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0:00: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银行;证券;混业经营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3-0112-02
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金融产品的创新也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始走向混业经营。目前混业经营还处在发展初期,缺少经营的理念和经验,因此,金融行业相关研究人员要立足于我国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现状,同时参考国外的经验,发展出适合我国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道路。
1我国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现状
11银行为证券机构提供基金托管
银行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已不再是中介化的金融机构,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无法适应金融业的发展。因此,银行开始发展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部分,基金托管是银行和证券机构之间业务合作的主要环节。由于银行稳定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基金托管的费用,银行也可以利用基金代销业务来获取利润,因而银行都想要取得证券机构的基金托管资格。开发和管理基金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大型商业银行都设有专门的基金管理部门,管理银行的基金业务[1]。
12银行为证券机构提供融资服务
银行与证券机构的业务合作为证券公司提供了更全面的融资服务,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能够在银证合作下打通资金渠道。自国家允许证券公司从商业银行贷款开始,银行对证券公司的融资帮助就得到了制度保障,证券公司的资金问题便得到了比较妥善的解决。
13银行与证券机构协同进行资金清算
资金清算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商业银行的网络及清算系统为证券机构的资金清算提供了帮助。目前,许多大型证券机构都会利用银行的清算系统进行资金的清算,一些银行工作人员还会直接到证券公司驻点工作,对股票进行资金清算。银行与证券机构在资金清算上的合作既满足证券投资客户的需求,又实现了资金存款的自由,为银行和证券机构的长期合作打下了基础。
14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
银行资产证券化是通过证券市场交易,把银行流动性差的信贷资产转让出去而换得现金的一种融资方式,证券公司为银行提供了资产证券的设计和发行等专业性的服务。资产证券化在重组资产结构后能够实现资产的流动或转让,其资产权益也相应集中起来。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银行与证券机构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国家为处理不良银行资产,也明确规定了银行具有经营证券业务的权利[2]。
2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利弊
21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优势
银行与证券混业经营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银行和证券的运作效率。金融机构对客户信息的需求有很多相似之处,银行证券混业经营后,在市场调查和客户信息收集方面便能够精简人员,共享信息资源,减少机构运作的成本投入。另外,混业经营后的银行和证券也从外部竞争变为内部竞争,有利于双方业务水平的提高。混业经营还会提高金融机构的整体规模,大型混业经营机构所面临的金融风险更低。并购后的银行有更广阔的存款来源,融资渠道也得到了拓展,混业经营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大型银行的资产规模也能够提升资金的流动性,扩大银行的市场份额,为银行取得更多的客户资源,通过新的客户群体来增加资金来源[3]。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的业务领域也有很大不同,机构中某个部门的低效运营对其他部门收益的影响降低了很多,其内部调整机制也得到了完善。
22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劣势
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劣势主要有三点。第一,混业经营机构的监管难度更大。并购后的银行会形成非常大的规模,这些银行占据了大部分的金融市场,影响了金融行业的公平性,金融监管机构管理金融市场的难度将大大提高。第二,混业经营未来的发展形势还不明朗。尽管世界范围内的混业经营已成趋势,但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并无成熟的发展模式,在我国特殊国情下,银行并购后能否促进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待实践来验证。而金融机构集中发展形成的垄断,也会提升金融风险。第三,强化金融机构的关联容易形成风险传递。混业经营带来资源共享的同时,也让金融风险在交易中传递开来。混业经营机构的银行与证券在交易的时候会把资金蔓延到机构的整体当中,这种风险还可能传入到金融市场[4]。
3改善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状况的对策
31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监管体系是金融安全的基本保障,面对混业经营的诸多不利因素,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当加强监管体系的建设,以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与合理的金融监管形式来加强对银行和证券机构的监管,降低金融风险。对此,我国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必须根据金融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完善,防止混业经营形成垄断,严格管控金融市场的不公平交易行为[5]。金融监管机构还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来管理各金融机构的信息,对其进行透明公开的监督管理。此外,金融监管机构的内部结构也要相应调整,严格管理监管系统的工作人员,以适应新的金融发展形势。
32稳定金融市场的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为了适应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状况,银行体系需要进行改革,使银行内部的运营机制满足混业经营的要求。金融市场在银行体系的稳定下能够降低金融风险,保持金融市场的良好秩序。当前金融行业的科技应用非常重要,先进的信息科技能够有效提高银行内部的运作效率,为银行证券的混业经营创造条件[6]。除此之外,金融监管部门还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提高金融市场的活力。
33借鉴国外混业经营的经验
我国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都比较匮乏,因此,混业经营的发展应当放眼全球金融市场,从国外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中吸取经验,为我国混业经营的发展提供参考。首先,国外的立法规定可以作为我国完善金融法规的依据。其次,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也可以向国外金融监管机构学习如何控制金融市场的风险。最后,开展跨国金融合作可以作为提升金融发展水平的有效策略,在合作中学习更多国外混业经营的经验。
4结语
综上所述,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世界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实行银行证券混业经营与金融行业的发展相符。为此,我国金融行业应当建立起适应混业经营的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发展混业经营的金融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水平将逐渐与世界金融接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严正,于瑶美国混业经营制度的产生与中国金融制度的发展[J].当代经济,2012(7).
[2]李志豪基于世界金融业发展探讨我国银行的混业经营[J].时代金融,2012(5).
[3]成娜我国商业银行境内投资设立证券公司的可行性分析[J].浙江金融,2012(8).
[4]马晖,韩李静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制度的比较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3).
[5]司小萌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风险及防范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13).
[6]郑海荣,康雅璇金融混业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J].台湾农业探索,2012(3).
[7]杨裕坤浅析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对银行业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0(22).
一、公允价值及其确定方法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在不受任何非正常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假定企业在报告日出售某项资产或解除某项负债所估计的成交价格(estimatedexitprice)。公允价
值被定义为估计成交价格是因为只有在真正成交时才会有交易价格。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交易很频繁,其公允价值就会比较容易估计并且也会比较准确,但这仍然是估计值,其后发生的交易仍有可能改变其价格。有时候,交易价格并不能很好的代表公允价值,例如当交易一方或双方正处于财务困境时达成的价格,或是关联交易的价格。
有些资产或负债没有交易价格可供参考,此时确定公允价值的最好的方式可能就是采用定价模型或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未来现金流量指的是如果将来在与现在的市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置该项资产或负债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计算现金流量时应考虑风险。市场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这些信息可以获得,应据以对现值进行调整。
二、公允价值的相关性
根据Fama的结论,在有效的市场中,交易价格可以充分地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所有最新的信息都会被价格迅速地无偏地反映出来。用数字模型来表示是这样的:
其中:
表示证券j在第t+1期的非正常报酬;
表示证券j在第t十1期的实现的报酬;
表示根据预期的证券j在第t十l期的报酬;
表示被证券价格充分反映第t期的信息。
因此,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在特定的时点和特定的经济状态下,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定价。而公允价值的变化,也反映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所认可的变化。在完善的市场中,市场定价反映的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期望值,是一个统计上具有无偏性的指标,这个价值指标中包含了所有影响该资产或负债价值的信息。而历史成本反映的是在资产获得时或者负债形成时市场对其价值的评价。而市场对其定价所发生的变化只有在资产转让清算或负债偿还时才被反映出来,即被确认为利得或损失。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与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是格格不入的,更何况,转让清算或偿还并不是导致损失或利得发生的事项。
在预测功能方面,公允价值也有历史成本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根据现金流量模型,公允价值代表的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即:
其中:
表示证券j在t时刻的价格或公允价值;
CFn表示证券j在n时刻产生的现金流量;
i表示折现利率。
因此,投资者只要知道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并估算出市场利率,就可以计算出资产或负债在将来某个时点的期望值。由于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所以其决策价值要明显优于历史成本。首先,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购买(或形成)时间和历史成本都不会影响后续计量,只有报告日的市场条件、债务人的信誉等因素才会影响到公允价值。其次,公允价值也不会受资产或负债持有人及其持有目的等因素的影响,这样可避免资产或负债计量中的一些武断的标准并减少管理当局操纵会计数字的空间。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却会使相同的金融资产变得不同,使不同的金融资产变得相同,甚至会误导决策。由于公允价值是市场的无偏定价,所以同一会计主体各个会计期间以及不同会计主体之间,计量技术都是一致的,使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大大增强。
三、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在公允价值信息的质量特征方面,最大的挑战来自可靠性而不是相关性。但对可靠性的评价会间接影响对相关性的评价,不可靠的信息其相关性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可靠性往往是很抽象的,所以会计中还引入了客观性这个原则。客观性意味着不会因为编制财务报告的个人主观判断而发生偏差,如果多个人重复这项会计处理,其结果应该是一致的。计算结果的分散程度可以作为衡量客观性的指标。井尻雄主和Jaedicke以此定义了客观性V:
其中:n表示计量结果样本的容量;Xi表示第i个计量结果。
如上图所未的情况,计量A的客观性优于计量B。
如果真实值是x*,则可靠性R可表示为:
或可以通过下式等价表示:
也就是说,可靠性等于客观性加上期望值的偏差项。如下图所示,客观性高的计量结果偏差也会比较大,因此,会计人员往往需要在二者之间权衡。
这样,就在理论上确定可靠性的评判标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论述了可靠性及其和相关性的关系:“信息要有用,还必须可靠。当其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信息可能会具有相关性,而在性质或反映上却不可靠,致使确认这种信息有可能使人发生误解。”随着金融学、财务学、数量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不仅有了足够可靠的计量模型,而且这些模型的应用也日益普及。例如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摩根银行把VAR计算的软件放在了网站上,可以免费下载,摩根银行还会提供数据库和其他方面的技术支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的可靠性也都获得了大量经验证据的支持,应用也日益广泛。
坚持历史成本原则获得的只是客观性而不是真正的可靠性,会计准则需要权衡客观性和偏差的大小,但对于金融工具而言,较小的偏差应该优于客观性。有人认为公允价值是估计的结果,肯定不准确,并以此为借口来排斥公允价值,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估计是会计中固有的技术,如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残值、估计产品的完工程度等。关键问题仍在于估计的结果是否足够可靠,而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也已经被大量经验证据证实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第86段提到:成本或价值在许多情况下都需要估计,合理的估计是报表编制工作的一部分。这并不会贬低其可靠性。
另一种对公允价值可靠性的怀疑来自公允价值的波动性。有人认为金融工具的价格会忽高忽低,例如12月30日的价格为60万元,12月31日的价格突然飙升到100万元,而1月1日又回落到60万元,如果在年报中报告此项金融工具的价格为100万元,便不可靠。这种论断也是没有理论根据的。因为价格是市场参与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所作的理性预期,由于不断会获得新的信息,预期会不断变化,所以波动性是金融工具价格的基本属性,会计人员既没有资格怀疑价格的合理性,也没有资格在财务报告中使其平滑化(smoothing)。当然,披露这种波动性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经验证据的支持
将公允价值引入会计计量早已成为会计界关注的问题,许多会计学者都结合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对此进行过实证研究,为公允价值的推广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Ahmed等人选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美国股票交易所(AMEX)和NASDAQ上市的152家银行控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净资产中其他项目的利率敏感性之后,未实现损益的变化对银行的股票报酬的影响为正并且显着。他们还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已实现损益对商业银行股票回报的影响也为正并且显着;但在资本充足率比较低或资产报酬率比较低时,已实现损益对商业银行股票回报的影响显着性比较低。该研究表明投资者更关心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公允价值的信息。
Barth等人在美国银行统计年鉴中选取了1971年到1990年的数据,大约每年都有100个数据,对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公允价值的解释能力明显比历史成本强;并且通过计量误差模型的测试,他们发现公允价值的计量误差比历史成本小。研究发现,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对商业银行的投资者是相关的和可靠的。但当进一步对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的损失和利得进行检验时,结果却很难解释。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对策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急剧增加,加上国内外银行同业竞争的激烈,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不断积聚,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 商业银行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商业银行风险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差,从而有蒙受经济损失和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商业银行风险的特殊性在于: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信贷主体,一方面利用自身信誉吸收客户存款及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发放贷款和投资等方式获取收益。作为借者和贷者的集中,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集中了巨大的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客观性、潜伏性、不确定性和传递性等特征。首先,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和不对称信息,商业银行的风险在经营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其次,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风险会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过程,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才会爆发。此外商业银行的风险表现为现实情况与预期情况的偏差。一方面可能好于预期,另一方面可能坏于预期,即高风险可能带来高收益,也可能带来高损失。最后,商业银行的风险还具有传递性,在金融全球化的情况下,现代金融风险的爆发可能极速扩散,具有广泛的破坏性,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典型的例子。
二、 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别
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主要有: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或不愿归还到期债务而使债权人蒙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贷款业务中,同时,银行证券投资、同业拆借等资产业务也存在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是造成银行亏损倒闭的主要原因。巴塞尔委员会将它列为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问题的首要,因此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
(二)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巴塞尔委员会在1997年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将利率风险定义为:利率变化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使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从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指原本投资于固定利率的金融工具,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能导致其价格下跌的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或是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发生流动性不足时,银行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者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是威胁商业银行生存的最直接风险。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还面临着汇率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
(一)风险抑制
商业银行在加强对风险因素的关注,监测风险不利变化的信号,在风险爆发前采到措施防止风险恶化或者尽量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这就是风险抑制。例如,有银行发放贷款后定期对借款人的财务和经营状况进行贷中审查,帮助借款人找出问题,及时解决,从而在风险实际发生前消灭或减少风险源。
(二)风险分散
商业银行通过持有不同种类、不同币别的资产来分散每种资产价值损失的可能性,使总资产价值得到保值或减少损失。商业银行通过承担各种性质不同的风险、利用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取得最优的风险纵使,使这些风险加总得出的总体风险水平最低。
1、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散策略
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散策略有两种:随机分散策略,只依靠资产组合中各种资产的增加来分散风险,但每种资产的选取是随机的,并不依据它们的风险收益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合理组合;有效分散策略,就是运用资产组合理论和在有关的模型对各种资产选择进行分析,根据其各自的风险收益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组成在一定风险水平上期望收益最高,或者在一定期望收益水平上风险最小的有效组合。
2、商业银行风险分散的做法:(1)资产种类上风险分散,商业银行的资产有贷款、证券投资、同业拆借等。贷款的种类又有个人贷款、企业贷款、项目贷款;证券投资有国库券、市政债券、长期公债等。在各种资产或同一类资产的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资产组合,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贷款的信用风险分散最基本一点说是金额分散,即实行授信额度,使商业银行对某一客户的授信控制在一定额度内。除了金额分散外,信用风险还可以通过产业分散、地区分散等,即通过将本行授信业务分散于多个产业、多个地区、多个国家,使每个产业、每个地区、每个国家的授信业务限量在一定范围内,使银行不至于因为某国家丧失清偿能力,或某个地区的严重经济危机,或某个产业的长期不景气,而遭受致使的呆账、坏账损失。(2)资产币别上的风险分散,随着西方货币的自由兑换和跨国银行限制的放松,银行可通过持有不同币别的资产来抵御外汇市场汇率的波动。例如,可持有等量的英镑和美元资产。
(三)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就是在风险发生前通过各种交易活动,把可能发生的危险转移给他人承担,有全额转移和部分转移。具体方法有:担保,银行发放担保贷款是把本应由银行承担的客户信用风险转嫁给担保人。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事前控制。直接出售贷款,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市场出售有问题的贷款,可将风险转嫁给买方。
目前我国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的合作可以在三个层次上层开:(1)较浅层次的普通业务合作。银行将券商视同接受贷款的普通企业客户与之开展同业拆借、资金清算等信贷业务;(2)在业务分工基础上的深度合作。银行和券商利用各自的优势,将业务进行分拆和组合,通过现有业务的重新整合或金融创新,形成密切的分工合作关系:A、银行转帐。银行和券商的电脑系统通过联网,完成投资者保证金转账、托管和相关信息查询等业务处理,投资者可以通过银行的委托电话或网上交易系统等远程交易方式方便地将资金在银行活期储蓄账户和证券公司保证金账户之间互相划转。目前大部分券商均已开展此项业务;B、银证通。投资者只需凭有关证件到银行的任何一个网点就可以开户买卖股票,客户储蓄帐户即是股票清算账户,客户从开户、买卖、存取款、查询到消户均无须到券商处,可以直接通过银行和券商的委托电话或网上交易系统直接进行操作;C、开户。券商的网点相对比较集中,数量也较少,而银行则具有点多面广的优势,券商委托银行网点办理股票开户,可以将业务辐射到没有营业网点的地区,对网上交易等业务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3)通过股权交融的集团化合作。券商与银行相互参股或者直接在组织结构上进行重组,如中信、光大、招商等金融集团。
具体来讲目前促进银证合作的对策:
1.商业银行先进的资金汇划清算系统,可以为证券公司提供高效的异地资金汇划服务,满足证券市场资金流量大、汇划要及时的特点,同时也可优化负债结构。从动态的角度分析,资本市场的发展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即资本市场的分流会引起社会公众存款(对公和储蓄存款)的减少,而在银行证券清算的体制下,流向资本市场的资金又会流回银行,所以银行的同业存款增加,问题的关键是商业银行能否抓住机会,目前我国上市股票、企业债券、投资基金等证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交易主要通过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资金清算与交割完成。证券交易所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证券公司就成为证券发行和交易资金的集散地,按《证券法》的规定,“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必须全部存入指定的商业银行,单独立户管理,严禁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如果商业银行能证券公司和投资者的三级资金清算,就可实现储蓄存款和同业存款的相互转换,使资金此进彼出,保持相对稳定,沉淀的清算资金和此业务带来的派生存款,将会增加银行的资金头寸,获得大量的低成本负债,带来可观的收益。在证券市场的发行上,商业银行可以为证券承销提供匹配服务,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利用商业银行的网点为证券公司收缴发行资金,远期银行还可以分设投资银行业务部或者成立控股投资公司,为企业改制、上市、资本运营、公司理财服务。同时商业银行可以针对证券公司要求保证金账户必须与其自营账户分开的规定,进行创新,推出银证通等金融工具,通过银行的委托系统,借助于券商的席位,为股民提供开户、查询、清算、银证自动转账以及证券委托交易的服务。
2.基金托管业务。《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商业银行作为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资产,所有募集资金要在银行开立专门账户,因而基金申购的办理和基金持有人所得红利的发放都需通过托管银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稳步发展,新的证券投资资金将不断出现,基金品种将不断增加,商业银行作为证券基金的托管银行,资金和结算量必然大幅增加,可以给商业银行带来大量的无风险的手续费收入,还可以间接地开发资本市场上存款客户的市场空间。所以商业银行要把基金托管业务作为一项重要的表外业务,认真研究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的市场发展趋势,开发相关业务支持软件的开发。《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可以买卖开放式基金,也可以自行设立投资基金,这进一步拓宽了银证混业合作的空间。
3.短期拆借以满足券商对短期头寸的需求。证券经营机构因为清算资金在途或承销发行股票而造成短期的头寸不足,商业银行可通过短期拆借满足券商的这种需求,并借以优化资产结构。1999年10月12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国泰等10家基金管理公司和中信证券等7家证券公司获准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进行短期资金拆借、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同年10月28日,华安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安信通过银行间同业市场与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地进行了一笔国债回购业务,融入资金用于基金安信的投资运作。这是证券投资基金首次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标志着《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截至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拆入拆出资金以及股票质押融资,解决短期资金余缺,已经成为银行间市场主要的资金需求者,2000年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净融入资金达到3989亿元,国有商业银行净融出资金5114亿元。同时我国券商总权益与总负债比不到1:10,相对于国际成熟资本市场券商1:27的总权益与总负债比,尚有相当大的融资空间。
4.搭桥贷款。对于一些准备发行股票的公司或者准备配股的上市公司,因为其项目已经立项,开工在即,但是通过证券市场募集到的资金没有到位,这时券商为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尤其是作为股票的承销商或者推荐人,以自身作为担保向清算资金的清算银行提出向拟上市公司或者拟配股、增发新股公司发放搭桥贷款,银行为了稳定清算业务、同券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上此类贷款有券商担保或者投资银行用自有资金也提供融资服务,风险较小,所以也愿意发放此类贷款,但其用途仅限于项目的前期投入和资产重组。投资银行是高扛杆金融机构,搭桥贷款可以有效解决券商在拓展投资银行业务中的资金需求。目前银证合作拓展搭桥贷款业务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证监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有关规定:净资本额达不到综合类证券公司净资本最低标准(人民币2亿元)的证券公司不得为他人提供担保;有条件提供担保的证券公司必须在会计报表附注和净资本情况的说明中详细披露其担保事项;证券公司提供的担保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额的20%;严格遵守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禁止股票承销业务中融资和变相融资行为的行业公约》,禁止在股票承销过程中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证券公司不得为以买卖股票为目的的客户贷款提供担保。
5.银行合作,拓展杠杆融资。在券商的指导下,可以探索收购公司以购并后的资产及其收益作为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来筹集购并所需的资金。目前商业银行还不可以直接参与信托投资和股票投资业务,但是商业银行可以和投资银行合作,开展项目融资、企业财务顾问、资产重组等投资银行业务。商业银行通过投资银行拓展项目融资,根据项目的建设周期,分阶段、分批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能源、交通、市政设施提供融资。
6.银证合作推进资产证券化。国际银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是银行开始主动经营资产负债表,因为银行核心存款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资产市场发展的需要,银行就通过转移表内资产或者主动负债,通过资产或者负债的出售与购买来主动地经营资产负债表,改变资产负债结构,通过资产证券化转移表内资产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重要工具,截至1998年底,美国有35%左右的消费信贷余额已经被证券化,如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应收款、小企业贷款、设备贷款等,同时国际融资总额中80%是通过各种有价证券融资的,金融衍生工具品种越来越多,银行信贷资产也逐步走向证券化,使得银行贷款、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联结并交叉在一起。我国资产证券化也在逐步启动,可以积极探索以消费贷款和房地产、大型成套设备等贷款抵押品及其收益作为担保,进入直接融资市场发行证券,降低风险,优化资产负债结构。(1)住房贷款证券化,这是其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必然要求,因为个人住房贷款期限长达15~30年,而目前我国储蓄存款7万多亿,可大部分都是5年期以下的存款,银行资金来源的短期性和房贷长期性之间矛盾突出,根据国外经验,当该项贷款余额占银行信贷总资产的比重超过25%时,银行将面临流动性风险,而证券化是提高个人住房贷款流动性的最佳途径。目前我国没有信贷二级市场,贷款在银行之间的转让很困难,随着我国房改的深入,个人住房贷款必将迅速增长,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将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商业银行可以和证券公司合作,积极探索以抵押担保证券、抵押转支付证券和资产担保证券等方式把抵押贷款标准化、证券化,以证券交易方式转让贷款债权,借以增强个人住房贷款的流动性;(2)不良资产证券化。券商可以发挥其投资银行功能,充当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财务顾问,协助商业银行做好信用增级等前期准备工作,帮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资产证券化设计。
7.银证合作,通过资本市场补充和充实银行资本金,优化资产负债结构:(1),发行普通股、优先股,弥补资本金不足问题;(2)发行长期资本债券,增加附属资本,改善资本金构成;(3)发行短期债券,解决流动资金不足问题;(4)银行委托证券机构承销大额定期存单,推进存款证券化。这样通过主动负债,主动经营资产负债表,供求、资产负债的数量与期限可以有效匹配,削弱资金来源的波动性和支付压力,降低经营风险。
8.券商自营股票质押贷款。2000年2月13日,人民银行与证监会出台文件,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及部分机构投资者以自营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作质押向商业银行借款。股票质押贷款流动性强,贷款规模受券商资本金比例的限制,风险小、收益稳定,而且利于商业银行和券商建立合作关系,所以商业银行应该支持证券公司以在证券交易所流通上市的自营人民币普通股票或者证券投资基金作为质押,向商业银行贷款。
9.其它,银行积极探索与风险投资基金的合作;与期货商合作,积极开拓面向期货商的和融资;以获得证券承销资格、具有资本市场业务权利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桥梁,银证在债转股、股权转让、拍卖、上市等方面进行合作。
二、关于银保合作
随着我国保险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对商业银行的保险存款形成了巨大的冲击:(1)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从原先只能存入银行发展到可以购买国债、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入市;(2)保险公司采取由总公司集中运用资金的方式,要求加速归集各级保险机构银行账户上的资金,保险资金停留银行的时间大大缩短;(3)保险公司为了扩张业务,普遍采取了以各商业银行营销保险业务的比例确定保险存款留存各行的比例。同时,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由于竞争的加剧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传统业务盈利空间收缩,迫使银行必须积极发展保险等中间业务,这也是商业银行服务客户和防范信贷风险的需要。因为一方面,具备参保意识的客户希望能够便捷地办理保险手续和交付保费,而这一点通过客户在商业银行开立的账户就可以实现。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发动信贷客户参加保险,可以减少贷款本息损失、防范信贷风险。
从客观条件上看,银保合作的时机也基本成熟:(1)保险市场正处于高速成长时期,保费年增长率在30%以上;(2)由于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不断得到证明,保险法的广泛宣传,利率的下调和利息税的开征使得人们购买储蓄保障型和投资保障型险种的积极性不断提高;(3)保险法规定企财险只能由保险公司或者符合规定并经批准的机构办理,保险营销员不能办理企财险,保险公司也不能向个人支付企财险手续费,这为商业银行发展保险业务提供了法律保障;(4)由于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保险业务量猛增,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和业务人员尚不足以满足保险业务的开展,因而保险公司通过委托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以其代办处或者点的名义保险业务可以弥补这个不足。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国内五大保险公司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在内的10家银行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其中大多数保险公司(银行)都有一个以上的合作伙伴。合作的范围包括按揭贷款保险、信贷保险、代收保费、代付保险金、代销保险产品、融资业务、资金汇划网络结算、电子商务、联合发卡、保单质押贷款、客户信息共享等。
目前银保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是:(1)商业银行与保险业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关系,双方对增加收益、争取存款、服务客户、防范风险、增强竞争实力等方面的意义认识不足,保险公司更多的是把银行定位于重要的资金代收渠道和依赖银行发展客户,导致了对相关业务的忽视,比如长期就未把保险业务放在主体业务之内;(2)商业银行在银保合作业务开展上消极被动,缺乏一套激励机制,少数银行员工利用手中掌握的行内客户资源和业务手段,私自办理保险业务,手续费被员工个人拿走或者在小范围内私分,有的基层行办理业务由行里组织,但手续费不入帐,集体瓜分;(3)目前商业银行的业务人员普遍缺乏必要的保险业务知识和营销知识,对保险法规、准则和管理办法、管理制度、精算知识缺乏了解,对保险产品的功能、特点、标的勘测、操作规程和营销技巧等知识掌握不够,无法根据客户的特点推销保险产品;(4)商业银行未能根据保险法规和商业银行的业务功能进行金融工具创新;(5)以往银行保险业务主要集中在财产险,而寿险业务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财产险具有法定保险的性质,主要面向单位,加之费相对较高,因而其业务额大大超过寿险。而寿险则属于商业保险范围,客户自主选择的余地较大,不易于推销,且其面向个人的险种一般只侧重于意外险和养老保险,市场的现实需求不大,因而成为银保合作保险业务开拓的“瓶颈”。
目前促进银保合作的对策:
1.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商业银行信誉、人才、技术、网点和资金优势以及广泛的客户资源和业务资源,积极与保险公司合作,发展保险等业务,保险公司收付费,拓展表外业务。银行通过开展保险业务能从保险公司赚取佣金,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佣金将有可能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使银行能大量回收网点建设成本。银行通过与保险业开展合作,能扩大并稳定银行自身的客户群,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可以起到提高竞争力与扩大发展空间和领域、支持核心主业发展的作用。同时双方在消费信贷等领域的合作,使保险成为银行化解一部分贷款风险的有效手段。在将来我国放松混业经营限制后,为银行发展自营保险业务提供人才、业务和制度等方面的储备。
2.商业银行通过与保险公司在资金拆借、推出保险贷款新产品等方面的合作,可以优化资产结构,开拓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空间,大幅度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贷款质量和经营效益。
3.银保合作拓展保险业务时,要根据市场原则确定合作中的手续费费率、保险存款留存比例、业务统计制度、成本核算办法以及其他服务项目,互惠互利,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商业银行要建立起保险业务的内部激励机制,建立保险手续费收入和营业费用支出、个人收入挂钩的办法,从费用支出机制和个人收入上推动基层行大力开展保险业务。建立行内协调、各部门联动的保险业务组织管理体系,使此项业务与其他业务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商业银行可以从多渠道引进保险专业人才,同时与保险公司合作,借助其力量培训本行从事保险业务的员工,从人力资源上保证银保有效合作。
4.商业银行可以扩大保险业务的品种,把企财险和储蓄保障型、投资保障型寿险列为发展重点;继续加强为保险公司和客户的服务,在代收保费的基础上,把服务项目扩大到代付保险金、子女教育婚嫁保险金等;开发信用联接型保险产品,比如可以与寿险公司合作,推出寿险保单质押贷款业务,允许商业银行的寿险单作为贷款的权利质押凭证,借以达到既发展消费信贷服务,又促进保险业务的“双赢”目标,也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与信用卡有关的保险产品,由保险公司为信用卡持有者提供免核寿险保单,持卡人可用信用卡支付保费;可以从企业理财、个人理财业务的角度,结合本行业务对保险业务进行组合包装,以“套餐服务”的形式推出更多的保险产品。
5.银行和保险公司可以合作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比如可以探索推出保险贷款。在保险公司承保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向借款人提供贷款。如果借款人失去了清偿能力,银行根据贷款5级分类确认为损失后,由保险公司按约定比例代偿本息。这种贷款担保方式与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相比,在发生贷款损失后,银行更容易从第二还款来源收回贷款,所以能更好地满足银行资产风险管理的要求,这是在保险业务和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领域内的工具创新,有利于商业银行保全资产、优化信贷资产质量、减少不良贷款、提高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拓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时,银保可以积极合作,进行业务创新,比如对抵押物的财产保险、对抵押人出现意外伤亡丧失还款能力的人寿保险、对借款人因保险合同约定的因素而不能履约借款合同的保险,尤其是履约保险等都是很有前景的业务。
三、关于银行与财务公司、担保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合作
1.银行与财务公司的合作。我国的财务公司主要为企业集团服务,负债业务以接受定期存款和拆入资金为主,同时也发放贷款、从事证券业务、进行外汇买卖、提供投资咨询和财务顾问等业务。从业务范围看,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的内部银行。近几年,大型企业的集团化组建带来的资本聚集效应,以及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强化了公司资本从银行业的游离程度,更多的大型企业集团将逐步建立财务公司,取代一部分银行业务。但是,对于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来说,由于其内部治理结构复杂,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资金清算和销售货款回笼等对银行的结算业务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尤其是随着经营风险的增大,企业集团将资金从下属公司逐步集中到总部,实行收支两条线,对资金实行集约化管理,商业银行以其结算网络和结算经验的优势,可以与财务公司合作,建立一套严密科学的核算管理体系。同时,在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大型企业集团对以存贷款为主的传统金融业务的需求呈现下降趋势,而对以项目融资、债权保理、法律顾问等知识密集型投资银行业务需求上升,商业银行必须从简单的信贷服务转向综合性的公司理财,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金融产品。
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财务公司的特点进行创新,在标准化管理的前提下,量体裁衣,提供个性化金融产品:(1)集团账户的建立。当企业集团总公司与下属公司都在同城,企业集团总公司设立财务公司,该财务公司和下属公司在分行分别开设账户,财务公司的账户可以反映所有下属公司账户余额,下属公司使用本公司帐户的资金受到财务公司账户余额的制约,这种方式可以使集团随时把握所有下属企业资金的状况;(2)公司的异地网络结算。这种方式适合于企业总公司和下属公司不在同城,总公司下设财务公司,财务公司以及异地下属公司均需在商业银行开设对公账户,财务公司需将异地下属公司的资金及时回调总部或者向下属公司拨付资金时,可通过商业银行的异地汇划网络进行,商业银行要保证异地结算的快捷、安全、可靠:(3)商业银行可以协助大客户建立系统内部银行或者财务公司,构建集团内部虚拟资金市场,建立起规范的内控制度,彻底改变集团内部成员单位对集团资金的无偿占用,强化其内部资金的集团统一管理,为财务公司及其集团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从源头上与财务公司加强合作。从财务公司角度分析,由于财务公司不是当前直接融资投资热点,其增资扩股难度大,难以及时募集到合适的股本,通过与银行合作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克服这一问题;(4)有的企业集团甚至可以将财务管理业务以多种形式外包给银行。银行也可以积极利用自己的优势,作为外包商,承包公司财务资金业务。因为金融领域的一大外包业务是公司财务资金外包业务,将公司的财务资金部门或者部门的财务、现金和资金管理中的一部分通过签订契约的方式外包给银行管理。银行职能从存贷中介职能向投资理财职能转化。公司充分利用银行的规模优势有效管理财务资金,可以精简机构,降低经营成本,增加经营的灵活性和银企之间信息的对称性,进而促进金融交易的发生。
2.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合作。商业银行要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是分散银行风险,而不是完全接受银行风险以使银行在不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获取稳定的收益,所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与协作银行明确保证责任形式、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担保范围、责任分担比例、资信评估、违约责任、代偿条件等内容。目前我国担保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所以放大倍数应该控制在10倍以内,再担保放大倍数可大于担保放大倍数,以后随着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担保业的不断成长,可以逐步提高放大倍数。担保责任分担比例,应按照分散风险的原则,由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以市场方式决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避免全额担保,对目前商业银行不愿承担任何风险的做法,人行应引导商业银行在风险分担、放大倍数和业务开展上积极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信用担保机构在选择协作银行时可多选几家,择优合作,以增强银行间的竞争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可以在合作中积极进行业务的创新,比如可以合作进行贷款授权信用担保,即申请贷款信用担保的企业可以直接到协作银行办理手续,协作银行按规定直接受理承办贷款授权信用担保有关手续,自主决定放款,然后由担保公司追办担保手续,借以有效地扩大担保覆盖面,简化担保手续,提高担保效率,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思考
20世纪80年代以来,表外业务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发展迅速,表外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比较缓慢,业务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商业银行。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大力推进表外业务的发展,实现经营业务多元化,拓展新的利润来源渠道,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发展,迅速拓展表外业务,我们必须了解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意义和现状以及制约发展因素,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这对于加快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表外业务的基本概述
(一)表外业务的定义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所以,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广义的表外业务则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业务,但通常我们所说的表外业务主要指的是狭义的表外业务。
(二)表外业务的种类
1.担保类表外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
2.承诺类表外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主要指贷款承诺包括可撤销承诺,包括透支额度等;不可撤销承诺,包括备用信用额度、回购协议、票据发行便利等。
3.交易类表外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主要包括金融衍生业务,主要包括远期合约,包括利率远期合约和远期外汇合约;金融期货;互换,包括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期权,包括股票指数期权、外汇期权、利率期权、期货期权、债券期权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规避资本管制,提高盈利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营业务是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其中,存贷款业务是主要经营的业务种类,贷款利息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不断在变动中,存贷款利差越来越小,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利差获利水平不断降低,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适应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开拓新的利润来源渠道,提高利润水平。商业银行为了维持其盈利水平,设法规避资本管制给银行经营带来的限制,注重发展对资本没有要求或对资本要求极低的表外业务,使商业银行在不增加资本金甚至减少资本金的情况下,仍能够扩大业务规模,增加业务收入,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二)优化资源配置。扩展业务范围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物力资源等,不但可以将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传统的资产业务扩展到创新的表外业务,而且还可以使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信用业务拓展到非信用业务,并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机构众多、技术先进、信息灵通、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经验丰富、资金充裕等优势,扩展业务范围,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在新的业务经营领域中开辟新的利润来源。
(三)适应环境变化.转移经营风险
在融资证券化和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资产来源在减少,存贷利差在缩小,同时面临着多种风险。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存贷利差和证券投资的收益,无论是商业银行贷款还是证券投资,都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业务,不但靠存贷款利差日益缩小,而且面临着许多风险。主要风险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这些风险主要是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贷款本息而造成贷款损失,或因所投资的证券难以交易而使银行收入损失,或因不可预期的物价上涨而使银行实际收入下降,或因市场利率变动引起证券价格的变动而造成银行证券投资资本的损失。因此,通过开展表外业务,则可以避免、转移和分散商业银行经营资产业务带来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对转移或降低风险都有很好的作用,特别是金融期货、金融期权、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都具有转移价格风险的功能,而备用信用证、票据发行便利等工具则可以分散、转移信用风险。
(四)增加资金来源,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大都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可转让性,特别是商业银行通过有追索权的贷款出售,可以将流动性差的贷款证券化,从而获得新的资金来源,加速银行资金的周转。借助于表外业务,商业银行大大弥补了其资金缺口,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
商业银行为了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就必须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发展表外业务正是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的行之有效途径。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提供的多元化服务,可以扩大银行的顾客群,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与客户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从而使商业银行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发展表外业务也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而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取决于其经济实力,包括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的规模。商业银行通过开展表外业务,是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可以间接增加资产与负债规模,并以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的形式扩大商业银行利润。
三、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存在问题
(一)经营理念落后,盈利观念淡薄
我国银行长期在“统收统支,统存统贷”的体制下,只重视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发展,不重视表内业务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拓展表外业务的要求,与西方商业银行发达的表外业务发展相比,无论是在业务数量,还是在业务质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经营理念落后,市场竞争意识差,盈利观念淡薄,对表外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缺乏动力,没有形成对表外业务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二)分业经营限制,金融市场欠发达
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商业银行在涉及证券、保险业务领域时不能提供相应的综合理财业务。分业经营极大地限制了表外业务的拓展空间,割裂了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受到很大的局限。
我国金融市场相对不发达,企业债券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在规模,流通机制等还都很不完善;股票市场虽历经改革,有所发展,但仍存在市场分割、投机严重等问题;金融衍生产品中的担保类、承诺类等表外业务与企业债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的兴衰高度相关。而更高层次的表外业务如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服务等要以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为依托。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的欠发达严重阻碍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三)发展规模较小。业务品种单一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规模较小,业务品种较为单一,其表外业务规模一般只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很低,表外业务品种也主要是一些传统的服务性和风险性业务,如备用信用证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等与贸易服务密切相关的金融服务业务。在咨询业务方面,也仅开办了查账等简单的服务业务;而为企业担当财务顾问、投资顾问,为公司的合并、收购、重组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业务则涉及很少。各类担保、贷款或投资承诺、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等新兴表外业务未得到有效开展。
从管理上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的发展上,从上到下缺乏主管机构和总体规划,缺乏明确的业务范围和发展目标。从政策法规看,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存在重表内轻表外的现象,十分缺乏配套的政策法规,表外业务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同时缺乏自上而下的激励与规范,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整体发展。
(四)技术力量不足。缺乏专业人才
(一)银行信用风险的类型
银行信用风险按来源分为三种,即银行自身信用风险、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和银行投资信用风险。在这三种信用风险中,银行贷款信用风险最大。
1.银行自身信用风险
银行自身信用风险又称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清偿债务,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发放贷款或不能正常在金融市场上融资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二是银行负债的流动性。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银行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如果银行不能筹集到资金,就不能满足提款和贷款的需要,就有可能造成挤兑风潮甚至导致银行倒闭。可见,银行自身信用的高低或流动性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银行自身的信誉,而流动性的大小主要是由资产负债结构状况决定的,所以,银行自身信用风险是银行信用风险的一种重要形式。
2.银行贷款信用风险
银行贷款信用风险,是指银行发放的贷款,贷款人不按时归还本息或过期不归还而使银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银行发放的贷款因此而成为呆帐、坏帐,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包括赔本风险、赔息风险、赔利风险。银行贷款信用风险主要根源于借款人风险,这是信用风险最主要的形式。
3.银行投资信用风险
银行投资信用风险,是指银行进行证券投资所产生的信用风险,即由于证券发行人到期不能还本付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主要受证券发行人的经营能力、资本多少、事业的前途和事业的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政府债券信用风险小,而政府债券中,中央政府债券几乎不存在信用风险,地方政府的债券则次之。与政府债券相比,企业发行的债券信用风险一般要大些。企业规模大、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债券比小企业的债券信用风险要小些。
(二)银行信用风险的特点
1.银行信用风险存在的广泛性
银行信用风险是广泛存在的,因为只要是经济行为实施的过程中遇有其他的经济主体,无论与之交易、竞争或是合作,都有可能由于对方信用程度的变化而对自身的经营状况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直接与对方信用程度相挂钩的风险不仅在资产业务中有,在负债业务、中间业务中同样也可能有。不仅表内业务中普遍存在,表外业务中也十分突出。所以,银行信用风险涉及面很广,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2.银行信用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在银行业务活动中信用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为规避、防范银行信用风险,避免因信用风险的发生给银行经营带来经济损失,在开展每项业务时,必须对对方的信用程度加以评估判断。这不仅是银行业成功运作的经验之谈,也是金融市场激烈竞争,防范金融风险所迫。
3.银行信用风险存在的政策性
银行信用风险存在具有政策性倾向,因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信贷政策的调整会造成贷款呆滞、呆帐难以收回。例如,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能促使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兴起,同时也使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关闭、停产或转产。所以,国家政策变化对银行信用风险影响很大。
(三)我国银行信用风险存在的原因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性差,不良贷款比重大,并且有较大的隐蔽性。由于各种原因,有的银行机构不原过多暴漏自身的信贷风险问题,通常采用借新换旧的方法来掩盖,所以实际的不良贷款的比重比帐面上反映的要大的多。还有贷款投向结构不合理,资金主要投放于回报率低,亏损多的工农业传统产业和高风行的房地产业,加大了损失的可能性。
2.银行信贷资产流动性差,周转缓慢,资金被企业长期占用 。我国很多企业自有资金少,生产资金几乎完全靠银行贷款支持。信贷资金被企业长期占用,大部分转化为企业的铺底经营资金。从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关系来看,非金融企业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远高于其存款余额,反映出企业必然长期占用银行资金负债经营。
3.银行信贷资金赢利性差,筹资成本上升,经营亏损,发展能力不足。国有商业银行过度追求规模扩张,机构和人员总数不断增加,成本上升,经济效益相对下降。2008年国家为了刺激内需下调了利率,而且存贷款利差表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使银行的赢利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4.银行资本金充足率低,防御金融风险能力弱,缺乏竞争力。银行资本金不足,直接影响到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能力,影响到在金融危机中的应变能力。其表现为,一方面银行过度追求贷款规模,金融资产增长快于实质经济增长可以支撑的水平,反映出金融虚假增长过快。另一方面,随着信贷资产业务的扩大,风险度增加了,而银行资本却未得到相应的扩充,在数量上和结构上都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
二、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一)银行贷款风险识别
现在我国银行推广实行五级分类管理的方法,其基本宗旨是以风险为依据对贷款进行分类。五级分类法的具体内容如下:
1.正常:借款人能够严格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偿还本息。
2.关注:尽管目前借款人没有违约,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其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的主客观因素,如果这些因素继续存在,可能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产生影响。
3.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的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借款本息。
4.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借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和担保,也当不住发生一定的损失。
5.损失: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程序之后,贷款仍无法收回。
五级分类法客观上要求银行经常地关注借款企业的经营情况,收集有关的财务信息并认真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以便更多地介入企业的管理和监督。而且风险覆盖的是借款从发放到帐面消失的整个生命周期,无论贷款是否过期,都要监控,因此有预警的作用。五级分类法要求贷后管理制度化,一笔贷款,从发放之日起,就要连续监控,根据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变化将其划分为适当的档次,并且采取措施催收,在必要时停止向同一贷款人发放新的贷款。
(二)银行贷款风险的评估
1.标衡量法。这种方法主要包括银行类指标和企业类指标。银行类指标包括:有问题贷款与全部贷款比率,过期贷款与全部贷款比率,“两呆”贷款占全部贷款比率,这些比率越高,说明有问题的贷款越多,贷款风险越大。企业类指标的作用主要是对贷款企业经营风险程度、风险承担能力和贷款偿还能力进行测定。企业类指标主要包括:企业资产负债率,应收帐款周转率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得出对该企业的综合评价,然后决定是否给该企业贷款或给贷多少款。
2.数学分析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不同贷款方案之间风险大小的比较,确定银行最优贷款方案。这种方案主要采用风险型决策,即各种备选方案所需条件不都是已知的,而且每一方案的执行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各种结果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存在着风险,称为风险型决策。
(三)银行贷款风险防范策略
1.规避银行贷款风险。规避银行贷款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拒绝或退出有风险的经营活动。规避银行贷款风险的主要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采用避重就轻的投资选择原则,即在多种可供选择的信贷机会中权衡,择优选择风险较小的企业并与其他风险小的企业采取区别对待的措施,避免把贷款投入到高风险企业。另一方面对贷款申请人以理拒绝,当贷款业务风险较大时,只有拒绝才能避免风险。不过在面对客户时要讲究策略,使之明白高风险贷款不仅使客户自己的事业受到损失,也给国家、银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预防银行贷款风险。风险预防是处理贷款风险时一种最常用的方法。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存在的问题,预防信贷风险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建立和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即建立资产监控预警系统,在已有资产监控指标考核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两大监控组织系统。一是由信贷、会计、稽核、人事、档案、法律及行政部门参与的监控组织系统,进行内部管理和监控。二是建立一套监控预警系统,实行动态监测,对有风险的贷款先列入风险预报再予受理。
第二,重点完善“三查”制度。“三查”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这是贷款发放的风险防范机制,它与贷款风险预警机制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相辅相成,能很好的预防贷款风险的发生。
3.补偿银行贷款风险。银行要建立补偿贷款风险措施,一方面可以建立银行贷款风险准备金提留制度,另一方面可以建立风险联保基金,建立贷款投保机制,当发生信贷资产风险较大时,可以利用法律手段对造成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法律责任者提出相应的措施。
4.分散银行贷款风险。对银行贷款采取分散策略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其基本途径,一是实现资产结构多样化,即尽可能选择多种多样彼此相关系数极小的资产进行搭配,使风险降低。二是设法与客户有关的其他单位共同承担风险或者组织银团贷款,把本来由一家银行承担的风险分由几家或多家银行共同承担。
5.转移银行贷款风险。银行贷款风险转移就是指银行以某种方式将信贷风险转给他人承担。主要方法有:
第一,实行企业财产保险制。即贷款时要求企业对本企业所有财产投保,当企业倒闭时,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第二,向担保抵押单位转嫁。对所有贷款必须有信用好的单位作担保,当贷款出现风险时,由担保单位负责偿还。
第三,推行企业股份制向股东转嫁风险。也就是说,企业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所需资金,一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另一部分可以发行股票向社会筹集资金,以降低风险。
(四)银行自身信用风险的管理策略
1.提高资本充足率,预防银行自身信用风险发生。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使资本金的构成发生了变化,不仅有国家注资,而且还通过银行内部积累和银行外部筹集等途径增加资本金来提高资本充足率。银行通过外部筹集增加资本金的方法主要有发行股票、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
2.调整不合理的资产结构,防止银行自身信用风险的发生。这是指要使银行的资产负责结构符合规定的指标体系,以确保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三者均衡与协调。
(五)银行投资信用风险的管理策略
1.品种、质量、对象分散法。银行证券投资的主要品种是证券、政府债券、股票。而对质量较低收益较高的公司债券投资,则必须把债务人可能不按照约定偿还债务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多样化组合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投资对象选择上,应尽量避免与贷款业务重复,如银行购买本行供款户的债券或购买债券后企业经营不善不能按约偿债而向银行申请贷款,因而风险增大。
2.期限分散法。期限分散法主要注重证券到期年限的分散性,分散期限的方式主要有“梯形投资法”。“梯形投资法”就是把全部资金平均投放在各种期限证券上,其金额相等,并按年限长短排成阶梯形式,当期限最短的证券到期后,银行在用到期的资金购买期限最长的证券,而且金额数量上基本相等。但是,当短期利率上升而短期证券价格下跌时,银行把到期收回的资金购买短期证券。当短期利率下跌,短期证券价格上升时,再出售短期证券,购买长期证券。这样银行持有的证券期限结构具有梯形特色,即能增加银行收益,又能提高银行资产流动性。
[关键词]美国,流动性过剩,次贷危机,商业银行,博弈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从简单的信贷危机演变为波及面更广、涉及主体更多的“次级债风波”。令我们震惊的是,这次危机对那些国际上实力雄厚和管理先进的大型金融机构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花旗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同样未能幸免。无论是商业银行理论研究者还是实际经营者,对此都深感困惑。但是,从商业银行视角系统地剖析,尤其是在解释为什么花旗等国际大型商业银行也深陷次贷危机方面,目前相关的学术研究并不多见。我们力图从流动性过剩这一视角,剖析该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过度竞争和经营模式变化,探讨商业银行风险与收益的博弈机理,试图从中发现商业银行风险不断积累的原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一、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过度竞争导致信用风险快速膨胀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流动性不足会引发商业银行挤兑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商业银行破产。而银行流动性过剩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影响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和模式,容易导致过度竞争。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为缩减滞留在体内的过剩资金,往往盲目地追逐大户,非理性地降低贷款条件和贷款利率,容易放大银行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最终对银行的经营产生不良的影响。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及其危机正是美国银行业过度竞争的结果。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刘克崮,2007),但是真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是在2l世纪初。尤其是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美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0~2004年,连续25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并从2003年6月26日~2004年6月30日期间保持了1年多的时间。美国的长期低利率政策导致了流动性过剩,造成了美国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繁荣,推动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过度竞争。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过度竞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竞争者纷纷进入市场。为了争夺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一些国际投行纷纷大举收购中小银行和住房抵押贷款公司。2003年汇丰控股收购国际住房公司,2006年德意志银行收购IT抵押贷款公司,以及摩根士丹利、美林、萨克森资本管理公司分别对贝尔斯登、第一福兰克林、安可信贷公司的并购,都是为了迅速进入美国房贷市场(金季,2007)。同时,受高额的利润回报所驱动,贷款经纪人队伍增长迅速。二是贷款标准越来越松。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多,可贷对象少,于是大胆创新贷款品种,竞相放宽房贷标准。美国次贷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房贷品种,例如,只付息贷款、3年或5年可调整利率贷款、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等。更有甚者,由于房贷市场竞争激烈,无首付、只付息、可调整利率等诱惑性利率不仅用于次级贷款,甚至发展广泛用于次优级、优级房贷。2005~2006年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中有50%具备上述“创新”特征(金季,2007)。结果,拿不出收入证明或抵押品不足的家庭也拿到了贷款。
过度竞争使得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快速膨胀。为积极争抢优质客户和降低风险,一些金融中介机构开始运用成熟起来的资产证券化工具,拼命降低融资成本,采取低息战略展开恶性竞争。结果,整个市场的定价机制被扭曲,差异化高质量服务的成本根本无法通过利率调整来负担,信用风险也就越积越大(孙立坚、彭述涛,2007)。在宏观经济较为有利的情况下(房价上涨,利率下调等),过度竞争导致的“信用风险膨胀”问题就暂时被“虚假的繁荣”所掩盖。但是,这种过度竞争下外延式的发展方式存在致命弱点,那就是无法抵挡系统性风险的冲击。一旦利率上升或楼价下跌,借款人的套利活动就无法获益,金融机构的资金链也很容易断裂,风险随之而来。
二、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发生的新变化带来了新风险
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一是存款的持续增长和信贷增长的乏力,导致银行的利差收入明显下降。二是流动性过剩和长期的低利率使传统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非常低,甚至出现货币市场主要投资工具利率和存款利率倒挂的现象。在追求盈利动机的驱使下,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和模式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信贷模式新变化
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美国商业银行信贷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寻求高收益的同时也面临较高的风险,具体体现在银行的贷款对象、贷款品种和贷款运作模式等方面。
1.贷款对象日趋多样化。商业银行积极开拓零售业务,甚至把那些不完全符合信贷标准的个人客户也纳入到服务范围里来。同时,还积极给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对冲基金、渠道公司和结构性投资公司等发放贷款。这些公司通过股权质押或债券质押,从银行获取大量资金。
2.贷款品种出现了新变化。近年来,金融机构针对次级贷款申请者大多收入水平较低的特点,开发出包括可调整利率贷款在内的多种新贷款产品。
3.贷款运作模式出现了新变化。目前,金融市场上的一个结构性变化是新交易模式占比越来越大。以往,银行发放贷款大多将贷款资产留存于本行表内账户。如今,特别是那些大的、活跃的国际化银行,越来越多地转向“原生—分销”模式,即先发放信贷资产,再把它们卖出去,通常是卖给银行体系外的投资者。通过转让信贷资产,银行又为发放新贷款创造了空间。
(二)投资模式的新变化
美国流动性过剩和长期的低利率使传统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非常低,因此商业银行多余的资金纷纷流向高收益的证券或“另类投资”(如次级房贷)等金融衍生品。
1.证券投资。美国的银行可以投资的证券种类较多,包括政府债券、政府机构债券、市政债券、按揭抵押债券、资产抵押债券、股权投资等等。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美国商业银行纷纷调整证券投资结构,按揭抵押债券等投资占比逐渐增加。目前,美国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美联银行等银行都将投资重点放在按揭抵押债券市场,大多银行的按揭抵押债券投资量都占到证券投资总额的80%左右。除了按揭抵押债券投资之外,美国商业银行还投资各类资产抵押债券,包括信用卡应收账款、房屋贷款、汽车贷款等等。截至2006年年末,在上述几家美国的银行中在资产抵押债券领域投资占比最高、金额最大的是花旗银行,其比例为10.52%,金额为270.9亿美元(胡斌,2007)。这也为2007年爆发的次级房贷抵押债券事件中花旗银行遭受重大损失埋下了伏笔。
2.“另类投资”。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资产长期的低收益迫使华尔街寻找比传统投资回报更高的品种,“另类投资”应运而生。所谓另类投资,指传统的股票、债券和现金之外的金融和实物资产,如房地产、证券化资产、对冲基金、私人股本基金、大宗商品、艺术品等,其中证券化资产就包括了以次级房贷为基础的债券以及这些债券的衍生金融产品。在美国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如花旗银行设有专门的另类投资部门。以花旗银行为例,2007年年末其另类投资部管理的资产共592亿美元,其中自营105亿美元,代客487亿美元。
三、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的收益与风险博弈
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在资产价格重估泡沫中权衡好收益和风险,权衡好发展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经营和管理风险的企业,商业银行始终在与监管机构和市场进行着博弈,始终在平衡风险和收益的过程中决策。
(一)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的博弈
作为世界上风险管理最先进和完备的金融机构,美国大型商业银行不可能不知道次贷及其衍生品投资的风险。明知次级贷款有风险,明知另类投资风险高,为什么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仍长时间地乐此不疲?其中一个原因正在于“格林斯潘期权”。期权相当于一种担保机制,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错误由别人承担后果,显性或隐性的担保引起投资者行为的异变,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不怕另类投资出问题,到时美联储不会不管”,在这种信念支配下,美国商业银行集体“绑架”美联储,因此更加大胆地卷入高风险的投资活动。
(二)商业银行个体与市场的博弈
按照行为金融学的分析,金融决策的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下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单个银行经营决策层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追求时尚与盲从心理便是最突出的特点。这种“从众心理”也称“羊群效应”。在“羊群效应”的驱动下,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和风险控制往往会出现认知偏差或选择偏好。因此,单个商业银行要与整个市场和潮流博弈,可能会承担更大的风险,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耐心。
(三)商业银行收益与风险的博弈
在与监管机构的博弈中,商业银行很容易产生“道德风险”,追求高收益、高风险的客户和业务;在“羊群效应”的驱使下,商业银行很容易扭曲决策标准,放松信贷条件和要求。除此之外,美国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董事会结构和薪酬制度安排容易导致金融家更富冒险精神,更偏好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成功了,不但可以带来很高的收益,而且可以带来个人成功荣誉;金融创新失败了,金融家还可以换个单位继续工作。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传统金融资产收益率逐渐走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不断繁荣,商业银行在收益与风险的博弈过程中,往往容易放松风险管理的标准。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贷准则。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金融机构为了逐利而不惜降低借贷标准。面对房价不断上涨,贷款人重点考虑抵押住房的市场价值,而忽视住房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亦即借款人自身的偿付能力。面对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贷款人重点考虑抵押债券或股权的市场价值,而忽视了对冲基金、特殊投资实体、证券公司等借款者的杠杆风险和信用风险。一旦利率提高,一旦市场流动性抽紧,这些抵押物的价值将急剧下跌,甚至存在流动性危机,从而给银行带来巨大风险。
2.防火墙原则。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理应建立防火墙,但是,在实际执行中,防火墙原则常受到冲击,美国的商业银行就是如此。商业银行为其投资银行部门开展的资产证券化、次级债券承销、杠杆融资等业务提供信用增级或贷款担保等,在投资银行部门赚取大量利润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业务自身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此,证券化分散出去的风险,又通过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承销、担保、信贷额度、融资承诺等表内外业务,重新回到了商业银行体系内。
3.全面风险管理原则。随着金融市场之间的不断融合和各种业务的相互关联,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相互交叉和影响,跨市场、跨行业的风险更为突出,表内、表外业务风险相互影响甚至转移。因此,以信用风险为主的风险管理应向涵盖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转换,这要求商业银行从风险管理文化、风险战略定位、组织结构、治理结构、管理技术等方面做好风险管理。事实上,美国次贷危机的暴发说明,即使是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卷入次贷危机的金融机构,拥有非常强的风险管理技术,也曾经成功地抵御了很多的风险,但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在收益与风险的博弈中,仍然功亏一篑,教训十分深刻,值得我们引以为鉴。
四、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借鉴
尽管我国目前并没有次级债市场,但是不可否认我国宏观经济环境与美国这几年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虽然国家在今年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一部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面临压力。但宏观调控不可能长期持续,总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趋势并未逆转。
目前,流动性过剩和较低利率环境推动下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汇率制度、利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都会增加汇率、利率和资产价格的波动幅度;商业银行改制上市所带来的盈利压力,大力拓展信用卡业务、消费信贷业务和小企业业务,同质化趋向下出现过度竞争;我国金融管制的逐渐放开,商业银行纷纷朝着综合化经营方向迈进,积极开展基金业务、投资业务、保险业务和投行业务等;一些商业银行的内部激励机制也会导致经营者或业务人员的道德风险。上述这些因素都会驱动商业银行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如果内部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容易造成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和膨胀。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如何平衡好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研判,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动
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产业周期性变化。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美联储从2004年上半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新一轮的升息周期,大幅提高了抵押贷款成本,使美国房地产市场由盛转衰。尽管中美经济结构完全不同,但国内房地产业近年来的过度繁荣及我国的宏观货币政策与美国都有几分相似,需要引起我国商业银行的高度关注。
为防止我国经济增长过热、投资增长过快,我国从2003年9月开始至2008年3月,共1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6%上调到16.5%,达到历史最高。同时,从2002年2月至今,共12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5.31%上调至7.47%。与此同时,我国的流动性依旧过剩,投资增长和外汇储备增加还比较快,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资本市场波动加大。2008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信贷规模控制,按季控制,严控商业银行信贷增长速度和投向,宏观调控形势趋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从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关注政策变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重视房地产价格波动带来的潜在信用风险。
(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的不审慎。银行为了逐利,不惜放低借贷标准;机构投资者,特别是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本应履行谨慎义务的受托人,为了追求收益,不惜降低风险溢价,参与对冲基金等高风险投资,这些不审慎的行为导致了危机的形成,并加剧了由此造成的损失。目前,在我国流动性依旧过剩,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仍处于高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极易出现追求利润、忽视风险的非审慎的经营行为。一旦市场形势出现扭转,可能对银行的持续经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三)在发展住房按揭贷款的同时,高度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
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很快,隐含着一定的风险。截至2007年10月,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达4.69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总余额的18.02%。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达1.76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2.6万亿元,并且呈加速发展趋势。
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升的时期,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优质资产,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违约率较低,一旦出现违约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获得补偿。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购房者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低于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冲击。再加上我国近些年房贷市场发展不甚规范,贷前审查流于形式,贷中向客户提供不合理的便利,贷后疏于跟踪管理的现象也很常见。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进一步健全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要严格执行首付政策,适度提高首付的比率;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注重客户信用和偿还能力,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严防信贷风险,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客户和重点机构的监管。
(四)加速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和推广,有效分散信贷风险
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资产的快速证券化催生了美国次级按揭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美国次贷危机的传递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从另一方面看,次级住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有效剥离了商业银行等贷款机构风险,把风险转嫁给了证券的购买者,降低了银行业的系统风险。在我国,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程度很低,其潜在不良信贷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体系之中。同时,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占比过大,一旦住房按揭贷款出现违约,聚集在银行体系内的风险就会爆发,从而可能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震荡。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积极尝试资产证券化,以分散银行体系的风险。
(五)在加强优质大客户服务的同时,切实做好风险防范
由于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发展相对滞后,存贷款利差仍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主要盈利来源。在多余资金运作难以改善商业银行的收益甚至难以弥补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时,为了保证业务增长和一定的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在“羊群效应”的驱使下,就会存在竞相追逐大客户和优质客户、非理性降低贷款条件的冲动。由于优质大型客户可以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公司债和中期票据等方式筹措资金,这更加剧了银行间的竞争。结果,不问贷款资金用途、降低贷款发放标准和要求的现象可能难以避免,从而导致客户违规使用贷款资金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这些都无疑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集团客户风险和政策风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在做好优质大客户的维护和营销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风险防范,密切关注政策风险和集团客户风险。
(六)在加快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是改变传统单一的经营模式,鼓励、支持产品创新,调整金融产品结构,疏导流动性;积极进行业务创新,开发包括资产证券化、信贷替代等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发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进一步拓展商业银行利润空间,创造能够连接不同市场的产品,将存款和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的收益挂钩。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的同时,还应加强风险控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切实建立防火墙,尤其要加强对跨市场、跨行业风险的防范。
关键词:公允价值 相关性 研究方法 影响因素
一、公允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模型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孰优孰劣一直是财务会计报表领域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ASB)的主席Robert Herz指出:公允价值是最具有相关性的属性。然而,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士反对引人公允价值计量,认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必须以可靠性为前提,不可靠的信息是不相关的。由于公允价值并不具备可验证交易的特点,可靠性不及历史成本,其决策相关性也值得怀疑。鉴于上述争论,许多学者都试图依靠实证研究来证明公允价值相关性这一问题。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公允价值的相关性是指公允价值信息在解释股票回报率差异方面的能力,其中能较为恰当地检验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的研究模型通常是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二者均从Ohlson(1995)模型演化而来。价格模型的理论依据是基于企业权益的市场价值等于企业资产减去企业负债的假设,因此在Ohlson(1995)模型的基础上同时引入净资产与会计盈余两个变量,以揭示会计盈余和净资产在股票定价中的不同作用,从而反映公允价值估计的增餐信息含量。由于价格模型具有规模影响,因此其解释变量均采用每股数以降低公司规模的影响:收益模型是把Ohlsnn(1995)模型的应用从损益表扩展到资产负债表而得到的。收益模型的优势在于它是一阶差分后的模型,但该模型的问题在于会计收益的解释能力会很低。罗胜强(2007)把净收益按是否包含投资证券的投资收益为标准分割成两个部分,测试其与企业股票同报率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检验投资证券公允价值投资收益的增量信息含量。Kothari和Zimmerman(1996)建议同时使用价格模型与收益模型,这也成为类似研究的通用方法。Francis和Schipper(1999)对1952-1994年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变动趋势同时运用这两种模型进行研究,使用价格模型的回归结果发现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呈逐年增强趋势,而使用收益模型则发现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下降,其结果差异归因于各年度样本中股票收益方差的变化。在Barth和Clinch(1998)、Ahillly等(2002)、邓传洲(2005)、罗胜强(2007)的研究中也同时采用了价格和收益模型。
二、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程度
(一)公允价值不具有相关性1991年底以前,公允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金融资产,大多数研究结论相同。如Beaver和Landsman(1983)按照FASB先后颁布的SFAS 19和SFAS 33,检验了关于石油天然气所披露的重置成本信息,发现历史成本下的收益信息比现行成本和重置成本下的收益信息更相关。Magliolo(1986)调查了1979-1983年的公司样本,并未发现RRA信息可以较投资咨询公司提供更相关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的市场价值信息;Harris和Ohlson(1987)的研究同样发现历史成本较RRA信息对资产的市场价值具有更强的解释力。Nelson(1996)对1992-1993年美国最大的200家商业银行的研究发现,贷款、存款、长期债务与表外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异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Barth、Beaver和Landsman(1996)也发现存款与表外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Eccher、Ramesh和Thiagarml(1996)以相同的数据检验了公允价值信息与历史成本信息相互替代或互补的关系,结果表明历史成本信息能在绝对量和增量上提供更多的价值相关性信息。Khurana和Kim(2001)研究了美国的银行控股公司(BHC)从1995-1998年所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发现若BHC规模较小或没有分析师跟踪,贷款和存款的历史成本比公允价值更具有信息含量。这可能是因为贷款和存款没有活跃的市场,BHC估计公允价值时更为主观。
(二)公允价值具有弱相关性Berth(1994)检验了美国银行二十年间关于证券投资收益的数据,其研究发现由于对所用的估计模型非常敏感。投资收益的公允价值不会一直拥有很强的增量解释力。因此,基于公允价值的投资收益对投资者而言只具有较弱的相关性。Petroni和Wahlen(1995)对1985年至1991年间56个美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研究发现,投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如流动性较强的交易型证券(如国债)的公允价值具有很强的价值相关性,而缺乏流动性的投资(如公司债和市政债)只有较弱的解释力。Etcher等人(1996)发现在金融类上市公司中,公允价值的披露与公司估值相关性较小,这可能是受到模型和年份选取的影响,使得公允价值的披露与公司估值间存在的联系要远小于历史成本与公司估值间的联系。Nelson(1996)的研究显示虽然投资性证券的公允价值相对历史成本具有增量的解释力,但在控制了净资产回报率(ROE)和账面价值增长率之后,投资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信息就只有较弱的相关性了。Khurana andKim(2003)以美国银行1995-1998年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公允价值的信息含量。其研究表明受公司规模和信息环境透明度的影响,公允价值的信息含量不一定比历史成本好。特别是当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时,所估计的公允价值信息更是缺乏相关性。Nissin(2003)的研究也发现,银行管理当局对某种金融工具的操纵能力越强,这种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估计表现出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越弱。
(三)公允价值具有强相关性在非金融资产计量方面,如Bell(1983)认为收益与石油天然气的重置成本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Buhlitz(1985)、Murdoeh(1986)、Haw和Lustgarten(1988)的研究发现,以前对非金融资产的研究大多数都存在模型设定错误、忽略相关变量以及计量误差等问题,消除这些问题后,其实公允价值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而在金融资产计量方面,同样有相当多的研究证实公允价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如Barth(1994)的研究发现虽然证券投资收益的公允价值相关较弱,但投资性证券的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解释力更强,计量误差也更小,这说明投资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信息具有更高信息含量。Ahmed和Takeda(1995)选取了152家上市银行控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市场反应,发现把表内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敏感度作为解释变量纳入模型后,未实现投资损益对银行股票的回报率有显著正相关。在不考虑资本充足率或资产报酬率很低的情况下,已实现投资损益对公司的股价有影响,其公允价值相关性也较好。Baah等(1996)的研究表明证券投资、贷款与长期债务的公允价值估计都
具有价值相关性,尤其是贷款的公允价值对股价的解释能力显著优于历史成本,且其相关性会随着银行监管资本的提高而增强,随后研究又证实,在银行业务越健康、投资者和银行经理对公允价值披露越熟悉,估值技术越先进时,公允价值信息解释股价的能力将越强。Pfeiffer(1998)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银行可以利用历史成本模式下不确认的未实现损益进行盈余操纵,但表外项目的市值可以从附注信息中的资产估计值得到反映,说明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具有相关性。Carroll(2002)研究了1982-1997年间的143个美国封闭式基金公司,发现公允价值信息对股价的解释力显著增加,股价和投资性证券的公允价值正相关。从国内研究来看,邓传州(2005)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B股市场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公允价值披露显著地增强了每股收益对股价和市场收益率的解释能力。此外,王跃堂、周雪、张莉等(2005)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按公允价值计量和调整后的减值数额能真实反映长期资产未来收益能力,从而证实了公允价值具有信息的相关性。但邓传州(2005)也发现在历史成本的账面值基础上,证券投资账面值的公允价值调整额没有相关性,而持有利得(收益)与股票收益率之间有较弱的增量价值相关性。
综上所述,对于公允价值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国内外学者基于成熟资本市场中数据开展的实证研究已取得了大量成果,其结论并不统一,甚至相互冲突。可见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并非一个简单的是与否的问题。由于公允价值反映的是企业资产或负债的现时信息,其相关性程度必然会受到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的有效性、公司规模、审计质量、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性、持有目的和管理意图、公允价值的可靠性、资产和负债项目的性质以及信息成本等。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即使是同样的公允价值信息,其相关性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三、公允价值相关性影响因素
(一)市场有效性围绕公允价值相关性展开的实证研究主要是检验股价(或股价变化)与特定会计数字之间的关系,而有效市场是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假设条件。由于投资者必须依赖获取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信息的有用性不仅取决于信息本身的准确程度,更重要的取决于市场价格是否已反映了这些信息。因此,市场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所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从现有研究结果来看,国外属于半强式有效的资本市场,而中国市场还处于弱式有效的程度,所以国外市场的公允价值相关性应该优于国内。
(二)企业规模一般认为,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应该对公允价值做出更精确地估计,并提供更可靠、价值更相关的公允价值信息。如Khurana和Kim(2001)认为越小的银行控股公司,其净贷款和长期债务中的公允价值信息含量越少。但从市场反应来看,规模越大的公司受到的关注越多,投资者在某项公告前获知相关信息的机会也越多,信息含量也越丰富,因此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所造成的市场反应就会比较小,信息相关性程度也会较差。反之,小企业所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应更相关。如Petroni和Wahlen(1995)、Etcher(1996)的实证研究中以总资产作为企业规模的替代变量,从市场反应的角度证实企业规模影响着所披露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可能应该重新考虑不同规模企业所对应的不同披露标准。
(三)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程度一般而言,当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存在较大差异时,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会导致更大的市场反应,从而使所披露信息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但如果市场投资者把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较大差异看作是公允价值披露不真实和不准确的结果,那么公允价值信号很可能被投资者忽略,从而丧失其相关性。如Daniel(2002)的研究表明此影响因素在投资性证券和长期债务中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当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较明显时,投资者不会重视所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
(四)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面临财务困境的企业,其管理层具有更强的动机通过各种方式隐瞒或者至少是延迟坏消息的。并导致投资者难于判断公司前景和权益受损。因此,一个有效的市场环境应该考虑到这种企业动机,特别是对于财务状况较差的企业,所披露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会大打折扣,市场反应相对于此类企业来说也不会很强烈。如Barth(1996)曾以企业的总资产比率作其财务状况的替代变量来进行研究,发现银行业务越健康,公允价值信息解释股价的能力将越强;同样Daniel(2002)也证实银行的财务状况不但会影响贷款的公允价值披露的可靠性,而且与净贷款的公允价值披露具有显著相关性。
(五)审计质量注册会计师以及企业内审机构的审计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保证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审计质量也是公允价值相关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如Deangelo(1981)在研究审计质量与公允价值会计的关系中发现,审计质量与净贷款的公允价值披露是正相关的。
(六)信息成本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每个期末都要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作认定,这种要求会使企业陷入成本效益问题权衡的“两难困境”。信息成本的限制很可能导致企业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缺乏可靠性,从而影响其相关性。
(七)管理层意图如果上市公司管理层蓄意造假或者具有很强的操控意图,那么公允价值可能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因此所披露的信息更值得让人怀疑。投资者一旦察觉这一意图,就只会给予公允价值信息有限关注。如Barth(1996)的研究证实了由于贷款的公允价值估计具有主观特性,易受管理层的操控,因此缺乏相关性,Nissin(2003)也有同样的发现;邓传洲(2005)认为由于管理操纵导致公允价值计量误差,投资者对证券投资账面值的公允价值调整额只给予有限的关注,因此缺乏增量信息含量。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创新;內部控制
一、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专业化优势较为突出,便于分散风险,而这一点亦导致了监管协调中深层次的问题,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来自混业经营、金融创新、网络金融的挑战,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一)监管目标不够明确。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目标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宏观目标,借助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币值稳定。而金融监管的目标较为具体,突出强调保护存款人利益和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1986)、《金融机构管理规定》(1994)和《商业银行法》(1995)的内容看,我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金融监管既要保障国家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又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保障平等竞争和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这实际上是将金融监管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等同看待,强化了货币政策目标,弱化了金融监管目标,从而制约了金融监管的功效。
(二)金融监管独立性不够。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规定:促进有效银行监管,必须具备稳健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有效的市场约束,高效率解决银行问题的程序以及提供适当的系统性保护机制等基本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下,参与银行监管的各个机构要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应享有操作上的自和充分的资源。我国银监会作为国务院下属机构,在业务操作、制定和执行政策、履行职责时,较多地服从政府甚至财政部的指令。银监会分支机构在实际监管中很难不受地方政府的制约,当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触动地方政府的利益时,地方政府往往对监管机构施加压力,从而弱化了监管作用。
(三)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性差。从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来看,我国基本上属于分业监管模式。但是,这些部门的职责缺乏严格的界定,相互间缺乏协调。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导致监管过程脱节,多头、分散,使监管环节出现诸多漏洞。
(四)金融监管措施不力。从金融监管手段看,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金融监管以计划、行政命令和适当的经济处罚方式进行。基本金融法律与实际工作的要求相差甚远,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监管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从金融监管方式来看,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是外部监管。由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不健全,自我监管能力极低,金融同业工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在我国也极为少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检查非常少。从金融监管内容来看,我国金融监管中的风险监管几乎是空白,监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机构审批和业务审批上,对金融机构日常营运监管较少,金融监管和稽核也忙于完成上级任务,作用有限。从金融监管标准来看,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检查和评级以及风险管理没有一套统一的具体量化标准,监管行为随意性强。
(五)现行监管制度不利于金融创新。在现行分业监管制度下,银行参与证券业务被限制,一些具有转移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无法在市场立足,影响到证券机构的运作及策略,证券市场表现出很强的短期投机性和不稳定性。
(六)现行监管制度不利于金融业的规模集中。现行分业监管制度,不利于银行业向“全能银行”发展,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于证券、保险的严格限制、融资及投资渠道的缺乏、传统单调的业务品种,加剧了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证券、保险行业竞争力下降。
二、金融监管趋势
(一)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英国的卢埃林教授在1997年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有13个国家实行单一机构混业监管,35个国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25个国家实行部分混业监管。后者包括银行证券统一监管,保险单独监管(7个);银行保险统一监管、证券单独监管(13个)以及证券保险统一监管、银行单独监管(3个)三种形式。受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完全分业监管的国家呈现出减少趋势。
(二)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国际化趋势。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及法制传统的差异,金融监管法制形成了一定的地区风格,影响较大的有两类:一是英国模式。历史上,英国对金融业的监管主要采取行业自律形式,英格兰银行在履行监管职责时形成了非正式监管的风格,不以严格的法律、规章为依据,而往往借助道义劝说、君子协定等来达到目的。二是美国模式,以规范化闻名于世,监管法规众多,为美国金融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种模式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英国不断走向法制化,注重法制建设;而美国则向英国模式靠拢,在不断放松管制的同时增强监管的灵活性。
不断加深的金融国际化,客观上需要将各国独特的监管法规和惯例纳入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之中。双边协定、区域范围内监管法制一体化,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一系列协议、原则、标准等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和运用,都将给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变革带来冲击。
(三)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外部金融监管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相配合往往事倍功半。国外银行经营管理层的内控意识很强,国外商业银行一般专门成立独立于其他部门的、仅仅对银行最高权力机构负责的内部审计机构,并建立了健全的内控制度。近年来,由于巴林银行、大和银行以及住友商社等一系列严重事件的发生都与内控机制的缺陷有直接关系,国际金融集团和金融机构开始重新检讨和审视自己的内控状况,许多国家的监管当局和一些重要的国际性监管组织也开始对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
金融机构同业自律机制作为增强金融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各国普遍重视。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比利时、法国、德国、卢森堡、荷兰等国家的银行学会和某些专业信贷机构的行业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监督作用。各国都比较重视金融业工会组织在金融监管体系中所起的作用。
(四)金融监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增强,各种风险在国家之间转移、扩散不可避免。金融国际化要求金融监管的国际化。因此,西方各国致力于国际银行联合监管,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的《巴塞尔协议》统一了国际银行的资本定义与资本率标准。各种国际性监管组织也纷纷成立并进行合作与交流。各国对跨国银行的监管趋于统一和规范。
三、改善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路
(一)由人民银行牵头建立金融稳
定协调机制,协调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监管工作,使其监管向功能型发展。人民银行要成立“金融协调委员会”,通过立法使金融监管联席会议法制化。“金融协调委员会”可以对三个原有的监管机构进行整合,其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研究银行、证券、保险监管中的重大问题,定期磋商,及时交流监管信息,界定业务交叉中的监管职责,解决分业监管中政策协调和配合问题。
(二)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应能够涵盖所有的金融业务,具有严密性、配套性和协调性。尽快制定已经出台金融法规的实施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针对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问题,以法律形式明确接管的具体程序及具体措施,明确金融机构的解散原因和程序,金融机构合并、分立、破产清算的形式、条件、程序及法律后果,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改进监管方式。目前,发达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风险目标监管,其核心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专业知识和信息,判断最新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领域,及早发出预警信号。我国的金融监管方式也应由过去粗放式监管向风险目标监管转变:由单纯的业务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并重、以风险性监管为主的方向发展;由单一的现场检查,向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督相结合、以非现场监督为主的方向发展;由传统的手工检查,向手工检查和现代化的计算机检查互补、以计算机检查控制为主的方向发展;由对金融违法的事后管制,向事前防范、正确引导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将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有机结合的方向发展。在我国的金融监管中,非现场检测和现场检查都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由于宏观经济环境、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机构自身行为的影响,非现场检测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必须尽快建立规范化的非现场检测体系、法律体系和风险监控指标,建立规范化的会计报告制度;利用计算机等先进工具,发挥网络监控作用;尽快实现对风险的事前预警,使非现场监测成为现场检查的目标导向,现场检查成为非现场检测的基本依据。
(四)完善金融监管主体自身建设。我国目前金融业法定监管主体有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为适应后WTO时期的监管需要,应加强监管主体自身建设。一是改进现有法定监管主题的权责制度,塑造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执法权的监管主体,防止地方政府及其他部门的干预。二是加强监管机构的队伍建设,提高监管的专业水平。三是为弥补法定监管主体的局限性,应补充监管主体,建立金融同业工会,借助同业自律补救现有法定监管的不力,以同业公会充实法定监管主体和完善监管,制约和防范法定监管主体权力的滥用。
(五)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只有充分利用各种社会中介力量进行监管,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形成法定监管机构——中介机构——商业银行自律组织的有效监管体系。
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进行金融监管是世界普遍采用的形式,如香港银行公会、美国的基金联合会、台湾证券投资顾问商业同业公会等均属金融行业自律组织。我国金融公会组织尚不健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银行工会在行业内的自律作用可以大大减少国家在金融监督与矫正方面的成本。
内容摘要:形成于政府政策和行业壁垒保护下的我国券商经纪业务经营模式不仅自身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在新形势下还面临诸多挑战,从而使我国券商经营步履维艰,并陷入连续几年行业整体亏损的极端困境。因此,券商要走出经营困境,必须积极对现有的经纪业务经营模式进行转型与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经纪业务经营模式转型与创新
证券经纪业务是我国券商的主要业务,也是我国券商的核心收入来源。据统计,2001—2004年经纪业务收入(包括佣金收入和息差收入)占券商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62%、59%、82%、90%。因此,券商经纪业务经营模式的构建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与其经营环境相适应,关系到券商盈利的高低甚至关系到其生死存亡。
然而,对于我国来说,券商在长期的政府政策保护和行业垄断下形成的经纪业务经营模式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在新形势下还面临诸多挑战,从而使得我国券商经营步履维艰,并陷入连续几年行业整体亏损的极端困境。因此,分析我国券商经纪业务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及其如何转型与创新是目前我国证券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我国券商经纪业务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券商经纪业务模式总的来说是一种营业部模式,有的学者也把此叫做通道模式。之所以说是一种营业部模式,是因为其经纪业务主要是通过证券营业部进行的;之所以又叫做通道模式,是因为我国券商的经纪业务主要是为投资者提供交易通道。然而这种模式是在长期的政府政策保护和行业垄断下形成的,其问题如果说是在过去高度垄断、政府倍加呵护的环境下有所掩盖的话,则在证券市场日益市场化、国际化、金融混业经营的形势下,暴露无遗,其主要表现在:
粗放式经营,成本高
在过去的高佣金政策和行业壁垒的保护下,证券公司只要能够开设证券买卖的证券营业部,就能为其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券商增加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手段就是靠广设营业网点。在这样一种经营理念下,券商的营业网点越来越多。
到2004年,我国券商的证券营业部达到3700多家,营业网点的增加必然增加人员、硬件、管理等相关要素的投入,从而导致经营成本的提高。据业内人士估计,我国平均每家营业部的年费用支出约550万元。
依靠政策生存,自生能力弱
券商经纪业务从理论和西方投资银行的实践来看,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买卖业务,即收取佣金;二是为客户提供与其交易相关的投资咨询业务,即收取服务费用;三是为客户提供高层次的代客理财服务和资产管理服务,即收取服务费用。
我国券商目前从事的经纪业务主要是低层次的买卖业务,经纪业务收入主要是佣金收入,因而券商经纪业务模式又称为佣金模式。这种买卖业务又叫通道业务,即券商为客户提供买卖通道而进行的业务。在过去由于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这种通道是政府给予的,是一种垄断资源,券商仅靠这种垄断资源就能获高额垄断利润,他们不必、也没有自主性去开拓投资银行的其他业务,特别是投资银行的现代业务,如公司理财、项目融资、投资顾问等业务。因而其自生能力很弱,一旦这种垄断被打破,券商的生存就成问题。
经营模式基本相同,缺乏经营特色
目前,我国130多家券商不管是综合券商还是经纪券商,其业务结构、经营内容、盈利来源、盈利方式都基本相同。经纪业务主要是低技术含量的通道业务,而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投资咨询业务和投资理财服务的很少,而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高附加值服务的就更少。
故笔者认为,券商的经营模式是“千店一面”,缺乏经营特色,因而券商之间低层次的恶性竞争、违规竞争不可避免。
消极经营模式,风险大
既然我国券商的经纪业务主要是通道业务,通道业务与市场的兴衰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市场兴望,交易活跃,手续费收入就多;如果市场衰落,交易额就减少,手续费收入也相应减少。而受市场影响比较小的投资顾问等业务基本没有开展,或者其所占的份额很小,这样券商只能被动地受制于市场,在市场面前无可奈何。所以这种经营模式完全是一种靠天吃饭的消极经营模式。
券商的盈利完全取决于市场行情的好坏,如果市场行情不好,券商的盈利就会大大地缩水甚至亏损。自2001下半年以来由于证券市场的持续萧条导致我国券商的全行业亏损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所以这种经营模式的风险大。
委托交易方式较落后,网上交易不发达
投资者还是以传统的网下委托交易方式为主,网上证券交易不发达。网上证券交易是指证券公司通过互联网,为股民提供高速、稳定的实时行情和安全可靠及时的委托交易服务。
网上证券交易作为一种全新的电子交易的方式,与传统的交易模式相比,具有不受时间地域限制、交互性强、服务范围广、成本低、高效便捷等优点,因此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韩国等证券交易的主要方式。据报道,到2003年底,韩国网上证券交易占其交易总额的比例为70%左右,美国约为75%,而我国仅为14.9%,取得网上交易资格的券商只有89家,可见,我国证券委托交易方式比较落后。
我国券商经纪业务经营模式面临的挑战
不仅券商经纪业务经营模式自身存在很多问题,而且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及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趋势的演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券商经纪业务经营模式正面临券商经营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
佣金下调和佣金自由化的挑战
为了降低证券交易的成本、维护投资者的信心、活跃市场交易,以及为了尽快与国际惯例靠拢,应尽快加快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我国政府从2002年5月1日起,取消了一惯实行的、固定的高佣金制,调低券商的佣金收费标准并实施浮动佣金制度。这一佣金政策的改革对我国券商现有的经纪业务模式无疑是个巨大的冲击。因为我国券商绝大部分主要是靠佣金生存的,佣金收入至少占到了券商总收入的50%以上。
佣金下调,肯定会导致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减少。有测算显示,以2001年沪深两市的股票基金成交金额为例,如果按新的佣金收取标准的上限计算,则全行业的佣金收入可减少46.82亿元(不考虑券商以前的佣金返还);而以新佣金标准上限为基准,则佣金下调10%,全行业将减少24.52亿元收入。自2002年起,我国券商由盈转亏,佣金下调不能不算是一个重要因素。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挑战
近几年来,我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在加快,我国证券业和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既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也是走向国际的需要。我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的内容主要有四方面:外国券商可以不通过中方中介直接从事B股交易;外国券商机构设立驻华代表处可以成为中国所有证券交易所的特别会员;允许设立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从事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业务,外资比例在加入时不超过33%,以后3年内不超过49%;加入WTO3年内,允许设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的承销和交易,外资比例不超过1/3。
我国加入WTO后,内资券商一统天下的格局将成为历史,外资券商将纷至沓来,因此,券商的“蛋糕”将面临境外超级投资银行的瓜分。众所周知,我国券商无论在资本势力、管理水平、业务能力,还是在业务经验、人才素质等方面都无
,
法与比外资券商相比。
行业壁垒被打破的挑战
中国券商现有的证券经纪业务模式是在证券行业处于高度垄断状态下形成的,而目前这种行业垄断壁垒正在逐渐被打破,券商经纪业务模式受到各种力量的挑战。由于网上交易的发展,证监会已经允许IT企业涉足证券经纪业务,中国移动甚至已推出“移动证券”业务。
如果我国金融业允许混业经营,对券商证券经纪业务构成最大冲击的是商业银行,因为商业银行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广泛的营业网点和庞大的客户资源,已经具备开展证券经纪业务的技术条件,现在只缺准入规则和会员资格两个条件。此外,新兴的保险业拥有强大的营销力量,保险作为投资的替代品之一,也将给证券业带来较大压力。
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网上金融如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已成为现代金融的普遍发展趋势,尤其在发达国家,网上金融、网上证券交易更是突飞猛进。
而我国网上金融、网上证券交易都比较落后,证券委托交易的方式还是以传统的网下委托交易方式为主,这种交易模式不管是采取柜台委托还是电话委托、磁卡委托都必须通过证券营业部才能把委托交易的指令传递到证券交易所,证券营业部在证券经纪业务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与交易方式的创新,必将对这种经营模式构成强大的冲击。
客户需求多元变化的挑战
随着投资者收入的提高和金融意识、风险意识的增强以及证券市场投资品种的增加、市场情况的变化,投资者的需求也随之变化,不仅只对证券交易的需求。还有获得咨询服务的需求、规避风险的需求、投资理财和资产管理的需求、学习证券投资知识和技巧的需求。甚至还有社交、娱乐的需求等等。
但是目前,在我国券商证券经纪业务几乎只有单一的通道服务,因而这种单一通道模式必然会受到客户需求变化的巨大挑战。
我国券商经纪业务模式的转型与创新思路
我国券商经纪业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种种挑战说明这种模式是落后的,有缺陷的,它早已不能适应我国券商经营发展的需要。因此,券商为了摆脱经营困境,迫切需要对现有证券经纪业务经营模式进行转型与创新。券商经纪业务经营模式转型与创新思路是由通道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由佣金模式向费用模式转变。具体对策如下:
经营理念的转型与创新
以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转变,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客户是证券公司盈利的源泉,证券公司要想有源源不断的利润,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客户,而券商赢得客户的最好办法是交易要让客户盈利、服务要让客户满意。所以,券商的经营理念必须以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进行经营理念转变。
为此,券商必须做到服务方式由“坐商”向“行商”转变,服务内容从以提供交易通道为主向以提供咨询信息为主转变,服务特色由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总之,券商经纪业务模式的转型与创新,首先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正确的经营理念。
经营方式的转型与创新
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降低经营成本。我国券商必须快速转变以往高收益、高成本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以控制和降低其经营成本。成本控制对于券商经营的影响是显著的,成本控制得好就能使亏损的业务变成盈利,反之则盈利的业务变成亏损,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手段是推行集约式经营。
推行集约式经营主要有两条途径:其一是券商要转变营业部经营模式,经营载体要由有形营业部向无形营业部转变。我国券商在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粗放式扩张后,现有的有形营业部数量众多,短时间内要做到这种转变比较困难,过渡的做法是实行“大集中”战略。所谓的“大集中”战略就是对现有数量众多的证券营业部网点、人员、设备、资金等资源进行整合,将各营业部的资金、股票等全部集中到总部,保留几个关键点位的营业部作为销售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即可,这样经营成本肯定会大大降低。其二是要转变经纪业务传统的网下委托交易方式,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资源,大力发展网上委托交易方式,这是实行“大集中”战略的前提条件,也是券商降低经营成本的主要手段。
经营特色的转型与创新
由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实行差别化战略。差别化战略就是利用品牌、人才和信息优势,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实行差别化战略是券商经纪业务能否取得成功的核心战略。券商经纪业务成功与否的标志在于券商经纪业务市场占有率的高低。要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和吸引客户,关键在于券商能否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而要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就必须实行差别化战略。证券投资客户是形形的,如按投资额的多少分大户、中户、小户;按投资期限的长短分有长线投资者、短线投资者;按风险偏好分风险规避者、风险中立者、风险偏好者等。因而客户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的,如果券商提供的服务是大众化的或单一化的势必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就得不到客户的青睐。
实行差别化战略对于赢得客户非常关键。实行差别化战略的重点是要对客户进行细分,了解不同类型客户的特征、需求,进而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另外,实行差别化战略也有主有次,券商要集中主要精力做好黄金客户、核心客户的个性化服务。对黄金客户、核心客户更要做好量体裁衣式的服务,商业银行的“二八规律”在证券公司同样适用。
经纪业务内容的转型与创新
由以提供交易通道为主向以提供咨询服务为主转变。通道业务是技术、智能含量相当低的业务,只要管理层赋予这个资格,任何机构都可以做,不存在技术障碍。而研究咨询服务则是技术、智能含量相当高的业务,它主要运用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和数量组合管理等分析方法,通过深入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大盘走势预测、投资价值分析和投资组合构造为投资者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获取收益,提供咨询信息、分析报告、操作建议等。
券商开展这些业务的广度和深度如何是其核心能力的体现,也是券商提高经纪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高质量的投资咨询服务是券商吸引客户、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最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券商实施差异化服务的基础。因此,经纪业务内容的转型与创新对我国券商来说非常必要,经纪业务咨询化是券商经纪业务的发展趋势。
服务方式的转型与创新
由“坐商”向“行商”转变,推行经纪人制度。随着券商由垄断暴利时代走向竞争日趋激烈的微利时代,原先“坐商”式等客上门的服务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了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券商必须进行服务方式的转型与创新,大力推行经纪人制度。所谓经纪人是指专业从事客户买卖证券,提供咨询服务并收取佣金的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
在西方发达的资本市场,经纪人制度已相当成熟,西方证券经纪人模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投资者买卖证券的金融机构,这是法人层次上的经纪人即经纪商,类似于我国的证券经纪商;二是受雇于经纪商,直接与投资者接触的证券从业人员,这是自然人层次上的经纪人即狭义的证券经纪人。目前,我国主要是要发展这种层次的经纪人。推行经纪人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利用经纪人的灵活性、能动性去开发客户,通过经纪人提供的代客交易、融资融券(我国现在还不允许)、投资咨询等一揽子服务去吸引客户,推行经纪人制
,
度还可降低经营成本。西方投资银行证券经纪人制度的实施对于其经纪业务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我国的证券经纪人制度建设才起步,今后需通过完善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加强经纪人专业素质的培训、强化经纪人行为规范和制度管理等措施不断推进。
竞争策略的转型与创新
由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变。2002年我国调低佣金标准并实施浮动佣金制度后,券商从此由过去那种固定佣金制的相安无事卷入佣金大战,各券商为争客户、争市场纷纷降低佣金标准,有的甚至到了不计成本的零佣金制度。调低价格从短期看可能对吸引客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持续这种恶竞最终结果只能导致整个行业的崩溃。
从客户的需要来看,客户注重的不仅仅是佣金的高低,他们更注重的是券商是否能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为其带来增值收益。佣金下调后,据有关部门对投资者如何看待券商佣金大战的调查,70%的投资者认为佣金的高低无关紧要。因此券商为了自身和整个证券行业的生存,也为了迎合投资者的需求,必须转变和创新竞争策略,由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向高水平的服务竞争转变。实施服务竞争策略的重点是要提高投资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并要树立服务特色,做好差别化服务。本文出自:
参考文献:
1.吴晓求.中国证券业盈利模式路在何方[J].投资与证券,2003.12
2.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04)[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关键词:银行;盈利模式;价值链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12(02)―0056―08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特有的盈利方式,其实质是最优配置银行资源以应对外部竞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变迁体现在收益构成的变迁上,反映了经营理念和战略思想的转变,对商业银行的持续经营和稳健发展至关重要。美国金融市场发达,竞争激烈,银行业已在长期竞争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营理念、战略思想盈利模式。总结美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变迁的特征、原因类型,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战略转型、优化收益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文献综述
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电子化和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全球银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基础性和结构性的变革。面对日渐萎缩的传统业务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际银行业出现了强化核心竞争力的趋势,即通过外购、外包、合资及合伙经营等形式将一些非核心业务分离出去,并在银行内部根据核心竞争力的定位实行机构重组。指导性理论之一是由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他把企业看作一个由若干价值创造活动组成的价值链,认为仅有一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创造价值,企业应不断强化这部分价值创造活动以提升竞争优势。价值链理论经历了从顺序式到网络式,从以利润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从物质生产到信息技术运用的演变过程,其实质在于最大限度缩短客户的价值链条,在实现客户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创造价值。另一指导性理论是兹维.博迪和罗伯特.莫顿提出的金融功能观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金融体系提供的主要功能本质上是客户所需要的基本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不过是实现这些金融功能(服务)的载体,哪一种组织结构在提供某一金融功能(服务)时具有成本和效率方面的竞争优势,就由哪一种组织结构承担。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于可以向众多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批量交易,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在于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应从单一的“融资中介”向多功能的“服务中介”转型。在上述理论指导下,一些学者对商业银行内部业务流程重构进行了研究,初始的研究着眼于银行组织内再造。随后逐步转向银行组织之间的再造研究。一部分研究则从收入结构变化分析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变化。欧洲央行对欧洲银行业的收入结构多元化发展趋势进行了持续跟踪,蒂尔曼剖析了过去1/4世纪所发生的结构性金融变迁,全面探讨了金融机构所面对的挑战,提出了金融机构风险盈利的模型实现路径。姜建清对比了国际和国内银行业收益结构,提出了国内银行收益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措施。上述研究从多个层面对商业银行业转型提供了借鉴,但个案研究较多,缺乏系统的梳理和分析,难以得到规律性的结论。因此,有必要对美国银行业的收入结构变迁进行系统解析,探寻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有益启示。
二、美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演变(1934―2010)
20世纪以来,美国商业银行收益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非利息收入从1935年的32.87%下降到1963年的7.04%,此后一直迅速上升到2003年的35.77%,随后基本稳定在31%左右,整体上呈现“U”型变化趋势。加上30.58%的其它利息收入,服务及投资类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62%这一变化反映了美国银行业已从传统盈利模式向全能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1.美国银行业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构成变动情况
美国银行业利息收入构成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贷款和租赁利息以外的其它利息收入占比的快速提高。1934―1987年,其它利息收入占比从20.78%稳步增加到27.21%,此后快速提高,并在1997~2001年超过贷款和租赁利息收入(1999年最高达64.14%),然后逐步回落到2010年的44.32%,见图1。
其它利息收入占比上升主要是在证券投资利息收入的基础上,1969年增加了购买联邦基金及回购的证券利息收入,1976年增加了同业存款的利息收入,1984年增加了交易账户利息收入。上述变化反映出投资利息收入已经成为美国银行业的重要收入来源,见图2。
2.美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构成变动情况
美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包括两大块。一块是对存款账户收取的服务费用,例如维持费用、活动收费、管理收费、透支收费、支票证明收费、抵押贷款服务费用加上其他费用,包括提前还款贷款费用、后期收费以及分期付款许诺的费用等。这部分占比从1942年的20.10%最高上升到1963年的41.65%,随后逐年下降到2010年的16.37%。另一块是其他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出售资产产生的收入、办公楼的运营、房地产的投资、租赁收入、交易资产实现和未实现的盈余。这部分收入一直是非利息收入的主体,中间有所下降,近几年占比约83%,见图3。
贷款和租赁利息收入对应传统融资业务。其它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对应银行新兴的投资类和服务类业务,其总资产之比反映着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美国银行非利息收入/总资产比例从1944年的0.37%上升稳定到2010年的1.8%,见图4。从绝对值增幅看,1934―2010年,美国银行业总资产增长259.80倍,非利息收入增长463.75倍,显示中间业务不仅增速快,而且增长稳定,已经成为美国银行业重点开发的业务之一。从三项业务构成看,投资收入、中间业务收入之和已经接近传统的信贷业务收入,美国银行业向全能银行发展的脉络十分明显。
3.美国银行业营业费用构成变化情况
商业银行能力的另一决定因素在于成本,对收益结构的分析还要考虑到管理费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所得税等营业费用因素,又称非利息支出。1934―2010年,美国银行业营业费用构成比重变化较大。1951年,雇员和职工福利占比达到最高49.23%,其他非利息费用占比先降至1981年的7.61%,后一直缓慢上升。其他利息费用占比在1950年降到0.35%低点后一直缓慢上升,在1972年首次超过10%,2006年达到16.49%,后缓慢下降至7%。办公费用占比整体稳定,从10%以上降至以下,见图5。上述营业费用结构的变化充分反映了美国银行业业务结构转型的历程。2010年,美国银行业其他非利息费用占比36.12%,雇员和职工福利占比34.92%,存款利息费用占比12.67%,办公费用占比9.02%,其他利息费用占比7.27%。
制,是一种以资产负债收益差为基础的静态“利差交易模式”,其经营绩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公式:
经济绩效=资产收益一负债成本+费用性收入一费用性支出一资本成本
在动态化的风险世界中,经济绩效是资产负债表套利、资本性投资活动、系统风险、收费型业务、成本控制以及资本成本最小化的共同结果,其盈利模式是考虑动态风险控制的“风险经营”模式,其风险经营绩效可以概括为:
经济绩效=资产负债表套利+资本性投资+系统风险+收费一费用一资本成本
美国银行业的收益结构中,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收入占比上升,利息费用、非利息费用占比下降,充分验证了其盈利模式从传统“利差交易”模式向动态“风险经营”模式转型的发展历程。
三、美国银行业盈利模式变迁的
价值链解析
1.美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变迁的原因主要价值驱动因素
银行收益结构变化展示了银行盈利模式变化的结果,但没有揭示变化的原因、方式以及变化的过程。为回答这一问题,必须回到企业层面,对其内部的资源配置环节即价值链构成及变迁作进一步分析。波特认为,各个业务环节的最终价值贡献度不同,企业应降低每个环节的成本,并聚焦于优势环节,以提高核心竞争力。近百年全球金融系统发生了重大的演化,金融市场成为金融系统核心,新兴金融机构不断崛起,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分工专业化不断深化,金融价值链不断裂变聚合,银行业从金融体系的核心位置被挤向了专业化分工的一角,银行业急需找到自己的职能定位。美国银行业收益结构变化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审时度势,聚焦主要价值创造环节、降低总体经营成本的价值链变迁史。初期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的被动适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商业银行的不断成熟,往往来自于主动的调整和设计。其变迁的主要价值驱动因素包括:
(1)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是影响银行价值创造的根本性决定因素。经济增长的初级阶段,银行资金来源增加,企业和个人仅有简单的银行存贷款需求,银行收入以利息收入为主。经济进入成熟阶段,企业和个人财富增加,风险因素增加,服务多元化和需求升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相应增加。经济周期、行业兴衰也对银行的资金投向有着深刻影响。
(2)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发展对银行有着双重影响。一方面,伴随金融市场的发展,风险因素不断增加,顾客对银行多元化服务需求增加,会提高银行的非利息收入,银行金融投资的利息收入也相应增加。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发展往往伴随竞争加剧、优质客户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引发的融资成本上升,将加大银行的经营压力。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影响。
(3)银行监管政策的变化。对银行业务范围的监管会影响银行规模经济的取得和业务范围的拓展;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会使银行提高低资本消耗业务的比重。为规避监管政策对银行经营活动的限制,商业银行也会不断进行资产证券化和表外业务的创新,将提高非利息收入所占的比重。
(4)科技进步的应用。银行业是经济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最多、最密集、最早实现信息化的行业之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应用有助于银行增加产品和服务,提高服务效率,拓展网络市场,提高服务深度,使银行向社会服务、信息服务、经济预测服务拓展,成为综合金融服务中心。银行收入将从存贷利差为主向金融服务收入为主转变。
2.美国银行业盈利模式及其价值链演变的阶段特征
根据美国商业银行业的收益结构变化,可以把美国银行业盈利模式及价值链演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多元经营时期(1933年以前);单一经营时期(1933―1982);全功能经营时期(1982至今)
第一阶段美国商业银行价值链的特征(1933年之前)
20世纪初期,美联储成立,主要是管理货币供应,并未承担金融监管职能。为支持州立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竞争,各州放松了对州银行的法律监管。而《麦克法登法案》则支持国民银行在信托、房地产投资、参股保管公司等方面进行竞争。因此,除在外地开设机构受限外,美国商业银行在业务范围、利率、资本充足率等方面基本没有限制。商业银行业务品种从少到多,业务范围由窄变宽,业务规模从小到大,涉足投资银行业务,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助长了股市泡沫,催生了经济危机。这一时期商业银行的价值活动主要包括资金筹集、资金运用和简单的客户服务。筹资业务环节主要是吸收存款和发行银行券,资产运用环节主要是短期自偿性(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客户服务主要提供货币兑换和支付清算,兼顾少量的贴现、租赁和简单证券业务,管理简单,风险易于识别。这一阶段,价值链的增值环节主要体现在基于银行信用的货币兑换和支付清算,以及发放短期自偿性贷款的风险控制。
第二阶段商业银行价值链的特征(30年代大萧条至20世纪80年代)
危机期间,美国有上万家银行倒闭,为保证银行业的稳定,于1933年颁布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随后出台的Q条例禁止银行对支票账户给付利息,对定期存款利息也施加限制。严格的管制极大限制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美国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开始下降,储贷机构的市场争夺日趋激烈。商业银行通过产品创新、变身单一控股公司、增设海外“空壳”分行、发放存款奖品等措施拓展业务,其净经营收入资产之比于1960年达到了顶峰,随后连续10年逐步降低。迫于内外部压力,美联储1970年放开了大额定期存款和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利率上限。这一阶段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商业银行主要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经营模式没有太大变化,但负债管理和产品创新有了长足发展。工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旺盛,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银行的价值增值主要体现为以尽量低的价格尽可能多的筹集资金,同时通过风险管理降低坏账损失率,获取最大化利差收入,负债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宽对盈利目标的实现变得至关重要。
第三阶段商业银行价值链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至今)
1980年以后,美国取消了对存贷款利率上限的限制,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法》,允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联合经营,允许国民银行从事财产保险,美国商业银行正式步入全能发展时期,形成了以全能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经营模式。
筹资业务环节:“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迫使商业银行加大外源融资,同时注重不同风险权重的资产配比,加强表外业务创新和“影子银行”的协作。负债来源中,同业拆借等主动性、批发类负债大幅度上升,负债保有成本降低但稳定性减弱。
资金运用环节:由于采用经风险调整的资金成本计算法,衍生产品以及投资、并购等高杠杆、高收益类资产配置大幅度上升,盈利模式也从利差收入为主向收入多元化转变,非贷款性利息及非利息性收入占比迅速上升。
风险管理环节:一是从单一信贷风险管理模式
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管理并举,信贷资产管理非信贷资产管理并举,组织流程再造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二是采用VaR(VMue at Risk)和CAR等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多种量化风险管理工具来识别、衡量和检测风险,提高了风险管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三是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对内部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和业务环节的各个种类的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整合管理。由于实行高杠杆率混业经营,风险管理成为避免和减少损失,进行资源配置,提高收益的主要增值活动。
渠道建设环节:一是大规模跨地区、跨国并购,扩充服务网点和客户数量,实现规模效益。二是突出营业网点的营销功能,提高渠道综合服务能力和贡献度。三是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自助渠道,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四是建设专家型营销团队,其它销售渠道自由、有效结合,为高端客户提供定制式金融服务。
顾客服务环节:一是实施差异化客户定位,服务于成本最低、速度最快并获取最大收益的客户。超前研究客户需求和消费心理,评估可能的增值机会。二是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集成并深度挖掘客户信息、交易习惯、消费偏好等数据,对客户价值进行分类,开发和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三是从“融资中介”转向以专业化方式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服务中介”,从客户端获取最大综合收益。
辅助环节:基本活动效率价值的提升,必须获得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绩效考核等辅助活动的支撑,“后台”活动日益“前台”化。一是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了矩阵式的组织架构,进一步强化以业务模块为单位的垂直运作管理,同时兼顾纵向横向双向联系,增强了市场专业化、一体化营销的功能。二是依托信息系统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减少无效劳动,集中后台支持,集成并挖掘信息,缩短服务客户的距离,提高客户服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建立了以经济资本、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和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统筹兼顾速度质量、平衡收益风险,加强对经营发展的长期激励,推进风险防控,提高盈利水平。
外部价值链环节:一是大银行通过并购建立金融控股集团,打破不同金融行业间的界限,将业务扩展到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基金等各个金融领域,并快速拓展海外市场,全能银行成为主流模式。二是中小型银行专注于打造某一金融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参客户价值创造,商业银行具有行业背景和客户知识的第三方分享更多收入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在这一阶段,美国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日益庞杂,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经营模式分化明显,银行价值链呈现差异化、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流程再造和风险管理变革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竞争力,实现了长达20余年的金融繁荣,但其中的风险也不断积聚。美国次贷危机充分暴露了金融业过度杠杆化和无限制创新的危害,对通过承担高倍率风险谋取“超额”利润的盈利模式提出了质疑。危机爆发后,各国均采取更为保守的方式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对其实施更为严格的流动性风险、交易对手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管理要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也了更加严格的银行运行监管规则大纲,提高资本的质量,建立全球一致的流动性监管量化标准,并积极推进实施新协议。顺应监管体制和规则的变革,商业银行纷纷探索新的价值创造环节及内容,谋求建立合规、安全、高效的盈利模式,其主要内容是聚焦核心价值环节,打造基于风险经营的业务模式。美国银行业盈利模式和价值链的变迁历史为我国商业银行价值链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
四、美国银行业盈利模式变迁
对我国商业银行转型的启示
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趋缓,货币政策各异,资本监管标准提高,金融脱媒加剧,客户需求分化,商业银行原有的发展方式、经营模式和价值链将难以为继,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美国银行业向全能银行发展的历史经验,通过对价值链的重构创新,成功实现战略转型。
1.突破金融机构发展观的束缚,向全功能金融机构发展观转变
传统金融机构发展观是在各机构功能既定的前提下,以现有产品为中心,研究其价值链的优化,这种静态思维很难为商业银行在激烈竞争中找到发展方向。而金融机构功能发展观则认为各机构功能随竞争优势不断变化,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研究如何整合内外部资源,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开辟新的利润空间,提出了商业银行向全功能金融服务转型的方向。美国银行业盈利模式变迁就是顺应历史潮流从单一功能向全功能转型的典型案例。在金融系统复杂化、范围全球化、分工专业化、监管严格化的新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突破“建网点、拉存款、放贷款”的传统思维,突破存、贷、汇的传统功能,向提供全功能金融服务转型。“全功能”不是“全能”,要破除全功能就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限扩大组织规模的认识误区,在金融服务价值链的裂变中科学定位,聚焦于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价值环节,将非核心价值环节外包,通过内、外部价值网聚合金融服务价值链,借助协同效应提高金融服务范围和效率,巩固和强化在细分业务领域的竞争优势。顺应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商业银行还应积极建设国际战略同盟,争取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在目前分业经营的特定体制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树立“全功能”的经营理念,积极其他金融机构建立持续而广泛的业务合作,在竞争合作中实现共赢。
2.聚焦核心业务环节,提升传统业务风险绩效
商业银行服务资源有限,必须明确市场细分市场定位,聚焦于核心业务环节,依据风险绩效对业务活动环节进行优化重构,强化最有竞争优势的价值分配和增值过程,提升盈利水平。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特殊发展阶段,间接融资仍是满足建设资金需求的主渠道,传统息差收人仍将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在严格的资本监管标准下,商业银行应建设多元的资本补充机制,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资本消耗,追踪社会资金流向,积极扩大零售负债消费信贷业务的规模。虽然在短期内零售负债付息成本较高,消费信贷定价水平不高,风险绩效不明显。但从长期看,二者具有稳定性、可持续性,开拓新业务成本低,可支持的长期资产运用比率高,可协同使用的外部合作渠道广,风险绩效较高。美国大型银行80年代以后不断并购消费零售及消费金融机构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此同时,顺应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经济空间布局的优化升级,商业银行要主动进行前瞻性信贷结构调整。一是逐步减少过剩产能、落后产能、高耗能、高污染等行业信贷占比,提高传统工业改造、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设备制造、现代农业等制造业的占比,大力支持设计研发、现代物流、信息服务、软件业、科技管理咨询、服务外包等生产业的发展,逐步提升医疗健康、休闲、旅游等消费升级行业的所占比例。二是合理安排大、中、小客户结构,重点配置服务于大企业产
业链和产业集群、受益于财富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中小企业。
3.整合内外部价值链,拓展主动性风险业务
后危机时代,金融系统价值链和金融服务价值链进一步裂变,金融服务的复杂性进一步提高,为提供全功能服务,商业银行应在优化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利用外部价值链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在现有分业经营体制下,商业银行应扩大金融服务的领域,加快金融市场、财富管理、第三方支付、资信评价、管理咨询、销售、资金监管等创新业务发展,减少资本消耗,稳步提升非资本性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度。商业银行应以企业资产管理和个人财富管理为着力点,依托自身的客户、资产、信息、声誉、研发、分销渠道优势,主导并汇同信托、证券、基金、保险、PE、Vc等其它金融机构,积极拓展主动性风险业务。一是将现有资产和应收资产纳入资产池重新组合,进行资产证券化并出售,加快资产周转,提高资产报酬率,限制并减少贷款利息“异化性”收费。二是运用金融工具组合债券、非上市股权、股票、基金、期权、硬资产,设计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包,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企业和个人的资产保值、增值需求,分享服务性收益,提高证券化业务和投资性业务的利润贡献比重。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理财 影响
一、引言
利率市场化近一年来成为热门话题,但其实整个改革已进行了17年:改革的基本设想形成于十四届三中全会,周小川行长上任后,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方针下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2010年“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十部分“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17年来,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境内外币存贷款已实现利率市场化,虽然市场传导机制还有待完善。除此之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实现“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贷款利率管下限”7月已名义取消,虽然向实体经济的传导还需时日。
暨今年7月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后,最简单的改革已全数完成,未来改革进入深水区:从各个经济体的经验看,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才是实现真正的“惊险一跳”。利率市场化既是市场的自然选择,推进的方式及快慢也是高层意志的体现。对于贷款利率的放开体现了总理“盘活存量”的决心。下一步预计央行将谨慎推进存款端的市场化,“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存款上限放开时间表或推迟到2014年及以后;但同时加强存款创新产品开发,为推进存款上限做准备;并平稳推进存款保险制度。
纵观各国:利率市场化是个长期过程,德国较短仅5年,美国、日本用了16年,印度23年。利率市场化生于危时,是市场的自然选择,大多国家开启于1970~1980年代,当时全球遭遇了两次石油危机,1973~1974年以及1979~1980年全球通胀水平大幅上升,导致资本市场利率大幅上升,而银行存款利率由于受到管制,大幅低于市场利率。存款的吸引力降低,大量资金流向资本市场,金融脱媒现象严重,银行业经营受到冲击,最终倒逼利率市场化开启。而这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巨大影响和挑战。
二、理财产品与利率市场化
(一)理财产品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先行者
近年来理财产品规模出现大幅增长,其实是我国银行针对存款利率管制,做出的利率市场化先行尝试。这有点类似于美国六七十年行CD(大额可转让存单)和NOW(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绕开Q条例对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上限和活期存款不付息的限制。目前理财产品收益基本介乎于各期限存款利率之间,而短端利率已通过理财产品达到一定市场化。
(二)理财产品对接社会融资
理财产品既是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尝试,也是银行表外融资、银行资金对接社会融资的渠道。一方面央行投放大量流动性给商业银行,另一方面,大量民营企业融资难,冰火两重天。理财、信托基金券商等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链条,对接社会融资。积极的方面在于:一定程度解决了社会融资的问题,为银行创造了一部分中收;但另一方面,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在逐利的冲动下、在投资者教育的匮乏下,金融不断加杠杆,从而银行承担了大量的实体风险和声誉风险,如果不加以化解,回头来会影响银行以及实体经济。
三、理财产品对银行的收益和风险
(一)理财产品对银行的收益
券商曾做过一个测算,根据AAA级债券收益率曲线、同业市场利率曲线以及一般贷款收益率曲线,结合理财产品的投资组合结构估算其收益率结构,与理财产品公布的预期收益率对比:利差大约在2个百分点左右,明显低于同期的银行净息差的平均水平;在季末时点上差距会有季节性缩窄大约为0.1~0.2个百分点左右,反映了银行在时点上的流动性风险。
如果是贷款转为的理财产品,一般是因为贷款政策无法逾越或者贷款成本无法覆盖,才转而发行理财,这样潜在收益更小、潜在风险更大。
以上只是单纯比较投资端和负债端,如果考虑到相关会计核算和存款准备金等因素,有时发行理财产品对整个银行层面而言,是亏损的。这点将在保本理财产品中详细阐述。
从商业银行热衷发行短期理财产品的角度来看,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不完全是为了中间业务收入,更多是为了维系客户,争夺存款,降低存贷比。例如月末、季末等银行面临存贷比考核的时候,银行通过提高理财产品发行量和收益率来吸引资金,帮助应对考核。过了考核时点,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和收益率则纷纷下降。从某个意义上说,国内理财业务是存贷业务的依附业务,而非真正的中间业务。
(二)理财产品对银行的风险
央行5月9日的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别指出,表外理财产品中,超过半数属于资金池理财产品,存在较大风险,需要进一步规范。随着理财产品自身规模的逐渐扩大,会给银行带来如下风险:
1.资金池与资产池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资产池类项目到期日时需要筹措资金来滚动支持原有的项目资金。若理财产品资金筹措出现现金流断裂,则银行投资项目可能面临流动性压力。还有些银行特别发售“过桥类”理财产品,用以弥补银行流动资金头寸,等头寸足了再兑付理财资金,发放贷款。产品的流动性风险可能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相叠加,进一步放大风险。6月份的“钱荒”其实就是央行想给商业银行一个教训,要求金融去杠杆,减少错配,回归实体。
2.信用风险及声誉风险。自行发售理财产品需承担较大信用风险,如果损失银行会努力弥补以防止客户流失,类刚性兑付;代销理财产品银行虽在法律上不承担损失赔偿,但出于信誉或社会责任,可能需要承担部分责任。很多时候我们代销产品,是在用银行的信誉为代销产品增信,为代销产品“保险”,收取的中间业务收入是否覆盖了这部分“保费”,是否依据产品潜在的风险,收取了足够多的“保费”,并放弃一部分“无法承保”产品,也许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3.潜在不良资产风险。由于表外理财产品和代销理财产品并未计提必要的拨备,或纳入表内不良的考虑,现阶段银行系统的不良率可能存在低估,而资本充足率可能存在高估。表外部分,银行虽然法律意义上不需要承担潜在损失,但是出于信誉和自身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银行最终可能要承担部分必要损失。而且表外不良有可能向表内传导,进而影响资本充足率。
四、保本理财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
保本理财由于算存款,而且一些对公及个人必须看到“保本”两字才购买,使得保本理财在基层单位存款考核中立下汗马功劳。但如果从全行视角来看,存在一定矛盾。
(一)保本理财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理财产品会计核算不同,表内净息差可能高估。银行在理财产品核算上口径不完全一致,直接导致理财产品对各银行影响不尽相同:
保本理财产品:资产负债以及收益在表内核算;利息收入及支出可以在非息收入核算科目上可能是手续费及佣金,或者投资收益或是其他营业损益之中;若资产负债均按照具体科目核算的银行,则理财产品资产收益和支出会按照利息收入和支出反应在净利息收入之中。
保本结构化理财产品:负债端一起按照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核算,或者直接计入到存款之中。现在计入存款的操作越来越多。
非保本理财产品:资产和负债端均按照表外处理,净收入计入到手续费收入之中。
由于科目核算不同,理财产品可能间接导致银行净息差高估:其一,由于理财产品的净收益率普遍要低于银行净息差水平,非保本理财产品表外化后,净收益在手续费收入或者在投资类损益列示使得银行净息差被高估。其二,部分银行在保本理财产品资产和负债端的会计核算上存在错配,如果资产端收益被计入到利息收入,但负债方却计入投资损失,净息差的高估被进一步放大。
2.大量保本理财未达到盈亏平衡点。对于保本理财产品,分行在衡量效益时只需考虑投资收益率与存款付息率之差即可:
分行收益=实际投资额*(投资收益率-内部转移价格1)+存款本金*(内部转移价格2-兑付收益率)+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利率-内部转移价格3)
其中:1)实际投资额=存款本金。2)内部转移价格1=内部转移价格2。3)内部转移价格与存款准备金利率相同,为1.62%。
而从全行角度看,因为保本理财产品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实际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达到盈亏平衡:
总行收益=存款本金*(1-准备金率)*投资收益率+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利率-存款本金*兑付收益率,则:
投资收益率=■
假设5%兑付收益率,保本点差应在87BPS左右,全行才盈亏平衡。考虑经营成本和经济资本的占用,实际盈亏平衡点差更高。即使达到盈亏平衡点,由于该业务利差水平远低于其他业务,将摊薄整体效益。每新增1000亿元保本型理财产品,银行NIM下降2BPS。
3.保本理财的其他影响。流动性管理方面,由于存放同业资金单笔金额大,如未及时进行大额资金预报,会影响全行头寸,带来流动性风险。且如果管理不力,可能需要以更高的成本从市场借钱弥补头寸。
风险加权资产方面,按监管资本要求四个月以上(不含)存放银行同业要按20%比例计算风险加权资产,从而影响资本充足率。故保本型应以四个月以内为主。
债券配置方面,保本理财吸收存款本金全数存放同业,但同时需按20%,即占用全行系统内额外资金缴纳存款准备金。为提高收益,闲置资金大量是配置债券的。如果占用资金造成债券配置资金不足,实际损失远超当期。
(二)保本理财可理性发展
理财产品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预演,基层在大量存款指标的压力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然倾向于保本理财客户收益的最大化。之前的分析谈到全行角度存在一些潜在问题,之间的矛盾,可以理性发展,合理引导,加强全行层面协调。
1.制定更加合理及细化的存款指标。国有大行的存贷比65%左右,离75%的监管红线还有较大空间,这给制定存款指标带来一定空间,可尝试可持续发展,更加合理的存款结构。花大成本争取来的资金,趴在账上,没有贷款出去或投资出去,是银行的成本和损失。纯粹比拼规模,提高资金成本,是资本集约化的利率市场化时代应尽量避免的。银行需要的是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在存款考核中可加大对这类资金的奖励和引导。
2.指标传导上,明确重点坚定重点。总行向分行的传导、分行向支行的传导、支行向网点的传导,可以更加精细,给网点全局观。指标可简化,可尝试突出必保型指标,重点指标制定好了,就坚定重点,给基层最明确的方向和最小的政策扰动,使基层能够集合起来向一个方向努力,从而有利于指标的达成,减少依赖“加码”来促成指标的达成。
3.转移定价及时全面有效。如果全行因保本理财支付更多的成本,就在转移定价上全面体现,有效传导到网点,并依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
4.网点加大对客户的规划和引导。客户要求回报率自然是越高越好,但要让客户认识到保本和非保本收益的差别和原因。例如工行、农行的保本产品定价与非保本有较大差距,同期限相差50-100BPS,合理反映银行因保本理财承担的额外成本,直接通过价格引导客户正确认识自己的需求。
(三)保本理财未来可能向CD转化
CD(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e大额可转让存单)是由银行发行的、面额大、期限固定、可转让的定期存款凭证。与定期存款相比,CD有期限短、面额大、可转让以及收益性高等优势。对银行而言,相比理财产品,CD可转让,完全算存款部分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算存款且缴纳准备金,更便于主动管理表内存款及短期流动性。
事实上,我国曾于1986年发行CD,诸多不规范致使97年叫停。1986年交通银行曾首先发行CDs,1987年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相继发行CD。当时CD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利率比同期存款上浮10%,同时可流通转让。由于全国缺乏统一的管理办法,市场曾一度出现混乱,以及对高息揽存的担心,1990年5月中央银行下达通知规定,向企事业单位发行CD利率与同期存款利率持平,向个人发行CD利率比同期存款最高上浮5%。使得CD的利率优势下降,对公CDs场开始陷于停滞。1996年央行重新修改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管理办法》,CD利率水平由原来在同档次定期存款利率基础上上浮5%,改为按发行时物价状况确定利率水平。但当时由于通胀水平较高,国库券收益率高于CD,CD发行量收到抑制。而且由于大额存单业务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超央行审批额度发行、利率超出允许范围、存单开立不规范、盗开和伪造银行存单进行诈骗犯罪等,央行于1997年暂停审批银行的CD发行申请,至今仍未重启。
但据外媒最新报道,NCD(大额可转让同业定期存单)可能最早9月面世。据路透社8月22日消息,中农工建交等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已将NCD)的方案上报到央行,首批最早有望在9月面世。试点初期,将以3~6个月短期限产品为主,定价参考SHIBOR。针对银行间市场同业存单,银行间市场的主要投资者——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都可以成为NCD的投资者。下一步才会考虑面向非金融机构,成熟后再推广到企业存单、个人存单,秉承了央行渐进推进的改革思路。
国际经验表明,引入CD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途径,CD发行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且对利率波动敏感。美国六七十年行CD绕开Q条例,日本、韩国等也是在利率市场化中期,分别于1979年和1984年引入CD取得了利率市场化的成功。也许当CD真正面向个人发行、存贷款利率真正市场化之时,保本理财产品会逐步减少,理财产品会回归中间业务本质,不再依附于存贷业务,实现真正的代客理财。
五、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
理财产品只是利率市场化的一个缩影,如何应对需要更高层次综合化的解决方案,下文将详细阐述。
(一)存款方面应对
存款方面,不能完全依赖理财产品,可加强内部定价时效性,夯实存款基础,减少时点波动,追求稳定、长期且便宜的存款,平滑市场波动对负债成本的扰动。
1.逐步改变片面追求时点及规模。如前文所述,国有大行的存贷比65%左右,离75%的监管红线还有较大空间,在四大行中处于中游,这给制定存款指标带来一定空间,可尝试可持续发展,更加合理的存款结构。花大成本争取来的资金,趴在账上,没有贷款出去或投资出去,是银行的成本和损失。纯粹比拼规模,提高资金成本,是资本集约化的利率市场化时代应尽量避免的。四大行对于时点和规模的排名比较看重,但随着央行对于存贷比的考核开始向日均转变,未来存在转变的空间。利率市场化下,银行更加强调资金成本的便宜及资金波动的平稳,负债业务为资产业务打好基础,最大范围扩大利差并减少流动性风险。
2.关注稳定、长期、便宜的核心存款。银行需要的是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在存款考核中可加大对这类资金的奖励和引导。把做好客户、服务、产品、渠道等基础作为长期主攻目标,增强对低成本结算资金、短期投资资金等稳定性强、成本可控的核心存款的吸收能力。
例如可重点关注开发以下存款:企业“结算沉淀型”存款;财政、社保等机构存款;个人工资、结算通、CTS带来的存款;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存款等。按照活期、定期、理财的先后顺序来规划客户。另可通过加强电子渠道等服务,提高客户便利性,增强客户存款黏性,避免客户直接到“比价格”最后一步。
3.内部定价及时有效传导。利率市场化后,资金面价格的变化更加迅速,资产负债部、金融市场部可尝试结合市场、全行资金状况及下一步存款目标,迅速并有前瞻性的调整内部转移价格,并及时传导到营销终端。通过价格来引导网点客户经理及客户,并可尝试通过简报、电话会议等方式帮助营销终端更全面的了解资金面状况,总分行加强沟通,从而更有前瞻性的营销客户。
4.非保本理财时点设计,保本理财全行协调。理财产品发展不能放弃,但需要做好存款和理财产品在结构、档期上的有效衔接。
非保本理财方面,产品设计与时点挂钩,到期日为关键时点、季末最后一天晚上到账;或者募集期跨月末、季末、年末,起息日在下一月初。可尝试在每月中上旬同业价格不高时,同业竞争未白热化时,适当加大发行这种对接资产池的理财产品,从而有利于关键时点的存款形成。主要风险在于关键时点资产池的续接风险。可以尝试通过流动性压力测试和同业拆借化解这个风险。一般同业资金市场到了最后一天及月初价格就下来了,大行有实力在市场上借到资金弥补短期缺口,如果同业市场出现超预期紧张,也可由央行输出流动性。
保本理财方面,理财产品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预演,保本产品在基层存款指标完成中立下汗马功劳,但总行角度保本理财由于缴纳准备金等存在潜在问题,两者的矛盾可以合理引导,加强全行层面协调。可尝试通过制定更加合理及细化的存款指标;传导重点明确且坚定的指标;转移定价全面体现全行因保本支付的成本;以及网点加大对客户的规划来引导客户。可以拉大保本产品定价与非保本同期限定价差距,直接通过价格引导客户正确认识自己的需求。银行需要的是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我们可以合理规划引导客户,合理控制成本,但这需要全行及各部门在指标、定价、考核的协调配合。
(二)贷款方面应对
贷款可向小微企业及个人贷款倾斜,增加贷款收益率,加强风险定价能力。利率市场化主要带来贷款及贷款结构的变化,在负载端成本压力上升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大资产端的收益。
1.鼓励低资本占用的零售业务发展。可加大贷款结构调整,倾斜低资本占用的零售贷款,通过结构优化实现资本节约和资本回报提升。发展个人贷款,一方面由于个人议价能力低,可以有效提升贷款收益,另一方面可减少资本占用。今年正式实施的新资本办法中,将个人其他债权主要为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透支风险权重由100%下调至75%,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权重维持50%不变。以大行为例,截至一季度末,工行境内个人其他贷款含信用卡余额9542亿元,占境内贷款比重高出建行6.33%,这直接导致资本充足率提升比建行高约0.17%。而个人类贷款(不含信用卡)经济资本回报率远高于公司类贷款约10%。考虑到回报率和资本占用,个人零售贷款大有可为。
2.发展小企业业务提升资产端定价。利率市场化下,由于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手续非常简便,利率也较同期限银行贷款低,大企业融资债券和票据化,直接融资的发展会替代部分贷款需求。同时,大企业、集团客户贷款议价能力越来越强,而这为国有大行的传统优势客户。息差收窄压力下,我们需要发展小企业业务,弥补传统优势客户息差减少的影响。小企业客户议价能力较弱有更大提升空间,同时也是国家改革发展的重点之一,随着红利逐步释放,未来可能会诞生一批优秀的企业,小企业也会由小变大,我们可尝试与未来的经济增长点站在一起,在帮助小企业成长的同时也成就银行的业务发展。
向“资本占用少,风险权重低,经营效益好”的产品倾斜;力争足额满足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网络银行和国内保理贷款需求。小企业方面,大力发展单户授信风险敞口3,000万元(含)以下的贷款;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依托评分卡、零售化的操作模式,贷款额度相对较大的依托评级、授信、批发化的操作模式。同时加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管理混乱等“四类”小企业客户的退出管理。同时可通过加大RAROC(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贷款收益水平在指标考核中的权重,将“价值创造”、“资本约束”、“结构优化”理念传导至网点,引导营销终端的转型。
3.强调风险定价能力穿越周期。国际经验下,利率市场化银行证券投资风险偏好上升,同时会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及小微企业贷款,通过行业调整尽量维持贷款议价能力,而这对风险定价能力提出新的挑战。这将成为银行的重要竞争力之一,良好的风险定价能力强调银行承担合适的风险,即所获取的风险回报必须高于其对应的风险,那些能够持续保持良好风险定价的银行将以更大的概率经历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
这需要对客户、行业、周期有敏锐的有前瞻性的判断,从而有合理定价和准入领域,并在内部形成智能化系统,动态监控风险,动态调整价格及相关风险保障措施。并可通过对冲及资产证券化,化解一部分风险。这方面我们有较大空间,对于风险的管理就是对于资产回报率的提升。
(三)中间业务方面应对
中间业务要抓住政府及大型企业贷款转债券脱媒机遇,提升金融市场交易能力。主要依赖净息差的传统增长模式与经济周期有较大联系,使得银行业绩比较波动,且巨大信贷占比及质量隐患也可能影响未来盈利。在利率市场化的时代,纯粹以贷款规模为主的盈利模式恐难以为继。我们应多做资本占用少、收益高的,中间业务有巨大空间。
1.提供综合化解决方案。以中石油为例,2012年1~10月债券发行达2200亿元,12年3月末其银行贷款余额仅为1701亿元,贷款在总融资结构中占比仅剩30%,债券融资接近70%。而2007年时其银行贷款曾高达91.42%。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及大型企业会像中石油一样以直接融资为主,新一届政府也更加强调债券市场及其他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如前所述,较多时候企业发债比贷款便宜,我们无法阻止这些企业脱媒的进程,但我们可以转换方式为他们服务。
加大投资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帮助企业发行债券;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及市场时机,为企业设计合适融资方案,对冲利率及汇率敞口,节省财务成本;如果无法放贷款,也可在帮助企业把握脱媒机遇的同时,取得承销、投行、套保等中间业务收入。由于竞争剧烈,单纯承销费是无法媲美息差收入的,但如果能针对企业个体情况,把对公、投行、金融市场、国际业务、甚至私人银行结合起来,提出综合化解决方案,是有较大中收空间的。
2.提升金融市场交易能力。未来银行中间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FICC(利率、外汇、商品)金融市场交易能力。大行牌照齐全,坐拥大量客盘,具有庞大客户基础,如果能有效整合资源、发展人才,在金融市场方面大有可为。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商品定价中心的发展蓝图,作为国有大型银行,有幸参与整个进程,也有机会分享潜在收益。而这需要的是我们从战略、人才到系统的准备。例如在利率市场化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利率逐步由政府决定转换为市场决定,银行、企业对利率风险对冲工具的需求上升,未来推出例如国债期货等利率风险对冲工具,金融市场大有可为。如果整合得当,我们可以分享利率市场化的很多收益。
而且,利率市场化下非息收入占比提高,为了提升资产端收益,自有资金投向多层次债务工具,投资收益波动率增大,对金融市场部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四)流动性管理方面应对
流动性管理可加强对市场的短期研判和长期趋势把握,改善流动性管理方法。国有大行一般流动性良好,流动性比率远高于监管标准。但在保持良好流动性的前提下,可通过主动管理流动性为银行创造更多价值。
1.加强市场短期研判和长期趋势把握。利率市场化后,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什么时候吸纳资金,吸纳什么期限的资金,以什么价格吸纳资金,不同的行为,带来的潜在收益和成本可能相差巨大。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短期研判和长期趋势把握,充分发挥金融市场部交易能力,短期资金头寸更依赖资金市场,长周期利率按照资产负债需求及市场定价,在资金成本较低的周期低息吸纳负债、拉长期限,锁定成本。
2.改善流动性管理方法。研究改善资产负债匹配性及流动性管理的机制和方法,包括完善同业往来定价机制,改进流动性预测及调控方法工具等,以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
例如出现资金缺口优先从央行借入;在确保贷款投放和自有头寸备付的基础上,富裕资金投向债券提升收益;将分行理财资金大额进出、大额账户透支、总行资产池大额波动纳入预报范围;建立一个更加及时有效、自动监测的内部系统,从而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
还可结合境内外利差,由于量化宽松后美元相关利率较低,可鼓励海外机构从当地筹资,减少总行资金拆借比例,从集团来看,资金成本更加节省有效。
(五)个人客户管理方面应对
1.五年定存放开后,理财产品面临变革。未来存款端利率市场化,会直接冲击个人客户,冲击银行成本较低的负债。长期来看,五年定存的调整会真正启动存款利率市场化,对理财产品带来冲击。存款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不再需要“曲线吸储”,发行CD或直接上调存款利率就可做到。
届时客户不能简单把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代销产品除外)当作类存款产品,一些理财产品会由存款替代,剩下的理财产品回归中间业务本质,不再依附于存贷业务,实现真正的代客理财。理财产品收益率将直接与风险挂钩,银行会倾向于发行跨资产、含期权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用更复杂的结构来增加中收。
理财产品曾是利率市场化的先锋,但在完全利率市场化后,可能会演变成资金量较大或风险偏好较高客户的配置方向,强调银行自身的综合资产管理能力而非仅仅代销第三方产品,平均收益率高于存款收益率,但不做刚性兑付。
2.理财产品变革需加强客户管理。这给客户挑选理财产品提出新的挑战,客户需要真正了解产品,关注风险,而不是单纯比较收益率高低,我们也需要帮助客户认识这一点,加强客户管理,从而与客户建立长期共赢的关系:
第一,帮助客户确立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思想。目前个人客户为抵御通货膨胀,投向理财市场,往往把理财收益的高低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希望收益率越高越好。但收益永远是与风险相匹配的,信托产品的收益不是市场上的无风险利率,近年一些客户已从各种代销产品事件中认识到了这点。但对于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还存在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例如,如果未来重新大面积发行利率、外汇挂钩的结构化产品,客户的本金不一定是有保障的,但同时客户在对于标的资产波动路径判断正确的前提下也可能取得超额收益,是真正的“理财非存款,投资需谨慎”。
第二,引导客户认识自己,选择合适的产品。通过风险评估及与客户日常沟通中的持续的KYC,让客户明白自己的投资偏好、期限、风险承受能力,从而挑选合适自己的产品。未来的理财产品会各种各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参考文献
[1]刘莹.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大类资产表现的影响路径分析.申银万国.2012.
[2]屈庆.利率市场化下银行资产负债及债券收益率变动:银行为媒,通向自由之路.申银万国.2012.
[3]孙旭.银行业:利率市场化冲击银行盈利,风险定价重要性将提升.瑞银证券.2012.
[4]陈岚,姜超.日本利率市场化:福兮?祸兮?国泰君安.2012.
[5]谢亚轩,赵文利,孙彬彬.读懂利率市场化后的货币政策新信号.招商证券.2012.
[6]孙旭,黄耀锋.银行业:理财专题,利率市场化之趋势,但仍需关注风险敞.瑞银证券.2013.
[7]朱琰.银行业专题研究利率市场化一周年:回顾与展望.中信证券.2013.
[8]陈光磊,孙海琳.制度经济学专题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路径.宏源证券.2013.
[9]邱冠华.银行业评央行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的温柔版.国泰君安.2013.
[10]钟伟,魏伟,黄海南.利率市场化,来自国际比较的结论.平安证券.2013.
[11]余文龙,齐晟,潘捷.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债券市场影响的评论:对债市中性偏空,更应关注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展.申银万国.2013.
[12](建设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报告2013年第4期)资本充足率同业比较及建议.2013.
[13](建设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报告2012年5期).发展保本型理财产品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2012.
[14]孙旭,甘宗卫.银行业:利率市场化再进一小步,短期实际影响有限.瑞银证券.2013.
[15]潘向东,童英,许冬石.利率市场化改革点评:贷款利率市场化象征意义更强.银河证券.2013.
[16]彭文生,赵扬,边泉水.宏观经济周报第243期:利率市场化重要一步.中金公司.2013.
[17]朱琰,肖斐斐,王一峰,向启.银行业利率市场化专题研究:秋风应声至,静待春来时.中信证券.2013.
[18]戴志锋,林媛媛,刘瑞.银行业“利率市场化”专题一:“大额存单”将如何改变银行业?.海通证券.2013.
[19]丁安华.利率市场化的离我们还有多远?.招商证券.2013.
[20]WIND理财:“利率市场化”下的理财产品市场.2012.
[21]巴曙松: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挑战.2012.
[22]刘俊,长江.利率市场化不是简单的放开存款价格.2013.
[23]邓二勇.资产端的变革.长江证券.2013.
[24]邓二勇.利率市场化观点:进展与隐忧.长江证券.2013.
[25]黄学军,林丽梅.转型中的利率市场化:投资新挑战.国信.2012.
[26]朱琰,王一峰,肖斐斐,向启.银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国内外经验研究.中信证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