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10:46: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超常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每个学生的潜力都是不同的,只有采取适应学生潜能发展的教育手段才能使学生更加健康的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的智力水平都不尽相同,我们应当向智力残疾的儿童提供符合其能力、素质发展要求的特殊教育,也应当向智力超常的儿童提供能够促进其潜力快速发展的天才教育。
一、智力超常儿童与智力超常儿童教育
在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有人身体强健,有人天生瘦弱,在人的智力方面同样是如此。大多数的智力超常者在他们的童年时期已经显示出他们超越他人的智力水平。根据智力正态分布理论,人群中存在着大约3%的特殊个体,他们的智力水平远远高于同龄人。对于尚处于儿童时期的这些特殊个体,则称之为智力超常儿童,通常又被称为“天才儿童”,“神童”等等。“智力超常儿童”今天普遍地用来描述那些具有高潜能、有杰出表现的儿童。我国有十几亿人口,从统计学理论上来说,在我国2亿多14岁以下的儿童中智力超常儿童的总数将达到数百万人,智力超常儿童的基数非常可观。因此,如何对智力超常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已成为了教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我国智力超常儿童教育现状
根据教育学的理论,现有的对于智力超常儿童的培养方式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是“加速教育”与“丰富教育”。“加速教育”培养方式主要对智力超常儿童采用进入特殊学校,或者普通学校中的特殊班级中学习来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旨在使智力超常的儿童比正常儿童花费更少的时间来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丰富教育”则是将智力超常儿童与正常儿童一起进行教育,但在同时为智力超常儿童进行特殊的指导,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我国目前主流的智力超常儿童教育方式基本只限于“加速教育”。1978年,21名11到15岁的智力超常儿童进入合肥市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习,这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智力超常儿童教育的开端。1985年以后,根据教育部的决定,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12 所大学开始增设少年班的办学形式。同年, 北京八中创办了天才儿童的教育实验班。随后有70多所中小学开办了天才儿童教育实验班,如北京的人大附中、江苏省天一中学等。至此,我国的智力超常儿童教育基本形成了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连续体系。这些大学少年班和中小学的智力超常儿童实验班,基本上都是在“加速式教育”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通常情况下,智力超常的儿童花费4到5年时间完成小学课程,4年时间完成中学课程,然后进入大学学习深造。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一种教育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缩短了人才生产周期,满足了“快出人才”的社会需求,为各个大学输送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从智力超常儿童个体的角度看,这种方式完全针对智力超常儿童来制定课程和教学设计,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的智力潜能。但是这种单纯的加速性教育也存在这许多的弊病,现在看来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有两大方面的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第一,“加速教育”方式单一机械的培养智力超常儿童在应试教育方面的能力,忽视了特长的培养与潜力的挖掘。由于我国目前的国情的关系,我国的智力超常儿童教育很难摆脱“应试-升学”这种教育体制模式的影响,当前开设智力超常儿童教育的学习,其追求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学生的成绩以及升学率,仅仅通过学生的教学结果来评判教学效果。在这种目标下,对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和培养难以真正的进行实施, 学生忙于学习各种课程,学业负担沉重,无法全面发展自身的才能。而学校开设少年班教育也主要在于宣传学生的成绩优异,升学率高,意在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二,“加速教育”方式由于增加了学习负担,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学生性格的变化,不利于儿童正常的情感发展。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的个性与情感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时期,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没有充足的时间与他人交流相处,使得学生的社交能力得不到发展,性格逐渐向内向性格发展,与群体隔离。同时学生的生活过于单调,缺乏多样的内容,容易导致学生的抑郁情绪的增加,精神状态不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智力超常儿童,很容易被正常儿童所孤立,导致日后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智力超常儿童教育未来的发展
根据我国目前的智力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未来的发展方面主要是可以向“丰富教育”培养方式转变。“丰富教育”是当前国际上认可度比较高的一种智力超常儿童培养方式。在这种培养方式之下,智力超常的儿童并不像“加速教育”中被集中起来进行加速教学,而是与正常的儿童一起进行学习。教师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特点与天赋为其提供特别的指导。由于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力水平高于正常儿童,因此他们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这样就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投入到开发他们天赋的活动之中。“丰富教育”培养方式没有较高的学习要求,因此在普通的学校之中就可以进行,能够更好的培养更多的智力超常儿童。此外,由于智力超常儿童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因此在促进学生潜能发展的同时,避免了学生心智的不健全,有利于儿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这种培养模式为各方面全面发展天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高效的道路。
四、总结
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未来一段之间内,我国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模式仍将以“加速教育”为主。“加速教育”模式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它在当前的情况下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我们应当逐渐的大力推广更加便于普及以及有效的“丰富教育”模式,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智力超常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成长为复兴祖国不可或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缴润凯;张锐;杨兆山,智力超常儿童的发展:从加速式教育到丰富式教育,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洪德厚,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王慧敏,智力超常儿童实践应用能力的特征与培养方法,现代特殊教育
我儿子记忆力特别好,过了一个星期,上周跟他说过的书里的一个稀有动物,他也能记住。是不是该好好引导他,别浪费了他的天分?(诺诺妈妈,儿子1岁半)
我们身边有多少超常儿童?
“超常儿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发展心理学上根据儿童的各方面能力水平均呈现正态分布的特点,将某方面能力水平高出其同龄人两个标准差的个体称为超常儿童,这一群体在同龄人中的比例大约是1%~3%。
超常儿童有哪些特点?
研究发现,超常儿童,特别是智力超常儿童,普遍存在以下一些显著特点,您也可以观察一下孩子,不妨先来个小自测:
如果您的孩子符合上述大部分特点,建议您带上孩子去专业机构鉴定一下他是不是超常儿童。
相关链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于1994年,主要致力于超常儿童的认知、记忆、思维(包括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和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并且编制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鉴别超常儿童认知能力测验和个性心理特征问卷。目前和多所学校合作建立了多种形式的超常教育模式。
官方网站: cngifted.psych.省略
咨询电话:010-64877971
如何鉴别超常儿童?
要确定孩子是不是超常儿童,需要去专业的部门进行鉴定。通常需要从儿童多方面基本认知能力综合考察儿童的发展水平,然后根据其发展水平在其同龄人中所处的百分位置来判断其是否属于超常儿童。
对于鉴定结果应该怎么看?
由于儿童早期的一些能力是不稳定的,这种不稳定导致了儿童的行为表现受环境的影响会比较大。因此,鉴定的结果可能只是表示在特定的检测情景下儿童的能力,而不能百分百准确地代表这个儿童的真实能力,更不能百分百预测儿童将来的能力。
另外,有些家长由于爱子心切,一直认为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坚信他肯定比其他同龄的孩子好很多。这里要强调的是,95%的孩子都是常态儿童。非超常儿童,如果教育得当,同样会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而超常儿童,如果教育不当,长大后未必就一定能成才。
关于超常儿童,你可能还需要知道……
有些家长将超常儿童简单地理解为“聪明的孩子”或者“完美的孩子”,并且认为“只要努力学习和训练,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超常儿童”,这些认识都是不准确的。
超常儿童有时候会不适应普通课堂
首先,超常儿童虽然在某一方面优于同龄人很多,但是在其他方面很有可能是平均水平甚至可能低于平均水平。有研究者发现,经常有一些在学校里面被老师和同学们一致认为是“问题儿童”的孩子,经过专业鉴定之后,发现他是超常儿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方面,有些智力超常儿童可能在情绪调控或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比较弱,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不太准确,他可能会很“不留情面”地当众指正;觉得同学们玩的游戏都有点“小儿科”,所以表现得不合群;另一方面,由于其智力上的优势,课堂上的知识对他来讲已经缺乏吸引力,他的精力往往无处发泄,所以听课时注意力会不集中,喜欢“创造”一些“小恶作剧”来挑战自己的脑力。这也是为什么超常儿童需要特殊模式的教育。在特殊教育中他们会觉得老师讲的知识有意思;班里的同学们和他们的兴趣相投,甚至他们的“小恶作剧”都可能因为富有创意而受到鼓励。
天分要和环境相配合
一个孩子发展得如何是先天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先天遗传因素是基础,但是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将孩子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学习和训练虽然能够帮助普通儿童提高其自身的能力,但不能使普通儿童变为超常儿童。有些家长在带着孩子参加超常儿童筛查项目之前,可能会刻意训练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妥当。训练或许可以使自己的孩子在随后的筛查中有出色的表现,但是这种效果是暂时的。而适合超常儿童的特殊教育模式不一定适合常态儿童,并可能会导致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和他的能力不匹配,影响其最终的发展。
1、从无法到有法
都说艺术家的成长要经历“无法—有法—无法”的过程,从开始的毫无章法,信手涂鸦,到学习掌握一定的技法,按章办事,完成作品,乃至于技艺娴熟,驾轻就熟,此为第二个阶段。然若停留在此层面,不能进一步突破现成方法的局限,达到“心中有法,笔下无法”的境界,终究难以进入自由王国。
做班主任也一样。在外多次培训班主任,总是感觉老师们怀着“西天取经”的美好愿望,希望通过聆听报告,认真记录,好取得“真经”,拿回去用在自己做教育上。偏偏教育中有太多的变数,学生一变,教育情境一变,别人用得得心应手的方法到了自己手上失灵了。即使一句相同的话,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语气,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效果也完全不同。学习理论吧,不是觉得理论把什么问题都理想化了,就是觉得理论远远脱离了现实,高深莫测,难以对实际发挥指导作用。
的确,按教育学的说法,“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然而,在现实中,因为教师和教育对象都是有思想有个性会变化的人,所以,教育也存在着“主观性、偶然性、多变性、不可复制性、理想性、人文性”等特点,唯有辩证性是一致的。到底是概念错了,还是我们的想法出了问题?应该说,大家都没有错,因为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发展的、辨证的。如果我们死搬教条,就会发现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如果没有理论指导,我们的行动则完全是凭感觉、靠经验,难以把握方向和提高层次。
一名班主任的成长,也需要经历从“无法”到“有法”再到“无法”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初当班主任,面对着一个班级四五十个甚至更多的学生,我们会有手足无措的感觉。此时我们特别希望学习一些带班的经验、方法,至少让我们能入门,站稳脚跟,于是我们向老教师学习、参加培训、看书做笔记,这些都是在“学法”,随着带班时间的延长,我们的经验也在增加,这也是“学法”,直到成为业务熟练的“老班主任”,我们终于从“无法”到“有法”。
我们在实践中会发现两个问题,一,对别人的方法直接用“拿来主义”行不通,南橘北枳啊;二,自己一些运用纯熟的带班“法则”也是要变的,因为学生在变化,班级在变化,自己的思想认识也在变化,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法”。
真正的法,是变化的法,是不断更新的法。千百年来,无数先哲都在思索教育,留下了大量智慧的结晶。我们对教育中问题的思考从没有停止过,也从来没有得出一个终极完美的答案,因为人类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始终在发展在变化,几千年前提出的问题,我们今天还在面对,还在不断地思考。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教育乃人心灵的转向”,这个命题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怎么转?却有成百上千种转法。我们可能阶段性地,在战术战役上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要想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乃是天方夜谭。唯有不断地围绕教育中的核心命题,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人群,寻求最恰当的教育方法,才是我们所要做的。班主任不是提出问题的人,而是解决问题的人,无论采用多少种方法,使学生心灵转向,而且向正确的方向转向,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
2、从有法再到无法
随着经验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教育思考的深入,一名成熟的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也在积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日益丰富,变式也开始增多,需要不断突破思维定势,寻求创新,并最终向着“无法”的境界靠近。
如果说从“无法”到“有法”,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阶段,是必修课,那么从“有法”再到“无法”,就是一个班主任自由发展的阶段,是选修课,因为不是每个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追求的。
即使班主任已经做得很职业了,也不能说他就是一个卓越的班主任。这个“卓越”,不是指学生有多少考取了重点大学,是指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终身影响而言。要想成为卓越的班主任,就必须拥有教育的大智慧,突破了教条主义条条框框的束缚,从有法再到无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班主任 banzhuren.cn)此时的“无法”,已经是一种超脱,一种信手拈来,一种自然的本能反应。是法已融会贯通,渗透到了做教育的举手投足之间,教育渐渐融入了生命,而生命本身也构成了教育。
这种境界并非虚妄,有些卓越的班主任来到学生中间,不必多说什么,也不必多做什么,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影响、一种引领。论起技巧,也许大家并不在行,但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已经无需用技巧或手段来证明什么,教育家本身就是教育。
虽然我们都在这条道路上求索,距离“无法”还很遥远,而且班主任工作的绝大部分仍然要“有法”,否则必然会“乱了章法”,但是,作为一种理想的境界,我们依然孜孜以求,用自己踏实的实践,逐渐参透“法”中奥妙,最后达到“心中有法,手中无法”的境界。
达到这种境界的班主任有这样几个特征:
1、总是充满着自信和乐观,不管遭遇多么困难的局面,都能想出办法应对。他们享受着教育和工作的乐趣,付出智慧与汗水,收获学生的成长。没有职业倦怠感。于他们而言,班主任是最富有创造性、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工作。
2、对教育中常用的手段了如指掌,运用自如,看似随手拿出一种来用,总给人感觉是那么恰到好处。一次是碰巧,如果常常这样,显然就不是巧合或运气能解释的了,只能说他具备了教育的灵感和智慧。看似波澜不惊,实则举重若轻。这样的班主任能把平凡的小事做得像艺术品一样,令人赏心悦目;
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走寻常路,不拘泥于现成的法则和传统的做法,处理问题看上去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即所谓的“超常规”。这种创新并不是体现在做出一些别出心裁的举措或哗众取宠的事,而主要是体现在传统教育活动中。越是传统的活动越是能做出新意,常做常新,体现了高度的教育智慧。
3、从循规蹈矩到超越常规
相对于教育中的循规蹈矩,一些“无法”的班主任却经常反弹琵琶,采用一些超常规的方法解决教育中的难题。
手中无法的前提是心中有法,“无法”也并非是真的没有章法,而是指教无定法。其实仔细研究一些超常规方法的案例,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特征,它们虽然“出乎意料之外”,但一定是“在情理之中”。“超常规”只是相对与通常的做法而言,形式虽有不同,但一定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超常规方法并不是班主任刻意生造出来的,也不是本来就存于班主任的头脑中的,而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境生成的,有的在瞬间完成,有的则经过了深思熟虑。这些做法都很好地解决了一些具体的问题,但是并不具备可复制性,有时一种方法只能用一次才有奇效。但智慧的班主任的超常规方法不仅不是偶一为之,还会经常涌现,因为产生这些方法的源泉不会枯竭,只要班主任工作在继续,他对教育的思考就不会停止,突破与超越,成为一种习惯。
超常规方法只是一种圆融、变通,虽然运用了逆向思维或发散性思维,但也只是用更为巧妙的策略达到正常的教育效果,不能为达到目的而伤害学生或家长的人格和尊严。
超常规的方法只针对于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境,离开了当时的情境,不太可能重复运用。
既然超常规的教育方法往往不可复制,那么为什么我们还对此特别有兴趣呢?不仅是因为那些很给力的超常规故事有很强的趣味性、戏剧化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我们能透过表面的“超常规”读出实质的“有规律”,仔细分析这些方法的共性和实质,能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做一些提炼、整理,以为今后遭遇类似情况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超常规方法的价值就不大了。
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具体的做法。
4、从追求技法到寻找智慧
好多人一直在谈教育中的“大智慧”,但到底什么是教育的大智慧?智慧和技法到底差别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需要弄清楚。在很多案例中,作者都是在说:这是教育智慧。似乎说智慧就比谈“技巧”高出一等。但事实上,很多案例,包括本辑中选编的一些,我们很难辨别清楚这是技巧、那是智慧。也许,智慧与技巧的差别仅在毫厘之间。
但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差别虽小,却是决定性的。以我个人的判别,智慧和技巧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出发点。技巧只关注技术层面,很少涉及对人心灵的影响,它以解决问题为最高目标,为达到目的可以采取任何手段,而我们把这些手段从人的成长的大背景中剥离出来,既不了解前因,也不考虑长远的影响,只是将其总结为什么什么法,这种技法就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说白了,聪明一点的人都会想到一些取巧走捷径的方法,我经常说魔术人人会变,各有其奥妙不同,如果把这些作为班主任追求的目标,当然就是剑走偏锋,甚至南辕北辙了。
教育智慧产生的源头是对学生的爱,有了爱,就会为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苦苦思索,自然会有智慧,做教育时产生的奇思妙想当然也会不绝如缕。小爱产生小智慧,大爱产生大智慧。大智慧不一定很巧,甚至看上去有些愚笨,但从长远来看,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学生从教师那里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受到教师人格的影响。是以,班主任做教育的境界决定了学生发展可能达到的高度。向往卓越的班主任应该把追求教育境界,以发展人为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
班主任们只有摆脱了对技法的追求,才有可能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每个人成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但一定都需要一些时间,时间和经历的积累影响了思想的厚度,但更需要思考,反复在同一层次上操作根本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学无止境,追求无止境,当我们达到这种境界,很多教育的灵感和方法会不断涌现,对教育手段的运用也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对事情的处理看似无法,甚至和传统的做法背道而驰,但细想来,那些超常规的做法却恰好暗合了某些教育规律,他遵循的是人成长发展的“大法”。正是尊重了人的个性、注重了教育行为的实效性,才产生了教育的个性。
陶行知先生著名的“四块糖”的故事是一个经典的超常规教育案例,看过的人都佩服陶行知的教育智慧,但如果陶先生不是从真正关爱孩子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技法”是怎么也不会想出来的。在现实中,我们也有班主任效仿陶行知四块糖的做法,效果却正好相反。失败的原因何在?是因为孩子还不能感受到我们的爱和良苦用心,利用了我们的善良和宽容掩盖了自己的错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
智力,也被称为智能,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智力的生物学基础是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儿童智力水平的关键是提高脑发育的质量尤其是脑的早期发育。我们可以通过创造优良的环境促进脑的发育和完善,为儿童智力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1 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1.1 脑皮层结构复杂化
脑和神经系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出生后脑的发展主要在于脑皮层结构的复杂化和脑机能的完善化。髓鞘化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新生儿出生时,脑的低级部位(脊髓、脑干)已开始鞘化,以后的发展不均衡,先是与感觉运动有关的部位,然后是与运动系统有关的部位,最后是与智力活动直接有关的额叶、顶叶区髓鞘化,6岁末几乎所有皮层传导通路都已鞘化。
1.2 脑的反射活动
脑的基本活动就是反射活动。儿童通过各种感官接受来自体内外的刺激,然后通过大脑的分析加工编码,做出反应。通过各种反射活动,儿童与外界取得平衡。刚出生的新生儿,大脑皮层还未成熟,神经活动主要是在皮层下部位进行的一些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射。儿童形成条件反射的速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快。就整个儿童期来说,儿童形成的条件联系带有很高的稳定性,即能很牢固地、长时间地保留下来。
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抑制性反射(一个刺激引起原来反应的停止或减少)对儿童来说有很大意义,可以提高儿童对外界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能力。
1.3 智力开发的关键期
大脑发展最快的时期为胎儿6个月至出生后10个月,在这一时期内,几乎每分钟增加20万个神经细胞,如果这一时期缺乏良好的环境刺激方面的训练,会使大脑发育受到损害。l岁半和2岁是孩子成长的两个关键时期。由于这时婴儿的左右脑的机制开始明显增强,对婴儿的饮食、玩乐和训练应力求多样化。孩子玩耍也是一种学习,无论是智力发育还是获取社会知识,都孕育于玩的过程之中。3岁是幼儿期最重要的时期,也正是幼儿自己能够形成各种习惯的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智能发育更加完善,求知欲强,语言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
2 家庭环境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生下来后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儿童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因为儿童个性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最关键的几年是在家中度过的。早期儿童与父母的相互作用,情绪关系的性质对儿童以后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1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过程。父母根据自己对社会化目标的理解,运用各种方式使儿童社会化,并使其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可以分为:权威型父母、专制型父母、娇宠型父母和冷漠型父母。
专制型父母,控制有余,爱心不足;娇宠型父母,爱得不理智,控制不足;冷漠型父母,无论从教养方法和教养态度上都成问题。只有权威型父母是较理想的父母,当然,这还要视儿童所在社会的社会化目标和儿童自身的特点而定。
父母的作用受到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父母本人的个性特征,如对社会化目标的看法和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能力的评估;(2)儿童自身的特征,如气质、性格和能力;(3)社会环境,家庭内部的环境,如婚姻关系,文化和亚文化等。
2.2 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语言和行为上的直接交往,尤其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研究表明,如果家长对儿童的要求是耐心、合理的并且是充满温暖和爱意的,儿童就容易接受,并能使儿童做出和谐和合作的反应;相反,如果家长对待儿童是粗暴、冷漠的,也就容易导致儿童的拒绝和反抗。这类家长由于对儿童犯错误的担心,对儿童会进一步采取惩罚的手段,这又会加深儿童的不满和反抗。家长和儿童的关系中,有的会促进亲子关系,有的则会恶化这种关系,从而影响儿童的个性和智力的发展。
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不仅影响儿童的个性形成,而且也会影响儿童的智能发展水平。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高智商儿童的家庭环境有如下的特点:父母对儿童充满了爱心,能敏捷地觉察儿童的需要,语音的反应是灵敏的,他们善于用鼓励的方式教育儿童,并积极地介入儿童的活动。他们喜欢和儿童一起玩,同时避免对儿童的压制和惩罚。他们的家庭环境布置得整洁,井然有序,能向儿童提供适当的游戏玩具和图书。家庭生活也很有规律,通常有固定的用膳和作息时间,但也有日常生活的机动性。总之,他们是生活在一个温暖的、有组织的家庭环境之中。孩子知道什么东西会放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这种家庭环境能保证他们获得丰富的赖以成长的经验,从而促进了智能的发展。
2.3 不同社会阶层家庭功能的差别
家庭环境中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儿童的早期教育,但最重要的是家长的素质。国外有很多研究表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文化水平较高的中产阶级跟家庭收入较低的蓝领阶层对待孩子的期望值不同,价值观也不相同。比如,中产阶级的父母对孩子将来长大成才的期望较高,他们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自信、独立、坚持、对事物的好奇、积极愉快的心境和发展自控能力。而蓝领阶层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较低,他们比较关注孩子的外部特征,如是否清洁、整齐以及对父母是否服从、听话。
3 超常儿童的智力发展与教育
3.1 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
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同龄一般水平的儿童,或具有某种特殊才能,能创造性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儿童。他们在心理活动上通常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1)感知觉敏锐,观察力强。超常儿童观察事物的特点是目的性强,有条理,善于分析、比较,并能抓住对象的主要特点。
(2)注意力稳定、集中,记忆力强。超常儿童通常可以专心致志地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坚持两三个小时而不分心。
(3)抽象概括能力强,有独创性。超常儿童思路灵活、变通,能摆脱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束缚。
(4)求知欲旺盛。超常儿童从小就好奇、好问,表现出对各种事物的浓厚兴趣。
(5)自信勤奋,能坚持,进取心强。超常儿童争强好胜,能克服困难,达到既定的目标。
亲子课程:别寄予太大的希望
张女士休完产假后,不得不把只有3个月的儿子交给保姆看管。因为担心保姆教育不好孩子,孩子会落后于其他人,所以在儿子4个月的时候,张女士为儿子报了亲子班,让保姆带着孩子去。
亲子课程是早教机构为婴幼儿提供的一种训练课程,主要是针对2岁以下的孩子,孩子必须由家长带领,这是“亲子”二字的由来。亲子课程主要是利用各种教玩具刺激孩子的感官。相对于生活环境和大自然来说,亲子班的刺激物是有限的,家长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亲子课程上。
家长真正该做的:如果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感官刺激环境,如引起视觉探索的图形、可供触摸的不同材质的物品、能够动手操作及发出各种声音的玩具等,让他们获得充足的感官刺激,那么选不选择亲子课程都无所谓。如果选择亲子课程的话,家长应尽可能陪孩子一起去,并把从亲子课程中学习到的教育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特长培训:遵照生理特点,兴趣为先
嘉嘉刚满3岁,妈妈就把钢琴买回了家,到处找老师教琴。找了几个老师,他们都认为孩子太小,说:“等5岁后再来学吧。”嘉嘉妈可不答应,“早点学,孩子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啊!”
学钢琴的适宜年龄是4~5岁,过早开始强度较大的钢琴练习,会使孩子的手指变形,最终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特长教育应该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给孩子带来快乐和自信为宗旨,让其更积极地享受生活。特长培养必须有两个前提,即遵照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因为每种艺术特长的学习都有它的关键期,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都不同,若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自作主张地为孩子选择兴趣班,或者强迫孩子安排太多的特长学习,不仅会分散孩子的精力,还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影响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家长真正该做的:形成这样的认识:如果以挫伤一个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为代价去学会一门技艺,那么这样的技艺不学也罢。对待特长教育,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和一个正确的态度,不把特长学习和素质教育等同起来,也不把特长当成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强心针。
知识准备:拒绝小学化,在游戏中学习
坐地铁时,不到3岁的拉拉指着站牌上的字说:“花。”妈妈一看兴奋极了:自己从来没教过孩子汉字,看来孩子识字的敏感期到了。为好好把握这个时机,第二天,妈妈就给拉拉报了“识字班”,而且每天让拉拉背《三字经》,规定她学10个汉字。本以为拉拉会对识字更感兴趣,认识更多的汉字,可事与愿违,拉拉每次看到字卡就哭。
儿童自出生起就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地进行着学习,由此获得经验并发展自己。拉拉每次去地铁站乘车时都听到广播报站,听多了自然认识了站名。刚开始,孩子主要是以这种自然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知识的需求,他们的确需要成人的引导教育。但家长“求早”“求快”的教育方式,却会打断孩子的自然学习,给孩子造成压力,影响教育效果。
家长真正该做的:儿童自然学习的方式非常有效,家长在给孩子实施教育时,要更多地结合儿童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模拟他们的自然学习方式,给予他们触摸、观察大自然、听讲童话故事、进行玩耍游戏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有效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得经验,并发展已有的学习能力。
超常教育:一定要绕道而行
杰夫3岁多的时候对数字极为敏感,这可让爸爸妈妈喜出望外,他们认定孩子是数学天才,决定要好好培养。于是赶紧
给孩子报了某某“神童”教育的奥数班。渐渐地,孩子的脸上少了天真的微笑,常常垂头丧气的,像个萎靡的小老头。
小学男生的困境
在小学里,绝对是女孩的天下,她们聪明乖巧,处事伶俐,成绩优异,深受老帅喜爱,所以班队干部几乎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即使与男生发生冲突,发育领先的女孩也完全能把男孩打得落花流水,且不说还有诸多计谋使男孩甘拜下风。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从上学开始的那一天起,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孩晚许多。然而人们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在相同时间内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男孩甚至连手指神经都比女孩发育得晚,因此让男孩握住铅笔并写出漂亮的汉字更加困难。
这些发育上的差异往往使男孩被视作愚笨或迟钝,这可能使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讨厌学校。研究表明,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仍落后于女孩。
是男孩在给家长找“麻烦”那
调皮捣蛋,成绩不如女孩好,辍学率、犯罪率比女孩高……曾几何时,男孩就是“麻烦”的代名词。当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把宝贝送进学校,他们往往会得到一个难以相信的结果,儿子怎么什么都不如别人?居然还成了问题儿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家认为,超常儿童只占同龄人的1~3%。但相当多的妈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儿童,而且认为即使暂时不达标,经过努力培养似乎也可以成为超常儿童。于是,在讨论儿童发展的时候,父母们往往希望孩子尽量早入学以求抢占先机,同时又渴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超过同龄人,却很少考虑孩子本身发展的可能性。
心里专家特别提醒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想让孩子可能早入学,想尽以一切努力把孩子培养成超常儿童,这对于男孩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其结果很可能成为酿成摧残男孩的悲剧。
“男孩危机”已属国际现象
男孩危机主要体现在学业、心理、体质等方面。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各个年龄段的男孩都面临危机。以学业为例,2006年~2008年连续两个年度,在全国约5万名国家奖学金获奖者中,大学女生人数均为男生的两倍左右。
再看心理危机,男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比例为13.29%,女性为6.11%;在网瘾青少年中,男性比例达68.64%,远远高于女性的31.36%。
男孩危机并非中国独有,更已成为国际性现象。在英国,女生几乎在所有的考试科目上都比男生表现优异。在美国,男生比女生更早辍学,脱离正式的教育制度。
正视男孩发育落后的事实
男孩成长的危机绝非仅仅因生理发育迟缓所致。研究认为,三大原因造成目前的男孩危机。
一是忽视男孩发育落后的事实。研究表明,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发育水平只能达到3岁半女孩的水平,男孩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总体落后于女孩,因此不要让男孩在6岁前入学。
二是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教育专家表示,在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大背景下,按部就班、听话服从。反复练习、记忆优先,这样更加容易发挥女孩的优势。
三十限制了男孩的成长需要。男孩爱冒险、爱跑动、许多学校处于安全和安静的考虑,常常禁止学生课间奔跑等。
作为朱智贤先生的弟子,林崇德教授依旧记得当年朱智贤先生的教诲:在儿童心理学领域,我们国家的东西基本是抄国外的,从方法到结论,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东西。何年何月才能有我们自己的东西,用我们自己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儿童教育工作?老先生们的忧虑促使着他们带领着他们的学生们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林崇德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的心理学界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展的一场理论讨论。他说,那次讨论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问题:是遗传重要还是环境重要?如何通过儿童的主体性实施一系列的教育?整个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来说到底起什么作用?使儿童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儿童发展过程中,除了考虑年龄特征之外,怎么才能根据儿童的个别差异问题进行因材施教等等。这些讨论,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影响着我国的儿童健康成长。
探寻和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始终是每个心理学家的基本工作。
林崇德教授指出,中国心理学家最关注的是儿童的智力发展或者说认知发展。中科院心理所、北大、北师大以及地方院校,围绕认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智力发展的关键期问题,智力发展的可塑性问题,以及围绕着数学语文等学科进行的研究,使我们看到,一个人,不仅在接受知识,而且同时也在发展智力、发展能力。中国科学院的刘范先生领导着全国儿童认知发展协作组所做的各项研究,为我国的小学教育改革,尤其是小学数学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儿童小学入学年龄做过大量研究,根据这些研究结果,现在入学年龄定为6岁。后,刘静和先生根据以“1”为基础的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辩正思想改革了小学数学的教材与教法,编写了《现代小学数学》,实验学校遍布全国。北师大的发展心理研究所的“学习与发展”研究,目前已在全国26省市全面展开,主要从语文、数学两方面辅导学生,培训教师,受益学生达20多万。
现在我们经常讲“德育优先”。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工作并不比外国人的晚,并且注重把传统的研究如孔夫子的知、情、意、性与现实结合起来。如章之光教授和李伯黍教授,都对中国儿童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为了更好地使德育工作深入下去,一些心理学家还进行了儿童社会性的研究工作,对同伴关系、依恋、攻击等等做了大量研究。
林崇德教授指出,人群里有正常的、有超常的,也有低常的,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要。那么,对人的培养也要按照不同的需要进行。中国的心理学家在这些方面都有探索。
在超常教育方面,查子秀先生所领导的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的工作,对小学和中学的超常班、大学少年班的人员筛选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在低常教育方面,茅于燕教授在对弱智儿童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办了新运弱智儿童养育院。张宁生教授等人在积极探索着聋、盲、哑儿童的问题与教育机制的同时,努力把盲、聋、哑人送入了大学,最后培养成才。
离异家庭的孩子也有他们的特殊性。我们在29个省、市、自治区系统地做了离异家庭子女的行为特点的研究,结论是当父母离婚后,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特点,但是,他们的共同反应是:①感情受刺激,受不了,尤其是小学生和中学生有离家出走等现象;②不能适应;③学习受影响,进而导致两个变化,一是影响智力发展,一是影响情感发展。所以,我们在研究之后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离异家庭的孩子。天津的沈德立老师做了15个个案的跟踪研究,帮助离异家庭的孩子,效果非常之好。结果是有的孩子放弃了杀人的念头,有的孩子不再离家出走,有的孩子改变了亲子关系,有的孩子能在逆境中成长。
林崇德教授认为,理健康的实质就是提高人的整体心理素质。我们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并不是现在的问题多得不得了了,并不是心理不健康的人在不断增加,我们强调心理健康,主要为的是树立准确的健康观,使大家了解如何准确地测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培训大量的中小学老师,让他们能够培育出一批心理素质高的学生。■
一、因材施教概述
(一)出处它出自于《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1]两篇。后来,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2]故得因材施教这一词。
(二)解释它是指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等具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3]。因材,不仅表现出对“材”的客观差异性的了解和承认,而且充分体现了对“材”的尊重和以“材”为施教依据的正确态度。就是扬长避短,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上各种有用的和杰出的人才。施教,不是“施知”,因为它指的不是单纯的对受教育者交付或给予知识,而主要指的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受教育者领悟,指导受教育者习得,而不是为受教育者包办完成学习,即孟子所说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二、数学天才儿童教育概述
(一)天才儿童的概念多年来,智力、创造力和天赋这三个词已经成为人们对天才定义的核心词汇。这里主要列举五种关于天才儿童的概念。第一种是刘易斯•特曼于1925年把天才定义为在标准化智力测验中得分排在前2%的学生;第二种是基尔福德于1967年认为,天才是有创造性潜力的人;第三种是威蒂于1951年认为,特殊的技巧与才能对鉴定天才很重要,他们把天才儿童描述为在任何有潜在价值的领域里都有良好表现的人;第四种是阮朱利于1978年提出的天才定义,其根基是人类三项特征的交互作用,即超常的智力、高度的工作责任心、非凡的创造力的交互;第五种是梅克于1996年的动力观,他把当前关于天才定义的最主要的三个成分结合起来,这三个成分即高智商、高创造性、高超的问题解决技巧[9]。刘彭芝说:“让那些具有超常潜质的孩子在常规教学中蹉跎,是智能的浪费,教育的失误,应该给超常儿童提供更加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7]。数学天才儿童教育主要是指对数学高禀赋的儿童实施的教育,文献资料里面只有对数学天才的特征描述,所以数学天才儿童的定义并不明确,它是在天才儿童的基础之上定义的,是指在数学方面有专长的天才儿童。很多专家对这些数学高禀赋儿童进行了追踪调查,从而获得了他们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根据这些特征来对儿童进行数学天才教育。
(二)数学天才儿童的特征(苏)克鲁切茨基对26位数学高禀赋儿童进行了跟踪研究(个案研究),结合历史文献分析,克鲁切茨基得出数学天才学生特点的初步结论:数学才能在童年早期就能形成,其中大部分是以计算能力的形式出现;数学才能的早期形成并非总是跟环境与培养的有利条件联系着;数学才能的早期发展是与算术兴趣的形成和乐于钻研的倾向分不开的;数学才能表现比较早的儿童,他们的心理活动具有独到的特点;有数学才能的儿童,他们解题时,对视觉—形象与言语—逻辑这两种智力活动的成分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这些儿童里,其中一些儿童的数学才能是在一般天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另一些具有数学才能的儿童则并没有表现出一般的天赋。[4]结合我国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对80名数学天才儿童进行的系统研究,她不仅对现象进行叙述,还总结出数学天才的一般特征: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突出的自学能力;强烈的独立意识;超常的记忆力;超常的心算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富于创造力(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说:“发散思维当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高远的志向和抱负。
三、因材施教与数学天才儿童培养的关系
赵大恒认为:“超常教育其实是因为受教育对象的特殊而特殊化了,它的本质不过是孔夫子几千年前就已经提出的因材施教而已”[6]。不可否认,数学天才儿童与天赋有关,如果任由他们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发掘他们在数学上的天赋,甚至还会阻碍他们的成才,出现范仲淹笔下的“伤仲永”。那么有没有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方法适合这些天才呢?答案就是因材施教。如前所述,这些在数学方面表现出天赋的儿童,其智商远远高于同龄儿童,他们对数字的敏感,对规律的领悟,对数学的探知能力,是其他正常儿童难以企及的,普通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满足天才儿童的成长速度,因此,需要对他们采取单独的、特别的教育方法进行培养,才不会造成人才浪费。正是因为数学天才儿童的特殊性,才需要施以特别的教育方法,即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对数学天才儿童的意义“因材施教”由孔子倡导实施到二程把它概括成一种教学思想,后来的教育家对其充实和完善,成为贯穿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原则。正如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所说:“转变教育思想应着重提出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那么,这一指导原则对数学天才儿童有以下的作用。1.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激发儿童潜在的力量研究表明,数学天才儿童一般较早对数学“情有独钟”。家长或者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5]这样更能加深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让他们自由地在数学的空间里遨游,激发他们原始的、富有创造的学习力量。2.启迪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因为家长、教师的因材施教,让儿童对数学的独特爱好越来越浓,个性的指导也会让孩子愿意去钻、去思考,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角度、思维模式。3.更能发散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不是在传统既定教育下产生的,它也需要“伯乐”的因材施教,伯乐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孩子在固有的数学水平上发散他们的想象力,进而才可能有巨大的创造力。4.开阔视野,拓宽知识层面有数学潜能的孩子只有在家长、教师的因材施教下,由家长、教师提供必要的满足数学天才的外部条件,创设完备的符合数学天才的数学环境,提供相关的数学材料时,才能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5.更能创设成功的机遇家长、教师根据数学天才儿童的兴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进行个别个性指导,才有让孩子创造性地解决“世界七大疑难”的可能性,为世界和人类做出贡献,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学历。
(二)对数学天才儿童实施因材施教的建议虽然数学天才儿童需要特别的教育方法,但又不是各不相同,毫无规律可言。因为他们对数学表现有相似之处,比如对数学的兴趣产生早、发展快,持有相当高的热情和毅力,所以还是有很多共通的方法可取。
1.家庭方面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如同一张白纸,是谁最先去为他涂上底色,是谁第一个去在这张白纸上泼墨,那就是父辈。既然孩子在数学方面表现出天赋,那么父母可以多加引导,比如给孩子讲一些数学故事,做一些数学游戏等,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但切忌强迫他们去做什么,学什么,这样可能适得其反。此外,父母应该做的是,怎样让孩子善良,怎样培养孩子与人友善和谐相处,怎样激发孩子去探索去发现,怎样让孩子的身体发育更强壮。“乐观、积极、善良、友爱、勤劳、善解人意,这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才是让孩子变得聪明智慧的基础”[8]。
现在的父母都特别在乎宝宝的与众不同之处,逢人便夸自家宝宝如何“天才”,究竟你家宝贝是不是天才?
现有关于儿童发展的测试,很少适用于2周岁以下的宝宝。那么谁能帮助我们发现宝宝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和潜力?怎样的养育方式对宝宝未来的发展最有帮助?
天才篇
怎样才算天才
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对天才的界定标准并无定论。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特曼用智力测验,认为智商超过140以上的为天才儿童。也有学者认为天才的定义应包括非智力因素,智力中等以上,任务承诺力强,创造力较高。还有的认为比同龄宝宝提前出现某一或某些行为的就是天才宝宝。
现实中,在有些天才的儿童身上,也有不少被冠以“不合群、偏才、厌学”的特点。
对于真正的天才,过早地开发、过度地培养也许都无法让他得到适宜的发展,教育专业人士更倾向于后天发现和适度发展天才。
天才,在国内被称为超常儿童,他们首先是儿童,然后才是超出常态发展的超常儿童。从1978年中国就开始了与超常儿童相关的调查和追踪研究。
从事超常儿童教育的专业人士认为,某些天才的智力水平、记忆力比同龄人高出许多,大脑的反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较强。但研究还发现,在智力相等情况下能否成为杰出人才,主要取决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另外专家还发现,超常儿童的认知模式是以创造性、思维发达为特征,并且他们在抱负、求知欲、独立性和好胜心等方面优于一般儿童。
相关链接
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中建议天才儿童教育的特殊研究项目采取以下定义:
能够做出优秀成绩的儿童包括能够在下面任何一个单独领域或在几个领域同时拥有明显的成绩和(或)内在潜力的儿童:
1. 一般智力能力
2. 突出的学术研究能力
3. 创造性的或丰富的思维
4. 领导能力
5. 心理驱动能力
6. 视觉与表演艺术
中国超常儿童协作研究组根据调查和追踪研究,从认知的各方面概括出超常儿童有以下特点:
1. 感知敏锐,观察力强。
2. 注意集中,记忆力强。
3. 语言发展好,表达力强。
4. 思维敏捷,逻辑性强。
如何发现天才
“天才”宝宝的早期表现可以从运动技能(精细运动和大运动)、语言发展、注意力、特殊才能等方面观察到。比如语言发展比较快(表达和接受语言的能力);喜欢观察、有好奇心;对于各种信息的记忆力较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久;理解复杂概念的能力较强,对于抽象概念和关系的理解力也较强;有广泛的兴趣且兴趣容易变化;有较强的批评性思维技能和自我批评的能力;在一些特殊才能上表现出天分,比如音乐、艺术、体育等。
父母可以尝试记录宝宝的成长过程,记录越详细,越准确对您发现宝贝的“天才”之处越有益。
宝贝成长档案:
妈妈的身体状况(怀孕时的状况)
宝宝出生的情况(身高、体重等)
宝宝的行为发展(何时抬头、何时会爬、喂养情况、喜好等)
语言能力(何时会说话、会多少词等)
情绪能力(什么时候会害怕、咬指甲等)
学习经历(几岁上学)
……
也许你的宝贝在某个或某些方面表现出了快速或特别的发展,那么针对这些特别之处,你就该为他创造适当的发展空间了。
给学龄前“天才”宝宝的活动指南:
1.让宝宝接触各种各样的书籍。
2.给他看各种趣味的杂志。别在意杂志是否为特定年龄的宝宝而设计的。
3.让宝宝分享你的活动。许多场所可以为宝宝提供特别的刺激,比如厨房、花园、商店等。
4.帮助但不要强迫宝宝阅读。大多数聪明的宝宝并不需要你放慢音调读,他就会看着字念出来。此外,每天读书给宝宝听,只要他愿意听。
5.充分利用好玩具。比如具有“锻炼思维能力”的玩具,在购买玩具时不必特别局限于某一年龄段。
6.鼓励宝宝的兴趣爱好。宝宝的这项爱好也许会成为他成年后的主业或副业的基础。
7.找合适的玩伴。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为宝宝找一些智力不相上下的玩伴,他们可以是年长一些的。
以上的活动并不是什么训练方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让学龄前的“天才”宝贝们能得到适宜的“刺激”。
即使你的宝宝没有表现出“天才”相来,上述这些有益的活动或多或少也会让他感兴趣。
专家观点:要平和看待神童教育
受访专家:赵忠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为了孩子:到底什么样的孩子可以称为神童或天才呢?
赵教授:
“神童”,在中国也叫“奇童”,在国外叫“天才儿童”,就是指那些特别聪明的孩子。之所以称之为“神童”,除了人们通常所看到的,“其智力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同龄人,或在某一方面显示出非凡的才能”这个显著特征以外,似乎还有点儿“神秘”的感觉。就是说,“神童”的这个“神”字,有双重含义:一是“神奇”,出奇的聪明;二是“神秘”,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我觉得个别儿童特别神奇,肯定“事出有因”;但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找到原因。正如国外一些长期从事这类研究的科学家所说:“儿童的智力早熟,是一种真正的自然之谜。”
为了孩子:这些被称为神童或天才的孩子是如何被培养的?
赵教授:
有人说,神童是培养出来的。这不是事实。要说能培养神童,那为什么世界著名的神童小威特的父亲不多培养几个神童,使他们的家族成为“神童世家”?事实上不是不为也,而是不能也。所谓“神童教育”就是发现孩子特别聪明,冷静地选择了一种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继续促使孩子进步,如此而已。我认为:“神童是不能复制的。”与其说神童是培养出来的,倒不如说是被发现的,而且发现之后,没有阻止孩子继续进步。
为了孩子:当看到有“天才”的相关报道时,您觉得家长可以怎么做?
赵教授:
近几年,接连不断有人推出什么“培养神童”的所谓“方案”、“工程”、“行动”、“教室”、“摇篮”之类。他们拍着胸脯说“揭开了神童之谜”,打出“0岁识字,3岁扫盲”,“儿童个个都是神童”,“儿童个个都是天才”,“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等说法不绝于耳;还有的人“承诺”:“从我这个幼儿园出去的,个个都是神童”等等。似乎那些人开办的培训班、幼儿园或小学,都是制造神童的“工厂”,可以“成批”地制造,是神童的“批发站”!
其实,这些说法并不是科学的断语,而是在制造“神话”。家长对于这些言辞和说法应该谨慎,不可盲目。
当然,“神童”的确是存在的,但那是极个别的,甚至可说是“凤毛麟角”,不能把“神童”这个概念任意“泛化”,随意夸大。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之心过切,在某些“神童教育”广告介绍下,不惜重金,盲目加入到“制造神童”的行列,对孩子进行超强度的、“掠夺性”的所谓“早智力开发”,把普通的孩子当成“神童”来“强行开发”,那只能使孩子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会有理想的结果。
希望家长要克服浮躁心理和不切实际的幻想,破除对“神童教育”的迷信,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孩子,把孩子当成普通儿童,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教育、训练,为以后的发展积攒后劲。不要急功近利,硬是“赶着鸭子上架”。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个科学的结论:欲速则不达。
成才篇
小虫妈妈是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她的看法代表了一部分家长看待天才儿童的理性态度。
“有些所谓的天才是被家长美化出来的,我觉得哪有那么多天才。即使真是天才,过早地人为干涉,反而是对天才的摧残。因为想要培养天才的成年人如果本身不是天才的话,他们怎么知道真正的天才需要什么。天才难得,但只要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能成才。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成才更重要。
我觉得孩子成才的定义应该是他可以自食其力,能够在生活中获得必要的尊重和自信。因此,我会培养自己的孩子具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积极的自我概念。只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就可以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把握人生的各种机遇,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相关链接
国内研究超常儿童的学者指出,智力超常的儿童约占全部儿童总数的3%。
天才并不多,但人才可以很多,让宝贝成才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给孩子无私的爱,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进行合适的早期教育,是他今后成才的基础。
起跑线上的关键词:
安全
人际关系是影响儿童健康发展和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年幼的宝宝而言,家庭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和活动场所,家庭成员便是他们最早建立关系的对象。
早在一周岁之前,宝宝就表现出对特定成人的偏爱和特殊的反应。在他能够移动时(6~12个月),他就开始保持与一个或一些人的密切关系。如果受到惊吓,他们会寻求身体的靠近和接触。当被强行与这些人分离时,他们会反抗,有时甚至是拼命地反抗。可以说这些人是他们的“安全堡垒”。
因为有“安全堡垒”在身边,宝宝会勇敢去探索。这种支持性的温暖关系,是宝宝今后积极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安全的依恋关系将有利于培养宝宝早期学习中重要的探索行为,并能促进父母对他们的学习提供支持。
观察
当宝宝还没有办法像成人一样用言语确切地表达自己以前,了解宝宝完全依赖于父母用心的观察。宝宝的发展其实是他自身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深刻地了解了宝宝的特征和能力是你采用良好的养育模式的重要基础。在早期发展阶段,你要了解的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宝宝内在的特质,如气质;二是宝宝现时的能力水平。
宝宝4个月时,气质的稳定性开始增加,开始显示出比较一贯的气质特征。通常,过度活跃和难以被抑制的宝宝常常受到成人的关注,而那些处于另一个极端的宝宝却往往被忽略。其实,不同的宝宝其行为风格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个性特质,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找到适合于宝宝气质和行为风格的教养方式,就能帮助他更好地发展。
关于儿童发展的进程,研究者有较为一致的关于时间或顺序的看法,但先天的差异和后天所处环境的不同使得同样年龄的宝宝在能力发展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另外,由于宝宝的表现存在不稳定性,以及测查他的能力有很大难度,因此暂时落后于标准的宝宝并不一定就一直落后,而暂时提前于标准的宝宝也并不一定一直表现优异。我们要知道,宝宝有着学习的潜能,他是时刻准备着学习新的本领的。
原则
发展能力与自我控制是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学习遵守规则是宝宝成长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他学习控制自己,并与他人合作的过程。
研究显示:父母给予清晰的行为准则,有原则的控制和无限的关爱相结合的养育风格,可以帮助宝宝发展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表现适当的行为。
1.要坚决说不
父母需要有一条清晰的界线,绝对不能做的事要坚决说不。不能做的事,通常是涉及到宝宝自身或他身边人安全的。而当确保了安全之后,要放手让宝宝自己探索。宝宝最初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他感觉和知觉以及运动的经历,比如他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等,这些刺激都是珍贵而重要的发展之源。限制他们的活动其实也就剥夺了他们的发展机会。
2.沟通有艺术
如何让宝宝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帮助他克制冲动,不做父母不期望他做的事,是一种语言和行为的艺术,是养育宝宝的艺术。营造一个尊重、平等的氛围,相信宝宝能够愉快地学到更多本领。育儿是一种需要爱心、智慧和毅力的艺术。
3.适合的任务
为宝宝设定他不太容易达成的但又是能够做到的任务,能促进他能力的发展。你需要了解他能够做什么,这样才能给他安排最佳任务,即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内,也就是俗话说的“跳一下才能够得着的”任务。当这个任务的难度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内,一旦完成,他的自信心就会增加,会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拥有自我成就感,对今后的任务和挑战就会更有兴趣。
关键词超常组合 语境 正偏离 修辞
1、引言
在日常的口头和书面语言中我们不难发现超常组合的应用,我们发现每一个超常组合都和特定的语境紧密相连,超常组合的使用增添了语言的活力,达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我们提倡使用“正偏离”,也就是说必须确保超常组合的使用能够确保听话者准确把握发话者的意图。
2、超常组合的定义及与语境的关系
2.1、超常组合的定义
张楚藩认为,超常组合是指语言的组织构造违反通常的词法句法,超越语言常规,出现了结构上的“变异”,也就是说超常组合表面看来是与传统语法和表达习惯背道而驰的。超常组合涵盖面相当广。修辞学中的比拟、移就、夸张、拈连和仿词等辞格,从语法的角度来看,都可以说是语言结构的超常组合,有一些修辞色彩浓厚而又未能划归既定辞格的语辞,也可以说是语言的超常组合。
冯广义认为“词语的超常搭配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大量运用于言语作品之中,对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起了很大的作用” 。
2.2 、超常组合与语境的关系
姚殿芳、潘兆明指出“语言运用得好不好, 恰当不恰当, 其实是对语言环境而言的, 脱离了特定的语言环境, 就很难判断某个词、某句话的优劣得失”。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表达了不同的含义,在话语交际中我们必须时刻考虑到如何在该语境中诠释发话者的意图。语境不仅是常规的语言材料、修辞手段选择运用的重要标准, 而且还是辨别语言的超常偏离正负优劣的主要依据。
3、“I Have A Dream” 中的超常组合的语境分析
3.1、 特定语境下的“正偏离”
在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著名的演说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对超常组合恰到好处的运用,也就是说这些超常组合符合演说发生的特定的语境的要求,是一种“正偏离”,不但没有阻碍发话者将自己的思想准确传达听话者,反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易于感染听话者,并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演说的第三段中的“table of brotherhood”就是一个超常组合运用的典范。通常我们会说 the table of the restaurant, the table of the dining room,或 the table of mine换句话说table 后一般接的是表示处所或所有者之类的词,而在这篇演说中其后跟的是一个表示人际关系的词“brotherhood”,巧妙地表达出金对实现人类平等友好关系的期望。他希望奴隶和奴隶主的后代能真正打破奴隶制的枷锁和束缚,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让曾经利益相对的双方能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3.2 、运用了修辞,是一种创新
李钢,陈勇认为“英语修辞中有多种辞格在其关系结构中违背‘常规搭配原则’,即词语语义协调原则;他们虽‘脱离语言常规’构成特殊搭配,但偏离常规引起‘突出’,‘变异’带来了创新。在特殊的语境之下,这些语义异常在语言认知、话语策略、修辞效果和哲学基础上都有充分的理据并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很多情况下超常组合的使用是借助了某种修辞,而修辞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语法,语义的一种突破,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创新,这种创新有助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演说的第四段中也是几次出现了超常搭配。“the heat of injustice”, “the heat of oppression”, “an oasis of freedom and justice”这三个短语让我们看出金对语言运用的独具匠心,隐喻修辞手法的应用又促成了三个极好的超常搭配。“Heat” 一般和the sun, stove等发热物体搭配,这里演讲者把 “injustice”, “oppression”对人民的折磨比喻成一种难以忍受的“heat”,生动形象,把社会的不公正和统治者的压迫对人民造成的身心伤害表达得淋漓尽致。上文我们提到超常搭配的使用超出了词语之间的语义内容和逻辑范围的常规,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便可以找到答案。从语义上讲“heat”与 “injustice” “ oppression”是很难联系到一起的,从逻辑上讲这两种遭遇给人的感受与酷暑给人的燥热之感也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恰恰就是讨论不公正待遇给人带来的苦难这一特定的语境使我们能够体会“the heat of injustice”, “the heat of oppression”所蕴含的意义。
3.3 、逻辑偏离要求对语义进行转化
超常偏离中存在着一些与逻辑的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语义进行一些转化,从而得出话语的真正意图。人类正常的思维走向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而且语言符号的描述功能也大体与逻辑功能相符合。但是,语言符号组合的线性特征并不意味着思维模式具有一维性质。思维过程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如果以线性符号做描述就势必要牺牲某些表层的逻辑关联,而代之以超常的语码组合, 这样才能有效地反映思想者的真实意图。(殷晓芳)
演说的第七段中充分体现了超常组合对逻辑的偏离。金对“valley”,“hill and mountain”,“rough places”,“crooked places”的描述是不合逻辑的,一般来说其中描述的这一系列情形只有在发生地震等大规模的地壳活动才能成为现实。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段话的表面就很难理解金的话语。结合语境我们发现金并没有否认实现这些梦想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但他坚信信念是非常重要的,坚定的信念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可能带来奇迹。在这段话的理解中我们对语义进行了一下转换,去发掘其深层含义,最终才能把握作者的意图。因而当人们看到这些违背常规的超常组合时, 不应按常规意义去理解它, 而总是要经过复杂的心理转换, 使语义的理性意义发生转化, 与言语的现实情境信息相吻合, 然后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进行相似联想, 使其具象化、形象化, 从而获得折射性的具象美学信息。
4 、结语
以上首先讨论了超常组合的定义及其使用与语境的关系,然后以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 为例分析了如何实现超常组合的 “正偏离”,如何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怎么处理逻辑偏离三个方面。
参考书目:
[1]冯广义.超常搭配与修辞格.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0(3).
[2]李钢,陈勇.英语修辞格中超常关系结构与语义异常的认知分析.零陵学院学报,2004(5).
[3]姚殿芳,潘兆明.修辞与修辞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多少年来,我们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从小让小孩多识几个字,多背几首唐诗,会算几道数学题,认为这是最为要紧的。这些年来,家长对智力教育也重视了,让孩子参加思维训练班等等。家长重视孩子知识教育与智力教育,这是完全必要的。
我个人看法,很小的孩子教他数数、认字,并不在于教会数学和认字的知识,而在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激励和启发孩子的思维活动,培养孩子好学的习惯。一个三岁小孩能背十首八首唐诗,就感觉了不得,甚至家长误认为是天才,其实孩子再大一点,到了十岁背几首唐诗是很容易的事情。过去人们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智力教育,现在家长也开始重视智力教育,强调智力投资、智力训练,特别重视早期智力教育。早期智力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早期智力教育并不等于知识教育。有些家长误认为早期智力教育就是知识教育,孩子识的字越多,背的唐诗越多就表示开发了孩子的智力,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知识和智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不是一件事情。一个人短时间内可能获得了很多知识,但一个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智力上有多么大的发展。对于我们很多家长来说,一定要把握知识和智力的相互关系。
人的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脱离具体的知识,纯粹的智力是不存在的。在通常情况下,人的智力越发展,获得的知识越多。但是,智力不等于知识,我们不能以知识掌握的多少来判定孩子的智力发展情况。
有的家长很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看到孩子会背几首唐诗,会说几句英语,就误认为孩子的智力超常,这些都是误区。智力超常与否,不能以知识掌握的多少来确定,而主要看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看孩子其它智力要素,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操作能力的发展水平来判定。
家长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是无可指责的,作为父母谁不希望孩子掌握的知识多,谁不希望孩子聪明。但是,很多家长忽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忽视对孩子的个性教育。
我们现在家庭对孩子的礼貌教育很差,孩子对长者说话没大没小,甚至顶撞父母,待人接物缺乏应有的礼貌。我们绝对不能培养出智力水平高,但道德水平低的孩子;我们也不能培养出学习成绩好,但个性发展畸形的孩子。我们的家长也常为孩子的不礼貌,不体谅大人,任性,脾气暴躁而深感不安,也感到非常生气。一位爸爸给他的儿子买了不少世界名着,孩子感觉不顺心,就大闹,气得爸爸差点把电视机摔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呼唤造就千千万万的具有高度创新意识,高度发展创造力,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同时需要有对社会负责和对社会发展有高度适应性的劳动者。那些个性上唯唯诺诺,遇到困难退缩,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波动较大的人是难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的。
知识经济对人的道德品质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绝对不是降低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要求。知识经济要求劳动者的行动要符合人类社会进步,要符合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生活准则。高新技术具有两面性,可以利用高新技术造福人类,也可利用高新技术危害社会,电脑病毒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危害社会的一个典型实例。
走出家庭教育中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家教误区,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教学 教育科研 高效课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职业学校,要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尽快建立和完善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科研制度,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建立健全教研机制为保障,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引领和服务功能,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学校作为教学工作的管理者,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都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家职业教育建设的执行者,应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好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科研素质
继续采取推荐书籍重点学、同伴结对互助学、邀请专家指导学、赴外观摩感受学等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理论、魏书生教育艺术、高效课堂理论等先进教学理念。通过学习,引导教师的教学观念由重传授知识向重学生发展转变、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重“理论教学”向重“技能培训”转变,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和能力为本的意识,真正把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亲其师,信其道,偏爱学习差生”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艺术以及“成功教育”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师的思想里,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思想基础。
二、深化课堂改革,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按照“追求高效,确保有效,减少低效,避免无效”的工作总要求,以“运用先进教法,打造活力课堂系列达标活动”为抓手,加大对目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先进教法的推广运用,鼓励教师尝试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在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学中,从优化情境设计、优化自主学习、优化师生互动、优化当堂反思训练等方面入手,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同时,注重学生学法指导与研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在技能教学中,推广运用“明确目标――精讲点拨――示范操作――操作练习――评议反馈”五环节教学法,着力构建教、学、练相互促动,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学边做的技能训练课教学模式,切实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三、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增强教育科研实效
完善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积极构建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机制。认真落实教师反思制度,把立足点放在解决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课改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品位。扎实组织开展优秀骨干教师的引领课、困难教师的诊断帮扶课、“同课异构”的研讨课“三课”,深入开展以“问题”引领教研活动,以“专题”带动教研活动,以“课题”推动教研活动,切实增强教研活动实效。引导广大教师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切实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坚持“教研即科研,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的教育科研理念,注重课题研究与个人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研组主题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改进相结合,建立健全成果推广应用平台,推动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四、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教研工作持续发展
全面推行教育科研工作目标管理、定期考核制度,切实把教育科研工作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要采取专家讲座、结对帮扶等措施,引领教育科研的发展。认真落实《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按照个人申报、学校鉴定、公示公开、表彰奖励的程序,坚持工作标准,定期开展考核,对获奖成果在科研工作年会上集中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把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情况纳入教师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与教师职称聘任、评优晋级挂钩,并使之形成长效机制。要建立一年组织一次教科研总结会,每三年组织召开一次学校教科研大会的制度,全面总结安排学校教科研工作,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我们是怎样加强教育工作领导的.安徽教育,1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