

(3)及时处理停工损失(包括由非承包商责任造成的停工损失),双方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以书面形式,按合法程序签认停工的相关具体内容。

(4)严格执行定额规定,对于未对定额进行规定的情况,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或者参考相同类定额及有关的规定做出补偿。

4.4明确合同管理分工,权责分明

在工程合同签订完毕之后,要加强对合同的贯彻执行,加强对合同的执行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在此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规范,遵守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对合同管理的权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实施项目经理的负责人制度,并代表施工企业全面管理合同,加强合同职能的执行,在此过程中,并设立专门的合同监督管理机构,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发现合同中存在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5.结语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三产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国家法制的健全,企业的营收的关键不仅是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成本控制以及合同管理的也越来越重要了,良好的合同管理不仅可以有利的支持企业的项目管理,也会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及风险成本,为企业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合同管理; 港口建设; 工程管理

Abstract: the domestic market economy and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speed up 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port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project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ization direction started to change. In port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tract management belongs to the key link, its importanc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uthor of port engineering related contract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the experience, to contract management in the importance of port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and research will contract management and port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combining the specific method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ntract management; Por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TU72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港口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在港口工程中,合同管理的核心旨在控制投资,并确定工程项目的工期和质量,使得有限成本投资在工程中得以有效应用。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保证内容,合同管理直接贯穿于工程的实施的整个过程,对工程建设起到指导性和总控制的作用,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的有效管理可以降低工程的造价,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工程的建设速度。笔者根据不同的港口工程经验,认为主体工程的管理经常性受到招标、投标、协商、安置等工作的影响,通过合同的协议,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并控制工程的投资。(2)在港口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产生变化之后,可以通过合同方案的优化,重置施工指导性内容,趋利避害,从侧面上提高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譬如港口堤防土方工程中,主体的施工和拆迁安置工程相互冲突,在得到上级主管部门与承包商协商一致之后,对合同内容进行了变更,调整了合同的单价,从而避免了索赔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承包商的积极性。(3)合同体现当事人之间的民事关系,港口工程需要建立、变更和终止相关的民事关系,就必须通过合同管理事宜,将民事关系通过合同方式体现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当中,通过合同的签订、履行、审查、监督等管理流程,促使建设主体自觉履行合同的义务,实现工程利益的最大化。

2.港口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

港口工程建设过程中,合同管理体现出自身的重要性,但在管理中也存在如下的问题:(1)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薄弱,合同条款不够尽善尽美,在合同签订之后,履行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工程纠纷,譬如工程变更的造价、竣工结算期限和违约责任等的确定。(2)合同的履约效率低下,而且缺乏必要的信用保证体系,在实际工程中,发包人没有根据合同规定时间支付工程进度款,在工程竣工之后拖延结算和审核,致使工程款、材料库和建筑人员工资等存在连带的问题。(3)合同签订、履约的监管不到位,没有全程跟踪监督检查的制度和工程结算备案制度,在合同实施的阶段,很多工程合同的条款被任意修改,合同的规范化管理流于形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程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

3.港口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的具体方法

3.1合同签订前的管理方法

港口工程合同签订前的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港口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1)在合同的策划阶段,对港口工程区域的地形进行测量,并在勘察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形地质条件变化作出预防。笔者建议在签订工程合同之前,对港口的地形进行测量,尽可能收集更多相关资料,作为合同条款拟订的基本参考依据,以便在工程地形和地质变化之后,创造索赔方面的有利条件。(2)港口工程的水文气象条件,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与工程施工具有息息相关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工程的进度和施工成本,由此,笔者建议在签订合同之前,收集详尽的水文气象资料,并作出定向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更好地指导工程的施工和工程成本的控制。(3)地材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很多港口工程建设当中,土石方的工程量比较大,地材的价格是影响工程成本控制的难点所在,在合同前期,需要对当地地材价格进行充分了解,以合理的利润承揽工程项目。(4)政策法规条件,一是施工许可证条件,合同签订前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满足合同工期,要进行勘察工作,争取施工的许可;二是港口建设的报批条件,在调研的过程中,对港口工程建设的报批条件进行充分了解,譬如用地报批,需要在编制和审批报告之后,才可以批复用地的申请。

3.2合同签订的管理

合同签订的时候,有必要对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研究:(1)港口工程关键性条件的明确,并以书面形式确定这些关键性的设计条件,同时用专项条款的模式予以明确。(2)在合同定下有关的设计条件的同时,提供暂时性开展工作的方案,以及后续工期延误和费用拖延等责任处理方案等。在某些港口工程的建设当中,合同条款没有提及合同工期和费用变更的条款,使得增加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等都无法得到相应补偿,可能会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因此,合同要根据争议的条件给出具体的处理方案。(3)合同中的条款要清晰明了,尤其是合同的付款条件,要尽量包含合同的所有内容,以此通过备注和澄清,对漏项内容进行确认。港口工程的付款方式是预付款与工程进度款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综合考虑了港口工程设备多、船机复杂、调遣费用高等问题,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合同谈判的方式对预付款的比例和进度款的支付方式进行合理性调整,从而避免了承包商前期垫付的情况,能够更好地规避合同不必要的风险。

3.3合同签订后的管理

首先是港口工程进度的控制,根据合同的进度要求,做好进度的详细安排,主要关键内容有:(1)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包括人力资源、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的详细安排,以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2)在签订合同时,根据进度计划所具备的重要条件,对项目的批复周期、施工许可等进行合理安排,以避免对合同进度造成负面影响。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通过沟通的方式,明确合同的进度控制内容,并做好及时的跟踪。(3)根据合同的条款,加大后期资源的投入力度,以纠正进度的偏差和提供追赶工期的有效应变措施,记录相关的数据,为合同的变更申请提供有利条件。

其次是质量的控制,体现合同控制的首要任务内容,以技术团队的优势,提供良好的技术管理措施,重视合同质量控制的内容,并进行深入探析。

再次是合同费用的控制,港口工程的费用控制体现于合同的条款当中,要有具体的控制思路:(1)综合考虑港口工程的建设地点,对地材价格、工程设备、船机能力等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合同在低价的范围内运转。(2)设计和施工在方案方面具有人力资源成本的差异性,笔者认为要尽量雇佣当地的工人,并在合同条款中予以明确规定,以便合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损耗,有效控制人力资源费用。(3)合同的索赔管理,港口工程是较为复杂的建设工程,在合同签订的阶段,要为合同的索赔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性条件,其中包括索赔的发生时间、原因、责任分析、费用计算和索赔有效期等,并做好索赔的详细记录和备案管理,提高合同索赔的有效管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同在港口建设中的重要性,贯穿于工程合同签订前、签订时和签订后整个管理过程,我们只有明确合同于港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并对其间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探析,在合同签订前、签订时和签订后三个阶段提供具体的管理措施,方可提高合同管理的有效性,促进港口工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伟明. 港口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水运管理,1999年8期:19-21.

[2]潘萍. 加强港口企业合同管理促进港口企业走依法治港之路[J].中国港口,2003年3期:27-28.

第12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造价控制

前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期很长,在施工过程中会面对很多问题,所以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国内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不能胜任工作要求,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造成了很多施工成本的增加。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只有对施工成本进行了很好的控制,才能真正实现从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项目中获利。

1 施工准备阶段,优化施工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一般比较大,要实现对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必须重点落实施工前的方案设计。施工方案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技术关键,是实际施工的依据。对施工方案的准备直接影响着项目施工的质量以及最终的工程造价。因此要求相关的项目负责部门要对在施工前对相关的施工设计进行审查,同时要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协调好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联系,施工承包商能对整个施工方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施工企业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返工、施工索赔等,同时还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工程进度,对控制整个工程造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过程中,重点应该重视以下问题:

1.1 深入理解施工方案的意图,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和质量要求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在施工方案中不能达到的技术要求应该提前进行考虑。实现施工方案的最优化选择。

1.2 对施工方案中要求的技术、设备以及相应的管理水平,施工方是否能够达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都要进行充分考虑。施工方在施工前要对这些充分了解,不达标的施工企业坚决不能进行施工建设。

1.3 按相应的合同规定设计施工方案,与合同不一致的内容要求修改,尤其要重视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期已经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内容要进行仔细审查,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确认。对施工造价影响比较的施工方案要聘请专家进行论证,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2 施工过程中规范管理

2.1 加强工程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周期很长,要想实现对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加强工程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工程管理应该重点落实在工程质量、工程技术、工程进度三个方面。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事故成本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质量出现问题,造成工程停工、事故处理、返工等损失的费用。这部分费用通常会因为管理水平的下降而提高。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守工程质量,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预防,防止各种质量事故的发生,进而降低质量事故成本,控制施工造价。

在工程技术方面应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适当采用新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规划,调动各个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为减少浪费、降低施工成本提合理化建议。通过技术层面的改进对施工造价进行控制。

施工进度对整个工程造价有着很大影响,工程工期过长,对设备、资金、人员等很多方面的投入都会加大,项目成本自热会增加。而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又有着重要的联系,施工进度过快难以保证过程质量,如果工程施工时间宽容,施工质量可以得到一定保证。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成本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凹形关系。面对施工进度这个问题,项目负责部门应该制定出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适当缩短工期,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2 加强变更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相对比较复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面对很多施工变更。引起施工变更的原因有很多,工程设计不规范,工程原材料与施工要求不符合,这些方面增加了很多施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施工变更的控制。对要求发生施工变更的部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三方面应该进行共同研讨,减少工程的变更损失。

2.3 加强合同管理,减少索赔

目前,国内很多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对合同管理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而加强合同管理,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可以减少很多工程索赔,降低工程施工造价。我国合同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从业人员自身业务水准和行业技术规范两个方面。

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造成工程合同管理发展缓慢。很大的工程项目合同条款却非常简单,对承包方、发包方的责任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一旦出现合同纠纷,难以处理。近几年来,国家各种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建设部也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有了很大的重视,在2000年了《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示范文本》,这对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内在建筑合同规范问题上与发达国家还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国外合同管理有着一套非常规范的体系,国内的造价工程人员虽然会参与合同制定过程中,但这些造价工程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更关注于工作量的测量,对招标合同的规范性上缺乏认识。对招标合同的不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工程师能否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结语

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工程造价控制这个问题上,施工方、监理、设计单位都要树立节约意识,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减少资金投入;同时,作为相关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应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通过技术创新来控制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何辉.建设工程施工过程造价控制的重点与对策[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6,18(03):64- 66

[2]韩敬英,王克忠.工程造价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9,35(20):257- 258

[3]胡志松,陆兴荣.谈谈有关于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成本和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建材与装饰,2009,(10):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