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校训

大学校训

时间:2023-06-02 10:00: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校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校训

第1篇

关键词:大学校训 来源 语言特征 翻译原则

一、引言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校训是对学校人文传统、办学精神、治学风格进行抽象凝练后的符号表示,集中展现出学校治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向和学校特有精神。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一代的师生传递下去。《汉语大词典》中解释道:“校训,即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从词义解释中可以看出,校训主要是对学生提出期望与要求,是对全体师生进行导向、激励、规范、勉励的号召与训示,以期形成良好的品德并践行之。

早在古代,中国一些书院采用精炼的格言、警句教育学生,形成了最早的院训。如:无锡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长沙岳麓书院的“忠孝廉节”等。这些院训成为中国大学校训的先声。据考证,“校训”一词是1894年后,日本的舶来词。19世纪末,中国大学开始蓬勃发展,作为“欧风美雨”的产物,从建校理念到学校制度都深深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近代最早对“校训”概念进行解释的是193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百科辞典》,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清末民初存在的大学校训随着旧制度一起被废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校训”。改革开放后,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股“校训热”。

二、大学校训的来源及语言特征分析

根据2014年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公办高校综合排名前100强和民办高校综合排名前95强,通过电话咨询、网络收集、邮件联系等方式,对这195所高校校训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总结这些校训,发现其语言表述来源和语言特征如下:

(一)大学校训的语言表述来源

1.源自学校治学理念

校训是大学治学理念的精髓,往往蕴含了大学的办学目标和育人要求,展现出办学者的教育理念、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如求知、求真、追求学术自由和捍卫学术独立等。中国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要求学子具备崇高的法律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心怀正义,学以致用,亲民、仕众,天下为公,形成为公众服务的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首都医科大学校训“敬德修业,扶伤济世”体现了首医大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要求,勉励学子不断提高个人医德、医术和服务能力,促进医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追求“德、业”境界,履行“济世”义务。

2.源自传统经典

表1是当代中国大陆地区部分公办大学的校训。可以看出,高校校训结构工整,表达简练,内涵丰富,大多源于传统经典,尤其是儒家著作,如《论语》《礼记》《周易》《中庸》等。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典出《中庸》第十九章:“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明辨也,笃行也”,要求学生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按“至诚”之本性修养成“君子”。东南大学2002年恢复的校训“止于至善”,出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其校训意在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并从这种完善的自我出发,关爱自然、服务社会、贡献人类,成就天人合一之境。

表1:公办大学(部分)校训

3.源自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校训强调引导和训诫功能,旨在激励、训导和鞭策学子律己修身,达济天下。热爱祖国,学有所成后为社会和祖国服务的理念在一些学校的校训中也得以体现,如上海交大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饮水思源”作为校训,不久又拓展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时刻提醒学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不忘培养自己的母校和祖国,学有所成,报效社会。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始于1934年。教育家张伯苓认为“中华民族之大病,约有五端:愚、弱、贫、散、私”,而“允公允能,足以治民族之大病,造建国之人才”。南开大学校训表达了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国爱群之公德,与之服务社会能力”的学生。

4.源自当前时代精神

校训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一经确立,轻易不会更改,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历久弥新的校训也会不断更新理念内核,赋予其时代的新意。中国的校训往往蕴含较强的实用理性精神,在与传统文化产生千丝万缕联系的同时,也致力于结合时代精神扩充校训内容,从而展示学校的独特个性。浙江大学校训的变迁史就生动展现了与时俱进的校训文化。1938年,浙江大学将“求是”作为校训,时任校长的竺可桢解释,“求是”的内涵即为《中庸》里表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用科学精神、革命精神、牺牲精神、开拓精神追求学术真知,为社会服务。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科技和社会需求,在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1988年5月,路甬祥校长决定以“求是创新”为新时期浙江大学校训并解释道:“创新(即创造)精神,严格地说,它已包含在求是精神之中,……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规律。要使我们学校同步于时代,并不断地取得进步和发展,必须在继承和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强调创造力的开发,强调培植求是创新精神。”

从表2可以看出,与公办大学偏爱传统经典不同,中国当代民办高校校训大多源于时代精神的总结,激励学子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做时代的弄潮儿,自立自强,艰苦创业,以创新精神开拓进取,学会做人和做事。

表2:民办大学(部分)校训

(二)大学校训的语言特征分析

1.选词用字精炼

作为“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宣传口号,校训用词精炼典雅,词义朴实明快,词意积极向上,内涵深厚丰富,具有极强的感召功能。校训多选用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名人佳句或经典名言,词性较为单一,多为文言色彩浓厚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偶用连词,无过多的修饰语,这也是文言文的显著特征:一是以单音节词为主;二是讲求“微言大义”,以省略的方式凝练出简洁的风格,非常切合校训简单易记的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大学的校训存在字或词的同质化现象。在195份研究样本中,“求是”或“求实”出现32次,“创造”或“创新”出现34次,“厚德”或“明德”出现34次,“博学”出现24次,“自强”出现22次。同质化、政治化、口号化的校训使高校个性丧失。所以,在凝练校训的过程中应注意彰显学校特色。

2.句法结构严谨

校训陈述规范,言简意赅,在句式结构上采用传统对偶成联的短语,以动词为主,多用“四言八字”“二言八字”。根据数据分析,在195所高校中,使用“二言八字”“四言八字”句式的有145所,占调查样本的74.3%。除此之外,也有采用“一言”“三言”和“五言”“四言十六字”等句式。这些结构使得校训字简言深,意境深远,能集中表达出四个甚至八个层面的意思,寓意丰富的同时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传播。

3.注重修辞美学

古典诗歌讲究对仗和押韵,传统“四六骈体”格式在校训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看出,高校校训在形式上对称工整,均衡美观,朗诵时铿锵有力,节奏鲜明,使人过目难忘。经典的大学校训都带有浓郁的传统伦理色彩,从古今佳词或格言警句中凝练出缜密流畅的词句,结构上前后呼应互补,往往能给学子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美学感受。如: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训――智周万物,道济天下。(《周易・系辞上》)

(2)中国农业大学校训――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苏州大学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文天祥《正气歌》)

三、文化翻译论视角下校训的翻译原则分析

中国大学校训是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传达着大学的文化品牌和精神实质,展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宗旨。因此,翻译大学校训必须考虑到文化因素。传统的翻译理论仅局限在语言层次,忽视了文化内涵。翻译是一个语言编码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翻译的文化论。翻译研究从单纯的语言层面过渡到了文化层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她指出翻译研究不仅仅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小分支,更是一个产生深远影响结果的广阔复杂的领域,而翻译的过程也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次,还涉及到一系列超乎语言之外的标准。我国翻译理论家郭建中(1987)指出:从语言和文化两大方面看,翻译是可能的,但可译性是有限度的。在文化方面,可译性限度主要出现在文化差异和文化空白两个方面,这是由不同的社会风险以及时代背景等非语言的因素引起的。南京大学许钧教授认为: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可见,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二者是翻译研究的基础。下面从异化、归化和翻译等三个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一)异化原则

“异化”和“归化”首先是由Lawrence Venuti(文努迪)提出的。他的思想深受德国思想家Sche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的启发。异化的翻译是“通过保留原文的某些成分有意地打破目的文化的规范”,而归化翻译是“采用透明的,流畅的风格为译者把陌生感降到最小的翻译策略”。可见异化翻译是以源语言为主,引导读者接近作者。

Lawrence Venuti是异化翻译策略的代表人物,他提倡“存异”而不提倡“求同”,翻译中应体现源语言中的文化特色。“异化”主张保留源语言文化中的特有表达方式,使目的语读者适当了解源语言文化。而“归化”则主张使用目的语文化的表达方式,以便目的语读者更能深刻体会其内涵。“异化”和“归化”不互相排斥,二者是互为补充的。文化移植需要多种方法并用。因此,我国大学校训的翻译也应该是异化和归化两种策略并用。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英译为“Study Extensively,Enquire Accurately,Reflect Carefully,Discriminate Clearly, Practice Earnestly”;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英译为“Learn to be an Excellent Teacher; Act as an Exemplary Person”;浙江大学的校训“求是、创新”,英译为“Seek Truth and Be Creative”;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英译为“Seek Truth from Facts”;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英译为“To acquire both ability and moral integrity,and to combine knowledge and practice”。上诉校训翻译均以异化翻译为主。

(二)归化原则

“归化”翻译策略的代表人物是西方翻译家Eugene A.Nida,他提出了“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概念,强调把译文读者放在首位,并通过仔细分析源语言(source language)的信息和意图,做到“译文基本上应是源语言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可见,归化原则是以目标语言为主,引导译者接近读者。在翻译实践中,适当的归化策略是十分必要的。翻译的目的就是用译入语再现源语信息,使译入语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然而,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译者对源语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译文有时会产生很大差异。这就要求译者深刻理解校训原文内涵,并侧重关键词的翻译。如山东大学的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气”指“精神”,“浩然”表“刚正宏大”之义。“学无止境”中的“学”指“知识”。山东大学这一校训可以英译为“Noble in Spirit; Boundless in Knowledge”。这正是遵循了归化的翻译原则。再如南开大学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公”指“公而忘私”,“能”指“实干苦干”。一方面强调了“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则是训练青年“智勇兼备”的能力。因此应译为“Dedication to Public Interests, Acquisition of All-round Capability,and Aspiration for Progress with Each Day”。

(三)翻译等值原则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首先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他指出,“功能对等”的语言转换翻译模式,就是强调译文“不但信息内容对等,且尽可能形式对等”。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文化翻译论强调,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交流,而且是两大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翻译等值就是指源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中国大学校训翻译中,首先应深层次了解校训的出处(大部分出自典籍),理解其文化内涵,从而在英译的过程中能正确传递其文化意蕴,使译入语读者和源语读者获得相同的心理感受。同济大学的校训“严谨,求实,团结,创新”,英译为“Discipline, Practicality,Unity and Creativity”,便是遵循了翻译等值原则。武汉大学的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英译为“Improve Yourself,Carry Forward Stamina,Seek Truth and Develop Innovations”;华东师范大学的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英译为“Seek the truth,be creative,and live up to the name of teacher!”这些校训的英译文都达到了较大程度的功能对等,使译入语读者和源语读者能有相似的心理反应。

四、结语

校训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应用文体,是对学校核心价值观和治学精神的凝练、认同和转化,在翻译时应根植于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办学特色,深刻理解源语言的文化内涵,结合校训用语和结构的特点,用简洁的英文表述校训的源语内涵。对内容较为复杂,“四言”甚至更多字数的校训,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兼顾翻译等值的原则,切忌过于直白的机械翻译,以免重形轻义,甚至以形害义。

参考文献:

[1]周谷平.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J].清华大学教

育研究,2005,(2).

[2]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

语大学学报),1998,(2).

[3]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四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1.

[4]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舒新城.中华百科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1930.

[6]Susan Bassnett & Andre’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A].

第2篇

关键词:大学校训语用等效语用失误应对策略

1、引言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已经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存在。而一所大学的校训,作为学校历史的结晶,象征大学精神,弘扬大学文化。现如今,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中西大学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国内高校校训的英译研究对于高校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

2、大学校训综述

校训,作为大学的“魂”,它像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学校的发展与前进。因此,解读一所大学的校训成为研究大学文化一把必不可少的钥匙。

2.1 何谓校训?

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是这样解释校训的:“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认为,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2002:12)

上面两个关于校训内涵的表述尽管各不相同,涉及到校训的目的、本质及作用,但却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校训的本质。校训,对内是一所大学依据办学理念而制定的鞭策和规范全体师生员工行为的简短言词。对外作为一所大学最好的广告语,影响着高校的对外交流与发展,因此,它的英译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则不好的译文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精神理念的推广,甚至会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

2.2中西校训的异同

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办学校训因此深受儒家、墨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重视人伦关系,强调内心修养。而国外高校多重视科学主义教育,侧重于对知识、真理和自由的追求。具体表现为:

从校训文字的来源上看,我国大学的校训大多来自经典或古籍,在收集的50所国内高校校训中,以下词语出现的频率相对很高:

而西方大学的校训大部分来自拉丁文的格言,也出现上帝、主等宗教色彩的词汇,在收集的50所国外高校校训中,以下词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

从句法特点上看,我国大学的校训多以四言八字为多,主要是名词性平行结构。例如:

同济大学:严谨 求实 团结 创新

而西方大学校训的句法则不同于国内高校校训,主要有以下三种结构:陈述句。例如:英国牛津大学校训:The Lord Is My Light. 介词开头。例如:英国剑桥大学校训:From here; light and scared draughts.祈使句。例如:斯坦福大学校训:Let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中西校训之间的不同是由文化、习俗、宗教、风俗等等原因造成的,反映出了各个民族的世界观和观察世界的角度。

3、语用等效翻译面面观

语用学,作为语言学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最重要手段必然要经常涉及语用问题。语用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势必能够为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3.1何谓语用等效翻译观?

语用学与翻译的结合就使得语用翻译应运而生。因为语用翻译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问题,而语用学以研究语言意义为核心,因此语用等效翻译强调的是意义的等效,而非传统等效翻译的形式等效,它提倡的是使用语用意义的等效来解决跨文化的问题,以此来实现交际的用途。

3.2语用等效翻译观的分类

G. Leech在principle of pragmatic一书中将语用学分为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用学两种类型。(G. Leech,1983:157)那么,将语用学知识运用在等效翻译上,就可以将语用等效翻译分为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和社交语用等效翻译两种类型。首先语用语言等效翻译是在词汇、语法、意义等层次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要求保存原文信息的内容,使译文达到语用等效,近似于奈达提倡的“动态对等”。而社交语用等效翻译不同于语用语言等效翻译之处在于,它强调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去考虑语言的使用。在准确理解原作内容的前提下,译文不一定要拘泥于原文,而是顺从读者的文化习惯,变土为洋,使他们乐于接受。(何自然,1997:186)

4、大学校训的语用等效翻译

由于大学校训寥寥几个简短的词语就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与文化,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准确体现出这所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又要考虑译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充分体现出学校的特色。

4.1大学校训的语用语言等效翻译

如前所述,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只要求保存原作的内容,达到语用意义的等效。这就要求原语的词汇、语法以及表达形式要经过译语语言符号系统不同程度地“驯化和改造”。大学校训虽然简短凝练,也能够体现出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所以,我们在重构过程中一定要以观众的反应作为校训传播的基础,使两种语言的接受者产生等同的效果,等同的心理共鸣,使“眼球效应”达到最大。

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训为“智周万物,道济天下”。南航借用这句《周易》经典作为校训,意在鼓励学生们勤奋探索,不断拓展知识领域,达到周知万物的学术境界;乐于奉献,按规律改造世界,实现经世济民的远大理想。如果直译为“Intelligence Covers Everything and Norms Serve Mankind ” ,这个译文不仅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且会让读者不知道此校训具体要表达的含义。该校训可译为“Acquirement of Knowledge to Serve the Mankind.”

再如: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曾被翻译为: Studying to teach and acting to example.这个译文前半句明显是字对字翻译,属于中式英语,而后半句也未能将原文的内涵表达出来。北师这句校训的基本含义是教导学生 “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鉴于以上的分析,此校训应改译为Learn, so as to instruct others, to serve as example to all.

4.2大学校训的社交语用等效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只考虑内容和意义的传达与对等是远远不够的。中西方由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地域等等背景,使得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一则优秀的大学校训在原文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中是成功的,但如果在翻译时忽视它的特殊功能,一字不改地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话,就不一定能达到原来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从社交语用等效翻译的角度来看,在翻译中必须关注译语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采取一些灵活变通的手法。例如: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训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首先 “规格严格”有两层意思:要有“规格”,要“严格”遵守。“功夫到家”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肯下“功夫”,二是功夫要下到点子上,下到程度。了解到此校训的意思,就应该说此“功夫”非彼“功夫”,不是外国人常常理解为的中国武术。如果我们直译为“Standard strict, Kongfu go home”显然是不适合的,应改为 “Strict Standard and Sufficient Effort. ”

再如:中国科技大学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此校训是郭沫若同志在中国科技大学1959年的开学典礼上所说到的,“红”旨在希望学校办学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专”指的是学生只是思想好还是不够的,没有专业的技能,这样的“红”也算不得红。这则校训受到了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的影响,折射出鲜明的时代色彩。当时有人将这则校训翻译为“Red and Expert, Truth and Fact”,此译文显然是字对字翻译,并没有表现出此校训的内涵。后来又有人将该校训译为“Socialist-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Proficiency, Associating Truth with Fact”,和“Red”一样,外国读者并不明白“Socialist-minded”所指何意,这一译文同样未能达到传意的目的。因此,将整个校训译为“Studying Hard, to Excel in Both Integrity and Specialty”,不仅符合国外校训语言表达习惯,也能够为国外读者所明白。

4.3大学校训翻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大学校训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本,其翻译并不苛求字词对应,也很难明确区分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这两种等效,好的翻译成果往往是二者综合运用的结果。在翻译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透彻理解原文,切勿望“校训”生义。由于汉语式校训每个词语常常就能概括一种精神,一则四言八字的校训表达的内容很多,语义高度浓缩。这就要求在翻译之前必须要透彻理解原文,了解所用词语的来源以及意思。

其次,译文应避免中式英语。汉语是意合语言,字词之间没有逻辑词,读者就能心里神会,而英语是典型的形合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避免字对字翻译,在充分理解原校训的基础上,对选词反复推敲,字斟句酌。

最后,译文要简洁,不能累赘。校训大多为简短的词语,因此,译文也不能累赘。虽然有时很难做到译文和原文一样的言简意赅,但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或者技巧使其简洁化、凝练化。

5、结语

综上所述,校训是一种相对独特的应用文体。校训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同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念都可能会影响校训的理解和效果。(周永模,2008:52)因此,翻译时必须在深刻理解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在语用等效翻译观的指导下,通过比较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结合译语校训的用语与结构特点,尽可能地简洁而地道地传达原作的思想,译出使他们乐于接受的译名,从而保证大学校训翻译的等效,切忌拘泥于词对词的死译,以免因形害义。

参考文献:

[1]Leech, G. Principle of Pragmatic [M]. London: Langman, 1983.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第3篇

关键词:大学校训;超越生命;二元对立;教育审美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9-0016-04

大学精神具有真善美的价值取向,校训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通过对大学校训进行文本分析,用求是、求诚、求公的教育审美标准来鉴赏大学校训价值取向的中西差异。

一、校训文本信息量化

2013年,中国校友会和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按科研、教学、知识转化、教学环境、授课声誉和国际化等衡量参数对中外大学进行了排名。据此将世界排名的前104所大学和全国大学排名的前96所大学的校训,从追求真理、追求知识、人格向善、服务社会和追求境界这五个维度,对校训所体现的大学精神进行积点累计,即将大学校训的表层意义按上述五个维度进行深层意义的归类统计,其结果如表1所示:在追求真理和追求知识的维度上,西方大学校训的大学精神分别高出5.78和20.39个积点;在服务社会和追求境界的维度上,中国的大学精神分别高出18.67和7.44个积点。追求真理和追求知识,是真的价值取向;人格向善,是善的价值取向;服务社会和追求境界,是美的价值取向。中西方大学精神的上述三种价值取向,用求是、求诚、求公的教育审美标准来归类统计,亦如表1所示:在求诚的维度上,中西积分几无相差(0.07);在求是的维度上,西方较高(53.88);在求公的维度上,中国较高(47.77)。

二、教育审美标准

以教育为审美对象,教育审美是对教育美的鉴赏和研究。按大学校训的大学精神所具有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教育审美有以下三项标准:教育求是、教育求诚、教育求公。教育求是为衡量追求真理和追求知识的标准:教育求诚为衡量人格向善的标准;教育求公为衡量服务社会和追求境界的标准。

1.教育求是

美本身必须是真的。“是”的本义即生命体在天地间的存在状态。“being”的原初形态是:出来站立在那里,持续在场。可见,在东西方语言中,“是”的本义皆指生命体的本真存在:本原、生机、规律。教育求是即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彰显教育本原、尊重教育生机、遵循教育规律。西方哲学素有求真求知的求是传统。亚里士多德将求知视为人的一种本能的渴求。罗素也在自传序言中将求知列为人生三种牵挂之一。西方很多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都将事物事件的“界定”(What is it)、“要素”(What is itmade of)、“功能”(How does it function)和“应用”(How is it used)作为所教所学所研的最基本内核结构(qualia structure)。在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浙江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芝加哥大学、中山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中,分别有真理、求是、格物、科学、求真、益智和倡导知行合一。

2.教育求诚

善美一体,不可互缺。行善是人之本性。只有善性见诸善行。正义之善和普遍之善才在善世过程中渐趋至善。即明诚。人因向善而完善,人为完善而向善。教育臻善是教育者为实现人之全面、充分、和谐发展而使人具有正义之善和普遍之善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忠诚于本原,做到真实无妄,在处理教育关系时。做到诚实无欺。教育者尽心尽力地从事教育事业而有益于民,为促进人之发展而尽道德义务和符合规则。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学区、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的校训中都涉及灵光、启明和普照,皆意旨人要拒绝庸俗而使人格向善,当属教育求诚。柏林大学的校训是“独立自由”。独立意味着学生受师者引导而不依赖。进而有自由。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者风范,有如木铎,震馈天下学人精进于道,有如“执杖授”而使后学向善完善,践仁知天。香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福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贵州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的校训都涉及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即明众理而应万事就要涤污去昏而不返,推以及人。从中可见教育求诚。

3.教育求公

美在和谐。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真与善相和谐的统一整体,而公平、公共、公正皆旨在关系和谐。在《说文解字》中,公是指平分,即公平,是指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在最小范围内是两人平分,在最大范围内是天下为公。即“不以天下之大私其子孙,而让天下之贤圣公共之”。从两人平分到天下为公,公平随着范围的扩大而逐渐演变为公共,即相同地对待同类。公共是指共同体基于普遍之善美,面向特定范围的所有公众的开放性。以公平和公共为基础,公正是指在公共领域内公平地符合规则。教育求公是教育共同体基于教育公平和教育正义而坚持将教育事业公正地面向公众,力促教育关系和谐并力求教育公共和谐与天下为公,体现着服务社会和追求境界的大学精神。教育之爱落实于教育本真,会使教育关系和谐。教育者体味“得天下英才而尽教之”的人生之乐和所教英才成为社会中坚时,则生蓦然境界。感受泛爱众和普度众生。使世人超越必然王国而获心灵自由的浩然境界,领悟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和不贪欲、不害人、不投暗的澄明境界。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取自《周易》乾坤两卦辞,是中华文化的高境界。人之健德,乃本来之良知、先天之正气,如此刚健正气之修,儒日精一,道日抱一,释日归一,实落功夫,全在不息,稍有懈怠,稍有私欲,不得谓自强,而人之顺德乃永顺其正,虚心容物,实行应物,容物应物,是能载物。以此厚德,上善若水,盈科精进,是允公的和谐境界。校训中有此意蕴的中国大学还包括武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昌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河南大学、燕山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在校训中直接展现追求境界的大学,有山东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如果说上述大学校训是通过境界敞开而为公的话,那么,以下大学的校训则通过求公而有境界:康奈尔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南开大学、范德堡大学、巴黎第十一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哥廷根大学、巴黎高等理工学院和北京大学。

综上所述,中西大学校训精神的价值取向,尽管存在着诸如境界与宗教、人格与真理、乐群与个性等文化差异,但其鉴赏可用通约的教育审美标准:求是、求诚、求公。

三、校训鉴赏的比较

按照大学校训的大学精神价值取向积分,两方在求是的维度上较高,得自二元对立的文化特质,中国在求公的维度上较高,是缘自超越生命的美学境界。

1.二元对立

由于受柏拉图理念论、亚里士多德演绎法,以及之后的培根归纳法、笛卡尔直觉理性的影响,西方近代文化明显地从笛卡尔开始具有极为鲜明的二元对立的特质。二元,即主体和客体,或精神与物质。二元对立的根源在于:人在把理性作为工具去认识宇宙万事万物时,假定认识就是主体以理性的不同形式去把握与其不同并处于其外的客体;尽管二元因其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关系被忽略而往往被分裂和对立起来,但这却是人类哲学思维和认识发展中的进步。近现代科技的进步与飞速发展,离不开两方大学求是价值取向的主导和对科技的推动,也确实得益于西方人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因为两方人讲求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实用主义,物器为用,真理和知识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近现代西方的自然科学相当发达,尤其在1870年以后,其工业都受科学的影响,科学发现及其技术应用于人类生活的速度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科技引领着现代性高速流变。

二元对立的西方文化特质,在西方美学原理中也表现明显:使生命对象化。西方“美学之父”鲍姆嘉登认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感性圆满地把握了的对象就是美,美的真正目的在于刺激欲求,故美产生着快乐,即美的快乐。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力联结着真与善并且是知性与理性的统一,在审美无利害的鉴赏判断过程中的想象力要越过知性去与理性这一对象达成和谐,从而产生美的崇高。席勒针对社会的腐朽与粗野和现代人的分裂,主张用“活的形象”来建立审美王国,培养审美的人,为将来全人类的和谐做准备。黑格尔认为,审美让对象保持其自由和无限,而不把对象作为工具加以利用和占有,美是人将心灵感性地外显,即感性心灵化。马克思认为,人类力量的实现是人的本质令人愉快的必然性,即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的本质是人在劳动生产中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和谐。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代性审美应解救作为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宰制对象的人之主体,以实现美的救赎。总之,西方美学原理有“美的快乐美的崇高审美王国感性心灵化生产关系和谐美的救赎”这一路径,借助抽象的途径使生命对象化,贯穿着二元对立的西方文化特质。

2.超越生命

在中国大学校训精神中,服务社会和追求境界的教育求公的价值取向明显。中华境界滥觞于易经哲学:“立象以尽意”(《系辞・上十二》)和“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系辞・上一》)。由阳爻阴爻组成的易象蕴涵着阳刚的创生之美和阴柔的终成之美。老子“涤除玄鉴”(《老子-载营》),涤除贪欲而“不碍于物”,抱一守道,探万物本原而得澄明之象。庄子强调法天贵真的自然无为之道,诚朴齐一的象罔(《庄子・天地》)由自然之真导向性情之真,用以象征宇宙人生真际的再造境相和空明的审美境界。刘勰首次铸就意象一词,视圆活之神圆为最上乘,所谓“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文心雕龙・神思》),意隐象秀。王国维提出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润涵着人生理想和苦痛。看重孟子同乐思想中审美价值的普遍性和公共性,提出公共美学思想作为“以美育代宗教”的必要基础,是培养国民的公共性和开辟人际公正空间的必由之路,以此达“与众乐乐”《孟子・梁惠王下》的乐境。朱光潜把意境的达成视为鉴赏者将情感表现于意象,并赋予意象以生命,意象化为情趣,又回流于人的心灵,扩充想象,伸张道德情感,其性格和经验得以在意境中返照,即出世之心见之于人世之事。宗白华强调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主观生命情调与客观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钱钟书强调人事之法天,人定之胜天,人心之通天。在这三种天境追求中,显现神韵之最高的和合之境以及新雅之流变得和而不同。法天即不背离自然而觑巧自然;胜天是以艺术润饰自然而不背离自然;通天是指兼有觑巧和润饰。心物两契,行布于胸,身与竹化,妙合神韵。总之,中华美学境界有“易象玄鉴象罔意象意境境界乐境灵境天境”这一命脉,以消解的途径超越生命。

综上所述,大学校训精神的价值取向,在教育求是的维度上,西方见长于真,显现着二元对立的西方文化特质;在教育求诚的维度上,中外几近相同;在教育求公的维度上,中国见长于美,展现中华境界超越生命的美学走向。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142.

[2][5]李剑.教育审美与教育批判――解脱现代性断裂对民族教育发展的困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89.113.

[3]朱熹.大学章句集注[A].四书五经(上)[c].北京:中国书店,1985.1.

[4]陈注.礼记卷四[A].四书五经(中册)[C].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5.120.

[6]悟元子.道解周易[M].钟友文整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62.

第4篇

高校校训的价值内涵

校训是办学理念和育人要求的高度概括,是校风、教风、学风的内核,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一所学校的特点和风格,同时也反映着时代、地域文化积蕴和精神;它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应牢记心头、时刻遵守厉行的。

从大学校训的内容看,它所表征的是大学的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从大学校训的确立依据看,它是以办学实践为基础,根据社会要求和大学本质逻辑,在广泛收集和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产生的;从大学校训的功能看,大学校训对大学师生的学术行为(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和社会服务)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作用,它遵循的是高校的风格特色和历史文化,凝练的是学校的人文传统和文化精神,表达的是学校的精神气质和理想愿景。

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

在高校语境的具体展开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精神支柱,是贯通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代表国家层面,主张国家的自强与独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代表社会层面,主张社会的公平与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代表公民个人层面,主张个人的道德修养。它肯定了国家的价值根本,描绘了社会的理想蓝图,确立了公民的行为规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指南。

各个高校校训,从字面上看体现了各自的特色。从校训的提出、讨论、研究到最终确立,各高校或从学校筚路蓝缕、建校的艰辛提炼校训,或从学校学科特色出发总结校训,或通过对时代要求的考虑不断创新、调整校训的内容。这些无不体现出大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与独立思考、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因此,高校校训所承载的高校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契合的,是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结合高校语境的具体展开。

具体分析,一方面,从高校校训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角度看,二者互融互通、契合共振。一些高校校训或直接引用经典著述话语,或将经典话语加以整合而形成,别具一格,富有特色,有效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土壤、源头活水。比如,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前三个词语都有经典的明确出处。从整体上看,这一校训体现的含义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刻苦学习、积极奉献的伟大志向,以坚毅刚强的品格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为国家做出新贡献。毫无疑问,作为学校核心价值的表达,高校校训用寥寥数语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宝藏,为学人树立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打下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高校校训不仅植根于传统文化,又富有现代气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动力和支撑,也是当代中国梦语境下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力量源泉,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而高校校训所传递的价值信念、时代精神,对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强的涵养力,是新时期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这种涵养力主要体现在高校校训塑造积极进取的校园精神气质,以及培养青年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情操上。青年人进入高校,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在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校训中蕴含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基因渗入青年的内心世界,塑造其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融入社会后,这种精神气质和文化基因便扩展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使校训精神以及与之相契合的核心价值观散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一项针对国内256所大学校训的调查总结显示,大学校训普遍强调“求实”、“创新”、“勤奋”、“博学”、“团结”等。从这五个词进行分析,“求实”、“创新”不仅是研究学问的态度,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团结”是学校的力量之源,也是社会共同进步的不竭动力;“勤奋”、“博学”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个人前进的砝码。频率最高的五个词分别对应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这充分证明了大学校训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契合,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大学精神的供养。“团结”是“爱国”精神的显著标志;“求实”既是对“诚信”的彰显,也是“民主、法治”的基本诉求;“创新”、“勤奋”、“博学”既是“敬业”精神的实现条件,又是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实际工作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校训互通共融。

正是基于这种互通共融,可以说,探讨大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在探讨大学和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校训注入了活力,大学校训则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资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直观体现。

用校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高校作为公民价值观培养、传播最重要的阵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起着涵养和承托作用。

对高校校训精神进行重新解读,注重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高校需要用校训解释好时代的精神特色,调整校训不符合时代的元素,充实和丰富校训的内涵。既要确保校训内涵的“高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校训的应有之义;又要挖掘校训内涵的“深度”,使校训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载体。此外,还要拓展校训的“宽度”,使校训成为学生走出校园后职业、生活、学习等终身的个性气质和道德准则。

重视大学校训与时代结合,突出承古纳新。作为高校精神的校训,在不抛弃原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前提下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时代的要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价值取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环节。只有将当前多元化社会的价值旨归与时代的精神元素结合起来的校训,才能彰显出活力,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才能在时代的大背景下站得住脚、立得住身。要将国家价值观与大学精神统一起来,让二者发挥出最大的合力,补足“精神之钙”,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努力奋斗。

师生共同努力践行高校校训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是普通民众,它的提出高度契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需要,正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校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表现,也应该是高校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更依靠高校师生共同努力践行校训精神,进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大学校训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高校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行为的主体,都有责任承担起践行高校校训的任务。

第5篇

摘要: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 培育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所有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具有该校自身特色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精神的一种体现。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构成大学的灵魂.当前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精神对大学生各种观念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也正是大学教育体现育人价值的深层涵义。

一大学校园文化及大学精神的涵义

1.大学校园文化的涵义

大学校园文化是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管理过程中,继承光荣传统、不断开拓创新,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所形成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和可塑性的特征。

2.大学精神的涵义

大学精神是一个在历史和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流域、变化和发展着的概念。大学精神的最基本的内涵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本质在于“求真”。也就是所谓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而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于“求善”,即造福人类,把育人视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风貌。

二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之间的关系

1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依托与表现形式。校园文化为大学精神提供载体,为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形成提供“土壤”、环境。校园的物质文化为大学精神的培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平台;行为与制度文化保证了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而又运行规范、秩序井然,为大学精神提供制度、纪律、组织保障;精神文化则引导大学人形成与大学精神相一致的理想信念、心理品质、精神境界与价值取向,指导其行动。大学精神的积淀、培育要依托于校园文化。大学人往往依托于认识、理解校园文化,进而才认识、理解该校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依托于一定的校园文化环境与校园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经过高度凝练,大学精神才能形成,也才能更好地推动大学发展。

2. 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核心与精神动力。大学精神指导,统领校园文化建设,是贯穿于校园文化的一条红线。缺乏大学精神引导、支撑的校园文化是无序的、低层次的、不系统的、流于形式的校园文化,也就失去了主旨与方向。大学精神具有高度概括性,它在大学有机体中处于最顶层,是对校园文化的提炼与升华。校园文化不会自动地上升为大学精神,需要大学人全面地总结学校的办学实践,“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校园文化与学校发展的诸多表象中抽象、提炼出大学精神,实现质的飞跃。

总之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精神的弘扬和实践,是大学精神的物质依托;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和外在表现,没有校园文化建设就会缺乏系统性、继承性,容易流于形式.大学精神蕴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根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没有校园文化建设做载体,大学精神就缺乏生根发芽的土壤.

三.大学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主体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大学精神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的发展起着统揽全局的作用。大学精神是抽象的、无形的、不成文的,可以起方向、定位作用,但大学精神又需要具体的、有形的、成文的东西去承载、表达,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一曲完美的乐章,让每一项制度都成为明镜去规范师生员工的言行。

2.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要素

大学精神是大学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和认同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是国家意志、社会趋势和大学中的学人精神相互融合的结晶。大学精神是指优良的校风、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优势和精神状态,如求真务实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的特定的高校精神的人格化和个性化,是学校典型意义上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风貌、水平、质量、效益以及凝聚力、感召力、生命力的表现.

四.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良好大学精神的意见

1.树立大学独具特色的校训,努力提升大学精神力。

校训作为大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精神的积淀和凝练,是在学校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明确办学方针、体现校园文化特点、规范师生行为、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功能.大学校训是由大学的传统历史、地域文化的影响、学科特色和知名学人的品格、气质、生命力和创造力共同孕育的,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大学校训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赋予大学校训崭新的时代内涵,确立校训对塑造大学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学应该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因素、结合时展的新特点和满足社会新需求的基础上,提炼出更符合学校实际、体现时代特色的校训应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塑造“校训品牌”,建设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的大学,形成自己特有的优势学科、文化氛围和校园精神,依托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优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层次,推动大学的发展.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高地.

第6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绿化设计;指导思想

在我国大学新建和扩建的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是校园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植物季相不突出,观赏主题不鲜明;分区绿化特色不明显,校园绿化识别性较差;标志性建筑不突出,缺乏校园文化内涵;对植物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了解不足,养护管理较为粗放等。校园绿化建设应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发挥优势,这样才能创造出功能性强、生动活泼的校园景观,使其独具特色。

一 校园绿化设计的原则

(1)植物品种选择要注重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指在整体布局与环境设计中,注重现有生态要素的保护利用,同时多方面地利用生态设计的手法,构筑良好的校园环境。当前校园绿化树种的主体是棕榈科植物,与常见阔叶树种相比,其光合作用、隔音、滞尘效果均较差,稀疏的树阴,更是难以抵挡炎炎夏日。对立体绿化重视不足,导致校园绿化难以发挥其最佳的生态效益。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促进校园生态的均衡协调发展,如校园生物的繁衍、水体净化、筑巢引鸟等。因此在校园绿化设计中,应尽可能创造更多的绿色空间,为学生提供解除精神和视觉疲劳的条件。树种的选择要注重知识性、文化性、科普性、趣味性相结合,使绿化不仅成为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是学生们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扩大学习层面的重要点。

(2)观赏景观设计要符合美观原则

美观,即形式好看。由于绿化设计科学,树木、花草与楼相辉映、浑然一体,让人们觉得有花可赏,有景可观。“春花、夏荫、秋实、冬干”是植物景观的美观原则。“春花”,花色和花香应成为观赏的重点;“夏荫”,在炎炎夏日下,相对较高的灌木应起到良好的遮荫效果;“秋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挂满枝头的硕果能够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冬干”,常绿树种四季常绿充满生机,落叶树种却能应时而变,在冬天褪去满身的绿装,优美的干形和树姿是这个季节的主题。

(3)功能区的绿化要体现人文原则

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体现人文生态。首先应该考虑使用者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校园学习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校园绿化可以分为教学区、教工宿舍区、学生宿舍区、图书馆区及运动区等。校园绿化空间设计的目的在于巧妙地利用自然,将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场地、景观小品、水体等有机地编织在园林绿地中,使之呈现一幅有明有暗、有动有静、有实有虚、有开有合的画面。根据大学师生员工对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双重需求出发,结合大学生对于集体活动、互相交往的需求较强的特点,在校园绿地中多创造一些适于他们进行集体活动、谈心、演讲、小集体活动的文艺演出、静坐休息、思考的校园绿地空间,使校园景观更具人性化。

二 校园绿化设计的指导思想

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要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就要创造一个具有深层次文化底蕴,可持续发展并具有积极影响力的和谐校园。我们根据点、线、面和功能,把校园环境分为:校门前后区、教学科研区、生活区、运动区、休息区等。

(1)大学校园绿化“点”的设计

主要指一些地点的处理,比如大门的入口处、办公室的入口处、教学科研区等等。这些地点通常是要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所以植物的配置非常重要,设计必须要求简洁别致。走入一所高校,最先冲击人眼球的是校门前后区,虽然面积不大,却是高校文化内涵、空间形象的整体反映,是一所高校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重点绿化区。大学校门前区是人流、车流较集中的地方,其布置就要简洁、明快、大方和开阔。一般可以在校区主出入口设叠状喷泉大型广场,在大门内设小型广场。广场后面铺设草坪、点缀花坛、雕像和喷泉。花坛是盛花花坛,起到了鲜艳夺目感觉,由观花的草本植物组成。选用高矮一致,开花整齐,花期一致且较长的花种。比如:矮牵牛、一串红、鸡冠花、香雪球、三色茧、风信子、郁金香、美人蕉等。这就显示出了比较有层次的立体绿化,使得门前不仅景观自然、开阔、大方、并不单调,也弥补了因体现开阔而绿化不足的缺憾。

大学的校训是大学文化精神的提炼,它以无形的凝聚力、感染力弘扬民族文化和大学精神。校训这一独特校园景观的合理设置,最能体现大学校园特色,反映大学人文精神和深层的文化底蕴。校训的设计模式可采用浮雕墙的形式体现,或是结合周边环境设计景观文化石,也可在校园人流量大的区域设置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校训内容,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浓厚的校园文化。教学科研区是学校的主体建筑群,也是学校绿化的精华所在,许多重要的景点都应集中于此,此区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地方,植物配置应形成幽静、美丽的环境,且不影响室内的通风采光。总体来说,绿地宜采用自然式的布局或整齐式的园林手法,树木可采用对植、列植或在建筑物两侧栽植绿篱,也可少量的采用孤植,用树形比较优美且能烘托一种幽静气氛的树。还可在建筑物前铺设大面积草坪、点缀美观的花灌木或栽植地被植物。但是教室的南向一定距离内不能种植高大乔木,尤其是常绿乔木,以免影响夏天通风及冬天采光。

(2)大学校园绿化“线”的设计

第7篇

关键词 校园文化 隐性教育 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2.004

On Strengthening College Campus Culture Implicit Education Function

GAO Jie[1], XU Teng[2]

([1] College of Marxism,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2] Personnel Department,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 With respect to the dominant influence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the author from the implicit educational function for the campus culture a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analysis. First described implicit education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from material culture, i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of these three levels. Second, identify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campus culture play some hidden problems that exist, to summarize and make the appropriate analysis to identify new ways to be fully developed and utilized to build the new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sound campus culture recessive functional complem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strive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university recessive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campus culture; implicit education; function

1 简述隐性教育和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

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关于隐性教育的研究逐渐被国内外一些教育专家所注意,他们总结出“无意识的学习结果”,以及隐性教育的“非正式文化的传递”。综合各专家的描述,笔者选择这样一个概念来概括校园文化隐性教育:“所谓隐性教育是指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①由于隐性教育特点的扩展性和广泛性,隐性教育在现代教育中正被频繁的使用,针对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笔者从以下三点进行浅析。

1.1 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隐性教育功能

笔者认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是每一所大学自己定位的核心主题思想所体现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风貌,表现在各自因历史文化不同所沉淀凝练出的不同的校训,校风,校貌以及人文特征。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层面中,大学生受到特定的校风,学风,班风,师生关系,教师人格以及所在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感染、心理暗示等因素的影响,在无意识的学习中有了观察、模仿,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例如西南石油大学精神和校训分别是:“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明德笃志,博学创新”以此为标准培育出了很多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吃苦耐劳的“铁人的精神”和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激励着北京师范大学生不断开拓进取,创造辉煌,并培育出大批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优秀教师。这就证明了不同的大学校园文化造就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才,同时也证明了学生受所在大学精神文化因素的影响之深。不置否认,在一个精神氛围良好的集体中,学生容易耳濡目染一些健康的价值观念而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但是在相反的示范作用下则很容易导致学生精神水平的下降,这一功能的发挥,应该说是根源于深刻的心理学基础。

1.2 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层面的隐性教育功能

在校园制度文化层面中,大学生是品德教育的主体,在以学校规章制度为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学生内部思想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矛盾转化过程中,形成自身的心理与思想以及相应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例如,学校的某些规章制度的制定让学生参与讨论,获得他们的心理认知,他们会自觉地选择相应的道德行为。相反,则会出现各种抵触情绪情结,当然这一情绪情结不属于道德品质问题也不反映学生的认识水平,只是一个心理认识的问题。这一功能较明显地反映出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1.3 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层面的隐性教育功能

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直观性和超语言性使学生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去解读领悟其深刻的内涵。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②如从校内的建筑、雕塑、湖泊、小路等,各承载着不同的寓意,有的激发了师生的凝聚力,创新力,提高了工作学习效率;有的强有力的感召与导向力使师生有自豪感,从而影响了人格的培养等等一系列的效能。总之校园物质文化层面的自然景观的象征性、隐喻性、激励性,造就了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

2 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其教育功能的表象化倾向分析。一部分大学管理者忽视大学校园文化环境中德育要素的渗透;同时忽视大学校园文化价值观的导向功能、行为规范功能、人格塑造功能等道德心理层次的隐性教育功能;过于追求校园物质文化的炫耀,致使隐性教育要素的“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第二,是其教育功能发挥的非延续性。我国部分大学为了追求现代化气息,不顾校园内的历史文化古迹,改建新建筑,让一所百年老校看起来就是一所新成立不久的学校,影响了大学校园文化情感凝聚功能。还有缺乏一个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规划。一任领导一种看法,一处校园角落三天两头改换布置是常见的事,如果不考虑到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的持续性特点,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就会会陷入1+1

2.2 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其功能的发挥受到社会文化冲击。大学校园文化中主要存在着多元的社会文化和校园主流思想文化。目前,多元文化的复杂性冲击了部分大学生的头脑,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或者使学生文化价值观选择感到很迷茫,致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冲击了大学校园文化的规范导向功能的发挥。第二,大学德育工作的缺失影响了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随着社会的深化改革,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使得整个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大学德育内容更新跟上时展,改变因德育目标的理想化而造成的隐性教育的脱节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不断更新增强说服力。第三,大学校园文化层次构建的不和谐影响了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随着改革开放大学的扩招扩办使一部分大学管理者把精力都放在办学的物质文化层面上,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还有同一种层次间的构成不和谐,在校园物质文化中,大型建筑逐渐增多,小而精的物质文化设置不多;在校园精神文化宣传中,对大学教学目标和办学方向的宣传多于对大学深层次的精神文化的宣传。在制度文化的制定中,对大学生整体上的规则要求多于日常生活的规定。总之,三者文化的隐性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只有三个层次和谐发展,才能知行合一。

3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研究的主要途径

为了使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提升精神道德境界,创设隐性教育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隐性教育功能,加强大学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的途径,笔者从以下几论述。

3.1 培养“感人”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心理层面的隐性教育课程。③作为心理层面的大学校园文化,关键在于让这种文化入心、入理、入情。最终形成“感人”的校园精神文化。首先,以德树人的“正气”。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渗透融入校风、班风、学风等方面的校园精神文化中,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合理利用校园广播和互联网传递正能量,以精湛的学术精神感动校园人的“学气”。 将学术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总规划,将学术精神深入每位师生的内心,在校园中形成自由思考的环境文化氛围。

3.2 完善人本的大学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间层面。要提高大学校园文化的实效性,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大学校园制度文化体系,时刻发挥着隐性教育功能的作用。第一,大学校园文化制度的制定要以人为本,重视人性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④因此,在制订规则、规范时,从内容和形式上要将人性理念渗透入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第二,心理因素融入大学校园制度文化的执行。一方面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奖惩分明,另一方面,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思想教育方式相结合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将人的需要融入大学校园制度文化的宣传。从隐性教育的特点出发,把规章制度的内容宣传融入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在欢乐多彩的活动中陶冶和提升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从无意识的活动中达到完善人本计划。

3.3 营造优美的大学校园环境

近代西方美育思想的先驱席勒曾指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⑤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必须通过营造优美的大学校园环境来实现。

第一,要营造整体美的大学校园环境。校园物质文化载体是以整体形态出现的,这就要求大学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第二,要重视人文美的校园文化景观。吸引主体主动参与“寻找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来提高审美情趣、审美素质、审美想象,培养主体审美创造力,激起心灵深处潜藏的美好品德。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要精心设计,做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第三,提倡特点美的校园标志建设。校园标志建设,以个性化的特色宣传着大学的形象,往往更能够在学校的师生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因此,要重视和提倡简约、个性又充满文化内涵的校园标志建设。

注释

① 贾克水,朱建平,张如山.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

②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1:92.

③ 夏宝慧.高校校园文化模式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第8篇

作者:彭莉 单位:陕西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1高校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是高校课外课堂的有力组成部分。参加社团活动,能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智趣爱好,扩大了学生视野,增加了学生之间交友范围,是丰富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渠道,又是高校育人的有效途径;它对于形成学校的文化氛围,构筑学校的历史传统,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大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目前有学者提出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扩宽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要以造就大学精神为着力点,要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落脚点。一些学者也以建设院校的校园文化定位进行探讨,认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定位应该是:以校风、教风、学风三方面结合建设为重点,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入手,校园文化建设既要体现出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科学民主的价值理念和导向正确的舆论环境,而且要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特色,建设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和的特色校园文化。也有学者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定位进行探索,认为应该体现“高”、“职”特点,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着手,以优雅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形成催人奋进的院校精神、科学民主的价值理念、导向正确的舆论环境,使院校形态、文化神态、师生心态内外和谐,办学实力、学校活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促进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出近年来,高校办学模式及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大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各高校在摸索中发展自己独特的、有自己专业优势的校园文化。

2高校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特点与趋势

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特点与高校建立的历史缘由有着密切的关联,尤其重要的是高校创办的历史文化渊源,其中高校创办时的文化背景是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基础。首要体现为创办学校时的文化历史背景,这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源头和基础;其次是大学的发展历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的发展特征。就我们这所院校来说“厚德博学”校训体现了这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历史传统与文化特色。如“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刚毅坚卓”是西南联合大学的校训等都是对大学校园文化特色进行定位,凝练高校办学根本要点,并以此成为学生社团团结凝聚的核心价值,继而培育个性鲜明校园文化特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陕西教育学院改制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伴随而来就是校园文化的不断深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呈现多元化趋势,迫切要求学生社团和高校文化或送建设发展相结合。当前各高校招生就业政策不断转变,后勤集团等社会服务化一系列措施的改革实行,体现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处在这个时期的校园学生社团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高校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迷茫与希望同在。校园是一个的单纯的环境,如何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如何缩小学校和社会的差距?这个桥梁就落在学生社团身上,校园文化活动就起纽带作用。例如陕西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出现的具有较强专业背景的英语社团,每年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弥补了大学生在适应社会方面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障碍,成为高校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校与现实生活的社会之间做了一个好的纽带和衔接作用。当前,高校学生的社团管理建设,体现出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带来了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学生社团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育改革对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从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都有大幅度提升,而且要求能够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适应日新月异的21世纪发展,这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了内部条件,为学生社团提供了良好机遇。

3校园文化活动与高校学生社团的相互作用

学生社团是存在于高等校园文化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它具备校园文化活动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具体的文化形态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表现。校园文化活动主要体现在形式各样社团活动,表现形式包括到校园文化所涵盖的器物、制度、心理等各个层面,高校校园文化在不断发展中探寻具有自身特色的表现形式的社团并加以完善,如英语社团、红十字会社团、志愿者社团等,而社团通过学术讲座、微格教学、主持人大赛、模拟导游大赛、英文歌曲大赛、校园礼仪、英文演讲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得以体现。高校举办成功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社团得以长足发展。完善的学生社团可以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是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走向社会实践的桥梁。社团发论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的作用彭莉(陕西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陕西西安710061)文化万象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以完善学生社团。“一体两翼”是中央团组织提出的学生工作新格局下的要求,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要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在满足学生娱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引导学生追求理想、崇尚学术、思考人生。也就是说,把人的发展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其核心内容是价值传统亦即大学精神,表现为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社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社团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带动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在不同的时期都对青年学生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社团是青年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服务社会的通道,社会意识形成的催化剂。社团是学生自我意识的摇篮,自主发展的舞台,自我教育的阵地。因此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棵常青树,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大本营和源泉。

4高校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与发展

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建设,创造适合学生和学校要求的文化氛围,作为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教育的补充手段。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认为:“大学之使命有三:其一,希望造就完人。完人必具智仁勇三达德,而涵濡于六艺之中。仁者爱人,故其上者必其有所成仁,而忠恕次之……其二,学有专长,而于大学中植其基。大学学生对各项基本知识,固应多所明了……其三,养成自己能思想之人,而勿蕲教师逐字释义。”对于校园文化和高校学生社团来说,要把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及搭建理想人生作为基本使命,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大学校园文化个性形成以后,作为稳定化、环境化的外在于人的文化世界,充分展示其对人的本质和道德观念的建构作用。不同大学的学生有不同的精神、气质,主要是受到所在大学文化的影响所致,如通常所说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一方面讲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也是在讲该校学生的精神气质。对于陕教院来说,在“厚德博学”的校训和“大气大度、至诚至善、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教院精神感染下,涵育了陕教院学生面对困难,不言放弃;面对目标,努力争取;面对竞争,敢于超越。具体又体现在创新精神、责任意识、和坚韧品格等几方面。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必须为学生提供许多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多样的、规范性强的学生社团。同时,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是以高校学生社团的方式培育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精神文明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是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启发、引导、熏陶学生领悟。如陕西教育学院每年举办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许多节目由学生社团承办,学生有其主体选择性。因此,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是围绕校园文化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也已经由校内向校外发展,一是发扬自己文化精神,二是学习兄弟院校先进文化,共享资源,取长补短,扩大影响力。如陕西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的英语社团承办的“英语演讲比赛”邀请了西京大学、西安培华学院的老师和同学,扩大了社团影响力,实现了高校资源共享的优势。目前各高校都有自己特色的学生社团,如陕西教育学院有“书法协会”、“英语社团”、“红十字协会”“起航文学社”等社团,理工类院校有“电子创新协会”、“机器人俱乐部”等具有专业特点的社团。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活动互相促进、不断发展和创新,开展特色文化项目,形成本校特色校园文化,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才会使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更完善、更能激发出强劲的生命力,真正缔造出符合自己高校文化特色的美好春天。如:台湾大学举办的杜鹃花节;浙江大学的“毅行”活动,陕教院的“三下乡”活动继承和发扬教院的“厚德博学”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特色,用优秀文化滋养学生心灵等,高校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相互配合、互相发展,形成具有文化艺术特色高校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

第9篇

培育资深的大学精神文化,需要长期坚持与探索,因为大学精神文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理性与激情的统一。大学精神文化的凝练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凝练学校的大学精神文化可以从学生素质、班级精神、师资力量、知名校友等方面入手,总结每人心中的大学精神,并汇总,开展讨论,经过长期的实践选择最终确立。

(一)挖掘大学校园潜在影响力大学校园是大学精神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的有效载体,校徽、校歌、校训都激发着对校园主体的周围影响力和创造力,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大学文化精神风貌,树立良好大学文化形象,使反映大学校园的独特的办学质量、精神理念和气质相结合,以体现大学之底蕴、精神、治学传统。大学校园不断地设计校徽、院徽,宣传大学校园之形象,对已有校训、校徽、院徽进行提炼,挖掘出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在含义,赋予新时代大学校园的时代转变。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办学管理,并汲取大学校园发展过程的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来继承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宏图并发扬光大。

(二)发挥校史教育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还是不具有知名度学校,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发展历史,记载着大学校园发展过程,见证着大学校园经历的文化。放眼远望,面临着大学校园新的任务;面对校史,这种神圣的庄严感使我们师生深受启发。看到校园展板上整理的校史资料展览和校史宣讲等多规模的陈列,每年都会开展校史教育,使在校师生都增加大学校园的爱校情感,充分使大学校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得以增强,提升师生之前长久的友谊和亲切感。

(三)利用大学校园人文价值人文价值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这里的校园人文价值是物质景观。在大学校园建立的过程中,设计师、建设者、使用者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也是承载着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物质精神载体和体现,每个大学校园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态、浓郁的大学精神文化,对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学校领导们都经历了学校的历史内涵和传统风貌,更会利用大学校园人文价值,将大学校园文化融入到校园景观之中,推动校园文化与营造氛围融合一起,提升大学校园育人品行的良好作用。总之,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是核心、发展方向、办学定位和价值追求显于大学文化,大学文化作为大学的灵魂,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师生的思想意识及行为准则产生了重要的印象,所以它是提升一所大学在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凸显。

二、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现状

大学校园作为我们国家的最高文化,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和各界领导的相互重视,并且,其主导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但是不得不否认,也有诸多问题困扰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缺失大学精神的缺失对于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及在价值观上倾向于实用主义。如今,大学精神衰微的现象指日可见,这是因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走势,功利化倾向的办学目标;不正统的官僚气息,缺乏独立意识、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思想、教育等。在大学校园中人文的思想教育人和科学的头脑武装人显得黯然失色,所以,基于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缺失以及自身的误区,应遵循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基本要求,从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方向,使我们的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越来越繁荣。

(二)校园文化的机制不完善及其缺失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有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机制未能达到科学理论范畴,不能将办学理念和精神面貌通过机制改变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不能够完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机制,其主要是主导和制约了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所需的需求。在当前的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过程中,主体的片面性往往存在,通过各种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仅仅进行了形势上的交流,这样,既达不到所想要的目的,更增加了师生乃至校园文化的负担。

(三)校园网络文化造成的影响自21世纪以来,信息科技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网络给每位大学生带来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可能在大学生接收网络时得到了一些消极的信息,使原有的价值变得背道而驰。现如今,在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手机,他既能得到你想要的新闻、消息、知识,但却阻碍了对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思维方式,更容易脱离实际,沉溺于虚幻的世界中,对周围环境的意识和感受力逐步下降,不仅浪费了金钱,还导致了自我封闭。如果不加以引导,一定会走路歧途。

三、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

当前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之所以衰落,其主要原因是导致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使校园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已经远离了正常大学教书育人的目标,最主要表现在学校更名,对于大实践、大德育的盲目追求,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常常忽略了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在健全人格、培养学术品格、提高审美情趣、完善审美修养方面的作用,重在管理学生,忽略教育学生,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娱乐性要比交往和实践更占据上风。这样看来,学校领导必须加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来引领校园文化,才能有立足之地。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以人为本”21世纪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五位一体”,决定着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基调。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乃至刚刚成立的院校,都顺应这时代的变化。建设大学校园不能脱离社会、时代,正是它们使我们的大学校园生活日益完善。汲取具有时代性的大学精神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理念等高功能特效的发挥,引领我们在走向社会的道路前行。

(二)凝聚师生心智,提炼大学精神每一所大学的校园特色文化与众不同,而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每一所大学对通过提炼大学精神都十分注重,使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得以推进。学校可以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友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活动,在丰富其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同时,对大学文化精神进行探索、讨论、提炼,引导学校领导进一步宣传总结、培育校友、弘扬发展。使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逐成为学校嘴重要的精神过时,有力地推进了办学特色和发展战略,建设海内外知名具有特色主义的的研究型、学术性、科技性的大学基础,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及财富。

第10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80-03

一、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解读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办学制度等精神层面以及校园环境等物质层面成果的总和。地方高校校园文化既包含了校园文化本质内涵, 也同样是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继承与创造,积累与沉淀而形成的以校园载体,以师生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办学制度、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精神等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总和,不过地方校园文化鲜明的地方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价值的特殊性,它是以服务它所在特定区域,以促进区域社会全面发展为其神圣使命,地方性是地方高校校文化特有的属性。

二、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困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命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之所在。对地方高校而言,由于其办学历史短,办学定位不准等原因,学校可利用的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普遍滞后。

1.办学理念不明确。一个明确的办学理念,犹如高校的方向标,能为地方高校大学文化的建设指明方向,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理念,学校难以立足。地方高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理应为地方服务,为地方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由于政治、经济、历史以及环境等原因,很多地方高校出现了功利主义和盲目攀比倾向,全然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考虑当地建设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一味追求大规模的现象,给自己定位“一流大学”、“国际一流”等等,这种不切实际的办学理念,只会导致地方高校越来越偏离最初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

2.地方高校物质文化建设滞后。一方面,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扩招以后,在校大学生大幅度增加,直接导致学校的教学、文化娱乐等生均设施出现严重不足。武汉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协会曾对10所高校的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经费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这10所高校中,学校拨给学生的文化活动经费平均每年不足1万元的就有3所,没有学生俱乐部或学生活动中心的就有5所。武汉地区是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高校层次也比较高,其校园学生娱乐经费状况和文化活动场所尚且如此,其他地方高校就更不用说了[1]。

3.地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落后。很多地方高校都出现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轻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高校热衷于扩学校规模,校园里高楼林立,却缺乏知识渊博、资历深厚的大师。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实践研究证明,名师是大学的实力和影响力之所在,更是青年学生所崇敬的价值偶像之所在,而一所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更不应该忽视大师的影响力。而且有些高校的校风、学风、校训并没有很好地和当地学校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更没有与时展结合起来,没有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也起不了教育和启迪学生的作用,因此,导致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落后。地方高校还广泛地出现“课桌文化”,这些课桌文化基本是一些大学生在上课或自习时在课桌上的信手涂鸦,内容五花八门,其中虽不乏一些名人警句、诗文摘抄等,但多数是消极情调,如对失恋痛苦和对社会不满的宣泄以及对内心空虚的独白,甚至还有为考试作弊准备答案留下的痕迹。产生课桌文化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大多高校的文明公约中都有不乱写乱画一条,只要大学生都能遵守文明公约,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但从课桌文化的内容分析,又有更深层的原因:其一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不注意听讲,自习时不专心致志,才有时间在课桌上乱画,其二是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和价值观,心灵空虚与寂寞,便随意在课桌上宣泄自己的情绪。这种课桌文化不仅于创造者无益,而且具有传染性,影响其他同学的思想和情绪,在校园中产生消极的影响[2]。通过课桌文化可以发现,大学精神文化对大学的影响极其重要,良好的校风、学风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学习氛围。

4.地方高校文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组织管理机构。对一所大学而言,校园文化建设如果缺乏必要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在活动过程中就会产生自发性、盲目性、随意性。大多数地方高校由于从中升本而来,那样历史短,学生社团组织发展历史短暂,组织机构并不很健全,虽然管理项目不少,但管理不到位。社团的会员层次不一,又无统一可行的管理标准,导致会员流动混乱,加之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使活动流于形式,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需要,最后社团为会员所遗弃,成为校园文化中的败笔[3]。社团是大学生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缺乏组织管理机构,不科学的管理社团。可以想象,如果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约束,没有法规制度可依,便会出现方向不明,管理不当的混乱现象,最终会使高校各项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偏离教育的方向。

三、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出路

学校校园文化的构建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对当地社会而言,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服务。因此,寻求地方高校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出路迫在眉睫。

1.立足区域,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争取办出地方高校的特色文化

不好高骛远,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制定符合当地高校发展的办学理论和培养目标,建设校园特色文化才是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首要出路。

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确立首先要结合自己所在地域中的优势,研究自身的办学历史成功的经验和发展的优势,准确把握自身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所处的位置。如果盲目高攀,不但制约了自身的发展空间,还降低了自己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与竞争力,失去了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层次分明,地方高校要正视自己与国家重点高校的差别,明确自身所担负的使命。只有立足校情,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在共性中突出个性,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2.加强地方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和物质基础,是现代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校园物质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大学文化具有地域性,由于每个地区高校的地理位置,任务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地方高校在建设物质文化时更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建设出有自己特色的物质文化,这才是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出路。一方面要加大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物质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应该要得到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高度重视支持。另一方面要合理规划校园建设,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富有个性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不仅起到了装饰和美化校园的作用,还能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开展活动的场所,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有些高校用地域文化中的英雄事迹、历史遗迹、杰出人物来打造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如矗立在清华园中代表着中国主体文化思想的孔子雕塑,还有象征求知好学精神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石雕,武汉大学任期最长的校长的雕像,还有东北大学象征“一二九”运动的群雕。这些都成为当地高校的学生进行活动和接受教育的重要基地,更是高校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铸造地方高校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集中地体现着大学的宗旨和学生的成长取向。大学精神对于一所高校来说,犹如一个人的灵魂,没有大学精神的高校,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一所具有某种强烈精神的高校,培育的可能不仅是具有这种精神的学生,还可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民族。

一是弘扬历史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精神。高校的历史文化精神无处不在地渗透在学校的方方面面,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大学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一所大学在其办学历程中,在追求知识、明德利益的上下求索中逐步形成的。它凝聚着这所学校数代人的探求和希望,它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气质之所在。它也在意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影响着这所大学的发展[4]。”因此,地方高校在精神文化建设和创新中,要将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代进步结合起来,提升大学精神,突出地方高校浓厚的精神文化色彩。作为文化传播的地方高校,在面对传统文化时要去粗取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面对当今社会进步的文化潮流时,不能全盘接受或者全盘否定,接受和发扬好的,否定和摒弃坏的,使学生在一个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氛围中学习。

二是将大学精神凝练为校训,塑造灵魂。校训是团结、凝聚学校师生员工,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和影响其价值取向的重要精神力量。各个高校往往都把大学精神凝练为校训来激励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各校形成了既具特色、又富有时代特征的校训。其中不乏经典而又脍炙人口的大学校训,如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以柏拉图为友,与真理为友”;北大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任何一所高校的校训都无不折射出学校追求的价值与理念和精神与信念,一旦被师生共同接受,就会成为引导他们追求理想、规范和约束行为的无形力量。

4.建立和完善地方高校制度文化

高校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也是体现地方高校特色文化的重要因素。它是在高校办学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综合,同时也表现在高校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形成的观念和手段。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哈佛大学规定,你只要在哈佛获得过一个正式学位,那么,终你一生,不管在什么地方,你永远都具有两个权利:就是你可以选举“哈佛大学校董事会”的成员,它一共有三十个成员,是大学的最高监事机构:你可以选举“哈佛大学校友会”的领导机构。不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你给学校留过一个地址,学校每年都会把选票及时的送给你,这会使每一个校友感受到母校的信赖,也就心甘情愿地为母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就是哈佛大学制度文化的魅力。由此可见,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应该注重原则性、人性化。使校园的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从校园制度的制定,监督管理和执行都要有规章制度。由于校园制度的主体和对象是广大师生,因此,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应体现出广大师生的意志和利益。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应该是地方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鼓励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在高校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了,完善创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完善教学保障制度是教学制度建设和创新的基础和保障。高校教学管理必须走法制教学之路,强调教学督导的循环推动作用,探索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主动性有机结合的措施,同时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督、评价、激励、考核”管理机制,建立切实科学的教学管理系统。鼓励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教学创新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启发、引导的教育方式为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核心,以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为载体,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落实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5]。鼓励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符合现代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需要的。大学时期。是学生道德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可以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既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全面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和文化水平,毕竟,地方高校的大学生有很大部分是为本地区服务的,如果没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的头脑,就会被社会淘汰,因此在地方高校中鼓励创新的科学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地方高校的地域文化、地理环境、人文观念不同,导致地方高校园文化的发展各不相同,只有正确地认识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各种因素,不断地探索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出路,结合本地区本高校的特色,才能研究出新的符合地方高校发展的特色文化,才能在众多地方高校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刘德宇.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2004:86.

[2]罗丽艳.谈谈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3]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11:171.

第11篇

近期以来,理论界和媒体不断地对治国理政思想进行解读和阐释。在解读和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治国理政思想中,中华传统文化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系列讲话中先后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次论述,反复强调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在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上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其实,关于“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风早已在大学校园吹了很长一段时间。高三学子们,快来看看我们向往的大学校园里丰富多彩的弘扬中华文化的生活吧!

暨南大学:

浸润中国风 盛载华夏情

“上庠百载,声教流芳。忠信笃敬,恭俭温良。尊师爱校,志在兴邦。”2014年9月,在暨南园,5000多名新生齐诵《暨南大学学子铭》。在为期10天的新生训练营里,新生武术训练、民族音乐和舞蹈会演、用毛笔临摹校训等活动,让新生们充分感受到了暨南园里的中国风,领略了暨南园百年来积淀的厚重的校史。

“大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培养社会责任感,养成优秀人格等都有重要作用。作为百年侨校,暨南大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更大的责任。学生只有了解中华文化精髓,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暨大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说。

2014年7月,“梦想中华行”中华文化之旅夏令营开营。暨南学子尤其是港澳台侨生和留学生组成古丝绸之路、西夏文化、荆楚文化等7个团,考察经典的历史文化古迹,探寻中华文化底蕴。

自2008年以来,暨大一年一度的中华文化节主题文化展总是热闹非凡。2014年35个主题各异的文化展位通过精致的展位装饰、趣味游戏与诱人的传统美食,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学生沉醉其中。暨大学生处处长区向丽说:“中国文化节活动为期1个月,每届参与人数过万人,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阵地,成为对广大华侨华人学生进行中华文化教育最直接、最丰富、效果最好的平台。”如今,学生得到的外界信息多,对西方文化、异质文化认同得很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浮躁心理,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能让心安静、净化心灵,对于人格的培养和锻造有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体验馆里感知中华文化

山东大学有一座中华文化体验馆,是目前国内高校首创的“一站式”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场馆,建筑面积近2600平方米。在内容设置上,分为哲学思想、传统艺术以及民俗生活三个方面,包括孔子与儒家礼仪、书法、国画、建筑、京剧等16个专题文化体验区,100多个体验环节。体验馆里,“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中国故事每天都在讲述。

追慕圣贤、诵读礼拜的仪式教育融技能学习、文化认知与情感体验于一体,正逐步成为山东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新风尚。山东大学赴西部支教的研究生和分赴法国、荷兰、澳大利亚、韩国、蒙古等国孔子学院任教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都要在这里开展文化体验,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课程学习。

中华文化具有“日用而不知”的特色,是一种生活中的文化,蕴藏于平常的一言一行中。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表现出来,传播开去,是体验馆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体验馆里的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年龄不同,文化语境各异。既要“信达雅”地传授中华文化,又要克服跨文化的障碍,对老师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要端出课堂的‘这碗水’确实需要课下的‘一桶水’作后盾。”陈鹤龄老师说。

面对浩瀚的中华文明,如何去选择?怎样使抽象的文化得以外化和感知?这些问题一直伴随着体验馆建设的历程。体验馆设计者之一、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马晓乐说:“我们希望建立一种体验式的文化教学,突出‘活在当下’,注重教学的生活化和社会化,而不仅仅是学术化和历史化。体验是文化教学的起点,教师要善于构建文化‘知识链’,由浅入深,尝试在生活的文化表征和内涵之间搭建桥梁,在‘术’与‘道’之间加强引导,以此让体验者慢慢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

天津大学: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学生张百慧,最近对“埙”这一古老的乐器着了迷。暑假里,她和“时光掠影实践队”的同学们专程到西安做“埙”的专题调研,回校后,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寻・埙》,并分享到网络媒体平台上,引起广泛关注。眼下,张百慧又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支持下,准备将“埙的保护和传承”作为一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争取做出一个“像样的成果”。像张百慧一样,在天津大学,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

目前,天津大学已有30多支以“传承保护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大学生实践队伍。潍坊风筝、敦煌手鼓、朱仙镇木版年画等,都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仅在2014年暑期,他们的足迹就遍布大江南北10多个省份。建筑学院还组织了4支专业队伍,分赴沈阳福陵、河北蔚县等地进行古建筑测绘。其中福陵远离市区,为了提高测绘效率,测绘队在一个军营驻扎下来。天刚蒙蒙亮,他们就要背上测绘仪器前往福陵,直到太阳落山才能返回驻地,吃过晚饭后还要绘图到深夜。“古建筑多是木质结构,会随着时间的迁移发生自然损毁,需要定期修护。”队员孟蕾说,“我们测绘而成的图纸经过完善后,将会被纳入文物保护档案,成为国家重点文物抢救性维护的重要依据――这是一项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啊!”

“除了为传统文化保护提供实用性的数据,我们这些学生实践队伍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尽己所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刘克嘉立志要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2014年暑假,他组织同学们奔赴河南开封等地调研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汴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彩云之南,乘凤撷羽”,学生实践队在大理凤羽镇调研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时,发现当地基础教育比较薄弱,随即展开支教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还特别融入剪纸、民族舞等传统文化。

浙江大学:在经典熏陶中完善人格

“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的别号。而浙大与“阳明”的关系还要从“求是”校训说起。1938年11月1日,浙大西迁,在广西宜山的开学典礼上,竺可桢校长发表了题为《王阳明先生和大学生典范》的讲话,确立“求是”为校训。“所谓无心同异,惟求其是,正是阳明的博大不立门户的精神――本校推原历史的渊源,深维治学的精义,特定‘求是’二字为校训。”

浙大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全校学生都需要修读的通识类课程中,设置了许多与诗书经典相关的课程。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对选修通识课提出了明确要求: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社科组”中至少需要修读6学分;文科学生在“科学技术组”中至少需要修读6学分。

2012年12月,浙大一位大一新生在刚入学3个月后便自杀了。不是因为学业压力,也没有抑郁症,而是在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无果后选择了结束生命。开设“王阳明心学”课程的董平教授在事发第二天的“孔子与论语”通识核心课上,谈了对于这件事的看法:“那位同学把人分解为一个个分子、粒子,从而得出生命没有意义的结论。如果仅仅把人看作一个‘粒子团块’,把所有的东西都还原到分子、原子的层面,那么我们的艺术、哲学、文学、历史该如何解释?”在董平看来,如果那名同学能花更多时间学习一些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也许他的世界观会有所改变。

大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过度强化知识教育会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更容易产生找不到生活意义的问题。用丰富的人文知识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礼敬,更是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思辨精神的重要渠道。

南开大学:

用“礼”“孝”文化锻造青春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2014年9月20日,在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的开学典礼上,200多名新生高声齐诵“容止格言”,并集体向父母行“鞠躬礼”以谢养育之恩。现场很多学生和家长一起感动得落泪。

这样庄重的仪式,这样动人的情景,每年都在南开大学各个学院的开学典礼上重复着。“‘礼’与‘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入校之初,我们就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力争在整个校园中营造出礼敬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让他们在这种氛围里培养气质,锻造青春。”学生工作部部长杜长有说。

在物理学院2012级本科生王锶博的床头挂着一幅“容止格言”。王锶博初入南开时,得知物理学院有一个按照特殊模式培养理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伯苓班”,就报名参加了选拔考核,最终却没被录取。王锶博百思不得其解,一位老师提醒道:“同学,先回去认真看看南开大学的‘容止格言’吧!”“容止格言”是由被称作“南开校父”的我国近代教育先驱严范孙在创校之初所拟定的学生仪表规范,张伯苓校长把它镌刻在男女宿舍门廊的大镜处,称之为“镜箴”。回到宿舍,王锶博翻出《入学手册》里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他找到了自己失败的原因:松垮的衣裤、蓬乱的头发、惺忪的睡眼。从那时起,王锶博便将“容止格言”张贴在床头,每天清晨都默默诵读。一年后,衣着整洁的王锶博再次参加“伯苓班”的面试,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如今,王锶博的成绩在“伯苓班”里名列前茅,生活也井井有条。辅导员宋燕欣慰地说:“‘容止格言’能引导学生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平和宽仁的处世态度,这将是学生受益一生的财富。”

“男子须怀轩昂气宇,女子当有林下之风。”已92岁的校友罗明琦先生近几年来一直在给新生开设讲座,题目就是“‘容止格言’与南开精神”。

北交大校园诵读:

艺术育人 传承精神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2014年的“春之声”诵读活动中,交大国学社的同学首先出场,朗诵了《大学》,观众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有本末,有终始,有知识并去实践,这也是北京交通大学校训‘知行’想要告诉大家的。”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说。

2014年2月,北京交通大学自主创排的大型原创话剧《茅以升》完成校内的首次公演,同学们把剧场挤得水泄不通。“这是通过‘以校园艺术演绎科学精神,以原创作品展现大师情怀’的形式,为高等学校艺术育人工作做出了有益尝试。”宁滨说。艺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审美观念,陶冶道德情操,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能够激发创新思维,丰富想象力;艺术能够造就创新型人格,激发创造的欲望;艺术能够沟通审美法则与科学规律,使其用各自的方式描绘世界。

第12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艺术;校园景观设计;设计观念与理论

1校园文化艺术

校园文化艺术是一种有别于特定文化气氛及精神面貌的文化艺术,经过一定实践,历经发展形成。校园文化艺术形式具有多样化,包含学生独有的思维方式,做事行为和特点,还有平时在课外常举行的文化活动,比如一些歌舞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志愿者协会社团等等各种节目与活动。大学校园文化艺术传达着特有的人文情怀以及重要价值观的内涵形态。每个学校所经历的故事不同,起点不一,历史发展与文化背景也各异,因而导致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校园文化艺术。校园文化艺术代表着2方面的层次,分别是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在物质方面讲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比如各种楼层建筑,图书馆模式,教学楼形式,公共场所设备等等;大学校园文化在精神方面来说,包括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形式,该大学是否具有好的学风和好的校风,可以通过校园学生的外在气质来表现。物质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物质的内涵。

2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主要针对两类进行,一类是对校园自然景观设计,一类是对校园人文景观设计,其在景观中拥有特有的形式类型。设计自然景观通俗讲就是将一些地势形貌、水体形态以及校园花草植物进行设计;设计人文景观就是将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融入一些特有文化气息的景观。因此,学校领域内的自然景观也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设计时可以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设计,这样可以很好地通过校园景观反映出校园文化,于此同时,校园景观有可以很好地反映扯校园文化内涵,可以同其他类型校园景观区分开来[1]。

3校园景观设计中校园文化艺术的完美体现

3.1充分了解校园历史文化

大学的发展经历各个阶段,从无到有,从初期到成型,陪伴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精英。每个大学建立背景不同,出发点各异,有的为培养党国精英,有的为传承中华文化,各有各的特点和个性。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完美体现校园文化艺术,如何展现其特有的历史轨迹和文化内涵。也可以说如何通过校园景观反射出大学的文化精神。因此,校园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在保证校园原有设施不被大肆破坏的基础上,又能融入体现校园文化历史的设计,增加校园浓厚气息感。可以选择保留一些代表性景观、设施、建筑,在风格上保持设计一致性,达到完美体现校园文化艺术的校园景观设计。

3.2展现未来,始于当下

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时要注重展现未来,不要盲目追逐过去,校园历史固然重要,但要适时展现当下发展。社会发展在飞速前进,所处环境在不断改变,这就需要校园文化迎风而上,不断与时俱进。在设计大学校园景观时明显区分新旧格局,在为了满足扩招规模带来的空间需求,重新在原有设施上增加新的建筑设施,这样一来,虽然满足了物质需求,但破坏了原有校园文化的精神面貌,造成校园景观脱节。在此建议,进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与时俱进的同时考虑原有大学历史文化,展现未来风貌,将新旧文化设施融为一体,使校园文化艺术不断传承和升华其内涵。

3.3学习先进,打破陈旧进行创新

国外许多高等学府,如哈佛、剑桥等学府拥有其自己独特的校园景观,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设计,结合本校特色进行创新[2]。例如,大学文化墙,其在很多大学实施开来,在文化墙上可以进行海报宣传、进行文明倡议、开展活动提示以及诸多形式展示。仿照其独特的设计思路进行其他景观设计,可以展示校园文化的同时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成为景观的践行者。设计时要避免盲目仿照,要结合东西方特色,取其精华文化融入其中。

4结语

校园文化代表着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流淌在校园各个角落环境。一所好的大学所呈现出的良好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学校优良传统,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享受身心愉悦。良好的校园景观传承者校园历史,校园文化,让学生感受大学底蕴,继承传统优良学风。将校园文化艺术应用到校园景观设计上,将两者紧紧结合,散发出大学校园精神与物质的气貌。培养专业人才,树立正确人生价值,创造美好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赵蕊.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策略探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