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04 10:46:17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

第1篇

【关键词】课堂 舍得 观念 重点 白点前不久学校组织了一次青年教师竞赛课。此次活动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上课的教材是四年级下册第20课《云雀的心愿》。相同的文本,不同的教学设计,更能比较出教学设计的优缺点。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片断:

一、师板书课题

1.生书空课题。

2.齐读课题(注意:雀)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记得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吗?(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板书)

出示: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4.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哪些词语看出小云雀心愿很大?

齐读这句话。

二、学习2-4自然段

过渡:小云雀为什么会许下这个心愿呢?就让我们随着小云雀和它的妈妈去寻找答案吧!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妈妈带着小云雀飞到了哪些地方?

(沙漠 大河 森林)

2.沙漠,见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3.狂风刮过,沙漠又是怎样的情景?漫天飞舞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

看了以后,同学们会感受更深,更能体会沙漠环境的恶劣,请同学读这句话。

4.面对此时此景,小云雀心情怎么样?指名读。齐读。

5.听了小云雀的话,妈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妈妈的话。

6.听了妈妈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7.原本肥沃的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这就告诉我们森林有什么作用?(保护土地)

8.再次齐读妈妈的话。

……

反思:

评课老师说我的课太面面俱到了,什么都讲,这样重点就不突出。评课老师的一席话就如醍醐灌顶,让我对以后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1.蜻蜓点水,重点不突出

面面俱到就是面面不到。由于内容太多,目标分散,所有教学内容都被平均化,所以每个知识点都将不透,学生会有一种“吃不饱”的感觉。这不仅使得课堂教学时间闲散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学生也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2.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有乐趣才会喜欢。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回答老师提的一个个问题只是对已知知识地机械重复,在一些疲劳的回答之后,学生对老师提出的新问题已不感兴趣,敷衍了事,这些做法无疑是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多数学生也没有兴趣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3.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学生对于课堂上的知识的记忆一般属于短时记忆。1956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米勒提出了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7±2效应给我们直接的启示就是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作为一名小学生,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上要接受老师“狂轰乱炸”般的提问后,学生的精神状态也处于紧张到疲惫的过程中。这时学生学习时间过长,记忆压力过大,超过了学生短时记忆的容量,因此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会下降。在一节课结束后,当老师问学生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的时候,好学生往往会说出一两个知识点来,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都不知如何回答。因为他们只知道老师讲了很多,就是不记得讲了哪些内容。老师事无巨细地讲解,出现了学生认知超载的现象,才会出现学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收获。

4.阻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面面俱到的讲解,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老师总在课堂上重复一些学生已知的知识,或怕学生听不懂干脆由教师代替学生理解。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思维的火花怎么可能燃烧、迸溅、扩展呢?这些都剥夺了学生自己去理解和感悟的权利。

以下是李老师的《云雀的心愿》的听课记录片段:

一、齐读课题。(提醒注意:雀)

1.读书展示

2.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几个小节最值得我们推敲?(4,10,13)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找出几个刺眼的字词。

2.想象“贫瘠”是什么样子的?

课文中哪句话写贫瘠的沙漠?

指名读。应该读出怎样的感觉?

在此之前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森林起什么作用?(板书:保土)

你现在想说什么?

三、学习第十自然段

1.小云雀和妈妈又飞到了哪?默读第十自然段,想想这里森林又起到了什么作用?(蓄水)

2.怎么蓄水?按一定的顺序说。

3.森林蓄水本领大不大?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4.如果离开了森林就会泛滥成灾。文章哪一句写洪水泛滥成灾?指名读,齐读。

5.此时此刻,求生的人们会怎么想呢?

……

听了李老师的课真是颇有收获。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首先,更新思想,改变观念。教师讲的面面俱到,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考试,怕学生考试考到学生答不上来,影响到班级的成绩。我们培养的是会思考的人,而不是只会考试的机器。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从只为考试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摆脱各种预设框框的束缚,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说过,语文教学要充分相信学生学习能力,摈弃那种事无巨细,从头讲到尾的做法,运用减法思维,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的“内核”。这个内核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语段,也是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等。是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想学生有所得,教师就要深入把握文本,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对文本进行重新整合,把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达到对整篇文章内容的准确感知和深入体会。李老师的课就是围绕课文中的几个重点段来细细推敲的,把主动权教给学生,学生说到哪一段就着重讲哪一段,最终引出文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第2篇

关键词: 雪莱 抒情诗 浪漫主义

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一生短促而又光辉。他一生猛烈地反对专制暴政,抨击宗教迷信,热情歌颂自由民主,支持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他像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那样坚贞,无畏地同一切黑暗势力勇敢搏斗,因此,屡遭统治阶级的迫害,同时也深受各族人民的爱戴。在欧洲“神圣同盟”疯狂镇压革命运动的腥风血雨中,雪莱作为一位“真正的革命家”(马克思语),创作了许多如火的诗篇,它们像一束火炬,在黎明前的黑夜里闪烁出绚烂夺目的光辉。

雪莱的抒情诗按思想内容,可分为政治抒情诗、自然抒情诗和爱情抒情诗三部分。政治抒情诗是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芒的一组优秀诗篇。诗人一生始终注意政治、研究政治、热情地投身于政治,他不倦地探讨人类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很早就觉察到了宗教的邪恶、贫富的对立。诗人在1809年到1821年间创作的几十篇诗歌,反映了他的思想深刻之处:不仅揭露了社会罪恶的根源,号召人们为自由而奋斗,而且英明地指出了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就必须挣脱统治阶级加在人民身上的重重经济枷锁。

雪莱从小就热爱自然,向往自然孕育的神秘气息。从事诗歌创作后,他还常常走出书房,整日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或仰卧于林中草地,或泛舟于湖海碧波,或漫步于鲜花原野,大自然清新流动的美,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他毫不掩饰自己对自然的深情:“我也热爱你所爱的一切,/你快乐的精灵!嫩叶乍吐时清新的大地,/星光下的夜景,/金色的迷雾升起时的清晨,/和那秋日里的夕阳黄昏。我爱白雪,我爱霜的一切闪光的形态,我爱波浪、清风、狂风暴雨,/我几乎热爱/一切自然的,未被人的不幸/沾染玷污过的事物和情景。”借助大自然抒怀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共同特征。雪莱诗歌中的精彩篇章要数抒情诗《致云雀》,诗人盛赞云雀身影,歌声酣畅淋漓,盛赞云雀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美。由于爱,雪莱充分感受到了世界的美,也坚决主张创作一定要表现美。他认为,诗歌创作必须与美相伴,《致云雀》一诗就向读者展示了一系列美的事物。例如,美的色彩:“a cloud of fire,the blue,the golden lightning,the pale purple”;美的光线:“Keen as are the arrows/of that silver,the moon rains out her beams,and heaven is,overflowed sphere,like a glow-worm golden/in a dell of dew,scattering unbeholden/its aerial hue”;美的声音:“singing still dost soar,and soaring ever singest,rain-awakened flowers”;美的芬芳:“Till the scent it gives/Makes faint with too much sweet these heavy-winged thieves”;美好的人生体验:“a high-born maiden,chorus hymeneal,triumphal chaunt”等。这些对象原本是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东西,我们很少感受到它们的美。但是,当雪莱选择了它们,用自己的爱赋予了它们灵气和生命后,我们竟然觉得它们是如此的美。郭沫若曾视雪莱为自己最敬爱的一个诗人,认为他是自然的宠儿,是泛神论的信者,是革命思想的健儿,认为他的诗便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便是一首绝妙的好诗。[1]

《西风颂》是雪莱抒情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价值上讲,它都可以称为世界诗歌宝库中的明珠。西风吹开了慧眼,向沉睡的大地发出了清醒的预言:“如果冬天降临,春天还会远吗?”“春天”意味着新生、重振、复兴,它是雪莱理想的化身。这句诗成为后世的革命者从中汲取力量的至理名言。

诗人以传播革命思想的重担为己任,愿意化作“预言的号角”(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把对革命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Scatter my words among mankind),让“沉睡未醒的人”(unawakened earth)觉醒起来,振奋起来,去掀起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斗争风暴,去摧毁一个罪恶的旧世界,开创一个美好的新世纪。把诗歌作为战斗的号角,是雪莱一贯的创作思想。他认为这是他作为一名革命诗人的神圣职责。他曾说:“诗人们是祭司,对不可领会的灵感加以解释;是镜子,反映未来向现在所投射的巨影;是言辞,表现他们自己所不理解的事物;是号角,为战斗而歌唱,……是力量,去推动一切,而不为任何东西所推动。诗人们是世界上未经公认的立法者。”[2](P192)雪莱就是自觉地去成为这样的“号角”和“立法者”的。他面对黑暗,发出了“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样鼓舞人心的革命预言,事实证明它的确极大地激励了工人群众的革命斗志,如英国派刊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曾把雪莱的诗印发给广大的工人阶层阅读,从而促进了英国的工人运动。[3](P204)所以,恩格斯曾赞誉雪莱为“天才的预言家”。[4](P528)在西方抒情诗的领域里,雪莱一直被公认为英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尤其是他的这首《西风颂》,更被视为世界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西风颂》那处处借自然景物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又时时以诗人丰富的想象来创造自然景象,以臻于景情结合,融汇一体的艺术创作手法,更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究和借鉴。

爱情抒情诗在雪莱的诗作中占重要位置。诗人以他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力,细致地表达了他对幸福、和谐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在雪莱看来,爱情不仅仅是相爱,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友谊和崇拜,包括世人对美满幸福、和谐生活的追求。所以,他反对庸俗的爱情,反对把爱情看作柏拉图式的纯精神的东西。他在诗里所表现的爱情,正是高尚而热情的情感,《爱的哲学》就抒发了这种感情。《心与灵》是雪莱爱情抒情诗中卓越的篇章,它全面地阐述了诗人对爱情的理想。

诗人的浪漫主义体现在为自然,为自由而欢歌,《致云雀》中云雀形象给人审美感受最深的便是它的自由,它好像完全摆脱了地球的引力:“Higher still and higher,From the earth thou springest”“singing still dost soar,and soaring ever singest.”它是那样的自由,无拘无束,令人向往;“the blue deep thou wingest”“thou dost float and run”“like an unbodied joy whose race is just begun”。最终,它溶化在“the pale purple even”,和天地万物化为一体,“All the earth and air/With the voice is loud/As,when night is bare,/From one lonely cloud/The moon rains out her beams,and heaven is overflowed.”“Waking or asleep,/Thou of death must deem/Things more true and deep/Than we mortals dream/Or how could thy notes flow in such a crystal stream.”因此,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云雀就是自由的化身,云雀的歌就是自由的歌,“That from Heaven,or near it/Pourest thy full heart/In profuse strains of unpremeditated art.”

这便是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便是他的理想追寻,对人类和自然的爱是其思想的核心,把握了爱,也就把握了他诗歌创作的灵魂。

注释:

①《创造》季刊,1,(1).

②③雪莱.诗辩[A].外国文学教学参考资料(第三册)[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参考文献:

第3篇

我给学生讲授的内容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有三大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正是因为有这些价值,所以我们人类要保护它们。这些内容我已烂熟于心,自然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娓娓而谈。

给学生讲完课,我正要做知识小结,有学生举手了。

“老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有价值吗?”

“那当然。”我没有犹豫,语气斩钉截铁。

“既然有价值,那么就一定要保护它们?”

“那当然。”我不假思索,语气不容置疑。

“那么,麻雀呢?”提问者显然是有备而来。

“麻雀么?麻雀……”我掉进陷井了?

“麻雀是‘四害’。”

“老人家也说要消灭麻雀呢!”

“‘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总清算’,这是郭沫若说的。”

在我极力搜索大脑中与麻雀有关的信息时,下面的“炮弹”纷至沓来。

“这些认识……也不一定正确嘛,麻雀……也有好的一面,它至少……可以吃害虫,还是有些生态价值的。”我的话很苍白,大有蒙混过关的嫌疑。

“麻雀吃粮食更厉害呢。”

“吃害虫?吃什么害虫?没有麻雀,别的鸟也可吃虫啊!”

“麻雀吃的一定是害虫吗?益虫也吃吧,它有一双慧眼,能区分害虫和益虫?”

唧唧喳喳,问题太多,我不知该回答哪一个,又不知该如何回答。

……

……

……

“大家的想法很好,我们暂时放下这个问题,下次课,老师一定能给我们一个完满的答案。”生物科代表李源救场了,估计他已看到了我额头沁出的那几滴汗珠。

新课小结我是在慌乱中作出的,其实,我也不知这小结作了什么。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今天的这“惑”呢,解了吗?我满脑子里飞的是麻雀,飞得我的脑子一团乱麻。

下课铃响,我逃出教室,一头钻进图书馆。

次日,生物课。我大步迈入教室,将一沓讲义放在讲台上。环视教室一周,很静,眸子很亮。学生似乎在等候着什么。

“同学们,下面我们开始上课了,这节课我们要谈的是……”这是我上新课的惯用语,学生早已谙熟,我拿起一支粉笔,停顿。下面的眸子顿时黯淡了许多,包括李源,或许老师早已忘记了上次课还欠他们“一个完满的答案”呢!

我微微一笑,转身,在黑板正中写下两个大字“麻雀”。

没有欢呼,更静,但我知道,他们的心中已泛起了涟漪。

1955年,同14位省委书记商写农业40条,其27条规定:自1956年开始,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消灭麻雀、老鼠、苍蝇、蚊子。要消灭麻雀的起因是农民反应,麻雀吃粮食太厉害了。

1956年,实验生物学家朱洗在中国动物学会上发言:除了在某些季节麻雀是有害的,其他季节是有益的,还以普鲁士腓特列大帝为例,说明灭雀的危害。

1957年1月18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生物学家周建人(鲁迅三弟)发表文章《麻雀显然是害鸟》,周以幼年在农村的体验断定,“麻雀为害鸟是无须怀疑的”,“害鸟应当扑灭,不必犹豫。”他还指出,那些反对消灭麻雀的人是“自然界的顺民”与“均衡论”者,他说“均衡论叫人害怕,自然界如失掉均衡会闹乱子?”。

1957年10月,第27条规定改为:在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消灭麻雀、老鼠、苍蝇、蚊子。打麻雀是为了保护庄稼,在城市和林区,可以不消灭。但不少城市未按规定执行,其中上海市进行了二次灭雀大战,在规定的时间内,人们用掏窝、捕打、敲锣打鼓、放鞭炮等方式,轰赶得它们既无处藏身,又得不到喘息的机会,最后心脏破裂而死。上海共灭雀60万只,雀卵27万只。

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上,毛说:麻雀现在成了大问题,还是要除。因为这句话,据粗略估算,全国灭雀19亿6千万只。

就在“麻雀战”轰轰烈烈的时候,全国各地虫灾肆虐。鸟类学家郑作新和他的同事走遍河北昌黎果产区和北京近郊农村,采集848号麻雀标本,一个个地解剖其嗉囊和胃,以求得各种食物和容量的数据,他的结论是:冬天,麻雀以草籽为食;春天育雏,大量捕食虫子和虫卵;七八月间,幼雀长成,啄食庄稼;秋收后主要吃农田剩谷和草籽。总之,麻雀问题要辩证地看,要因季节、环境区别对待。

1959年11月27日,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写了一份“关于麻雀问题向主席的报告”,报告说:由于时间、地点的不同,麻雀的益处和害处不同,有些科学家提倡消灭“雀害”,而不是消灭“麻雀”。

1960年3月,为中央起草关于卫生工作中指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除“四害”口号改为“除掉老鼠、苍蝇、蚊子、臭虫”,至此,给麻雀以这种方式正式“”。

2000年,麻雀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我一气呵成,倒出我所知道的麻雀知识。

“各位有什么看法吗?可以自由发表。”我自然不想就给学生这些。

沉默。

窃窃私语。

激烈的争论。

最后又归于平静。

我几乎成了多余的人。

“虫害的发生,与灭麻雀有关,但不应全归功于麻雀。”

“何以见得?”

“用那种方式灭雀,受害者不仅是麻雀,肯定还有更多更大量的食虫鸟同时遭受灾难,众多的食虫鸟死亡,食物链被破坏,虫害自然就加剧了。”

“麻雀吃虫子,雀鹰吃麻雀,没有了麻雀,这条食物链就断掉了,引发生态危机,这很可怕!”

“据说麻雀是味中药,有人工饲养吗,怎么养?”

“鸟是不是一定要分出益鸟和害鸟呢?我认为这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不能单纯地以人类的思想和立场为标准去判断动物的价值。”

“人类为什么不能慷慨点,给他们一点粮食?归根到底还是当时粮食产量太低。粮食生产,任重道远啊。”

“周建人的观点现在还正确吗?大自然的顺民有什么不好,人类总是想着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什么就不能与大自然和平共处呢?失掉了均衡不会闹乱子吗?”

“麻雀不是四害了,老鼠还是吧,还要消灭他们吗?病毒呢,也要保护?”

“繁殖季节,麻雀吃害虫,应加以保护,而待到秋季它们危害作物时,再进行控制。”

“这个想法当然不坏,但要实行,恐怕要做更进一步的实验。”

……

……

……

哦,这些小脑瓜子里究竟藏着多少的想法,藏有多少我不能回答的问题呀!我为什么必须回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呢?老师真的能给学生“一个完满的答案”吗?我们总是在强调“解惑”,某些“惑”,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惑”,眼下解得了吗?既然如此,何尚不能把它作一颗种子播下去呢?我坚信,它总会顽强留在一些人的脑海里,直到寻找到它们发芽的土壤。“麻雀”课收场了,问题多多,我却轻松,且喜悦。

有意无意间,一个个我无法解答的问题被我“不负责任”地抛给学生们,让他们为此兴奋,为此沉迷,为此大伤脑筋,搅得他们睡不着觉。我以此为乐事,每节课,只要有机会。

我还告诉他们,我暂时不要答案,但你们要去找,可能要花一些时间。有学生笑问:多长时间,一年够吗。我笑答:也许够,也许要长些,比如一辈子。学生们笑得更灿烂,脸上是一幅夸张的表情:哦,一辈子!然后是我们的课堂上升腾起些许的使命感。

学生如云,天空海阔,云卷,云舒。

我如钟摆,三尺讲台,摆上,摆下。

转眼间,五个年头过去了。我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来自武汉大学生物工程系。发件人告诉我,他已通过考试,就要去北大读硕士了,研究方向是动物保护。

第4篇

1.小名叫“麻雀”

2003年2月17日,外孙女在上海一家医院诞生了。先给宝宝起个小名吧!全家人一起商议。

妈妈先提议:“叫麻雀吧。”奶奶、外婆都不满意。

“孔雀,孔雀华丽、高雅、尊贵。”

“不行,不行。”爸爸妈妈还是不同意。

“金雀,珍奇动物、金光灿烂,预示前途似锦。”否定。

“云雀,歌声嘹亮,未来的歌星。”没通过。

妈妈说:“还是麻雀这个名字好,虽然它灰不溜秋,遍地都是,但是平平凡凡就是真。我们就是希望宝宝成为一个平凡而朴实的人。”

“好!这个名字好!”爸爸支持,奶奶、外婆也点了头,通过了!

宝宝也“发言”了,“哇,哇”直叫,好像说:“同意,同意!”

一夜之间,全家人的称谓也随之变了,成了麻雀爸爸、麻雀妈妈、麻雀奶奶、麻雀外婆。哟!一家子麻雀。

第一次听到“麻雀”这个小名,绝大多数人都面露惊诧,心想“怎么起这么个怪名字?”或是说:“叫麻雀?哈哈!真有意思。”

因为这个小名,我们开始关注和了解平时不屑一顾的小麻雀,才发现麻雀其实是一种了不起的动物,个头虽小却称得上自尊、自强、自信、自爱。希望我们的“小麻雀”成为具有麻雀精神的人。

“麻雀”这个名字真是太棒了!

2.喂饭

麻雀1岁多时,为了训练她的动手能力和减少依赖性,妈妈买了一个高脚椅,让麻雀和大人一起坐在餐桌旁吃饭。

刚开始,每当把麻雀抱到高脚椅里,就好像让她坐牢一样,扭着身子,乱蹬脚,又哭又闹:“抱抱,抱抱……”不但她自己没法吃饭,吵得大人也没了胃口。外婆说:“才1岁多,还小着呢,明年2岁再说吧。”妈妈不同意:“现在就开始训练。”

外婆和妈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麻雀长大了,不要抱,自己吃饭,是个好宝宝。”妈妈鼓励着。

“你再不吃,大灰狼来了吃你的饭。”外婆学着大灰狼的样子。

慢慢地,这一唱一和之下,习惯成自然,每到吃饭时,麻雀就往专座上爬,学会了自己用小勺吃饭。

一天,麻雀感冒咳嗽,还有点发烧,不想吃饭,坐在高脚椅里发呆。20分钟过去了,还没吃两口。

外婆说:“麻雀今天不舒服,喂喂算了。”这话刺激了麻雀,她开始哭了起来:“妈妈抱,妈妈喂……”她一边掉着眼泪,一边咳嗽,伸出小手歪着身子,一付可怜巴巴的样子。

外婆看得心疼极了,伸手想去抱她,被妈妈用眼色制止。外婆气得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心想看你怎么办?

妈妈握着麻雀的手,说:“有点发烧不要紧,麻雀加油,吃完饭妈妈奖励个小红花。妈妈喂两口,剩下的你自己吃,好吗?”妈妈喂了两口,把小勺递给了麻雀,看她不情愿的样子,妈妈又说:“对了,你和天线宝宝不是好朋友吗,他们跑到你肚子里去了,他们都饿了,你快点喂他们吃饭,好吗?”

“好!”麻雀破涕而笑,拿起小勺往嘴里塞饭菜,一边还念念有词:“拉拉一口,这一勺是丁丁的,迪西没吃饱,再来一口……”终于,她把饭吃得干干净净。

“我自己吃完饭了!”麻雀高兴地大声嚷着,她似乎也觉得今天自己吃完饭非同寻常,得意地对外婆说:“外婆,我感冒了,没让妈妈喂,自己吃完饭的。”

第5篇

周璇是四川美术学院漆画专业的一名大四毕业生,在毕业生毕业设计的评选中,她的漆画作品《版纳之光》被评为优秀作品,作品将会被摆放在罗中立美术馆进行展览。而就在评选结果出来的前几个小时,周璇还抱着她的三幅毕业设计作品,在朋友圈写道:无论结果怎样,我都爱我的三个宝贝。

“这幅毕业作品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十月怀胎,我太爱它们了!”周璇说,“所以我绝对不会卖掉我的作品,如果真的有有缘人看上了我的作品,我愿意为他们再复制一份,那我也不愿意把我这三个宝贝卖掉。”

她的导师这样评价周璇的作品:“该作品以孔雀为题材,采用传统漆艺灰料技法进行表现,但在技艺语言上有大的突破,画面突出表现了灰料本色质地之美,并取得了语言质地在光感上的一致性,作品没有珠光宝气之感,而呈现出素雅、高贵、隽永的画境之妙,是一幅优秀的漆画毕业作品。”

准备最久、最认真、最用心

周璇把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描述为“痛并快乐着”。

真正开始构思毕业设计,是从去年4月份开始的。“老师带着我们去了云南,通过对当地民俗、风貌、影像资料等等一系列的考察,来逐步形成自己作品的思路和方向。”通过实地考察得来的感悟,会远远超过仅仅通过二手资料得来的,而落到作品上,表达出来的意境和感觉也会非常不同。

云南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给了周璇极大的感触,但同时也令周璇眼花缭乱――当地的民居、扎染的布、东巴文字,以及物种丰富的动物、植物“云南给我的感觉就是质朴、醇厚,但又有深厚的人文色彩。”周璇坦言,“我花了很长时间去取舍,我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题材。”一起同行去云南考察的同学们大多都选择了人文类的素材,于是周璇决定另辟蹊径,选择自然类。“孔雀是西双版纳很有代表性的动物,所以我就选择了它。”

与人文类主题不同的是,孔雀彰显的是云南原生态的,原始性且充满灵性的美。孔雀的形象广泛出现在各个领域,摄影、影视、各画种均有表现,周璇希望通过现代漆画的表现手法,用漆的语言对孔雀进行绘画性的再创造。

今年3月,周璇正式开始进行毕业设计的创作。

她运用灰料为表现手法,以石粉灰的本色为整体基调,通过灰料的干湿变化产生的不同质感与偶然生发的肌理把孔雀的形象融进灰料中,然后再用蛋壳和螺钿加强孔雀的形式美感。“这幅创作最重要的是对灰料的把握,需要反复试验,感受不同干湿度的灰料形成的不同质感。”一开始,周璇反复试验,都把握不好灰料的干湿程度,太湿,机理一下子就没了;而太干,就很毛躁,“材质不可能只是材质,要经过艺术加工运用得当才能展现出其自身的独特魅力。灰料运用得恰如其分,就能充分展现色彩的素朴美。”

所以《版纳之光》在作画时就不在灰料上着色,保留其原本的充满朴素感的色彩,这种保留往往是对质料本体语言的尊重。“灰料与漆调合后,根据灰料含漆量的多少决定灰料的稠稀度,从而可以制作不同的纹理。”周璇解释,“如果灰料调合得稠则可以用小油画刀堆塑出明显、丰富的纹理效果,给人以坚硬、结实的视觉感受。如果灰料调合的比较稀则可以堆塑出柔和、变化平缓的纹理,并且利于表现精致的细节,给人以舒展的视觉感受。”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接近交作品的那几个星期,我们几乎都是通宵待在教室里赶工。”有的同学画着画着,就趴在教室里睡一两个小时,醒来之后继续赶工;稍微好一点的,早上六七点起床去教室,一直到凌晨两三点,再回寝室睡觉。

“平时大家上课出现,下课又都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很少有机会聚得这么齐,还一起待这么久。”周璇很怀念那段大家一起在教室赶工的时光,“我想这可能就是青春吧,很多人一起,才会燃烧。”

做毕设时也有感动的故事。

“有一次晚上赶完工回寝室,走台阶的时候不小心把脚给扭了,结果所有的同学都很担心,跑过来问我怎么样,”周璇说,“尽管大家为了赶毕业作品,很累很辛苦,压力也很大,都行色匆匆的。但他们还是愿意停下来,去关心我。那一瞬间我心里觉得挺温暖的。”

老师们也为周璇的作品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指导和帮助。最初,周璇找不到思路,她的指导老师陈深恩教授、唐影老师帮她一起找资料、帮她参考上一届的作品,让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在最后的创作阶段,老师们每星期都会来好几趟,一幅一幅作品地指导,对作品一一进行点评。老师们不会否定学生,而会换个方式、换一种思维方式去引导学生,提出新的建议,比如说:“这样挺好的呀,但我觉得这样会不会更好?”“班里每个同学进入这个专业都收获很大。”周璇说,但真正创作的过程,是一个令自己满意、说服自己的过程,别人的意见并不能够真正让自己满意。

在毕业作品做到一半的时候,周璇也怀疑过自己。“尽管老师会鼓励我,说这样的试验方法挺好的,继续进行下去吧,但我心里还是很没底,”周璇说,“因为漆画的妙就在于它可能会不断地变化,会和刚开始自己所设想的样子不一样。”

周璇并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对于作品,她想尽力做到最好。她坦言,对于最后的成品,她仍有遗憾。“还是有点太仓促了,如果有时间,我会把画作调整得更好一点。”但她并不后悔,“成长的过程,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但是依然选择去爱。而不是幻想着换个完美的。当然,作品能够得到老师们的认可,我觉得算是大学四年对自己有一个交代了。”周璇最后说。

事情一件一件来

在毕业作品即将完成的时候,周璇沉不住气了。“离交作品还有一个星期,老师和我说,我骄傲得太早了,画面太散了。得想个办法,否则作品评不了优秀。 ”

“其实我也着急,着急未来,但我更希望事情能够一件一件来。”周璇说,“对于我来讲,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一起进行的话,会影响我在创作时的心情,从而影响创作出的作品。”

大部分同龄的大学生们,往往都选择在大四一年为自己打点好下一阶段的出路,对于毕业论文,也往往只是草草应付。但对于学艺术的他们来说,毕业设计是每个艺术生用四年时间沉淀酿造的美酒,品、悟,青春的味道尽在其中。他们会愿意扑上自己大四整整一年的时光,甚至更久,来完成他们为青春交付的答卷。

第6篇

关键词:唐宋诗词 典故 主题类析

用典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因此认识这种现象不仅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也是理解作者在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所必需。我们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唐宋诗词典故入手,探究语文教材中典故运用的教学问题。这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在经过收集、归纳后,我们大致看到其中有五类主题。

一.咏史怀古

中国文人在创作中,常常喜好运用典故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用典在古代诗文中成为常见的现象。唐宋诗人在这方面表现尤其突出。这其中有不少属于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穿越时空,怀念古人古史,发思古之幽情。

1.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全诗以一物(戟)感怀历史,巧用典故“东风之于周郎”、“铜雀之于曹操”以及“二乔”的归属,暗指历史事件赤壁之战中东吴以少胜多,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名句久为人们所传诵,杜牧以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作者旨意并不是在讨论胜负问题,而是对尘封几百年的历史抒发深沉的感慨,既有独到的历史眼光,又具有丰富的情绪。

2.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首联运用“橘皮画鹤”(《列仙全传》)的典故开头,以费t乘鹤随白云飞去,空留黄鹤楼矗立千年来引发作者的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终致引发作者的孤独落寞的思乡之情。这里的典故运用显然增强了时间久远的意味和气氛,以具体可感的典故让人对空灵的情感更加重了体会和质感,如果直接说出就不会有千年不朽的魅力。

1.3李白的《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里李白以三个不同的典故故事,点明自己的壮志之怀。先以“姜太公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其灭商;伊尹一梦,献力于商汤,得以灭夏”这两个典故来表明自己自己拥有辅助国家兴旺才能。后又以“宗悫的’长风破浪’的雄心壮志之词”来表达自己对从政仍有期待,愿献己之力,为国奉献。只有理解了这些典故才能顺利地理解李白在诗中表达的思想。

二.忧国忧民

忧国忧民类的诗词多出现在一个朝代的末年或者动乱时期,这一类的诗词多为作者用来抒发对国家兴亡感慨、人民命运的担忧。

1.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上片借“八百里”的典故,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有牛名八百里驳,王济指牛做赌注,与王恺比射,王济获胜,杀牛作炙。辛弃疾借此典故中王济取胜以牛为赏来表达他的志向,愿取得战争的胜利和将士们共同分享战争的果实。下片用“马作的卢飞快”来祈愿将士们的马都如刘备的的卢一般,风驰电掣。“的卢”刘备坐骑,相传刘备曾乘的的卢马从裹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以此来祈愿战争的顺利,将士们武器装备的优良,能顺利击退敌军,为君王杀敌陷阵,安定民生。身在赋闲的战将辛弃疾以典故表明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在无法实现的现实中,显得是那么的愤懑!

2.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南朝陈皇帝陈宝叔(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花》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杜牧借《花》的典故来讽刺那些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达杜牧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心。这种表述更加深了忧虑的历史沉重感。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上片以“孙郎射虎”的典故结尾。《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记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这里作者以孙权自比,欲报答全城百姓的盛意。下片用“遣冯唐”和“天狼”两个典故。“遣冯唐”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以此来承接下面的一个典故“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由于当时时政的不安,西夏屡屡侵犯,如天狼星一般。苏轼以此二则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夙愿,自己何时也能像冯唐一样受到重用,为国家、为人民除去天狼之星(西夏),包国家安定。这些典故的理解显然是理解整首词的关键。

三人生感慨

这一类诗词主要是作者用来表达对时光、人生的珍惜,对美好品质的赞美。教材中含有此主题的诗词如下几首:

1.苏轼的《浣溪沙》“休将白发唱黄鸡”化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听唱黄鸡与白日”句。在此诗中作者苏轼反用白居易的“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意思,出奇新意,用“休将白发唱黄鸡”来表达不应颓废对待时光流逝。以此来体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理解此典此意,对于苏轼的人格以及与白居易的区别必不可少。

2.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此诗运用两个典故,分别是“闻笛赋”、和“烂柯人”。“闻笛赋”源自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惨遭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刘禹锡以此典故来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烂柯人”(任P《述异记》)“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刘禹锡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同时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深沉的情感非典故难以传达。

四.思乡怀人

思乡怀人也是唐宋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它多写思乡念亲、羁旅之思等情感,常见意象有望月、登高等等。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先化用李白诗《把酒问月》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抛出自己对天宫向往,欲去一探究竟; 后又用唐传奇《周秦行纪》中诗云:“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进一步抛出自己对前往天宫的向往。这两个典故,一则体现了苏轼对自然宇宙的好奇,二则体现了他对人间现实的不满,欲前往天宫躲避俗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化用了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以及许浑《怀江南同志诗》:“惟应洞庭月,万里共婵娟”。以此来表达苏轼对人间离别的释然,化之前对人间世事的不满,到回归人间,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愁事。

五.爱情闺怨

闺怨诗词主要是描写男女爱慕之情或者抒发相思离别之苦。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首联写作者与其想见面的那个人相隔甚远,难以相见,后巧用“蓬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青鸟”(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二典故。《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 三危之山 ,三青鸟居之。”将蓬山喻为他想见之人所处之地,青鸟为他的信使,前往送去他的思恋,即喻作者的思恋之深,又喻相见之难。这样的表述,新雅可喜而又温婉曲折。

对教材中的典故作一些归纳分析,有利于理解其典故原意与作者作意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认识作者的技巧和用意,自然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 实施策略

童话,就是以现实生活为创作基础,从儿童的视角,借助夸张和想象等手段写人叙事的一种文学体裁,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但是,当前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一些老师都采用一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学效果难以实现。因此,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的文本特征选择恰当、科学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弱化真假判断,让学生读出趣味道理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大多还稚气未脱,还存在着很多天真烂漫的天性。在他们的认知里,深深地相信着童话故事中所描述的一切,如《灰姑娘》等故事,认为每一个童话故事都应该有美好的结局。因此,老师在进行小学低年级的童话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点破童话中的故事的虚构性,而是要将童话故事的真假性弱化,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引导学生读懂故事中的趣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学生对童话阅读的兴趣,进而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比如,在学习《北风与小鱼》这一童话故事时,老师可以抓住这一故事的特色,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如在课堂上选两个小学生站起来,分别扮演北风和小鱼这两个角色,然后根据自己对故事中这两个角色的理解,借助自己的动作和语言等将这两个角色表现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北风的得意和小鱼的坚强通过语言与肢体动作表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故事中这两个角色的理解,进而读懂其中的趣味。此外,老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这则童话故事中蕴含的做人要谦逊的道理,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学会为人处世之道,促进学生发展。

二、借助合作教学,让学生听出情感体验

合作教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调节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将其运用到小学童话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将童话演绎出来,在运用灵活形象的方式重现故事情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深意,同时能有效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比如,在学习《云雀的心愿》这篇童话作品时,老师可以开展课堂的互动活动,如编排课本剧或者话剧等。老师可以选一名更具有表演能力的学生扮演小云雀,自己扮演云雀,然后根据故事的发展情节开展表演,让学生在观看老师与同学的表演过程中,理解风沙、沙漠、河水、砍伐森林等残酷现状,让他们意识到森林对于地球和环境的重要性,对这篇童话故事的主旨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加深对童话故事蕴含的道理的理解,进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提高角色代入感,加强角色植入,在模拟情景中,凭借自己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将故事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塑造出来。这样,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深入故事情节中,体验其中的情感,从而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能力。

三、利用复述续写,让学生写出生活认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复述是其所要实现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复述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与掌握,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与思想内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能力。续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写作能力。因此,在童话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利用复述和续写这两种途径,不断深化学生对童话主题与思想的理解,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这一童话故事时,老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觉对故事进行复述,如“为什么乌鸦最开始听到狐狸的声音的时候,能够保持沉默,但是后面又张开口唱歌呢?”“狐狸是怎么骗到乌鸦嘴巴里的肉的?”等,让学生开始复述课文,同时老师要在学生复述时不断引导他们对狐狸的一些动作神情进行反复复述,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狐狸狡猾形象的理解。此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童话故事进行续写,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各方面素养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体验童话无限的魅力的同时,能够提高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学生在写话中积累经验,这是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教学策略。众所周知,低年级儿童的书面语言表达明显落后于口头表达。因此,低段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写话兴趣显得格外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自然地进行写话训练,打好作文的基础,我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学习词语,看图写话

词语是学生从识字到理解句、段、篇章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教师要帮助学生主动建构一定的词语积累,在理解词句时内心形成一个具体可感的语言环境,以使其更准确地理解、感悟词语的内涵,写话时能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

低年级语文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词串识字,并且都配有精美形象的插图。当学生通过图画认识了生字和事物后,就可以引导学生看图,用学过的词语写话,表现画面情境。如教学“寒流 大雪 北风 蜡梅 翠竹 苍松 蟒蛇 蚂蚁 刺猬 滑雪 溜冰 跳绳”时,可引导学生用这些词语描述一个温馨的、充满活力的冬天。

二、精读课文,模仿写话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童话、寓言和写景物的课文,语句优美,浅显易懂。这些典型句段和短文,是学生写话的最好范例,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十分必要,而且它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句子表达的意思,另一方面应注意让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和比较典型的句式,并学习仿写这些句子。如《云房子》里有这样一段话——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学生仿照句子,写出这样的话——天上的云彩真美呀,有的像小白兔那样甜甜地睡着,有的像大楼房那样高高地立着,有的像棉花糖那样静静地待着。

三、想象结尾,续编写话

生动有趣的童话、寓言和故事,留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利用课文结尾,可以让学生参与形象的再创造,进行思维训练和写话训练。如学完《青蛙看海》,问:小青蛙登上山顶后,它会看到什么?它会对松鼠说些什么?然后让学生上台讲一讲、演一演。直观演练拓展了思维,写话就水到渠成了。

四、理解诗歌,改编写话

小学低年级的诗歌都浅显易懂,在明白了诗歌意境之后,可以让学生按诗歌的意境并尽量加入自己的想象说一段话,然后把所说的话写下来。例如,在学完《锄禾》后,让学生想象农民伯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干什么,是怎么干的,干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最后以《农民伯伯真辛苦》为题写一段话。

五、利用生成,趁势写话

教学中有意义的生成或课堂上偶然发生的一些事情,如果能加以利用,不但不会干扰课堂,还能成为写话训练的绝佳时机。一次,一只麻雀突然闯入教室,看见学生好奇的眼神,我停止了讲课,和学生一起看着。当麻雀左冲右突终出了教室,学生的脸上也露出满意的笑容。等我在黑板上写下《麻雀飞进了教室》让学生当堂写话时,教室里沸腾了。

六、动手实践,体验写话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有许多动笔机会,我们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抓住机会,自觉地历练自己的写话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内和课外,我都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丰富生活,增长知识,积累写话材料。双休日,要求学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如折纸、洗袜子、洗碗、擦桌子、和妈妈一起买菜等。由于是亲身经历的,所以他们有话说,愿意说。

只有努力把写话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于不知不觉中学会写话,爱上写话,才能为第二、三学段的习作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第9篇

首先声明,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支招”范围仅限于考场作文。既然是考试,毋庸置疑,应该关注“评价标准”。有经验的教师在作文评分过程中,无论评分细则如何复杂,其评价仍旧大体围绕四个维度来进行:1.题意是否切合;2.内容是否充实;3.结构是否明晰;4.语言是否具有表现力。简单做个分析,不难发现,这四者当中,“切合题意”属于“立意”层面,与一个人的“见识”“见解”关联昀紧;“内容充实”属于“学养”层面,与一个人的“修养”“积累”关联紧密;而“语言表现力”昀难,属于“语感”,似乎是长期阅读中的“自然习得”。综合起来看,这三者都属于“内功”,非一日可以练就;而结构意识,我以为属于“招”,是一种技巧,往往通过训练,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选择由此入手。

再来看看现状。由于考试时间的限制,我们对于思维的惯性较为依赖,考生基本上是按照某种模式迅速地结构谋篇,那么,昀容易选择的就是一种单一的、直线型的结构:记叙文常见的就是顺序道来,平铺直叙;议论文常见的三段论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此一来文章往往波澜不惊,一马平川,这种“有一说一”的结构模式很难成为得分亮点。

虽然有些技巧的同学,会在单线结构中安排一些诸如“悬念”“起伏”“倒叙”之类的手法,一者较为常见,二者仍显单薄,所以我建议不妨试试“双线”的结构安排。这种结构往往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同时内容容量翻番,可能会产生1+1>2的艺术效果。

二、“两面兼写”――一首词的启发

课本里其实有不少“双线”的例子,如欧阳修的这首《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是一首常见的伤春伤别之作。上阕写“行人”,写人在旅途中那剪不断的离愁;下阕写“思妇”,写居高望远中的迷茫和孤苦。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拆开这个“1+1”的结构,单看上阙或者下阕,在诸多写离情的词作中都不算出色。本词的独特价值就在于结构上的“两面兼写”,从而在“行人”与“思妇”之间形成了一种“彼此观照”,让“相思”有了一个交流互感的过程,把“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淋漓呈现,从而产生出“>2”的效果来。

《求学•高分作文》2010年第12期37页的学生习作《渴望自由》就做到了“两面兼写”。从表现主题的角度看,如果单写“我”――一个学生对于学业压力的厌恶和反感,写自己向往成长的快乐,恐怕在立意层面只能算是个“及格”;如果单写金丝雀对于林间自由的向往,恐怕也只能是拾人牙慧。妙就妙在两个平淡的“1”叠加在一起,立刻产生出“>2”的效果来:“我”与金丝雀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不缺少爱,却唯独缺少自由”;而“我”这个受害者,“自己向往、渴望自由,却剥夺了别人的自由”,由此主题上得以掘进,文章的震撼力大大加强。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两面兼写,物我观照中,“我”去观察“金丝雀”属于常规视角;而通过“金丝雀”来展现“我”的生活,则属于以“物”观“我”,应该说,这一视角新颖别致,与“我”之视角平行展开,“两峰对峙,二水分流”,在文章结尾处自然汇合,别开生面。

三、“组合交织”――两个“小故事”与一个“大故事”

“两面兼写”侧重于不同视角的运用,它可以是“人我之间”的,也可以是“物我之间”的,当然还可以是“自我与自我的对话”,它的展开方式往往是“平行的”“对举的”。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设计思路,那就是“组合交织法”,即文章在同一叙述流程中设置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同时展开故事情节,也即在一个“大故事”里包含了两个“小故事”,这两个故事互相呼应,互相契合,互相生长,两线互相扭接、汇集、迭合,完成故事的叙述。下面我们结合《预约精彩》这篇命题作文来看看具体的运用:

预约精彩

我还是坚定地走了出来,回头看了看那依旧人山人海的拥挤长队,心里舒了一口气。

他们也许是在预约某种精彩,也许他们能预约到,但太怕错过这样的浪潮,也许只能随波,再精彩的风景,都统统沦为平庸。

因为精彩,不靠人云亦云地预约。找到自我,就预约下了最独特的精彩……

五月的天,刚刚八九点,太阳就已经不留余力地烘烤着大地。妈妈一边催促着我上车,一边重复着已经说了不下十遍的话:“再不快点就预约不成了!今天是最后一天,人一定是多得不得了,你想排队排到什么时候啊,看这太阳……”

“行啦知道了,不就是个讲座嘛,至于这么……”

“那可是教授啊,他传授的经验该有多宝贵啊,你看连预约都这么多天,机会多难得!”一路的红灯并没有打消她的兴致。

直到我们到了现场才知道,这预约的场景,一排排长队,人们顶着烈日不知疲倦。红色的横幅上印着“高考权威教授……讲座”,被热浪卷得软下了身体。

人们交头接耳不耐烦地抱怨,妈妈却一言不发看着人海,她轻声对我说,吃这些苦还是值得的。

我突然想起中考后的那个夏天,和朋友结伴去浙西峡谷的那个旅途……

汽车沿盘山公路向上颠簸地行使,导游算好了时间,提醒我们抓紧时间爬山,中午在山顶上有一场大型的民俗表演,十分精彩。

朋友很期待,一路走得很快,好不容易爬到了半山腰,我却已经支撑不住,去就近的凉亭里歇脚。可他不愿停留,随着人们纷纷起身更加着急。

“大家都走了,快走吧!”

而正盯着山腰上的芦草发呆的我怎么也不愿动身。约好再见面的时间地点,他终于及时地跟上了人们的步伐。刚刚高谈表演怎么怎么精彩的哄闹声一下子没了,随之是静谧山间,阳光和煦。

没想到一声雷响,雨点越落越大,我看见景区告示牌上的通知,说因天气原因表演取消。

我再次眺望山间,雨后的阳光照出一道绚丽的彩虹,我惊呆了。不后悔我的决定,我“预约”了属于我自己的精彩。

山的那头,预约好的精彩意外落幕。

山的这头,我目睹了山腰上绚烂无比的彩虹,见证了我的精彩。因为精彩,不靠人云亦云的预约,找到自我,就预约下了最独特的精彩……

回过神来,队伍已经缩短了一截。可是我还是毅然走出。向妈妈挥手的时候,我大声地说:“我不需要在这儿预约了。我在别处已经约好了!”

第10篇

“张华明摔跤了,是中午在教室里打汤的时候摔的。”

啊?是他!平时真没注意过他,感觉他干啥都盛气凌人、霸气十足的。经常把老师的话当耳旁风,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哪!不会太严重吧,他那么结实,应该没事的,谁没摔过几跤啊。

“摔得好重啊!膝盖上都摔破了呢!出了很多血!”

“都送去医院了!”

目击者添油加醋地形容着,“狗仔队”也不甘示弱地叙述着事情的进展。我忽然感到一阵痛心,毕竟,他是我的同学呀!但愿他不要真有什么事。议论纷纷中,陈老师脸色沉重地回来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空气也像凝固了一样。毕竟,“官方消息”是准确无误的。

那家伙果然伤得不轻,至少他下午的课是拉倒了。我暗暗为陈老师捏了把汗,她是班主任啊!想到陈老师一直待我不薄,总想为她做些什么,可我能做什么呢?约几个同学,带些水果什么的去医院看看他?好像跟他还没那份交情。只希望他没啥大问题,早点康复,好好吸取教训,今后别那么拽。陈老师也可以少担些责任。

其实,不许在教室、走廊追赶打闹学校早就规定了,注意个人安全也是陈老师反复并且是刚刚强调过的,然而湖南湘乡市育才中学踩踏事件的阴云还未散去,我们班又发生了这种令人痛心的事情,难得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遵守校纪校规是很有必要的,懂得谦让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它可以为我们处理和融洽好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但愿聂辰汐安然无恙,更希望陈老师风平浪静,最后也盼望我和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能多些关爱、多些宽容。

第11篇

一、创设民主教学氛围,保护创新幼芽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小学语文学习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教学要坚持教学的民主化,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承认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坚持以发展人为本,对学生中萌芽要加以呵护与保护。在课堂上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解放他们的手、脑、嘴巴和眼睛,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比如在教学《七色花》中我让学生发挥想像,如果你现在拥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么用?一个同学说:“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要让七色花帮我实现一个愿望,让我制造出一个能帮妈妈干家务的机器人。我以后上大学了离开了家,它就能帮妈妈干家务、聊天”。他的这个回答比起其它同学说的“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要让所有的病人恢复健康”……是多少与众不同,其它同学都笑起来,但我对他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说:“一定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一颗宽厚包容的心保护了这个孩子的创新欲望。同时,教师要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拓宽专业知识,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学会搞学科研究,由“匠气化”向“学者化”转变,做一个知识渊博,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现代优秀教师,鼓励创新,乐于创新,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使课堂变成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发现真理的平台。

二、培养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学习

“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教学教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对课文中儿狼和小羊的对话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灰狼的凶恶、蛮横无理和小羊的温顺。这样学生通过以上的实践操作,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自己动手做过才能真正的理解。”该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的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产生种种联想各想像,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三、指导学生设疑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曾说过:“为学者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故学生中学习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没有思维,没有创新。问题出自于怀疑,不怀疑就没有问题。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只有质疑才能求异,勇于创新。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工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在揭示寓意培养发散思维时,就可以指着画面问:“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兔子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让他的“邻居”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这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并用所深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在争辩过程中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如我在《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听后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争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通过教师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精神。

四、注重情境的开放性,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由于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创新思维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思维过程,它善于大量地、广泛地吸收外界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吸收新东西,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整合自己的思维成果。在教学中,我注重情境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创新余地。

又如在教学《初冬》时在大雾蒙蒙的清早带领学生出去观察雾中、雾后的美景,使学生对课文里的语句“像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太阳射出光芒来”等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充满深厚趣味性的同时,也自然地、感性地融入学生对本课思想内容的更深一层感悟,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从而理解并背诵课文就易如反掌。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学生了解了“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奇石的样子及课文的介绍方法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略写的其它奇石的名称,展开想像,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它们的形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要鼓励学生提出新设想,并且对自己的设想和主张阐述理由,作出验证。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相信通过实施创新教学策略,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会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也必将迎来语文教学的又一个艳阳天。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创新教学策略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为目的。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达不竭动力,创新的关健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可见“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的一个核心素质,必须从小培养,打好基础。小学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新性思想能力的人打下基础。在新课程改革中,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创新,现就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创新策略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民主教学氛围,保护创新幼芽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主要特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学生往往乐此不疲,并且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这是小学语文学习别需要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教学要坚持教学的民主化,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承认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坚持以发展人为本,对学生中萌芽要加以呵护与保护。在课堂上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解放他们的手、脑、嘴巴和眼睛,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比如在教学《七色花》中我让学生发挥想像,如果你现在拥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么用?一个同学说:“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要让七色花帮我实现一个愿望,让我制造出一个能帮妈妈干家务的机器人。我以后上大学了离开了家,它就能帮妈妈干家务、聊天”。他的这个回答比起其它同学说的“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要让所有的病人恢复健康”……是多少与众不同,其它同学都笑起来,但我对他的回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说:“一定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一颗宽厚包容的心保护了这个孩子的创新欲望。同时,教师要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拓宽专业知识,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学会搞学科研究,由“匠气化”向“学者化”转变,做一个知识渊博,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现代优秀教师,鼓励创新,乐于创新,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使课堂变成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发现真理的平台。

二、培养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学习

“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教学教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对课文中儿狼和小羊的对话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灰狼的凶恶、蛮横无理和小羊的温顺。这样学生通过以上的实践操作,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自己动手做过才能真正的理解。”该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的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产生种种联想各想像,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三、指导学生设疑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曾说过:“为学者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故学生中学习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没有思维,没有创新。问题出自于怀疑,不怀疑就没有问题。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只有质疑才能求异,勇于创新。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工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在揭示寓意培养发散思维时,就可以指着画面问:“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兔子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让他的“邻居”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这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并用所深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在争辩过程中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如我在《麻雀》一课作小结时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母爱的伟大。”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我听后笑着说:“你读得很认真,看来老师的概括不太准确。那么怎样说才确切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争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通过教师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精神。

四、注重情境的开放性,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由于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创新思维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思维过程,它善于大量地、广泛地吸收外界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吸收新东西,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整合自己的思维成果。在教学中,我注重情境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创新余地。

又如在教学《初冬》时在大雾蒙蒙的清早带领学生出去观察雾中、雾后的美景,使学生对课文里的语句“像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太阳射出光芒来”等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充满深厚趣味性的同时,也自然地、感性地融入学生对本课思想内容的更深一层感悟,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从而理解并背诵课文就易如反掌。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学生了解了“仙桃石”、“猴子观海”等奇石的样子及课文的介绍方法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略写的其它奇石的名称,展开想像,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它们的形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要鼓励学生提出新设想,并且对自己的设想和主张阐述理由,作出验证。

第12篇

关键词 韵味 诗眼 共鸣

* * *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痴,可解释为:无知,傻;疯癫;入迷。如果解释 为入迷的话,则对任何诗人都是适合的。任何诗人都要进入如醉如痴的境界,才能写好诗。作为鉴赏者来说, 都要深“解其中味”,才能读好诗,讲好诗。

据说目前有些中小学老师讲古诗,只停留在释词译句的阶段,有的则在后面附加一条政治思想教育的尾巴 ,语言枯燥,令人生厌。

怎样欣赏诗歌?怎样从事诗歌教学?关键在于品出诗的韵味来。要品出诗的韵味,就要做到(一)知人论 世,博学多闻;(二)不炒现饭,立足于新;(三)紧扣诗眼,咀嚼生味;(四)进入角色,引起共鸣。

(一)知人论世,博学多闻

教与学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老师积累的学识,必须大大超过讲课的内容,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因此不能满足于教学参考资料。平时要勤学苦练,多读一些典籍及文艺作品,还要懂点历史,懂点美学,提 高文化修养,丰富生活阅历,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目的。进而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等,这样才能 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如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只是简单地注译一下,就是:一根折断的戟埋在沙里,铁还没有完全锈蚀,我亲自拿起它来磨洗一番 ,认出是前朝赤壁的遗物。如果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孙刘联军就会失败,连二位乔夫人都会被曹操掳去,关 在铜雀台上,供其淫乐。这样枯燥的翻译,还有什么味道呢?要讲得生动有趣,就要这样讲析:

赤壁有六,(黄冈、汉阳、汉川、武昌、嘉鱼、蒲圻)历代文人习惯于将黄冈赤壁当成三国赤壁。一度贬 为黄州刺史的坡说的“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请朱日浚曰:“赤壁何须问出 处,东坡自是借山川”。也曾做过黄州刺史的杜牧也是借三国赤壁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而已。

发生在公元208年10月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了曹军。诗人从反面着笔:假如这次东风不给周郎 以方便的话,那么大乔小乔就必然被俘。孔明利用曹植《铜雀台赋》的“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将高楼间的两座桥(即复道)曲解为大乔和小乔。(桥通假为乔。此事见《三国演义》第44回。)《许彦周 诗话》曰:“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顾,只怕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 “(许彦周)讥杜牧《赤壁》诗,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孙策妇,小乔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 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变其词耳”。诗人必须用形象思维反映生活,才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耐人寻味 。

赵翼还批评此诗“不度时审势,徒作异论,以炫人耳”(《瓯北诗话》)。这种说法只是就史论史,而没 有联系杜牧其人,探讨其异论之所由发。杜牧有经时济世之才,而终生寄人篱下,为人幕僚或远守僻郡,“一 肚皮不合时宜”,所以特别强调东风的作用,乃暗喻自己知兵,而生不逢时,借史实以吐其胸中不平之气,即 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发出的“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这样的感叹,自负不凡,风格俊爽,体现了“雄姿英 发”的气概。

由上可见:这首诗只有二十八字,却涉及到天文(天气预报有东南风,而不是借东风),地理(身在黄冈 赤壁,而借三国赤壁以抒怀),历史、军事(赤壁之战),训诂学(桥通假为乔)和文学知识(包括三曹的文 坛掌故、小说《三国演义》,文艺理论中关于塑造人物形象不必坐实地名、史实,形象思维要以小见大,才能 耐人寻味等等)。可见要“解其中味”,非有渊博的学问不可。

做学问不要急功近利,有些年轻人只看了一个选注本就急于写论文,往往不全面不深刻,如果条件允许的 话,应先看选注本,后看全集,才能融会贯通。如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还。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如果孤立去看,难于理解其中含义。如果对照其受谗后写的《赠从弟》:“一朝辞病归江海,畴昔相知几 人在?前门出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才理解到《独坐敬亭山》乃愤世嫉俗之语。李白看透了世态炎凉 ,人情冷暖,这首诗用的拟人手法。似乎众鸟也浅薄无情,一见到李白,就全部高飞而去;似乎孤云也世故圆 滑,一见到李白,就悠然地飘飘而去。三四句偏从不独处写出“独”字的韵味:你们这些势利小人都远离我而 去吧!看来只有敬亭山是我的知音,它绝不会跑掉,我在看山,山也在看我,互不厌倦。辛弃疾的“我见青山 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贺新郎》)。也是点化这首诗的意境,都有睥睨世俗的无限感慨。

要解其中味还要读点历史。我听了一堂毕业班学生讲《卖炭翁》的课,讲课人是一个学习态度认真的三好 学生,她能大胆尝试,就应大力肯定。但那堂课讲的枯燥无味。这不能怪她,原因之一是她不了解历史,以致 未能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

讲这首诗应首先讲清题目下的自注:“苦宫市也”。宫,指宫廷。市,指买东西,名词作动词。据韩愈《 顺宗实录》第二卷,《通鉴》第235卷,《旧唐书》第十四卷,《张建封传》均载此事,是中唐以后皇帝对 人民财物的一种野蛮而残酷的掠夺。德宗贞元(785-805)末年,派宦官到市面上购买物品,宦官请几 百个狗腿子遍布热闹街坊,叫做“白望”。看到所需要的东西,就口称“宫市”,随便付一点报酬,强买强卖 ,公开掠夺。有些还索要门户钱(户口税)和脚钱。市民看到他们就关门逃避。这首诗就是反映这一弊政给人 民造成的痛苦和灾难。苦、意动,认为苦。即指受到宫市之害而感到痛苦。这首诗思想较进步,但也有局限性 ,未反映农民的反抗精神。据韩愈《顺宗实录》: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宦者称宫市取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内。农夫啼泣。以所得绢 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 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白居易(772-846)和韩愈(768-824)系同时代人,不会不知道此事,足见白居易是有意 这样写的。

如果了解上述历史,就能了解宫市的内涵。不然的话,学生还以为是流氓集团的个人行动,那就无法认清 封建社会的反动本质。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示子yù@①》)。我们也可以说:汝若欣赏诗,功夫在诗外 。因此,要提高对古诗的欣赏能力,首先就要勤学苦练,博学多闻,广泛阅读作品,读点历史,读点美学,提 高文化修养。如果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就只能是释词译句,索然寡味了。

(二)不炒现饭,立

足于新

鉴赏诗歌或从事诗歌教学,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内容新颖,切忌炒现饭,老一套。但要端正方向,既要 立足于新,又不能危言耸听。立足于新,首先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形势在发展,现在的教学对象变了,我们的 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有一股不断探索的精神,如果我们仍以陈旧的观点对学生 进行说教,势必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或逆反心理。

不但观念更新,知识也得更新。俗话说:“学无止境”。我们不能照本宣科地读教材,念讲稿,不能套用 一种刻板的公式和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放矢,灵活运用,切忌炒现饭,贵在创新意。

如《木兰诗》的教学,还像传统那样逐字逐句地讲解,学生肯定乏味,如果采取启发式教学,提一些引人 深思的问题,效果则大不一样。如问为什么写“唯闻女叹息”?为什么写木兰一再想念爹娘?这样写是否损害 了木兰的英雄形象?为什么用四句写买鞍马?这样是否犯复?为什么只用了六句写十年征战生活等等,通过师 生共同活动,学员回答,教师补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木兰诗》善于从矛盾斗争中刻划人物性格,其实写 出征前的叹息,才真实感人地表现了木兰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身份,写征途中思念父母,才能突出其爱祖国 、爱民族的进步思想战胜了狭隘的家庭观念。第一段写木兰问答用了十二句,第二段写买马用了四句,只有这 样铺叙,才能渲染在国家民族斗争尖锐时刻人物的紧张心情和激烈的战斗气氛。谢榛说:“若一言了问答,一 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而写十年征战只用了六句,这是因为繁简的标准 取决于与主题思想的关系如何。凡与主题思想关系紧密者则详写,关系少者则略写。这首诗的主题是歌颂木兰 代父从军的形象,而非写人物传记及战争经过,故详写其出征情况而略写其十年征战生活。

立足于新,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而进行的观念更新和知识更新,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更不是 为了赶时髦,凭一时之见,抓住某一片面理由,就作翻案文章,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传统文化,对传统评论一 概否定。如《孔雀东南飞》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这对夫妻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罪恶, 表达了追求男女婚姻自由的合理愿望。但汤斌先生的《<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与父系社会家庭结构形式的瓦解 》(《文学遗产》1989年第6期)却危言耸听、生搬硬套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用所谓俄狄普斯情结来分析 这个悲剧,认为焦母趁仲卿不在家的日子里逼儿媳通宵达旦地织布,是进行待。为了证实焦母有强烈的性 要求,就在年龄问题上作文章,推断焦母是一个中年寡妇,说焦母之所以排斥刘兰芝是由于“性嫉妒”,“当 儿媳进门之际……于是就化为极端嫉恨的心理”,等等。我认为这样的求新是不足为法的。

(三)紧扣诗眼,咀嚼生味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炼最传神最关键的一个字。

古诗词教学如何做到既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启迪,而又不失语文课的特点?关键在于区分语文课和政治课 的不同之处,前者是通过字、词、句的解释上升到篇章结构,即通过紧扣诗眼,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来感染 学生。如讲《卖炭翁》就应着重通过“把”、“称”、“jiǒng@②”、“叱”、“牵”、“驱”、“惜 ”,特别是“系”、“充”等诗眼来揭露宫使的强盗行径。

手把文书口称敕,

jiǒng@②车叱牛牵向北。

宫市掠夺人民财物根本用不着文书,一个“把”字说明他们只是虚张声势进行讹诈。宫廷在长安城北,炭 车歇在城南,宫使就大声吆喝(叱牛)着把牛车掉过头来(jiǒng@②车)牵向北边走。“jiǒng@ ②”、“叱”、“牵”写出了不容老翁分辩强行把牛赶走的横蛮无理的嚣张气焰。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牛车已被赶走,才腾出笔来写老翁的心理活动。一车炭要砍上万斤柴才烧得成,需要多少烟薰火燎?它凝 聚着老翁的多少心血和希望!而今已全付之东流!一个“驱”字,一个“惜”字,把老翁那种痛不欲生而无可 奈何的心情形象地刻划出来了。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系,打结;挂上也。说明宫使根本不讲道理,不讲价钱,强行把没有什么用处的库存货(二丈红绡一丈绫 )往牛角上一挂,就算作了炭的价线。诗人不发一句议论,就戛然而止。老人是怎样带着又饥又困的身子回去 的?他还能活得下去吗?这些问题全留给读者去思索,同时又不禁为老人的悲惨遭遇而潸然泪下,为宫使的罪 恶行径而切齿痛恨!

通过上例可见,讲透了诗眼,诗的韵味自然就出来了。足见政治思想教育不是游离于课文之外的一条附加 的尾巴,而是寓于教师声情并茂的对课文的理解剖析之中。

诗眼一般在什么地方呢?一般在动词上。因为动词能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矛盾斗争,最能体现诗的意境 ,所以鉴赏诗,首先要在动词上下功夫。

以动词作诗眼的脍灸人口者,比比皆是。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等等 ,举不胜举。

还有以副词作诗眼的。副词一般与动词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副词) 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每 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等。

还有不少是以形容词作诗眼的。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红楼梦》第4 8回香菱赞“直”字“圆”字用得好,“再找不到两个字来换这两个”。再如孟浩然尝于太学赋诗,以“微云 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诗句,使一座惊服。(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妙处也在于形容词“淡”用得极好, 魏庆之誉之为“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诗人玉屑》)。至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 )更是脍灸人口。有时还以介词为诗眼。如杜牧的《山行》诗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 诗的诗眼是介词“于”。于,比也,胜似也。为何比二月的花还要红?在神不在貌。因为它的火红,它的艳丽 ,是经过抗严寒、傲霜雪的结果。满山红叶,胜似春花,不但刻划了枫林的外在美,还刻划了它的内在美。杜 牧在一般人以为萧瑟的秋风中,有着独特的美的发现,表达了达观进取的生活态度。获得了高昂健康的审美情 趣和价值取向,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也还有以数词为诗眼的。如: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 未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之六)

郑谷改“数枝”为“一枝”,这个“一”字就是诗眼。因为“一枝”是最早开的梅花,意境更新,韵味更 浓。

(四)进入角色,引起共鸣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绝大部分都是抒情诗。有人认为诗学就是情学,认为诗是心灵的燃烧。所以古人读 诗或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古人称作诗曰“吟咏情性”(《诗·周南·关雎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磋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毛诗序》)。所以诗歌教学与鉴赏,不能只满足于释词译句 。读诗也好,讲诗也好,最重要的是自己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投入进去。如果冷冰冰地以旁观者的身 份来朗读、分析、讲解,就会索然寡味。老师的一颦一笑,语言声调,无不牵动学生的心弦,师生感情同频共 振,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朗读课文切忌无精打采,有气没力。要注意声音宏亮,抑扬顿挫,以高低快慢的不同声调,展现诗歌的意 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朗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结庐在人境》)时,要把 “悠然”二字拖长声调,体现陶潜那种悠然自得的心情,让学生理解陶潜那种蔑视官场寄情山水的高风亮节和 优美意境。

教师要以 无限深情朗读讲析歌颂祖国山河的诗篇,如王维的《山居秋溟》和李白的《望天门山》等诗篇, 给人以美的薰陶和精神上的愉悦,教师在一边朗读,一边讲解,同学也不约而同地齐声朗诵,引起强烈共鸣。 在这时,一种对祖国自然美的无限赞颂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要以无限深情歌颂历史上的仁人志士的豪情壮志 ,如对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为国牺牲精神,对杜甫的“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想” 的崇高品质,都倾注着无限景仰之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民族自豪感和积极进取精神 。

总之,在中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中,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点,教学效果一定会有大的提高,也能很好地给学生 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字库未存字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