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发展规模

产业发展规模

时间:2023-06-02 10:00:49

产业发展规模

第1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适度规模化;结合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224

1 基本概念及国外典型案例分析

1.1 农业产业化及规模化概念及其必要性

农业产业化是主要依靠市场的导向,重点开发主导产业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等一体化经营体系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由于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农产品大市场的矛盾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而实行农业的产业化和适度规模化的合作经济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和问题。

1.2 国外典型案例

日本模式:日本是温带季风气候,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人多地少,跟我国在农业经济客观条件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在此经济条件基础上,通过专业化、组织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经营,实行区域专业化生产,建立农业产业区,并以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户为主体,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形成一条小农背景下的劳动密集型现代农业之路。

俄罗斯模式:普京所推动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与尝试,在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方面,有显著成效。

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选择主要依据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制度只有与农业发展相匹配才能有效的释放劳动力、激活生产力。农业技术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支撑,政府的引导和调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外援保障。

2 单纯的农业规模化不适合中国农业的实际情况

2.1 从经济学角度看

我国的农户经营规模不应该迅速扩大。我国耕地资源稀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不足。并且在耕地方面融资不足,加上充足的劳动力,人均收入少,不适合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由于农业活动的非标准性,使得农业雇工的监督成本很高,从管理成本这个角度来讲,就不能大规模的雇工,所以得用自己的劳动力,所以农业规模不可能很大。

土地流转难。目前土地大都集中在众多分散的农户手中,难以有效地流转。建设用地紧张。国家土地政策严格,农业企业很难取得建设用地。

2.2 从技术角度看

我国科技水平尚低,以目前的农业技术设备,实行单纯的农业规模化是不太可能的,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带来规模效益的同时,仍无法避免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甚至有可能把风险也一并“规模化”了。因此,单纯的农业规模化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受到了人多地少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要切实发展适度的规模化。

3 农业产业化必须与适度规模化相结合

3.1 单纯的产业化存在的弊端

单纯的产业化将使得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无法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乡镇企业与农业生产无法协调发展。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销售脱节,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高但自身效益却低,这就影响了农业稳定发展。

3.2 适度推进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适度规模经营是开放式中国的大趋势和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我国农地规模太小,和现有技术水平、机械化使用根本不配套,农民经营收入很有限,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适度规模经营非常重要。

农业产业化中会遇到小农制分散经营等问题。无论是单纯的适度规模化还是单纯的产业化都无法走出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困境, 只有把农业适度规模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 走农业产业规模之路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根本之路。

4 如何把农业产业化与适度规模化结合起来

4.1 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加强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知识水平,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也能为农业现代化培养合格的人才,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4.2 延伸产业链条,完善扶持政策,探索产业化资金投入新机制

农业产业化源头是农户、终端是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条能及时传导市场信息,带动农户规模化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4.3 通过分工、专业化生产等手段来增加专业化组织的收益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劳动分工有3项明显的优点:可以挖掘生产者的潜能,发展其原有技能;当工作有变化时,可以节约其人员调动而损失的时间;有利于从事专项作业的劳动者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从长远的角度看来,我国人多地少、人均面积不足的事实,目前是无法改变的。小农经济、小块土地经营、土地家庭经营在我国将会长期存在。因此,只有将农业产业化和适度规模化结合起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推动产业现代化,并通过政策扶持,带动农户规模化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对现有经营形式进行创新,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走向现代化道路。

第2篇

主攻工业,充分发挥工业的带动作用

“工业是武汉的最大市情。抓住制造业,就抓住了武汉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这是市委书记陈训秋经常说的一句话。

作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投入巨资兴建的老工业基地,武汉市积累了逾千亿元的工业家底,培养了较好的制造业基础和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建国初,国家就在这里投资兴建了武钢、武重、武锅、武船等一批大型制造企业,在制造产业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10月,市委书记陈训秋到武钢、武烟、神龙、武汉有机实业等大型企业,以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青山、洪山、武昌、汉阳等城区调研中强调,要强化区域观念,突出特色,把握重点,采取超常规措施,促进武汉经济快速发展。要着力壮大钢铁、汽车、光电子、烟草、酿酒、石化六大优势产业,提高全市新型工业化水平。

正是由于抓住了武汉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使武汉现代制造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2004年,全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7.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6.4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38.89亿元,剔出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21.7%,为近几年来最高增长水平。制造业完成国家税收114.6亿元,占整个税收总额的65.98%;增收额为23.99亿元,增幅达26.48%。

拉长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聚集的规模效应

钢铁是武汉的优势产业。然而,年钢产量达 800多万吨的武钢,只有10%的产品消化在武汉。武昌造船厂、神龙汽车等钢材消耗大户,很少采购武钢的产品。武船年消耗钢板约12万吨,采购武钢产品不到2万吨。

问题出在哪里?经过调研,武汉人终于发现了问题的实质,那就是:武汉的工业配套环境欠佳,产业链太短,产业关联度不高。

2003年12月24日,在武汉市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陈训秋强调,要打开思路,壮大、拉长产业链。他说,“产业集中是最重要的投资环境,有产业特色才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才有竞争力。当前,产业集聚优势已超过其他因素,成为我们吸引投资特别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力量。国际跨国公司来汉投资,不仅仅是看我们的政策是否优惠,更重要的是看我们的产业配套能力,是否能有效地降低营商成本。”

近年来,武汉市从产业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和效益,围绕“钢车机(光机电)、烟酒药(药化工)”等产业,培育、延伸、拓展优势产业的产业链,打造产业群。

汽车业、造船业是钢铁业的“下游”产业。作为武汉工业“老大”的武钢,通过上马汽车板材生产线,扩大船舶板材市场,取得了较好成效。 2004年,武钢有序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钢材产量、销售收入、利税等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以光通讯、光电子产业为主体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延伸产业链成为其快速成长的发动机。目前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企业──武汉长飞,在位居国内干线光缆市场优势地位后,将市场重点移到了终端光缆上;激光产业也在探寻产业结构的大跨越,由能量激光产业向应用激光产业转变,将市场触角延伸至医药、农业等更宽广的领域;消费类电子产业的发展也正在加速。正是凭借产业链的延伸,武汉“中国光谷”在世界光通信产业严重萧条的形势下依然挺立潮头。 2004年,武汉“中国光谷”工贸总收入、财政收入分别达580亿元和15.02亿元,增幅均超过20%。

为了拉长产业链,武汉市以优化产业环境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运用市场手段配置各种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以武汉钢铁集团为龙头、以武昌造船厂、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建筑钢材市场等钢材消耗大户相依存的钢材产业链;以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和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为主体,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跟进”的汽车产业链;以武汉邮科院、长飞光纤光缆公司、 NEC公司、多普达公司等企业组合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以武汉烟草集团为龙头,包括与之相配套的印刷、包装企业等迅速崛起的烟草产业链;以武汉百威、华润啤酒为代表,并带动塑料、玻璃、商贸物流等产业兴起的酿酒产业链;以武汉石化集团为重点的石化产业链。6条产业链,犹如6条卧龙,构建成武汉工业的筋脉。六大产业共完成产值1336.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的79.7%。

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充分发挥大企业的支撑作用

企业兴,城市兴。有了发达的企业,才会有发达的现代城市。

近年来,武汉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企业营造服务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强化部门与大企业挂钩制度,把倾听反馈大企业呼声、改进为大企业服务水平,作为各部门考核目标任务。二是提高大企业的社会政治地位,对在经济发展、解决群众就业、支持社会事业中贡献大、造福一方百姓的企业家,给予更多的政治待遇和参政议政的机会,增强他们加快发展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

正是由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振兴,使武汉市的大企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2004年,全市年产值达亿元级的工业企业数量扩大,由上年的165户增加到197户,其中10亿元以上19户,百亿元以上2户。亿元级以上企业完成产值比上年增长26.6%,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82.8%。同时,大企业的支撑力不断增强。2004年,武钢比上年净增利润43.17亿元,全年实现利润70.00亿元,增长160.9%,武钢的利润占全市的60%。武烟集团实现利润8.03亿元,增长57.8%,净增利润2.94亿元。石化由上年同期的亏损255万元转为盈利9040万元,净增利润9296万元。武汉NEC净增利润1.2亿元,百威净增利润1.37亿元,武汉东风本田汽车公司净增利润1.49亿元。

产业竞争力的落脚点是大企业的竞争力。谁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大产业,谁就掌握了经济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树百亿产值企业、兴百亿支柱行业、上百亿规模产业,是武汉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市委书记陈训秋说,打造百亿元企业和百亿元产业,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搞好产业规划和布局,把着力点放在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上;要按照产业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引导信贷资金、用地指标、一流人才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要坚持深度参与、贴近服务,把培育百亿元企业和百亿元产业作为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作为评先和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3篇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 规模以上工业 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工业总体上经历了繁荣―低落―振兴_又好又快发展这样一个曲折前进式的发展历程。先是以“珠江水、广东粮、岭南服”等日用消费品为代表的“广货”畅销大江南北,使广州工业步入繁荣发展期;其后由于结构调整缓慢而逐步丧失了以“彩电、冰箱、空调”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发展的黄金期,加上电子工业发展的滞后和“标致汽车”、“广州乙烯”的投资失利,令整体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陷入低潮;“九五”后期以国企脱贫改革为契机,经“二次创业”,工业部门再现生机,高加工度工业和重化工业迅速崛起,广州工业从整体上获得全面振兴。

本文立足于广州地区规模以上的工业产业,从产业实力、产业效益、产业结构、产业外向度四个方面对广州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一、产业实力

广州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产业的实力在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8905.22亿元,比上年增长22.29个百分点,2001―2007年年均增速达21.18%。200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4.85亿元,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600.22亿元,2001-2007年年均增长21.96%。产业集中度是衡量产业实力的重要指标。2001-2007年,广州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产业集中度在缓慢提升,平均增速只有0.04%。2007年产业集中度为74.77%,即规模以上工业产业所属全部企业中大中型企业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4.77%。

但是,与国内几个主要城市相比,广州地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总量(总产值)、增速都偏低。

近年来,部分国内主要城市加大招商引资和工业投资的力度,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超过广州市,广州市工业与部分生产规模较大的城市的差距在扩大,与部分生产规模较小的城市的差距在缩短。2007年,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8905.22亿元,分别比上海少13033.41亿元、比苏州少7009.47亿元、比天津少1169.85亿元、比北京少570.32亿元、比无锡少39.89亿元。从增长速度来看,2007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20.3%,高于上海4.2个百分点、高于北京3.6个百分点,但是低于天津0.1个百分点、低于苏州3.0个百分点、低于无锡3.3个百分点。

二、产业效益

近年来,广州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发展的效益总量水平不断攀升。2001年,广州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资金利税率分别只有10.72%、10.76%,2007年则达到16.40%、20.11%,分别比2001年增加了5.68个和9.35个百分点;2001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领域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只有69917元/人,2007年则达到145783元,人,年均增长13.11%。(见表1)。市场占有率体现广州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从表1可以看出,近几年广州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几乎在逐年下降。2001年为3%,2006年只有2.31%。2007年略有回升,但也仅为2.57%,比2001年下降0.43个百分点。

三、产业结构

总体来看,广州地区的工业产业是以资金密集型为主,且大多属于劳动成本较多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并显现出以下的结构特征:一是生产规模大,生产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品结构以最终需求型工业品为主,但产品深加工程度低,档次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二是对外产品流通量大,贸易结构以国外为主,输出多为轻纺产品,输入原材料和重工产品较多;三是高技术行业产业比重偏小,特征不显著,增加值率低,有些高技术行业产品相对落后。

从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看,目前,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产业处于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后期。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28.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7‰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比重(按工业总产值现行价计算)由2006年的36.0:64.0调整为2007年的34.6:65.4,重工业比重上升1.4个百分点。但从横向比较的角度来看,广州规模以上重工业比重还不是很大,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深圳市轻重工业比例就达到31.7:68.3,2007年山东省轻重工业比例为34:66,上海轻重工业比例为28:72。

加快现代工业化进程要求有高新技术的支撑。广州地区规模以上工业的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不断扩大。2001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为21.59%,而2007年达到32.1%,高于重庆但低于苏州。2007年,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3%,重庆为25%。

广州工业产业“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广州需要继续大力完成现代重化工业、机械装备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布局。广州市近年来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产业结构高科技化带动重型化,取得显著成效,工业化进程步入较高级的发展阶段。

四、产业外向度

第4篇

农场近十年的发展有目共睹,可以用飞跃来形容,在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仍在不断的探索中,这个题目很大,不好说,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者,我就从基层工作实践中,说说自己的真实感想。

谈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统”,就是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机械化作业等等,这固然是一种规模化和集约化的体现,但是从农业生产管理和未来的发展上也要有所选择,不能什么都“统”。首先,在最基层的作业站,有两种土地承包形式,就是规模田和生活田,规模田没有异议。生活田就存在问题了,一块200亩的地号,里面的种植户有可能有十几户到几十户不等,各户的生产条件不等,拥有的生产力量包括人力、机械不等,从我们管理最后是为了种植户创造最大效益出发,不适宜统。更应该从他们自身的条件出发,按照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或者管理,许多的统对这部分规模小的种植户,更多时候是增加了他们的种植成本,或者是加大了他们种植的难度。现在农场的许多作业站都实行的拆迁,对于生活田其实已经可以考虑进行集中管理,打个比方:某农场某管理区的所有生活田种植户是不是可以考虑都集中到一两个地号集中种植,这样可以方便管理,还可以利于规模田快步发展,不会发生生活田发展慢而影响规模田的现象。

其次,现在各个农场发展的水田面积逐步增大,个人在基层的工作中发现,其实现在作业站的水田面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顶点,虽然种植水田可以增加效益,但是这只是短期的效益,这么大的水田种植,必然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地下水的开采没有节制,这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这也是我们子孙万代的利益,不能为了爸爸一辈生活的好点,就让儿子没有水吃啊!这一点应该从全局的长远发展来考虑,种植业调整必须走一条有本地特色,水、旱结合的路子。可以考虑的是特色种植,比如白瓜子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但是也有缺点,就是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市场,在真正的白瓜子的销售过程中,没有发言权。国家的政策是可持续发展,提倡环保理念,我们作为农业发展的先锋,更应该走在前列,走可持续发展,水、旱结合有特色的种植业,才是我们根本的长远选择。

再次,现在的农业生产标准化率已经很高了,但是我们的科技发展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慢的,加大科技投入我们做的不少,但是真正拿到种植户手中转化成既得利益的少之又少。说白了,就是科技不能快速的转化为成果,许多科技总是在推广了又推广,多少年后才被人们认可和实行。这个问题不是存在于管理上,而是存在于农场这一级的科技创新上,一是没有可以实际收到效益的科技成果,一是有了科技成果不能推广到位。这里都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我们实际上缺少科技人才,真正的又能创新科技、又有实际生产经验的才是我们农场生产需要的人才,不能是那种高高的象牙塔,也不能是光埋头地里的苦干家,必须是这两者的结合。这种人才没有现成的,只能靠我们自己培养。从基层工作中看,现行的中、青年管理干部中,加大正规化的再教育(有针对性的,不能什么都学)才是最好的办法。这里非常想建议:比如和某个大学签订设立专门的几个专业培训机构,实行联合办学,学历可以在农场和管理局承认,最好是让大学的某个系直接设立在我们农场或者管理局。这需要很大的决心,也需要很大的资金。虽然不是一下能办到的,但是我们应该下决心办到,对于我们将来的发展肯定会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邓小平同志也说过,科技是第一发展力,我们要可持续发展,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要找科技要。没有科技的支持,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假的,就不可能实现。

最后,再谈谈可持续发展的另一条途径,农业是我们的基础,没什么可疑虑的,但是农业并不是我们唯一的手段,要富裕,要进步工业是我们下一个长远目标。打个比方说,现在农业发展这么快,农业机械更新快,农业用肥、用药量这么大,我们如果能创造出自己的相关产业,那么他的影响力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不只是对一个农场,对管理局也是。我们的基础这么好,可以预想如果发展相关的工业,就有坚实的后盾,连普通的种植户都知道,种地多了就要买大马力机车,买收割机,不光可以让地种的更好,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效益。追求更高的效益,不是我们对广大群众最好的扶持么!

我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在不断的改革和产业调整中,一定能发展的更好,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农业引领工业的一个大目标!

(作者单位:156202黑龙江省绥滨县二九0农场农政科)

第5篇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人口约3474万。植被丰厚;矿产资源丰富,并以分布广泛、门类齐全、储量丰富、成矿地质条件好而著称。此外,贵州水、电、煤多种能源兼备,犹以水力和煤最为突出,亦是我国的能源大省。

二、贵州经济发展

从欠发达的状态走向发达的发展过程,是贵州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宏观方面:人均收入方面,在2007年按当年汇率计算,全国约2520美元,贵州约945美元,方才突破人均800美元――是全国最后一个突破这一指标的省份。三次产业比例上,2007年为11.3:48.6:40.1。按照钱纳里标准模型衡量,2007 年,我国已接近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并有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全国的工业化综合指数为50,北京和上海都是100,广东省也达到83,而贵州省的工业化综合指数仅为13,在全国居末。因此,从以上数据显示贵州不仅位于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而且水平和速度也在全国排名居后。

近年来,在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下,贵州发展速度有了较快地提升。最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季度按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累计值(%)来看,贵州增速排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排名第二,2014年排名第二,2013年全年排名第一。而从总量上,2011、2012、2013三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名是26,并且截止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仍未突破万亿元大关。尽管贵州的经济发展增速可观,然而,因基数过小,贵州仍然是一个欠发达的地区。

图1 1978年-2013年贵州三次产业构成

进一步地从三次产业的变化来观测贵州省工业发展――1992年,贵州省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的比例为35.7:35.9:28.4。2001年至2012年,第二产业平均增长速度为13.3。2009年-2013年五年间,第二产业的平均增速达到了15.5%。显然,制造业已成为在贵州地区经济中的重要角色。其中,因为在税收贡献上表现突出,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吸收新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2009年,贵州省委十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研究部署大力推进贵州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私营企业的生产深度

从古典学派的角度看,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专业化和分工发展的过程。而经济发展方式在从重数量到强调结构的变化中,一个集中地体现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因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在工业化方面的表现,笔者认为值得关注。将生产深度(即“附加值/产值”)作为工业化发展的一个观测点。下图是贵州经济发展进入快速通道以来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生产深度图。

图2 2007年-2013年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私营企业生产深度

图3 2007年-2013年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国有控股企业生产深度

图2中,平均每年生产深度达到32.6%。同时,七年间,2007年-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私营企业生产深度均30%以上,而2013年则为28.2%,这一变化令人关注,比较符合实际的原因是由于受经济发展调结构的政策和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影响。图3为同期规模以上国有控股企业的生产深度。可见,2009和2011年私营企业的生产深度高于国有控股,而其他年份国有控股的生产深度表现优于私营企业。

四、建议

近年来,贵州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所面临的矛盾也很突出。如何根据我省这样一个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特点,发挥非公有经济私营企业的活力,我们的建议是:

(1)政策法规:首先是做好“开源”,资本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原因,因此利用金融服务业市场开放扩大的契机,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办好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时,适时有条件的发展其他融资平台,促进多种融资渠道的形成;其次,由于思想观念,历来有把公有制经济发展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看法,从而导致了一些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公平待遇问题。对此笔者建议创造条件,逐步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难――调整并强化相关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主要体现在区域银行为小微企业、乡镇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以解决其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和融资难等问题。

(2)破除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受阻还存在着缺乏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管理培训、创业辅导、科技扶持、投资咨询等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再者社会上“仇富”、“怕富”和“劫富济贫”等不正常的心态,都阻碍和严重影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此,要逐步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创业发展环境和法制化的财产保护体系。

(3)加强规范引导:工业化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发生演变的过程。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在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针对我省资源丰富而制造业生产深度与产品附加值低的现状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普遍存在着实力弱、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抗风险能力差、产业分布狭窄等问题,在鼓励其发展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大对非工业经济的教育、引导、规范、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和水平,为起步发展中的企业提供良好生存环境,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较快地形成规模经济,促进生产深度的深化和产业链的延长,从而达到不仅强化现有核心优势产业、培育切合贵州资源禀赋的新生产业,同时将竞争劣势转变为优势,最终有利于贵州的经济发展。

第6篇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掀起的通用航空投资热潮,跟国家出台系列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文件密不可分:先是2010年8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深化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我国开始实施低空空域开放试点;然后在2012年国家出台的“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中,通用航空制造业被列入高端装备制造业;紧接着2012年7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通用航空产业要实现规模化发展的目标。

何谓规模化发展?从《意见》的内容来看就是,到2020年我国通用航空总飞行量达到200万小时,年均增长19%,而我国2011年的通用航空生产作业飞行仅为50.27万小时,增长空间巨大。

“运营服务的规模化发展,必将带动通航制造业实现快速、规模化发展。”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通用航空室副主任张兵从产业角度向《中国机电工业》进一步指出。但当记者将众多民企跨界到通航制造业的现象抛给张兵时,他表示:“航空制造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在我国起步,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众多民营企业投入到通航产业,将有力地推动我国通用航空事业发展,这是好事,但通用航空整机和核心部件制造具有一定的门槛,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飞机由机体、机载设备、发动机三部分组成。目前我国机体和机载设备均可以通过自主或合资生产完全自给,其中机尾和机翼还能出口,如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庞巴迪和波音供货,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空客供货,但目前我国发动机制造研发水平落后于通用航空制造发达国家较多,对于我国航空制造来说补齐这块短板的意义非常重大。

发动机是飞机制造中最核心的部分,占了整个制造成本的30%~40%。是整个航空制造中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部分。“所以只有掌握了发动机技术,才是真正掌握了飞机制造技术。”张兵说。

有消息显示,目前国务院正在酝酿审批《航空发动机重大科技专项》,预计投入资金超过千亿元。在国家航空大发展的浪潮中,发动机技术已成为我国通用航空业自主创新的重要环节,是整个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

《中国机电工业》:去年7月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给通航产业,尤其是制造部门带来怎样的机会?

张兵:《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要实现规模化发展的目标。虽然这个目标主要是针对运营而言的,但运营的规模化需要大量的飞机供应,其中肯定有很大一部分需要我们国家自己制造。从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来看,自主创新将成为发展主线,对国外先进技术加快引进、消化和吸收,合资生产、并购会是合作的重要方式,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收购西锐飞机设计制造公司就是比较成功的案例。西锐是全球第二大通用飞机制造公司,收购的最终完成对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加快技术升级、加快完善运营服务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诸多将要在通用航空制造领域发展的资本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国机电工业》:航空发动机重大科技专项对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突破有何意义?

张兵:航空发动机研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包括叶片、材料、轴承、机电等零部件和相关配套系统。现阶段研发的主体主要集中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和一些发动机研究所。比如位于株洲的中国航空动力研究所,主要是为制造小型通用航空器设立的,现在我们的直升机发动机都是在那里制造。虽然我们现阶段发动机研制技术相对滞后,但发展趋势是良好的。航空发动机重大科技专项势必对我国发动机研制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机电工业》:除发动机外,还有哪些零部件急需完成自主化?

张兵:现在我们除了发动机,还在大力推动机载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很多企业通过合资来换技术,借以提升自己的能力。此外因为机载设备与其它一些行业产品有共性的技术,所以除航空制造企业外,还有很多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也在涉足这方面的研制,为整机企业供货。

《中国机电工业》:国内一些通航制造企业引进国外整机生产线,为什么有的会出现在国内难以取得适航资格的情况?

张兵:由于国外的整机生产线在国内制造后,需要取得中国民航的适航认证才能销售。目前国外整机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有的已经取得了中国民航的认证,引进后能够投入市场,也有部分生产线没有取得认证,仅仅取得了所在地区如美国FAA认证和欧盟EASA认证,需要与中国民航对接,重新在国内取得认证。据了解,有些机型引进来三年都取得不了适航认证,或者因适航认证的标准不同导致在设计上,甚至是性能上要有比较大的改动,取得适航认证的周期将延长。对引进的生产线或者从事相关制造的企业,建议最好是有中国适航机构参与产品设计和引进,这样有利于通航制造企业的顺利发展。

《中国机电工业》:您如何看待备受业界关注的低空空域全面放开问题?

张兵:现在有些人想买飞机,却不敢买,主要是受制于不能够便捷地使用。因为虽然低空开放试点为低空开放打开了突破口,但真正开放需要循序渐进,建立完善的低空空域保障体系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另外,低空开放仅仅是一个必要条件,完善的地面保障设施体系也是通用航空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正推进通用机场(通勤机场)、FSS(飞行服务站)、FBO(通用航空运营服务商)、航油保障体系的建设,通航运营管理各项规章也在加快制定,只有各个方面保障能力都得到大力提升,才能真正建立起通用航空快速发展的基础。

相比于美国,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基础薄弱,美国空域利用以民用为主,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低空保障体系,可以较好监控重点地区低空飞行情况并且具有完善的相关通用航空设施。我们和美国国土面积相当,目前美国商用机场有500多个,我们只有180个,美国通用机场有17000多个,我们只有200多个,当然这跟两国国情不同有很大关系。我国也在大力推进建设这些地面设施,等这些地面保障设施建起来,低空就会逐渐放开。通航产业要大发展,首先要把相关地面设施、人员培训、空域制度等完善起来。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过最近步伐会有所加快。我们还必须看到包括美国在内的通航发达国家,也是经过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7篇

(讯)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全文发布《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5.0》:《白皮书》指出,虚拟现实正处二产业启动的前夕,即将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窗口期。未来的卉年到一年内,虚拟现实消费市场将迅速启动,技术体系和产业格局也将初步形成,我国虚拟现实产业若不尽快布局,将再次陷入落后和追赶国外的局面。为此,《白皮书》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是提前谋划布局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其次是推进产业化和行业应用,通过财政与项支持虚拟现实技术产业化,支持虚拟现实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加强重点领域应用示范;最后是加强文化和品牌建设。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市场规模为15.4亿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56.6亿元,2020年国内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550亿元。

Gartner预计2016年中国IT支出逆势增长,规模达2.3万亿元:公司最近发布的《Gartner全球IT支出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IT支出总金额将为3.49万亿美元,较2015年的3.5万亿美元下滑0.5%;而中国IT支出将在2016年达到2.3万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增加3.75%,逆势上扬。

中信计算机IT服务子版块和Wind去IOE概念板块涨幅领跑大盘:以2016年3月31日作为基期,中信计算机IT服务子版块和Wind去IOE概念板块涨幅领跑大盘,涨幅分别为7.02%和5.90%,遥遥领先沪深300、中小企业版和创业板指数涨幅。

重点公司点评:1、银信科技,主营业务行业覆盖范围不断拓展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安全垫:2015年公司成功进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市场,获得了中国移动及其旗下咪咕娱乐公司约3000万元的订单,随着中国移动在ICT领域业务发展的不断深入,我们讣为也会在2016年给公司主营业务增长带来新动力;数于科技为公司在大数据和于计算领域打开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早已经致力二于计算和大数据的相关技术研发,并在公司主营业务领域实践了基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智能化IT运维业务;2、浪潮信息,K1高端服务器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2015年第1季度,浪潮天梭K1在25万美元以上Unix市场段的份额提升至14%;SmartRack于联网行业独领风骚-据赛迪数据显示,浪潮Smart Rack4.0整机柜服务器在2014年初已在百度、阿里巴巴实现批量供货,整体市场占有率超70%,成为在整机柜服务器市场中占有率最大的企业;存储市场后来者居上-2014年浪潮存储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同比增长70%。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以及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证券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来源:华金证券 文/谭志勇 编选:)

第8篇

关键词:畜禽规模养殖;发展现状;发展对策;防城港市

中图分类号 S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121-03

为进一步做特做强畜牧产业,近年来,防城港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了“产业品牌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农民组织化、保障体系化、投入多元化”的畜牧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培育生态、高效、品牌畜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畜牧业已成为防城港市农村经济中产业聚集度高、市场特征明显、发展潜力较大、农民增收较为显著的支柱产业。

1 防城港市畜禽规模养殖的现状

1.1 林下养鸡发展势头良好 防城港市林地、甘蔗地资源丰富,发展林下、蔗地养鸡资源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该市以科技为支撑,依托重点品种,合理布局,采取有力措施,引导群众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产业。目前,全市林下养殖发展初具规模。2012年引进广西凤翔集团公司在上思县发展林下养鸡,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2012年与85户农民签订了养鸡协议,当年底存栏肉鸡110万羽,2012年出栏肉鸡达到218万羽。通过示范带动,目前全市林下养鸡达230户,为加快林下养鸡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2 草食动物规模养殖初具规模 防城港市现有畜牧业用地5.10万hm2,其中草山草坡4.6万hm2、饲料用田地

2 666.67hm2、养殖场等建设用地2 366.67hm2;草山草坡中,传统牧业用地3.77万hm2,人工种草0.83万hm2。年产蔗稍、稻草、玉米秆、红薯藤等农作物秸秆7.33万t。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近年来,该市把发展肉牛、山羊、肉鹅等草食动物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并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存栏20头以上的养牛场户发展到68户,存栏100只以上的养羊场户36个,存栏500羽以上的养鹅场户45个。草食动物的规模养殖占全市养殖总量的比重由“十一・五”期末的12%提高到目前的26%。

1.3 畜禽规模养殖不断发展壮大 据部门统计,2008年以前,防城港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只有89个,随着防城港市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常住人口数量和来港游客的增多,肉蛋奶需求量大幅度增长,为了保障全市的“菜篮子”供应,市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畜牧产业的发展,经常深入基层,到场入户开展调研,亲自外出招商引资,亲自指导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帮助养殖场户解决建设用地、生产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出台了林下养殖、万元增收工程等养殖业优惠政策,加大对畜禽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为规模养殖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为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底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发展到826个,畜禽规模养殖占全市畜禽养殖的产值比重由200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53%。

总之,畜禽规模养殖场的建设,示范带动了防城港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12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12.6亿元,比2010年的8.57亿元增长47.02%,畜牧业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3元,比2010年的357元增长38.1%。

2 畜禽规模养殖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防城港市畜牧业规模养殖近年来的发展态势良好,但是总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畜禽产品的市场波动和边境地区的动物疫病防控风险成为制约畜牧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畜禽规模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还有待提高 近年来,虽然防城港市的畜禽规模养殖比重不断加大,但传统养殖模式仍占主导地位,畜牧业生产传统成分较重,除生猪、肉鸡、肉鸭的规模养殖比重较大以外,牛、羊和鹅规模养殖占全市养殖的比重不足30%,生产仍以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生产设施简陋,经营管理方式粗放,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尚未摆脱速度数量型发展模式,对资源、生态和环境构成巨大压力,经济效益不高。

2.2 产业链条短,产业化程度较低 由于防城港市畜牧业经济总量小,畜产品仍以原料销售为主,产业链短,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效果不明显,产品附加值还不够高。现有加工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市场小,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缺乏市场竞争力。养殖户社会化组织程度低,对市场和价格等信息变化反应不敏感,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弱;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完善,仍然处于初级的买卖关系,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2.3 动物疫病防控的压力加大,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防控境外动物疫病传入的难度大。防城港市有4个国家级口岸,有98条大小民间通道与越南相连。越南是禽流感、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高发区和老疫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动物及其产品对外贸易将会明显加大,对动物疫病防控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加上我市边境一线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设施仍然落后,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健康养殖场建设缓慢,养殖集约化程度还不高,分散饲养使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的任务非常艰巨,尤其是一些中小养殖场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动物疫病防范意识差。动物疫病防控问题成为畜禽规模养殖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2.4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 畜禽产品市场主体准入与退出机制尚未建立,监测手段缺乏,畜牧业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质量安全隐患突出,难以适应畜产品国内外贸易和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

2.5 畜禽规模养殖场布局欠合理 部分养殖场在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水电交通便利,选址不合理,有的养殖场就建在村庄,存在人畜混居问题,不利于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容易造成疫病在人畜之间传播。

2.6 畜禽规模养殖的粪便污染日趋严重 畜禽规模养殖的发展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隐患,一些地方的畜禽粪便的排放量超过了土地的消纳能力,造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给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

3 防城港市畜禽规模养殖的发展对策

3.1 畜禽养殖规模要适度 畜禽养殖规模越大,需要的其他配套措施,如资金投入、饲养管理、疫病防控、产品销售、粪污处理等要求也就越高。因此,要实事求是地定规模,应根据自有可用的土地面积、自有资金、技术水平和周边环境消纳畜禽粪便的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切忌不切实际,贪大求洋,打肿脸充胖子。待条件成熟后逐步扩大再生产,按照先小后大、先少后多“滚雪球式”的模式发展。在畜禽栏舍的建设上应科学选址、统一规划、合理设计,确保在一定时期内不落后,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畜禽生产率,达到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

3.2 健全动物疫病防控机制,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各县(市、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面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全力保障现代畜牧业安全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24字方针,有效落实全面免疫、综合防疫的各项防控措施,及时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的集中强制免疫,切实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提高检验检疫能力,有力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规模养殖户动物疫病防控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动物疫病防控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规模养殖户的防疫责任机制,强化规模养殖户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切实增强规模养殖户的责任感,提高主动性,有效降低养殖生产风险,在保障规模养殖场户经济利益的同时,保证畜产品市场的稳定供应。

3.3 加大对发展畜禽规模养殖的支持力度 虽然近年来防城港市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畜禽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但目前畜禽规模养殖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基础还比较薄弱,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扶持资金应重点用于林下规模养殖、草食动物规模养殖、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关键环节,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确保项目资金起到带动促进作用;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规模养殖。制定和完善优惠鼓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和杠杆作用,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融资支持等方式,鼓励和吸引外资、民间资本、工商资本等参与现代畜牧业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三是建立规模养殖风险防范机制。大力推进能繁母猪保险,积极探索建立以专业养殖合作社为主体,政府支持、保险公司参与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养殖风险防范基金,提高畜牧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3.4 规范规模养殖管理,建立健全可追溯体系 各级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畜禽规模养殖发展规划,科学配置资源。积极探索发展新型的养殖模式,推广养殖小区管理模式,鼓励建设生态环保型养殖场和畜禽养殖小区。要建立规模养殖用地和建设方案审批制,建设过程实行监督制。规模养殖场选址要符合乡镇土地的整体规划,养殖场的建设布局和设计要符合环境保护、饲养管理、动物疫病防控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规模养殖场户的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制度,注重环保和安全,建立健全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规范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行为,加大动物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强化畜禽粪便的污染治理工作,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治理费用,确保畜牧产业的科学发展。

3.5 健全风险规避机制,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规避畜牧业风险是壮大规模养殖的有效途径。一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防止和解决利益的失衡;二要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养殖场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畜牧业;三要建立多种形式的行业中介组织,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有效控制畜牧业发展风险;四要进一步建立以畜牧业金融风险补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为重点的基金保障制度;五要加强疫情监测和检疫监督,不断完善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化解疫情风险。

3.6 加强畜牧科技创新,提高规模养殖生产水平 科技创新,是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建立政府对畜牧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加大对畜牧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畜牧业科技创新环境,突出科技兴牧,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大力推进畜禽良种繁育工程建设,提高养殖业生产性能,加快畜牧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全面提高畜禽规模养殖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吕慎金,马月辉,耿社民.畜禽规模化养殖与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1):61-63.

[2]沙文锋,朱娟,杨允辉.南通市畜禽规模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1,(4):70-71.

[3]朱进华.推进畜禽规模养殖,提升产业发展水平[J].江苏农村经济,2006(5):30-31.

第9篇

关键词:规模经济;原因;对策前言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许多企业开始通过规模化经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企业规模化经营可以降低企业单位经营成本和生产成本;增加企业自身影响力,降低企业原材料的购入成本;甚至在一定阶段,会因规模化经营产生垄断的利润。但由于受到国家金融制度、法律法规建设等因素综合制约,企业在进行规模经济发展中遇到诸多难题,企业规模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脚踏实地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一步一步进行发展,最终达到竞争力提升和企业利润的增多。

一、我国企业规模不经济发展的现状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产业集中程度增大,但企业的发展仍呈现规模小、产业分散、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对比,发现国内企业平均规模远远小于国际水平。通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00余家重点企业每年所创造的价值仅仅是沃尔玛和通用汽车年创价值总和,我国规模最大企业和世界五百强第一位相比,前者收入仅占后者的20%左右。一个国家经济规模情况和国内企业规模存在紧密的联系,规模经济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发展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会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我国企业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分析

究其根源企业规模不经济原因在于企业经营和生产成本过高,企业无法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企业缺乏规模经济原因进行分析:

1、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在面对国际竞争时出现乏力

创新关系企业发展的成败,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使得企业的发展缺少核心技术,灵魂都是别人的,企业如何能独立、自主、健康的发展。以世界五百强企业为例,他们对创新的重视是我们所想不到的,全球接近75%的新技术都属于他们。

核心技术的缺失严重制约我国进出口贸易,国内出口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成本低下、技术量不高,经常被东道主国家控诉反倾销。企业想加大自身综合实力,在激烈世界竞争热

2、对规模经济定位不准确

我国当前对规模经济认识不透彻,存在定位错误状况,即评定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仅仅依靠企业所拥有的真实财富值。这种定位会从根本上制约企业的规模经济发展,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对企业竞争力的认定是复杂、严肃的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单种因素,应由市场占有率、利润水平、销售增长率、新产品研发能力等多方面共同制约,其中利润这个指标在对规模经济定位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许多企业盲目认为只要扩大企业规模,就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于是国内出现很多企业通过收购来达到规模扩大目的,但是虽然企业规模变大,但由于企业经营管理配置条件的缺失,如技术、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等,造成企业的平均经营成本很快出现升高情况,出现企业规模不经济状况

3、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缺乏制度和法律的保障

企业也进行规模经济发展时,由于金融制度、国家政策、法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致使企业发展受到限制,不能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如企业的收购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缺失,致使一些失业问题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在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时,由于法律建设的滞后性,企业发展中无法可依,使之多走弯路,造成资源的浪费,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三、我国企业摆脱规模不经济的对策

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主要有两种途径,即内部和外部扩张,前者指依靠企业自身技术、资本积累等优势,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后者主要指通过兼并和收购方式达到企业规模扩大。下面针对企业规模不经济出现成因进行具体分析:

1、企业进行收购和兼并同时强化横向发展

合理通过内外部扩张达到企业规模扩大,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时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强化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兼并和收购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完成,但企业发展道路选择却摆在企业面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专业化,对不能专业化发展的市场不要强行进入,要学会适当的放弃,否则将会成为拖累。企业多元化发展必须满足:在新行业是否有资金和人力资本;新行业和主业能否产生互补等。但由于我国企业大多呈现规模小、竞争力匮乏,因此,企业收购和兼并要强化横向进行,使得企业在主业基础上建立规模经济,减少企业盲目进入其他行业,使得企业风险增加,不能形成有效规模经济。

2、完善资本市场是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外发达国家的并购行为均是通过金融机构完成,主要适合于大企业的兼并和并购行为,加大资本市场完善,鼓励国内企业上市,可以推动国内企业形成融资、并购机制;国内多数企业规模小、发展慢,还没有达到可通过金融机制实现并购的条件,这也更体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巨大潜力和空间,因此,加大对资本市场完善,解决企业发展、并购中存在的筹资问题,促进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企业购并在实现生产要素集中和规模经济发展时,也带来了重要的社会问题-失业问题,失业问题不能妥善的解决,将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保障企业规模经济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解决失业问题,打击失业保险和其他保障基金被非法挪用的行为;开展再就业培训,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努力减少失业人员,使得失业人员切实得到帮助,维护社会稳定,为企业并购和规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林燕.中小企业的规模化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

[2]董洪昌.对规模经济的几点再认识[J]商业研究,2000第1期.

第10篇

一、研究假设

我们认为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有经济规模、劳动力质量、对外开放水平、经济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等。这些因素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如下。(一)经济规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区域经济规模越大意味着能够带来更大的规模经济,更容易导致区域生产和经济要素的集聚[9],这有利于为新兴产业发展汇聚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传统产业为其创造基础条件和环境条件[10],经济规模大小衡量了区域基础条件的优劣。比如经济规模越大意味着可以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正处于发展阶段,无论是研发项目还是投资项目都需要大量资金,这都需要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11],这种完善的金融体系会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区域经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这个区域市场规模的大小。这种市场规模越大,意味着可以为新兴产业发展开创更大的市场空间,相反,则市场空间偏小。另外,经济规模越大意味着该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偏大,新兴产业孕育发展的条件也更加成熟,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相反,则该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偏小,而且传统产业释放的市场空间很小,这不利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1:经济规模越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越大。假设H2:经济规模越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越好。

(二)劳动力质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之上,对知识技术和人才资源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强烈的依赖性[12],而其中人才又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资源[13]。因为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最新的科技成果,依赖于创造这些成果的高技术人才[14]。这就决定了劳动力质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于基础和举足轻重的地位。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3:劳动力质量越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越大。假设H4:劳动力质量越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越好。

(三)对外开放程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对外开放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体现的主要指标[15],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要占得先机,加快发展,必须树立大开放理念,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城市之间、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只有不断加大对外开放,才能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从而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开放水平越高,意味该区域可以获得更多国外资源和市场促进产业发展,特别是国外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具备了良好的技术、管理、信息、资金和市场,这都可以极好地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反,则不利于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5: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越大。假设H6: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越好。

(四)经济活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经济活力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16],经济活力体现了该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经济活力越高的区域,该区域创新资源更容易被激活,技术创新能力会更强,金融市场会更发达,市场运行效率会更高。相反,则资源配置效率很低,技术创新意识很弱,融资能力很差,市场运行效率会更低。经济活力越高的区域,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效果越好,行政对经济运行的干预越少。相反,行政对经济运行干预力度很大,从而阻碍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容易导致新兴产业发展走上不合理的轨道。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7:经济越活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越大。假设H8:经济越活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越好。

(五)科技创新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粗放型增长模式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外生增长模式有根本区别,其内生发展对科技资源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如果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则意味着这个区域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具备,这可以极大地推动战略投资者、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介入,从而让科技创新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9:科技创新力越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越大。假设H10:科技创新力越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越好。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从区域视角就是全国28个省市区,从产业视角就是具有新兴产业概念的428家沪深上市公司。

(二)变量设计1.因变量测量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有两个指标,一个就是资产总额(totalassets)指标,另一个就是利润(totalprofit)指标。其中,资产总额指标反映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利润总额指标反映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益,二者相结合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价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2.自变量为了全面衡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影响的因素,本文从区域经济规模、区域经济活力、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劳动力质量等五个维度测量区域环境。其中,经济规模衡量了地区经济基础以及市场容量,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提条件和外在动力;经济活力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是激化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了区域的国际化水平,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高度;科技创新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核心因素;劳动力质量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维持不断发展的保障。区域经济规模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GDP越高表示区域经济规模越大,相反,则越小。区域经济活力用非公经济规模测量,非公经济规模越大,则该区域更具有经济活力,相反,则越小。由于国有经济存在各种成本,而且受政府干预较多,企业经营并不是完全商业化行为,从全球各种历史和现实数据看,国有经济比重越高的区域,经济活力越差,资源配置越失效,相反,则经济活力越好。对外开放程度用进出口总额来衡量,进出口总额越高,表示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相反,则越低。测量区域对外开放度衡量指标有对外贸易比率、对外金融比率、对外投资比率、生产开放度、贸易结构水平、利用外资比率和服务贸易比率。在上述指标中,对外贸易比率是在研究中普遍被使用的一个指标。科技创新能力用每年新增专利数量来衡量,专利数越多表示区域科技创新力越强,相反,则越弱。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对人才具有较高层次需求,用硕士生及以上学历测量区域劳动力质量具有针对性,劳动力质量用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来衡量,人数越多表示区域的劳动力质量越高,相反,则越低。上述指标测量见表1所示。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试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标准,我们收集整理了2012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节能环保产业107家上市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产业50家公司、生物产业59家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132家公司、新材料38家公司、新能源产业24家公司、新能源汽车18家公司,共计428家上市企业作为总研究样本,搜集并整理了各家上市公司2003—2012年的财务报表,初步形成各个因变量的数据库。各区域的GDP、国企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和专利数量均来自2003—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硕士生及以上人数来自于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和《教育统计年鉴》,初步形成各个自变量的数据库。数据中个别缺失值用前后两年的平均值替代,所有原始数据均进行取对数处理。由于利润总额中出现了负数,为了便于处理,将所有利润总额的数据均加上相同的正数,这并不影响实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依据国家公布的方式将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其中划分为东部区域的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辽宁,划分为中部区域的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划分为西部区域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表2给出了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3给出了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3—2009年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4给出了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10—2012年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PanelData模型的设定根据样本数据的具体情况,再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选择最有效的模型。本文运用stata12.0统计软件得到最终的结果。从表5的模型1和模型2可以看出,经济规模在模型1和模型2中的系数分别为0.85和0.05,说明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具有正向作用,这与假设1和假设2一致。劳动力质量在模型1中的系数为0.05,表示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具有正的影响,这和假设3一致,但在模型2中的系数为0.018,说明其在发展效益方面却产生了负的影响,这和假设4不一致。这表明劳动力质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益并没有产生正向作用,说明劳动力质量并没有成为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益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并不能推动新兴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程度在模型1中的系数为0.0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产生了负的影响,这和假设5不一致,在模型2中的系数为0.07,对发展效益产生了正的影响,这和假设6一致。这表明外国市场和各种资源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推动力不够,甚至存在负面作用,这说明外国市场对我国传统产业存在较大拉动作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不够,压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经济活力在模型1和模型2中的系数分别为0.011和0.067,表明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产生了正的积极作用,这和假设7和假设8一致。科技创新力在模型1和模型2中的系数为0.206和0.056,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益都产生了正的影响,这和假设9和假设10一致。在分析不同时期各因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时,我们发现经济规模在模型1~4中的系数分别为0.746、0.012、0.5、0.08,其在不同时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都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却阻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益的提高。这说明区域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与效益的影响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劳动力质量在模型1~4中的系数分别为0.07、0.004、0.38、0.17,说明劳动力质量在各个时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存在正面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在模型2~4中的系数分别为0.075、0.12、0.37,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在模型1中系数为0.05,其对发展规模产生了负的影响,说明在2003—2009年期间,对外开放程度主要是扶持传统产业获得较快增长。经济活力在模型1、2、4中的系数为0.03、0.05、0.09,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在模型3中系数为0.01,其对发展规模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中央为了应对欧美金融危机,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刺激了非公经济转投或者延续传统产业经营模式。科技创新力在模型1~3中的系数为0.25、0.16、0.044,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在模型4中的系数为0.1,对发展效益产生了负影响。经济规模在模型2、3、6中系数分别为0.67、0.98、0.17,对西部和中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都产生了正面影响,但在模型1、4、5中系数为0.8、0.67、0.255,这说明其对东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负面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没有迫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另一方面是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经济规模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本很大,甚至会遭到相关利益集团的抵触。中部的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存在正面作用,但对发展效益产生了负面作用,这说明中部经济规模驱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但过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阻碍了产业效益的提高。西部的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存在正面作用。劳动力质量在模型1、2、4、5中的系数分别为0.46、0.23、0.12、0.1,对东部和中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产生了正面作用,在模型3、6中系数为0.2、0.07,对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这表明西部的劳动力质量并没有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这可能是西部人才培养质量和西部新兴产业发展要求不匹配,或者是由于人才的流失所致。对外开放程度在模型1、3、4、6中系数分别为0.53、0.07、0.5、0.0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均呈现正面影响,但在模型2、5中系数分别为0.1、0.07。这说明东部和西部的对外开放程度促进了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但中部的对外开放程度却产生了相反作用。这进一步表明中部的对外开放程度更多的是驱动传统产业发展,而不是驱动新兴产业发展。经济活力在模型1~6中系数分别为0.27、0.19、0.01、0.07、0.46、0.02,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均产生了正面作用,这说明区域经济活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很显著的。科技创新力在模型1~5中系数为0.63、0.13、0.1、0.42、0.14,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在模型6中系数为0.04,对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产生了负影响。这说明科学技术在西部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利用率很低。

四、结论和建议

(一)主要结论首先,从全国来看,区域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影响最大,而且两者之间成显著的正向关系,这表明区域市场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了最大作用。区域科技创新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影响排在第二位,这表明科技创新力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区域经济活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的正面作用较小。这可能和地方政府注重传统产业的招商引资政策有关,和区域内民营企业重点集中于传统行业有关。研究中还发现,区域劳动力质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存在相悖的现象。一方面区域劳动力质量对产业发展水平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区域劳动力质量对产业发展效益存在负面影响。这意味着区域劳动力质量在短期可以迅速推动新兴产业规模扩张,补充新兴产业在发展中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但区域劳动力质量并没有促进新兴产业效益的提升。同样,区域经济开放水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也存在相悖的现象。一方面开放式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存在负面作用,这表明外国新兴产业的产品进入了国内,挤占了国内新兴产业市场,而国内新兴产业的企业还不能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对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开放式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效益存在正面作用,这意味着充分运用区域开放政策可以提升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业绩。其次,从各个区域上看,区域经济规模对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都成正相关关系,在东部地区却成负向作用。这一方面可能和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惯性或者发展路径依赖的特性有关,这种本性束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发展比较成熟,如果将产业转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转型成本较大。另一方面说明东部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没有很好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尚存在很大提升的空间。劳动力质量对东部、中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都呈现正作用,在西部地区却成负向作用。开放水平对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非常有限,特别是在中部地区其开放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效益还存在负向关系。经济活力对东部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中西部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并没有发挥较大的正面作用。科技创新力对区域新兴产业发展整体上都呈现正相关关系,只有西部的区域科技创新力和产业效益成负面关系。最后,从产业发展阶段上看,在2009年以前,区域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发展水平推动型,而在2009年以后,则变成了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双驱动模式。2009年以前劳动力质量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要小于2009年以后,这表明随着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明显。2009年以前开放式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要小于2009年以后,这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越来越依赖国外市场和资源的推动。2009年以前科技创新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要高于2009年以后,这表明2009年以后科技成果并没有更有效地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2009年以前经济活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很弱,2009年以后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甚至存在阻碍作用。这表明国家“四万亿投资计划”推出以后,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但由于“四万亿投资计划”更多的是对传统产业的投资,暂时扩大了传统产业的市场需求,这导致部分企业仍旧停留在传统产业项目上,并不会立即启动对新兴产业项目的投资和发展。

(二)政策建议首先,要大力提高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只有通过经济规模的扩大,才能迅速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美欧债务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严峻局面。当前我国各个区域必须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否则这不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利。其次,要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从宏观上创新当前的科技创新机制,改变当前科研主体错位的状态,积极构建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的连接机制,完善当前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由过于注重学术论文的发表向科技成果是否具有现实生产力转变。激活各区域和各部门科研资源重组和流动,打破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科研资源的分割问题。完善激励科研队伍的机制,提高科研队伍享有科研成果收益的比重。特别是西部地区更需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研创新力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大力推动开放水平升级,修改和完善各区域招商引资政策。我们需要积极吸纳外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积极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打入国外市场,吸收外国企业在新兴产业的管理经验。特别是要推动中西部地区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出台多种政策激励中西部新兴产业的产品进入外国市场。第四,加大对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工作和生活条件要弱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人才流失率较大。国家要通过在财政补贴、创新创业资金扶持、子女上学和配偶就业等方面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而且国家需要出台具有激励性的政策鼓励东部和中部科技人才进入西部地区进行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和创业。第五,积极引导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中西部地区需要通过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这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减少国内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不能再走东部区域的老路,从而导致这些区域在生态环境等方面再次出现负面问题。第六,国家要避免政策相互冲突的问题。比如2008年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和2009年出台的“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在某些方面就存在相互冲突。研究结果表明,“四万亿投资计划”在促进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非公经济从事新兴产业经营的行为。最后,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具有较大发展规模,目前处在规模驱动和效益驱动双模式轨道上,未来更需要偏好效益驱动模式,而不能简单追求产业规模扩张。

第11篇

《中国统计杂志》2014年第二期

一、城市不同产业经济与城市用地规模关系

不仅城市产业经济总量与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有关,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也影响城市用地。不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扩张作用是不同的。通过研究我国70个大中城市在2006-2010年间建成区与三大类产业发展关系,对城市产业经济数据进行回归模拟研究,发现了如下线形规律其中S2代表城市建成区规模,单位为平方公里,X1、X2、X3分别代表第一产业值、第二产业值、第三产业值,单位为亿元。利用SPSS系统进行线形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依据上述模型,可以发现产业与城市建成区规模有如下规律:第三产业对城市规模影响较大,且与建成区规模高度相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弱于第三产业。即城市的服务业产值越高,则城市建成区规模越大,从而城市规模越大。

二、城市产业变动与城市土地扩张速度关系

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前工业化城市主要是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化城市的城市主导产业则是工业,而后工业化城市则是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城市化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导产业,则城市土地扩张规模速度是不一样的。通过研究我国70个大中城市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城市转型期间,城市由农业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时,土地规模扩张速度最大。当工业城市转变为服务业城市时,城市土地扩张速度减缓。在2006-2010年间,上述城市转型的过程中,约60%的城市表现出上述规律。从我国大中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工业城市、服务业城市的土地规模扩张确实存在上述规律,此点可通过统计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假定城市建成区用地增幅为S,工业城市建成区用地增幅为S2,服务业城市建成区用地增幅为S3,工业城市GDP增幅为G2,服务业城市GDP增幅为G3。平均单位面积增幅产值=GDP增幅/用地增幅利用Excel计算70多个城市在2006—2010年的有关数据,计算结果如表所示。该数据表明,工业城市每年的土地扩张规模高于服务业城市,其建城区平均每年土地增幅大于服务业城市约2.26%;但是,服务业城市的平均单位面积产值增幅高于工业化城市约23.2%。所以,当工业化城市发展到服务业城市时,产业的调整导致城市土地扩张速度的减缓。而服务业城市的单位面积产值增加幅度高于工业化城市的单位面积产值增加幅度。产生上述原因,主要是在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经济中,工业厂房以土地平面使用为主,且工厂的区位因素直接影响着生产规模效益的发挥。而作为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土地利用表现为竖向综合利用,且土地效能大大提高,导致土地规模扩张速度减慢,所以,服务业城市的土地集约化程度大于工业城市,土地规模扩张速度减缓。

三、总结

在城市化中,土地作为城市经济的载体,其土地利用形态必然随着城市主导产业的变动而变动,这种变动也是有规律的。城市化实际上是城市产业的发展历程,城市产业对土地利用产生重大影响。城市产业总量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总规模,二者呈正比关系。城市中各个产业对城市土地利用规模也有重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其次是第二产业。从我国城市发展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城市主导产业的不同,其土地扩张速度也不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时期,城市土地扩张速度较慢﹔工业化时期,土地扩张速度很快;服务业城市时期,土地扩张速度减缓,但土地利用效益大于工业城市,土地功能得到高效利用。

作者:苏强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第12篇

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拉动作用。同时,由于规模以下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个体工业户,使得它对于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就业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目前市规模以下工业在发展中呈现出的特点

1、全市规模以下工业经济类型呈现了多元化发展格局,个体与企业平分秋色。据统计,截止底,在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中,个体、私营单位数占72.2%,现价产值占50%,从业人员占76.9%。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只占27.8%,从业人员占23.1%,产值占50%。

2、行业分布广泛,以传统产业为主。全市规模以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基本属于以利用自然资源和传统制造加工为主的“资源型”和“传统型”行业,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压延业等几大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排在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单位数占20.26%,产值占到12.52%;砖瓦石材建筑材料单位数占14.22%,产值占到7.9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单位数占10%,产值占到14.42%。

3、企业规模偏小,抵御风险能力偏低。据统计,全市规模以下工业户均从业人员不足10人,户均现价产值578.1千元。其中,企业户均从业人员不足25人,户均产值1611.5千元;个体户均从业人员不足5人,户均产值153.7千元。而内地发达地区的规模以下工业户均从业人员达15人(网上资料)。可以看出,全市规模以下工业规模偏小,经营规模主要集中于较低层次。

二、规模以下工业伴随着市场经济推进而得到发展壮大,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1、规模以下工业是全市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企业(单位)个数,还是经济总量来看,规模以下工业在全市全部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都是有益的补充。据统计,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841个,占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总数的96.1%;全市工业完成现价产值68.14亿元,其中规模以下工业完成9.7亿元,所占比重达13.27%,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2%;工业增加值达到2.4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4.02%;上缴税金1780万元,占全市工业税金的8.9%。并且由于规模以下工业多数是民营企业或个体工业户,其主要靠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发展,对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规模以下工业成为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规模以下工业不仅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创造了就业机会,有效缓解了全市城镇和农村的就业压力。规模以下工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个体工业户,因其投资小、成本低、经营灵活、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不高等特点,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强于规模以上企业。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全市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数占农村从业人数的18.82%。据统计,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从业人员达5194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数的11.2%。规模以下工业已成为缓解就业压力和吸纳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规模以下工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全市近年来以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使全市农村经济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农村工业的发展成为了全市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全市农村工业总收入达57312万元,同比增长18.13%。人均产值11.03万元,工业从业人员人均增收536元,比农村全部从业人员工资多增24元。数据表明,作为农村二产主力军的规模以下工业,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存在的问题

规模以下工业与全市工业经济的持续稳定有密切关系。从总体情况看,规模以下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发展不平衡。从全市的情况看,全市城镇工业单位基础好、交通便利、市场意识强,规模以下工业发展情况比较好,乡村工业单位不仅很少,而且原有的企业发展步履艰难,呈逆向发展的局面。如城镇人口人均规模以下工业现价产值达7600元左右,相当农村人均水平的3倍。发展不平衡问题有进一步加剧之势。

2、融资渠道不畅,资金难以为继。多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得到了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照顾和扶持,经济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缺少资金依然困扰着规模以下工业发展。据对规模以下工业样本单位走访调查显示,大多数规模以下工

业资金紧张情况有加剧的趋势。其原因有三:一是国家商业银行改革以后,银行为了规避贷款风险,对项目和企业的贷款审批更加严格,一般个体工业户很难贷上款。二是没有相应的担保机构。规模以下工业资产规模小,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个体)没法做出相应的抵押,因此不能满足银行要求的担保条件,致使贷款担保非常困难。三是规模以下工业引进资金的方式非常有限,

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民间借贷等形式,单靠这些筹集资金的形式,很难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3、持续发展能力有限。从近几年对规模以下工业调查中可看到,全市规模以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仍处于低水平,技术设备落后,产品知名度不高,质量偏低。如此种种,必然造成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少,质量差,竞争能力不强。目前全市规模以下工业还没有摆脱以初级产品、半成品为主的格局。

4、大多数经营者的素质不高,生产经营缺乏科学规范管理。规模以下工业多为农民自发创办,这些经营者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导致其在对市场的预测上存在盲目性,在重大决策上存在失误,在内部经营上坚持家族式管理,在发展思路上没有远见。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频率也随之提高,而不少规模以下工业厂房设备简陋,职工素质较低,科技人员缺乏,缺乏科学、规范的生产经营管理。

5、市场信息不灵,影响了规模以下工业的生存与发展。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能力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规模以下工业在获取市场信息方面远不如大中型企业,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了其的生存与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政府部门要积极发挥决策、引导和服务的职能。当务之急,是要增强规模以下工业的活力,促进其健康发展,继续努力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要坚决清理一切不合理的乱收费项目,减轻负担,帮助解决规模以下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积极鼓励和引导规模以下工业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2、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和信用担保体系。金融部门要积极扶持那些市场销路好,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在国有银行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部门,制定和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继续完善商业化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营体系,广泛吸纳民间资金的进入,扩大信用担保资金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