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时间:2023-06-04 10:46: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历史教学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历史教学计划

第1篇

关键词:以生为本 初中历史教学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57-01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充分落实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理念,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以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为例,其便符合以生为本理念下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要求,但现行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仍较为滞后,很难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以以生为本理念为基点,探析德育内容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对改善教学效果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以生为本的相关概述

关于以生为本,从现代教育理念中,主要将其界定知识的学习者便为课堂的主体,并将这种主体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其中的主体便指为全体学生,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指引,发展学生个性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将这种理念融入历史教学中,主要提倡学生的内外双修,在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同时,还需将具体的德育内容固化为学生应有的品质,这样既可做到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也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1]。

2 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以生为本理念下,要求历史教学中充分融入德育内容,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教学质量共同提高的目标。然而现行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德育内容的融入更多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其应有的作用。部分教师在德育渗透中,往往将其作为教学计划一部分,而非将其具体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形式化极为严重。需注意的是德育渗透本身以学生作为主体,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若德育渗透的目标完全设定在完成教学任务方面,将与以生为本的理念完全背离。另外,现行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也存在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将历史教学停留在书面内容讲解上,即使有课外延伸内容,也多以历史知识为主,尽管可丰富学生历史文化知识,却使德育渗透被完全忽视。因此这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而单纯集中在历史书面知识上的情况,将无法实现德育渗透的真正目标[2]。

3 基于以生为本理念的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研究

3.1德育渗透针对性的强化

针对现行德育渗透中针对性缺失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重明确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落实新课标下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要求。将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透过历史现象在思想上有所觉悟,通过思想意识的改变以达到个人心态与行为得以优化的目标。因此,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根据历史教学内容,采取针对性的德育渗透方法。如关于中国近代史中的《》、《》以及其他条约等内容讲述过程中,教师可将其中的割地、赔款等行为与德育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丧权辱国之耻,有利于爱国思想的培养,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

3.2德育渗透的目标的明确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其侧重于将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作为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应正确认识德育渗透的基本目标,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完成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过程。同时,应注意在德育渗透目标指导下,对于引入的德育内容应保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许多历史内容中涵盖较多封建主义思想,容易对学生思想带来误导,所以教师需利用现代德育思想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才可帮助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转变。另外,德育渗透的目标与符合历史教学要求,很多教师为应付教学计划要求,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极为盲目,使德育渗透完全脱离历史教学内容,容易造成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不扎实,且德育渗透的效果也不明显。因此,教学中德育渗透应与历史教学保持统一,二者目标一致情况下才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

3.3德育渗透接轨生活实际

德育渗透的有效方式在于使历史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连接,其能够透过历史现象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一般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方式主要以生活实例的引入为主,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以及探索总结,可直接将最终得到的思想内容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例如,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相关影片的播放,如《》或《》等,完成影片观看后,再由学生通过网络或考察形式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包括现代圆明园的遗址以及被破坏前圆明园的景象,通过相应的讨论活动,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耻辱,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事实上,历史资料实质为生活的记录与写照,教师仅需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与历史事实进行关联,便可完成整个德育渗透的过程。而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还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都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符合以生为本的理念要求[3]。

4 结语

以生为本是现行初中各学科教学中需遵循的重要理念原则。以初中历史教学为典型代表,在落实以生为本理念中,主要要求做好德育渗透工作,正确认识以生为本的基本内涵,立足于现行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现状,注重使德育渗透针对性得以强化,确保德育渗透目标与历史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并做到德育渗透接轨生活实际,这样才可达到历史教学效果提升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爱芳.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如何以生为本[J].文理导航(上旬),2015,01:49.

第2篇

老师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不断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历史课进行探究性学习,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同时,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学环节精心设计,不断增加其艺术性。本文主要就初中历史教学的艺术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初中历史教学的艺术性教学的特点和途径,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

(1)初中历史教学以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运用知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以史为鉴,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历史课是一门综合学科,教学活动中学习重点的确定,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历史的教学活动,可以利用历史典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纠正学生学习思维上的偏差,进而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初中历史教学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新课程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以史为鉴,学习良好的待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以及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通过历史典故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挖掘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利用发展的眼光以及辩证的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艺术性的运用

(1)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老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例如,在讲解我国的改革开放时,就可以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例子进行分析。商鞅变法在当时受到多数人的支持,这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改革开放就如商鞅变法一样,是时展的必然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贴近社会和现实,同时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就可以使初中历史教学富有生命力。

(2)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结构的限制,历史学科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死记硬背的学科,根本就不需要进行思维性分析。老师要根据这一学习现实,注重把历史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以及纵贯古今的学科特点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强和启发性强的历史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自主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对学习任务和目标进行自主概括以及评价。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增强历史教学的效果。

(3)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热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性。这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勤于探究的同时,活跃自己的思维。例如,老师可以通过阅读以及演示和竞赛的方式进行历史人物的介绍,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和配合,并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这样,不仅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还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以及机械训练的僵硬的学习模式,让历史教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4)对学习情境进行创设,寓教于乐。历史的学习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这门学科的问题都有着固定的答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缺乏理论的思维以及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缺乏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历史内容进行丰富,讲述一些有趣的历史事件,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又或者是对于学生了解到的某一历史事件进行问题的设计,然后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分析,得出结论,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第3篇

一.初中历史与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全面型人才的教育方式,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和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等方面。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善于发现周围美好的事物和培养正确的劳动观。

2.初中历史的重要性。初中历史教学是学生接触历史的最早时期,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总结历史事件和借鉴其中教训的能力。但是一般来说,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积极性并不高,是因为传统的历史课堂无趣且乏味,没有将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体现出来。了解历史,有助于形成初中生的责任感和掌握政治、人文文化等知识,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解析,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

3.初中历史素质教育的作用。因初中历史多涉及的内容丰富,包含政治、军事、地理等多方面知识,所以有利于加强初中生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基本的文化素养。初中历史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借鉴历史事件总结出的经验来引导现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充分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在形成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现状。传统的历史教育很难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是通过与素质教育模式结合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素质教育的概念从提出到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分析、改善,终于在国内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使素质教育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足够的重视,有效的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2.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积极性。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不断地重复考试中的重点,老师一遍一遍的讲,学生一遍一遍的记,缺少课堂互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差。此外,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并不代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有学习和钻研历史的兴趣、是否能够独立思考,不被课本上和老师教授的知识所束缚。

(2)教师教学方式传统。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都是通过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来教学,很少用自己的观点来评价和点评历史事件和人物。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要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处于被动位置,不能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

(3)教学资源开发不够。一本历史书就想让初中学生了解历史,就凭教师的教课水准再高也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学科都注重实践,而历史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同时课堂播放历史影像资料、课外参观历史博物馆、阅读课外历史读物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就需要一所学校是否可以有能力开发这些教学资源。与此同时,也要将历史课本作为教学资源开发的主体,设计吸引学生、内容丰富的课本也是开发教学资源的重点。

三.提高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方法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第一步就是改变传统的师生地位,把以老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变为学生主动的请教知识。在学生与教师的观点不一样时,应该主动与老师辨析,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老师的固定观点。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2)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学和培养学习兴趣。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均不相同。再课堂上不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所教授的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3)优化历史教学方法。学历历史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的讲解,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合理的安排实践教学,如:情景教学、网络互动等。

第4篇

历史教学需要学生有相应理解能力,只有对历史内容形成一定感性认识,才能对复杂的历史知识形成体系化的见解。问题探究是一种带着问题去学习的教学方法,是通过设定问题,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体系。问题探究教学,实际上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制定教学计划,结合教学难点和重点,设置层级问题,设定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对学习知识的积累,结合有效的思索,从而获得知识与学习能力。同时,也逐渐养成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利用好这一方法,也需要注意问题设置、进程把控、教学反馈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问题探究教学的正确认知,从而教好初中历史。

二、问题探究教学的应用现状

自从教学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关于教学方法的调整都没有停止。问题探究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一经推出,就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这一教学思路在教学初期,取得了一定成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该教学方法保持一定兴趣。但经过一定时间检验,这一方法的问题和弊端就凸显出来,具体而言,其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解决能力。

在问题探究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此,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影响决定教学方法实效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以来,学生已经形成了以教师为重点的思维,当老师问学生,有没有什么问题时,多数学生都是没有,但实际上问题有很多。而这也是受另外一个因素影响,就是学生缺乏直接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胆量,学生寻找不到问题,就很难探究到初中历史的内容。同时,及时教师设置了一些问题,要学生来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学习,很多学生也很难去取得实效。由于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习惯,加上教师设置问题是从自身教学角度来设定,与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存在较大脱节。

(二)教师缺乏问题构造能力和体系化思维。

由于一些老师缺乏深度理解和思考,对教学的重点,认识不充分。因此,所设置的许多问题,都只是片面的从教学计划上来制定。而一些教师由于备课不认真,其设置的问题往往欠缺层级性。正是其对教学内容理解深刻度不够,因此当学生之间针对某一问题,有不同认知时,教师就很难给与有说服力的解释,缺乏强有力的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历史问题探究教学的优化策略

尽管这一教学法存在一定不足,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其仍旧是适应当前课堂教学学生为主这一教学趋势。因此,应该结合以往存在问题,适当调整,从而优化该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高效应用。

(一)构建让学生产生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发问。

首先,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层级问题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该教学方法实施的前提和主线就是要有合理的问题。只有学生敢于且能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合理的问题,才能做好探究教学。以往学生怕问题提出的不好,怕被笑话,要结合这些片面不自信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积极主动参与到初中历史学习上来。同时,教师也要掌握相应的提问技巧,能很好的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提出问题。通过营造好气氛,应用好技巧,实现学生会“问”。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研究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问题研究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重点。探究是一种习惯,一种精神,教师要通过结合问题,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去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潜能被有效激发,学生的能力大大提升。而问题探究教学,就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质的提升。

(三)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课堂进度把控力。

最后,课堂教学的效果是衡量教学方法合理与否的最重要标准。不管什么教学方法,能否达到教学目的,能否有效培养学生,这都是最关键的。如果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学生很难取得进步,那么这个教学方法,就必须做出调整和改变。针对以往问题探究研究法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作用发挥不足这问题,要加强教师对这一教学方法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必须做好课堂备课,对教学内容预留问题,同时当学生之间针对同一问题意见不统一时,教师需要给出明确的结论及依据。关于课堂教学进度,还要能够有效把控,不可任由学生讨论。

四、结语

第5篇

本学期在上两年的基础上,并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九年级中考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特制定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努力探索实践,彻底改变教育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及强化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的 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教学要面向全体与个体的发展,力求大面积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 教学目的、要求、任务:

初中历史,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初中历史,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初中历史,要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教学主要内容:

本学年学习的是世界史。另外主要的教学工作是迎接2011年中考,所以在上好世界史新课的同时做好中考复习工作。

四、 教学重点、难点

完成世界史的教学任务,做好应对中考的三轮复习。

五、 学生现状分析:

从上学年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所授学生,优生少,中等生和差生多,学生一遇到疑难问题解决不了。综合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发言积极,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就是个别学生手懒,不愿写,针对上面情况,本学期采取提优补差措施,提高优秀率是当前最主要的,使学生的成绩快速提高。

六、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先是要高质量的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合作学习;应用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上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学生自主展开学习,通过自己的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初中历史课堂中也在对这一模式进行着有益探索。历史教学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灵活性与发展性等特点,而学生在学习前对历史了解并不多,传统的独立学习模式为历史教学的展开增加了难度,因此师生之间与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显得十分必要。

一、影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

1.小组安排的合理性

实践经验发现,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有效展开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小组安排的合理性。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前提就是对学生进行分组,如果分组不够合理的话,学生的学习效率反而会因此下降。不合理的分组方法包括按照学号分组、按座位分组以及自由分组等。这种情况下,组内成员的水平可能差异不大,因此无法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任务。当历史教学展开后,学生可能将学习任务当做某一个人的任务,而不参与集体讨论,学习积极性并不高。

2.教学安排的有效性

历史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分组时应当明确分组教学的原因与意义,分组后应当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任务。很多教师进行分组教学的原因仅仅是学校有这样的要求,而并没有从自身的教学工作出发,致使教学中出现两种极端化的情景:一是教学工作的展开仍然按照原有的模式进行,导致合作学习的作用被湮没,并不能有效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展开;二是盲目地展开合作学习,找不到重点与关键,所有问题都通过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合作学习的展开极为死板,课程节奏拖沓,教学任务难以及时完成。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展开的有效途径

1.合理分组,奠定基础

分组的合理性是顺利展开合作学习的基础与前提。分组前教师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虑,保证组内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层,保证组间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同时每组人数不宜过多,避免出现分工问题。人数较少能够保证每个组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分工也是分组工作的一部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安排不同的分工。比如,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内的活动,记录员负责将讨论中提出的观点与看法进行记录,汇报员则需将小组内的讨论结果在班级内进行展示。明确的分工能够保证小组学习的有序展开。分工并不是固定的,而需定期轮换,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保证其发展的均衡性。

2.明确任务,把握关键

合作教学只是教学展开的一种方式。要想真正使这一教学方式发挥作用,教师需明确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的展开进行细致的规划。合作教学不能盲目地展开,一定要有计划,只有重难点问题才需进行小组讨论,一些仅需了解的知识点简单带过即可,以便节省课堂时间。例如,讲解“文明的起源”时,文明的定义以及文明对现代生活与生产的影响都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因此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生活实际出发找到文明的具体影响。另外,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将课本内容深化,让学生对知识与知识内在的情感有更为深刻的体会。例如,在讲授“祖国统一历史大潮”时,可让学生探讨对“”“”事件的看法。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小组的讨论,学生都意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分裂祖国的行径都是可耻的。这种形式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人都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而缺乏合作意识。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难免会有一定的叛逆情绪。为了保证合作学习的有序展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很重要的。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时,可设定对小组的评分标准,鼓励学生发挥所长,为了小组的一致目标而努力,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了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置魅力展示板,将表现最佳的小组以及组内表现最好、进步最大的学生的照片贴于展示板上,让学生能够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

4.创新形式,多样化教学

对学习形式进行创新是提高课堂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多样化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初中生在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同时也存在着叛逆、注意力缺乏等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讲解甲骨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小组查找甲骨文资料,然后进行小组比拼,看哪组认出的甲骨文数量多。再比如,讲述宋元文化时,可让每组分别搜集宋词与元曲,然后通过讨论分析其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看哪一组的结果更具代表性。同时对表现好的小组可适当予以奖励。

5.把握课堂节奏,调整教学思路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与思路。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从资料的收集、问题的讨论到结果的展示都基本上由学生自己完成。但如果对学生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很多学生可能会产生懈怠与消极的心理,认为小组学习与自己无关。为了保证课堂效率,教师应当对合作学习予以适当的指导,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首先,教学任务应当由教师提出,根据任务的情况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其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某些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最后,教师应当对分组学习活动进行监督,保证每一个人都参与到学习中,如果有学生懈怠或者影响到其他人,教师应当及时予以纠正,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6.评价多元化与科学化

以往的教学评价往往是以最终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由于合作学习形式的创新,评价方法也应当随之发生改变,成绩可作为最终评定的一个主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要求教师要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客观的评分,要看到每个人的进步。另外学生还要进行自评与互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看到他人的优缺点,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完善。由于初中历史课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十分必要。但应用这一模式的前提与基础是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并明确教学的内容与目标。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放置于主置,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推动课堂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晓宁.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2]干翊.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3(34).

第7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和谐课堂;学生

一、树立现代和谐教学观,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根本

构建和谐教学就必须从思想深处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习惯,树立现代和谐教学观,现代和谐教学观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着眼于全局,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是把教材和大纲作为备课、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是把知识点讲透彻。而和谐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在这种观念下的教学,就要求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面向全体,摒弃“以本为本”的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与“特殊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人成才。在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尽快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的效率。

2.了解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日益成熟,他们在思想和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应摒弃以往管理者的心态、命令式的语气,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以博大的胸怀、诚信的态度、灵活的方式,提高服务意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创设良好的民主氛围,使学生在和谐的教与学的环境中成长。这样既能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增进了解,将知识和观念融会贯通,更能使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树立互动合作的观念,缩短教与学的距离,实现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科素养,让学生多发言,由学生点评课堂、点评老师,教师从中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教法。这样不仅能缩短教与学的距离,也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的互动合作,实现教学相长。互动合作的观念还体现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通过学生的互助合作,培养其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自主获得新知识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

素质教育要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使学生在知识增长的同时,有意识地关注自身的人格、品行及成长状况。通过各种方式的教学活动陶冶其情操,涤荡其心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智慧和品行,使学生的智商与情商均衡发展。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打造和谐历史课堂的基础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里,教师在课堂上处于领导地位,学生是被领导者,全程由教师指挥,被动的学习。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适时地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协助者。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多关心些,多关注些。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予以关心和爱护,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其次,要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只有和学生进行交流,才能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通过交流我们教师可以找到自身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予以改进。

三、教材、教法和谐统一, 是打造和谐历史课堂的关键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载体。和谐的历史教学不但要求师生之间平等地对话,它更强调教师教的活动、学生学的活动和教材二者之间相互的和谐对话。

1.教师与教材的和谐统一

历史教材文本载体多是抽象化的符号,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显得枯燥乏味。对教材的分化组合,再开发利用,应是历史教师的当务之急。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教学计划与教学意图的具体执行者。优秀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能使讲述深入浅出,挥洒自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应将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传递给学生。这除了应掌握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教材烂熟于心,能深入其中,深入教材又能跳出教材,在一定高度上把握教材。

2.学生与教材的和谐统一

预习是学生对知识的第一印象,也是历史教学必要的准备性学习。要实现学生与教材和谐的统一,就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获得的新知与以往的认知进行连贯性思索,随着教师的讲述和分析,将疑难问题逐步解决,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加上课后的巩固提高,最终实现完全的统一。这种和谐统一的认知发展过程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规律。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和谐历史课堂的动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允分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好的成果。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构建和谐历史课堂,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呢?简单的照本宣科肯定是不行的,那样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烦的情绪。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一可将历史事实与现有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在评价功过时,可将班级中的某位同学平时的表现拿出来讨论下,让学生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其二创设教学情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新知识时,精心设计一段导语,既可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又可以导入本节课,导语设计要精练、简洁、有趣味。例如,讲解《繁荣的宋元文化》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资治通鉴》是怎样一部书吗?知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千古绝唱的出处吗?你们是否想走进意境悠远的宋词和“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世界去尽情领略宋元文化的风采呢?一下就把同学带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唤起学生兴奋愉悦的心情,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总之,构建和谐的初中历史课堂,要抓住学科特点、学生的特点,从教师自身出发,从学生角度出发,从教学方法手段着手,认真思考和学习,才能有效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实现和谐。

第8篇

由于多媒体的参与,使课堂教育信息的传播形式有新的变化。作为教师,怎样利用电教媒体传播教育信息,这就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计划,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即电教媒体怎么应用,应用其解决什么问题,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要想上好一堂多媒体课,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就必须认真设计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电教课更精确、更科学、更完善。但有不少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下面,我就谈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教师容易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历史教材中的某些内容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初中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加上历史课中重点、难点较多,有时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力。如果教师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可增强授课的生动感,又容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多媒体引入历史课,能更好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第一任教师”。多媒体为教师提供了新式有效的教学手段,还可创造新的教学环境,使“激趣”不再成为难题。农村的学生对多媒体有很大的好奇心,为了使其好奇心能够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使电子板书上的文字出现活泼的动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课件中运用了动画效果。

三、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能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信息化社会中,合作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计算机网络在沟通、交流方面具有直接、方便、快捷等特性,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这种特性,组织学生在因特网、局域网、校园网的硬环境下,进行讨论、咨询、协商,完成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延伸到校外并且随时随地进行。学生在这样一个没有围墙限制的网络空间里学习,可以从中体验到合作学习带来的丰硕成果,从而促进学生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四、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历史课程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说到底就是一种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而多媒体技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中心位置,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而多媒体技术正是学生由听讲者变成参与者的真正媒介。因为,多媒体技术将媒体策略与音频、视频、字符、叙述、游戏、地图和其他各种介质元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可由学生控制学习工具,学生可以得到某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全方位信息。每一项差导图符都可以使学生实现一种不同的功能。因此,无论学生选择哪一项,他们都能得到相应的知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采取的模式,然后重建自己的学习序列。这些序列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学到比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东西。信息量的扩大,以及对各种信息之间联系的了解与掌握,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信息内容互相渗透,在此基础上便会产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学习方法,这就是一种独立性和创造性。

五、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实施分层教学

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真正落实分层次教学。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可以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学生在掌握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各取所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继续自己的学习。历史教学在现代教学技术的帮助下,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需要、兴趣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孔夫子强调的“因材施教”在当代的教育中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六、多媒体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学习历史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地记忆一些历史知识,知道一些表面现象,而在于通过资料、证据和推理、形成综合、分析、运用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和批判意识,真正逐步使学生“懂得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解释各种历史现象”。这种能力的形成,仅靠薄薄的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为实现这个目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的信息,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维空间,为学生比较辨别、思维、综合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七、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强化对历史课教学的德育功能

第9篇

【关键词】时空意识;初中历史;教学培养

一、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意识的必要性

(一)新课标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初中生除了要对基本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常识充分的熟悉和了解,还必须能够识别和运用各类历史图表,具备良好的时空意识,学会在一定的时空下对历史有自己的认识。新课改之后的教材无论是在内容层面还是在知识的结构层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改变,不再简单的以历史发生的时间点作为课程章节的划分标准,而是以济、政治、社会、文化的为标准来划分教材的内容分布。这样的改变是学生在接受知识时能够将同一类型的历史结合起来理解记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能让学生主动的思考不同时空历史之间的联系和共同之处,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也要求我们的中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改变教学方式,不能一味的以时间线作为讲解历史的万金油,应该以促进学生的时空意识为手段,进行系统的历史教学。

(二)掌握历史知识体系的要求

历史与别的学科不一样,它不仅跟经济政治有着很大的联系,同一时空以及不同时空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就对学生的时空敏感度要求极高。按照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学生们只关心某一小段历史的发生和结果,死记硬背这一知识点,而不关心这段历史的缘由和它所带来的影响,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并没有深入了解历史,导致不能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缺乏时空意识,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一旦面对复杂广泛的历史知识,学生很难梳理其中的逻辑结构,常常遇到学习的瓶颈,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还有可能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在初中生历史学科的考试测验中,常常会出点时间地点人物这些相关信息,学生只有对这些知识点思维联系了如指掌,才能能轻松的解决问题。整个世界的历史宏观来看本就是一个整体,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着因果关系,不能把它们分开来学习。只有吸取历史的经验,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二、历史时空意识培养的建议方法

(一)把握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

小学时期是刚开始接受知识的阶段,属于被动的认识世界并形成基础的世界观的时期,而初中生此时的认知已经发展到了另一个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慢慢变强,逻辑思维能力也不断提升,不再是完全被动的学习。初中生拥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抽象化的教学方式反而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因此在初中生的历史教学上,我们首先是要引导学生自主的剖析历史,寻找历史的联系,这与时空意识的培养这一理念不谋而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根据这一特点来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结合现实生活来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讨论小组,让学生进行自由的交流互动,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其次,在课后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历史,并学习经验。

(二)合理利用教材的结构框架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础之一,是学习初中历史不可或缺的工具,只有对教材有充分的熟悉和见解,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了学习人物。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所带来的改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在内容的编排上更具逻辑性和严谨性,课前的导入环节和课后的思考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将整个历史时空串联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中应合理的运用这些教材细节,做好充分的讲授准备,上课前应作出完美的历史框架图,重视导入环节,课后要布置相关的小任务,让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内容的同时,加强对与这一章节有关的历史,为以后系统的历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局限于问题本身,而应该结合经济政治以及多方面的历史条件来分析。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些关键信息,不可盲目的死记硬背,而应该细心的进行归纳分类,并以这些碎片的信息作为基础,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形成完整的历史框架,树立起时空意识。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历史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20-1

笔者是一名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每当在课堂上要涉及课外知识或历史人物时,课堂下总是一片沉寂,煞是难堪。我们学生的知识面太窄了,几乎不知道中学课本以外的其他历史知识,这种学科知识功底显然不能适应新课标下的历史学习。因此,课外阅读是开启历史教学的又一把金钥匙。但可惜的是这把金钥匙却常常被遗弃在角落里,其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一、学生历史课外阅读现状调查

为了更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历史课外阅读的现状,笔者对本校近1000名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方面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果:

每天阅读时间:15分钟以下的约占82%,15分钟以上的约占18%;

每周内阅读量:极少阅读的约占40%;

阅读书籍范围:课内的读物约占72%,课外的读物约占28%;

课外读物种类:历史故事、小说类约占92%,历史文献类约占8%;

部分名著阅读情况:《岳飞传》、《三国演义》看过的约占8%,《汉武大帝》看过的约占5%,《史记》看过的几乎为0;

历史课外阅读缺乏原因:无兴趣的学生约占44%,没时间进行阅读的约占49%,其他原因的约占7%。

二、学生历史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反思

(一)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少

据调查数据统计:学生一周内阅读量极少的约占40%。每天阅读时间在15分钟以下的占82%。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量和时间都是少的可怜!反思此类现象,原因大致如下:

1.书源不足。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和藏书量的不足,各级的重视力度不够。许多农村初中由于经济原因,学校忙于房屋、教学设备等硬件的添置,而无力购置新的类似于图书的软件。有的学校根本没有组建图书室(馆),有的图书室仅被作为“摆设”而已。

2.家庭重视不够。农村学生的家长受自身认识的限制,对子女的课外阅读采取了一种相当敌视的态度。他们把学生看的课外书籍一律视为闲书,把学生观看有意义的影视节目视为是浪费时间,把学生进行历史课外活动视为不务正业。一句话,凡是“不用考的就不准读”。而学生大多数的课外阅读都应该是在家中进行的,如果学生的学习得不到家长的正确理解与支持,那么课外阅读是根本无法正常进行的。

3.被其他信息渠道抢占。多数农村初中生的家长忙于外出打工赚钱,致使家庭教育的管理出现真空状态。因而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不好的学生便会以电视、游戏作为自己在家休息的主要内容。

4.课业负担偏重,能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少。学生在校的课外时间(尤其是后进生)多数被老师“好心”的辅导和补课所挤占。而回到家则有一大堆的作业要完成,哪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5.年级越高历史课外阅读量越少。据调查,经常阅读历史课外书的学生,随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不同学段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频率和痴迷程度极不平衡。尤其是初三年级学生,学业负担尤为繁重,那些“主科”“大科”已把他们累的够呛,哪还会有时间理会历史课外阅读啊!

(二)学生历史课外阅读兴趣不浓

造成学生历史课外阅读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自身对历史课外阅读的兴趣低。据问卷中“是否有意坚持自觉地进行历史课外阅读”这一问题进行调查,给出否定回答的学生占68%,为了出历史手抄报和老师布置的作业而选择进行历史课外阅读的人占79%。

笔者反思这一问题的出现是有其主客观原因的:教师对教学工作不敢掉以轻心,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更谈不上引导课外阅读。另外,学生每天在课堂上要坐七八节课,每周要应付呆板繁多的考试,课外还要做大量的习题,课外阅读时间少之又少。而对于面临中考的学生来说,基本上就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了。除了必要的体育课外,他们都只能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不仅强占了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而且还扼杀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使得学生忽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轻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缺少必要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在调查中发现,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对如何有效地阅读历史课外读物这类问题大都未能很好作答。他们对历史课外书的阅读随意翻翻者居多。从教师和学校的角度来看,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意识日益强烈,他们也都在教学当中或多或少地围绕活动课开展了一些历史课外阅读活动。但更多的是,许多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处于放任状态。在他们的教学计划中,既没有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计划,也没有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活动。而对于指导学生怎样阅读,为学生创造阅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却是很少去关注和尝试。这导致学生的阅读活动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达到阅读所应有的功能。

第11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而我们作为中职校历史教师更要学做有心人,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教育机会,利用身边的人、事、物,使历史教学真正成为一门借古鉴今,长知识、增活力、练思维、积经验的教育学科。这就是课堂教学生活化。只有这样的历史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感悟历史,体验历史,从而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使历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由于中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导致了中职历史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学习无积极性,教学无活力,课堂气氛不活跃。因此作为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增强历史课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生活化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训练,素质得到提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备课关注生活,生活融入备课

1.备课要关注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活。作为教师首先要能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特性,弄清学生的兴趣点,注意学生的关注点,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例如,学生在观看《穆桂英传奇》电视剧后,经常会在课余谈论相关剧情,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点,进行合理的变通,给学生穿插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也解决了历史知识的传授。

2.备课要关注现实生活,融入现实生活。在备课时,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应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当前流行趋势,把现实生活中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引入课堂,从生活中提取有效信息,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历史兴趣盎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入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生活化。

二、注入乡土资料,增强课堂吸引力

实践证明,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能够想象的历史、了解的历史、感受的历史,是学生学习热情最大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历史,编写校本教材或乡土教材作为历史教学的补充。从本地区生活中学生能够直观感觉到的历史事件出发,或与之相联系,才能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兴趣,他们才会乐意接受。教师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发生在身边的史料,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挖掘历史的真实,让学生自己对历史材料领悟和思考后得出结论,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重新喜欢历史。如:讲到时,可以让学生调研当地抗日英雄汤曙红的事迹,通过调研学生真正知道了原来英雄就在我们身边。讲到西汉历史时,可以联系县城海西公园李广利的雕像展开教学。有条件地利用,有选择地利用乡土资源,我相信这对于以专业为主的中职学生是一条更好的教学思路。

三、打破常规,增加选修内容,激发兴趣

目前中职现行历史教材不仅编写体例陈旧,而且偏重于知识的识记。因而在教学中要学会打破原有教材体系,根据教学计划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把节约出来的课时,充分利用起来,开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选学、选修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吸引力。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我曾专门开设了《真假杨家将故事》、《你不知道的三国演义》等选修内容,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四、增设历史活动课,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历史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访问、参观,引导学生搜集本地名人事迹、名言、历史典故、风俗习惯等;探访本地古迹;举办板报成果展览、辩论会、编演历史短剧、小品、相声,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完成作业,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资料收集的能力、资料分析的能力及组织运用能力,开启了全新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历史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历史源于生活,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走向,更是中职校教学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现代中职历史教学中,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据,特别重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教材内容,运用现代媒体技术,结合生活、融入生活,让学生放开思想的野马,在历史和现实间往返运动,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并从中受益。我相信通过我们历史教师的不懈努力,历史教学会给中职生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收益和乐趣。

参考文献

[1] 齐健《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

[2] 刘志明《解读新形势下中职历史课的教与学》《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第8期

[3] 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4] 熊淑媛,《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增进高职思政课教学有效性――以广州为例》《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6卷第2期35

第12篇

一、明确的目标――开展有效教学的保障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新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才能达到目标,以及如何去评价教学效果。以历史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认真调查与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具体教学计划和详细的课时目标。以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来引导教学,是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保障。

二、正常的课堂秩序――有效课堂组织的前提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期,为创造良好的教学秩序,每一学期第一节课我都会引导学生制订和共同探讨有关历史课堂、作业和课堂笔记等方面的相关纪律规定。每位学生都是“立法委员”,并以匿名的方式,写出治理课堂的良策,由课代表和学习委员讨论整理,经全班同学举手表决并由三分之二以上人通过后实施。通过此举,学生既感受到了尊重与约束的力量,又培养了其民主平等、遵纪的意识和观念。以全体同学制订的规则治理课堂维护了正常的课堂秩序,为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课堂组织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参与课堂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我十分注重课堂导入策略的运用。如,在讲述《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一节时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在讲述《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一节时,播放《康熙大帝》电影的部分剪辑,由此引出康乾盛世;在讲述《统一国家的巩固》一节时,讲述汉武大帝的故事。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四、互动探讨――彰显课堂的魅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十分注重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精心设置情境,努力探索与运用灵活的教法和适用的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探究、交流与合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在讲述七年级下册第13课《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一课时,依据新课程标准整合教材,我采用了问题教学法,设置了几个问题:(1)目前,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呢?(2)那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3)在古代是否有外国侵略者曾侵略过台湾和我国其他区域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3~77页回答。(4)面对外国侵略者的侵略,中国人民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呢?(5)请列举抗击侵略的英雄事迹,并与同桌之间探讨英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列举,并共同探讨英雄的事迹对自身的影响和应该学习英雄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问题情景设置不但使学生掌握了课标要求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还发挥了历史科的功能,即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既启迪了智慧,又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从而彰显历史课堂的魅力。

五、精设课堂练习――使课堂有效性落到实处

课堂练习是保证和检验学生知识获取率的有效途径。每一节课我都会精选一些习题,在选做习题时,我都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提高,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

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注重对随堂练习答案做出适时的评析,并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习题解答技巧,训练学生迁移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