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众安全感

公众安全感

时间:2023-06-02 11:33: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众安全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众安全感

第1篇

【学校提升公众安全感方案一】

为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感指数,积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落实综合各项工作措施,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兼顾,强化为民意识,狠抓措施落实,努力实现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群众安全感稳中有升、平安创建再上新台阶。

二、领导组织

本次活动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万仁忠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万淑平担任。组员分别是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措施

从即日起,针对公众安全感测评中的重点,细化措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公众安全感测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校园安全以内为主、以外促内、内外并举。

(一)动员发动

学校组织一次本单位教职员工参加平安建设宣传教育会,要加大平安建设、提升安全感方面的宣传教育,相互影响 。

(二)加大宣传

1、横幅标语宣传。 至少要在校大门口悬挂一条平安建设宣传标语,在学校家属院悬挂一条标语。

2、专栏宣传

利用学校宣传栏,开辟平安建设黑板报,刊登学校平安建设工作成绩、治安防范常识、技防措施等内容,每月更新。 3、宣传教育

学校以设立板报、开设法制课等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参与平安创建活动;向学生、家长发放平安宣传页、平安问卷,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每位家长知道平安建设,参与平安建设。 (三)加强治安巡逻

学校自行组成巡逻组,对本校及所属居民楼院开展治安巡逻。 (四)通力合作,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学校积极配合公安、城管、工商等部门,继续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取缔和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地区音像书刊点、不洁饮食摊点和其他各类非法经营的商业摊点;整治校园及周边的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加大防火、防中毒、防意外事故等工作力度,加强 学校内的食堂治理,严防食品饮料等中毒事件的发生,为学校教育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全力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五)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学校组织拉网式排查矛盾纠纷活动,落实领导包挂工作职责,走访师生、群众,集中化解一批矛盾,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认真结合万名教师访万家、家校合力促行评及万名家长进校园、评师评校促发展活动,了解学生家长对我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全校学生家庭成员职业状况、文化素养、家教方式、家庭经济状况等,探索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六)认真做好自查和督查

各班认真做好自查,学校将抽调专门人员对此项活动进行督促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周密部署

学校把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制定工作方案、强化人力、财力、物力保障,明确工作时间,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督导

为督促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学校将组织有关人 员,走访到户,调查工作落实情况。

(三)落实责任

校长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提高公众安全感负总责,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组织好、安排好、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公众安全感稳中有升。

【学校提升公众安全感方案二】

为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感指数,围绕我县创建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安全县和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最具安全感的县目标要求,确保全县公众安全感在93%以上。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平安X县、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坚持统筹兼顾,强化为民意识,狠抓措施落实,努力实现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群众安全感稳中有升、平安创建再上新台阶。

二、领导组织

本次活动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XXX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XXX担任。组员分别是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措施

从即日起到12月31日,针对公众安全感测评中的重点,细化措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省、市、县公众安全感测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动员发动(X月X日前落实到位)

学校组织一次本单位教职员工参加的平安建设宣传教育会,要加大平安建设、提升安全感方面的宣传教育,相互影响。

(二)加大宣传

1、横幅标语宣传。(X月X日前悬挂完毕)

至少要在校大门口悬挂一条平安建设宣传标语,在学校家属院悬挂一条标语。

2、专栏宣传

利用学校宣传栏,开辟平安建设黑板报,刊登学校平安建设工作成绩、治安防范常识、技防措施等内容,每月更新2次,并收集保留底稿归档。

3、宣传教育(X月X日落实到位)

学校以设立板报、开设法制课等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参与平安创建活动;向学生、家长发放平安宣传页、平安问卷,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每位家长知道平安建设,参与平安建设。

(三)加强治安巡逻

学校自行组成巡逻组,对本校及所属居民楼院开展治安巡逻。

(四)通力合作,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学校积极配合公安、城管、文广体、药监、建设、工商等部门,继续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取缔和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地区音像书刊点、不洁饮食摊点和其他各类非法经营的商业摊点;整治校园及周边的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加大防火、防中毒、防意外事故等工作力度,加强学校内的小商店治理,严防食品饮料等中毒事件的发生,为学校教育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全力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五)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学校组织拉网式排查矛盾纠纷活动,落实领导包挂工作职责,走访师生、群众,集中化解一批矛盾,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认真结合万名教师访万家、家校合力促行评及万名家长进校园、评师评校促发展活动,了解学生家长对我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全校350名学生家庭成员职业状况、文化素养、家教方式、家庭经济状况等,探索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六)认真做好自查和督查

各班认真做好自查,学校将抽调专门人员对此项活动进行督促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周密部署

学校把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制定工作方案、强化人力、财力、物力保障,明确工作时间,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督导

为督促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走访到户,调查工作落实情况。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贯彻落实好上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为主题,以切实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以落实“打击、防范、治理、服务”各项措施为主线,全面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努力完成今年全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任务,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通过采取和落实一系列工作举措,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目标,确保今年城建系统公众安全感测评满意率达100%。

(二)具体目标:通过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活动,广泛开展矛盾排查调解,不断完善群防群治网络建设,确保达到以下目标:一是不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事件;二是不发生“”等人员去市赴省进京滋事和在当地公开聚集闹事事件;三是不发生社会反映强烈的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四是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五是不发生重大治安问题;六是不发生聚众上访、越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事件;七是不发生群死群伤的爆炸、火灾、交通等重特大治安灾害事故;八是不发生影响恶劣的政法、综治队伍内部严重违法违纪问题。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成立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局党委书记任副组长,局班子成员和下属单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同志负责。

四、工作措施

(一)全面动员,掀起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热潮

各单位要按照全区开展提升公众安全感活动要求,在4月15日之前召开动员大会,精心部署本单位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各单位在4月8日前将联系走访群众人员名单报所在乡镇(街道、场)。

(二)广泛宣传,大力营造提升公众安全感活动浓厚氛围

1.逐户走访。走访时间为4月、8月、11月,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走访期间,要召开村级宣传动员大会,广泛营造社会氛围,高质量做好走访联系群众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发放《创建和谐平安宣传册》并进行解读宣传;二是向广大村(居)民宣传公众安全感基本知识;三是向广大村(居)民宣传讲解自我防范技能,增强人民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四是填写民情手册,掌握每户(含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及固定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

2.回访宣传。主要围绕司法案件办理情况、纠纷和案件的处理情况、平安创建工作收集到的问题的处理情况等内容进行回访,对一时没有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或群众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的,要不厌其烦做好解释说服疏导工作,理顺当事人情绪,提出下步工作措施,获得群众理解、支持和认可,消除不利影响。回访时间为6月、9月、12月的上旬。

3.标语宣传。各单位分四次(4月、6月、9月、12月上旬),集中在人口密集区、人员集聚区等重点地段、重点部位、办公场所悬挂宣传横幅。每次不得少于2条。

4.阵地宣传。要充分宣传栏、宣传车上街服务、上法制课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在全局全方位全年度广泛进行宣传。

5.加强单位内部防范。各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和“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做好自己的事”的要求,切实做好内部安全防范工作,健全本单位内保组织,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值班、备勤、巡防工作,提高自身防控能力,在重点要害部位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切实提高防范效果。在敏感时段和重要节假日要实行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工作制度,提升干部职工防突发事件能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塑造队伍良好形象

各单位要大力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活动,引导行政执法人员牢记宗旨、苦干实干、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塑造队伍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1.加强纪律作风整顿。严厉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不作为、乱作为,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及“吃、拿、卡、要”和“冷、硬、横、推”等严重影响队伍形象的行为。

2.进一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标准,严密办案流程,落实工作责任,用科学健全的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和各项执法活动。引导行政执法人员真正做到公正、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

3.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认真受理、及时查处人民群众对工作人员的投诉,做到有诉必接、有署名必反馈,反映属实的,必须严肃处理和整改。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开展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是今年全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高度切实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勇于担当,把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摆上重要办事日程。要按照“属地管理和部门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分解目标任务,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人人肩上有职责的责任体系。

第3篇

一、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

20*年全县平安创建工作以党的*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围绕平安宣传、打击整治、治安防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人口管理、基层基础等创建活动的重点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构建和谐潼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从根本上扭转公众安全感较低的被动局面,年底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85%以上,平安建设知晓率达到70%以上,下势摆脱安全感满意率全省后十位的帽子。

二、创建“平安潼关”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范围,健全完善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平安潼关”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宣传质量和效果,营造更加浓厚的舆论氛围。各乡镇要组织秧歌队、锣鼓队、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平安建设,要在主要路口、村口刷写标语,使平安建设的触角延伸到全县乡镇村组、大街小巷,真正使平安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进一步落实综治委成员单位参与平安建设宣传工作责任,形成宣传平安建设的强大合力。综治委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的职责任务,积极参与平安创建宣传。县广电局要继续开办平安建设专栏,及时报道创建动态,全年制作创建工作电视专题节目不少于4期,播放创建新闻不少于40期,插播创建宣传标语口号36条,创建公益广告不少于20条,并开设平安创建访谈栏目。县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要利用手机短信,不定期向广大群众平安建设公益广告、警情提示。县委宣传部要组织广大通讯员、新闻爱好者在报刊、网络上踊跃投稿,集中报道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和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经验,树立和谐潼关,平安潼关的良好形象。政法各部门要继续开展“三进一访”活动,不定期的走访群众,征求广大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开通警官热线,检察官热线、法官热线,法律咨询热线4条专线电话,及时为群众提供法律知识咨询,协调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受理群众对政法部门和干警涉法问题的投诉、举报。县公安局要组织召开3-5次不拘形式、规模、地点的公开处理大会,展示严打成果,增强人民群众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信心。县司法局要结合普法教育,会同县教育局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带法“回家”活动。教育、文化、安监、公安等有关部门要在广大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中开展“创平安潼关,建和谐家园”征文和书画比赛活动,在全县范围开展以安全生产知识、交通安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平安潼关”知识竞赛。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覆盖率和满意率,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形成平安建设人人有责,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二)进一步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政法机关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把严打落实到各个执法环节,把集中打击、专项整治和经常性打击结合起来。县公安局要建立全县社会治安形势预测评估机制和城区、矿区、高速公路沿线社会治安定期研判机制,科学决策打击防控工作。要在继续抓好命案攻坚、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的同时,把打击的重点放在影响群众安全感、社会反映强烈的“双抢一盗”等侵财性犯罪和团伙犯罪上来。在城镇要加大对盗窃、抢劫、敲诈勒索、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在农村要重点打击盗窃破坏“三电”设施、入室盗窃、拦路抢劫等犯罪,全年组织开展3-4次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提高现行案件的破案率,坚决遏制发案势头。要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除恶务尽的方针,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要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利用人民内部矛盾、利用宗教、利用非政府组织进行渗透破坏和非法组党结社活动,防范和打击“”等组织的捣乱破坏活动,防范和打击利用互联网从事危害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要以城区为重点深入开展区域治安整治工作,及时主动地治理整顿排查出的治安乱点,促进全县治安进一步好转。要针对我县黄金生产中,个别人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危言耸听,恶意诬告、诽谤者,坚决依法严惩,有效打击歪风邪气,确保我县社会大局稳定。要高度重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对那些好逸恶劳、结伙行凶的违法犯罪人员要从严、从早、从小抓起,及时掌握情况,打掉窝点,该拘留的拘留,该劳教的劳教,避免给社会和谐造成重大隐患。要坚持不懈的开展违法犯罪集中整治,坚决按照“三个一律”的原则,深入开展收戒扫毒行动,发挥禁毒专业队伍的尖刀作用,下大力气经营、破获一批贩毒案件。20*年,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破案绝对数和逮捕、劳教、强制戒毒、治安拘留数与2007年同期相比要增加10%以上;全县命案发案要下降20%以上,“两抢一盗”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比例要下降到50%以下,不发生在全市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治安案件、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案(事)件,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数要达到85%以上。县检察院要充分行使检察职能,对重特大刑事案件要提前介入,快捕快诉,对公安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结案率要达到95%以上。县法院要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和严重经济犯罪分子。特别是对于贩毒犯罪分子要严惩不贷。要加强对民商事案件的审判监督,切实提高执行能力。20*年,刑事案件审结率要达到95%,民商事、行政案件审结率要达到85%,执行案件结案率要达到85%以上。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高防范工作的科技含量。要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努力提高动态环境下的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一是要加强城区巡防队伍建设。县公安局要制定巡逻工作实效考核量化标准,整合城关派出所、巡特警大队的警力资源,布警街面,分工配合,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现场抓获率。交警各中队在履行道路交通管理职能的同时,还要履行公路治安巡逻管控职责,努力预防和减少公路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二是要继续落实内部单位防范责任。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狠抓内部单位值班制度等安全防范规章制度的落实。要定期不定期对企事业单位值班等防范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对违反国务院《企事业单位治安保卫条例》的,要依法追究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三是要继续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各乡镇要健全治保会、调委会组织,每个村镇都要组建由派出所牵头的群众性巡逻队,积极开展防范工作。四是加大技防设施建设力度。在农村继续大力推广警铃入户。各乡镇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建立3-5个警铃入户示范村。已经安装的村组要在警铃的日常管理和规范使用上下功夫,建立规章制度。在城区要加大实施视频监控工作力度,初步实现三级视频监控网络,要在视频监控的应用上下功夫,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提高安全防范的科技含量。

(四)进一步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断提高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健全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和加强乡(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三位一体”大调解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工作效应。县司法局要组织各乡镇完成全县村(社区)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站建设,完善和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工作网络,着力在认真排查、细致研判、主动化解、完善机制上下功夫,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各乡镇、各部门要主动深入社区、村组、单位、家庭等,逐一进行排查、登记、造册,确保不稳定因素发现得早、控制得好、化解得了。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坚持能调则调、案结事了的原则,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手段,充分发挥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的作用,超前主动地做出化解工作,使大量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化解,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疑难问题不出县”。加大民商事案件调解工作力度,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和的发生。对一些处理难度大的矛盾纠纷和重大案件,采取“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确保把矛盾化解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高度关注涉军人员、涉法涉诉人员、城乡弱势群体以及因征地拆迁、企业改制而触动切身利益的人员,多做深入细致的说服、劝导、教育工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建立健全突发应急处置预案,对发生的和集体上访,要妥善做好处置工作,确保矛盾不激化。

(五)进一步加强以流动人口为重点的社会服务和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重点在流动人口管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监外执行罪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加强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探索新的工作模式,突出工作重点,提升管理水平。要切实加强以流动人口为重点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坚持“公平对待、搞好服务、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方针,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要加快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建设,做好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的衔接配合工作,加强以出租房屋为重点的流动人口落脚点的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对道路交通、消防、危爆物品和重大节庆活动的安全管理,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六)进一步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在乡镇、村和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以及家庭、工地、集贸市场、景区景点等,广泛深入地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家庭、平安景区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扩大平安建设的覆盖面,提高创建质量,夯实基层基础,维护基层的平安和谐稳定。进一步推行农村(社区)警务战略,深化警务室建设,促进警务室规范高效运转,加强和规范辅警人员的管理,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切实维护好区域内的安全稳定。认真把防范和处理问题、解决“执行难”问题纳入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中,切实抓出成效。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将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纳入平安建设之中,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运转顺畅。大力推进基层综治工作规范化建设,在出实效、上台阶上下功夫,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建立健全平安建设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基层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治保组织和治安中心户长的积极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和村(居)委会、治保会、调委会建设,不断完善治安中心户长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做法,促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深入贯彻落实市综治委和市编办《关于加强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调整充实乡(镇)综治委(办),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做好维护稳定、维护治安工作。县综治委要建立健全综治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全面调动综治委成员单位参与平安创建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协作配合的良好局面,促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七)围绕中心工作大局,努力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平安建设工作要始终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充分发挥政法综治部门的职能作用,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好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依法调节涉及“三农”问题的经济关系,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事关民生的问题的妥善解决,从源头上减少因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努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依法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企业兼并、破产重组、产权转让等案件,促进改革顺利进行。妥善处理涉及环境、资源方面的纠纷案件,保障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完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加强行政审判工作,审理好行政诉讼案件,切实化解行政争议,促进行政机关依法正确履行职责。依法打击危害经济安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危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经济犯罪活动,加强协作,建立健全经济犯罪防范机制,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预防和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强化服务职能,改进执法方式,完善和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经济发展提供好优质服务。

三、创建工作的措施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连续把创建“平安潼关”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件大事之一,在全县范围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潼关”活动,是在认真分析研究全县社会治安工作形势的基础上,为了维护全县社会稳定,从根本上扭转公众安全感较低,群众满意度不高的被动局面采取的重大举措。各乡镇、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第一要务抓发展,第一责任保稳定”的思想,充分认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平安潼关创建活动的重要性,把平安建设作为建设和谐潼关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巩固扩大平安建设成果。为了切实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调整充实了平安潼关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金敏学任组长,县长何树茂,县委副书记贾俊海,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白高振,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张锁群、县人大副主任赵锦绒,县政协副主席范智慧任副组长,县综治委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委政法委,王江涛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公、检、法、司等综治委成员单位抽调,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市、县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和谐平安”建设的总体要求,深入解决治安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打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招商环境,在招商领域提升公众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招商部门在全县公众安全感测评中排名进入县综治责任单位前20名,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7%以上。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这项工作有序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柳丹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工作措施

(一)广泛宣传发动

1、会议动员。召开全县招商系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动员会,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全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动员会精神。

2、逐户宣传。集中宣传活动期间,招商局组织人员对招商系统人员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上门上户做一次问候工作、向职工印发一次宣传资料、征集一次意见和建议。

3、标语宣传。集中宣传活动期间,招商局在临街面或县城醒目位置悬挂1—2条横幅标语。

4、媒体宣传。积极配合县政法综治部门对招商系统涌现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进行采稿,并争取进入县电视台《政法时空》栏目播放。

(二)积极配合开展严打整治斗争

1、积极配合县政法部门开展专项打击活动。

2、积极参与全县开展的学校周边环境整治活动。严禁非法车辆违规载运学生。

3、开展对治安乱点及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整治哪里”的原则,认真排查本单位的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加以认真梳理,分类排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组织有效力量进行专门整治。重点要整治赌博、非正常上访、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

(三)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各科室要立足实际,与时俱进,根据县综治委创建和谐平安县、提升公众安全感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积极行动,密切配合,落实措施,确保我局和谐平安创建、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目标的实现。一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来约束规范行为;二是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加强对本单位干部职工的法纪教育,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杜绝干部职工违法乱纪行为发生;三是加强安全防范,做到预防主为,防治结合,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四是做好工作。单位领导要倾听职工呼声,关心职工疾苦,化解内部矛盾,杜绝职工闹事。认真调处外来人员的来信来访,严防聚众闹事、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五是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按程序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六是要狠抓交通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预防,及时发现、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升公众安全感、争创全省公众安全感满意县是今年县委、县政府就综治工作提出的目标任务,开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公众安全感活动对于推动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局各单位要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好落实。

第5篇

1、如果您接到安全感调查电话,请您配合调查并给予肯定的回答!

2、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提升群众安全感!

3、深化平安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4、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5、打牢平安建设基础,增强群众安全感!

6、创和谐人居环境,提升公众安全感!

7、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维护稳定!

8、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9、平安是百姓福祉,平安是社会财富,平安就是生产力!

10、和谐平安,大家共建,百姓共享!

11、创建平安城市,建设幸福xx。

第6篇

关键词:社会安全感;影响因素;长春市;居民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175-05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改变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人们心态的变化。社会的有序变迁、平稳运转、稳定发展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社会的安全感是对这种愿望满足程度的反映。随着长春市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安全感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而在当前长春市争创文明城的大背景下,了解长春市居民的安全感现状,对于制定政策、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本文进行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对长春市南关区、朝阳区、宽城区、二道区、绿园区、净月区等六个城区进行的实地问卷调查。共计发放16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45份,问卷有效率为90.625%。

在145位接受调查者中,男性有80人,占总人数的55.2%,女性65人,占总人数的44.8%。从年龄构成来看,18岁及以下占10%;19~25岁占13%;26~30岁占7%;31~45岁占27%;45~60岁占22%;60岁以上者占总体的21%。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者占8%;初中学历者占23%;高中(含中专)者为26%;大专学历者占17%;本科及以上者占总体的26%(见图1)。

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SPSS中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处理,并对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现状、变化情况、影响因素以及长春市居民所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长春市居民社会安全感现状及特点

(一)居民安全感水平总体较高

为了直观地了解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现状及其变化情况,本研究中设定了“您感觉自己的生活安全吗?”和“相比过去,您的安全感有何变化?”两个问题,并针对第二个问题进行了细化,设计了“极不安全”、“不安全”、“安全”、“很安全”四个选项,并按照社会统计学中系数制的计分办法,把“极不安全”记做1分;把“不安全”记做2分;把“安全”记做3分;把“很安全”记做4分[1]。由调查统计结果可知90.4%的居民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安全或很安全的,安全感数值的平均值为3.2,总体来看长春市居民的安全感水平较高(见图2和下页图3)。

(二)居民安全感与过去相比有所下降

在对“相比过去,您的社会安全感有何变化”问题结果进行统计后发现,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什么变化”的有35人,占24.1%;认为“下降了”的有75人,占51.7%;认为“提高了”的有35人,占24.1%(见图4)。由此,不难发现,大部分被调查者的社会安全感降低了,表明长春市的居民安全感是有所下降的。

(三)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影响因子分析

在对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及居民总体安全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影响长春市居民社会安全感的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2],得出了影响居民社会安全感的主要因子。

1.性别对安全感的影响。首先,女性的安全感略高于男性(本次调查中,男性、女性安全感数值的均值分别为2.90和3.20)。通过应用SPSS对各年龄段的男性、女性安全感数值及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导致男性比女性的安全感数值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男性所面临的生活压力更大。其次,总体而言,性别并不是影响居民安全感的主要因素。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与检验[3],长春市居民的性别与安全感的相关系数为0.020(见表1),在P

2.受教育程度和年龄对安全感的影响。根据SPSS相关性分析,长春市居民安全感数值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38,在P

如表中所示,年龄与安全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63,经检验,达不到检验系数标准,故在安全感的评价上,不同年龄段间也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即年龄对安全感的影响不明显。

3.小区物业管理、防灾措施、熟悉程度和邻里关系对安全感的影响。

从表4中可以看到,在可能对居民的社区安全感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小区居民的熟悉程度和小区的邻里关系与安全感不相关,不是影响安全感的因素。而小区的生活环境、治安力量、基础设施对居民的社区安全感都有显著的影响,相关关系明显,是居民社区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小区的物业管理和防灾措施与居民社区安全感密切相关,是影响居民社区安全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关注小区内部情况对居民安全感影响的同时,我们发现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居民安全感也存在着影响。被调查者中,认为现在生活压力为“没有压力”的有20人,占总人数的13.8%;认为“压力不大”的有52人,占35.9%;认为“压力大”的,有57人,占39.3%;认为“压力很大”的有16人,占11%。由此可见,当今长春市居民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不可避免地会对居民的安全感产生影响。

4.居民安全感影响因素“降维”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诸多因子对居民的安全感有着影响,但这些因子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即彼此存在着相互影响。为了进一步探寻影响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对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SPSS中“降维”的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见表5)。

从表5可知,经过降维后,可提取出四个主成分,这四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3.46%,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满足主成分分析的要求,为有重要意义的主成分,各主分包括的内容(见表6)。

从上页表6可知,“社区生活环境”、“社区治安力量”、“社区物业管理”、“社区基础设施”和“社区防灾措施”与主成分1有较大的正相关,可以判断出,这是社区内基本状况的主成分;主成分2与“收入水平”、“职业”、“文化程度”有较大的正相关,这三个要素都是与经济情况有关的,因此第二个主成分是经济状况的主成分;主成分3与“社区居民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这是人际交往情况的主成分;主成分4的主要组成要素为“生活压力”,可见,这是生活压力的主成分。

由此可见,影响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主要因素为社区的生活条件、个人的经济状况、人际交往情况和生活压力。

(四)各城区居民安全感差异较明显

通过SPSS相关分析,我们进一步发现影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其中,影响朝阳区居民安全感的主要因素为“小区的治安力量”和“居民的生活压力”,其与安全感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462(P

三、长春市居民安全感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交通事故、公共秩序混乱是影响居民安全感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当前哪一类治安问题最影响您的安全感”这一问题的回答进行统计,得到如图6所示的结果,从中可见,交通事故、公共秩序混乱是影响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重要问题。

2.庞大的人流量与车流量是导致南关、宽城和朝阳三区居民安全感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南关区与朝阳区位于长春市的核心地区,有人民大街、自由大路、解放大路、南湖大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或重要道路贯穿,交通车流量很大,同时,这两区有大量的商场(如长春市“三大商圈”:红旗街、桂林路和重庆路都在此区域内)等公共设施与场所,人流量和人口密度相对其他区比较大,导致交通问题和公共秩序问题相对其他区更为突出。宽城区的居民安全感较低也出于类似的原因。宽城区被铁路贯穿,火车站坐落于该区内,并有轻轨站、客车站等交通枢纽,庞大的车流量与人流量,使得三区的安全感数值较低,居民的安全感相对其他区较差。

3.诈骗、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盗窃是居民最关心的社会犯罪现象。通过对长春人所关心的社会犯罪现象进行研究,17.5%的人认为“诈骗现象”是当今社会存在的普遍犯罪现象;18.4%的人认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当今社会重要的犯罪现象;另有16.9%的人认为“盗窃现象”是社会重要的犯罪现象,在调查结果中,这三者所占的比例最大。

4.食品安全、物价上涨、社会治安是影响安全感的主要社会问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安全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调查中发现,人们认为“最影响安全感的主要社会问题”主要是“食品安全”(占总数24%),“物价上涨”(占总数17.8%)以及“社会治安”(占总数15.1%)。

四、提升长春市居民安全感的对策建议

总体而言,长春市居民的安全感状况比较良好,但仍有影响居民安全感的社会问题及生活问题存在。这些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有68.3%的人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使政府的公信力减弱,有13.8%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问题会使群众对改革信心产生动摇,也会对经济与社会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本研究对提升长春市居民的安全感有以下建议:

1.加强对交通的组织,加强道路建设,加大交通法规的教育力度,加强交通安全宣传队伍建设,提高宣传民警的素质[4],让大众都自觉地遵守交通秩序,以提升交通安全。

2.加强对公共场所秩序的维护力度,提升居民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公共秩序,形成良好的习惯。

3.加强青少年教育。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长春市居民有16.7%的人认为,当前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具体地来说,首先要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内容,注重对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培养;改善法制教育的手段,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制教育形式,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5]。同时,我们还应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教育,继承传统优秀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完善教育机制和体制[6]。

4.加强对警察及执法队伍的建设,改善警察设备,提升执法人员的素质,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构筑治安防控体系,严防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发生,完善治安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同时,规范外来流动人口管理[7],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政法队伍建设,对重点要害部位要加强物防、技防措施[8]。

5.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控制力度,从源头抓起,严管严控,做好监察检疫工作。同时,严格控制物价,严厉打击不合理的涨价现象,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安全。

同时,应注意到,长春市各区之间影响安全感的因素存在着不同,故针对不同区,有如下建议:(1)朝阳区和绿园区应加强治安力量建设,加强巡逻力度,完善小区内部保安设施,营造安全环境。朝阳区居民应注意自身的身心调节,积极参与一些有利于舒缓压力的活动;(2)二道区和净月区应注意加强小区内部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营造令人舒适的,赏心悦目的生活环境;(3)南关区应加强小区内部的物业管理,用优质的物业服务为业主打造安全的社区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大为,张潘仕.中国居民社会安全感调查[J].统计研究,2002,(9):23-29.

[2] 郝黎仁,樊元,郝哲欧.SPSS实用统计分析[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304-315.

[3] 尹海洁,刘耳.社会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 简明教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91-94.

[4] 李文松,吴锦财.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探讨[J].公安研究,2001,(3):79-82.

[5] 金文玺.加强法制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举措[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36-38.

[6] 刘治国.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J].教育理论研究,2011,(5):243-244.

第7篇

一、目标任务

通过专项行动,要在解决影响社会治安和稳定的突出问题上取得突破,确保全乡治安形势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对政法部门的满意度明显提升,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态宜居、诚信文明、幸福和美新,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精心组织、深入发动,及时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

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在全乡各部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作为稳定第一责任的首要任务来抓,精心组织及时学习传达,重点学习县领导的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县委《关于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专项行动的工作意见》、《全县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和《政法干警五条禁令》,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上来,不断增强全乡做好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分管综治领导任副组长,其它班子成员及各责任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一是加强重点区域的宣传,由乡综治委牵头,乡各部门参与,每月开展宣传活动,并在重要地段采取宣传横幅、标语、广告、专栏等形式,加大重点工作的宣传。二是加大媒体宣传工作力度,要加强乡内外媒体的沟通联系,重视对外,对上的信息,报送和舆论宣传工作。

三、措施方法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形象。

一是加强宗旨教育,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下基层大走访活动,加强干部的宗旨意识教育和业务培训,增强干部的忠诚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

二是坚持从严治警,加强政法队伍监督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强化政法干警纪律作风建设,严格执行政法干部“五个严禁”。乡综治委将组织相关部门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三是坚持执法为民,理性、文明、规范执法。各部门要严格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申请、审批制度,严格规范工作程序,杜绝失之以宽、失之以软和失之随意及托人情、走关系等可能造成的不公现象。

(二)严厉打击犯罪活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打击“两抢一盗”犯罪,有效遏制街面抢夺,抢劫入室(店)盗窃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案件。

二是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继续对黑恶势力保持高压态势,发动鼓励群众举报。

三是加大打击赌博违法犯罪力度。各部门要承担起禁赌的责任,对领导干部尤其是政法干警参赌的一律停职处理。

四是坚决打击非法占用林地,无证无序开采矿产资源以及违法占地,违章建筑等违法犯罪活动,按照“谁审批、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各部门要加强对有关证照的清理审查,对涉违不纠者,乡纪检监察、派出所、司法等部门将有关法律程序予以坚决打击严厉惩处。

(三)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预防和减少犯罪。

一是加大治安巡逻防控力度,派出所要加强治安巡防队伍建设,精心组织民警分片包干,巡逻设卡,重点加大案件多发人群,区域、时段的巡查防控力度。

二是创新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机制,建立和推广有处事公正,威望高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农村“五老”参与调解机制,要加大重信、重防、历史的积案的调解力度,破解调解难题,坚决杜绝发生“民转刑”案件。

(四)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控能力。

一是加大网吧的管控力度,由乡文化站负责,会同派出所、工商、电信等单位加强联合执法力度,每星期至少组织一次联合整治执法行动,坚决取缔“黑网吧”。

二是加强重点人群的管控。由派出所负责,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防范、打击流窜犯罪,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收治管控;由司法所负责,强化刑释解教人员“无缝对接”和安置帮教,加大社区矫正工作力度,杜绝重新违法犯罪。

三是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由交管中队负责,加大对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

四是做好校园周边安全防范工作,由中学、小学、派出所负责,加强对校园周边及放学主要路段的巡逻,严厉打击在校园周边敲诈勒索、打架斗殴等行为;由乡卫生院、工商分局、安监站负责,加强学校及周边商店、摊点的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四、细化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

一是要对照上级的要求和领导讲话精神,结合本部门实际及时制定好本部门的《工作实施方案》,把各项任务进一步分解、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

二是以明确表格的形式明确各部门的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干部以及工作任务完成时限(见附表1)。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由派出所牵头,负责治安防控建设;司法所牵头负责“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交管中队负责“大交通”安全体系建设;中学和中心小学负责校园周边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乡综治委牵头负责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大宣传体系和考核考评体系建设。负责长效机制建设的责任单位要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干部、工作时限,狠抓落实。

五、工作要求

第8篇

安全,这一最基本的民生诉求,岂能成为民众的“奢侈品”?

事发温州的动车追尾,造成200多人伤亡惨剧。京珠高速上的客车爆炸,使40余人的生命顷刻间殒灭。近期的几起公共安全事故,令人感叹生命何其无辜和脆弱!而无论生命伤亡的多寡,任一起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平凡的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

安全,安全,这一最基本的民生诉求,岂能成为民众的“奢侈品”?岂能不为每个人最基本的保障?然而,从煤矿安全,到食品安全,再到交通安全,安全事故的频发,每一次往往都以生命的直接殒灭为代价。平凡的生命又岂能成为重视安全的“残酷学费”?岂能唤不醒安全理念、制度、执行的根本性革命?如果安全事故不见明显减少,如果所谓发展进程中的“安全处罚期”不能压缩任其延续,那么,民众的安全依靠从何处来?政府作为公众安全最根本的“守夜人”,又如何获得民众的信任感?

诚然,今天安全事故的增多,在客观上是与发展向前推进同步的。环境条件今非昔比,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极其频繁,由人流所形成的公共空间时时处处存在着。在一定意义上,有人的地方,人多的地方,安全就是命题,就应是命题。在概率学上看来,安全事故发生的增多是必然。但是,如果安全的意识不能与这种发展同步,安全的理念不能与时俱进,安全的制度不能及时完善,安全的执行仍是麻痹大意,那么,这种安全事故的增多,就不能以所谓的发展规律、客观因素、必然现象论调来而塞责。

安全,原本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是人们后天修习的一种品格。这种本能与品格,在保护自己趋利避害不受伤害的同时,也给予他人以安全感。这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与情感。在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他人获得安全感的源泉,都是他人安全的“守夜人”。譬如在深山暗夜里独行恐惧时遇到人,譬如在滚滚车流中驾车时那一瞬的相视,起初都有那一种安全的信任在传递。因为你的安全存在,使他人获得了安全。

然而,又是什么让今天的一些人把这种双向的安全本能,变成了单向保护自己的安全本能?是什么让一些人把别人的安全放在一边,不愿意充当他人安全“守夜人”的角色?甚而,一些人的出现不是成为他人安全感的源泉,而是恐惧感、防范感的诱因?没有这种基本的安全信任感,不能为他人担当天然的安全“守夜人”,人何以堪,情何以堪?

今天的诸多事实在不断佐证这样的判断。一些人已经不是以邻为伴,而是以邻为壑了,只图自己逍遥快活,不管他人生活生存生命了。一些人已经明知那些食品有毒有害,自己不食却会兀自生产出来卖给他人吃。一些人已经无视生命的无价,只是把生命的殒灭等同于最后的赔偿额,大不了“多挖几铲子”、多赔一点钱罢了。一些人执行起安全的规定,只是把安全的责任等同于那点收入,一点小小的贿赂就可以令其放弃安全的监管,一点小小的不如意就可以令其放弃安全检查的一丝不苟,一点小小的利润就可以令其突破安全的底线,偷工减料用“豆腐渣”糊弄得表面光鲜再说。

是以归根到底,必须唤醒公众安全的“守夜人”的责任。在公众睡觉的时候,请你不要打盹,睁开警惕的双眼。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厂矿企业,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员工,请不要过于相信技术、制度、理念、程序诸如此类的物什,它们都只是人的工具,人如果不使用,如果不在场,再好的工具也只是摆设而已。还是要唤醒人的安全的双向本能,建树人的安全道德底线,培育人的安全科学意识,令每个“守夜人”都成为安全的堤坝而非安全的决口。如是,小到两个人之间的安全,大到社会安全、公共安全,方能重建安全信任。

第9篇

关键字:建设安全治安治理意义

电力消防管理办法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小火灾危害,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保证安全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电力工业“安全第一”及消防工作“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一、组织建设

电力企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各级人员防火责任制。主管部门一定要对下属进行管理,并对防火工作造成的后果进行负责。

二、工作任务

义务消防队的任务是在电力集团公司保卫部门和上级安全部门的领导下,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防火安全检查,健全消防制度,强化消防监督管理,不断改善防火条件,防止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用实际行动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和全厂职工的财产及生命安全。三、防火重点部位

1.防火重点部位是指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的部位及场所,对我所而言,一般指仓库、控制室、档案室、变压器、电缆间及隧道、蓄电池室、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地以及单位主管认定的其他部位和场所。

2.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应建立防火检查制度和防火岗位责任制,落实消防措施。即该防火重点部位有专人负责,有灭火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有记录地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应立案限期整改。

3.防火重点部位应有明显标志,并在指定地点悬挂特定的标志牌,内容包括:防火重点部位名称、场所负责人及防火责任人。

4.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如需动火工作时,必须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四、消防器材的配备及管理

根据消防重点部位有可能产生燃烧介质的不同和火灾扑救保护物的特性,变电所应配备有以下几种灭火器和灭火设施。

1.用于扑灭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初起火灾的干粉灭火器。

2.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等初起火灾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3.用于扑救贵重物资仓库、配电室、档案室和车、船及油类电气、仪表等初起火灾的1211灭火器。

4.消防员使用的个人装备(专用服装、安全带、安全钩、安全绳、破拆工具)。

5.主控室、库房应按国家《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及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配备消防器材,保证消防供水。

6.各种消防器材分布合理,摆放在便于取用、通风良好的地方。室外消防器材应摆放在防雨的箱、架、柜内,严禁与油类、酸、碱等有腐蚀性的化学物品接触。

7.消防设备、器材应指定专人管理,维护、保养和更换并挂牌管理,任何人不准挪作他用,确保完好能用。五、认真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和职责,模范贯彻执行消防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扑救火灾,避免了重大损失的和热爱消防工作积极参加防火、灭火训练成绩突出,工作表现突出的班组、个人将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消防制度,造成失火事故,引发火灾的班组及个人视情节轻重由本所和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构成严重后果的,由司法部门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六 、对消防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各级领导要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促进派。在进行开发领导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除了以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锲而不舍的努力,来赢得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外,各级领导也要积极进入角色,主动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解和支持,协助解决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一工作能卓有成效地开展。搞好新训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队要及时对他们进行环境、生活、心理的适应,教育训练、人际关系、人格适应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尽快适应部队生活,为军旅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加强了对新兵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对心理学基础知识,入伍后的心理异常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加上初到部队,好奇心、求知欲强易于接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上级的要求,坚持“打击为主、预防为本、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方针,从工作实际出发,认真履行职责,使综治工作平安创建工作等稳步向前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一年来我们切实把开展平安创建,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努力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细则》的要求,现报告如下:

1、群众安全感调查

政府应认真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进行公众安全感专题调查。调查组人员深入全市区人口集中的地方、学校、部分站,通过下发社会安全感调查表的方式,对全市的社会治安状况和公众安全感进行了调查,通过群众安全感调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人民的心声,对工作方法的改进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严打整治和专项斗争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一是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加强领导、明确任务、狠抓落实,确保综合治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二是选取农村经验丰富、熟悉防火工作的干部,帮助工作组开展工作,力求借整治的东风,尽快扭转重点整治市的工 作局面。

(二)明确任务,层层签定责任书。一是领导重视,明确了工作任务。每个月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二是签订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书,将市里的各项工作任务安排到下级,让下级认真完成后,把结果上交。

(三)认识到位,深入宣传。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为集中专项治理工作奠定基础。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宣传月活动、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和公民道德建设月整理活动的开展,宣传学习安建设相关知识,并组织全市干部进行测试;宣传月中由市综治举办,宣传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统战宗教、平安建设、科技实用技术等知识。在全市逐步形成人人想平安,个个保平安,级级创平安的浓厚氛围。

(四)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认真开展了流动人口专项整治活动,及时成立机构,在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管理上,突出登记管理和网上比对。配合派出所对赌博、抢劫、入室盗窃进行专项治理,有效遏制了可防性刑事案件的发生。认真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

第10篇

“铁鹰突击队”开始行动了!

30名成员、至少两年的专业培训,狙击手、排爆手、战术攻坚手以及突击队员等分工明确,既能独当一面,又有团队合作――今年3月初正式授旗成立的北京铁路公安局首支铁路特警支队,从7月初开始,首次参与暑运保卫工作。

“铁鹰突击队”的每个执勤组配备一名狙击手,装备目前国产最先进的88式狙击步枪,其有效杀伤距离近1000米。而所有狙击手也都能够在100米的距离精确击中弹壳,并将弹壳打穿。

除了“厉害”的“铁鹰突击队”之外,北京火车站和北京西站的移动警务室也在7月正式投入使用,为火车站安保又增加了一份保障。

在这个夏天,安保升级的不仅仅是首都北京的火车站。

在扼守中原腹地的交通枢纽郑州火车站,“三把锁”保卫着来往过客们的安全,有荷枪实弹的特警徒步巡逻,武警巡逻车不时经过;广场上有移动警务室车,车内民警荷枪实弹;站内也有移动警务室车,大厅不时有荷枪实弹开电瓶车的巡逻警察经过。在旅游热门省份海南,省内所有火车站都实施了“全覆盖”安检措施,如果随身携带饮料类液体,必须“喝一口”才能进站。在北方城市延吉,火车站则专门开展了一次反恐演练,以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车站――为何让人感到有点怕?

火车站,通常是代表一个城市形象的地标性建筑,但提起“火车站”这个地方,不仅不能让每个人都感到亲切,甚至还会让很多人感到“害怕”。

2014年7月初,《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了“2014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在居住地房屋内、居住地周边、马路上、天桥及地下通道、汽车站及汽车上、地铁站及地铁上、火车站、机场、学校内及学校周边、娱乐场所等20多个选项中,《小康》请受访者选出1至5个城市里最缺乏安全感的场所,结果,选择火车站的人最多,其次是娱乐场所。再次是城乡结合部,分列第四、五位的是汽车站及汽车上、马路上。

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宏伟并不感到意外,“这是因为心理学上的近因效应。今年3月1日,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4月30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火车南站站外发生一起爆炸案件;近来媒体反复在报道火车站的安全问题,5月初,公安部正副3名部长分别赴三地火车站视察。这些因素,都强化了公众对于火车站安全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近几年,对于城市里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小康》一直给予了持续关注。在2012与2013年度“中国平安小康指数”的同题调查中,娱乐场所都位列第一,其次才是火车站。而本年度火车站的“反超”,在一定程度上也暗合了一份统计数据。

北京市铁路运输检察院针对过去几年来的火车站犯罪办案情况作了一份统计,结果表明,近年来,火车站犯罪案件数量呈逐渐减少趋势,但2013年以来,案件数量却有明显增加。2011年和2012年分别共办理案件72件、65件,但2013年,却办理了101件。

火车站犯罪主要集中在盗窃类犯罪上,许多窃贼利用车站人流密集的特点,采取贴身扒窃的方式。此外,故意伤害、倒卖车票、抢劫、非法经营等犯罪类型的出现,以及少量犯罪、诈骗类犯罪的发生,也很容易让身处火车站的人缺乏安全感。火车站为何成为安全洼地?受访者普遍把原因归结为四点,一是人员密集,二是人员流动量大,三是人员结构复杂,四是对盗窃、倒卖车票等老问题缺乏治理上的长效机制。

近来,国内多地火车站都通过升级安保等措施加强了安全治理,火车站安全问题不容小视,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对此,王宏伟特别提醒大家,安全风险其实无所不在,比如恐怖袭击,不仅有可能发生在火车站,还有可能发生在医院、学校,“风险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一切皆有可能,所以要特别注意。”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看来,老百姓对于周围安全的认识和危险的警觉性,这些年来在逐步提高,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的是,真正威胁人们安全的地方往往不是城乡结合部,也不是荒郊野外,而是人们熟悉的地方,“不要以为我们天天都走的小区里的路或者是上班的路,就一定是安全的,我们常说的‘警惕性公式’,就是你对一个地方越熟悉、对一个人越尊重,你的防范意识就越低,这是普遍现象。所以我们对于越是熟悉的地段、越是熟悉的人,就越要有一定的警惕性。”

连续五年 食品都是国人心头“最大不安”

已连续十年进行的“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分别从社会治安、卫生安全、生产安全、经济安全、心理安全等五个方面对我国的“平安小康”状况进行衡量。

2013~2014年度,社会治安、卫生安全、生产安全、经济安全、心理安全指数分别为83.5、67.7、81.8、71.6、75.8,比上年分别提高1.2、0.2、0.1、1.5、1.2。经对调查结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监测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13~2014年度中国平安小康指数为76.0,比上年提高0.8。

今年也是《小康》第五次“最让人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排行榜,排在首位的又是“食品安全”――77.8%的人对此表示担忧――连续五年,食品都是中国人的最大不安。

与此相关联的是,在“最让人关注的十大安全问题”排行榜上,“食品安全”同样排在了首位,73.7%的受访者表示了对这个问题的高度关注。而在“影响中国人安全感的因素”排行榜中,排在首位的又和“食品安全”发生了关系――59.6%的人坦言,“食品安全不能让人放心”。

除了食品安全以外,还有哪些因素比较严重地影响了国人的安全感受?调查显示,表示“环境污染严重”、“所在城市贫富差距过大”、“医疗得不到保障”、“信息财产安全容易泄露”的受访者,分别占比54.4%、30.3%、29.6%、29.1%,在“影响中国人安全感的因素”排行榜中,占据着第二至第五的位次。

长年关注环保问题的厦门市环保局关琰珠博士,曾撰文总结当下环境安全的特点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复杂性,称环境安全具有整体性、不可逆性、长期性、全球性的特点,环境污染问题的复杂性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污染物的不易确定性,二是环境污染后果的潜伏性,三是环境污染影响的长期性。

环境污染的侵害,也直接影响到了人们对于环境安全的感受。与去年相比,虽然今年“环境安全”在“最让人关注的十大安全问题”排行榜上的位次并无变化,和去年一样位列第四,但在“最让人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排行榜上,“环境安全”的位次却超越了“交通安全”,由去年的第四位上升到了今年的第三位。

人们对于环境安全的担忧虽然加重了,却仍不及对于医疗安全的担忧。在近五年的“最让人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排行榜上,“医疗安全”在2010年排在第三位,2011年下降到第四位,2012年又“回归”到第三位,2013年首次排在“老二”的位置上,今年则保持了与去年一样的“地位”。

不过,在公众对于“您在您所在的城市能够放心地看病,打针、吃药吗?”这个问题的选择上,“医疗安全”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今年表示“放心”的人更多了,占比49.1%,比去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

“当您身体不舒服或者需要看病时,您首先倾向于去哪类医疗机构?”面对这个问题,受访者还是倾向于首先选择“公立大医院”(71%),其次选择“公立社区医院”(41.4%),接下来才考虑“中医院”(19%)、“个体小门诊”(14.3%)、“外资医院”(8.5%)、“私立大医院”(7.6%)等等。

在食品安全、医疗安全、环境安全、交通安全分别占领了“最让人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排行榜的第一至四位后,剩下的六个令人“不安”的问题是哪些呢?调查显示,分列第五至十位的依次是:社会治安、隐私安全、信息安全、财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校园安全。与去年相比,“校园安全”的位次提升了三位。

对于目前中国的校园安全状况满意度方面,感到“满意”的受访者仅占比43.1%。

在今年“最让人关注的十大安全问题”排行榜上,除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高居榜首,交通安全的关注度和去年一样位居第四外,跻身前五位的还有分别排在第二、第三和第五位的医疗安全、社会治安和交通安全,分列第六至十位的依次是:隐私安全、信息安全、财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校园安全。与去年相比,“社会治安”的位次提升了两位,“校园安全”的位次提升了一位,“交通安全”的位次下降了两位。

最安全的地方在哪里?――上海!

“2014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总的来说,7%的人觉得所在城市非常安全,55.9%的人觉得所在城市比较安全,25.3%的人觉得所在城市的安全程度一般,9.8%的人觉得所在城市不太安全,还有2%的人觉得所在城市非常不安全。

单就城市社会治安状况而言,5.2%的人觉得非常好,57.1%的人觉得比较好,27.7%的人觉得一般,7.9%的人觉得不太好,2.1%的人觉得非常不好。与去年相比,今年城市社会治安状况有变化吗?45.3%的人感觉和去年一样,4.2%的人感觉有很大好转,39%的人感觉有些好转,9.5%的人感觉比去年稍差些,2.1%的人感觉比去年差很多。

今年,从乌鲁木齐、昆明到广州、招远,接二连三地发生暴力事件,让很多人感慨“我们的城市还安全吗?”,有人从中国城市摄像头分布密度、警民比例、家庭摄像头安装比率这三个数据上,梳理出了中国最安全的9大城市:杭州(安全指数83.2),上海(安全指数82.7),北京(安全指数82.3),莱芜(安全指数80.7),厦门(安全指数79.7),重庆(安全指数78.5),广州(安全指数77.7),南京(安全指数75.4),天津(安全指数72.3)。

对于这个排名,专家怎么看?

王宏伟认为,摄像头分布广、警民比例高,确实有利于增加对犯罪的防控,但不能仅凭这几个要素就确定一个城市是安全的。

“从世界范围看,衡量一个社会的安全程度或者警察效力,有两大指标体系,一个叫客观指标,一个叫主观指标。”王大伟向《小康》记者介绍说,客观指标包括发案率、破案率、警民关系比例、发案时钟、发案趋势等;主观指标包括被害人调查、公众安全感、公众对警察的满意程度、警民关系调查、工作重点评价等。

“这两套指标体系必须要综合打分,即主客观指标相结合,并且要以主观指标为主。”王大伟告诉记者,城市摄像头分布密度、警民比例、家庭摄像头安装比率均属于客观指标的范畴,因此并不能就此评定出一个城市的安全与否。

摄像头多了,城市就一定会变得更加安全吗?摄像头的比例和城市安全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王大伟举了个发生在北美国家的真实案例。早在50年前,北美国家曾经历过以摄像头、报警器等为标志的“技防为主”的时代,当时无论是家庭摄像头还是城市里的摄像头,安装比率都非常高,这些摄像头安装之后,在一段时间之内,社会治安状况的确有了好转,犯罪率也有所下降,但是这个过程很短。不久后,犯罪率就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水平。因为技术防范只是治标,而非治本。“现在,以技防为主的北美国家已经放慢了脚步。”王大伟说。

在警民比例方面,据王大伟介绍,几十年以前,欧美发达国家就已经达到了万分之三十五,也就是说每一万个人里有三十五个警察,“我们国家是一万个人里有约十三个警察,相当于我们国家的一个警察要干西方三个警察干的活,所以我们的警力在世界上并不算高。”

那么,警力的高比值是不是就能带来社会治安的稳定性呢?王大伟的回答是:并不能下这样的结论。

如果不从科学的主客观指标来评定中国一座座城市的安全与否,而是让受访者仅仅根据自己的所感、所见,或所闻,选出心目中最安全的省、市、自治区,受访者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小康》调查显示,排名第一的是上海市,其次是北京市,再次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排名四至十位的依次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江苏省、浙江省、天津市、台湾、山东省、海南省。

仅三成人“重视”安全提示

7月15日13时40分左右,西宁曹家堡机场停车场发生了爆炸事件,爆炸物体被安置在停车场角落的垃圾桶里。当日晚7时30分许,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附近一公交车发生爆炸事件。

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再一次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的重要性。

其实,在机场、车站、商场、公园、剧院等公共场所,安全提示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今年以来,就有两处“雷人”的安全提示语在网络上流传,一处在江苏省盱眙县的一个交通路口处,写着令人“恐怖”的交通安全提示语――“砰!完了,下辈子再闯吧!”另一处在广东省的某项目工地,写着让工友们很不舒服的安全提示语――“工友们:在外打工,注意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别人睡你老婆,打你孩子,花你抚恤金,虐待你父母。打工安全,为你自己。”虽然后来工地的安全员把这段文字改为了“一旦发生事故:父母无人赡养,老婆无人照顾,孩子无人教育”,但严格地来讲,这仍然算不上是科学的安全提示语。

王大伟说,这些安全提示语其实非常重要,“产生犯罪的根源在社会,抑制犯罪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是暴力犯罪、恐怖犯罪的直接受害者,所以警力再高,也不如同时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让公众加强对于防范基本技能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据王大伟介绍,那些有操作性的安全提示语在专业术语中被称作“警语”,在他看来,我们国家的警语无论从强度还是频度上来说,都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一是警语还需要更大、更醒目,二是提炼还需要更有科学性。

在提炼警语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王大伟总结了两点,除了一定要有操作性之外,还要尽可能地平民化和大众化。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的一句警语,给王大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遇到陌生包裹不要触摸、保持镇静、赶快逃跑”――短短的一句警语,却包含了三个操作技能,假设把它写成“遇到炸弹不要害怕”,就不算是警语了。

王大伟还举了个常在中国餐馆里看到的安全提示语――“民警同志提示您注意钱财”――因为毫无操作性,这句话称不上是警语,而在西方是这样写的:“不带今天不用的钱”。为了更贴近中国百姓的语言习惯,王大伟把西方的这句警语改为了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歌谣:男人尽量少带钱,不带今天不用钱,可怜多少英雄汉,败在露富这一关。

在“2014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中,有近三成受访者反映,对于容易威胁到自身安全的火灾,虽然公共场所张贴着不少介绍防范知识、逃生知识的粘贴画,但自己并不愿意去看,因此并不知道遭遇火灾后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脱险。针对这一普遍现象,王大伟提炼出四句话的警语:“火灾来了拔腿跑,弯腰捂嘴往下逃,逃跑不能坐电梯,困住回首大声叫”。

不过,在让警语更科学的同时,公众还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小康》调查显示,仅有三成人(31.9%)会特别注意安全提示语,而其他七成人,只是偶尔看看或者从来都不注意。

出门在外,除了留意安全提示语,选择“靠谱”的出行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公众看来,最安全的出行方式有哪些?调查显示,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步行、私家车、自行车、公交车、地铁、火车、高铁、飞机、轻轨、出租车。与去年相比,今年选择私家车和自行车出行的人都增多了。

第11篇

人们往往只看到中国富豪们风光的外表,可谁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近日,《南方周末》首次披露中国顶级富豪的精神世界。据介绍,本次调研对象人均拥有财富为22.02亿元人民币。调查内容涉及信仰状况、对婚姻家庭及两性关系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对事业和金钱的看法等。(《中国青年报》7月19日)

据报道,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60份,扣除无效问卷,有效回收33份,收到问卷的内地富豪参与率和问卷回收率均约55%。

对于这么一个调查,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特殊意义,难道,凭这几十个人,就可以来推断全国富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果不能,那么这个调查,除了能让公众窥探一下几个顶级富豪们的生活、思想状态外,满足某些人的窥私癖外,还能有其他实在意义吗?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无聊的调查。

调查说,财富给富豪带来了不安全感,至于为什么,有人说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仇富、妒富心理,这不无道理,但我以为,富人的不安全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被忽略了,那就是“原罪”。资本是怎么“原始积累”起来的,马克思曾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我想,不是每个富豪的财产都是那么的干净,这一点也被许多大案要案所证明。因此,“富豪”的不安全感,是不能以一个“仇富”就能解释的。

对这个调查,有个学者得出结论:“内地富豪还在围绕着财富、事业转,远未达到‘企业家’这个境界和水平。”

我明白这位学者的深意,他的意思是,中国的富豪“不懂散财之道”、社会责任感不强,只知道围着财富、事业转。在他的眼中,比尔・盖茨这样的人才配得上“企业家”。我有点困惑的是,富豪们有没有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又做了多少,调查并没有明确涉及。可见,就这个调查而言,这位学者的结论有些“牵强附会”。而且,他的观点实在很大路货,一点也不新鲜。或许,我想,在调查还没出来之前,这个观点就已经在这个学者们的脑中“先入为主”了,就等着有个机会把它说出来。何况我以为,中国富豪们之所以不慈善,很大的原因还在于体制。捐的钱物往往给了不该给的人,这才是最令人失望的。

第12篇

――日前,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全省“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总结大会上说。

对待年轻干部,应多一些宽容,少一些非议;看待年轻干部,多用“望远镜”,少用“放大镜”。

――最近,新华网署名陆杉在“新华网评青年人才专题”上发表评论说。

幸福感,越来越多地被写进了城市发展目标当中。而幸福感的根基,是公众的安全感。有秩序的公共环境、有保障的公共设施、有保证的安全食品,都该是安全感的基本要求。

――近日,署名苗苗在《人民日报》就“民生观”主题发表文章称。

释放社会力量、激发社会潜能,正逐渐成为一种“改革共识”。无论是社会管理创新中“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还是公益服务中对“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强调,都表明“社会”已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关键词。

――近日,就《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人民网署名金苍发表评论称。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曾让我们认识了工业时代流水线对人的异化。如今在一些地方,如何走出漠视工人生命健康的“摩登”怪圈,不是银幕上的故事,而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一直强调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是最大的“以人为本”,农民工的现实待遇和权利保障如何,应该成为治理者议事日程的重要内容。

――近期,就“农民工断指”事件,署名李泓冰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为了服务于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那么检验目前和今后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子对不对、效果好不好,都要围绕一个标准:是否有利于公益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有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近日,网友呼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速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其中,人民网网友“刺猬”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