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0:00: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效的课堂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落实到我们一线教师身上,自己的课堂教学如何把握、如何让自己的课堂行之有效,就是非常具体的。
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不需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苟若能是,或未足以言教育革命,然教育革命殆莫外之。”这就是说:教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不需教。倡导“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达到“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所谓优质高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是效果与效率的高度统一。从根本上说,优质高效教学要依赖于老师高超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艺术,但重要的决定因素却是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学生愿意学、主动参与意识强,或者是学习积极性高涨,这优质高效教学就有了可能,如果学生不想学、不会学,不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积极的配合,那就不能达到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为达此目的,老师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授之以渔”,掌握灵巧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结合高考,在我们贵州使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该教材采用功能、结构、话题相结合的编写原则,以话题为中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突出了语篇和语义的教学。在高考中,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阅读理解的考查亦应该包括完形填空。因此,分值已经达到70分(占总分比例为47%),因而便有了学好高中英语成败在于阅读之说。
一、阅读教学存在的状况:
1.采用翻译法
在现实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度地重视语言点,对阅读材料逐词逐句地翻译,生怕学生没有弄懂任何一个词、句。这样的阅读教学,教师自认为很扎实,但学生的阅读障碍完全被教师扫除,学生的阅读探究过程完全被教师包办代替。这样的课堂,教师耗时过多,从头讲到尾,而学生被动式学习,失去了学习探究的动力,时间一长,学生也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速度、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都受到了较大制约。
2.缺乏足够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指导
在实际的阅读理解教学中,由于新课标教材容量大、课时紧,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指导较少。即使有,也只是作一些简单的要求,如读多少?读什么?以及先浏览文章后看问题或先看问题后浏览文章而已。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存在只图阅读数量、不图质量、耗时太多、效率极低的情况,因而难以应对高考的要求。为了赶教学进度,有的教师忽略了指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技能。
二、应对的策略
威廉斯(Eddie Williams.1984)说过:阅读就是一个人看着并理解所写文字的过程。阅读理解教学的两大目的:一是通过具体完整的课文教学,把语音、语法、词汇和句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二是通过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扩大知识面。
1.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坚决不讲;不能将学生困的过死,对学生总不放心。
2.优化教学结构
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实现课堂的高效。
3.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要突出一个实字,没有花架子
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一律不讲;做好学生的引导者、点拨者,让学生自主思考、讨论,教师只负责答疑。把学生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同时,要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实际运用
鉴于此,我在英语阅读课上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回归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去发现、去探究。
1.阅读理解的教学过程
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类型主要包括主旨大意、猜测词义、事实细节、推理判断。
(1)学生阅读含有四种题型的阅读材料;
(2)判断每个试题分属哪种类型;
(3)根据答案小组讨论归纳每种题型解题技巧;
(4)老师总结点拨;
(5)再给新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
(6)学生分类判断试题类型;
(7)根据解题技巧答题;
(8)同学之间核对答案及讨论;
(9)老师给出标准答案及答疑;
(10)整理阅读材料中的词汇短语。
模式为:“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让学生获得一种自信和成功感,并保持一种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2.成绩对比
我所教的两个班分别是理科实验班和地州班,地州班学生的英语成绩普遍较差,理科实验班相对基础较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成绩有了明显的变化(见下表)。
探究前(满分(40分) 探究后(满分40分)
地州班 18 26
实验班 24 32
3.完型填空的教学过程
(1)认真领悟完型填空的首句,揣测作者的写作思路;
(2)对文章进行盲填;
(3)小组讨论,核对所填答案;
(4)给出选项,再次填空;
(5)小组再次核对答案并讨论;
(6)老师给出标准答案;
(7)老师解答疑问。
探究前(满分30) 探究后(满分30)
地州班 15 21
实验班 21 25.5
从上表中的成绩不难看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高明的教师也无法代替。为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给以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动脑思考、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样的教学中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阅读兴趣大增,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四、感悟优质高效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应取决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方面的受益愈大,则课堂教学的质量愈高,效果就愈好。鉴于此,我的理解是:首先,“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要从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入手,努力上好每堂课,使学生能从中学得到更多的东西,至于用何种方法和手段,则需要我们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高效课堂”只有更高,没有最高,课堂教学虽然有“法”,但无定“法”,这正是教师的发展之道,也是教学科研的魅力所在。其次,“高效课堂”是一种教育责任。这种责任要求我们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高质量和高标准地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高效课堂”之“高效”不应该以教师教得如何为衡量标准,而应该取决于学生学到什么,学得如何。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要从其效率和效益两个层面来体现、评估。效率就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受益程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课外学业负担方面;效益就是学生所受教育教学影响的深度,其中包括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毅力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方面。因此,高效课堂应是努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手段,高水平地达到培养人的目的,高效课堂应是教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结合。
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仓库,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自动地去开启知识的宝库,自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过程,构建一个优良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欢悦的气氛,提供一切可能诱发兴趣的条件,使学生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讨论、交流谈话,等等。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成功的,从而兴趣盎然地学习,汲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其次,要不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尝到学习“甜头”,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设置一个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实验探讨、生生相互讨论交流、分析形成结论,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浓、自主空间大、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广开思路、大胆创新,把学习的压力变为动力,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成了自我锻炼、互助研究的过程。
总之,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究竟如何才能把优质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落实到实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得阅读者得天下”已经成为广大中学生及高中英语教师的共识。只有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改变教法,传导学生读法,持之以恒,定能使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路越走越宽。
五、自我反思
课堂教学是教师基本素质的一种反映,它拒绝花拳秀腿,无须标新立异;不要刻意求新,不要一味求活,要在求真、求实上下功夫,一切从学生的实际(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发展需求)出发,精心组织和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关键字】先学后教,高效,初中物理,教学
先学后教是由江苏泰兴洋思中学首创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大胆变革和创新。突破了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人物以及相关的目的对所学内容进行探讨和深入的学习。让学生不在盲目的学习,而是通过老师正确的引导下,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容易理解,更能充分产生兴趣。使得课堂生达到高效的目的,高效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保证课堂效率,不仅要在短时间内达到学习的目,同时也要通过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充分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兴趣性。高效课堂的打造,对教师而言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形式的变革,对学生而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潜能的助推器。高效课堂的打造,不仅仅是课堂角色的转变,更是应该处理如何高质量的、高效的完成教务内容。同时增强学生对物理课题的兴趣,通过物理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通过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同时在讨论中交换建议,进行交流,处分展示自我的才华以及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找的自信。这对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变革后的课堂上,虽然学生和老师的角色并不是刻板的一学一教,但是在本质上仍然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变成相对宽松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思想和动手能力的解放,同时也有利于课堂学习效果的提高。为了促进学生物理课堂上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把课堂归还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教师通过课前布置作业,有效的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学术上的指导,也可以通过老师在旁避免学生走偏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为了不教”,“教”是前提、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手段,“不教”是目的,教师应该履行传授知识的义务,学生也有掌握知识的责任,但是叶圣陶先生也强调了“不教”的重要性,“教”的重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上老师侃侃而谈或者重复枯燥的书本知识,而是教师的启发以及引导作用更为突出。何谓“不教”,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应该拥有独立的学习能力,并且能够独立的解决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也就是所谓的“教是为了不教”。
二、 充分培养学生兴趣,做到“寓学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习上的兴趣也是增强学习动力的最好办法,兴趣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且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掌握知识。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课堂的需要,刻板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讲台上按照课本内容传授知识,学生中规中矩的听课形式已经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初中物理老师在课堂上要想打造高效的学习效率就应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教师应该通过原有知识的积累和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发或者是挖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这也是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必要的条件。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和动脑,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感受物理的神奇以及物理本身存在的趣味性。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布置作业,例如在水浮力和光折射等课程设计上,通过一些小实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三、划分小组,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物理课不仅有理论课,也有实验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划分小组,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并在实验中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也应该对产生的物理现象进行记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有帮助,有利于学生对实验能够记忆的更加准确。教师在是呀暖姐也要耐心的进行辅导,对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技术上的知道,然后让小组之间交流。在学生交流实验经验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对实验内容中集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类并给与解答。在教师进行解答的过程中,也应该时刻注意每位学生给与的信息反馈,对于不同学生的反馈给与适当的关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都是有建设意义的,同时通过教师的争取引导,使得学生对知识把握的程度更加的熟练以及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培养良好的习惯。
四、教师应该做好课前备课以及课后思考
在打造高效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课程上、在学生兴趣上做功课,同时应该时刻提升自身的基本专业素质。学生集体的智慧是强大的,要做好一趟高效的课堂,教师就应该充分备课,教师之间也应该加强交流,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便于能够更好的处理突发状况。在课后,教师也应该做好课后的反思,通过反思找出不足和优点。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有点,避免不足或者减少不足。
小结
“先学后教”就是教学模式上的大胆创新。“先学后教”的出现突破了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人物以及相关的目的对所学内容进行探讨和深入的学习。让学生不在盲目的学习,而是通过老师正确的引导下,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容易理解,更能充分产生兴趣。高效课堂的打造,对教师而言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形式的变革,对学生而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潜能的助推器。高效课堂的打造,不仅仅是课堂角色的转变,更是应该处理如何高质量的、高效的完成教务内容。同时增强学生对物理课题的兴趣,通过物理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先学后教对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中武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07-01
一、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现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一些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谈讲色变。有的教师则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俏等教学过程表面上的“唯美主义”。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更是让人觉得如此。一些教师却说,这是新理念的课堂。可我心存疑虑:这样的课堂能高效吗?“自主、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学生终归是学生,有些问题,只在同一个浅层面上讨论,乱糟糟地无序无味重复浅显的表面问题。教师不加以引导,不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是不是对新课改的扭曲呢?能谈得上高效吗?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二、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表现行为进行梳理。 当前,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是教学设计不精心:虽然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也知道要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备课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更有少数教师为了应付检查,突击抄写别人的教案,不能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随机应变而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因此,“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2.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的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这种课堂结构至今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强调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对各个环节的时间也有大致的规定,这样课堂教学就“模式化”了,就显得过于呆板、没有活力,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合理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呢?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的实际,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选择最适合某课的教学内容、最适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最符合教师个性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才能最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包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使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前提下,把知识内化为自我修养和自己的实际行动。
3.课堂教学必须“务实”才能“高效”。
关键词:生物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
新的课程改革为学生带来了新的生机,在新课改中如何实行素质教育、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这是深化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生物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热爱学生,融洽关系
爱是推动教育过程的力量之源,教师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充满爱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中的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职教学生的特点一般活泼好动,自控能力比较差,时常有违纪现象发生。在教育态度上要避免粗暴,免得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教师要学会以赏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他们得到赏识时,都会觉得自己有进步,认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因为教师本身的优良品质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就生物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而言,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践中,有些教师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不能结合职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授课过程中又缺乏张力和活力,整个授课内容显得枯燥无味,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缺乏吸引力,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兴趣,因此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和业务水平是当务之急。
三、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要经常听取学生给自己提出的建议,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尽最大可能地尊重学生意愿选取一定的教学方式。还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以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以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
四、认真做好实验,启发学生自我评价
课前要让学生预习好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过程。只有让每个学生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同时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要事先进行实验难点和要点的讲解,以使学生掌握要领,使实验达到预期目的。实验结束前,可用3~4分钟时间让一些实验认真、观察细致、操作熟练、清楚实验步骤和实验目的、正确掌握了实验技能并实验成功的同学简单谈谈收获、体会,也可由教师或者同学给予肯定评价和鼓励。反之,一些实验做得不好的同学或看不到实验结果的同学可谈谈失败原因和要吸取的教训。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前准备;课堂调控能力;学习习惯;双主体
英语在现在社会中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了。人们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所以很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双语幼儿园、国际幼儿园,或者是有英语课程的幼儿园。小学更是不用说了,家长对那些双语小学都趋之若鹜。这些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要求,教师怎么样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让学生掌握更多或掌握得更好呢?每个人对高效课堂的定义可能都不尽相同,但是其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
低年级的英语课主要注重口语的表达,而口语教学活动旨在传授语言运用能力,而不是学习语言的特定部分。要求学生随机运用已掌握的语言来完成口语任务。对于低年级的英语课堂,如何使之体现高效?低年级的口语教学中主要是单词和句型的教授,因为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甚至他们的拼音都还不是很溜的时候,往往会发错很多音。一个单词,奇奇怪怪的各种读音都有。而且有的学生纠正一遍两遍还是不行,一堂课下来他的读音一直是错误的,行成了一个定式的思维,再要去改就很难了。我也曾经试过在课后去纠正,当然花的时间是相当长的。
那么,在这样的课中,教师如何兼顾这两方面的因素?我觉得就是一个课堂效率问题了。在我的低年级英语课堂中,注意到到了以下几点,用于提高低年级课堂的效率。
一、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决定着这堂课是否成功。而课前准备也有许多,如教案的准备,学生的了解,教具的准备等等。预设充分,我们就能对课堂生成的东西进行快速反应,并加以利用。教师的教学机智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一位老师对教学内容的了解和对课堂的预设。比如说一年级牛津英语教材中有:What can you do? I can …这两个句型。在课前准备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低年级的教学。采用动作教学、诗歌教学、英语歌曲教学相结合,充分为学生做好准备。因为这一课的动作性比较强,所以对于低年级的课堂来说,纪律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也要把这一点做好充分的预设。主要是考虑好在哪些环节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游戏中教师说单词,学生做动作,能很好地使学生记住这些单词的意思。但是学生常会控制不住自我地跑出来,甚至是几个孩子玩在一快儿,很快就把他们要干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对于这样的课,教师在设计时可以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一动一静中掌握得更好,也更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听课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
二、教师要有活跃的课堂调控能力
要想一堂课能在教师的预设下高效地完成,学生的活跃思维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如何使学生思维活跃,这离不开教师活跃的课堂调控能力,这种关系就像“鱼”和“水”。我们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境,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低年级教师要积极地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的学习始终都在情境中进行,这样,低年级的学生才乐于去学。如在上:Happy New Year这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关于新年的材料。也可以收集一些新年的元素,并布置一下教室的环境,让学生在充满新年气氛的环境当中学习新年的英语内容,学生更容易接受。在这些新年的元素中找到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联系点,自由地整堂课进行有效地调控,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好的重要条件,好的学习习惯也让老师在上课时更投入其中,更好地,也更完整地把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部分:课前预习部分,课堂听课部分,课后巩固部分。预习时可以了解近阶段,或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有助于课堂上准确地找出所学的重难点,并进行学习。在我的课堂上,经常预习的学生更会学习,他们知道当堂课的重点,并能对老师的指令做出正确的反应。在我教低年级开始就有家长向我反应,有的孩子回家基本不太读英语,但是却能读得很好,而有的孩子在家,家长往往要花许多的时间去辅导他们读英语,可是效果还是差强人意。于是我就多了一个心眼,在课堂上去观察我班级里的这些孩子,发现课堂上学习认真,习惯好的学生往往在下课以后可以把课上所学的内容全部掌握了,但是那些听课习惯差的孩子却往往在家花上成倍的时间也没能把课堂上的所学给补回来。可见,课堂上的学习习惯有多重要。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这样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四、强调“双主体”的重要性
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打破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广泛开发教育、文化资源,调动教师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发展个性化的教学等,都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光教师“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虽然是低年级,我们也能尝试小组合作教学,低年级的学生可能在刚开始需要多的时间去接受这样的学习形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很会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方式的解决问题。而且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他们更乐意去学习英语,在小组中发言的机会多了,英语说得也越来越好。
关键词:观念、改革、创新、主动性
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一所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学生培养的好坏,最终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有鉴于此,我想从四个方面谈一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浅薄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即确立全新的、与新课程改革相符合的教育观念,并对教学的方方面面不断改革。
1、转变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观念决定行动。为此,必须打破旧的教育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内容、方式等方面摆脱低层次的知识本位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系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真诚相待。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演,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不再是绝对的权威,而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
2、建立民主的教学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成功学习的基础,要使教育内容深入人心,必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语文课。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突破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才能对事物有更充分的认识,促进自己的发展;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老师要关住嘴、放开腿
二、改革课堂教学,即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优化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1、优化教学关系。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益。老师应从演员变成导演,孩子们才是主人。
2、优化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分年级、分层次确定教学目标,做到既有总的目标又有教学课时目标,如知识储备、情感体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目标。目标要明确具体,要恰当、完整,要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等。
3、科学编排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抓住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让学生易于学习接受。
4、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性,要大胆运用开放型动态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参与意识,锻炼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
5、改革教学方法。目前的课堂教学,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以旧的教学方式施教于新的教学过程,无疑是穿新鞋走老路,要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现性、探索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6、优化教学手段。“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今天语文教学的需要。为此,我们要把投影仪、电视机、录音机作为常用教学手段,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学,并且要讲效益,坚决摈弃那种为用而用的思想,从而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成为传统教学的点缀。
三、改革教学与学习方式,即通过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及学习方式的互动、开放和创新。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改革教学与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通过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及学习方式的互动、开放和创新。
四、树立现代育人观念,即教师要树立现代的人才培养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个性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1、新课程改革要求确立的教育理念就是素质教育。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思想的变革,促进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与所有因素不断发生着变化。课堂教学要讲求效益与公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学生的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满创造性,教师应该不拘泥于教学模式和原有教案设计的束缚。
一、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
新课程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新课程模块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常识《价值规律》一课时,我受《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做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二)时事简评。
新课程理念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的统一,时政教育不仅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互相补充,而是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在对高三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我最喜欢的选修课”调查中发现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时事点评”这门课感兴趣。我结合高三政治课堂教学特点,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年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例如,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军很快攻占巴格达,不久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被捉,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不少同学的震惊。于是我便要求大家关注事态的发展,并要求同学们做好准备对伊拉克战争进行简评。
上课了,几位同学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轮流上台发言。使我感到惊喜的是他们能用国际关系的理论来阐述伊拉克战争的必然性,而不是简单的情况通报或情绪发泄,也有同学试着从国家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美伊冲突的原因,甚至有同学指出了这场战争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借鉴意义。他们的发言都不长,分析也算不上精辟,但看得出事先都经过了精心准备,这个准备过程必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然会随着这样的思考而不断得到提高。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发言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感,这种精神和情感又岂是仅凭教师的单纯灌输就能培养得起来的呢?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正符合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发展性”原则吗?
(三)组织讨论。
讨论教学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高二哲学《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一课时,我有意识地组织了一次关于价值取向的讨论。我让同学们在课前对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形成观点,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上课了,我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分组讨论,很快,持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同学集聚在了一起,几个讨论小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们在小组内通过讨论把各自的思想迅速进行了整合,形成了本小组的鲜明观点。十五分钟后,科代表作为主持人宣布全班讨论开始,各小组分别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陈述了他们各自的观点,然后大家开始对这些观点进行讨论。有趣的是大家讨论的焦点并不是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价值取向,而是一个小组提出的“利他而无回报的活动是无意义的”这样一个观点。
为什么这个观点会引起大家如此高的讨论热情?我想,正是因为这个观点就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并且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带来的困惑,因此必然会引起大家的思考。
二、合理组织,及时引导,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
伴随着学生兴趣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增强,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怎么办?学生的思维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现偏差怎么办?这些问题不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要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就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正确发挥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一)营造氛围要适度。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形成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我们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做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
(二)因势利导要及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高效;构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学习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要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效益的教学活动。高中数学教师应充分把握数学的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课堂效率。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
1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引伸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矛盾,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如《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个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了。再进一步求标准方程时,学生容易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化简出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好呢?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解决了以后将要遇到的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的化简问题。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爱上数学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且具有向往的心情。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催化剂,不断刺激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是学生发展智能的基础。瑞士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探索。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必将成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就会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把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心灵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巧设疑问、创设情境等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死心塌地地爱上数学。
4 设计问题教学情境,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高效教学要求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把问题设计看成是教学设计问题的中心,在课堂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问题设计要科学,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信息量适中的合理问题,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跳一跳,够得着”。二是问题的设计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遵从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三是所提的问题的指向性必须明确,不能产生歧义;问题的答案也应是确切和唯一的,即使是发散问题,其答案的范围必须是可预料的。四是所提问题要有启发性,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体会数学本质和内涵。
5 尊重学生主体作用
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谐效率的重要性
在如今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时间显得分外重要,做任何事情都讲究效率。高效率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俗语就是“高效”的最好例子,锋利的刀比钝的刀完成等量任务需要的时间短,这里锋利的刀就是高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学生和教师在剩余的时间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追求高效是无可厚非的,但高效的同时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如今国家倡导和谐社会,和谐就是解决这些负面东西的最有效措施,和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减轻他们的负担,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能给学生塑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实现素质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小学就真正的爱上语文,从而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学习,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构建和谐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1.制定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重中之重。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与教师年龄之间的差距较大。这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有不小的差距,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对事物的的理解能力较弱,对事情的分析不够彻底,不能抉择事情的好坏,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在学生认知能力能够接受理解的范围内。否则指定教学目标就是形式主义,学生不能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甚至不能完成。如在指定《哪吒闹海》的教学目标时,教师指定的教学目标可以如下,(1)教师帮助学生勾选出文中重点词句并进行精读,尤其是对描写哪吒动作的词语进行精读,使学生体会哪吒为民着想、不畏、体贴父母的精神。(2)练习学生正确的发音,你能够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但教师就不能向学生传递哪吒反抗天庭不公,天庭仙人之间相互勾结,相互维护的信息。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重视课堂管理和节奏
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主要指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身份权利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积极认真完成课后作业,遵守课堂纪律和学生守则等等。这些看似细微的习惯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就对于课前预习而言,学生预习课文可以省去一些课堂的任务量,使教师有更多时间能更好的讲解重点知识。教师也要合理的把握课堂的教学节奏,节奏过快学生的理解能力跟不上,教师就做了无用功,而倘若节奏过慢,会使得部分学生的表现出兴趣低下,课堂注意力分散,导致难以实现高效教学。因而,教师应该重视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
3.丰富教学方法,实现高效课堂
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的教学都比较方法单一,教师在课堂只是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下,课堂气氛压抑,学生易产生厌烦的心理,这种教学方式还会严重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严重的降低课堂效率。因此,在新课改中就增加了让教师丰富教学方式,实现高效教学的要求。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丰富教学方式,调动课堂积极活跃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要求。比如在《狐假虎威》这堂课的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堂上增加播放相关动画视频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们进行《狐假虎威》节目的表演,让学生自己感受狐假虎威的涵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肢体表达能力,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
4.培养和谐关系,提高教学效率
要】向45分钟要效益,一直是我们教学中提倡和追求的目标,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需要采取相关策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实现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课堂始终是我们的主阵地,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说,高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我们提倡和追求的目标,也是教改的主题。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需要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我们知道:军事战略上讲究“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点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同样适用,特别是对我们的学生更应该了解,从而实施因材施教。
1.了解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能力气质、需要动机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学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应该不一样。如一位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某次作业中答对率很高或者做得比较认真,教师就应及时表扬他;而一位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这节课发言很多,我们就应真诚地夸赞他。这样针对不同个体差异的评价使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认可自我,并建立自我满足感。
2.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旧知是新知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也缩小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应尽可能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让他们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并逐步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
3.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一般来说学习风格有冲动型与沉思型、长依存型与长独立型、聚合型与发散型和多元型等四类。比如,冲动型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可能反应快、灵活、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也容易出错,而且在课堂中往往在别人还在思考的时候就大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影响别的同学的思考进程。对此,我们除肯定其反应灵敏外还要引导他们向沉思型的学生学习,在想出答案后再好好反复推敲,保证准确性。反之则要鼓励沉思型的学生要敢于表达自己。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当前,尽管我们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也知道要以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但很多教师备课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不能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殊不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和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以及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三、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
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设计和实践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它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在教学设计上,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力求把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孩子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的内容发生相互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通过以下问题情境的创设,设计教学过程:概念的引入。教师演示枫叶、蝴蝶等图形,让孩子观察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接着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先在纸上用剪刀剪出长方形,再在纸上剪出自己设计的图案,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在全班展示,以引导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猜想出这类图形的本质属性 ——这些图形的特征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时,两侧正好完全重合。
2.开展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在《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改革学习方式成败的关键。教学中有了前面所创设的情境,学生就明确问题的指向性,从而为开展探究学习开辟了道路。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
(1)从特殊事例的研究开始
让学生考察两个特殊的三角形。
(如等边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
角形,图1(1)(2))
说出它们的名称、特征和三个内角的度数,进而计算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
(2)引导学生提出猜想
提出问题:为什么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它们的内角的和却相同?这里面是否存在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某种规律?从而引导学生提出猜想。
(3)检验猜想
告诉学生:这个猜想对不对?我们可以先用更多的事例来检验。检验时,只要发现有一个事例不符合,这个猜想就被否定了。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正确的可能性就越大。
让各组用教师给予的或自己选取的三角形检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组内合作交流)。
(4)全班交流检验的过程和结果。
一、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化学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教学本身是围绕着学习展开,教是为学服务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起引导、组织的作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主动学习意识,改变过去的满堂灌。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把化学知识的学习运用过程设计成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求知、在活动中发现创新、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探究活动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并能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新知进行自主建构,掌握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方法。教学中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师生共同研讨等探索性活动,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水平,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细化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思路
新课程提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这对学科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传统化学教学也强调目标的达成,但目标对于教师和学生双边都是模糊的。新的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维目标,既强调传统教学中的知识掌握,也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是对传统教学的改进;更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是在对传统教学深入思考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目标形式。在职专化学教学中,课堂三维目标的达成是一个学段一节课的要求,作为职专化学教师,要将整个职专学段的目标作一个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将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种学习方法、每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价值渗透到具体的课堂中,这样目标就细化了,就具有针对性了。如果能将学段目标细化到每一个课堂,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这样,学生达成目标就容易了,也避免了重复操作。
三、形式多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教学方式是指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术、途径。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首先,要把握好时间安排。教师在课堂上要惜时如金,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课堂上要少讲精讲,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其次,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于学习过程,体验问题解决的愉悦,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讨论探究式、实验探究式等容易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另外,要上好实验课。在职专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实验有观察实验、实验探究、设计实验,不同的实验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其层次也不相同。高效实验,不一定要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才有效,要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要突出方法、技能还是现象、本质。
四、营造和谐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新课程课堂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教育家罗杰斯指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倾述,教师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在教学中如果一方感情受压抑时,在情感上是不会合拍的,教学活动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境界。所以,即使是教学内容不包含情感因素,也可以对其进行情感化处理,从而更好地达到情感教学的效果。学生回答问题,不论正确与否,都要积极肯定他们的参与,让回答问题成为快乐而不是负担,先做朋友,再做师长。实践证明:环境越和谐,亲和力越强,教学越有效。
五、关注细节,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学习习惯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得最多的东西,其实质就是对学生学习细节的要求。学生在一个化学原理完成之后,是否能有自己的思考,一个化学实验做完之后,是否能有所收获,是否能有自己的创意等等,这些学习细节的培养有时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要让学生知道细心观察,知道求实验证,知道创新思考比学习知识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学生的学习细节,使这些学习细节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习惯,是高效化学课堂的特点之一。
【关键词】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能力提高 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那么,怎样把这一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三维目标去设定我们一堂课的标准。但在预设目标的时候,不能机械地去套用标准。应该结合每堂课的具体内容,以过程与方法为主线,然后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在其中。三维目标不是三维分立,而是三维统一。当然,能力的目标、情感态度的目标,不是某一节课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在每一节课中有机地渗透。现在常见的问题是,有些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有些老师要求学生默读时,既没有明确的目标,又缺少方法的指导。实际上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的学段,给我们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
教师应研读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提出适合的要求。教师要不断追求教育的合理性,常常追问自己“我这样安排教学符合课程标准吗?”“这样安排教学符合学生掌握知识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吗?”“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吗?”“我要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一目标?”等问题,并将这些观念运用到教学中去。
2.注重教学方法, 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师要深钻教材,把教材放到学生的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去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要知道,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置疑。
传统的教学设计,追求清一色的标准答案。衡量教学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教学变成没问题,让学生“没问题”地走出教室。其实知识的价值就在于问题的存在,过去的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问题”。 对于学生的置疑,老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引导,通过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做到“善于”提问。逐步培养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课堂提问是学生和教师的双向活动,就教师而言,应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及心理素质水平,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寻求最佳答案,进而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就学生而言,应是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或课文疑惑之处提出问题,或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师生共同探讨,进而增长知识,开拓思路,培养创新精神。
教师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心态和需要,不断改进教学,课堂上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解决,不能解决的教师应通过梳理逐步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不让学生置疑,如何引导学生置疑,看起来是一个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问题,其实是一个观念问题。这意味着教师应重新确立自己的课堂地位和工作角度;教师应开始退出课堂主角,而成为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不仅应从问题开始,而且应以问题为终结。
2.2 课堂上还要注意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
新课程提倡改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课堂上既要有动,还要有静,要动静结合,放收适度。动的时候动而不乱,静的时候不显得沉闷,做到动而有序,不燥不乱。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空间,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3 实施多元化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应是多元化的,而不要仅限于对朗读的评价上。要通过评价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不只是提高朗读水平。评价时不仅是评优劣,还应该评对事物是非观念的认识。仅停留在“你真棒!”“你不错!”“你真聪明!”的层次上是不行的,应分层次,重引导,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可采用生评生、生评师、师评生、竞赛评等。
3.有效开发课程资源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动态的,备课时不仅要关注预设,还要关注生成,抓住课堂上即时生成的东西作为课程资源。可以先组织学生通过自读、朗读、默读、同桌交流等多种方式,经历了由初步感知到整体感悟的过程。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引导品读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认真研读,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用一句话写下自己感悟,并巧妙地引导加之适当的课件和音乐,促使学生在一次次的感情朗读和动手实践中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