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效沟通方法

高效沟通方法

时间:2023-06-02 10:00:49

高效沟通方法

第1篇

【关键词】管理沟通;提高;企业绩效;重要方法

管理沟通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知识、信息传递和交流活动。

在信息社会,企业管理的本质和核心是沟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沟通是管理者经常面临的难题,沟通存在问题可能使企业有限的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无法实现最佳配置,也有可能使某项常规指令无法正常下达。沟通不仅是企业管理中的剂,更是企业落实经营管理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各级员工有效工作的基础。有两个数字可以很直观的反应沟通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就是两个百分之七十,第一个70%是指企业的管理者70%的时间用在沟通上;第二个70%,是指企业中70%的问题是由沟通障碍引起的。另外,企业里执行力差领导力不强的问题,归根到底,都与沟通能力的欠缺有关。在绩效管理的问题上,下属达不到目标,主要是下属对领导的目的或者期望事先并不清楚,当然无法使领导满意,也导致员工对年度的绩效评估不能接受。这无论是领导表达的问题,还是员工倾听领会的问题,都是沟通造成的问题。

从管理职能上讲,沟通更是管理的方法和途径。现代管理理论公认的四大管理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每一项功能的实现也离不开沟通。计划的过程需要以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内部资源分析讨论为前提,市场调研和分析讨论就是沟通的重要形式。计划的形成就是良好沟通的结果。另外,计划的下达和正确执行也需要沟通来进行。至于组织、领导与控制,他们本身的过程就是沟通的过程。

从管理主体上看,在管理实践中,管理主体基本上是由参加管理活动的人或人群组成,这些人或人群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拥有相应的权利和责任,管理者向被管理者输出指令,并从被管理对象方面获取信息,从而有效实施管理。

从管理的对象看,可分为人、财、物三个方面,管理的实质是对各种资源对象的整合。沟通即是整合资源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整合的催化剂。

从管理过程来看,管理的过程是资源优化组合的过程,它必须借助于各种资源信息大量复杂的交流、反馈。没有这些大量的信息交流、反馈,管理的过程就要中断或残缺,甚至失去控制。

管理沟通有三大作用:

它是保证下属员工做好工作的前提。只有通过沟通让下属员工明白他的工作目标要求、所要承担的责任、完成工作后的个人利益,才能明确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选择什么态度去做。

它是启发下属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式。主管与下属经常就下属所承担的工作,以及他的工作与整个企业发展的联系进行沟通,下属员工就会受到鼓舞,就会使他感觉到自己受到的尊重和他工作本身的价值,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它是下属员工做好工作的一个保障。只有通过沟通,主管才能准确、及时地把握下属员工的工作进展、工作难题,并及时为下属工作中的难题的解决提供支持和帮助。这可有助于他的工作按照要求,及时、高质量地完成,进而保证整个单位、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工作协调进行。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效的沟通是提高企业组织运行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充分有效的沟通,下属员工,不知道做事的意义,也不明白做事的价值,因而做事的积极性也就不可能高,创造性也就无法发挥出来。相反,如果有比较充分而有效的沟通,在让下属员工明了他所做的工作的目标和意义、价值后,会倍增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很多,其中员工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组织绩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员工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盈利状况及未来经营发展的方向,影响员工绩效有七个关键因素:

一、个人兴趣:兴趣是做工作的动力。如果员工对一份工作感兴趣,做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二、与岗位的适应性:不同性格的人所适合的岗位不同,同等情况下,性格不适合某一岗位的员工和性格适合某一岗位的员工,他们所取得的绩效肯定是不一样的。

三、是否感到公平;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经常会就自己的所得与其他人的所得及自己现在所得与付出之比的数值与以前自己所得与付出之比的数值相比较。当他感到明显的不公平,会自动减少对公司的付出,员工的绩效就会或多或少的降低。因此,公司应采取相关的措施,以消除或防止员工产生的不公平感。

四、公司的激励:激励包括两大类,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主要是指公司的薪酬和福利,精神激励主要体现在口头表扬以及培训与升迁的机会等。激励应该体现出及时的原则,如果激励不及时,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五、公司考核体系的影响:大多数公司的绩效考核或流于形式,或有失公平,或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绩效自然就降低了。

六、工作环境:良好、令人舒适的工作环境,会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自身潜能的发挥。工作环境不仅指地理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

七、是否有相应的培训及培训的效果:如果公司提供的培训不到位,仅仅敷衍了事,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是员工的不熟练与缺少技能,影响到他们潜能的发挥。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有效沟通;能力;培养策略

有效的沟通能力不仅是当代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还是人与人之间彼此了解、增进友谊、和谐相处的剂,更是整个社会走向和谐发展的桥梁与纽带。信息时代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时代,更是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的沟通时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具备有效的沟通能力,不论是在目前的学习与交往中,还是在未来的就业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卡耐基说过:绝大多数职业人士在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15%靠天才和能力,而85%靠沟通。高职院校把以能力为本位作为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中有效的沟通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硬性指标,它对于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和求职,引领其成长、成才以至于为社会的不断和谐发展做出贡献,意义重大。因此,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沟通能力尤其显得重要。要培养大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就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在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问题、制定大学生的有效沟通的培养策略寻找良方,对症下药,使学生的沟通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与高等院校学生相比,在知识、能力、心理等方面有一定的距离,生源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认识水平时常表现出局限性。就人际交往方面,有很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对提高沟通能力认识不足。笔者和课题组的全体成员以承德护理职业学院为例,采用问卷、面谈、走访等多种方式,对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其中女生占70%,男生占20%,教职工占10%。调查结果中显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有15%的学生对沟通的认识不足,认为沟通就是说话,只要具备说话的能力都能沟通,对于有效沟通的质量和应有的效果缺乏认识,从而不重视沟通;二是有40%的学生能认识到沟通在交往中非常重要,但对实现有效的、良好的沟通感到困难,不知如何去沟通,不会沟通;三是20%的学生存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语言表达能力差,在心理上存在着沟通障碍,不敢去沟通;四是有15%的学生认为课上只忙于学习,单纯地记忆、理解知识,课下忙于作业、练习,没有机会沟通;五是有1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调,课堂教学失去魅力,学生不愿意沟通。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显示,学生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使得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的提高受到很大影响。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有效沟通能力的培养对策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种内外因统一论启示人们要培养大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必须做到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再有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主渠道,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的主阵地,要提高学生有效沟通能力,首先要站稳课堂这一主阵地,从学生主体——内因和教师客体——外因两方面入手来寻找对策。

1.思想上先入为主,使学生重视沟通。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到位,实际行动紧随。教师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引导,使得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渗透到每位学生中间,使学生充分认识沟通,充分重视沟通,为实现有效的沟通、提高沟通能力做好铺垫。从宏观的理论上讲:首先,有效的沟通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行为科学理论认为:有效的沟通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人们通过人际交往、有效的沟通,把分散的个人彼此结合起来,形成共同的态度,组成一定的团体,才能形成团体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这些团体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能形成凝聚力,是社会协调与发展的条件之一。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他的社会性,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生活。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交往的需要,更有与他人交往的必要。而且未来的社会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有效的人际沟通,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从而推进社会的发展,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每位同学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都要融入社会之中,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就要具有有效的沟通能力,通过沟通能力的不断提高,将社会成员组成和谐的共同体,彼此合作,共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有效的沟通能协调人际关系。社会学理论认为:要使整个社会存在、协调与发展,就必须使个体行为之间达到协调与默契。在社会群体中,人们只有通过相互的沟通,才能相互影响、相互了解,才能达到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实现共同的活动目标。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通过有效的沟通能力建立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个体的协调促进社会整体的协调。从个人发展来看,具备有效的沟通能力,才能将上级与下级、内部与外部、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彼此之间的关系紧密地协调起来,汇聚成一股统一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得集体在一种协调的向心力的的感召下,共同发展。同时,有效的沟通能力,在协调人际关系的同时,亦能使自己更容易被集体接纳、信任和帮助,充分彰显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在谋求发展的路上增添几分人气,能够使自己的成功之路更顺畅。再次,有效的沟通能力,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合群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交往的需要,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个人心理失调,损害个人心理健康。事实证明:作为个体的人,如果与他人隔离,就会产生心理压力;如果没人与其沟通,就会感到孤独寂寞,甚至压抑。心理学家通过对人的交往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与别人交往多、沟通多的人充满活力,身体健康。因此,与别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能解除寂寞与孤独,能缓解压力,这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教师创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在享受民主、平等的自由空间中释放压力,敢于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要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先要创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是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的特征之一,它将使课堂由专制走向民主,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使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学实践证明:有民主才有自由,有愉悦才能带来兴奋、激情,随之而来的就是活跃的思维,大胆的想象,超常的表现。沿袭多年的应试教育,教师以师长自居,高高在上的权威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如背着石板上课,压力极大,还要看着老师的脸色行事,导致学生情绪低落、思维狭隘、僵化以至于枯竭,智力受阻,哪来沟通的欲望?哪敢沟通?在人际沟通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在民主与愉悦的课堂氛围笼罩下,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平等交流、平等对话,使学生消除压力、恐惧、烦闷,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使其积极思维。行为科学理论认为:积极思维可使人产生一定的需要,并激起实现这种需要的愿望,这种欲望会产生动机,从而使人按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语言与思维是孪生姐妹,学生思维活跃,自然产生用语言表达的动机、欲望,放开胆子交流与沟通。学生敢于沟通,得益于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

3.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情趣化的课堂中使学生学会沟通。

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人际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的沟通能力较差是公认的事实。学科的性质、学生的自身素质决定了要提高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教学必须得法。方法灵活而且新颖多样,在使方法本身充分彰显魅力的同时,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更好。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整合、创新。采用兴趣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结合,将学生引入情趣化沟通之门;案例式教学法与模拟式教学法结合,将学生引入模拟式沟通之门;讨论式教学法与任务式教学法结合,将学生引入合作沟通之门;演示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法结合,将学生引入实践沟通之门。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所学的知识、利用声情并茂的有效情境,设身处地地进行实际沟通。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最佳情境为纽带、以激发兴趣为导向、以学会有通为目标”的前提下,按着人际沟通的五个基本层次,先从一般谈开始,经过“陈述事实、交换意见、交流情感、沟通高峰”等阶段,使学生轻松自如地进行沟通从而学会沟通;同时,使学生不论是在“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有意沟通、无意沟通,征服性沟通、说服性沟通”等各种沟通类型中自如而灵活的沟通,取得最佳的沟通效果,实现有效的沟通。灵活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整合,使学生学会沟通,为彰显沟通能力而不断的沟通,有效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

4.教师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调动沟通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沟通。

教学评价手段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天平,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成就奖品。在人际沟通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学会的同时,达到乐学。著名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激发学生乐学,他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由此看出贯穿在孔子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使学生乐学。在人际沟通教学中,培养有效沟通能力的最佳方式就是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都有获得成功后急于被人认可与赏识的心理。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存有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在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中尤为突出,而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又是以语言为表达工具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将激励手段引进人际沟通课堂,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在沟通中的点滴进步予以充分的认可与表扬,使学生得到表扬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一技之长,将教师的鼓励、自己的点滴长处化为进一步学习、再获成功的动力,使其在不断获得激励的心理满足中再获成功而乐学。对于学生的缺点,教师要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反向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的缺点演变成为学生获取成功的教训,在吸取失败的教训中取得成绩,不断进步,在逐渐进步中学会、乐学。不仅要激励优生,更要激励中、差生,使得激励手段成为全体学生好学、乐学、不断进步的最佳奖品。其次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不仅评价学生由知识转化能力的过程,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情感的形成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学习的理论环节,更要评价学生参与的实践环节,不仅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更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防止以一张考卷、以一次性的成败定结局的片面评价方法。第三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学中讲究因材施教,评价标准也要因人而异,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叶圣陶曾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评价的标准要有梯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通过不同的努力达到标准。在高标准要求好学生的同时,更要关注差生,优生有自己信步达标的标准,差生亦有经过努力、跳一跳就能达到的目标,既有优生吃饱的大餐,又有差生吃了的饱餐,优生也乐,差生也喜,有效沟通能力的提高在全体学生都达标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桂世权.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曹杰.行为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第3篇

关键词:“一对一”工作法;有效沟通;企业党建

长庆油田公司采油四厂自2007年3月以来逐步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一对一”工作法,成功地发挥了沟通在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实践探索出的一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和新机制,明显提升了党建工作,特别是基层支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一对一”工作法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其运行机制

(一)“一对一工作法”的产生与发展

近年来,长庆油田公司为了解决用工严重不足而将单井的看护工作委托社会劳务公司承担。由于劳务公司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极强,地处深山,单井看护,导致员工孤独寂寞,思想波动,导致看护工流失,队伍不稳,个别看护工动机不纯,出现与当地不法分子勾结倒卖原油的现象。2007年3月,采油四厂部分基层党组织在综合治理实践中,尝试开展支部书记与看护工定期不定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的活动,深入了解看护工的思想状况和生活、工作实际困难,并及时加以引导和支持,化解思想波动,稳定队伍。“一对一”工作法试行半年后,成效显著。2007年末,“一对一”工作法受到油田公司党委的充分肯定,进一步推动了采油四厂不断推广、深化和拓展“一对一”工作法,提升管理绩效和党建工作有效性的进程。目前,采油四厂一方面对“一对一”工作法的基本内容、运行机制、谈话要求做出统一的基本要求,要求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行政负责人以及技术骨干,结合自身工作,从不同方面与基层员工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拓展了“一对一”谈话的参与主体和沟通内容;同时鼓励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努力探索更加有效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探索拓展“一对一”工作法的应用领域。部分作业区出台了《“一对一”谈话共性问题汇总表》《“一对一谈话”问题整改表》等管理工具。至此,“一对一”工作法不断发展,其工作机制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一对一”工作法的运行机制

“一对一”工作法形成初期主要是基层党支部书记不定期地与看护工交流和沟通,谈话对象主要是看护工;谈话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一对一”的走访;谈话内容主要围绕“护油”主题。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开展,谈话内容逐步走向多元化,向工作状况、企业管理、家庭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扩展;谈话主体由原来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拓展到各级党政负责人以及技术骨干,谈话对象则拓展到基层全体员工;沟通模式逐步从下行沟通,即由上一级沟通主体向下一级沟通对象单一传送信息为主,转变为信息在上下级之间的双向流通;从沟通的效果来看,逐步从思想道德和法纪教育向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征集员工意见建议方面拓展。同时对谈话时机、谈话内容等做了基本的规范性要求。

二、“一对一”工作法的沟通作用与效果

(一)有助于强化沟通,推动信息交流

调查显示,60%的员工对“一对一”传递信息的效果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36.5%的员工对“一对一”传递信息的效果表示基本满意,总体满意度达到96.5%。在细分类别的信息传递效果评价中,满意度较高的依次是工作问题、人际关系、企业文化信息、厂务民主管理信息、党务发展信息、家庭生活信息和个人发展信息。

(二)有助于凝聚队伍,增进感情融合

通过干部与员工“一对一”的交流,增强了干部对员工的了解,增进了双方之间的情感交流。调查显示,员工认为“一对一”工作法对情感交流作用效果非常好的占比为22.42%,认为情感交流作用效果比较好的占比为41.59%,两者总计占为64.01%。30.15%的员工对“一对一”工作法的情感交流作用效果持中性评价,持消极评价的仅为5.85%。

(三)有助于稳定队伍,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通过“一对一”谈话,干部能够以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去感染和促动员工,有效激励员工的斗志和士气,鼓舞员工努力工作,积极奉献。问卷调查显示,认为“一对一”工作法中领导干部的对员工的工作感染作用很强或比较强的员工比重为67.29%,这说明干部在“一对一”工作法中确实能够以自己的工作态度和热情感染、促动员工。

(四)有助于消除误解,释疑纠错

在“一对一”工作法中,干部针对员工提出的厂务管理、薪酬、企业文化、工作等各种提问进行解答和释疑,多半员工认为“一对一”工作法在释疑纠错,推动问题的及时解决方面效果非常好或比较好,其中22.01%的员工认为“一对一”工作法的释疑纠错作用效果非常好,37.29%的员工认为其释疑纠错作用效果比较好。

(五)有助于了解情况,推动问题得到及时的重视和解决

座谈发现,在“一对一”工作法的直面交流中,干部能够根据员工个别情况,针对性地开展谈话,深入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影响员工工作的问题。18.68%的员工认为通过“一对一”工作法能够非常好地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发现员工问题,43.6%的员工认为“一对一”工作法能够比较及时地了解员工思想、发现员工问题,两者合计占62.28%。可见,“一对一”工作法解决问题的效果比较明显。谈话中员工反映的问题63.36%都能得到解决,近三成的问题虽然不能解决,但都及时得到了反馈处理意见。

三、“一对一”工作法对企业党建机制的创新

“一对一”工作法在企业党建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创新,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一)加强了领导机制建设

“一对一”工作法加强了各级党组织与员工的有效沟通,提高了企业党的工作的覆盖率;与同级行政组织和技术骨干的协同互动,增强了企业党建的党政互动能力;强化了上级党委与下级党组织的及时沟通,增强了企业党建的上下联动能力。“一对一”工作法用人文关怀团结员工、凝聚员工,初步建立了多管齐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二)加强了工作责任机制建设

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一样,“一对一”工作法初步建立了完善的工作责任机制,明确界定了各级党委、领导干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了“自我检查汇报、员工监督、作业区党组织(作业区综合管理组)监督”的“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定期对“一对一”交流工作的完善和落实状况认真进行考核。在“一对一”工作模式下,党务工作者、行政领导和技术干部三种力量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发挥自身特长,从不同角度与员工开展谈话工作,形成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的工作责任机制。

(三)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

“一对一”工作法通过交流实现了解员工思想状况,教育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实现思想政工作的目的,也可以有效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员工队伍凝聚力,传播企业文化,加强员工队伍管理。同时,“一对一”工作法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考核管理机制,把刚性制约与柔性导向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体现在管理制度之中,使职工在“情”的激励之下爱岗敬业,在“法”的约束之下努力工作,实现了方法、手段的多样化。

四、“一对一”工作法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科学的沟通原则

1、平等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沟通的平等性是指沟通主体与沟通对象置身于平等的地位,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沟通的主导性,是指沟通主体应该对沟通系统内容要素及沟通的发起和发展速度、模式、信息等做出适时的调节和必要的控制,使双方交流向预期方向运转,最终达到教育者所预期的沟通目的。

2、及时性与经常性相结合的原则。沟通的及时性是由思想信息的时效性决定的,要求沟通主体抓住需要沟通的信息,因势利导,及时与沟通对象交流。沟通的经常性强调沟通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沟通要保持一定的频率。经常性原则要求及时发现员工矛盾、化解矛盾、消除隔阂,要求沟通主体经常性与员工进行“非正式沟通”,在不拘泥形式的条件下增进感情沟通,增强理解和信任。

3、坦诚与保密相结合的原则。坦诚是沟通的基础。沟通作为双方心灵的交流,离开了坦诚,交流也难以继续。坦诚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在沟通过程中,沟通主体首先要投入真感情,讲真心话,绝不讲假话。惟有如此,才有可能把谈话上升到谈心乃至交心的境界。保密是坦诚引出的要求,是爱护他人的表现,也是实现坦诚沟通的保证。要把“一对一“工作法引向深入,就必须坚持这一原则。

(二)完善沟通运行机制

1、构建全方位、完善的沟通工作运行机制。一是继续加强领导机制与工作责任机制建设。建立多管齐下的思想交流工作组织领导体制,明确“一对一”工作中各级领导与干部(作业区、井区)的沟通职责,层层落实,分工负责,形成定期的沟通交流运行机制。二是加强工作监督机制建设。应该继续完善“一对一”工作法中“自我检查汇报、员工监督、作业区党委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网络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状况,建立经常性的分析研究制度,健全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明确党政工团及基层组织在“一对一”交流工作中的责任,使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全面覆盖,真正落到实处。

2、健全沟通要素,创新沟通模式。一要拓宽沟通对象。“一对一”工作法沟通实践中,沟通对象扩大到公司正式员工。随着发展的需要,沟通对象还将进一步扩展。应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员工进行群体划分,以便实施差异化方式进行有效沟通。二要推进沟通主体的分工与专业化。根据沟通主体的专长和岗位对沟通主体进行适当分工,可以从制度设计上要求技术骨干、行政领导和党组织负责人分别负责技术沟通、管理沟通、生活沟通等。三是继续拓展沟通内容,实现沟通内容的细分与专题化。“一对一”工作法的沟通内容包括厂务管理、企业文化、个人工作、技术培训、生活等各方面,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有必要将沟通内容进行细分,形成不同的沟通主题,选择合适的沟通主体进行专题化交流。这样既有利于满足员工多样化的沟通需求,又可以保持一个沟通中心,防止话题过散。四是推进沟通方式的多样性与差异化。在“一对一”工作法中要实现沟通方式的多样性,不仅有会议、走访、座谈等传统沟通方式,还要有网络、手机等现代沟通方式;不仅有口头,书面交流,还要通过文娱活动沟通;不仅有庄重严肃的正式沟通,还要有轻松活泼的“非正式”沟通。五是保证沟通环境(氛围)的轻松自由化。

(三)提高沟通主体沟通能力

要在交流中取得良好的沟通作用和效果,沟通主体起着关键的作用。16.84%的员工认为作为沟通主体的干部综合素质对沟通效果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关于沟通效果的首要影响因素,10.96%的员工选择“主动热情性”,7.8%的员工选择“谈话艺术性”,6.7%的员工选择“地位平等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交流主体的沟通能力和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少兰.浅谈沟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4).

2、高智勇.人际沟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党政干部论坛,2003(2).

第4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沟通效率;沟通技巧

前言

企业管理不仅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关系着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管理沟通不仅影响着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同时,对于企业整体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加强企业管理沟通的必要性,对企业管理沟通不畅的改善方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一、企业管理沟通简述

(一)企业管理沟通内涵

所谓企业管理沟通是指企业通过适当的方式,将经营者正确的经营思想以信息的形式反馈给企业的员工,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更加流畅并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企业管理办法。企业管理沟通的重要手段在于信息的传递和理解,对于企业员工而言,沟通并不困难,然而以何种方式进行沟通、沟通的内容是否有助于企业发展则是企业管理沟通中的工作重点。就现阶段而言,我国企业管理沟通分为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指挥五个阶段,其反映的具体内容为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部门交流的方式以及企业运营系统的相互协调等,可见,企业管理沟通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改善企业管理沟通的必要性

作为企业所拥有的最宝贵资源,有效的企业管理沟通不仅可以通过引导与激励的方法,使员工在企业中发挥自身最大的能力,同时,对于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运营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其管理沟通效果的因素,除了员工自身的情绪和知识外,企业一些政策和制度以及文化也对其沟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经营者则必须通过积累知识、完善自身表达方式、提高自身经营素质等方面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沟通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的内部沟通与交流方面的问题

作为企业价值的创造者与传递者,企业员工之间能否进行有效沟通从根本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但就现阶段我国多数企业而言,其内部员工之间并未形成良好的沟通形式,且沟通的方法也缺乏科学性。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通常将其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降低管理成本上,从而严重忽视了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沟通环节,这不仅使得企业内部门的协调性大打折扣,同时也激化了其内部员工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上层管理者较为轻视员工,并没有认识到员工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这不仅不利于员工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同时,也激化了企业的内部门矛盾,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缺乏完善的企业管理沟通机制

缺乏完善的企业管理沟通机制是现阶段我国多数企业的管理沟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由于我国企业并未意识到管理沟通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使得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管理沟通的战略目标,使得企业产生短期行为的同时,阻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首先,我国多数企业并不具备完善的管理沟通体制,这通常使得企业在出现沟通问题时,才想办法补救,从而为企业自身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企业也缺乏专门的协调沟通部门,一方面,使得员工之间在出现意见分歧或产生矛盾时,无法寻求帮助;另一方面,协调沟通部门的缺乏也在员工内部形成了“有话无处说”的现象,由于员工的意见并未及时传到企业经营者的耳朵,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缺乏超载信息的有效沟通办法

所谓超载信息并不是指企业的各方面信息出现超载且容纳不下的情况,而是指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所获取的大量信息。缺乏超载信息的有效沟通办法是目前我国企业管理沟通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就现阶段而言,多数的企业管理者与沟通者并不了解企业对大量信息进行有效沟通的切入点,通常是无规律地进行信息的沟通,而对于未被及时传达的信息则置之不理,这使得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遗漏的部分重要信息,从而阻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与达成。另一方面,企业目前仍未找到从大量信息中拣选出有效信息的科学办法,这不仅增加了企业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经营者之间的沟通难度,同时,也大幅降低了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影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

(四)企业缺乏文化方面的沟通

缺乏文化沟通是目前我国企业管理沟通过程中存在的另一重要问题。一方面,就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而言,其管理者过多地重视员工个人的业务技能,而忽略了员工个体文化程度的差异性,由于缺少文化方面的沟通,使得企业通常将超出业务能力以外的任务交给员工,这不仅使员工对企业的印象大打折扣,同时,也严重降低了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对文化知识的有效沟通途径,这使得企业部分员工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展开相关工作,极大增加了企业协调员工内部矛盾的难度。

三、改善企业管理沟通不畅的有效途径

第5篇

管理沟通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以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为基而建立起来的新型学科。管理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自从人们开始形成群体去实现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了协调个人努力沿着组织确定的方向所必不可少的因素。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既然如此,为了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为了使人在群体中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就需要沟通。

中国有句俗话:一言能使人笑,一言也能使人跳。这就极其形象地说明:沟通既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是一门艺术。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沟通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正日益发挥出强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也为了更好地掌握沟通这门艺术,也为更好地发挥同学们的管理才能,都有必要掌握管理沟通技能和技巧。

管理沟通是企业人在一定的企业文化背景下的相互之间进行思想和意识的双向的传递过程。海曼(Haimann)对沟通的定义是:“传递思想,使别人理解自己的过程。”这暗含着沟通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有效的沟通就是为了活动的启动、协调、反馈及中间流程的纠正等目的而互相交换思想和看法。

优秀的管理者必然有良好的沟通技能。正如巴纳德指出的:“当然,对现代高层管理者而言,一个最重要的限制,也是最为突出的严重困难就是写作或会谈能力的缺乏,不能将复杂情况用明白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对这些情况只有这些管理者有所了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Drucker)说:“一个基本的技能,就是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组织和表达思想,你的成功依赖于你通过口头和书面文字对别人的影响程度,这种将自己思想表达清楚的能力可能是一个人应拥有的最为重要的技能。”沟通的技能对所有管理阶层工作的功效都是很关键的。计划和实施的成功程度与沟通技能直接相关。

一、沟通的概念和模式

《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沟通就是“用任何方法、彼此交换信息。即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用视觉、符号、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或其它工具为媒介,所从事之交换信息的方法”。《韦氐大词典》解释,沟通就是“文字、文句或消息之交通,思想或意见之交换”。拉氐韦尔(HaroldLasswell)解释:沟通就是:“什么人说什么,由什么路线传至什么人,达到什么结果”。著名管理学家西蒙(H.A.Simon)认为:沟通“可视为一种程序,借此程序,组织中的一成员,将其所决定意见或前提,传送给其他有关成员”。从管理学的角度,特别是从管理者工作职能特性的要求出发,综合各种沟通的定义把沟通定义为:沟通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间从发送者到接受者进行传递,并获取理解的过程。

沟通的基本模式是:谁向谁说了什么而产生了效果。根据这个模式,有三个沟通要素被认为会对信息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沟通者(communicator),内容(content),接受者(receiver)。

对任何沟通效果而言,信息发送者都是很关键的。沟通的信息发送者所发送的信息源的可信赖性、意图和属性都很重要。“研究的证据表明,对沟通的反应常受到以下暗示的重要影响:沟通者和意图,专业水平和可信赖性”。但到了接受者能区分信息和来源的时候,信息来源可能就要失去它的重要性了。但如果不能作出这种区别,沟通者就变得非常关键。

影响沟通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内容可以用两种方法构筑出来。第一,利用情感诉求:“从总体看来,现有的证据表明,当听众中的情感强度上升了,对沟通者所提建议的接受程度并不一定相应地上升。对任何类型的劝说性沟通而言,这种关系更可能是曲线形的。当情感强度从零增至一个中等程度时,接受性也增加;但是情感强度再增强至更高水平时,接受性反而会下降。”这就表明情感强度在高与低的两头时都可能有钝化的作用。中等情感强度是最有效的。然而,在现实中,对某信息应施用多少程度的情感诉说还要靠主观判断。第二,沟通可构筑在理性诉求的基础之上。有一个研究报告给出以下建议:“在劝说型的沟通中,对非人格化的主题给出了一系列复杂的论据,通常明确地给出结论比让听众自己得出结论更为有效,特别是听众一开始不同意评论者的主张的时候更应如此。”“从长远来看,给出双方面论据相对于只给出单方面论据更有效。如果听众一开始就同意评论者的主张,而后来又不会处于反面宣传之中,那么提供双方面的论据就没有只提供单方面论据有效。”我们从以上分析可以推断:一个令人信服的单方面观点沟通,能使人们转向期望的方向,至少可以是暂时的,直至他们听到问题的另一方面。然而,双方面的沟通效果都是持久的。它为听众提供了消除或不理睬负面看法而保留正面看法的基础。“一个可能的假设表明,在开始时给出主要论据收到的效果最好,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时对沟通的兴趣很小。”在开始时兴趣就很高的情况下,其他的因素如接受者的个性和倾向,及沟通者、消息的内容等,对表达更为重要。这些因素的相关组合可构成特定情况下的最佳表达。

接受者是沟通中的第三个重要因素。个人的个性及他所处的群体都很重要,个性可从总体智力(generalintelligence)和需求倾向(needdisposition)两方面来考虑。第一,具有较高智商的人,由于他们具有正确推理的能力,所以当他们处于以下这种类型的劝说沟通之中时,比智商较低的人更易受影响,这种沟通主要依赖于印象的逻辑论证。第二,具有较高智商的人,由于他们具有很好的批判能力,所以当他们处于以下这种类型的劝说沟通之中时,比智商较低的人更少受到影响。具有很强自尊心的个人更倾向于自己思考,而不会放任自己过分地受外界影响。个人所处的社会群体也会对沟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当这种沟通违背这个群体的文化惯例时,表现尤为强烈。一个人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所属群体的观点和态度,特别是在他很珍惜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这一身份时。研究表明:“在一个群体中最珍视其成员身份的人,他们的观点最不易受那些违反原则的沟通的影响。”这就表明对一个群体的归附程度和这个群体文化准则的内部化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文化对沟通者的沟通中的接受者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二、沟通的内涵和途径

从沟通的定义中,可以得出沟通的内涵:传递、理解、符号载体等。传递:沟通首先是意义上的传递。如果信息和想法没有被传递到,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即说话者没有听众或写作者没有读者都不能构成沟通。因此,哲学问题“树林中一棵树倒了,但却无人听到,它是否发出了声响?”在沟通的背景下,答案是否定的。理解:要使沟通成功,意义不仅要被传递,还需要被理解。如果有人给我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是用日语写的,这封信我也确实收到了,但我对日语一窍不通,那么不经过翻译就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故沟通是意思上的传递与理解。完美的沟通如果存在的话,应是经过传递后被接受者感知到的信息与发送者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符号载体:一个观念或一项信息并不能象有形物品一样由发送者传送给接受者。在沟通过程中,所有传递于沟通者之间的,只是一些符号。语言、表情、身体动作等都是符号。传送者首先要把信息“翻译”成符号,而接受者则进行相反的“翻译过程”。由于每个人“信息-符号储存系统”不相同,对同一个符号(例如语言词汇)常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如“定额”这样一个词汇,对不同的管理层有着不同的含义。高层管理者常常把它理解为需要,而下层管理者则把它理解为操纵和控制,并由此产生不满。问题在于,许多管理人员并没意识到这一点,忽视了不同成员“信息-符号储存系统”的差异,自认为自己的词汇、动作等符号能被对方还原成自己欲表达的信息,但这往往是不确的,而且导致了不少沟通问题。良好沟通不是双方达成协议而是双方理解协议本身,要想达成协议必需有良好的沟通,但良好沟通并不意味着能达成协;理解我的观点但并不代表接受我的观点;只有接受我的观点才能达成协议;要想双方达成协议必需有多种条件,如沟通良好与否、双方根本利益是否一致、价值观念是否类同等。又如在谈判过程中如果双方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即使沟通过程中不存在误解,谈判双方沟通技巧十分娴熟,往往也不能达成协议,即使沟通双方每个人都充分理解了对方的观点和意见。

沟通的实际运作可通过多种途径。口头沟通可能是运用最广泛的方式。文字沟通(包括书面和屏幕形式)及音频/视频沟通(包括远程通讯)在现代社会中是同等重要的沟通途径。然而,沟通不仅仅是上述几种方法,在人们面对面地交流时,眨一下眼睛,用手指轻轻地弹一下等都是同样重要的沟通方法。在某些公开场合,携带旗帜或其他标志物都有一定的含义。有时,一个人的衣着和身体姿势也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含义。有时非语言沟通比其他沟通方法更为重要。

口头沟通:这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沟通方式。它是一种高度个人化地交流思想、内容和情感的方式。口头沟通与文字沟通相比,为沟通双方提供了更多的平等交换意见的可能性。人们通过沟通信息的内容培育相互之间的理解。但它也有局限性。一是语义,不同的词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二是语音,语调使意思变得复杂,不利于意思的传递。意思会因人的态度、意愿和感知而被偷换。人们推知的意思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据估计,在口头沟通中最终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的内容不超过原来信息的20%.在不同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对同样的语言,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在同企业内部,由于文化认同不一,也会产生语言沟通的很大偏差。

文字沟通:在缺乏面对面的接触或远程通讯设施的情况下,这种沟通方式是传递信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特别是在面对很多人传递同一信息而且还需有一个永久存档时,这种方法尤其有用。沟通者可以精确地表达他所想传递的信息,并有机会在给接受者发送之前充分地准备、组织这则信息。文字沟通的其他问题有:不能得到即时的反馈,有关的部门没有机会对该信息进行讨论。现代通讯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但从个人化和说服力的角度来看,这种沟通的效果是有限的。企业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对文字含义的不同理解。在一个有数千名职员的大型企业中,文字沟通可能是最方便的沟通途径。但必须运用文化进行理解整合。

音频/视频/通讯沟通:通过高度发达、高效的通讯/音频/视频辅助设施来使沟通变得更为有效,这种现象近年来日益增多。视觉感知是影响思想的一个很有潜力的工具。人们更易于理解并保留视觉印象而不是文字印象。由于人脑保留视觉形象的时间比保留语音文字的时间长,所以,现代通讯技术可作为一个极好的工具用来支持和强化其他形式的沟通。正在出现的“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一个例子,它能为增强沟通效果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在一个语境下,理解信息传播者的真实含义。

三、沟通的风格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沟通的模式也要相应地改变。作为经营管理环境的一部分,企业文化因素在企业管理沟通的有效实现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文化上的不同可表现在思维模式、信念、价值观及共同的风俗习惯等方面,也可表现为信息处理方式的不同。在统一的企业文化中,信息处理是直接的、线性的。坚持按进度表行事、准时性等是一维文化的良好指标。如果企业文化是多维不一的,人们同时在不同的前沿思考、工作。它的信息处理通常是迂回的、深度的。对进度计划坚持程度比较松散,也不太按时,这都是多维文化的典型表现。企业文化不统一,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需要深度地了解背景信息后才能行动。这就导致了企业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统一的企业文化,人们对企业各种事物的认知一致,价值判断相同,不必了解深度的背景信息就可以行动,从而可以促进效率提高。

第6篇

关键词:项目沟通管理;层次分析法;权重

沟通在项目管理工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只有实现有效沟通,才能够使得参与者了解彼此的管理思想、观点。有效的沟通管理可以使得参与者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成本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实现高质量的项目工程。对项目沟通管理现有的研究,局限于对项目沟通管理不同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而很少进行定量的对比分析。层次分析法在经济管理领域是一项得到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它可以通过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目标问题进行评估,从而确定不同因素的权重,管理者可以通过计算的权重值结果进行管理方式的调整,制定更有效的管理决策,实现更佳的管理效果。

1 项目沟通管理的影响因素

第一,参与者的素质和能力。项目参与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实现的效果,参与者的知识经验丰富、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强对沟通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专业技术能力是项目实现的重要保障。项目参与人员的素质高、能力强,可以实现更流畅、更愉快的沟通,反之,会大大降低沟通的效果。

第二,团队成员的主动配合度。项目团队中,成员之间愿意配合就会形成有效的倾听,而成员的这种主动性可以使得其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集中精力倾听彼此的声音,从而领会到说话者的真谛,可以充分捕捉到对方在表达过程中所透露出的细节、甚至是内心的想法。同时,参与者能够主动配合,就会积极参与到沟通交流中,会用心组织语言去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从而实现良好的沟通效果。

第三,真诚、信任的态度。在项目沟通中,参与者之间的真诚、信任可以保证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准确性,彼此信任基础上的交流会有效减少信息传递中的虚假内容,真诚可以让参与者之间坦诚相待,消除偏见,从而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可见,真诚、信任的关系对沟通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

第四,团队的规模与组织关系。信息在项目团队之间的传递是要经过一定的中间层次的,信息传递在组织层次之间进行传递,很可能会由于不同人之间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主观思想的不同而产生失真现象。因此信息在不同规模及组织方式中的传递层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进而影响到最终的沟通效果。

第五,沟通计划的完备性。沟通是否具有完备的计划、沟通资源对信息沟通的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沟通计划的完备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信息沟通的资源,相关人员之间信息需求的分析。

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层次化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研究问题性质及目标的分析,来对问题的组成因素进行分解,以因素之间的影响及隶属关系来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模型,并对问题进行优劣比较并排序。层次分析法要以专家的经验和知识作为研究基础,通过一致性检验来判断专家意见是否将具有一致性,这为复杂多目标评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思路。

2.2 层次分析法应用步骤

首先,要根据待解决的决策问题对不同要素进行分层,建立多级递进结构模型。其次,以上一级要素为标准对同一层次的要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对比,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判断矩阵。再次,对每次层次的单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最后,通过计算综合重要度,进行优劣对比,形成层次总排序。

3 层次分析法在项目沟通管理中的应用

为分析层次分析法在项目沟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本章以某IT项目沟通管理为例,分析如何通过层次分析法指导沟通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要想提高项目沟通管理力度与效率,首先必须明确各项影响因素,并分析各项因素的权重,进而借助于沟通管理技术改善团队氛围。

通过以下的比例标度来对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分析,比例标度表如下表1。

专家打分是获取一级指标权重的主要方法,本项目通过组织10名行业专家进行打分,根据上述比例标度表分别对各两两成对的指标给予标度值,进而得到一级指标判断矩阵。通过对矩阵进行求和,按列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如下结果,最大特征值λmax=3.009,一致性指标C.R.=0.0083

同理可以建立二级指标判断矩阵B,C。

通过以上的分析计算,可以明确,在项目沟通管理影响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而二级指标中,相对重要程度为D1,B1,B2,B3,C3,C2,C1。通过层次分析法结果不难看出,七项二级指标中,权重值较大的为项目组织层次与员工素质及能力,同时主动配合程度与真诚与信任同样重要。因此,为提高项目沟通管理效率,首先应当从员工自身素质及能力入手,提高项目工作能力,进而可以通过沟通交流及时解决问题。然而问题解决与讨论又依赖于合理的组织层次,只有通过良好的组织层次才可以使团队大而不乱,项目开展过程中有条不紊。

4 结束语

要实现良好的项目沟通管理工作,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项目沟通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得出的权重值结果可以了解到,人的意识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占比最大。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权重的分析来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方案,提高沟通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跃林.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港口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4.

第7篇

摘要:高校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教育沟通的现象较为常见。缺乏有效的教育沟通,师生之间就无法建立真诚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关系,就无法实现教学目的,无法取得教学实效,教育也不可能成功。缺乏有效教育沟通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积极性、学生缺乏主动性以及师生都缺乏沟通技巧。根据沟通理论,文章将教育沟通分为三种类型,并提出了实现教育沟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师生;教育沟通;教学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乏以下现象:一是在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极少互动,学生或昏或睡,神游物外;二是课外时间,教师极少找学生补“课”,学生也极少找教师探讨问题;三是上完一门课程,任课教师不知道部分学生的姓名,有些学生也不知道任课教师的姓名;四是师生之间仿佛隔着一堵高墙,谁也猜不透谁的心思。学生有牢骚和不满:老师为什么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老师这么不负责任?教师也有不满和失望:为什么学生不好好学习?为什么学生不配合自己?不满和对抗在师生关系中表现得很突出。

透过以上现象,不难发现问题所在,这就是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教育沟通。

二、师生缺乏沟通的原因分析

1.教师缺乏沟通的积极性

以高职院校为例。高校扩招后,教师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学校设置的专业越来越多,而每个专业的平均招生数越来越少。因为教师不足,每一班级的学生越来越多,其直接的后果是,在一个学期里,每个教师所负责的课程数最多达到5~6门,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数普遍达到60-70人。如果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近年来推行的素质教育和各种教育改革又不断地对教师的学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许多教师不得不在忙碌工作后参加进修。尤其现在教师职业也实行聘任制度,并且还开始在社会上推行教师资格考核,教师们不得不正视优胜劣汰的职业竞争问题。

沉重的职业压力导致教师情绪紧张、厌倦工作、逃避责任、对学生冷漠……他们不愿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与学生沟通,更害怕因与学生多沟通而惹出更多的“麻烦事”。有时候,教师还可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从而导致师生沟通状况更趋恶化。

2.学生缺乏沟通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高校与社会的近距离接触,使学生的个人目标带有深刻的社会烙印。学生的具体目标有:学历,学习,拍拖,赚钱,游玩。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主要目标不是学习,而是学历,他们只求能够通过考试,拿到毕业所需的学分。因此,这些学生不注重平时的勤学苦练。既然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对从教师那里接受到多少知识也就要求不高,更不会为了学到更多知识而主动找教师了。

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绝大部分的本科以下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具有较强的个性,总认为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做的就是对的,不善于接纳别人,也不会主动与别人沟通,总认为别人应主动找他们沟通。但是,由于高校扩招,学生增多,基于时间的有限性,教师即使想要主动与所有学生进行沟通,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学生不主动,那么他和教师沟通的机会就更少了。

3.缺乏沟通技巧

不可否认,许多教师都想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反之亦然。尽管他们或多或少地学习了一些沟通理论,却无法学以致用。面对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他们只好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处理。由于缺乏沟通技巧,沟通效果不尽人意。

三、师生缺乏沟通的危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这说明,没有教育沟通,教育过程就无法实现。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有效的教育沟通,师生之间就无法建立真诚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关系,就无法形成和谐安宁的课堂气氛,就无法实现成功的教学。

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生这样的现象:因师生之间缺乏良好沟通,有些学生对老师心存芥蒂甚至抱怨和记恨,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情绪因此而逐渐恶化,原本可以成为很优秀的学生逐渐变成后进学生。

无数的教学实践表明,缺乏有效的教育沟通,就无法实现教学目的,就无法取得教学实效,教育也不可能成功。

四、教育沟通的有效途径

沟通,原意为通过开沟使两水相通的意思。目前对沟通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150多个。概括来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共享说:强调沟通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②交流说:强调沟通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的活动;③影响(劝服)说:强调沟通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④符号说:强调沟通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等。

本文采用以下的沟通定义:不同个体或组织之间围绕各种信息所进行的传播、交换、理解和说服工作。沟通不仅局限于信息的传播和交换,其核心在于“通”,即理解、说服并采取行动。

教育沟通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通过有效语言和其它方式,达成互识或共识的一种人际沟通。教育沟通发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时段,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普遍存在。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沟通一般有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单向沟通,即学生单向性地接受,这也是传统的教育沟通形式(俗称“填鸭式”)。第二种模式是双向沟通,即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了简单的个别的信息反馈,构成了传授与反馈的互动式的运动。第三种模式是多向沟通,即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沟通同时展开。

1.从“心”开始沟通

一是树立平等沟通意识。教师的职业功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扮演“教育者”或“权威”的角色。但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加强,学生越来越不认同教师这个“权威”的角色定位,而希望教师扮演“朋友”的角色;希望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教师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们,师生双方从而缩短心理距离,使沟通得以顺利进行。平等的沟通意识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要自立自信。

二是主动体谅对方。这包含“体谅对方”与“表达自我”两方面。由于在沟通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沟通障碍,而沟通的效果取决于双方同时克服障碍的程度,因此,每次都做到有效沟通,几乎不可能。当缺乏有效沟通时,误会就会产生。因此,师生之间互相体谅就必不可少。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在沟通过程中充分传达有关信息,帮助对方正确接收,做出积极而合适的回应,这样才能及时消除沟通障碍和双方之间的误会。

2.遵循沟通原则

师生双方都应遵循沟通的原则,即坚持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

对于教师而言,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动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目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对于学生而言,积极与老师进行沟通,不但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学会与他人沟通将是成功人生的一大助力。既然师生双方都有与对方沟通的动机,就要化动机为动力,大步走向沟通的大门。就沟通而言,没有开始,就没有更好。

教师还应遵循如下原则:鼓励学生作出反馈和抱怨;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和抱怨;找出令学生不满的问题之所在,迅速加以解决;告诉学生,教师采取了哪些措施以解决问题;定期自我评估获得学生反馈的能力。

学生应遵循如下原则:针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和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并将该评价以及自己的学习感受,主动向教师发出信息;接纳教师,相信教师能与学生分享知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定期评估获得教师反馈的能力。

3.掌握沟通技巧

一是善于倾听。据统计,听、讲、读、写四种沟通方式的使用率分别占45%、30%、l6%、9%,可见,听是最主要的沟通方式。要善于倾听,就要做到:(1)保持开放的心态,充分接收各种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明显信息和隐藏信息);(2)保持注意力;(3)积极反馈,给予讲话者以帮助;(4)克制插话,在发现对方阐述的事实存在明显的错误或在观点上与自己相反时,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知识或观点。

二是正确接收沟通信息。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即将收到的信息符号理解、恢复为信息发出者的思想,然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这一信息。要正确接收,就要做到:(1)拥有共同语言;(2)角色互换,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腹;(3)正向回馈,以正面的情感、积极的叙述去呈现所接收到的信息;(4)认识防卫转机,了解防卫转机的本质,熟悉常用的几种方式如合理化、补偿、投影等。

三是积极反馈。多数的沟通失败源于沟通一方不知道如何做出有效回应。在正确地接收了对方的完整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明显信息和隐藏信息)后,接收方要进行积极回应:(1)对即将发出的信息进行正确的编码,选择接收者容易理解、接受和记忆的语言,熟练使用语句变换术;(2)保持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如体态语)的一致性;(3)选择适当的沟通渠道,不同的沟通渠道适用于传递不同的信息。

4.构建课堂多向沟通

构建课堂多向沟通(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可以突破单向沟通(教师学生)和双向沟通(教师――学生)的局限性,引入更多的沟通者,可以创造一种师生间的交往和合作关系,充分调动师生分享知识的积极性。

构建课堂多向沟通的具体做法是:(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各有所长,然后由学生来教学生;(2)在课堂上,一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另一学生进行解答;(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对抗性练习。

课堂多向沟通有助于建立学习群体。学习群体在彼此尊重与期待的前提下,加强了信息的互动交流,通过研究探索,促进学习思维的创新,加速了新旧信息间的碰撞、变动和融合,顺利实现知识内化。

学习群体形成后,多向教育沟通过程将从课堂上向课堂外延伸,知识分享过程也随之延伸,这将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5.畅通课外沟通渠道

目前,全国各地的大学城已经颇具规模,广州大学城就是其中之一。大学城投入使用后,人们就非议不断,最突出的一点是大学城“孤岛化”。大学生们感叹:在大学城见老师难。其实,并非只有大学城的大学生有这样的感叹。这说明,大学生需要沟通渠道与教师进行课外沟通,特别是面对面的课外沟通。

一个无奈的事实是:因学校离家越来越远,教师呆在学校的时间越来越短,教师能与学生进行课外沟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要畅通课外沟通渠道,可尝试以下做法:(1)在每门课程开始的第一节课,师生互留电子通讯方式,如电话、电子邮箱、QQ号等,在第一时间里师生共同培养课外沟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教师在学校设立“接待日”,每周在不用上课的时候固定安排一天或半天专门接待有当面沟通需要的学生;(3)设立“师生沟通信箱”,方便有特殊沟通需要的学生。

第8篇

关键词:临床实践教学 医患沟通技能 肿瘤医学 SEGUE量表

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217-02

随着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患者在医疗活动中的参与越来越受到重视,医患沟通的效果倍受关注。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中指出医生必须学会人际交流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的沟通应视为同医疗技术不合格一样,是医生无能力的表现。2000年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 of New York.Hic,CMB)提出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global minimal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GMER)的七大技能,交流能力位居第三,而且被强调是医学生的核心能力[1]。我国政协委员钟南山教授曾说一名优秀的医生除了有责任感和对病人的关爱之心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他人沟通。

1 肿瘤患者医患沟通的特殊性

2002年9月起,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开始实施,明文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事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文中不仅明确医患沟通是必然要求,而且明确了在医疗活动中医方的告知责任,这从法律上确定了医务人员须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法定要求。一方面,随着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建全,医疗活动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患者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疾病的认知权和知情同意权日益看重,对治疗方案及检查的选择权等意识日趋增强。而另一方面,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加剧了医患矛盾的发生、发展,甚至演变为医暴。近年来,患者或家属对医务人员进行人身伤害的事件越来越多,给医院、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两会”期间,钟南山曾说,在中华医学会处理的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中,半数以上是因为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引起的。没有沟通,不会沟通,沟通方式不恰当,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对立情绪。

肿瘤学专业医学生在学习、见习、实习以及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都将面对一个特殊群体――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学生常面临一些诸如“告之坏消息”、“临终通知”、“病情进展通知”、“破坏性、致残性手术的通知”、“毒、副作用剧烈的放、化疗通知”等具有很强肿瘤专业特色的医患沟通情景。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还不尽人意,患者和家属常常是忍受了治疗痛苦和花费了高昂医疗费用后却又面对治疗无效、肿瘤转移、复发、病情恶化等沉重的打击,使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也倍感压力。因肿瘤患者的治疗相对复杂、周期长、效果差,毒副作用强、会造成很多终生后遗症,而医疗费用高昂,预后差,生活质量低下等,再加上普通老百姓对恶性肿瘤的认识存在较多局限,导致了肿瘤患者和其家属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焦虑、紧张的情绪较其他病种患者更为严重,一方面表现出他们对医生有更强的心理依赖,另一方面又容易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情绪会更加极端和矛盾,更易引发医患矛盾,这对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如果学生与患者沟通达不到目的,更易产生医患纠纷,也难以让医学生实现向医生的转变,会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如何提高肿瘤专业医学生的沟通能力的培养效果显得更加迫切。

2 肿瘤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现状

国外医学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医患沟通,20世纪60年代就开设了“有效沟通策略”、“评估医患关系处理方式对医疗结果的影响”、“了解与医患关系相关的法律事宜”等课程,不仅强调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而且还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国外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规范、系统、完整,而且内容丰富,比如有“告之坏消息”、“临终关怀”等等。我国医学院校对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规范性培养起步较晚,直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才逐步开设了《人际沟通交流技巧》、《医学伦理学》等课程。在这方面,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等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也仅处于初步阶段。我国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脱离实际,以讲解、讨论、角色扮演法为主,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且多数院校并未设置专门针对医患沟通课程的见习教学,学生对医患沟通仅停留于理论认识。事实上,临床带教教师也缺乏专门培训,更没有具体科学规范的实践方式和考核评价方法。临床教师往往更注重对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研究更少,也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客观、全面、立体地考核学生沟通能力水平。学生对自己的医患沟通效果和标准也很茫然,表现出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沟通技巧缺乏专业训练,对患者及家属的需求缺乏理解和关注[2],而专门针对肿瘤专业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几乎处于空白。

3 如何提高肿瘤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效果

3.1 加强教师培训

首先应提高肿瘤专业临床教师医德医风修养,其次应:(1)提高教师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医患双方掌握的医学信息是不对称的,而部分教师自身却对此认识不够,“见病不见人”的情况还普遍存,尚未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更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医患沟通虽是将医学信息传递给患者和家属,但也是医患双方情感的交流。如果忽视患者心理和情感的需求,缺乏对患者关怀,则难以达到医患沟通目的。(2)提高教师的沟通技巧,注重中国礼仪和习俗。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肿瘤患者与自己医生的交往往往长达几年,更需要医生的鼓励、理解、关心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医生坚持治疗。医生如果没把握好说话的语气、声调、面部表情和姿势,忽略沟通对象和所在场合,对患者使用过于专业的医学术语而又不作耐心讲解说明,则沟通变成了单向信息传递,而不是双向、互动的。(3)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肿瘤专业的研究进展较其他医学专业发展更快,知识更新可谓日新月异,教师不加强业务学习,则不能对患者全面系统评估和介绍诊疗方案、治疗可能存在的风险意外、疾病的预后情况,也不可能满意地解答患方所提出的疑问,难以获得患方的信任,从而影响了沟通效果。加强肿瘤专业教师的业务学习,提高教师自身修养,使其自觉为创造“合作型的医患关系”而努力,才能提高教师的医患沟通能力教学水平。

3.2 设置肿瘤专业特色的医患沟通见习课

医患沟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材中的理论要先融入到医生的医德理念中,对患者的需求给予关心和理解,再加上交谈的技巧和礼仪,才能达到有效沟通,这其中包括了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学生需直接观察和模仿教师与患者沟通时的言谈举止和与患者的互动过程,才能更好地掌握医患沟通的要领。因此,学校应在完成医患沟通的教材内容后,安排3~5次临床见习,特别是肿瘤专业的医学生更应安排前述的各种肿瘤专业特色的医患沟通情景见习课。学生不仅可现场观看和感受,还可直接参与沟通过程。教师可在见习课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患者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理解患者的需求、想法、感受,同时也可让学生帮助患者去理解医生解释说明的沟通内容,学生通过讨论和参与就非常容易理解怎样的沟通才是信息双向交流,才算有效沟通。一堂好的见习课,不仅可帮助学生将医患沟通的理论应用于实际,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较快地提高了他们的医患沟通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3 引进国外各类医患沟通能力的评价标准

国外医学院校早已经建立起行之有效、通俗易懂的评价体系,大多能客观评估学生的沟通能力,值得国内借鉴。常用的评价量表有USMLE量表[3]、利物浦医生沟通能力评价量表(Liverpool Communication Skills As sessment Scale,LCSAS)[4]、卡尔加里剑桥观察指南(the Calgary Cambridge Observation Guide)[5]、卡拉马祖共识申明(Kalamazoo Consensus Statement,KCS)[6]、AACS(Amsterdam attitude and communication scale)量表[7]等。这些评价表已经逐步被国内各医学院校引入,通过应用后证明对我国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均有不同程度效果,相对应用和研究较多的是SEGUE(SEGUE Framework)量表。SEGUE量表是由美国西北医科大学Gregory Makoul等人[1]于2001年编制,主要用于美国医学生沟通能力评估。SEGUE量表包括5个维度25个子项目,5个维度即准备(set the stage)、采集信息(elicit information)、提供信息(give information)、理解患者(understand the patient s perspective)、结束问诊(end the encounter),5个维度的首字母组成SEGUE。SEGUE量表的25个子项目的排列顺序与我们临床医患沟通的实践过程基本一致,评分标准简单,易于掌握,目前已成为北美地区培训和评价医学生沟通技能最常用的指标体系,具有很高一致性系数和测量者间信度效度,适用性强,可用于教学、评价以及科研。2006年中国医科大学首次引进该量表并进行中文版修订与试用[8]。国内学者如蒋[9]、汪轶等[10]尝试应用此量表来培养医学生沟通能力,认为应用SEGUE量表来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效果良好,学生进步明显。该文更推荐肿瘤专业医患沟通教学首选此评价表,简单明了,内容全面,易于学习和应用,而且可同时让旁观学生、考查教师、现场专家、沟通患者对应试者进行评价。评价表的最大优点就是将医患沟通的理论知识变成具体可实施的细则,教师和学生都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学生可自我评估,了解自己沟通过程中的不足,利于学生更快地进步。

如何进一步提高肿瘤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效果还需做更多工作,比如:(1)目前我国应用的评价量表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尽管在国内医学生中通过了信度、效度、一致性等方面的评估,但如果能研究出国内自己的医学生评价量表,更加符合中国人的文化礼仪和意识形态,肯定具有更强的适用性。(2)可根据肿瘤专业的特色细化出肿瘤专业的医患沟通评价量表,可更好地促进肿瘤专业医学生沟通水平的提高。这些工作都有待于医方、患方、校方三方都共同提高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某一方缺位都会影响这些工作的开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哥本哈根(1999年10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本科生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组的中期报告[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4):1-8.

[2] 彭丽,冉素绢.医学生医患沟通课程教学设计现状和反思[J].重庆医学,2011,40(25):2594-2595.

[3] Makoul G.The SEGUE Framework for teaching an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skills[J].Patient Educ Couns,2001,45(1):23-34.

[4] Humphries GM,Kaney S.The Liverpool Biref Assessment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the making of doctors [J].Adv Health Sci Educ Theory Pract,2001,6(1):69-80.

[5] Kurtz SM,Silverman JD.The Calgary-Cambridge Referenced Observad on Guides:naaid to deifning the curriculum and organizing the teaching in communicaiton training programmes[J].Med Educ,1996,30(2):83-89.

[6] Participantsin the Bayer.Fetzer Conference on 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 in Medical Education.Essentila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in Medical Encounters:The Kalamazoo Consensus Statement[J].Acad Med,2001,76(4):390-393.

[7] J.C.J.M.DE HAES,F.J.OORT & R.L.HULSMAN. Summative assessment of medical students’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attitudes through observation in c1inical practice[J].Medical Teaeher,2005,27(7):583-589.

[8] 李娟.用SEGUE量表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评价的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8.

第9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人员效率;沟通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132-02

1 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

从管理的方法来看,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行政的方法、经济的方法等。从管理活动的实质来看,这些不同的管理方法是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着信息的沟通。行政的方法属于权威性沟通,经济的方法属于利益性沟通。因此,在管理中这些方法的有效性程度,实际也就取决于使用相应方法的管理内容的权威性。所以,管理的效率实际也就归结为信息沟通的效率。

1.1 培养项目组成员的主动沟通意识

沟通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培养项目组成员的主动沟通意识主要是改变他们沟通的态度。在多数沟通中,下级都是被动的接收者,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通过培养他们在项目中的主动沟通意识,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尽早更正问题。曾经碰到一个项目经理,检查团队成员的工作时松时紧,工期快到了,和大家一沟通才发现进度比想象的慢得多,以后的工作自然很被动。尽早沟通要求项目经理要有前瞻性,定期和项目成员建立沟通,不仅容易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很多潜在问题也能暴露出来。在项目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问题没被发现。沟通得越晚,暴露得越迟,带来的损失越大。培养项目组成员的主动沟通意识可以通过在组建项目组的时候,挑选责任意识强的项目组成员,对在沟通过程中成绩突出者给与奖励来强化他们主动沟通的行为。

1.2 采取多种多样的沟通方式,提高沟通的效果

针对沟通的对象、沟通事项的紧急程度、沟通信息是否需要反馈等,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召开会议、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等。在采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时,须注意要有针对性地发邮件、并写清邮件主题、标清邮件紧急程度,只发给相关的人员,而不是到处乱发。对于特别重要的邮件,要求对方给与回执。采用会议方式的时候,要注意写清会议主题、会议需要持续的时间、与会的相关人员、会议的进程等,而不是只约定会议时间和地点。对一些重要的信息,则应该要求各相关人员签字,进行确认,以保证信息确实传递给了相关的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口头沟通过程中应该坦白、明确,避免由于文化背景、民族差异、用词表达等因素造成理解上的差异。沟通的双方一定不能带有想当然或含糊的心态,不理解的内容一定要表示出来,以求对方的进一步解释,直到达成共识。

1.3 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

有效的沟通体系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项目组成员在遇到问题或者需要沟通时,能够准确及时地找到需要沟通的对象,做到有的放矢。项目经理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在沟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项目经理所在的组织结构通常对沟通需求有较大影响,比如组织要求项目经理定期向项目管理部门做进展分析报告,那么沟通计划中就必须包含这条。项目干系人的利益要受到项目成败的影响,因此他们的需求必须予以考虑。最典型也最重要的项目干系人是客户,而项目组成员、项目经理以及他的上司也是较重要的项目干系人。所有这些人员各自需要什么信息,在每个阶段要求的信息是否不同,信息传递的方式上有什么偏好,都是需要细致分析的。分析后的结果要在沟通计划中体现并能满足不同人员的信息需求,这样建立起来的沟通体系才会全面、有效。此外,创造有利沟通的外部环境也很重要。比如,如果有可能尽量将同一项目组的成员集中在一起办公,为他们提供一个便于相互交流的空间。

1.4 加强对项目沟通管理计划的审查和控制工作

任何计划都要受到控制。没有控制的计划,就如同失去了舵手的航船。因此,我们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要时刻加强对项目沟通计划的审查和控制。这样我们才能保持企业的凝聚力,使我们的员工同心同德按照既定的计划推动企业的前进。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可以建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对沟通过程进行监督和审查,对沟通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协调管理和控制。当沟通计划的执行出现偏差时,相关职能部门或责任人就可以通过激励和惩罚等手段加强对沟通计划的控制,纠正业已出现的偏差(当既定沟通计划与实际相符的时候,则应全力确保这一计划的有效执行),从而提高沟通的效率。

1.5 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

运用先进的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对每次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和记录,达到知识的可重用性。在对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的时候要考虑如何将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归类并保证问题解决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有时可能针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所以在选择解决方法的时候要考虑相关的成本,如:时间成本、资金成本、人力成本等。通过利用相关软件建立方法库和问题库,提供便捷的关键字和模糊查找功能,使得以后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项目组成员可以快速的通过检索数据库,来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2 对项目组织结构的选择

管理活动的实践来看,任何一个组织的有序程度,无疑都取决于该组织内部的全体成员为实现组织的目标默契协作的状况和程度。其中,了解的程度必然与组织内部信息沟通的状况有关,也就是对组织目标的宣传有关。而认同的程度,则与组织目标的权威性、利益性等状况密切相关。这就涉及到如何选择适合项目运作的组织结构。

2.1 选择能够平衡项目与母体组织需要的组织结构

大多数人会认为组织项目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是创建一个全日制的专业项目团队,但这样可能会同时损害其他的组织活动,引发母体组织与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嫉妒心,妨碍了项目成员返回母公司时的融合,容易产生“项目炎症”,依靠它来完成项目就会对母体组织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组织结构,首先要考虑到能平衡项目与母体组织需要,使权威性、资源分配及项目成果能与主流运营业务完全融合。

2.2 选择与组织文化相融合的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指的是一个由共同的规范、信仰、价值观及假设将人们联系到一起,因此对事物产生共同理解的系统。文化反映了组织的个性,与人的个性一样,文化能使我们预测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文化还是组织定义的一个方面,它能将某个组织与同一行业内的其他组织区分开来。

2.3 选择“混合匹配”的方式来管理项目

选择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时,有时涉及的并非总是“或者――或者”这样的选择题,有很多大量参与项目管理的企业用专业项目团队来处理特殊的项目,而绝大多数其他项目则使用矩阵安排。如一家企业将项目分为3类:高级开发项目、平台项目与增长式项目。高级开发项目风险高,目标是创建突破性的产品或流程,企业就使用专业项目团队来完成项目;平台项目风险中等,主要内容是系统升级,从而产生新的产品与过程,项目的完成是在项目矩阵结构下进行的;增长式项目风险低、期限短,主要是对现存产品及流程的小调整,项目基本上都在职能矩阵结构下完成的。这种“混合式”组织结构使公司在建立项目组织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同一公司的若干项目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由于利益分配上的不一致性,容易产生矛盾。

3 加强对员工个人的激励

从管理活动的具体管理对象来看,最活跃的因素是人,而不是别的。对于人的管理效率何,直接决定着其它要素的管理效率。对于项目团队来说,团队的高效合作对团队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一种基于项目团队的薪酬体系,需要既保证团队的协作,又能针对不同成员对团队绩效的不同贡献发放合理的薪酬,还要对每个团队进行有效的激励,保证团队目标的实现。

一般来讲,项目的进度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总有它的成果表现形式,因此,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阶段成果表现再与项目管理者谈判激励报酬。此时,对委托方与人来讲都是有利的。作为委托方,他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来确定人报酬,而不至于被人的道德风险所欺骗,项目管理者由于知道要在项目运行的某一个阶段进行报酬谈判,其自身必将尽最大努力在报酬谈判阶段之前努力工作。实质上,由于项目管理者获得经营控制权是激励约束问题产生的前提,所以项目管理者的控制权对项目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更具有根本的决定意义。可以得出结论,薪酬激励有效性取决于项目管理者的报酬和项目管理者贡献的正相关程度,同样,控制权的激励有效性和激励约束强度则取决于项目管理者的贡献和他所获得的控制权之间的对称性。对于项目管理者的激励不仅可以从薪酬角度考虑,更应结合适当的授权,赋与更多的控制权力,达到有效激励目的。

项目团队成员总体上是以自尊和自主的需求为主导的,但每个个体需求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需求分析应面向所有团队成员,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渐细化分类。有效需求分析机制的建立,可以帮助我们认清项目团队个体之间的不同的内驱力,从而实施有针对性地激励,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应注意坚持实事求是、互动参与、信息畅通和动态分析等基本原则。在提出项目总体目标和相关激激励措施后,团队个体首先可用SWOT 分析方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在项目经理和同事共同参与的情况下提出合理的需求,在需求与行动之间就有了激励的空间。在对团队成员建立丰富灵活性激励机制时,应把握的原则是物质激励为基础,注重精神激励、情感和关怀激励以及声誉激励等。

综上所述,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建立先进、高效的管理系统,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使企业从容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管理创新,迫切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与之相适应,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只有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项目管理过程中人员的工作效率,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参考文献

[1]白思俊. 现代项目管理 (上、中、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第10篇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的重要场所,因此对手术室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不仅是对手术室的环境(如无菌),对手术室的护理也有较高的要求。随着人们对护理要求的增高,护理沟通也成了护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护理沟通是指在临床治疗中,围绕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对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1]。手术室是医疗纠纷高发的场所,患者面对手术及病情的变化,会产生焦虑的情绪,如果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不当,很容易发生一些纠纷和差错。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人员与患者、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之间的沟通,都要采取相应的沟通方法,减少和消除患者心理上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减少不必要的纠纷。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6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75例,年龄20~7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情况上具有可比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手术护理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的手术护理基础上采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沟通,主要有以下4个方法:(1)掌握沟通的时机,手术当天,由去访视的护理人员把患者接到手术室,让患者见到熟悉的面孔,增加熟悉感,态度要真诚热情,积极询问病人的身体情况,并用通俗易懂的话来告诉患者这次手术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和家属尽可能的了解这次手术,减轻患者和病人家属的担忧和恐惧,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沟通内容。(2)语言沟通的加强,在和患者进行沟通时,要与患者有个轻松且平等的对话,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语气要简洁有力,提高沟通效率。(3)善于利用肢体语言,在和患者的沟通中,有时候要利用非语言方式,比如目光、身体的接触等,让患者感到放松,顺利进行手术。(4)还要注意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配合完成手术是外科医生与麻醉医生对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人员同时也要加强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之间的沟通,了解每位手术医生的手术特点及麻醉要求,提高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和配合性,配合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完成相关工作。医护之间建立了融洽、愉快的的关系,可以适当的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与每位手术医生的默契度,达到最好的手术效果。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利用相应的沟通方法和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进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患者、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对手术室护理沟通的满意程度,满意程度包括沟通方法、服务技巧方面,分为满意为不满意两项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x?检验, P

2 结果

在实施有效沟通后,患者、患者家属、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都有明显提高,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护理方法也要求的越来越高。护理沟通方法具有多样性,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沟通方法是手术护理中的重要部分,也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沟通方法运用

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重视程度的提升,小学教育被认为是整个教育的重要支撑环节,作为班主任,在进行对班级管理时,需要结合相关规定以及被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制度的制定,形成有效的沟通方式,结合多种沟通方法,从而提高与学生沟通的有效程度,在班主任与学生中间要形成一条有效的沟通桥梁,教师在管理过程中要以学生作为中心,同时不断强化与学生的沟通,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

一、语言艺术及沟通方法的作用

(一)优化班级环境

在小学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中,与学生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在满足相关的教学制度以及规范原则的基础下,通过与孩子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这种沟通可以不仅仅局限于孩子学习方面的情况,生活等方面也要同步进行,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活动变化,与孩子做朋友,孩子会逐渐对班主任产生依赖感与信任感。此外,在教学管理中应用良好的沟通方法,可以进一步让孩子融入更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同时整个班级的教学环境得以优化。

(二)提升教师施教能力

作为教师尤其是责任更大的班主任,教学工作对其提出的要求更大,首先,在满足与孩子形成沟通的有效桥梁以后,应用沟通技巧与孩子沟通,通过增加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进一步完成教学工作。而在沟通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教师做到一视同仁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秉持不偏袒、不忽视的教育原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极其重要的一点。除此以外,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注意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观察总结针对每一个孩子的表现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合理沟通,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沟通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从他们的实际利益作为出发点,营造更好的、适合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语言沟通艺术方法

(一)师生关系构建

在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有效的沟通是教学提升的重要部分,但是在沟通过程中要以平等沟通作为基本准则,在平等的前提下,孩子会更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在学习以及生活的各方各面进行深度交流,将自己的实际情感运用到交流之中。在满足学校的教学规定以及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同时掌握一些沟通的方法,真正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学生在班级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方式以及相应的语言描述对学生进行劝导以及指引,与孩子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把班主任当成朋友一样进行诉说,增加学生的理解程度并进一步增加沟通的有效性。针对孩子产生的错误,不要一味苛责,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劝诫。形成一种依赖信任的师生关系。

(二)注重个性化发展

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持有一种平等的态度,可以说,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都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孩子的需求点也都不尽相同,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充分对学生个性化需求进行合理的尊重,通过应用比较合理的教学沟通模式,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发展的教学方法,对孩子的日常学习进行鼓励、指导,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形成,心理素质都比较差,对待周围的事务以及环境都比较敏感,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班主任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的真实需求进行合理分析,将孩子的个性化需求考虑在内,在沟通过程中实现孩子的信任和依赖感的增强。同时对孩子生活学习的相关状态进行合理把握,把握不同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不同孩子的优点缺点,扬长避短,进一步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对孩子进行有效激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开展赏识教育

所谓赏识教育,即在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与管理中,对于孩子的近期情况进行有效掌握的基础上,持有平等的态度,合理选择沟通方式与方法,针对孩子产生的错误,不要一味苛责,要注重理解与宽容,进行平等的交流,在学习以及生活的各方各面进行深度交流,将自己的实际情感运用到交流之中,将孩子的个性化需求考虑在内,在班级管理注重对学生的优势开发与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通过鼓励激励的方式,增加孩子们对于学习的热爱与热情。将赏识教育贯彻在语言沟通之中。这样的话孩子会更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从而提升教育的合理性。

(四)建立沟通平台

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方式有很多种,除了传统的面对面沟通方式外,也要对管理方式进行合理升级,以此保证教学过程中的管控效果。可选用的沟通平台有很多种,利用微信、QQ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语言沟通的效果,同时还将二者之间的互动模式进行了不断完善。在多元化的平台上,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能更加直观的进行沟通,对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班主任可以更方便的进行收集与整理,沟通效果得以进一步提升。

第12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汽车开发;沟通管理

一辆汽车由几千个零部件组成,设计过程复杂、开发周期长、涉及的部T众多、参与的人员成百上千。因此汽车项目存在非常复杂的沟通管理工作,而项目的沟通管理水平也成为了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主要探讨沟通管理在汽车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减少误区,提高工作效率,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汽车产品。

一、汽车项目沟通管理的目的

在传统的项目管理中,强调对计划、成本、质量的管理,但是随着项目管理的细化分解,各项信息之间的沟通交流显的越来越重要。要保证项目信息及时、准确的收集、传播,保证项目信息顺畅,就必须进行有效的项目沟通管理,它能科学的组织、协调、指挥、控制项目实施过程,确保项目组所需的各种资源能够获得有效的分享,使项目团队的行动目标保持一致。在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所提出的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列出了9大管理领域: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集成管理。这里把沟通管理单独列为一个管理领域,足见沟通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二、汽车项目沟通管理的有效方法

项目沟通管理就是在项目组团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交流,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及有效的确认信息,从而顺利的开展工作,完成汽车产品开发项目。沟通管理主要包括沟通计划管理、信息传递管理、绩效管理、工作完结管理4个方面的内容。以下针对该4方面内容,谈谈项目沟通管理的方式方法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2.1项目沟通计划管理

项目沟通计划管理是一项贯穿项目全过程、保障项目沟通顺畅的有效管理工作。因此制定合理的沟通计划至关重要:①明确项目沟通对象及其职责。根据项目各相关利益主体,确定好项目组成员沟通名单,明确其在项目过程中对应的相关职责、联系方式等,基于不同职责及不同层级的要求,建立沟通人员关系表。②明确项目沟通方式。区分沟通对象的类别,确定不同的沟通方式,针对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沟通手段。对沟通过程中不理解的内容要及时反馈沟通,确保对方解释清楚,直到达成共识。通过会议纪要、邮件、汇报材料等书面确认沟通内容,不可随意改变。③明确沟通频率。制定沟通制度,确认沟通间隔周期,明确项目在什么阶段进行什么性质的沟通方式,避免过多的频繁沟通,造成信息重叠理解出错。④明确沟通责任。制定沟通责任机制,明确项目组成员的责任关系,编制沟通效果的评价标准以及沟通输出物要求。在项目成员沟通过程出现问题发生冲突时,项目管理员需进行补救措施,确保沟通继续并有效的进行。⑤建立项目沟通反馈制度。沟通必须得到反馈,以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即便是沟通结果无法满足需求,依然需要反馈以此制定新的沟通计划修正错误。⑥沟通计划的修订。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变数,沟通计划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不断的更新和细化,提高沟通效率。

2.2信息传递管理

信息传递是根据项目沟通计划、项目实际工作等等所发生的形式沟通要求,利用项目的沟通技术与设施、项目人员的沟通能力和技巧、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等传递给项目组成员,以满足项目需求。信息的传递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任务信息的发起者直接传递给项目组成员;一种是工作任务信息在信息系统的控制下流转给项目组成员。项目规模越大,信息就越多越复杂,项目管理者必须能够快速准确的传递信息,确保项目顺利且高效开展。①信息分类。对不同信息进行区别,对重要程度、紧急程度等进行排序处理,分清主次,避免一锅粥管理;②信息加工。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通过变换载体,使信息准确清晰的转递给项目组成员。③信息内容处理。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深入解析信息的内容。通过对信息内容的处理,输入的信息才能变成所需要的信息,才能被有效的利用。

2.3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根据项目计划、实际工作情况等记录,收集和传递项目工作的绩效信息,以便充分利用项目组的内部资源,通过恰当的激励机制,激发项目组成员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能力素质和个人业绩,从而提高沟通管理效率。①建立激励机制。根据项目组成员的情况,建立正负激励平衡的机制,不能走极端。激励的内容要符合项目组成员的真正需求,充分考虑项目情况,有效提高激励效果。②建立项目组组织架构。绩效管理需要一个清晰的组织架构平台,明确落实绩效激励内容,真正调动项目组成员积极性。③共同承担绩效管理责任。绩效管理必须重视项目管理员与项目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互动以及责任共担,以人为本,以身作则,强化对项目组成员的尊重,提高责任感,鼓励创新,保持组织活力,共同成长。

2.4沟通结果管理

项目完结后需要进行总结管理,沟通完成后同样也需要进行跟踪管理。通常情况沟通完结以纪要形式输出,但这是不够的,即使沟通是有效的,任然需要对结果进行确认和跟踪。①结论确认。对纪要等沟通结论进行确认,明确执行情况及最终实施结果。②结论反馈。把沟通结论的执行情况反馈给相关人员,确保沟通结果按照预期进行。③结论汇总。编制项目沟通检查表,汇总所有沟通信息及其执行情况,确保所有沟通结果按期实施。

三、结束

沟通是多人参与的一个活动,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都不一致,沟通就是为了使各方对事物的认识达成一致。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者必须掌握沟通管理能力,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合理运用、调节矛盾、解决冲突、建立良好的交流体制,确保项目顺利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吴庆文 汽车产品项目沟通与信息管理 汽车工程 2014.

[2] 韩彤 项目沟通管理浅谈 科教文汇旬刊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