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0:00: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知识汇报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广东高一学生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感受粤剧博大的内涵,品味粤剧悠长的韵致。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自我的文化艺术修养。
3.锻炼收集、整合资料、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4.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广东粤剧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活动安排】
【活动过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2周)
(一)布置全班性任务,活动普及每一位学生:
(1)每人至少准备一份粤剧资料。(如:书面材料、影音资料)
(2)每人至少熟悉一份粤剧作品
(3)每人至少了解一段戏文或学唱一段。
(二)根据所有材料情况,具体分组及任务安排
1.粤剧汇报组
要求:
(1)收集整理粤剧材料并整合班级其他同学收集的信息。
(3)熟悉粤剧的特点,了解代表曲目、戏文及名角名演。
(4)准备一份大约200-300字的发言稿,作好充分的口头表达的准备,(时间:三分钟。要求:精彩、熟练)
2.粤剧宣传组
内容:
(1)黑板报:以“粤剧天地”为主题主办一期精美的板报。
(2)手抄报:以介绍粤剧知识为主题制作手抄报,做到质量高、内容精、版面新。
3.粤剧表演组
内容及要求:
(1)学会表演某一选段。有条件可制备脸谱和服装,时间15分钟内
(2邀请粤剧演员或有经验的人士亲临现场指导并表演。
4.粤剧辩论组
内容:
(1)确定好辩论主题:如,正方:传统粤剧作为我们的精神财富应该保留。反方:中国传统粤剧已经跟不上时代节奏应该摒弃。
(2)分成正反两方,并按各方论题组织材料,作好论证准备。
(3)选好各辩辩手,明确各辩任务。
(4)注意学习辩论技巧。
5.调研访问组
要求:
(1)该组活动时间应贯穿整个综合性学习的始终,从前期准备到活动结束的总结。
(2)活动地点可以遍布学校内外,校外可以采访家庭、社会、剧团;校内可以采访其他组的成员和本班以及学校的所有老师。
(3)确定调研内容、步骤及对象。
(4)设计好调研问卷并统计好相关数据。
(三)注意事项
1.各组人员中排名第一位的学生为活动负责人,负责安排布置小组内活动,并督促其他成员按时完成任务。
2.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明确任务,端正态度,积极完成各自任务。
3.活动中有疑问和难处可以取得家长与班主任的支持,创造性的开展活动。
二、活动展示阶段
(一)粤剧宣传组展示设计好的黑板报,在班里传阅制作的手抄报,向大家宣传有关粤剧的知识。
(二)调研访问组完成了调研问卷的访问后,在中间阶段向老师作一个简单汇报,了解其中的进程。
三、活动汇报总结阶段
以名为“走近粤剧”的主题班会形式进行活动的汇报总结
参与人员:语文老师、主持人、汇报组、表演组、辩论组、调研组、宣传组
【时间】120分钟
【过程】
(一)激趣导入(10分钟)
1.幻灯播放一段现代版粤剧《帝女花》并展现丰富多彩的粤剧画面
2.介绍今天的活动汇报阶段的活动过程:各抒己见话粤剧、南腔北调演粤剧、群腔舌剑论粤剧和活动总结
(二)活动过程
1.活动一:各抒己见话粤剧(35分钟内)
(1)第一个环节由粤剧汇报组向大家汇报粤剧知识,可通过多种形式分别汇报,例如幻灯片、视频等,每组一名组员介绍,每人限时3分钟。
(2)进入第二环节:手抄报展览。请粤剧宣传组解说员们介绍手抄报的内容(5分钟)
(3)调研组汇报调研成果及调研组员说说其中的苦与乐,每人限时3分钟。
2.活动二:南腔北调演粤剧(25分钟)
(1)学生粤剧表演
(2)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看完后就其中一段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者对某段戏文简单品析
3.活动三:群腔舌剑论粤剧(30分钟)
(1)辩论组的同学按照确定好的辩论主题进行一个小型辩论赛。
(2)老师对整个辩论赛简单点评。
(三)汇报活动总结(20分钟)
1.学生对本活动进行总结
先让每组的负责人进行简单的总结,就自己组内的工作谈谈收获;各组员也可以自由发言,抒发个人感受。
一、主要工作情况:
1.强化理论和业务的学习。我重视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业务素质水平,认真学习工作业务知识,并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且参加统计职业资格考试,明确了统计员的工作职责。
2.在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我努力做好领导交给的每一个工作,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安排时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3.每天及时、准确按销售合同或出入库单的明细填写统计台帐,并及时作好数据的备份。
4.每月底根据本月实际发生情况向总部报送营业收入快报;产值指标月报;劳动工资及保障情况月报;主要产品产、销、存情况月报;能源消费月报表,并存档。
5.年底将部分数据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汇总与分析。主要有《产成品交库情况统计表》、《公司人员统计表》、《劳动工资及保障情况统计表》、《年度经济活动分析》,年终工作总结《统计员年终总结》。
6.参加汇报了《关于做好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项目》《河南省工业结构调整项目》的申报工作。
7.每周五向省工信委汇报项目建设完成情况,每月底向省科工局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及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每月初向港区经发局、招商局汇报项目完成投资情况和建设完成情况。
二、存在不足
1.在工作中,虽然我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在各方面走向熟练,但由于自身学识、能力、思想、心理素质等的局限,导致在平时的工作中比较死板、心态放不开,工作起来束手束脚,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全面的理解与把握。同时由于个人不爱说话,与同事们的沟通和交流很少,工作目标不明确,并且遇到问题请教不多,没有做到虚心学习。
2.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却没有青年人应有的朝气,学习新知识、掌握新东西不够。领导交办的事基本都能完成,但自己不会主动牵着工作走,很被动,而且缺乏工作经验,独立工作能力不足。在工作中不够大胆,总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改变工作方法,而不能在创新中去实践,去推广。
三、工作计划
1、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学习更多有关财务、统计方面的知识,以提升自己专业学识。
2、积极参加一些和专业有关的培训,有效提高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并做好数据的登记、上报与分析。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探究常被简单化、僵硬化地理解成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固定模式,教师习惯应用这种固定的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自主探究空间,做到教师“精讲”,学生“多学”,有效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一、从“师讲”变为“生讲”——从被动听讲变为自主探究。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发现者,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主动为学生搭建锻炼的平台,把学生推向发现者、研究者的位置,把讲台让给学生,成为学生展示成果的舞台。如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苏教版高年级科学教材进行分析,对于一些领域,如地球和宇宙空间领域、生命世界领域等无法采用固有的模式开展探究,教师采用讲解方式进行授课,大大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个问题,学期初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确定小组名称和感兴趣的单元与主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制作幻灯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研究能力。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不硬性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汇报交流,而是让学生自愿报名参与,参与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一学年来共收到汇报课题一百多个,上台汇报学生人次达两百多次,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想研究的问题,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使他们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探索、去尝试,充分发挥个体创造潜能。
从“师讲”变为“生讲”,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仍然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及时调控学生在展示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如讲述内容过多,或过于深奥,听者不感兴趣,等等,教师此时应及时点拨,调整汇报节奏,或修改汇报内容,或改变活动方式。如有些课题由几个小组共同研究,展现内容又很相似,在这种情况下,不提倡学生再采用讲解式汇报,而建议其他小组采用竞赛提问方式进行展示汇报,汇报效果大大增强,深受学生喜爱。
二、从“被考”变为“自考”——从被动应考转化为主动反思。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这种观念和思想构成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很大障碍。以往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出一份纸质考卷考学生,学生处于“被考”状态,教师关注的是学习结果,为了让学生从被动应考转变为主动反思,自主探究,教师改变以往的做法,一个阶段性活动结束时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加深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与理解。如学生自己总结一个单元的收获和不足,或出一份考卷考自己,教师只是提出出卷要求:如1.考题量要足;2.题目质量要高;3.题型要活;4.版面美观、字要端正。从学生所出的卷子来看,效果很好。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对单元知识点进行思考复习,避免以往教师拽着学生学的现象。如《进化》单元学生自己出的选择题:①什么东西能演变成化石?②黑猩猩的( )与海豚的鳍状肢很相似?这些小小的考题显现出学生的创造性。《我成长了》单元总结,学生围绕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自己与同伴身高、体重曲线图、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想象60年后自己会怎样生活等内容,用画图、表格、文字等展现,制作精美,效果很好。《遗传与变异》单元学生还能自己找资料,做成小报,如转基因技术、遗传与变异的进展等。从“被考”变为“自考”,教师关注点发生转移,从关注学生学习知识最后答案转移到关注学习反思上,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让学生重新建构自己的理解,激活个人的智慧,使单元活动总结成为一种有目标、有策略的主体行为,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从“师评”变为“生评”——由旁观者转变为合作交流的互动者。
探究性教学活动是一个多向互动的教学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间的交互学习(对话、协商和合作等)有助于他们发现问题,有助于他们用多重观点看待知识和信息,从而更加深入地探究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上台交流汇报课题,教师引导、组织所有学生都参与评价,把评价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互评激励学生互帮互学,在学习中建立一种新的伙伴激励机制,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评什么?怎么评?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参与评价的步骤,如指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当“小评委”必须做到以下几个字:“听”——听清楚对方的发言;“看”——看清对方的成果;“评”——以一定的评价标准,公平、公正地评价同伴的劳动成果;“讲”——组织好评价的语言。如《寻找生物的家园》一课,学生上台交流汇报后,小评委就围绕课题内容介绍是否突出,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准确,课件制作是否精美等方面进行点评,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看法十原因”的评价语式。评价重点以表扬鼓励为主,达到激励的目的,同时指出汇报者还需努力的方面。由旁观者转变为合作交流的互动者,让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达到评价的目的。一位汇报者上完课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因为紧张,我说话总是结结巴巴,说得也很不流利,还一直读错字呢!原以为同学们会对我的汇报很不满意,但没有想到的是,台下的同学都以最热烈的掌声鼓励我,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到十分惊喜。这次汇报,我不仅懂得了生物进化的历程,而且锻炼了我的胆量。下次如果还有这种机会,我一定不会辜负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希望。”这就是来自同龄人的启发和鼓励的作用。
从“师讲”变为“生讲”,从“被考”变为“自考”,从“师评”变为“生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探究活动空间更大,思维更加开阔。教师需要在领会“探究性学习”实质的基础上,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设计合理可行的探究性问题;教师需要具有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高超的教学组织能力。这不仅是实施本模式需要的,还是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交往;课题
大学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包括课程“基本结构”——基本知识与经典理论的教学和课题研究教学两个组成部分,前者是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基础,可采用交往教学法,后者分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和课题研讨三个阶段,相应可采用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和课题研讨教学法。本文具体谈谈这些教学法的操作。
一、基本知识与经典理论教学法
基本知识与经典理论教学法主要是交往教学法。交往教学法是教师按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提炼出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运用交往教学方式与学生共同生成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交往教学法要求:
1.树立课程的“基本结构”观
知识教学是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基础。但知识教学并不等于系统灌输。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经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说,任何一门课程都有一个基本结构,掌握一门课程的关键就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我们认为,大学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就是构成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只要掌握了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就掌握了该门课程的精髓。因此,学科课程知识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系统地给学生传授课程知识,而是教学生如何掌握课程的“基本结构”。
2.树立“交往生成”的教学观
在知识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教学一直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间接经验,因此“传授”是最好的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知识增长和废旧速度的加快,有限的教学已经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系统地传授知识”了。因此,“交往生成”教学应运而生。所谓“交往生成”教学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自由、民主和活力的“空间”里,以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为基础,通过平等的交往共同生成知识并发展能力的教学。“交往生成”教学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途径。
3.善于提炼课程的“基本结构”
课程的“基本结构”——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是课程的“骨干”,教师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对于提高“交往生成”教学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做好这一工作:一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包括学科理论的功底、教育理论的功底和科学研究理论的功底;二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包括对学科性质、教学要求和学生水平、学生需求的把握;三要有精湛的教学内容构建技术,包括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的识别技术、组合技术和表达技术等。
4.善于运用多样化的交往教学技术
交往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由多种交往教学技术组合的群集概念。其目的是要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结构”、生成新知识、养成善良的“人性”和培养创造能力等。当前教师必须掌握交往的传接技术、创新思维的激发技术、师生心灵感悟和观点共享技术以及表现评价与行为激励技术。
二、课题研究教学法
课题研究教学法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和课题研讨教学法。
1.课题研究指导教学法
课题研究指导法是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与学生研究团队共同确定研究课题并指导学生研究团队进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根据课程性质、内容和要求与学生研究团队共同确定研究课题。大学学科课程研究性课题的设置必须以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为依据。根据其性质,课题可分为学习性课题和科研性课题。学习性课题是帮助学生学好课程知识并养成相关能力的课题,如拓展性课题(拓宽知识面,培养获取知识能力的课题)、实证性课题(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课题)、案例性课题(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课题);科研性课题是引导学生跟踪学科发展进程并使学生学会研究和创造知识的课题,如理论研究性课题、实验研究性课题、调查研究性课题等。根据其研究方式课题可分为自研性课题(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自主选题和研究的课题)、导研性课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题和研究的课题)和同研性课题(教师和学生共同选题和研究的课题)。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要求、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条件等,教师可以与学生研究团队共同商讨设置不同的课题。
(2)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是课题研究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研究能力还不足,这种指导尤为重要。根据笔者的经验,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二是帮助学生形成合作的研究团队;三是对学生的研究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如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构架论文结构和写作论文等。
(3)反馈学生研究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反馈对于控制研究过程和提高研究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常常有“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如果教师不经常进行反馈控制,他们可能“随便交差”。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反馈、经常反馈和多形式地反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题研究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
课题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法是学生研究团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全体同学和教师汇报的方法。
(1)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准备。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对课题研究教学的意义,一是通过比较竞争压力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二是通过成果汇报“表演”达至成果的共享;三是通过课题汇报提高学生的表达、组织和合作能力。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准备主要包括:做好汇报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论文材料、参考材料和汇报过程中的安排材料;选好课题汇报的表现形式,如学术报告、新闻、案例模拟等;做好汇报过程的策划,包括角色分工、手段选择、氛围营造、互动安排等。
(2)课题研究成果汇报的组织。第一,教师要说明课题研究的意义,激发学生认真听取汇报和参与互动的积极性;第二,教师要提出听取汇报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课题汇报的质量和效果;第三,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确保课题汇报的顺利进行。
(3)课题汇报的总结和课题研讨。课题汇报结束后,教师一方面要根据课题小组的汇报就课题研究的质量、参与合作情况、课堂互动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进行商讨和激励式的总结和评价;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要求和课题特点,拟定研讨的题目并布置各课题小组做好研讨的准备。
3.课题研讨教学法
课题研讨教学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就课题研究中的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以生成知识和共享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
(1)课题研讨的准备。课题研讨教学不单纯是加深学生对课题内容和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拓展思维、生成知识和共享成果。因此,做好课题研讨准备对于顺利开展课题研讨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研讨准备一是要求各研究团队对确定的研讨题目进行充分讨论并形成本团队的基本观点,二是要求各研究团队根据本团队的情况确定主发言人、主答辩人和主提问人,主发言人的任务是系统表述本团队的基本观点,主答辩人的任务是回答其他团队提出的问题,主提问人的任务是代表团队向其他团队提问。
董文楠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交通运输产业系商贸部 广东 广州 510435)
摘 要:“基于职业情境和任务型学习载体”的PGRS教学模式,“职业情境”、“学习载体”贯穿“前置作业”、“小组工作”、“汇报展示”、“总结点评”四个实施步骤的全程。文章阐述了“PGRS小组教学法”的概念,并以课堂实践利用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其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PGRS小组教学法 市场营销教学 应用
市场营销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一个分支,与其他科目的教学相比,它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等特点,由于学科、专业发展历史时间很短, 多数学校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还是坚持传统的教学观,从而容易出现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等问题,一些院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情感陶冶和实践能力培养的PGRS小组教学法, 正是符合当代教学模式发展趋势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
一、PGRS小组教学法的概念
PGRS小组教学法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的教学方法,其步骤分为前置作业(pre-class work)—小组工作(group work)—汇报展示(report show)—总结点评(summary comments),简称PGRS小组教学法,其最大的特点是基于职业情境和任务型学习载体,将“职业情境”、“学习载体”贯穿四个实施步骤的全程。其具体含义如下:
职业情境:是指模拟职业工作情境,使学生转变为员工的角色。
任务型学习载体: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学习价值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任务。
前置作业:是老师课前布置、学生课前或课堂上完成的导学案。
小组工作:学生以小组形式,明确分工,共同完成明确任务/获取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反馈这一工作过程。
汇报展示: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小组汇报展示学习与工作情况。
总结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然后师生围绕学习目标,共同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图1 PGRS教学模式示意图
二、PGRS小组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以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课题中的模拟案例“ABC品牌手机D型号校园营销计划的制定”这一学习任务的完成为例,阐述“基于职业情境和任务型学习载体”的PGRS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具体如下:
(一) 职业情境
将学生作为营销计划的制定者,从营销主体的角度思考面向特定的营销对象如何开展某一特定新产品的营销工作,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计划。
本模拟案例任务型学习载体—ABC品牌手机D型号是ABC品牌公司特定根据学生族的消费情况设计的新产品,拟在本学校开展新产品营销活动。请营销计划的制定者(学生)完成营销计划的制定。
(二)前置作业
前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目的是让学生提前预习本次课将要用到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根据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下列作业:
1.上网浏览查阅市场上产品推广营销方法和案例,累积营销计划制定的基础知识;
2.预习营销计划的构成要素;
(三)小组工作
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按照营销计划的构成要素,合理分工,共同完成这一营销计划的制定,形成文字性的计划书大纲。
本模拟案例小组工作内容是从营销计划书的内容概要、当前营销状况、风险与机会、目 标、营销战略、行动方案6个步骤开展讨论并逐步完成营销计划的制定。
(四)汇报展示:本环节旨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实施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小组汇报展示工作情况,另一位教师记录学生汇报情况。
(五)总结点评:本环节是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反思,先由学生自行总结与评价,接着是老师进行点评,通过层层总结,培养学生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估的能力;最后由老师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以加深学生对营销计划的认识,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学生各自进行自我评价,填写《项目评价与反馈表》;
(2)教师对A、B、C、D各组的工作情况进行点评,表扬学生的闪光点,指出各组的不足之处;
(3)教师对营销计划的撰写进行深入地分析,并以案例的形式引导学生鉴赏优秀的营销计划,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三、PGRS小组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由上可知,在实施本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老师仅起着指导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真真正正贯彻了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的教学原则,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快乐学习的目标。为保障本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在具体的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典型任务的提炼
典型的工作任务应能够囊括所讲授的知识,难易适中,新颖独到、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应当将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实施较为成功的、具有典型代表性以及能与教学内容很好结合的营销案例收集起来,并建立专门的营销案例库, 同时注意每个案例要设置引导性问题,为日后营销教学提供材料。
(二)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生为本”,即最广泛的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最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在整个营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是指导者与组织者,其主要作用就是充分引 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 身倾听、回应问题、沟通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案例探究的能力,以促进学生针对案例分析能力的提高, 这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关键。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是丰富而灵活的,本门课程非常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在使用PGRS小组教学法教学时,应该充分设置发散空间,让学生有思考和尝试的余地, 启发他们通过尝试和探究发现问题,为学生的个性施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三)注意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体能力的差异外,还要把个体自学与群体讨论结合起来,使学生人人参与,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结束语
通过实施PGRS小组教学法,促使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观念创新,重新反思应有的地位和职责,转变了传统教学理念,跳出教师是单一的传道授业、高高在上的指导者的认识误区。逐步形成一种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气氛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在教学时相互合作、愉快互动,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提高学业成绩,教师在愉悦中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专业课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提高专业人才素质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类专业课教学内容多,课时紧,知识更新快,与社会实践问题紧密相关。而绝大部分专业课的讲授设置在大三、大四学年,正是学生考研、考证、就业准备阶段,致使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多处于应付状态。大多数学生对课程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漠不关心,缺课或不听课现象较严重;更谈不上对专业方向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方法感兴趣,他们只在考试之前临时突击背复习要点,达到及格的目的即可。这样的教学状态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动力不足、掌握的专业知识面狭窄,专业素质和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这一切与现有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模式密切相关。
本文拟从中小学教改先锋――“杜郎口教学模式”中探寻经验启示,探讨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教学中开展“预习准备―分组讨论―要点提示―展现汇报―点评总结―发散思维”的自主教学模式,彻底打破多年来高校教学中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通过有准备的讨论和课堂展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学生对专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思想碰撞,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对前沿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打造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就业形势、满足企事业单位个性化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1 关于教学模式的理解
教学模式作为一个正式的科学概念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威尔(M.Weil)于1972年正式提出的。但至今它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国内外对它的理解也众说纷纭。
在国外最有影响力的当数乔伊斯(B.Joyce)和威尔(M.Weil),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围。他们所谓的教学模式是指为了教会学生学习而创设的一种环境,可归结为“环境说”。
在我国的教育技术界,对教学模式的理解也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由何克抗教授和李克东教授通过深入的研究而得出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第二种是由祝智庭教授提出的,将教学模式概述为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构型;第三种是由王淑君等人提出的,认为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合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充分考虑学习过程的各种要素,创造学习环境的一种范型。
2 “杜郎口模式”的由来与特点
“杜郎口模式”来源于山东聊城市茌平县下属乡镇的杜郎口中学,因其被誉为具有“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特色的农村教育改革而得名。
杜郎口模式的精髓在于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体现出“生命的狂欢”。在时间上前期推广“0+45”模式,后来演变成“10+35”模式,即教师10分钟,学生35分钟。老师在一节课45分钟内,布置学习任务和点拨引导活动时间不允许超过10分钟,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或者说完全不涉及对教材内容的陈述,其余时间让学生参与活动,即“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作为杜郎口中学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探索、总结、提炼、升华出的一套教改体系,因其三大特点、三大模块和六个环节亦被称为“三三六”模式。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分别是:预习、展示、反馈,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3 “杜郎口模式”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教学的启示
21世纪的文盲将是不会学习的人,活到老,学到老,思想就有了不竭的源头活水,精神就永远充实焕发。面对当前高校学生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困境,杜郎口的理念和实践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参照。
借鉴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可开展“预习准备―分组讨论―要点提示―展现汇报―点评总结―发散思维”的自主教学模式,加强过程学习和控制,拓展学生知识面,强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实现“授渔而不授鱼”的培养目标。
3.1 预习准备环节
预习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章节的重点、难点,进而探寻与理论相关的实践问题。这一环节一般是在前一次课的最后时间进行,引出讨论主题,留下课后完成的任务。
首先,教师要联系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热点问题、案例及方法,先进行集体备课,提出教学主题,指导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中通过阅读教材的相关章节,自主学习与组内交流合作相结合,完成学习准备工作,找出学习的重点、难点。经过长时期这样的训练,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对学习重点、难点的把握,都已经相当熟练,在今后的自我学习和广泛阅读中也能抓住重点。其次,教师将重点、难点的学习任务及延伸问题进行归纳并分配任务,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小组领取一项学习讨论主题,在课后进行大量文献的查阅、整理及交流。
3.2 分组讨论环节
分组讨论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小组统一观点,激发学生思想的碰撞,多途径、多视角学习专业理论,并解决实践问题。这一环节可结合课内和课外学时来完成。
小组领到任务后,各小组学生围绕讨论主题开展资料搜集和整理分析工作,汇集后进行小组讨论,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的解答方案,以及较为一致的观点和有条理的汇报提纲,以PPT汇报、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形式做好准备,个性化地展现自己的学习收获。对于实践专业问题的解决,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观察分析,找到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视角,大大拓展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要点提示环节
要点提示的主要任务是强调课程学习的目标和重点,提醒学生在后续环节中把握重点主题。这一环节是在每个教学主题授课的开始,主要是在预习的基础上,由教师结合教材、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做出重点内容回顾和发散性提示,以便规范学生汇报的范围和主题方向。如遇教学难点或重要的理论方法,可多花时间详述解释,以便做好基础性教学工作。
3.4 展现汇报环节
展示汇报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现、交流,又是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提升,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生互动以及组组互动的过程。展示汇报环节的主角是学生,各小组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提出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或发散讨论。一方面,各小组通过展现汇报,其他组的同学直接分享成果;另一方面,在听取其他小组展现、讨论时也会受到启发,提出更好的解答方法或思路。在展示课中,教师更多地体现了“主持人”、“导演”的特点,而不仅仅是传统教学时的“播音员”。
3.5 点评总结环节
点评总结的主要任务是评点课程主题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对学生参与讨论情况、展现汇报的内容等做出总结和评价,加深教学印象。教师不仅需要根据各小组表现和汇报的内容做出概括总结、逐一点评,更要对课程教学目标与重点进行总结性发言与确认,最好能将理论知识与小组汇报讨论的内容相结合,强化记忆。
来到镇工作,近几个月以来。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以及同事们支持和帮助下,较快地适应了工作,虚心学习,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基本完成了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情况作以下简要汇报。
一、提高了政治理论和岗位知识水平,加强学习。
正值我镇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之际,具备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参加工作之初。作为一名党员,紧紧把握住这次学习提高的机会。领导的带领下,进一步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本、中国共产》等一系列的政治理论知识;结合区及镇的具体情况,主动学习了张书记的讲话和各类文件、制度;同时还在工作中以及工作之余自觉充实自身的文秘知识,先后学习了办公室文秘写作》机关应用公文写作》等。经过学习,政治理论修养和业务知识有了新的提高。
二、增强文字功底;大胆实践,勤于动笔。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思路清晰、总结性强、提炼深刻的材料才能保证向领导反映准确信息,秘书工作要求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为及时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大量地翻阅办公室、档案室的文件资料,虚心学习前任秘书们经验、做法,从研究已经成型的材料入手,细心揣摩,边写边改,并请领导和老同志帮忙把关,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再进行修改,经过反复推敲,最后定稿。同时,抓住先进性教育期间文件、制度制定较多的机会,变压力为动力,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同工作实践大胆结合,积极向领导和老同志请教、学习如何撰写和信息、简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和总结、提炼的能力。
经过领导和老同志的指导和帮助,五个月以来。自己共起草文件份,上报信息篇,采用篇。
三、做好办公室服务工作,摆正位置。
随时提醒自己摆正位置,工作中。树立办公室工作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为领导服务的质量,努力做好为领导、群众的服务工作。对自己所接的来文、来电、来访总是争取在第一时间内向领导汇报,使领导及时掌握最新情况;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时,热情接待,较小的问题立即请示分管领导后协调业务部门进行处理,较大的问题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并收集落实进度迅速向领导汇报,尽心尽力为群众解决急难问题,耐心为他讲解政策规定和法律知识。对于工作中存在问题,总是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勤思考,主动为领导献计献策,做好办公室服务工作。
关键词:交通知识;交通标志;宣传员
活动目标:
1.能在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主动宣传交通知识,牢固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2.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敢于表达、善于合作。
3.能认识常见交通标志,了解简单的交通规则。
教学重难点:
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并能积极宣
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乐于表达、善于合作的精神。
活动过程:
一、课前活动
师:今天会堂里来了这么多老师,谁想把自己的小组介绍给台下的老师认识?生:介绍自己小组的名字、组训。六个小组依次展示,(炫彩小组、奋进小组、阳光小组、卓越小组、春蕾小组、智慧小组)师:我们班同学个个才思敏捷,小组名字起得也很别致。师:谁想把自己介绍给老师们认识?生1:我叫小红,喜欢唱歌、跳舞。生2:我喜欢跳舞。师: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吧。师:谁还想?生3上台展示快板。
总结:大家真是多才多艺,老师相信这节课你们会有更精彩的表现,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二、导入
师:课前大家都欣赏了胡××同学精彩的快板,你都听到了些什么?
生1:告诉我们过马路要注意信号灯。
生2: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
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交通”这个话题。(教师板书“交通”)
师:上节课,同学们都搜集并自主整理了有关交通标志、交通规则的知识,现在把你的自学收获在小组内分享一下。
三、组内交流
师:分享前,先来看一下“组内交流要求”。课件1内容:组长及时组织,保证小组交流的纪律。
1.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自学成果。
课件超链接交通标志、交通规则、违反交规的现象、展示要求:组1:我们小组想来汇报一下我们知道的交通规则。可以拿着学案到展示台轮流读。整理好的资料卡。老师相应地出示课件:法律条文规定的交通规则,这样学生学习才会有一个梯度。师:哪个小组想来补充?生:我们小组想来补充,有几条他们没有说到。师总结:交通规则很重要,我们要时刻牢记。
2.师:还有哪个小组想汇报?
生:我们小组想来汇报一下我们认识的交通标志。师:请你们组到台上来。小组同学把自己搜集到的交通标志在展台上展示给大家。生:小组成员按照自己的形式进行展示。师:老师看到还有很多小组都想上来展示,这样老师想来挑战你们?敢不敢接受?小组抢答,共展示三组。师:各个小组记得标志都很熟练,现在睁大眼睛仔细看,老师可要增加难度了。(手势指着大屏幕上的标志,老师对他们轻施魔法,变变课件出示)。师:瞧,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标志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生2:我发现都归类了。
总结:指着屏幕,像这样的蓝色的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我们叫它指示标志,像这样的警告车辆和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是警告标志,像这样的禁止车辆、行人交通行为叫做禁令标志。
师:走在马路上,我们要时刻遵从他们的指挥,然而有很多人常常违反交通规则,你能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吗?
3.师:哪个小组想来汇报最后一个问题。
组1展示文字资料;组2展示图片资料;组3可以让孩子自己搜集一些视频资料,再谈感受可能会更深刻。
师: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见解,我也想补充几点。课件出示:车祸视频、数据资料。师:太多太多的交通事故让人惨不忍睹,让人闻之撕心裂肺。多少家庭因之破碎,有多少父母失去了孩子,又有多少孩子没有了父母。师:同学们你知道吗?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课件播放: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10万人,平均每天有280多人死于车祸。师:这些数字多少触目惊心呀!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使无数的家庭失去了欢乐……
4.作为小学生,我们该如何注意交通安全呢?
生1:过马路看信号灯。生2:我们有责任把知道的交通知识宣传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凸显学校的润责办学理念。
总结:我们不仅要自己遵守交规,还应该把交通知识告诉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名小小交通宣传员。(板书小小、宣传员)
师:请小组内合作探究出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宣传方式,行动吧!课件播放:我当小小宣传员。生开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大约三四分钟)师:哪个小组想上来展示。
生1:我们小组创编的交通警示语,到展台一一展示。
追问:你打算把这些警示语送给谁?(送给家人、司机、提醒路人)
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生2:我们小组画了一幅手抄报,我们打算贴在班级文化墙上,让全班的同学都注意交通安全。生3:我们小组写的倡议书。你们小组展示一下吧。生4:我们小组想表演一个小品。(可以是在马路上玩耍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比较好一些)
小学数学"以大问题导学"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指根据特定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经验以及学习困惑点,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对课程关系、问题引导、学习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处理,提出质量高、外延大、问域宽、数量精和挑战性强的问题,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解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与智慧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教学实践活动。此教学实践活动的评价,包括 "建立关系、问题导航、探究学习、巩固应用、总结提高"五个要素,重在"问"、"导"、"学"三个字。现将其评价要素与标准阐释如下:
1.建立关系(10分)
"建立关系"即是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教师可提出或出示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旧知问题让学生解决,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建立新旧知识的关系,为学生新知学习搭桥铺路。评价标准为:①通过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②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建立新旧知识的关系。
2.问题导航(20分)
"问"是基础。能引出学生问题的问题,就是好问题。"大问题"始终要让有问题的孩子保持有问题。教师要通过巧妙的设问,促使学生自发的提出"大问题",将"老师给的大问题"延伸至"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的大问题"。教师出示课题让学生看课题提出大问题(这里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和老师提出的问题,课本中的问题)并板书,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明确学习方向、目标、任务,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与能力。评价标准为:①教师或学生结合课题提出大问题;②师生共同整理出直指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和知识关键,结果不唯一,思维方式多元化,以探究为主的问题。
3.探究学习(40分)
"大问题"的教学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索者而不是操作工。"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导"是关键,学生的"学"是核心。(1)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大问题,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和依据课本内容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理解和掌握新学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探究学习精神和习惯。(2)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展示汇报、欣赏评析、质疑释疑(教师作适时追问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展示汇报能力、表现力及质疑释疑的能力。学生(小组学生代表或学习小组4人)上讲台展示汇报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结果,台下的学生欣赏点评,提出疑难问题让展示汇报的同学或其他同学解疑,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重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进行追问或反问,让学生解释,以加深学生的认识。(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对自己探究学习的结果(解决的大问题)进行小结,提出要注意的问题,增强对新学知识的记忆。评价标准为:导:①以低级思维问题为起点、高级思维问题为重点组织、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②组织和引导学生展示汇报、欣赏评析、质疑释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思维、心理等障碍,以提问的方式加以点拨、引导;③注意对学困生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学:①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本内容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解决师生提出的大问题;②学生展示汇报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结果,互相欣赏点评、质疑解疑;③学生对自己探究学习的结果(解决的大问题)提炼归纳,提出要注意的问题;④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习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巩固应用(20分)
问题导航(问)①教师或学生结合课题提出大问题;②师生共同整理出直指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结果不唯一,思维方式多元化,以探究为主的问题。20
探究学习(导、学)导:①以低级思维问题为起点、高级思维问题为重点组织、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②组织和引导学生展示汇报、欣赏评析、质疑释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思维、心理等障碍,以提问的方式加以点拨、引导;③注意对学困生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学:①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本内容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解决师生提出的大问题;②学生展示汇报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结果,互相欣赏点评、质疑解疑;③学生对自己探究学习的结果(解决的大问题)提炼归纳,提出要注意的问题;④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习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40
《小小书票我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学生一起开发的探究系列实践活动《我的藏书票》中的一个单元主题。
一、选择本课题的目的是:学校在开展读书节活动当中,发现经常有孩子在喜爱的书籍上乱涂乱画,怎样帮助学生爱书护书?为此我们开了主题班队活动,有学生提出用藏书票的办法来解决,大家都认为是不错的办法,于是我们一起开发探究了以藏书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藏书票是一枚贴在书籍扉页上的微型版画,表达书籍主人对所爱藏书的珍惜情感。 因为它图文并茂、材料广泛易找、简单易学,所以可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了解:认识藏书票、制作藏书票、使用藏书票,以此营造校内外爱书读书的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
二、活动流程:本节课是在确立子课题、制定课题计划、开展研究主题“发现藏书票”“了解认识藏书票”成果汇报课后进行的“制作藏书票”的一项探究活动,后续还有“运用藏书票”“藏书票展览”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1、 学会运用多种方式,途径搜集并了解藏书票的相关知识。
2、学会设计和制作一枚有个性的藏书票,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同学们之间的讨论以及不断递进互动式的探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3、 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让学生在藏书票的创作、设计中获得艺术创作的快乐和情感的交流,以培养学生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制作藏书票。难点:藏书票的创意设计 。
四、教学思路分以下五个阶段环节:
第一阶段:回顾总结: 以刊版形式呈现上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和收获,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第二阶段:汇报成果:课前指导学生动手动脑搜集整理制作知识,通过多种渠道积累第一手资料,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并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交流藏书票的制作方法,总结藏书票的制作方法。因为学生多数都没有体验过胶滚印刷,我以制作油墨印藏书票为范例,给学生以直观的观察。强调制作的步骤和拓印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总结注意事项。
第三阶段:制作藏书票: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采用组内合作、组间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在竞争合作的过程中享受制作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第二阶段的交流汇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PBL教学即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由美国Barrows教授于1969年在MeMaster大学首创,其核心理念强调由问题为基础,从临床问题入手调动学生兴趣,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地位[2]。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学生学习过程不再被动接受,其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选择我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层次学生,因我校理论课教学采用大班制教学,所以选择1大班为实验班,学生人数为86人;对照班则选择2大班,人数为90人。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计划及大纲要求,选择与临床联系紧密的一类病原体作为教学内容,如肠道杆菌等,进而搜集临床病案整理形成问题。学时数安排为6学时,实验班的教学我们应用传统教学与PBL教学结合的方法,先行传统教学1-2学时,主要讲授基本概念及原理,随后采用PBL教学。对照班则沿用传统教学法。
2.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
2.1. 分组及小组学习
实验班所辖3个班随机组合分为3~4小组,每小组人数约为10人,每小组推选一名负责人,由负责人组织组员开展小组学习、讨论及汇报等。相关课程开始前1-2周,由教师将问题交给各小组负责人,各小组得到问题后先由组员自主搜集资料、文献查阅、整理及分析资料等。
2.2. 小组讨论
课程开始前各组负责人组织组员汇总各自材料;此外,还需在小组内进行问题集体分析及讨论,讨论内容应包括所给问题及病例的发病机制、疾病类型、诊疗及防治等;讨论中要求做好详尽记录。
2.3. 总结与汇报
小组讨论后,负责人总结自己小组讨论结果,并形成汇报PPT,在教学的第5个学时时进行大班汇报,汇报过程由负责人回答其他小组提问。课程结束后,由教师点评及总结各组问题,同时综合各组团队协作情况及综合素质表现等给予评价。
3. 教学效果评价
相关章节课程结束后,对两班学生进行病例分析题考核,两班为统一试题,分析成绩并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同时就学生接受度、学习兴趣及能力等方面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
4. 结果
4.1 考核成绩
两班所有学生参加课后考核。实验班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90.17±6.36 vs 73.19±6.22,p
4.2 调查问卷结果
课后考核结束对实验班发放调查问卷86份,回收86份,统计调查问卷结果(见表一),发现95.5%学生认可PBL教学且94.3%学生希望今后继续开展,93.1%学生认为PBL教学有助于其学习兴趣提高及理论知识巩固;90.8%学生在综合分析能力培养方面表示赞同。
5. 讨论
近年大量同行的PBL教学研究发现,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学生更喜欢开放式的PBL教学,与我们的实践结果一致[3]。通过引入PBL教学模式,学生由以往的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动参与知识获取过程;由于PBL强调以问题为基础,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同时由于需要进行分组讨论与总结等,培养了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资料归纳分析能力等;在分析病例、解决问题时,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知识与临床病例综合的素养,提高了其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PBL教学的引入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等。教师在PBL教学过程中,其角色由以往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因此,在面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时,在把控整体教学进程及方向时,均需要教师有更广的知识面以及整体协调能力,此外,还对其教学思路及综合业务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为了顺利且完整地完成PBL教学,教师需努力完善自身业务能力,这就促使“教”与“学”的相互增长,促使教师与学生进行更多地沟通与交流。
【关键词】会计专业硕士;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
一、案例教学的意义
中国的会计专业硕士自从2004年招生开始,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中高端财务专业人才,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中国会计专业硕士招生规模还在扩大,但是目前培养模式方面还是存在弊端,例如在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方面以理论知识为主,有些学校培养会计专业硕士的研究能力,培养的学生偏离了应用型的培养目标,课堂授课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教学为主,这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学生实用性不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务问题能力偏弱。既然会计专业硕士与会计学硕士相区别,会计专业硕士本来就是培养应用型的中高层次人才,如何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是目前会计专业硕士培养亟需要思考的问题。根据发达国家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经验来看,案例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实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应用案例教学达到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为社会输出更专业的应用型的高层次财务人员,提升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这个命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会计专业硕士的教学当中,笔者也看到了很多教师也使用了案例教学,但是案例教学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存在以下问题,一种模式是直接让学生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汇报,汇报完毕教师进行适当点评,但学生的案例选题,案例制作过程教师是不参与的,学生直接汇报,由于专业知识和眼界的有限性,以及非专业的表达,效果并不好。另外一种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模式就是教师单纯的进行案例讲解,单纯教师直接讲的模式,学生可能对本身实务知识的理解本身不够深刻,也没有做课前的预习,查找资料等,学习效果有限,教师直接讲授案例,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实际上并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案例教学目标,如何更好地使用案例教学,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所在。本文专门解读会计专业硕士案例教学,让教师理解案例教学,选择合适的案例方式,有助于提高会计专业硕士的素质,提高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对于监管机构而言,案例教学对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非常重要,监管部门也应该制定相关的制度等,开展案例教学的培训等,提高授课教师的案例能力,必要时,本地的监管机构可以适当地开发一些通用的现场案例,因为依靠教学教师的力量去开发现场教学,资源是有限的,开发单位也不好确定,如果监管部门能够重视并落实开发单位,补贴一定的资金给开发单位,也额外有助于案例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案例教学的模式及优劣解析
案例教学并不是单纯的使用案例讲解就是案例教学,根据2015年5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教研〔2015〕1号)提出的定义:“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呈现案例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理论、形成观点、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可见,这里的案例教学并不是单纯由老师讲解,或者学生直接对案例进行汇报,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案例作为基础,教师引导式的呈现案例的各种情境,启发学生在各种情境中进行分析的一种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和完全由学生汇报案例并不是真正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分类:根据案例教学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一类是课堂式案例教学,第二类是现场案例教学,第三类是角色模拟式案例教学,第四种是学生案例汇报,四种教学的特点和优缺点如下。
(一)课堂式案例教学,这种案例教学的特点是在课堂上进行案例讲解、案例分析和案例总结,一般是由教师搜集案例资料,并在上课之前提前将案例基础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在课堂上,由教师介绍案例的大概基本情况,然后提出需要学生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再将学生分组,然后分组讨论,再由学生组的每组代表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点评并最终做出案例总结,引导学生深思。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节约时间,成本较低,学生提前预习和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学生有一定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种情况下,不能完全提高学生积极性,学生很可能不认真预习和分析教师预先给的资料,因为分组讨论,讨论未必充分等,课堂教学也受制于教师的授课水平和组织水平,如果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案例渲染能力不高,学生很容易走神,很难达到教学效果。
(二)角色扮演式案例教学。首先教师挑选好与相关理论知识相结合,也容易进行角色扮演的适当案例,再根据角色和任务对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根据案例的场景和问题,结合角色和个性特点,模拟案例中的任务及其在案例中的行为,然后由分组的学生表演出来,再由非表演的学生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再由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点评和总结,这种案例方式下,比较最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了表现好角色,学生需要对案例进行深刻的理解,才能够刻画人物的表情和表现以及行为,而非表演组的学生因为要指出问题,所以也需要认真准备。角色扮演这种方式相对来说趣味性较强,把案例发生的场景搬上了舞台,学生参与其中,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受制于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把各种经济事项很好的演绎出来需要技巧,如果学生不认真准备,或者经济事项本身比较冗长不容易表现等,反而容易浪费课堂的时间。
(三)现场式案例教学。现场式教学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是在教室里完成的,而是在案例单位完成的,需要依托的案例单位配合。该种教学方式首先需要授课教师根据依托单位的情况、教学目的等确定案例的题目和内容,然后跟案例单位的负责人进行细节沟通,包括案例设计和依托单位能够提供现场的程度等确定该案例研究的问题,具体环节等,如何实施现场教学等,等设计沟通和落实好之后,由教师带着会计专业硕士的班级来现场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托单位相关人员会详细介绍该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师和学生去现场观看生产流程等情况,然后由依托单位和教师对案例进行总结,学生也可以在现场教学的过程中提问,依托单位和教师可以解答。现场教学具有其他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现场教学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可以自己的观察,对学生的感染力是非常强的,教学效果也是最好的,但这种教学方式成本是最高的,需要教师和依托单位共同开发,学生来去依托单位还会发生来回的交通费用等,教学效果也受制于依托单位的相关人员的介绍技巧、态度,以及相关单位人员的时间等,虽然全程中学生可以直观的体验,但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程度和参与程度会大打折扣。
(四)学生汇报式案例教学。学生汇报式案例教学是根据相关理论和教学任务,由学生分组挑选一定的案例,由分组学生对案例整体进行汇报,授课老师进行点评的授课方式,这种方式下,由学生自己去选案例、分析案例并报告案例,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教师在案例汇报完毕,由未汇报的学生提问,案例汇报小组进行解答,这种方式下激发学生认真准备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和回答问题,并予以点评。这种方式下,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学生选择案例和汇报案例,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视角和表达能力,在汇报学生表达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整个课堂的授课效果不好,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学校和授课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师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学模式,建议采用学生参与度高的,实际与理论结合比较好的模式进行授课,同时也建议区域内的学校联合开发现场案例。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