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重工业论文

重工业论文

时间:2022-10-27 02:08: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重工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重工业论文

第1篇

一、煤炭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物流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虽然有些煤炭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煤业集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建立了“集中采购、统一结算、直达配送”的物流运作模式,但是,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煤炭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物流活动还没有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企业缺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内在动力和手段。

2.物流管理缺乏科学性

由于新老体制的更替,很多煤炭企业供应计划与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脱节.可靠性降低:物资采购手段、方法落后,缺乏规范化;库存管理方面仍采用传统的储备资金管理办法,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库存动态等。从煤炭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处理技术来看.相对于物流系统合理化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制约了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采购行为不规范、层层设库,使材料积压现象大量存在: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材料及产品多次中转运输,使许多煤炭企业额外支出了大量的运费。

3.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

绝大多数煤炭企业在品质要素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如在物资保管保养、回收复用方面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效果,但在仓库布局、物资存放、装卸搬运环节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合理、不配套的现象。同时,传统仓储管理的落后方式短时间内不易撼动,为现代物流管理手段的引进设置了障碍。企业内部的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最终导致煤炭企业内部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

4.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

虽然极少数大型煤业集团通过ERP系统的上线,实现了集团内部计划上报、审批、采购、供应的计算机管理.并实现了内部信息、库存资源共享。但是.大多数煤炭企业物流缺乏相应的信息交换平台,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和手段还比较落后。一方面.一些企业主要考虑到对原有的管理模式的转换.对设备、人员培训的再投入较高.产生被动应用计算机管理物资的状况;另一方面,在解决库存管理问题的过程中,许多煤炭企业尽管已开发了不少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而由于对内部物流管理结构掌握不准确,业务流程不够优化,项目成功的不多。

5.物流成本核算缺乏财务标准,物流管理效益难以体现

“物流冰山说”指明企业财务统计数据中。只能看到支付给企业外部运输的委托物流费用,而实际上这些委托物流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犹如冰山一角,真正的大头是潜藏在海水中的冰山主体,即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比如物流基础设施的折旧费、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与配送、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T人进行装卸等费用都计人了原材料、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科目。目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没有把物流成本明确地列出来,也没有正规的专门负责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人员和机构,计算方法不标准,因而物流管理效益难以体现。

6.物流人才缺乏

企业物流人才缺乏,愿意到煤炭企业来工作的物流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培养的物流人才不仅数量不够,而且结构单一,主要面向社会物流煤炭企业物流领域需要熟悉煤炭行业.又通晓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

二、煤炭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1.强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管理的组织化程度在物流活动优化重组中,煤炭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在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的支撑下,将采购供应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的物流职能集成,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物流一体化,实施具体的规划设计、组织、控制和管理,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缩短整体供应链中的物流沉淀,加速物流周转.减少不必要的存货风险。在企业外部,按照市场细化的要求,采取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等多种方式,加快区域化物流配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建设,形成供应链联盟,提高物流管理的组织化程度。

2.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独立的物流经营公司

鉴于我国物流市场还很不成熟、很不规范的现状,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业集团可以采取介于自营和外包之间的办法。将企业现有物流服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去,成立独立核算的“物流中心”或“物流事业部”,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独立的物流经营公司。新公司为企业自己的物流业务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市场上揽业务,以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利用率。

3.将弱势业务外包出去,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

据统计,煤炭企业有80%以上的原材料和成品的物流服务是由企业自我服务系统和供应商承担的。

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细化,许多企业开始注重物流资源外取,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煤炭企业应改变原来“企业办社会”的经营模式,将所有与运输有关的业务剥离出来,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而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上。

4.加快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实现物流信息化

物流的管理效率体现在对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加工过程中。煤炭企业要依托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配套的物流信息系统与网上交易系统,并与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采购网和客户服务网对接,建立功能齐全、资源共享、服务便捷的物流服务网络,以客户定单信息流带动配送物流的实现。借助于准确的信息传递.将传统的、粗放式的物流送货形式,上升为“门到门”、“库到库”甚至“线到线”的精细物流方式.实现物流信息化。

5.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指标考核体系,科学合理地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进行物流管理、使物流合理化的基础在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时,压缩煤炭生产过程中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而降低材料成本、采购成本以及运输、仓储、装卸、库房管理费用等物流成本的潜力巨大。因此,煤炭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物流费用会计核算机构,选择正确的核算方法,了解煤炭企业物流成本结构,制定物流活动计划进行调控,正确计算反映物流成本,并评估物流部门对煤炭企业效益的贡献程度,注重物流成本效益,科学合理地降低物流成本。超级秘书网

6.进行科学的采购分析,加强库存控制

采购分析需要考虑的基本信息包括所采购物料的成本分析、交货时问和地点、交易的付款期限等等。在采购分析时.首先根据企业生产需要.通过参考过去“一定时间内”物料使用量的平均值和变化幅度,确定未来的需求计划。其次需要考查供应商的历史供货情况,即“一定时问内”供货数量的平均值和变化幅度,制定合理的储备量。物流部门要结合以上两个方面,计算出比较合理的交货周期和经济订购批量。

7.加快物流配送网络建设

加快区域化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建设,建立与形成快速、准确、高效的物流配送机制.充分利用和盘活已有的运力和仓储资源,选点设立配送、分拨中心,搞好煤炭集团内部物资的直达配送。

第2篇

关键词:开放经济 FDI 产业结构优化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很快,作为衡量开放经济的两个重要数量指标,它标志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融合。开放经济一方面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带来了积极影响,以FDI和国际贸易为主要载体的开放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而中国经济保持增长有利于为环境治理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此外开放有利于我国提高环保意识和改善环保技术。另一方面越来越开放的经济并未使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得到彻底改变,由于区位优势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在现有国际分工中,中国成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场所,在增长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目前在研究环境保护政策时,各国的研究重心都放在提高本国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环境保护水平上,一般很少考虑开放条件的影响,而开放经济对我国资源环境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一、开放经济条件对中国资源环境的影响

Grossman和Krueger(1995)提出,首先,工业规模的扩大在工业结构和技术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会带来更多的能源耗费与环境污染;其次,工业结构对能源与环境也有明显影响,轻工业行业多为工业废水污染密集型行业,而重工业行业多为工业废气污染密集型行业。人们通常认为的重工业比轻工业污染更多,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再次,工业生产率的提升,在规模和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将有利于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总量减少。因此开放经济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从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影响分析,从而分析其对资源与环境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

(一)开放经济对资源环境产生的规模效应。

周力(2008)利用计量方法对净出口额与相关污染指标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认为开放经济对能源消费与污染排放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在技术未能明显突破、能源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开放经济与能源和环境的总量关系必然是矛盾的。

1、进出口贸易顺差造成资源环境恶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为年均9.81%,高速的增长必然对资源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开始加速,其中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很快,资源环境代价急剧上升。如(表1.)所示,从2003年之后中国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因。2007年,中国的贸易顺差高达2600多亿美元,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近20%。快速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尤其是大量的贸易顺差使我国资源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排放正向增长。

尤其是“十五”期间,中国净出口增长快速,到2005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了24.1%的高位,说明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提高。同时这个时期的单位GDP能耗年均提高1.8%,SO2排放量年均增长1.4%(见表2)。可以发现这其中对外贸易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从(表1.和表2.)的数据也不难看出,在“十一五”时期随着对外依存度的平缓下降,尤其是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综合环境治理政策的影响,我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十一五”主要资源、环境年均增长指标开始下降,明显好于“十五”时期。

2、FDI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与出口贸易相比,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更为显著。入世之后我国FDI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强势的推动作用,带动了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同时单纯从数据分析也不难发现外资增长与我国相关的环境污染指标之间呈正向关系,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了能源消费与污染排放。总体看来,开放经济(特别是FDI)的规模效应,对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起着负面作用。

(二)开放经济对资源环境的结构效应。

1、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加剧

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的增长尤为迅速,加工贸易的比重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显著上升。

尤其自2004年以来,工业产品在中国贸易顺差的增长中占有很大份额。2002年中国的钢铁进口超过出口450%;而2006年出口超过进口230%,这不仅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而且也使之成为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当年,中国钢铁工业所消费的能源在国家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为18%,而中国家庭部门所消费的能源只占10% 。中国重工业消费的能源在国家的能源需求中所占比例由2001年的39%上升到2006年的54%。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的碳排放及污染超过其他多数能源(见表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出口导向政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目前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生产和出口了大量的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重化工产品的大量出口加重了国内环境污染。

2、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加重了环境污染。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主要以环境、资源、能源以及劳动力密集产业为主,不合理的投资结构导致发达国家将主要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到了中国。 2009年我国外资投入行业中制造业为第一位,占全部外资总额的51.95%(见表5),工业行业较其他行业而言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更大。

(三)开放经济对资源环境的技术效应。

在我国轻工业部门,内、外资企业的生产效率比较接近,甚至许多外资的生产效率低于内资企业;在重工业部门,外资企业的生产效率普遍显著高于内资企业;综合看来,国内竞争同时伴随着对国际市场的逐步融入,更低的贸易壁垒不仅使国有企业感受到节能型外国公司所造成的压力,而且也使得它们能够获得竞争对手所享用的节能技术,显著提高中国存量资本的效率。开放条件下外商投资企业、国际贸易也显著提高了国内企业的节能技术水平,替代了原有的较低的技术。开放降低了工业企业的单位能耗,使我国的工业能耗迅速下降。截至2000年,中国的经济活动中的每个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比1978年减少了66%。这意味着中国2001年在全球能源需求中只占据了10%,如果按照它在1978年时的表现,它本应占据25%。

一般而言,污染排放总量由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排污强度(单位污染品产出排污量)三要素共同决定。开放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伴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必然会扩大现有经济规模,同时由我国开放经济区位影响因素带来我国国际贸易与FD以加工制造业所占比重更高,这两方面的因素会造成污染排放量上升,而技术进步等因素又会降低排污强度。综上所述,虽然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也会通过技术溢出等传导机制对我国能源与环境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基于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的主导作用,开放型经济对能源与环境的最终影响仍是消极的。

二、开放经济造成资源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带动了重工业发展,是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2005年工业部门能源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63.8%,而当年工业GDP只占比为47.8%,不难发现中国工业部门的单位能耗显然高于其他经济部门(见表6和表7)。尽管在改革开放后中国重工业的单位能耗日益下降,重工业的过快发展仍然导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增速过快。

2011年目前中国重工业过度投资受到产品出口贸易的刺激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带动,但是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的能源密集型工业享受着较低的运营成本。地方政府不仅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价格低廉的土地,而且以追求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的背景下,在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时还经常与政策相背离,再有中国目前的环境税费过低,也无法反映其真实的成本。中国的能源价格在历史上也从未反映出环境成本。此外在建设时间缩短的同时,劳动力成本也低于发达国家。对于资金成本巨大的能源密集型部门来说这些优势形成了中国重工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比较优势。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自1998年以来中国大多数高能耗工业以税前收益计算的利润已经从不到1%复苏至4%~7%。2007年,金属、玻璃、化工以及水泥等工业的利润超过了纺织、服装、家具以及电子的利润。特别是铝业在赢利能力上有了极大的增长,其税前利润在过去几年间从5%增长至14%(具体数据见表8)。

高利润阻碍了合理的资源配置,使资本流向集中于这些行业。钢铁企业的数量在2002~2006年间就翻了一番,其他能源密集型工业的情况也与此类似。重工业行业过于分散也不利于行业总体能耗效率的提高。

三、基于以上分析,我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环境财政政策的完善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促进经济结构调整;2.促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3.理顺资源能源价格和环境成本。具体政策包括:

(一)构搭建环境保护财政制度体系框架

1、构建资源环境产品定价制度,将资源环境产品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体现在现行价格体系中。

2、构建绿色财政收入制度,包括建立环境税、资源税与消费税等税制绿化改革等。

3、构建环保财政支出制度,优化财政投资结构、尽快实行政府绿色采购以及环境转移支付等。

(二)建立资源环境产品定价制度

以完善水、石油、电力、天然气、煤炭、土地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为重点,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加快推进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改革; 完善煤炭成本构成机制;积极推进电力价格改革;加大水价改革力度;对水、电等能源类消费品的使用采取价格累进制。在资源性产品的定价中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环境成本、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充分发挥价格在配置资源性产品中的重要作用,鼓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包括排污费在内的相关环境收费制度。

(三)建立绿色财政收入制度

1、绿化现行与资源环境相关的税种

逐步优化调整生产型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体系, 改变税收和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扩大再生产的局面。倡导适度消费,继续扩大对奢侈品、一次性消费品征收消费税的商品范围,加强对一次性餐盒、大排放量汽车、汽油等消费的调节力度。逐步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纳入资源税的征税对象。

2、尽快开征独立的生态环境税

加快制定和实施独立型环境税制度, 根据污染物排放和产品的污染性分别设立二氧化硫税和废水排放税等税目,以调控生产者的污染排放行为, 并作为政府间税权划分方面的改革试点。

3、全面实施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分配制度。严格完善收费制度,提高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标准, 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和垃圾处理费征收方式改革,通过使用者付费吸纳社会资金,充分体现资源的稀缺性与环境成本。

4、加大政策性金融融资支持力度

利用政策性银行,来强化对绿色经济的资金支持。开发性金融可以通过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弥补资源环境治理的基础项目在长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商业信贷缺位的问题。此外通过国家财政担保,由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投资于一些周期长、规模大的环保型产业。并利用金融创新工具为环境保护产业提供具有稳定性并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

(四)建立环保财政支出制度

1、优化财政投资结构。改变原有的投资模式,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环保以及企业技术改造等领域和欠发达地区。

2、尽快实行政府绿色采购,引导绿色消费,激励绿色产业的发展。

3、财政转移支付应加大环境保护的权重,制定积极的国家环保公共投资政策,将环境服务均等化作为公共财政保障重点。在此基础上,构建环保支出与GDP、财政收入增长的双联动机制,确保环保科目支出额的增幅高于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并将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Grossman G,Krueger A.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7)

[2]Karen Fisher-Vanden;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nergy Productivity in China,Energy Economics,6th 2006

[3]曹洪洋译《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

[4]周力,开放经济与节能减排的协调机制.南京农业大学,[D]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5]赵细康《产业保护与国际产业国际竞争力》.[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6]《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0~2011)》.[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第3篇

关键词:小城镇 动力机制 因地制宜

1西部地区

1.1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西部农村城镇化的原动力。

农业是社会生产的起点,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剩余产生的条件,是农村城镇化的原动力。农业剩余,既包括农产品的剩余,也包括农业劳动力和农业资本等的剩余,农业剩余的存在是城镇化的必要前提。

1.2比较利益机制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

相对于第一产业而言,二、三产业比较利益要高出许多;比较利益机制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曹宗平2009)。统计资料表明农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差距近两倍,对西部贫困地区而言,进城务工是实现脱贫的最便捷的途径。

1.3市场机制是农村城镇化的驱动力

覃成林认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就是市场机制,城镇化的演变受市场规律的支配。可以说,市场机制主导了城镇化的进程。市场机制是农村城镇化的驱动力。城市的发展也受市场机制调节的作用,任何城市投资总是人们趋利行为的外在表现。

1.4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带动力

在西部,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应大力发展一些有优势、有市场、有特色的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非农化率的上升推动人口向城市、城镇地区的转移。

2、中部地区

2.1内外作用力

2.1.1内部动力区域市场环境的内聚力:内生力量主要体现为区域市场对各种要素流动组合和优化配置的能力,即市场的活力。

2.1.2外部动力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内生力量正处于形成和孕育阶段,自发力量显得不足。加快城镇化建设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动,这种外部拉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外部要素的流入。

2.2工业推动力

李树琮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城镇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工业化必然推进城镇化。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工业是主导,工业的聚集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是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熊吉峰(2005),通过主成分分析来比较湖北与浙江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最直接动力。

2.3区位优势与资源综合开发

优越的区位条件及丰富的资源禀赋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与动力因素。

周伟(2004)以5km和10km为缓冲半径,对沿京包、京承铁路干线进行缓冲区分析,通过现实发达的城镇和缓冲区内城镇的结果匹配,来分析北京对外交通给北京市郊区县城镇化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匹配度高达55%。

2.4科教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远远高于对劳动者数量的要求(李富荣2008),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3东部地区

3.1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第三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是重工业发展的产物。重工业化过程中企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客观上导致企业发展对外部环境及社会服务的依赖性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富有效率的重工业化使更多的人进入中高档消费阶层,对社会服务的高档化、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生活成为最富活力的产业。因此,当重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并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历史的必然。(孙小燕,2005)。

3.2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3.2.1新技术产业发展

大量外资、外企、外技的引入,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陈香,2007)。以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各类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苏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是“苏南模式”的重要特点。

3.2.2产业集聚

随着各类开发区和乡镇企业的建设,产业布局趋于集中,产业规模效益凸现。从城镇化的进程来看,当农业产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产业群体就会倾向于在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地域集中起来,以实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低成本扩张,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聚集群。国外城镇化走过的就是一条在利益机制作用下市场化推动的自然演变的道路。

3.3经济外向化

薛凤旋和杨春(1997,1999)多次著文阐述外资投入对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意义,提出外资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新动力的观点,认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外向型”是明显的和具有主导性的。

陈香(2007),通过常州市1986-2000年间GDP的外贸及外贸依存度的提升来阐述常州市城镇化的增长动力。

3.4创新动力机制

关于创新,熊彼特将其归纳为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 、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创新包括体制创新、法制创新、政策创新、技术创新、思维创新等。知识、信息技术将成为未来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甄峰,2001)。

3.5制度创新是农村城镇化的核心力

目前对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已经进入制度层面,多数学者认为以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制度问题是导致城镇化滞后的主要根源。叶裕民将制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指出制度是通过各种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来影响城镇化并构建了影响城镇化的制度框架。相关制度有很多,如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城镇经营制度、产业发展制度、行政区划变更制度等。

第4篇

论文摘要:煤炭企业发展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不能以栖牲环境、资源、长远发展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应充分利用市场有利因素推动煤炭市场的发展,以强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转变营梢理念来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无情的,要在市场的大浪中找市场,寻找自己的生存、创新之路。企业离不开市场,市场更需要企业参加竞争。只有强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转变营销理念,企业才有出路。

1煤炭经济发展

辽宁是我国的能源大省,也是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分布广、储量丰富、品种齐全、煤质优良等特点,已经成为全省的主导产业。多年来煤炭工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能源物质基础。煤炭工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存在着困难:煤炭主业核心竞争力差,煤矿企业人员多、包袱重、效率不高,产业集中度低,整体利益流失严重;生态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制约着煤炭工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煤矿安全状况尚未根本好转,煤矿安全生产仍没有把握;煤矿生产生活条件差,职工收人低,人才流失严重。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调整产业结构之路,不断发展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实施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战略和大集团战略。煤炭要发展,首先要立足国家能源安全,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煤炭持续产业,推动煤炭工业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综合开发利用为主转变。

2影响煤炭市场的因素

2.1煤炭总量依然明显过剩

煤炭产量的过剩,主要表现在资源供给过剩。一方面,小煤矿产量的控制出现漏洞,特别是重点调出地区小煤矿的煤炭,对本地区国有重点煤矿形成挤出效应,迫使重点煤矿向周围市场寻求突围和扩散,挤占其子臼也区市场,进而把进口煤挤出国内市场,另外一部分优质资源寻求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一部分国有重点煤矿收购地方煤炭进行销售。正是这种收购行为,导致当地小煤矿生产的煤炭有了销路和市场,也正是这种行为部分助长了小煤矿的泛滥。控制资源,加强资源管理,从源头抓起是上策,人为被动疏导市场为下策。要从生存战略考虑,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长远发展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

2.2煤炭营销存在体制缺陷

煤炭企业要想抵御市场波动必须发展规模经营。从煤炭企业营销分析,现行体制在市场供大于求情况下难以发挥正常作用,行业管理协调力量相对薄弱,对市场变化的反应严重滞后。

2.3规模打张意愿比较强烈

具有资源优势的煤炭企业规模扩张意愿比较强烈,新的扩张结果只能导致新一轮重复建设,引发市场供大于求,不利于对煤炭资源的保护,目前应该注重提高和挖掘现有生产潜力。

3煤炭消费市场的发展

在最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煤炭消费增长总体上与宏观经济的波动保持一致。在1978年一1997年这二十年的时间里,我国轻工业发展速度快于重工业,由于轻工业的能耗较低,使得煤炭消费增长在波动幅度上低于GDP的增长。2000年后,我国重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在重工业的带动下,煤炭消费量央主增长,煤炭消费增长高于宏观经济的波动幅度。

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煤炭市场呈现出价格大幅上涨,且上涨幅度高于往年的特征。国际煤炭价格大幅走高,拉动我国煤炭价格走向国际煤炭价格。

2008年四季度煤炭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面对煤炭市场快速下滑、需求疲软的严峻态势,煤炭销售企业提出以需定产、以需定运保市场。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内需的措施,将扭转目前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增速央吏下滑的趋势,使煤炭产业链下游行业保持平稳的增长,使煤炭行业也保持平稳增长。

4组建大集团强化实力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竞争地位的大多是实力雄厚的跨国集团,从战略上考虑,必须按照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链条、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以具有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为核心,以资本、资源、产品为主要联结纽带,以母子公司体制为基本结构,加速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内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在资本运营、技术开发、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我国煤炭生产和销售市场的主要控制力量,成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骨干。

5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

世界各地的商品、服务、资本、劳动、技术和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相互开放、相互融合。这就要求我国煤炭企业必须在开放的环境中发展自己,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大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首先,稳住国内市场;二是积极扩大产品出口;三是加大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市场开拓力度,将商品贸易、技术贸易、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协调进行;四是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五是积极与跨国公司合作;六是探索境外投资。

6强化营销战略

第5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系数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而就业结构则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占用的劳动力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作为就业结构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结构的水平和演变方向;同时,合理的就业结构也促进产业结构合理的调节与发展。

二、实证分析

根据论文设计的协调系数公式,计算1978-2012年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协调系数由1978年的0.6979调整到2013年的0.9111,协调系数增长幅度高达30.55%。

自改革开放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协调系数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这与当时全国推行的有很大关系,新的农业制度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效率,大量的劳动力得到了释放。同时,80年代初开始的促进轻工业发展政策的作用,使得第二产业在短时间内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岗位,吸纳了足够的劳动力,使就业水平得到质的提高。80年代中后期,协调系数处于缓慢下降状态,是由于政策性释放劳动生产力是一次性的;国家对重工业倾斜发展战略的矫正,使得轻、重工业保持基本平衡的发展态势。从1992年起,协调系数再度持续上升,是由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消费品的需求逐渐增加,拉动了以家用电器为核心的机电工业迅速发展。1997年以来,协调系数再度呈现下滑趋势,是由于金融危机爆发席卷亚洲,对我国外贸市场造成重大冲击,导致大量职工失业,严重影响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2003年以来,协调系数一直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2003年中央政府首次把创造就业作为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继而,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中强调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提示我们,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还需要有相适应的就业结构。

三、结论及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程度有了大幅的提高。但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就业结构的演变明显滞后产业结构。尤其是,第一产业在GDP中做出的贡献和其吸纳的劳动力的数量是不成比例的,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的演变[10];其次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与地位也不匹配。解决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就业结构的滞后性。因此,论文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转移和扩大就业的对策建议。

促进劳动力的转移,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于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医疗、就业条件、社会保障等基础建设上的不对等,导致广大农民与市民在信息、文化素质、收入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次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民整体的教育素质,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共享平台,以利于促进劳动力的转移。

扩大就业,关键在于提高第二、三产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为此,在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工业的同时,仍需适当发展密集型工业,吸纳大量劳动力促进就业结构平稳发展。从国际发展趋势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将占据主导地位,我国第三产业虽然一直呈上升趋势,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要打破服务领域的行政垄断,使更多的资本流入,实现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从而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进而提高就业水平,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庆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测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112-114.

[2]肖志鹏.关于我国产业转移与就业结构变动的思考[J].产业观察,2014,(33):125-126.

[3]巫庆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动态演进研究[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5,(2):51-55.

第6篇

【论文摘要】早期工业化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中国史研究的热点,江南早期工业化作为一个区域性的问题研究是从李伯重先生开始的,且已硕果双累。本文从宏观入手探讨这一问题,首先对“江南早期工业化”概念作一概述,抵制“萌芽说”和“西方中心主义史观”.从与英国模式的对比中重.点阐述其发生发展的前景,并最终得出结论,即江南早期工业化在再生产理论的普遍规律下不可能走向近代工业化。

早期工业化指的是近代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发展使工业在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直至超过农业所占的地位。由于这种变化发生在工业化之前,因此又被称为“工业化前的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beforeIn-dustrialization),以区别于近代工业化。而一般所说的工业化,指的只是近代工业化,其含义是大力发展(近代)工业,使之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工业化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经济变革,因此,作为近代工业化标志的工业革命,通常被视为“把人类历史分开的分水岭”。由于其在世界历史上具有“头等的重要性”。所以,对早期工业化的研究在历史研究中也理应占有特殊地位。

工业化作为一个重大的历史变化过程,不是凭空发生的。工业化最初出现在西欧,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展逐渐波及世界各地。在工业化由欧洲向世界各地扩散的过程中,西方的确起了重大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方只是被动地等待着西方的“冲击”而后作出“回应”,其工业化进程开始的基础并非一片空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非西方地区的工业化,绝非完全由西方所创造。从根本上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实现工业化,主要取决于内因而非外因。因此,工业化不能“克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能否实现工业化,主要取决于该国(或地区)以往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基础。

“江南早期工业化”的观点最早由李伯重提出酗,这里,“江南”的地域范围指的是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江宁、杭州、嘉兴、湖州八府及太仓直隶州所组成的地区。这一地区亦称为长江三角洲或太湖流域,总面积大约4.3万平方公里,在地理、水文、自然生态以及经济联系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整体,从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区。首先,这个地区同属于太湖水系,纵横交错的水路网络将此八府一州连成一整体。其次,明清时期,这个地区已具有几个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等。在这些城市中,苏州处于突出地位。它不仅位于太湖水系中央,而且也处于此地区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江南运河的中段,成为江南水路交通网的中心。最后,明清时该八府一州已形成了一种具有核心—边缘关系的地域分化结构。苏州不仅是江南最大的商业城市,而且是最大的工业城市,其人口和财富的集中程度在当时的中国城市中无与伦比。在其周围,由南京、杭州、松江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核心区。此核心区内集中了这八府一州的大多数城镇、人口与工商业。而在此核心区外的其他部分(主要是太湖西的宁镇丘陵和浙西山地)在城市化、人口密度和工商业繁荣程度等方面均逊于核心区内的部分,并在经济上依附于后者,属于边缘地带。而且,这个经济区辐射功能远不止于该地区,以苏州为例:作为最大的商业城市,苏州及其近郊集中了全国最大的稻米、棉布、丝绸、木材等市场,其商业辐射到全国大多数地方。无怪施坚雅认为苏州是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惟一拥有全国性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其经济腹地可以说延伸到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而事实上,不仅这些大城市,就是江南一些专业化的市镇,贸易范围也往往越过上述边界。

综上所述,早期工业化是一个地区性的历史现象,必须以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为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某些工业部门虽然也有可能发展起来并达到相当的规模(如闽广沿海一些地方的造船业),但这个发展就不一定能使该地区出现早期工业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江南地区,由于其内部经济联系极为紧密,又最早接触工业化,因此,对其发展前景作一番探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江南近代工业化发生于19世纪后期,最早的近代工业,是洋务派在中模仿西方建立起来的军火工业和少数民用工业。这些工业主要集中于上海,也即江南新的经济中心。虽然此时的近代工业规模很小,但从工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却有重要意义。江南近代工业化的真正进程,实际也是肇端于此。此外,就江南经济的发展而言,1850年是一分界线。在1850年以后,江南成为战争的主战场。多年战乱使江南人口减少过半,江南的早期工业化也受到空前巨大的打击。因此,就把江南早期工业化研究的下限放在战乱前的1850年。其始发时期,按照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大致是明朝嘉靖、万历时期。网也就是说,江南早期工业化大约始于明嘉靖中后期,终于清道光年间,约300年。这300年,也是许多学者历来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那么在这里,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江南的早期工业化,是否会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的近代工业化?

乍一看,这个问题似乎很奇怪。因为在许多人心目中,这是一个毋庸讨论的问题。持萌芽说的学者都相信明清江南工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与近代早期西欧相似的发展道路,所以才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且像西欧国家一样,最终发展到近代工业化。中国没有走上该道路,这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导致了中国自身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中断。这种看法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经济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再讨论明清江南工业发展的前景,对于许多学者来说自然是一个十分奇怪的问题。可这个问题却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以英国模式作为参照,因为它成功体现了工业革命从早期工业化向近代工业化转变的过程。早期工业化向近代工业化转变的实质,是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发生重大改变,即生产资料的生产迅速扩大(表现为重工业的快速成长),导致它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在英国,以煤铁工业为主干的重工业急剧发展,使得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为最重要的产业部门。而明清江南工业发展的情况,与英国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形成了一种“超轻结构”。随着江南工业的发展,这种畸形结构还日益加剧。可见,以往的“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中,学者们认为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江南就可以和英国一样朝着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的道路前进,显然这种假设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它与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那些普遍规律处于完全对立的地位。

在明清工业研究中,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江南工业发展前景的问题。在这里,涉及到对它的评价。李伯重曾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情结,当然,不能否认,“萌芽说”研究打破了自黑格尔以来盛行于西方的“中国停滞”论及其变种(如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出现的所谓“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是超稳定系统”之说等),和上世纪中期以来西方流行的“冲击—反应”模式的束缚,使得我们能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过去的历史,并把研究重心放到中国自身,而不是将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归之于外部因素。但这是一种先验性的研究方法,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实际上是从英国模式出发来研究明清江南工业的发展,以证明明清江南工业发展必然像英国那样走向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由于该理论是把江南工业发展的前景视为英国经验在江南土地上的重复,就会忽视明清江南工业发展的真正特点。过去认为英国模式表现了一种历史的必然,即早期资本主义必定导致近代的资本主义,如今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说:“任何对工业革命原因的探索都是徒劳的,因为它没有一个简单的和主要的原因。……单单用经济因素不能说明这个或其他任何历史事件。这里没有超乎相互依赖的可变因素之上的其他独立的不变因素。这里只有相互联结的可变因素,其复杂性深不可测。”两闪可见,把工业革命的发生视为历史的必然是不对的。三

既然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并非明清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其前景究竟是什么?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我们要了解明清江南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受到什么制约?是否有极限?

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现象,其推动力量也不止一种,但是最主要的,应当是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这种推动力量,因为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很好的总结,因此也被称为“斯密动力”(theSmithianDynamies)。这种推动作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市场的变化,就是指国内市场贸易。据证实,在明清时期,中国国内市场不仅在绝对规模上,而且在扩大的速度上,都是惊人的。与英国相比,至少在绝对规模上,明清国内市场比英国及其殖民地所形成的大英帝国市场要更大。不仅如此,由于明清江南是大一统的明清帝国的一部分,而且在这个帝国中占有最佳交通位置,因而江南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从巨大的中国国内市场中获得地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优势。近代早期的英国则为强邻虎视,大部分殖民地又远在万里之外,为保卫本土与争夺殖民地,不得不一次次地与荷兰、西班牙、法国等强敌血战。因此,英国在从殖民市场获得重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为保卫这个市场付出代价。从此意义上来说,虽然江南没有殖民地,但是江南从巨大的中国国内市场中所能享受到的地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可能更大,也更有保证。此外,明清时期东亚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导致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贸易圈的形成。而在这个贸易圈中,江南也处于中心地位。由于这种地位,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的地区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江南逐渐成为附加值高的轻工业产品的生产中心。由于东亚地区此时正处于一个经济加速成长的时代,因此到了清代中期,由地区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推动的江南早期工业化,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远未达到其发展的极限。

那么,如果没有西方人侵,江南的早期工业化就必定不会发展成为近代工业化了吗?答案是“机会很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斯密动力无法导致工业革命。欧洲发现了新大陆,便获得了一笔横财,而英国人则得到了其中最好的北美,这笔横财使英国推迟了斯密所说的“经济增长极限”的到来。但英国不仅仅依靠它,而且靠世界史上空前的矿物能源的大开发。相反江南由于缺乏煤铁资源,也就无法出现能源革命以及材料革命,因此也就无法发展到近代工业化。

江南在早期工业化方面曾有出色的表现,从而使江南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地区之一。这个早期工业化虽没有导致自发的近代工业化,但是它毕竟为后来的近代工业化提供了一个相当好的基础,到了20世纪30年代,江南已是亚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之一。在整个20世纪,它一直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扮演着火车头的角色。如今中国经济腾飞引起的产业结构大调整中,它又站在大潮前沿,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江南工业在19世纪中期以后的表现,虽与其在明清时期的经历有天渊之别,但若仔细寻去,仍能看到二者间的承继关系。

参考文献:

[1]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2]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6).

[4]G.W·施坚雅.市场系统与区域经济:其结构和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地区的专业市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6]范金民,夏维中.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史(明清卷第三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第7篇

1 浅析火电机组的使用给环境带来的压力

火力发电是一种供电模式,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其中产生的蒸汽可以推动机器运转,在此过程中,又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终为机械等重工业生产提供动力。重工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工业资料的产出由火电机组带动。再加上居民生产生活等用电的输出,火电机组无形之中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2011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4.6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2012年全国电力需求增速将有所回落,据中电联初步预测,全年全国发用电量5.13万亿千瓦时,增速比2011年回落2个百分点左右,呈现前低后高走势。火电机组虽然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是其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首先是粉尘污染,尤其是一些直径非常小的颗粒性粉尘,容易随着人们呼吸而直接进入呼吸道,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呼吸道疾病。其次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污染,由于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其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中,占据极大部分比重。废水污染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一些供电企业没有完善的排污系统,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肆意排放,导致土壤、水源等受到严重污染,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以上种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都是火电机组的使用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因此笔者认为,我们需要从火电机组工作原理的角度考虑,如何从根本上减少能耗,减轻对环境的压力。而接下来将要介绍的热工自动控制系统将为火电机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 影响机组的耗能因素分析

2.1 锅炉能耗指标

火电机组能耗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既反映了机组的实际运作水平,同时也反应出电厂的综合管理水平。机组的能耗水平不仅与基本设备,如锅炉、汽轮组以及附属设备的工作状态有关,还与工厂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方法有关。首先介绍锅炉能耗指标,锅炉能耗主要是指锅炉效率。如在一定时间内熔融化石燃料的量,熔融速度,所熔融的燃料种类等。中国是世界上锅炉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锅炉数量约有50多万台,其中80%左右为燃煤锅炉,年消耗原煤约4亿多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1/3;目前大多数工业锅炉仍处于能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状态;全国燃煤锅炉排放二氧化碳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0%左右,排放二氧化硫500~600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21%。提高锅炉效率,降低能耗是当前企业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如何提高锅炉效率,首先要保证燃料尽量充分燃烧,即保证氧气的供应、保证火力温度足够高,达到燃料的着火点。并且锅炉效率的提高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也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浪费,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2.2 汽轮机组能耗指标分析

如锅炉能耗主要指锅炉效率,汽轮机组的能耗指标即是指汽轮机效率。其中主要包括包含热端效率、冷端效率和回热效率等。此外汽轮机效率还受很多参数的影响,主要影响参数为主汽压力参数、再热汽参数、真空度参数等。汽轮机组的能耗较高的原因,主要是汽轮机本身的喷嘴室和外缸比较容易变形,这样不仅不能保证完全燃烧,而且在燃烧过程中,极易导致污染物的散发。为了提高汽轮机组的工作效率,首先要控制好实际给水温度,保证凝结器处于最佳的真空状态。[2]并定期清理机组的管道,保证蒸汽的正常输送,从而能够最大程度上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此外,针对汽轮机组影响参数的调节,要全面考虑,考虑不同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尽量减少顾此失彼的可能性,并在实践中尽可能的采用多循环参数出现的的分析,提高工作系统的可实践性。技术改造在现代化社会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因此还可以考虑对汽轮机组进行技术改造,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原理上的,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改造。在对汽轮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从凝汽器的角度出发,这是考虑到冷端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3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在火电机组节能降耗中的应用

热工控制系统装置主要包括两部分,模拟装置和仪表操作控制盘。该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汽包锅给水自动调节系统提供模拟装置,汽包用水箱代替,蒸汽流量用出口流量代替,通过调节入口流量即给水量来维持水位的恒定。热工自动控制装置自身的结构决定了其在火电机组降耗方面具有重要应用。首先热控自动系统可以根据燃料量、着火点等实际因素调整送风量。因为氧气、风速等条件是锅炉燃烧调整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并且直接影响到可燃物的燃烧。热控自动系统可以控制冷一次风量,目前国产锅炉机组,在设计时,并非所有的风都是要通过预热器的,夹杂部分冷风,可以保证磨煤机正常出口温度。此外该装置在控制一次风率降耗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热工自动控数系统的操作内容主要包括自动检测,顺序控制,自动保护,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可以避免大污染的发生,且对污染物的浓度较敏感,检测的浓度阈值较低,并且自检过程主要是由机器完成的,在降低能耗、减轻污染的过程中,也较少了劳动力的消耗。可以看出该系统的其它操作程序大多也是自动完成的,笔者认为这是火电机组未来的发展趋势,以自动化进程实现降耗。

4 热工自控系统实施的意义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最显著地特点便是自动化,可以根据火电机组的运行状况,自动的将各项设备的参数调整到合适水平,以期获得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消耗。[3]二是热工自动控制系统装有自主报警系统,当火电机组运行中出现异常,如电压过高、电路短路等危险情况,该系统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以保证终端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当出现危险状况威胁到人身安全时,该系统可以自动跳闸,实施保护。第三,对于工作时间过久的设备,该系统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继续定期检修、报告。总之自动化技术对于提高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是行之有效的,大型火电机组若离开了高度的自动化,就不可能做到安全经济运行。

5 结语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毕业论文和职称 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通过上述简单介绍,可以基本明确火电机组的应用原理,和对环境产生的压力,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通过对影响火电机组能耗指标的技术设备如锅炉、汽轮机的研究,探讨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最后通过引入热工自动控制系统,大大改善了先前的污染现状,提高了各项设备的工作效率。希望通过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的长久实践,可以缓解环境压力,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收益。

【参考文献】

[1]万俊松,熊志军,王进富.自动控制系统对660MW超超临界机组节能降耗影响的研究[J].江西电力,2011,14(21):153-198.

第8篇

论文关键词:两型社会,静脉产业,循环经济

 

1.日本东京湾地区的产业发展及生态环境概况

1.1 东京湾的自然及产业概况

东京湾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为房总、三浦两半岛所环抱,南北长80千米,东西宽20-30千米,湾口仅6千米(图1)。里阔外狭,为陷落海湾。环东京湾区域有一都两县(东京都、千叶县和神奈川县),人口约2600万人,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产业中心。东京湾底部的东京都同南面的横滨市和东面的千叶市共同构成了闻名于世的京滨和京叶两大工业带,是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东京湾地区主要有东京、横滨、千叶等几个特大城市以及川崎、船桥、君津等工业重镇,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3,主要工业有钢铁、有色金属、炼油、石化、机械、电子、汽车、造船等。从1975到1994年,东京湾地区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10%,275%和407%,2000年的三产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从业人员的0.45%、23.1%和76.4%。

1.2 东京湾的几个主要城市

东京:日本国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商业、金融、文化中心,世界特大级城市环境保护论文,人口1255万人,面积2187.09平方千米。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资本在5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90%集中在这里。主要工业有印刷、机电、物流、食品和精密机械。东京港货物年吞吐量为4000万吨,是日本第六大港。

横滨:仅次于东京的日本第二大城市,是京滨工业带的核心城市。人口约356万,面积434平方千米。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横滨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兴建临海工业区,建立起一批极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工业团地。主要产业石油、石化、运输机械和钢铁生产都居全国前列。横滨港是全国最大港口,年吞吐量1.1亿吨,一次总靠泊能力90万吨。

千叶:千叶县政府所在地,人口90.9万人,面积272.08平方千米。2001年市财政预算6608亿日元。千叶是一个工业城市,钢铁、食品和炼油三大产业约占工业总产值的76%,其中钢铁工业占1/2。千叶钢铁联合企业是世界著名的十大钢铁企业之一。千叶港是日本国内货物吞吐量最大级别的国际贸易港,年货物吞吐量世界第四论文格式模板。

川崎:位于东京与横滨之间的工业城市,人口106.1万。面积136.5平方千米,是京滨工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总产值的80%来自重化工、钢铁、水泥、机电、炼油、造船和火电等。其中,炼油占工业总产值的25%以上。

君津:东京湾东南岸钢铁城市,人口8.4万,面积319.5平方千米。1971年设市,60年代填海建设的君津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世界最大钢铁企业-新日铁的骨干企业,年产钢能力1000万吨。专用码头水深19米,可停泊25万吨级巨轮。企业的人均产钢量约1000吨,劳动生产率居世界领先地位。

1.3东京湾区域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明治维新前的东京湾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江户(东京的古代称谓)的寿司”是当时日本的名吃。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沙滩与远方的富士山遥遥相对,自然生态景观十分优美。东京湾的大规模开发始于二战后的40年代后期,新建的许多资源型工业分布在东京湾地区的填海新陆上,成为世界临海型工业区的典型代表。东京湾不仅是日本的工业、人口、国民收入最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世界工业生产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由于工业布局过于集中,出现了用地紧张,供水不足环境保护论文,地盘下沉,交通拥挤,公害严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进入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开始日益明显,空气污染、水污染、近海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首都圈人口的高度集中和急速城市化导致东京湾污染负荷增大,海水污染严重,东京湾的水污染物浓度高于日本国内其它海湾;渔业损失惨重,仅1962年东京都政府支付的渔业赔偿金就高达330亿日元;由于富营养化,每年5月-8月,赤潮发生天数达80天左右。

50年代以来,东京地价暴涨导致填海造陆工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东京湾各港口、城市临海工业园区、大型工业企业、羽田国际空港、迪斯尼乐园等都是填海建设的,东京湾填海面积共计约为2万4千公顷。大规模的填海造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纳潮量减少、海水自净能力减弱导致海水水质恶化,海洋生物资源退化。湿地破坏严重,明治时代的湿地90%以上已经丧失,95%的海岸线由自然岸线变成人工岸线。

由于海底多年沉积了相当厚的污染物,90年代以来,青潮频发,给近海养殖业带来灾难性后果。近年来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东京湾地区的城市化开发、经济优先的发展战略导致环境恶化的现象并没有使该区域居民更多地感受到经济繁荣带来的喜悦,与之相反,近年来,民众要求改善东京湾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

2青岛环胶州湾区域的现状

2.1产业发展现状

胶州湾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西宽27.8千米,南北长33.3千米,面积362平方千米,是青岛的“母亲湾”。胶州湾口窄内宽,为伸入内陆的半封闭性海湾(图2)。

第9篇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汽车产品形成了涵盖轿车、货车和客车等多品种、多车型的比较齐全的汽车产品体系。但是,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技术开发不足,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形成紧密的技术联盟。

2005年,我国汽车整车产量是570.7万辆,销售汽车575.82万辆。分别增长12.55%和13.54%。汽车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涵盖轿车、货车和客车等多品种、多车型的比较齐全的汽车产品体系。特别是轿车发展迅猛,产量已经占汽车总产量的45.9%,货车占汽车总产量的27.6%,客车占汽车总产量的26.7%。[1]

一、我国汽车企业集团的合资合作情况

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我国第一汽车生产企业,目前已经与德国大众、日本丰田、美国福特进行了合资合作。东风汽车集团(原二汽)与法国雷诺、日本日产、台湾裕隆、韩国现代等进行了全面的合资合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日本五十铃开展了合资合作。北汽集团与韩国现代以各占50%的股份组建了北京现代,与戴-克集团各占50%的股份组建了北京吉普。广汽集团与日本本田以各占50%的股份组建了广州本田,与日本五十铃以各占50%的股份组建了广州五十铃。另外,江淮集团与韩国现代组建了格尔发重卡,与德国凯斯鲍尔组建了安凯汽车。

我国零部件业总计有4413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已近800家,全球最大的50家汽车零部件厂商当中,其中35家已在我国设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如德尔福、博世、伊顿以及米其林等世界著名零部件跨国集团已经进入中国创办了独资、合资企业。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德尔福汽车在我国已设有15家合资和独资企业,为一汽、上汽等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厂商供货。其他的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著名企业,采埃孚伦福德汽车底盘技术有限公司、日本株式会社及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等,都在我国设立了独资零部件企业。

从我国汽车业的合资合作情况看,一方面我国主要的汽车企业集团与国外著名的汽车企业集团展开了全面合作,主要汽车产品的技术均来源于合资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世界主要的汽车企业集团全面进入我国,在我国国内开展了实际上是国际汽车企业集团之间的市场争夺战。

二、我国汽车产业的产品分析

2005年,我国汽车进口量为16.19万辆,同比下降8.06%。进口额为51.52亿美元,同比下降5.06%,这是我国自入世以来汽车进口量首次出现下降。进口汽车平均价格为31822美元,远高于出口的9196美元。2005年我国共计进口越野车65966辆,增长86.83%,占进口汽车总量的比重由2004年的20.1%提高到40.75%;进口轿车76542辆,下降34.06%。轿车仍是进口主力,并呈现大排量?高档化趋势。

2005年,轿车出口量为31125辆,增长233.42%,市场份额为18.03%;出口额为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22.23%,均价为8693.3美元,同比下降301.9美元。轿车出口量占同期国内轿车产量的1.125%。小客车出口平均价格为5433.5美元,同比下降71.2美元。四驱越野车出口量1844辆,增长136.71%,出口额0.224亿美元,同比增长53.8%。其平均价格为12159.0美元,下降6554.6美元。整车出口以自主品牌为主。尽管我国汽车的出口已经有了增长,但是,无论从进口和出口的数量,还是从进出口的金额方面相比,出口的份额都是相当小的。

2005年,国产零部件不能全面满足国内汽车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高档豪华乘用车、特殊用途专用车的零部件进口量增加较快。同时,国内汽车市场形势大好,产销量猛增。根据商务部的资料,200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总额比2002年增加了93.04%,进口总额62.6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71%,出口金额32.52亿美元,增长32.1%,进口金额远远大于出口金额,贸易逆差达到近30亿美元。在出口的零部件中,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原材料型零部件,如汽车轮胎、减震器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较少。

三、结论

我国汽车整车企业合资合作占据主流地位,自主发展的企业只出现了奇瑞和吉利等企业,从生产规模以及技术上还不能够和主流合资企业相抗衡。汽车产品出口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出口的单车价格都大大低于进口汽车。汽车的品牌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自主技术开发及自主品牌不足。

我国汽车产业需要加强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合作。改变整车企业与部件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关系,形成利益联系密切的技术联盟。我国的汽车部件厂商在与整车厂商进行技术交流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尽管一些零部件厂商具有设计开发能力,但是,一般都是根据整车厂设计好的图纸组织加工,这种单向的技术传播方式,不利于整车整体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零部件设计技术的发展。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环境污染,转型

引言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其中凭借优厚的资源优势,一批资源型城市迅速发展,为国家提供了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动力。而在2008、2009年,国务院连续公布了2批共44个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区),这些资源除森林资源外,几乎都是不可再生资源。陕西榆林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市,其发展目标是为国家能源提供发展动力和支持。近十五年以来,凭借雄厚的资源优势和国家的政策支持,榆林经济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但是,探究其经济发展模式,确属于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增长方式。资源一旦耗尽,榆林的发展优势将会变成阻碍其发展的软肋,更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其经济发展的衰退。

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资源型城市就开始面临环境恶化及资源枯竭问题,很多城市经过20到30年时间才实现成功转型。针对发达国家的情况,早期研究者主张舍弃资源枯竭型城市,并称之为“死亡的城市”。后来逐渐有乐观的研究者如K. Newton[1] 以英国为例,提出资源型城市曾是生产中心,可对其生产、分配和消费进行整合。此后转型,大多研究都着眼于各国不同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进行实证研究。如Joel A. Tarr[2]以美国匹兹堡为例,分析了政策指导、技术和媒体等因素的整合对于该市能源使用行为转变的影响,并强调公众对于政策的认可是转型的关键。随着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研究者逐渐把目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C. M. Rogerson 和J.M. Rogerson[3]以南非为例,指出利用市场调节和政府政策引导,可以控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

中国学者对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相对较晚。首先,研究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并进行划分:钱勇[4] 简单把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和转型划分为成功和失败两种类型;石秀华[5]按资源型城市发展程度和资源消耗程度,提出三种国外改造的成功范例;曹一萍[6]则从不同国家的国情出发,评价各种转型方式。另外,研究国内各省市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由于开发的时间和阶段不同,对山西,东北等地市的研究较多:张建平等[7]结合山西省各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提出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应采取不同的产业转型方式。李高建[8]对平顶山等5市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转型关键是产业间协调发展。

本文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市为例探索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在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的选择方法:对国内资源型城市不能全盘抓,而必须根据各城市不同的发展情况和所处的发展阶段,设计出城市定位框架,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与国内资源型城市进行配对。文章指出,榆林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地区转型模式,在资源枯竭前顺利实现转型。

1.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即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的城市。中国现阶段118个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不协调的问题:首先,主导产业大都基于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大部分资源城市所依赖的自然资源正处于衰竭的边缘。其次,三大产业发展及不协调。资源型城市基本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且形成依靠出口原材料产品的短工业链条模式,这必将限制第三产业的发展小论文。一旦基于资源的工业遭遇市场危机,人们熟知的“多米诺骨牌”就会形成并发挥作用,资源枯竭、经济失调、就业失衡、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将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带来致命打击。最后,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在发展工业时都采取粗放型增长方式,这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三废的过度排放,资源过度开采(如煤矿)带来的地下水位下降等。

自2007年后,国家开始重视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并着手调整其发展方向。在国务院连续公布了2批共44个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也开始对资源型城市转变草拟方案和标准。预计到2010年底,财政部对资源型城市下达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将全部到位。至今,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已取得了良好开端,政策支持体系正不断完善并逐步得到较好实施。但是,资源型城市想要根本实现转型,除了依靠国家的政策和财政扶持外,还必须彻底认识自身、整治环境污染问题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选择转型模式。

2.榆林市发展概况及其资源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榆林是陕西省能源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转型,1998年被规划为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目前,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近几年,榆林凭借能源、原材料和重型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其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GDP 增长速度的加快并不完全代表经济增长效益的提高。榆林能源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稳定压力加大等问题已经逐步显现。

2.1 产业结构问题

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首先要关注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在这个方面,榆林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1995—2008年间,榆林市GDP高速增长。其中,第二产业增长趋势与GDP增长趋势高度一致;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也有一定增长,但是相对平缓。1995年榆林GDP为45.97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为15.82,占全市总产值的34.4%。到2008年,全市GDP首次超过1000亿元大关,其中工业生产总值为793.0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8.7%,而一产和三产仅占到21.3%(见图1)。榆林市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三大产业发展非常不均衡。另外,榆林目前保持着倾向第二产业的高度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一旦资源枯竭,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必将停滞不前,从而阻碍榆林整体的经济发展。

图1 榆林市1995—2008年 GDP和三大产业产值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榆林市统计年鉴(1995-2008年)

资源型城市三种比较合理的划分方式是:单一能源基地,能源开采与加工并具的基地和能源综合性工业基地[9]。按照这样方式,可以确定榆林的发展阶段:以能源开采为主, 兼有一定数量加工工业;能源工业在工业部门中占重要地位, 加工工业有一定发展。这类能源基地正处于向综合方向发展的阶段, 这表明榆林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综合水平。当前,榆林市已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转型。现阶段的主要步骤是:加长工业链,以煤和天然气为依托,逐步发展电石、焦化、气化、化肥等主要产品及其下游产品, 以期形成综合性的现代化煤化工体系和石油生产基地。但是,榆林长期以来集中力量发展的重工业均为高耗能行业。2009年榆林石油加工炼焦业、有色金属冶炼业和黑色金属冶炼业均以3倍多的速度高速增长,是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速70.6%,是产值能耗最高的行业[10]。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榆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期增加11.09%[11]。严峻的事实表明,想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本上是要转变产业结构,引入低耗能行业,不断减小对资源的依赖性并且持续增大第三产业的比重。

2.2 环境污染问题

榆林集中发展高能耗重工业加之产业结构不协调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环境污染问题是最集中的表现。能源开采和资源加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得环境破坏不断加剧,其中工业“三废”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联系时,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常被用作分析工具,用以描述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水平的演进关系同收入水平呈“倒U”形曲线。该模型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已得到验证。然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EKC曲线是否存在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转型,EKC曲线的原理对于研究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仍然具有借鉴价值。

本文选取榆林市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代表性环境指标,依据榆林市1989—2008年GDP与环境指标统计数据,借助excel软件,以GDP为X轴,分别以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Y轴,做出相关数值序列散点图,发现各散点图均呈非线性关系(见图2,图3,图4)。结合榆林市的实际情况,分别选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几种常见函数模型(二次函数、三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利用Eviews5.0对所选环境指标进行回归模拟,从回归拟合系数和t值检验效果等情况来看,工业废气、工业废水以三次多项式曲线拟合最好,而工业固体废物对于这几种曲线的拟合性均不是很好,但在三次多项式模型中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选取采取三次多项式曲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到工业排放三废与GDP的计量模型,此模型刻画了榆林市工业GDP与环境污染的相关性,其中W1,W2,W3分别代表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废渣的排放量。

工业废水排放EKC表达式:

W1=29.90 + 0.77GDP + 0.01-7.24(1)

t=0.98t=1.32 t=2.34 t=-2.88 0.958866 F=116.55 sig. F=0.000000

工业废气排放EKC表达式:

W2=682.48 +2.4GDP-0.01+ 82.15(2)

t=8.77t=1.59 t=-1.86 t=3.350.959 F=116.55 sig.F=0.000000

工业废渣排放EKC表达式:

W3=-1.83 +0.23GDP -0.000639+5.59(3)

t=-0.56t=3.7 t=-2.46 t=2.08

0.757 F=15.59 sig.F=0.000071

图2 榆林市1989—2008年工业废水排放量随GDP变化图

图3 榆林市1989—2008年工业废气排放量随GDP变化图

图4 工业废渣排放量随GDP变化图

以上资料来源:榆林市统计年鉴(1989-2008年);陕西省统计年鉴(1989-2008年)

以上可以得出:榆林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完全符合一般的“倒U”型曲线特征,而具有“倒U型”曲线左半部分以及“U型”右半部分的特征;随着GDP的增长,榆林的环境污染并未实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可以预见,榆林资源导向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会将环境发展长期置于高度污染阶段。想要改变现状,根本上需要改变榆林的产业结构,逐渐倾向污染小的第三产业,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污染,使EKC曲线尽越过拐点。

2.3 结合德国鲁尔地区经验选择榆林转型模型

德国鲁尔老工业基地曾以煤炭开采为主导产业,因资源过度开采而面临资源趋于枯竭,经济衰退等一系列问题。而经过德国政府的调整改造,到1989年,鲁尔顺利转型,成为欧洲产业区位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榆林现在的发展阶段跟老鲁尔非常相似:历史较长,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产业链已经延伸到矿产品加工工业中,是国家重要战略意义的能源基地;当地经济对资源依赖程度很高,未能实现多元化,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发达国家政府在面对资源型城市出现资源枯竭、经济衰退问题时,主要政策解决措施包括: 对综合型城市,政府补贴实施产业转型,维持矿山与城市继续发展;偏远城镇,关闭矿山任其衰亡。因此,中国资源性城市在选择转型模型时,必须有的放矢,首先确定转型模式:转型式、复兴式或是抛弃式的“告别型”。结合以上三种模式的分析,榆林应该选择转型式模式,判断标准为:榆林市人口密集,适宜居住;其区位条件良好、交通便捷;市民凝聚力强;资源储量大,且在国内不可替代,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因此,榆林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单纯发展新兴工业转型,而应该在发展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快用新技术对传统工业的全面改造,从根本上实现产业结构的改革。榆林可以选择德国鲁尔地区“转型式”经济转型模型,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转变:

首先,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加大对榆林转型的支持力度。以法律规范企业,开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立法工作;以政策倾斜带动产业调整,对农业开发、服务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政府可以在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以带动企业生产方向的变化。并且,榆林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支持计划,例如国家开发银行设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为转型工作注入资金和活力小论文。

其次,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榆林实现转型的根本和关键。第一是要改造传统产业, 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榆林一直以煤炭、电力、油气和化工四大产业为发展重点,这对国家能源供给有战略性影响。但是这四大产业高度依赖资源,在不放弃的前提下,必须将循环经济模式引入工业园区和各大企业。"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模式,使整个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根据鲁尔的经验,只要延长煤炭加工产业链,使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40%以上,原煤附加值就可以增加十几倍[12]。在增加工业生产加工链条的基础上,减少由于初级资源产品运出而产生的浪费。在相似的资源背景下,榆林可以综合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结合油、气资源的开发, 生产出成千上万种的化工原料和塑料、化纤、合成橡胶等一系列产品。第二,在对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同时,榆林必须大力吸引资金和技术,减少对资源的依赖性,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园。同时,可以学习鲁尔地区利用化学工业为农业供应大量化肥,为轻工业提供充分的原料,带动新兴农业和轻工业同步发展。实践中,榆林神府经济开发区锦界工业园已率先推进“三个转化”,初步形成了煤电、煤化工、载能工业三大产业格局。

最后,因地制宜实现产业结构多样化, 积极创造第三产业就业。鲁尔多特蒙德市转型成功,其最明显的特征即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增加,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其中,主要依靠政府帮助企业拟定革新计划,在大企业转型,小企业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一批新兴科技企业。榆林政府同样可以以政策为引导,鼓励新兴产业,尤其是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另外,榆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转型,其发展旅游业存在巨大潜力,这也是榆林实现产业协调的优势所在。榆林著名的道教圣地白云山,自2006开展“白云山论道”活动以来,已成为榆林市旅游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品牌。另外,陕北民歌艺术节、旅游摄影大赛等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带动一批服务行业发展起来,进一步增进榆林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快榆林转型的步伐。

3.结论

通过对榆林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榆林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意义的能源基地,产业失调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虽然其产业链已经延伸到矿产品加工工业, 但是当地经济发展对资源依赖程度还很高,距实现多元化发展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值得庆幸的是,榆林目前还处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阶段,应该本着边发展边转型的思路,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榆林必须从现在起,因地制宜,学习德国鲁尔地区经验教训,积极地实施“转型式”转型方法。不仅要加长工业链,还要从根本上抓产业调整,不断扩大第三产业比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响应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政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功转型为科学的新式资源型城市。

参考文献:

[1]K. Newton, the Death of the IndustrialCity and the Urban Fiscal Crisis,Cities,Volume 3, Issue 3, August 1986, Pages 213-218.

[2]Joel A. Tarr, Changing Fuel UseBehavior: the Pittsburgh Smoke Control Movement 1940-1950, Technological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Volume20, Issue 4, December 1981, Pages331-346.

[3]C.M Rogerson and J. M. Rogerson, Industrial Change In aDeveloping Metropolis: The Witwatersrand 1980-1994, Geoforum, Volume30, Issue 1, February 1999,Pages 85-99.

[4]钱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 2005,12(12): - .

[5]石秀华.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与比较[J].科技创业月刊.2006,12:

[6]曹一萍.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启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9(30): - .

[7]张建平,侯玉英.浅谈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J].科学之友.2010,1:

[8]李高建.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趋势的实证研究—以平顶山等五地市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366):

[9]梁仁彩.试论能源基地的类型及其综合发展[J].地理研究.1985,4(2):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贸易 产业 结构 研究

论文正文:

中国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面对不同的机遇与挑战,不断调整国际贸易发展政策,进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继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加强,国际贸易与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和复杂,相互之间的影响日益明显。因此,分析和研究我国国际贸易与国内产业结构之间的联系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在世界贸易迅猛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中,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增长速度快于世界贸易增长的平均水平,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的份额逐渐提高。2005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口额占全球总额的6.1%,货物贸易出口额占全球总额的7.3%,均大幅超越位居第四的日本,跃居世界第三。2009年至2011年,中国始终是世界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1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在世界货物进口和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了9.7%和11.13%;2013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了10.32%和11.74%。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强,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在不断提高。1990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30%,在1995年上升到40%,2011年则达到了50.1%,2013年外贸依存度虽然出现回落,但仍高达46%。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迅猛,外需拉动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近十年来,中国外贸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超过2个百分点。可以预计的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会更离不开国际市场,离不开国际贸易的带动。

二、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产业结构,即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构成以及产业间的联系和构成比例。中国的产业结构分配不太合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农工商发展不均衡,基础产业实力较为薄弱,重工业发展不协调,服务业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

为了顺应经济发展,中国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视第三产业发展。目前,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有小范围的波动,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有大幅度提升。第二第三产业现在已经代替第一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整个产业结构呈现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趋势。

虽然中国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保持良好的态势,但是在产业机构调整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制约着整个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实力的增强。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过大,内部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生产效益低下,优质产品率较低,具有较强竞争力行业较少且对第一产业贡献较小。第二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缺乏自主创新的企业精神,生产效率不高。高新技术产业落后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迟缓,落后于发达国家,缺乏核心竞争力。发展较快的传统服务业生产率低下、经济效益差,现代服务业则没有充分发展,这对第三产业未来发展极为不利。

三、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

产业结构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产业结构的水平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水平。国际贸易是建立在本国比较优势基础上进行的,进行贸易的产品要受国内供给结构、要素禀赋、技术水平等产业结构相关因素的制约。

第12篇

关键词:黄石市;可持续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F1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3.071

资源性城市作为城市中的特殊群体,多为在建国初期为促进国家工业化建设而建立的,是以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性城市必然会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促进资源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如今面临的重要问题。

1 黄石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农业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用地减少

由于矿产开采、树木砍伐等因素,黄石市土壤肥力遭到大幅度下降,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工业“三废”排放出大量污染物以及化肥和农药用量剧增,造成的土地污染日益加重,农作物产量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当前,农业土地的乱占滥用现象十分严重,我国正处于人口的高峰期,经济发展迅速,这必然导致人口经济与土地之间矛盾的激发,故加强对农业土地的管理,保护耕地数量,守住红线是目前必须要做的事情。

1.2 资源逐渐枯竭

黄石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探明的矿产资源品种丰富,为全国重要的铜矿基地和铁矿基地。黄石市各项政策支持下,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型经济,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并使黄石市成为建国后的明星城市,有效地推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然而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黄石市资源逐渐枯竭,各种问题也随着而来,如经济增速缓慢、经济增长点少、城市功能单一、产业结构薄弱等。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的《我国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城市界定研究》,有12个城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黄石市下辖的大冶市位列其中。2009年3月黄石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

1.3 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困难

近年来,虽然黄石市在城市转型工作中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然而仍然没有摆脱资源型经济的束缚,不可避免地具有产业结构单一、结构失衡、基础设施不足、经济辐射力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先天性弱点。

2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充分发挥原有第二产业优势,引入高科技技术,提升重工业竞争力,促进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在保障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适当的减少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2.2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利用当地的自然经济环境,培养具有优势的农业产品,加快促进农产品的升级。黄石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在发展种植业时需要保证粮食的耕种面积及产量。

2.3 保护森林资源

通过提升森林质量来提升森林的碳汇能力,推进长江防护林、自然生态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建设;通过人工植树造林,增加林地、草地等具有碳汇功能的植被面积,增强碳汇能力。

2.4 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

争取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少,努力改变现有的消费模式建立可持续消费的理念,提倡科学合理、高效地使用各类资源,尤其是水、电资源。例如鼓励节约用水和用电,市内交通应提倡公共交通和地铁,减少小汽车的用量,鼓励自行车和步行等,从而进一步减小能源的消费。

2.5 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企业高新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努力发展清洁生产,提高原材料和废物的利用率,从根本上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臧淑英,智瑞芝,孙学孟.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以黑龙江省石油城市大庆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6,26(04):421-425.

[2]曹新向,梁留科,丁圣彦.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J].自然杂志,2003,25(06):334-338.

[3]林宁.黄石市土地生态均衡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贾若祥,刘毅.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及类型划分[J].地理研究,2003,(05).

[5]王艳洁,郑小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概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03).

[6] 崔和瑞,王伟,赵黎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及实现模式[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