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活的准则

生活的准则

时间:2023-06-04 10:46: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活的准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活的准则

第1篇

生活的准则》读后感

从字面上来看,准则有规范,约束这类的意思,是的,每个地区,每个区域,我想在不同的方面,空间都有其所谓的准则,或者我可以称其为规则,没有了这一些规则,这个空间,这个社会也就无法运行了,必然生活也应有其准则。

生活的准则——"我的"

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生活,我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那我的生活准则我想也一定不同与他人。在我的世界里,"准则"不同于"规则",因为我的生活"准则"是我自己定的,我的生活准则不是早上几时起床啊,也不是几点上几节课这类的规则,我的准则是我作为一个人,作为自我的标准,作自己真要这样的标准吗 当然了。不然这怎幺称我为"我"呢 我的准则说简单,其实也有一些复杂,总之我想它就是——快乐的享受生活,做自己的事!可能有人听到过此类的说法,但我自认为这个就是我的生活准则了!

我认为这一条准则对我有不少好处,起码可以过的开心,顺心,还有就是做我自己所认为对的事啦!

生活的准则——"你的"

大哥(大姐)说了这幺多我的想法,你也说说你的吧!啊 不是吧!你说你没有准则!那你是怎幺做人的 拿出一些读者的职业精神好伐 哦……和我一样,停!不许盗版我的话!做人要有个性,不同的人就要有不同的人生目标,这也可以作为人生的准则啊,自己的目标,理想都可以以其为蓝本为自己准则的起始点,这样不就有了属于你自己的生活准则了吗 对吧!有了自己的准则你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呀!

生活的准则——"他的"(上帝的)

呼……世上本没有上帝,只是信的人多了就有了上帝,如果有上帝,他也一定有他的生活准则了,不过他也一定对我们的生活的生活准则有所思考,他的准则也一定会影响到你我,我想他的准则也就是我们内心对社会,对他人的种种准则吧!因此人内心中才能听到那"上帝"准则的指示的真理之音了。

第2篇

我对生活的准则

——挑战极限,奇迹出现

步入初中神圣的殿堂,迎面而来的不是喜悦和甜蜜,而是最严酷的考验——军训。在这短暂的三天军训生活里有许许多多的场面都令我刻骨铭心,永生难忘,尤其令我难忘的是,在烈日的暴晒下站军姿。

我清楚地记得,那个下午,毒辣辣的太阳在头顶上肆意地暴晒着,我们这一代从小就娇生惯养,哪能经得住风吹日晒,操场上除了不断重复的“一——二——”之外,连风儿吹动树叶的声音都听不到,38度的高温下,我们站着“军姿”!

“挺胸、抬头、收腹、提臀、收腹,别放松,这是在锻炼你们的耐力与意志……”教官浇灌的教诲一遍遍地响在耳边大家一丝儿也不敢放松。汗,梳着脸颊滑下来,滴到地上成了盐,深色的校服渗出了点点白斑,那是汗,是盐,更是意志的体现,时间一分一秒地流失,汗水由起初的滴变成了股,在这严峻的考验下,我不止一次地想过放弃,但教官的话却一次次地回响于耳畔——“‘军训’是很苦的但苦是相对而言的,要记住,最苦的不是你们,而是你们的父母,老师和2008,汶川地震中的那些莘莘学子,他们与你们同岁,却遭受了多么大的不幸啊!比起他们,你们这一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要总认为自己挺不住了,没有什么是人力不可以达到的。于是我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终于超越了自己,挣脱了束缚,达到了极限。

曾几何时,我被挫折的灰尘蒙蔽了明媚的双眼。曾几何时,我被失败的污泥沾染了美好志向。又是曾几何时我被困难的铁强,堵住了前进的道路,款步迈入2008诸多考验,灾难出奇的密集而连续,考验着我们这一代对人生的极限。然而,面对灾难,无数团结而坚毅的心在凝聚无数爱国者的热血在沸腾。雪灾突降,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临,我们冷静应对,拨乱反正;地震突发,我们捐资捐物,火速救援;灾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遭受灾难后的一蹶不振。中国人民是强大的。地震,震碎了祖国的河山,确震不断祖国的意志和情怀,在地震中,伟大祖国所涌现出的公仆情,人民情,亲情,友情,师生情……汇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祖国勇敢地站起,继续向前。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将我怎么能不为她自豪!

哪怕在灾难的土壤中,我们不屈的花朵依然怒放!你听,汶川的孩子们正用朗朗书声诠释这样一份奇迹:“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南。”此时的我,忽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泪水中没有抱怨,没有委屈,而是激动。中国有我,中华民族有我,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汶川大地震像是一场噩梦。它像一把尖刀刺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同时也刺醒了我们这些养尊处优的孩子们。高尔基在诗中写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灾难在一个充满斗志的民族面前显得那么渺小,那么脆弱,那么可笑。

人生如杯,能容纳多少挫折、失败。灾难无人能知,但,只要我们在面对时多一份勇敢,少一份胆怯,多一份坚强,少一份脆弱,多一份爱心,少一份私心,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人生无极限,奇迹会出现。

彭浦第三中学

预备(3)班

第3篇

生活的准则是什么?有人说,就是吃饱、穿暖。又有人说,生活的准则是,做一个无愧于心的人。那么,生活的准则究竟是什么呢?

有这样一句话:人各心中一把尺。这尺是用来作什么的呢?这尺是用来量度的。那么这度又是什么呢?这度就是准则,人们心中处世的准则,对于人生需要的准则。我想,生活无所谓准则,生活的准则就是生活,而生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贫穷可以是高尚的,富有可以是鄙俗的。归根结底,就是我们是如何去看待生活,又如何去生活的。善者可以无愧于心,恶人亦可以无愧于心。

其实,吃饱穿暖也好,无愧于心也好,应该是同时存在;而生活的准则又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可能昨天你很富裕,今天你一贫如洗,明天便背信弃义;也可能,昨天你一贫如洗,今天你富可敌国,明天还是背信弃义;可能昨天你背信弃义;今天你良心发现;明天便财德兼备;也可能昨天你助人为乐,今天你助人为乐,明天就舍己为人。可能……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可能。生活的准则就像是一条完美的曲线,随着人生的起伏而起伏。它与我们的人生曲线可以完全吻合,当我们的人生处于低谷时,我们的生活准则可以同样在低处徘徊;同样,当我们的人生处于低谷时,我们的生活准则可以处于高峰,这两条曲线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轴对称图形。另外,生活的准则也可以是一条比什么都直的直线,可以是一条向上的射线,更可以是一条向下的射线。

生活就是这样的,生活的准则就是生活!也可以说,生活的准则就是人,就是我们自己!

第4篇

交大附中初三(9)班 李悦滢

在人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不知不觉地学会一些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生活下去的本领。随着他们年龄的一天天增长,他们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准则。

我觉得我所秉承的生活准则就是中国古人所提出的中庸之道。简单点说,我认为中庸之道的核心就是方与圆的智慧。

我一直认为做人应该外圆而内方。在懂得圆滑处事的同时又绝不在道德底线和做人原则上退缩。记得以前的我,向来是跟着感觉走。这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因而被现实的挫折一次次所教育。与此同时,我逐渐明白了,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即使你想把自己与世隔绝,实际上也绝对做不到,社会也不会允许。因此,学会在社会上与人相处、接人待物的本领,是一个人生存生活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而在这些为人处世的众多基本准则中,我认为,方与圆的准则无疑是最充满智慧的。

方是原则和规矩,圆是机变和灵活。方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圆是以万变应不变的锦囊。二者的结合所铸就的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而是一个既坚持原则又懂得灵活变通的人。这就是方与圆的智慧,这就是中庸之道,也是我所认可的生活准则。

方,就是要做人堂堂正正。自己始终遵循一种原则,不因外界事物而改变自身,也不因为自己的欲望而破坏规矩。古往今来被人们誉为英雄的人物基本上都具备着这种品质。

圆,就要懂得变通。以前我一直认为改变自己来将就他人是一种愚蠢的做法。而现在我才发现,凡是能做到修其自身来适应社会的大多都是一些极为机智和聪明的人。这么说必有他的道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其实一定意义上就是懂得变通。能伸不能曲者,势必会被社会“修剪”其枝叶,而能伸又能屈的人才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生活的很安稳人。看似是他将就社会,实际上却是社会在成就他。

一句流行语这样说,“让理智牵着你的手,然后跟着感觉走”。我非常欣赏这种思想。无论何时,“随心”都会让人觉得快乐与自由,而一旦变成“随心所欲”,就必定会受到社会的钳制。小到警告,大到法律制裁。从前我一直认为这样生活缺乏自由,失去的生活的意义。现在我逐渐明白,其实不然。有时,生活的价值不在于你能在无限的空间中创造出多少无限的价值,而在于你能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创造出多少无限价值。这样才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

以辩证的方圆观作为自己生活的准则,是我的目标,甚至也是我所希望的一种生活方式。用“方”来规约自己,用“圆”来化解矛盾和烦恼;用“方”来让自己成熟,用“圆”来让自己有一颗“不老”的心;以“方”来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立足,以“圆”来让自己在社会中生活得游刃有余。这或许就是方与圆的智慧吧。这或许就是我们大家应当遵循的基本生活准则。

人生在世,虽然诸如此类道理大家可能可以达成共识,能以方圆智慧作为自己生活准则的人也或许不少,但是能够真正做到方圆智慧准则的人又有多少?

我们都知道太过方正也许会被碰的头破血流,可多少人却为此“义无反顾”?我们也同样明白太过圆滑将会遭到社会的唾弃,可又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代价?说到底,方圆的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无比艰难。他需要你经历世事、体味世事、感悟世事。就像是我们所说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样。上天是公平的,每一个人所要面对的挫折都是一样多的,至于你之后又为自己“创造”了多少,掌控权就全在你的手上了。

第5篇

关键词:合作原则;人物对白;人物塑造

合作原则是指对话的双方在有意无意地遵循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语言哲学家格莱斯将合作原则分为: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楚门的世界》包含了这四个基本准则,却也违反了这四个准则,来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效果。

1 楚门的世界人物性格到经典对白

(1)楚门是电影公司收养的婴儿,在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是真人秀里面的主角。楚门不是一个被制造的主角,他是也是一个追求真实的人。但是他离不开海景镇,电视的制作群体不想让他离开。给他安排女孩、父亲让他永远的被束缚在海景镇中,无论楚门怎样的努力,到处都有人安排他的生活。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得不说他是一个追求真实的人。当这个谎言被揭穿,让他沮丧,痛苦还有恐惧,他在安排的世界里是安全的,但这个世界很虚假。楚门决定离开,他想在外面的世界生活,因为他追求真实。在这个过程中,影片中一些经典的对白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他的真实性。语言能够很好的塑造一个人,语言对人物形象有展现作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在电影《出门的世界》中I have given Truman the chance to lead a normal life. The world,the place you live in,is the sick place.(我给了Truman过正常生活的机会。而你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病态的世界)这样的语言表现了主人公的性格和生活的环境,他的性格和环境因素有着重要的联系。

(2)在合作原则上有四个基本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在人们的实际交流中,不是都在遵循合作原则,在《楚门的世界》中主人公或影片处于需要,故意的违反合作原则,这种违反很好的帮助观众了解了故事情节,推进了故事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塑造了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在影片的开始便体现了出门的性格和形象,为电影增加了幽默的效果,《楚门的世界》也成为了一部黑色的经典喜剧。

2 合作原则

(1)量的准则。量的准则是所说的话应该满际所需的信息量,所说的话营部能超过交际所需的信息量。在电影《楚门的世界》中,影片的开始就有一句楚门楚门和邻居一家打招呼的话:“Good morning,and in case I don’t see you,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and good night!”(早上好。假如再也见不到你,就再祝你下午好,晚上好,晚安!)这句话违背了量的准则。在楚门问候邻居时,将一天的问候全都表达出来,楚门本就是一个单纯,友善的人,这样的表达将他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在人们的交谈中都会遵守的规约,我们都期待对方说的话跟话题有关,期待对方会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表达,不会说假话。在我们看似约定俗成的准则前,并不是绝对不可违反的。影片中楚门的对白都是有违反量的准则和其他三个准则。正是由于这种违反楚门的性格,对白才会产生一定的意义。楚门在和同事一起时,说道:“go ahead,you first please,I’m not that anxious to get in there.”(请进,您先,我一点也不急着进去)表明楚门不着急工作的意思,这样说是为了避免同事不好意思。Look at what you’ve done to him!(看看你都对他做了什么!)反映了人们的希望和焦虑,影片的精彩对白,都在衬托着这个与众不同和创意十足的电影和楚门的复杂个性。

(2)质的准则。质的原则要求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Do not say what you believe to be false);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Do not say that for which you lack adequate evidence)。这部影片完全的违反了这个准则,在《楚门的世界里》到处都是谎言。在楚门生活的小城中,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在他出生的一颗就已经是一个演员了。他的周围全都是谎言,他的妻子和同事,都是安排好了,每次的事情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效果。在楚门有意识的知道自己无法摆脱监视时,找自己的好朋友来倾诉。朋友的一番真诚的话,让楚门感动,却不知道这番话的背后是导演操控的。这样的故事情节在质的准则下来看,明显的违法了质的准则,但很深刻地表现了影片中楚门的境遇和环境。

(3)关系准则要求人们说话要有所关联(Be relevant)。在影片中的故事来看,很显然关系准则在这种环境中是不具备应有的条件的。在看到已经死了的父亲时,母亲为了这个谎言,用许多的谎言去掩饰。母亲本身的回答就违背了关系准则,影片形象的刻画了楚门身边的人对他的冷漠和虚伪。楚门的妻子在他心力交瘁的时候没有正面的回答,为什么为他生孩子,只是去拿饮料还做起了广告。在观众觉得搞笑的同时,楚门却在绝望。绝望与身边没有一个关心他的人,周围除了冷漠的表情就是一个个虚伪的人,这也是在最后他离开海景镇时面临的阻碍。

(4)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了,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炼,井井有条。在影片中,无论是和母亲还是妻子说话时,他们的言语中没有很清楚的表达。当楚门打算离开时,他们想用感情将楚门留在这里。楚门意外的发现妻子当初的誓言是假的,妻子在去医院为病人看病时,楚门说:I’ll cross my fingers for you.看上去是对妻子的祝福,却是楚门对妻子的指责。

3 结束语

在电影中运用合作原则不仅可以很好的刻画人物形象,还能增强整个电影的幽默效果。通过对楚门的对白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真实的信息掩饰在言语中是人物的意图。在另一方作为合作的对象来看,如果交际可以进行下去,就要正确的理解说话人的意思,看清楚现象的本质。在《楚门的世界》中,合作原则贯穿了整个影片。无论是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在影片中都有很好的表现。在合作原则中,去刻意的违反反而刻画了楚门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幽默、真实、善良。在影片中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那种深刻的认识,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都一一刻画出来,使人们欢笑之余,能够很好的思考人生和认识自己。

参考文献:

[1] 张若兰.合作原则与电影艺术的表现力[J].疯狂英语,2009(06).

第6篇

提纲:传统初中作文教学以教授写作知识和训练作文能力为重点,而忽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迫使学生失去写作兴趣。因而作文教学出现脱离学生生活,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作文呈现公式化、模式化的倾向等问题,我认为作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构建写作中“生活--情感体验--写作”的桥梁。

正 文: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要内容之一,过去传统的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作文,培养他们的作文能力的活动。作文教学担负的任务,往往侧重于传授写作知识、训练作文能力。作文教学存在着以知识和技能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框架式,模式化的结构。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生活,正是这种作文教学,使学生作文出现诸如内容陈旧,题材大同,思想单薄幼稚,情感缺乏,甚至歪曲,大话、假话、空话、套话、废话凑足字数,语言死板化,人物脸谱化,结构模式化等问题。我认为要解决作文出现的这些问题应注重作文教学关注学生生活,作文应“生活化”,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一、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作文生活化

我们常说“文学来源于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别林斯基也曾说“把艺术设想成活在自己特殊的小天地里,和生活的别的方面毫无共通之点的,纯粹的,排他的东西,这种想法是抽象而空幻的。这样的艺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存在的。”①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学生的作文也是一种写作。关注学生生活,作文回归学生生活是作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作文最是一件来不得急功近利的事情。中学生之所以为中学生是有其特定的心理机制,生活阅历,知识层次的,这是制约其作文水平的瓶颈,其实也是其作文特色的最大优势。虽然由于学生生活的境况。学校和家庭的往复,不可改变地构成了中学生生活的大部分,但我们还是应相信叶圣陶所说的“这个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已,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只要中学生用心去品味生活中的点滴,一样能写出个性化的文章来。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是否可以这样说,中学生并不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发现生活的“眼睛”,而我们教师应做的恰恰是擦亮学生观察生活的眼睛,锻炼学生表达真实生活的语言能力和写作技巧。

二、关注学生情感,培养写作兴趣

从魏晋风骨到明代“公安派”提出的“独抒性灵”的主张,从中都可以看出文学作品带有作者极强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初中生的作文也应如此。我们应关注作文教学中的学生鲜活而独特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培养美感,感受生活美好

美感是指对美的需要而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审美情感。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由幼稚向成熟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及时地有效地对他们施以美感教育,逐步地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培养他们追求美的情趣,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对写作的认识。尤其我们知道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内容极为丰富,例如文学作品中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等都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个“美”的示范,一次“美”的情感体验。而且,一般来说,中学生的作文初期学习和模仿多于创造,如果作文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美感,不关注学生是否感受生活的美好,那么学生作文就难以取得进步,学生写作的兴趣也难以调动起来。

树立道德感,正确评价生活

道德感是根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言行所产生的情感。古人讲“文以载道”,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道德感对于学生的写作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按照道德准则的要求,正确地去衡量周围人们的各种思想行为,同时,也可以促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观念。学生不仅可以借此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也可以提升自己在作文中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树立道德感有助于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积极、主动地思考生活问题,为其写作提供很好的思想基础,也极大地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第7篇

 

一、“生活即教育”从灌输德育到生成德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不可分。他说:“生活与教育是_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W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界定为“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2]他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始终把生活作为教育的中心,认为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教育必须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应该为人类生活服务。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去生活化”所导致。德育内容经过教育者的“选择”和“过滤”越来越远离学生的曰常生活、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_些德育工作者往往把德育过程主要看作是学生获得道德认知的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和道德守则,使本具有生活意蕴和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蜕变为被动地对道德规范与道德守则的遵从。这种“去生活化”的学校德育,不能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的融通、渗透、互动,缺乏时代气息和生命活力,德育实效性差也就在所难免。陶行知认为,道德教育要为人类过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生活服务。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学校德育在内容上要反映现实生活、在方法上要贴近现实生活、在目标上要引领现实生活,脱离生活的学校德育只能是一种毫无实际意义的空洞说教。正如俄罗斯教育家鲁宾斯坦曾经指出:“教育的主要方面怡怡在于,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向他提出对他有重大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因而被他看做自己的、必须亲自解决的任务。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道德上的一切缺陷,_切越轨行为的主要源泉,都是因人们的精神空虚而造成,当他们对周围生活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时候,他们对一切都会满不在乎。”因此,生活是德育出发的地方,也是德育最终要回归的地方。

 

“生活即教育”德育模式,是以生活为中心,德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德育实践在生活中展开,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通过自身的道德生活实践和道德生活体验,理解道德规范、丰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让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丰富、具体的德育活动,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道德知识灌输的客体,而是作为道德自我建构的主体,在教育者的引领下通过道德实践和道德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塑造和建构,从而大大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品德的生成性。学生在曰常生活的交往过程,在现实生活的道德选择过程,在真实生活世界的实践、感悟和体验过程,都是学生道德的自主生成过程。将学生视为德育过程中的道德生成的主体,是“生活即教育”德育模式的内在要求。为此,学校德育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道德生活的需要,要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的鲜活的生命个体,为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道德生活创造条件。要善于从身边发生的事寻找德育内容,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了解道德的价值、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要通过引导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学生过积极的、向上的道德生活,理解道德内涵、领悟生活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二、“社会即学校”:人封闭德育到开放德育

 

与“生活即教育”一脉相承,“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个重要主张,被称为生活教育理论的领域论。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这同“生活即是教育一样”。他说: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自然而然地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在陶行知看来,放眼社会,凡是生活场所都是教育之场所,工厂、农村、店铺、家庭、戏台、茶馆、军营、庙宇等等,无—不可成为课堂。在社会这所“伟大的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同学,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陶行知曾拿鸟笼来比喻传统学校,指出这类学校既狭小又与社会生活隔绝,“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_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要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要把笼子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主张是为了克服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彻底融通。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应该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德育过程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都是由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离开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德育不仅苍白无力,而且毫无意义。杜威曾经说过“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当前学校德育,由于教育者往往从主观愿望出发,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学生封锁外在的部分真实信息,只把自认为“纯净的”、“安全的”信息灌输给学生。殊不知,在当今开放的信息时代,这种控制和封闭不仅不可能,而且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对学校提出的德育内容信任度下降,从而造成学校德育功能的弱化。

 

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主张要求学校德育走出象牙塔,从封闭的学校走向开放的社会,让学生在置身于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品德。这在现代信息社会尤为重要,因为社会信息化使学校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学校的围墙越来越只具有形式的意义。学生知识的来源,经验的获得,观念的确立更多地来自于社会。社会上各种群体截然不同的利益观、价值观,人际关系的是与非、大众传播内容的善恶、美丑,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学校无法把这些影响拒于门外。美国学者赫舍尔说“没有哪一个真正的难题是从纯粹的寻根究底中产生的。难题是处境的产物,它是在处境艰难、理智困窘的时刻产生的,是在经历到不安、矛盾、冲突时产生的”。[9]可见,只要发生在学生周围、学生可感知的一切社会现象都是德育元素,都具有德育价值。学校德育只有回到现实社会、回归真实的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德育的最原本意义的目标。社会是道德的熔炉,社会的开放性决定了德育的开放性,“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按照“社会即学校”的要求,实现学校德育由封闭走向开放,_要正确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通过对社会道德热点事件、热点问题的分析、判断,不断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二要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形成统_的德育合力,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重视、关心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三要加强德育基地建设,优化社会环境,通过弘扬社会正气、振奋民族精神,为学校德育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四要注重对学生曰常生活的道德引导,充分发挥曰常生活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功能。

 

三、“教学做合一”从知性德育到践行德育、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陶行知认为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境遇中接受道德教育“我们道德上的发展,全靠着遇了困难问题的时候,有自己解决的机会,解决了一个问题就长进了一层判断的经验,问题自己解决得愈多,则经验愈丰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突出以“做”为中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德育方法上体现了知行合_的辩证统一。

 

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教育是在道德认知基础上付诸实践的过程。当前,学校德育或多或少的存在知性德育倾向,即把德育看作是一种道德知识的传授过程。它一味的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和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忽视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践履。这种道德教育方式是造成受教育者知而不行、言行不_、德育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

第8篇

生活中的准则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在心中深深地埋藏着一把尺——衡量各种生活标准的尺!而对于小学生而言,首要的准则就是好好学习,遵守行为规范;大人们的准则却有很多……在我看来有一条准则却是我们大家都必须共同遵守的——交通法规。

美好的生活是灿烂的,而如果不遵守交通法规就会付出血的代价,沉痛的教训。有一次,我们照列围坐在饭桌前边吃饭边看新闻。突然,一个画面的出现让我们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筷子,迫不及待地冲到电视机前,恨不得一头钻进去,场面非常的凄惨:有个人侧面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看不到脸,只看见鲜血流满了遍身:身上、衣服上都染成了红色,一只鞋飞了老远,足有一米多,身边倒着一辆压扁了的助动车,两只前轱辘都变成了椭圆形,一辆警车停靠在其身边,还有一大群围观的过路人,大家议论纷纷,有说是喝酒了才被撞的;有说是另两辆车相撞,他是受害者。经过警方的调查,结果发现这个人是因为乱闯红绿灯而造成车祸的,救去医院后不治身亡,听说他的孩子还不满一岁呢!我们看后心里都很沉重: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经不起一点马虎,不能为了图一时方便,违反交通规则而失去宝贵的生命。

再过180天就是我们万众瞩目的世博会的召开,到那时五湖四海的外国朋友们都来到上海,我们要以“主人翁”的身份去迎接他们,更加要遵守交法规,让我们通过自己的言行、至诚至热的心来实现上海对全世界的承诺:“城市,让生活更好!”

让遵守交通法规成为我们热爱生活的首要准则吧!

第9篇

[关键词]伦理;存在;善

[作者简介]郭增花,吉林财经大学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吉林长春130117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7-0065-03

伦理学,即研究“伦理”之学,对“伦理”的系统化追问与反思。考察“伦理”二字,从词源学上分析,中国古人理解“伦”的本义为“关系”或“条理”,人们常说的“人伦”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的本义是指事物的内在机理、秩序。“伦”、“理”合在一起,便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在西方,ethics源于希腊文(在希腊语中“伦理”、“道德”二者是同一个词),本意是指“本质”、“人格”,后来意义逐渐扩展为表示“风俗”、“习惯”。亚里士多德最早在严格学术意义上使用“伦理学”,他将伦理学明确划分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是研究在风俗习惯中所形成的人的品性、品质即道德德性的科学。

可见,伦理的核心在于“人”,在于人的自我养成。作为对“伦理”的追问与反思之学,伦理学就是要探讨人的存在方式、存在样态,寻求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探寻人的行为的合理性根据,对人的生存与发展作出积极的理论反思和概括。无论是东方的“行为准则”,还是西方的“风俗”、“习惯”实质上所表达的都是人的一种存在样态,一种自我约束的机制。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按照行为准则行事,在行为活动时遵从约定俗成的品性、品质,这些行为准则、品性、品质所内含的实质就是个体对类的认同。也就是说,这时个体所展现出来的实质是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样态和存在方式。自我养成的“行为准则”、“品性”、“品质”所表现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处事原则,更是对人生的价值、意义,对人的生活方式、存在样态的积极认同、接受和践行。

一、伦理的实质:人真实的存在

人究竟是何种存在,缘何区别于其他动物性存在,这是人们一直思索的问题。作为生命的存在,人首先必须使生命得以延续,为此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正是这一由人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生命的生产,把人同动物区别开来。

人们在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在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在肉体生存需要基本满足的基础上,人们衍生出了新的需要,新的需要的满足使人的生产无限得以继续。物质生产方式不仅体现了人的自我生命的满足,更直接体现了人的具体生活样态。人的生活就直接体现在这种当下的物质生活样态中。同时,人为了克服自我生命的有限性,使生命能以另一种形式延伸,就必须进行生命的再生产,即增殖。这便形成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即家庭产生了。这种原初的、奠基于自然血缘基础之上的家庭,随着人口的增多、新的需要的产生便逐渐隶属于更为宽泛的,以需要或地域等不同纽带为联结的大家庭。“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人的存在实质就是一种关系的存在。作为行为准则,品性修养等规定的伦理正是为应对这种关系而产生的,是对这种关系的合理把握与实践。伦理在此显示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它是使人的自然关系、社会关系得以健康良性运转的内在前提,表征着人的存在及存在关系的特征。

作为维系人的存在与存在关系的伦理,其最终指向必定是善的理想。人总是力图扬弃自己的片面性,扬弃“关系”存在的片面性,走向一种真实完满的存在。“没有一个人可以有要求快乐、要求良好行为和良好生活的欲望,而不同时有要求生命,行为和生活,亦即要求真实存在的欲望。”人从获得生命、开始他的关系存在始便面临选择、面临价值判断、面临反思。以一种自由的、伦理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过一种真正区别于物的人的生活成为人真实的追求。“绝对遵循德性而行,在我们看来,不是别的,即是在寻求自己的利益的基础上,以理性为指导,而行动、生活、保持自我的存在。”“德性的基础即在于保持自我存在的努力,而一个人的幸福即在于他能够保持他自己的存在。”要求真实存在的欲望,保持自我存在的努力,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才能达到人的幸福,即伦理是人真实的存在。

伦理是人真实的存在,体现了伦理的实质意蕴。以善为最终指向的伦理使人不再消极地适应当下生活,满足当下存在,而是对自我存在进行积极反思,从而完成存在的提升。人作为一种关系的存在只能在关系中使自己的本质得以确证。这种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主要体现为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作为自然关系中的存在,人在生存过程中打破了原初境遇中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混沌状态,使自然成为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复存在,人的存在成为孤立于外界的独存。伦理的出现为人解决这一片面性存在提供了可能。它要求人们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出一种行为规范、道德规范,为人与自然和谐完美提供一种保证。作为社会关系中的存在,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中组成了多种多样的复杂社会网络,这些社会网络赋予每一个人以特定的社会角色。

首先,人生存在一个狭义的家庭网络中,这种网络要求个体承担起自己担负的家庭职责,处理好自己所在的家庭关系;其次,人生存在一个更为广义的家庭网络中,分工在这一网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使社会物质生产分化为细致细微的各个不同环节,更使社会成员分化为不同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样态。每一个个体拥有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卷入更为复杂的经济、政治、社会关系中。也就是说分工不仅造就了个体间的差别,更造就了个体间的亲密协作。那么个体问如何协调运作、个体如何参与社会的协调运作、社会本身将如何协调组织等这一切就都离不开伦理的干预与介入,即伦理成为个体与社会形成有秩序、有规范的内在依据。

作为自然关系的存在与作为社会关系中的存在,这两种存在总是互为关联,互为前提,归根结底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离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会直接威胁到他人对资源的获取,威胁到代际资源的获取,进而直接威胁到他人与自我的生存;离开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则会将人单一化为自我存在定位,使个体的人与类的人处于对立的矛盾中,使人在为提高自己片面化的生存与地位而不顾他人攫取利益时威胁到他人的生存与发展,威胁到社会的正常运转秩序。伦理真实的存在提供了一种现实可能,使人在反思的层面上,确立人应遵循的行为规则、道德规范,通过自我约束与自律内

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与修养,使人真正以人的方式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同时使人类社会得以和谐发展。

伦理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实质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它体现了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这是只有人才能在反思的层面为自己所提出的独特要求与理想。其二,它为人走向具体而真实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在关注为什么我应该是道德的(why should be moral)的同时,又将自我实现列为沉思的对象,这里似乎已蕴含着从人的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这一层面来考察道德所以必要的趋势。”人在实践过程中总是力图摆脱自我存在的抽象性、片面性,达到具体而真实、全面的存在,这同时也是伦理产生与存在的真实依据。

二、伦理的特质:善的生活

伦理学作为一种实践哲学,探究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试图为我们提供某种价值与规范,向我们提出善恶是非的界限,对“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作出一种解释。作为一种理解生活、规范生活的哲学探讨,伦理学的使命就在于使我们更为成熟,更为理性、更负责任、更尽义务、更好地做一个人、更好地构建一个社会、最终使我们达到一种美好的即善的生活。因而,本质上而言,“一种伦理学就是一种好的生活的学说:它教出一种好的生活道路,遵从它我们就能获得最高的善和至福。它的目标就是好的生活与好的社会”。

苏格拉底曾经说道,未经省察的生活,对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人作为一种反思的精神性的生命存在,总在不断地追问:我应该如何生活,什么样的生活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什么样的生活才能使我配享幸福,达至至善。这一追问源于人总是不满足于当下的既定的现实生活,总是向往一种美好的、完满的生活,这种对理想的超越的追求是人的理性规定。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色拉叙马霍斯在探讨“正义者是否比不正义者生活得更好更快乐”这一问题时,苏格拉底讲道,“你以为你说的是件小事吗?它牵涉到每个人一生的道路问题一究竟做哪种人最为有利?”同时他指出,“这并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个人该怎样采取正当的方式来生活的大事”。“做哪种人最为有利”这实质上说明了人的存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动物式的无反思的存在,而是必须不断作出选择判断的价值性存在。“该怎样采取正当的方式来生活”,这句话进一步对我们提出了生活的要求所在,即以一种正当的方式来生活。何谓“正当的方式”,“正当的方式”如何为人所把握,这些追问就使人的存在得以提升,使人的生活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而是一种丰富而生动的生活。

当代著名伦理学家B・威廉姆斯在其名著《伦理学及哲学的限度》中,将苏格拉底的问题直接概括为“人应该如何生活”。苏格拉底的问题是道德哲学最好的起点,它优于“我们的义务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幸福”等问题。

“人应该如何生活”,“该怎样采取正当的方式来生活”反映了人对一种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在这种对生活的理性思考与追问中,人的整个存在过程即具体的全面的人的存在成为我们探讨的核心,一种积极的向善的生活便产生于对生活的整体而完满的理性筹划中。在此意义上,苏格拉底的问题,便成为一个“更为一般的、确是长期的、对生活的视角”。

第10篇

新《守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要求,是每个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新《守则》以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的要求为核心,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而提出。如“爱党爱国爱人民”是“爱国”的基本要求;“好学多问肯钻研”是“敬业”的基本要求;“孝亲尊师善待人”是“友善”的基本要求;“诚实守信有担当”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此外,《守则》中的“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坚决远离”“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热心志愿服务”等也反映了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法治”“和谐”等对中小学生行为的要求。

新《守则》以中小学生生活为载体,体现着生活德肓的理念。新《守则》是中小学生生活的基本行为规则,因此,它必须直面中小学生的生活,发挥对中小学生生活的价值引领作用。班级、课堂、学校、家庭、社会是中小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域,《守则》对这些场域的生活都提出了道德要求。如在班级集体生活中,要“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在课堂学习生活中,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在学校生活中,要“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在家庭生活中,要“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不比吃喝穿戴”;在社会生活中,要“热心志愿服务”、“低碳环保生活”,等等。新《守则》突出中小学生生活中的新问题。如面对生命的漠视,新《守则》提出“自强自律健身心”“珍爱生命保安全”。面对中小学生沉溺于网络,新《守则》提出“文明绿色上网”;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新《守则》提出“低碳环保生活”。这既是时代对中小学生生活的新要求,也是当前中小学生生活遇到的新问题。新《守则》对此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使得对中小学生行为的指导更具针对性,更符合中小学生的实际需要。

新《守则》强调通过践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不是知识,而是生命的持续活动。生活德育要求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行动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新《守则》把对中小学生的要求,以行动动词的形式表达出来,转变为学生的行为实践,增加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新《守则》的每一条首先是原则性要求,然后是原则性要求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把原则性要求在行动中具体化,如“爱党爱国爱人民”具体化为“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诚实守信有担当”具体化为“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明礼守法讲美德”具体化为“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等等。新《守则》以学生为本,强化学生的生活实践,改变了以往教师“假大空”的道德说教,使《守则》真正变成学生生活的行动指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使道德成为稳定的行为习惯。

第11篇

1、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2、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凯洛夫

3、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4、道德是一种获得——如同音乐,如同外国语,如同虔诚扑克和瘫痪——没有人生来就拥有道德。——马克·吐温

5、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康德

6、如果儿童任意地让自己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德谟克里特

7、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

8、社会和自然的区别就在于,社会是有一定道德目标的。——赫胥黎

9、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康德

10、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列宁

11、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些喝酒上了瘾的,是因为做了错事而受到良心的呵责的人。人人可以注意到,过着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药物;强盗或小偷,赌徒与没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托尔斯泰

12、人应当头脑清楚,道德纯洁,身体干净。——契诃夫

13、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培根

14、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15、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苏霍姆林斯基

1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7、昙花一现的感情,不能真诚地可靠地长期地相爱,是相当一部分青年人道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苏霍姆林斯基

18、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19、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斯宾诺莎

20、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21、一个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弗兰西斯·培根

22、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乌申斯基

23、只有那不论公私都以道德为上一心要做出高贵的事的人,方可算是最可尊崇的人。——乔叟

24、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普卢塔克

25、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26、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

27、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28、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29、美德与过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伏尔泰

30、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与追求美的理想这两者常常统一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

31、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

32、人要正直,因为在其中有雄辩和德行的秘诀,有道德的影响力。——阿米尔

33、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车尔尼雪夫斯基

34、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章炳麟

35、劳动却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拉·乔乃尼奥里

36、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37、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38、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第12篇

序言

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增设了总则第四条,即“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持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这一规定指明了婚姻双方及家庭成员间的共同责任,充分体现了婚姻法的主旨。本条原则与其它两项原则有着特殊的关系。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它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的虐待和遗弃。”第二条是从积极方面规范婚姻家庭生活的。而第三条是从消极方面规范婚姻家庭生活的。一正一负,已几臻于完善,似乎没有必要再增设第四条了。其实大不然,可以说,第四条的增设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较好的发展现状和水平,同时也是我国婚姻法的一大进步。很明显地,本项原则并不是并列于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及计划生育等原则的原则,而是从总体上反映了上述各项原则的基本要求。或者说,是对这些原则的一个富有弹性的解释与补充。以下主要就“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原则作出解析。

一、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原则的含义

总的来说,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原则要求夫妻双方充分意识到彼此的合法夫妻身份和独立人格,不得从事伤害对方人格、尊严、利益的行为。从更具体的程度来说,它又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上指的是:夫妻应当互相信任和忠诚,不得欺骗、侮辱、歧视、遗弃配偶,不得为第三者利益损害配偶他方的利益。狭义上指的是:夫妻共同生活中,应当保持性生活的专一性,不得从事婚姻外性行为,包括重婚、同居、通奸、、等。这是夫妻关系的本质要求,是婚姻的专一性和排他性的集中体现。这一规定对夫妻关系来说,具有导向性和规范性的功能。当然,要求夫妻间互相忠实,绝不意味着用法律手段强行维持感情已破裂的婚姻关系。感情确已破裂的夫妻可以依法离婚。因一方的不忠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等)导致离婚的,受害方可以依照《婚姻法》有关规定获得法律上的救济。这些在第二十二条、四十三条、四十五条、四十六条均有体现。

二、互相忠实,相互尊重原则产生的背景及缘由

在《婚姻法》的修改过程中,关于是否应当增设有关夫妻忠实义务的规定,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夫妻应当互相忠实是婚姻的应有之义,法律毋需另作规定。有的认为:互相忠实是婚姻道德的要求,要靠当事人自律;婚姻关系不能靠法律的强制来维持。也有的认为:在法律上指明夫妻应当互相忠实有其必要性,这对维持一夫一妻原则、保护婚姻家庭和受害方的权益均是有益的。很显然,前两种观点存在明显的缺陷,没有看到现实的需要性,没有真正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事实上,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原则于婚姻法等同于诚实信用原则于民法。诚实信用原则起源于罗马法,最初主要作为契约法和债法的原则。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当时,欧洲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立法者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商品交换关系,日益感到对其详加规定的困难。而诚实信用原则却可以弥补契约条款之不足,可以更好的规范当事人的行为,可以更好地解释契约法、债法,可以给法官更大自由裁量权去更好地处理这类案子。于是逐渐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地位。20世纪以后,市场经济更趋发达,面对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更不得不借助于“诚实信用原则”这样的弹性很强的条款。1907年,《瑞士民法典》首次将其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被奉为现代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学者们称之为“帝王条款。”

当然,诚实信用原则同样适用作为民法一部分的婚姻法。而具体到婚姻关系来说,就是夫妻间应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的原则。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这种变化极大地冲击着婚姻家庭关系,使之越来越失去其昔日的稳定性,日趋于复杂。很明显地,在这个过程中,纯粹依靠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等原则很难完全规范包容婚姻家庭关系健康稳定所需。从这些原则的深度来说,互相忠实、互相尊重是对夫妻关系的最本质的、最有人情味的要求,是对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等原则的更为深入的阐释。可以说,这个原则是从最积极的角度来解释婚姻家庭关系要求的,是婚姻道德的法律化。由于本原则极大的弹性和最高的指导性,可以说,它不失为《婚姻法》的“帝王条款”。三、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原则的本质

互相忠实,互相尊重首先是一个道德准则,是婚姻道德的要求。同时,它又不仅仅是单纯的道德准则,而是法律化的道德准则。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的目标在于从最深处协调婚姻双方的关系,包括人身的、财产的以及性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要求婚姻双方不但从形式上更要从本质上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夫妻之间的真正完美的结合。这种结合,不但要求不能损害对方最基本的利益,也不能损害彼此之间的情感。因而这个道德化的原则是法律条文中最温柔的一笔,是《婚姻法》的主旨所在,是其最终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同时,既然已作为《婚姻法》基本原则的一条,那么它就不再是单纯的道德准则,已是一条法律化的道德准则。或者说,更是道德化的法律准则。因而,从这个层面说,它又超越了道德的相对微弱的约束力,具有了较强的指导意义和更强的约束力。然而,婚姻关系毕竟不同于其它社会关系,不同于商品的交换关系,对其干预过多势必给婚姻家庭生活带来种种负面的影响。家庭生活毕竟是人们的私生活,因此必须平衡隐私权和社会知情权之间的关系,要把握好公权力的介入程度和方式。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互相忠实原则更多的是指导性原则,并不像诚实信用原则一样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它的可诉性必然地要受到限制。

四、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原则的功能

首先,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原则具有指导性规范性的功能。指导规范功能是一切原则的基本功能。而本原则对《婚姻法》即具有此种功能,同时也是婚姻双方生活中行为的向导。夫妻双方在性生活及其它生活上都应该以此为指导,不作出不忠实于对方,损害对方利益,伤害双方感情的行为。其次,具有解释与补充法律规定之不足的功能。如前所述,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原则是对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等原则的深入的解释与补充,而不是与其平等的原则规定。这种解释从更深层次反映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等原则的本旨。同时,当今社会关系日益错综复杂,婚姻家庭关系也愈加复杂,其它的原则条文很难完全包容婚姻家庭关系健康稳定的要求,而互相忠实原则因其灵活性,便是对整个婚姻法的有益补充,使婚姻法更臻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