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设项目风险

建设项目风险

时间:2023-06-04 10:46: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设项目风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设项目风险

第1篇

1电力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

电力建设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很多,管理者应该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学会分析风险。一般的风险分析的方法有:情景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专家意见法和风险调查法为常用的方法[2]。电力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有。

1.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有2种:a)政策、法律法规变更的风险,如国家的政策、法规、法律的变化以及行业发展规划的调整和产业导向的改变对项目的运作条件产生的制约作用而造成的风险;b)政府许可和审批的风险,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前,施工以及设备的采购需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许可和审批,需要和相关的主管部门沟通与协调才能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获批并建设开工。

1.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有3种:a)通货膨胀风险,如项目进行过程中,工资和物价上涨大幅度的上涨,则会影响工程成本而造成风险;b)利率变化风险,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利率的上浮会造成项目收益受到损失;c)利税风险,国家税收方面政策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1.3施工风险

施工风险主要有6种:a)设计风险,设计单位设计不当造成工程返工,给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b)设备材料风险,资产管理松散,对为设备、原材料和能源的不合理分配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工期;c)技术风险,电力工程项目综合性强,涉及到很多学科和技术;d)质量风险,材料、工艺等方面原因致使工程质量不达标;e)安全风险,施工过程的不规范操作,导致设备的损坏、人员的伤亡,真接影响工程的进度;f)进度风险,工程进度的耽搁,项目不能及时投入使用,产生效益。

1.4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要有:a)投标风险,投标先于工程实施过程前,很难预测到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因素;b)合同风险,如工程承包、分包合同,设备租赁合同、材料采购合同、监理合同、招投标合同、技术合同等等,各类合同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履约问题,造成电力建设项目运行风险,甚至是诉讼索赔;c)成本风险,建设项目成本变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上升、管理成本增加以及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成本增加,如返工、违规被罚等;d)资金风险,建设项目概预算不合理,项目运行资金管理混乱,资金不足强行开工等等都会使得项目造成资金周转困难、运行难以为继,造成电力建设项目资金风险;e)人力资源风险,项目的成员的配置不当,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影响工期、成本和施工质量。

1.5其他风险

其它风险主要有:a)自然环境风险,如恶劣的雨雪天气、冰冻天气等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干扰和破坏;b)社会环境风险,包括周围的社会治安状况、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社会风气以及公众对项目的态度等等。

2电力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以下电力建设工程风险因素的识别,我们得到了影响电力建设项目的主要因素,根据它们的层级关系,建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通过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看出,这个指标体系是多层次的,共分为2层。其中第1层,包括政治风险、市场风险、施工风险、管理风险、其他风险5个一级指标。而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又细分了2~6个不等,总计18个二级指标。指标体系建立之后,就该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下一步的综合评价分析。

3电力建设项目风险评价

3.1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体现了指标在风险评价中作用的大小,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也是是科学评价建设项目风险的关键。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AHP法确定权重集。

3.2对电力建设项目进行模糊评价的步骤

对电力建设项目进行模糊评价的步骤主要有:a)确定因素集和评语集;b)单级模糊综合评价;c)第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最后再按照加权平均原则,定量判断和估算风险大小[3]。

3.3评价方法的应用

利用这种风险评价方法我们对拟建的1个电力项目进行评价,风险值大于90的,风险可定为优;风险值在80和90之间的,风险可定为良;风险值在70和80之间的,风险可定为中;风险值小于70,风险比较大,就不建议投资了。

第2篇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贵阳 550025)

摘要: 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土地获取、建设、租售与物业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因素。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好坏直接决定了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十分有必要。本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建设项目中的风险因素先定性后定量,力求构建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建设项目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价,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模糊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022-03

作者简介:刘显萍(1990-),女,贵州安顺人,贵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工程经济管理。

0 引言

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不可移动等特点,加之受到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导致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土地获取、建设、租售与物业管理阶段及项目全寿命周期都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因素。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划分为投资决策阶段、土地获取阶段、建设阶段、租售与物业阶段,本文将建立贯穿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指标体系,以便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取决于风险管理的好坏,因此构建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的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一些新兴的学科方法如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也都引入到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中。由于建设风险的复杂性、不易定量性和评判模糊性,本文选取模糊层次分析法为主要方法进行风险指标体系的研究。模糊层次分析法是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就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在于,评判逐对象进行,对被评价对象有唯一的评价值,不受被评价对象所处对象集合的影响。该方法虽然运用了模糊数学理论,但并不复杂,容易掌握和使用,其优点是:数学模型简单,容易掌握,对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评判效果较优。

1 FAHP评判法的模型和步骤

1.1 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为建立一套全面精确的评价指标体系,笔者经过参阅相关

参考文献、资料等,秉承全面性和集约性原则、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可比性和一致性原则、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1.2 建设项目风险项目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

建立合理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也即是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把决策问题的主要因素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具有层次的结构模型。这些层次依次如下:①最高层(A):即总目标层,表示决策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即层次分析法要达到的总目标。②中间层(B):即基准层,表示考虑的因素、决策的准则,即采取的方案所涉及的中间环节,是方案的属性。③最底层(C):即方案层,表示决策时的备选方案。建立的指标体系如下:

B1投资决策阶段风险:C1选址风险、C2区域风险、C3物业风险。

B2土地获取阶段风险:C4土地风险、C5拆迁风险、C6融资风险。

B3项目建设阶段风险:C7招标风险、C8合同风险、C9工期风险、C10质量风险、C11成本风险。

B4租售与物业阶段风险:C12市场风险、C13价格风险、C14营销风险、C15物业风险。

1.3 构建判断矩阵,各指标两两比较判断

请有关专家采用1-9标度,对各指标两两比较打分,标度的含义为:标度1,i因素与j因素同等重要;标度3,i因素比j因素略重要;标度5,i因素比j因素重要;标度7,i因素比j因素重要得多;标度9,i因素比j因素绝对重要;标度2、4、6、8,用于上述标准之间的折中值。反之亦然。

1.4 计算出各层次中各个功能指标的相对权重

也即是将判断矩阵的打分按行相乘,对乘积开n次方,再将方根向量归一化,就可得到各相应功能指标权重。

1.5 进行一致性检验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λmax和一致性指标CI。

依照表1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n*为矩阵阶数)

一致性比例:CR=CI/RI;若CR≤0.1,则评判过程是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须对矩阵中的打分进行调整,直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经计算,以上判断矩阵的CI值均小于0.1,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1.6 层次单排序

根据排序向量W=(W1,W2,…,Wn)T得到某层上的元素相对上一层某相关元素的相对权重。

1.7 层次总排序

风险因素层次总排序指计算所有元素相对于目标层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这一过程从最高层开始逐层向最底层进行。如上一层A包含n个风险因素A1,A2,…An,在本层次中所占的权重分别为a1,a2,…an,下一层次B包含m个因素B1,B2,…Bm,其对于上一层风险因素Aj的层次单排序重要性权重分别为bj1,bj2…bjm。B层总权

由表2所求的权重可知,建设阶段风险最大,投资决策阶段次之,再是土地获取阶段和租售与物业阶段。二级指标中,风险最大的是建设阶段中的成本,其次是投资决策阶段的中的选址风险。因此整个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寿命周期中,投资决策阶段和建设阶段为重中之重,重点把控土地获取阶段和租售与物业阶段,在每个阶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尽量把风险可能性降低到最小。

1.8 模糊评语的建立

建立模糊变量集合为:C=(c1,c2,c3,…,c13,c14,c15),建立模糊评语集:Y=(y1,y2,y3,y4,y5),其中y1为风险很大,y2为风险大,y3为风险一般,y4为风险小,y5为风险很小。再次构造模糊关系矩阵R,根据以上步骤求得的准则层指标权重Wi,求得,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B中权重最大的所对应的风险程度即为所评估。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贵州省遵义市某建设项目进行评价。选择该领域专家组成专门的评分小组,针对此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各个指标方面的风险度进行打分,于是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再根据表2中已经得到的权重关系,所以: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该建设项目的风险度为y3(风险度一般)。

2 建设项目风险指标体系建立思路

笔者认为,风险因素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因此采取从建设项目整个寿命周期的角度进行风险把控。项目的建设一共有如下四个阶段:投资决策阶段、土地获取阶段、建设阶段、租售与物业阶段。这四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均存在大量风险,于是又将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细分为:选址风险、区域发展风险、物业类型风险;将土地获取阶段风险细分为:土地购买风险、拆迁安置风险、融资风险;将建设阶段风险细分为:招标风险、合同风险、工期风险、质量风险、成本风险;将租售与物业阶段风险细分为:市场风险、价格风险、营销风险、物业风险。由此一来,形成了四个一级指标,十五个二级指标的风险评估体系。

2.1 投资决策阶段风险

选址风险。房地产项目的选址好坏与后期项目是否达到理想效果有直接关系,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地点应当选在具有投资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地点,若选址不当将会造成后期项目开发难度以及销售难度增大。

区域风险。房地产项目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由于区域发展的影响,易导致周边房产价值波动,若项目所在区域经济、交通、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发展良好将会提升该项目建成后的价值,反之将会造成消极影响。

物业风险。房地产项目所选择的物业类型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也是影响房地产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使用功能差异,物业类型可分为,居住物业、商业物业、工业物业、其他用途物业等,只有选择符合大众,顺应市场的物业才能使房地产项目盈利。

2.2 土地获取阶段风险

土地风险。房地产开发商获取土地有出让、转让、划拨三种方式。土地价值与房地产开发商为获取土地付出代价高低决定了房地产项目后期盈利程度,而土地价值受一段时期国家政策与市场供需影响。

拆迁风险。房地产项目的拆迁安置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拆迁范围,拆迁人群,拆迁方式,补偿方式等因素,存在不少风险。

融资风险。房地产项目的投产运作,需要大量资金,确保资金充足是房地产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房地产企业通过各种合法渠道融资,如预收房款、银行信贷、房地产信托、建设单位垫资、上市融资、联合开发、融资租赁等方式。受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回落,实体经济的持续低迷的影响,房地产融资将面临考验。

2.3 建设阶段风险

招标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由于招标方式选择等招标过程中存在一系列不确定因素,有可能给房地产开发商造成不利影响。

合同风险。在建设项目施工运作等阶段,需要签订大量合同,由于合同的不完善或合同执行不力等多种合同纠纷问题,不仅会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甚至会影响到项目最终成败。

工期风险。时间就是金钱,对于房地产项目也是如此,尤其是商业地产,工期的延误,不仅会增加建设成本,影响到房地产项目的最终的运作,造成房开商的巨大损失。

质量风险。建设项目的质量关系重大,若质量控制不当,轻则返工、拖延工期,重则造成人身危险、危害社会,造成不可补救不可挽回的严重局面。

成本风险。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越好,成本越低,最后房地产开发商盈利越可观。建设项目的成本涉及到人力、材料,机械等诸多方面,受市场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

2.4 租售与物业阶段风险

市场风险。房地产项目建成后,进入租售与物业阶段,房地产市场受该时期区域房地产供求影响较大,同时也受消费者喜好、消费能力、周边竞争对象等因素的影响。

价格风险。伴随房地产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大众消费者在关心房地产商品品质的同时,最关心应当是房地产商品的价格了。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实现盈利目的,将根据相关标准及政策、项目自身品质、竞争形势、市场状况、消费者喜好等不确定因素对房地产商品进行定价。

营销风险。房开商依据当前的市场情况、消费者状况、房地产商品特点等制定适合自身的营销策略,以利于房地产产品的租售。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营销方式,直接影响房地产产品租售状况。

物业风险。物业水平高低,也是决定房地产产品品质的一大重要因素,售后服务做得完善,不仅利于建设产品的租售,且建立良好信誉口碑,利于房开企业的长远发展,反之,将会造成消极影响。

3 结论

①本文是站在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贯穿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价进行研究,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相关统计软件求得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模糊评语集,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风险评价,以期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决策依据,在建设过程中采取有效风险规避措施,将风险降低,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②由表2可知,一级指标中,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风险与项目建设阶段风险权重值较大,因此,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与建设阶段应当引起重视。二级指标中,成本风险的权重值最大,所以在兼顾重点把控其他风险的同时,应当重点控制建设阶段中的成本风险。

③本文以统一框架的形式建立一套针对于建设项目整个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这仅仅只是项目风险评价的第一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建设项目的差异性与个别性,结合能反映一段时期市场政策变动等指标权重集,才能对建设项目作出客观、合理的风险评价。由于研究者知识水平和时间限制,未将风险因素继续完善和细化,今后将对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峰.基于大系统控制的房地产预警系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元云丽.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3.

第3篇

关键词:物流园区;项目;风险管理;模糊综合评价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物流园区的数量迅猛增长,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2012 年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到2012年底,我国物流园区(基地)数量为 754 个。在物流园区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物流园区的建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物流园区项目的建设要求投资者对项目的风险进行严格的调查和分析,从而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

金港湾物流园区是由江苏金港湾投资有限公司筹资建设的国际性物流基地,规划总面积22平方公里,总投资预计150亿元。园区定位于立足连云港港口和城市,服务苏北及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成为连云港现代物流业发展龙头沿陇海线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型港口物流基地。园区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因此有必要对金港湾物流园区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以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

一、物流园区项目投资风险因素分析

首先,采用工作结构分解法对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阶段的主要内容和任务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图1物流园区项目阶段任务

其次,根据各阶段任务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并对风险类别进行判定。

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整个实施周期内涉及许多风险因素,通过对项目各个阶段风险和风险性质的分析,总结归纳出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的主要投资风险有以下五种:

1.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指物流园区在规划决策、施工建设、运营管理过程中由于技术上的不足或缺陷,以及技术分析和决策的不确定性等原因,引起物流需求分析、布局规划、功能设计等方面的风险。在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实施的两个阶段都会因为相关技术因素的不确定性而引起风险。例如选址的合理性、规模的适宜性、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功能设计的合适性、技术的先进适用性等。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表现为园区内企业入驻率低,设备闲置,实际收益远低于预期收益,进而影响物流园区的生存和发展。市场风险也是金港湾物流园区运营后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金港湾物流园区需要对连云港及苏北地区乃至整个经济腹地的物流需求情况、市场竞争对手的状况以及物流服务的市场现状进行客观的调研和分析,分析未来物流市场的潜力,是否与项目的规模和服务水平相匹配。

3.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过程中由于组织管理、经营决策不当而引起的风险,将导致质量低劣、工程造价偏高、工期延长等。对于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而言,影响管理风险的因素主要有:管理机构设置及分工的合理性、质量安全体系的健全性、公共关系的协调性、承发包模式选择以及经营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等。

4.经济与财务风险。经济与财务风险主要指由于物流园区项目因融资、财务结构不合理、成本控制不力、经济因素的变化等而导致的风险。对于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来说,投资规模巨大,融资渠道多样,建设周期较长,项目所征用的土地、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项目的后续经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资金筹措是该项目在经济与财务风险方面最大的影响因素。

5.环境风险。环境风险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指国家的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变化引起的风险。在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的投资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到园区项目的正常实施,比如港口气候、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微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等。

二、构建物流园区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风险因素多层次、不确定性因素多的特点,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金港湾物流园区建设项目风险的评价方法。同时,通过专家调查法来确定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风险的风险等级和各影响因素的权重。

通过对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的实施阶段分析和风险识别可以看出,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共分为两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呈现的风险因素不同,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三、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物流园区风险进行评价

首先对整体风险结果分析:

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的综合评价结果为5.9942,参照风险评价等级表可以看出,结果位于[4,6]这个区间,为“中等”风险,因此目前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为中等风险。

其次确定主要风险因素:

通过对一级指标的风险因素评判可以看出,在整个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的主要风险指标中,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经济与财务风险分值较高,在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的风险因素中影响较大。

四、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措施

从项目本身来看,金港湾物流园区的投资管理方应在识别该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1.技术风险的应对

为了避免技术风险带来的项目风险损失,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规划初期就应从城市整体规划、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物流技术等方面来研究金港湾物流园区的规模布局、功能设计、设施规划等问题,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和道路交通条件,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合理建设,避免因规划不合理而带来的技术风险。

2.市场风险的应对

针对市场风险因素,金港湾物流园区应在项目运营之前对经济腹地状况和目标物流市场做好市场调查,准确合理地定位目标市场,对市场需求作出合理预测,避免因市场定位不准确带来的营运损失。同时,应对该项目所在的经济区域和自身业务定位有准确的认知,合理细分物流市场,考虑周围物流市场竞争对手的状况对金港湾物流园区的影响,避免同行恶性竞争所带来的损失。

3.管理风险的应对

在投建设阶段,管理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是承发包模式和经营管理能力。承发包模式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项目的建设阶段。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投资规模巨大,建设期较长,采用发包方式转移风险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但是承发包模式的选择不当也会给项目带来巨大风险。目前工程项目中常用的承发包模式主要有: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平行承发包模式、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模式、联合体承包模式、CM模式等常用的方式。为了既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又能有效分摊风险,建议采用设计或施工总分包模式和平行承发包模式结合的方法。

在投资运营阶段,其主要的管理风险因素主要是经营管理能力。物流园区项目运营的效益主要来自于对入园企业的服务,服务水平将成为吸引入园企业的最大因素。因此在对物流园区运营管理过程中,首先应组建有效的管理组织机构和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物流专业背景的经营管理团队,选拔责任心强、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其次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对专业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园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创造良好的园区软环境。

4.经济与财务风险的应对

经济风险也是金港湾物流园区面临的关键风险。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经济与财务风险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来源于资金筹措和土地费用两个方面。

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回收期长,项目所需资金量巨大,因此能否保证有效的资金来源是关键问题。土地费用和资金筹措紧密相关,土地使用时的拆迁安置都会占用大量的资金。资金供应不足或来源中断将会导致项目工期拖延甚至被迫终止的危险。建立多元的融资渠道是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融资渠道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直接融资提供的是资本,优点是投资多元化,可以分解经营风险,缺点是增加了经营决策上的约束与管理难度;间接融资提供的是负债,优点是融资数额大、时间快,缺点是必须按时还本付息。金港湾物流园区项目所需资金巨大,因此采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调查报告[R].2012

[2]李晓婷.港口物流园区投资风险评价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

第4篇

【关键词】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短缺问题,是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在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风险,是所有影响工程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集合,风险的存在势必会对项目本身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因此,风险管理是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所必需的,对工程中涉及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制定出风险应对的措施,使风险事件的发生及所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的避免及减轻,顺利完成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1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特点

(1)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风险是普遍、客观存在的。风险具有普遍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风险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是一直存在、随时都有的。风险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只能使其发生频率减少,使损失程度降到最低。(2)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具有可变性,其影响是全局性的。各种风险都会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发生质和量的变化,有些风险会随着工程项目的进行而得到控制并得到及时处理,而新的风险可能会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发生。风险产生后的影响不会只发生在局部,其造成的连锁反应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目标。(3)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大量风险因素存在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并且风险因素数量多、种类繁杂,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错综复杂,而且和外界有着交叉影响,这使得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

2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和程序

2.1风险识别

重大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对水利工程项目中各种风险因素和风险发生率进行分析和识别。其中也包括对于那些潜在的风险源的调查和分析。情景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是风险识别的常用方法。由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使其一直置身于风险环境之中,从而对工程目标的实现造成一定的危害和影响,不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会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所以要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技术等方面综合地考虑,并对其不确定因素进行客观、详细的分析。

2.2评估与分析风险

它主要是指对风险可能对项目造成的影响程度的分析和评估。对于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估与分析法有很多包括影响图、决策树法、随机网络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和模糊分析法等。在对各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后,再进一步综合评价那些重大风险对项目的总体影响。

2.3制定风险对策

在确定风险目标后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减少或避免风险给项目带来的损失程度。可以将风险管理技术分成两大类,即:财务性技术和控制性技术。财务性风险管理技术又包括风险自留和风险转嫁,风险自留主要考虑到风险的影响程度小于防范措施所花费的成本,所以采取自行承担工程事故损失发生后的财务后果;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转移给保险或其他企业的方法,这也是一种最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控制性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有效手段减少或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机率,对已经发生的事故采取一定手段限制其发展和扩大,控制性风险管理又包括损失控制和风险回避。当风险发生机率较高而且可能造成很大损失时会选择风险回避;损失控制是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风险的发生。

2.4综合集成法

这是一种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其是对系统各构成元素、元素间关系以及整个系统的目标进行综合研究的一种风险管理方式。它主要是将复杂的对象系统,对观察、分析、推理、判断等环节建立某种模型,再通过数学工具给出定量化后的结果,最终使系统内的各部分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优效果。其关键在于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更强调系统的认识和研究方式。它能够将各种有效的方法结合在一起,通过判断、推理最终得出研究优于研究对象的整体优势,使问题得以解决。项目风险管理人员需要制定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并据此对各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指挥,最终实现风险管理目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首先,确定项目提要,它又包括确定项目的目标、功能、要求、总体进度、相关法规等,它可以为计划的实施提供参考标准,并明确地指出各部门的职责;其次,制定项目风险管理途径,它包括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等的确切定义,以及制定出与这些项目风险相关的处理办法;然后进入项目管理实施的准备阶段,其内容又包括对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分析、评估以及处理等具体环节,同时还要做好项目风险的预算的编制;最后对项目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在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时还可以详细分为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2.5风险实施与评估

在做出决定后进入风险实施阶段,要密切关注实施过程,对各环节的实施情况进行详细的监控和记录,并将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以应对风险变化及时对风险管理进行调整,最后要对风险实施的效果和差异进行评估,将做好记录。

2.6实施现代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应用,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水利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突出计算机管理工程项目信息的优势。对于那些类杂、地域分布广、信息量大的大型工程项目,其要求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性,决策者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为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同时可以及时地了解到项目的进度和具体实施情况,以确保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对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沈良,张威.风险管理问题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2008.

[2]孙志高.水利工程项目风险防范与解决路径[J].山东大学,2010.

第5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风险控制

1 前言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项目本身具有实战性、系统性和反馈性等特征,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因素,部分风险因素是可以预见的,研制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规避。从提装备研制项目效益的方面,需要对装备研制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对研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规避,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

2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分类

根据风险理论,信息化装备研制项目风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装备研制项目风险源分类,可以清晰界定概念,不易遗漏风险元素,可操作性强,所以本文采用该方式进行分类[1],可将装备研制风险分为:计划风险、技术风险、组织管理风险、费用风险、采购风险、环境政策风险、生产风险等。

3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立风险管理的系统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理解和管理风险。风险管理过程由若干相互影响的主要阶段组成,每个风险管理阶段的完成都需要风险管理人员的努力。根据信息化装备研制风险管理的情况,将风险管理过程分为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6个阶段,如图1所示[2]。

4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1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准确、有效,在构建装备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可测量性。对于定性或定量指标的测量建立详细的评估标准。

(2)可得到性。可以准确获得验证该指标体系所需的数据,对于难获取的数据,采用一些近似方法获得。

(3)可跟踪性。在评估指标构建时,应考虑提出的指标是否便于跟踪监测和控制。

4.2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它包括资料信息的收集、目标分析、指标体系结构的确定、指标的收集与筛选、指标内涵与标度设计、指标体系的筛选与简化和指标的有效性分析等步骤。

根据以上步骤以及装备型号研制项目风险评估的需要,在对评估目标进行分析和综合后,抽取某些共性的风险内容构成识别体系,依据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建立层次型结构指标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该指标体系可用于对信息化装备研制风险进行整体的评价,为制定出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5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风险控制是对试验过程进行连续监控和纠正的过程,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减小损失幅度而采取的风险处理技术。风险控制有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两类:

反馈控制是通过对装备研制风险发生的连续观察和实时监督,发现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补救。如各种形式的审查、汇报、工作检查、阶段性工作总结等,都是反馈控制的具体形式。

前馈控制是一种主动的风险控制方法,通过装备研制项目管理人员的主动性预测,发现并降低装备研制风险。做法是根据对风险的预先分析,制订风险降低计划,并跟踪其执行情况,对易出问题的地方提前制定对策(预防措施),尤其对项目关键技术要实施重点管理。

6 结语

装备研制项目风险评价和管理研究是一个多学科、多目标的系统工程。装备研制项目风险管理对装备研制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对信息化装备研制项目风险评价和管理问题做了探讨性的研究,从装备研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入手,结合装备研制项目的特点,建立了装备研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林义.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陈仕亮 主编.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王德军.我军装甲装备采办风险管理研究[D].2002.

第6篇

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模型为:

审计风险=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检查风险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上是指审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从而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一种审计方法。

运用全过程审计就是评价建设项目管理组织内部风险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当风险控制出现缺陷或不能有效工作时,可能会出现哪些舞弊或差错的风险,其发生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即确定剩余风险,这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关键。对重大差异或缺陷的风险,审计人员能够在审计过程中检查出来,虽然不能降低该风险,但是能够控制检查风险的实际水平,使其到可接受的水平来控制全过程审计的整体风险水平,并将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二)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程序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通常被审计单位为学校基建处和后勤管理处,了解的内容包括管理部门组织构架、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管理程序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目的是帮助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制定包括全过程审计实施办法在内的审计评价标准,在审计事项与评价标准出现重大差异时确定剩余风险;(2)审计人员全面分析影响实现项目管理战略目标的各项风险因素,对项目风险管理程序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测试,评估重大舞弊和错报风险,确定高风险审计领域,进而推导和落实审计的范围及重点;(3)以高风险水平控制的原则,对高风险审计领域,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配置充足的审计资源,实施更为详细的检查程序,将检查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4)针对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帮助组织实现工程管理目标,从而高效率、低风险地完成全部审计任务,达到既定的审计目标。

二、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风险分析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按照建设程序把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分为五个阶段,即投资立项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高校内部审计把全过程审计介入的时间放在施工准备阶段即招投标阶段,审计的重点和范围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的审计。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审计风险 (1)招投标阶段的风险。首先,由于招标机构对甲方内部情况不熟悉,如甲分包工程及配合费的确定、材料的供应方式、乙供材料的品牌和生产厂家以及价格认定等,使得招标机构编制的招标文件存在偏离建设方意愿和要求,而管理者没有严格审核,审计人员没有检查出来的风险。其次,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最有可能发生错报的风险,这与社会审计机构的资信度、施工图纸的设计深度和质量、管理部门对清单编制的要求以及内部复核有关。再次,工程投标报价的合理性判断失误,低于成本报价,是导致施工单位中标后再通过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追加工程价款的主要原因。此外,对投标人投标策略的评估,受评标时间及评审委员技术水平的限制,也存在较大审计风险。(2)合同管理的风险。管理部门对合同文件的备案不规范和不完整,导致合同资料缺失,是工程结算的主要审计风险之一。清单招标工程合同文件除合同文本和招投标文件,招标过程中形成的招标文件的补遗、书面答疑、询标纪要等资料,均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此外,合同条款与招标文件内容不一致、合同结算方式等条款设置不合理,也增加了一定的审计风险。

(二)施工阶段的主要审计风险 (1)现场经济签证极有可能存在舞弊和错报的风险。舞弊的风险可能集中在隐蔽工程,这与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关;错报的风险集中在项目工程内容或数量减少的情况,施工单位会主动申报变更增加的部分,隐瞒减少的部分,这种情况常被甲方管理人员忽略,是内部控制的盲区;(2)工程进度款控制不当的风险。工程进度款控制不当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超付工程款,会给甲方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不仅使工程造价控制失控,也给工程结算审计带来难度;付款额度与工程进度不符对项目进度的目标会产生消极影响。进度款审计中重视执行合同条款的审计,忽视进度款实际支付处理程序中出现的差错,也是一种高风险因素。

(三)竣工验收阶段的审计风险 (1)管理部门审核职能缺位的风险。按照规定未经审计的工程结算财务部门不得支付工程款,开展全过程审计以后,管理部门对内部审计的职能仍然存在认识上偏差,尽管制定了先“审核”后“审计”的审计制度,但是普遍执行不到位。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高校工程管理部门对工程结算未经审核,直接报送审计处,内部审计既是“一审”又是“终审”,这是结算审计中最为重要的审计风险之一;(2)委托社会审计的风险。社会审计机构管理水平有限,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价值取向以及道德观不同,对学校的管理模式如建筑材料的供应方式、规费的缴纳以及分包工程内容等情况不熟悉,使审计结果常发生重大误差,由此给内部审计对初审结果的复核增加了检查风险;(3)全过程审计事前、事中控制效果的风险。由于多数高校工程项目管理运行机制与审计机制衔接不够成熟,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导致全过程审计不能达到加强事前、事中控制的预期效果,部分工程结算审计审减额仍然居高不下,证明结算审计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

三、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风险的防范策略

防范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风险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审计工程,归纳起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提高审计人员风险导向审计专业胜任能力 审计队伍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道德水准是影响检查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审计人员要牢固树立审计风险意识,不断加强学习、总结经验和参加理论研讨,增强在审计风险评估和控制方面的职业判断能力。高校领导层要重视内部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科学的审计干部选拔机制,营造和谐的审计内部环境。此外,审计人员还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始终保持职业谨慎态度,以增加发现和揭示重大错弊的可能性,从而将检查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二)内审人员应把好工程招标的质量关 内部审计人员严格审核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收集记录合同文件的所有资料,在评标结束、合同谈判前,借助社会审计力量对投标文件进行详细分析,分析报价的合理性,以及施工单位的投标策略,便于帮助组织管理人员在合同谈判时做到心中有数,并通过完善、补充相应的合同条款减少投资失控的影响;

(三)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工程造价的计量与核算过程 审计人员必须及时参与验收影响工程造价的隐蔽工程,做好详细的书面记录,为结算审计提供有力的证据。对现场经济签证审计不能仅判断其合法性,还要进一步推断签证内容的真实性,即要对照实际完成的工程内容,根据自身的经验审慎的推测和判断所提供的所有签证资料是否足以公允地证明实际发生的事实。工程进度款支付以清单报价作为拨付工程款的依据,体现完整工程造价的投标报价,包含甲供材料款、甲方分包工程等招标人提供的费用,因此,审计人员要对投标报价进行调整,将招标人提供的费用从投标报价中扣除,调整后的投标报价才能作为工程应付款基数,也才能作为工程进度款控制的目标。进度款目标的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审计人员要随时掌握影响工程造价变化的各种因素,及时调整控制目标,避免超进度付款或超付工程款。审计人员应建立工程已付款合帐,必要时与财务实际支付的款项金额进行核对,避免财务实际支付处理程序出现纰漏。

(四)学校管理部门应建立工程结算审核机制 对管理缺位的现象及时报告审计主管领导,审计主管领导者应该与管理部门的主管领导进行沟通协调,明确各管理部门职责,发挥管理部门的作用,切实落实内部控制的要求;对委托审计业务,既要充分利用社会审计机构的力量优势,又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遵照财政部有关规定以及学校内部组织的招投标管理办法,定期采取招投标方式集中选择适宜的社会审计机构准入备选,内部审计机构则按照规定程序负责安排具体委托审计事项。通过签订委托审计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内审机构应派出综合能力强、道德水平高的优秀内部审计人员,指导社会审计开展审计工作;对社会审计作出的审计结论进行严格的审计复核,依据委托审计报告编写内部审计报告,向项目管理的决策者提出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按照投标承诺的审计时间、审计质量保证体系以及项目的完成情况对社会审计进行评估和考核。实践证明,内部审计加强对社会审计的监督和管理,能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7篇

关键词:水电水电;工程项目;建设;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工程项目规模大、建设时间长、资金投入多、技术要求高等显著特点。因此,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方法对降低工程风险、节约投资成本、缩短建设周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入探究其主要风险要素,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工作措施,进行项目的风险管理,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办法。

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主要风险要素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从策划立项到工程完工,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要素,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风险,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工程建设实践表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2.1社会环境风险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面临的社会环境风险要素,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风险,即因专业技术工艺进步(如施工技术标准或设计标准更新)或相关部门制定的政策或者法律法规变更(如环保要求和文明工地建设要求加强等)而带来的风险;二是自然环境风险,主要是指自然环境或自然条件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如地震、海啸、洪水、台风等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力量所引发的风险。 2.2工程进度风险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工程进度风险,是指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影响工作进度,未能准时按照工期交付完工。造成工程进度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技术因素,因为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素养和业务素质不过关,而导致设计方案无法指导工程建设或者设计方案达不到施工要求,从而影响工程进度;二是工程策划因素,不完善和不合理的项目策划因为未考虑工程中意外情况及其处置办法,比如施工道路不通,材料供应不及时,图纸供应不到位等,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进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2.3资金风险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和其他建设项目一样,在建设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费用风险,即资金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项目自身设计的变更,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主建方或者地理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原因(比如局部山体滑坡),造成工程量增多,成本提高,从而形成资金风险;二是经济因素,由于经济突发事件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地方保护主义等所引起的费用增加而带来的资金风险。三是成本估算失误,在工程建设之前,因预算方法不成熟、信息收集不全或其他原因,导致成本估算失误,从而引发工程项目的资金风险。

2.4管理风险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风险,主要包括:一是管理组织风险,是否设置了合理完善的管理机构,是否制定了符合工作实际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直接影响工程的完成效率和质量。二是人员管理风险,对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分别进行教育培训和严格的管理,是避免管理风险的必经之路。相关管理技术人员职责不清、履行不力,必定会给整个工程造成损失,带来一定的管理风险。

3 探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办法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承建单位应在在分析探究项目潜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实际,运用一定的风险管理手段,以减少或消除损失。一般情况下,可以从风险预估、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自留等几个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办法。

3.1风险预估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风险预估,是在项目开建之前为了避免风险的发生而事先对潜在风险进行客观的预测和评估,进而回避一些可能发生的风险。如某一地块处于地质灾害多发地段,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有可能引发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可以采取避让措施,另选厂(场)址,从而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3.2风险控制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风险控制,指的是在项目建设过程当中风险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控制好风险的影响程度,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这就需要参建单位建立完整且符合项目特点的应急措施或风险预案,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有关应急组织和措施、物资准备,平时加强应急演练,以备风险发生后及时控制风险并尽量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3.3风险转移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转移,是指在发生工程建设风险时,将因风险而带来的损失转移给他人或其他组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践中,建设单位可能通过承包合同风险总价包干等措施将未知风险转移给承包商;而承包商可能对无法控制的风险,选择第三方如保险公司或更有实力的同类大公司来承担风险后果,如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转移可以采取购买工程保险或者技术转让等方法。 3.险保留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中的风险保留,指的是当某一风险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并且这种风险造成损失较小时,可以在全面分析研究工程项目情况之后,主动担负起一部分风险和损失,如建设单位在合同清单中列入暂定金或风险备用金,用于可能发生但自身可以承受的风险变更支出。

4结语 在水利水电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同的项目,存在的风险也不同,要根据项目的具体建设特点,对项目进行具体的风险分析,并列出详细的风险事件清单。风险分析清楚后,就要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及时规避风险,最大化地减少风险产生所造成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存在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应在项目前、中、后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根据工作实际,广泛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一切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勇,栗保山,刘亚丽.浅谈工程保险在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05):32-33

[2]周力,黄泽均.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1(21):291-292

第8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项目管理;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我国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手段落后

我国的建设项目管理发展时间短,基础不牢,项目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解不透,没有把其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另外,一些承包商因急需找到任务,承揽了自己技术能力不及的项目,不能及时解决各类技术问题,项目落实后,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处理项目风险的手段单一而落后,对项目潜在的风险缺乏前瞻性的推断,大多以凭直觉、经验的态度来对待风险,仅通过定性的分析,避免定量的分析。

1.2 风险管理责任机制不健全

国内多数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定位,没有一个自始至终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风险管理组织。在项目的组织结构上未设置风险管理部门和与相应的职能,缺乏专职人员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加之建设项目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特殊性,如参与主体多、利益牵涉广、责权利定义模糊等等,出了事故相互推托,使得化解、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求更高,增加了项目的运行风险。

1.3 风险管理信息监测体系不完善

建设项目风险主要是由于不确定性事件造成的,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存在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加之信息的不完备使得人们无法充分认识到一个项目未来的发展和变化。从信息学角度来看,信息的不完备性是绝对的,而信息的完备性是相对的,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滞后性是造成这一客观规律的根本原因。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对经验的积累与数据的分析,未能建立一个全面有效、通畅的信息监测体系。当风险到来时,由于缺乏全面的、可靠的数据支持,各部门信息传递的脱节,以致于不能及时作出迅速而有效的应对措施,经常凭经验临时决策来处理风险,管理成效低。

1.4 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制意识淡薄

在我国,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主要采取担保和保险两种方式,缺乏针对工程建设的具体规定。尽管我国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已经有了相关法律、规章,但仍没有一个在项目管理行业范围内的指导性实施准则,在实践中是难以操作的。保证担保和保险虽能转移或分散部分风险,但在国内的投保率依就很低。法律、法规不健全,人们法制意识亦淡薄。体现在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对相关规定执行不力。

2、完善建设项目风险体系的有效途径

2.1 强化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手段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

强化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提高素质,加强实践,尽快适应国际化风险管理模式要求。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组织措施,以减小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多数风险都是可以预防和化解的。这就要求企业对建设项目的开展投入必要的风险管理资金,对管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深入到每个管理人员的心中。针对对不同的项目选派不同的项目管理人员。对过于复杂的项目,应选派知识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并充分论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将有关风险因素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找出影响较大、出现概率较高、产生损失较大的风险因素,对每一类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制定风险产生时减少损失的应急措施等。加大各职能部门对项目的管理和支持,以尽量减少由于人员自身的原因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工程保险是风险转移的一种重要手段,一种补偿机制,即通过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数额的保费,而将工程进行中发生的大部分风险,作为投保对象,转嫁给保险公司。

2.2 建设以人为主体的责任机制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项目管理也是人的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参与人员来自各方面,每一方都在为各自的利益工作,为谋私利而作出的有损项目建设的行为也不可避免,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建设项目中潜在的不可确定的风险因素剧增。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应当是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完整体系,它牵扯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要想提供一条逻辑清晰的项目风险管理发展主线,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在各个运作主体之间明确责任,合理分担责任,坚定关键人物的责任心。加强各运作主体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减少由于职责不清造成的风险,从而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在处理好企业内部职责划分的同时要适时地掌握国家的政策动向,既可以提高专业化水平,也赢得了政府的支持。在推进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工作中,处理好科技知识的交流和信息的反馈这两项工作,建立起各项目运作主体之间相互信任机制的桥梁,为解决冲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平台。当各运作主体就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取得一致认可并清晰定位后,

各个参与主体的工作才会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效应。

2.3 完善的信息监测体系是对建设项目风险进行预防和管理决策的技术依据

降低建设项目风险需要在构思、设计、施工、运作等各个环节中遵循预防性的管理原则,成体系的预防性方法既可以取得预期管理成效,还能够降低管理工作本身所引发的风险。可靠的信息系统是预防项目风险和制定应对策略的依据。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外界信息,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有选择地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经营活动。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需要准确及时的信息报告以及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在关键时刻要能迅速对建设项目风险作出反应,并预测风险的进一步发展趋势,建立预报系统,将信息迅速反馈给相应部门,集整体力量来应对和处理风险。在信息分配和反馈过程中,要在不破坏原始数据结构的条件下,对信息样本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更好的识别与量化效果。

2.4 强化法制意识及健全的法律体制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成功实施的保障

对于建设项目中的风险,以科学态度来对待,以法律手段来规避,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其产生和消除也是有规律可寻的。任何风险只要预防得力,一般都能化解或规避,即使出现损失也能将其减小到最低程度,甚至利用它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应对某些风险时,应以法律手段为后盾实施防范措施,以保护自身利益,减少损失,切实做到有法必依。在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工程合同既是最基本的法律文件,也是为处理工程索赔的原则和法律依据。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利用合同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是减少工程风险的基本法律手段。建设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对工程合同的每一条款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合同潜在的风险,才能更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我国关于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应加快完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法律法规的进程,加强与国际接轨,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特别是要针对建设领域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尽快参照国际惯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保险和担保制度,培育担保市场,发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介机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及其总体目标,全面识别和衡量工程项目潜在的风险源,制定风险管理防范措施体系,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项目风险,对于提高我国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胜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风险评价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 2012.

第9篇

[关键词]项目;建设;风险;管理;问题;建议

风险是指未来发生不利事件和影响的可能性,对建设项目而言,风险就是指导致项目发生损失的可能性。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将风险与不确定性区分为,风险是介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一种状态,其出现的可能性是可以知道的,不确定性的概率是未知的。因此,风险分析是可知概率的分析,不确定分析是未知概率的分析。风险是可以量化的,发生的概率是可知的,其影响是可以防范降低:不确定性是不可能量化的,发生概率是未知,代表的是不可知事件,其影响大、不易防范。一般在建设项目工程决策时,经常是基于客观事实上做出的主观判断,有时也依据大量的定量分析进行决策。除个别不确定性以外,通过主观判断,一般不确定性可以转化为风险。建设项目的风险具有客观性、可变性、阶段性、多样性、相对性和层次性,主要由不可控制、不易控制和缺乏信息或资源短缺这样三种要素而产生。

一、建设项目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不是要预言未来,而是要为未来作好准备”,公元前500年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利最早提出了有关风险的概念。比尔?盖茨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0天”,对企业界是个强烈的惊醒,表达了现代成熟企业家对危机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2006年6月国资委正式下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从此,我国国有企业正式进入全面风险管理时代。李荣融主任特别强调:“企业最大的本事就是化解风险”。建设项目管理与企业管理紧密相关,属于企业投资管理范畴的一部分。随着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复杂多样。由于风险管理不善,造成的工期延长、成本增加、计划改变等失控现象时有发生,风险损失的费用越增越高。全面风险管理成为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核心,建设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也成为实现风险科学管理、合理分散与转化,保证建设项目目标顺利实现,提高建设项目成功率的关键之一。

二、目前全面风险管理在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起步晚。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应用范围很广,已经从最初的国防、航天等部门广泛应用到矿山、石油等部门。许多部门制定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手册,保证了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我国对于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是从风险决策开始,起步较晚,长期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很多管理层没有风险管理意识。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才开始提出“风险”一词,二十多年来,我国在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甚远,目前仍然处于引进、吸收和观念消化阶段。

2.风险理念淡薄,重防范轻管理。现阶段建设项目普遍存在着投资资金短缺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者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希望以较少的资金、较快的速度将建设项目完成,不愿拿出更多的资金管理风险。有些投资者虽认识到风险对建设项目目标实现的影响,通过与承揽建设工程的承包方在合同签订时的附加条款或工程款的支付条件,把一些不合理的风险转移给承包方,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实现了短期表面化的风险防范转移,却没有从管理角度管理风险,最终投资者还是成为风险损失的承担者。

3.缺乏系统性风险管理手段。由于我国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起步较晚,目前主要着重于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是从引进国外的网络计划技术开始。20世纪60年代初由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倡导,开始了对网络技术的研究应用,并将网络计划技术概括为统筹法。科学家钱学森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倡导了科学管理,将计划协调技术应用于我国国防建设项目的重要工程中,以后推广到整个建设项目管理中。网络计划技术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使得项目进度、投资管理更科学和便捷,但是目前风险管理却缺乏风险系统分析度量手段,缺少专门化的风险管理工具,风险的管理被切分到财务、投资、进度、质量控制等多个层面,缺乏全局性的整合框架,在建设项目管理技术中的应用还没有开展起来。

三、对建设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建议

风险管理是一个确定和度量项目风险以及制定、选择和管理风险处理方案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风险分析减少建设项目决策的不确定性,它强调对项目风险的主动控制,是前瞻性的预防行为以及对问题根本原因的调查。随着和国际市场的接轨,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树立正确的风险理念,培育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理念是指对风险的态度和认识,对待风险既不能刻意回避,也不能视而不见或过分强调。风险理念应该与建设项目建设的内外部环境、资源状况以及投资建设项目的战略目标相适应。风险管理是一个基于风险与科学的方法论,在我国建设领域管理中是薄弱环节,目前当务之急是树立正确的风险理念,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促进企业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保证建设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2.明确风险责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构架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大量风险管理实践告诉我们,建设项目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风险有时相互叠加放大、有时相互抵消减少。不能从某个环节、某个阶段、某个部门角度考略风险,必须用风险组合的观点,从贯穿整个建设项目建设角度出发,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围绕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要求,分析项目各阶段、各环节的风险因素,针对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关键环节结合企业自身的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及管理流程,明确部门风险责任、管理权限和制衡办法,确定风险对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全流程措施,形成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在对风险全面分析度量的基础上,围绕建设项目总体目标,统一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化解项目建设的不确定因素,联系风险与项目回报,构架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确定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目标和战略方向,保证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实现。

3.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行风险信息动态管理。由于建设项目工程风险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应建立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基本流程,连接各上下级、各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信息沟通渠道,确保信息沟通的及时、准确、完整,为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奠定基础。加强重视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在业务流程分析整合的基础上,加强风险基础信息收集和数据的分析整理,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选择风险管理策略。对风险信息实行动态控制,以便对新的风险和原有风险的变化进行重新评估,发挥信息技术在风险决策中的作用,使风险决策更具客观性、科学性。

4.加强风险管理技术研究及软件开发的力度,提高风险管理技术。遵循科学管理的原则,目前应加速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软件开发人才和应用管理人才,加强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与软件开发力度,整合建设项目各流程、各环节风险因素,形成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流程图,突出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关键环节,从技术手段上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系统分析风险,确定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目标和战略计划设定,保证建设项目决策的客观性、科学性,保证建设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风险无处不在,性质迥异却又互相关联,20世纪末出现的很多重大社会经济事件已经表明风险管理正在面临挑战。因此,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建设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风险管理;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地区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科学技水平提高,电力企业在管理上也采用了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使电力工程的项目风险管理成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项目的效益,也影响到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影响到电网安全运行。因此,探讨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提高风险管理问题,对提高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1.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对可能导致损失的项目不确定性进行识别、预测、分析、评估和有效地处置,以最低的成本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管理活动,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从属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总目标,通过对项目风险的识别与预测,并定量化,进行分析与评估,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以避免风险的发生。

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风险在项目建设这一特定环境下发生的,项目风险与项目建设活动及内容紧密联系。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特点如下:风险的多样性;电力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均存在风险风险在电力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均存在,而不仅仅发生在实施阶段;风险将影响电力工程项目全局风险的影响常常不是局部的,某一段时间或某一个方面,而是全局性的;风险有一定的规律性;风险管理的目的性。

2.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2.1影响企业发展

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而言是事关重大,涉及本企业存亡或发展的大事。有些投资商因忽视风险管理或因对它估计不足或判断错误,而使投资遭受巨额亏损,甚至企业破产倒闭。如果对风险管理正确处理,则促进企业发展。

2.2影响企业效益和决策的质量

加强风险管理可减少损失,增加企业利润和获取意外利益。在总风险度较高且存在极不确定性的环境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不确定因素可能成为利润增长的源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奈特所说:“只有不确定性才是利润的源泉”,可以利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充分利用这些不确定因素,使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做好风险管理,这样既考虑确定性因素,进行正常的规范化管理,又考虑不确定因素,进行风险管理,可提高重大决策的质量。

2.3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速度和幅度迅速增长,迅猛发展的工程建设产业,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很多项目处于技术低、风险投资控制不利、信息沟通不畅等种种不重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行为而导致效率低、效益差的不良局面,有些项目甚至遭受巨额损失。

3.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问题

3.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在我国的电力领域,电力行业可以说是一个垄断性质极强的行业,它不像其他行业那样竞争性非常强,电力行业在建设大型项目工程的时候,其规模庞大,建设周期非常长,一般都是按年计算的,技术也非常复杂,所涉及的单位部门还非常多,相对于其他建设项目来说,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也是最大的,在实际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只是将对风险的认识停留在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上,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也是比较欠缺的,这样的一种风险管理意识并不能真正地控制好周期如此长、管理如此复杂的电力工程项目。

3.2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项目风险管理成熟度不高,险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严重缺乏,在电力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一些风险事故不断出现,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从外部制度环境上进行约束,在工程项目全周期都有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来保障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的管理过程,用强制性的制度规定唤醒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意识,促进风险管理水平的发展。

3.3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缺乏

建立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可以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分析管理体系的动态化和集成化,加上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我国的电力公司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建设非常缓慢,数据信息库如果建不好的话,很难对风险事故进行分析和统计。

4.解决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的建议

4.1增强风险意识

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加强电力项目建设风险的认识、了解和宣传,对电力项目建设风险本身尤其是风险特征要认真研究和正确对待,电力企业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必须消除侥幸心理,对项目建设风险要有高度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不断灌输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机制和内容,把风险意识应融入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4.2创新管理模式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从管理体制下手,借鉴国内外先进项目管理经验,构建电力工程项目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明确管控目标,规范国家及电力行业管理标准。

4.3建立有效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通过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都的资格准入制度来规范电力建筑市场,利用建立与风险管理相配套的责任追究、绩效考核、财务成本控制等制度降低工程项目风险。同时,对某些风险较大的或投资金额较大的工程项目,以法律、法规形式实行强制保险,以规避风险。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 投资风险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5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使得建筑工程项目投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问题。当这些投资风险问题发生时,将对投资方遭受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可能会对投施工方以及整个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应当加强重视和风险管理机制创新,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顺利完成。

一、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属性

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性是由项目建设的技术经济特点决定的。项目阶段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即投资风险因素, 这些投资风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他们的影响可能造成项目投资膨胀。因此要实现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首先要了解建设项目的风险属性。

1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

项目风险事件的发生和导致的后果, 往往是以偶然的和不确定形式出现的, 而由于项目建设的一次性特点, 使其不确定性要比其他一些经济活动大许多, 项目风险何时、何处、发生何种风险及程度是不确定的, 是很难以预料的, 因而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 可预测性很差。

2项目风险的正态性

风险事件的发生及其后果都具有偶然性, 风险事件是否发生、何时发生, 发生之后会造成何种后果, 无法预测, 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是从概率学的角度来说, 大量建设项目风险的发生都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 具有正态分布的特点。

3项目风险的相对性

建设项目的风险控制是相对于建设投资控制而言的, 是由项目活动主体承担的。由于建设项目的多样性和相对性特点, 对于不同的建设项目, 项目活动主体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同样的项目风险对于不同的主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4项目风险的多样性

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由很多不同种类的风险因素引起的风险, 如由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人工素质低等引起的工期风险, 由材料价格涨价、机械设备租赁费上涨、人工工资变动等引起市场风险等, 因此工程项目风险具有多样性。

二、建筑企业常见投资风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数额、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同时也存着很多投资风险管理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风险问题

所谓经济风险,主要是指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领域,存在着各种可能导致企业发展问题的风险问题。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经济风险问题主要是来自于社会方面的,对每个行业都有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比如通货膨胀或紧缩、经济危机以及汇率波动等。

2自然风险问题

自然风险主要因天气状况、山体滑坡以及台风和地震等现象而造成的各种风险问题,以上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环境因素是难以控制或预测的,但是可以对该风险问题进行预先识别,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风险的危害。

3社会政治风险与管理风险问题

所谓社会政治风险,实际上就是指工程建设过程所涉及到的相关法律和政策问题,同时还包括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移民安置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重大社会风险。对于管理风险而言,它通常是因管理上的失误而造成的,比如缺乏经验、合同签订等。

4投标决策阶段的风险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投标阶段,其主要风险表现在能否进入市场,某工程建设项目是否采取投标方式;即便是已经进入市场、决定对该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投标,还要决定投标的性质;最终要选择以何种策略中标。

5签约、履约过程中的风险问题

该阶段是风险问题最常出现的时期,其主要包括如下风险问题:首先,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风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参与分包的单位数量比较多,因此相互协调的难度非常的大。企业职能部门和项目经理部和谐与否,项目管理各主体之间是否能够协调配合,政府相关部门介入与否等问题,都可能是风险产生的源头。其次,物资管理方面的风险。建筑工程物资主要是指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构配件等,其中风险最大的就是在施工材料管理。最后,成本管理方面的风险。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是该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实现的重要保障,它主要包括工程建设成本计划与预测、成本管理与审计核算,其中任何一环出现疏忽,都可能给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带来严重的成本管理风险问题。

三、建筑企业实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

1建立项目风险管理机构

对于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可以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该部门具有以下工作职责:

(1)风险识别和评价:负责对工程项目组织和实施动态的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风险控制和管理部门:负责对采取风险自留策略的风险事件实施管理和监控,并对风险发生后的损失进行控制。

(2)保险和索赔管理:负责将确定采用保险风险规避策略的风险进行投保,与保险公司进行谈判、签约等,并且在保险约定的风险发生并导致损失时,负责向保险公司实施索赔。

(3)资料和数据库管理:负责收集、汇总与项目有关的资料,包括项目状态的改变、损失数据、专家数据、同类项目案例、合同信息、项目进度、资金流量,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的结果,以及编写风险管理规划和计划。

2加强风险损失控制

对风险损失的控制主要体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变更的控制、材料的供应和价格控制、设备和劳动力合理调配等方面,变更控制首先应该在组织结构上予以保证,整个项目的运作需要有专门的成本核算成员和管理部门,这样项目的各项费用变更发生后,能对项目成本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也为以后的工程竣工决策和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度工程款的划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原材料供应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涉及到的材料无论数量还是种类都是非常庞大的,这样对材料供应商的质量、价格和服务等评估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要对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然后根据性价比,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另外随着工程的进度,根据技术部门提出的物资需求计划合理安排进程材料的数量、时间和存放条件,采用科学的库存管理办法,依据先进先出、限额领料的原则,尽量做到零库存。

3完善风险转移策略

风险的转移只是风险在风险承担者之间进行转移,而并没有消除该风险或从数量上减少风险,并且风险转移对另一方来说可能就是一种机遇,风险转移一般分非保险风险转移和保险风险转移,前者有如出售、发包或转包、免除责任协议、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等。出售是指项目业主,通过买卖合同,将承担风险的财产或所有权转移给了购买该财产或所有权的单位。(如大桥建成后的贷款回收,就是通过大桥的运营的项目管理公司按一定的合同协议,将一定时期内的通行费用出售给管理公司,而在这个时期的通行流量和费用减少而引起的损失由管理公司承担),分包是指项目业主利用分包合同,从外部取得产品、工程或服务,从而转移风险的一种方法,通过完善风险转移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风险。

结束语

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是大型建设项目和投资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风险管理是识别和评价风险,监理、选择、管理和解决风险的可选方案的组织方法。但风险管理不是孤立的、仅仅依靠风险管理部门来完成的活动,而是需要所有与项目有关的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来完成对项目风险的预控,是健全的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 张斌菊.浅谈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及其风险控制的对策[J]. 科技资讯. 2010(01)

[2] 钟正辉.建筑企业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职业圈. 2007(01)

第12篇

风险辨识常用方法包括专家调查法、幕景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筛选监测诊断技术使用时应针对实际问题不同的特点进行选择;风险估计与评价是指应用各种科学管理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它调查和专家打分法、蒙特卡罗模拟法、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再逐一考虑每一工作包的风险程度,为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水利工程项目业主风险管理系统模型

项目从立项到运营都存在风险。表现在项目建设费用的不确定性、工程进度的不确定性、工程质量的不确定性、水文及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工程效益的不确定性、淹没补偿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的不确定性。

水利工程项目业主风险因素反映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险辨识是指找出影响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顺利实现的主要风险,确认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建立风险清单,风险分类。

风险估计为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管理好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为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管理好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解风险的准确情况和确切的根源,风险控制是指业主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与使用这种方法的模型和环境相适应,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业主进行风险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降低(减轻)、风险抵消、风险分离、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自留。

二、水利工程项目业主风险的层次评估模型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风险防范问题,通常可以划分为总目标、约束和选用的各种风险因素。基本步骤为明确问题和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利用同一层次中各元素单排序计算结果,总排序一致性检验。水利工程业主风险评价模型。项目业主在不同的工程建设阶段,考虑工程建设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应注意水利工程建设中业主风险管理系统模型应运用于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要充分注重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立项阶段的风险管理,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风险管理工作。

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估结果的对策,经过风险估计,风险等级界定可按如下标准:无法承受风险,1级严重风险,2级一般风险,3级轻微风险,于具体项目风险需作具体分析和科学划分。四、水利工程项目风险控制和防范有效控制和减少项目的投资风险,风险防范措施能提高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效益,政府作为基本建设管理行政权利实施主体,确定水利国有资产投资的责任承担问题,具体采取以下措施:建立起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风险约束机制,实施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加快制定有关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的责任约束。使项目咨询业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责任约束,加强项目评估工作的责任约束。

进一步健全完善水利基本项目建设管理体制,通过对己竣工投产项目的调研,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不断减少投资决策失误,加强水利基本项目预决算制和审计制。切实推行建设项目后评价制度,努力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落实岗位责任制,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动态风险管理一事前控制,考虑可能获得的利益,又要兼顾风险;事中控制,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调整偏差;事后控制,要建立风险档案,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