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档案馆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档案馆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时间:2023-06-02 10:00: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档案馆文化建设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档案馆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第1篇

一、档案工作必须坚持一个原则。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谋划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老百姓的角度思量问题,任何决策的做出首先要考虑到人民的利益。20__年,国家档案局因时制宜地提出了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这是档案部门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具体举措,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和执政为民宗旨在档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及后世的长远性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是中国特色档案事业新的伟大工程,它将成为我们这一代档案工作者对我国档案事业的一项重大贡献。因为它将使我国的档案工作体系实现向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重大转变,使我国的档案的价值和实效在亿万人民群众的利用中获得倍增,使我国的档案工作惠及并扎根于社会,使我国的档案事业生生不息、持久不衰。建立“两个体系”,需要全国档案工作者形成共识,需要各级档案部门形成合力。它需要我们从修改和制订有关法规入手,把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纳入归档范围、保管范围、进馆范围、利用范围;需要我们在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真正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重视所有档案利用者的需求,面向各类人群,特别是普通百姓、困难群体,提供档案利用服务;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去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切实保证把所有涉及人的档案建立起来、留存下去,通过开展档案远程利用等现代手段,把档案利用的触角延伸到各个社区、农村,把档案及时提供给需要并应该利用的人们利用,让我国的每一个公民,无论其职位大小、地位高低,都能在他方便的地方,方便地用到他需要利用的档案,使档案工作确实惠及百姓、惠及社会。

近几年来,各级档案部门围绕“以人为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档案和提供利用,使更多的人了解档案工作,比如: 成立了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老百姓可以到档案馆查阅已公开的现行文件,老百姓也能看到红头文件了。现行文件和档案资料为查工龄、办社保、解决各种纠纷等提供了依据,查档人数和调阅的档案数量增加了很多。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档案部门深入农村和社区指导档案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增添创新举措,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狠抓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去指导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其实就是为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服务,最终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些工作都切切实实的为群众利益服务,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大力创新档案服务功能,真正落实档案馆“四位一体”的定位,着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场所和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建设,找准档案服务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增强档案工作“服务人民、促进和谐”的实效,在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党的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存真求实、鉴往知来、资政襄政、启迪教育的功能。

二、档案工作必须突出两个重点。

档案工作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营造科学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档,使档案工作步入法制化、科学化轨道。

(一)突出抓好档案宣传工作,构建档案工作与社会互动的平台。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档案工作是幕后工作,档案工作者只要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做事,甘当无名英雄就行了。殊不知,正是这种消极意识极大地影响了档案工作的科学发展,很多领导的重视多半停留在口头上,不愿从事档案工作的人比比皆是,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的也大有人在,档案工作越来越不为人知,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越来越淡泊,档案部门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低下,档案工作与社会严重脱节。要扭转这种局面,档案部门务必转变观念,主动向各级政府汇报,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多档案工作的舆论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增强社会的档案意识,让档案不再远离社会,让档案工作走进市民身边。

一是不断丰富拓展档案宣传内容。要依托档案业务活动和围绕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策划宣传活动,不断丰富档案宣传的内涵,从结合业务活动宣传到策划专门宣传活动,从个别单位宣传到各级档案部门联动,从单项业务宣传到整体形象推介;为档案部门更加贴近民众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努力打造档案部门公共形象。比如:向社会预先档案征集、查阅服务、展览讲座、寒暑假活动、已公开现行文件和政府公开信息,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档案法颁布2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时打造宣传片,拍摄制作公益广告片,策划专题宣传活动等。

二是要积极拓展档案宣传范围和形式。要改变档案宣传只在档案行业内部宣传的现状,重视档案的对外宣传工作,适应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的需要,不断拓展档案宣传的范围与形式。一些重要新闻不仅在本行业、,而且要在其他行业、其他地区,让更多人都来了解档案工作。档案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做好档案界内外的宣传工作。通过编发简报信息等途径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档案工作的进展情况;认真做好《中国档案报》和《中国档案》等档案报刊杂志的订阅和通联工作,尽量在第一时间反映工作亮点;对当地的宣传报道要除了要依托社会媒体外,还可以通过整合自身拥有的期刊、网站等力量,通过多种途径档案工作信息,通过举办纪念座谈会,邀请领导撰写文章或发表电视电话讲话,制作广播电视专题节目,公益广告,举办展览、街头咨询活动以及文艺演出,开展网上宣传,播发纪念短信、知识竞赛、接受媒体专访、参与电台、电视台直播节目、bbs网络直接对话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层面的人群进行宣传,有效地扩大宣传的 受众面。

三是要切实提供档案宣传的保障。要把档案宣传工作作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和扩大档案工作社会影响的重要工作来抓,在每年的局馆年度工作计划中列入档案宣传工作的相关内容,把档案宣传经费列入经费预算中,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确档案部门对外新闻的管理机制、工作规程、相关部门的职责等,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注重加强宣传工作中的政治性、预见性、效果性,加强宣传业务学习培训和策划研讨,不断提高新闻信息采编的质量,不断扩大档案宣传的影响与实效。

(二)突出抓好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强化档案依法执政的能力。

一是要加快档案行政体制改革,改革多头执法的管理体制,明确凡是档案工作必须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开展,凡是属于国家所有档案都应该纳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下的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进行保管和利用,确立档案部门作为档案信息工作独一无二的形象和地位,真正体现档案馆作为集中保管档案中心、集中利用中心、信息化利用中心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职能和作用。

二是加快《档案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出台步伐,规范行政执法,提高档案行政执法效率和水平。 把过去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梳理,提出科学的应对措施,统一执法内容和要求,从而深化和扩展执法工作内涵,严格执行办案程序,规范执法细节,积极贯彻执法与教育、宣传、引导相结合的原则,把执法办案现场变为宣传阵地,努力实践规范的、统一的、以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执法办案思路。

三是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为提高档案行政执法的整体水平必须高度重视依法行政主体自身素质的培养,强化法治意识,强化职业道德,从依法行政主体的录用、培训、行为规范,监督机制、退出机制等各个方面,包括每个环节都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方面要强化法治意识,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另一方面要强化职业道德,提高依法行政主体的道德水准。依法行政主体的地位、职责,决定了其应具备的道德水准不同于一般公民的道德水准,所以作为档案行政执法主体必须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增强自身的法治意识、服务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及文明执法、公平公正的理念等。

三、档案工作必须夯实三项基础。

档案属于社会的科学文化范畴,档案工作是为社会的文化事业服务,同时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我们在工作务必运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夯实基础建设,整合档案资源,加快实现信息化,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一)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用发展眼光夯实档案事业基础建设。档案工作要想发展,务必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定位,不断在发展变化中寻求和确立档案工作与时俱进的路径和办法。勇于突破我们过去的已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经验,勇于突破目前正在指导我们前进的工作路子,勇于突破自己的成功范例,既要破除旧的思想束缚,又要防止新的思想束缚,努力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更多的成果,为档案事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种管理、服务功能,把档案馆建设成为地方文化和信息的标志性建筑,使基础设施建设能保证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为档案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扎实的硬件基础,不致成为影响事业发展的瓶颈。

(二)整合资源、丰富馆藏,构建多元化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档案部门应解放思想,改变以往“文书档案馆”的形象,加强对新门类、新载体档案资源的收集、征集力度。在大力开发现有档案资源利用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发展脉络,把握时代特征和具有历史价值的新型档案资源补充到馆藏资源中,改变档案馆那种落后、呆板的资源保管状况,满足利用者对于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需求。档案资源整合重在体现档案信息的系统性、有效性与共享性,最终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一个资源共享、行业协作、提升档案资源价值的平台。资源整合主要分为档案实体整合和档案数据资源整合两种。档案实体整合是将辖区内所有的档案归并到综合档案馆,充分发挥综合档案馆的专业优势,进行集中保管、统一规划、科学配置、有效利用,既方便百姓查阅利用,又能有效克服资源的重复配置。档案数据资源整合是坚持综合档案馆与专业档案馆并存,各具特色,各有侧重,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共同推进,等到时机成熟,运用现代技术实现信息接轨,实现联网,从而实现电子文件网上一览通。

第2篇

[关键词]网络发展;信息时代;适应;档案编研;改革

中图分类号:N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306-01

我国的传统档案编研工作模式单一封闭,数字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档案编研工作也不断更新。当前环境是网络发展迅速的环境,因此,档案编研工作也要加入网络因素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节奏。受网络环境的影响,档案编研工作,模式不再单一,工作模式开始朝向开放化转变、编研成果也不仅仅局限于文献,而是向着多样化的模式发展。档案编研的规章制度也逐渐健全,更加全面完善,档案编研工作的革新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当今的时代对档案编研工作提出几点发展要求,档案编研工作在网络环境的发展要求下,根据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特点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对档案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的要求也更严格。在当前的环境下,做好档案工作的一个前提是发展档案编研工作。发展档案编研工整合档案信息,可以有效保存档案资源,提高档案服务水平,有利于发挥档案馆的功能,提升档案馆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实际上,网路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与传统的档案编研工作完全不同,网路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与网络关系紧密,与当代的先进技术相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对档案编研工作进行电子化管理

档案编研工作中几项工作例如,编辑信息、修改文章、校对排版、整合资料等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编研工作,丰富了编研成果,提高了档案编研的工作效率。

2、网络为信息交流提供一个平台,网络平台的一个特点就是传播信息快,传播范围广,传播途径广,方式多样

在网络平台上,档案编研的成果可以快速传播,让大众看到档案编研的成果。除此之外,网上的档案编研成果不需要像传统的档案编研工作一样,经过校对、排版、印刷、发行等多个环节,通过长周期准备才能发行。只需要通过网络。根据需要随时进行修改或删除,节省了档案编研工作的时间,促进档案编研工作的更好开展,网络用户可以直接在网络平台上看到档案编研成果。

3、网络平台的使用提高了档案编研工作的效率,加快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速度,也为档案编研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档案编研工作者在档案编研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从网络上寻找信息,方面快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编研工作中资料缺乏的问题。丰富了编研资料的内容,拓展了资料范围,促进了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

4、网络的运用解决地域沟通难的问题,加强地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为跨地域合作的编研人员提供了便利

网络的交互式是虚拟的,因此各个地域档案编研人员可以建立一个虚拟编辑室。不同地域的编研人员在这个虚拟编辑室中交流心得,交换意见,可以避免了档案编研工作资源浪费,还能集思广益,促进编研工作的完成,提高档案编研工作效率。

二、目前网络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网络发展的大环境下,网络档案编研工作使档案工作者面临新的考验。档案工作者在网络档案编研工作方面的起点很好,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尽管网络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趋势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急需解决。在网络档案编研工作前期存在问题很正常,然而,我国准备长久的发展网络档案编研工作,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档案编研工作的不足,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促进我国网络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

(1)档案编研工作也需要考核,网络档案编研工作中绩效评定的标准就是档案编研工作是否满足利用者的需求。我国的网络档案编研工作不足之一就是网络档案编研工作不能满足利用者需要。国外的很多档案馆都有庞大的数据库,档案数量多而且信息量大,和国外相比我国的档案数量少,网络档案编研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满足利用者多种需求;另外,网络是一个交流平台,但是我国目前的网络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交流性,网络档案编研工作仍处于独立运作的局面。

(2)档案汇编的可靠性没有保障,编研成果是集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网络编研工作是通过计算机工具,运用网络编辑技术将档案展现出来,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原始档案的信息可能失真。

(3)我国的网络编研工作的水平不高,编研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档案编研水平的高低,从目前来看,我国需要提高编研水平与技术,避免编研工作中错误,规范网络档案编研工作。

三、网络环境下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措施

在网络环境下,档案编研工作朝向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本篇文章为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编研工作的相关措施提出一些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1)打破传统封闭模式,走联合编研道路。联合编研是档案信息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扩大了档案编研的主客体范围及其成果受益者,是实现社会化“大编研”和档案信息资源全人类共享的必由之路。

(2)采取编者与利用者互动模式。网络环境的互动模式下,档案编研者可以将自己的编研工作计划与编研成果在网上,由浏览者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具体要求,编研者由社会各阶层的档案需求信息,决定档案编研工作的进度与安排。

(3)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当前的编研策略应与时俱进,重点推行“馆藏特色”。馆藏特色是一个不同于其他馆的标志,对于反映当地特色的档案信息,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整理加工,使信息更加系统、更全面,体现出地方特色,为地方文化建设和地方历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4)拓展档案编研和深层开发的新领域。电子文件和信息网络化的出现,时档案工作的影响是历史性的,这不仅关系到档案事业的发展前途,而且将引发档案信息编研和深层开发。

(5)提高网络编研人员的综合能力。由于在网络环境下发展档案编研工作需要用到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科技,因此要求档案编研人员不但要具备档案编研工作能力,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够实现档案编研的长期发展,档案编研工作就必须要改革,适应时代的潮流的变化。当今时代是网络发展迅速地时代,因此,档案编研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做好档案信息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 吴大跃.试论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方向[A];贵州省档案学会[C].2008年.

第3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工作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黄蓝国家战略的实施,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又好又快”工作基调,着力在大项目引进、高端产业集群构建、产业支撑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城区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上实施突破,全面提升开发建设水平,努力打造增长极,朝着两千亿开发区目标迈进。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0亿元,增长1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30亿元,增长3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增长23%;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2.5亿元,增长25%;实现进出口总额35亿美元,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000万美元。

高端产业加快聚集。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聚集,石油装备优势产业快速壮大,铜压延及深加工、新材料等产业加快改造提升,现代服务业实现新的突破,高端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层次显著提升。

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构建,聚集一批高层次研发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完成年度目标。“人才特区”建设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和职业教育培训取得明显成效。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资本运作能力明显增强。物流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加强。

开发框架进一步拉开。临空产业区和临港产业区建设全面铺开,广利港开工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快速推进,落地一批重点项目。主体区整合提升步伐加快,新城区建设进一步拉开框架,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顺利推进,节能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一批精品绿化工程。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管理得到加强,社区服务和农村服务工作更加规范,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社会秩序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抓好经济运行调度

(一)保障企业健康运行。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加强预警监控,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及时了解并解决企业运行中的问题。抓好骨干企业运行,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支持企业搞好战略策划,规范内部管理,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合作,支持企业创新融资方式,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运作,同时培育一批后备上市资源。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扶持政策,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瞄准高端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深入推进“两化”融合,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力争全年新增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1家,过10亿元的企业4家,过亿元的企业14家;1家企业上市。

(二)加强外经外贸工作。建立进出口工作协调机制,发挥出口奖励资金、市场开拓和出口信用保险补贴专项资金作用,支持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打造新的出口增长点。积极扩大先进装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资源性产品进口。鼓励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强反倾销、反补贴预警和应诉机制建设,帮助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三)加强财税和统计工作。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加大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力度,深挖财政增收潜力,努力培植一批后续财源,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三公”等一般性财政支出,集中财力保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便民实事建设。严格财务管理,加强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加快公务卡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工作水平。

三、加快高端产业聚集

(一)加快产业集群构建。按照“产业层次高起来、产业链条长起来、产业集群强起来”的思路,集中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壮大石油装备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铜压延及深加工、新材料等产业,积极突破现代服务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整车项目为龙头,促进广汽吉奥公司提质上量,俊山五菱项目投产运营,同时积极引进一批高端汽车零部件项目;以科岭项目为龙头,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快速起步。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大规模集成电路、裸眼3D电视、平板电脑等项目建设,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新能源产业,进一步拉长光伏和风电产业链条,建设中美新能源合作示范产业园区。新医药产业,以力达新医药港项目为龙头,推进资源聚集。石油装备产业,瞄准高精尖产品,突出石油装备的高端制造、技术研发、物流等功能,建设高端石油装备产业聚集区。铜压延及深加工产业,按照产业规划,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加工深度。新材料产业,严格控制盐化工发展总量,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业,集中突破服务外包业,积极培育健康、休闲、旅游等高端服务业,加快文化产业聚集。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高端项目招商年”行动,加强产业前瞻性研究,找准主攻方向,提高招商层次,集中突破一批牵动全局、有震撼力的高端产业项目。设立驻外招商站,瞄准港台、日本、欧美等重点地区集中开展对外招商活动。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招商工作的成效。力争全年引进2家世界500强企业,20个过亿元的项目,总投资不少于200亿元。

(三)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开展“项目兴区行动”,落实项目推进计划和责任,实行干部挂职制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强督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四、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一)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快“生态谷”、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年创业基地、软件园二期等平台建设,吸引高层次研发机构聚集;支持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力创建国家级采油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引进一批高质量中介服务机构;做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建成黄河三角洲标准技术服务中心;加大知识产权开发保护力度,建设全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深化产学研结合和油地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力争全年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0项以上、市级以上科技奖励20项以上,申请专利190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建规范化科研机构5家。

(二)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加大“人才特区”建设力度,实施好“百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支持其搞好研发和产业化运作;加强培训平台建设,支持市技师学院发展,加快大学研究院和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建设,办好黄河三角洲高级培训中心,打造区域性培训品牌;规划建设科教园区,吸引国内外教育资源聚集。

(三)加强金融支撑体系建设。运营好私募股权基金和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运作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和石油装备产业基金,引进股份制银行、担保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加强物流支撑体系建设。推进与青岛保税港区的合作,加快黄河三角洲国际物流港和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引进一批大型物流企业,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

(五)加强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建设。实施好2012年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计划,抓好重点园区配套建设。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五、构筑开发新格局

(一)搞好规划。按照全市新的战略布局和定位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各项规划,形成科学完善的规划体系。

(二)集中推进“两区一园”建设。临港产业区,加快推进广利港建设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做好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园规划选址和基础设施配套,集中摆布高端石油装备项目。临空产业区,按照规划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尽快具备项目承载条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做好土地收回工作,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和重点项目建设。

(三)推进东八路以西主体区整合提升。依据整合方案,推动工业聚集和功能完善提升,打造产业服务中心和高品质生活中心。按照打造城市新标志的定位,全面推进新城区建设,搞好中心商务区CBD开发,集中推进黄河三角洲国际广场、金融大厦、黄蓝时代金融港、黄河生态城、悦来湖整体开发、海洋城、台湾风情小镇、阜外医院医疗中心等22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体育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城建档案馆等场馆建设,高标准实施运河路、沂州路、府前街、黄河路改造工程,实现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四)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实行重心下移,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城市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市政管、养、护外包,提高市政管理水平。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做好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严格落实年度工作计划,推进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施一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将创建工作推向。

(二)抓好节能减排。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项目生态门槛,严格落实项目能评制度,加强预警调控和能源监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三)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环境风险源排查,建立化学品、危险废物监管体系,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加大水气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大气污染物监测预警,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滨海新材料园公用污水处理厂和环境监管中心尽快投入使用。完成好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任务。

(四)推进集约集聚发展。依据园区规划,合理摆布项目,促进聚集发展。严格项目评估审核,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分类供地管理办法,鼓励建设多层厂房,鼓励中小项目入驻标准厂房,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和产出强度。加大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土地闲置费征缴力度,集中开展土地清理,坚决收回闲置土地。

(五)推进绿化工程建设。加大绿化投入力度,编制主体区景观规划,实施一批精品绿化工程。加强绿化养护管理。加强企业院内绿化工作。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提升湿地生态功能。

七、加强社会事业发展

(一)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高度关注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生活,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社区服务中心、金水市场改造等一批便民实事。统筹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突出抓好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标准化、校车安全、学生营养补助等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二)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设立群众服务工作中心,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实行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深入推进“平安开发区”建设,搞好交警大队指挥中心、社会稳定视频动态监控系统、“网格化数字社区”等重点工程建设,组建治安巡逻(特警)大队,加强单位内保群防群治队伍和社区基层基础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打霸治痞行动,强化建筑工地、出租房屋、复杂场所、两新组织、网络舆情及流动人口综合管理,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加强普法阵地建设,搞好普法教育。加大油区综合治理,搞好油地共建,构建和谐油区。健全预警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三)全力抓好安全生产。持续推进安全生产示范园区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一岗双责”,突出抓好危化品、压力容器、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市场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四)加强精神文明创建。依托工青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企业职工和区内群众的业余生活。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调整健全内部机构设置,形成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统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改革,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增强内部活力。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服务功能,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在政府融资、园区建设和城市经营等方面探索新路子,多渠道多元化解决资金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整合管理服务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土地管理开发的新模式,保障开发建设需要。

九、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大力加强“两新”组织建设,推进基层组织党务公开,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