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历史学科的价值

历史学科的价值

时间:2023-06-04 10:46: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学科的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历史学科的价值

第1篇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6)23-0014-02

历史教育与国民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非常好的命题,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命题。

现在全世界教育界,包括各个学科的教育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也是今天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关注点。

长期以来,大学专业历史教师在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同时,还承担着各种科研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向学生强调“史家四长”(德、才、学、识),以及强调遵守学术规范,强调做人与做学问的一致性,等等。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教师可能还是以传授知识(传道授业解惑)为主,对历史教育与提高国民素养(包括大学生、研究生等)之间的关系,考虑、关注不够。在参与修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特别是参与修订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引起了我们对历史教育与国民素养教育的重视和思考。

首先,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培养的要求。这是因为,“核心素养”(英文为key competence or key competency,或者Key skills、core skills、basic skills,等),是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挑战而诞生的概念,它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高于一般能力或一般素养的最重要的能力或素养。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如经济合作组织(OECD)、欧盟(UE)、美国(USA)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确立起影响深远的核心素养框架,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协作(Collaboration)、交往(communication)、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与创造性(creativity),即(4C’s)。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所有最著名的研究核心素养的机构或国家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其目标均指向21世纪信息时代公民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新特点和新需求。因此,“核心素养”的别称又为“21世纪素养”(21st century competences),或“21世纪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①

其次,经过以林崇德先生为首席专家的研究小组的研究,使我们逐渐明确了什么是“核心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基本特点。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地说,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分析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是个体解决真实的专业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时所需的关键能力或必备品格;是个人生活必须的条件,也是现代社会公民(国民)必备的条件。

核心素养具有六大基本特点: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教育形成并获得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①

因此,核心素养不仅是一个多元维度的复杂结构,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统一,而且是21世纪人才培养标准,是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第三,我们初步确定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是我们第一次面对的问题,是一个挑战性的工作。之所以要提出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因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通过各个学科的学习来实现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学科相应知识之后,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这就涉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历史,到底要学什么?或者说,历史,到底要教什么?在学习和研制历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当然要学习历史知识;但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掌握学习历史的理论、能力和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要具备比了解一般的历史知识更上位的东西。例如:能够像一个历史学家那样去理解历史、构架自己对历史的解释;当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不再以历史的教学与研究为其生涯的时候,以往的历史学习留给他/她什么样的思维品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使他们终生受用,并能够带给他们成功的人生。

如何提炼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括地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是基于我们对历史学科本质和历史教育本质的认识和要求。

从历史学科本质来看,涉及对“历史”“历史学”“历史哲学”的认识。我们可以说:历史学是记录和解释人类从古至今一系列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包括人类追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而且要通过对史料的考证、叙述和分析,不断发现、理解、解释、评判真实的过去,探讨发展律,为当今和未来提供借鉴。

从历史教育的本质来看,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要具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的能力和方法、学习历史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

这些认识,是我们提炼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据。我们是从历史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出发,吸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在尽量充分认识历史学科的特征和教育功能的基础上,研制、凝练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历史学科的最基本特征,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第2篇

众所周知,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主要的人文学科,其具有重要的人文教育功能。在当前,我国社会虽然全面进入了新时期,但任何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以史为鉴,吸取历史的失败,积累历史成功的经验,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中学的历史学科教学工作就被赋予了重要的任务。作为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师,不仅要讲授具体的理论知识给学生,而且还要在其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并从历史当中获得经验,以期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学生。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开展工作。

一、中学历史的教学活动应当将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

一般来说,价值观教育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在传授基本历史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因此,作为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师来说,应当将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具体来说,一般的历史课程的教学,都会以历史事件为线索,通过介绍详细的历史信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另外,通过历史事件的介绍,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国,进而产生对于祖国的热爱,培养强烈的民主自豪感,进而培养自身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

二、中学历史的教学活动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要教学内容

作为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师来说,所开展的具体教学活动在前期的教学设计上,应当以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为依据,设计难度适中的教学环节,并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们讲解专业性的基础知识。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比如,在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节课时,首先向学生们介绍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引导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由此介绍科学家在这其中所作出的努力,号召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等。其次,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师也应当向学生介绍科学技术有着一定的两面性,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可以被侵略者所利用,破坏人们安全的生活环境。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正视历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较高的人文素养水平,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中学历史的教学活动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由“教”与“学”两个方面构成。在中学历史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相关的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这是与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相一致的,以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最终教学目标。具体来说,中学历史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中学历史教师应当设置难度适中的问题,启发、引导?W生进行思考,并采取小组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各抒己见,增加学生的自信。

四、中学历史的教学应当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合理、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对于中学的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来说,也更是如此。在教学评价体系的制定上,应当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以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教学目标,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人格完善创造有利的条件。历史教学的效果不仅体现在学生记住了多少知识,更体现在他们是否在历史事件中体悟到历史认识。这样,通过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的提高。

第3篇

[关键词] 历史;教学研究;促进发展

一、历史学科的特点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将历史学科能力分为一般学习能力和历史学科特殊能力,一般学习能力分为收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四项能力,这四项能力贯穿历史学习的始终。“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最主要的特点,信息处理能力是历史最主要的学科能力。

二、历史学科的“课堂观察”要突出什么

围绕历史学科要突出哪些“课堂观察角度”和“评价指标”,我们开展研究。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围绕几个关键问题如“各科通用的课堂观察表有何不足”“只围绕某一主题的课堂观察是否最有效”“面面俱到的过多的观察点是否最有效”“如何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如何依据学科特点制定价值评判标准的课堂观察”等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在不断实践过程中修改提炼,最终提出了《高中历史学科课堂观察表》,如下:

三、实际应用的效果

利用以上的《高中历史学科课堂观察表》,改进观课活动,可以看到:

1、《高中历史学科课堂观察表》适用日常的教研活动,可操作性强

在实践中看到,各科通用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在历史学科的课堂观察中学科特点不够突出。而《高中历史学科课堂观察表》一方面凸显人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凸显历史学科的学科能力,适用日常的教研活动,可操作性强。

2、改变了历史教师依据个人经验的观课议课,掌握了较为科学的观课指标

在教研活动中,大多采用了“说课——观课——议课——再上课(行为改进)”这样的四步流程。较以往不同的是,不同层次的历史教师都可依据这张表的“观察角度”,对比自己或他人的课堂教学过程,结合“评价指标”得出结论,改变了以往纯粹依据个人经验的课堂观察。特别是“教学立意”一项,以往很少有教师备课或评课时会关注,现在有了评价指标——“教学主题明确或有贯穿始终的主线,定位准确;教学有立意,体现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体现人文学科特点,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学有所悟。”,显然更为科学。

3、观课议课彰显学科特点,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的发展

第4篇

关键词:历史学科;知识课堂;生命课堂

一、何谓历史“生命课堂”

随着20世纪初死亡学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以及1959年心理学家赫尔曼《死亡的意义》的出版,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对死亡问题研究兴趣和关注。渐渐地一些国家开始明确提出生命教育和敬畏生命的道德教育。随着研究的不断的深入,我国的一些学者开始从生命的视角来研究课堂教学。

学界对“生命课堂”的界定是不统一的,但一般都认为生命化课堂教学是针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片面畸形的教与学过程而提出来的。其核心是一方面以生命教育理论为基础,构建完整的教学生命。王北生,赵云红认为,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是以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为支撑,让教育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引领师生关系超越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在历史“生命课堂”中,教学的本质是从认知到建构,教学是师生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统一;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突破了原来狭窄的教材、课堂设备,呈现出扩大化趋势,包括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各种因素,课堂沟通在渠道上开始多样化,在信息交流方式上开始多元化;历史课堂教学知识传播过程的实质不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递与接受过程,而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转变是最本质的。总之生命课堂是洋溢温馨、充满情趣的课堂,是彰显和谐、倾注关爱的课堂,是放飞梦想、流淌诗意的课堂。

二、历史“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必要性

(一)历史学科的学科性质

克罗齐在其著作中曾说:“每一个历史判断的基础都是实践的需要,它赋予一切历史以当代史的性质,因为无论与实践需要有关的那些事实如何年深日久,历史实际上总面向着当时代的需要和实际。”[1]

历史学是揭示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叙述和阐释,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并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学与历史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校的历史课程承担着重要的历史教育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心,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中学历史传统课堂以“知识课堂”为主,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为主。生命教育理论影响下,中学历史课堂回归到“生命课堂”,注重“生命在场[2]”。

中学历史传统课堂以“知识课堂”为主,以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为主。生命教育理论影响下,中学历史课堂回归到“生命课堂”,注重“生命在场[5]”。安克斯密特说过:“情感框架封存着人类的一切经验。”何兆武先生认为历史学是一种人文知识,而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那种科学。这也表明中学历史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不重要,反而更加确定情感价值观在人文知识学习中更加重要。正如安克斯密特的认识一样,人类一切的知识经验都逃不出情感价值观的框架,在讲授中学历史知识的过程能够关注师生生命体,注重“生命在场”,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历史将更有血有肉,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中学历史知识的学习。

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以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让历史课堂充满阳光。重构并非是舍弃,中学历史课堂的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也并非是否认“知识课堂”,而是在此基础上关注生命体,注重“生命在场”。生命教育离不开学生的活动,但生命教育中的活动不是认知活动,而是从学生面临的生命问题切入,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知、真情、真感。学习生命的知识,掌握生存的技能,固然是生命课堂的目标之一,但不是最终的目标,生命课堂最终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反思与获得。

参考文献:

第5篇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出现了两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一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逐渐被历史学科教师接受并运用。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已经明显有别于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如何学会如何会学作为课堂主要任务。教师尊重学生的意志,注重学生的内部需求,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批判者和重构者。二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地应用于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课堂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简单状态,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利用多媒体传输设备,把制作精美的课件、声情并茂的视频传播到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之中,极大地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但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仍然处在一个初步发展的阶段,有几个问题值得深入的思考:首先是在与历史学科的整合中避免不了形式化问题的出现。有很多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是为了用上多媒体教学而制作课件,忽视了课程内容才是课堂的重心。其次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滥用催生了教育信息化疲劳症。在教学过程中各个学科都在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于是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逐渐地被学生如同面对黑板一样习以为常,教育信息化疲劳症的出现不可避免。第三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仍然停留在教师教学手段的变化上。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要求下,教师做的课件越来越精美,多媒体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但所有这些都是以教师为主宰,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或者不接受,所以现代教育技术没有通过教师的手转化为学生的现代学习技术。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一个方向

现代教育技术应该与历史学科有更为深入的整合。如何在历史的教学中把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转化为学生的现代学习手段,使现代教育技术对历史学科的影响从有限性转变为无限性,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历史学科中小课题式学习模式的应用为这种整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小课题式学习是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它将学习、设计、研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其基本模式是提出课题—确定研究方案—解决问题—总结评价,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全程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一切手段,包括资源的搜集与提取,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成果的展示与评价。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多角度地发挥积极主动性,利用现代技术下的一切条件,自主选择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素材,按自己的理解用熟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得出结果。在这种学习模式中,现代教育技术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学生主动选择和运用的,能够相应地满足学生不同程度的学习需求。

三、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历史小课题式学习模式的研发

历史小课题式学习模式并不是侧重于学生的研究创新,而是侧重于学生的探究学习,所以它能够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开发确立不同程度的探究小课题。在此类问题的研发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根据学生的现有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制定选题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价方案。

在选题方面,根据现有中学教材的内容和信息,大致可从三个方面给予指导:历史专题式选题、情景再现式选题和历史评价性选题;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组建小组,引导学生制定探究方案,指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训练学生制作展示成果;在对小课题的评价上要贯穿活动全程,要评价选题的价值、信息搜集处理的得失、小组合作的程度、探究成果的形式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度等。

在小课题的探究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不再完全按教师的理解选定,而是教师指导给学生,建议学生在某个环节可以选取某些资源或采用某个手段可以完成,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和资源。

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历史小课题式学习模式的意义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历史小课题式学习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通过使用小课题式的学习模式,学生充分享有自主选题、搜集资料、开展研究实践、进行探究学习等权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历史学科的学习效率有显著地提高。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历史小课题式学习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一般的历史课堂上,学生只是忙于接受教师通过书本或课件设置给他们的学习内容,做着长时间的记忆、理解的活动,久而久之学习成了繁重的负担。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小课题式学习模式结合后,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实践,既体会到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乐趣,又发现了历史学科的内在魅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历史的兴趣。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历史小课题式学习模式,能够使现代教育信息资源的影响在历史学科中趋向于极限

现代教育信息资源只有在不同的学生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才能体现其自身的全部价值。教育信息资源具有无限性的特点,学生利用这种资源的潜力也是无限的,在小课题式学习模式的实践中,二者的结合能够达到彼此的功能最大化的效果。历史小课题式学习模式使现代教育信息资源不再有任何闲置。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9.

[2]罗锋.浅谈历史学科中信息化手段的运用[J].新校园,2010(5).

第6篇

关键字:历史教学;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素质是指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现在的人文素质是指,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而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

人文素质的培养依赖于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实施依赖于人文学科。作为人文教育之中比较重要的学科,历史学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因为历史学科比其他学科更加地反应人的本性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样历史学本身的特点要求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加关注。[1]

在历史学教育之中,如何正确把握好人文素质以及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挖掘历史学科本身的魅力,是历史学教育者现今面临的重大问题。

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历史学科自身特点要求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1)历史教学内容自身具备着丰厚的人文教育资源。历史学本身丰富的人文资源使得学生可以在历史教与学之中采纳以及吸收优秀文化。着彰显了历史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独特的魅力。(2)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之中很好的把握好史实、史观、史法三个层面的教育,使得学生在历史教学之中逐步把握好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2](3)进行历史教育,使得学生以史为鉴,更能够培养学社学习历史、服务社会的重要思想。以史为鉴,可以是的学生逐渐掌握人文素质之中基本的素养:坚持国家统一;认真学习党一系列正确的方针等。

(二)素质教育的推行客观要求加大历史教学之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推行使越来越多的教学不再限于应试教育的牢笼,历史学教育者,不再只是注重智力开发以及解题技巧的训练。虽然新课改以来,从教学目的到教学内容以及形式上,有了令人感到欣喜的变化。但目前,高中生们依然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分数依然是学生以及教师和家长的主要关注。所以,应试教育方式的保留使得历史学科改变较小,但是素质教育的推行却客观倒逼历史学科根据自身的特殊性改变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缺乏。

(三)高中生发展阶段特殊性的要求

高中生处于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自我意识独立性加强,对于所接触的事物的情感以及所接触的情感处理有了自己的判断以及认知。高中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对历史事实以及在立场或者感情定位之上的偏差,从而不能正确的评价。因此,加强高中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能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实现途径

(一)深入挖掘历史学科自身特殊魅力

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总结,它容纳着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化遗产,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会在不自觉中对这些优秀人物的精神和能力进行模仿、有选择地借鉴吸收,这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促使他们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增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主动认识并发挥历史学科的天然优势,引导学生切身体会历史的基本内涵,领略由历史知识延伸出来的精神和情操。

(二)打铁还需自身硬,历史教师增强自身人文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的直接模范,其自身的人文素养对于历史教育能否发挥其人文教育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历史教师要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进修和培训,扩大自身知识面,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塑造历史教师的个性,树立良好的师德;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认真领会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如此,才能在给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历史精神,做到学以致用,以古鉴今。历史教师肩负着以史“育人”的神圣使命,其价值观、世界

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只有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了,才能在学生中间树立威信和良好的形象,起到模范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人文素质的提升。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前提条件。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接受程度的强弱,因此教师应当不断追求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如贯彻启发性教学方法,要不断地依据教学目标、教训内容、以及学生自身的人之水平和教师本身的教学特点来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每一节课程的讲演不能够拘泥于单一而且传统式的教学方法。首先,应摆正师生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动力,运用了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其次,努力建立新型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创造合作、互动的课堂氛围,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3]比如,《帝国主义狂潮》可以采取故事激趣法,形象再现法、艺术表现法。并且在这合理方法情况下可以辅助适当的多媒体资料,突破历史教学课堂的单调、枯燥。如此,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就能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更加有利于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结论

学生在历史学教学之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而且循序渐进的过程。历史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深刻地分析理解教学内容,把人文素质培养渗透到每一节课、每一次历史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和升华。在教学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并且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尽最大努力,是每一个历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晓春.浅谈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29)

第7篇

教育装备概念的提出,基于媒介环境说、教育技术等相关理论,国外对于教育装备的概念界定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美国教育学家Levet Ogden-Burtley认为教育装备由帮助终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构成,这些材料有许多种,从复杂到简单,从技术设备、印刷材料到昆虫标本等;英国教育顾问Michael Clark认为,教育装备就是能促进你学习的工具,任何促成学习发生的东西①。

国内学者对于教育装备概念和本质的定义稍有差异。胡又农从名词的目的和组成两个方面将其定义为教育装备是由那些完成教育任务所需要的物品有效组成起来的系统②。而艾伦等学者从教育装备起源和本质出发,通过对比学界几种不同的说法,将教育装备定义为教育装备是整个教育资源中除了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外的一切人工资源部分③。

统观以上研究观点,不难发现国内外对于教育装备概念的界定有一些共同特征。首先教育装备属于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促进人的教学和学习;其次,教育装备的发明发展以媒介技术和教育技术为依托;最后,教育装备的形式通常表现为经人再加工之后的人工资源,具有相对客观性。具体来说,大到实验室、投影仪、多媒体技术,小到课桌椅、粉笔、黑板,这些都属于教育装备的范畴。

二、历史学科为什么需要教育装备

1. 从历史课程理念来看

近年来,教育部开始制定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历史学科也提出了历史核心素养的概念。根据最新的课程标准的描述,我们认为,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相较于十年前课程标准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此次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更加凸显历史学科对于学生人文素养和历史意识的培养,同时不再将学生学史的内容、能力和目的割裂开来,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层次对其学习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综合的学科要求。课程标准的转变,对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的历史教育课堂应该是具有鲜明人文特色的场所,应该散发出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浓烈的历史味,学生在走进教室上历史课的时候,能立刻产生想要学历史、对历史有探究兴趣的想法。

2.从历史学科的特性来看

历史学科也需要教育装备,不仅因为这是新课程理念、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对学科发展提出的要求,同时,历史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是促使历史学科教育装备推陈出新的重要因素之一。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故事,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形成一种明辨慎思的思维能力,并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善良人格的形成起到深刻的导向作用。学生历史素养的储备实际为其今后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奠基,人的全面发展又必然引起整个社会群体的前进,从这一角度来说,历史在人的教育中起着前瞻性的作用。但是历史的人文性与前瞻性又不同于文学和艺术,并不仅仅来自于人本身感性的随意主观捏造,而是必须基于真实客观的历史事实,因此,历史本身又具有科学性。历史学科的这两个基本属性,决定了历史教学需要秉承的两个基本原则,即科学性与人文性、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大多不是靠可经验证、可经展示的动态的实验过程呈现的,而常常以教师呈现史实、史料、史论学生被动学习史实、史料、史论这样一种相对静态的方式进行,在与数理化等其他自然科学学科已经配备有独立的实验仪器等一系列教学设备的对比下,传统历史课堂的能动性教学方式呈现了与时展的脱节。

3.从教育装备的特性来看

教育装备也有自身的特性,艾伦等学者曾在《教育装备与一般装备制品差异分析》一文中将教育装备的特性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时效性,即教育装备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有效的时间比;归属性,即教育装备的空间位置位于学校等教育部门且作为财产也归属于该部门,以历史学科为例,博物馆就不属于教育装备的范畴,因为其最终归属于国家;学科性,如化学实验器材就无法应用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中等④。因而专门用于历史学科的教育装备应至少符合上述教育装备的普遍特性。第一,历史学科装备在教学中的使用频率应该得到保障,倘若一个班一学期的历史课总量为32节,那么只有这32节历史课都使用到其特定的教育装备,我们才说这种教育装备充分发挥了它的实效性,在保证时效性的前提下,才可以进一步讨论使用效率和效果的问题。第二,在历史学科配备专门的教育装备,并且其财产所有权属于学校等教育部门的条件下,如果教育装备的数量和质量有限,不能满足不同班同时使用的情况,我们说这种学科性的教育装备同样不能发挥它的效用,因为它不具备普及性的特点,容易造成教育效果的差异,而上述这种情况又常发生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学校和地区。第三,教育装备本身的学科性也是历史学科使用专门的教育装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历史学科需要哪些学科化的教育装备

到目前为止,历史学科使用的教育装备大多为一般教育装备,如传统的黑板、粉笔、课桌椅、投影仪等,这些装备同样适用于语文、数学等其他大部分学科,很难体现出某一学科的特性。长此以往,则很难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及深入探究的欲望,甚至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这也是为什么历史课堂常常死气沉沉,而手工课或者物理实验课的课堂常常充满生机的原因之一。

有鉴于此,结合上述对国内外教育装备发展趋势的分析,笔者对历史学科专门的教育装备的类型提几点自己的思考。

1.建设有历史情境的历史学科教室。

建构主义认为,文化环境对于人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创设良好的历史课堂情境,营造尽可能真实的历史课堂氛围,能够增强学生的带入感,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通过以上对国外学科教室的借鉴,笔者认为,有历史情境和氛围的历史学科教室应该配备有历史学科宣言,与史学相关的图书资料、杂志等,多媒体投影、音像设备、网络平台、必要的表演道具,甚至可以配备统一的汉服,师生在走入历史学科教室上课时便换上汉服,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人为创设的独立的历史情境中,一起领略历史的奥妙。

2.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支持研究性学习的技术和手段。

第8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传统文化;创新;融入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历代相传,经久不衰,是提高全民人文素养的基础。传统文化经历了多次时代变迁流传至今,与历史学科有着一定的关联。在中职教育阶段中,将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领略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精髓、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与优异的道德品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历史核心素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学生被多元文化所影响,功利主义与享乐主义萌生,而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的融合可以端正学生的心态,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养与品质,使学生能更好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因此,教师应提高对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的重要性的认识,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与优化教学手段,将传统文化精髓与历史学科有机整合,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人文素养,提高历史学科学习质量,更好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融入历史学科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历代人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所形成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教育教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各阶段学科教育中十分必要。

1.1实现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历史使命

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教师与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中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获取主要依靠课堂教学,而这一过程是体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中职教学中,历史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当中包含了不同时代的历史知识,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就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逐渐演化成影响中华民族的发展与人民思想意识的重要力量,这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仁、义、礼、智、信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能使学生形成正确观念,也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需要学生弘扬与传承。中职学生肩负着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所以有必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历史学科教学深度整合。

1.2提升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

随着国家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在不断提升,对传统文化教育愈加重视。文化自信是一种先进性的自信,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传统文化随之流传。传统文化在历史变迁与进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其与历史学科融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使中职学生成长为能造福社会与人民的优秀人才[2]。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所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师也要加强传统文化创新建设,探索出更高效的渗透与传播途径,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优势,全面提高中职学生文化自信与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1.3提高综合素质的现实需求

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历史教学逐渐从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上升到传统文化教育层面,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极大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将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融合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学生追求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漠视国家大事,没有社会责任心,无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这与缺失传统文化教育有一定的关联。所以,在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学校与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历史文化知识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需求。另外,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的融合也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使中职学生能自觉拥护国家社会发展建设。

2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时代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创新,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传统文化教育功不可没。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真理对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可以让学生看到不一样的历史学科,从而提高历史学科综合素养。这对培养创新人才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教育意义[3]。

2.1影响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

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学生兴则国兴,国家的进步与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每一位中职学生都肩负着振兴国家的责任与义务,在历史学科中融入传统文化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与引导作用。所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树立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科的融合,历史学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整合顺应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为中职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中职教育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关乎着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此,教师应提高认识,重视历史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浸润与传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这对学生的发展与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全面素养。可见,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2.2丰富中职历史教育内容,做好教育与教学的衔接

中职历史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使历史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对学科教学与传统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中职院校教育与传统中学教育有着一定的差别,中职院校偏重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使其今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所以,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中职院校的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转变,对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不仅要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更要对传统文化思想形成正确的认知,了解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历史教育价值,进而转变中职学生的思想。历史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了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意义,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充分实现了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

2.3规范学生行为与思想,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历史是中职院校的重要学科之一,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感悟历史,使学生能够生在当代,深知古今。多元文化的流入,对各阶段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中职学习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独立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在历史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可以向学生灌输积极、健康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从而营造健康向上、轻松活跃的历史课堂氛围,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例如,当教师在讲到关于孔子的历史事件时,《论语》就是最具代表的传统文化书籍。《论语》成书于战国时期,当中包含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内容,语言精简,意义深远,具有极高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与思想有所影响,也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饱满丰富。

3中职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措施

历史是展现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重要形式,与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极为相似,所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将其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能有效推动社会、教育,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此,教师应深入探索,寻找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通过有效措施将两者相互整合,提高历史学科教学成效,提升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

3.1研读教材,有目的地融入传统文化

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材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展现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另外,教师还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向外拓展,让学生学习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历史知识,从不同途径实现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例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在讲解中国近代史中关于的内容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内容,所以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为创建历史高效课堂做好前期准备。是我国近代历史屈辱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牢记国耻,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向学生介绍有关的前因后果。是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是我国屈辱的一段历史。被英国人称为“通商战争”,以林则徐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清政府以割地赔款而告终。这段历史也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懦弱与腐败。因此,在这段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的民族精神,敢于同敌人抗争到底,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为民族崛起而读书奋斗的学习动力,从而体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

3.2用历史人物事件启迪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精神

我国已有五千年历史,在这一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人物与事件,也从中体现出了优秀的传统品质,值得每一位中职学生去学习和传承。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学生的引导者,要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结合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实时插入传统文化内容,讲述历史进程中的一些优秀人物事迹,从而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为中职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5]。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在学习“抗日救亡文化运动”时,教师可以留出一部分的时间为学生讲述抗日英雄事迹,让学生通过这些事迹感悟和体会当中渗透出的道德观念与精神品质。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抗日英雄杨靖宇的英雄事迹,在弹尽粮绝时,在冰天雪地中,独自与日本侵略者连续战斗多天,最后壮烈牺牲。通过这一英雄事迹,使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保卫国家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在面对众多敌人时仍然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民族气魄,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课外书籍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学习丰富的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进而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3.3运用信息技术创建高效课堂,多途径实现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建设

在中职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才能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为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打造生动趣味的历史高效课堂,将静态的文化知识转变为动态的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建设。信息技术是构建现代化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是众多学科教师备受青睐的教学形式,通过视频、图像、音频等形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历史学科涵盖了多方面内容,如国家制度、政治经济、中外历史、文化交流等,每一部分内容中都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具有教育意义。例如,在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史实资料,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世界意义,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枯燥的课堂氛围愈加活跃,让学生能更加清晰地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更有兴趣。例如,印刷术是众多传统文化之一,对人类与社会有着突出的贡献。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印刷并与现代印刷相比较,令学生为之感叹传统文化的精妙,了解传统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与发展。所以,要想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建设,教学形式的创新是首要任务。

3.4组建优质教师团队,转变教学观念

在中职教育过程中,高质量的教师团队与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学校方面应加以重视,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灵活巧妙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职业素养,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3.5深挖历史,共同品鉴,实现师生共同交流历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教师应深挖历史知识,与学生共同品鉴,共同分享、共同交流。在中职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合作学习,从历史内容中深挖文化宝藏,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不同层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与分析。例如,在学习古代贸易与文化交流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该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学生从中学习到更多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针对一些重难点,教师应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要与学生多交流、多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文化能体现出不同的古人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例如,《诗经》是著名的古代诗歌总集,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之一,其风、雅、颂等作品中都散发着无限的传统文化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品鉴,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与文化素养,促进历史知识学习。

3.6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实现历史知识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中职教育阶段中,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以历史知识内容为基础,积极组织课内外文化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科教学成效。实践可以检验教师教学的成果、学生学习的结果,以历史内容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学习当中的文化精神,让传统文化能伴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历史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并设置相应的奖项,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剧表演,将历史事件与相关传统文化通过角色表演体现出来,让传统文化更加立体,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行列中[6]。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诗歌朗诵,如三国时期曹操的《短歌行》,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历史时期的文化作品。另外,学习文学艺术也是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形式之一。从古至今很多优秀的诗歌、绘画、书法、戏剧、建筑物等都能体现出当时历史,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习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唐朝历史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唐朝的艺术品讲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并欣赏《步辇图》《仕女图》等优秀作品,从而进一步了解唐朝的传统文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博物馆了解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或者参观古代建筑,从不同的途径学习历史与传统文化。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院校历史课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在历史课程中的创新建设,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规范学生的道德思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个人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中职院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要深刻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的重要性。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封留才.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读本[J].人民教育,2020(17):77-78.

[2]徐礼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J].江西社会科学,2020,40(5):226-232.

[3]季璇,王诗根,马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大学教育的支持体系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5):127-129.

[4]王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的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6(5):42-47.

[5]王春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J].学园,2019,12(20):41-42.

第9篇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130-02

摘要:历史人类学是历史学和人类学发现各自的不足和对方的长处之后产生的,但是时至今日,对它的学科定位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争议。尤其是作为一个舶来品,它在中国现在发展到怎样的程度,我们对它怎样界定,也存在很多争议。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它的过去,现在,并且通过对其过去的发展历史和现在的发展形势来预测其未来。这便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了解它目前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中的优点和不足是很有必要的,这为它在中国被运用的基础上,补充西方历史人类学之不足也有很多价值。

关键词:历史人类学;发展;理论建构;价值

一、历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

近代西方的学科体系发端于文艺复兴时代,实证主义是其圭泉,能否直接验证成为学科性质界定的主要依据。西方传统历史学的研究必须依托于文本方面的史料,但是由于这种研究无法直接加以验证,因而被排斥在科学研究领域之外,归属于人文科学。

随着实证主义思潮的兴起,历史学在西方陷入了困境。如西方史学的研究对象不能直接验证,这成了历史学的致命缺陷。因而,要为历史学正名,就必须奠定它的直接验证的基础。一批学者有志于此,于是历史人类学首先在法国诞生了。

历史人类学的学科地位的确立是由法国年鉴学派完成的。其初衷便是借助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从而使历史学研究建立在了可以验证的基础上了。吕・费弗尔和马・布洛克早在1929年时就联合创办了《经济与社会史年鉴》,从而开创了一个与传统史学截然不同的新史学流派――年鉴学派。

历史人类学的酝酿期可以追溯至公元1966年。是年,社会人类学会议在爱丁堡召开,主题是“历史和人类学”。当时,一些社会人类学者提出,在民族志的方法内植入历史学元素。1968年路易斯为英国社会人类协会写《历史学与社会人类学》专刊,将历史引入人类学研究中,强调在地缘性社区研究洪,加入对地方政治权力演变的考虑。[1]

而历史人类学真正形成的标志是萨林斯的《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桑威奇群岛王国早期历史中的结构》一书的出版及其书中隐含的“文化界定历史”观念的形成。[2]

所谓“文化界定历史”,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每一个人群均有自己的文化,而每一人群的历史表达均由自己文化的“历史性”(Historicity)来决定。因而,在各自的历史性中,时间与记忆各不相同,从而各自的历史观不同,对自己历史的言说亦不一致。

那么历史人类学的产生的整个过程中,人类学与历史学两者之间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人类学家彭兆荣认为,历史人类学是“当代学术反思的一个成果表现”即为“自觉的学科整合”。[3]

然而,真正使人类学和历史学两个学科、两门学问获得整合并为学界普遍承认的历史人类学是以路易士于1968年创刊的《历史学与社会人类学》(History and Social Anthropology)为标志的。

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人类学与历史学的内部关系被作为逻辑依据在学理上提出来讨论,此时,一个较为公认的看法是两者具有共同的边界。

众所周知,在20世纪70年后在世界学术界兴起来一种反思过去的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且经常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使用,其对历史人类学的发展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历史人类学也具有对问题反思性的一面。

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学和历史学更达到“两个领域成功整合”的境界。

对于历史学和人类学间的关系问题,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其名著《结构人类学》的开篇中曾做过这样的概述:“如果说历史学家与人类学家在从研究有意识的内容走向研究无意识的形式的理解人类的道路上锁遵循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那是不准确的。相反,它们全都走着同一条道路……唯一不同的是它们的朝向。人类学家是朝向前进的……而历史学却可以说是朝后行进的……正是这两门学科的结盟才使人们有可能看到一条完整的道路”。[4]

以上是不同学者对历史人类从不同侧面的描述,但是,我们应该如何界定其学科性质呢?怎样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

笔者认为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历史人类学(Historal Anthropology)应该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人类学与历史学的一个交叉学科。

二、中国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在中国来讲,历史人类学和民族学一样,是一个舶来品。在中国的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对历史人类的学科界定方面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人类学家张小军批评历史人类学的“学科性”误解时,称历史人类学是被史学“抢注”的。历史学家符太浩也明确指出,历史人类学“只能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而决不是史学的分支”。人类学家彭兆荣认为,“历史人类学并非学科生存策略上的需求性产物,而是知识与叙事上的优势互补”。[5]人类学家蓝达居认为,历史人类即人类学的“历史化”,是从文化的角度考察历史。历史人类学强调文化的历史向度,强调历史的多元特征、历史的文化解释和记忆对于历史制作的重要性。[6]

中国人类学有着与西方明显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我们特别注重应用,这主要以先生为代表;第二,我们比较关注历史。这和中国的传统有关,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文献资料方面的收集和整理,这正如王铭铭所说:“自中国人类学开始建设学科始,就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历史关怀,这点不像西方人类学。如,不少前辈一谈人类学,就会将学科史上溯到《山海经》”。 因此,中国的人类学在重视田野调查的同时,也很关注历史方面东西,并试图以此来追记其田野调查后所写民族志的历史背景。那么,历史人类学在中国的研究又是怎样的呢?

历史人类学在中国的实践既有人类学者,也有历史学者,其主体是社会史研究者。但耐人寻味的是,中国本土的人类学虽然其学术渊源有所不同,但不论是深受功能主义学派影响的人类学家, 还是接受美国历史具体主义论的人类学者,他们在其学术研究中都不排斥 “历史”的视野。例如,中国南派人类学的奠基人、著名的人类学家林惠祥先生早在20 世纪30年代就强调,“历史的眼光” 在人类学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人类学原是具有历史性质的(这也是以摩尔根为代表的古典进化论学流派的历史研究的继承。),所以人类学所要考虑的原是历史上的事实,所用的方法也是历史的方法。因此,“人类历史的还原也是人类学的目的之一。而历史学与人类学关系极为密切,两者原有很多互相交错、互相借重的地方,有愈进愈近的趋势”[7]。

在我国除了运用历史人类学的特殊视角和方法外,还成立了关于历史人类学方面的专门研究机构,如有南方“北大”之称的中山大学的机构设置中近年来增设了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与此同时,伴随该机构的成立而创办的《历史人类学学刊》也在不断面向全国发行。此外,还有一系列的有关历史人类学方面的研讨会在全国各地如期举办,如近来(2010年8月20日)在陕西韩城举办了由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和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期间除了以上名校的大家外,还汇集了来自台湾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以及美国耶鲁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历史学系和社会学系等15所国内外著名大学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韩城当地研究历史文化的有关学者40余人。虽然这次高级研究班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韩城地区的寺庙、宗族等历史社会变迁的问题,但是期间也有9场之多的专题讲座和研讨活动,是围绕“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田野工作与民族志书写”、“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民间惯习与乡村社会”等内容展开的(按:人民网,陕西频道)。由上可知,自从历史人类学传入中国以来,这种以历史人类学为名而举办的研修班已经举办了八次之多,其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其成绩也是非常显著的,其前景的非常美好的。

三、历史人类学研究在中国的意义

中国的历史人类学有其特有的优势,即中国的历史从古至今一直延续,期间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这为我们从事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更为翔实可靠的史料。

关于历史人类学的意义方面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例如,人类学家蓝达居认为,历史人类学的意义在于指出一些主流的历史决定论自身的历史缺陷。从历史人类学出发对具体个案进行重新解读,使他们有可能赋予历史过程本身一定的反思价值。[8]

学者廖扬也认为,“历史人类学具有自我反思的作用”。因此,其意义在于:“在于把世界历史重写成一种驯化的多元历史。虽然人类学者在理论上倾向于强调有系统的事物而牺牲无系统的东西,但他们却仍然发掘出很多世界并非连贯的证据―虽然全球化的过程很明显―这些非连贯的证据足以让我们重写世界的历史,从而在历史的重写过程中实现历史观念和思想的解放”[9]。

四、笔者认为历史人类学研究在中国的意义有如下几个方面

1.历史人类学研究在中国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中国自古以来各种史料记载从未间断过),而中国的历史学研究是比较传统的,虽如此,但是随着学科分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历史学研究在很多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进而非常需要借鉴历史人类学独到的研究视角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此,历史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这为中国的历史学研究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中国的民族学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一味地重视田野调查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历史资料的重要性,造成内容虽新,但是史实不充分的局面,因此,人类学也需要借鉴历史人类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而弥补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不足,解决田野和史实之间存在的问题。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在人类学的实践中,西方近性史观的“文化霸权”成为过去,非西方的历史的解放。

2.中国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有利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例如,我国的民族地区资源丰富多彩,但是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挖掘,这种现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因而大量的有关民族地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3.中国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有利于人类学和历史学这两门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因为,历史人类学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历史学和人类学这门学科整合的结果,所以,它的发展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两门学科的发展状况。

最后,中国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有利于使其与国际人文学科接轨,进而达到双方的对话和沟通。

参考文献:

[1]黄鹤.历史人类学的困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2]黄应贵.历史与文化――对于“历史人类学”之我见.历史人类学学刊,2004(2).

[3]彭兆荣.边界的空隙:一个历史人类学的场域.思想战线,2004(1).

[4](法)列为斯特劳斯著,谢维扬等译.结构人类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5]彭兆荣.边界的空隙:一个历史人类学的场域.思想战线,2004(1).

[6]蓝达居.历史人类学简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1).

[7]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8]蓝达居.历史人类学简论.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1(1)

第10篇

论文摘要: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不可疏忽的环节。情境创设的好坏直接到影响一堂课质量的高低本文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课堂教学,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创设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准确地掌握学习内容;有利于增强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迁移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各个学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一名从事教学的历史教师,很有必要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教学实践活动进行重新的认识和反思。想想我们历史教学的日的是啥?它的功学价值又是啥……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这又不得不让我们对《历史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全面领会其精髓。然后围绕历史教学目标,创设最理想的教学情境实现省时高效的课堂任务,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丰收!同时,我们要明确课程改革最终是发生在课堂上。因此,我们一线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做文章,将真功夫体现在课堂上!课堂教学的成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关注课堂教学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课堂是由一个又一个不同而又相互衔接的的情节构成的,这些情节应该是围绕某一教学目标而展开的一个片断。在富有启发效果的教学方法中,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涵,同时也使得三维目标在潜移默化中顺利实现。笔者就历史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作用这一话题略陈管见: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大概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明白的道理吧!单从历史学科的内容来讲,它距我们多么的遥远,又多么的陌生哟!然而对一个从小学刚进入初中的十二、三岁的学生来说,陌生的事物是如此的繁多:学科多了,学科的难度大了;同学多了,同学的情况复杂了;老师多_r,老师的要求高了;环境变了,适应性要增强了;自己长大了,心里也叛逆了等等。这些看似级别的升高,实则是对学生要求的提高!加之在一些地方中考时,历史学科遭遇尴尬(分值少或者不计入录取总分),一些人认为学不学好历史学科无关紧要,这无形中使孩子们学好历史大打折扣。因此,我们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是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学生学好历史,让每一位学生走进历史的殿堂,感受历史的魅力!但在情境缺失的课堂活动中,学生常常缺乏对历史知识应有的兴趣,因为知识在这样的教学中是以确定结论的而目出现的,不创设合适的情境,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是很不容易激活的。因为那么小的孩子认为那么古老的人物事物对他毫不沾边,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想法设法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的、让他们在感兴趣的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没有情境的教学不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反而会消减他们的学习热情。许多教师不求助外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效果往往不理想。可以说创设学习情境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不可缺少的一环。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合适的学习情境,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让历史课堂活跃起来,使每一位学生慢慢对历史感兴趣,慢慢爱上历史这门学科,如果你的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说明你的教学是成功的!当然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是很多的:如设问情境法、故事情境法、谜语情境法、音乐配合情境法、角色表演情境法、直观实物演示情境法、多媒体播放情境法等等。

2有利于促进学生准确地掌握学习内容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的历史知识是过去完成了的事,是不可更改的内容。教师如果直接交给学生现成的结论,不进行情境化的教学,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就会显得很生硬。这样,掌握起来也较困难,更容易忘记。由于不知道知识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是如何得来的,就给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带来了障碍,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创设好课堂教学情境,即便是时间长了,也容易使学生因回忆起当时的情境。回忆起知识产生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发展思维能力,准确地掌握所学的内容。

3有利于增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的培养

《历史课标》的三大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所有人的情感对人有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积极的情感对人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人格的完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还反映的是积极的内心体验和丰富的心灵世界;态度是指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观;价值观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创设学习情境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比较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学习情境是把抽象的知识以直观的易理解的场景再现出来,而这些场景中均包含或强烈或含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历史学科的课堂情感的因素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运用现代技术及语言,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形象受到感染,强化爱心及情感;通过语言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让学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受,从而与人物同悲欢,共命运;通过语言的点拔,使学生明白道理,从而受到情感意识的熏陶,也有意无意的增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4有利于帮助学生迁移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情境,学生既可以清晰地感知所学知识能够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又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依存的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够牢固地掌握应用知识的条件及其变式,从一道题想到一类题,从一节内容想到一章内容,从一章内容想到一本书的内容,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从而灵活地迁移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第11篇

【关键词】历史教育;公民教育;素质教育

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包括了认识功能、借鉴功能和教育功能三种。而历史教育是以历史和历史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历史学科现在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国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急需人才的新时代,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一、公民教育的目标

为明确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目标,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公民教育?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而历史悠久的国度,“公民”这个词在中国的出现和“公民教育”在中国的萌芽却是在近代。在欧洲,“公民”一词源于古希腊,“民主”“公民”这些意识在欧洲远远较我国出现的早并且发展的程度高。究其原因,是中国的社会性质、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落后造成的。近些年来,为适应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增强公民意识的教育力度在不断加强。

那么究竟什么是公民教育呢?“公民教育,其一,培养公民参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并将国家的意识与利益系于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之中;其二,培养公民的道德、信仰和价值观,以文化的熏陶为轴心,着力于公民品质的开发。”公民教育从广义上讲就是明确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狭义上则是指公民角色的培养,包括公民的政治认同,权责意识,参与能力等。“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它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是一种最重要的素质教育。中国的公民教育是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格公民……”具体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公民知识、公民品德和公民精神的合格公民。

公民教育的实现途径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最有效实施的地点是学校。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中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已经在逐渐渗透对中小学生的公民素质培养。在这其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受教育者素质教育的培养是在思想政治课上学习和完成的。实际上历史课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公民教育作用。

二、高中阶段受教育者的心理认知特点

高中生改变初中阶段“半信半疑”的思考,开始“全部怀疑”,心理趋于成熟,自尊自爱的心理及自我认知能力在不断加强,除此之外,受教育者也开始出现早恋、自私、偏科、孤独感和焦灼感增强的现象,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思考理想和人生以及建立自我评价人事物的角度和思维,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高中教育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结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应当针对其出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培养和教育。

三、高中历史课标的要求体现公民教育功能

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规定:“……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其中包括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育的渗透,以此作为高中历史课程教育的设计思路,同时也是教师教学应该恪守的教育准则和目标。关于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较之前程度深,这一点也体现在教材的改变上。此前通史教材文化史比重较小,现今教材如岳麓版教材将文化史单独编程一本教材,这里面加入了大量的文化史实,体现课标中要求的“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课标中关于课程的设计理念、思路和具体教学目标的设立,以及教材在改编后与课标的紧密结合,深深的加重了历史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于一个合格的公民来说,只是具备史实的基本素养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全方位的历史视角和历史思维,能够看到历史发展规律,并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养成健康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同时也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优秀的国家接班人,这才是历史教育公民教育功能的最终目标。

四、现实历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标准的要求虽然为历史教育的功能发挥指明了方向,可历史教育功能的实际发挥在现实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历史教育功能的实现和公民教育的落实,这其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首先,在高中学校里,因为升学的压力,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历史课这样的“小学科”存在着很严重的认识误区。我们经常听到理科生说“高考又不考历史,有什么好学的”,个别理科教师作出“学文科的学生都是因为笨,学成以后也找不到工作”的评论,或者经常串用历史课进行其他教学活动,这种影响更恶劣,他们的想法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文理科的选择,也严重影响了历史教育的发挥,理科生也应当具备最基本的人文素养。如果历史课因为“没有用”就此取缔,试问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由谁来继承?那么是不是语文课也应该取消呢?因为文史相通不分家,这么简单的道理,学生们如果是因为高考而有所偏重,那么,诸如贬损历史科目的理科教师们是不是应该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并从思想最深处扭转过来对历史学科的偏见呢?

其次,历史教师对于学生们的应试引导过于强烈,以至于忽略了历史教育公民教育功能的实现。我国的高考体制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如果片面地把为考试而学习作为唯一目的,甚至把它作为教学目标而追求,就使事情走向了反面。”虽然高考较改革开放初期增加了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职责和作用,但是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于此功能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也就造成了即便是文科的历史课课堂,也仍然是以简单的传授高考考点知识为主,而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放在了较为次要的位置上。

综上所述,历史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旨在培养出与国家建设和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相适应的人才,是实现培养出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不管是应对高考的学生还是奋斗在一线的教师,都不应该忽略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更不应该曲解偏激的怀疑历史学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公民教育: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5).

[2]张民省.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J].理论探索,2007(1).

第12篇

《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部分的第一句话是:“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本标准为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反映的是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初中阶段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依据,我们必须严格执行。

如何切实执行新修订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笔者认为:

第一,教师必须确立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观念。虽说课改已历经十年,但据笔者了解,在教师中仍存在有轻课标、重教材的倾向,甚至有些教师以当地的中考考纲代替课标,课标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教学离开了课标,教学目标就不明确,教学效果和质量自然受到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以课标为教学依据。

第二,教师要加强学习,真正理解课程标准。拿到课标后,有的教师只关注课程内容部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完整地研读课标,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明白“怎么教”。教师只有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在全面了解历史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运用教材,指导教学。当然,切实执行课标,并不是说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主动权,如每个学习板块除了规定课程内容,还有活动建议。课程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及必须经历的历史思维训练过程;教学活动建议旨在指导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教师可在具体实施中酌情处理,因材施教。而为了增强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标准》(2011年版)设计的课程内容也是留有余地的,在完成课程规定的内容外,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发课程资源,适当增加教学内容。

教师不仅要确立以课标为教学依据的观念、理解课标,更要全面落实历史课程标准。

“教学建议”总论中指出: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本标准为依据,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按照本标准提出的规定和要求,注重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并使其具体化为课时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本课程所要达到的结果,它在课程标准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课程目标决定了本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而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①同时,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也直接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重要问题。

课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应该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过程与方法”强调对历史的认识,形成于历史学习过程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三维目标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维。同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建议”特别强调,教学中在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笔者认为,历史教师要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三维目标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其中,“过程与方法”方面很重要,因为无论知识的达成,能力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都要通过过程与方法来实现;而学习的过程,就是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学习的方法,又是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反映。

教学是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教学改进是为学生学习改进服务的。我们应该如何改进教学以促进学生学习呢?

1.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标准》(2011年版)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更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经验。教师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

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在教学中要将教师的讲述、讲解、演示等与学生的观察、材料研习、讨论、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手段,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

2.要突出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

这一点在《标准》(2011年版)别鲜明。记得几年前刚刚课改时,不少初中历史教师在经过各类培训的“头脑风暴”后,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使历史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小组活动、历史剧表演……课堂教学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取得了很多优秀的历史教学成果。但在让学生尽情活动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学科的独立性有时被淡化了,弄得历史课不像历史课,倒像是“综艺节目”了。《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了要突出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在《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别提出:“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依笔者理解,《标准》(2011年版)肯定了讲述法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也反映了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

如何让现在的学生理解历史?如何让时代的差距不成为理解的障碍?让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当时的历史场景,理解历史是可行的。教师可以采取讲授的方式,讲述学生所不知的历史细节、历史故事。笔者认为,教师讲述多并不等于忽视以学生为中心,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被调动起来。历史课堂不应在乎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而应注重深层次的思维。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历史,学生不一定就是被动地接受,这关键在于教师是怎么进行讲授。学生最不喜欢听老师照本宣科,历史课也一样。如果教师的讲授内容是具体的,教师的讲解分析是深刻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是简明形象、生动幽默的,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

第二,要注意历史知识宽领域、多层次的联系。

在“教学建议”指出,应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要对影响历史事件的因素作综合考察。

依笔者理解,课标中的这些建议是提醒我们一线教师关注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还有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3.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

课改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长期以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学科,在现实教学中,确有部分教师用“读书、划书、背书、听写、默写”来进行教学,“死记硬背”似乎成为历史学习方式的代名词。所以有很多学生喜欢历史,课外爱看一些历史类书籍和历史剧,但却不喜欢历史课。被动学习方式不仅降低了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历史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我们的历史教学还需使学生初步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多一些探究和思考。这也是《标准》(2011年版)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的动因。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标准》(2011年版)指出:“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质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建的阐释。……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据以上内容我们发现:《标准》(2011年版)所述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十分注重历史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2001年出版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①对于该问题的表述是:“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较之原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现在的“四问”更全面地反映了探究的过程。

初中历史教育主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其进入高一级学校,也为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创新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标准》(2011年版)指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如对学校周边的文物古迹、社区、村庄、企业等进行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的调查,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加以整理和分析,进行较为完整的叙述,提出自己的见解。”

除了“教学建议”,如果结合实施建议中的“评价建议”和“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教学过程中还要及时对教学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等。例如:历史教科书、图书馆资源、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网络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