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6: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匆匆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主旨;语文素养;语用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要致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迁移文本的语言形式的表达实践,如构词方法、句子表达方法、某个段落的构段方式、文章的谋篇布局、文本里的某种描述手段等多种方式。很多教师已经深谙其道,不仅在备课时能有意识地设定迁移拓展的目标要求,还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迁移拓展经验,养成了迁移拓展的教学习惯,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奠定了语言形式训练的基础。
形式不再是秘密,核心内容如何聚焦,成为“语用训练”有效的关键。“拓展点不能随意选择,一般要以课文的主旨为依据”,而常识性课文和非常识性课文的主旨不同,拓展内容自然也应该有所区别。何为常识性课文呢?施茂枝教授在《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一书中阐述常识性课文为:“意在传播知识作为本质特征是判断常识性课文的依据或标准。”如《回声》《鲸》《只有一个地球》等用了较多说明方法的说明文,以及《美丽的小兴安岭》《颐和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等综合运用多种手法的小品文。反之,不以传播知识为本质特征,而以审美形象、人文内涵为目标的文章称为非常识性课文,语文课本中以此类文体居多。据此,常识性课文的语用训练内容应该指向“知识内涵”,而非常识性课文的语用训练内容则应该指向“审美内涵”。
一、常识性课文,语用内容指向“知识内涵”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认识文化价值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学习写作方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在有限的课堂上,对“语用训练点”的慎选、慎用,是“语用训练”有效的前提。非常识性课文以传播知识为本质特征,在语用内容的选择上,尤其需要每个一线教师细细斟酌。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内容上以宣传知识为主要写作意图,又充满童真童趣,兼具知识性、科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施茂枝教授《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有机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书中,本课设计的拓展点就选择在了解动物特点上,即将拓展的内容指向百科知识,将知识拓展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紧密结合。设计如下:
指导学生了解青蛙等其他动物冬眠的特点,并指导朗读后,出示小鸟、小猫、小猪、小鹿的脚印,进而训练表达,让学生把横线补完整,交流、评价、朗读。
师:小朋友,说说他们画的是什么吧。(预设:小鸟――小草,小猫――梅花,小猪――剪刀,小鹿――树叶)
出示――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又
。
小猫 ,小鸟 。
小鹿 ,小猪 。
不用颜料 ,几步 。
为什么没参加?他在 。
同样,施茂枝教授《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有机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书中,《小蜗牛》一课的教学设计将课文体式定位于介绍知识的常识性课文,在此主旨定位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碧绿碧绿”的意思和重叠方式,接着换词形容树叶颜色,添词形容白雪颜色,循序渐进地进行词语积累与运用。将认识小蜗牛爬行慢的特点和不同季节小树林的特点贯穿于“语用训练”的始终。指导朗读时同样不强调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心情,而强调读出蜗牛爬行速度慢的特点和不同季节树林的特点。如教学认识不同季节树林的颜色时,设计如下:
师:请注意这个词――“碧绿碧绿”。小蜗牛,你为什么要将“碧绿”重叠起来用?单用一个“碧绿”不行吗?(说明颜色很绿很绿)
……
师:哪只“小蜗牛”还能用你知道的词语形容看到的树叶的颜色?(金色、金黄)
师:哪个词也可以重叠起来,填在下面的空格里?
碧绿碧绿的树叶全变成了
的了。(出示)
……
师:“小蜗牛们”,大家知道能用知道的词语来形容雪的颜色吗?(预设:白白、雪白、洁白……)
师:这一次,小蜗牛看到地上盖着
雪。(出示)
再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设计,把“在语言实践中懂得骆驼的脚掌、驼峰、睫毛等在沙漠中的特殊作用,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作为教学目标之一。首先,将第三、第四自然段讲述小骆驼的沙漠旅行作为重点,质疑探究来了解沙漠恶劣的环境特点。其次,在第五自然段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骆驼妈妈怎样引导小骆驼轻松应对风沙,为下文感受小骆驼的自豪作铺垫。最后,让学生扮演小骆驼,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因为……”的句式练习说话。在学生练说过程中,相机引导学生运用课文语言,从脚掌、驼峰和睫毛几个方面说,这又是内化有关骆驼的知识的语言基础上的语言文字运用,彰显了语文的实践性特点,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同理,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一课的教学设计,在施茂枝教授《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有机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书,也彰显了异曲同工之妙。
二、非常识性课文,语用内容凸显“审美内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所谓阅读能力的核心就是理解能力;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也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将通过语言文字获得的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视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文字,借助语言文字获得文本所承载的信息,在此学习过程中思维由具体走向抽象,形成对课文内容的理性认识,也就是获得文本的思想内涵和内容精髓,这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方式之一。
非常识性课文不以传播知识为本质特征,而以审美形象、人文内涵为目标,毋庸置疑,正是要在学习中,落实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感知与理解。目前,各种教学设计中,不顾常识性与非常识性课文的辨析,一味重写法、轻人文的现象屡见不鲜。
如教学《匆匆》一课,单纯强调工具性,只注重语言形式就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仿写句子。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赵昭老师教学《匆匆》一课第三自然段时,采用先交流w会感受时间匆匆流逝,再用上句式联系生活实际说话的拓展迁移法。
师:“去的尽管去了……怎样地匆匆呢?”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第三自然段?
生:“洗手的时候……双眼前过去”让我觉得无论我们做什么,时间都会匆匆地划过。
这样,笔未落,情已发,为接下去语用训练的有声有色作好了铺垫。
师:这样的事也发生在你们身上吗?你们能用这样的句式“____的时候,日子从____过去,_____是匆匆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句话吗?
师: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的连成完整的一句话。我们来作一首小诗!
生: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上过去,岁月是匆匆的;
玩耍的时候,日子从嬉笑中过去,回音是匆匆的;
奋斗的时候,日子从汗水中过去,成长是匆匆的;
阅读的时候,日子从思考中过去,时间是匆匆的。
教师先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读懂句子的意思,用心感受句子蕴含的情感,实现理解“语言文字”向理解“形象、意义和思想”的转化。接着,让学生发现语言之“形”,品味语言表达的精妙,实现对本文语言形式的挖掘和把握。最后,内化表达之“法”,当学生体悟到语言形式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及如此表达的精妙所在后,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实现语用训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卡罗纳》一课,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高玉梅老师授课时,先引导学生体会卡罗纳的“痛”,巧妙安排如下:
“出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圈画出能感受到卡罗纳心情的语句,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的描写来体现他的心情。”
学生自主交流,抓住外貌、神态、心理、动作,谈体会。教师相机板书。初步感受写作手法的同时,体会卡罗纳悲痛的心情。
“PPT出示句子: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交流:这两句话从哪些方面写出卡罗纳的心情?”
通过交流进一步认识写作手法,并深入感受卡罗纳的悲痛的心情。最后,真切地走进卡罗纳悲痛心情,设计练笔如下:
“卡罗纳大哭,因为他想起了
。可是没有母亲,放学时, ;他参加考试时, ;他肚子饿时,
;他 时, 。”
三次交流,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表达的支架,让学生练说仿写,学习文本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描写的方法走进人物内心的方法。方法的习得是以理解文本内容,体会卡罗纳失母之痛为内容指向,不断地丰富情感认识,为下文教学他人对卡罗纳的关爱作情感渲染,也为彰显“爱”的主题做铺垫。
总之,教师若无正确的认识,不顾常识性课文与非常识性课文的文本区别。着力关注语用,忽视常识性课文中的常识性、科普性知识和非常识性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人文价值,不顾学生的阅读感受、生活体验,就会产生教学的偏颇。反之,教师能引导学生发现语言形式奥妙的同时,相机引导感悟文本,情感共鸣,语言训练就不再仅仅是冰冷的工具,而将承载更多温暖的有思想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感悟。
参考文献:
[1]施茂枝.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施茂枝.课例中的儿童本位理念――“有机教育”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刘仁增.可贵的坚守 可喜的突破――对两节《匆匆》的分析与深度思考[J].福建教育,2013(9).
[5]刘春平,叶润生.丰富想象 了解常识 发展语言――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J].福建教育,2010(1).
一、备课
许多教师外出听课前,基本上不关注听课的内容,只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也就是上课的教师),到了听课时间,拿上听课本匆匆而去,然后匆匆而回。由于手中没有教材,听天书的时候多,记执教者说的话多,思考的时候少,很难全面理解所听的课。回家后,听课本一丢,什么都丢到爪洼国去了。听课也要备课。在听课前,要清楚听课的内容,并找到相应的教材,认真解读,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然后找机会试上。如果所听不止一节课,至少应该选择一节课认真做好上述准备,其他的课尽可能熟悉教材。作为学校,更应该走好这一步。如果某次要派四位教师外出听课,可以让四位教师各准备一堂相应的课试教。四位教师都参与听课、议课,然后再外出听课。有了这样的准备,外出学课自然有效。
二、比课
在现场听课时,不能只是用耳听,用笔记,还得用头脑认真思考,特别要加强比对:他为何只选择这些教学内容?我为何选择了那些教学内容?他为何这样上?如果是我来上会怎样上?还有比这样上更好的办法吗?……由于听课前有了充足的“备课”准备,比对就不是空对空,而是实实在在。在比对中吸收、批判、反思、提高。有比较才有鉴别,边听边比对,会让我们的感受更真切,理解更深刻,收效更大。如果是多人听课,可在课后就上面的比对简单交流,彼此分享,收获就更丰。
三、仿课
仿课,就是模仿上课。倾听了别人的课,从中选择自己感受、理解最深的,自认为能够把握的课进行模仿。既然是模仿,就可照搬其教学设计,甚至课堂执教流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别人执教时潇洒自如,游刃有余,甚至笑声连连、掌声阵阵,自己执教时却可能处处受阻,死气沉沉。仿课的成功与失败从价值上来说都叫“成功”,评价的重点不应放在课是否模仿得成功上,而应放在对课的理解上,对教育思想、理念的理解上。尤其是在成功中深化认识,在失败中找出原因。很多学校规定,外出听课者回校后要上汇报课,这很好,能提升学课的效度,汇报课就可以是模仿课。
四、炼课
炼课,就是对听过的课进行再提炼,提炼出精华收录进自己大脑的“U盘”中。一是提炼感性的“精彩的瞬间”――碎片式的经典镜头,实录式的有如教学中要求学生积累的“好词佳句”。如听薛法根老师执教《唯一的听众》中这句话:“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他先让学生读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感悟“用沙沙的足音来反衬林子静”的妙处;接着让学生感悟叠词“沙沙”和“悠悠”……这一经典片段就作为“精彩的瞬间”储存到了我的大脑“U盘”中。如果一位教师的大脑“U盘”中有千百个这样的“精彩瞬间”,必然会引起质变。二是提炼理性的“看见的思想”――提炼出的一些理性的思考,也就是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如听黄国才老师执教“群文”“阅读简单议论文”,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带动《走遍天下书为侣》《滴水穿石的故事》,课堂上十分安静,但听课者分明能听到学生在深刻思维,我就提炼出一句话――“静听思维的声音”,并与时下的许多热闹的语文课作比对,对课堂的动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果是集体行动,可组织教师互相交流“精彩的瞬间”和“看见的思想”,并做好归纳整理,惠及全校教师。
认真唱好备课、比课、仿课、炼课四部曲,学课自当有效。这四部曲适合教师个体的学课,也适合学校学课的集体研修活动。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 实效性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127――01
实施新课程后,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多样了,师生互动丰富了。不少教师对音乐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课件设计新颖富有动感,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教学形式有唱、有听、有欣赏、有表演等等丰富多彩,教学效果相当不错,真正起到引领的作用。但是有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又是另一种现象:一是教师上课随意性强。二是学生上音乐课更是随意。针对上述两种不良现象,为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笔者以为要建立落实音乐课堂教学常规,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音乐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1 建立有效的课堂常规
良好的教学常规是教学有序进行的保证,没有规矩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进行有效学习的。夸美纽斯说:“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1.1 学生进教室的常规 学生带齐音乐课本或上课用的笔和乐器,要求学生做到不大声喧哗、不追跑,轻声坐到到自己的位置上。如果有音乐或歌曲在播放,让学生养成聆听着音乐或歌曲自然走到自己的坐位上安静等待上课。
1.2聆听音乐的常规
欣赏乐曲、聆听歌曲时要求学生做到安静,不讲话,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可以用想象、自我陶醉、以及用身体来表示,如闭着眼睛想象音乐、也可以摇晃身体有节奏地做动作或手舞足蹈,但一定要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1.3歌唱的常规
我们音乐教师都明确音乐教学的任务不是为了教学生会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如何更好地唱出歌曲的情感与美感。演唱时要求学生声音做到统一和谐,根据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唱出歌曲的感情。歌唱时思想集中、声音饱满、富有表情。
1.4表演的常规
音乐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我们音乐教师要抓住这样的时机对学生提出表演时的具体要求,明确表演的目的。要求学生表演时要有合作的精神,并紧紧抓住音乐的节奏、情绪进行表演。当学生表演结束时要进行适当的评价,使学生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
1.5乐器练习的常规
为了提高学生的音准、音乐兴趣,乐器进课堂是非常必要的。但许多同学在上课时就会随意拿出乐器吹奏,影响课堂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环境要求学生上课时乐器一律放在某地方(如自己的凳子下),练习时才能拿出米,练习时要注意姿势正确,聆听自己吹奏的声音,学生示范时认真聆听注意观察,结束时整理好乐器。
2 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仅有教学常规是不够的,它仅仅是为我们的教学有效实施提供了环境的保证。要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2.1 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学生的心理期望;
2.2 教学设计是否鲜活有创意,学生乐于参与;
2.3 教学设计能否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实践的冲动
有一位教师在歌曲教学《猫虎歌》时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这首歌曲特点适合下列哪组词语?活泼风趣庄重沉稳抒情缓慢。因为二年级的学生对“庄重沉稳”这些词语的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偏离了学生的实际,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有位教师让学生聆听《我们的田野》歌曲时,设计了二个问题:(1)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2)这首歌的旋律、歌词是怎样?第二个目标设计模棱两可,很难让学生回答。一节好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一定是与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心理可接受水平及期望值相符合的,离开了这一点,再好的设计也是没有意义的。在欣赏《加伏特舞曲》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个教学环节:教师穿上了美丽的小舞鞋,随着音乐的旋律轻盈快乐地跳着舞蹈,音乐的高低起伏表现得非常直观形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坚持以音乐为本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057-01
在最近的听课中,我发现大家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合理、比较周全、比较科学的,但在课堂上对一些环节的处理显得匆匆忙忙、蜻蜓点水、浮皮蹭痒。事实上,只要再迈上一小步,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四年级的《春联》一课上,学生学完课文第二自然段后,教师进行适度拓展,安排了一道连线题,将对联的上下联连起来。其目的是在检查学生对春联“讲究对仗,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的理解,应该说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十分妙的,既可以反馈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对联的特点,一举两得。遗憾的是教师只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连线,当有一位学生出现错误时,也未能很好地抓住这一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而是由另一个学生说出正确答案,这个环节就草草收场了。
深思熟虑,如果再迈上一步就更好了。无论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教师都应该让学生说说他的思考过程,这样连线的依据,很显然这比怎么连线更重要。我们关注连线的结果,但我们更要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因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才是他们强化理解、内化知识、巩固知识的过程。尤其是当那名学生连错了,不要急于让他订正,也不要急于请其他同学帮助,应该让他反复读一读自己连的句子,他立刻就会发现并不对仗,缺少声律美。如果他能自己发现错误,又能自己改正错误,这样的教学对他、对全班同学来说都是刻骨铭心、意义非凡的。
还是在这节课上,教师最后安排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对联,这一环节的设计也是不错的,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但课堂上教师只是让学生读了一下收集的对联就匆匆结束了。几乎没有任何效果,也不会给学生留下任何印象。
其实这个环节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从课前收集的众多对联中挑选出一则认真研究,重点介绍,可以谈谈对春联的理解,可以谈谈长辈贴春联的寓意,还可以谈谈春联的对仗、声律美……这样的拓展才是与文本的紧密结合,才不会流于形式,效果也不言而喻。
再如六年级的《小草和大树》一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2―4小节进行阅读感悟。学生默读静思后很快找出了几个关键的语句,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了几遍,紧接着出示了一道填空题,检查学生对这几个句子有没有能真正理解。整个教学环节少迈了一步,当学生找出那几个句子后,应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感受,这才叫阅读感悟。感悟,感悟,有感有悟,仅仅让学生感知了,不让学生谈谈他的所悟,这样的教学缺少深度和广度。
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学又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求真和创新都是为了教学的有效,我们要善于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巧妙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培养最佳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最优发展。
一、反思的现状
1、理解有偏颇――面面俱到、笼统空泛。一些教学反思的指向过于泛化,从教学目标到教学方法、从教学资源到教学步骤、从导入到小结等等诸多内容和环节无不包括其中,这样的教学反思看似认识全面,实则浅尝辄止,针对性和实效性差。有些教师在每篇教学反思中都要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和今后改进之处等,好像不这样就不足以体现自己的深刻。归根结底,找不到教学反思中的“反思点”。没有“反”观的视角,“思”的成分自然严重不足,原本是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教学反思,却沦落为教学记录。
2、方式较单一――分散零碎、系统性差。从大部分教师教学反思来看,许多内容没有加以梳理,大都是些零碎的感觉,逻辑性和系统性差。许多教师只是临时抓着什么主题就写什么主题,很少对同一个教学问题进行持续的和反复的思考,经常是由此及彼不相关联。一个学期下来,究竟对多少个或多少类问题进行了反思,自己也说不清楚。有些教师把教学反思看做是一种个人行为,总是自己一个人想,一个人写,往往受到自身思维的局限,在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没有专家的指导,同行的交流和沟通,学习不到别人的经验,只是一味地孤军奋战,苦思冥想,结果却事倍功半。
3、认识不到位――被动应付、敷衍了事。提到教学反思,有的教师会说,我们成天忙于上课,批改作业,处理班级事务,学校下达的诸多任务,甚至加班加点,每天都感觉筋疲力尽,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反思,被迫“为反思而反思”,不得已而“思”之,不过是临时想想、随便写写、摆摆样子及走走过场而已,匆匆下笔,草草完成。有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盲目自信,不愿意对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思考,所写的教学反思只是应景之作,运用自己多年习以为常的“套路”,来应付那薄薄的课本知识,不但轻松,而且无风险,哪来反思?
4、能力稍不足――偏重描述、缺乏思考。有些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像记流水账一般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重复,用大量的笔墨描述教具的使用、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表现等,却鲜见他们对教学事件或教学行为进行解释和论证。有的教师在教学反思中罗列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却没有对教学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更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有些教师因理论知识缺乏,站在理论的高度来分析具体事例的能力不强,对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也往往不够透彻,更谈不上从多角度、多维度来反观自我。
二、如何有效反思
1、理论解读中反思。理论知识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的作用,教师在实践中往往发现不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表现出困惑的状态。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有助于教师真正理解教学的意义,启迪自己的思想,增强自己的理性智慧,改进教学实践。
2、记载积累中反思。教师可以通过撰写课堂观察、课后小结,教学反思札记、教育教学随笔、教学日记、研究案例和教学博客等,随时将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认识与感受,或者教学行动研究过程中反思的心路、结果和心得,用文本的形式予以记录和表达,是促进教学反思水平提高的积极有效的手段。
3、对话中反思。为了促进教学反思、提高教学反思的成效,可以开展教师间合作式的相互评课、批判性的对话、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公开课、与专家对话的咨询活动、教学研讨活动等。通过合作反思,将自己对某一教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展现给同事或专家,通过这种教学交流,可以使教师的思维清晰,来自交谈对象的反馈会激起教师更深入的思考自己的教学,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备课中反思。自我说课,即自己对自己说课,要求自己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叙述教学设计中的思维过程,使自己内部思维活动充分地暴露出来。不断地反问自己:教学设计是否充分体现教学目标,是否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如何更好地突破难点,在教学设计上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等。这样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对教学设计进行必要完善,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系统,从而使教学设计达到最优化,这也是教学前反思的重要途径。
5、反馈中反思。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能够帮助教师建立教学要求与学生所关心的事情之间的关系;研究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可以让教师提防那些由自身教学行为所导致的问题和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
6、再现中反思。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也逐步走入教师的反思活动当中,为教师的反思插上翅膀。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录象,课后观看有助于提高教学技能,改善教学行为。在录像反思时教师要仔细观察,记录清晰准确。这一环节重点做好教师自我评价和听课人员评价,评价教学中所应用的教学技能和策略以及理论依据。
备课是个“藏宝库”,它诱惑着教师强烈的寻宝欲望,它隐藏着高效教学的全部秘密。“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功在课前,效在课上。”一辈子,一堂课;一张纸,一支笔;一生辛劳,一生热爱。苦也备课,乐也备课;败也备课,成也备课。
一、备课的误区
笔者对学校教师备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归纳起来表现为:
1.时间仓促。教师在一天中,十分忙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管理学生、应对检查等,再加上教师对作业批改“情有独钟”———没有寻求作业批改的最好办法,占去了课余大部分时间。在剩下的时间里,教师考虑备课,而备课时,研读课标需要时间,钻研教材需要时间,了解学生需要时间,编写教案需要时间等。教师经常是备课时间少,课前准备不足,匆匆忙忙进教室。长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课前准备差,上课效率低,作业批改繁,学生辅导多。
2.方法老套。这类教师不是态度有问题,而是思维僵化,理念滞后。备课除了弄清教学内容外,就只考虑自己怎么讲。把教案的表述变成自己讲课的过程。必然导致课堂教学中重教轻学,重讲轻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死记硬背轻强化理解,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操作。我听了一堂化学课,这位教师从进课堂开始,匀速地一讲到底。下课时,我问她:“几乎三分之一的学生没认真听课,你为什么还讲个不停,你是怎么想的呢?”她的回答让我感到格外惊奇:“我教案上写了那么多,不讲完,我觉得对不起学生。”这类教师应彻底洗脑。
3.浮于表面。这类教师还有相当的市场。表面上在认真备课,认真写教案,但就是年复一年,不思进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少整合教材的能力,只知道教教材,不知道用教材教,教师成了教材的奴隶;二是缺少教学设计的能力,只知道教什么,不知道怎么教,备课不知道以学定教,先备学法,再备教法;三是缺少创新能力,迷信教材,迷信专家,不善于思考,循规蹈矩,不勇于实践和挑战自我。这类教师应用心备课,超越自我。
4.备教脱钩。这类教师形成了照抄照搬的坏习惯。它的危害性远大于当年湘西照栽“双季稻”。备课时,没有自己的思维,没有自己的见解。名家资料一拿来,照抄不误;电脑网页一打开,照下不误。形式上,备了课,有教案;实质上,进课堂,乱阵脚。这种备教脱钩的现象,既害自己,又害学生。
5.课后补备。教师课前根本没有备课,但为了应付检查,课后匆忙地补抄教案,这确属无奈之举,有悖备课的初衷,简直贻笑教堂!这种行为,仿佛高楼大厦已建成,再作图纸设计,楼房不垮乎?又仿佛战争已结束,再作战争方案,战争不败乎?
二、备课的要求
迁陵学校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指出了具体的方法。
1.备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把握课标和教材的内容。课标是教学的导向,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所以,在备教学内容时应抓住四点:一是新知识点———本课要学习和研究的;二是新知识联系点———学习和研究新知识点时与哪些已有的旧知识有紧密联系;三是兴奋点———学生在学习哪个知识点时感到兴奋和产生兴趣;四是创新点———通过本课学习、讨论、质疑,培养学生求异、创新思维,并且应用所学知识,勇于实践活动。
2.备目标。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必须目标清晰,重点突出。备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道德与价值观。在教学中,必须明确使学生学习什么和解决什么。具体说来:一是弄懂什么———理论、原理、定理、法则、公式和规律等;二是学会什么———技能和技巧;三是发展什么———智力和能力;四是培养什么———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形成什么———思想和价值观。
3.备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主体作用。教师教什么当然重要,但学生想什么更重要。不少教师精心备课,认真编写教案,认真进行课堂教学,但就是效果不好,关键是备学生出了问题。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既要潜心钻研教材,又要全面了解学生。一是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背景;二是了解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三是了解学生之间有哪些差异;四是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的过程中产生哪些困难和障碍;五是分析学生期望教师怎么教最好。
4.备教法。备教法,就是思考怎么教的问题。怎么教最容易达成教学目标,最容易突出教学重点,最容易突破教学难点。要定教法,必须先知学法,要以学定教。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法没有最好,只有更优。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规律,尊重学科知识的规律,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利于信息的反馈和补偿,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备时间。一节课的时间太珍贵了,教师稍不注意,时间便匆匆溜过。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对教学时间作预设,把40分钟时间合理地分配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去,树立时间观念,追求高效教学。
6.备作业。一堂课中,教师应将“复习性作业(过渡)、巩固性作业和创新性作业”有机结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注意五点:一是为教学目的服务;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三是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能力;四是内容上具有系统性、多样性和代表性;五是题目设计由浅入深,梯度分明。
7.备教具。在课堂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必须采用辅助手段,利用教具,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备课时教师应做充分的准备,要熟悉教具的性能、特点及演示方法,做好功能检查和实验性演示。有必要时,还要自制教具。
关键词:课堂;教学技能;探索;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119-01
一个数学教师,尤其是新老师,怎样吸引学生,怎样启发学生,怎样提问学生,怎样探究,怎样巩固,怎样结束,都是非常基本的常用的课堂教学技能。
一、怎样吸引学生
吸引学生的主要方式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字:联系、挑战、变化、魅力。所谓联系,是指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的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使教学内容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有意义的,是与其已有经验和知识有联系的。挑战,自然是指教学任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平庸拖沓的教学安排不可能吸引学生,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到学习充实,收获大[1]。变化,是教师在学生注意力涣散或情绪低落时,改变教学的形式、讲授的语速语调等,重新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教学中来的手段,比如,上课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穿插多种教学任务,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等,最后一种吸引学生的方式是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怎样启发学生
启发学生的关键有以下几个字:定向、架桥、含蓄、揭晓。美国匹兹堡大学有一本用于师资培训的教学案例中,搜集了这样一个案例。这堂课的内容是探究各种集中量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的定义[2]。两个执教教师准备用建构主义的思想,不直接教给学生这些定义,而是给每个学生小组写一组数据并标明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是多少的卡片,让学生自己通过制作图表、归纳、再用其他卡片检验的方法。得出这几个量的定义。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基本相同,课一开始,教师用了约5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讨论什么“发现”,怎样发现数学。然后教师出示一张卡片的样张,告诉学生每一组都会得到这样的一张卡片,要求学生做两件事:先用方格纸画出每一组数据,写下自己的发现,写下这四个概念的定义或者有根据的猜测。然后,教师再次提醒学生寻找线索和模式。可是,课上最初的几分钟都出现了学生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情况,这恐怕和两位教师都没有做好“定向”就匆匆进入探究活动有关。明确任务以后便可以进入探究,但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会难住学生,所以,教师课前要为架桥铺设路作好准备,教师又了解在探究的问题与学生的现实之间存在多少差距,考虑设计哪些问题或哪些活动能够化解困难,怎样创设问题情景,怎样问问题可以含蓄地启发学生。
这里要特别强调含蓄地架桥,最好是通过引导学生先从某些活动,解决某些比较容易着手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比如,利用实物、模型、实例、示意图等直观化手段启发学生从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活动中得到结论,形成思路。
三、怎样提问学生
对所提问题的设计是提问质量的关键。一个新知识刚学完,为了达到及时反馈和强化的目的,教师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尤其在一些较好的班级和学习内容有相当难度的课,大部分的课堂提问对学生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甚至热烈的讨论和争辩,学生会觉得问题问的比较有深度,教师也能够比较准确的反馈。
设问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如何思考,所以,教师提的问题应该明确易懂,如果需要,可以将一个大问题改成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若干个小问题。所提的绝大多数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发问后教师要适当停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对学生的回答要认真倾听,予以中肯和明确的评价。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必须尽快辩明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
四、怎样探究
组织学生探究之前,教师必须经过探究,思想过概念的本质是什么,学生的现实和数学现实中有哪些与本质类似或有联系;也推导过公式和定理,对哪些思路走不通,哪些思路能走通但是麻烦,哪些是捷径且胸有成竹。
组织学生探究时,教师要控制时间,掌握各环节的节奏。开始可慢些,保证每位同学都明确探究的问题,之后,再进入真正的探究,否则,匆匆忙忙,不是有同学没有审清题意走错方向,就是有同学在别人起步的时候已掉队了。当学生集体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的探究经验很有借鉴作用,教师可以用直观的教具、图象或精辟的语言等做有针对性的启发;当学生探究误入歧途的时候,教师可以点一下为什么行不通,然后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思路;当学生探究的思路可以但烦琐的时候,教师应及时肯定,指出更优的方法,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探究完毕,教师要组织学生反思回顾探究的过程,总结学过的探究思路,成功的思路和不成功的地方。
五、怎样巩固
巩固和强化知识的方法主要是加强记忆和反思。首先应利用记忆规律,无论在新知识的探究阶段,还是在巩固和强化阶段,教师都应该设法帮助学生记忆,减少遗忘。巩固的第二个方法是反思。将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使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成为待学知识的生长点。当学生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教师用带领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再组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综合理解,降低知识的记忆量,促进记忆。
六、怎样结束
尽管有时因为没有控制好教学节奏,教师不得不草草收场,但其实这一阶段仍然是一堂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归纳和小结,再突出重点内容,提醒学生要注意或避免的错误,赞扬在课上表现突出的学生和他们的思想方法,起到回顾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将学习适当引申,开阔学生的眼界,也可以利用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带出下节课的内容,埋下伏笔。
参考文献
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脚踏实地工作作风,有条不紊的教学思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马克思曾说,科学之路是一条崎岖的曲折的山路,不是平坦的大道,唯有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可以说,人的成长需要一个环境,学校举行的这项“骨干教师帮扶结对”活动的确给了我们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时间匆匆,回顾这一学期,虽然是忙碌的,但也是收获的,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
一、理论学习方面:
在孔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翻阅一些理论书籍,学习教育教学发展方面的也有现在数学教学研究的现状方面的理论。这些最新信息和理论指导了我教学实践,也使我在短期内对领会新《纲要》精神和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扎实的理论储备,为教学实践开辟了一条捷径。
二、教学研究方面:
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我充分利用机会不断地补充自己的“营养”。这一学期来我们也有较多的机会参加观摩教学活动,孔老师给我答疑解难,与我交流如何更好的将理论结合实践。孔老师的为人处世、经验心得和她的踏实、热情与真诚,常常让我在感动之余,获得更多的学习、工作动力,使自己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记得5月中旬,我在学校上一堂数学研讨论课,孔老师给了我许多的鼓励,使我不断调整心态,静心思索教学设计,并多次与她探讨教学活动的重点、难点,她总会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和我分析。我想那次研讨课的成功展示是与孔老师给予我的帮助与鼓励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不断积极学习新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也总是主动地虚心地向孔老师请教,努力工作、积极创新,不断努力地提高自己。在与孔老师共同备课的同时,我也主动主动听课,做好听课记录,及时写好了学习笔记和一些学习论文和杂记。通过不断的学习观摩,我不仅仅学习到了有经验老师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且还深深感受到有很多东西是需要交流积累的,在数学教学中,我还需要继续努力,尽快成长起来。尤其是低年段的孩子,他们好动,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等特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则根据这些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相互学习,并将定下一个更高的学习目标,争取在实践中使课堂教学得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堂 真实 快乐 智慧 开放
一、真实,让数学课堂走向永恒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和发展的过程,由于学生的种种差异,学生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而时下有些公开课太过“顺利”,学生的发言太过“精彩”,让听课的老师惊讶学生的发言居然能这么出色、到位,也感慨自己的学生怎么悬殊这么大。透过这些“顺利”和“精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精心铺垫的亮点,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反复的演练。这些“作秀”的课,呈现的是精彩的学习结果,可又能给学生带来些什么呢?
数学课堂应还以真实,也许有些粗糙,但却是朴实的,鲜活的。
尽管会出现错误,但这些真实的错误,往往使课堂意趣横生、思维驰骋。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收获着的是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提升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快乐,让数学课堂走向幸福
“我的学生快乐吗 ?我的课堂幸福吗?”我常常自问着。你看到你的学生被题海压得向你露出哀怨的目光时,你会觉得他们胸膛里跳动着幸福的火焰吗?当你的学生的思想被你来个五花大绑时而感到无所适从时,你会觉得他们眼睛内充满着喜悦吗?当你在讲台前无所顾忌地“河东狮吼”、大发而使他们乖乖就范时,你会觉得他们每一个毛孔中都浸润着兴奋吗?
我们何必将那简单而一目了然的问题硬生生地分析得高深莫测、云里雾里;何必再巧妙布置,引诱学生跳进自己早已设计好的“陷阱”呢;何必再环环相扣,咄咄相逼……
幸福的课堂飘满自由呼吸的空气,洋溢着人文的光辉和理性的阳光,教师轻松,学生也轻松!学生精神自由,没有压抑,当肯定自己时感到一份满意,当悦纳他人时感到一份快意,当灵感迸发时,心中泛出一份得意。轻松的课堂,学生不再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去“揣摩”教师的想法;轻松的课堂,学生不再唯师是从,成为没有思想的“克隆”人;轻松的课堂,学生能自由“放牧”独立的思想,一个个活蹦乱跳的想法触手可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必将产生思与思、情与情、心与心的碰撞,从而引领学生共度激情四射的课堂之旅,享受着生命的成长。
三、智慧,让数学课堂走向精彩
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它极具独创性。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并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从而使课堂教学闪动灵性之光、智慧之火。
“你的学生智慧吗?”如果我们只传授“知”,只能犹如让人看到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只能称作完成教学任务。许多学生可能很聪明,但他们缺少悟性;也许他们脑袋中可能装满了知识,但他们缺少灵性!如果在课堂中保持了“智”,就能让学生从一块石头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发现灵魂。
智慧的课堂,学生能主宰自己,能与老师平等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智慧的课堂,学生能对传统的看法和权威的定论进行大胆的颠覆和解构,有思想的飞翔和生命力的舒张;智慧的课堂,学生有丰满的个性,能“我思故我在”,说自己所想,写自己所思;智慧的课堂,学生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并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四、开放,让数学课堂走向灵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的精心预设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有些教师片面理解预设,固守、拘泥于预设的教案,按照设计好的教学环节,急匆匆走过场,以至错过了很多等待的精彩。这样的课堂机械呆板缺乏生命的活力。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深知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前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活动,预设课堂的各种变数,为教学实践的生成预先留下足够的空间;课中及时把握,将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有创意地调整,用自己的智慧火种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善于发掘,灵动生成,必将使学生的生命潜能不断爆发。
数学课堂,因真实而有了生命力,因快乐而有了感染力,因智慧而有了魅力,因开放而有了活力。
我心目中的数学课堂是一个舒展轻松的过程,它是一种感受幸福的体验,它是一方追求个性的栖居地,它是一座充满智慧的理想王国!
参考文献:
[1]李燕梅.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灵动和精彩[J].青海教育. 2011(04).
[2]林民华.精彩数学课堂,让人性和智慧活现[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 2007(10).
【关键字】绩效分析;绩效问题;绩效改进;模型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6―0058―04
当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通过培训来提升员工的素质,从而提升企业的绩效。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这往往只是管理者的“一厢情愿”。企业业绩不理想,可能并非是由于员工能力的问题,还有可能是由于管理、市场、舆论等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培训不是万能的。是否需要进行培训,或是需要组织变革,只有进行绩效分析后再做决策。
一 什么是绩效分析
绩效分析(performance analysis)也称前端分析(front-end analysis),就是明确绩效问题(performance problem)、确定原因,判断解决该问题应采用教学的还是非教学的方案,即分析进行教学设计的必要性。绩效问题也称人员绩效问题(human performance problem),其中Problem(问题)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由pro意思为“forward”(向前面),以及ballein意思为“to throw”,两个词组成[1]。字面意思为:“something thrown forward”(被投掷在前面的东西),即现状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或矛盾,而这正是需要现在或者将来要做出行动加以弥补的。理想状态被称为标准,是对事物所期望的状态。而现状与标准之间所存在的不同称之为差距(gap),产生这个差距的缘由就是问题的原因(cause);差距所产生的结果就是问题的表象(symptom)[2]。
为了能够成功地确定哪些人员绩效问题适合采用教学的方案来解决,教学设计师必须能够区分绩效问题的各个组成要素:现状、理想状态、差距、原因和表象。
首先,收集关于现状的信息。这一点较容易做到,只要就此问题询问相关人员即可。他们就会告诉教学设计师现在正在发生什么,员工正在做什么?
第二,明确理想状态。理想状态是指人们所希望的或理想的状态,即事情应该怎样进行,人们应该怎么做。理想状态的制定通常源自历史信息、组织计划或者管理者的期望。目标(objects)应当由协议双方(员工和他们的直接领导)共同制定。然而,不幸的是,管理者并不总是制订明确的绩效标准和目标,也不经常与员工交流他们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绩效问题出自缺乏标准和规范,员工就不知道应该做到什么程度符合领导的期望。在一些项目中,教学设计师就是通过帮助管理者制订绩效标准和目标、与员工沟通来解决绩效问题的。
第三,明确差距。教学设计师应该弄清楚差距是什么,它重要吗?如果不重要,那么时间和资源应该用于其它更重要的项目上;如果重要,那就需要考虑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四,找出原因。对于复杂的绩效问题,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所有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者之一:①知识不足(a deficiency of knowledge),②环境存在缺陷(a deficiency of environment),③知识不足和环境缺陷二者皆有。当员工不知如何做时,就是知识不足所致。例如,新员工或者新调入人员往往不知道他们被期望如何做。环境缺陷有时也称作执行不力(a deficiency of execution)。它存在于员工工作中面临许多外部障碍的时候。举例而言,这些障碍包括缺少反馈(poor feedback)、糟糕的任务设计、好的业绩却遭遇到负面的结果。例如,当一个员工正在做他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却又被要求兼任另外一个休假员工的工作,这就造成了环境缺陷(a deficiency of environment),该员工可能哪个工作也做不好[3]。
第五,明确表象。表象是绩效问题产生的结果。管理者常常把表象与问题(problem)混淆[4]。典型的症状包括:工作任务没有按照标准来完成;员工的业绩随时间的流逝而下降;员工认为没什么理由值得让他们把工作做好;工作任务没有最终期限;存在积压的工作;员工做的符合标准,但是完成后却因为质量欠佳而被要求返工;一些工作任务被忽略或遗忘;只有当部门主管在场时,员工才能把工作做好;管理者认为员工故意低于其所能进行工作。
以上列出的仅仅是表现出来的症状,而潜在的真正的原因只有在进一步的调查后才能被揭示出来。然而,这些症状是典型的源于环境缺陷,而不是由于知识不足。因此,此时针对于个体知识缺乏的教学是不恰当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学设计师应当采用非教学的方案。
综上所述,绩效分析是教学设计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是在确定绩效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的基础上,明确解决方案是教学的还是非教学的。
二 绩效分析的模型与方法
若干年以来,一些知名的教学设计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绩效分析研究,如Kaufman,Rossett,Rummler,Brache,Swanson等。他们为解决绩效问题而开发了一些经典模型。由于模型的创建者要达成的结果不同,致使模型也有所不同。
1 两类模型
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模型有两类:①综合模型(comprehensive models),它对于从宏观上全面审视组织结构,明确问题是非常有用的。对于那些需要对更多信息进行快速审视的场合是适当的,例如涉及到整个组织机构的全景式教学设计项目。②具体模型(situation-specific models),它对处理某类型的一般症状提供指导,提示管理者请求教学设计师帮助。对于那些管理层请求解决的直接的操作上的问题是适当的。对组织中重大的绩效问题进行分析时,可能就需要分别使用这两种类型的模型来共同完成分析任务了。
2 应用综合模型:吉尔伯特绩效矩阵(Gilbert's Performance Matrix)
称得上综合模型典范的恐怕非吉尔伯特绩效矩阵(Gilbert's Performance Matrix)莫属了。吉尔伯特认为该绩效矩阵是一种组织观点、思想的方法,而对思想、观点的组织又是我们在设计一个绩效系统和解决现有系统中的问题时首先要做的事情。之所以称之为矩阵,是因为它允许教学设计师检查六个不同等级的绩效水平。不同等级的绩效水平对应不同的价值系统和优势。每个等级水平包含三个相关的组成部分:models、measures、methods。吉尔伯特使用的术语model意同criterion、ideal、goal、expectation、standard或者objective,因此我们在此译为“范型”。术语measure与condition或者actual results相似,因此我们译为“现状”。术语method指的是solution,我们译为“方法”,缩小或弥补现状(measure)与期望(model)之间差距的途径、方法。
该矩阵被应用于组织环境中时,吉尔伯特建议仅使用矩阵中底层的三个绩效水平:政策级(Policy―institutional systems),战略级(Strategy―job systems),战术级(Tactics―task systems)。吉尔伯特认为这三个层级水平是设计者诸如学校或者一般机构工作任务时需求量最大的。他称这个经过简化修改的矩阵为绩效工程模型(the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model, PEM)。如表1吉尔伯特简化绩效工程矩阵所示。
吉尔伯特的追随者卢姆勒(Rummler)对如何应用吉尔伯特简化绩效工程矩阵做了详细的描述。他建议教学设计师的分析工作应该从政策级水平开始,提出关于范型(model)、现状(measure)、方法(method)方面的若干问题以决定哪个绩效改进计划最有可能得以实施。然后提出关于战略级水平的问题,以明确如何定义和改进职位任务。最后,提出关于战术级水平的问题来决定采取哪些特定的行动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表2绩效工程矩阵(the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matrix)中列出了应提出的相关问题。
3 应用具体模型:梅杰和普绩效分析模型(Mager and Pipe’s Performance Analysis Model)
梅杰(Mager)和普(Pipe)模型在他们的经典著作《分析绩效问题》(Analyzing Performance Problems)中得到了总结。由于他们经常处理来自于经理、部门主管和员工的各种帮助请求,所以该模型对于教学设计师来说是非常有用的。该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的阅读顺序是由上至下。第一步是收集关于绩效问题的尽可能多的信息。可以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问题是什么?最初有多少人明显受到影响?这个问题是什么时间出现的?这个问题的后果是什么?当前情况怎样?你是如何知道这个问题的?谁受到影响了?问题的哪些部分是显而易见的?是否一些区域所遭受的影响要比其它区域严重些?接下来应该发生什么事情?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有多大?
教学设计师可以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来描述绩效差距。接下来就要考虑绩效问题的重要性,这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法来确定。
为什么说这个差距是重要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少成本(估计培训在薪水、耗费工时、教材准备等方面的花销)?如果不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个绩效差距在企业减产、材料浪费、耗时、员工跳槽等方面的损失是多少?矫正这个问题的可能获利是多少(从矫正问题的总获益中减去矫正问题的花费)?
通过以上问题的答案对矫正绩效问题后的收益与解决绩效问题的花费进行比较,看孰多孰少。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就通过了重要性检验(the test of important)。反之,就要把该问题忽略过去,把精力放在其它重要性检验的绩效问题上。如果某问题通过了重要性检验,就应该进行下一步。
下一步,要考虑绩效差距是否是因为知识、技能或者态度欠缺,或者环境存在缺陷。可以问这个问题:“如果员工以此为生,那么他们能做好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为弥补绩效差距选择适当的方法提供指导。
如果是由于知识、技能或者态度欠缺,那么还需要在提出另外一系列问题,以确定一个恰当的方案。如问:“员工过去习惯于这么做吗?”如果不是,就要考虑正式的培训。如果员工以前习惯于这么做,就需要进一步明确他们是否经常这么做。如果不是,就需要针对绩效问题给员工进行练习、实践的机会。如果是经常这么做,那问题的解决就要通过改善员工业绩表现反馈的数量和质量。
在决定最终方案之前,还要对分析进行双重核查。要考虑:是否存在解决该绩效问题的更简单的方法?例如,是否可以通过更简单快捷的调换工作岗位的方法?或者为员工提供任务清单(checklist)、程序手册(procedure manual),或者其它工作指南(job aids)等。可能还要考虑在岗培训是不是更加快捷、节省开支?
当然,在进行脱产或在职培训、安排实践练习、改进反馈、变更工作之前要对相关员工做出分析。看看这些员工在实施了解决绩效问题的方案后是否有能力提高他们的业绩。如果能力欠缺,那就把他们调走。对于那些仍然找不到合适岗位的员工就要予以辞退。
如果绩效问题是由于环境缺陷造成的,那就需要提出一些其它的问题来寻求最好的方案。可以从“为什么员工没有把工作做好”开始。首先考虑,员工是否在工作中遭受了某种方式的惩罚?例如,工作做得好的员工却不如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得到的多,或者遭到同事的嘲笑。如果有这种情况,那就尽快想办法扫除这些惩罚,否则工作就不可能做好。如果不是因为存在什么不良的惩罚,那就要看看是否存在对不作为者(nonperformance)有奖赏?例如,某些员工把精力放在了工作之外的其他活动上却得到了同事们的褒奖。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工作也不可能做好。最后,要考虑是否存在妨碍员工工作的障碍,如时间太紧或者设备较差或不合适等。如果存在就需要扫除这些障碍。
三 结论
绩效分析是培训需求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该过程,可以明确企业的绩效问题所在、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科学确定解决绩效问题的方案。避免管理层仅从主观意愿就匆匆安排员工培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时间等方面的损失,最终却发现绩效仍未提高。吉尔伯特绩效矩阵以及梅杰和普绩效分析模型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和高度对绩效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从宏观到微观一步步地锁定绩效问题,找出原因,为管理层的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McCall, M., Jr., and Kaplan, R. Whatever It Takes: Decision Makers at Work[M].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1985:10.
[2] William J. Rothwell and H. C. Kazanas. Mastering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A Systematic Approach[M].John Wiley & Sons, Inc, 1998:34.
[3] Rothwell, W. Beyon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State-of-the-Art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Human Performance[M]. New York: AMACOM, 1996:42.
[4] Rummler, G. "Human Performance Problems and Their Solutions." In L. Baird, C. Schneier, and D. Laird (eds.), 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Sourcebook[M]. Amherst, Mas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Press, 1983:10.
[5] Gilbert, T. Human Competence: Engineering Worthy Performance[M]. New York: McGraw-Hill, 1978:110.
[6] Rummler, G. "The Performance Audit." In R. Craig(e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Handbook: A Guide to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2nd Ed.)[M]. New York: McGraw-Hill, 1976:14.
[7] Mager, R., and Pipe, P. Analyzing Performance Problem or “You Really Oughta Wanna.” [M].Belmont, Calif: Lake Publishing Company, 1984:3.
The Models and Methods of Performance Analysis
WU Zhong-lia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China)
对于教学的进程有各式各样的分析,有各种各样的设计。但是一般情况下会有这样两个进程:一是由未定论向定论的过渡;二是由实然到应然的过渡。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正是引导学生完成这两类过渡;这两种过渡都意味者认识的变化、认识的进展。对于认识的变化可以从多个角度考察。有感性到理性、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也有我们这里提到的过程。当然还需注意的是,教学不只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是学生和教师多方面心理演进的过程。虽然认识过程特别值得关注。
多种多样的教学设计大体上离不开这样两种过渡,实际的教学就在于我们如何去把握。学生总是从或然到释然,到实然,再到应然的,用哲学的语言说就叫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说的也是同样的过程。我们根据什么设计教学呢?难道不是根据我们对过程的理解和把握来设计的吗?
设计常常进入程序,设计出一定的步骤,好的程序就有可能有好的效果。教学不能匆匆忙忙进入应然,有时候,那只是一种表面功夫,往往造成似懂非懂,不知所以然,往往堵塞了思维的充分展开。进入应然恰似水到渠成,水若未到,渠只能干等。仓促进入应然是一种不成熟的教学行为,可惜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地存在,甚至一些教学理论就有这样的毛病。
二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位“老师”谁来请,学生去请,可是老师有义务帮助学生去请。这位“老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兴趣的东西才可能喜欢,比较喜欢的东西多半是对其有兴趣的东西。这个简单的提示也告诉我们学生喜欢什么。喜欢不喜欢也是比较而言的。学生比较不喜欢劈头盖脑突然来临的断言,尤其是那种指指点点、斩钉截铁的断言。
学生比较喜欢你告诉我或你让我明白道理,至于应当根据这个道理怎么去做,最好我自己去寻求,我自己去选择。也就是说,教师告诉我实然,应然由我自己去说、去想、去找。
如果教师的教学艺术更好一些,从或然开始引导学生思考或讨论,并且居然通过这种引导让他自己发现了实然,他会更高兴,更感兴趣,更加喜欢。
兴趣常常从新鲜感、好奇感、疑惑感那里来。那会是个什么样子呢?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为什么不是那样的呢?如果自己居然也能思考,能发现了,兴趣就更加强烈了。
一般人是比较喜欢异乎寻常、出其不意的,学生更是如此。一切都那样习以为常,一切都板上钉钉了,还会增加多少兴趣?如果还加上教授的人板起面孔说话,那更可能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讲得好的老师帮学生请来“老师”(兴趣),讲得不好的老师还可能赶跑“老师”(兴趣)。
再说,学问,学问,就是学“问”,学问就是从学“问”开始的。为什么那么高比例的学生相对比较喜欢或然性命题呢?这也表明,学生喜欢从学“问”开始。
从定义或概念开始,从结论开始,是教学不宜采用的。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不符合学生的情意变化规律。
“问”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即使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也十分不容易。学“问”当然包括了学习“问”的技术、技巧。同样面对一种现象或一个事物,有的人仅仅技巧高人一筹就可以迅速提出一连串问题,而有的人就只是木然面对。
有一次,我请学生围绕“学会关心”这个命题提出问题,也是训练他们如何提问,亦即引导他们学“问”。等了好几分钟,竟无人提问。于是我只好就范了,自己问了:“关心需要学吗?”“不学也可以会吗?”“怎样去学会关心?”“关心些什么?”“任何关心都会有积极效果吗?”“大约要学好久才能学得像个样子?”学生多少有点兴趣了,“原来,一个‘学会关心’还有这么多问题啊”!
这个事例进一步证明学生是喜欢问、喜欢面对问题的,这与70%的学生相对喜欢或然性命题的现象是相吻合的。
学“问”本身确实还不只是一个纯技术性问题,还有学生敢不敢问、愿不愿问、爱不爱问的问题。过分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教学可能使学生不愿问,过分威严的教学可能使学生不敢问,没有相当讲究的教学艺术学生很难做到喜欢问,而没有这一切,没有学“问”,真正的学问又怎能获得?
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设问,不只是设计一系列好的、引人深思的问题,而且创造优良的发问环境,让问题在此环境中繁茂生长,让学生与教师互问,乃至互疑互质。这便是一种很高的教学境界了。学生在“问”中习得学问,在“问”中获得结论,在“问”中扩大想像与思维的空间,在“问”中获得宝贵的学习兴趣(“老师”)。
三
人们常说的,也是常担心的结果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个“所以然”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实然,而“知其然”者之“然”常常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应然。只知道应当是这样,应当这样做,不知为什么是这样,根据什么应当这样做而不应当那样做。
一般的课程编制者会注意到实然性命题的地位,并不急着进入应用,并不急着交待应当怎样做,也可以说是不急着进入技术性问题。
教学设计并不只是一堂课的设计。从大的方面讲,还需有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从小的方面讲,则还需有一堂课中某个环节的设计,或称环节设计。由这些环节设计组成一个链条,构成整个课程的设计。又由一堂堂课的设计组成一个大链条,构成整个课程的设计。
比如说,一堂课中需讲授两个实然性命题,并有相应的应然命题,那么,对每个实然命题宜有所设计,让学生真的知其所以然。
有经验的老师大半都明白,这还不算真的,在初知实然命题而进入应然之后,悟性较好的学生会返回来再思索那个实然,这才更靠近那个所以然了。教师的更加优秀还表现为能唤起学生的悟性,善于引导学生的悟性和回归。
布鲁纳有个“螺旋式课程”概念,后来被后现代所特别看重,并被借以形成后现代的“四R”方案之一的回归性(recur)。其实,有经验的教师都有意地进行回归或无意地实施了螺旋式课程,并在细节中体现出来,细节表现完美。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看重实然命题的,但他并未忽视螺旋式教学的重要性,否则,恐怕后现代主义对之不会有多大的兴趣。布鲁纳对结构的看重实质上是对基本原理(大都是实然性命题表现出来)的看重,因为它是最便于迁移的。迁移的主要方向之一便是转换至应然性命题。
将教学及其设计中的问题联系及此可列述为三种情况:一是长时间停留在实然而不适时去迁移(转换于应然);二是过于急促地转入而不具有多少迁移的性质了,或者说转入后很难回首实然;三是缺乏迁移或转入应然之后的必要回归,构不成螺旋。迁移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大凡有效的迁移应产生反迁移,一种特定的回归也形成特定的螺旋方式。
在同一内容上的三类相关命题(或然的、实然的、应然的)之中,测试表明,学生最不喜欢的是应然性命题。然而,这一测验结果并不表明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对应然性命题没有兴趣的,更不表明应然性命题在任何时候都是没有多少价值的。从教学角度讲,这就看如何展开进程,如何进行相关的设计,设计得好,学生仍能以极高的兴趣进入,也可能对技术性问题有兴趣。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Project板块 教学设计
《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把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Project的设计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变“以课本为中心”为“以活动为中心”,变“以课堂为中心”为“以任务为中心”。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把Project板块当成了传统的阅读教学处理,教材的全新观念没有得到有效体现。现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谈谈对Project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感想。
一、分析教材,把握Reading和Project教学关系
高中英语教材每一单元都有独立的Reading板块,它承载着有关该单元主题的重要信息,还呈现了该单元的词汇和一定的语法知识。Project共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阅读材料,另一部分是Project。该板块突出的不是阅读部分,而是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把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所以,英语老师要正确处理好Reading与Project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时间是顺利完成Project的关键,千万不能在Reading上耗时较多,从而造成对后部分匆匆带过,也不能忽视前部分的语言输入,这样也势必影响后者的输出,因此对于Project课文的处理不能采用像Reading教学一样分为导入、略读、细读、巩固、讨论的模式,以《牛津高中英语》(译林出版社)Module 3 Unit 3的Project Ancient China and Rome为例,由于本课的项目是Creating an illustrated time chart,而课文也是以时间为顺序,采取对比的方式对古代中国和罗马进行了描述,所以笔者先让学生通读整篇文章,迅速划出其中涉及的时间点,然后请两个同学到黑板前完成对于课文描述的一个时间表(其实书本上已经有了这个时间表,但是在让学生预习之前我已经让学生将表格用纸盖住),而其他同学就在用纸盖住的部分上划时间表,然后一起核对信息,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也很有成就感。之后,笔者根据四个段落给出了相应的段落大意,然后让学生进行填空,概括寻找关键词,有目的性地完成任务。这样只是花了10多分钟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对课文的处理,接下来的时间就可以为Project的项目具体实施做好铺垫。
二、以人为本,兼顾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兴趣的激发
我们在设计每一堂课时,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要让课堂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宗旨之上。在M3 Unit3 Project的课堂设计时,经过仔细思考,笔者认为以下的设计不但能体现新课程理念而且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导入过后,直接让学生通过阅读完成两个阅读任务,这样,很简单地就让学生掌握了Project阅读部分的主旨。然后趁热打铁,以问题“What is a time chart?”让学生对时间表的概念进行简单描述,同时让他们总结“How to make a time chart?”然后笔者在黑板上用已经画好的鱼刺图描述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给自己印象最深的happy experiences and sad experiences,以及自己对于未来的人生规划与梦想,为学生自己的制作和描述做好铺垫。之所以用鱼刺图的形式设计这个Project任务,是因为该内容与我校实施的学生生涯规划同步,这样与学生的生活有直接联系,降低了学生的完成难度。在笔者示范后,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时间表,然后与同伴进行比较,很自然地从课本内容升华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回顾及规划自己的人生,使课堂变得更有意义。
三、收集信息,做好教材内容和引入资料的糅合
当今的学生接触信息的途径很多,在实施Project的过程中,我常常为学生的博闻和他们的创新而诧异。因此,在教学中,师生要共同努力,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去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为项目实施做好铺垫,以确保项目顺利完成。比如M3 Unit3的Project的项目书本上给予的提示是:You might choose to research and compare the art and literature produced during the Renaissance period in Europe to the art and literature in China during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但是笔者认为以此为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是很密切。因此笔者采用了学生生涯规划中的一张鱼刺图,以学生的生活经历及对以后的设想为主题。而其他同事也设置了不同的主题,比如“Peking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学生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学,而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所以在对比两个大学的同时对大学的历史背景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斗志,主题积极向上易于激发学生兴趣。
四、灵活变通,确保项目形式的多样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