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热爱生命的事例

热爱生命的事例

时间:2023-06-02 11:34: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热爱生命的事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热爱生命的事例

第1篇

1.1 本课的地位及作用。

《珍爱我们的生命》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三框题的内容。

我们知道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问题。特别就青少年而言,他们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他们的独立意识与叛逆意识同步增长。往往看重“自尊”却漠视生命,看重“自我”却漠视他人。现实生活中不乏此类事例:一些青少年因不满老师、家长的教育,或者因生活学习中的一些小事,缺乏抗挫折能力,动辄就选择轻生。痛失花季生命,令人扼腕叹息。因此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是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的一项极其繁琐而又艰巨的任务。

1.2 教学目标

1.2.1 认知目标:知道生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会有很多艰难曲折。

懂得只有珍爱生命,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1.2.2 能力目标:逐步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1.2.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信心 养成乐观 豁达的性格。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人生价值, 感悟生命的意义,激发热爱生命之情。

1.3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

难点: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1.4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以“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为课题,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领悟生命的意义、价值。

第二课时:以“尊重生命”为课题,学会肯定生命、悦纳生命,懂得如何让生命更有意义,更显光彩。2. 教学方法

2.1 以丰富的课内外资料充实课堂、感动学生。

2.2 以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朗诵、讨论、辩论、调查采访、讲故事、表演等。

2.3 运用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教学内容,强化感官效果。

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3.1 导入。多媒体投影资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用优美的文章,感动学生引发思考。学生朗读并谈感受。

3.2 讲授新课

3.2.1 故事会――热爱生命。

通过一些震撼人心的故事,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

例如:海伦、凯勒、张海迪、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以及课本中的资料故事。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表演总结:动人的故事,感染了每一个人。生活是美好的,有时又充满磨难。面对挫折该怎么办?怎样战胜磨难走向成熟?听了故事相信每个人都有收获,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珍爱生命吧!

3.2.2 讨论――面对生死抉择怎么办?

通过“生死抉择”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对比,体会生命的可贵,坚定求生的信心和勇气。

资料:美国18岁的约翰。汤姆森自救事例

中国少年野外游遇险。

问题:同样面临险境,为什么结果不同?面临险境,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

总结:无数事实告诉我们,遇到险境 困难,没有任何理由退缩 等待 放弃,我们应该奋力自救。你知道遇到下列险境如何自救吗?

3.2.3 表演――险境自救。

①地震了;

②发生火灾了;

③意外受伤流血了;

④不慎吸入异物了;

⑤有人落水了。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判与表扬,特别强调救人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教会学生基本的自救方法。

第2篇

[关键词]互动关爱生命保护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54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下面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学情

初一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不成熟,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对生命的忽视,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说教材

(一)说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本单元的开篇之语,重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感受生命之美,体会生命的珍贵,对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神奇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之美;初步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生命的价值,懂得尊重生命。

3.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认识到生命是息息相关的,增强环保意识和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以感悟式、参与式教学为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民主、和谐的教学课堂。

2.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合作探究,事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感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四、说教学手段

采用电子白板和手机微信平台辅助教学,实现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五、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新课学习。

1.展示一幅荒凉贫瘠的图片,让学生看后谈感受。

2.启发学生对这幅图片进行加工,赋予绿色和生命,使它变得更美丽。

3.师生共同欣赏这幅图片,引出课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设计意图]通过两幅图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感受生命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里,多媒体的使用,把图片由静态变成了动态,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又为课堂增添了活力。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环节一创设情境 感受生命

播放视频《原野中的一生》,展示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让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是地球的财富,多彩的生命构成缤纷世界,初步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环节二互动交流 感知生命

1.请学生列举身边的一些生命,并说说它们的存在对人类和地球的意义。

这个环节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每组选择一个学生展示讨论的结果。

2.接下来请学生交流关于生命的感人故事。

3.然后播放视频《一只狗的魅力》,共同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设计意图]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活动中,认识到每个生命都以独特的方式展现自己精彩的一生,每个生命的存在都具有意义。

环节三合作探究 尊重生命

利用新闻案例“盗猎者射杀猕猴”,引出生活中不尊重生命的现象,感受生命的脆弱。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学生明白生命既是顽强的,又是脆弱的,生命需要相互关爱,逐渐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的情感和能力。

环节四聆听诉说 感悟生命

教师播放音频材料《地球的诉说》,组织学生“听、看、思、说”。

环节五明理践行 关爱生命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我们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做法。

讨论后,由教师组织学生用手机微信漂流瓶的方式,将好的做法传递出去,进行场外互动。

[设计意图]运用微信平台,把课堂和生活巧妙地融合,培养学生爱护生命、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现实意义。

(三)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1.多媒体展示一首小诗《生命的阳光》,师生一起朗读,感受生命之美。

2.之后,教师送给班级一盆植物。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活动,将课堂上所形成的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延伸到生活中,使课堂回归生活,指导生活,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性和生活化。

(四)布置作业,结束新课

让学生用心照顾教师赠送的小植物,把它当作班级的新成员一样爱护。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课虽结束,但是对生命的关爱要永记心中。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既要体现知识结构,又要符合美观简洁的特点。

七、说教学反思

1.多媒体辅助教学,让课堂更有魅力。

第3篇

班会主题: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活动目的:使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性,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导入

当一片绿叶悄然钻出地面,当呱呱落地的婴儿发出第一声哭声, 这就是生命!生命是万绿丛中的绚丽花朵,生命是滔滔江河中的逆水之舟。 生命诚可贵,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拥有健全的身心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基础,拥有健全的身心也是我们人生的最大的幸福。因此我们应该要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六(1)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现在,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呢?(通过谈感受,让学生感受到小姑娘的不幸遭遇,体验到生命的重要意义,引出主题。)

班会过程

1.生命安全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下面请欣赏诗歌朗诵《安全,让你幸福》,有请

安全像花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

注意安全

只是空洞的口号

是远离生活的繁文缛节

如果失去了

你就会怀恋美好生活的赐福

珍惜曾经拥有的一切

注意安全

一个寻常的语句

就像人生分叉路口的警示牌

一条路是继续美好的人生

而另一条也许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每一个辛劳工作的人

请时时刻刻把握自己

亲人的盼望

朋友的关怀

社会的关注

难道我们有理由不注意安全

好好活着吗

安全并不是天上的白云

可望却不可及

安全也不是拂过的清风

能摸得着却看不见

安全是幸福祥和

安全是关怀爱护

安全,其实就像花儿一样

让你幸福

主持人:安全问题无处不在,那你们知道日常中有哪些常见的安全问题呢?(学生举手发言)

主持人:同学们提到了很多我们日常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也希望我们的同学能时刻注意安全。

主持人:相信同学们对生命安全的了解都已经更深了一层,下面让我们来想一想生命与人生。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色彩,有的绚丽,有的平凡,绚丽让我们感受绽放的热烈,平凡让我们品味朝阳与落日的从容。不管绚丽还是平凡,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生命。不抛弃、不放弃,对待生命,我们不能抛弃,对待我们的未来,我们更不应放弃。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才能做到好好活,从而珍爱我们的生命,去享受生活的美好。

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演讲《让生命灿烂如花》,用心感受一下自己如花的生命。

让生命灿烂如花

生命如花。如果说,人生如花开四季,那么,我们少年儿童就是春天。春天,是阳光明媚的季节,是万象更新的季节,是倾听花开的季节,是青春绽放的季节,更是孕育希望的季节!

生命如花。是花,就要让自己开得更艳。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正如盛开的鲜花,有着张扬的青春,悦目的色彩,醉人的芬芳!

生命如花。是花,就要经得起风吹雨打。我们的人生道路也是荆棘丛生,困难重重。所以,我们也要经得起考验,笑对人生,做生命的强者。

4.主持人:人的一生在历史长河中多么短暂,生命因短暂才弥足珍贵,可是,有人却漠视生命。让我们来听一听以下的事例:

(1)成都市一个13岁少年因与父母就学习问题发生争执纵身跳下了7楼,结束了生命。

(2)16岁学生陈某用亲人给的压岁钱长时间打电子游戏。当晚,在家人对其教育时,陈某进入家中卫生间,久久不出。家人发现情况不妙,冲入卫生间发现陈某已用两条毛巾将自己吊死在水管上。

河南一高三考生,高考成绩估分不理想,竟在家自杀,而高考成绩揭榜时,她的高考总分超过本科分数线33分。

同学们,听完上述事例,大家有怎样的感想呢?(同学举手发言)是啊,生命是宝贵的,一旦失去了就不能再重来,面对还有很长很长的人生路,我们又怎么能够轻言放弃呢?回想起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这一场罕见的特大地震,夺去了许多宝贵的生命。但是中国人民凭着坚强的意志,在坍塌的废墟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还奇迹。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都如此坚强,更何况是我们呢?

5.主持人:世界如此精彩,生命如此美好,同学们,我们没有理由不爱惜生命,我们应该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我们我们已进入了六年级,应该说,这个阶段我们的想法更多了,学习负担更重了,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以及生活中的许多不如意等等。但是我们应该珍爱生命,不抱怨,不气馁,要坚持不懈,努力进取,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让自己活得更加精彩!

第4篇

一、让学生置身情境来认识生命的意义

创设情境不仅是创设语文学习的教学情景,让儿童置身于语文学习的美好天地,更重要的是应创设能激活学生主动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意识到生命的存在,认识到生命的意义。笔者发现,当前的语文课堂因机械的语言训练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受,究其原因是不少教师完全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其实,语文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地理和人文渊源。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不仅可以活化语文教育本身,使语文更具生命意义,而且还可通过巧设以生命教育有关的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生命的认知,生发出对生命价值的真实体验。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人教版第十册)一课,在课前先让学生观看志愿军将要离开朝鲜踏上回国的列车,与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视频。学生在观影中进入“情境”,开始思考: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离别时会说些什么?当学生通过视频体会到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是亲人时,笔者又提出问题:为什么他们会成为亲人?从中你获得什么体会?这一个个问题,构设成了一幕幕情境,让学生犹如置身其中。当学生诵读课文后,笔者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让他们设身处地地体验志愿军当时的心情,在体味和感悟中加深了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二、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悟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充分认识人的生命价值和地位,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并能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升生命质量。但是,生命教育不是仅仅通过在课文结束时唱高调,或只靠学习语言文字与分析课文就能够收到实效的。语文教师要善于思考,善用教材,整合资源,用心打造生命化的语文课堂。实践中,笔者着重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靠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珍惜生活、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收到“水到渠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如教学《触摸春天》(人教版第八册),笔者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通过诵读,让学生理解盲姑娘安静是怎样拢住蝴蝶的——“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从而感悟到这一奇迹的发生,原因在于她对生活的热爱。继而,让学生谈体会,再呈现音像资料,展示热爱生命的人物及事例,如张海迪、海伦•凯勒、杏林子等,促使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感悟到生命本没有区别,只是因为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去把握而使其有了贵贱之分和高低不同;只有历经磨练、热爱生活,不断超越、征服自我,才能在生命的旅程中到达无限的高度,谱写生命的精彩篇章,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三、让学生在对话视角下关注生命

相较数学、科学等自然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特点,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教材为生命教育提供了更加具体感性、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深入心灵的教育素材。对于认知能力和理性思维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语文课堂上的师生交往就是其学校生活的基本构成,是其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因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师生、生生对话,在对话中唱响生命教育的旋律。有一次,笔者在课堂里引入了台湾抗癌小英雄周大观的诗文《我还有一条腿》《活下去》。学生读诗并了解周大观的故事后,笔者引导小组讨论:“假如你的生命中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月的时光,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最想见的人是谁?最想说的话是什么?你是否有遗憾?如果有,你的遗憾是什么?”瞬间,全班学生陷入沉思。片刻后,学生们开始讨论。其中一位名叫小宁的女孩说:“我最想见的人是小志(班里的一名男生)。”话音刚落,班上同学就笑成一团。一个严肃的话题转眼变成了一个笑话,当时笔者发现,小宁的眼圈红了。于是,笔者走近女孩问:“小宁,你的眼睛湿润了?”大家见状愣住了。在笔者的引导下,小宁道出了原委:“我想对他说声对不起,因为我们之间有太多误会。”此刻,教室里一片安静。只见小志站了起来,走到小云面前,伸出了手。当两人的手握在一起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段插曲过后,笔者发现学生们的畅谈更生动,“应该怎样做人”“怎样活着才有价值”等严肃的话题在这一次次的心灵碰撞中找到了答案。

四、让学生在自由想象中珍爱生命

充分挖掘教材蕴涵的生命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想象中懂得生命的无价,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炼处、空白处、省略处,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或故事结局展开想象。如,笔者在讲《金色的鱼钩》(人教版第十册)一课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课文说‘长满红绣的鱼钩发出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你有什么体会?”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交流,说出了各自的感悟、体验:金色的光芒意味着老班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永远留在大家的心中;老班长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笔者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画出“长满红锈而又发出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鱼钩”。有的学生在画作中标注:生命是可贵的,人的一生要活得有价值。又如《小珊迪》(人教版第八册)一课,小珊迪为诚实与守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小利比的命运又如何呢?课文没有写明,但学生对此却十分关心。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大胆畅想。学生们也纷纷描述自己续写的故事结局:小利比会以哥哥为榜样,长大后成为了一个诚实而善良的人,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由此可见,教师运用想象能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迪,懂得珍惜生活,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总之,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大胆实践,不断总结,追求创新,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气息,让语文课堂绽放出一朵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

作者:吴宇晖 单位:广州市华阳小学

第5篇

我常想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水,在沙漠中瞬间干枯,生命是一根针,掉入大海便无处寻找,所以我们要珍惜这短短的生命,使生命散发出无限的光彩。

今天,我来说两个事例,海伦凯勒就是一个珍惜生命的人,她在19个月大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夺去了她的视力以及听力,但她没有被这些压倒。安妮、莎莉文小姐用爱心和智慧帮助海伦成为了一位名作家。从她的身上我明白: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生命就一定能让生命发挥最大的价值!你知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流动,逃离火海。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的求生之路。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在最外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在他们的身上,我懂得了:生命渺小、体力单薄并不可怕。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比起蚂蚱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使生命穿越时空,成为永恒!

第6篇

(一)三生教育的概念

三生教育包含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珍惜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的教育。

(二)三生教育的意义

三生教育其意义是通过渗透和践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及生活教育让学生懂得生命可贵,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提高生存价值;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获得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最终引导学生塑造一个内心强大,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他人、社会和困难,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二、三生教育渗透于思想品德

(一)践行生命教育

生命是根本,没有生命,一切无从谈起。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对于重视生命的话题是非常严肃的。在课时前,通过对影片的播放,对报刊杂志的阅读,并以身边时有发生的真实事例作警示,如有的同学在面对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用小刀伤害自己的手,有的同学为了其他同学无理的一句话,竟然对其拳脚相向,更有同学因沉迷网络暴力游戏,无视别人的生命,做出后悔终生的事情。在课时中,让学生积极发表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对怎样爱护自己生命和对往后怎样更好的尊重生命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课时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让他们明白生命的重要性高于一切,教会他们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二)践行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就是要学生正确生存观念,学会安全生存方式。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有很多涉及到生存技能、保护环境、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在课程讲解时,本人更加结合实际中常见的危险,给学生们灌输自我保护的意识,如打雷下雨天不能在树下躲雨、遵守交通规则、要培养自学的能力、要学会做家务等。在课程里,时刻强调学生应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善待生存挫折,深刻体会什么叫“适者生存”,明白生存是一个人生命的继续,是一个人适应环境的关键。

(三)践行生活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中关于生活的话题很多,贯穿于课程中,要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明白热爱生活,好好学习是为未来美好的生活沉淀知识、经验;在生活中,学生要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一个有爱心、懂感恩、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学会正确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等。

三、三生教育在思想品德中的升华

第7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观,生命,教育

近年来,中学生和大学生不珍惜生命的事件比比皆是,这些学生的生命观已然扭曲,这让我在反思,在学校教育中宣扬积极健康的生命教育观势在必行,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之处,教育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导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自我,奉献社会。

1 国外对生命教育观的研究概况及成果

美国的生命教育是源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开始的死亡学的研究,来自美国的学者唐纳·华特士首先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这一概念。他于 1968 年还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探讨教育的真谛就是要关注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许多别的国家深受生命教育观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比如英国提出的“呼应课程”,要求教育要符合人的发育规律。日本依据自身严峻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尊重和敬畏人的生命这一教育目标,并于 1989 年编订了新的《教学大纲》,日本教育界呼吁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样不仅可以愉悦自我,还能增强团结互助的社会氛围,甚至还可以抵制不良文化的冲击,有足够无畏的英雄气概去面对挫折和困难。在日本学生因升学压力大导致生活质量不高的情形下,日本教育界又开始倡导“余裕教育”,试图将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在恢复学生们天真烂漫的本性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综上所述,国外对生命教育观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的:一、要教导人们热爱生命,二、教导人们关怀死亡,三、预防药物的滥用和艾滋病的防治,四、要重视生命教育正规课程,五、生命教育需要自强训练。

2 国内对生命教育观的研究概况及成果

中国传统的生命教育观主要集中体现在儒、道、佛三大家之中。儒家主要关注的是对生命的道德主义教育,重视道德对人的教化作用。道家关注对生命的自然主义教育,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佛家关注生命的超脱主义教育,关注人生痛苦的超脱,重视定慧修持。这些中国传统的生命教育观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 年,随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的提出,国内对生命教育观的研究又提升了其研究深度,主要涉及到其内涵和价值、构建其体系、充实其内容三个部分。在研究其内涵和价值方向上,学者张锐和高琪这样认为,生命教育离不开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因而,鼓励和教育学生要敬畏生命;而学者彭爱波则从死亡教育出发,通过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来全方面的发展学生的生命教育观。在构建其体系方向上,例如王北生和赵云红认为,学生潜在的生命基质是生命教育的基础,用合适的教育方式激发出生命更多的价值是这种教育的基础;在充实其内容方向上,有人认为,万物皆有生命,因此生命教育不仅仅体现在人自身的教育,更要体现与他人、与自然环境、与其他一切事物的教育;还有人将生命教育的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例如彭爱波提出的珍爱生命、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三个层次,这些研究观点的提出也是旨在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生命和教育方面的难题。当今社会许多学者还将生命教育观与德育、与新基础教育、与课堂教学以及相关课程、与生命中的不同人生阶段等等相结合进行研究。

3 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

3.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传授,其他学科融合渗透

高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生命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生命意义和生命色彩的知识,还可将生命教育观与语文、政治、历史等其他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科中生命教育的内容,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对学生们进行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能开展生命教育。

3.2 用实践生活来补充理论知识

生命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教育事例皆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生活中的实践成果,所以开展生命教育离不开实践,老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习理论,在课下可以带领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珍爱生命,奉献社会。

3.3 提升理论研究水平,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

政府和社会人士应大力宣传和推广生命教育观,让更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参与到生命教育观的研究中去,吸收人们优秀的思想理论观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更能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素材和理论基础。

3.4 学校家庭教育相结合,扩大生命教育的覆盖面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教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学校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的配合,老师和家长要携手共促学生的全面发展,向孩子传授生命教育观方面的知识。

3.5 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学生对生命教育观的认识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应大力宣传,将生命教育融于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落,弘扬正确的价值观,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学生在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帮助学生对生命教育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4 结语

我们的教育要贴近学生,理解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生存状态,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有关自身生命的积极引导,向他们宣扬正确的生命教育观念,教导学生珍爱生命,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Joe,D&H.Teshi.LifeEducation[M].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11-15.

[2]刘敬妍.试论生命教育观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3]杨喜添.中国传统生命教育观探析[J].教育导刊,2008(09).

第8篇

在近些年来,在社会中总会有一些关于学生们自残,杀人,校园霸凌等事件被报道出来,并且这些事件的参与者也呈现了年龄低龄化的趋势,在小学生中也是经常发生,这不禁会让人们感叹不已,下面本文就以《生命的壮歌》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一、阅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所有的文章篇目都是精挑细选仔细审核过的文质兼美的教育佳作,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分析透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能够体会到文章的文字优美以及感情深沉,同时还可以为学生们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让学生们能够明白生命是一切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在平时生活的过程中,只有珍惜宝贵的生命,树立生命意识,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以及为人类做出贡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适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深刻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深有体会。比如在学习《生命的壮歌》这一课的时候,首先走近《生命的壮歌》,教师要带领学生们能够体会到这是一首足以让读者感动到滴血流泪的协奏曲,让学生们体会在残酷的自然界中,只有弱肉强食才能生存的环境中,两个同样脆弱的生命在即将面对生死的时候能够用合作以及献身精神完成悲壮的壮歌。教师在让学生们理解了这样的思想感情之后,就要引导学生们能够以这篇课文为基点,探讨生命价值,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渗透一些生命教育的意义,让学生们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二、自主学习:增加生命教育的内涵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仅应该长时间的为学生们灌输知识,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和同学们之间进行合作探究,在学生们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们精细的讲解文本的内容,让学生们能够在词语、句子、段落乃至全文的理解上逐步增加生命教育的内涵。比如在学习《生命的壮歌》一课时,教师应该会发现在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虽然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觉得这些句子段落比较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反复的朗读,在阅读之前能够深入了解文章的背景,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与作品对话,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内容,同时也能够不断地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文章以外的知识,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们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的内涵。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们不仅能够认真对待文本内容,深入地和文本作品对话,同时也能够不断地扩展课外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利用互联网,课外书等资料,了解更多的关于生命教育的知识,比如观看校园霸凌的视频,能够有自己的一些见解,或者是读一些其他的文本作品,在品读的过程中能够体会生命的伟大,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碰撞生命的激情。

三、写作教学:融入生命教育的理念

写作是学生们运用语言文字来抒发内心感情的重要的方式,同时也是小学生们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习作,同时还体现了学生们的视野以及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们写作一些热爱生命的话题,启发学生们探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引导学生们习作的过程中要能够让学生们对于自然界中的一些生命形态和人类自身的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不断提升自身敬畏生命的思想意识。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生命的壮歌》一课时,首先要能够为学生们讲解好这篇文章,让学生们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以及珍爱生命的价值,同时,教师也应该在互联网中大量的搜集资料,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中了解更多的生命教育的案例,比如超级演说家中张晨对于校园霸凌的演讲,还有在报纸中报道的一些小学生自杀的事例,让学生们在观看浏览大量的资料之后,能够对于生命教育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体会,如此一来,在写作教学中为学生们融入生命教育的理念,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们体会到加强生命教育的内涵,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珍爱生命,懂得生命是一切活动的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只有珍爱生命,树立生命意识,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以及生活中更好的把握生命的尺度,为社会做贡献。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为学生们渗透“生命教育,”在阅读过程中,为学生们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让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增加生命教育的内涵,同时,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融入生命教育的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文本作为学习的载体,从而真正的发挥教育的功能。

作者:吴永伟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氾水中心小学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命教育

教育是培养完整生命体体现价值的一项事业,小学语文教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对于儿童认识生命意义和价值起着铺垫和引导作用。在孩子接触到的基础教育的最初的六年时间里,生命的过程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生命的追求是创造的还是束缚的,生命的意义是积极的还是悲观的,这些价值的种子都在我们的小学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中被孕育着。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去引领学生认识生命的真谛和意义,把一个充满生命色彩的语文教育带入我们的课堂,这是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

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挖掘生命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具有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地位,扮演者权威者的角色,教师与学生只能照着课本而进行课本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号召广大教师,要做课本的主人,要做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要打破以往死板教条,要突破教材的权威,要以生为本,突出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要把“死教材”变成为“活教材”。要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宽学习面,延伸到生活的领域,关注生命的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学科性质。要通过小学问教学最大限度的调动生命的积极性,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潜移默化的热爱生命,感恩生命。翻开小学韵味课本,几乎都渗透着以生命为载体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生命点,开展对小学生实施生命的铺垫。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感悟生命

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积极思维,主动理解和体验,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的生命之种发芽并生根。通过阅读教学,通过解读文本和引导学生,让小学生自己去感悟生命的价值。让小学生珍惜生命,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小学语文课本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百花园,里面有各色各样的花朵,我们可以在学生在自己的欣赏和阅读中自己去感悟,让学生领悟大自然的绮丽风光,让学生领悟世间的可贵真情,让学生领悟朋友的知己之情,让学生感悟祖国的伟大之情。为此,小学语文教学除了教师的引导以外,要充分突出学生自己的阅读和感悟,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朗读中感悟生命的可贵和价值。

还要让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一些民间故事以及童话故事之类的书,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其阅读儿童文学和杂文随笔等。让学生全方位的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

三、在小语习作教学中体悟生命

写作源于生活实践,并不是空谈而来,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时,更是对学生生活实践的指导。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活动。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活动中渗透对生命的关爱,开展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可以开展以“关爱生命”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前期,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去搜集与整理何谓关爱生命的举动,并举出事例。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讲解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或者通过自己的搜集得到的人和事,亦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让学生相互交流,并让学生自己去执行自己的计划。开展互帮互助的活动,可以就你自己身边的一个人施与自己的帮助,或者就你关心的人表达自己的情谊。活动后,认真总结引导,在此基础进一步引导怎样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让学生各抒己见,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与神圣,并积极实践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这样的基础上,习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是以往让学生“生编硬套”的故事,而是活生生的现实,这样的习作不仅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升,而且使学生的生活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还可以利用社会现实,以及新近发生的比较重大的事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比如汶川地震、南方雪灾等,可以让学生自己观看新闻或者视频,感受灾难带给我们的悲伤,还要感受灾难来临时我们齐心协力的力量,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可贵与伟大,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顽强不屈,生命的高贵之处,让学生从小就树立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意识,使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生命意义,生命没有贫富贵贱之分,尤其是在灾难来临之时,个体生命与人类整体生命的关系,个体的生命力量也能鼓舞整个人类的生命意志。

新课标要求我们以生为本,教学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重视生命教育,使小学生从小就逐步树立起热爱自己,同时也关爱他人的生命意识,使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成为学生自己生命体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王玲,朱小会.唱响生命之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学科园地,2010.8

第10篇

读了《上帝眼中无残疾》这篇文章后,我感到琼尼是十分热爱生活的。

一个充满活力的17岁的美丽的少女琼尼,是个非常优秀的跳水运动员。有一次她去参加市举办的跳水比赛。她在跳水时触撞到海底,在那一瞬间,她变成了一个四肢瘫痪的残疾人。就这样,一个优秀的跳水运动员的名字从跳水行业的名单上永远划去了。

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发生许多预料不到的灾祸,这些灾祸落到谁的头上完全是偶然的,是个人不能选择也不能抗拒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始终都是候选人也是它的陪葬者。谁也不能排除明天的灾祸落到自己头上的可能性。琼尼只是比我们早一些被灾祸这没良心的东西选上了。她的故事从那个致命的瞬间开始,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读这个故事。例如把它读作一个堪称典范的康复故事,一个战胜苦难的英雄故事,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故事,如此等等。这一切都符合事实,然而,我认为,这个故事的含义要超过这一切。

琼尼除外还有许多人也热爱生活。就拿一些名人来说吧,譬如贝多芬,是一位聋人音乐家,即使他聋了也没有打扰他正常作曲;譬如海伦•凯勒,有看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人,一定对这名字不陌生吧。对她是个聋哑而且还带着双目失明的可怜人,但它不需要我们可怜。是她自己让生活五彩斑斓、多姿多彩;还有霍金,一位坐在轮椅上一辈子的英国科学家,又是现代的爱因斯坦。这些名人都是我崇拜的人。其实,残疾和健康的界限十分相对的。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都在走向衰老,不断地受到损坏。如果从上帝的角度来看这些名人的话,这些人永远没有残疾的。许多事例告诉我,残疾人中不乏精神的圣徒。相比之下,我们这些身体表面上没有残疾的人很容易沉湎于外在的繁忙活动中,不去倾听内在生命的要求,这是比身体残疾更加可悲的心灵瘫痪。

相信生活,让上帝知道你没有残疾!

第11篇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如何实践这一理念,让语文教学走出误区驶入正轨呢?笔者就多年从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使用感受,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操作作如下理解,与教学一线的语文同仁一起探究。

一、自主――要求执教教师给学生动手的机会,给学生动口的机会,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语文课文的教学都有识字积词的要求,不少教师图省事,都

喜欢在课前,把各课的生字及注音和词语释义抄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照抄下来。殊不知教师的这种勤奋工作剥夺了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成了被动的学习者。因为每篇课文、每个学生所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是不一样的,操作时我们应该给时间让学生动手查阅工具书,然后在班上讨论交流。在课内养成了动手的习惯,课外才会主动学习。

语文课中只听到教师滔滔不绝的声音是最可悲的,语文课必须让学生学会动口。学生的动口表现在两个方面:(1)朗读;(2)质疑和讨论。课文经过反复诵读,感悟会逐渐加深。“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精辟道出了多读的益处。语文课中的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在我们看来,学生在质疑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把一个问题看成100%的话,那么,学生能通过思考提出问题,则是说明他在学会学习上就取得了70%的成绩。这是因为,在这个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他只有用心用脑去思考、去探究,才会有所发现。

二、合作――引导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与同学的合作,与家长的合作,与行家的合作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教学中的互补提高。如,在学习《生命生命》一课时,学生就围绕“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按什么排序,为什么前两个事例列举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这样的小生命”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些学生认为:三个事例按生命的价值由小到大排列,虽然小虫子、香瓜子的生命价值小,但它们的生之欲望和强大的生命力,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另一些学生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作者是按三个事例所蕴含的意思排列的,三个事例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生命的短暂,应该珍惜生命,表达了作者要好好使用生命的感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三个事例是按作者的思考逐步深入排列的,小昆虫都如此珍惜生命,何况人呢?表达了作者希望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的思想等。学生都持之有故,据理力争,在争论中逐步明确了感受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严肃对待人生的道理。学习中的合作有下列三种形式,要正确认识合作意义,协调好合作问题:(1)学生与教师的合作。(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3)学生与家长及行家的合作。

三、探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查找资料,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语文教学中的学问十分高深,一音多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现象都是探究学习的对象。词语、句子的揣摩,情感,意境的挖掘值得探究。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家的人格是最大的探究课题,社会、自然、人生是更大的探究课题。而且,探究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学生发现了问题,并不是要求教师去解答,而是给学生指出思考的门径,力争实现学生的自我解决。学会动手查找资料,学会分析研究,这样学生将终身受益。比如,在学习鲁迅先生《风筝》一课中,学生就针对文中的四个问题展开了讨论:(1)在看到北京冬季的天空中有风筝浮动时,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疑和悲哀”?(2)文中一面写“我”,一面写小兄弟,对小兄弟的描写流露出什么感情?(3)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应从鲁迅先生那里学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4)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慰轻松反而觉得“沉重”?此前,学生为辩论准备了大量丰富的资料,独立自主地搜集和处理各种信息,在增长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课堂上,针对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展开讨论、探究。的确,和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究学习方式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开放性。科学设计并且指导学生细心品味问题,对发展学生的见识力必将带来巨大的优势。

第12篇

《俞敏洪北大演讲》观后感

刚刚看了两段俞敏洪老师在北大的演讲视频,一段是主要讲大学生恋爱问题,另一段是在北大新学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两段视频既充满了幽默风趣,欢笑快乐,又充满教育和启迪。

俞老师用自己在北大的亲身经历,以一个校友的身份,向北大学子讲述了如何有意义的度过大学生活。两段演讲没有丝毫说教的意味,流利的口才,典型的事例,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风格,让北大学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刻感受到了俞敏洪老师榜样的力量。

他通过讲自己在大学时期的恋爱经历,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总会遇到爱你的那个人。在一时期没有与他或她相遇,或者遇到你爱他他却不爱你的人,不应该消极地极端对待。而应该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不断提升自己,总有一个人会在未来默默地等待着你,等待与你相遇。而不应该进入了北大校园,却在北大因为爱情却跳楼而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俞敏洪老师说他是一个非常热爱生命的人。他坚定地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只有珍惜了生命,才有机会去获得其他自己想要的东西。他认为在大学的爱情往往注重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爱情而失去生命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人的生命就是一路向前的,你慢慢的成长,慢慢地努力,慢慢地往高处走,慢慢地克服自己生命中的艰难险阻。像一条河流一样,从源头非常细小的地方,开始一路奔流,最后慢慢地奔向大海。让自己的生命越来越壮阔,让自己的生命变得越来越有意义,让自己越来越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越来越有用。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志向和胸怀,只要坚持,就不愧于自己努力地考上了大学,有在大学学习的机会。

第二段视频俞敏洪老师以回忆自己在大学的生活事例,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坚持不懈的重要性,与他人相处宽阔的胸襟、良好的心态和良心的重要性,明确的目标和理想以及吃苦耐劳的重要性。虽然他在大学四年学习成绩都是班上倒数第几名,英语成绩由入学时在英语快班转到了英语慢班,虽然他的英语口语和普通话很差,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虽然他没有英俊的外表也没有富裕的家庭。但是他有农村孩子的吃苦的精神和毅力,他大学五年时间读了八百多本书;他有善良的心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他大学四年默默地一个人打扫宿舍卫生,为宿舍的全体舍友坚持四年打热水;他虽然没有他人的智慧,但是他用别人一遍就可以学会的时间,他却坚持用五十遍,一百遍的努力克服下来。他的毅力,他的努力和付出,最终让他拥有了现在曾经怎么也没想到过的一切。在新东方需要壮大的时候,他从美国,加拿大邀请曾经的舍友回国和他一起发展新东方,舍友最终答应的原因竟是:因为你大学为我们打了四年的热水。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内心满是感动和温暖。

努力和付出迟早会有回报的,在追梦路上,不必计较太多,坚持下去,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成功的喜悦!坚持,希望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