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2 10:00:08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

第1篇

《看云识天气》一文,主要是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农民生产生活中一些经验总结。本文是说明性文章,为了让读者有兴趣,写法生动,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很富有文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必要按照说明文的一般要求——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进行教学。

【教学目的】

本案例设计以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内容,最终实现语言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

在教学中,以猜谜活动、拆字游戏引出课题,把学生朗读、默读、品味、模仿、游戏合为一体,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文本的优美语句,并教会学生品味生动语言的方法,以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主题】

通过本案例试图探索以下几个问题:

1.探索“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培养能力”课堂教学。

2.如何走出说明文阅读教学繁琐机械的旧有模式,寻求说明阅读教学的新方法。

3.探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观察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的训练。

【课堂实录】

片段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先来做个谜语游戏——运动会上都有它,请猜一个字。

生1:云。

师:能不能说说你的根据,好吗?

生1:因为,“运”“动”“会”三个字中都有“云”字。

师:大家知不知道“云”字的繁体?请一个同学来写好吗?

(学生书写“云”字的繁体“雲”。)

师:很好!我们能不能从这个字看出点什么呢?

生2:有“雨”字。

生3:和天气有关。

生4:我觉得天上有云时,可能快要下雨了吧?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我们从这个字也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对云和天气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掌握了一些规律,今天我们来学习的《看云识天气》,我们来看看云与天气有什么样关系。

片段二:品味语言

(学生齐读第1段。)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段文字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很好。

师:好在哪?

生1: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师:还有吗?

生1:没有了。

师:还有补充吗?

生2:还有一些词语用得很好。

师:你能不能说说哪个词语用得好?

生2:“招牌”这个词用得好。因为形象的写出了云与天气的关系。

师:说得真好。这段文字有的是使用了某种修辞,有的是使用某种句式,有的是运用了优美的词语,有的是使用了某种表达方式。小到一个词语、大到一个句子,可以说这样的句子很多。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形式来说:“我喜欢这……个句子,因为……”来表示你对本段语言的评价。

(学生动手写句子,教师巡视。学生举手发言。)

生3:我选择“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我喜欢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招牌”生动地写出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师:说得不错,谁再来说说。

生4:我选择“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我喜欢它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天上的云姿态万千,优美可爱。

片段三:课堂游戏

在找出各种云和云上的光彩这后,教师让学生以一种云或光彩的身份作自我介绍。要求:①充分利用文中描写云彩的句子;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③对照课文,学生各人自说自讲,或在书上作记号,或写在本子上;④先各自预演,后课堂交流。

【教学反思】

首先,本案例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培养能力”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课堂始终,而不是由教师直接“灌输”。教师的作用变为真正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成者,既不将知识和盘托出,也不是简单地设置学习目标或用命令性的任务去驱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是努力将一定的教学内容游戏化,用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

教师以教材调动学生,使学生乐学,并将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其次,本案例对于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进行一些探索。语文课中说明文教学,虽是以科普短文为文本,但教学的侧重点应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即通过文本学习语言、培养细致观察的科学精神,而不是掌握科学知识——这是其他学科的任务,语文课堂不必包办。毫无疑问,在这短暂一节课中,学生对云与天气的关系了解肯定是粗浅的,但这无关紧要,学生可以在日后结合生活实际去认真观察实践。

第2篇

如今初中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最困扰语文教师的是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换句话说,如何将语文知识和技能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并形成稳定的语文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提高成绩和持续学习的有力支持。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际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有些知识和技能反复讲授多遍,但是学生在独自练习和考试的时候,依然会感到束手无策。针对这样的现象,应该考虑从教师的教学设计入手,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赖格卢特曾在1983年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式》一书中指出: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的最优途径。当然教学设计也不例外。而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对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十分有效的设计程序。希望借助于这样一种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二、 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模式

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复杂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型。这一模型的核心为四元教学模式,简称为4C/ID model,也有人翻译成“四成分教学设计模式”或“四元素教学设计模式”。它是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冯曼利伯教授与他的团队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目前,该模式已经被国际培训与教学技术界公认为是最有竞争力的教学设计理论之一,对改进教学效能,聚焦复杂学习,实现学习迁移等均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 复杂学习的含义

复杂学习是为了完成一组综合学习任务,通过综合学习过程形成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荷兰开放大学教育专长研究中心保罗・克什纳教授对这一“能力”作了具体说明。“‘能力’除了包含知识与技能之外,还特别需要考虑策略或情境因素,因此,‘技能娴熟行为’与‘能力胜任行为’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根据他的观点“能力”实际上包含着认知技能和知识,同时还要考虑相应的策略或情境因素。因此“能力”体现的是更为复杂、灵活和高阶的学习行为。面向完整任务的复杂学习正是要形成学习者的这种学习能力。

(二) 四元教学设计模式

“四元”分别指的是:安排完整任务、掌握相关知识、提供程序支持和进行专项操练。

1.面向完整任务

安排完整任务要体现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的排列过程。同一个任务组或任务群的难易程度要一致。对于同一个任务组或任务群,第一个学习任务,教师应给予高支持力度指导,到这一任务组的最后一个学习任务时,教师应该撤销所有的支持指导,也就是说最后的一个学习任务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从第一个学习任务到最后一个学习任务,教师的指导力度逐渐减少,最后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这就是从扶到放的支架作用。

2.呈现相关知能

这主要是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任务中的创生性技能,即形成学习者的学习迁移能力。主要包括认知心理、认知策略、认知反馈三个方面。例如如果运用归纳策略教学,应先提供案例学习和模式示范举例,然后再采取归纳――探究(即指导性发现)或者归纳――讲解的策略掌握一般原理和策略。如果运用演绎策略教学,应先提供一般原理或者策略,然后通过以第一个学习任务为实例进行具体讲解说明。掌握相关知识这一成分仍然是贯穿于全部任务类别中,在学习了一个以上的学习任务之后,学习者应该被给予认知反馈。

3. 提供程序支持

它是为掌握学习任务中再生性技能作准备的,即形成学习者对规则的娴熟掌握能力。主要通过信息呈现、举例、校正来实现。这其中就体现了教师从扶到放的支持作用。及时学习,及时练习,及时校正。

4.安排专项操练

教师安排对掌握规则或方法有针对性的练习。对于同一个学习任务,可以灵活安排练习来达到强化熟练掌握技能的目的。

三、 设计模式在初语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四元教学设计模式与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整合的具体步骤

第一,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重新整合单元教学篇目。将整合后的单元篇目看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群,并对任务群进行排序。

第二,分析这些任务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确定具体学习目标,预设评估标准。

第三,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选取一个篇目进行详细的举例和示范。从高支持力度的教学逐渐过渡到低支持力度的教学。在整个过程中,穿行必要的专项练习。

第四,经过教师的举例或示证,学习者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二)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

1.分析课程标准、学情及教材,确定学习任务群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的阅读总目标以及七年级上册学习者的具体学习情况分析可知,学习者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阅读教学内容不宜过难,主要以培养学习兴趣和阅读方法为主。本册书的第四单元主要内容以自然世界科学探索为主。共有五篇课文《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由于《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懂这样一首诗并不困难,所以这篇课文可以作为一个预习任务,教师补充一些诸如鱼类进化、鸟类祖先等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兴趣,让学生反复朗读,交流感受,这是预备阶段。《看云识天气》和《绿色蝈蝈》主要由教师进行高、中支持力度的指导学习。《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教师基本放手由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2.确定学习目标、预设评估标准

如何说明一个事物或记录一种现象是任务学习的主要目标。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和归纳方法为辅助目标。确定具体学习目标之后,预设评估标准、制定相应的量规,量规就是一种以二维方式呈现的、含有评价准则和等级说明的评分标准,是一种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工具。”表1是美国教学设计专家马扎诺提出的一个简化的评估量规。根据这个评估量规,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考察学生对文本说明方法的识别与理解的量规(见表2)。

表1 简化的评价量规

表2 考察学生对于文本说明方法的识别与理解的量规

3.针对学习任务,教师举例、示证

教师举例、示证过程采用扶放教学模型。扶放教学模型是从教师承担展示一个任务的所有责任到完全由学习者承担所有任务的责任。学习者通过这种逐渐承担学习责任的过程,会变成更有能力的独立学习者。

扶放教学模式含义如图:

如上图所示,左边的三角形是教师主导,右边的三角形是学生主导,整个过程自上而下分为四个阶段。通过这一过程,最终实现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获得相应的能力。

根据扶放教学模式《看云识天气》和《绿色蝈蝈》属于模式的第一、第二阶段。以《看云识天气》为例:

学习目标一:作者是如何介绍云与天气之间的关系的?

教师示证指导:第一段是概述,先总说一句:“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然后教师引导学习者寻找文章具有概括性的语句。会发现文章第二段“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随后教师带领学习者分析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的主要内容,发现第三段对应的是第二段提到的“薄云”、“天气晴朗的象征”,第四段、第五段对应的是第二段提到的“低而厚的云”、“阴雨的预兆”这样教师就指导学生发现原来第二段是第三、四、五段的“纲”。通过这样的示证指导,就会在学生的认知图式中形成一个概念,介绍一个事物可以按照由总到分的顺序进行。先总说事物具有的特征,然后再对总说的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在举例之后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小结,目的是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形成两个概念和一个技能。两个概念分别是:介绍一个事物要有顺序;要尽量从多个角度介绍一个事物。一个技能是:通过查找关键句来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习目标二:掌握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教师示证指导:分析作者如何说明晴天和雨天的云。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做表格的方法完成,重点强调晴天时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变化,突出雨雪水雹云层的变化:

借助扶放教学逐步完成。完成之后,教师启发学生发现对云的形态描写的比喻句,强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4.学习者小组合作与独立展示

通过之前教师示证教学,此阶段学习者独立完成另外两个任务《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教师只罗列所要解决的问题,学习者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以《月亮上的足迹》为例,可以列出如下问题:(1)试把登月的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进行说明。(2)在说明这一壮举的过程中,作者用的最多的是哪种说明方法,找出一、二个进行解释。可以看出问题(1)的设置是考察学习者是否掌握文章的结构;问题(2)的设置是考察学习者是否掌握了说明方法。这两个问题均与教师示证讲解有着紧密的关系。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回答情况,进行必要的反馈。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始环节,在整节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这一环节设计得巧妙、得当,就能消除学生在课外产生的杂念,使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从而饶有兴趣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本人从事初中语文教育事业多年,对课堂导入的方法和途径也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现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体会,对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做几点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一、巧妙设置课堂疑问,激发学生强烈探索动机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开始的。”的确,疑问,是促使学生展开一切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的源动力,有了强烈的疑问心理,学生才会对新知识投以饱满的情绪和热情。而且,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我们依据学生这一心理设计出具有启发意义和趣味性质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实现新课的过渡。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可针对具体课文内容,设计出与其相关的悬念性问题,如此,便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上课一开始,我面对全班学生说道:“同学们,你们在平日生活中有没有听说过这些谚语‘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临’‘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这些谚语充分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我们通过看云就能知道天气情况。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解读这大自然的文字、天气的招牌――漂浮的云彩来预知天气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会告诉你问题的答案。”这样,我通过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巧妙设置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问题,有利于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学生迅速投入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渲染浓郁的教学气氛

通过多年教学研究和实践,我发现,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也是进行良好课堂导入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情境,即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创设与教学内容情感相适应的氛围或场所,它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可在上课一开始,就创设出与教学内容情感相符的情境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新课知识的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我并没有上来直接给学生讲解这篇课文的相关知识点,而是利用录音机为学生播放了由毛阿敏演唱的《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当毛阿敏响亮、深情的嗓音响彻整个教室时,我发现,有的学生眼角湿润了,且露出了悲伤、感动的深情,这样,当我们正式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也都能投以最真诚的热情,并真切感受到文章所赞颂的真挚而深沉的母爱。由此可见,我通过引入背景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感教学情境,渲染了浓郁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也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中。

综上所述,虽然课堂导入不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在时间上也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是它的作用我们却不能小觑,它甚至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以,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极其重视这一教学环节,并深入探索和研究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课堂导入策略,从而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4篇

一、开门见山法

这种导入方法比较直观、形象,它将具体的图像、声音、实物等作为教学的工具,对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从而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法应用在说明文上,可以将课文中枯燥的文字解说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内容。例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云的幻灯片,学生通过认真欣赏,能用一些合适的词语描绘各种云的特征。然后指导学生分析并总结作者笔下的云除了形状各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不同形状的云代表的风向及天气不同)。图片是实物的再现,是开门见山式导入法的重要媒介,它可以以小衬大、以点带面,具有穿针引线的功能。

二、故事导入法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许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学生对书本以外的内容,特别是某些趣事非常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导入部分,根据课文内容讲述与之相关的故事或典故,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可按如下方式进行导入:大家小时候都看过安徒生的童话,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那么今天,老师就要讲一个有关安徒生的故事。有一天,安徒生受到邀请去参加一个晚会,一个女孩对他关注已久,于是大胆地问他:“你认为我的衣服漂亮吗?喜欢吗?”安徒生冷笑道:“说不上喜欢。”女孩又问:“那你认为我适合穿什么样的衣服呢?”同学们猜一猜安徒生是怎样回答的?他回答道:“皇帝的新装。”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看一看皇帝的新装究竟是什么样的?请大家把书翻到《皇帝的新装》。这样,学生可以在欢声笑语中被带入对新课学习的情境之中。

三、设置悬念法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好奇心很强,求知欲的也很旺盛,比较能够接受新事物。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语文教师应在课堂导入部分巧设悬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索。当然,设置的悬念必须和所要学习的课文有关,从而指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例如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可以设计以下导入:在1937年11月的一个夜晚,日本一个偏远的乡下诊所里,突然来了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个年迈的医生一份报纸,其中报纸的头版头条登载了鲁迅仙逝的内容。老人看过后缓缓地抬起头,目光呆滞,止不住地摇头。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淌。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他和鲁迅究竟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从而快速进入课文的学习。

四、类比导入法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有相似之处。它们有着紧密的联系,不是作者相同,就是背景相似,亦或是写作的题材一样。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这些相关之处,通过采取类比联想的方式导入新课。比如在教《背影》一文时,可以用以前学过的课文《春》导入,因两篇课文的作者都是朱自清。又如在教《范进中举》一文时,可以设计如下导入:同学们曾经学过《孔乙己》,鲁迅先生在文中为我们塑造了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孔乙己”的典型形象。从孔乙己的悲惨一生中,我们不难发现封建科举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今天,我们还要走近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人――范进,从他的仕途命运剖析封建社会的黑暗与罪恶。《孔乙己》和《范进中举》都是反映封建科举制度蚕食人的社会现实,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这样,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新知识的掌握,还有助于巩固原有的知识,使新旧知识形成对照,培养了学生分析和比较问题的思维能力。

五、文学导入法

第5篇

一、能看到,能听到,能感觉到

多媒体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变化性能极大地营造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如《海燕》一文的第1、第8自然段,可以通过多媒体把这两段的内容显示在大屏幕上,对于其中“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等等,这样生动优美的句子及段落的重点、要点内容,可以展示画面,使学生能看到,能听到,能感受到,若有必要还可配上朗读,学生非常乐意面对屏幕字斟句酌有针对性地对文段重点进行积极的思考,让学生沉浸在具体的场景中,对知识的理解起到了教师用语言描述达不到的作用。又如,在教《斑羚飞渡》时,可采用动画的形式再现斑羚飞渡的情形,当看到小斑羚在老斑羚背上一蹬,纵身跃到对面,老斑羚却葬身悬崖时,面对这生离死别的悲壮场面,学生无不为之感动。这样也改变了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重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优美诗意的画境、趣味盎然的情境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享受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的,学生可谓百看不厌,百听不倦。

二、动画使枯燥的变生动,静止的变运动

多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依靠“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的传统教学模式。农村中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工具是粉笔,传统的教学流程是从书本到黑板,由于受板面的影响,许多重要的内容不能在黑板上呈现,这种局限性导致师生互动效果不太显著,学生容易疲劳,思维常常停滞。

多媒体技术可以全面展示所学课文的重点内容。如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的精点段落,像《看云识天气》一文的第1、2自然段。可以通过多媒体把这两段的内容显示在大屏幕上,对于其中“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等等。这样生动优美的句子及段落的重点、要点内容,可以通过闪烁、下划线、改变色彩或字形等动画设置,若有必要还可配上朗读。这样,鲜明的表象与语言文字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双向联系,学生非常乐意面对屏幕字斟句酌,有针对性地对文段重点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

三、身临其境,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语文学科具有非常明显的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感知文章中的情感美。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再现方面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多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多媒体对声音的处理使学习者在除视觉上的感受之外,还能随时反复地体验听觉上的感受,使体验过程更趋于完整。如教学《安塞腰鼓》一课,笔者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看着安塞腰鼓的视频,体会着作者对黄土高原的热爱之情。学生被带进了作者笔下的黄沙漫天的世界,从而激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

四、实物展台使展示更方便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往往会根据教学需要安排相应的拓展练习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传统教学中,受条件限制我们往往不能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但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体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例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一幅“百草园”,同学们的设计各具匠心,笔者选取其中的多幅作品,通过实物展示台一一展示,他们边欣赏、边品评,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其他的笔头练习都可以用实物展示台来展示。

第6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我们过去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显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一步步地进行教学,有些程式化。四十分钟的课,不拖堂,把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讲完,这堂课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样的课堂显得生命力不够强,太过封闭了。

新课程要求我们开放课堂。开放从过程角度来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这样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在进行《一去二三里》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通过看书上的图来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我问学生:“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在学生的回答中,认识了十个字,此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预先的任务,我正准备过渡到另一环节时,听到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还有,我还想说!”看着他那急着想说话的样子,我就让他说了,“我还看到天蓝蓝的,云白白的,很美丽。”听着他奶声奶气的话,好像自己也被一种童真童趣所感染,经常能看到的蓝天白云似乎也变得更美了,我表扬了他“嗯,虽然今天天阴沉沉的,可听你这么一说,就像看到了蓝天白云一样,真美,你说得可真好,看得很仔细。”其它小朋友见我表扬他,也刷刷地举起了小手,有的说:“篮球场后面有一片树林。”她把前面学过的“一片树林”给用了起来,我就忍不住又表扬了她,没想到她听到我的表扬,歪着脑袋笑了一下说:“老师,我可不可以再说一次啊!”我点点头,她就开始说了,“篮球场后面有一片树林,那里有很多绿油油的小树,还有许多小动物住在里面。”

学生们越说越起劲,说到后面,他们说到了十个小朋友的表情,不同的姿势,说到了他们衣服鞋子的不同。特别是当他们说到十个小朋友不同的姿势时,我很意外,没想到他们观察得这么仔细,说实在的,当我看图时,我没去注意图上小朋友的表情和不同的姿势。

因为这个环节的时间的延长,这堂课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未完成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堂课根据学生的学习热情、思考、灵感改变了原先的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教师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程式。开放课堂,尊重学习的学习需要和热情,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学生打破我们的预设,让我们在师生互动中多一些即兴的创造,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力!

第7篇

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大家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大家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图文对照,读准全文。2.情感目标:通过想象抓住重点词反复品味朗读,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3.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诵读词语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秋天。老师顺势在黑板上写上“秋”。师:谁能说说秋天来了,天气怎么样?田野、河流、学校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呀?媒体出示:秋云图、庄稼图、春游图。师:这么美丽的秋天,你想夸夸它吗?你想起了哪些写秋天的诗歌、好词啊、成语啊?出示写秋天的成语,一起读背。一叶(yí)知(zhī)秋(qiū)、凉(liáng)风(fēng)习(xí)习(xí)、秋(qiū)高(gāo)气(qì)爽(shuǎng)、落(luò)叶(yè)纷(fēn)飞(fēi)、丹(dān)桂(guì)飘(piāo)香(xiāng)、瓜(guā)果(guǒ)遍(biàn)地(dì)。师:在这美丽的金秋,要是到郊外去看看天,看看田,听听鸟语,闻闻果香,该多好啊,同学们现在我们去寻找秋天吧。板书:《秋游》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也告诉我们,教师应尝试贴近学生,注重学生的处境和心情。因此,每位老师要把调动学生的思维放在首位,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习作创造更多的机会。从旧词的引入,到新词的拓宽即秋景的描述,无处不贴着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在情境中学,在刷新中提升。将听说读有机地整合起来。

二、检查预习,巧设铺垫

1.二类字用多媒体出示,如:高粱、嗓子、打滚儿……让学生认读。指名读:注意轻声。

2.出示“追逐、叫喊、郊外”等一类生字词让学生说如何记忆与理解。师:说说你要预习中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哪些是大家就能解决的?哪些是要老师帮忙的?大家提一提

【设计意图】会学比学会更重要,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慢慢引导孩子自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注意方法引导,正确的训练,能提高学生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他提问;从孩子最近发展区入手,不仅使学生了解“写什么”,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探索“怎么写”。这是阅读必不可少的,又是现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战略,为学生立一把扶梯,让孩子更上层楼。

三、走进意境,感悟文本

1.学习课文第一节,探究“谁跟谁”“到哪里”。(1)指名读。思考:谁跟谁去哪里秋游?(2)指导朗读“渐渐”一词,让学生用“渐渐”说一句话。(3)读了第一句话后,你觉得用什么词语可以形容秋天的天气?(天朗气清、秋高气爽、凉风习习)

【设计意图】以问引读,以读答问,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扎实有效地训练朗读。同时,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读的训练,促进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学习课文第二、第三节,探究“看到了什么”。(1)创设情境: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出发了(先播放歌曲《去郊游》,然后教师配乐读二、三两节)。(2)看看课文中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边读边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蓝天、白云、稻子、高粱、棉花。(3)出示课文第三小节,理解“一望无边”的意思,指导读出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到边的感觉。说说除了天空可以用“一望无边”来形容外,还有什么也可以用“一望无边”来描绘。(4)天上的白云像什么?看图感受天空的美丽并指导配乐朗读。填空:天空( ),( )白云一会儿( ),一会儿像( )……(5)小朋友,你们觉得田野美吗?美在哪里?(学生自由讨论)。

3.图文结合,学习第四自然段。(1)出示尽情玩耍的师生(动画)构成完整的插图,并配上音乐。问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把所看到的说出来。(2)书上是怎么写的?齐读第四自然段。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及图画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正如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四、超越文本,学以致用

去了农田之后,我们将要去果园,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是怎样的情景?多媒体出示果园图,仿照课文说几句话。

第8篇

[关键词]语文课;教学;多媒体

在学校,一说到语文课,学生直喊枯燥;一谈起语文教学,语文教师直摇头:难。因为作为母语的学习在层次上要求更高,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语言素养、课外知识、课前准备都有更高的要求。让每一节语文课都充满生气和活力是所有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走进了农村中小学,为农村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契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导入声情并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段精彩的开场白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将文字描述的抽象情景和意境创设成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场景,变成声情并茂的导入,往往能起到十分有效的效果。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黄河颂》时,因为学生对诗歌兴趣不太高,对诗歌的意境更难把握,在新课导入时如果先利用多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章节,再将广袤的黄土高原、汹涌澎湃的壶口瀑布、黄河的九曲连环等图片展示在屏幕中,学生一下子就置身在《保卫黄河》那雄壮的歌声中,黄河也成了鲜活的形象走进了学生的视野。再加入恰当的导入词,学生的思维、情感就会很快地集中到文章中来。

二、运用多媒体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凭借“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进行教学,课堂容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文章的一些情境用语言文字表达远不及图片直观形象。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节省板书时间,还可以用一些影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教学目标要求让学生积累有关云与天气变化的知识。以往教学常依靠练,将问题制成表格,教师边讲解边板书,这样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学生对各种云的形态、厚薄等特征也只停留在文字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可将云与天气变化情况设计成表格,制作成课件,将表格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出来,并且配上各种天气对应的云层图片。每播放一种天气图时,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通过云层的图片,让学生对云层的特征有了非常直观感性的认识。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简化教学程序,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直观、形象,将许多抽象的文字变成生动可感的形象、画面,特别是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更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在教学李煜的《相见欢》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词,可通过课件,将如钩的月亮、清幽月色下的梧桐树、西楼及李煜孤独的身影在屏幕上展现出来,诗中的意境是那样的真实、可感。这时再讲述李煜的身世,学生对李煜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国之思就不难体会了。这些画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记忆中,有了这样一次欣赏古诗词的经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就容易多了,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于达到的。

第9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激发兴趣 教师素养 教学设计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不竭的力量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满足学生求知渴望、培养能力、净化思想的乐园。需要教师潜心研究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使课堂焕发无穷魅力,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昂的情绪学习和思考,把上课当做享受。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总结出课堂激趣应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导课激趣

导课是每一节课的开场白,如果在导课时就抓住学生的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1.层层设疑导课。讲说明文,如果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起来枯燥、无味,学生会厌学,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因此,导入说明文时,我多采用层层设疑的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爱学、想学,成为学习的主人。如讲《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我这样导入:“今天会不会下雨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对,我们不会神机妙算。但抬头看看天上的云彩,就知道有没有雨,你们想拥有这种‘特异功能’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看云识天气》探索其中奥秘吧!”这样层层设疑,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会急切地争读课文,马上解开疑团,看个究竟。

2.讲故事导课。讲记叙文,特别是小说,故事性较强,最适合用讲故事的方法导课,用故事吸引学生,使学生兴趣盎然,对课文充满幻想与期待。

3.用图片揭示背景,渲染气氛导课。对背景比较特殊的文章,我用多媒体图片揭示背景,导入新课。如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显示了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图片,看到手无寸铁的中国妇女、儿童被无辜杀害,学生义愤填膺、怒火中烧,对日本帝国主义充满仇恨,看到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我趁热打铁:“可是当时,却有一部分人不主张抗日,散布中国人失掉自信的谣言。针对这种悲观论调,看我们的革命斗士――鲁迅先生是怎样批驳的,又树立了怎样的观点,这就是我们学习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朗读激趣

朗读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环节,古人云:“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但语文朗读,不是机械地把文字变成声音,单纯地照字读音,需要语文老师研究朗读艺术,给学生示范、指导到位。通过朗读,创设并优化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前首先要理解作品主题,了解诗词意境,把握好感情基调,掌握好重音、停顿、语气、语调、抑扬顿挫等,对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豪迈的诗词,一般用慷慨激昂、坚定豪迈的感情基调,如《沁园春・雪》这首词就是这种感情基调,我指导学生用坚定自信、激昂豪迈的语气读。教师充满感情地范读,用情渲染气氛、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想象激趣

很多写景文章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把单调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朱自清的《春》是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闭上眼睛想象,我描述画面:“春风暖暖的,吹在脸上,小草像顽皮的孩子,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到处绿茸茸的一片。你和几个朋友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滚、踢球、赛跑,欢乐的笑声在绿草地上回荡。”学生想着想着,脸上露出甜蜜的微笑。我知道学生入境了、陶醉了。

我接着描述:五彩缤纷的春花图、温柔和煦的春风图、细密轻盈的春雨图,一幅幅画面在学生脑海中展现出来,学生仿佛走进春天,闻到春的气息,陶醉在春的怀抱里。一些写人、状物的文章也可以用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的画面、人物,既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让学生乐在其中。

四、竞赛激趣

课堂上适当地组织竞赛,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上课时,我常把学生分成两个小队,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每回答对一个问题给本队赢得一面红旗,最后得旗多者胜。整堂课,学生都会兴致盎然地讲优美的诗词、散文,我会在课堂上组织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有感情,重音、停顿、语气把握得最好。每个学生都想试一下,积极性很高,可见竞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利用赞赏教育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0篇

1、教学内容:家乡的污染和防护以及爱护美丽的家乡

2、内容说明: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家乡的污染和防护以及爱护美丽的家乡指的是家乡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受到了破坏和污染,具体表现在大气污染、水土污染、噪声污染三方面,了解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能采取什么办法来爱护我们美丽的家乡;其核心是认识污染和情况,了解相对的改善办法,理解它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找出能改变或者改善的措施;教学的重点是了解污染状况,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要认知是哪些污染了家乡,通过图片,视频,交流等方式来了解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与说明

1、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污染情况;

(2)、小学生能做到的减少污染的办法;

(3)、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目标说明:

(1)、了解家乡的污染情况指的是让学生认识美丽的家乡在被大气污染,水土污染,噪音污染。

(2)、小学生能做到的减少污染的办法指的是认识一些作为中小学生能做到的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的方法。

(3)、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指的是在学习中激发和升华学生的情感,使其从内心深处来爱护环境。

三、教学问题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污染对我们的影响认识不全面,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我们周边的自然环境不错,学生的相关了解较少。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多收集一些漫画、图片、视频,让学生眼见为实,真实的了解这些方面。

四、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用优美的家长风景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活动:

1、我们的家乡云南是个得天独厚的地方,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他的风采。

2、如果要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家乡云南,你会说?

(青山绿水、碧水蓝天、鸟语花香、四季如春、景色宜人)

活动二:大气污染

设计意图:了解家乡的大气污染的情况

师生活动:

1、同学们,我们的家长非常美丽,但是在家乡飞速发展的同时,家乡的环境也在遭受着污染和破坏,你知道有哪些污染?

(大气污染、水土污染、噪声污染)

2、什么是大气污染?

(即空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的物质。)

3、你看见过那些大气被污染的现象?

(工业废气、生活废气、汽车尾气)

4、大气污染还会引发雾霾现象,你知道雾霾吗?

(观看视频,了解雾霾)

5、家乡的大气被污染了,你的心情怎么样?你觉得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学生阐述所言)

活动三:噪声、水土污染

设计意图:了解噪声、水土污染的情况和危害

1、家长的环境污染不止大气,还有噪声污染,想一想噪声污染有那些危害?

2、噪声污染确实让人烦恼,心烦意乱,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但让我们更痛惜的是水土污染

3、你知道哪些水土污染的现象?

4、漫画欣赏:毒苹果 (你怎么对待环境环境就会怎么对待你)

5、面对这些情况,你有哪些好点子,来改变、改善它?动一动脑筋提出你的建议。

(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11篇

1.注重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很多学生都觉得地理课是所有文科科目中最难学的,一开始就有一种畏惧心理,学习不积极、不主动。因此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畏惧、厌学心态,是我们上好地理课的第一步。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有趣的实例,哪怕是身边的一些小事,都为我们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规律、认识人地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在讲课时,若能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例或者最近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就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中,就特别重视“兴趣的引起”,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取想知道的知识。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一方面,他们很关心跟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事情,一些他们本身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另一方面,他们往往又比较喜欢表现出他们的“博闻强记”,显示他们对社会信息的掌握度。一旦这种热情被激发,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愿意继续学习地理知识,甚至会积极实践所学知识。

在讲中国气候单元中关于降水这部分内容时,正好是我们这一地区持续了多天的阴雨天气,学生出行不便。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以最近几天的几张气象云图为导入,让学生自己看天气情况跟气象云图上的云系变化情况是否相符,除了我们这一地区之外,从图上我们还能否看出中国哪些地区也有降水。这样的设计引起了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些问题是他们近来比较关心的。接着,我针对学生十分关心未来几天天气变化的心理,再次提出问题:根据现在的气象云图和之前一段时间云系的变化情况,我们能否试着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的热情很高,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时候老师只要适时地给予积极的评价即可。在这一过程中,尽量放手给学生自由发挥,只要学生会看的、能讲的,老师就可以不讲,还课堂于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自主学习的模式正好满足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强烈追求,强调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

通过这样的导入为学生接受接下来的新知识做好了准备,尽管这部分的知识比较复杂,但是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也就保证了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切实完成。

2.加强各区域要素联系的分析。

一个区域是多种要素的综合体,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因此在分析各要素时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一般而言,自然地理要素是人文要素的基础,也就是说自然条件决定了人口数量和分布、工农业生产、城市分布、交通分布,等等,可以自然来推出人文。而自然各要素中也有相对更重要的要素,也就说一个区域总体特征中有一个或者几个关键特征。

例如美国自然条件中,位置和地形是关键的。因为地处中纬度,所以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海陆分布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使等温线大体沿海岸线平行:高山区等温线在地形(海拔高、气温低)的影响下向低纬突出:中东部在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影响下等温线与纬线基本平行;西部高山阻挡了太平洋水汽的进入,使西北沿海降水由西向东减少,高山区山间宽谷也因为在背风一侧而降水相当稀少,东部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对大西洋水汽阻挡作用不明显,美国降水深受大西洋影响。中部大平原对冬季风和夏季风都没有明显的阻挡作用,夏季风可以一直北上到达北冰洋沿岸,来自北冰洋沿岸也可以南下到墨西哥湾沿岸,中东部广大地区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中东部农作物容易受寒潮影响。

3.注意渗透人地关系思想。

3.1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

一般情况下一个区域的特征是以这个区域的自然环境作为基础的,故而往往从这里入手,按照各地理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在区域的各个特征中,找出最具本质(即其他特征是由此而引发)的和最具特色(即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主要区域特征,并以此找到主导因素。如西北地区:教材是由“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灌溉农业”、“地下宝藏”和“主要交通路线”五部分组成的。按照自然特征对农牧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分析,“气候干旱”应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内陆”是形成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

3.2贯穿人地关系,建立网络结构。

一个区域不论地理事物多么繁多、内部联系多么复杂,但都离不开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结构体系。这正是新教材教学原则、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区域地理结构教学的主体核心。因此,要围绕人地关系这个主题,将知识系列与知识系列归类联网,找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建立环境―资源―人类活动的教学结构。仍以巴西为例,将上述内容横向归纳,就会清晰地表现出这一结构体系。

3.3提供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

以充实的地理事实材料为依据,使地理知识“理”性的认识建立在足够丰富的感性知识基础之上。

为此要充分运用文字、数据、表格、图像等资料,以及投影、录像、电脑动画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3.4设置层层递进的课堂提问。

区域地理知识点、线、网的建立,实际上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三个步骤,这里还必须有教师启发引导的连续性问题。它是控制学生思路,训练逻辑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的极重要环节。问题的设置应将整体教学内容串联,环环相扣、层层剖析、步步深入;问题的切入既可由基本点出发,推衍出相关的知识,又可逆向联系,追本溯源。

第12篇

【关键词】:科学 活动 有效性

“老师有没有实验课?”“老师我们的学具什么时候用?”“老师我们能不能到外面去上课?”这是我走上讲台开始我的第一节科学课上学生们提出的疑问,面对这些疑问,我不经要思考我该如何上科学课,如何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如何让科学活动开展的更有效呢?在接下来的上课过程中,我逐渐的摸索,尽量让学生多参加活动,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如何让活动开展的有效不付与形式化呢?以下是我对科学活动开展的一些浅薄认知。

一、正确认识科学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它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甚至一些家长对科学课保持着一种“玩玩的心态”,认为科学课并不重要,小学只要语文、数学好了,其它课程无关紧要,有了这样的心态,使得学生在上科学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在科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切实的实施计划,亦或是敷衍了事,有的更甚至在课堂上公然奋笔疾书着语文作业。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有没有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有没有正确解读科学这门课程。只有在学生心中正确认识了科学这门课程,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认真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来。

二、培养学生科学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源动力。兴趣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因为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学生只有对科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科学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彼,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正因为如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其实学生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一些现象也有想探究的欲望,他们喜欢各种各样的有趣的活动,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一份好奇心,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例如在云的观察活动中,由于天气情况,课堂上我们只观察到了层云,但在课后有同学兴奋地跑到办公室来告诉我,老师快看这个是不是卷云?我忙出去一看,的确是如他所说的卷云。像这位学生,他就是对云的类型充满了兴趣,在课堂上学过后,能够自己主动的观察云的变化,加深自己对云的了解。

三、明确开展活动目标

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都是有着明确的目的,它是围绕着本课或者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开展的,活动是想让学生能够在其中发现一些现象或者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真正开展活动的时候,有的学生只道是玩乐,玩过就好。所以在开展活动前,应该给学生讲明活动的目的,让学生有目的的去探究,去实验!

四、组内成员分工明确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现代企业讲究团队协作作战能力,其实我们的实验小组也是一个团队。有的时候我们能够看到在活动中,一些学生争着抢着想去使用某样实验仪器,但结果导致学生之间因为这发生矛盾,实验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学生没有学到知识,教师也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的发生,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应让他们分工明确,低段年级可以是教师帮忙分工,高段年级可以是学生自己讨论进行分工。在实验活动开展时,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要完成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

五、重视数据的真实性

真实的活动数据有利于学生发现其中的一些科学规律及现象,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却向我提出,老师我们以前这个活动记录都是老师报答案,我们填写一下的。这令我大感吃惊,试问这样的数据对学生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另外也有一些学生自己编写一串数据填写在记录单上,或者是抄袭别人的数据,请问这样的数据对学生本人有用吗?是让他们发现了规律还是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亦或是误导了学生对科学的真谛。此外实验活动中,学生得出的一些实验数据可能会与事实相违背,这时候我们不要急着去否定它,而应该让学生学会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实验中有失误,还是其它种种情况,我们要让学生在实验中尝试错误,进而锻炼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坚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