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6: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职工个人档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校档案部门不但是档案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同时还要负责全校档案的集中统一保管和开发利用。目前,各高等学校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2008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只是明确了高等学校应当成立高校档案机构,符合设立档案馆条件的要设立档案馆,否则设立综合档案室。《办法》并没有提及人事类档案(教职工档案、学生个人档案)是否应该划归学校档案馆管理,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目前各高校档案管理在集中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所表现出的五花八门,尤其是针对人事类档案的归属问题一直是争论不体的话题,大家各抒己见,意见不~,以至于出现了以下几种归属关系:
除教职工档案、学生个人档案之外的所有档案都集中统一保管在档案馆,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中北大学等;
除学生个人档案之外的所有档案都集中统一保管在档案馆,如山西财经大学,
除教职工档案之外的所有档案都集中统一保管在档案馆,如太原师范学院;
含教职工档案、学生个人档案在内的所有档案都集中统一保管在档案馆,如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
鉴于目前高校人事类档案归属的不明确性,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通盘考虑,无论是从档案馆的面积还是与人事类档案目前的归属单位的协调、档案馆的长远规划都要充分考虑,要考虑清楚人事类档案归档案馆管理是不是可行,可行度有多大?千万不能盲目地不考虑实际,一味地要求人事类档案归档案馆管理,结果因为没有与相关部门达成共识,只是存在档案库房放在一起,人员归属又各不相同。这样,不但没有统归到档案馆,反而又产生出了一系列新问题,给查阅利用档案者造成概念上的混乱。档案馆经常来一些要转学生个人档案的或者要移交个人档案的,档案工作人员只好解释、说明,说我们不是一个单位的,这给前来办事的人员和档案馆都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人事类档案划归档案馆管理的前提
笔者认为,在符合成立档案馆的条件下,高校决定成立档案馆之前就应该统筹兼顾,长远规划,考虑人事类档案是否要归档案馆统一管理,如果要划归档案馆管理,就必须从档案库房、档案办公用房、档案馆人员编制、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分工及岗位职责等方面全方位进行调整。而且划归工作必须做好做细,要让原先人事类档案管理部门心悦诚服,积极配合人事类档案安全、顺利、及时地移交给档案馆,同时档案管理部门也要紧跟形势,改变工作思路,积极迎接挑战,尽陕适应学校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已经成立了档案馆,但人事类档案还未归属档案馆管理的高校,一定要审时度势,搞好调研,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尽量避免各种矛盾的产生,维护好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做出人事类档案归档案馆管理的决定之前,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研:
1 划归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高等教育也不例外。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也已把发展信息技术、实现电子校务作为面向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正在全面展开。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开展,档案馆高校信息化建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有新型的档案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整个学校的改革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从发展和需求中寻找创新源泉,使高校档案工作不断获取新的发展动力,创造新的业绩。高等学校档案信息资源相当丰富,如果将人事类档案纳入高校档案综合管理机制,对提高人事类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人才信息的利用率将有极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档案馆把各门类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在人、财、物等方面学校可以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合理使用。这样能够避免投资力量分散、信息不畅、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有利于节约经费、人员及库房和设备,学校可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来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加速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真正实现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大力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全面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为学校及社会提供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和高效、快速、准确的服务,使档案馆的服务走向全方位现代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和社会的需求。
2 划归条件是否成熟
人常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果合并的条件都具备好了,合并也只是时间的问题。首先面临的大问题就是是否有足够的档案库房和办公用房,这是制约学校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重要因素。如果档案库房和办公用房分散,人员东一块,西一块,怎么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集中统一管理呢?所以具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档案馆是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首要条件。
其次,是否协调好与分管人事类档案部门的关系。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学校教职工档案归人事处管理,人事处管理肯定有其管理的说法:人事处主要是做人事工作,如教职工的调动、调资、升职、聘任、退休等随时变动,人事处使用档案频率较高,如果归人事处管理,自己用起来方便。学校学生个人档案归学生处管理,学生处管理的好处是:由于学生处对评优、评奖学金等有决定权,学生处的发号施令各学院都不能不执行,所以学生个人档案收集起来相对容易得多。所以,在决定人事类档案归档案馆管理之前,必须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到关系协调,移交到位,配合融洽,互相支持,共同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发挥力量。
再次,档案馆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档案馆的近期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档案库房的分配、人力资源的搭配、规章制度的建立、内部管理体制的运行、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等。
最后,要充分做好合并后管理人事类档案工作者的思想工作。档案馆长期以来一直是清水衙门,无权无势,很少有人问津,甚至于有人还不知道有这个部门,在学校的工作中也是用着时重要,不用时想不起,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人们的思维中总是有这样一个定式:高学历、有本事、有才能的人是一定不会去档案馆的,即使去了,别人也会说那么高的学历、那么年轻,怎么会去档案馆呢?实在是可惜了!由此可以看出档案馆在学校的地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难怪人事类档案管理者对这些档案归属档案馆,或多或少有些想法和抵触。对此,学校必须做好合并人员的思想工作,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工作,使他们尽快从脱离原单位的失落感中解脱出来,尽可能避免消极因素的产生,保证合并人员很快调整好心态,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全身心投入到档案工作中去。
做好人事类档案归入档案馆管理的几点想法
1 必须根据学校情况,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认真分析研究,提出可行性报告,经过集体研究讨论,达成共识后方可施行。
2 一旦确定人事类档案归档案馆统一管理,全校上下必须积极配合,共同支持,不能人为地设立障碍,阻挠新生事物的产生。
3 人事类档案归档案馆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整合档案资源,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更好地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所以档案馆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统筹安排,长远规划,积极迎接挑战,争取以最小的投入,梳理好档案馆内部的方方面面,使学校档案工作上下一盘棋,全力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于学校的改革发展。
一、责任制度
各单位要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和载体。各学校校长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领导责任;分管师德师风建设的的副校长(或书记)为主管领导,负主要责任。对因教育管理不力造成重大师德问题的,对单位、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在评先评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对师德师风建设重大问题隐瞒不报,不如实报告、不按时报告、干扰和阻挠如实报告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会议制度
学校班子每学期至少要召开2次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安排、总结师德师风工作;学校每年要召开一次全校教职员工参加的师德师风建设大会,要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
三、学习培训制度
各校每月至少要组织1次教师全员参加的师德师风培训。教师要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完成规定学时,按时取得培训合格证。今后,凡教师培训都必须讲师德、必须讲教师礼仪。要把师德师风学习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学习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
四、谈心制度
学校领导要经常找教职员工谈心,了解他们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构建和谐和校园文化。
五、档案制度
学校要为每一位教职工建立师德师风档案,专门记载教师师德师风表现情况。其内容为:教师的个人简历、师德师风考核情况、师德师风承诺书或责任状、师德师风学习体会和演讲材料、个人总结、奖惩情况等。师德师风档案不仅要如实记载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取得的成绩,而且要如实记载教师违反职业道德方面的情况,既不夸大事实,也不少记漏记,确保记载内容的真实、全面。
六、民主评议制度
要面向社会公开师德师风举报电话、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箱或建立其他举报和反馈渠道,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构建完善的评议网络,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师德师风建设进行监督和评议,并采取问卷等方式征求意见,预防和减少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每年九月为全市中小学师德师风活动月。要结合教师节庆祝表彰活动,开门纳谏、进行反思、总结提高。
七、情况报告制度
要对照师德规范要求,教师每学年写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由学校组织鉴定评价,并记入个人师德师风档案。同时,对本地区、本单位有严重违反师德规范行为及重大问题的,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八、考核制度
学校要成立师德师风考核小组,采取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阶段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进行师德师风考核。每学期期末,要以年级组或教研组(含行政组)为单位组织教职工进行师德师风自查互查,每位教师在自查中都应如实报告本人该学期遵守师德规范、职业道德的情况,接受群众评议。考核结果要公示、备案、存档,并把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依据之一。
九、诫勉谈话制度
发现教职工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师德师风等方面有不好的苗头和倾向性问题时,单位负责人应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并实施跟踪观察,以观后效。校级干部的诫勉谈话由具有任免权限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
关键词:民办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对策
近年来,我国民办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尤其是民办高校迅速兴起,数量不断增多,成为我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好档案管理共工作,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改进。
1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1师生比例大
受到投资主体性质的区别,对目标利益追求的差异,民办高校的师资、管理人员的组织构成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差异,对管理成本控制相对更加严格。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师生情况来看,比例约为1:30,约为公办高校的三分之一。
1.2从业人员的组成相对较为复杂
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是专职与兼职并存,而且专职人员还分为完全归属民办院校管理与退休的公办教师两类,而兼职的则分为代课教师与从外界聘请的技术类人才,学院根据规定给予报酬。
1.3职工的流动性较大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院校的办学质量与社会认可度比较低,其成因较为复杂,但与教师的素质及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必然存在较大的关系。当前,在民办高校人事管理上一直存在着“来去自由、双向选择”的标准,这增加了流动性。尽管有劳动合同的制约,但在具体的操作上合同往往形同虚设,很多职工往往由于需求无法满足而说走就走。
2解决当前民办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我国民办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完善,下文就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2.1学校领导要给予其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教育体系改革不断深入,民办高校迅猛发展,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过去的被动式转为当前的主动式管理模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各大民办高校却缺乏专职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多数都是由人事部门的人员兼职完成的。在部分高校内甚至没有专业的档案库房,导致档案工作混乱。人事档案是关系到教职工诸多信息的重要资料,也是考核、提升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领导给予足够的认识,要在机构的设置与人员编制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将经费落到实处,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硬件设备,提升整体的水平,促进院校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2.2建立并完善现有的人事档案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提升效率的重要保障,相对于公办院校而言,民办院校的人事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流动性较大,这就要求民办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人事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做到职责明确到人。除此之外,档案的管理必须要做到归类明确,井然有序,条目清楚,便于查找,提高信息的准确性与权威性,为民办院校的人事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2.3加强档案细节的管控,为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2.3.1做好建档的工作
档案的建档要排除人员情况的限制,一切人员等同视之,凡是与学校签署合同的人员,一律要按照要求交验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建立完整的个人档案。这些个人资料包括:交验学历、学位、身份证、职称等证书原件并提供复印件;交验劳动合同并提交复印件;填写相关表格等等,做到一人一档,人人有档。
2.3.2及时补充与完善个人材料
今天很快会成为明天的昨天,因此,一个人现在所经历的生活很快就会成为你过去,成为历史,也就是档案所记录的内容,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档案记录人员必须要随时补充个人信息,这是对历史事实“节点”的补充,所补充的内容应包括学历、职称、职务、的变换,在职期间的奖惩情况与考核的成绩等等。个人档案的补充过程就是完善的过程,从而更为完整客观地反映个人的真实情况。
2.3.3加强对档案材料的筛选、甄别与分类工作的管理
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归档的过程,对现有的档案材料进行分类处理,便于查询与保存。从一般的程序来说,任何个人的材料进入到档案都需要经过仔细的甄别,将有用的信息保存,将没用的信息删除,将假的信息去掉,保留有价值的真实信息,这是尊重历史的行为,也是对当事人的一种义务。在民办高等院校中保持这种服务态度十分重要,同时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也不可或缺,这可以提升档案的准确性及其权威性。除此之外,档案的归档工作还必须要遵循条例清楚,表里如一,规范等要求。随着技术的提高,档案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除了传统的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数量在不断增多,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及时将重要信息录入电脑,建立起个人基本情况的电子档案,以方便查找与使用。
2.3.4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追根究底,保存档案是为了后期的使用,个人档案是对个人历史的如实记录,它不仅记载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也是对一个人的能力、学识与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是一个人品德、素养改变的记录过程。更是组织考察、选用、使用人才最原始、最权威、最准确的信息与依据。档案是有生命的,其运用的过程就是发挥其能量的过程。但档案的利用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章程序,要在一定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将会造成诸多不可挽回的损失,人事档案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其最重要的意义。
3结束语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形势下,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仍然存在诸多差异,不论是社会的认同度还是发展趋势都有一定的区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民办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时期民办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不断做出调整,提高其规范化,改进其管理水平,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Z].2002,12.
[关键词] 人事档案管理;创新;路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070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143- 02
1 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的意义
人事档案是学校在人事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真实记录了教职员工的基本情况、学历、资历、工作能力、职业背景等各项历史资料,是学校极其重要的人才信息源。人事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进行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建设、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提供重要参考,是实现学校内部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及重要依据。
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具体包括对学校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定、整理、保管、利用等环节,其工作对象不仅针对纸质档案及电子档案等材料,而且针对学校教职工,工作属性既要主动性,也有被动性,工作要求既要遵循有关规定及流程,也要与时俱进,引入现代化管理方式。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代对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也使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呈现出新的情况及新的问题。
当前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人档分离”、管理机制僵化、制度不健全,规范化程度不高、档案材料收集内容参差不齐,材料归档不完善不齐全、内容形式化较重,显得空洞无物,w档标准不统一、档案管理方法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比比皆是,没能充分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其科研成果,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人事档案的质量,使其参考价值大打折扣,大大降低了学校人事档案的利用率,而且不利于学校的人才资源开发、人才的选拔任用及人才培养质量,制约着学校的长远发展。现代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不仅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 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路径
2.1 完善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现代社会中,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呈现出新的变化,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各学校可根据《档案法》、《企业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充分借鉴同行业其他单位成功的人事档案管理经验,同时结合学校人事管理的实际情况,构建起完整、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补充及创新。
一是完善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和归档制度,做到兼顾全面的基础上,把握重点,对不同岗位人员的档案进行分门别类地管理,对不同级别管理人员的档案进行分层次管理,与此同时,对流动性强的人员进行灵活管理,保证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依法开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侧重、有层次、灵活性地开展,使学校人事档案材料能真实且全面地反映职工的情况,为人才选用提供有效依据。
二是完善学校人事档案审核制度,严格要求管理人员仔细鉴别转入的档案材料,把好材料入口关,对于手续不齐的,应予以补齐,对于信息不准、不规范、有缺漏、涂改的,应予以分类登记并按要求重办、补办,直至审核合格后再整理归档。
三是完善学校人事档案整理制度,对学校人事档案的鉴别、分类及审核进行详细规定,确保整理出来的人事档案材料信息正确、手续完备、目录明晰。
四是完善学校人事档案借阅制度,需要查阅利用人事档案的人员应办理相关手续,并在查阅时提供相关证明,与此同时,还应不断研究档案服务的服务新方法,以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增强人事档案的利用率。
合理、科学、灵活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不但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及参考,而且也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的基础。
2.2 加强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建设
学校人事档案为学校选人用人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资料及信息,是难能可贵的战略资源,为加速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发、人才竞争及全面发展提供了资源储备。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使用更关注的是其显示表现,而以往的“重历史结论,轻现实表现”的人事档案管理思想已然不适用,因此应不断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建设。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收集教职员工的历史材料,应当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拓展档案资料的范围和内容,不仅要注重收集教职工学历、职称、思想、工作表现等传统内容,而且还需动态性地收集教职工的工作业绩、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内容,不仅要全面仔细地收集可以反映职工现实业绩及近期表现的各项材料,包括教职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准、个人职业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发展潜能、工作态度、思想道德状况等,同时也应如实地收集并记载教职员工的缺点,诸如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及违法乱纪现象等问题。
在档案材料收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查阅各项材料的收集归档是否齐全,对于普通性材料进行集中收集,对于阶段性材料则通过统一布置、统一收集的方法进行收集,对于特殊材料,则采取由相关部门提供及本人查找有效结合的办法予以收集,确保档案材料不漏一份,以真实记录职工的勤、能、绩、德等全部经历,通过全面客观的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反映人才的全貌及职工的实际情况,为学校进行人才选用、人才培养、人才管理提供科学全面的参考,也能有效地促进了优秀人才的自由流动。
2.3 运用现代化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方式
运用现代化人事档案管理方式是实现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提高档案使用价值的重要举措。
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行业特点,借鉴行业相关单位的成功案例,充分整合并利用优势资源,积极引入并开发符合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点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并构建与之相符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并利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人才结构、素质上的准确定位、分析、加工、整理,从而为人才管理及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
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相关的电子档案资料收集管理工作,建立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库,将教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务职称情况、教学表现情况、学校培训情况以及其他情况上传至信息资源库中,切实将学校人事档案中的现实记录转化为活的信息,实现教职工的个人档案信息内容及类别标准化、规范化、动态化,有效施行动态管理,有利于实现人才信息资源的有效共性,便于计算机统计并定量分析学校人才队伍,为领导决策提高有力依据,为学校人事部门提供可靠人才信息,从而提高档案数据的利用率。与此同时,通过平台开设档案信息内容展示及查询服务,使档案信息得以实现收、管、用的有机结合。
升级档案信息集成管理模式,将学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重组,优化人事档案信息的服务结构,利用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对教职员工的信息、薪酬、保险等各项档案资料进行统计、录入、分析、提取、查询等各项工作,并根据内容及要求形成相应的表格,为满足档案管理及使用者的需要,不断升级并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学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以更为多样化的人事档案系统功能,更具个性化的档案服务全面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为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提供路径。
3 结 语
科学合理且真实完整的学校人事档案,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校教职工的教学能力、品德素质、业绩等,是学校开展人才资源开发、人才的选拔任用、人才培养及各项工作的有用依据。现代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完善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建设,运用现代化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方式等,将人事档案管理推上新的台阶。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1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缺失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的现象,由于他们的业务能力不高、责任心不强,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差错,从而造成了部分档案丢失。如在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和归档工作中,管理人员因缺乏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不熟悉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构成情况,该归档的不及时归档,或在利用工作中不按有关规定办理借阅手续等等,都可能造成档案材料收集不全或丢失。一些档案没有报送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而是掌握在个人自己手中。如受上级业务部门表彰,取得第二学历等情况下形成的档案,不及时报送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而是由自己私家珍藏起来。这些档案掌握在个人自己手中,就造成了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中档案的缺失,这样,对于档案的利用是极为不利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缺失,破坏了档案的完整性,给全面了解干部的基本情况带来了困难。
1.2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内容陈旧,无法真实地反映高校教职工的实际情况
目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普遍老化,长期以来,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侧重于记载和反映教职工个人的社会经历、政治面貌、思想表现、职务变化等方面的内容,而个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特点、业务专长、工作实绩等更有价值的材料则明显缺乏甚至根本没有。例如,反映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材料,存放在教师业务档案和部分文书档案的教学类中,而科研成果档案则存放在文书档案的科研类中或科研机构中等等,形成一人多头的局面。现有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在评价教职工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等方面的内容时,基本上是千人一面,使用的都是固定的、笼统的政治性术语、套语,反映历史情况的多,反映近期情况的少,反映过去面貌的死材料多,反映现实活动的活材料少,根本无法反映教职工的真实情况和个性特点。从而使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只能提供一些肤浅的内容,在人才的选拔、利用、考评、管理等方面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参考价值。
1.3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单一,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
有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储存、检索以及提供利用等一系列业务环节,仍沿用单一的传统管理手段,档案材料的收集靠行政命令,档案材料的整理靠小作坊式加工,档案材料的利用靠手工检索等等。由于受种种旧观念和人力、物力的影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仍然比较落后。有的还没有配备计算机及其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缺乏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工作基本上靠手工操作,缺乏基本的管理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有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习惯于默默无闻的保管员角色,缺乏积极探索开拓新路子的精神。美国学者莫斯说:“开放和利用档案是档案工作的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如果没有利用,档案也就没有了实用价值。”
上述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于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可以说,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严重滞后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由上述问题可知,目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还远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2提高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益的举措
改革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进一步开发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应该为高校人才的培养、选拔、管理、利用,为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科学的、有效的、完备的信息,从而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高校事业的加速发展。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加强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提高服务意识
要全面、系统的进行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与鉴别工作,将收集到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严格把关,确保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内容齐全、完整、系统、真实、准确、精练和可靠。要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要求,结合工作实践,建立健全七项制度、七种簿册,规范档案的管理。要充分利用七种簿册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做好咨询、借阅、利用等服务,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利用的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提高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地位的认识,加强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用科学的理念、体制和手段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为组织人事部门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有关信息服务,为高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转变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的侧重点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不同于国家机关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不应过于突出政治性和保密性的一面,而是必须以高校的发展为中心,为高校的人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首先,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注重个人社会经历、学历、思想表现、自我鉴定等历史性内容的侧重点,更多地突出个人的一些现实的、真实的工作业绩和能力。其次,针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特点和要求,要客观地综合反映和合理利用教师的能力,必须强调增加教师的能力表现、教学效果反应、教学科研成果等材料内容,包括科研课题的立项与完成情况、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学术论文成果与获奖情况等等。再次,在通过详尽的个人档案材料来综合、全面地反映其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树立档案材料的开发利用意识和利用实效,将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比较、汇总,简化手续,为学校建设发展规划、人才预测与利用等方面提供及时、全面、公正、客观的决策参考。
一、档案的建立
(一)建立健全校各类档案,目的主要在于为学校领导、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全面分析、总结、部署及调度学校工作作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二)全面系统地建立健全学校档案、教师档案和学生档案。
二、档案立卷归档
(一)凡是本单位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
(二)档案人员应按档案资料收集范围及时收集各种档案资料,并将筛选后的资料分类、编制目录,进袋入档。
(三)凡档案资料收集范围目录中未编入,但确有使用、保存价值的其他资料,学校可根据需要自行决定是否保存。
三、档案补充
(一)教职工考核、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获得奖惩等材料要及时收入个人档案。
(二)文件、函件由档案人员统一分类编号登记,交校有关领导阅后即立卷归档。
(三)校内印发的文件是档案补充的重点,平时校长室、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工会、团队等部门应将有关材料分类保存,每学期结束时,集中交档案人员立卷归档。
四、档案查阅
(一)校内人员借阅业务性档案、学生学籍档案须经有关领导同意后方可查阅,并要办理登记手续,在规定期限内完好无损地归还。
(二)凡未经整理、登记完毕的档案,一律不得外借或查阅。
五、档案安全保密
人事档案的作用和意义
高校人事档案作为党和国家人事干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做好人事干部动作的基本条件之一,它有如下重要作用:
1、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管理部门任免的重要工具
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中,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各种各样专业特长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产生,要靠组织人事部门推荐,在选拔推荐时不是凭主观想象,而要进行全面考察,人事档案便是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进行全面考察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2、人事档案是“选贤举能”的重要依据
在选拔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各级领导干部时,不仅要考察所选干部人员的现实表现,还要考察他们的一贯表现。不仅要看他们的一时一事,更要看他们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就不外乎要看干部的人事档案,借助于人事档案了解干部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如实填写“干部任免审批表”,经党委会研究讨论,依据个人档案记载而做出正确的决定。
3、人事档案是解决个人有关问题的直接信证
人事档案材料在形成过程中,都是经组织认可的,这些材料是解决它本人有关问题的证据。比如落实政策、解决工资待遇、职称评定、上报军衔、入党、以及离退休待遇问题、核实年龄、工龄、学历等,都要考察本人的人事档案,所以说人事档案是解决个人问题的直接信证。
4、人事档案是研究历史的宝贵材料
人事档案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有不少人事档案是在战争年代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形成并保存下来的,极其宝贵。这些史料,是研究和撰写历史传记的重要素材。这些材料为有关单位的组织史、党史、地方志、校史的研究和撰写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充分显示了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
目前影响高校人事档案建设与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
1、思想观念僵化,创新意识较差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存在着僵化的思想观念,缺乏创新意识。
2、社会档案意识薄弱,依法治档力度还不够
由于高校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影响,高校领导和教职员工没有档案意识,使人事档案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理解和重视。
3、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素质需要提高,队伍结构亟待调整
长期以来,有的高校档案馆(室)往往是老、弱、病、残的养尊处优之地,缺乏专业符合型研究人才。档案管理人员多是“半路出家”,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学术研究、史料研究更是无从谈起,也缺乏计算机管理的基本能力。
4、机构设施和信息化管理落后
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不足,目前,为数不少的高校档案馆(室)库房,办公室建筑简陋,办公条件差,空气污浊,“八防”设施不能到位,办公、阅档、库房未实现三分开,档案信息化建设及档案保护设备不全。
5、缺乏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缺乏档案学术研究成果
高校档案工作人员中难见著书立说者,档案理论研究成果及档案史料研究成果的数量甚少。
充分发挥高校人事档案作用的几点思考
要做好高校人事档案工作,充分发挥高校人事档案的作用,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服务,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是使人事档案信息完整的根本保证。由于领导和教职员工档案意识淡薄,对重要的档案材料没有足够的认识,致使一些重要的档案材料难以收集,这就需要建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加强个人档案意识,使收集由被动转为主动,使人事档案更加充实、完善、健全。
2、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
人事档案作用发挥得怎样,首先取决于硬件条件和周围环境。其次,还取决于社会的档案意识。各级组织、人事或其他主管人事档案的领导干部及其管理人员,一定要增强档案意识,充分认识人事档案工作。1999年锦涛同志在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人事档案工作具有重要性和保密性,所以在选拔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时,一定要十分重视,要选贤举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档案,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4、加强和改进档案的信息收集
收集信息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只有先将记录档案人在各个时期形成的有关经历以及德、才、能、绩的材料完整准确的收集归档,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收集人事档案信息时,不仅要主动上门,还应扩大收集范围,而且要对每一份材料进行鉴别、筛选,整理加工。
5、实现人事档案工作的现代化
一、编制的核定
1、在目前我区教师整体超编的情况下,对全区中小学教师编制和人员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
2、每年5—6月份,区编办会同教育局逐校核定一次编制,定编原则按大编办号文件执行。
3、编制一经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或擅自增编。
4、实行编制实名制,在人事局编制科和干部科名册之外的人员,一律不予认可。
二、进人计划的确定
1、由人事局会同教育局对前一年6月至当年5月退休人员和年调出人员进行测算,按照减员人数的90%,确定当年进人计划。落聘人员不能作为测算基数。进人计划要同时考虑生源和编制配备情况,使人员和编制逐步达到平衡。
2、要根据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情况,保证在职教师的引进和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选招保持适当比例。一般在职教师的引进占计划的30%,应届毕业生的选招占计划的70%,特别是全国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各要占一定比例。
3、进人计划必须落实到学校、学科及进人类型。
三、教师的招聘
教师的引进和毕业生选招一律采取考试考核的方式,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聘。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博士学位的,属政策性安置的,由教育局党委任命为校级领导以及我区中小学教育所需的特殊人才,经区人事局审核同意,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
(一)招聘条件
在职教师: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及相应的教师资格证,男45周岁、女40周岁以下,且所任学科是我区学校的缺少学科。
应届毕业生:必须是国家计划内统考统招全日制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同时具有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且通过普通话和计算机水平考试。
(二)招聘的程序
1、成立招聘工作组织。区成立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由区长、主管人事和教育的副区长、人事局局长、教育局局长、财政局局长组成,全面领导招聘工作。同时成立由人事局、教育局、监察局、有关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招聘工作的具体实施。
2、制定招聘方案。教育局制定招聘方案,由人事局报区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
3、考试。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以闭卷方式进行。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按照拟招聘岗位人数1:2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主要采取说课或试教的方式进行。外省市的应届毕业生,由教育局组织包括人事局、纪检监察部门在内的招聘专门小组,到所在学校进行面试考核,按招聘人数的1:1确定面试合格人员,参加统一组织的试课。
4、考核。依据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岗位职数1:1的比例确定参加考核人选。由教育局对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考核。
5、体检。招聘部门对考核合格的人选组织体检。
6、确定拟聘人员。根据考试、考核和体检结果,由区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拟聘人员。
7、公示。拟聘人员名单在适当范围内公示,公示期为7天。
8、办理聘用手续。拟聘人员填写《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登记表》,经人事局盖章后存入个人档案。学校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经人事局鉴证后,确定人事关系。原有工作单位的可办理调转手续,其调动表须由人事局加盖印章。未经区人事局盖章的,不予办理工资手续和各种保险。
四、教师的调出
1、要保持教职工队伍的相对稳定,严格控制教师调出的数量。
2、教师调出、辞职、自动离职或因其它原因需解聘的,应及时到人事局办理相关手续,在办理行政关系的同时,转办工资关系。
3、区内教师的交流由教育局提出方案,报人事局备案。
五、其它
1、严禁擅自聘用工勤人员和临时工。
关键词: 项目管理 理论 学校人事档案
学校人事档案是学校在人才引进和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教职工经历和表现以备考查的重要文件资料。项目管理理论,其核心就是PCDA循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它对于提高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效率,提高档案自身价值,服务学校管理工作,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政策和人事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变化,而学校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却明显滞后,不利于学校工作开展。当前,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思想和体制落后,计划性不强。
学校的工作重点是提高教育水平,改善教育条件和环境,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教育。在中小学校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注重升学而轻视学校管理的现象。在人事档案的管理上仅仅是收集、整理、存放、保管档案,很少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阶段性工作,人事档案管理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管理设施建设落后,操作复杂。
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归类等工作主要靠手工的操作。纸质的档案在多次装订、整理后损坏严重,影响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人事档案的管理缺乏办公自动化技术和档案管理软件,电子化档案管理经验缺乏,技术跟不上实际工作需求。
(三)人事档案内容不全面,难以规范。
学校普遍存在着人事档案的材料不经过严格审查就归档的问题。有些档案内容填写过于简单、不合规范,有的内容前后矛盾,有的档案资料因为归档不及时、存放不规范造成残缺不全,人事档案管理缺乏系统性、规范性。
(四)个人档案意识淡薄,归档处理难度大。
很多教职工个人不关心自己的人事档案问题,有些重要的档案资料遗漏,或者原始档案无从查找,甚至在需要的时候匆忙补新档案,这样建立的资料一般内容匮乏,缺少系统性,也不利于基本情况的核实,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容易遭到质疑。
二、项目管理理论的核心观点
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实现或超过项目干系人的需要和期望。”其核心观点是PCDA循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
(一)PDCA循环的由来。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工作程序,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提出,后经戴明博士在日本推广应用,又有人称之为“戴明环”。PDCA循环--改善提升,本是产品质量控制的一个原则,但是它不仅仅能控制产品质量管理的过程,它同样可以有效控制人事档案工作质量和管理质量。
(二)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Pcda循环管理工作经过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对计划进行调整并不断改善这样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计划,包括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其中主要原因,拟订措施计划,预计效果五个步骤。
2.第二阶段实施,这个阶段是实施计划阶段所规定的内容,执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高效的执行力是组织完成任务的重要一环。
3.第三阶段检查,这个阶段是把实施阶段执行的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4.第四阶段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力求标准化,对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实现阶梯式上升。
三、项目管理理论在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实践
笔者结合从事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实际,针对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将项目管理理论引入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进行实践运用,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明确工作计划。
在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每一项阶段性工作开始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结合本学校的特点,认真制订工作计划。根据人事档案内容的重要性程度,按需安排工作重点,突出学历、学位及职称在档案查阅中利用率高的特点,保证人事档案管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力争科学、高效、便捷地服务下一步工作。
(二)强化过程控制。
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补充是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实施工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按照阶段性工作计划,主动和教务、总务、后勤等部门联系,做好经常性的收集归档工作。在该过程中,严格执行工作计划,使计划中明确的工作任务都能够有效落实。
(三)规范检查程序。
在完成收集工作以后,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加强档案检查,确保人事档案收集手续完备,内容完整,表述准确,以维护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并进一步加强和档案材料提供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将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及时退回有关部门,并将收集到的人事档案资料及时装订,不散失,不积压。
(四)不断总结提升。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根据检查情况,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掌握切合本学校实际的、可行的方法和手段,与时俱进,提高了档案管理技术,为学校管理、培养、使用人才提供信息,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更加科学,更为先进,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四、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运用项目管理理论的基本要求
对人事档案管理者来说,采用PDCA理论可以使管理工作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实施并熟练运用该理论,能更加有效地驾驭工作。在实际运用中,要同步推进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一)牢固树立人事管理档案质量意识。
档案质量的提高,与人事档案管理者的质量意识有着密切关系。只有认识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体会到项目管理理论实践与运用的重要作用。要高度重视本单位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必须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用较高的计划性、执行力、工作质量来提高档案质量。
(二)全面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综合素质。
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使命感,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敬业奉献的无私精神。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业务性比较强的工作,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对能否提高档案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熟练运用项目管理理论,提高档案质量,就要不停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给从事专兼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拟订业务学习和培训的计划,提高人员业务知识水平,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要求。
(三)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标准。
要把全面实现人事档案的价值作为检验人事档案工作质量的检验标准。学校从事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要通过运用项目管理论知识,加强档案的质量管理,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档案的真正价值。
1、按照国家规定,学校执行每周5天,每天8小时工作制,教师每天具体到校与离校时间由学校根据季节另行规定。
2、教师每天上、下午按学校规定时间到校上下班。值日领导与值日教师按学校规定的值班时间到校,并履行值班职责。
3、值日领导每天按上午、下午到校时间定时清查两次人数,凡规定时间内未到教室、办公室等工作场合者,视为迟到;提前15分钟以上离校者,视为早退;未请假或无故不上班者,视为旷工。另外,上午、下午不定时至少清查一次,未见者视为脱岗事故一次。
二、请假制度
1、教师因事因病请假要办理请假手续(病假须有对口医院的医生证明,否则按事假处理)。请假前须先自行协商调好课,并报教导处备案后,再凭书面请假条办理有关请假手续。
2、请假半天以内由分管考勤工作的领导批准;半天以上两天以内由校长(或指定的领导)批准,中层以上干部请假需由校长批准,二天以上由学区批准。
3、婚假、产假、丧假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办理。
4、假期完毕或提前中止假期须及时找相关领导办理消假手续,提前终止假期而未消假,视为休完全假;超假未按时上班,视为旷工。
三、上课制度
1、教师须按教导处安排的课表上课,凡因私事请假须将协商调课情况报教导处备案,凡因公事调课由教导处发调课单。
2、无论因公因私,调课行为一旦成立,上课教师须对课堂教学负完全责任;若不经过教导处而私自调课或各种原因造成误课,课堂所发生的一切安全责任事故均由学校课表所规定的教师承担。
3、课堂教学“十不准”:不准坐教(因病除外);不准串门聊天;不准接听拨打电话;不准看报刊杂志;不准织毛衣、带小孩;不准以任何借口(如拿粉笔、拿作业本等)离开教室;不准不带教材、备课本上课;不准拖堂;不准酒后上课;不准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办公制度
1、学校实行教师坐班制,除了上课或学校指定的其它工作外,上班时间均要到办公室坐班,因事外出无论时间长短均要向分管考勤工作的领导请假,并告知当日值日领导,经批准后方可离岗。
2、办公期间,不准串门聊天,不准打牌下棋,不准带小孩,不做与办公或教学无关的事情。
3、讲文明,讲礼貌,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大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工作。
4、使用电脑时不玩游戏,不聊天,不浏览不适宜的网站。
5、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乱丢乱扔乱吐,不乱写乱画乱张贴,整理好个人办公桌上物品,做到存放有序,整洁美观。
五、会议制度
1、按通知的时间和地点准时参加会议,不准迟到早退,不随意进出。
2、带好会议笔记本,作好会议记录。
3、会议期间,将移动电话调为振动(或无声方式),会场内一律不允许接听或拨打电话。
4、不讲小话,不看报纸杂志等,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5、每周教师例会原则上不批假。
六、有关规定
1、教师考勤将记入教师个人档案。
2、婚、丧、产假按国家有关规定给假,各项工资照发。
3、病、事假须按规定办理好请假手续,不得电话请假,否则视为旷工。
4、值日领导秉公办事,认真履行当日职责,上、下午各查岗一次。并作好迟到、病、事假、旷工、脱岗失职记载,若出现失职地方,视为脱岗事故一次。
5、每学期迟到、早退、旷工、事假累计最多者,期末综合评估定为最低等。
6、病假超过一个月无法上班者,停发年终第十三个月奖励工资。
七、奖惩办法
1、学校每年从学校勤工俭学收入中提取专项资金用于教职考勤管理,奖励对象为在学校上岗的教职员工。
2、设全勤奖,当月无迟到、早退、旷工、请假等现象的,视为全勤。在本校上岗的教职工,学校根据每月的考勤记载,凡出全勤者发给10元的全勤奖,当月考勤奖共发50元。(凡由于学校或上级安排而因公误勤者,不扣全勤奖。)
3、根据考勤记载,每迟到一次或早退一次,每次扣全勤奖1元,超过10次的取消当月全勤奖
【关键词】学校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档案是学校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展示学校绩效的重要窗口。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合理开发校本资源,优化学校发展战略,提升学校品质,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及时研究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学校档案是学校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的主要信息源。管好用好学校档案,对校本资源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建立系统、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对学校的和谐和更好地服务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档案管理无疑是学校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有效保证。
一、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教职工包括部分学校领导对学校档案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学校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学校创造绩效,只要不盲动,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轻视学校档案工作的思想表明了一些人对学校档案工作缺乏了解,忽视了学校档案工作应适应学校的管理需求,才能有效发挥学校档案的积极作用。
2.学校档案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滞后
部分学校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学校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熟悉,档案收集意识淡薄;部分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档案人员不到位,或根本缺欠,而且大多数学校档案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日常事务往往只是将材料放入档案袋,没有及时整理归档,部分学校根本就没有档案管理意识,该建立的档案没有建立,档案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校档案管理质量。其次一些归档的材料不够真实和准确,严重影响了档案的权威性、真实性。
3.学校档案室硬件和环境设施不齐全
部分学校对档案管理必要的条件解决落实不到位,个别学校没有专用档案室,有的学校档案多、档案室狭窄、潮湿、设备不配套,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影响了学校档案的美观、整洁及完整。有的学校必备的切刀、统一的档案夹,都无法购置齐备,有的学校档案没有规范的整理,东堆西放,查档和调档时无从下手,建档与不建档甚至没有根本的区别。
4.立档意识淡薄
立档不是查漏补缺,并非萝卜白菜一齐往档案袋里收,必须有甄别,有选择,能立档的不能遗漏,不能立档的不能硬往档案袋里塞。不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有存档价值的材料马虎处理,对立档工作缺乏理性定位,是立档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
5.对学生档案不够重视
学生档案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档案包括学生个人档案和学生整体档案,学生个人档案指面向学生个体设立的档案,内含学生个人简历,家庭主要成员和社会关系情况、毕业生自我鉴定、学业成绩、老师评语、奖惩情况等,学生整体档案是指面向全体学生包容个体的档案。全面完善学生档案,真实、准确地规范学生档案,是建设一流学校的重要前题。要有收藏家的心态,视学生档案为至宝。
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素质决定成效,责任决定成败。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严肃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一支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知识技能过硬的专业队伍,学校档案管理的到位就只能是纸上谈兵。要注意加强学校档案工作队伍建设,选择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人从事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注意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关心他们工作、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学校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档案工作人员素质、责任心
作为档案工作人员,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熟悉学校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质量。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为学校的不断发展和更好地服务社会提供有利的资源。
2.健全学校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学校档案工作制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学校档案的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学校特点和学校档案管理实际,以适应学校档案管理的需要。第二,简明实用。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其建立应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第三,坚持制度约束的双向性。既约束领导又约束职工,既约束教师又约束学生。领导和教师的行为和形象直接影响着制度的顺利执行,而教职员工和学生是学校的主要构成群体,是制度的主要约束对象和执行者。第四,坚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学校档案部门既是制定档案规章制度的主管部门,又是规章制度的执行部门。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
3.改进和完善学校的档案功能
对学校档案的功能应进行重新定位:一是对档案的原有重要部分应该予以保留;二是档案的内涵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以便使具有的功能更加符合学校对信息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和社会服务。
4.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对学校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提高学校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
5.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学校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的好坏是衡量学校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的重要尺度,发挥好学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其充分地为学校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学校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6.做好学校档案的交接工作
中图分类号:G2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209-01
摘要:人事档案是人们在工作中记录个人工作经历、政治思想、行为品德、业务能力、工作业绩、工资待遇等信息的文件材料。人事档案的有效管理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将讨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措施和具体实践情况。
关键词:人事档案;改革;实践
人事档案是人们在工作中记录个人工作经历、政治思想、行为品德、业务能力、工作业绩、工资待遇等信息的文件材料。它反映了个人的成长,是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中的重要依据, 并且作为一种依据和凭证在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人事档案不仅对个人有重要的作用,对学校、医院等各个事业单位,乃至国家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人事档案是以学校教职工的从事各项教学活动的历史记录,医院的人事档案是以医院医务工作者从事的医疗服务各项活动的历史记录。它在事业单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具有重要地位,笔者将讨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实践。
目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管理意识不强,对信息开发和利用的重视性不足,大多数单位仅仅是停留在对档案的保存上来应付检查;管理方式落后。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事档案的信息化数据库并没有全面形成,有些单位没有建立进行人事档案的录入、检索的数据库;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落后,由于大部分的单位是手工整理,工程量大,任务繁重,速度缓慢,阻碍了人才信息的沟通。
一、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和设想
当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应该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进行调整,更新观念、创新管理方法,利用新思想、新思路解决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顺应时代的变化,满足我国发展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
首先,要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思想。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中管理理念陈旧,因此改革工作的第一点就是要创新思维方式。管理理念如果科学、先进,就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进行。要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突破原有的模式,更好的服务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在现代管理理念和细想的指导下,必须扩展管理视野,从人事管理服务的思想,扩展为大众化的综合管理服务;必须运用现代科技,提高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信息,达到个人档案管理的全面和有效,不仅包含和人的成长信息,还将历史经历和现实能力拓展结合起来的信息,满足当前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必须实现人事管理和档案管理的有序内在衔接,把严格的约束管理变为服务大众的整合管理,管理更加宽松。这种管理方式管理对象从本单位、本部门内的人员管理扩展到在未来的发展中朝向社会化的全方位管理。宽松的管理方式可以实现部门、行业间人事管理的标准化,也能使人力资源得到综合利用。
其次,要建设健全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顾名思义就是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性操作和管理的规定,如果出现违规现象会受到批评或者惩罚的程度。传统档案管理方式面临着诸多质疑。目前人才流动性较强,需要进行科学疏导。因此,我国要尽可能吸收现代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制度。第一,现代管理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实行领导负责制、分工协作、权责明晰、共同监督,每个管理或者其他人员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取得利管理权限和利用档案的权限。第二,处理好现代管理制度中公开化和保密性的关系。需要公开的信息要面向社会实行社会化和公开化,改变传统认识档案管理中以保密为重点的旧思想。同时,人事档案的利用大多是对本人或者是被授权人来说的,它涉及到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因此要注意在提取档案时依法进行。在此基础上形成管理制度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第三,建立人事管理分段、分层、分级管理的新模式。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老化,内容陈旧,利用起来费时费力,采用分层、分段的人事档案管理就可以充分结合现代科技和网络技术,形成人事档案管理的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过于死板的档案整理的井井有条,实现载体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有机结合。第四,要提高效率,建立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实践
要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高效率,不仅在观念上重视,在制度上规范,在模式上创新,还要在实践上下功夫。积极的促进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找出问题,不断推进改革的进程。下面以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为例进行具体探讨:
要做到对学校的人事管理和学校的发展建设同步进行,建立人才信息库。怎样建立人才信息库呢?这需要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利用C++数据语言,建立最基本的数据表。在数据表中包含教师总名册,按照学科和专业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信息内容包含教师的姓名、年龄、职称、学历、职务、业绩考核成绩等。并且在基本信息的后面添加动态功能,一旦有需要可以及时的添加重要的选项。其次,要加强档案管理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档案管理部门及时的进行沟通,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履行职责。对档案的记载情况做好详细的说明,减少档案的传递,保证档案的安全。档案管理部门和学校之间加强沟通和配合。一旦出现人事档案的遗失情况不能推卸责任,要进行协商处理。比如对毕业生的档案派送,由院校直接进行邮递,防止损坏或者丢失。
参考文献:
[1]倪丽娟.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信息化[J].中国档案, 2005,(12) .
[2]陈新.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J]. 北京档案,1994,(05).
[3]滕焕君.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J]. 档案, 2001,(04).
[4]张桂珍.关于人事档案工作改革的设想[J]. 河北科技图苑,1998,(01).
[5]王静.建立面向服务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J]. 兰台世界, 2006,(02)
[6]龙燕.对依法管理人事档案的浅见[J]. 档案时空, 2007,(04).
[7]傅华.聚焦人事档案[J]. 中国档案,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